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

第1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2014年是铁路企业改制后进入市场自主经营的实质性一年。机务部门作为铁路企业的“火车头”,虽然不能像车务部门那样直接面对市场,千方百计组织开发客流和货源,把企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但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机务人越来越深深地认识到,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转变安全好就是机务经营管理好的片面观点,在不断稳固安全基础的前提下强化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下面就基层机务部门在运输企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摆布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发挥其主体作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安全与效益关系的现状

2013年,撤销铁道部,成立铁路总公司,给全路200多万干部职工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铁路计划经济“寿终正寝”,进入市场已成必然。几十年来,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多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而对经营效益的关注度不高,因为安全上出了事故会丢“乌纱帽”,经营上出了问题则影响不会很大。安全与效益关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思想教育方面,宣传安全多、宣传经营少

每名铁路职工特别是机务部门的职工,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安全教育从进铁路开始就始终伴随着我们,诸如“安全第一”、“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等口号,已经在我们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树立起了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铁路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经营管理教育方面,只有负责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主管科室人员认识程度较高,而大多数车间、科室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受到的经营管理特别是经济效益方面的教育却很少,反映在职工身上的经营效益,只是体现在节油、节煤、节约材料费等奖罚上,而工资则属于“旱涝保收”。

2.在企业管理方面,重视安全管理、轻视经营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参与的车间、部门多,投入的精力大,而且花样翻新。一是围绕安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安全基础建设、安全大检查、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不断,对安全管理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二是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新型机车、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为安全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容,特别是《技规》、《行规》、《操规》等部、局规章的修订,相应及时研究完善了机务段的《段细》、《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安全控制措施》、《旅客列车安全控制措施》等。在经营管理方面,参与的部门少,而且一些车间、部门重视不够。如:燃油支出是经营成本控制的大项,占成本支出的55%以上,而怎样通过乘务员合理操纵、经济操纵来节约成本,各运用部门没有像研究安全工作那样来研究成本控制措施,也没有下大气力跟踪分析解决影响经营成本的相关因素。

3.在教育培训方面,对安全培训抓得紧,对经营培训重视不够

这种情况在运用部门反映的更加突出。年度、月度教育计划均为涉及安全的规章制度、监控操作、标准化等内容,而有关科学操纵、经济操纵、合理打温及机车运用管理等涉及经营效益方面的培训内容则较少。比如日常培训考试,特别是提职司机考试,涉及安全的规章、制动机知识,考试分数必须达到80分为及格,而且必须单项合格,其他科目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涉及燃油单耗的问题,如司机操纵不规范(冒黑烟、空转)、不能充分利用动能闯坡、调速过低等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培训的比较少,而且没有像安全知识培训那样形成系统规范的培训资料。

4.在现场作业方面,安全控制面大,经营控制相对弱化

在现场安全控制方面,结合机务部门特点力求做到全方位控制。一是突出行车安全控制。围绕t望、调车、客车、非正常(施工、救援、机故)及季节性安全问题,落实安全控制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二是做好劳动安全控制。结合运用、检修、整备及设备维修等工作实际,以及季节、环境变化等情况,完善劳动安全控制措施,并狠抓落实。三是强化有关各项安全控制。在突出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控制的同时,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均强化了控制。通过现场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分析原因、兑现考核、强化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在现场经营控制方面,对乘务员操纵节油、机车运用管理、机车质量控制等分别制定了控制措施,但抓落实的力度没有抓安全的力度大,致使乘务员随意操纵、机车使用浪费、机车检修返工修、临修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的经营成本损失大。

在安全、经营问题的考核上,涉及安全的突出问题纳入“红线”管理,对触犯者将受到待岗处理和行政处分,而涉及经营方面的问题多数是对违犯者给予A类信息考核。只有发生重大质量问题造成数额较大的经济损失时,才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和行政处分。

二、安全与效益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1.历史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重安全、轻效益。一是使用蒸汽机车时期保证安全难度大。路内人员都清楚,机务部门是铁路安全风险较高的部门,俗话说“大轱辘一转,事故就不断”。特别是历史上机务部门使用蒸汽机车的年代长,工作条件及环境极其恶劣,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隐患非常突出,为此抓安全是第一要务,而抓效益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小。二是历史上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业的主体,竞争压力小,不愁客流和货源。作为机务部门有车拉有活干,无需动脑筋想办法考虑效益的问题,抓好安全就什么都有了。

2.社会影响

安全上出了事故,特别是旅客列车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多,且性质严重的事故能够震惊中外,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抓安全是机务部门主要管理者的“乌纱帽”工程。而货物列车发生较严重的事故,死伤人数少,虽然损失货物多,但社会影响相对较小。所以说客车安全是铁路机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降低社会影响就必须全力抓好机务安全工作。而抓效益则成了比重很小的“附属物”。

3.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固定工作思路

中国铁路是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而发展壮大的。铁路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因为铁路承担着社会的职能,而且票价、货运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不能实现自主经营,经营效益不是铁路自己能够左右的,所以效益指标完成不好考核处罚较小。而安全是“一票否决”,机务段年度安全目标为“消灭责任一般D类及以上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按规定对责任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对相关责任管理者、作业者进行处罚,甚至对全员进行联挂,考核力度大。

三、在市场条件下实现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对策

铁路进入市场后,与国家管理铁路模式彻底脱钩,需按照公司制模式自主经营,通过“开源节流”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机务部门作为铁路企业的“火车头”,工作中所涉及的“开源”事宜较少,但通过“节流”来控制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解决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是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既要保证安全稳定,又要确保经营效益最大化。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俗话说:“安全是碗,效益是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铁路机务部门过多关注的是安全,只要安全稳定,手中的铁饭碗就更“结实”,而饭不需过多地考虑,自然不会少的。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笔者认为需通过转变“三个观念”来确保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是转变唯安全重要的思想,重点解决安全管理就等同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念;二是转变大家大业经营管理粗放的思想,重点解决经营环节失控、大手大脚过日子的观念;三是转变安全与效益对立的思想,重点解决不会“弹钢琴”、单摆浮搁、安全与效益在管理上相脱节的观念。

2.面向市场,健全完善适应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

要实现铁路市场化经营,作为机务部门要围绕运输生产实际,在定位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完善适应安全与效益协调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而实现铁路经营达到理想的效果。

⑴找准安全与效益的结合点。重点解决过去在制定安全制度、措施、标准时不考虑或较少考虑效益的问题。如:《技规》规定调车作业空线牵引运行速度不超过40km/h,机务段规定为30km/h;经过调车信号和道岔侧向运行速度机务段规定为15km/h。上述问题降低了调车作业效率,影响了大局整体效率和效益。所以,对上级规章制度必须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确需机务段建立规章制度时,要找准安全与效益的结合点,坚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⑵认真清理“土规定”。对机务段、车间现有的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土规定”进行全面的清理,特别是对影响效益的“土规定”必须认真清理,该清除的必须清除,确实实用的“规定”需由机务段安委会组织研究进行优化,纳入段管理机制之中,确保安全、效益两兼顾。

