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温室效应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效应的含义

第1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一、认识“废气”毒害,采用更换燃料的方法进行“减排”

例1飓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极端气候现象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的恶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

B,燃烧煤炭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雨水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产生了“温室效应”

D,核能是一种常规能源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规能源,使用后的最终产物是CO2,副产品是SO2等有毒气体,答案为A、B、c,

例2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对90%的汽车进行了改造,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这种改造过的汽车行驶时,发动机主要是将(

)

A,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天然气当燃料时,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膨胀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总体效果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为A。

点评从以上两例知,常规能源的使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理解各种能源的供能转化过程是解题的基础,了解各种形式的能源“产品”及相关含义,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二、了解“温室效应”的来源,理解采取强制性法规“减排”的意义

例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B,开发使用核能、太阳能

c,将汽车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

D,植树造林

解析:常规能源的使用是“温室效应”的来源,但由于实际需要,常规能源在人类生活中仍是主要能源,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代替常规能源可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植树造林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消耗CO2,降低CO2浓度,答案为B、D。

例4、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依法规定限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设想用压缩机将二氧化碳送入海底,永久贮存起来,在海底深处,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海底的水肯定能够溶解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为二氧化碳找到了一个永远的“家”,从而避免“温室效应”,在将二氧化碳送入海底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缩机对二氧化碳做正功

B,二氧化碳向海水放热

C,二氧化碳分子平均动能会减小

D,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动能会减小

解析:要将CO2送入海底,压缩机要压缩CO2进入海底,使CO2的体积减小,对其做正功,CO2进人海底前温度高于海底温度,发生热传递,放出热量,最终与海底温度相同,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为A、B、C。

第2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1.最新科学技术,例如基因、纳米等。

2.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

3.科学与技术,科学精神及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注意热点事件所反应的科技知识及本学科的其他主要基本知识。

经典例题透析

例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A.铜

B.铁

C.银

D.铅

【解析】答案为A。

相关链接: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早期的大型青铜器还很粗陋,器壁厚,外形多模仿陶器,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1939年在安阳市出土的礼器“司母戊鼎”是殷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重达875kg,高133cm,横长110cm,宽78cm。经检测,铜占8411%,锡占1164%,铅占279%,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铜和铁、锰、铝、硼、锌、钴等元素都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铜在生命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人体中有30多种蛋白质和酶含有铜元素,现已知铜的最重要生理功能是人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它有催化铁的生理代谢过程功能。铜还可以提高白细胞消灭细菌的能力,增强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铜虽然是生命攸关的元素,但如果摄入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

例2.电话的发明者是()。

A.摩尔

B.爱迪生

C.贝尔

D.法拉第

【解析】答案为C。

例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解析】答案为C。

例4.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氟利昂

C.一氧化二氮

D.臭氧

【解析】答案为A。

相关链接: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带来以下几种恶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实战演习

1.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都比较小,而根却极深,其原因主要是()。

A.沙漠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根深利于吸收水分

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品种都是那种叶小根深的

C.叶小有利减少日晒面积,不会被晒死

D.根深不会被风吹倒

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正在悄然兴起,但差不多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在亏损,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A.顾客太少,没有人上网购物

B.初期投资巨大,短期难以实现盈利

C.商品过于便宜,低于成本

D.税务负担沉重,增加了成本

3.在冰箱产业中,无氟冰箱似乎正成为主流产品,厂家纷纷上马无氟冰箱生产线,消费者对无氟冰箱也很青睐,其主要原因是()。

A.无氟冰箱的功能更先进

B.无氟冰箱的技术含量高

C.由于氟对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我国的公众与产业界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D.生产无氟冰箱比较低,因而销售价值也比较低

4.冬天人们用煤炉取暖,而且窗户紧闭时有时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

A.煤燃烧用去了大部公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人窒息

B.由于各种原因,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阻止人的血液与氧的结合

C.煤炭中会含有少量的硫等矿物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有剧毒

D.有些人对煤燃烧后的气体过敏

5.近几年,电信业对电话等通信费用不断下调,这样做的原因是()。

A.电信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

B.电信部门在中国有巨大垄断利益,这种不合理现象招致全国范围的不满,同时通信费用下调幅度不足危及其自身利益和地位

C.电信业属国家所有

D.中外合资合作的结果

6.在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可能发现星星在“眨眼睛”,星星为会什么会眨眼睛呢?()

A.星星在不同时刻释放的能量不同

B.亮度不同的星星的光线相互影响的结果

C.人们的眼睛要不停的眨,所以看起来星星是在眨眼睛了

D.星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折射的结果

7.走路或坐在车上时,不适合看书,是因为()。

A.车太拥挤,不方便看书

B.因为不断震动,对眼睛的刺激较大,不利于眼睛

C.车内太暗,看不清字

D.走路的时候应该听音乐,而不是看书

8.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B.工业生产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

C.全球的植被面积的减少

D.人口的增多

9.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现象。

A.焰色反应

B.自燃

C.潮解

D.熔化

10.目前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对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主要是()。

