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第1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交流讨论,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阅读”的良好习惯。

2.了解怎样在句子中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

3.体会顺序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4.积累背诵《春日》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如何描写人在入迷时的样子。

3.积累背诵《春日》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通过交流讨论,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阅读”的良好习惯。(重点)

2.了解怎样在句子中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重点)

一、交流平台:总结方法

1.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单元大家一起学习了三篇课文,从中你一定有所收获,谁来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回答)这节课让我们带着收获进入语文园地的学习,看一看哪位同学掌握得牢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2.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我们学习时用上了什么方法,完成了什么任务?(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在大家学习课文《故宫博物院》时,我们共同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二是详细介绍一处景点。

3.请你分享完成这两项任务的方法,或者你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学生自由说)

4.教师小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没有必要把材料二再分析阅读,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再进行分析,排序就可以了。若我们完成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就与刚才的任务侧重点不同,我们就需要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再进行分析,可以忽略材料三。

5.学习《竹节人》时,大家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回顾课文,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相关联的段落应该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而关联性不强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如,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6.

师总结:读书时,同学们应该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

二、词句段运用:关注描写方法

生活中有无数个瞬间,怎样定格某个瞬间,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呢?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1题。

1.思考:你觉得哪个情景写得最好?先朗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情景,再分享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交流:

(1)第一个片段,作者抓住“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4个关键词语,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当时场面的热闹气氛。

(2)第二个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4个关键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观战人入迷的情景。(3)第三个片段,作者通过“上前、后退、叽里咕噜、闪着异样的光、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痴痴地微笑、轻轻地舒了口气”等关键词,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巧用“……”“——”,写出罗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入迷的情景。

教师总结:在描写场面时,可以采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这样可以使内容生动具体,吸引读者。还可以巧用标点符号,给文章增彩。

2.体验尝试: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情景,运用刚刚大家总结的方法,练习一下。

3.学生分享,投影仪展示,全班点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顺序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2.积累背诵《春日》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一、词句段运用:学习有序的表达

1.在文章中对一种事物进行说明时,为了使条理更清楚,让读者更明白你所表达的观点,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呢?

2.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2题,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介绍说明事物时,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可以使表达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3.创设情景,表达交流。

(1)班级里举行“竞选班级体育委员”的活动,你会用什么表达方式,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己?(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我竞选班级体育委员的理由:一是我爱好体育运动,跑步是我的强项;二是我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我有责任感;三是我能带领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

(2)你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想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你会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说明理由,表达观点?(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亲爱的妈妈,踢足球有很多好处: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强;二是能强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结实粗壮;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健康……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春日》,教师指导朗读,齐读。

2.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画面,体会喜悦的心情。

(1)借助资料,小组内成员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教师适时指导。

(2)全班交流诗句描述的场景,想象春天的画面。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作者喜悦的心情及古诗中的哲理。

3.通过对古诗《春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第2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关 键 词】 历史题材;爱国价值观"培养;品德与社会

诵读声朗朗,却难走进心坎里。开展“爱国价值观”有效培养实践的目的:任何道德行为的践行,都需要经历获得道德认知、积累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这前三个阶段,“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是如此。“爱国价值观”的提出,是党的十对全体公民提出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如仅仅将“爱国价值观”的培育定位在诵读层面,那么简单的知晓一定不会对“理解认同、感悟反思、铭记立志、实践行动”做出任何有价值的指导。

开展“爱国价值观”有效培养实践的迫切性:笔者认为,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历史题材课堂学习应是高效的,其中包括依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与祖国”这一知识序列,结合“时展特点、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开展分阶段的让学生有知识增量,更有内心感悟,乃至“触动心灵”的历史题材之有效教学。以下结合对中段“我与祖国”这一知识序列将实践与思考做阐述,愿与同行剖析探讨实践之价值所在。

一、重方法选择,甄选学习载体:“动手动脑”感知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跳脱流水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认知阶段有所尝试从而为获得相应的内心感受做铺垫。认知的最初一步就是看一看、读一读,了解一下。然而看过了、读过了、了解了,真能够理解明白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看和读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没能引起学生思考,那么看和读就成为工厂生产线上的流水步骤,只是在走程序,只为了看而看,读而读,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具有“年龄差异、心理差异、学能差异”的生命个体。

如何针对学能差异,“甄选教学载体,择优教学方法”,促成学生获得道德认知和情感?①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尤其应该正视和重视不符合教学预设的学生反馈,不忽略,不将预设“进行到底”。②适时引导探究方向。如能当堂了解并确定暂时影响认知的关键点,定出释疑的下一步调整方法为佳,或也应在课后及时通过查阅、请教等方法,做出调整尝试。③善用学生实践探究。鼓励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去做,成也好,失败也好,都是宝贵的学习经验。即使失败也能获得失败的经验。④细致指导实践探究。指导分:前期指导,着重探究前讲明目标、提出方法;中期指导,着重跟踪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把握关键、做出调整、及时纠错;后期指导,着重反馈收效成果,指导交流性展示、小结方法经验、鼓励优秀作法。

【案例】

解决认知疑难:《》释疑“乡愁”

情境再现:组织引导《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时,在已介绍完香港、澳门、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历史及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台湾与大陆关系日渐回暖,两岸已通商通航,相互促进旅游贸易等知识后。笔者请同学们读读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体会海峡两岸是一家的骨肉亲情。很多学生仍然表现为对海峡两岸分隔、家人分离的不解。他们问道:“为什么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为什么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课中困惑:笔者反思,虽然台湾的历史已远离这代孩子的生活,但远得不至于不能以了解与感受的心态走进这段历史。了解历史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更应借助教材,选用一个合适丰满的教学载体,让学生们拥有其年龄段必须具有的爱国情怀。

解决方法: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却说要在下节课开设专门的视频观赏,观片后答疑。同时,还请学生做台湾历史知识的资料搜集查找。此时,笔者想到一套绝妙的教学视频――央视在2008年12月播放的大型纪录片《》。此片以北京故宫珍品南迁,博物院创建发展历史为缩影,折射宝岛台湾历史,是一部视角独特、生动翔实的好教材。

