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资本市场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市场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本市场培训

第1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热热闹闹的教育培训市场终于可以静心回顾今年的光景:2007年,教育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15个,投资金额为1.95亿美元,包括安博教育、红黄蓝、万学教育成功获得红杉中国和联想投资的1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他们身上闪动的共同点都是财务顾问华兴资本。华兴资本2007年度在教育培训市场完成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交易金额,占整个教育行业投资金额的40%。谈及对贡献最大的教育领域,包凡表示:“教育培训业在国内的发展空间仍有目共睹,教育培训业市场仍将持续升温。”

传统行业新火花

《中国联合商报》:在金融危机拖累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教育投资却依然火热,这是否是个矛盾现象?

包凡:对于拥有标准化、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的企业,在今后还将继续拥有放大的空间,尤其将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像教育培训业这种抗风险能力强的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空间仍有目共睹,教育培训业市场仍将持续升温。

《中国联合商报》:传统行业依然还在今年唱主角,这个行业越来越热,投资刺激让人们越来越疑惑,像教育这种传统行业会存在像新兴行业一样高速成长爆发的可能性吗?

包凡:这是资本的驱动规律。传统行业很多做的很大,现金流相当丰富,很多公司不需要钱,纯粹的钱它不需要,它更看重一个资金来了以后,是不是能够真正给它带来未来的附加值,就是VC带来的经验的战略思路,比如帮它实施战略目标,带来一些先进的管理机制,或者说成为未来进入资本市场的伙伴,以后为它上市各方面做更好的铺垫。因此,VC向传统行业的挺进,必然会擦出新的火花。

《中国联合商报》:您认为资本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包凡:处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在考虑融资的时候选择的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企业处在发展初期,最主要的是要找到合适的伙伴。

我们一般合作的都是发展到中后期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只不过考虑融资的成本,到那个时候相对来说有比较标准化的流程,能够以相对比较合理的条件获取资本是非常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你处于什么阶段。

中资投行独立行

《中国联合商报》:由于金融危机,海外投行受到严重冲击,那么目前类似华兴这样的本土投资银行,是否也感受到生存的压力?我们自己会像国外的投行那样引入资金吗?

包凡:我们是一个创新的企业。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做中国创业者的投行、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行。这块是以前投行没有真正覆盖好的市场,我们去做的话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从创业的第一天就把自己定位在这儿,这也是未来我们坚定不移要走的路线。

《中国联合商报》:如果融资三方,企业、投资顾问和VC相互之间的意见、想法不一样,怎么才能协调好三方关系呢?

第2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深化金融创新激活资本运作市场

 一是加强基础摸底排查。联合券商、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到企业走访,对企业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三会”记录等进行规范,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为企业到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奠定基础。目前已完成167家规模企业的规范化改制工作。

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制定了《关于推进乳山市规模企业挂牌上市融资的实施意见》,通过筛选有意向上市、挂牌的企业组建资本市场企业储备库,并组织30多家企业到威海投融资市场进行资本市场知识培训,利用威海市域资源助力推介企业。先后促成佳丽制衣、吉利食品、新丰农业、聚力轿车内饰等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及资本市场挂牌工作,并分别给予每家企业50万元补助。

三是发挥基金杠杆撬动作用。通过资源融合和市场化运作,设立了总规模60亿元的清科母基金及全域旅游、海洋牧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子基金,组建了天使投资、产业并购、股权投资等基金公司,实现资源变资本、资本撬实体。目前,已成功运作了海洋牧场、泛海阳光能源、星宜高端湿法锂电池隔膜新材料等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第3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我为大会传达全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介绍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前期进展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全省会议主要精神

为期半天的全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3月31日下午在东湖宾馆召开。会议由赵斌副省长主持,会上宣读了罗清泉书记的重要批示,李鸿忠省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省直十七家相关部门,各市州政府分管领导、金融办、上市办负责人,75家上市公司和75家重点拟上市公司代表以及部分证券、期货、中介、创投机构代表、驻汉新闻媒体的同志们参加了会议。会议表彰了为全省资本市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对新近上市的3家公司给予了奖励;湖北证监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和省国土资源厅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在我省资本市场建设取得新突破的形势下连续三年召开的又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要求,全省上下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确保今年全省8家以上企业上市,推动全省资本市场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上宣读了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就召开本次会议所作出的重要批示。罗书记的批示是:“2009年,在中国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或过会)企业1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数居全国第4位,上市公司再融资比上年翻了一番,我省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在新的一年中,希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推进企业上市,精心做好再融资工作,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省长李鸿忠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一要把重视资本市场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发展路径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有利于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引导更多的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发挥其择优功能,引导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向上市公司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领域集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发挥其直接融资功能,破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有利于发挥其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功能,督促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真正实现“上台阶”。因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把资本市场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大力推进。