A.化石资源利用

B.煤炭资源利用

C.电磁能利用

D.核裂变能利用

11.人们在谈到计算机的时候,往往要谈到计算机的386、486或586,那么X86到底代表什么呢?简单的说,它代表着计算机的()。

A.主机板

B.硬盘

C.内存

D.CPU(中央处理器)

12.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的是()。

A.打字机

B.计算机

C.激光照排机

D.激光印刷机

13.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不同采集者退散

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

14.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了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

D.飞行线路的影响

15.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通俗拍手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16.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牛顿

17.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

B.抓好育苗,培育新品种

C.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

D.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

18.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

A.“火炬”计划

B.“星火”计划

C.“863”计划

D.“信息”计划来源:考试大

19.在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

A.工厂制度的建立

B.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的革新

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D.机床的发明和应用

20.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A.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B.信息的获取、传递技术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1.月球表面之所以没有空气主要是因为()。

A.月球离地球太远,越是高空的位置空气越稀薄

B.月球体积小,其引力不足以吸引住太空中的气体

C.月球上温度太低,空气都以液体或固体的形式存在

D.月球上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用不着空气

22.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原因是()。

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

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23.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年轻的王龙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王龙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那么王龙是怎么死的()

A.汽车里缺氧而死

B.温度调得太低冻死

C.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D.不能确定

24.把带有水分的钢片,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拿开,钢片上会有一层蓝色的光,这是因为()。

A.火苗是蓝色的

B.铁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化合,生成蓝色的四氧化三铁

C.人的视觉在钢片加热后产生错觉

D.火光照耀下的铁片上的蓝色特别显眼

25.“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26.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为()。

A.太阳光太强

B.南极太冷

C.人类活动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缘故

D.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温室效应

27.出海远行的船,在视线中最后消失的是船的桅杆,既然水是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A.船越走越远,人的眼看不清楚

B.船下沉了

C.海平面并不是平的,它和地球表面是平行的,是一个平滑的球面

D.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一种错觉

28.因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科学家是()。

A.哥伦布

B.布鲁诺

C.伽利略

D.达尔文

29.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30.本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蓝色革命”新构想,其含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乃至内陆水域索取人们所需要的众多的优质水产品。提出蓝色革命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31.纳米是一种()。

A.水稻的一种

B.长度单位

C.粒子

D.时间单位

32.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时分

B.午时2时前后

C.上午8.9点钟

D.日落之时

33.计算机的运算采用()。

A.十进位制

B.八进位制

C.二进位制

D.六十进位制

34.当炉火快要熄灭时,往里面撤一把盐,火将变旺起来,其原因是()。

A.盐里的水分能燃烧

B.盐能助燃

C.盐能燃烧;

D.盐里的水分助燃

参考答案

1.A2.B3.C4.B5.B6.D7.B8.B9.B10.A

第3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教学经验;多媒体;逻辑推理

结合多年化学教学的经验,我将我在九年级开学初的第一节课呈现给大家。

九年级化学的第一节课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看题目就知道本节课要呈现给学生一个由化学元素和化学物质所组成的缤纷多彩的化学世界,让学生由未知到好奇,由懵懂到深深地震撼,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下决心将化学学好。我是通过“四步教学法”完成这节课的。

一、贴近生活,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与化学有关的物质的图片:利用化学工艺从植物中提取纤维织成的布匹,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成为了色泽鲜艳的衣料;利用化学技术从甘蔗、甜菜中提取糖分制成的白糖、红糖和各种糖果;从大豆、花生等作物中提取的大豆油、花生油等各种油类;……利用化学工艺从原油中提取汽油、柴油等各种产品为汽车的行驶保驾护航。观看过这些图片,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接下来我介绍了磁性水:“经科学证明,用磁性水浇灌植物,能使植物生长旺盛,人若饮用磁性水,就能使皮肤白皙,促进身体生长。怎样不花钱在家里制出磁性水呢,只要你好好学习化学,化学就可以告诉你。”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是化学呢?我让学生试着自己说一说对化学的理解,然后给出化学的含义。并以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含义:我们将学习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和元素组成,然后学习他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例如:水受阳光和风力作用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小液滴,聚集后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

二、了解学科发展,介绍化学发展史

我给学生讲:化学的发展是从人类使用火开始的,传说人类之初没有火,人们茹毛饮血,还要时常忍受寒冷和野兽的侵袭,苦不堪言,燧人氏上天求火种不得,便钻木取火,他将火种洒向人间的各个角落,从此人们有熟的食物可以吃了,可以用火取暖和抵御野兽。讲到化学就必须提一位名人“杜康”,相传杜康将谷物放在大缸里密封发酵,很久之后的一天他打开缸盖,闻到了沁人心脾的香味,尝了尝后唇齿留香,他想,这么美味的东西给它起个什么名呢?正好这时天空中一群鸟飞过,“啾啾”的叫着,他就给这种液体起名叫“酒”,他又把酒糟放到一个新的大缸中密封发酵,21天后的酉时,他打开缸盖,他闻到了不同于酒的气味的液体,尝一尝也鲜美可口,因为是造酒21天后的酉时发现的,所以他给这种新的液体起名“醋”,我同时在黑板上将“醋”字拆成“二十一日酉时”,从而让学生知道酒和醋是我们中国最先酿造的,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接着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出土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最早的青铜器――青铜小刀,马踏飞燕等,以及我国古代化学的四大发明,重点介绍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联合制碱法,这一切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三、多媒体演示,认识化学的利与弊

