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前温室效应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苏州智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城市的工业发展程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要承受着由于过度的能源消耗和快速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其中气候的变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温室效应”是目前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普遍存在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将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查找出来,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将温室效应对城市的损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 :城市进化程度;温室效应;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5)01-0046-06
城市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每一座城市都经历过繁荣,其繁荣是因为处于最佳的地理位置,占据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书写城市历史的过程。从城市初建,到走向没落,只要我们翻开书写城市历史的篇章,就会从中寻找到城市所经历的各种故事,与人类的文明进程并肩而行,相互照应。这就意味着,寻找城市的足迹,也就是在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审视城市进化的脚步。城市在发展着,发展的过程也是进化的过程。城市遵循着“扬弃”的进化规律,将适合于自然发展规律的部分保存了下来,而妨碍城市前行的元素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人类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规律生产,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改造自然,以改善生活质量。城市的现代化就是人类的创造,堪称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过度的自然资源耗费,以及向自然环境中所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已经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环境,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造成了威胁。
城市的温室效应就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副作用,也是人类文明中的“阴暗角落”。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研究温室效应已成为目前诸多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1温室效应
1.1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所以通常又被称为“花房效应”。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导致了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被大量地排入到大气中去,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就使地球表面与低层大气的温度不断地增高。这种“温室效应”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大棚有相似之处。当太阳向地球表面照射的时候,就会有太阳短波辐射随着光线被放射了出来,而大气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这种太阳短波辐射达到地面。但是,如果整个地球表面出现了温室效应,由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也同时被大气所吸收。
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理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加之城市人口的短时间剧增,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而无法在短期内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自然规律失衡,而资源耗费还在持续着,就导致了一系列温室效应凸显出来。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温室效应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采取行动制止,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危害。
1.2关注温室效应,提高城市生态保护意识
多年以来,全球的温室效应就备受关注。但是,一旦付诸到行动,就会涉及到低消耗、控制消耗,而没有寻找到一个具有成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自然环境保持在可以自我循环的状态。可是,对于已经被破坏掉的生态环境如何才能够对其加以恢复,还有待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要恢复原有的城市自然生态,控制消耗,倡导低消耗,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其目的是将遭到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重新恢复并实现新的平衡。做好“保护”是首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让生态平衡的状态循环下去。以此为前提,让城市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地发展。这才是真正地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日益严重的趋势还在继续着。现在,几乎有一点环境保护常识的人都已经意识到,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如何才能够在保证人类消耗的前提条件下,让温室气体少量排放的同时,又能够遏制住全球变暖的趋势,避免未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一个攻坚难题。
绿化城市成为了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上空大气质量的关键,当然也是人类目前所能够想到的一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采用绿化的措施,主要在于树木具有很高的成活率,而且繁衍比较快。根据环境特征保护好城市中易于生长的树木,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栽种各种树木。伴随着树木成长的各种植被以及微生物繁殖出来,这些都是对生态环境不断自主完善的过程。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自然生态实现良好循环状态的地方。在推进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实现了城市的进化。
1.3关注自然灾害,认识温室效应的危害
基于近些年来各种灾害性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得不让人们逐步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自然中,就要对自然现象负责的道理。人类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贪婪满足了自己贪欲的同时,也在为向自然的大量索取而付出代价。虽然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大型的自然灾害,如龙卷风、海啸、火山喷发等等,都属于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在承受这些灾害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事实上自己却是间接的罪魁祸首。
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发生,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让地球上的气候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地球温室效应逐渐变得更加猖獗起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类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同时,又在为自己制造着更大的灾难。也就是说,人类是厄尔尼诺现象频繁的推动者。
所谓的“频繁的推动者”,就是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从一些科学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前,地球的自转的平均速度几乎是在每10年变化一次,可是,在50年代以后,这个规律就被打破了,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一些周期性的变化频率出现了加速现象。它已经不再遵循过去那样的运转规律,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平均加速度平均每4年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波动。也就是说,地球自转的变化周期已经由10年缩短到了4年至5年的时间,变化的频率加快导致了地球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难以预料的自然现象发生。
1.4实施城市生态保护,抵御温室效应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消耗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但是如果消耗的程度不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说明人类的消耗是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中有效的各项资源耗费连年递增,同时还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所耗费的资源。随着城市上空中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这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城市进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普遍倡导城市居民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为城市的自然恢复留有余地,同时,还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起来,以促进城市自然生态的平衡。
《京都议定书》的审议通过,说明了有关部门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植被的恢复以及保护,就已经认可了森林会对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而言,城市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也应该被列入到保护范畴。但是如果城市资源所消耗的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意味着城市居民所消耗的资源超出了维持城市进化的合理的范围。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各项资源的耗费连年递增,与此同时,还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此时,城市居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减少自然消耗的同时,要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好。否则,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也许在常人看来,维护城市进化过程中,实施城市生态保护就是采取多种绿化。实际并非如此,城市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它需要遵循生态保护规划,而同时还要具有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此外,生态保护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的时间,多则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城市生态保护关乎到城市的进化,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保护所涵盖的问题极其广泛,并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特点以及城市人文理念等等各种因素来定位如何来治理城市的生态环境以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是,根据生态功能以及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主导生态的功能,比如土壤、水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蓄洪防风固沙,这些都属于是自然环境保护。还有一些是人类的生活区域,这就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状况,并将其纳入到优先考虑的范围。
2改善城市温室效应的建议
2.1建立绿色基础设施