二要加强培育工作,提高上市公司“成材率”。当前,加快推进我省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是要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要充分发挥我省工业基础好、科教实力强、创新人才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的优势,把那些公司质量好、资产优、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挑选出来,重点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政策很重要,要像育苗一样,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切实加大培育的力度,加强抓这项工作的力度。各地必须拿出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硬措施,让更多的“苗”成材,让成材的“树”形成“森林”。只有把企业和政府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才能提高上市公司的“成材率”,才能实现企业上市的成功率。

三要抓住“两个机遇”。一要抓住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二要抓住创业板开通的机遇。要大力推进我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融合,建立和完善“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赵斌副省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资本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表扬了、、宜昌等上市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州,要求先进城市继续发扬成绩,落后市州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大后备企业培育力度,优化上市申报服务,拓宽企业上市渠道,努力为资本市场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重点拟上市企业的服务要“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切实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效率,尽快消灭“空白”地带。

二、全省及我市资本市场建设与企业上市工作前期进展情况

2009年,我省在国内过会或上市的公司达到8家,其中市5家,市2家,市1家,融资与再融资的总额超过120亿元。同时,东湖高新开发区内的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境外上市,融资2100万美元。这是自2004年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湖北省的最好成绩。此外,经国家发改委核准,我省城投和黄石城投还成功发行企业债券25亿元,另有建投等9支企业债正排队等候核准。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企业上市工作08年以前一直处于无机构、无职能、无人员的状态,工作薄弱。直至2008年7月,全市资本市场建设和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办事机构设在市发改委。自有机构、有人员抓这项工作以来的近2年时间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广泛开展上市后备企业资源调查,不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建设,精心培育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努力改善企业上市环境,企业上市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全面推进我市资本市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陆续出台。经过长期的酝酿,《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十政发[2010]19号)已于日前颁布实施,为我市从政府层面上支持企业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性基础,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抓企业上市的态度与决心。《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我市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对上市后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实行“一企一议”,特事特办;实施财税奖励、减免有关费用、优先安排项目用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奖励机制等,明确提出了“企业成功上市后,市政府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200万元”。市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目的是,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促进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此外,为便于操作执行,围绕《若干意见》,还出台了《市企业上市工作绿色通道(组织协调)制度》和《市上市后备企业管理办法》(十政办发[2010]55号)两个配套文件,明确了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告知了企业在上市过程所享受的政策支持、应尽义务等等。

(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的格局基本形成。去年,进入市级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有28家,今年的市级后备企业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目前有上市意愿的企业达到21家,按规范正式报材料的有17家。今年,我市已经正式进入省级后备企业库的有华昌达机电有限公司、武当山旅游开发总公司、丹江电力公司等3家,其中,丹江电力公司是今年全省计划重点冲击过会的13家企业之一,华昌达机电有限公司是全省重点培育的75家企业之一,还有先锋模具集团、佳恒液压公司、正和车身有限公司、飞纳科科技材料公司、华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7、8家企业已有中介机构进场辅导。尽管与全国、全省比,我市的资本市场建设与企业上市工作仍十分滞后,但从自身工作进展情况来看,成绩还是比较喜人的。

(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丹江电力公司,目前的上市申报材料制作基本完毕,近期将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审查,计划年底前报中国证监会审核。华昌达机电有限公司,目前已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完成了风险投资引进,争取二季度完成股改,实现股份公司挂牌,明年申报上市材料。正和车身有限公司,已与券商、会计事务所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明年适时提交上市材料。从目前的形势看,我市最早在今年年底,可能由丹江电力公司率先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晚一点在明年年底前,由于有华昌达机电公司与正和车身公司两家公司同时冲击,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四)投资基金的引进取得新突破。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当前在我国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庞大。近几年,我们做了大量的投资基金衔接、引进工作,深圳创投、硅谷天堂、华工创投、深圳宝安、长江资本等几十家国内实力很强的投资机构均已前来我市实地考察。去年,丹江电力与海亮集团签约,转让给海亮集团20%的股权,获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目前,华昌达、先锋、佳恒、华驰等公司的投资基金引进工作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引资总额达到1.5亿元以上。为使投资基金成为我市企业加快发展和加快上市的助推器,去年,成功举办了“百亿基金进”活动,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举办“百亿基金再进”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定在5月18日,目前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这次全省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要早日摘掉我市上市企业“空白区”的帽子,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调整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市上市办和各县(市)区发改局,要集中精力挖掘、甄选上市后备资源,不断优化后备资源库结构,确保全市上市后备资源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的良性梯队格局。市上市办在适当时候公布《市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010年本),并发放《市上市后备企业证书》。