【反思】

上段教学中,甄选了两个载体,也是前后两个教学步骤:一是资料查找,重课外,以鼓励学生探究为主;二是观赏纪录片,重课上,以激发学生感受为主。前者作为初步认知的铺垫,后者是较为被学生所接受的形象化的认知过程。没有比亲身查找资料、获取知识更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道德认知学习。他们通过书籍、互联网获得许多台湾历史图文资料,也通过询问家长朋友获得许多口授知识。而后,学生们深深地被纪录片《》吸引,第一集里军队渡海峡撤离大陆的珍贵黑白影像,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两岸骨肉分离的真实历史,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内心震撼。

“爱国价值观”的培养先从“了解国史”迈出了第一步。多元途径引领“动手、动脑”的有效实践性学习和全程的有效思考:以上两个教学步骤,让学生心生许多感动,这种感动非同我们一般理解的是受到别人帮助后的感动,更多的是一种被震撼后的发自心灵的触动,这种感受来之不易,它不会是“空中楼阁”高悬于“听来的,老师告诉我的”这样的无效教学,它有最真实的基础就是学生动起来了,不是静态地坐于课堂一味地读和听。借助教材、音像、网络资源以及同伴、家长、老师等人力资源达成了解台湾最初步历史知识的探究目标,在教学载体的推进下,学生们有了对台湾这段历史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初步理解。

二、重情感激发,珍视课堂瞬间:“动心”感动

“重视学生适时情绪,激感共鸣”是为了紧抓学生已有的课堂情绪和内心感受从而为获得相应的内心感动做铺垫。感动发自内心尊崇独到的心灵感受,如能经过思考的锤炼,就成为专属于学生个体的独到思考所得,值得珍视。笔者认为如能紧抓某个教学瞬间,重视情感的激发,定能促进学生思考,从而生成独特的道德感悟。而最终感悟也将为日后的行为实践奠定心理基础,并指引方向。

如何紧抓学生情绪,“珍视课堂瞬间,达成情感激发”,促成学生获得内心感悟和感动?①紧观课堂表现。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具体情况,分组倾听,不要遗漏。②选取典型个案。重视学生反馈中有价值的讨论点,全班展示。③鼓励逐一谈感受。可以说给同伴听,也可以说给全班听,有话则长,无话可短。④重视“为什么”这类追问或认同语。教师可在学生抒发感受的后,追问一句“为什么?”或者表示认同的引导语,如“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这么想的?老师也感受到了,谢谢你的分享!”等语言,发挥语言在情感上激发感动的因素,进一步促进全班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实录】

促进情感升华:“晒”收获,“享”心情

第二节课上,笔者问:课前做了台湾历史资料收集查找的同学请举手。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小手,手里有着各种颜色的卡纸,上面贴着一些打印照片也写着一些字。笔者又说:真不错,请大家先在小组里按顺序分享给伙伴好吗?一会儿,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先来说。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习惯按照同学们的性格脾气、志趣爱好、知识构成等要素,让孩子自发组成了8个“自然学习群落”,每组4人,一切以孩子们自愿喜欢为主,在小组里即使某个孩子不愿意说,也可以做个好听众。孩子们开始分享材料了,笔者开始巡回听,找找有没有什么很棒的切入点。

很快笔者发现一些有价值也贴近孩子们自己生活的汇报点,于是各小组开始发言了:一个孩子得意地指着卡纸上打印的“百度知道”栏目说他在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1992年余光中老先生在阔别祖国大陆43年后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录,了解到《乡愁》的创作背景是在他离开大陆整整20年时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成,仅仅用了20分钟。一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指着卡纸上的一幅白菜图说,这是她按照故宫博物院“翡翠白菜”的照片画的,她又告诉大家这颗白菜的真品原本应该待在北京故宫呢;一个孩子拿着她在卡纸上手抄的《乡愁》,说在家和爸爸一起练习过朗诵,现在懂得里面的意思了,她想朗诵给大家听;还有一个孩子拿着好几张卡纸讲了个“台湾原乡”的故事。

【反思】

学生们在介绍自己的调查所得时,情绪是饱满的。有的同学在自己的调查资料上写下“我终于知道台湾的故事了!”“我好想在这个假期去一次台湾!”这样的话语。“终于”“好想”表达的是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和一种迫切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心情。这种独到的感悟因学生了解国情、尊重国情而显得如此自然真实。

“爱国价值观”的培养又从“尊重国情”迈出了第二步。同伴分享引领“动心”的有效实践性学习和全程的有效思考:课堂上,所有同学都盯着发言的同学,生怕漏掉一句话;同学们时不时还发出“原来是这样”的认同声,说到好时,还情不自禁地鼓掌。不管是原乡故事里遮不住的乡愁,还是里的国宝故事说的都是那段台湾的历史,也是祖国的历史,虽然满目疮痍,但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因此维护祖国统一,深信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土地这样的爱国情感的种子,也深深地在同学们心里扎了根。

三、重课后实践,鼓励自主实践:“动身”感悟

“重视学生自主实践,促进道德行为”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道德实践。笔者认为,课后的实践既是课堂的延伸也是检验教学效度的手段,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己思考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历史知识学习效度,实践爱国价值观”为出发点,笔者制定出“四级”进阶式“微日志”操作:①确立主题框架:依据学情和教材系统中历史内容的分布,确立个性化“微”日志的各个学习主题。②确定时间起始:依据主题框架,结合教学步骤,确立个性化“微”日志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的时间点。③确定创作形式:依据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要求,确立个性化“微”日志的创作形式。④确定固定板块:依据主题、时间点、创作形式等,定位个性化“微”日志的各个板块,形成一种适用于中段的历史学习操作模式。以下将三、四年级历史题材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微”日志列出操作方向。“爱国价值观”的培养再从“尝试实践”迈出了第三步。