⑶努力做到“抓重点、保一般”。机务部门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机车的运用和检修,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细化完善安全和效益控制措施。机车运用工作主要体现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科学合理的费用完成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机车检修工作主要体现的是:在机车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在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保一般”就是围绕机车运用、检修做好整备、各种设备、设施等安全、效益控制措施的优化工作。

3.结合实际,统筹抓好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⑴安全基础地位不能动摇。通过抓安全基础建设、安全专项整治、管理人员作用发挥、职工作业标准落实,不断稳固安全工作基础,达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的目标。否则,安全上出了事故,既影响企业效益,又使企业员工的经济收入“缩水”。所以说,保证了安全也就保住了效益。

⑵通过改善生产方式来提高经营效益。围绕运输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安全、增效益攻关。如:将补机区段机车前部补机改变为后部补机,减少补机空走公里,改列车站内停车摘解补机为列车通过摘解,既能节省列车站停所需的时间,又减少了列车停车、起车所需的燃料消耗,以及补机折返的空走公里。

⑶通过增加设备设施投入来降低燃油成本支出。如:结合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的实际,增加暖库存车面积,使长备、短备机车能够长时间无动力存放,减少燃油打温支出。

⑷避免机车过度检修。要重新梳理完善机车中修、小辅修工艺标准,对与行车安全关系不紧密的部件降低检修标准,减少机车维修成本支出。如:对机车车体“花皮车”的处理,本着“哪坏补哪”的原则,不再进行全面喷漆处理。

⑸做好部件修旧利废工作。一是将待报废机车的良好部件进行拆解,继续使用;二是对段管内使用的有关设备、设施,能通过修修补补继续使用,而且能够保证安全的,不允许购置新品。

⑹加强机车燃油单耗管理。机务段要充分发挥燃油单耗分析组的作用,对机车燃油消耗情况进行统一管理。一是针对燃油消耗情况合理制定各部门之间燃油交接办法,使每个作业环节的燃油实际消耗情况得到准确无误的体现。二是针对每个作业环节燃油消耗情况,给定科学合理的燃油省费标准。三是科学合理制定乘务员燃油省费标准,细化到线别、车种、车体等具体事项,本着激励乘务员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燃油省费单价,做到奖罚分明。

第2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铁路运输安全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旅客以及所携带的行李包裹的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安全、行车安全、道口安全,也就是整个运输生产过程和所有运输对象的安全。 

    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

    1 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 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3 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作为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它联接城市,深入乡村,密切联系着亿万旅客和货主,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具有最广泛、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当某一干线铁路发生运输堵塞、中断,或当某一次旅客列车发生列车冲突、脱轨事故时,必然直接妨碍千百个企业的生产或引起千家万户的焦虑。正因为如此,铁路运输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是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 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反映了铁路运输的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当局历来都十分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重要位置,并为此而进行持久不懈的努力。各国铁路和政府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三个途径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1 有效改善技术设备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运输事故,首先是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2 努力健全安全法制

    健全铁路安全的法制是增强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制定和实施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法规、法令,有助于使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各级政府、铁路企业、各有关行业以及广大社会公众共同承担的义务。目前世界各国,有的在一般法律中列入有关铁路安全的条款,有的制定关于铁路安全的专门法律,如铁路安全法以及其它关于保安设备、特种运输的安全法规等。

    3 完善安全监察体制

    为了保证国家有关铁路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新建和改建的土建、信号及电气化等工程项目进行检查,为部长依法批准使用作好准备;对上报事故进行调查,编写铁路事故报告以备公开发表;向国务大臣提供有关铁路事宜的技术咨询意见。铁路安全监察机构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执行任务,能够对铁路的安全运输实行有力的监督;在部内设立安全总监察室,根据部令和铁路有关规程进行工作,代表部长检查、监察铁路的安全工作调查处理事故,帮助贯彻安全规章制度,并具体帮助各级单位研究采取防止事故的有效措施,以确保运输安全。

    4 切实加强运输管理

    加强运输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环节,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良而引起,因此必须反复不断地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加强技术业务培训。许多国家铁路还为此而制定安全奖惩办法,开展安全月、安全周和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

    结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的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表现。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单位采取有效地措施,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安全投入;铁路运输部门;经济指标

在神华集团公司2009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上,张喜武董事长对集团公司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逆势图强、生产经营主要指标实现双过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等一系列骄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包神铁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瞻望,作为一名经营管理者,基于对于这四句话、八个字的理解,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同仁们探索与交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略成为一个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成为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张董事长在谈到战略出问题而导致破产的例子,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到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

对于包神铁路系统而言,运输安全运营的作用及功能在理念和认识上需要有新的转变和定位,完全有理由和必要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安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强调社会效益、社会伦理、人类情感和生命价值,同时需要重视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和生产力功能。不仅要把安全运输作为铁路运输业的基本要求,也需要重视以安全运营促进铁路运输经济效益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目标。然而,铁路运输部门的安全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资源保证铁路运营的最大安全,同时又不失经济效益,安全和经济发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安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急于探讨的问题。

一、铁路事故经济损失概念

(一)铁路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属非计划性的意外事件,对国计民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定义的内容阐述了铁路事故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员伤害和或经济上的损失铁路事故是一种非计划性的事件。

(二)铁路事故损失指铁路交通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损坏、时间的损失、环境的破坏。

(三)铁路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由铁路事故造成的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如铁路货物运输事故导致的资源、设备、材料、产品等物质或财产的损失。

(四)铁路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铁路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估价的损失。如铁路事故导致的处理费用、赔偿费、劳动时间损失、运输中断等铁路事故非当时的间接经济损失。

(五)铁路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由铁路事故所造成的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铁路事故导致的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环境的毁坏等无直接价值只能间接定价的损失。

(六)铁路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铁路事故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铁路事故导致的工效影响、声誉损失、社会安定影响等。

(七)铁路事故直接损失指与铁路事故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定价的损失。包括铁路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铁路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

(八)铁路事故间接损失指与铁路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定价的损失。包括铁路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铁路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

二、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系统地研究铁路运营安全的经济效益及其规律,科学地评价铁路运营安全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建立一批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效益的指标,以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的各个方面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全过程。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是由各种与铁路运营安全因素相关的经济特征指标构成的,它是一系列反映铁路运营安全任务、运营安全状态、行车安全效果等许多铁路运营安全经济质量和数量的指标总和。它们对铁路运营安全运营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规定,并且包含有反映安全运输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一)建立原则

