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

第1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ESD;TLP;测试方法;系统软失效

0 引言

随着消费类终端手持式产品日益增多、结构更加复杂,且半导体工艺缩小及更小的SMT封装、更低的电压等级、更低的电容值及更低的电流等级等,所面临的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挑战日趋严重。

静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电器间感应等。静电的特点是长时间积聚、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其中一个趋从于另一个吸引电子,因而二者会形成不同的充电电位。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CMOS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子设备的ESD很早就作为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写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传输线脉冲TLP(Transmission Line Pulse)测试是通过将产生的高压脉冲注入到DUT(待测器件),并测量DUT在时域的电流电压波形来研究或评估集成电路ESD防护性能的一种方法。本文重点介绍TLP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TLP测试方法进行干扰噪声注入来评估系统的ESD软失效问题。

1 TLP测试技术

TLP 测试之前首先对电路中的一段传输线充电,然后将被测器件接入,充电后的传输线通过被测器件放电。改变电路的输入电压和传输线路的长度可以模拟不同能量的ESD 脉冲,从而得到器件的ESD 大电流抑制能力。TLP 测试先从小电压脉冲开始,随后连续增加直到获得足够多的数据点,以作出完整的I-V 曲线。通常测试脉冲的幅度会加大到使DUT 彻底损伤为止,作而获得其精确的允许最大脉冲电流,如图1所示。

TLP测试技术或方法同时适用于系统级ESD(标准IEC61000-4-2)以及集成电路级的HBM ESD(标准ANSI/ESDA/JEDEC JS-001-2010)。TLP通常被用于评估ESD的硬失效,即增加脉冲电压的幅值直到DUT损坏。应用场景如下:

评估ESD保护器件性能(比较动态阻抗Rdyn和钳位速度);

评估设备和模块的ESD失效等级;

当需要不同的脉冲形状(TLP, HMM, HBM …),脉冲宽度,上升时间或者不同的电流注入等级(40A, 90A, 160A …)时,可使用TLP测试;

评估安全工作区域;

触摸板的击穿和熔断敏感度等。

3 TLP测试ESD软失效方法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TLP测试方法,主要用来评估或定位整改ESD软失效问题。以手机产品的ESD为例,对金属外壳或USB连接器空气放电+-8KV,手机自动重启。

金属外壳或USB连接器通常和PCB的地连接在一起,即当ESD放电到系统地是便会引起失效。尝试在中断或复位信号加电容或ESD保护器件瞬态抑制二极管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均为有改善。最终采用TLP测试系统从PCB板上注入不同类型的干扰脉冲来定位并查找板子上的ESD敏感区域或走线。

不同于硬件失效评估时DUT关机状态,ESD软失效的评估是在DUT开机时进行的。如果将TLP系统直接连接到PCB,其寄生参数往往会影响到DUT本身的正常工作,于是我们采用串接器件的方法注入脉冲干扰信号。常用的串接器件为电阻、电容或TVS,往往根据脉冲注入点的信号属性来决定。其主要区别为:电阻串联对波形改变不大,主要影响幅值;电容串接情况下只有尖端快速脉冲可以通过,尤其适用于高速脉冲信号所引起的系统失效;而TVS串接情况下,第一个尖脉冲会被TVS吸收,只有宽脉冲信号可以通过。TLP测试系统选用的是德国HPPI公司的3010C,系统框图见图2。

测试方法如下:

(1)首先将手机板上电,一切功能正常以后,然后逐个将TLP输出波形注入到PCB上。

(2)将TLP的波形直接注入或者串接电阻分别注入到PCB TOP & Bottom层的各个地,电压从低到高,定位是否存在敏感的地区域。(或结合信号完整性工具,通过谐振仿真分析潜在的热点,然后对热点进行重点分析、脉冲波形注入)

(3)将TLP的波形分别串接电容或TVS,对各个电源线脉冲注入,如VDD_CORE, VDD_DDR, VDD_REG, AVDD, VCHARGE等等,定位寻找敏感的电源线。

