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市场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马克思 虚拟资本 资本市场
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我们从马克思有关的论述中对虚拟资本的内涵作如下理解:狭义的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在这里,虚拟资本由两个要素构成――虚拟资本是“生息”的,即能给持有人带来收益;虚拟资本是“证券”,即以债券和股票等形式存在。广义的虚拟资本,除了包含有价证券外,它还包括没有黄金作保证的银行券和不动产抵押单等。马克思指出,银行资本的大部分属于虚拟资本,包括国债、股票、银行存款等。
二、虚拟资本发展与资本市场
(一)虚拟资本与资本市场的形成
虚拟资本的运动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平台或载体,这个平台或载体就是资本市场。它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和银行的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证券等。
股份制和股票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股票集中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交易所出现以前,资本市场只是以局部的、临时的、分散的的形式出现,并且它的功能仅限制在资本筹措上。交易所的产生使得现代资本市场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包括产权流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信息传播和经济调控等。交易所服务于不同货币种类和票据的交易,它成为虚拟资本的市场。
(二)资本虚拟化与资本市场发展
1、资本市场创新需求。资本市场上对创新的虚拟资本需求的主体主要有实体产业部门、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资本市场创新需求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金融创新需求多样化。其二,金融创新需求具有与经济、金融发展总水平的同步性。
2、资本市场创新供给。资本市场的供给是虚拟资本的创新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新的虚拟资本产品,它是金融创新供求双方意愿统一的产物。资本市场创新供给受创新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创新的人才和技术条件以及法律制度、政策、市场条件等的制约。
3、资本市场创新均衡。金融创新的供求达到均衡是资本市场正常、稳定地发展的基本条件。金融创新的均衡是在影响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的因素一定时,供给和需求相互适应、彼此协调平衡的一种状态。这种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即在“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这样一种循环往复中,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都上了一个新层次、新台阶,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改善了社会的资源配置。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一)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首先,金融市场结构以及资本市场结构都不甚合理。在金融市场融资方式中,仍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融资为辅,换言之就是银行太大而资本市场太小。在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下,由于企业发展所需资本几乎都靠银行贷款获得,不仅增大金融机构的压力和风险,而且降低融资效率,不利于整个社会资金的有序流动,也不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和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其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健全,企业公布的信息质量不高;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的机构缺乏,对企业的信用记录分散,对居民个人的资信状况更是缺乏记录和查询,致使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缺乏诚信现象,如造假账、虚假重组、联手操纵、恶意挪用资金、随意更改资金投向等;同时,许多上市公司的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质量较差,很多公司为了上市“圈钱”而虚报公司信息;资本市场的创新活动也不够活跃,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有限,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
最后,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也存在缺陷,政策和法规滞后,行政管制色彩浓重。我国资本市场正加速向市场化发展模式转变,目前证券市场已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各种变化对法律法规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以及相应监管措施的创新和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建议
第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以及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在资本市场内,也不能仅注重股票市场,还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不能仅有中央政府债券市场,还要有公司债券市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和其他债券市场,使资本市场结构保持平衡。
第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根据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虚拟资本能够脱离现实资本,有自己独立的价格决定和运动方式,这就要求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吸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额度,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第三,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一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马克思指出,信用是虚拟资本的基础,信用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信用制度。可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专门对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信用进行评级的机构。三是继续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和市场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四是鼓励创新,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机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机制转变。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 外部资本市场 比较分析
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都是企业集团资金筹集和投放的市场。企业集团的资本配置过程需要经过内、外部两个资本市场:首先,社会资本通过外部资本市场(包括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把资本配置给各种不同形态的企业;其次,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把资本配置到各个分部或子公司,并通过它们把资本配置给不同的投资项目。通过外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增加了企业可用资源的绝对规模,而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把有现金流节余的分部的资源分配给有资金需求的其他分部,或将低收益分部的资源分配给高收益分部,不仅可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还能降低外部融资约束。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认识不够深入,对两个市场的功效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对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市场进行比较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仅使得企业了解内外部资本市场的区别更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合理安排筹资,促进发展。
一、内外部资本市场概念界定
外部资本市场由一些金融中介机构组成,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它们一般从事贷款、股票、债券、基金或其他资本工具的交易活动,但不从事生产活动,也不进行实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金融中介机构从投资者或存款者那里筹集资金,然后通过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把资金转移给企业、政府或个人以获取债权或股权,这些债权或股权可以长期持有,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这种资本市场之所以被称为“外部资本市场”是因为它处在借款企业的外部,不受企业控制。所有企业都可以利用外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和投资。总之,外部资本市场是解决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问题。
Wulf(1999)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狭义的概念仅从资金融通的角度,把企业联合体中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金划拨等形式的资金相互融通称之为内部资本市场;广义的概念主要是从多个成员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企业联合体在协作中经常需要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资源的相互转移,这种资源可能是技术、人力或资本,在资本转移中的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不仅限于资金融通,还可以通过其他交易形式来实现资源转移的目的。因此,只要在实质上造成了资源在成员单位之间的转移,我们就把它看作一种内部资本交易行为,并把这种交易行为的总和称之为内部资本市场。吕洪雁(2007)总结说,内部资本市场是使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与配置的市场。由于企业内不同的业务部门拥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及现金流,为了追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总部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投资机会,将现金流配置到最具盈利性的部门,这就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
二、内外部资本市场优劣分析
(一)资本方面
内部资本是指企业控制的自有资本,外部资本则是指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其他资本。在内部资本市场上,企业总部拥有经营不同业务分支部门,并且为企业内部的所有项目配置资本,对企业资源使用具有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而在外部资本市场上,外部投资者不拥有它所提供融资的企业或项目,项目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由经理们所有。外部资本市场资本来源广泛,数额大。内部资本市场资本来源窄,主要是来自企业集团总部,受到集团总部筹资能力的影响。一旦企业总部财务出现问题,整个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链会断裂。外部资本的取得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比如企业通过发行股票,须向一些证券服务机构支付一定的承销费等。而在内部市场中,一般是企业集团总部直接将资金分配给各个分部,交易成本没有或者很小。
(二)信息披露要求
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在筹资前必须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在筹资前必须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如根据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筹资,必须要公布招股说明书或债券募集说明书,在发行证券上市期间,公司的重大信息必须及时公告并定期披露年度报告。如果采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方式,集团各子公司只需要向集团总部汇报资金用途、预计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等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经过审计和对外公布,集团也可以根据决策需要,要求子公司披露一些其他与投资项目有关的信息。
