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公路交通;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直接决定了发展的的方向,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并在未来的发展和实践中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促进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资源利用模式分析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其具有发展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而资源又是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资源利用模式,为未来我国交通发展模式指明道路。在整个资源利用模式中,主要包含了能源与土地以及建筑材料。
首先从节能策略来看,主要应从公路交通结构的节能和技术节能以及管理方面的节能。而从结构性的节能模式来看,主要是对道路的基础设施结构和车辆的运力结构以及车辆能源消费结构等进行优化,并致力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而从技术性的节能模式来看,主要是在未来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的技术,并在车辆中强化节能技术的应用。而在进行管理节能时,主要是致力于道路运输组织水平的提升,切实加强道路客运组织的管理,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务品质,切实加强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强化和培训,不断提高其节能素质,强化并养成节能驾驶的习惯。
其次从土地利用策略来看,主要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路网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并对收费站撤并之后采取联网收费,以尽可能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还应将技术等级不断的提升,着力实现交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并通过多种渠道强化节约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最后从建筑材料利用策略来看,主要的尽可能地采取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并尽可能地将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能提升,切实加强材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并尽可能地采取节能环保的材料,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促进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环境适应模式分析
为了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势必需要采取环境适应模式,这就需要在交通事故方面采取安全发展的战略,并结合当前的大气污染及温室效应采取绿色发展战略,针对当前交通拥挤的现状则应采取畅通发展战略。
一是在交通事故方面,主要采取的安全发展战略,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致力于设计的优化,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致力于道路行车环境的优化,严禁出现超载和超限运输的情况,同时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切实加大力度加强对道路交通的监管,才能更好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提升驾驶员的素质水平,强化其安全意识,尤其是严把车辆的性能关,确保安全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二是在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方面的绿色发展战略来看,主要是对现有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对现有的节能减排体系进行完善,并构建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监测和考核体系,对现有的节能减排激励政策进行完善,明确并强制实施绿色的排放标准,加大力度推进水上交通运输的发展,尽可能地实现绿色而又低碳交通。三是在面对交通拥挤方面实施的畅通发展战略,主要是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道路收费政策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切实加强价格杠杆的利用,对道路施工进行优化管理,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道路监控水平的提升。
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促进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资金供给模式分析
该模式的选择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致力于资金供给模式的利用,这就需要以公共财政为框架,构建普通公路的投资和融资机制,并对现有的高速公路收费的政策法规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利用市场资金筹集高速公路修建资金,并构建促进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之间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尤其是在投融资机制方面,必须对事权进行明确,对不同行政等级公路投资的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进行明确,在财政方面,政府也应加大对其的投入,同时还应对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投资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保证财政资金得到科学使用。与此同时,还应在市场机制筹集修建资金方面,对现有的公路收费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并着力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特许经营制度,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和改造,通过科技的力量打造智能化的高速公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研究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其竞争力,最终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适应性差和资金不足等,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加强资源利用,尽可能地适应环境,尤其是应确保资金供给充足,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2]王建军,李富勇,牛俊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J].中外公路,2006,3:287-289.
[3]李扬.我国公路二元发展的资金供给模式与风险监控研究[J].公路,2012,12:124-129.
论文摘要:从美国近几年制定的一系列国内法案的内容开始,通过分析论证其立法目的,讨论其对当今国际贸易以及多哈回合的影响,然后从.WTO的层面上来阐述其自身应采取的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利用国内立法以及W TO的规则来保持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同时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美国国内三部法案简介
(一)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
2005年8月份,美国通过了一部有关能源的法案。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一部鼓励各种各样的能源公司进行生产而给予补助金和优惠政策的法案,但实际上它还有更隐含的一层目的,要鼓励提高能效和扩大再生能源计划以及鼓励生产乙醇等汽油添加物。
(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
在美国的《能源政策法案》成立并实行了两年之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部有关汽车的能耗标准和其国内可再生燃料的生产标准的法案,美国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来确定这些标准,它被命名为《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简称为《新能源法案》。《新能源法案》从表面上来看是针对汽车行业及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的,规定了高效利用汽油、节能减排以及开发新能源等目标.但实际上这部法案的影响范围远远不止于此。
与旧的能源法案相比,《新能源法案》详细规定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这意味着美国的汽车要更多地使用含有乙醇的混合型汽油。这种能源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此法案不仅调整了车辆的能耗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世界的玉米市场。
(三)2008年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
2008年6月份,《新能源法案》生效半年后,《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出台了。该法案的立法目的是:“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
虽然前一个法案规定了给予玉米巨额的补贴.不过这一法案给予的补贴更高.并且第七章整章规定了研究性补贴,这实际上是把玉米补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为了研究更为环保、更能节能减排的能源而提供的补贴。
二、美国国内法案立法目的及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实际影响
(一)美国国内法案之立法目的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不容争辩的主题。但是对于这一主题的科学性又有多少?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声明说此种论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温室效应”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宣传”、这背后涉及到太多的政治的因素。
笔者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等辞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进而控制全球粮食市场。美国利用第一个法案来引起“环保”的呼声高涨.然后用第二个法案来令到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再用第三个补贴使自己的玉米价格十分便宜,这使各国的玉米市场以及玉米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二)使美国巨额补贴“合法化”
WT O协定的多边贸易协定项下的附件1A中有11个特殊协议,《农业协议》就是其中之一。在《农业协议》的附件二中规定了有关农产品补贴削减承诺的例外条款,附件二的第二条;“用于研究,包括一般研究或有关环保的研究,以及有关特定产品的研究项目。”也就是说研究性补贴,包括有关环保项目的研究性补贴是不受农产品削减承诺约束的。由此可见,美国利用其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来钻WT O多边贸易体制的“空子”。正因为如此.美国每年给予玉米及其他的相关农作物高额的补贴,却罕有国家向WTO的DSB(争端解决机构)提请磋商。
(三)阻碍多哈回合谈判
WT()的多哈回合是以发展为主题的回合.该回合到目前已经历了9个年头.谈判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而进程缓慢,于2006年至2008年多次陷人僵局而中止谈判。在去年的9月份,多哈回合谈判再次重新启动,声预定于今年之内完成谈判。实际上,多哈回合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于其既得利益的保护,不想过多地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因此令到多哈回合举步维艰。
此轮回合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个方面,其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的问题上却始终不肯让步,而其中.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通过国内立法来阻碍多哈议程中的谈判进展。虽然在乌拉圭回合之后,美国给予了一定的农业补贴削减.但依然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标准,更何况2008年的农业补贴无疑于使得多哈回合谈判雪上加霜。并且各发达国家之间也各自为政,形成了一种“囚徒的困境”,并不希望自己首先对补贴进行大幅的削减,而美国利用其大国优势,对谈判进程百般阻挠,所以国内有学者认为今年以内多哈回合难以得到结果。
(四)损害了各国的贸易利益