1. 让感知成为学习的初始。无论是培养“爱国价值观”还是任何一个道德品质,感知过程中教师应甄选合理精彩的教学载体做好教学内容呈现,从而让动手、动脑的探究、感知真正成为学习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

2. 让感动成为学习的推进。感动有无数种原因,但不同的感动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必然触动了学习者的内心,因此要善用“动心”感动这样宝贵的课堂教学情绪,让感动成为教学过程有效的推手。“爱国价值观”的培养正需要无数基于祖国认知的感动积累起厚实的基础,并不是无情感的“空中楼阁”所能构建出学生的爱国品质。

3. 让感悟成为实践的基础,让实践促成道德的践行。感悟因为有了悟出的道理、方法而成为实践重要情感基础和方法基础。因此在“爱国价值观”的践行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体系,结合课堂所授为学生创设相关的课后实践内容,并积极利用好课内时间指导、反馈。

让我们用“尊重学生、启迪心灵、滋养价值观”的教学观来开展品德与社会的历史教学,用尊重甄选学生适用的教学载体,让学生感知;用启迪唤起学生内心感动,启蒙感悟;用滋养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感悟;用实践培养拥有“爱国价值观”等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合其年龄身心特点的新一代学生。

【参考文献】

第3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中图分类号】G42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分别是:《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和《说“屏”》。由于五篇课文中有两篇都和“桥”有关,所以,教材把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为“说不尽的桥”。然而,我本人就自己教过的两级学生的教学效果来看,让学生收集资料后介绍各种各样的桥,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架一座桥。

第一次教学时,我采用了传统的“说桥”模式。即先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安排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设计”“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等各子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设计互动问题,准备好资料,教师参与安排指导。然后用2课时进行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分别把各自收集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中“中外名桥”小组还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名桥图片,两堂课安排得满满的,但却把很多学生听得直打哈欠,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次教学时,我采用了“架桥”的方法。在将要教学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时,学生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用石头架桥的游戏,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一文,我们也想自己架一座石拱桥,咱们学校离河边近,能不能让我们到河滩上去架桥玩?”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有创意,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到了那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后门外的河滩上,4人一小组,让学生自己用片石架一座拱桥,架好后看能不能站个人上去。这个单元学了《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从课文中知道了中国石拱桥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三个特点,如果试验成功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活动开始了,学生们兴趣高涨。各小组找来片石、废砖头等材料开始架桥,第一次有很多小组都失败了。后来,他们采用了少数成功的小组的经验:先找两块大石头做桥墩,在这两个桥墩之间用细沙石磊起一个小土堆,然后用片石在小土堆上从两边桥墩向中间砌桥拱,拱合拢后,再用手掏掉拱下面的小土堆,这样,一座石拱桥就架好了。第二次,大部分小组的石拱桥4个人站上去都没跨,学生们忘乎所以地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杰作,欣赏着石拱桥那优美的弧线,直观的体验了石拱桥超强的承重能力,理解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以上就是“说桥”和“架桥”两种不同的方法。相比之下,“架桥”方案明显优于“说桥”。不仅教学效果更好,而且我认为“架桥”方案更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了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内容综合”方面强调:“注重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综合”。“架桥”的方案中,“拱”涉及到数学上的弧形和物理上的力学方面的知识,是让学生对这两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

二、体现了实践性。综合性学习要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特点: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我国在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架桥”的方案中,学生在学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后,自己动手架一座石拱桥,正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个理解运用的过程。

三、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笔者非常赞同学者庞维国的观点。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的。“架桥”的方案从提议到实施全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架桥的过程,4人小组里的成员,有着细致的分工和充分的合作。4个人中,有捡片石、废砖的,有安桥墩的,有磊小土堆的,到了架拱这个环节,则要4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可以说,合作是架桥成功的前提。

第4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一、优化环境,搭建资源使用平台

伴随着“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我校着力优化环境,建立校园网及远程教育资源中心,搭建资源使用平台,使农村教育插上信息的翅膀,为师生的资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天网-地网-校园局域网三网合一。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学校添置了多媒体计算机,改善现有计算机的配置,将综合楼三楼全部设置为远教资源室,校园内接通了光纤,专用教室、校长室、教师办公室全部联网,初步形成了天网(卫星接收网)+地网(Internet)建设立体网的格局。

(二)建立学校资源中心。卫星下载的数据资源信息非常大,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能使教师教学教研如虎添翼,所以我校把接收到的资源通过整理加工建立成自己的资源中心,设置公共资源服务器,将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到多功能室,供教师选用,使教师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如年轻教师方昌富、雷四海、刘小东的教学质量成直线上升。

(三)建立FTP服务器让广大教师方便应用。学校建立了WEB桌面,设立了FTP个人文件服务器,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文件夹。学校要求每个文件夹中有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只需在桌面上一点就进入办公系统,办公十分方便。

(四)加大相关设备的投入。三年来,学校挤出资金20万元,增添了30台计算机,组建了三个多媒体教室,配备了2套办公设备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分别由秦加强、金威林、伍晶晶负责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五)将远教资源管理纳入到教科研中心,促资源的利用常态化管理。2007年9月,学校成立了由语文首席教师杨用国、数学首席教师金二安等组成的教科研组,开展研究如何利用远教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开展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研究,从此标志着资源的管理应用进入常态化。由于学校注重搭建资源的利用平台,为我校师生广泛利用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资源应用平台的建立,为学校带来一池“活水”。如金二安、王官清、彭从见等十几位老师的论文见于报刊杂志,年轻教师杨光彦的论文刊发在《中国教育报》上。

二、用活资源,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利用网台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以前我校教师备课只有一本备课手册一本书,备课资源的局限性制约了教学研究的步伐,使得部分教师教法陈旧。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我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到电子备课室,利用中央电教馆资源不少于5课时。经过两年来的实践,老师们的备课思路更清晰了,全校有金威林、秦加强、阚福清、彭从见等52名教师累积电子备课2700多课时。年轻教师雷四海说:“自从用上了电子备课,我的课堂更生动了,效果更好了。对同一课,一般有多篇教学设计,便于进行对比挑选;资源中心的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更能给我有益的启迪。”