(4)将TLP的波形分别串接电容或TVS,对重点或敏感信号线进行脉冲注入,如RESET, INTERRUPT, CLK&DATA等等,定位寻找敏感的电源线。

(5)将以上测试结果分析总结,以本测试手机为例,最终发现JTAG_RST和VDD_DDR两个电源或信号线最为敏感,最终解决办法为在JTAG_RST上加1nF电容,并优化VDD_DDR的电源拓扑结构。

3 小结

TLP测试方法的优点有很多,如:波形简单且稳定、易于重复产生;脉冲的宽度以及幅度可任意调节,可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ESD评估;可同时监测DUT的压、电流以及漏电流等实用信息;还可用于器件的建模并仿真。本应用中,除了TLP的基本优点以外还成功的将TLP应用到系统上电情况下的ESD系统软失效问题,对解决电子产品中遇到的实际ESD问题帮助非常大。

【参考文献】

[1]Joost Willemen, David Johnsson, Yiqun Cao, Matthias Stecher, “A TLP-base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for transient gate biasing of MOS devices in high-voltage technologies”,Electrical Overstres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ymposium (EOS/ESD), 2010 32nd.

[2]D. Pogany ,D. Johnsson,S. Bychikhi,K. Esmark, P. Rodin,M. Stecher, E. Gornik, H. Gossner, “Measuring Holding Voltage Related to Homogeneous Current Flow in Wide ESD Protection Structures Using Multilevel TLP”,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Volume: 58, Issue:2, Feb.2011).

第2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部分碳酸饮料中添加的二氧化碳,来自一项目前备受关注的技术――碳捕集和封存,这项新技术事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该技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深远的意义,将为人类减缓气候变暖带来希望。

碳捕集与封存(简称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它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至90%。

捕集二氧化碳可达食用程度

“北京已有比较成熟的碳捕集技术,现在许多碳酸饮料里的二氧化碳都是从北京高碑店热电厂试验示范装置中生产的,纯度非常高,大家可以放心喝。”西安热工研究院北京分院二氧化碳控制与减排研究所黄斌博士表示。

黄斌说,从高碑店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试验装置里捕集出的二氧化碳,精制以后可以达到食用的程度,就是99.9%至99.99%的程度,截至2009年春节,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运行稳定,销售食品级二氧化碳已超过800万吨。

如何科学利用二氧化碳

要减少一种物质对人类的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科学利用。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工业利用量大约是每年1至1.5亿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能力每年约1000万吨。中国有二氧化碳生产企业100家左右,生产能力是每年200至250万吨,而一个几十万千瓦的燃煤电厂,一年能捕获二氧化碳100至200万吨,同目前中国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差不多的。黄斌说,“目前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消费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过度地使用化石原料造成了二氧化碳过多,而人类无法消费多出的庞大的那部分,所以造成了一系列气候和生态问题。”

彻底做法是把多余二氧化碳封存

如何处置多出来的二氧化碳,一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出台了: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并集中起来,深埋于海底或地下,彻底解决因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威胁。

“地质封存、深海封存将成为被捕获后的二氧化碳主要去向。”黄斌博士说,二氧化碳被捕获后,必须对其进行安全、长期地封存,才能最终完成控制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的工作。地质封存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主流的封存方式,其原理是将捕获到的二氧化碳用管道输送到地下深处长期或永久性“填埋”在地质中。

深海封存是指把二氧化碳注入深海中以进行长时间的存储,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深海中将与大气隔离若干世纪,目前深海封存在全世界还未被真正采用,也未开展试点示范,仍处于研究阶段。

二氧化碳封存面临的科学疑问是,将巨量的二氧化碳储存到地下或深海,是否有可能逃逸出去?对此黄斌解释说,令人乐观的是二氧化碳并不需要被永久封存,封存的时间只要保证自然界中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到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即可,“只要二氧化碳的封存可以在几千年内防止严重泄漏,届时碳循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目前来看,人类的科技发展应该可以做到。”