美国对其玉米的巨额补贴自然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说加拿大和巴西。加拿大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玉米,美国的补贴使得加拿大的农业受到冲击,农民遭受损失;而巴西也是世界上生产玉米的大国,美国的补贴令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加拿大于2007年1月份向DSI3投诉美国的农业补贴.巴西在2007年7月份也向DSB提出了申请,这两个案子中国都做了第三方,并且后来两案合并为一个案子。该案作为第三方的国家众多,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印度、墨西哥等,欧共体也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DSB于2007年12月17日正式决定设立专家小组,而两天之后美国《新能源法案》就正式签署生效了,至2010年年初,此案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于今年年初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月份对外了初步裁决。中方认为美国的以白羽鸡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存在着倾销,这使得中国国内肉鸡产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并且美国的倾销与中国肉鸡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表示商务部以后可能会对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执行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尚没有就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向DSt3提出异议。
引起这场争端的原因是大量的低价鸡肉涌人中国禽肉市场,所以中国不得不就美国鸡肉采取反倾销措施。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的鸡饲料非常的便宜,因为作为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的玉米非常便宜,这还是因为玉米巨额补贴。美国的农业补贴不只是影响农产品,还影响到其下游相关产品,这里玉米的补贴是鸡肉的上游补贴。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美国玉米补贴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三、.WTO应采取的措施
(一)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
前面提到.WTO多边贸易协定中的《农业协定》.其中有对研究性协定的豁免,即不受农业补贴削减承诺的约束,笔者认为此规定有不妥之处。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由于美国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WTO的DS13不对此加以干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WTO的特殊协定中还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里面的第四部分内容是“不可诉补贴”.也称为绿色补贴。该种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特定的补贴,即并不针对特定的地区、企业或产业的补贴;第二种是特定的补贴.分为三类:研究性补贴、环保补贴和贫困补贴。我们可看出这与《农业协定》的附件二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可诉补贴”已于1999年终止,此类补贴也已成为可被提起诉讼的补贴。虽然《农业协定》与《反补贴协定》并不存在附属关系.两者的地位相同,但笔者认为“不可诉补贴”的终止意味着研究性补贴与环保补贴本身可能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将其转为可诉讼的.当发生争端时也可就此问题提起诉讼。而农业补贴亦为补贴的一种,当一国实施了不公平的行为并损害他国利益.当然能够提起诉讼因此.笔者认为应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这样才更加的公平
(二)DSB应提高工作效率
WTO的DSB是根据WTO协定项下的《争端解决谅解书》来运行的,自WTO成立以来已受理了四百多起案件。虽然它的构建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还被誉为“WTO皇冠上的明珠”,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笔者认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效率低下。
如前面提到的加拿大和巴西诉美国农业补贴案。是2007年年初提交给DSB的,直到现在仍未有定论,虽然此案较为复杂,牵连因素众多,但超过三年的时间仍然未能完结,令人不能不为DSB的工作效率担忧。
美国是一个经常利用DSB效率低下这一缺陷的国家,在中国加人WTO后,第一个案子即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对多个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材实施了保障措施。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因为它的起诉理由充分,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败诉却仍然要采取该种措施,原因就在于为自己国内的钢铁企业争取缓和的时间。因此,WTO应该将如何使它的DSB更具效率放入下次部长级会议的议程之中。
(三)WTO应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
多哈回合的主题是“发展”,现在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细化到多哈回合的议程中就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削减自身的农业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降低其国内非农产品市场准人的标准,双方都不肯让步。这种局面是由于过多的政治因素参杂在谈判之中。
从GATT过渡到WTO整个法律框架完善了许多,诸多论著都将其描述为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实际上政治因素仍然充斥着整个WTO多边体系。虽然W TO避免不了其内部仍具有“政治”的成分,并且这种成分处于主导的地位,但WTO的整个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的法律化。而美国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政治因素来影响法律因素,这是与W TO的最根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WTO由众国家组成,国家之间地位平等,WTO也并没有一个高于国家,从而对国家进行管辖的机构的存在,所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总的发展方向不应被左右。美国的此种做法是在“开倒车”,阻碍WTO在其正确道路上的前进。若WTO能够更偏向于“规则取向”,就能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更趋于公平,更加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5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幅员辽阔,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地理素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各大企业在招聘专业人才时,除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抱以更大的期望,也对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寄予厚望。而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
一、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人地协调从更加通俗的角度分析就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追求一种平等、融洽的相处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提条件。
我国经济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然在经济建设和自然改造中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也很严重,如果在以后社会发展中,依然采用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那么地球资源枯竭的可能性便会随之增大。为了保证当下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后代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就要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人地协调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地矛盾和处理方法,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人地关系。例如我们在讲解环境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一片荒废土地(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去探讨这片土地荒芜(或不合理利用)的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开发这片土地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综合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现象产生原因、产生过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出温室效应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二氧化碳后,再引导他们对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讲解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时,课本是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的。在本节课的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延伸,不要把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分别讲述,要引导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地理资源运用不合理的事实。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治理措施。
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可以透过事物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挖掘内在联系的角度,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对产生这种联系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用辩证思维解释生活中各种地理问题。
三、区域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矿产资源分布。在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矿产资源很丰富,如新疆、青海、贵州等地。很多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地域特色,如东北地区的林业和冰雪产业、的雪山、江南地区的园林等,只要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色有了基本的认知,再学习深奥的地理知识就会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区域认知的方法,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区分不同地域的地理现象,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认识当地地理环境与人们生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理念。
四、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态环境中各种自然条件(水、热、光、CO2、土等)和其他生物要素(病毒、昆虫、杂草、微生物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地球大气层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使地球表面气温呈不断增高的趋势[1]。气候变暖对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时间的,危害是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的自然资源,气候变暖对整个水循环过程将产生极大影响,致使旱涝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一些地区的降水量、降水分布格局、地表径流、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2]。有资料显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m3;2050年将缺水100亿m3[3]。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陕西等西北地区及内蒙古西部,干旱缺水现象成为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持续增温还使得西北地区大片湖泊萎缩甚至干涸[3-4]。据中国工程院西北水资源项目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西北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5.8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80.5%。我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3,5]。近50年降水逐渐减少,华北出现暖干化趋势。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极端气候事件是一种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如果某个(些)气候要素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以上一遇,或者与其相应地30年平均值的“差”超过了2倍均方差时,这个(些)气候要素值就属于“异常”气候值[6]。