二是加强企业上市培训工作。我市今年已经组织部分企业分别参加了全省上市后备企业总裁轮训班和中高管轮训班,轮训人数达到9人。同时,去年12月与今年4月,我市自行举办了2次企业上市业务培训会,参训对象累计达到160人次以上。计划今年还将自行组织培训活动2-3次,通过系统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我市资本市场人力资源素质。

三是健全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机制和方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制度》各负其责,研究制订并不断完善支持我市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市上市办要对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采取“挂点服务”,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后备企业实行“包干服务”、“保姆式服务”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选对苗、走对路、扶上马、送全程”。

四是强化与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沟通联系。完善各类证券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的登记制度,完善与各类证券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投融资对接平台,切实强化、不断优化服务意识和措施,吸引和引导境内外证券服务机构来我市开展业务,来我市投资,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市资本市场超常规发展。

五是开展建立我市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的前期工作。紧紧抓住创业板开通的机遇,适时建立我市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培育创投体系,使之成为我市高科技、高成长的上市后备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助推器,促进我市资本市场建设与企业上市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4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一、资本市场信息的供给分析

在资本市场上,信息的供给是由以下主体完成的。这些主体提供着不同的信息,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政府信息部门

如证监会、中央银行、财政部等。它们负责制定、收集、整理和有关经济、金融的制度、法规、政策以及统计资料、形势报告,一般属于宏观方面的信息。政府部门信息一般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往往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以国际利益和经济大局为重,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宏观、深远而广泛。在一个法制完善、程序规范的国家,这方面的信息不是一个任意变化的变量,而具有一定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相反,在一个“人治”的社会或法制不健全的国家,政策的随意性较强,这方面信息的不确定性较大。

(二)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上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它既是资本市场体系的组织中心,也是资本市场的信息中心。所有上市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品种的交易信息,例如成交的品种、数量、价格、时间以及未成交的委托情况,证交所的各类指数、公告等,都是市场参与者需要的信息,也是监管部门重要的信息来源。证交所的信息。主要生成于自动交易系统。在通讯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即时传输的速度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方面信息在时间上、准确性和公正性上也是有保障的。

(三)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股票和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因而是资本市场微观信息的主要来源。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来源主要是现代资本市场普遍实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各国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内容、时间、格式等作了严格具体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对公司经营情况、经营业绩、财务报告、重大事项等信息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上市公司的信息基本上属于微观经济信息,这类信息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也是公司股价波动和实现再发行和再筹资的主要依据,因此,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都十分重视。公司信息有利好信息和利空信息之分,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掌握着主动权,因此不排除公司在事关重大的信息方面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在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和真实性方面有可能存在“噪声”,投资者在使用这些信息时需要甄别。

(四)证券中介机构

主要指证券公司,广义来说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证券公司作为信息源,主要是以其拥有的研发中心(R&D),对资本市场的基本面、技术面、行业发展状况、上市公司个股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形成市场走势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等信息产品,向社会公布或出售。证券公司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难免会有各种“噪声”存在,甚至会有虚假和误导的成分,信息的真实性、公正性需要投资者注意和选择。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也是重要的信息源,一般出于职业道德和行业信誉,它们的信息可能是对公司信息或其他证券信息的真实性的“鉴别”和“过滤”,相对具有真实性和公正性。不过这是就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制化资本市场而言的。资本市场起步国家,如:我国资本市场上这些机构信息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至少目前达不到让人放心的程度。

(五)投资者

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也是信息供给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行为信息。如投资品种、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股价格、买卖时间等。这些信息在交易发生后立即成为一种信息。不仅对个体投资收益有直接影响。而且汇集起来能够反映出市场的总体走势,成为一种“公共”信息。二是投资者作为市场参与者,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判也会形成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主要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判断、分析研究,除了自己使用之外,也可能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传播,例如形成“小道消息”,在朋友之间散布,对别的投资者产生影响。很显然,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质量是没有保证的,需要引起信息接受者的注意。