(三)融资条件约束和融资速度
外部资本市场融资条件比内部资本市场条件更严格。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等。受这些法规的影响,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速度较慢,相比之下,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条件主要由企业集团总部设定,具体条款可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子公司投资项目要求等灵活变动,基本筹资程序也比较简单,因此融资速度较快。
(四)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主要取决于市场容量、信息披露透明度、市场投资者的素质、政府对资本市场监管的效率等。而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取决于集团总部对企业集团投资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对子公司投资项目审核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子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正性等。在外部资本市场容量较小、投资气氛较浓、市场监管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低于内部资本市场。
(五)投资机会发现方面
不论外部资本市场还是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本的争夺过程,有关各个投资项目的信息会在市场中进行传递,市场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发现投资机会。不过,由于外部资本市场所披露的投资项目信息较简略,而内部资本市场中子公司向总部提供的投资信息更详细,所以觉得者更容易发现投资机会。
(六)对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方面要求
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需要在组织形式、经济效益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符合要求。如按照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企业如果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必须是公司制企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盈利足以支付债券利息或股利;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包括独立董事、董事会等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功能健全。因此,企业集团若采用外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本,则子公司必须在组织形式、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当然,如果企业集团采用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则集团总部完全可以根据子公司投资项目的收益以及集团发展战略配置资本,而忽略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以及以往企业业绩的影响。
三、内外部资本市场相互关系分析
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有密切联系。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外部资本可以以权益资本的形式进入内部资本市场而形成企业的内部资本;内部资本也可以以让渡其所代表的所有权的形式重新进入外部资本市场。二者的性质也会因此经常发生转换。图1显示了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转换关系。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具体关系将在下文介绍。
(一)替代关系
内外部资本市场均具有资本集聚、资本分配、监督激励和风险分散的功能,功能上的相似性使两者相互替代成为可能。如果外部资本市场是完全有效率的,那么依靠外部资本市场就能够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但事实上外部资本市场远非完全有效率。外部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起的交易成本。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并且外部资本市场本身也由于发展阶段、外部法律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外部资本市场通常是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也为资本配置形式的创新留下了空间,内部资本市场就是替代不完善外部资本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Khanna和Palepu(2000)认为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存在取决于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对比,内部资本市场是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随着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将会降低,建立和维系内部资本市场的成本将逐渐超过其收益。
(二)冲突关系
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会使大量资金留存在多分部企业(企业集团)体内循环,从而减少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这样可能导致集团外的一些较好的项目因得不到资金而被迫放弃,进而降低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Almeida和Wolfenzon(2006)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宏观角度考察了内外部资本市场间的冲突。在存在有限承诺问题的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需求的增加或经济中集团化程度的下降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这是因为,当单分部企业所拥有的项目没有价值时,它就会将项目资本供应给外部资本市场,资本供应和融资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外部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资本流向效益较高的项目。但对多分部企业(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外部资本市场存在有限承诺问题,即便是高效益的项目也不可能完全补偿其机会成本,因此,企业总部宁可把资本通过内资本市场投向集团内中等效益的项目,也不愿意把资本投放到外部资本市场中。简言之,企业集团把资本留在集团内部,减少了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本供给,从而有害于资本的均衡分配。
(三)互补关系
外部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却使外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大大降低。相反,内部资本市场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监督激励力度、放松融资约束方面却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内外部资本市场能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关系。Peyer(2002)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外部资本市场并不冲突,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本,实际上改变了它与外部资本市场的交易能力。按照这个逻辑,只要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率的,并且外部资本市场能认识到其有效性,则拥有内部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企业就能更多的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反之,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为企业集团融资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促进企业集团及其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简言之,内外部资本市场可以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互补关系。这一结论与现实中的证券市场、信贷市场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同步增长现象是相符的。
四、结论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内部资本市场; 现金流敏感性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031-06
一、问题的提出
民营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收益是企业的投资目标。近年来,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扩张的主要经营形式,内部资本市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是否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积极研究。众多学者[1-3]认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监督优势、部门业务协同性等,将资金投资于高收益的项目。然而还有一些学者[4-5]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是无效的。企业内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组织结构混乱等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无效配置。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许多学者采用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即使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也多以系族企业集团为实证分析对象来探讨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得出的结论无法概括我国整个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率,其影响因素是什么,作用机理如何,是值得探究的。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获得内部资本市场有效与否的理论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稍作修改的现金流敏感性法来研究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得出简要结论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进行佐证、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论
国外关于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比国内要早很多年,20世纪中后期,国外许多学者就进行了相关的探索。Weston[6]认为内部资本市场能有效率地分配资本,将资本投给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Stulz[7]指出,在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通常会建立庞大的内部资本市场,总部将资金分配到能提高企业价值的投资机会上。Stein[3]发现企业总部更为透彻地了解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引导资本投向边际报酬最高的项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Khanna and Yafeh[8]提出,当企业难以从外部金融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时,它就有动机去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以缓解融资约束。