出现“异常”气候值的事件就是“极端气候事件”。有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可能增加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由此引起的后果也会相应加剧[5]。如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原退化,引起区域气候灾害、荒漠化、沙尘暴的加剧;受高温季风气候的影响,东南沿海台风频率、强度可能增加;另外,还有可能加重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北方一些地区的干旱趋势[6]。近年来,极端天气频频袭击我国,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2008年初席卷全国的寒潮;2009年华北的特大暴雪;2010年我国南方出现的10多次暴雨天气,导致山体滑坡;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遭受了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续干旱,贵州省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给工农业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造成极大威胁,损失十分严重。随着未来气候变化的增加,这样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常态,越来越多的发展预算将被转去应对天气造成的突发事件。农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3]。气温升高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将日趋增大。一是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3,5]。“北极震荡”现象造成冷空气持续不断补充南下,“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活跃,春汛提前。二是影响作物生理过程、组成结构和功能,改变物种遗传特性,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发生显著改变。三是由于大气升温,农业生态系统呼吸量提高,从而降低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碳贮存量,加之降水量改变,海平面上升,病菌的发生、繁殖和蔓延,使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大大降低[7]。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作物布局发生改变气候变化将使主要粮食带向高纬度地区扩展,农业种植面积扩大。《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到2050年,年平均温度每增1℃,北半球中纬度的作物带可在水平方向北移150~200km,垂直方向上移150~200m。使我国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km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4-5,8]。一熟制地区的种植面积可由当前的62.3%下降为39.2%,二熟制面积变化不大,三熟制面积可由13.5%提高到35.9%。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不能满足春化作用对低温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3-5,8]。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左右时,中国单季稻面积可以向北扩展50万hm2,双季稻面积还可以拓展620万hm2。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暖冬天气,对我国北方旱区的冬小麦生长有利;在半干旱地区,对玉米和马铃薯的后期生长有利;对无限生长习性或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不足的地区有利[7]。但对于生育期短的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利于作物生长。总的来说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干旱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全球温度升高2.5℃左右会导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降低,单产最高下降幅度约20%。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下降为主[5,9],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农作物品质下降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下降,如大豆、玉米、水稻、冬小麦等。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使大豆钙、锌、硒含量更为丰富,但大豆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2%和1%,大豆铁元素随之下降。玉米籽粒的氨基酸、粗蛋白质、粗纤维、直链淀粉、总糖都会下降,粗脂肪、粗淀粉及水分含量有所增加。当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时,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对人体很重要的铁、锌元素以及稻米籽粒营养品质(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将会增加[10]。小麦蛋白质含量降低3%~5%,面粉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
粮食生产成本和投资增加
气候变暖使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加快,从而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平衡和土壤营养状况[5],影响土壤肥力,造成地力下降,大多数非灌溉耕地受到的影响将更加严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杂草丛生,病虫害繁殖能力增强,危害范围与程度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使施肥量、除草剂、农药用量明显增加,农业环境污染加重,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提高,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的对策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系列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全球增暖的原因直接与排放有关。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首先,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如果按照目前350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计算,每年可以替代近2000万t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600多万t[9];其次,要开发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甲烷、二氧化碳排放,发展秸秆气化、固化,加快省柴灶、节能炕和节煤炉的升级换代,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推进农业机械节能[9]。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与误区
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流行疾病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中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生命安全时时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资料显示,多年来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数均超过1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从学校的角度看,有些学校没有进行全面、规范、系统的安全管理。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要求中小学校进行专项整治,但是有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甚至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弥补,不能系统考虑校园安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部分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应试成绩上。有些学校没有一套适当有效的事故预防管理方法,则难免在学生的安全防护上出现漏洞。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分析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薄弱。
从学生方面分析,中小学生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主体,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任务相当紧迫和重要。自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了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说明了我国对中小学校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
二、国内外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情况概要
2005年的一项学术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法律常识及校纪校规的教育,家长大多时候也只是叮嘱“听老师话”、“不要和同学打架”之类,至于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提高警惕,关键时刻如何自护、自救和求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样的结果是未成年人中有较强辨别能力的不到10%。新浪网上的一个调查更令人震惊:在答“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题中,“会”的仅占52%。问其“灾难逃生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18%的人称“没有渠道”。对生死相关的知识,竟如此无知,岂不令人痛心?这是一种社会教育的缺失!所以大多数人一遇灾难,恐慌、失措,最后做出错误选择。
由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活动组委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51.44%,公共场所占36.32%,自然环境占10.4%,家里占1.8%。令人意想不到:调查中学校居然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校园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减少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等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我国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最好的城市是上海,上海于2005年6月十七日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该指导纲要的内涵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今年9月,上海54所首批试点中小学学校教授生命教育课。
三、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现状所应采取的对策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预防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说教、走活动式的过场,而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的统筹。因此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而开设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可以实现对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禁毒教育的课程整合,以生命教育理念进行统整,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对学生如何进行预防火灾、交通、溺水、疫情、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进行了教育,切实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具体来说可以着力落实以下三个具体措施:
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供配电系统
[ Abstract ]: Electrical energ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nergy-sav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building,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provide a briefly discussed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for reference only.
