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话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青海牧区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在青海牧区,由于当地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对普通话的重视,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奠定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但是却没有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如对于学校这个主要的推广基地而言,学校领导并没有重视普通话的工作,即便是采取相应的措施,也都是一些软指标,没有过硬的措施,再加上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所以,青海牧区的普通话教育效果明显不够,整个地区的学校普通话教学沉没在浓浓的方言氛围中。
2.推广措施不合理
在教育工作中,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晋级以及学生的升学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校也就没有采取有效的普通话推广措施,更加没有管理监督机制,这也是造成青海牧区普通话水准不高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3.民俗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青海牧区,普通话推广和教育工作的进行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传统风俗和经济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青海的经济条件较差,造成教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对于文化、教育、经济相对落后的牧业地区,其受地方观念、传统习俗的影响较深,所以,观念和思想相对狭隘,甚至于对普通话有着严重的抵触心理。
二、提升青海牧区普通话教育的有效措施
1.提高认识,完善推广措施
首先,在平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教师要与学生用普通话交流,充分认识到使用普通话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要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其次,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素质,加强普通话的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规范学生的语言,进而让学生说出一口流利、标准、优美的普通话,提升普通话的教育水平。
2.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建立管理机制
在普通话的推广和学习中,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要想提升普通话教育水平,其关键就是要规范校园用语,学校领导可以建立相应的普通话管理制度,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普通话交流习惯,并且要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及时发现对方语言的不足,及时改正,进而加强普通话的推广。
关键词: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必要性;就业率;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19-01
一、普通话的技能性特征及中职学生的普通话现状
1、普通话的技能性特征
现代社会的变化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促使人力资源跨区域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自然而然地,国语普通话就成了来自不同民族语言区域员工正常交流,顺畅沟通的必然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工作沟通的顺畅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团体协作的成败和工作效率的高低,普通话能力因此成了人力资源高效工作,职业成功的基础性技能,其技能性特征从而得以显性地表露出来。用人单位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发现了普通话的这些技能性特征及其无形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以“普通话标准流利”、“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口齿伶俐”等等不同的措词,对包括理工科在内的各类专业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我校学生的普通话现状
我校学生的普通话现状然而,略阳天津职教中心学生的普通话现状却不容乐观。略阳天津职教中心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略阳县各个乡镇,语言中带有浓郁的地方方言,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也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这些学生到中职里才勉强学说普通话,往往不是自卑胆怯不敢开口,就是说得方音浓重,揉涩难懂,让人听着难受。即使他们参加了普通话测前培训,普通话水平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目前只有极少数中职学校以自由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设了仅有20个课时左右的普通话课,效果微乎其微;多数中职学校则没有开设普通话课,也没有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职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结果也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达不到目前大多数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中职学校学生仅有不到38%的同学普通话水平勉强达到大多数用人单位的要求中职学校学生令人担忧的普通话水平现状由此可见一斑。
二、学生就业、升职的需要
政策性要求规定了毕业生求职于所有行政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所必须具备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实力强福利好的国营企事业单位往往还会要求比政策性规定更高的普通话等级水平;而非国营单位则有86%的招聘岗位要求较高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如此算来,普通话水平差的中职毕业生,就只剩下14%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了,其竞争的惨烈程度和就业机率的高低程度可想而知。而这14%的岗位往往是一些实力小见识有限或新开张经验不足的私营企业所提供的,其前景和就业质量以及就职者的职业发展前途不言而喻。而上述调查到的情况是:大约72%的中职校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于二级乙等,低于大部分招聘岗位的最低要求。如果这些学生不能在毕业前将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到二级乙等以上,则将失去绝大部分岗位的就业机会和高质量就业机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中职学校学生要想在毕业前将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到二级乙等以上,必须依靠学校高效的普通话正音培训课。
三、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其生存发展的要求
1、中职校办学宗旨的要求
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服务,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上所述,在人力资源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国语普通话成为必然工作语言,社会绝大部分招聘岗位要求较高普通话能力的今天,普通话实际上已经成为人力资源成功就业、高效工作、提升发展的必备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因此,为学生开设高效的普通话正音培训课,把学生的普通话技能提高到用人单位要求的水平,是中职校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以服务国家建设的办学宗旨的必然要求。
2、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要求
学习普通话是时代的要求,学好用好普通话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不仅和经济、文化有关,推广和普及普通话还被上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当代中等师范生更是义不容辞。要想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中等师范生首先要学好普通话,因为他们既是今天普通话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未来普通话的传授者。了解当今中等师范生的普通话现状,可以使推普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了解中等师范生普通话现状,我们于2013年4月对崇仁师范学校的师范类学生进行了一次推广普通话的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3份,回收率87.3%.调查对象是崇仁师范师范类一、二年级学生。调查方式为不记名方式,以尽可能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二、调查内容
(一)推广普通话
1.您知道每年 9 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吗?回答“知道”的274人,占31.4%;回答“不知道”的599人,占68.6%.