如“天梯”――碳纳米管制成的阶梯实现人类登天的梦想、“壁虎漫步”――根据壁虎脚的特点制成的爬墙器等,虽然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便利,但随着化学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白色污染”“赤潮”等是全世界都急需解决的问题,播放图片四川的乐山大佛60年前纹路清晰、表情生动,现在面目一塌糊涂,这是“酸雨”的危害;两极的冰山和冰川融化了,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这是“温室效应”的结果;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这是人类过度使用含有“氟利昂”等制冷剂的后果;海里的海藻疯狂生长,鱼类大量死亡,这是水体污染的结果。播放公益片:一只小鲸鱼在水里前行找妈妈,所到之处到处是果皮、废弃的瓶瓶罐罐、塑料袋等,有的海水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黄色,小鲸鱼还没有找到妈妈,便生病了,越往前行海水的污染越严重,小鲸鱼最后沉到了海底。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共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交流学习经验,教给学生学好化学的方法

先让学生彼此交流学习其他学科的技巧和方法,再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应该注重,化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对定义、定理、现象、规律等准确熟练地掌握的基础上的,它是一门理科逻辑推理的综合学科,尤其是化学实验,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要能用化学的语言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

第4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王清铭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②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却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长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类,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染来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浅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地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⑥秋需要用心去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

⑦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无端生出些许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类带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副聆听天籁的耳朵。

⑧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⑨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思考练习:

1.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条陈述这样说的原因。

2.古典诗歌的“萧索美”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文章以陆游《秋思》中的诗句结尾,有什么好处?

4.阅读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参考答案:

1.主观原因:①城市人都很忙,没人关注秋天的到来;②城市人讲究实用,感情淡薄,为人世故;③城市人关心身外之物(如股票指数、房价涨幅等),忽略了心头的细微感受,更缺乏生命的内在关照。客观方面:①城市的日益现代化导致人们离自然万物越来越远(见不到落叶、月光,更难见到大雁和鹤);②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在城市中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

2.在秋天看到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等萧索景象,会使人联想到时光流逝,心中生出感伤,这种感伤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

第5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理念;现代景观设计;研究

在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下,景观设计逐渐作为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主要是因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国发达地区而言,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也并非满意,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朝着后工业化转变的时期,这种发展现状的存在使得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一定不良影响,此外,在工业的不断发展下,我国的温室效应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难题,而现代景观设计的存在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存在有积极作用,因此是我国在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目前的景观设计中,要求景观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时,必须将低碳理念有效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全面促进我国低碳理念的发展,推动景观设计发展,促进国家安全发展。

1低碳理念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分析

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给我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种现状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发展中要求从低碳出发,全面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促进国家发展。低碳理念的兴起是在1992年,多个国家在巴西签订世界上针对温室效应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性协议,需要注意的是,低碳理念兴起至今时间较短,且总的内涵由于不同的领域之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英国政府曾这样理解低碳理念在经济领域的含义:“在减少资源消耗以及减小对环境破坏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产出率。”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将低碳理念理解为:“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得到保障,但是在保障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小城市的资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另一方面,景观设计是目前我国低碳理念下的重要实现手段,现代景观设计是由有“现代景观设计之父”之称的奥姆斯特德首次提出的,由于其设计的要求以及设计的方法不同,其种类以及不同种类景观设计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代景观设计在功能上大致可以分为居住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以及公共区景观设计还有校园景观设计,将地形作为现代景观设计分类的标准则可以将景观设计分为滨水景观、山区景观还有平原景观,在设计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针对低碳理念下的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

2.1低碳理念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自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由传统设计到现代设计,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低碳理念的发展下,园林景观设计也进入了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理念从生态主义出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也是最早反映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尊重生态主义,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使用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例如,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时,要求设计者主要以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在设计时要从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建造和使用等多个方面出发,旨在尽力减小每个环节的碳排放,将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主义有机结合。(2)注重现代科技的使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现代科技的使用,这也是低碳理念的重要体现。这主要是因为,园林设计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所追求的生活环境而对自然生态所做的改造,在意识上具有主观性,以至于园林设计本身就是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而科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使用,无疑是低碳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绿色能源,为景观照明以及植物的有效灌溉做贡献,在园林景观发展中实现零排放,这种做法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是实现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

2.2低碳理念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表现探讨

我国在发展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城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在时间的长河中,城市的发展随着科技以及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聚集在城市中,这使得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达75%,且就目前世界人口发展而言,世界人口还在不断上升,因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还处于不断增长的局面,低碳理念因此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主要表现在生态城市设计理念、经济发展低碳理念以及重视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3个方面,其中,城市设计生态理念主要指的是以原有的再生城市景观设计为基础,推行新的城市发展设计理念,重视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在自然景观设计时以生态学作为指导设计原理,对城市自然生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建造,而经济发展低碳理念以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别指的是利用高科技技术,对产业进行提升发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以及利用分布在城市中的水域以及绿化区域全面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这是因为,水域以及绿化区域对于城市产生的废气具有吸收处理作用,因此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必须重视水域以及绿化区域的作用,促进城市土壤、植被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发展,努力实现城市可循环发展,推动国家实力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低碳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发展逐渐取得成效,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取得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以及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中,对目前城市中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热岛效应的减缓具有明显的作用,且对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是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综合实力上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关洁.低碳理念下的现代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2]张富余.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5.