[ Key words ]: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power supply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111.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低碳节能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建筑耗能在我国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降低建筑能耗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电动机、冰箱、电视、电梯等电气设备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建筑电气能耗是指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与管理,以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是简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降低其功能标准。本文以下内容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建筑电气节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仅供参考。
2、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早在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特别指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经济发展中,电气用电是一个耗能大户。很多相关的文章都曾显示过,其每年要消耗总发电量的10%以上,如果大量使用节能的照明产品和有效的措施,节电5%,则每年可节约照明用电60亿kWh,为国家节省投资约30亿元,并可延缓温室效应,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在设计文件中,电气节能措施以专篇的形式陈述,从建筑物规划的初期就以节能的思想为指导,在技术根源处为实现电气节能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性。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的途径之一是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和管理。
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第二,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同时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才能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满足建筑物的功能,也就是说不能仅仅为了建筑节能而简化建筑的功能,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的舒适感。
尽管我国在建筑电气节能的应用已经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扔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节能目的偏差;节能的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相对部分的节能建筑,只是表明形势上的节能,节约无谓消耗的能量,导致从实质上来说,不是正规节能。第二,盲目节能;通常为了达到节能效果,而刻意地控制电气,从而导致满足不了建筑物的功能。而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出现不在少数,通常一方面是设计原因,而主要的方面是人为因素。第三,经济因素考虑不周;由于建筑物的电气节能措施,必须采取相关先进的设计技术方案,然而这些必然会增加部分成本。通常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未采取合理的节能方案,导致额外的附加成本。
3、建筑电气节能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建筑电气节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对建筑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设计单位应要求设计人员设计的每项电气分项工程,都有较详细的电气负荷计算书和采取了哪些节能措施。另外,系统在确定设计方案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做任何项目设计之前,都要深入现场,与业主进行有效沟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负荷特点、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和周围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经过全面技术分析比较后确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要及时掌握各种节能新技术的原理,在设计中适当采用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规格、型号,为了节约电能,减少电路电能损耗,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变压器的负载率,但是这样势必造成工程初始投资提高。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输出电网,宜尽可能形成环形网络,以便能随负荷变化而采取及时切换,或决定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且又不影响各环节所需电力供应。非晶态合金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铁芯,具有特殊的磁特性,它与普通材料相比,同容量时可降低75%-80%的损耗。第三,选择电线,线路尽可能走直线,少走弯路以减少导线长度。低压线路应不走或少走回头线,以减少来回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变压器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距离,当建筑物每层平面在10000平方米左右时,至少要设2两个变配电所,以减少干线的长度。第四,在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室应靠近竖井,而且由低压配电室提供给每个竖井的干线,不至于产生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的现象。第四,增大导线截面,首先,对于比较长的线路,除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的配合及电压损失所选定的截面,应加大一级导线截面,一般而言,导线截面小于70平方厘米,线路长度超过100米的增加一级导线截面比较容易实现上述条件。其次,利用某些季节性负荷的线路,这些用户不用时,可提供给常期用户作供电线路使用,以减少线路和电阻。第五,电动机节能的途径,减少电动机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选择电动机类型时,必须正确掌握负荷特性,弄清楚负荷是连续的还是断续的。如果即使轻负荷时也不能停止电动机的工作,则应考虑采用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而水泵在运行过程根据需求情况水流量是变化的。水泵的工作特性是流量与转速成正比,扬程与转速平方成正比,轴功率与转速立方成正比。当流量减少一半时采用调速的方法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一半,则这时电动机的轴功率只是额定功率的1/8,对于需要变流量运行的水泵采用调速技术可大幅度的降低能耗。软起动器设备是按起动时间逐步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以控制电压的变化。由于电压可连续调节,因此起动平稳,起动完毕,则全压投入运行。软起动器也可采用测速反馈、电压负反馈或电流正反馈,利用反馈信息控制晶闸管导通角,以达到转速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第六,提高功率因数,在民用建筑中,为减少无功功率流动引起的损耗,应改变电容器集中安装的做法,对容量超过10kw的风机、水泵、传送带等,电动机端设置就地补偿装置。对空调主机及冷冻泵等,常在其附近设专用变配电所,可以集中补偿。但若供电距高超过20m时,也最好采用就地补偿。正确设计和选用变流装置,对直流设备的供电和励磁,应采用硅整流或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变流机组、汞弧整流器等直流电源设备。条件允许时,采用功率因数较高的等容量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在经济合算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异步电机同步化运行。第七,合理选择节能光源,众所周知,合理选择节能灯具是建筑照明实现节能的重要措施,荧光灯是应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气体放电光源,它具有结构简单、光效高、发光柔和、寿命长、无频闪和无电磁辐射等优良性能,把它应用到建筑物照明中会取得良好的照明和节电效果。第八,对建筑电气系统运行加以强化管理,加强对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的管理,同样可达到节能的效果。电气节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果使各种设备安全、有效、稳定地运行,出现故障能快速排除,则可以节约能量。开发并利用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控制软件也是保证电气系统节能运行的有效措施。
4、结尾
建筑电气节能对于建筑节能甚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降低建筑电气能耗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1世纪建筑电气设计手册》朱林根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变压器的设计与经济运行》付家才等,中国矿业出版社
一、利用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以人格塑造人格。教师要成为情感形成的催化剂。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知识功底、亲切的语言,和谐的教学氛围会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大胆提问。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创新,特别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知识变得有趣了,活起来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知识,交流获得知识的体验。教师不再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惟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同样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内容。当今学生知识面广,个性突出,我们应顺应时代与学生的特点,做一名民主型的教师,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并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有人曾说,人生最难得遇到的是一个好的老师。学生们在教室里学过的东西也许会忘却,而老师的教育会在他们的心里永远留下痕迹,甚至生根发芽。宽容学生就是循循善绣,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宽容能拉近师生距离,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宽容给学生以希望,让学生在广阔天地自由邀翔,只有这样,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创造性才能获得更好地发挥。