国内学者从21世纪初才进行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亦做了不少研究。杨锦之等[9]以2006―200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中的系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系族企业内部存在着活跃的资本市场,推动企业的发展。王峰娟和粟立钟[10]通过对2000―2011年H股多分部上市公司的分布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总体是有效的,部分上市公司总部能持续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企业内部资本的配置是依照上级的指引,上级有权对下属进行监督与激励。当投资部门出现资金剩余时,总部利用信息优势将剩余资金转移到拥有较好投资机会但资金匮乏的投资部门,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大局,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企业以内部资金作为投资资金的来源时,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在投资额度、投资方式、投资对象等方面的干扰,决策者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规划投资项目。赵美云和田丽娜[11]从金融生态环境为角度来研究沪深两市2010―2013年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认为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率地配置资本,且其效率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而降低。在外部金融市场发展较差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依靠自身来实现发展,因此内部资本市场可以作为外部金融市场的有效替代。林非园[12]以交易成本为研究角度,提出企业各分部在内部资本市场交易能够节约交易成本,有效缓解融资约束。这与科斯定理一致,企业内部交易克服外部性,交易成本很小甚至为零,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易广兰[13]采用投资―现金流模型对2009―2012年沪深两市及其附属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探讨,得出我国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具有效率的结论,非国有企业集团内的财务公司能显著推动其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财务公司以第三者的身份协助处理企业资源的聚集和配置,比较客观公正,促使内部资本市场高效运作。
(二)内部资本市场无效论
国内外也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是缺乏效率的。Jensen[14]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投资的问题。在非效率配置方面,内部资本市场上通常会出现“交叉补贴”或“平均主义”现象,即在高收益项目上投资不足,而在低收益项目上投资过度。Wulf[4]通过两层模型研究发现,由于各分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争抢公司有限的资源,扭曲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Lamont and Polk[15]研究发现公司价值减损与各集团分布投资机会的差异有关。邹薇和钱雪松[16]指出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会使高管的个人主义高度膨胀,从而盲目扩张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幅上升。企业大额的闲置资金会给管理者带来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幻想,管理者可能会肆意挥霍,造成内部资本市场作用的发挥出现偏差。陈良华等[17]认为内部资本市场无效的关键因素是分部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根据经济人假设,部门经理少报或者谎报不利的信息是为了尽可能满足自身利益,但造成了信息的扭曲,总部无法依靠真实的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王蓉等[18]认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配置功能弱化的原因是部门经理的寻租活动。各部门的发展目标不一致,进而产生利益方面的冲突,最终会干扰总部的投资决策。Roll[19]、王蕾[20]、王峰娟和邹存良[21]等认为企业集团在多元化初期,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绩效;随着企业多元化进程的加快、规模的扩张和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减弱,表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会随着企业发展状况的改变而改变。邵军和刘志远[22]以“鸿仪系”系族企业为案例对象,研究发现企业实际控制人通过关联交易、违规借贷担保等行为来实现“利益输送”或“掏空”目的,内部资本市场无效配置资源。“系族企业”的特殊之处在于最终控制人的战略高于效率原则,企业总部通常以战略作为导向分配集团内的资源,与理论上所研究的投资方向选择相违背。汤颖梅和樊美辰[23]实证分析发现融资歧视程度与配置效率呈反向变动关系,融资歧视越高,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越得不到解决,企业不得不为了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追求短期收益而放弃能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对象,导致内部资本市场失灵。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最新研究表明,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与否影响着企业投资效率,值得学者从不同视角做更多的研究。关于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目前较少,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正基于此。
三、研究数据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民营上市企业受行政、所有权等因素的干扰较小,能够避免总部按照国家或政府的规划来进行投资,因此选择民营企业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另外,上市企业的数据许多都是公开的,相对非上市企业来说比较容易获得,所以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
CSMAR数据库不能提供分部报告数据,无法直接获得各分部的数据,因此有关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由笔者从民营上市企业的年报中手工收集。上市企业的年报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网和巨潮资讯。样本选择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企业、ST类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国家或代表国家的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未披露分部信息和虽披露分部信息但是关键数据缺失的企业。样本的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二)指标含义与模型选取
1.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含义
Shin and Stulz[24]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定义为:企业总部在边际收益最高的项目上优先进行投资。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外部资本市场有效的原则是各投资项目的边际收益相等,以此类推,则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的原则是各分部的边际收益相等。这种计量方式比较抽象,可行性不高。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依据资本的流向来判断内部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如果资本从投资机会较少的部门流向投资机会较多的部门,或者从低收益部门流向高收益部门,这就表明企业内部资本分配得较为合理。
2.内部资本市场测度模型的选择
目前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度方法主要是直接法与间接法。随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直接法被广大研究者所采用[25]。目前国外主要的测度模型有Q敏感性法[26]、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法[27]、相对价值增加法[28]和现金流敏感性法[29]。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得还不成熟,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Q敏感性法无法客观地反映资本配置是否有效,因此Q敏感性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我国部分学者对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适度地修改以适合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测度。王峰娟和粟立钟[10]将现金流敏感性法中的销售收入改为账面资产,提出了基于资产回报的现金流敏感性法。但企业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增加销售收入,因此使用销售收入的现金流回报作为资本流向的判断标准是不合理的。我国许多民营上市企业的分部报告中没有披露分部的现金流量,所以本文采用资产利润率来衡量投资机会①。计算公式如下:
PS=(-)(-)
其中BAj,t为分部j在t时期的账面资产;BAt为所有分部在t时期账面资产的合计数;pj,t为分部j在t时期的分部利润;pt为所有分部在t时期的利润合计数;cepxj,t为分部j在t时期的资本支出;cepxt为所有分部在t时期的资本支出合计数。pj,t /BAj,t-pt /BAt表示投资机会,cepxj,t/BAj,t-cepxt/BAt表示资金流向,利用这模型可以测量出资本是否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分部。当PS>0时,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当PS
本文通过判断样本企业现金流敏感系数的中值和均值,如果两者均大于零,则表明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如果两者均小于零,则表明内部资本市场是无效的;如果两者符号相反,则另当别论。根据内部资本市场现金流敏感系数趋势变化图,观察样本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发展态势。统计各年样本企业中有效组与无效组的个数,计算有效组样本的占比,分析各年样本企业总体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为了使研究具有连续性,分析披露分部报告两年以上的样本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情况,统计各自有效年次占比[10]。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各年样本的现金流敏感系数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合计栏中的中值和平均值均小于零,表明样本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总体无效。2010―2013年现金流敏感系数的中值和均值均小于零,说明了连续4年样本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总体缺乏效率。2014年现金流敏感系数的中值和均值均大于零,表明该年样本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总体得以发挥。通过观察图1可以发现,样本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效率从负值逐渐向正值转变,表明样本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缓慢发挥。由于A股市场企业的代表性较强,可以推断出目前我国上市民营企业甚至非上市民营企业正在逐步改进内部资本配置策略,向有效性方向发展。除了2010年,其余年份现金流敏感性系数的标准差都显著大于其均值绝对数的1/3,可以判断出各年样本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很大的波动。2011年的偏态系数接近于零,其余各年的偏态系数为正值,与零相差较大,说明样本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为右偏,即效率较低的企业占多数。各年的峰度数据都偏向于零,与零的差异不大,说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呈正态峰分布。
观察表3发现,总样本中44.00%的样本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没有达到50%,说明总体上样本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是无效的,需要企业加以改善。2011―2013年有效组占比均小于50%,显示了这3年样本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未有效配置资源。2014年54.05%(超过50%)的样本企业能按照投资机会的大小来分配企业有限资源,表明该年样本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整体上实现有效。根据表3,除2010年外,2011―2014年有效组的样本数呈现上升趋势,有效组的占比也从14.29%逐步变化为54.05%,总结出样本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状况不断改善。上面得到的结论在此处得到了验证。
从表4可见,20家样本企业中有13家公司的有效占比达到或超过50%,表明这些样本企业能持续发挥挑选“优胜者”的能力。3家样本企业完全不能优化资源配置,4家样本企业只有较少的年份能够按照投资机会来分配内部资源,说明部分样本企业持续低效分配资本。要想提高我国民营企业整体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持续低效配置的企业是最好的突破口。
五、简要结论与不足
(一)简要结论