安全经济系统是一复杂的系统,用统计的手段是认识安全经济系统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铁路事故伤亡、事故损失、安全投入及消耗等数量状况的统计,可以为研究和分析铁路运营安全问题、为认识事故发生规律提供客观基础的数据,从而为铁路安全生产的合理、科学决策提供可行的保证。

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统计的基础要求确立或定义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的指标。总的来说,安全经济指标体系是由各种与安全因素相关的经济特征指标构成的,它必须是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安全的人物、安全的状态、安全的效果等许多安全经济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指标总和。它们应能对安全活动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规定,并且包含有反映安全活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建立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②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实用性和可靠性原则。③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不仅应包括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反映铁路行业、部门以至全国的综合安全经济特性,又能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的微观特性站段、部门的安全经济特性。④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安全经济效益的特征。⑤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是铁路企业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⑥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的结构应从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出发,指标的性质应能反映安全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⑦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应既适应于计划,也适用于统计,即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包括计划指标体系,也包括统计指标体系。

(二)铁路行业安全投入产出指标

铁路运营安全投入产出指标是一系列反映铁路部门在安全问题上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指标,通过这一系列指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铁路运营安全投入与安全产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1.铁路运营安全投入指标

铁路运营安全投入是指铁路运输部门用于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安全投入包括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个人防护用品投入、职业病预防费用等。具体的有以下一些指标能反映安全投入,它们是

(1)安技人员配备率指铁路运营安全专职人员占铁路部门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反映活劳动的消耗,可用于考察铁路运输业安技人员配备情况。

(2)铁路生产总值安措投资指数指安措费投资占铁路运输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安措投资的水平,是铁路运输业负担安全的指标之一。

(3)铁路运营安全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铁路运营安全投资的增量与前一时期铁路运营安全投资量的比值,反映铁路运营安全投资的增减变化状况。

(4)铁路安措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铁路安措投资的增量与前一时期铁路安措投资量的比值,反映铁路安措投资的增减变化状况。

(5)人均安全措施费指铁路运输行业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安措投资量,反映了铁路运输业的人均安措负担或消耗量。

(6)人均劳动防护用品费指铁路运输行业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劳动防护用品费,反映了铁路运输业的人年均劳保用品费负担或消耗量。

(7)人均职业病诊治费指铁路运输行业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职业病诊治费,反映了铁路运输业的人年均职业病诊治的负担或消耗量。

(8)铁路运营安全资金投入指的是铁路运输业投入在安全上的资本要素,计算时可采用固定资产原值或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计算。

(9)铁路运营安全劳动量投入指的是铁路运输业在安全上投入的活劳动总和,计算时可采用铁路部门在安全问题上投入的总工时或总职工人数计算。

2.铁路运营安全产出指标

(1)安全产出指铁路运输业通过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成果或效益。

(2)减损是指铁路运输安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从而减轻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功能,由于意外事故的减少,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和物质财产损失得以减少。

3.铁路运营安全投入产出指标

(1)铁路运营安全运营投入产出比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安全投入和由于此项投入而带来的产出之比。

(2)铁路运营安全投入效果系数表示为了获得铁路系统内的安全产出需要在第类别安全生产上的投入。

(三)铁路行业运营安全效益指标

铁路运营安全效益指的是铁路系统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投入与其所取得的效益之间的比较。毫无疑问,安全运营能为铁路运输业带来效益(包括是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但是安全生产的效益到底有多少,我们却缺乏定量的计算依据。铁路运营安全效益指标是一系列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生产效益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定性、定量地考核铁路运输业的安全生产效益。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铁路运营安全效益指标。

l.铁路运营安全的经济效益:指铁路部门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运营条件,在车辆维修和行车组织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2.铁路运营安全的非经济效益:指铁路运营安全的社会效益,它是指铁路运营安全运营条件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有序进行、对家庭或个人的幸福所起的积极作用。

3.铁路运营安全边际效益:铁路运营安全边际效益指当铁路系统对安全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总安全效益的增加量。

4.铁路事故伤亡减少率:指后一时期铁路事故伤亡减少量与前一时期铁路事故伤亡量的比值,反映铁路事故伤亡的增减变化状况。

三、铁路运营安全成本的构成分析

安全投资即是安全成本的投入,而安全成本是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即安全成本是为保证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和因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铁路运输部门的安全成本产生于整个运营的全过程,涉及到运营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有的产生于技术设计、经营、管理等过程有的产生于生产、运营过程。因此安全成本与安全决策、安全管理与运营组织、安全设计、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有关,它是铁路运输产品的一种附加性成本。铁路运营安全成本的构成由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构成。

(一)保证性安全成本

保证性安全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铁路运营安全水平而支出的费用,包括安全工程费用和安全预防费用两部分。铁路运输所构筑的安全工程、安装安全设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安全监督以及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等,其作用就是确保铁路系统内安全作业和运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铁路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

1.铁路运营安全工程费用

安全工程费用是为构筑安装安全工程、设施以及购置安全监测设备、仪表等支出的费用。其经济目的就是为实现一定的铁路系统内安全作业水平而提供基础条件,其项目包括:(1)为构筑安全工程设施以及购置安全检测设备、仪表等支出的费用(包括材料费、工时费、设备费);(2)安全监测费(包括安全监测设备、仪器的维护维修费以及安检人员工资);(3)安全工程的设计费、评审;(4)安全工程、设施的维护维修费。

2.铁路运营安全预防费用

铁路运营安全预防费用是指运营安全工程的设施,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安全培训和教育而支出的费用。其作用就是防止铁路系统内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安全预防费用主要项目有:(1)安全工程和设施的运营费;(2)安全奖;(3)安全培训教育费用;(4)安全情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储存费用;(5)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资料、表格打印、宣传等费用。

(二)损失性安全成本

运输企业的特殊产品决定了运输企业必须最大程度地保证运输旅客、货物途中的安全性。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问题轻则影响全路的正常运营,重则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及人生、财产安全,产生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列入成本时,则为损失性成本。铁路运输业损失性成本包括铁路内部损失和铁路系统外部损失两部分费用。

1.铁路运输业内部损失

铁路运输业内部损失指由于安全出现问题使铁路运输业内部引起的运行延误和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经济损失费用,主要项目包括:(1)全路范围内受到事故的影响所产生的延误损失费用;(2)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损失费用(如设备报废、材料报废、工程报废损失费用等);(3)恢复生产费用;(4)报废设备、工程等的处理费用:(5)安全事故处理、分析费用。

2.铁路运输业外部损失

铁路运输业外部损失是指因安全发生问题而造成的铁路系统外部的损失费用,主要项目包括:(1)人员伤亡的医疗费;(2)货物丢失、损坏赔偿费等。

四、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投资决策方法

企业如果不知道合理的安全投入,可能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比理论上应该投入的多,多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定的浪费;也可能比理论上应该投入的钱少,少了可能就不能够保证所需要的安全水平。这就需要从理论及实践上了解企业合理的安全投入。