2.您知道《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吗?回答“知道”的231人,占26.5%;回答“不知道”的642人,占73.5%.
3.您认为推广普通话困难吗? 回答“不难”的377人,占43.2%;回答“一般”的303人,占34.7%;回答“很难”的161人,占18.4%;回答“不清楚”的32人,占3.7%.
4.随着“推普”的进行,您认为普通话会代替方言吗?回答“不会”的827人,占94.7%;回答“也许会”的43人,占4.9% ;回答“绝对会”的3人,占0.3% .
5.谈谈您对“推普”的看法?回答“无所谓”的116人,占13.3%;回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576人,占66.0%;回答“迫切需要”的181人,占20.7% .
6.您觉得以下措施哪些方面有助于您说好普通话?回答“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环境”的642人,占73.5%;回答“推行奖励措施”的155人,占17.8% ;回答“制定政策严格要求”的76人,占8.7% .
(二)使用普通话
1.您在学习时是否用普通话交谈?回答“是”的621人,占71.1%;回答“不是”的252人,占28.9%.
2.您在和同学闲聊时是否用普通话交谈?回答“是”的494人,占56.6%;回答“不是”的379人,占43.4%.
3.您认为同学普通话说得怎么样?回答“很好”的162人,占18.6%;回答“好”的193人,占22.1%;回答“一般”的420人,占48.1%;回答“有待提高”的98人,占11.2%.
4.在正常情况下您会用什么话与老乡交谈?回答“家乡话”的547人,占62.7%;回答“普通话”的53人,占6.0%;回答“家乡话为主”的132人,占15.1%;回答“普通话为主”的141人,占16.2% .
5. 不知道对方是哪里人,在正常情况下您会先用什么话与他交谈?回答“家乡话”的39人,占4.5%;回答“普通话”的834人,占95.5%.
6.别人对您讲普通话时,您的感觉是什么?回答“很自然”的854人,占97.8%;回答“不习惯 ”的19人,占2.2% .
7.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什么?回答“普通话”的281人,占32.2%;回答“赣方言”的592人,占67.8%;回答“其他方言 ”的0人,占0% .
8.进入崇仁师范后,您普通话的使用率属于哪一种情况?回答“增多”的571人,占65.4%;回答“减少”的0人,占0%;回答“没变化”的302人,占34.6%.
9.进入崇仁师范前的求学阶段,您的老师以普通话授课的情况如何? 回答“很好”的43人,占4.9%;回答“好 ”的251人,占28.8%;回答“一般”的488人,占55.9%;回答“有待提高”的91人10.4%.
(三)学习普通话
1. 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普通话?回答“没花时间”的529人,占60.6%;回答“2小时以内”的285人,占32.6%;回答“2小时以上”的59人,占6.8%.
2. 您觉得学习普通话困难吗?回答“困难”的194人,占22.2%;回答“一般”的552人,占63.2%;回答“简单”的127人,占14.5%.
3. 您觉得学习普通话和自己工作、生活有关系吗?回答“有”的757人,占86.7%;回答“一般”的90人,占10.3%;回答“无关”的26人,占3.0%.
4.您为什么学习普通话?回答“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的503人,占57.6%;回答“便于工作和生活”的314人,占36.0%;回答“其他”的56人,占6.4%.
5.如果申请普通话等级证书不用考普通话,您还学习普通话吗?回答“学习”的547人,占62.7%; 回答“不学习”的326人,占37.3%.