1.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偏弱,但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通过对40家样本企业现金流敏感系数研究与分析,发现样本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总体上是低效运作的,说明我国民营企业总体上没有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但是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渐渐从无效向有效状态转变,表明资源配置状况正在改善,这对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潜在的建立者是一种激励。
2.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升,呈现有效性发展。各年样本企业间有效性存在很大的波动,多数企业处在平均水平之下,这就要求低效企业追随有效企业的脚步,力求发展的同步性。统计样本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持续有效性,发现披露分部报告两年以上的样本企业中有65%的企业能够保持这种效率优势,呈现内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发展。
(二)本文的不足
由于我国许多上市企业年报中并未披露分部报告或者披露得相对简单,本文仅对样本企业5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时间跨度不够长,难以有效地分析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连续性,可能造成研究的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在A股市场上市的民营企业有2 900多家,但是完整披露的只有40家,样本容量相对较小,样本不一定真实反映整体的情况。各个样本企业划分分部的依据不相同,有的是按业务,有的是按地区,所以对比的口径不一致。由于数据收集困难,本文采用的是资产报酬率来代表投资机会,但是分部经营可能采取赊销的方式,获得了利润但未收到现金,不能切实地反映分部的经营状况。上述的不足并不影响本文的研究价值。
六、提高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启示
(一)加大民营企业内部资本运作的信息透明度
民营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来配置资源,最终决定权通常由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掌握,普通员工、中小股东、债权人一般没有话语权,高层和控制人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而做出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导致民营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民营企业的股权不应高度集中于个别股东手中,否则不利于信息的自愿披露。在董事会构成中,企业降低高层经理比例,增加独立董事比例,能有效发挥董事会监控管理层的功能,促使其较为全面地披露信息。董事长与总经理这两个职务应当分别由没有关联关系的个体担任,避免董事会监控功能失效。监事会中可以引入适当比例的普通员工,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监管中去,督促企业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要求,加大企业内部资本运作的信息透明度。
(二)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扁平化设计作为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一种有效形式,改变了企业原有的上下级组织层级关系,使得企业领导者之间、平级各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体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方式发生了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完善会导致信息传递缓慢、失真,企业可能会错失市场机会。内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设计能够改善信息传输的通畅性,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应该趋于扁平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能快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部门间的有效沟通,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大批杰出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重大问题的解决,企业应鼓励各部门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便平衡各方利益。
(三)健全民营企业中小投资者应得利益的保障机制
我国中小投资者应得利益保障机制尚未完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应得利益的事件频繁发生,健全中小投资者应得利益保护机制刻不容缓。国家应重视制定侵犯中小股东利益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以法律条文形式载明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中小股东利益以及对这些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国家司法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对法律规范中没有载明的,法院及法官根据案件情况做出判决,这一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判例法,并及时更新法律条文。法律不是只停留在制定层面,执法力度也要加大。面对投资者的诉讼或仲裁,执法机构应尽勤勉义务,及时予以跟进,切实处理投资者的需求。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企业哪些决策需要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执行等,确保中小股东也能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当中去。对于中小投资者自身来说,可以和控股股东签订协议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当控股股东违背协议条款时,中小股东依据合同条款来行使权力。当中小股东较为分散时,有必要设立投资者保护委员会代表中小股东来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以降低维权成本。
(四)民营企业应重视外部金融市场发展动态,提高市场敏感度
外部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影响着内部资本市场的规模、结构、运作等诸多方面,两者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外部金融环境影响企业投资项目的报酬率,拥有较高市场洞察力的企业会根据外部金融发展态势来调整内部资本结构甚至业务格局,以保持高水平的利润率。因此,民营企业要密切关注外部金融市场发展动态。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市场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应充分利用外部金融市场的改革契机来改进内部资本结构,为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创造良好条件。民营企业尤其需要关注其所在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这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大规模扩张需要耗费大量资本,内部资本市场能力毕竟有限,需要内外资本市场配合使用来解决资金困境。
【参考文献】
[1] ALCHIAN B A. 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Property Rights. in:H. Manne,ed.Economic Policy and Regulation of Corporate Securities[M]. Washington,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69.
[2] Williamson Oliver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M].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Inc.New York,1975.
[3] STEIN J C.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7,52(1):111-133.
[4] WULF J. Influence and Inefficiency in the Internal Capital Market:Theory and Evidence[D].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9.
[5] RAJAN R,ZINGALES L.The cost of Diversity: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and Inefficient Investment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35-80.
[6] WESTON C R.A Diffusion Index for Australian Business Cycles[J]. Economic Record,1970,46(115):384-392.
[7] STULZ R.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onal Financing Policies[J].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1990,26(1):3-27.
[8] KHANNA T,YAFEH Y. Bussiness Groups in Emerging Markets :Paragons or Parasite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7,45(2):331-372.
[9] 杨锦之,陈健,卢闯.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J]. 会计研究,2010(4):50-56.
[10] 王峰娟,粟立钟.中国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有效吗?――来自H股多分布上市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3(1):70-75.
[11] 赵美云,田丽娜.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J].金融市场,2015(51):47-51.
[12] 林非园. 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功能及实现条件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 2011(4):70-71.
[13] 易广兰.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79-184.
[14] JENSEN M 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
[15] LAMONT O A,POLK C. Does Diversification Destroy Value?Evidence from Industry Shoc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63(1):51-77.
[16] 邹薇,钱雪松. 融资成本、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J].经济研究,2005(5):64-74.
[17] 陈良华,王惠庆,马小勇. 分部经理机会行为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7-53.
[18] 王蓉,周芸,陈良华. 中国“系族企业”分部经理影响活动、内部资本市场及其配置效率[J]. 上海金融,2012(9):16-22.
[19] ROLL R.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
vers[J]. 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2):197-216.
[20] 王蕾. 内部资本市场与多元化的关系[J]. 时代经贸,2006(11):69-70.
[21] 王峰娟,邹存良.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基于分布数据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4):153-161.
[22] 邵军,刘志远.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述[J]. 管理世界,2007(6):114-121.
[23] 汤颖梅,樊美辰.所有制层面的融资歧视与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J].财会月刊,2015(35):99-102.
[24] SHIN H H,STULZ R M. Are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Efficient?[J].Social Science Eledronic Publishing,1998,113(2):531-552.
[25] 王峰娟,谢志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实证测度模型的改进与验证[J].会计研究,2010(8):42-48.
[26] PEYER U C, SHIVDASANI A. Leverage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eket:Evidence from Leveraged Recapitaliz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59(2):477-515.
[27] JEREMY C S. Agency,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D]. NBER Working Paper,2001.