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将力挽狂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学部原主任孙枢指出,碳捕集和封存是一种实现全球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关键技术。“减排”除了节约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燃烧技术外,重要的途径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埋存。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燃烧化石燃料所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是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方法是寻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孙枢院士认为,目前二氧化碳的工业分离、管道运输、地质封存和工业利用等方面已经形成成熟的市场,这使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有可能力挽狂澜,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北半球永冻土储有1.5万亿吨碳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研究报告称,北半球永冻土层中冷冻碳的储量可能超过1.5万亿吨,是此前估计的两倍左右。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冷冻碳主要分布在北极以及加拿大、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美国、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储量约为目前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一旦气温升高导致永冻土层开始融化,大气中两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将急剧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

研究人员预计,这些永冻土层中的碳在本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将产生重要作用。

第3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对于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只局限在媒体报道的“雾霾”、“温室效应”、“富营养化”及各种污染事件上,迫切希望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的具体方向及内容。在此情况下,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应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总体讲授,使学生对环境专业有总体认识。然后,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环境问题,成立课题小组,开展一些研究型课题的学习。这些研究型教学课题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社会实践调查等,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发生根源、基本原理、解决措施等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既熟悉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方法,了解到环境工程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又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工程概论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践

根据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由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成果评价三部分组成。

(一)课题设计课题设计是研究型教学的基础,是以课题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的重新规划。根据学生人数,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结合桂林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取得的成果,将《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内容课题设计为以学生调查实践为主题。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所作的汇报作为各章内容的开题,进而引出各章理论主题内容。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研究内容进行总体讲授、指导,使得课程生动、课堂气氛热烈,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桂林市水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大气污染状况调查、桂林市固体废物状况调查、桂林市声环境以及桂林市的生态之城建设五个部分。

(二)课题实施1.成立课题小组。课程第一堂课为导论课,由教师对目前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工程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总体讲授,布置研究型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说明。课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报名,教师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微调,保持各组同学水平相当,每组6名同学。2.方案设计与实施。各小组成员首先根据课题题目,明确完成目标,讨论课题实施方案;然后进行组内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查阅、现场调查、数据分析汇总、书面总结及口头汇报等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以课下业余时间完成为主,教师轮流跟组进行指导、答疑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解决在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分组讨论,各课题小组方案设计内容如下表1所示。在完成过程中,数据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统计年鉴、环境公报等纸质资料,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CNKI数据库等,以及环保局网站、环保局实时监测系统等网络数据资源。然后,再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完成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成果评价1.成果展示与评价。首先由组长作为代表对课题完成内容进行汇报,同时对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课题组成员共同对其他小组的提问进行解答。根据汇报结果和答疑情况对课题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组间评价、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课题小组根据评价内容对课题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并形成书面报告上交。2.成绩评定。研究型教学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6]。其中课程总成绩由学生个人的平时表现(包括课题表现、对小组课题项目的贡献)、所在课题小组成绩(要求3~4名环境工程专业老师对小组作品进行评定,取平均分)、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

三、总结与反思

第4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教学 实施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意识,敢于由已知领域向未知识领域进军,巩固与发展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作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强化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很多化学知识可从生活中得到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把相关的内容延伸,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同时,教师也能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性、实用性,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经验,使他们产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如:学习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后,知道了分子有三点特性:微小、运动、间隙。教师可以留一个问题,向半杯水中加一块方糖,等方糖完全溶解后,杯中的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学生就此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共同得到答案:液面会下降,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等在杯中占有一定容积的方糖溶解后,糖分子充斥到水分之间的间隙中去了,所以方糖原来占有的那部分容积就不存在,液面自然要下降!再如: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问:“每次喝完了雪碧之内的饮料,为什么就会不停的打饱嗝?”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原来喝下去的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喝到体内后,人的体温会提升饮料的温度,既使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又使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饮料分离,所以会打饱嗝!这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化学知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就能不断地丰富知识,增长经验,提高生活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