二、资本市场信息的需求分析

资本市场上,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信息的需求主体。不同的市场主体在信息的要求上,在信息的收集途径与方式上,在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上,以及在信息的最终用途上都是不同的。

(一)投资者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上最大的信息需求者。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目的就是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就要减少不确定性,规避风险,信息正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增强投资决策准确性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因此,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最需要的就是信息。投资者主要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大类。不管是那一类投资者,信息无疑是实现其目的的主要手段,它们都会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采用一切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等工作。基于内部利益诱导和外部竞争压力而产生出的强烈的信息需求。促使投资者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千方百计挖掘信息的价值。在这方面,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具有更强、更大的需求动机。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大批这样的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信息的有效性才得以实现。它们是信息需求的主力军,通过它们的利己动机实现了资本市场对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部分需求主体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二)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之一。资本市场既是公司筹集资本的场所,也是其进行资本运营的舞台,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活动都是在资本市场上展开的。上市公司的这些行为,都依赖于信息的占有。因此,来自资本市场的各种信息,都是公司管理层十分需要和重视的。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上市公司的体制是健全的。如果现行的制度安排使得上市公司无破产、被兼并、被收购的压力,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高层管理人员的聘任升降是行政任命或关系安排,而与公司业绩无直接关联,那么公司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可能是非理性的、迟钝的、短期化的。然而。一个正常环境中的上市公司,则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是灵敏的,需求是强烈的,甚至信息是决定一个公司决策准确、竞争获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

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需求者。因为,信息生产也是对原始信息的

加工和处理,需要具备“信息资源”进行投入,也就是说,其对信息的需求多是一种“生产性需求”。但是。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只是起到一个“中转”的作用,只是在整个证券交易活动中为投资者提供交易和信息服务。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并不一定对信息的使用效果负完全的责任。据此有人(汤光华,2000)认为,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缺乏信息需求的真正动力。我们认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从现实来看,一方面,证券公司除了为客户服务的证券经纪业务外,还有证券自营业务,而自营业务对信息的需求是直接的、有动力的;另一方面,即使是经纪业务也是长期的博弈过程,必须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留住客户,并在“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样,它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真实的、有动力的。可见,信息对于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十分重要的: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无疑也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需求主体。

(四)监管部门

证监会等资本市场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监管整个市场的运行,制定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监管市场参与者的“博弈”行为,维持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作为资本市场“看得见的手”,监管部门的法规制定和政策出台等决策行为是以大量、广泛、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基础的。显然,证监会及其分支机构等监管部门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需求者之一。它们除了掌握有关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政策方面的信息以外,还要了解市场参与者行为的信息,包括上市公司、投资者、证券商以及新闻媒体等机构行为的信息。监管当局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式一般是正规的,而且有明显的行政命令性,由下而上地汇报得来。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及效率与行政的层级结构、工作作风、管理制度等有直接关系。监管部门的制度效率决定了其信息效率,信息效率进而决定了监管效率,而监管效率最终影响着整个市场的效率。因此,作为现代资本市场的“掌门人”,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也是信息的需求者,必须做好信息工作。否则,盲目决策、政策滞后、信息泄露等行为只能给市场造成伤害。

三、资本市场信息的传播与流通

信息传播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完成的。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渠道又叫“信道”,包括媒体和其他多种方式。资本市场上,信息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证券交易系统

它主要是以交易所系统为中心的证券商信息网络。交易所系统作为信息渠道主要反映在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品种的全部交易信息,这些信息具有速度快、数量大、时效强、公开、公正等特点,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最直接、最客观、依赖性最强的信息来源。例如国内的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就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信息源”。证券商作为信息渠道,一方面传输交易所适时行情信息,为在其开户的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经纪业务服务:另一方面向其客户进行技术分析、现场解盘及有关咨询等信息服务。

(二)媒体渠道

媒体是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一些国家规定了信息披露的指定媒体。媒体上既转载交易行情,也刊载信息公告,还发表大量分析报告。如大势研判、个股点评、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加工过的信息。各种媒体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时效快、立体化的信息传输网络,使资本市场信息得到及时、快捷、广泛的传播。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便捷了资本市场信息的传播,使广大投资者可以足不出户获得信息进行投资操作。国际资本市场上著名的信息媒体很多,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金融时报》等;国内也存在一些专业的信息媒体,著名的有《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等三大证券报,还有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证券”以及各地电视台的证券类栏目等。