关键词:上市中小企业 私募股权基金 实证分析
近几年,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新兴事物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私募股权基金的进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的基本含义:为具有潜力的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壮大后,通过股权投资获取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
近几年,我国在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的地位日益增高,2005年开始,我国私募股权市场募集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持续强劲增长的态势。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数量为405个,比2008年增加26.1%(如下图1所示)。2009年我国私募股权市场新募集基金120支,比2008年增长58%;新募集基金规模为8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52亿美元(如图2所示)。2009年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表明我国私募股权市场日趋成熟,投资我国高成长企业的机会增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正在积极投向中国。
2009年可投资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总量为385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8.1%。
与此同时,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投资规模也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高成长性对股权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长。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投资规模连续几年增长,2009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量为858个,比2008年增长了65%;投资金额为123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80%。
由图1-3分析得出,私募股权基金无论在规模、金额还是投资数量上都是在逐年递增的,而且涨幅越来越大,说明私募股权基金这个队伍在不断壮大,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私募股权基金。
二、私募股权基金的经济价值
(1)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可以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培育优秀的企业,并且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的发展,另外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从而分散风险。
(2)拓宽融资渠道。私募股权基金能够深化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为便捷和开阔的融资渠道。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赌场,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赌场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赌场、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赌场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赌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赌场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赌场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赌场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赌场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赌场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赌场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赌场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赌场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赌场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赌场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赌场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中国资本市场的控制体制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也开始朝向综合管控格局迈进,对于上市公司的主体投资人员和经营者来说,公司现下的盈利水平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但与此同时,涉及决定上市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内容还是公司自身的成长过渡潜力,就是公司经营控制规模和市场空间的扩张效能,以及公司维持盈利优势的基本条件。所以,对公司的成长性评价实现高度分析,具有现实的理论存在意义。
一、金融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基本原理论述
评估企业成长性的必要理论依据是维持经营活力的必要支撑元素,这种理论源于大规模生产活动的实践控制经验,并且广泛涉及企业行为、成长和组织结构的管理标准。透过资源利用有效率角度观察,企业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尝试未利用资源的挖掘,大规模企业就是在不断重复这类活动过程中得到自然成长过渡结果,这是人们依据企业既有发展条件和相关外部客观因素做出的对企业未来发展模式的预测方案。
二、样本选择和评价指标的确定
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涉及必要内容的筛选和评价流程一直作为理论研究活动的热点被广泛关注。过程中需要透过企业的财务硬性因素角度实现综合分析,并且将企业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前景等软性因素实现高度整合。相对于软性因素而言,硬性因素比较容易实现鉴别和量化改造目标。所以,运用具备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对企业成长性特征实现科学评价就成为整个研究活动的主要任务。
金融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工作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包括上市公司成长状况评价和上市公司质量验证。其中成长状况是指公司内部资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张状况,现实中大多结合公司总资产增长效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落实评价指标;而成长质量评价就是公司具体经意效益的审定,最主要手段模式就是采用近期净利率平均值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完成疏导工作。
三、金融类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以及相关结果对比分析
灰色关联度模式的成长性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技术是某种多因素统计验证途径,其主要利用不同因素的样本数据作为指导线索,同时配合灰色关联度模式进行因素之间关系强弱效果和排列次序描述,如若其间样本数据反映的因素变化态势基本稳定,说明他们之间的关联作用较为深刻;如果情况相反,则说明管理度较小,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样本结构实现排序对比。分析环节中的数据来源是某金融上市公司具体年段的财务报告,经过对个别公司相关数据畸形和缺损状况的考虑,在数据搜集活动中需要做出适当地调整。具体流程包括:
首先,序列的确定。在对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不同成长性指标数据实现科学对比,按照最优样本值排列规则进行参考序列编排,而样本公司的各类指标值可以作为比较序列而存在,所有数据列共同形成5*16规格的矩阵模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其次,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就是对单个指标数值与最优样本对应的指数数值进行相除处理,得出具体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值。再次,将绝对差序列和关联序数提炼,计算单个指标的最优样本值和样本无量纲化绝对差值,形成特定格式的绝对差值矩阵,同时在这个矩阵中选取绝对产值中极大和极小数字。最后,求得关联度并进行合理的成长性能排名,采用简均的处理方式计算相关公司的必要数值,之后按照样本公司关联度进行成长性排名。
基于市盈率指标实现的成长性评价。在金融理论结构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主要用于表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设定状况,主要用于衡量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后期业绩增长潜力认同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验证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引导地位,就是说上市公司成长明显,其市盈率就较高;相反之下,市盈率就会所有不足。结合此类思路进行延展分析,按照过往某年度市盈率指标对特定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排名,结合资本市场角度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成长地位实现直接评价验证。经过结果排名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成长性排名在前10名的上市公司其市盈率排名大致保持同步运作状态,这表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其市盈率确实存在必要的联系,这类现象可以定义为两层含义:一方面,市盈率高的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作用较为良好,既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作为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实力评价的某种特别指标,上市公司想要提升其市场价值就要注重巩固和提高自身的成长性作用。其次,透过观察市盈率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验证,市盈率排名前三名的公司,其成长性却在第8名靠后,这就告诉我们,即便市盈率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成长性作用足够优越,但是如果其市盈率超出既定指标之后,整体成长性作用就会产生突变,这主要是由资本市场完善性决定。
四、相关结果的思考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发现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地位与其市盈率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微妙关联。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效用进行分析,对于资本市场的监管人员来说,要加强资本市场的信息管理力度,将“信息不对称”现象彻底消除,积极完善公司成长性与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评价之间的引导机制效用,进而提升资本向高成长性公司流动的速率,最后真正稳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对于大部分证券市场的投资人员来讲,要及时挖掘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但这并不代表其就能牢固掌握公司的高成长性地位功能,一般状况下,高成长性公司的市盈率会处于中度水平状态,要求投资人员能够足够理性地应对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指标,联系自身的风险抵抗素质在市盈率适中的上市公司队列中挖掘高成长性的个体,并作为长期投资对象,真正贯彻作为价值投资者的职责效能。
(一)金融功能观的提出
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发生要依赖金融中介,以金融中介为载体进行的金融活动才构成了金融体系的形成。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中介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将现存的金融中介视为给定,认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帮助现有的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机构观”。在机构观看来,市场上现有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作为既定的研究前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使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中介服务有效运转。另一种分析方法则将金融中介所具有的特有功能作为给定的研究前提,认为是先产生了特定的金融服务要求的市场,继而会产生相应的金融功能,以金融功能作为研究前提,探索使其发挥最大效率的最佳组织形式、机构的设置,此种方法被称为“功能观”。金融中介功能的观点,是首先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金融学教授罗伯特·默顿和兹维·博迪于上个世纪90年代共同提出的,其核心观点为:金融功能比金融中介更稳定,其在实践,低于的跨度变化较小。并且给出了金融体系中的六大功能:(1)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2)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3)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转移资源的功能;(4)管理风险的功能;(5)提供信息的功能;(6)解决不对称信息和激励问题的功能。
(二)金融机构