(二)利用网台资源进行校本培训

以往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苦于无内容可学,学校多采用学理论法规,学上级文件,再就是开会,教师对这老三套毫无兴趣,甚至对这样的业务学习有抵触情绪。现在,我们利用资源库中的名师实录,听专家讲座,这些内容教师看得懂,学得进,用得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实用性,教师们乐学、爱学。如本学期组织的名师推介会,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师资源,内部挖潜。并着重学习具有全国影响性的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把他们的讲课、讲座、教学设计资源让教师们集中学,效果很好。老师们在学中悟到了名师的教学艺术精髓,自己的素质有很大提高,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如年轻教师雷四海、万和明的教学艺术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进步。

(三)依托网台资源进行校本教研

由于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加上学校经费有限,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制约了学校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此学校把网络资源作为校本教研的一大载体,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名校、访名师、看博客、建博客、发帖子,借助资源开展语文“读、写、评”课题研究,和物理概念化教学课题研究,同时把资源的应用与每学期的达标课、评优课、示范课、说课结合起来,让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与教科研能力有大幅提高。如本学期学校举行“说课大练兵”时,首先在教育网台中下载印发说课的方式方法,让老师们明确说课的方法和要求,再印发说课案例供老师们摹写,最后组织大家观看说课实录,坚持先让骨干教师带头说课,再次让老师们先学后练的方法,激发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使我校年轻教师在两年内分别有胡爱香、宋逍、雷四海、万和明、查延安等5人获得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讲课、说课一、二等奖。

(四)从教育叙事入手,开展教学研究

我校将e21教育网和校本教研网进行链接,方便老师们进行网络教研,老师们通过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让老师们把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反思通过e21网站和校本教研网发表到网络上与全省同行共同探讨,我校数学教研组成为网站注册会员,王官清老师在校本教研网20多篇通过网络教研方式,使学校教科研主体化。王官清老师在博客上发表的课后反思《从学生说“双向式”所想起》的文章被评为“精品文章”。老师们注重了资源与课堂教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真正做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由于注重资源的应用,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师们在用活资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转变,从而更加乐教了,学校学习型团队得以真正扬建。

三、活用资源,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我校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用资源,让身在农村的孩子足不出户即可遍历大江南北,让“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现实。通过活用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一)引领学生课前应用资源自主学习

每遇到一些精典课例的时候,学校教师在课前集中组织学生到学校网络教室观看,对于这些资源是新增的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程冬生说:“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我进入故宫一日游的界面,一下子就知道故宫的整体设计和布局了。

(二)引导学生进入电教课堂

中央电教馆资源里每课都有教学课件,学校规定每班每学科至少到多媒体教室上两节电教课,每节电教课必须有生动的课件,课件的引入使课堂由单学科讲授向多学科整合转变,教学形式由静态呈现向动态课堂转变,课堂气氛由沉闷向活跃转变,生动的情境,直观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全新的境地,学生每一次到多媒体教室上课都欢呼雀跃,就像过节一样。

我校将教育频道的信号送到4个多媒体教室,经常组织学生收看教育频道的节目,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通过收看《空中课堂》后说:“屏幕上的老师教学水平真高”!在收看空中课堂的同时还经常让学生观看影视片和少年文艺等栏目,如:九月组织学生收看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举办的《形势教育大课堂》,在观看活动结束后,广大学生面对祖国的变化而赞不绝口,同时更加激发出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激情。

(三)倡导学生经常自觉走进阅览室。

在引导学生活用资源的同时,学校还倡导同学们经常到阅览室去借书、读书,让校园充满书香气,校园图书室和图书资源借阅率达到90%以上,我校学生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校园里学习风气更浓了。

(四)确保功能室开出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更强

我们把学校的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和微机室,也当成学生实践的重要资源阵地,除老师按规定上好实验课和微机课以外,还成立了兴趣小组,每周都安排各班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到理化实验室和微机室进行上机操作和实验,充分发挥功能室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养成热爱科学的兴趣 。

第5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

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春景,朗读并背诵古诗《春日》。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

分析段落细节,并学会根据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激发学生思考: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在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几个阅读任务是要找到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段落去进行分析体会的。

生2:《竹节人》中,“我”和小伙伴们玩竹节人痴迷到上课都忍不住偷着玩的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生3:《故宫博物院》篇幅很长,我学会了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

生4: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我学会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略读。

生5:我还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选取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概括。

2.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不少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

课件出示: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课件出示: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3.生齐读。

4.生交流。

5.师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

读书时,思考阅读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时,重点阅读、快速浏览、略读相结合。

二、词句段运用

(一)写话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以下三句描写人对某事入迷的样子的语句,圈出当中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

课件出示: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课件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2.学生分组汇总圈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每组派代表分享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第一段:

摆:表现玩竹节人的阵势大。

攒着:涌向一个点,说明大家都被竹节人深深吸引,围成一团。

跺脚拍手:表现了同学们观战时激动的样子。

咋咋呼呼:声音描写,表现同学们随着竹节人游戏的紧张气氛变得激动起来。

(2)第二段:(学生小组做动作演示)

伸长脖子:描写出后面的同学好奇张望的样子。

从肩膀上探过来:生动表现出大家唯恐错过游戏过程的样子。

(3)第三段: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写出罗丹纠结的样子。

叽里咕噜:声音描写,表现罗丹的投入。

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将眼神的变化写出动感。

踩得吱吱响:用地板的声音表现出罗丹激动的样子。

手不停地挥动:手脚并用,富有戏剧性。

痴痴地微笑:表现出罗丹的愉悦。

吁了口气:一系列激动过后,罗丹终于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

3.朗读这三段话,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时的生动场景。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分析三个场景当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描写,让表达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4.播放一段有关人“着迷”的视频(2分钟左右),让学生根据这段视频,用3~5句话描写人物的状态。

【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将读写相结合,能让学生快速的学以致用。

(二)表达训练。

1.学生快速阅读例句,理解加点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生:有了加点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2.师生总结出此类表达的特点:“观点

+

原因一

+

原因二……”

3.生根据“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这两个语言环境,按照说明文的逻辑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示例一】我觉得担任体育委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体育成绩优异;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能够为老师和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组织能力强,声音洪亮。我觉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几点,可以胜任体育委员这一职务。

【示例二】妈妈,我希望每周三放学后能踢一会儿足球。首先,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其次,踢足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能锻炼身体;最后,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功课。请您答应我的请求吧!

