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

第1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调查时间:2008年3月28日中午。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大气恶化情况。

调查结果: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在干静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的来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气污染;化工厂往往会散发出很浓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严重;灰色烟尘主要来自水泥厂、石灰生产厂;黑色烟尘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来自燃煤、燃石油工业;采矿爆破是大气中粉尘的一个人为来源。中国的北京和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状况都很严重。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从而引发“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第2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温室效应;海水盐度;陆地自然带;化石燃料;地球年龄;自然环境整体性

一、温室效应

问题1: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中,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刻意回避了与温室效应相关的内容。为什么?据《辞海》“大气保温效应”词条介绍,大气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透入大气低层,并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大气层的作用。因可使大气温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故称大气保温效应。20世纪初期前,人们曾误认为玻璃温室(不经人工加热的花房)保温机制与大气保温机制相同,因而将它称为“温室效应”。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伍德(RobertWilliamsWood)分别用岩盐(对长短波辐射都透明,不会截留长波辐射)和玻璃(有透过短波辐射而截留长波辐射的能力)做成温室(花房)试验,结果两个温室内的温度一样高。这表明温室的保温作用,主要不是它是否阻截或吸收长波辐射,而是玻璃或岩盐壁阻止室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据研究,这种阻止空气在室内外热交换作用,比大气保温气体吸收长波辐射致暖作用大3~4倍[1]。综上所述,温室效应与大气保温效应的意义并不相同,请地理老师们在教学中加以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二、海水盐度

问题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前半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后半句话该如何解释呢?需要注意的是,该段正文阐述的是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高纬度海区表层海水的盐度偏低,与该海区结冰、融冰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海水结冰,主要是纯水的冻结,会将盐分大部排出冰外[2]。海冰密度比海水小,它总是浮在海面上,融冰过程可稀释表层海水盐度。问题3:从本节教材中的“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看出,60°N比60°S处的盐度低,而从“大西洋表面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看出,60°N比60°S处的盐度高。两幅图的表达完全相反,是不是图像绘制有误?为什么?教材中的两幅图没有问题,均参照《海洋科学导论》中的相关图像绘制。第一,需要注意的是,两幅图表示的空间尺度不一样,“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是针对全球海洋各纬度的平均状况而言的,而“大西洋表面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是针对大西洋各纬度的平均状况而言的。第二,大西洋东北部盐度较高,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挟带高盐水输送的结果。第三,全球海洋的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就平均盐度而言,北大西洋最高,南大西洋、南太平洋次之,北太平洋最低。其形成原因是:大西洋沿岸无高大山脉,北大西洋蒸发的水汽经东北信风带入北太平洋释放于巴拿马湾一带;南太平洋东海岸的安第斯山脉,使由南太平洋西风带所挟带的大量水汽上升凝结,释放于太平洋东部的智利沿岸;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的干燥气流,则加强了南大西洋的蒸发作用[3]。

三、陆地自然带

问题4: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及新西兰南、北二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湘教版教材中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这些地区的自然带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什么?澳大利亚东部湿润山地地区是该国主要森林分布区,北部为热带雨林,南部为亚热带潮湿森林。从海岸到海拔1000~1200米的东坡布满森林,山脉西坡降水较少,林地稀疏。山地上部生长的树木较矮小,海拔1600~1900米的地段,森林变为曲树群落和矮生灌丛。塔斯马尼亚岛主要是森林植被,以常绿树种占优势,特别是喜湿的桉树和常绿栎树。新西兰北岛北部为亚热带森林,由一些松、棕榈、月桂树等组成;北岛西部丘陵地和南岛山地西坡是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区,是由红松、黑松等针叶树和假山毛榉等树组成的温带混交林。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新西兰森林面积广大,占全境土地面积的2/3。由于大量砍伐,很多林地辟为牧场,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由于人类活动,新西兰的自然植被已有很大改变。北岛中部和南岛一些地方多人造林,人工牧场和草地主要集中在北岛[4]。上述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发育的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不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从非地带性因素进行分析。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的特征,是在纬度位置与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气压和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冬季并不寒冷,7月份,除东南部山区在0℃以下外,纬度最高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中部为8℃,其他地区均高于8℃。因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森林冬季不落叶,发育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新西兰地处34°S~47°S,冬季并不寒冷,7月均温北部为11℃,南部为5℃,山区为-2℃,再加上上面所说的新西兰的自然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有很大改变,因而,地图将新西兰大部分地区划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只在纬度较高的南岛划出两小片区域,分别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因:纬度较高,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和温带草原带(原因:地处背风坡,受燥热的焚风影响)。