6.您认为学习普通话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回答“课堂教学”的126人,占14.4%;回答“开展活动”的43人,占4.9%;回答“日常生活”的393人,占45.0%;回答“自学”的311人,占35.6%.
三、分析
(一)推广普通话
1.知道“推普周”和2012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比例都比较低,说明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方面不够,影响不大。学生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了解的人只会更少。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加入到推广和学习普通话的行列中来。
2.绝大多数人认为推广普通话不会导致普通话代替方言,方言不会消亡;认为推广普通话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比例比较高;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环境有助于说好普通话。这些都说明推广普通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推广普通话是时代要求,是大势所趋。
(二)使用普通话
1.学生在学习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比较高,在闲聊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要低一些,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会使用普通话。说明使用普通话的学生还是比较多,如果提倡闲聊时也使用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的氛围会更好。
2.与老乡交流时、日常生活中使用家乡话比例都居高不下,说明绝大多数人推广普通话的观念有待改变,很多人觉得普通话还是学习时或者与陌生人交谈时使用更恰当,平时就没多大必要使用了。
(三)学习普通话
1.学习普通话的功利性比较强,每天都花时间学习普通话的人比较少,也就是说,不考试,不拿证书,大多数人不会投入较多时间去学习普通话。
2.认为普通话和工作、生活有关的人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说明绝大多数人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认为“日常生活”是学习普通话的最佳途径,说明较多人意识到平时说普通话、时时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要加强中等师范生的推普意识;除了要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外,要培养学生平时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要改变中等师范生学普通话的出于功利的心理。要让中等师范生学好普通话,需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解决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和学生目前学习的困境,首先就要认清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将教学和实践训练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拟从高职院校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出发,具体阐述如何将普通话教学与实践课程结合到一起,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1 普通话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重要性
1.1 国民的权利、义务、责任及国家职业教育机构责任与使命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是现代华夏民族的共同语。会使用标准国语,不仅是每个国民的权利、更是义务和责任,也是作为中国公民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的国策,是为了体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为了华夏各民族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活动中顺畅交流,成功就业并和谐发展。身为国家教育机构的高职院校,在全体学生中开设高效的普通话教学,也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必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1.2 用人单位要求及学生就业、升职的需要 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用人单位不仅发现了普通话的巨大价值并对员工提出要求,一般分为政策性要求和市场性要求。目前对普通话水平的政策性要求,主要是针对节目主持人、教师、播音员、演员、文秘、公务员等公共服务类的职业和岗位。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也对普通话水平提出了市场性要求:是指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在招录员工时,自行规定某种职业岗位必须由普通话水平达到某种程度的人员担任。比如,被录用到某地市级高校财务处的某学院会计专业小胡诉说,他被要求90水平才合格。中央金融工委的金融工发[2000]8号文件规定:金融系统“直接面向客户服务的员工,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规定的三级甲等”,但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南宁运行中心于2009年4月10日的招聘广告中却明确规定:“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达到或相当于二级乙等普通话水平。因此,跟小胡一样被用人单位要求具备高出国家规定标准普通话等级水平的毕业生人数绝非少数了。这种用人单位自行提高标准的要求,正是市场性特征的具体表现。因此,高职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程,是提高就业率的需要,更是学生择业的需要。
1.3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及其生存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把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到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程度。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高效的普通话课,不仅是学生个人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顺利就业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如何提高普通话的教学质量
要提高普通话的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更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学说普通话的兴趣而坚持学习,持此动机的学生毕竟占少数,有的在长期自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畏难和厌倦情绪。因此必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1 鼓励式教学法 鼓励学生学习使用普通话,让学生知道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迁移到城市,在城市生活,说好普通话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国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面,也一直在鼓励和提倡使用普通话。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知识群体,在传播文明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说好普通话,也是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责任。