4.师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2.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春光美,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春的词语。

课件出示: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2.出示关于春的诗句。

课件出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男女生互读。

【设计意图】

朗读这些诗句,既是对关于春天的诗句的回顾,也是对语文的一种积累。在进入课文之前,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春的气息。

3.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朱熹的《春日》。(板书诗题:春日)(齐读)

4.读了这个诗题,你能理解诗题的意思吗?

生:春天的日子。

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热情。

二、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三、初读古诗,自主学习

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春日》,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熹(xī)、泗(sì)、滨(bīn)的读音。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了解诗意,感情朗读

1.生再次朗读,与同桌交流诗文的大意。

2.通读诗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读懂诗句)

汇报交流:

预设:本诗主要写了诗人朱熹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天。

课件出示:

胜日:好日子。

寻芳:寻找春天。

滨:水边。

一时:短时间。

等闲:平常、随意。

3.指导朗读。

(1)如果此时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第一、二句诗,把你的心情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教师适当评价)

(2)诗人看到泗水河边的春景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描绘画面,教师评价补充:“万紫千红”这个成语就出自朱熹的这首诗,原本是说色彩很丰富,现在还用来形容无限美好的景象和丰富多彩的事物。

出示万紫千红图: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漫山遍野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谁来读读诗文第三、四句?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3)读全诗,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诗意来感受诗境,并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五、诵读古诗,以读悟情

1.多美的春天啊!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这首古诗,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段轻快的音乐,请同学们先欣赏,再起立,和着音乐朗诵、吟唱这首诗,可以配上喜欢的动作。(配乐吟唱古诗,加上喜欢的动作)

3.教师小结:诗歌不但可以用诵读来表现,还可以用吟唱、绘画的方式来展示。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多美的寻芳图,其实春天就在这破土而出的小草上,就在这竞相开放的花朵上,就在我们悠扬的歌声里。

六、了解背景,升华内涵

1.其实,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正是因为朱熹爱读书、才识渊博,他才成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2.泗水这个地方是春秋时孔子云游讲学、教授弟子的地方,因此诗人到泗水滨寻找春天,实质是在书海中求知,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师板书:书海求知)

3.今天,同学们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跟随诗人朱熹去寻找春天,我们发现不光大自然的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在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就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春天、书海的春天里恣意行走吧!

【教学反思】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劝诫人们努力学习、多读书。在教学前,对朱熹哲理诗的特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朱熹的写作特点,才能为理解《春日》的哲理含义做好铺垫。

第6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范文

祝帅

亟待“正名”的书法专业教育

祝帅(北京大学研究员)

时至今日,有关书法是不是一个专业的质疑仍然会时常蹦出来。这里所说的书法专业,主要是指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包括书法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等各个层级。我们的假设是,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书协一家独大的情形不同,在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书协的作用渐渐退回到了“普及”,其一度通过“国展”“兰亭奖”等建立起来的“提高”的职能,在21世纪以来逐渐被渐次兴起的各层次高等书法专业教育所取代。然而,书法专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本应建立起一个厚实的基础,但似乎它现在还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期望。这里我先泛泛谈一些有可能展开深入思考的现象和话题,点到即止,作为抛砖引玉。

回溯历史,我国的书法本科教育起源于六十年代初的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起初潘天寿的想法是,书法在中国的传承不能中断,每年哪怕只招收几个人,但要让这个传统传下去。于是,第一届书法专业本科生在浙江美院应运而生。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好景不长。我国第一届书法专业的研究生招生则要到了1979年,还是在浙江美院。这一届研究生无论是导师阵容还是学生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美术院校虽然有博士点,但长期以来,博士招生仅限于美术史论类专业,书法这样的艺术实践类专业最高学位就是硕士。书法专业开始招博士,还是1993年欧阳中石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开始的。1998年,欧阳中石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招收书法博士后研究人员。至此,书法专业教育的体系完全建立了起来。在某种意义上,书法专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在世界高校范围内,书法学科的设置更可谓独此一家。因此,书法教育从不必担心“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反而是国外的汉学家研究书法的著作还要回到中国来找市场。在高校愈来愈以英文“SCI”论文和国际同行评议为评价导向的今天,书法专业更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对抗国际化的一个特例。

然而,几乎是从一诞生开始,书法专业教育就始终围绕着争议。六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建立应该说与潘天寿的个人坚持是分不开的,同时期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就没有开出这样的先例。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后来的书法专业硕士招生,除了浙江美术学院,当时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都没有专门的书法师资,而是书法、绘画、篆刻一起教。至于博士教育就更需要正名了。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最早在国内招收书法博士的欧阳中石教授找到启功先生,邀请后者与他一起带书法博士。据说启先生给欧阳教授的回复是:“什么是博士水平的字?什么是硕士水平的字?你能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我就和你一起带。”当然欧阳教授无言以对,启先生自然也没有指导过“书法博士”。笔者寓京多年,终究无缘拜见启先生,而欧阳教授虽有一面之缘,但此事自然也无法向当事人求证。不过,熟悉启先生的人都知道,这桩公案颇符合启先生一贯的观点和神采,应该八九不离十。