2利用生活常识,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探究情境

探究效果如何取决于问题的设计,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终点。课堂提问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是太有益处的。不过,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当老师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低下头,没有积极思考,甚至有事虽关已而高高挂起的无所谓心理,这样造成教师只是自问自答,课堂气氛不活跃。针对这种情况,应灵活教学,我发现利用生活常识设计启发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再如,学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1)近年来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越来越热,现在到了十月了,我们还在穿夏装,这是为什么?有没有想到可以解决的方法?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是可感受到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一般都比较感兴趣,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与辩论,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学生浏览相关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在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去获取相关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还可以将问题展开,启发学生思维,联系课本的演示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之密度比空气大,由于人们工业生产、生活中矿物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象温室中的玻璃那样覆盖在地球上空起保温作用,于是就使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随之解决方法也就可探究而知了。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疑问和矛盾之中,然后再将问题展开,层层深入。

3利用化学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化学里面有很多的探究实验,这些实验如果能充分的利用,就可让学生在一种自主、探究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例如: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中的气体组成成分有什么区别,这个实验可以利用很简单的装置让学生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再如,人造的合成纤维材料与天然的纤维材料如何进行区别,因为农村的学生家里肯定会有这些纤维材料,所以做起实验来也很方便,这些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探究了蕴涵在学科知识中的规律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发地获取知识,探知未知领域,从而更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其得到拓展和延伸。这样就能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学会做事,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落到实处,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应用化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寻找化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点,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化学学科的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全面认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农村初级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根据这种实际情况,结合化学教学,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动手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地区是粮食产区,十分适宜种值水稻,经济作物烤烟也适宜生长。因此,我们就以水稻、烤烟作为重点活动内容并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如,水稻、烤烟、蔬菜生长适宜的土壤PH、生长期和施肥期的时间、种植方法和肥料合理搭配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更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技能。

在《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中,结合课堂知识,根据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组织学生进行试验。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强化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掌握一、两项劳动技能,这样,使他们毕业后能安心在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并能应用在校所学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注意联系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探究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并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等《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屹《化学教学理念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三用 节能减排 途径

1 概述

虽然由于近几年经济形势不稳定,船舶市场走向低谷。但各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勘探和存储的积极性却并未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行业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与之相关的海洋钻井平台的服务用船数量也逐年增加。三用工作船主要为海上钻采石油提供多特点的作业服务,同时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海上石油平台命令,为其提供多种物资及材料,是钻采石油重要的工作支撑船舶。由于三用工作船有着功率大、灵活性高的特点,使其在为海上平台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能耗和空气污染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用船总量增加,开采活动频繁后,这一问题日益突显。

2 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船舶多采用柴油机作为推进系统,例如某中深海域三用工作船的推进系统就采用了4台2249KW的柴油机作为动力源。三用工作船虽然大多采用轻柴油作为燃料油,其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有NOx、HC、Cox、SOx、烟尘、噪声等。而据美国研究人员得出的报告显示:目前船舶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总量已经达到汽车排放颗粒污染物的百分之五十。而船舶向空气中排放的氧化氮总量已经占到全球总氧化氮排放量的百分之七,另外,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46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三点三。这些污染物和气体导致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大自然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等,有的直接对人造成危害,有的对大气产生影响,不但破坏生存环境更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国际船舶行业正面临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

2011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ttee,MEPC)在其第六十二次会议上通过国际船舶行业防污染公约(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l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MARPOL)公约,该公约在原有公约的基础上添加对船舶能效的相关规定,并与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该公约将能效设计指数纳入强制实施范畴,是国际海事组织从技术角度对新建船只设计和建造上的一个硬性规定指标,其目的在于强调船舶节能环保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减少新建船舶二氧化碳及其他危害气体的排放量,从而提高机器效率,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三用工作船作为开采石油的辅助用船,不但具有耗能高,且使用量日益增加,因此更有必要对其进行节能减排的控制。

3 三用工作船耗能分析

三用工作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钻井平台及海上石油工程建造和开采平台,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为海上石油生产提供多种材料和物资,例如钻井物资、钻井钢具,钻井水泥、淡水、盐水、燃油等;(2)能对大型平台和大型船舶进行拖运作业,能够进行起抛锚定位作业;(3)具有消防能力并且有消除油污和营救作业的能力。因此才称作三用船。这些任务要求决定了三用工作船在结构上不同于一般用船,同时也决定了三用船节能减排方法的独特性。