(三)非正式传播渠道

除了交易系统信息、主要媒体等正式信息传播渠道以外,还有一些小范围的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例如投资咨询机构设立的信息网络,地方开设的证券声讯语言信箱。各地举办的不定期的股票讲座、证券培训班、资本市场研讨会、俱乐部性质的组织等,也起着信息传播的作用。

(四)其他传播渠道

例如熟人之间的自然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散播等也是一种民间的、非正规的、难以阻挡和管理的信息传播渠道。

第5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赌场,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赌场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赌场、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赌场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赌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赌场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赌场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赌场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赌场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赌场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赌场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赌场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赌场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赌场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赌场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赌场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6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近年来,宁波北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把它作为融资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企业素质创新的突出重点来抓,出台了《关于北仑区(开发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领域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区内企业直接上市或买壳上市、国内上市或海外上市,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初步构建了“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后备梯队”等上市公司群。目前北仑区上市公司总数已达5家(分别为宁波联合、宁波热电、申洲国际、敏实集团、海天集团),其中宁波联合、宁波热电为国内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申洲国际、敏实集团、海天集团为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全区列入培育范围内的拟上市6家企业(拓普、东方、成路、贝发、亚朔科技、新桥化工)均为民营企业。其中成路已与兴业证券签订协议,共同进行上市准备工作;拓普经过招投标,由光大证券负责其上市包装和辅导工作;贝发、东方也分别和平安、国兴证券合作,进入上市辅导期。另外,全区还有上市后备企业9家,分别是永正不锈钢、和桥化工、银河织造、球冠电缆、德业科技、台晶电子、永祥铸造、西田信染织、美博进出口,也都是民营企业。未来几年,北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将掀起一个上市的。

北仑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上市的主要措施是:

一、打造良好环境,全力推进民营企业上市。鉴于目前民企上市仍受到政策制约,政府着力为民企营业造良好环境,扶持民企发展。瞄准做强、做大、做优具有北仑特色和优势的“北仑板块”。把推进民营企业上市作为上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民企股份制改造,指导重点企业尽快上市。对已经进入辅导期的4家企业(拓普、贝发、成路、东方),采取区领导挂钩联系制、专业人才下派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上市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措施,缩短企业上市的准备期,尽快使企业上市,以便对北仑区其它民营企业产生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民营上市企业群体成为提升北仑区域竞争力的最重要主体,让企业上市成为北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拓展民营企业上市的途径。随着北仑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不少民营企业迫切需要加入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因此,北仑区积极引导、鼓励企业把握时机,开辟多条渠道,对规模较大、主业突出、业绩优良的行业龙头企业如拓普、成路、东方等,引导它们争取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如银河织造等,引导他们争取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对实力雄厚、资金充裕、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引导探索买壳上市。

二、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增强上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重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本市场的基础是上市企业,优质的上市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优质上市企业本质在于拥有包括制度、管理、品牌、人才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战略高度来说,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加强对企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分类指导。对基础较好的民营企业如拓普、贝发、成路等,政府鼓励其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资产规模,提高经济业绩和行业地位,不断壮大其主营业务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使其成为“龙头企业”、“旗舰公司”,成为证券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蓝筹股”;对一些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企业,政府鼓励其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整体质量。同时,加快培育一些具有北仑经济特点的如海天塑机、贝发制笔等,争取在证券市场上形成能反映北仑经济增长特色和潜力、具有鲜明个性的北仑板块,进而为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创造条件。

三、积极推进“引智”工程,加速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推进“引智”工程,引进国外对口人才,使企业直接借鉴和吸收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实现了技术和管理的跨越式进步。海伯、勋辉、华朔等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步伐显著加快,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全区已完成国外智力引进项目49个。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并发挥最大效用。企业在引进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后,采取入股、期权、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健全与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避免了“重引轻留”现象的出现。政府制定资本市场人才发展战略,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人才素质;加快银行、证券等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引进,加快产权交易经纪人队伍建设。

第7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我国在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与国际水准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和程度制约着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而会计准则的完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又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强化剂。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不高。多年来,资本市场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并正在不断地完善,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信用问题和“三角债”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毒瘤,若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就不能满足企业筹资和融资的需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投资者蜂拥而至,同时带来了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希望瓜分我国市场,这对我国弱小的资本市场冲击很大。