四、化石燃料

问题5:“化石燃料”是一个常用术语,但仔细推敲,真害怕学生提问啊,难道说这些燃料是由化石演变而形成的,应该怎么向学生解释这个术语呢?我们应该从“化石”的原义来理解这个术语,“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原义是“掘出物”,代表所有从地下或地表掘出的东西。从其原义来解释,逻辑上说得通,就不用害怕学生提问了。又如,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了解“气候”一词的原义,教学时就可以准确把握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的“地球形状与气候”的编写思路,否则,就有可能将知识盲目加深,将高中地理知识下放到初中阶段来讲解。从这个术语切入,建议扼要讲点学科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的课堂更富哲理性。人类对化石本质的认识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之前,人们对化石形成的原因以及化石的涵义争论不休。随着博物学的发展,生物形成的化石与其他类型的掘出物之间的区别愈来愈明显。直到19世纪初,“化石”一词才被限于代表古生物的遗体及其活动的遗迹。“化石”概念的嬗变,反映了早期古生物学在概念方面的一大进步。地层层序这一概念与人类对时间和地球历史的认识紧密相连。地层的排列顺序反映岩石形成的时间顺序,为地层中的化石材料提供了“时间矢量”,化石进而为重建地球史和生物进化提供了时间尺度。对化石与地层层序的认识,必然涉及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质时代的更替,即生物的进化。在神创论统治西方学术思想的漫长岁月中,进化概念的发展和传播更是扣人心弦。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诞生,使化石和进化这两个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古生物学带来理论框架的革新。进化的概念使古生物学不再限于对化石的描述与比较,也不再仅仅作为确定地层年代的工具。古生物学从此获得自身发展的独立使命,成为20世纪兴起的进化生物学的重要支柱[5]。

五、地球年龄

问题6: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推算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有学生问过这个问题,被我敷衍过去了。为什么教材的表述要强调一个“约”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学科思想史的角度来阐释。20世纪中叶,哈勃(E.P.Hubble)根据对宇宙的观测,提出宇宙年龄的问题。哈勃计算的宇宙年龄约为20亿年,但当时一批地质学家都声称地球年龄为30亿~4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年龄老于宇宙年龄。这样,地质学家与天文学家之间的争论也就不可避免。这一争论直到1956年克莱尔帕特森(ClairePatterson)通过陨石的Pb-Pb等时线法测定了后来得到公认的45.5亿年的地球年龄而告结束。帕特森的工作是建立在地球与陨石有一致的年龄的基础之上的[6]。然而,关于地球年龄的讨论仍然没有结束。这一讨论集中在当年帕特森“地球年龄”的假设前提上,人们置疑陨石年龄是否等于地球年龄。很显然,帕特森的“地球年龄”是一个间接年龄。随着同位素测试精度的提高,以及陨石年代学的大量研究,重新怀疑帕特森的“地球年龄”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讨论地球形成的精确年龄,直接涉及对地球成因的认识以及地球的演化模型,否则,地球系统科学,尤其是当代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对地球化学演化的任何讨论,都将建立在一个极不稳固的基础之上[7]。