到今天,围绕着书法教育,争论仍然没有平息的迹象。还有很多学校围绕着是否该上书法教育而喋喋不休。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而且支持者、反对者各自都有自己的道理,各自都坚持自己的主张。就本科教育而言,应该是争议最大的。原因是,尽管书法专业本科教育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但学科目录上至今没有书法专业的字样。时至今日,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美术学也已成为一级学科,但一级学科中并没有“书法学”,而美术学一级学科下面又迟迟没有设置二级学科。既然名不正,自然言不顺,至于各高校管理者关心的就业问题,自然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在北京有上百所高校,几乎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中设立书法本科专业的只有中央美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4、5所而已。显然这与全国上百所学校设置书法本科教育的现象极不相称。反正我们能够看得到的现象是,很多开设书法专业教育的学校,往往校领导都是“书法迷”。校领导爱书法,对于书法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学科设置而言究竟是否是件好事,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研究生教育就更泛滥了。北京只有4、5所大学有书法本科专业,但以各种名目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的却难以统计。原因是,书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不一定在美术学的名目下,很多文学、史学、考古学、设计学等相关专业都可以招收书法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甚至各招生单位可以自主设置学科授权点。于是全国范围内,各种名目的书法硕士应运而生,有依托于地理学硕士点的“书法地理学”,有依托于管理学硕士点的“书法艺术管理”,有依托于心理学硕士点的“书法心理学”,还有依托于传播学的“书法国际传播”……不一而足。招生的名目又分为“科硕(学硕,三年制)”和“艺硕(专硕,两年制)”。还有各种科研院所,没有本科教育,却可以大量招收硕士研究生。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给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时发现,该院有的导师指导的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竟多达数十人。书法博士的招生数量虽然远少于硕士,但上述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实在今天,启先生问欧阳教授的那个问题,仍然没有获得很好的解答。我们并不能够通过量化或者质化的任何一种手段,清晰地分辨出哪些人受到了专业的书法教育,哪些人没有受到专业的书法教育。如果是以中国书协的“国展”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很多书法专业的博士也入选不了“国展”,反而很多“国展”“兰亭奖”获金奖的选手并非出身于书法专业――他们很可能大学都没有上过,谈何“书法专业”?可是,如果说书法博士的水平不体现在创作,而体现在研究方面,那所谓“实践类”“理论类”博士的区分和不同考察方式(前者除毕业论文外还需要毕业创作)又是如何呢?很多书法专业的师资,自己就不是书法专业出身,有国专业转来的,还有研究埃及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至于书法博士,没有念过本科或者硕士阶段,或者本科或硕士阶段学习的是无线电通信工程、计算机等根本和艺术无关的其他专业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一个工科背景的人可以轻易转入书法专业博士学习,却很难转入美术学其他专业?反之,如果一个人本科学习的是书法专业,却很难考上无线电通信工程或者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恐怕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书法本科教育说起。书法本科招生属于美术类,但却和“美术学”专业一样,是仅有的两种不需要通过各省“联考”的美术类,也是唯一的一种不需要通过绘画基础测试的美术实践类专业。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书法、美术学等专业本身门槛设置过低,以至于很容易让一些“文改艺”或者其他专业的考生钻了空子,即不需要按照这门专业的特点特别备考,仅需根据自己以往习字的经历就可以轻易考取。在美术院校中,书法专业也很像一些另类:既不是美术学这样理论类的专业,又不用画画。2001年前后,中央美院曾经进行过本科实践类不分专业的改革,即统一设立“基础部”,一年级学习素描色彩等造型艺术共同的基础课,二年级才分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不同专业。可是仅仅由于书法专业的存在,就使得这场改革不到一年就以失败告终。

笔者曾听一位书法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谈起自己招收博士生的被迫与无奈:如果其他学校都开始招收书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了,自己的学校还坚持不招书法博士的话,那么许多优秀的生源就会流失。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在80年代,我国书法教育最高学位只到硕士的话,那时候硕士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硕士甚至部分院校的博士。可现在大家都招到博士了,为了和硕士拉开距离,自然要降低硕士的培养标准。至于本科教育的标准,更是要“水降船低”。而博士招生的英语门槛又使得很多书法真正有水准的人考不上书法专业,所以笔者早就指出,在美术院校普遍流传的“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的段子,到了书法和美术史这两个专业这里恐怕要改写,即本科水平并不突出,博士水平很可能也高不到哪儿去。――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情况,而不包括一些天才的个案。毕竟,专业教育的经历不能直接等同于一个人的专业水准。

当然,书法专业教育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笔者的看法是,当今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但当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却并没有与专业教育的“”同步发展,其原因在于,如果没有书法教育的推波助澜,这些年来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很可能将更差。因此,笔者认为书法专业教育还是有成绩的,只是这种成绩还很不够,“专业”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水准人才的成材率太低。专业不等于职业,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书法专业教育需要重新设置门槛,调整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而对于一部分优秀的人才和一些优秀的学校,要保留它们不参与、不介入书法教育的权利。在未来,很可能一流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人才梯队是这样构成的:他们不一定是书法专业教育出身,但一定有靠近书法的相关专业,如文学、史学、艺术学的博士学位;他们不一定专门从事职业的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但能够拿出一流的书法研究成果,与职业的书法人士相对话。那时,“专业”将回归它的本义:专业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职业则仅仅代表一种经历,仅此而已。

高校也是如此。要允许甚至鼓励一些一流高校不设置书法类专业,甚至不聘请专门的书法教师。不设书法专业,不代表一所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书法品味和书法研究能力。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也不必然意味着一所学校的书法品位就很低下。笔者所在的北京大学多年来就没有赶书法教育的时髦。至今没有一位书法专业的师资,笔者本人在北大除了开设书法讲座外,也不任教专门的书法课程,但这并不妨碍北大在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的学术地位。北京大学老一辈的书法研究者,从马衡、刘季平到沈尹默,没有一个人是书法专业而没有其他专业作为支撑的。而且笔者认为,以北大为代表的综合大学,还是不设置艺术类专业好。毕竟术业有专攻。所谓双一流,指的是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学科相配合。C合大学盲目设置书法专业,欲与具有多年学术传统的专门美术学院相抗衡是不明智的。不能说一流的北京大学,配上的却是三流的书法师资、二流的书法专业。若是将来没准哪一天,北大设了专门的书法教师甚至书法专业,北京大学在书法界反而不会像今天这样受人尊重了吧?