对铁路系统而言,运输安全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影响铁路运营安全投资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运输安全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社会平衡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铁路系统的安全投资究竟应占该铁路总产值的多大比例才算合理?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看,衡量一个系统投资的比例是否合理,主要是以其有限的安全投资是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依据,视其安全投资量是否有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成为确定铁路系统安全投资量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的确定,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一)系统预推法

是在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经过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在进行系统的目标设计和分解的基础上,推测确定安全经费的合理投量。其步骤是:

1.预测确定企业经济增长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

2.在考虑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与经济效益和条件的前提下。推出安全发展总体目标,考察行业可用伤亡率、损失率、污染量等来反映,微观考察(设施、设备、项目等)可用安全性、可靠度、隐患率等来反映;

3.在实现安全总目标的前提下,分配给各部门或各子系统安全的分目标;

4.按各分目标的水平,测算未来所需的安全投入费用(安全成本);

5.累计各类(项)安全费用,求出安全所需投资总量。这种方法显然有很多具体的技术方法需要采用。如安全的定量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安全总目标的分配技术(不同部门的分目标水平)。各种安全目标的成本计算等。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和严密的,但目前其可操作性差,应用技术难度大。

(二)历史比较法

这种方法既是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或本部门的历史做法,选择比较成功和可取年份的方案作为未来安全投资的基本参考模式。在考虑未来的生产量、技术状况、人员素质状况、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并考虑货币实际价值变化的条件,对未来的安全投资量做出确切的定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精确性较差,但有应用简单的特点,因而是目前实际中经常应用的方法。

(三)评价指数法

这种方法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表明单个安全投向对系统安全的影响程度,但不能获得各种安全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信息。综合评价指数能够反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系统的综合效应。在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分析时,应先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再按指数大小划分等级,过程繁琐,评价指数选择不当还会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此法能对多因素影响的模糊事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综合评价中多类多层次的模糊性可科学化、定量化。需指出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评价结果较最大隶属度法合理、全面。因最大隶属度法仅考虑了最大评判指标的贡献,舍去了其它评判指标提供的信息;另外当最大的评判指标不止一个时,用最大隶属度很难决定排序的结果。

(五)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其原理依据的是邓聚龙教授创建的灰色理论。基本思想是将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归一化得归一化数列后,将每个指标的最大值(数小成绩好取最小值)组成参考数列,待评单位各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的归一化值为比较数列,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以关联度值r的大小对待评价单位进行排序。

五、结束语

责任,是一种品德,一种态度,一种能力而且胜于能力。张喜武董事长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全集团倡导一种责任文化,让每一位神华人树立‘神华兴亡,我的责任’这样一种新的理念,让每个神华员工都成为负责任的员工,让每个部门都成为负责任的部门,每个子、分公司都成为负责任的公司,共同来塑造“神华是负责任的企业”这样一个品牌。对于包神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对于铁路的运营安全,我们更需要负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艳.安全投资经济效果指标体系浅析[J].安全,2002.

[2]封雨,凌生弼.企业安全效益的量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

第4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铁路;旅客伤亡;赔偿责任

2011年7月23日20:30发生的特大动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1人受伤的重大伤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使人们不得不加大对铁路旅客安全及伤亡事故赔偿责任的关注。铁路企业有运输站段、运输辅助单位和非运输企业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运输企业对铁路安全意义重大,下面就从运输企业的因素出发,对铁路旅客伤亡事故赔偿责任进行解析。

一、造成铁路旅客伤亡事故的因素

旅客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其造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旅客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铁路运输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运输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到位等都可能对旅客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接下来,笔者将从运输企业这一影响因素出发,探讨造成铁路旅客伤亡事故的原因。

(一)安全培训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企业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只有企业职工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企业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是铁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只有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铁路运营安全才会有保障。

(二)科学管理落实还有待提高。在铁路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办法,这种管理办法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好地保证铁路的营运安全。科学的管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管理体系,它关系到铁路企业生产、安全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科学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铁路旅客安全,尽量减少铁路旅客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压力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和目的,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铁路运输企业由于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生产的思想使得旅客在铁路搭载过程中面临许多安全威胁。

二、铁路旅客伤亡赔偿责任的性质

旅客具有要求营运单位确保将其及时、安全、舒适地送往目的地的基本权利,为了切实保障旅客权利的有效实现,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铁路运输合同明确规定了运输企业与旅客、托运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旅客人身安全、行李包裹等都应包含在合同里,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旅客发生伤亡事故,铁路必须要承担违约责任。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3条规定:在从事高空、高压或地下挖掘活动的人员在遭受人身伤害时,经营者要对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如果经营者在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中给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经营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发生铁路旅客伤亡事故时,铁路企业应该承担人身侵权责任,对旅客的生命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三、铁路旅客伤亡事故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铁路旅客伤亡赔偿涉及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两种责任,铁路对旅客的伤亡应负违约和侵权双重责任。违约责任是指违反合约的民事责任,它与合同条款规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密切相关。当一方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而对合同另一方造成损害时,违约的当事人必须要向另一方承当民事责任,并给予相应赔偿。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自己的过错行为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侵权行为大多是违法行为。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侵权者必须要对受害人负责,在接受法律制裁的同时,对他人给予相应的物质赔偿。

当旅客在铁路运输中发生伤亡时,旅客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铁路运输企业是否负有赔偿责任及赔偿责任大小由人民法院依据相关文件裁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如若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责任人应该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直到其完全康复;如若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责任人应该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失费;造成死亡的,必须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我国《铁路法》对旅客的赔偿金额做了限制,如若旅客在铁路运输中发生人身伤亡,铁路运输企业对乘客人身伤害的赔偿上限为15万人民币,对行李损失的赔偿上限为2000元。但是,当重大伤亡出现时,这一规定根本不能保障旅客的基本权益。当7.23重大动车追尾事故发生时,就存在赔偿冲突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铁路旅客伤亡赔偿责任进行深入探讨,切实保障旅客的权益。

四、如何做好旅客伤亡事故的责任认定以及赔偿

对于旅客在铁路中发生伤亡事故这一情况,首先,我们要进行责任认定,明确谁应该对其负责,其次,再根据相关法律条款,确定赔偿责任的大小。

旅客在铁路中发生伤亡事故,其影响因素众多。接下来,笔者就从旅客自身、铁路运输企业以及铁路非运输企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旅客自身因素。在搭乘铁路运输工具时,由于自身的原因,旅客会发生伤亡事故,具体表现如下:一些旅客由于缺乏搭乘经验,搭乘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部分旅客由于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搭乘铁路运输工具时,忽视了自身安全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旅客,由于心理疾病等方面的原因,在铁路运输中发生自残、自杀行为,卧轨就是很好的例证。笔者认为,基于上述原因的铁路旅客伤亡事故,旅客自身应负主要责任。