六、外星文明

问题7: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阅读栏目“探索宇宙中的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学生对诸如此类问题饶有兴趣,能否谈谈这句话背后的相关知识?在银河系中存在多少个具有文明的星球?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于1961年提出一个公式,以一连串的可能性的乘积来计算银河系中现存的能够进行星际通信的具有先进文明的星球的数目,公式为:其中,R*表示银河系中平均每年新诞生的恒星数目;Fp表示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在全部恒星中所占的比例;Ne表示在这些行星系统中平均说来具备生命起源和进化条件的行星的数目;Fl表示在满足这些条件的行星中实际诞生了生命的行星的比例;Fi表示从一般生命进化到智慧生命的概率;Fc表示智慧生命拥有星际通信能力的比例;L代表文明的平均寿命(年)。德雷克根据这个公式预言在银河系中有104个有星际交流能力的文明星球[8]。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取如下数值:计算得到N=106,即在银河系中存在100万个恒星,其行星系统中有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存在[9]。对于这种估算,科学家们有不同的意见。美国天文学家麦凯尔哈特认为,方程式中的预测值太多,不可靠;如果银河系以内还有其他的发达文明存在,那么它们早就把银河系殖民化了,我们不可能至今仍未发现它们。这表明,在银河系内除地球之外没有其他的发达文明存在,但是,银河系外可能有其他文明存在。苏联修克罗斯基认为,如果其他文明的星球拥有核武器,就会因核战争而灭亡,因此,发达文明的寿命非常短暂,银河系除地球之外可能没有其他文明存在。

七、自然环境整体性

问题8: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东北地区。在高考复习中,需要打通初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即运用高中所学的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来分析初中所学的地理事象的成因,否则,初高中地理就会变成“两张皮”,导致复习效率低下。运用高中所学的整体性原理,如何分析东北地区冷湿特征的成因?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季寒冷,高纬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对位置也有明显作用。它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1000米的蒙古高原,源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气流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东北地区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南面濒临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这给东北地区带来了较多的雨量和较长的雨季。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东北地区有着大面积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与它的气候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夏征家,陈至立.辞海(缩印本)(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3]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刘德生,蒋长瑜,贾旺尧,等.世界自然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第3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意识;渗透教学;教学探索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这个目标。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1)了解大气污染与化学知识的联系。与大气直接联系的一个单元就是“空气”,沪教版初中化学中的“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这一张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到关于空气的组成。课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去查阅各种环境新闻与报告,让学生总结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了解大气污染指数等一些基本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总结的资料展示出来,然后根据这些资料让学生分析大气的组成。根据自己调查研究获得的知识,比教师单纯的传授出来的知识更加容易理解、记忆。然后经过小组讨论式的探究学习,就可以知道如何去较少大气污染,让学生体会身边的环保知识。

(2)水资源污染,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与工业废水、垃圾的排放。在农村就主要是农药的过多施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其实在不久前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就是一次对水资源的污染,他导致了水体资源质量的下降。还有就是2007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足以让学生了解到水污染的严重性。结合教学方法中的探究与合作,让学生们合作对身边的水资源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这些调查提出有效的设想与建议。

(3)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碳和碳的氧化物,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和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我们在很多的新闻消息中知道“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在人们的生活中,含碳的燃料进行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人类与动物的呼出的气体中也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在循环的过程中能够被绿色植物吸收,但是由于进来城市的开发,森林被破坏,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源,然后寻找解决“温室效应”的办法,同时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低碳生活”,就是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方式,比如:在生活中,出行的时候可以减少开私家车的次数、学会节水、省电、少开空调、使用节能的冰箱、多步行,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看到很多实例,如绿色奥运、绿色世博,等等。