2.2 情景式教学法 在实际的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普通话情景教学的内容,通过开展主题演讲、辩论会等内容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普通话交流,在良好的环境氛围熏陶下逐渐学会使用普通话。
2.3 成果式教学法 普通话教学的核心实际上是语感和音准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高职院校的普通话教学应形成以课堂训练为主兼早自习、社团活动、班团活动等的普通话综合训练网络。此外,还可以搞一些主持演讲比赛来对所学成果进行展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邹佩佚,项目编号GZY201513-YK。
H102
普通话作为思想交流的载体,沟通表达的工具,对学生的求学、求职和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职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是使用频率低,大部分学生仅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有的学生甚至课堂上都不讲普通话;二是整体水平不高,历年来的测试成绩显示,学生的普通话成绩主要集中在中等偏下水平。为此,我们有必要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全校师生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
首先,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宣传合力,使学生认识到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普通话宣传和引导,不仅需要授课教师、语文教研室、语言文字办公室的努力,更需要其他任课老师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配合。整合宣传资源,利用标语、广播、板报、宣传栏、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普通话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明白普通话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必备技能,与他们的学习、生活、事业发展息息相关,他们在明确了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和意义后,将会逐渐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
其次,做好大一新生引导工作,营造普通话学习氛围。因为普通话课程一般是大二开设,大一上学期也没有选修课,学生无法通过课堂来了解和学习普通话,所以学生进校后仍然是用方言进行交流,即使后来逐渐意识到要说普通话,但由于周围的人已经习惯了彼此原有的语言面貌,所以也就羞于开口,最后索性如此,坚持不说了。因此,我们在新生刚入校时,就应对其进行普通话学习引导,营造出说普通话的氛围。一方面,任课老师、辅导员要利用课堂、班会等场合宣传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普通话比赛等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普通话。如此,大一新生一入校就能感受到说普通话的氛围,在彼此还未熟悉各自原有语言面貌之前改说普通话,即使开始有些吃力和不适应,但也不会尴尬,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二、分专业分层次地开设普通话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学校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推广时要兼顾到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根据专业需求来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分层次的教学体系。比如说像旅游、文秘等专业,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可以把普通话作为专业必修课来开设,每周4学时,19周共计76学时,由专业的语音教师来授课和指导,并且要将普通话证书与毕业证挂钩,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普通话测试并取得相应等级的证书。其次,对于像营销、会计、物流、报关等专业,虽然对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没有作明确要求,但学由于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服务行业工作,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自然成为重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有必要在这些专业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开设普通话课程,每周2学时,19周共计38学时,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以增加就业砝码。另外,对于高职院校中占据主流地位的理工科专业,比如说机械、汽车、化工等,这些专业对口的大多是一些技能型工作,虽然表面上看普通对于这些工作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应聘者口语表达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进行考量。因此,为学生就业计,应当在理工科专业将普通话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每周2学时,7周共计14学时,既不挤占专业课学时,又可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普通话理论知识部分,建议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通过理论讲授和亲身示范,让学生对发音器官的构造、发音的原理、口型产生直观感受。普通话实训训练部分,建议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和主题设置法,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例如,设立“招聘会、展销会、车展”等模拟场景,学生根据各自的任务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的语音准确度和用词规范性,总结常犯错误,予以纠正指导。也可以设置演讲、朗诵、辩论、表演等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其普通话语感,达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另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资源,推荐一些电台、电视新闻类节目和手机软件等,引导学生学习模仿播音员发音,在聆听中体会和纠正读音,逐渐摆脱方言影响,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四、改革普通话教材内容,编写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普通话专用教材
一是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教材。通过访谈和调研,了解社会及行业对各专业学生的普通话需求,在教材中加入专业词汇和带有职业特点的典型范文。例如,旅游专业普通话教材中加入旅游景点的优秀解说词,使教材与专业接轨,与市场接轨,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结合方言特点编写教材。我校学生中,重庆生源占95%以上,可以从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入手,总结出重庆人说普通话容易出现的问题,编写出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强的普通话教材。
参考文献:
[1]刘敏.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第4期.