(二)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承载着铁路安全运行的责任,它的一举一动都与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接下来,笔者就以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例进行分析。2011年7月23号晚上八点半左右,由北京开往福州的D301次动车在温州境内与由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0多人受伤,财产损失更是难以估计。这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其在应该显示绿灯的时候却显示了红灯,这样一来,后车没有接收到应有的信号,与此同时,相关调度人员也没有发出预警,因此才有了追尾事故的发生。

赔偿问题是事故发生后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处理条例》、《铁路保险条例》以及《侵权责任法》等的相关规定,最后做出了91.5万元的赔偿决定。虽然91.5万元不能换回亲人的生命,但相应的赔偿是对死者的安慰,也是铁路运输企业承担责任的体现。

(三)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是保障路局安全的重要因素,旅客发生铁路伤亡情况,铁路运输企业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路局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它是铁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从目前看,我国铁路非运输企业对旅客负有直接的运输安全责任,其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就极有可能诱发众多的铁路旅客伤亡事故。因此,搞好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企业的安全教育;其次,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切实保证企业运行安全;再次,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预警监控,防范于未然;最后,做好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结束语:安全是铁路企业运行与发展的生命线,是铁路运输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将乘客及时、安全、舒适地送往目的地是铁路企业应尽的责任。铁路企业有运输站段、运输辅助单位和运输企业三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的工作都与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搞好铁路安全的运输同时,要抓好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只有从各方面着手,才能切实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汪东丽.论铁路旅客伤亡事故的赔偿责任[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8)

[2]汪东丽.论路外伤亡事故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3]60余载铁轨上的安全事故[J].晚霞,2011,(18)

第5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铁路货运 装载加固

铁路货运的装载加固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证运行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货物运输的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如铁路货运的装载加固不良则会产生货物不良移动或者坠落倒塌,甚至导致列车颠覆,因此,必须在铁路货运的起点就强化货物装载加固安全管理。严格做好货物装载加固工作,确保货物运输安全。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加强铁路货运的装载加固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1、加强铁路货运安全基础建设

为了推动铁路货运安全基本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加强货运安全的技术管理,使货运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做到有序可控,确保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实现货运工作无重大事故的目的,应采取以下措施:铁路运输的的管理者要把货运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并提到主要议事日程。各级主管货运工作的领导对货运安全必须亲力亲为抓好贯彻落实,必须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各级货运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各路局、站段要把货运安全情况作为逐日交班的一项内容。路局逐日按部规定请求将重要商检站、局间交接站的车辆换装作业情况和管内货运安全情况报部运输局。货运量较大的货运站、危险货物专办站和车务段要明白货运技术管理机构,并配齐专职技术职员。各站主管货运的负责人员必需熟习货运业务,货运、装卸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从事货运工作的经验和相技术基础,还应对已经落实的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测验,考察合格以后才能上岗,其任免应听取上一级货运主管部门的意见。货运、装卸干部要做到相对稳固。铁路货场作为铁路运输企业面向社会的货运营业窗口,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机制,强化专业管理,树立铁路运输企业的良好形象,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2、提高货物装载加固的安全意识

要做好货物装载加固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提高相关的安全意识,切实抓好实际工作,认真负责,决不能片面的追求运输收入的提高而忽视了装载加固安全。为切实做好货物装载加固工作,要成立以主管货运工作的主管站段长为组长,以站段货运科人员为组员的装载加固技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从货运的相关流程入手,完善措施、强化专业管理,对危及货运安全的问题实行全面的联责追踪考核。站段装载加固技术主管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装车货物使用的装载加固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首次使用装载加固方案装车的货物及重点装车货物,要严格落实 检查卡控制度,并结合现场实际,培训现场工作人员,准确理解方案,正确使用方案,从源头上杜绝违章情况的发生,确保装车安全。 另外,铁路货运装载加固不仅关系到铁路部门,同时要让企业重视装载加固工作。企业对装载加固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货运安全又加了一道安全屏障,并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车辆检查、装车前准备、装车过程监装、装后检查到路企交接各个环节,责任到岗、到人,严格把关,并且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装出的车辆,只要发生超偏载等问题,铁路对企业的处罚,直接落实到装车责任人员。货运人员业务能力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货运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全体货运职工举办货运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注重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落实货运装载加固的作业标准

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满足货物装载加固的基本要求,使货物稳定合理地分布在货车上,能够经受正常调车作业以及列车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在运输全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倒塌和坠落等情况。这就要求在装车时就要严格落实作业标准,不简化作业程序,认真检查装载状态及所使用的装载加固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使装后车辆能够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装车前未认真核对装载加固方案,盲目受理,在装车前车站货运员和专用线企业运输员对承载卷钢的木座架过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不足以达到方案要求的情况,也未认真检查,留下了安全隐患。致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外力作用,造成货物倾覆、滚动。按照车站要求,对重点货物装车,装车站货运负责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指导货物装载,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负责人员应在部定规章的基础上,对管内的弥补规定进行认真的清算和整改,定期颁布管内来年持续有效的规章,重点加强对货物装载加固的技巧管理,从严规范。同时,应做到必须有专人负责货物装载加固工作,负责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组织装载加固工作的进行。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工作的进行,需由相关部门认可的审核单位或专门机构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加强货物装载加固资料及装置的管理和应用,对不符合部规定的装载加固资料及装置要结束应用,要加速研制和推广新型加固资料及装置。危险货物运输应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的作业标准,重点抓好易于发生险情的货物以及化工新产品的运输管理。

4、结语

货物装载加固作为铁路货运安全工作的重点,决不允许有半点虚假,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提高货运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并认真做好货物装载加固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铁路货运发展,为我国的公共轨道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

二、铁路安全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思想素质和责任意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近50年来,就信号方面出现的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发生原因中,违章作业占总数的39.9%,检修不良或设备失修占总数的29.4%,工作妨碍占事故总数的12.6%。这些都是从业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安全意识差的表现。

(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落后于装备更新速度

随着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发展,被运用的新技术装备成倍增加,而人员的技术知识的更新却远远落后于技术设备的更新,判断、处理故障的经验、能力不足以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发现故障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成,虽未酿成大事故,但却降低了运输效率。消除隐患、抓小防大,防范胜于救灾等先进安全管理手段很难落实。