二、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一开启化学的大门,就要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是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的心。第一节化学课上的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所以要想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许多问题“催化”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们主动地学习。在讲第一节课时,先要设置一种化学氛围,然后避开书本,做几个趣味实验,“清水变牛奶”,“茶水变墨水”,“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自动变瘪的饮料瓶”。这些趣味实验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化学课堂留恋往返。此时,再告诉学生,以上实验仅仅是利用了初中化学知识设计的,要是大家学会了中学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设计出很多趣味实验,甚至可以自己搞些小发明创造。这样做很能迎合中学生爱寻求刺激的心理,还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帮助学生领略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最后,老师展示化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这节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好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泼学生的思维,养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例如讲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及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讲实验室制氢气时用锌而不用镁或铁时,增加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同时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基础。
其次,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再次,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讲完溶液酸碱性以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雨水、水样的酸碱性,了解当地空气、水污染状况及人们对防止污染所应采取的措施。讲完有机物后,让学生去学会鉴别丝绸被的真与假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四、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无论怎么说化学原理和计算对这些孩子来说都是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化学游戏法为例,初中阶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除了课堂上注意讲解记忆方法,反复练习以外,采取游戏法,可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如在开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采用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同学问相互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国际环境法国际习惯法成本——效益分析
一.风险预防原则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日益腾飞,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可是这些都并不能否认我们每天处在一个无法衡量风险系数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从非典到H1N1,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这些都一直在告诉我们,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大自然的无情和新技术的适用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风险。如何应对各种天灾或者人祸造成的风险,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预先防范风险成为当今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法律意义上的风险预防原则也随之而生。
风险预防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环境法中“vorsorgepnnzip”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到区域环境条约中,如1984年的第二届国际北海保护会议中发表的《伦敦宣言》就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保护北海免受最危险物质的有害影响,即使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因果关系,也应采取风险预防措施以控制此类物质的进入,这是必要的”。《伦敦宣言》也就因此而成为第一个明确阐释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文件。
对于风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的完整定义在国际习惯法上尚无确定的表述。但是诸多学者均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15项原则作为其较为权威的表述,即“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各自的能力将风险预防方法广泛运用。只要存在严重的威胁或者不可逆转的损害,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定性就不能被作为一个原因来推迟采取阻止环境退化的成本—效益措施”[1]。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其来自l998年《温斯布莱德共同宣言》:当一项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或者环境产生危害的威胁时,即使有些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科学上的充分确定,也应当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活动的支持者而非公众承担证明责任。[2]在其他国际条约中也还有诸多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例如《联合国世界自然》中规定:“当潜在的不利影响为充分了解时,活动不应进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前言部分论述到:“当存在着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威胁时,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应被用来当作阻止‘采取措施来避免或最小化这种威胁’的理由……”[3];其他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赫尔辛基公约》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定义都大同小异,均旨在表述:科学并不能永远扮演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以有效保护环境的角色,过度依赖科学证据可能会导致环境保护措施缓不救急,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科学上的依据尚未充分时,也应当适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免危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因而,风险预防原则便是要求在环境和资源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那些明显的确定的危险,而且对那些较小的缺乏科学确定性的负面影响也应谨慎处之。
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一项原则,并且在诸多国际条约中都有其存在的影子,对此有学者评论到:“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4]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确切表述还尚未形成,由于各国的立场、利益各异,国际间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定义、实质内涵、适用要件乃至其国际法地位均欠缺共识。所以,在国际上对于该原则的实际运用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努力的空间。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
正如前文所述,风险预防原则仅是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具体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地填充,所以在适用上还存在模糊性。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法律裁决上的不确定或者基于公平合理的原则,许多学者均提出了几项在其适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科学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目前科学家对于人类活动对未来各种可能的情况还不能给予充分肯定,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的全球与地区效果、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都属于科学的不确定性问题。风险预防原则的前提是存在科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危险或损害没有科学上的肯定性结论。鉴于这种危险的可能存在,我们理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阻止这种危险的发生。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根据常理推断,一项活动理应会造成某种环境风险或危害,只是欠缺明确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该风险是否会发生;其二,某种风险将会发生或可能已经存在,但无法证明造成该风险的原因为何,即所谓的因果关系不明确。[5]