其实,关于高校与书法的亲密接触这个话题,很多关键的问题取决于学校领导。一所学校可以不设书法甚至艺术实践类专业,但学校领导一定要有艺术的常识甚至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力,要接触包括书法界在内的艺术界的顶尖艺术家。高校领导不仅要等人上门,只关注那些来到学校办展览的艺术家,还要走出去,了解整个书法界、艺术界发展的总体水平。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在不设书法专业的学校中滋生:即一些二三流水准的艺术家(还不限于书法家),看准这些高校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却又没有懂行的领导的这一漏洞,以各种名义打入高校内部,与对艺术缺乏专业鉴赏力的高校领导打得火热,或者高调以专业人才的名义引进高校担任教授,或者设立各种名为“研究院”实为个人在高校名利双收的平台的机构,利用高校“不懂行”的漏洞为自己谋利。这种现象在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令人忧心。

书法教育:零星回顾与断想

杨频(故宫博物院馆员)

谈到书法教育,首先容易想到的,是一些个人化的所见所感。

前段时间到成都,跟侯开嘉老师做了一个访谈。侯老师回忆了自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学习书法的艰辛经历。当时是中学阶段,两位曾做过中学校长的恩师发现了他的潜质,倾力加以培养,不但没有课酬的观念,周末还吃住在老师家,临帖指导,视同己出。由于时代氛围的限制和身份的敏感,两位老师对于传统诗文书印方面的传授,都非常谨慎低调,生怕给难得的学书苗子招来麻烦。但运动并没有放过这样的前辈先生,他们受尽折磨摧残,最后自杀或病死,让人感慨不已。

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书法能够成为专门招生的学科,并且培养出大批专业化的人才。

感慨之余,我也觉得传统艺术与时代大势,乃至国族命运之间,有着某种玄奥难言的关系。什么样的时代,会在大众精神层面也需要书法?需要的是什么面孔的书法?什么样的书法教育又是好的教育?又怎样才算的上是好的教育者?

这些简单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面对书法教育这样一个内容庞杂的领域,笼统言说,容易含混和无效。如作简单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当代书法教育的五重后果

刘德龙(常州大学副教授)

近年来,书法教育发展迅猛。书法成为艺考中越来越热门的专业,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也越已达120多所,迅速建立起了书法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整套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制,客观上提升了当代书法创作、研究、教学的专业水准。书法热提升书法教育水准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的来说,书法教育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引导学习者习得书法知识、历史、技能、审美、创作表达等能力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书法认知就有什么样的书法教育。书法教育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想除了高等教育体制自身无可避免的弊病之外,对书法本体认知不够清晰才是核心原因。

第一,西式教育体系抽离了中国书法的文化核心。

近代以来,在科学精神的鼓舞下,教育文化全面向西方学习,寄望以此来改造甚至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但事与愿违,“自近代以来,西方学问和知识体系以不可遏止之势取代中国的学问和知识体系,国学式微,只留下痕迹于中国历史文献的研究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灵魂丧失殆尽。

相反,最近二三十年以来西方汉学兴盛,出现了一批研究中国书画的大家,如:高居翰、柯律格、雷德侯、苏立文以及海外华人方闻、白谦慎、徐小虎等人。他从西方文化视角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艺术的窗户,对中国本土艺术研究者颇有启发。但是从艺术实践层面来看,他们的认识和结论离开我们的艺术感知颇有一段距离,就是我们常说的“隔”,这样的“隔靴挠痒”挠不到痒处,却带来了不少困惑与摇摆。

实际上,中西方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诸如:整体性与分析性,意象性与实证性,直觉性与逻辑性,模糊性与精确性,求同性与求异性……这些不同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体现在中国传统艺术上便是其独特之处。文化传承者如不对两者差异性保持警惕,文化发展就必然走上虚无彷徨之路。

比如:“天人合一”便是整体性思维感知世界的方式,对传统书法和绘画的影响巨大,强调身心合一,神形合一,心手双畅,物我两忘。而分析性思维则将整体进行拆分逐一研究分析,下文所讨论的“书法精细化训练”和“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均是沿用此思路,当然西方当分科之学走不下去的时候又衍生出了“模糊数学”理论试图将细分之后的局部再整合起来,而在当前学院书法教学中却没有什么办法把进入微观的训练拉回整体思考的创作之中,只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全看各自的悟性与机缘了。

再如:意象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谈到点划的特征时说“‘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意象性以“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为特点,充满着浪漫和奇特的想象,也为书家追求个性书风留下充裕的想象空间和诸多可能。若将其以“对象性”、“实证性”的思维将书论中的意象与客观对象一一对应,那么书法将失去表现的可能。

总的来看,以西方思维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是“中医西医化”、“国画素描化”、“书法空壳化”……共同的特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被抽离之后徒具形式的空壳。书法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墙已大部分倒塌,书法自然也逃脱不了被西化、图像化、空壳化的命运。

第二,书法精细化训练模式消解了书法意蕴的丰富性。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在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下开创了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及至八十年代逐渐成熟,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书法训练教学法。

1989年陈振濂出版了《书法教育学》,又陆续推出《大学书法教材集成》系列书籍。据1990年《陈振濂书法教学法――大学书法本科实践课程设置与训练程序》一文的介绍,陈振濂将教学设置分为五个单元:准确的临摹、分析的临摹、印象的临摹,从临摹到创作,创作。

这种教学法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关注书法用笔、动作、点划、行气、墨色、形式等视觉问题,从握笔、毛笔的运行动作、点划的立体感、线质到线条的方向,单字与单元字块图形的归纳,再到行间距与行轴线的体会与理解等等细节提取出来进行单项训练。

但是,模式化的点划限制了个性风格的突破,整齐划一的精细化训练催化了当前书风面目的雷同,当前行、草书法风格过于趋同,就是源于取法及训练方法过于一致,像“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同时,仅仅关注于视觉可感的字结构与章法等外在形式,将经典作品从其独有历史文化语境和个性化情感表达中抽离出来,忽视字体演变的独特阶段,漠视作者丰沛的情感,抽离书法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如此一来,纸面上的形式、节奏等视觉效果是第一位的,书写内容已经不重要了,文化意蕴丰富的书法变成了纯粹的视觉表达。