从功能观点来看,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都是金融这些基本功能的载体,因而金融机构与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金融市场与各个子市场之间、各种金融产品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替代性和竞争性,而决定其此消彼长的因素正是它们的比较成本。通过不断地优化金融机构来满足市场对金融功能的需求,从而达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也导致了金融体系结构最终变化。
从金融史的角度讲,通过借贷方式赚取利差的存款货币银行是最早产生的金融机构,它的金融功能涉及到了上述6个方面,但都不完全和充分,并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资本市场的形成,证券交易机构、保险机构相继建立。银行业务也开始了证券化的趋势。银行不断地向资本市场扩充范围,相对应的,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主要金融机构也向传统的银行业渗透。这种混业经营的模式正是金融功能观最好的实证解读。
二、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及功能
“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Bank的意译。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它有特定经营活动内容和特定的质能活动: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充当资本家的字符中介;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信号机制,为其施行提供传导机制。在给这个概念下定义问题上,中西方提法不尽相同。综合来说,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3)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优势。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
从本质上来说,银行是存款货币性质的银行。它的作用体现在:充当信用的中介,充当支付中介,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西方商业银行按所有权划分分为私人的,股份的以及国家所有三种。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组建,是现代银行中最主要的形式,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出资组建,这类银行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国家政策倾向性。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作为金融系统的两大构成部分,从属于社会经济系统,属于典型的人工系统、动态系统和开放型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系内部的分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从而导致了金融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各子层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制约性显著增强。
金融系统从属于社会系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资金融通等重要作用。资本市场作为沟通资金盈余方和资金短缺方的桥梁,使资本的标准化、可分性、流动性和交易量到达顶点。因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二者在功能上存在着广泛的互补性、交叉性和延伸性。
三、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必然性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性质
商业银行,作为从事银行经营活动的经济人主体,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利润必然会流向资本富集的地方。资本市场具有了利润集聚的特点,所以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是其经济利益驱动的必然结果。
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是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偿付能力就是商业银行偿还债务的能力,资本充足率是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而资本规模与银行的偿付能力和资本充足率成正比相关。商业银行作为筹资者进入资本市场,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更广范围内有效融资的功能扩大资本规模。随着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扩张资本,是保证商业银行偿付能力、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长期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是受到强烈的内在利益驱动的,完善、有效的资本市场也是有能力满足商业银行追逐利益的目标的。
(二)追求规模效应的经济动因
在微观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的概念是指由于经济主体的规模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情况。因而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企业平均成本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规模变动与企业平均成本变动的关系分为三类:一种是随着规模扩大,边际成本降低,引起边际收益增加;一种是随着规模扩大,边际成本不变,引起边际收益不变;一种是随着规模扩大,边际成本增大,引起边际收益减小。
商业银行作为一般的企业,也存在着规模经济的效益,当在某一段区间内,随着其业务范围的扩展,规模的增大,人员数量、机构设置的添加,其边际收益会大大提高,从而创造更多的效益。例如,使银行的规模继续扩大,形成良性循环,直到达到一个规模扩大与收益增加成同量比例的关系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中的第三种结果。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还远远没有达到规模庞大、边际收益递减的阶段,相反,商业银行正处在上升阶段,规模效益递增阶段。因而,为了达到规模经济的第一阶段,就应当不断地扩展业务范围,增加货币量。在资本市场融资无疑是一个非常快捷有效地提高规模效应的手段。
(三)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前文已经介绍了金融功能观的具体含义,正是建立在金融功能观的理论框架下,可以得出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是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必然方向和结果。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现存于世,因为有了对这些金融需要的市场,于是产生了满足市场的金融功能,为了能够使功能和需要构架起联系,那么就需要依托一定的金融机构去实现这些功能的提供。而在这些金融机构中,所有的人、财、物都是金融资源的范畴。金融资源必然流向市场需求的地方。当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的所有需要时,作为承担着提供金融功能的一种金融机构,其必然选择扩充金融资源。资本市场拥有良好而充足的金融资源,所以商业银行向资本市场的倾向性,是市场经济条件性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四、国外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美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金融体系最为发达和相对健全的国家,研究其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历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很多借鉴意义。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所拥有的强权的极度不信任导致了分散化的银行系统。在美国,市场比银行更重要。概括来说:美国的金融系统有三大明显特征:一是分散的银行系统,二是发达的资本市场,三是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有机结合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999年通过了对《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同时废止,更标志着美国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放松性扩展。而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远远超过银行业,股票市场的市值与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82%到1998年的159.6%,足见其资本市场的发达。
美国显然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国家商业银行,处于不重要的地位。分散的、竞争激烈的银行系统造就了美国多层次的发达的资本市场,银行只有通过与资本市场的密切合作才能提升自己的功能,从而谋取利润。而美国的商业银行也最终选择了混业经营的模式。
(二)日本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日本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与我国在地缘上有联系,同时,由于同属大东亚经济和文化圈,因而,日本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关系的分析对我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选择的就是一种为了追赶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反弹琵琶”战略,即日本在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远未得到充分发展,客观国内形势也不允许有这种发展形势的条件下,优先发展银行资本,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扶植,再反过来促进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因而经过了近200年的发展,日本金融制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体制的典型。而当代日本银行体制的最新变革之时就是银行对证券业务的积极参与。由于政府在对待金融业混业经营上的强有力的支持,日本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直十分迅猛。目前,日本国内有8个股票交易所,与他国相比,股票市场市值很高。日本还拥有成熟的债券市场,政府债券占主导地位,银行债券和公司债券规模也很大。日本的衍生产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
在目前日本的银行体系中,主要分为以下五类:商业银行,信托银行,长期借贷银行,农村合作社和邮政储蓄体系。不难看出,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就有日本的影子。在这五种银行中,信托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它是日本一种特殊的商业银行,它经营的服务,不仅包括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还有包括投资咨询、托管服务等,而日本的邮政储蓄体系则向市场出售保险。
五、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
(一)中国金融体系下的国有商业银行
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当中,商业银行又分为两类: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二是其他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已是股份制形式的银行,由于其股份比例的结构,国有资产仍占据着对其的控股权,而其又通过上市的方式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所以,这四大银行既肩负着一般意义上商业银行社会资金信用中介的责任,还起着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重要工具的作用。
(二)国有商业银行现状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情况不同,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目前美国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而在欧洲大陆很多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则是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的金融体系,从静态观点看,银行占绝对优势,靠近德、日模式;就动态观点看,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正在朝美国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具体运营情况如下: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已超过四万亿元人民币,金融电子化水平在同业居领先地位,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8%以上,全年结算业务量占中国金融业的50%以上。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机构网络分布最广、国际金融业务最具优势的银行。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金融业务最具优势的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结算、外汇资金业务、国际信用卡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其业务量在国内均居第一。
中国建设银行:一家以中长期信贷业务为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在中国境内及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开展业务。目前,建设银行已与世界上600家银行建立了行关系,其业务往来遍及五大洲的近80个国家。近年来,建设银行继续发挥长期形成的业务优势与特长,保持了对公路、铁路、电信、电网和城市建设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较大量信贷投入和对效益良好的大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同时,适时增加了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中国农业银行:银行网点遍布城乡,截至2000年末,中国农业银行拥有分支机构5万多个,其中:一级分行32个,直属分行5个,总行营业部1个,培训学院3个;二级分行301个;支行级机构3280个,其中县(市)支行1687个。