[3]邵诗玥.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城市公园绿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蔡玲玲.低碳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及应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5(3):4-5.

[5]王拓,刘武.低碳理念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5(1):4.

第6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正日益加剧,白色污染遍及了全球的各个角落,化学装扮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同时也对她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有力手段。然而,学生通过实验手段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仅在向环境释放着“三废”,而且自身也处在污染之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必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要让学生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在实验课的情感目标中要让学生 “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显然,新制定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绿色化学思想的形成和应用。

一、绿色化学实验的含义

绿色化学是一种理念。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感受,而且进一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实现化学实验室绿色化管理的最基本保障,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还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习惯。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好场所,在实验课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要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如何开展绿色化实验教学 绿色化学实验就是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实验要求化学实验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达100%。化学实验体系放给环境的物质种类是环境体系正常组分中所固有的。如放出的气体是空气中固有的正常组分如02、N2、H20、C02等。实验体系不向环境放出物质。污染废弃物集中处理后转化为非污染物。在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对不可避免会形成污染的实验尽可能使其微型化。

(一)改进化学实验仪器,向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初中阶段我们接触的个别实验可以做一下改进,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我们可以把二氧化锰用布袋盛装,再在布袋上面系一根铜丝,反应完后将二氧化锰洗涤.干燥.回收既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又可以节约药品。

(二)提倡微型化学实验 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

第7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英语 术语 词源 翻译

一、英语专业术语的词源

1.直接创造新词

新的专业术语的产生要由两个因素的决定。一是已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各门学科每天都有新理论、新发现、新发明涌现,故英语词汇家族也随之不断诞生新成员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很多,如fax(传真机),fiber optics(光学纤维),videotape(录像带),multimedia(多媒体)等。再如随着电话机种类增多,相关新词频频推出:beeper或pager(寻呼机),cell-phone (手机),pay phone(共用电话)等等。新技术也带来许多问题,诸如:greenhouse effect(温室效应),greenhouse gas(温室气体),noise pollution(噪音污染)等等。产生新的专业术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应用于各门学科,使得行业分工更细化,相应地产生出描述这些新分支的词汇,诸如: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ecosystem(生态系统)等等。各行业不断细化的同时,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也在加深,由此产生大量新学科。这种发展趋势下又创造出大量新术语,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bioengineering(生物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遗传工程), bionics(仿生学)等。

2.旧词新义

旧词新义是生成新词汇的简便方法之一。从旧词的核心意义出发引出新意义的专业术语不在少数。如:window本来为“窗户”之意,在计算机语言,则为“电脑视窗”;library意为“图书馆”,在科技信息术语,专指“信息库” recycle原意为“再循环”,随着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现指废物的“回收利用”。

3.吸收外来词

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有吸收其他语言的传统。随着国际间科技交流口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外来专业术语直接被英语吸收利用。如从口语借用的tsunami (海啸),来自法语的warrant(逮捕证,市查令), summons(传票),等等。

二、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

1.意译

这里的意译是指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区别于“音译”。意译法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它能使读者直接了解术语的含义。就英语而言,有不少专业术语是由派生词或复合词构成的,故必须确切了解原文术语的构词手段及含义,才能译成相应的汉语术语。例如:input输入;output输出; holography全息摄影术;monopole中极;bandwidth频带宽度;walkie-talkie步话机等。 必须指出,意译科技术语时,要仔细判别各种缩写词、缩略词的含义。例如:radio waste放射性废物;nuke-nuclear weapons核武器;sky lab天空实验室。

2.音译

音译也是翻译英语专业名词的一种常用方法。某些由专有名词构成的术语、单位名称、新材料的名称等,在翻译时都可采用音译法。考虑到译名的规范化和通用性,用词要大众化,读音应以普通话的语音为标准

1)新发现的自然现象或物质名称。例如:gene基因;quark夸克。

2)计量单位名称一般用音译。例如:Hertz(Hz)赫兹(频率单位);lumen流明(光通量单位);calorie卡路里(热量单位)。

3)新材料的名称,一般采用音译。例如: nylon尼龙。

3.音意兼译

在科技英语,有些术语采用一部分音译,另一部分意译的方法。例如:Doppler effect多普勒效应;Rockwell hardness罗氏硬度;Young’s modulu杨氏模数。事实上,音意兼译在术语翻译中,已越来越普遍。这是因为它不仅保留原词的语音或部分语音,使人一眼便能识别出“这是外来词”,而且还能给出简明的意思,避免纯意译引起的误解。比如:media译成“梅地业”易使人误以为是外国地名,译成“媒体”就明白多了。音意兼译还能造成合乎需要的联想,例如cyber音译为“赛博”,结果与“全球资讯网或网际”毫无联系,反倒使人联想起比赛、拼杀。而hacker译为“电脑黑客”,却能使人对新词语的使用领域一目了然。