[2]陈秀泉.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高职普通话教学[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第4期.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 提升 普通话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66
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分析
1.1 高职类学校忽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各地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而高职类学校却忽视了旅游管理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不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普通话课程,或仅在全校开设一个班的公共选修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欲望与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殊不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取导游证,遏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普通话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校层面对普通话课程重视不够,学生学习时间不够,无法了解国家对普通话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领略不到社会行业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学生意识不到自身普通话水平对其就业有影响,对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影响,自觉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不高。
1.3 游客对导游员的讲解服务评价度不高
由于许多地方的导游员在为旅游讲解时使用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带有方言,甚至有的导游员普通话方言味浓重,讲解时经常让游客产生歧义,甚至难以听懂,游客对导游员的讲解服务评价度不高。
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性
2.1 政府高度重视
国家十分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将推广普通话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明确提出:“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2]“普通话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3]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保护民族语言的同时,大力推广普通话,各级政府全面开展推广普通话的相关工作。
2.2 旅游管理者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必要性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要求与顾客互动,所以服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特别是导游、计调员、酒店前台接待、迎宾员、礼仪小姐等前线岗位,对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要求更高。作为旅游管理工作者,可能要和全国甚至全世界不同语言的旅客交流、沟通。工作时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与客户交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普通话说不好,这会对工作造成很多不便,甚至会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提高普通话水平是提升旅游语言服务的关键,是高质量服务的一种表现。
2.3 导游员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必要性
导游员能用一口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与游客交流确实在听感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为游客讲解是接待国内游客的基本要求,让游客听懂解说词也是导游讲解的基础。讲解员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为大多数游客所接受的规范性语音,但是许多导游员所使用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带有方言,甚至在讲解时经常让游客产生歧义,甚至难以听懂。因此,讲解时语音规范、发音正确,是优秀导游员的基本功,也是职业形象高素质体现之一,是羸得旅游者信任的第一步。
3 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3.1 政府加大推普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等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更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加大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工作,将普通话纳入职业培训范畴,投入一定资金对没有达到普通话等级标准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测试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采取 “培训-测试-再培训-再测试”的方式,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
3.2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普通话教学
各类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普通话课程教学,应将普通话纳入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与口语密切相关的(旅游、酒店、文秘、营销、会计等)专业应将普通话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加强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3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改革普通话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授课前利用适当的眼神和体态语作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配乐解说,充分展示语言魅力;授课时采用学生喜爱的短剧、讲笑话等形式,提高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记少不记多、记声旁类推、记声韵配合规律等记忆方法,让其轻松而快速地学好普通话。
3.4 突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特色
有特色才有魅力,旅游专业的普通话教学要充分体现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4]教师可以选择有名的旅游景点,让学生按照文字进行朗读;或利用多媒体、模拟实训中心等场所播放旅游景点的相关影片,让学生随着画面的转换进行解说;更可打破常规教学,在实践环节教学中聘请历届有导游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在校生讲授实战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从而鼓励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总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以及全社会普通话的推广都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http:///,2013-2-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EB/OL].http:///,2013-2-21.
[3]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A].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3.
着重要的任务。我在近几年的普通话教学中有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学生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的学生普遍来自全省各县、市,来校之前基本上在自己的家乡生活。除从小学会当地方言外,其他语言接触不多(包括普通话)。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关键是要让他们体会到普通话的魅力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普通话是一种语言体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普通话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态语言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及普通话测试的内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贯穿以口语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方面
学习普通话首先要从语音开始,而学生的语音基础普遍较差,有很多学生甚至连声母、韵母都分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的发音教起,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一个一个纠正学生的错误、缺陷,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同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结合语音的特点让学生练习儿歌、绕口令,如《八百标兵奔北坡》《四和十》等,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发音。朗读训练采取的是分组训练、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竞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2.强化训练