主要影响三用工作船耗能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行驶耗能:主机的耗能主要用于推动螺旋桨做功,使船舶前进。除去船舶前进所必须的耗能外,在功率传动过程中还有功率损耗。这些损耗包括通过轴系进行传动时的能耗损失,轴系将力和力矩传递到螺旋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螺旋桨做功时的额外功。

(2)辅机能耗:三用工作船除正常的行驶设备外,一般还配备有泵等辅助工具,这些设备的能源一般由辅机来提供。因此三用工作船上发电机也同样为耗能大户。

(3)船舶载重量:三用工作船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海上钻井平台提供后勤物资,其所装载的货物、淡水、钻井水泥、钻井物资等的重量,反应了其装载能力。载重量不同导致船体阻力性能不同,因此会导致船舶在行驶过程的能耗不同。

(4)行驶速度:类似于其他船舶,三用工作船在额定吃水量下行驶,其行驶速度和发动机的有效驱动功率和船体阻力性能有关。因此在不同航速下行驶,耗能也会有所不同。

(5)锚机、输送系统、泵等耗能:锚机一般采用电动液压组合锚机,负责船舶自身抛锚作业;在拖带和为平台起抛锚作业时拖缆机卷筒负载在百吨级别。用于调运拖移生活物品、钻具、救助货物等物品的设施也会耗费能量,且存在能量损失。另外,制冷设备,生活保障的电器等也存在能耗。

(6)船舶管理不科学引起的能耗:除了正常的工作能耗及能量损失外,因为船舶管理的不科学也会造成没必要的能量损耗。

4 几点措施

三用工作船是能耗大户,同时也可以从多个方面减少能耗:

(1)从设计上提高三用工作船机械效率:例如主机和螺旋桨之间的传动部分可以采用更加高效的传动机构,进一步优化部分结构,以减小能耗,提高效率。采用高效的发电设备,科学设计电站优质配送电能,以及电机和泵等之间的传能设备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从设计上降低能耗。

(2)创新的设计辅助设备:例如在设计冷却系统时,可以采用海水直接冷却相关设备,以替代中央冷却系统,这种创新设计不仅可以使冷却效率增加,同时减少了中央冷却器、大型的海水冷却总泵以及淡水冷却总泵带来的能耗。

(3)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采用优化和创新的设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降低三用工作船燃油消耗。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注重设计的同时,还加强三用工作船的管理,把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做好。从日常管理的角度讲,必须制定出科学的污油和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将其带上岸后,交予专业的部门进行统一的处理,而不能将其丢弃入海。另外,需要加强船舶的维护和保养,要定期对主机、船体、螺旋桨、舵机、泵、锚机等设备进行保养,使柴油机处于良好的燃烧工况,定期清除附着物,利用高质量的防污漆,保持船体清洁,减小船舶行驶阻力,提高燃油燃烧率。

(4)采取合理的速度行驶(俗称经济航速):三用工作船的行驶速度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消耗量,在超过经济航速下行时,油耗会明显增加,因此在任务不紧急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经济行驶速度,并在考虑风压和水压等因素的情况下选取适当的航线。同时应该注意到在长时间使用慢速的情况下会导致燃油燃烧不完全,并致使机械磨损,不利于设备的正常工作,也不利于节能减排。

(5)有效节约水电:要树立船员的节约用电用水的观念,严格控制照明用电,合理使用空调、电视、电脑、饮水机等生活设施。另外要及时更换老化和落后的设备采用节水阀,和变频节电的电器设备。

(6)使用燃油助燃剂改善柴油品质,提高柴油机性能:燃油中使用助燃剂可改善柴油机燃烧状况,促使柴油的充分燃烧,因此不仅可以提高其热能的释放量,还可以达到节约燃油、减少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排放的效果,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另外,在传动设备中可以使用高质量的油添加剂,以减小机械传动机构之间的磨损,减少传动带来的能量损耗,延长维护周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第6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育;环保教育;生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00-01