第二,风险评估的必要进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风险的系数值进行一定的评估,即对哪些风险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准确的衡量。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风险阀值,[6]也就是说在哪一个维度范围内应当采取风险预防原则,在阀值之上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阀值之下则可不作为。当然,阀值并非确定不变的,会随着每一项活动危险性增加的来降低其系数值,即高风险低阀值。
第三,成本——效益分析。有学者指出:对环境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过度强调风险预防原则,将可能牺牲其它社会福祉,因此,如将其它社会、经济因素纳入考量,对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将会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管理模式。[7]简单来说,就是运用风险预防原则来阻止某一活动的进行时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收益,包括经济的或环境的。风险预防原则似乎是保护一种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形免遭疾病、意外事故以及死亡风险,但是它是一种粗略的、有时是建立那些各个目标的不正当的方法,这不仅是因为它可能甚至已经被强制运用在某些情况下,其中,风险预防原则很可能会伤害到子孙后代,损害而非帮助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8]对此,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也有所体现,其表述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以符合全球的利益。由此可见,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适用时,一定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保收益大于成本。
第四,举证责任倒置和严格责任原则的运用。即在对该项原则适用与否的问题上,应该由开发者负担证明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引起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害的举证责任。毕竟开发者掌握着较为全面的资料信息,加之通常开发者都是社会的强势方、经济基础扎实,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相对人掌握的信息相对匮乏,地位相对较低且经济基础薄弱,故很难举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如果按照传统的举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相对人将会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承担败诉的风险。所以,在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过程中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开发者承担举证责任,以此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相对人。也就是说,风险预防原则使环境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了。同时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保障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也激励了预防可能会产生不确定的环境影响或后果的活动。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
目前学界对于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认为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根据《国际法院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国际习惯法必须满足两个要件:“常例”与“法律确信”。推之,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各国所普遍适用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指导性的规则。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预防原则已经被诸多法律文件所援引,且法院在一些判决上已经对此加以适用,例如在“MOX核燃料厂案件”中的运用。此外,虽然说风险预防原则总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软法的性质,但是软法也是法律,也应该为各国所遵守,某些国家不遵守该项原则,是其不履行义务的表现,并非是该原则不具有约束力。
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确认为,虽然一些法律文件中对此有所表述,但是十分模糊和空洞且不具有公信力,且各国对此尚未达成一致,所以不能满足其普遍性的要求。加之,其作为软法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在其被完全接受之前,不宜作为指导性的规则成为判决案例的依据。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第三种观点,即风险预防原则是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本文也持这种观点。具体依据如下:[9]
首先,从国际条约来看,《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里约宣言》、《鱼类协定》等等都对此原则有所表述,但是其内容仍不统一,这对于此原则的适用必然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国际条约是国际习惯法存在的权威证据,但是不能据此就将不具备统一性的原则援引为指导性规则,否则将造成司法的不确定性。
其次,从国际判例来看,目前对于该原则的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案例:“MOX核燃料厂案”、“南方蓝鳍金枪鱼案”、“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荷尔蒙牛肉案”、“匈牙利诉捷克盖巴科斯夫——拉基玛诺大坝案”。这些案件中均没有直接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而大多表述为“谨慎与慎重(prudenceandcaution)”或者“风险预防方法(approach)”[10]。
最后,从国内立法及实践来看,国际习惯的形成需要有足够数量且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实践,这并不是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如此实践,但至少部分国家应具有此种实践。[11]德国和瑞士最早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了规定,随后,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也对此作出相关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表明,该原则正在被广大法院运用来作为裁判的依据。
由此可见,风险预防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的要求,但是由于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把其直接归入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原则过于草率,并且其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尚需各国统一,所以将其认定为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基本原则最具有合理性。
四.发展中国家在风险预防原则之下的“窘境”
从表面上来看,无疑风险预防原则起到预防性的作用,减少了一些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是由于该原则在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处于不利国际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会因此而遭受发达国家的压制。主要表现为:
第一,科学上的不确定成为借口。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件事物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了解,不确定性不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而且不确定性都是主观的评判。对于未来的决定,无论其大小,常常不得不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一直等到不确定性完全消除才做决定,实际是对现状的含蓄支持.或是维持现状的一个借口。风险预防原则就可能成为这样的借口。加之,发展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均不能与发展中国家堪比,所以该原则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阻止某些措施实施的借口。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滋生。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设置的高壁垒,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如果加之风险预防原则的滥用,必然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WTO的荷尔蒙案例中,美国认为欧盟有阻止海外进口的倾向,因为欧盟禁止牛肉进口,原因只是基于对牛饲料中荷尔蒙含量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又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管是人、财、物方面都如此强大的美国都面临着这样的贸易壁垒,那么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又如何争夺自己的席位呢?有人主张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即使被指责为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所不惜。但是,披着环保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因为它破坏了环境风险评估系统的根基。如果基于经济的原因而忽视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科学结论,那么距离完全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就不远了。