4.形译

1.某些产品或材料的外形与某个字母形状相似,并以该字母定名时,可译成相应的汉字或译成其形象。例如: U-iron槽铁; 0 -ring环形圈。

2.以某个字母代替某种概念时,可直接将字母译出。例如:X-ray X光; Y-ray Y射线。

5.原样拷贝

英语里有大量字母缩略词所形成的专业术语。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日趋频繁,这些术语经常还没来得及找到合适的翻译,就已经原样流传开来。因此对它们除根据其原组成部分进行意译外,还可以直接照搬原文,如CT(计算机射线断层扫描)、 WTO(世界贸易组织)、 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MBA(工商管理硕士)等等。

6.创造新词

语言最是富有生命活力的,社会新观念、新思想、新概念都成为它取之不尽的源泉。在人类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社会发展迅速,一些新词汇也被一些国际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赋予了新的含义而频频出现在国际财政、经济、文化等重要领域的文献中。如“Micro-enterprise”这个术语,目前国内许多词典尚未收入,它最先出现在美洲开发银行的文件中。很快被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际开发署( U SAD)等全球性经济组织应用。美国国际开发署还制定了“Micro-enterprise”革新计划,该计划包括Micro-enterprise最佳实践,Micro-enterprise技术援助、Micro-enterprise优惠基金等项目,其中的优惠基金项目宣称:“The program for innovation in Micro-enterprise is an activity of USAD’S Office of Micro-enterprise Development,which finances USAD Mission managedmicro-enterprise project. The purpose of the fund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SAD missions micro-enterprise initiatives ensure the top quality efforts receive adequate support. The Prime commitment to initiating or expanding micro-enterprise activities “Micro-enterprise innovation program多次出现“micro-enterprise”与其他词组成的词组,如:micro-enterprise development, micro-enterprise project, micro-enterprise initiatives等。上段文字可译为“微型企业革新计划是美国国际开发微型企业开发处开展的一项活动,旨在为其机构策划和管理的微型企业项目融资。该基金用于提高其代表机构扶持微型企业的行动质量,保证其优质工作得到充分支持。优惠基金支持美国国际开发署为创办或扩大微型企业而作出的庄严而有力的承诺。”

社会木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术语伴随着新概念的产生而在各个领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对此予以极大的关注,仔细研究源语新词特有的社会经济信息,尽可能在社会的发展中传神地在目的语中体现新词的内涵,使我们表示新观念的术语和国际通用术语保持一致,为中外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交流建立一座语言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Biuina, A. R.(1999) Neolonisms in Inlernalional Devel-opmenL Translation Journal, Volume 3, No. 1.

[2]The Pitman Press. Bath.陆谷孙.(1993.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8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碳信息;信息披露;财务业绩;碳会计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5-0090-0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构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这种恶性效应严重地威胁着全球的生态平衡以及各国的利益。温室效应不仅会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也会致使各国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衰退。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引导下,世界各国各界都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新挑战。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碳会计研究在国外各大学术期刊频频出现都标志着碳金融、碳信息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和世界学术界的重视。

截止到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重上升为23%,经济增长和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再次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势在必行。为此,我国确立了低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经济发展要走低碳之路。作为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者,各大中型企业纷纷节能减排,并公布相应的信息数据。这一系列信息数据的披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吸引了国内会计学界的高度关注。低碳经济研究已然成为学术界的前沿领域。

一、碳信息产生和内涵

碳信息的披露既涉及到财务管理、会计理论等经济类学科的范畴,也涉及到环境科学、化学等一系列自然学科的知识,从内容上来说较为庞杂和新颖,目前,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都处于理论研究的前沿,相关参考文献并不充分。目前,学术界对于碳信息的概念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

碳信息的理论研究目前有两种出发点,一种是基于碳足迹的碳实物量核算数据,另外一种则是基于碳会计而产生的信息。前一种是基于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把经济活动中的碳的产生、传递过程综合考虑,计算各个环节的碳足迹。曹淑艳等(2010年)把碳足迹分为直接碳足迹与间接碳足迹,前者由产业部门直接燃烧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而产生,后者系产业部门使用电力与热力而产生。将产业部门间接能耗引致的碳足迹定义为间接碳足迹。直接碳足迹与间接碳足迹之和,即为完全碳足迹,而碳信息则是通过碳足迹链来表达出来。