(三)干部安全管理意识滞后铁路发展速度

短短几年铁路客运列车速度由不足100公里提到近300公里,而对管理干部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思想上对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充分,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低下、反应能力迟钝,新的安全管理理论也相应欠缺。而管理理论水平没有与时俱进,在借鉴先进经验、措施时,理念不到位,不求甚解,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根本未考虑是否适合本单位、本地区实的际情况。再就是好人主义、形式主义也使得安全管理的各项机制的难以落到实处,这种情况在基层站段表现尤为突出。

(四)安全技术设备亟待大力发展

近几年,铁路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预防铁路事故、确保运输安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就机车“三大件”、列车安全监控、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轴承振动诊断仪等有些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也是不尽如人意的,稳定性不高,故障偶有发生。离真正意义的自动安全监控还有较大差距。列车未能做到出发、加速、定速、减速和定位停车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下还得人工操控,一旦人为疏忽极易发生事故。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安全意识,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运输安全固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加强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大安全系数。但要防止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安全生产形势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高下。如果人的素质不高,技术设备再先进也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发挥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壮大具有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职工队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可靠保证。

(二)强化职工技术业务素质

要以全员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作为重点,尤其要将新职工、班组长作为培训重点,强化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应变能力,进行系统超前培训,严格“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职工教育坚持“重现场需要、重实际操作、重实际成效”的原则,大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在全路建立面向铁路地区的培训、演练、考工一体化的技能基地。

全面的提速和大量新技术、新装备的投入运用,对技术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有先进的培训模式作支撑。建立完善和规范职工教育日常培训工作体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抓应知应会培训,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经常性地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各工种职工按照作业标准,反复教、反复学、反复练,直到熟知熟练为止。

2.重点岗位培训,针对遇到非正常情况下处理故障手忙脚乱,违章现象严重,这些关键岗位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就不堪设想。

3.抓实用性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简单实用的方法增强职工应变防范能力,为保证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抓学历教育培训,运输安全生产,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可以说,队伍素质,安全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才是确保铁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我们始终要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三)注重安全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依靠现代化的设备保安全

应加强四个方面的发展:一是防止和排除人为错误的设备;二是对各种固定和移动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的设备;三是兼有扩能和安全设备的装置;四是救援抢险设备。

1.推进铁路安全技术装备现代化。科研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运输安全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在抓好已确定的安全生产的规章落实的前提下,努力探索运输安全监测、监控和管理网络的研究与开发,确实做到人机联控、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全面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的综合防范能力。

2.提高设备和科技保安全的可靠度。近年来在提速的带动下,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保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铁路行车设备和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很低下,尤其是电子装备的稳定性不高,使得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在设计、采购及准入等方面要重新制定安全指标。对一些已过时的技术要求应做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要求。在日常运用、维护方面,加强管理,对人员上岗的技术素质要有新的界定标准,这也是运输安全工作遇到的新课题,对这些新的问题要深入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3.加强设备养护、维修质量。不动设备不出故障,一动设备就出故障的现实说明人对于设备过多的频繁检查、检修并不利于安全。要按照设备性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周期和检修项目,尽量减少设备的现场维护,加强集中修或入所、入厂修、多巡视、少检修、少动设备。通过对设备监测,掌握技术数据,分析数据,实现设备的状态修。减少对运输生产的干扰、也避免了因频繁重复检修造成的设备故障。

(四)加强和完善技术规章管理

加强和完善技术规章管理,使铁路运输有章可循,才能真正解决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开展技术规章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对标清理工作。07年颁布实行的新《技规》,运输站段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适合本运行区段《站细》、《段细》,对那些过时的一些作业办法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对本站段技术规章进行全面、系统地清理,把一些过时和与新《技规》相悖的条文清理剔除,精练提升各运输单位安全规章质量,统一单位各部门的认识和标准化行为。

2.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坚持从严管理。目前,违反运输安全管理安全制度,是屡屡出现人身安全、运输安全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在口头教育上下功夫,遵章守纪的检查、落实流于形式,技术作业标准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这个关键环节的松弛将会给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要重视工作制度的落实,使各专业管理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运输生产中,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检查是重中之重,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是企业效益的根本之一。实时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既是对安全规章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防止各工作岗位出现落实规章制度“真空”的补充,坚决制止职工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运输的改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被足够的重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着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列车运输的设备设施的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最后还要对铁路客运人员加强素质培养,以保证其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作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

第7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运输调度系统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具有高度集中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配合的特点。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分别代表各级领导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国家重点运输、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责任,对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凡与行车组织有关日常生产活动都必须在运输调度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进行。

2 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经济核算的研究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是一个覆盖面广、作业分散、统一调度指挥的庞大的联动机,要充分利用铁路现有设备和运力资源,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针对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必须建立经济核算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现对如何建立与实施进行阐述。

2.1 原有分析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2.1.1 调度分析存在片面性。既有调度分析方式只着眼装、卸、排,基本不涉及运输盈亏,运输调度部门没有掌握也无法掌握自身指挥质量与运输经济效果的密切程度。

2.1.2 考核指标的无系统性。原有的运输指标都是单纯为完成生产任务而制定,缺乏从投入产出中求得最大效益的观念,在相关和直接指标中每一项指标仅局限于表达单项工作或单项生产环节的效果。

2.1.3 成本控制的软弱性。铁路运输成本控制最大潜力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投入的变动成本是运用的机车车辆,实现单元机车车辆效益的最大化,是铁路运输部门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而原有的考核机制忽视了成本的投入控制和考核。

2.2 建立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奖惩机制

2.2.1 建立单车效益核算体系。所谓单车效益核算体系就是将全局一天内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可变成本及各项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一辆运用车简称为单车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每辆运用车装车=装车次数/运用车数;(2)每辆运用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用车数;(3)每辆运用车收入=货运收入/运用车数;(4)每台运用机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使用机车台数。

单车效果的核算能够使机车、货车的单元效益和效果的具体化,通过单车效益核算把路局每天应创造的效益分解到调度指挥系统的各班组、各岗位上,使效益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以强化对运输和经营成本的控制力度。

2.2.2 建立模拟收支利润的调度盈亏核算体系。在实行单车效益核算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直观的反应调度整体指挥效益,建立模拟收支利润的盈亏核算体系。即将货物周转量作为调度的收入指标,将运用车、运用机车作为调度支出指标,依次引入由财务部门核定的周转量,清算单价和机车车辆运用单价把互不相干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统一的收支经济关系收支相抵后形成调度的内部利润。

2.2.3 建立调度经济核算相匹配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想深入开展调度部门的模拟盈亏和单车效益核算必须有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作保证,为此还必须实施一套对调度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这个办法可简称为“两挂”、“四考”、“两否”,即把调度全员的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与货运收入和调度利润结合挂钩清算,用四项单车效益指标进行再度考核,用安全和路风情况实施否决,既体现奖优罚劣又有力地推动经济核算的持续发展。