二、改进化学实验,形成绿色化学理念,强化环保教育

教师如能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其印象将会非常深刻。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既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真可谓一箭多雕。如在学氧化碳的性质时,指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少,但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含量越高就越好呢?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提供二氧化碳、玻璃瓶、胶塞、温度计,让他们去做实验。通过实验和探讨,同学们懂得了全球气温上升,大量冰川溶化的真正原因。再如在讲述水污染时,我没有直接描述水污染的危害,而是借鉴别人的实验:拿出三个玻璃瓶,第一个玻璃瓶装洁净的水;第二个玻璃瓶装洁净的水,但同时放入一节废旧的电池;第三瓶装同等量污染过的水。然后,在这三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一条同等大小的金鱼,让学生观察现象,结果第二个和第三个玻璃瓶里的金鱼都死了,只有第一个玻璃瓶的金鱼活了下来。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有兴趣,印象也很深刻,深刻体会到水污染的危害。课后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把空洞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使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使我们受到了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为学生积极提供课外环保读物

初中化学教材中,会涉及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是笔者认为,仅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在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来帮助学生加强环保知识的累积。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内容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在帮助学生提升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引导作用,如在《臭氧》一文中,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对氟氯烃的介绍的结合,可以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对臭氧造成的危害。而形成的臭氧层空洞,则是造成地球上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的认识到,臭氧层保护的重要意义。

第4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一天,树木与鸟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现在自然环境以及怎么对付人们的计策……首先树木的统领菲克发话了:“大家听我说,人类现在乱砍伐树木,残害我们的同胞,害得鸟儿也不能和我们共同居住,造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但是他们显然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害人终害己,但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地球,我们还是要尽力阻止这场悲剧的到来,不让情况恶化,下面请鸟的统领文迪说话。”“大家好,我是鸟的统领,我叫文迪,人类固然可恶,不仅残害树木朋友,还经常把我们关起来放到市场上去卖,但人类中也有好人,我们和树木朋友们商量好,一起拯救人们,下面我们一起商量计策。”文迪认真说道。之后,他们商量了一个下午……“下面有请树木首领为我们讲拯救人类三大计策。”菲克曰:“第一计策:人类在砍伐树木时,先跟他们讲道理,行得通最好,行不通实行第二方案。第二方案为:鸟儿向人们发动假攻,对其进行恐吓,行不通实行最后方案!第三方案:伪造温室效应或自然灾害。但这种方法十分消耗人力物力,更破坏自然环境,所以不到一定程度不使用这招。我讲完了,大家同意吗!”“同意!”大家异口同声道。好,那下面开始试行方案!

第一方案计划开始……

一天人们正在砍树,鸟儿和周围的树劝说道:“人们啊,请停止砍伐树木吧,别再残害我们了,这样也会造成许多自然灾害,自己也会受到伤害。就算不为我们着想,也算为自己着想,停手吧。”但似乎人们丝毫不领情。继续砍伐树木,还驱赶鸟儿。”第一计划宣告失败。

第二方案开始……

这次人们比上次多了,但是鸟儿们依旧不退缩,带着军队上前琢人们的头,“啊!啊!”人们疼的哇哇直叫。有一些人终于忍不住了,拿着猎枪朝着天上乱打,那声音犹如五雷轰顶轰轰直响,许多鸟儿受伤甚至死亡,鸟儿们只好撤退。第二计划宣告失败。

这天鸟儿与树在晚上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菲克曰:“唉,看来只能启用第三方案了,为了开导人们,大家今晚跟动物们商量好,明天制造地震的自然现象,由文迪带着鸟儿跟人类说明原因,让他们以后不再伐树。”

第三方案开始……

“这次,一大堆人群涌上森林伐树,看来人们这次打算大量伐树,我们一定要尽力阻止他们!”

“好!”于是鸟儿以及其他动物一下冲出去,大地在颤动,如闷雷滚动般作响。“嗯?怎么回事,怎么动物们一下子都全部冲出来?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那谁,去问问鸟儿们怎么回事。”于是,那个人找到文迪问道:“麻烦打扰一下,你们这是干嘛?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唉!你OUT了!竟然不知道百年一度的大地震要来了,动物们都逃走了,听说是因为人们乱砍伐树木造成的,叫你们不要乱砍伐树木,我们鸟儿和树木几次相劝都不听,现在地震来了吧?我先走了,你们好好想想把。”那个人把鸟儿的话一字不漏的传给了人们。“啊?不会吧?这可怎么办啊。赶快逃命去吧,早知道不砍树了啊!”下面吵闹声不断,这时,一个人发话了。“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这鸟儿说的话我们能相信吗,而且国家防震局都没通知怎么可能地震呢?这肯定是鸟儿与其他动物串通起来想让我们不赚钱的方法,大家千万不能上当啊”人们想了想也有道理,于是接着砍树了。鸟儿们与其他动物看无计可施,也不管人们,只能看着人们破坏这一日比一日差的生存环境了。