从碳会计角度出发,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碳会计核算而对碳信息进行定义。碳信息最早的起源是1978年,挪威学者艾弗森认为,政府没有公布能够反映社会环境变化的相关数据,而我们一贯使用的财务报告和财务指标也不能够体现目前环境污染的状况。崔斯特瑞姆等(2002)曾对与碳排放会计很接近的净碳通量会计进行说明,他认为,各国应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提出各国应当提供碳通量“源头排放和清除”的信息。斯图亚特等(2008)最先提出了碳会计的含义和内涵,他认为碳会计包括碳排放和碳排放交易引发的事项。而所谓的碳会计信息则是建立在与之相应的碳会计之上。安斯(2008)在其研究论文中认为,碳会计所提供的碳信息并不应当作为全部的碳信息,与气候相关的一些信息、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等信息都应当属于碳信息的范畴。碳信息的披露不一定完全要按照碳会计的条文,遵循一定的披露格式,而应当把更多的环境信息内容融入其中。

我国同样研究了碳会计体系的构建和内涵,并且对碳信息提出了一些认识。学者周志方,肖序指出,我国需要逐步建立碳会计体系,实现碳会计与国际准则趋同,并且能够和我国的会计准则相一致。他认为碳信息:以低碳经济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一系列方式方法而得到的,关于碳减排、碳资金运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活动的碳基价值信息。闫明杰(2011)则对碳会计发展进行了非常乐观的估计,他认为碳会计可以作为整个会计体系的一个细化存在。而碳信息则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对碳资金运作进行全面、完善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而提供的碳相关信息。这将在今后的碳会计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也有学者综合考虑这两种出发点,进行跨学科探索。阿道夫和胡安路易斯(2010)把生产链终端的产品作为碳足迹计量的切入点,利用碳足迹的核算方法,以数据的形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的碳信息。将生态科学和管理学学科相结合,提供更为详实的碳信息。这样就弥补了会计核算的不全面性,把资源环境学的专业性和碳会计、碳财务管理相结合,对碳排放有更加全面的诠释。

二、碳信息披露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对碳信息披露、碳会计体系建立等理论问题关注较多,主要的研究是基于碳信息披露现状及方式、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碳信息披露与利益相关者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碳信息披露现状及方式

由于碳信息逐渐受到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重视,欧盟和美国试图将其放入会计准则之中,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在相应方面做出了努力,一些欧洲公司已经在细化的范畴尝试把碳资产列入财务报表。

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对日本行业内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进行碳信息披露,也没有把碳信息披露和企业的财务绩效结合分析。而仅有进行披露的企业也仅仅以单位产品应达到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方式进行披露。

科曼(2008)认为由于没有合理的披露制度作为保障,碳信息披露的内容繁杂而纷乱,信息的可比价值不高,这样就很难理解碳排放和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加强碳披露方式和内容的可理解性是增强碳信息披露价值的重要步骤。

周一虹(2005年)认为,信息披露应按与环境管理的相关性原则,分行业进行披露。也就是说,重污染行业对碳信息披露要全面、详细,例如,在重污染行业的披露中,应在财务报表中分别明确列示由于环境信息带来的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变动,以及排污权交易引起的现金流量,并且应在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

张巧良(2010)认为,完善碳信息披露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来说,碳排放所造成的财务效益的变化、公司战略的变化、公司经营风险、公司所面临潜在的违法风险和社会责任都应当是披露的内容;而从方式上来说,可以从上述各个部分汇总信息来反映碳排放的结果,这既包括财务报告中数据的形式,也包括公司战略等描述性的信息。

郭海芳(2011)在其研究成果中认为,碳信息披露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而完善碳信息披露的首要目标是建立碳信息披露体系。该文认为,碳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包括披露指标、披露要求、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四个部分。

郜东芳(2012)在其硕士生毕业论文中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的碳信息披露状况。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上市公司更愿意采取表外披露的披露方式,并且主要通过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进行披露。文中,作者认为应当从政府制度建设、学术理论建设、和企业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来改进我国企业整体的碳信息披露工作,同时,作者初步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二)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艾德安认为,国际或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在社会组织和其他民间团体中签订的合约,以及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是目前大部分公司披露碳信息的主要动机。其中,最为重要的动机则是法律法规的约束。碳排放量也同时作为投资者投资风险评估的依据之一。

张彩平、肖序(2010)指出由于我国没有公认的碳会计准则或碳会计核算标准,因此如何加强碳信息的披露,能够为政府监管提供足够的信息并为投资者提供合适的依据则是研究的重要议题。作者认为碳信息披露较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不足。由于碳信息披露会给企业造成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可能暴露企业由于环境问题而存在的投资风险,企业的碳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并不高,大多是被动要求提供。其次是缺乏相关的碳信息披露标准,目前,对于碳信息披露方式和披露绩效的研究较少,主要会计领域的学者大多关注碳会计的计量,而非披露问题。

简丽霞(2012)在其研究成果中发现,公司负债程度、公司规模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影响碳会计信息披露。其中,公司的管理层持股量大对碳会计信息披露有促进作用,而公司的发展能力则与碳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但在公司治理结构指标中,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否统一和独立董事比例没有显著影响。

(三)碳信息披露与利益相关者

2000年,气候变化投资者项目于伦敦成立,该项目是由全球多个投资者主动倡议发起的。这个项目要求世界大型企业和著名公司应当按照年度公开其碳排放信息以及为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内容。该项目所倡导的碳信息披露流程已经为许多企业所引用。该项目所提供的碳信息不仅能够为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也同样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及以现金流入方式体现的环境效益。