调度指挥系统经济核算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充分体现了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主题,并收到了以下效果。

首先,促进了调度指挥人员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的经济核算考核体系打破了铁路传统经营模式。在运输组织指挥中不仅考虑单项指标,更重视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能自我约束职业行为,推动生产经营快速融合。

其次,调动了调度指挥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经济核算考核机制的建立,使得成本控制,挖潜提效,客货营销融为一体,增加了工效挂钩的透明度和考核力度。通过经济核算直观地反映出调度每班、台,乃至每个工作人员创效益情况和应得的经济利益,使工效挂钩真正达到了奖优罚劣,激励调度指挥部门和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收入,减少浪费。

再次,明确了成本控制的责任。调度系统是运输指挥中枢,通过单车效益考核把原有的运输可变成本变成每个调度台,每个岗位、每个计划台指挥过程中的责任,使人人都为降低成本、少投入多产出,当家理财主动发挥作用。

3 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及铁路新的发展,立足中国铁路运输企业管理、全局的战略高度,明晰企业主体行为的目标选择,并藉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为此必须:

3.1 重新构筑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

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是把所有的运输生产人员都由调度统一管理。 首先,它有助于联动机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传统管理对联动机运转多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忽视了各利益体的存在,因而,在某一方受益的同时,客观上又挫伤了另一方的积极性,造成了运转的低效率。

其次,是有利于联动机运转效率的全面提高。由于确立并形成了联动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大效益管理成果与各利益主体息息相关,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路风、效益各管理结合部都将得到全面重视并分别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3.2 建立安全软管理方块

确立“安全第一”,在我国铁路发展中的地位,确保运输生产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全时空的三维安全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职工有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强烈的“我要安全”的主观要求和愿望、对客观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第二,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对现场进行全时空全天候的三维管理,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方位,对现场的作业点都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具有持续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主动吸取和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果,即能不断地否定自我,克服自身管理上的弊病,不断完善自我。

3.3 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保障作用同样是第一位的。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大要素,其中设备是基础。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基础建设的根本改观,取决于科学技术在运输调度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要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信息化是调度工作高效、优质的基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员劳动强度,减少结合部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

第三,运输调度要加强与业务部门、信息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积极研发调度指挥安全和质量分析平台,尽快实现调度命令自动检查,列车(车流)质量分析等功能。

第四,加快建设调度模拟仿真指挥系统,设备包括CTC/TDCS车站操作,故障模拟等终端,以适应当前铁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和实作培训奠定基础。

3.4 高铁应急标准化体系

3.4.1成立应急调度指挥台

为使得高铁应急处置正确、得当,成立了高铁应急调度台,相应设置工作流程和标准,该调度台由调度所主管安全的副主任担任总指挥,铁路局各业务处室派人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非正常情况,客专值班主任立即向高铁应急调度台汇报,由应急调度台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业务处室值班人员共同商议处置办法,正确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调度所相应成立技术指导组,技教室、行车室、安全室等专业科室派员及时到高铁调度台盯控,指导调度人员做好行车指挥、交路调整、救援组织等工作。同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生事故时,由客专值班副主任牵头,及时准确地将安全信息通报到铁道部及相关单位。目前,调度应急台自2011年8月成立起,截止2012年6月,共协调处理了200多例应急事件,其成功经验准备在全路推广。

3.4.2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及演练

路局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调度所指派专人负责应急处置办法“修废补建”工作,将调度应急处置办法按照“通用办法”“客专通用办法”分门别类,并制作应急处置卡片,方便调度员学习掌握、遇到问题时快速理顺处置思路,做到应急处置果断正确。同时,调度应急预案是对路局管理预案的细化和补充,在实践中越具体,细化措施才能事半功倍。围绕高铁设备故障模拟、非常态运行组织、安全薄弱环节,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演练,检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各工种调度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协调程度,检查信息沟通渠道是否完善、各部门间

协调机制运转是否顺畅。

第8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 挑战 问题 对策

铁路凭借自身的运输优势历来是我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目前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超过了1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年完成货运周转量接近3万亿吨公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从运输量层面来看,我国铁路运输量位居水路运输以及公路运输之后,排名第三,不过这些年来铁路运输量占我国运输总量的比重却呈现出逐步走低的态势,铁路运输的优势正在不断削弱。改革开放以后,虽然铁路投资维持在高位,铁路营运管理里程年年增加,铁路运输量不断攀升,但是其增长率要远远小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面对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咄咄逼人,铁路运输在我国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破解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铁路运输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发展,成为了相关学者以及铁路运输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的一个课题。

1.铁路运输特点以及加强铁路运输管理的必要性

1.1铁路运输特点

铁路运输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铁路运输兼具公共性以及企业属性,其所提供的运输服务可以界定为准公共产品,这是因为我国的铁路是国有资产,由国家进行投资建设,这客观上要求铁路运输在价格方面不能彻底市场化,而是要将公共性置于首要位置,与此同时,铁路运输主体也都是独立核算的企业主体,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铁路运输主体经营的目的之一,这给铁路运输平添了企业属性。二是铁路运输量巨大,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比较低,同时不易受到自然气候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因为铁路的建设成本投入非常大,一般的社会主体很难承担,因此铁路建设的主体往往是国家。三是铁路运输形式多元,融合了集装箱、零担、整车等多种运输形式,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为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1.2加强铁路运输管理必要性

加强铁路运输管理对于铁路运输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铁路运输管理是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以及快捷性的必然要求,确保货物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职责,同时在客户对于铁路运输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管理是确保上述目的达到的必要手段;二是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的客观需要,铁路运输长期以来给人一种效率低下的印象,通过加强铁路运输管理,能够实现铁路运输效率的改善,提升经济效益;三是加强铁路运输管理是促进铁路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铁路运输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才能够给铁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客户,拉动铁路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2.铁路运输管理问题

目前受制于各方面因素,我国铁路运输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铁路运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分析。

2.1信息管理滞后

信息管理滞后意味着货物运输差错率大幅度的提升,对于客户实时了解货物运行位置的需求也没有办法满足,这对于客户满意度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铁路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铁路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加速,在信息管理方面却依然滞后。铁路信息管理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硬件以及软件两个层面,从硬件层面来看,铁路运输主体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不同的铁路路段,信息化的硬件差异比较大,硬件条件的不具备使得铁路运输信息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软件层面来看,铁路运输行业所采用的运输管理软件存在很多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举例而言,铁路运输客户查询端口仅仅对大客户开放,普通客户很难获得信息。软件层面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管理人才匮乏,没有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这导致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以及速度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2.2营销管理僵化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一直严重不足,铁路运输始终是“奇货可居”,在这种供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铁路运输企业对于营销管理重视不足,被动等待客户上门成为了铁路营销管理最真实的写照。目前铁路企业营销管理的僵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价格上没有建立起来一个随行就市的浮动体系,无论是运输的淡季或者旺季,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化,不同的铁路路段执行的是统一的运价标准体系,价格作为营销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铁路运输主体疏于对客户关系建设,服务态度不够好,导致客户的满意度不高,而货物运输本身有着很强的替代性,客户一旦出现不满就会用脚投票,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发展。三是在产品的创新方面整体乏力,不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诉求来进行货物运输服务,例如不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等,这都会影响到铁路运输管理水平。