近二十年来中国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活。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制定了多项方针政策旨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我们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所以在化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教育。如何在学校化学教育中加强环保教育就成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根据教材内容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环保教育的第一步骤。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适当的加入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目前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可以和环境保护相联系,例如教师在讲解臭氧的性质时,就要利用好它的相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介绍它的产生和消耗条件原理、以及在阻隔紫外线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臭氧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后教师再讲解目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臭氧破坏的基本原理、防护手段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形成与日常生活形成联系,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再如在学习醛类物质性质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生动形象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资料,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醛类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有效的让学生了解醛类物质污染环境的对人体的严重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2、开展课外活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觉地挖掘环境保护知识,自动的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指定若干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任务。例如教师可以让调查学校附近河水、海水或者自来水的水质情况,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分析相关质量参数;然后再引导学生查阅图书或者网络资料,学会分析水质情况,评价当地水质受污染状况;最后让学生上交总结报告。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了解到大量环境保护信息,对环境污染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学习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爱护资源。

3、利用化学习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习题中加入环保知识是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一个十分有效地方法。学生每天都要通过习题练习巩固化学知识,强化记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置化学习题时应该注意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知识习题的练习,而这些习题中通常有大量环保相关介绍知识,能够有效的扩大学生对环境污染方面的认识,学会大量保护环境的手段和措施。例如计算含烃类物质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的习题,可以介绍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超标引发的全球温度上升情况,提出相应的一些解决方法如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等。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节约化学药品,培养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需要用到各种化学试剂药品,其中有不少药品含有毒性或者价格昂贵,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务必要引导学生节约使用化学药品,尽量使用最少的试剂药品做出最佳的实验效果,防止浪费化学药品资源、减少产生的废弃物,将污染环境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以避免有毒药品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例如在钠在水中反应的实验中,由于钠是比较贵的金属,而且如果取量过多还容易剧烈反应而烫伤人,因此必须较少用量。再如浓硝酸、浓盐酸等经常在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极易挥发污染环境,刺激人体呼吸道,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节约化学药品的意识。

2、引导废品回收处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能力

第7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水利建设;水利基础产业;水利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最近几年,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始终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中,在水利经济科学的视线和范围可以逐渐扩大,我们可以运用和采取一些新的理念与技术,一部分其他学科能够有所创新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比如影响人类活动的水循环理念,自然灾害的管理控制,水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农业方面的大量用水,与水电工程构建有关的一些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等,都有着许多新的方法和成果,对于我国重要的计划、管理和水电工程方面的实施提出了有效的科学支撑。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深刻意识到,我国的水利经济科学的某些方面相对于国外科学的发展前端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

一、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和研究分析的结果,有关水利经济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与国外进行比较之后,我国的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况,不仅在创新方面没有良好的成果,而且在技术核心和科学重点方面也存在着需要处理的问题,我们要开展及宣传更多的经济适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力科学。在比较复杂的消能技术、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在水动力条件下的转移扩散的研究模拟技术、仿真水力调控技术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

(2)水文。对于水文预测结果的不稳定性估算方法与理念所进行的探讨还比较单一。

(3)水资源和水生态。在生态改善这一方面,我国目前还处于基层阶段,并且针对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的调控方法缺乏实效性。

(4)水、旱灾害。在水、旱灾害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且其管理技术与国外的一些前端国家也存在差距,在管理方面,我们所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并完善。

(5)河沙泥流。对于流域和河流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研究和管理方面,我国在这方面的意识理念比较落后。

二、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及特点

步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社会发展对物质的不断需求,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变得严重起来,尤其是在水资源方面,如今严重缺乏,这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区域将会面临着水资源的缺乏,我国在对水资源方面的管理也会更加重视。世界将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水土流失、森林退化、温室效应、沙漠化、严重的工业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洋污染、有毒废弃物排放、生物种群多样化消失等众多问题,为了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需要重新综合化。

(l)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核心,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2)多考虑宏观方面的问题,在水的迁移及演变规律方面利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来进行研究。将河流视为一个具有生命的、流动的并且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来进行探索,对于自然力与人类活动这两方面的结合作用下,水资源的再生和生物群落的演替及河流的水循环这些方面展开研究。

(3)新学科的产生是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水利经济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将会进一步强化与经济社会科学的融合与渗透。