第三,风险预防可能带来新的风险。风险预防原则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风险,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时应用风险预防来阻止相关措施的实施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相关产业采取措施,可发达国家却以风险预防为借口阻止其运行,潜在的风险被避免了,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风险或许比实施该项措施还要更加巨大。最好的例子就是核电站的建设。尽管运营良好的核电站为那些旨在提高核电站安全系数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持;然而,一座核电站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还是不确定的,于是有人认为潜在的危险足以使我们采取措施停止核电站的运行。这样,核电站的风险是被消除了,可取而代之的火电站却有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预防措施本身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零风险的午餐”。风险预防原则还可能阻碍那些旨在解决风险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因为根据风险预防原则,假如初次实验失败就意味着放弃。[12]
五.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中国如何应对风险预防原则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绿色文明的号召之下发展着我国经济,在绿色GDP的引领之下一步步向发达国家靠拢。在风险预防原则的旗帜之下,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所以适时地引入风险预防原则无疑会对环保、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军国家,在诸多条约都对风险预防原则加以阐述的大前提下,我国不可回避地要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正如上文所诉,在风险预防原则面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为了极大程度地克服这些不利,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考验。具体应对之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在与大国相抗衡的国际环境之下,如果总是被大国牵着鼻子走,难免会成为该原则的牺牲品。所以不断发展科技,建立自己的评估模式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必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大国,我所施行的每一项措施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都不会达到相应的风险阀值之上。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科学权威地位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是这也往往为大国推行其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正如现在讨论火热的温室效应,究竟是大国的诡计还是实施如此,一直都是大国在说了算。所以,建立自己的评估体系,完善自己的科学技术,不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为自己的国家谋福利。
2.综合考量成本——效益分析。在对某项活动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该项活动的收益,或者说是禁止该项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在作出每一项具体决策之前,都应该将社会的、经济的因素考量进去,不断地运用新的科学观点来对自己的决策加以考量,使得在应对发达国家的反驳上占有更加强势的地位。这样,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也增强了管理过程的透明度,使得风险预防原则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超级秘书网
世界在发展,人口在增加,要求能源·电力有相适应的增长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尤其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快速发展的后进国家,经济增长对能源·电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这一历史性规律短期内不会逆转。
世界人口1950年只有25亿,1999年增加到了60亿,是1950年的2.4倍;世界能源消费1950年为25亿吨标准煤,1999年已增加到122亿吨标准煤,是1950年的4.9倍;世界发电量1950年为9544亿千瓦时,1996年达到了13.6万亿千瓦时,是1950年的14.3倍。我国人口1952年是5.8亿,2000年增加到12.7亿(不包括港、澳、台),是1952年的2.2倍;能源消费1953年只有0.54亿吨标准煤,1999年增加到13亿吨标准煤,是1953年的24倍;发电量1953年只有92亿千瓦时,2000年增加到1.33万亿千瓦时,是1953年的144倍。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70-80年代持续10年之久的两伊军事冲突,以及9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海湾战争,也没能阻滞能源·电力增长的步伐。据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100亿,是目前的1.6倍,能源消费量将增长到283亿吨标准煤,是目前的2.3倍,电力需求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见,能源消费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电力消费增长快于能源消费增长的历史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能源和电力的消费水平都很低,与建立在大量能源消费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相距甚远,人均能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用电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1999年我国人均能耗才988千克标准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039千克标准煤的1/2,只相当OECD6523千克标准煤的15%;1997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只有773千瓦时(1999年为815千瓦时,人均发电量为979千瓦时),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2096千瓦时的37%,不到0ECD8079千瓦时的1/10。我国优质能源,尤其是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也很低,1997年世界平均为17%,0ECD为18.6%,我国只有12.1%,其别是居民家庭电气化水平太低,发达国家的每个家庭的年均用电量在2000千瓦-4000千瓦时,目前我国只有120千瓦时,1999年还有5000万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因此,我国比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能源和电力增长需求。
根据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达到基本现代化的人均能耗大致在2.8吨标准煤的水平上,人均用电量至少在3500千瓦时。据此估测,2050年以16亿人口计算,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大约45亿吨标准煤,是目前能源消费的3.5倍,发电量要达到6.了万亿千瓦时左右,是目前发电量的5倍。因此,2050年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同时,使能源消费达到零增长的理想境界,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只有满足能源服务的同时,在大力提高用能用电效率的基础上提高能源·电力消费水平,才能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也就是说,面对未来如此巨量的能源和电力需求,要以较低的能耗和电耗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有比发达国家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电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能源·电力领域的基本矛盾,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能源电力严重短缺的后果和近半年多来美国加州的能源·电力危机警示我们:当能源·电力严重短缺局面出现阶段性缓解的时候,决不能放弃或忽视提高能效的努力。应当认识到,提高用能用电效率和提高能源·电力消费水平,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要持有战略眼光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积沙成塔、汇流成川。未雨绸缪,乃当务之急。
二、警惕能源开发利用潜伏的危机
能源·电力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同时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效应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和警惕。
从世界范围观察,21世纪有两个潜伏的危机:
一是能源资源的消费速率远远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的储量和无限的需求使再次发生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可燃矿物燃料占世界能源消费的90%以上,这些亿万年生成的地下资源储量有限,与消费速率相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耗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迟早的事。1999年末;世界煤炭可采期限为230年,我国只有111年;石油可采期限世界为44年,我国只有21年;天然气可采期限世界为62年,我国是56年。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它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倡煤的利用并不意味着要返回到“煤球时代”,把它转化成干净的流体能源和采用洁净煤技术要付出巨额代价。21世纪的科学技术对新的可燃矿物资料资源能够提供多大贡献还是个未知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的真正希望,但目前它在世界能源平衡表中仅占极小的份额,在21世纪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也还是个问号。近年发现海底蕴藏、大量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据估计全球可燃冰储量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3倍之多,我国南海海底可燃冰储量估计有石油储量的一半,它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还尚待时日。
能源短缺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它不仅可能导致能源危机和引发经济危机,甚至酿成国际军事冲突。20世纪50—60年代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西方世界实行的能源“流体化革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然而正是1973年爆发的世界石油危机成了1974-1975年西方经济危机的起爆剂,把它们从高速增长拉了下来,至今未得复原,人们对此一直难以忘怀。