这是针对学习普通话困难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前的生活环境不同,普通话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同学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是方言、方音的影响所致。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地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难点不同。如有的同学前后鼻音不分,有的同学又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有些地区f和h分不清等。针对他们的这些问题,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适当增加训练时间,增大训练强度。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同时,倡导普通话好的同学与基础差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积极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巩固
学好普通话,除了多练习,没有更好的途径。因此,我的每节课都是从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始,或读一首诗,或唱一首歌,说一个小笑话、讲一个小故事都可以。其目的除了让大家练习发音外,也锻炼了学生在大众面前讲话的胆量和能力。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胆小羞涩。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从一开始的你推我让、扭扭捏捏不敢上台发展到后来的争先恐后争着上台。学好普通话光靠课堂练习肯定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尽量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倡导大家都来讲普通话,把普通话作为课堂语言、校园语言。利用课余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爱我中华’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散文朗读比赛”“中秋赏月诗
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又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仅仅学好语音还不能算是学好了普通话,虽然说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我们也身处北方方言区,但我们的方言的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词汇、语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会出现有些同学在表达某些意思时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的现象,出现虽然发的是普通话的音,但用的却是方言词语这样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平时注意搜集地域性强的词语,找到普通话中相对应的词语或说
法,再教给学生,让他们记住、练熟。
4.齐头并进,综合训练
根据普通话测试的要求,也为了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齐头并进、综合训练的方法,也就是说每节课中既有朗读词语、短文的练习,也有命题说话的训练,但是不同的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避免了单项训练的枯燥感,又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及时纠正,比如说命题说话这一项学生都感觉比较难,为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我便采取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开始时,允许学生适当准备一些稿件,但要求学生尽量不要看稿件,因为写下来的东西毕竟是书面语多一些,而普通话测试考查的是我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和口头语的表达总还是有些不同。我们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口头语的词汇来表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逐渐能脱离稿件说话。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一开始就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熟悉普通话测试的内容和形式,以免正式考试时产生紧张情绪而影响成绩。
总之,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和努力,我校的普通话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人所带班级的学生经过测试,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者达80%以上。入学时大部分同学羞于开口,不善交流,到毕业离校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用普通话与人通畅地交流。有一部分学生还因此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三、成绩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加强
1.思想上要重视
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新生入学时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孩子特别是相识的总是愿意分在同一个班甚至住同一个宿舍。这样,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是使用自己的方言,而不同地区的学生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相互之间也能听懂对方的话了。所以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不学普通话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互相之间能听懂就行了。因此,我们要把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和重要性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将来我们的生活范围是很大的,如果不学好普通话就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将来的工作或生活。
2.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镜头回放
某大型招聘会上。记者在某知名公司招聘摊位旁驻足。不到1分钟,就见有求职者向招聘负责人递上简历,双方的面谈由此开始。
招聘官看了简历后频频点头:某重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1年工作经验,性格外向,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要求应聘市场营销、销售等相关工作……快速浏览完简历后,招聘官开始提问。数轮回合之后,招聘官基本提问完毕,从他的表情看,对面试者的回答应该是满意的。
这时招聘官突然问道:“你老家在河南?来上海多久了?”
“是河南农村的,来上海近一年了,”求职者回答说。
“好了,今天的面试到这里,如果录取会在一周内通知。”招聘官结束了对话。
求职者走后,记者上前。招聘官告诉记者,此人基本符合岗位条件,只可惜普通话发音不标准,个别常用语吐字不准,乡音浓重。他应聘的职位是整天接触客户的销售工程师,如果普通话不标准,会影响公司形象,进而影响销售工作。虽然公司在招聘时对本地和外地求职者一视同仁,但如果语言能力太弱,是不会录取的。
求职“一点通”
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家招聘公司负责人后发现,大部分公司都对求职者的语言规范有潜在要求。招聘方普遍表示,如果求职者有浓重乡音,一般不会考虑。销售、客户服务、主持、礼仪、公关、技术支持以及公共服务业的各类职位,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比如荷兰银行理财经理职位要求中就写明需掌握“标准普通话”。虽然大多招聘广告上没有明确指出此项要求,但在面试过程中,流利的标准普通话是入行的基本门槛。公司招聘方表示,目前求职者人人知道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可大多忽视了母语的重要性。其实说一口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能给招聘官良好的第一印象,表现出自身优秀的职业素质。此外,这也是职业人思维能力、自信心和沟通能力的体现。
关键词: 职业学校幼师专业 普通话教学 教学方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教师。幼儿的语言教育主要通过幼儿教师来实现。幼儿教师能否完成这一神圣而关键的使命,取决于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长期训练、逐步改善和提高积累的结果。职业学校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对普通话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幼师专业尽管开设了普通话课程,然而由于专业教师紧缺、课时有限,很难满足这个专业对学生普通话的高要求。我长期从事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工作,对于如何在职业学校现有条件下切实提高幼师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一)是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幼师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的职业是幼儿园教师,要想受聘于幼儿园做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必须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中普通话等级水平(必须达二级甲等)是必备条件之一,因此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普通话,而且要学好普通话。
(二)是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将来职业的要求。
《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幼儿教师是幼儿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老师,教师本身语言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3―6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会幼儿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的能力,这是幼教职业的要求。