一天,人们依旧在砍树,忽然天一下暗了下来,动物们又大迁移,与上次骗人们的情景十分相似,这些砍树的人怀疑又是鸟儿搞的鬼,于是并没在意,但是忽然天边被一大巨浪遮住,人们回头一看,吓得魂不守舍,四处逃窜,可惜一个人也没逃过,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大量伐树,造成“温室效应”海平面逐渐上升,所以造成了现在情景。

第5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一、加强中学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据报道,上世纪末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第6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渗透 环保意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59-01

由于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改造原有物质和制造新物质就成了化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化学才能够担负起既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又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内涵的持续发展。绿色化创导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当与人类社会持续所需的物质环境想适应。它的提出,进一步证明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

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学习环境保护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5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7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环保教育;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346-01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自然环境也受现代工业的严重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失调,生态的不平衡。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心与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意义。现就我个人的教学体会,结合化学教材(人教版),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树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教育观念

化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环保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否具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教育观念,是环保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思想,积极探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化学的结合点,研究环保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法,情境等,从而认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及内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

二、挖掘教材内容,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书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课本,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的常识及环境保护的前景等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1、在单元二《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及成份测定,O2的性质、制备及用途,以及大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在单元六《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介绍了碳的单质,CO2的制取,CO2和CO的性质以及CO2过多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单元七《燃料及其利用》中又提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对此,我并不是呆板性知识型传授,而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合理地设置一系列的疑问。如“现代工业发达,烟窗林立,同时人类又对森林乱砍滥伐,大肆破坏植被,空气中哪些成份会增多”?“为什么在一些城市要禁止机动车入城”?“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什么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后果如何”?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依据教材内容,展开讨论,从而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及防治措施,知道环境关系与化学的密切关系,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单元三《自然界中的水》中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以及在课题4中又进一步强调“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而在此后又紧跟着介绍“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教材前面介绍水资源丰富而后面却提出水危机,这是采取强烈的对比手法,说明水资源的珍贵,也强调了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此时,教师可以将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适用讨论、质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了解水资源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做到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三、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灌输环保意识

人类认识过程都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这一规律,没有丰富的感知素材,难以较深入认识事物本质。初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比较肤浅,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很好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就能引起学生兴趣,激活思维。也只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教育目的。

化学老师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经常收集有关环保问题的资讯和素材。如九六年的湛江12级台风,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特别是2006年湛江市世界优质地质公园――湖光岩水面下降,和2007年湛江市区附近一些海洋出现的赤潮现象更让学生亲历其境,感受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也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知识的联系。

四、在化学实验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更具有直观性。国家环保总局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因此,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本地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保教育。通过课堂演示的示范作用,和学生实验中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认识行动上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习惯,并且学会处理环保问题的技能和思维判断能力。

五、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知

第8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问题情境;生活;开放;视频

问题探究情境的创设是指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构建高效、自主地理课堂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真正成为高中地理课堂的主人。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确保地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一、生活问题的创设

生活问题的创设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的重要方面。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地理课堂一直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学生只看到了地理课程枯燥的一面,再加上初中地理是作为副科存在的,所以,大部分学生还保留着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少热情。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也为了展现地理课程的魅力,在授课时,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有效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大幅度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温室效应是怎样产生的?(2)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会造成什么影响?(3)酸雨是怎样形成的?(4)为什么一些地区都在限制污染严重的工厂开工?(5)面对全球变暖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熟悉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或看到的一些现象,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这些熟悉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开放问题的应用