(4)根据水利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解决许多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方面,尤其是流域相关的问题,比如综合管理水资源和综合预防水污染以及优化运营梯级水库等,在凭借水利科学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还加强了有关政策和管理体系的研究。

三、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1.加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整合水利经济科学的人力资源方面,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道德教育理念,使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在重要时刻,我们可以特意成立一个科研小组;另外,在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方面管理人才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言,选取并培养合适的管理人才,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2.采用统筹兼顾法

正因为水利工程的勘察部门有大有小,可能有些并不存在,所以,在建设水利的同时,需要采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潜意识的加强了财务收入各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及建设,一方面,凭借水利经济赢得了有效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意识地加强财务收入不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共同建设,另一方面,合理的分配财务收益,使水利经济科学更好的发展下去。不仅需要这样,使水利经济统筹兼顾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还需要用适当的方式改善水利管理体系。

3.采取合理政策

在水利经济方面,各个部分的财务收入是不同的,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采取适当的策略,并且给予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帮助,比如可以把政策补贴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另外,对各个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估测,然后针对不同的经济情况进行扶持政策,因为各个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是不同以及获益方的承受能力的不同,采取分批的方式来进行实施,随着经济发展的状况,逐渐减少政府给予的贴补,对于经济比较缺乏的地区来说,应该在贴补方面给予适当的增加。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针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思想、政策和方式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我国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逐步改善我国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8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人是城市的细胞、灵魂,并赋予城市文化、性格和创作力。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当代社会的城市人面临着一些生存危机:第一,自然资源危机,包括全球性的自然环境恶化,包括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地退化、森林锐减、大量物种消灭、水污染加剧和废物成灾等;第二,生态环境危机。那么,就我们生活最近的说起,便是产品包装了。以下我将从视觉传达这个角度谈包装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危机。

一、概念解释

生态美学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一起走向人与自然相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生态美学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1]

生态美是充沛的生命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生态美包括自然美和人工美两种状态。生态美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充满着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生态美是活性物质的光辉和韵律,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第二,生命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性;第三,生命与环境在共同进化过程中的创造性。

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

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2]它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包装,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而掀起的绿色。

二、生态美学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生态美学包装设计是把材料循环利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道路。生态包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关系,使包装的材料既能取之于自然,又能回归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正是生态美与社会的结合,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包装设计),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以下从包装的材质上进行举例说明:

对于传统的包装设计而言,材质有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材质主要是可溶解或聚合的各种保护生态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包装物及其原材料等。绿色包装设计的材质就是从保护生态这个方面来说的。

如图1所示,中国传统的绿色包装设计――米粽,用原生态的粽叶(取材于自然植物芦苇)代替现代化纸质的包装,在粽米本身香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粽叶淡淡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而且用后弃于自然,便于分解消失殆尽。

图片1、2、3、均来源:baidu图片

关于酒的各种包装,图2、3被广泛的应用于酒包装上,都是来自原生态的材质。木质外包装质地坚硬,宜于保护产品,其色彩为材质固有色,环保、简约且可用于其他装置物或装饰;竹筒包装留材质本身之清香,用材质固有形,使产品源于自然并融于自然;陶瓷取材于自然泥沙,质地坚硬,易于盛装,便于使用与回归自然。造型上,独具匠心的设计;工艺上,色调与文字的简约化处理和搭配,使包装既有现代感,又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达到了形、意、神三者的完美体现。

三、生态美学的思想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生态美学的绿色包装告诉我们应从材料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诸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节约的原则,应尽可能降低能耗、便于拆卸,使材料和部件都能得到再循环使用。

3.1节约资源,避免过度包装,简约化包装。减小包装的体积,精简结构,在消耗中减少污染、减少垃圾。绿色包装设计将会使今后的包装设计逐步转向“轻、短、薄、小”,产品结构趋向小型化、简洁化和便利化。

3.2可持续发展。环保、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已渗透到了包装设计中。可做反复使用设计,可根据造型和功能、材质的不同分别作为不同的循环利用,比如,酒包装瓶等;