(二)会计准则与制度关系混乱。现阶段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模式。一方面我国在不断地制定和颁发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修订已的具体准则;另一方面我国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然而各自的详简程度却不同,规范的对象一致,但有时规范口径有出入,这会造成企业无所适从的情况。再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是根据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制定的,不可避免地会与国际会计惯例存在分歧和差异。加入WTO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这种分歧和差异的存在将不利于国际间的交易结算。

(三)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会计准则最终是靠会计人员来执行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定位。建国以来,会计工作在一段时期一度受到轻视,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没能很好地开展,导致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相对低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建立和改革了会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对激发会计人员更新知识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由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筹资成本过高、交易非常不活跃、股价偏低、再筹资能力几乎完全丧失,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摆在我国会计人员面前的一道课题。

(一)完善法规体系。会计准则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它与相关的法律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善与发展会计准则,一方面必须有与之配套协调的法规体系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必须理清各种法规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为会计法规体系的母法,起着统驭作用。会计准则对与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相关的内容进行规范,其他经济法规为会计准则作依托,对会计行为以外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因为财务管理已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并由企业自行操作,其涉及的国家有关要求可在《公司法》、《税法》等得到体现。

(二)培养会计人才。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一项紧迫工作。一方面由正规院校培养会计人员,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外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会计知识的结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发会计教学软件,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搞一些调查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我国开展会计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较晚,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三)加强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督。制定会计准则的关键是要贯彻执行,会计准则如果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更不用说实现国际化协调。因此,会计准则的执行问题是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保持会计师的职业独立、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倡导现资理念等综合配套措施同步进行,所以我们在继续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的同时,应当强化会计监管,提高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管质量,确保会计准则制定后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8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所谓“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地区发展、农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其他产业发展的问题。

建国以后,我国农民和广大农村人口为建立我国经济的工业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通过农产品剪刀差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收入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这笔转移收入目前货币价值至少为数十万亿人民币。

现在很多媒体都在讲“小康”社会,一些统计数字也说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我个人认为,我国是否已进入小康社会,这是不能单纯由平均的统计数字来说明的,而是应当由收入最低的基本社会阶层的平均收入水平来决定。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指由整个农民阶层(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来决定。如果用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还远未进入小康阶段。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今后能否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能否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这方面,我们在资本市场应当通过自身平台为“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同时也可带来资本市场的更大发展。而且资本市场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帮助,做出重大贡献。仅举几个初步设想如下:

第一,资本市场可以支持建立以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我国农业部门的现代化发展必然会伴随农民的职工化、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一部分农民逐渐脱离土地的过程。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正失去在原有计划体制下由土地所提供的仅有的低水平的保障(如由土地支持的低水平的生活保障,低水平的农村医疗保障等),这一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必将损害整个农业部门的现代化过程,并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建设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可以说很难。因为农村很穷,国家财政也拿不出多少钱。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具有基本条件,有条件变不利为有利。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土地。如果我们以土地为基本资产建立农村保障体系,那么农民不但不穷,而且农民会很富。因为土地是地球上、尤其是在中国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我国农民这么多年之所以穷,主要是因为土地没有进入社会财富的增值体系,主要是因为农民的土地被无偿或低价拿走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据统计,从1987年至2001年的十五年间,我国农民被征用的耕地大约为一万六千平方公里,其中至少有3400万农民失去了土地。

我们知道,我国这些年城市地区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侵占农民利益的方式进行的。在城市房屋建设中,房价的大约一半左右是地价。以全国房价平均一千五百元一平方米计算,这其中大约七百至八百元是地价。以这一价格计算,我国农民失去的这一万六千平方公里耕地,其土地价值至少为11~13万亿元左右。

如果政府要求这部分土地的使用者拿出一部分的房地产收入作为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例如拿出这部分土地价格的10%,这样也有1万亿以上的基金规模。对于3400万失地农民来说,也基本可以建立起对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

如果这部分基金资产再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进入各类工业产业部门,还可以大大推动各类工业产业部门的发展。如果我们进一步要求这些由“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支持的工业企业优先培训招收失地农民,则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因此扩大来说,不只是针对失地农民,对整个农村人口,都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起以土地支持的“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帮助农民解决基本的风险保障,帮助农民尽可能顺利地实现从农民向职工的转变。

建立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关键环节是对土地使用权实行权证化,并由权证化过渡到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实现这部分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资产进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农民可以直接分享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第二,通过资本市场大力支持农村地区中小金融企业,进而支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的活跃需要农村地区中小金融企业的活跃。资本市场可以作为农村地区中小金融企业的资本运作平台,把一部分居民储蓄和风险资金输送给农村地区的中小金融企业,并通过中小金融企业支持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