二是可燃矿物燃烧后的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地球的健康和支持地球生命的生态系统。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温室气体将使海平面上升,一些海上岛屿和沿海城镇将被淹没;土地沙化面积扩大,水灾、旱灾、雹灾、风灾发生频率增加;虫灾和瘟疫会扩展到更多的地区。SO2和NOx是构成酸雨的主要来源,SO2还是导致肺心病的罪魁祸首,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的生存和成长带来了严重的损害。烟尘中含有多种有害金属和致癌物质,与肺癌发病率有直接关系,高农度的SO2与烟尘的协同效应是烟雾事件毙命的主要因素。煤炭使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领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成为人类文明上一块里程碑,然而正是煤炭给它带来了厄运。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1952年12月高浓度的SO2和烟气粉尘连续四天覆盖伦敦上空,4000多人丧生于导致呼吸衰竭的“杀人烟雾”。尔后,世界上发生过多起程度不同的烟雾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102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参加了会议,讨论的是世界环境问题,实质上要解决的是能源问题,目的就是期望全球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去避免一场可怕的生态浩劫。
从我国来看,21世纪能源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是资源压力。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能源·电力消费水平要有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50年能源消费需求高达40多亿吨标准煤,这需要有强大的能源供应做后盾。
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可燃矿物燃料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较高,而资源占有量均很低。1999年这三大常规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世界平均90%,我国97%。1999年末在资源占有量中,煤炭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65吨,我国只有91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5%;石油世界人均占有量为23.5吨,我国只有2.6吨,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世界人均占有量为24495立方米,我国只有1088立方米,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44%。尤其是我国石油的储采比不高,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加之储量有限,石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日趋加大。1993年我国已经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1996年原油也由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比20世纪80年代预计的提前了5—8年。2000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近6000万吨,成品油净进口量近980万吨,总计近7000万吨。如果在石油资源方面没有重大突破,30—50年后的石油消费将主要依靠国际市场来供应,要及早做好准备,开展积极的能源外交。
二是环境压力。可燃矿物燃料是全球一个最大的污染源,能源结构的演变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今后50年也不会动摇它们在能源供应中:的主导地位,我国更不例外。长期以来,世界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1999年煤炭只占能源消费结构的25%。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国家,目前煤炭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4左右,几十年来一直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70%以上,1999年下降到68%。煤炭的热值低、灰分大、转换效率低、传输不便,燃烧后“上吐下泻”的弊病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S02排放总量中煤炭大约占90%,在N0x排放总量中煤炭占60%,在C02排放总量中煤炭占85%,在TSP排放总量中煤炭占70%。用于发电的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1/3以上,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量的38%左右,随着这一比重的不断增加,控制发电污染排放将成为倍受关注的领域。
根据1998年对332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大气污染超过国家正常标准的城市占43.5%,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与环境污染有关的肺心并癌症、不育症、ED症等疾病患者,正在承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煎熬。目前哮喘病患者已达200-3000万人之多,癌症保持患者有200多万人,每年死于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人数均在150万左右。癌症死亡病因已占全国第二位,大城市居于首位;每5个病患死亡中,就有1人死于癌病;每200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受到癌症的折磨。
根据我国的资源潜力和资源替代能力估计,近50年内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结构格局还难以根本转变,随着可燃矿物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的增加,来自环境负担和控制费用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必须及早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运用需求方管理(DSM)技术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西方世界,组建了多种国际能源和环保机构,彼此磋商,相互协调,不断调整能源战略。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置于突出地位,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和政策,推动能源开发和能源节约两种资源竞争,鼓励节能研究和开发高新节能产品,强化民众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培育节能市场,特别是积极研究更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配置方法和管理方式,使现行的管理职能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DSM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已风靡全球。
DSM适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遵守法制原则,鼓励资源竞争,讲求成本效益,提倡经济、优质、高效的能源服务,可应用在电力、燃气、热力、供水等公用事业部门,目前主要应用在电力部门。
需求方管理(DSM)又称需求侧管理或负瓦管理,它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诱导措施,通过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ESC0)、电力用户等的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善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好、各方受益、最低成本能源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DSM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注重依靠增加能源供应来满足需求增长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了把需求方节约的资源作为供应方一种可替代资源的新概念,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和最好的社会效益达到同样能源服务的目的,已成为可持续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手段。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美国有30多个州正在应用DSM技术推动用户节能节电,在减少电力建设投资、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抑制电价的上升幅度、减少电力用户的电费开支、节省能源资源、控制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节电效果、经济效果和环保效果。
DSM源于能源消费居世界首位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把DSM列入了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法规、标准、政策、服务等方面不断向有利于DSM方向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调整。1985-1995年,500个电力公司实施的DSM计划,削减电网峰荷2900万千瓦,单位节电成本只相当于可避免成本的1/10-1/12,电力公司投入DSM的费用占售电收人的0.7-1%。
2010年计划减少4500万千瓦的发电容量需求,2030年减少9000万千瓦,从1990-2030年DSM计划的净收益将达到350亿美元。
1992年DSM陆续介绍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非常关注它的应用前景和应采取的对策。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技部、国家电力公司,以及大中型电力用户、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做了大量的推动性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举办了各种形式和展开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在区域电网和企业电网进行丁多次试点研究和工程示范,推动高新节能节电技术开发、生产和应用。鉴于DSM能够把节能节电导入潜力巨大的能效市场,显著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群体效益,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以法规形式纳入了2000年12月29日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