(三)是提高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现代教育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而且是通识教育,即素质教育。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交际能力的依托,在由文字到文学和文化的过程中,语言文字工作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语言文字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素之一,是学好一切知识、掌握一切理论的前提。同时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可以有力地提升个人外在形象,表现出个人美好的形象和优雅的气质。
二、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对普通话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普通话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幼师专业尽管开设了普通话课程,但在教学设施配备和教学队伍建设上都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普通话教师,教师教学手段相对滞后,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室很少提供给普通话教学使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都不高。
(二)师生对普通话课程认识不足。
普通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通话课应该与幼师的专业课程及技能课程同等重要,但实际情况是普通话课程课时很少,一般一个星期两节课,因为不是专职普通话教师上课,教学也较为随意,甚至随意降低要求。很多教师和学生只是把学习普通话当成一项任务来面对,应付过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普通话学习过程,重普通话测试结果的急功近利思想,表现为重拿证而轻提高。很多师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仍然习惯使用方言,他们只为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而做临时性、阶段性的应付式学习。
三、优化职业学校幼师专业普通话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1.对于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通话是其职业语言,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其必备的职业素质。学校要统一认识,向全体教师及学生宣传,深层次地认识语言标准化、规范化对于幼师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身体力行,通过语言艺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强化,让学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依据学生语音面貌的实际状况进行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语音面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分为语音面貌较好、一般和较差三个组。对语音面貌较好的学生,指导他们在正音问题,异读字、多音字误读等方面加强训练;对语言面貌一般和方言浓重的学生,采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法,声韵拼合规律,记少不记多,勤查字典等方法将字的标准音落实;对语音面貌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重点辅导。提高与补差相结合,这样既可以避免优生吃不饱,又可以避免学困生消化不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课堂教学,强化语音训练。
由于职业学校普通话课程课时的限制,普通话课堂教学只能起一个指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强化学生的语音训练。
1.正音训练。普通话语音教学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能力的强弱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如有的把r声母或n声母读成l声母,有的平、翘舌音不分,等等,遇到这种系统性的语音错误,我们就可以成组分类来辨正。
2.吐字归音的训练。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汉字的发音应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要求“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达到枣核形是普通话纯正的关键。但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否则必然会削弱声音的感彩,破坏语言的节奏。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训练――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训练――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归音训练――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只有这样发音才能做到字正腔圆,声音和谐悦耳。
3.精讲多练,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互动中完成任务。普通话教学属口语教学系列,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能否顺利“撬开”学生的嘴巴,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训练环节,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要真正地学好这门课,重点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提高普通话水平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记住普通话发音基础知识就能一下子解决的问题,普通话不是背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课堂上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听音、发音、正音,诵读、说话、讲演等的训练,坚持“以理论为前提,以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当他们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再因势利导,通过纠正方言笑话中不规范的语音、词汇、语法,很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到互动学习中。
(三)重视课外训练,使课堂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学习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因此,仅靠普通话课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课外下大工夫进行练习。普通话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将普通话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使普通话运用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能力和日常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养成课外自觉练习的习惯,努力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交际语言,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弥补普通话课程教学时间的不足。
1.成立帮扶结对学习小组。住宿生以宿舍为单位,走读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帮扶结对共同提高法,选派语音面貌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帮扶方言较重的同学,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帮扶对子进行语音练习,要求学生相互监督,相互纠正方音,相互学习规范的语音。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而且普通话水平会共同提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普通话教师可联合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诗朗诵、讲故事等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练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提高普通话水平。
3.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有好的语言环境,需要天天听,天天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坚持使用普通话,不能上课“普通”下课“方言”,更不能只要求学生不要求自己,要身先垂范做表率。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要说普通话,学习语言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大课堂。
(四)以测促教,以测促学。
由国家语委组织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科学指导用书。我们可以以《纲要》中覆盖的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测试的具体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将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作为幼师专业学生一项硬性的学业指标,使学习普通话、学好普通话成为幼师专业学生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公安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初探.森林公安,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