目前,四大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人民币业务: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发行和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买卖和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外汇信用卡发行;国外信用卡的发行及付款;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
六、IPO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重大意义
从上述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金融机构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依托功能观,不断地建立和扩展与金融功能相协调一致的组织机构。商业银行,作为最传统的金融模式,向金融功能更加多元的、金融机构更为庞大的资本市场迈进,是最好的发展之路。
(一)从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
商业银行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而其利润来源正是贷款利息,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放贷款,必然要扩大资本量。这就涉及到了融资。传统意义上,商业银行是通过存款的形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来进行融资,这是金融学中所谓的直接融资。当商业银行通过向股市募集资金的方式融资,其已经走向了间接融资的渠道。据2007年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其通过IPO的方式筹资191亿美元,资本净额70554.77亿,存款总额61190.38亿,占总额的19.13%,贷款总额占15.37%。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综合经营20年——中国银行业变革20年回顾”研讨会上,指出中国银行体系存在着潜在的结构性风险。长期以来以银行业为主导的资金配置格局,导致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失衡。社会大量的资金向银行集中,但是,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资金短缺演变到了流动性相对过剩,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在银行的体系内也受到了堵塞。一方面银行不可能增加大量的贷款;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又没有出口。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进行一个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重要阶段。
通过IPO的方式,使得商业银行直接进入到资本市场,进行间接融资,激活集存在商业银行中的资本效率,是在减少我国金融体系结构风险,改革金融融资渠道不平衡方面的重大跨步。
(二)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融资市场,融资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是典型的机构投资人为主的融资市场。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筹集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的业务主要在货币市场和一部分的资本市场中进行。包括货币市场中的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和资本市场中的长期借贷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IPO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将其在货币市场的短期融资业务捆绑,通过资本市场的广泛渠道和杠杆作用达到有效的运作。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通过这种形式进行融合,使得二者在关联性上相互依托,从而规避一定意义上的风险。
(三)对银行资产股市移动倾向的调节
目前,我国股市大盘总体一路上涨。据来自深户证券公司的资料显示,已有一亿人在该公司开户,虽然不能就此判断,一亿人已通过深户开展股市交易,但足见潜力股民基数之大,而官方媒体给出的保守估计是,我国目前至少有4000到5000万股民。对于如此庞大的股民队伍以及涨势如此利好的股票市场,资本顷刻巨量涌入,就其来源,不仅有居民的自有储蓄,更有通过银行借款的方式,将其投入股市。资本总是流向有利润的地方。目前,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工商银行的股本回报率已达到26.7%,而其个人贷款利率见下表:
不难算出,即使选择五年以上相对最高的贷款利率来与股本回报率对比,也有20%的总收益率,而存款利率五年期只有5.76%,理性的经济人必然选择第一种投资方式。储蓄向资本市场大搬家,说明了我国居民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导向,但是贷款投资股市却容易提高银行的坏账率,增加很大的风险。而商业银行的上市,又可以吸收资本,使得股民作为股东,也承担一部分银行贷款风险。从而两项中和,减小风险率。当然,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该投资者选择向一家银行贷款,但是却投资另一家公司,由于股市风险的存在,那么这笔资金无形中已经存在了流失的风险。
七、后记
事实上,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支付结算网络,掌握着巨大的客户资源。所以,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的方式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不仅会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增强市场的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而且会抑制市场的非理性波动,降低市场风险,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关键词:资本市场 公允价值评估 公允价值评估师
一、引言
自2011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先后、修订了公允价值计量、合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准则,发起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一轮变革。为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在2012年了一系列准则征求意见稿后,于2014年正式修订了五项、新增了三项企业会计准则,了一项准则解释,并修改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并增添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资产评估是广为人知的,而评估主要为交易、抵押、税收和诉讼等服务。从西方的历史发展来看,公允价值评估已经在计量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会计准则指出,基于市场证据所做出的,对于土地和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一般是由合格的专业估价人员通过搜集证据进行评估确定的,而厂房和设备项目的公允价值通常是通过评估确定的市场价值。因此评估业和相关业界的关系正变得日趋密切,正是这种业界合作的最大推动力,指引着我国不断修订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列为第39号。与此同时,我国的评估业已开始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开始着重加强与会计等行业的合作,逐渐发展以财务报告或会计用途为目的的评估领域,寻求业务新的生命线。这对评估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够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解决公允价值这一难题,为其计量的客观真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则是我国会计变革中的一大创新。
二、公允价值评估的含义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而所谓的公允价值评估,是指评估主体的各方在一个不受限制的市场中自愿进行公平交换的价值,以及在受限制市场条件下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价值变形。在国际评估准则体系中,市场价值是买卖双方自愿在评估基准日,在进行了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达成的某项公平交易中,当事人双方就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的估计数额。因此,市场价值便被认为是资产的“公允价值”。
当某种资产的市场价值不存在或者难以估量时,近似和模拟市价则有可能成为可接受的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合格、有权威的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便会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就此种情况而言,公允价值并不能根据某个人的直觉去判定,而更多的是在对资产真实价值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的一种近似估计。在公允价值这一概念没形成时,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比较公允,则公允价值就是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能够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则重置成本就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如今公允价值被人们广为认可,其计量和评估成为了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对那些未满足公允价值层级第一层级的报价之外的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进行统一认证和评估,因此在这里提出了公允价值评估师这一概念。
三、公允价值评估方法
2003年6月,FASB展开了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研究;2006年3月,就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召开会议,在进行了24次会议之后,最终确定了以三个层级的划分作为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输入方法。如下页图1和图2所示。
在第一层级输入值中,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条件:(1)基准日是否为计量日:企业主体必须在计量日当天参照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否则市场条件的其他变化会影响到评估值。(2)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企业主体在转让和销售时,未受到政府管制或者其他来源限制的,方可进入;即便是进入了,但是也不一定发生实际交易,只要是大家认定的一个“脱手价格”即可。(3)是否为活跃市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包括市场主体的数量、交易价格的公平性、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充分性、资产或负债交易的规模和频率。只有这些都符合时,才被认为是活跃市场。(4)相同的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存在着与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类似的参照物。(5)有无报价:只要是在交易市场中有序进行的,不用主体花费额外成本就能得到的价格。(6)报价是否进行调整:一旦报价进行了调整,就不属于这一层级了。例如,企业主体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获得了相同报价,但是闭市后又有新的交易发生,一旦由于出现了新的信息进行了调整,就是较低层级。
在第一层级中,只要根据客观环境,严格审定资产或者是负债是否满足以上所述的六个标准即可,这对公允价值评估师的专业要求还不是很高。在不能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则需要进入第二层级的评判。
除了第一层级的报价之外的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输入值,在此情况下,可观察性便成为了重要标准,例如:可观察的折现率和合同现金流量、违约率、信用利差、隐含波动率、损失的严重性等;通过市场证实的利率、收益率、提前回收率、价格波动指数、资产损失程度、信用率和违约风险等输入值作为间接观察数据。公允价值评估师通过综合运用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帮助企业将可观察数值界定在第二层级。
其他那些不可观察的数据,则作为第三层级输入值输入。此时,这会给各个企业主体的计量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企业主体在确认和核算过程中存在诸多难以把握的风险。鉴于此种情况,如何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估,是需要公允价值评估机构的存在,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提出的公允价值评估。因为市场信息吸收得越多,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就越大,从而对从事公允价值评估行业人员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四、公允价值评估的作用
市场上之所以会出现评估这一职业,说明评估在市场中还是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其专业独特属性可以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真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师如果在比较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的前提下,资产评估从事的相关服务,对企业来说是可以节约一定成本的。(2)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标准,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通过不同层级输入值的优先顺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3)提高了评估意见的公正性,专业的评估人员是独立于任何企业而存在的,是服务于资产业务的需要,而不是服务于某一方当事人的需要,专业评估一般都能保证公允价值计价的客观性,为当事人的资产交易提供的估价提出参考;国家一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便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评估的公平和公正性。(4)通过评估所确定的价值往往能够比较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提供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比较真实地反映资本市场中企业的保全状态,有助于“决策有用观”的实现,信息使用者对相关的估计技术和输入值等信息有所了解,帮助他们做出决策,识别报告主体的财务中存在的优劣。同时有了对公允价值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5)公允价值评估可以将评估业与会计等相关业界紧密联系起来。在为公允价值的估计带来统一的标准的同时,可以带来对传统的以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为主的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评估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业界的发展,而评估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反哺其他相关业界,为相关行业排除障碍。评估业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可以借鉴相关业界的理论,同样也可以为相关学界提供参考。