第三,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导致了对实践感知分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学热”,书法美学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沃尔夫林从视觉符号、视觉方式与艺术风格演变的关系出发提出形式分析的方法,成为二十世纪艺术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将形式分析的方法转借到对书法上,使诸多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细微局部,似乎瞬间就变成为可以感知、度量、对比的空间实在,所以一经提出便成为书法教学、研究、欣赏等活动中的王牌工具,颇有一统江山的味道。

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多采用参考线,几何形,箭头等的方式提示观者注意书法中的字空间,行空间以及章法的空间布白关系,对比书法线条组成的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增强对抽象空间的敏感度,特别是线条缠绕的黑白对比与大小跌宕的节奏关系能更清晰的表现出来。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在教学中能够帮助学习者以多种方法体会书法的视觉呈现,理解点划的细微变化、结体空间分布、行气以及章法布白等问题,相对之前的意会式理解更容易体会书法的空间分布,已被广泛接受而成为普遍的书法形式分析法。

书法形式构成分析成为当前书法教学深入“读帖”的主要方式,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长期依赖此单一方式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书法创作风格表现的单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艺术创作关注心灵,是以人为中心的创造活动,书法创作也不例外,书法形式构成将书法领会性欣赏中对“人”的关注转到对“物”的分析,舍弃了书写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只对书写结果的“空间”呈现进行几何及数理比例分析,舍弃了书法背后的文化和书写者的情感因素,同时这种事后分析又与书写过程中书者的感受相分离。曾见到有人用红线将王羲之手札上下文字的几何空间关系,做了错综复杂的示意标注,密密麻麻的红线箭头,几何形,看的头晕。真不知道这些细致入微的对比解说除了束缚学习者的手脚和思维之外,还真能对其自由书写和创作时有指导作用吗?况且由于风格而导致的结体、线条、空间的差异,每个人的书写的动力形式和结构都是大相径庭的。

为了体现形式构成分析中的那种起伏变化,便采用反复设计的方式制作“小异大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使书法丧失了自然书写和情感表达,视觉因素成了书法唯一关心的东西,甚至写什么内容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那一堆线条组成的独具形式美感的视觉呈现,如此一来,书法的空壳化愈加明显,果真成了西方视野下的“抽象艺术”了。

第四,重知R、轻情感的教学模式,加速了书法空壳化倾向。

沙孟海曾在《与刘江书》中提出书法家要有一门学问作为支撑,这是极有见地的思想。仅仅“写”是不能作为书法家的唯一专业的,书法必须借助有深度的文化研究来支撑书写,艺术之所以能打动人,除了高超技巧之外还有对生命的理解,对人情练达的观察和体悟,启功、沙孟海、陆维钊、林散之等老一辈书法家在此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沈鹏曾说:“‘书法家’的文,有其独立于书法之外的一面,也直接关系到书法作品的气息。书法家的人文素养,既是知识积累,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精神状态在书写中的直接流露。从事各类艺术都要‘博学’,而书法家的博学有书法家所要求的特殊性,直至渗透到数不清的‘一画’之中,深藏在‘一波三折’之中。”教学中常将传统文化修养等同于文化知识的,修养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存在,是活泼泼的人生体验,知识是干巴巴的记忆,将知识转化为文化才是关键。

文化是对高格调、高品味心性的引导,使之远离庸常思维模式和低俗审美取向。我们平日里也能见到一些开口就“之乎者也”的“书法文化学者”,但一看他们的书法便大倒胃口――恶俗。我们熟知的某书画“名家”张口就背诵《离骚》,登央视大谈哲学、玄学,一副“国学大师”的模样,但仍然掩盖不了其单一、呆板,俗不可耐的书画风格。我们知道视觉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表达方式,文史哲知识不能直接转化成书法的品味,书法需要依托于文史哲的精神内涵之上,但不能等同,况且在网络时代培养一个会“行走的书橱”是毫无意义的。将看不见的文化转化为书法中可见的书卷气、文气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和审美是靠多样化的熏陶和体悟,不是几门文史专业课就能解决的。

第五,开放性与包容性不够,限制了学院书法实验的可能。

现代教育以营造多元文化学习环境为特征,当代学院书法是在西方学科分科视野下的教育模式,吸收了当代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史研究的相关成果,呈现中西复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学院书法教育总体上仍然是“以古为徒”的思路,由于抽离了蕴含其间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导致书法徒具视觉形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虽然书法作品表面上呈现一些“现代”的影子,但由于课程设置几乎全部都是面向经典,以承继为主,再加上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尝试的创新氛围不够,书法专业学生的视觉艺术视野不够宽阔,能够以新思维新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尝试的人数较少。

书法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门类,虽然我们一直试图避免书法过于视觉化的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思考书法。高校从课程设置上要保证学生一定量的中西方艺术史、设计史、特别是现当代艺术观念及创作方法等当代视野的综合性课程,让学生明白书法是个开放的艺术系统,鼓励他们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当代艺术的创作,将书法形态由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进行多媒材多空间的实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有极少数教师自己也在做书法的现当代艺术实验,却罕有在书法专业教学上进行此方向尝试的。同时我们也常看到各高校设计专业和实验艺术专业的学生从传统书法资源中汲取元素进行现当代艺术创作的,其作品往往更具艺术性和实验性,这说明在当前书法专业开设现当代艺术拓展和实验课程面临着知识、观念、技能的困难,需要做更多的铺垫与准备。学院的这种情况与当前的书法界极少有进行实验性尝试的现实也是相吻合的,同样说明书法从业者需要更多的关注现当代艺术理论与方法,进行更多的实验性尝试,避免陷入技术性抄写的工艺美术层面,让书法真正成为文化表达与艺术创作。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所有书法专业的学生都要去做当代艺术,任何事情都有左中右,针对于当前学院书法教育过于保守的现状,多增加一些实验性课程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