为活跃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帮助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创业、经营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辐射范围急需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我国资本市场急需发展直接面对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地方性市场功能,并通过这类地方性证券市场功能直接支持当地的中小金融企业的融资活动,解决农村人口再生产经营活动中难以得到规范化金融机构支持的困境。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我们把广大的农村信用社的骨干网点,农业银行的骨干网点,以及其他的中小金融机构连接到资本市场的平台之上,把它们改造成在地方性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小金融企业,并通过他们把大量投资引导到面向农村的地区发展的项目上,同时使其经营活动得到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督,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资本市场可以通过支持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来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

我国资本市场可以通过支持劳动密集型的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帮助。

由现有的上交所和深交所延伸出地方性中小型证券市场功能,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融资体制向地域性市场扩展,有利于中小型投资机构与中小型公司上市融资,从而可直接带动中小城镇建设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结构呈现很突出的中央集中上下垂直的特点。这种高度集中垂直的融资体制明显是一种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偏向于大城市、大企业的投融资体制,而不是可以较好地兼顾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体制。因此,我国资本市场要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就应当考虑改变目前单纯强调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市场结构,应当考虑建设能够延伸到不同地域性经济中心的地方性资本市场体系,并且要建设相应的面向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上市机制和投融资体制。

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一项中长期艰巨任务是消化吸收大量的过剩农业劳动力。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逐步转化成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不应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这一艰巨任务视而不见。只有配合好保障好国民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攻坚任务,资本市场本身才能获得更健康稳固的发展。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缺失直接面对中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投融资功能,缺失地域性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功能,应当考虑尽快填补这一空白。

第四,大力加强期货市场对农业生产及农业产业化的支持。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应当树立服务于“三农”问题解决的发展目标。从近期目标来看,则应服务于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完善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我国农民利益的改善,以及我国粮食安全机制的完善,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尽快改革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向以市场化为主的经营模式转轨。我们可以设想:

通过发展利用粮食(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涵盖主要大宗农副产品的期货交易品种,推动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中的国家行政干预职能逐渐向利用市场化调节手段的方向转化,使我国粮食(农产品)期货市场成为传输调节农业生产价格信号的主要渠道,成为国家粮食库网吞吐粮食物流、调节粮食价格的主要渠道,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基本的操作平台,使国家财政为稳定粮食生产和稳定粮食市场所进行的财政补贴,不再通过向国家粮食储备系统发放国家信用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市场渠道的价格信号,直接传递给粮食生产者和粮食经营者。

国家对全国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由现有的以行政指令形式(国家粮食种植计划和国家粮食收购计划)为主向以市场调节形式为主转变(国家对粮食的财政补贴,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收购合约交割时的价格补贴方式,直接发放给粮食生产者和粮食经营者;用货币补贴下的休耕政策来调节粮食种植大局;用吞吐国家粮食储备来调节市场价格的波动;依靠全国粮食现货市场和全国粮食期货市场来进行粮食供求的日常调节)。

改造现有国家粮食储备库网,使之成为支撑与联通全国粮食现货与期货市场的基础平台;推进地方性粮食批发市场的发展,整合建立全国性粮食批发市场;发展完善粮食(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打通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货流通道。推动培育多元化的粮食市场经营主体(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粮食流通的介入由国家信用形式转型为商业信用形式。

为此,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完善我国粮食(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即:

逐步增加大宗期货交易品种,逐步使期货交易品种覆盖主要的大宗粮食(农产品)生产及消费品种。

放宽期货市场准入政策,培育多元化的粮食期货经营主体,吸引粮食现货批发市场经营主体进入期货市场。培育多元化的粮食期货机构投资者,培育专业化的粮食期货投资交易机构。改变现有的期货市场的以散户为主的格局,逐步形成粮食期货市场的以机构投资者为经营交易主体的格局。加快立法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期货市场的组织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建立起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起金融机构对各类粮食期货经营机构的合法的融资渠道。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建立中央粮食(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我国现有郑州商品交易所(主要品种:小麦)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主要品种:大豆)是区域性商品期货交易所,尚不能承担起全国性粮食期货(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任务。建议考虑在适当时机在上海建立中央粮食(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上海在全国的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地理优势和联络国内外经济贸易的中心枢纽的优势。建议考虑把国家对粮食流通的财政补贴转化为国家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实施的市场调节手段。国家可根据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对粮食等农产品的基本需求,以及满足这一基本需求所愿意承担的最低成本,从而制定出未来一至三年的对基本粮食产品的战略性收购计划。由国民经济综合规划部门,根据社会稳定的政治目标,研究确立未来同期粮户所必需收入的增长战略。根据上述两个基本战略规划,由国家粮食储备库网通过收购粮食期货合约的方式向粮农传递生产价格信号,以达到调节下期粮食生产的目标。同时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吞吐粮食物流的方式,达到维持国家基本粮食战略库存,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粮食市场的战略目标。建议考虑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的经济基础,连通粮食现货市场与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版权所有