2.3员工管理粗放

员工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毕竟运输管理的各项具体活动都需要一个个的员工来进行实施,如果员工管理不到位的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工作态度等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客观上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改变目前粗放的员工管理模式。目前铁路运输企业管理者在员工管理方面的粗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不完善,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来进行员工行为的规范;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三是绩效评价不健全,不能够通过良好的绩效评价来引导员工朝着更高绩效水平前进。

3.提升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铁路运输未来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面对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铁路运输企业急需破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讲应立足于铁路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客户的需要你,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发力。

3.1加快信息建设

信息化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越高,运输效率也就越高,我国铁路信息化管理严重滞后于铁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导致铁路运输的优势被严重削弱。考虑到信息化建设在运输行业的重要性,未来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支撑,铁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要从硬件以及软件层面来不断推进。在硬件层面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大信息设备的采购力度,最好由铁路总公司牵头构建整个铁路运输信息中心,为各个铁路局、铁路段的管理提供硬件层面的设备。在软件层面,铁路系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货物运输的流程来进行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而不是从市场上购入现成的信息系统。在人才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通过引入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以及培养内部信息管理人员来为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夯实人力资源层面的基础。

3.2开展营销变革

随着我国整个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公路、航空、水路等立体交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加上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久的未来,铁路运输能力将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出来相对过剩的局面,铁路运输在速度层面赶不上航空,在便捷性方面赶不上公路,在成本方面赶不上水路,这些劣势对于铁路运输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要想适应未来运输行业激烈的竞争,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铁路运输销售管理僵化的问题必须要尽快加以破解。在营销变革方面铁路运输企业要根据4P营销理论的要求,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有力的推动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铁路运输企业还要做好营销组织结构的变革,通过搭建扁平化的营销组织结构,实现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无缝链接,准确把握货物运输市场脉搏,并据此进行营销活动的调整。

3.3完善员工管理

员工是铁路运输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完善的员工管理体系对于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员工管理方面,铁路运输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员工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来让员工管理步入规范化的通道之中,避免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员工管理差错;二是完善员工激励机制,铁路运输企业应做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等方面的搭配,保证激励效果的最大化;三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通过公平的、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来实现进行薪酬分配、培训设计、员工晋升,引导员工朝着更高绩效水平的方向不断发展。

运输是实现各种资源在我国各个区域流动的载体,鉴于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提升铁路运输管理水平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未来来自于其它运输方式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应直面危机,居安思危,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浩锐.浅谈铁路运输企业管理问题及流程再造的必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

[2]郑喜艳.浅析当前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魅力中国,2011(13).

[3]李健.铁路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铁路运输与经济,2006(06).

[4]韩立刚.铁路运输服务营销策略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8(1).

第9篇:铁路运输安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列车调度指挥 现状 措施 CTC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94-01

一、前言

在我国,铁路运输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运输方式,它具有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在铁路运输中,调度指挥工作肩负着组织运输、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等重要职责,对铁路企业效益的提高、铁路运输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安全生产是列车调度指挥的工作原则,调度人员的各种命令必须正确,不得无安全保障依据的命令,以保障行车安全。同时在获得关乎行车安全的信息时,要及时地妥善处理。

在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列车调度指挥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列车调度指挥中的技术含量明显有所提升,如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在调度指挥工作中的应用,它是列车调度指挥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调度指挥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同样也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让列车调度指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列车调度指挥的现状分析

列车调度工作是指列车调度员所进行的列车的开、通过、会让以及到站等一系列的行车作业调度指挥,包括了调度命令的、应急指挥等方面内容。下面将主要分析我国列车调度指挥在应急指挥和调度命令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调度命令中的问题

列车调度命令是指针对行车指挥过程的有关问题,调度员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所的一种指令,它规定了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列车调度命令是相关部门开展行车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安全生产、指挥行车作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调度员的工作质量的重要评价依据。若在调度命令的上出现问题,将会对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经营埋下巨大隐患,它是调度安全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实际的调度指挥过程中,常常存在着简化作业、违规发令、内容不确切、漏发、错发等情况。

1、调令内容不准确

用语不规范、未严格执行“一事一令”、实际命令与登记内容不相符、调度命令内容不明确,等等都是调度指挥中常见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着不少的调度命令不到位的情况,例如,本应发给车站值班员、车长、司机等相关人员的调度命令,但由于命令中未加以标注或标注不明,致使错发、漏发命令,加大事故发生的几率。

2、调令不严肃

调度命令从制定、再到执行,都是非常严肃而严谨的工作。在编制调令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规章制度,不得编制违章调度命令;在调度命令时,调度员必须要确认内容准确无误后,方可;相关人员或部门在执行调令时,要严格按照调令内容作业,做到令行禁止。但是,现在很多调度命令的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工作极不规范、严肃,从而时常出现错交、漏交、错发、漏发的现象。

3、调令执行不到位

调度命令的执行同样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调令执行的不到位同样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调度员在通过电台向车长调令后,车长未进行复诵;调度员向车站值班员的调令,值班员为将其转达给车长、司机。

(二)应急指挥中的问题

应急指挥,是指在行车作业在遭遇紧急情况时,所进行的指挥活动,通过及时、有效的紧急指挥,可最大程度地保障行车安全,避免或减少各种损失。在调度管理中,应急指挥最为关键,它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必备措施。目前,调度员普遍思想懈怠、不能敏锐洞察安全信息,过度重视工作效率,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也较为欠缺应急处理能力。

1、调度员的业务能力普遍不强

调度指挥部门不注重加强调度员的业务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应急指挥的演练、培训,更没有对调度员应的急指挥工作加以指导、实行业务考核,阻碍整体应急指挥水平的提升。很多的调度员由于缺乏前瞻性、或是经验的不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表现得手足无措,无法果断作出判断,进行正确的应急指挥。一些业务能力不强的调度员则会在遭遇突发状况时,考虑问题不周密,的指挥漏洞多。

2、调度控制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列车的调度基础工作还不够完善,在处理一些关乎调度安全的关键内容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帮助,所以在一些关键环节上频繁出现问题,对调度指挥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列车调度控制力度弱具体表现在:无人监督行调台的命令和施工组织;无措施卡控调令的;等等。

三、实现调度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