奥德耶特(2005)指出,为了更好的评估企业的价值,全面评估企业由于企业的环境影响而带来的现金流,一般来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会要求了解企业的碳排放和碳交易权等信息。这时,一般来说,这些利益相关者会从各个方面给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信息予以披露。而从这些环境信息中,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的排放行为,从而要求企业进行改进或者调整。这样,就可以反过来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

美国学者德里克(2008)等研究者对美国另外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部分企业认为,由于超额排放要额外付费,那么同样的,如果企业持有排放权则会将其视作为资产。作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这表明,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投资者也将其视作公司的一项资产。

大卫·雷纳等(2009)分析了电力行业选择碳项目的影响因素。由于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较大,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因此,在考虑评价投资项目时,不能仅仅依据项目的财务指标和现金流入,更应当综合投融资过程中的碳成本,尤其是对于低能耗或者节能项目,也要充分考虑其所带来的低碳经济效益。这不仅会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企业的利好形式。

三、简要评述和总结

通过对当前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发现大部分关于碳信息的披露是基于碳会计计量方面的各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只有具有普适性并且较为完善会计确认体系,碳信息披露才能统一、全面并且具有可比性。

从碳信息披露体系构建角度出发,由于相关的碳信息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交叉学科的研究较少,碳信息的披露还处于理论概念的探索阶段。由于碳信息披露是包括信息收集和信息披露两个步骤,因此,亟需尽快完善碳信息的定义和涵盖内容的确定,奠定下一步信息披露的基础。

从目前研究的样本和数据出发,总体来说,国外目前对碳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主要是相关性分析:即了解碳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负债程度、企业绩效等指标的相关性,或是择取一个行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这具有行业局限性,并且通常来说,样本也较少。就国内学者研究成果来说,大部分学者都是在试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碳会计定义和标准框架,一些采集数据的实证研究大多也是集中在碳会计计量方法上,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较少。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虽然有些学者研究了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环境效益,但是较少有研究能够把碳足迹和碳会计两者结合起来,以碳足迹为基础提供能够为财务管理、企业战略选择提供依据的碳信息。

就我国来说,对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现有的一些实证分析主要是基于描述统计分析,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行业进行归类,这种描述性统计仅能说明碳会计信息目前的披露状况,并不能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把企业业绩和信息披露联系起来,这也就造成研究成果对利益相关者的实用性较低。笔者认为要全面研究碳会计信息和企业绩效相关性,需要把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和企业外部的市场表现结合起来。从企业内部外部两个维度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是否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四、展望

由于该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碳信息披露体系尚未出台,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碳信息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学多个领域的综合内容,需要把多个学科相关理论融入碳信息披露体系,才能够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利益的一致性。

此外,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不难发现在研究角度上,国内外众多学者侧重于碳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企业业绩的某一个指标或者某几个指标的影响,或对于企业融资方式方法上的影响,但对于市场外部表现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是现有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要全面研究碳会计信息和企业绩效相关性,需要把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和企业外部的市场表现结合起来。从企业内部外部两个维度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是否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Tristram O. West,Gregg Marland,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emissions,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2,(91):217-232.

[2]Alfsen K. H. ,Bye T. and Lorentsen L.,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analysis:The Norwegian experience 1978-1986[M].Statistic Sentralbyra(Osio),1987.

[3]O'DwyerB. UnermariJ.,HessionE.User,Needs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perspectives of stakeholders in Ireland[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5,14(4):759-787

[4]Adrian Wilkes,Carbon Cost:Corporate Carbon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Aldersgate Group Report [R].May,2007,(9):1-9.

[5]Ans Kolk,David Levy,Jonatan Pinkse,Corporate Responses in an Emerging Climate Regime: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ommensuration of Carbon Disclosure [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17(4):719-745.

[6]Derek M. Jonstonetal. ,The Value Relevance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llowance: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he Related United States SO2 Market[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7).

[7]David Reiner,Xi Liang,Behavioral Issues in Financing Low Carbon P.wer Plants [J].Energy Proscenia,2009,(2):4495-4502

[8]Adolfo Carballo-Penela,Juan Luis Dom enech,Manag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ethod com posed of financial statements(MC3)[J].Int J Life Cycle Assess,2010,(15):962–969.

[9]闫明杰.碳会计的会计体系构建探究[J].商业会计,2011,3(7):7-9.

[10]周一虹.排污权交易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J].环境保护,2005,(3):56-61.

[11]张彩平,肖序.国际碳信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3):77-80.

[12]周志方,肖序.论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中国能源,2009,23(11):91-96.

[13]王琳,肖序.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172.

[14]张巧良.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J].当代财经,2010,(4):110-115.

[15]刘美华,施先旺.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研究[J].当代财经,2012,(6):102-111.

[16]简丽霞.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17]郜东芳.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18]王琳,肖序.碳财务战略理论前沿:一个新的研究视角[J].财务与金融,2012,(4):1-5.