虽然目前相关公允价值的评估更多的着眼于不动产领域,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评估行业的作用会日益重要,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可预见的涉及到公允价值评估的范围的扩大,再加上企业主体对评估结论依赖加大,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会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而不断发展,对公允价值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公允价值评估的要求
公允价值评估人员队伍作为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的主体,如何组建便成为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毕竟评估人员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需要客观公正,不能靠凭空想象,也不是即兴发挥的。在坚持《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坚持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和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市场上不符合公允价值前两个层级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最有可能实现的市场价值的估计和判断活动,最终评估结论的确定会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运作,因此对公允价值评估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评估人员要提高实务操作水平,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其他行业部门对公允价值评估结果的认可,提高其他准则和评估准则的质量和公信力。(2)通过资格认证和相关培训考试评定评估专业人员,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胜任的,而同时专业人员的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每个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所做的一致要求,因此独立性是专业评估的基本特征,也是专业评估的灵魂。(3)对业已的会计及审计准则和指导意见及时跟进研究,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和行业急需解决的专业技术共性问题,及现行准则和规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研究。(4)积极配合其他主管部门的工作,加强信息采纳、共享和工作协调。(5)加强自我要求,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加强学习,全面提升,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保持良好的互动,才能将评估行业的脚步在会计行业不断延伸。
评估报告结果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广泛使用,很多行业在自身得不到有效测量时,往往会选择评估机构帮助自己解决诸多问题,从而为评估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为他们创造了更大的市场。这就决定了评估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进一步细化市场评估,提供精益求精的服务,才能更好地迎接市场的挑战,保证评估行业的长期存在和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给我国评估业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仅仅对评估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国家更应该在制度和规定上为评估行业提供有力保障,并不断壮大评估行业的发展。(1)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评估工作透明有效;(2)建立高水准的职业准则,落实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上下衔接的工作程序;(3)明确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出台相关的操作细则,根据我国国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评估行业的发展规律;(4)吸取国外的相关经验,加快评估业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保障各方合法权益;(5)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努力维护和促进资产评估和会计行业协调发展的局面,以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与可靠性,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强、提升社会公众的信心。
六、问题与展望
任何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专业评估行业而言,面对资本市场上的挑战是任重而道远的。在评估时,相关业界可能将相应的风险和压力直接转嫁给评估业。而评估人员能否顶住这一压力,如何化险为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评估人员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和运用方面,是否能非常娴熟地处理业务中的各种问题,机智巧妙的去分析,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评估业在专业评估理论的研究方面相对落后,市场法下亟待修正的体系,成本法评估下的结果是否能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缺乏足够基础信息支持的收益法,都是目前在评估中面临的难题。因此,公允价值评估师更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加深对公允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以适应资本市场的要求。
在我国,资本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在公允价值的引入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与国际趋同。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够,公允价值会计的执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估计价格存在的一些偏差,会随着估值技术的发展和公允价值评估的确定进一步改进,因此这些问题都是有待思考和研究的。
黄晓芝(2014)《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一文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上的股价与公允价值信息存在着相关关系,公允价值损益信息具有较强的资本市场定价作用,如果上市公司可以增加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内容披露,提供较为真实的信息,会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效率。而评估技术的改良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能更加体现评估的公允而服务。通过创建一些有效的公允价值评估模型,不断适应资本的市场化,从而更加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七、结论
公允价值是资本市场的产物,通过公允价值将专业评估行业引入资本市场,会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持,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资本市场。相反,如果没有充分发挥评估业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严重受阻。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论述,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为公允价值评估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公允价值评估建设,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加深对公允价值评估理论研究,最终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J
参考文献:
1.刘勇.资本市场中评估师对公允价值的再认识[J].国际股价论坛论文集,2007,(10).
2.刘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2).
3.刘玉平.对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思考[J].中国资产评估,2001,(02).
公司治理源于人问题。现代公司制度下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使得行使管理权的“人”可能会做出一些只对自己有利而伤害到公司其他利益攸关方的行为。两权分离必带来一系列的“成本”。公司治理,广义地理解指的是可以用来降低成本,约束人问题的一系列机制的总和。在美国和英国,资本市场相对发达,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基本上围绕资本市场进行,这便是公司治理的市场模型。而在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地位更为显著的经济体中,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普遍强调自上而下的控制与监管,这便是与市场模式相对立的控制模式。在我们国家资本市场“向上成长”的这二十年,由于一直强调资本市场在国企改革中的辅角色,采纳的一直是行政管控式的公司治理模式。这种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控制反映在诸多层面,包括对上市资格的严格控制(早期的上市额度制管理),上市公司股权的高度集中,及上市公司中的央企和地方国企占绝大比重等。
控制模式与市场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这个过程有两个分水岭: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肇始于发达国家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前者的反思使得大多数亚洲企业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实际根源是公司治理的危机,是企业实际控制人道德风险泛滥的结果,于是亚洲企业开始了漫长的由控制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换。历史在这时开了个玩笑。2007年,就在各种各样的反思活动紧锣密鼓进行之时,一个规模更大的危机在盛行市场模式的英美金融机构率先爆发。历史当然不会在这里掉头回行。鉴于中国经济在这一轮危机中的亮丽表现,“中国模式”以及针对“华盛顿共识”的“北京共识”这样的提法应运而生。在一个概念满天飞扬的时代,什么是中国模式,什么是北京共识,其始作俑者并没有严谨的叙述。而我们也正式进入了一个没有标准、没有偶像的时代!
花很大篇幅叙述公司治理的这一段历史,主要是想强调人们理解公司治理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太强调对模式或是型态的争论,而忽略了公司治理的实质。设立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不论在哪一种模式下,都是为了能够解决人问题,降低公司控制人和管理者的寻租空间。对此,学者施莱佛和维西尼指出,公司治理应该保障公司资金的提供方,无论他们是股东或是债权人,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在中国现阶段,对于上述仍显抽象的公司治理本质,我有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描述――好的公司治理就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或外部机制,使得以下不等式成立:ROlC≥WACC。这里,ROIC代表的是投入资本的回报,WACC是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假定一个企业的ROIC是15%,意味着这家企业每投入一元的资本能够赚一毛五的税后利润;如果这家企业的WACC是10%,那这家企业获得一元资本所需支付的成本是一毛钱。如果一家企业能够持之以恒地以ROlC≥WACC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这些投资就能够带来正的经济附加值,提升企业基本面,从而使企业的利益攸关方受益。这样,投资决策人的寻租空间缩小,其人问题也得到实质性的控制。作为佐证,试想一下亚洲金融危机前的韩国财团。1996年度,韩国前三十大财团的平均负债权益比达到了600%,而ROIC平均只有3%~4%。R0lC远小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这样一种微观经济基础反映了极为严重的人问题,必然带来金融危机――因为太多的投资没有效益,迟早会转换成银行坏账。
在一个利率高度管制、年度贷款规模高达十万亿人民币而大部分投资决策主体又是国企甚至地方政府的背景下,WACC被人为地压得很低,而ROIC也被人为地放大。在这样一种制度扭曲下,ROIC≥WACC失去了应有的指导资源配置和解决人问题的功能。在这里讨论公司治理的实质,彰显的其实是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对全面提升公司治理的意义。深化结构性改革的下一步,是让生产要素(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能够完全市场化,其价格由供需双方决定。这样,ROIC≥WACC才不失其功能;这样,讨论公司治理才有其实质含义。公司治理其实取决于公共治理和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