第9篇: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产业;问题与对策;效益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5日

一、前言

受到投资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对于政府资金的利用不够充分,很多政府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我国风险投资产业专家型人才数量较少,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专业人才孵化机制,影响风险投资产业的专业水平;最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还是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模式都存在不足。因此,只有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质量。

二、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资金存在闲置的情况,资金利用率不高。为了有效地扶持企业生产,我国政府每年都会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投资手段以及对企业融资风险了解较少,许多政府资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既没有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同时也浪费了政府资金。因此,对我国风险投资产业而言,政府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相对严重,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做到充分利用政府的配套资金,才能解决风险投资产业中存在的资金利用问题。

按照政府投资要求,各级政府都会在财政专项资金里面划出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及企业融资。如何做好政府资金的运用,做到根据政府的规划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成为了我国风险投资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所以,有效地解决政府资金闲置问题,并提高资金利用率,对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对政府资金闲置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做到根据风险投资产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政府资金的配套。

(二)我国风险投资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由于风险投资产业专业性较强,在具体的项目和资金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业型人才进行把控。但是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人才结构来看,专家型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也并不充足,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风险投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所以,有效提高人才质量并做好人才储备,对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风险投资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风险投资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端专业人才操作,如果专业技术人才较少或者专业技术人才水平不够,不但无法完成风险投资交易,同时还会给风险投资带来较大的隐患,严重时会引发风险投资金融风险,无论是对风险投资还是对实体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我国风险投资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如何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和做好专业人才培训,对我国风险投资产业而言至关重要。

(三)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在资本市场环境上还不够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晚,各项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还比较薄弱,距离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管理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有效地缩小差距并健全资本市场环境,对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应当在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环境的问题和短板,并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夯实资本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资本市场秩序。

风险投资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参考国外的发展经验,风险投资产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就必须要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作为辅助。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基础相对薄弱,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了制约风险投资产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培育出良好的资本市场,才能为我国风险投资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策略

(一)加强对政府资金的利用,避免资金闲置现象发生。从我国现有的政府资金来看,之所以出现政府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除了政府在投资过程中过于谨慎之外,还与政府的投资机制和投资方法有关系,同时政府也没有风险投资的相关经验,造成了政府配套资金难以与民间资金共同使用。因此,在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利用政府Y金,形成政府资金与民间资金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有效地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率。

按照风险投资的实际需求以及政府配套资金闲置的现状,在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与政府协调,加快资金布局和杠杆资金的运用,利用风险投资市场机制吸引政府配套资金进入,提高政府配套资金的利用率,降低政府配套资金的投资风险,使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做到根据产业要求和市场要求做好政府资金的充分利用,满足风险投资实际要求,为政府资金的利用开辟专门的渠道。

(二)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鉴于风险投资产业的实际特点,只有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才能做到提高风险投资产业发展质量的目的。同时,吸引国外专家型人才进入,形成高端专家带动专业人才共同发展的局面,建立有效的人才孵化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人才体系,建立正常的人才发展机制。

基于风险投资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风险投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认清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根据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规模及未来的发展走势,确定合理的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做到根据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实际,采取必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满足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需要,为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考虑到资本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对风险投资产业的具体影响,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应当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有效地降低风险投资的失败概率,提高风险投资的整体收益,同时也降低风险投资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为风险投资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投资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保证我国风险投资产业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我国的风险投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资本市场以及配套机制的完善,保证资本市场能够与风险投资行为相适应,为风险投资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我国风险投资产业要想提高整体的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应当从合理利用政府资金形成政府资金与民间资金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国内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国外专家型人才进入和完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风险投资产业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龚传洲,艾华.商业银行转型与其风险投资行为[J].工业技术经济,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