3.3自然材料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如竹筒酒包装,茶叶包装等。根据各地方的特色、产品的特征进行选材,达到绿色包装的效果。

3.4回收方便。有效地利用自然材料,如粽叶,作为包装材料抛弃后,易于腐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腐化后还可作为土壤的化肥。

四、总结

生态美学是以现代生态观念对美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绿色包装设计正是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解决了材料应来源于自然,还解决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循环利用的问题。生活中的每个事物来源于自然,并且也让它们最后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设计”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种潮流,从生态美学去做包装设计是一种更时尚、科学的设计手段。绿色生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注解:

①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3

② 张国梅.绿色包装设计的简约美.吉林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3

[2] 张国梅.绿色包装设计的简约美.吉林大学.2010

[3]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

第9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文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 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增大,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比例也随之猛增,在劳动力市场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他们宁可选择高校毕业生,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处于劣势,他们只能到生产一线、车间,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历与能力是不能等同的,但大多数始终认为大学生的能力比中职生强,这一点从他们入职的底薪就可以得到证明,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了职业技能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是社会地位的差别,以前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专毕业生都是国家干部,在单位可以享受(除基本工资不同以外)几乎相同的待遇,但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把大学生作为职员,把中职毕业生视为员工,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学生是白领一族,而中职生是蓝领阶层。第四是发展的机会少。大学生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考,进入政府机关,享受“铁饭碗”和“吃皇粮”,中职毕业生几乎没有资格和机会;他们除非自己创业,否则在大企业和大公司很难改变“蓝领”身份。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对文化、学历、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要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职业与理想的位置,实现自我追求的价值,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再满足于只掌握一技之长,要求取得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我国现今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由于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待遇及社会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制约,职业教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低于高等教育。尽管政府提倡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但无论是家长还是用人单位往往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

2. 中职学生现实状况

近年来,只要初中毕业、愿意读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报读,大部分学校不需要入学考试。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差,导致文化课基础差。20多年前,初中毕业后是中专先录取、高中后录取,现在正好相反,造成中专学生比高中学生成绩差的事实。第二、相当部分学生仅仅由于初中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和应有的尊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件快乐的、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缺乏紧迫感。如今中职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从小没有人跟他争吃的、抢玩的,缺乏竞争意识,加之生活条件优越,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中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没有就业、生存等忧患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缺乏恒心,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3. 中职学校状况

首先,师资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但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一线教师明显不足,教师教学工作量过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和认真批改作业,也缺乏实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自己的知识老化、脱离实际。第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尤其是工科类专业更加突出。第三、实验设备落后。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投入实验设备的经费严重不足。实验设备是坏了、不能修了才更新,远远落后于企业的设备,这样学生毕业后必须重新学,而不是一去就会用,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地位和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

二、中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过百万年薪诚聘高级技工(或技师)的新闻时有所闻,说明社会非常需要拥有一技之长或专长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迫于生存和就业的压力,部分本科生也愿意当操作工,造成中职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的现实只是暂时的,但从长远来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久的。中职教育在培养熟练的工作者乃至能手方面是基础教育、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关键在于中职教育能否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能否对现有的各个教学环节不断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既然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无论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越来越重视,目前应该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机遇。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教学改革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奠基工程。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中职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目前中职教育所采用的化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片面追求发行量和通用型,缺乏针对性,与化学在专业中的应用及化学与专业课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不够重视;教材的组织、编写有一个过程,因此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在现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使用时就显得有些滞后,未能及时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动向,反映到新教材中。尤其是化学课具备这样的特点,因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各行各业均密切相关。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一项工作,教师队伍的稳定、师资的教学水平将会非常直接地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学校的声誉。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具备广泛的科普知识,才能将化学课与其它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引入新知识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化学平衡”时,先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平衡”,如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CO2同时放出我们人体所必需的氧气。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需要,每天都会燃烧大量的煤、气、油,同时产生大量的CO2。如果这些CO2能够完全被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这些CO2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吸收,就会逐渐积累起来,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形成了如今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自然灾害(如台风、泥石流、暴雨等)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国家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再比如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要保持多种平衡,如酸碱平衡,否则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