开放问题是相对于封闭式问题而言的,它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也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更为了确保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一来是为了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二来能够保障课程效率最大化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在分析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可行性措施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原因、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形成一份可行性报告。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网络资料等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然后自行分析,并为改善荒漠化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视频问题的创设

视频问题的创设是指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片段或者是展示一些图片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而且对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频的功能,要鼓励学生在视频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确保地理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在授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楼兰”这个国家的一些图片,同时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电影《后来》的片段,一个讲述“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的故事,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楼兰会消失?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从目前来看,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灾难?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同时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使学生在视频问题的思考中减少对地理学习的畏惧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问题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材料问题的组织、地图问题的思考、实践问题的创设等来锻炼学生问题的思考能力。总之,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立足于地理教材,要选择多种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第9篇: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热岛效应”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高度集中,长期以来,全球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最近20年里,这个数字上升到80%。城市是现代经济的心脏,但同时也是一个“大锅炉”。一般认为,城市形成热岛效应的成因有三:

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市下垫面,如道路、广场、建筑物等,都是由砂石、沥青、钢筋混凝土、人为烧制的砖瓦和金属构件等组成。研究表明,城市下垫面反射率比郊区小10%~15%,而吸收率却较绿地和湿地大,这使得城市地表能够吸收较多的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长波辐射,表现出与岩石相类似的热特性,称为“城市建筑物岩石化”现象。

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城市大气污染一般要比周围郊区更重,城市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尤其是气溶胶也会产生类似的温室效应。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市区内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都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逆辐射的形式投向地表,使地表增温。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气污染物在城区浓度特别大,它像一张厚厚的毯子覆盖在城市上空,白天它大大地削弱了太阳直接辐射,城区升温减缓。夜间它将大大减少城区地表有效长波辐射所造成的热量损耗,起到保温作用,使城市比郊区“冷却”得慢,形成夜间热岛现象。在中高纬度城市,冬季排放大量的人为热也是热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城市中较高的大气污染水平,还会对云层状况产生影响。

三是城市的建成率与建筑的几何形状,也会影响“热岛效应”的分布。城区中温度最高的区域往往与最深的城市街道相对应,即通常分布在市中心。如果街道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密不通风,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发,温室气体也难于迅速扩散,导致局部气温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将对缓解热岛效应有重要意义。

“热岛效应”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目前美国1/6的电力消费用于降温目的,为此,每年需付电费400亿美元。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温度再高还容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气温持续高于34℃,还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加快光化学反应速度,使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雷雨天气正在城市里演变得更加暴烈。2011年入夏以后,频繁的雷暴雨天气导致北京首都机场的航班大面积延误。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6月7日夜间,夜空上千次地被“撕裂”——这是北京地区今年以来遭遇的最强雷电。热浪引发的死亡率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夜间的热浪,更易致人死亡。2003年8月的一场热浪,造成巴黎近5000人死亡,这在当时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天气致死的课题研究。

“热岛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究竟怎么样来解决或者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呢?

1. 降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即使是1000人的小城镇,也能在长时间温度记录中观测到热岛效应的存在。研究表明,1万人口城市的热岛强度达到0.11℃,10万人口是0.32℃,100万人口的城市其热岛强度可达到0.91℃。因此,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城市规模。城市可以“做强”,城市“做大”的观念值得商榷。

2. 科学规划。要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规划。如北京市位于平原中部,三面环山。由于山谷风的影响,盛行南、北转换的风向。夜间多偏北风,白天多偏南风。因此,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时,应适当拓宽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加强城市通风,减小城市热岛强度。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在今后的新城市规划时,还可以考虑,在市中心只保留政府、旅游、金融等部门,其余部门应迁往卫星城,再通过环城地铁连接各卫星城。

3. 改善生活方式。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到城市大气空间。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对策之一。还要减少城市内拥有的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