[19]周志方.论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12):19-23.

[20]李怀政,林杰.碳排放、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12,(1):202-209.

The Review of Carbon Disclos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Sun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第9篇:温室效应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 园林造园材料

Abstract: with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spread all walks of life have corresponding low carbon measures, garden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landscape project its own one of the aims is adjusting air temperature absorption greenhouse gas to improve urban microclimate rol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eaning of low carbon gardens, from la materials use the problem,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gardening material use.

Keywords: low carbon landscape gardening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面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低碳发展已没有选择地成为遏制全球增温、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低碳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转换观念和思路,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更深层面。目前,低碳理念的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绿色建筑等方面已有相关的研究。而在园林方面,低碳的发展与理念的运用研究却很少,但随着低碳理论的更加完善,园林景观的建设与社会及经济的同步发展,在园林景观中体现低碳的理念已是大势所趋。

一、低碳园林的概念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区域内唯一的自然碳汇,可以降低城市碳排放比重。绿地中的植被、湿地和微生物可以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因此,城市园林绿地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担负着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重任。

合理布置与利用城市园林绿地,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形成城市农业基地,减少城市的总体能耗,达到减排的效果。

低碳园林就是在满足城市园林绿地功能的前提下,在城市园林绿地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合理规划设计,使城市园林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在选择材料、施工建造和日常维护时,应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排放量简言之,低碳园林就是以高碳汇、高观赏性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园林形式。

低碳园林的内涵包括两个部分: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通过合理选择植物与科学搭配植物群落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的碳汇功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在建造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地时,应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 排放量,以符合生态设计原理。

二、造园材料的含义与地位

园林的设计和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水、能源和材料等方面。其中,造园材料作为园林建设的物质基础,作为表达园林设计理念的客观载体,在园林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园林材料对建设低碳园林意义重大。在此提到的造园材料包含硬质材料与软质材料大类,硬质材料包括园林中地面铺装材料,建筑装饰材料,雕塑小品材料以及各种设施材料;软质材料指绿化材料,包括地被、乔灌木等。

当前造园材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追求大气派高档次,导致资源浪费

园林设计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外部空间,应该以舒适实用为前提,再考虑美观价值,但不少设计者为了追求景观的大尺度、大色块、大手笔、大气派,对原场地材料彻底地抛弃与翻新,不考虑项目所在地居民和游客的使用需求,按照“经验”和常规统一标准来进行规划设计,机械性地把落叶乔木换成常青树,乡土“杂灌”换成“四季有花”的异域灌木,“杂草”换成国外草坪草,自然地形改成人工假山,盲目铺设大量高档硬质铺装建设大广场,使用各种大规模的新型材料,堆砌各种景观小品。花费巨额资金引进大树、古树等,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此外,一些设计师盲目无选择地吸收各种外来设计元素,一味追加无谓设计,造成最后作品的无主体性,毫无个性,散失景观设计的意义。

2忽视乡土材料的生态效益与人文效益

采用乡土植物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消除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成本维护。相对于引进的外来物种,更具生态效益。此外,乡土材料还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因子,人们对于某种自然材料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且与这些材料的质地、肌理、色彩,甚至气息水乳相融,构成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深层内容所以,乡土材料的使用,则显得更为贴近自然和该地区的植物景观环境,最能反映其园林景观的地方特色。

3后期管理养护工作怠慢

对园林材料的全面维护与管理养护是节约造园材料的

重要环节。定期维护可以延长材料寿命,保证景观效果

尤其是一些易污损的硬质材料,如木材、金属、玻璃等更要注意日常的维护。在园林植物养护方面,定期浇水、修剪和防治病虫害,尤其病虫害的处理和生物防治,可以大大提高园林的景观效益,而目前的园林施工方法和管理养护手段还存在着技术手段不合理、技术措施和设备落后等问题,比如反季节种植、喷泉外泄、大水喷水浇灌等做法,以及后期材料维护环节的缺失,不仅使景观效果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导致材料更换所带来的水、土、植物以及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4不遵循自然与生态规律的设计,不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不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规律的设计,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设计,如盲目引进外来植物(如长江流域引进许多不适宜的热带植物、冷季型草坪等),导致成活率极低,后期养护成本增加;以及在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建设物种单一的大草坪而不考虑应该采用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的绿地形式;停车场铺地的材料不符合承载要求,导致景观效益的降低,与更换成本的增加等。

四、对低碳园林中造园材料运用的建议

1坚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

面对日益紧缺的资源,作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物质基础,需要从节约资源成本的角度进行考虑,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从生态承载和环境容量出发,在设计过程中将自然因素和设计素材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和材料的潜力,并尽可能循环利用,从而保护自然资源。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努力推广地方材料

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不仅能够符合设计生态化的要求,也可降低工程造价,并且能够突出园林绿化的地域景观特色和时代特征,除了推广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材料以外,设计师更应该注重挖掘地方材料的特性并与新的设计手段。新的工艺结合,在传承文化精神的同时获得新的材料形式与新的突破,还应该注重地方材料的应用,使其既尊重历史传统,又可为新的景观注入现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