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出现了“生态足迹”的概念。从概念本身而言,“生态足迹”是用每个人平均所需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来衡量并表示人类所消耗地球资源的量。这个概念的提出,从侧面在提示人类,生态保护已经被列入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生态足迹”,就是衡量人类资源消耗量的一种标准。人类所生活的城市空间就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正在通过高科技的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高产低消耗的新产品,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的一些城市每到干旱季节,就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刮起沙尘暴。沙尘暴是受到空气不稳定时热力条件下形成的。沙尘暴很容易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低层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下,受到对流的影响而使沙尘卷扬得很高。当然,如果低层空气相对比较稳定,就不会将沙尘卷扬得很高,此时,就不容易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善沙尘暴的污染程度,一些城市采用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可以将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减少,以分散地面上的风动量,并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沙尘暴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这些由于人口膨胀而导致的负面效应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由于风与沙的相互作用,导致灾害性天气现象形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抑制沙尘暴的一种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会让城市的环境更为理想。
有效解决城市中的污染问题,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的“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指由各种敞开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绿色空间网络,使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要素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调控自身所需,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索取资源,杜绝浪费。这些具备自动功能的网络系统,不但可以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改善水的质量,减少洪水的危害。“绿色基础设施”所模仿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的系统和元素都发挥着类似于自然过程与功能的作用。所以,其在本质上是城市系统所依赖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整体性的“绿地结构”,其中包括植被、土地和水体所产生的水系和微气候系统。在城市中,林地、开放空间、草地与公园以及河流廊道等,是“绿色基础设施”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这里已经被设计成了具有渗水性地表和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的场地。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功能可以得到自动的调节,这些自然及人工系统和元素组成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着调节的作用。
2.2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当城市中的居民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享受城市生活的时候,也面临着城市中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大量自然资源耗费导致温室效应,造成城市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都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副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城市不良状况导致的居民焦躁不安,社会矛盾突出加剧,安全隐患频频出现,从而制约了城市的进化发展。如何让城市中的居民与环境和谐相处,这就是解决温室效应,打造智慧城市的基本目的,带给城市居民未来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繁荣经济,智慧城市成为了一个发展主题。
一位知识系统专家在其所著《知识城市》中提出了自己对知识城市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知识城市是那些通过研发,技术,智慧创造新产值来推动经济的城市。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发展主题,要发展成为智慧城市,需要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因为智慧城市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及科学的治理城市,才能够使城市趋于合理的发展。以新的技术作为强大的驱动力,在城市科学的指导下,并结合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
目前,对于智慧城市的界定,还有很多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运转城市,就是智慧城市的表现。一些城市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应用高科技的传感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和提升城市化建设,可是,这也不过是构成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少部分元素。智慧城市,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具体来讲,智慧城市是一种根据现代的高科技发展水平而设计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全新的城市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产业发展、新的社会管理等模式,都是建立在新的城市理念基础之上的。利用城市中所具备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领先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还有一些快捷的电信业务以及优良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都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的先进技术。
城市要实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在城市中汇聚更多的人才,建立更好的意见表达机制,城市才能够合理地发展。此外,智慧城市还有很多种的核心技术,这要根据城市的基础及发展目标而定。智慧城市是建立在知识城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知识城市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那么,通过在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来推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而是建立在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民生需求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网络化管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基础环境以及与城市中的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通过多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处理和充分利用,使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更为简捷、高效、灵活。创新技术的应用与安全、环保的服务模式,让现代城市更安全、健康地向未来发展。
2.3丰富城市的内涵
城市因为有内容,才会发展;城市要有内涵,才能够进化。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丰富城市的内涵,打造宜居城市,建立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作为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城市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在城市中,经济要素高度聚集,为宜居城市的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了保证。城市本身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潜力发展空间,才能够解决城市中的其他相关的问题。如城市中的居民就业问题,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城市居民就业匮乏,那么,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无法被很好地带动起来,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城市的工业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城市的进化程度要以公共安全度作为衡量指标。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被称之为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的内容包含有很多,如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公众出行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建筑安全等等。城市中,为了提高居民对于各种安全行为的意识,就需要使用公共安全标志来规范每个人的安全行为。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对于一些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雪崩;对于疾病防御方面的灾害,如瘟疫,各种流行病;人为的灾害,如暴乱、示威游行、恐怖袭击等各种突发的事件。如何防御和及时调度、应急处理,成为了城市安全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验城市确保居民的生命和个人以及公共财产安全的能力依据。其中的自然灾害,就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反应,而各种人为灾害则是温室效应作用下对人的间接危害。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以及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恶劣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导致自制力不够而造成各种突发事件。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城市安全度提升,才能够实现城市安全感,才能够让城市中的居民安居乐业。
另外,城市社会的安全,也是构成宜居城市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座城市中,社会秩序令人堪忧,不但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也会给城市中居住的市民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城市缺乏安全感,会使居民整日惶惶不安地生活。
城市,作为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要成为宜居城市,就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城市中要空气清新,道路清洁、水源充足而洁净。另一方面是人文条件。对于城市中的居民来讲,城市就是自己的家园,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城市中具有一个人性化的环境,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才能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人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物质文明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文明的创造力,同时,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也建立了起来。创造一座宜居城市,有3点重要的因素是缺一不可的,除了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是“生态宜居”的基础和前提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安全稳定,生态功能健全,设施结构完善,至少要将人类给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限制到可以实现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净化功能,这才是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2.4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
城市的温室效应治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宏观角度审视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生命显得格外的短暂。这就需要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远见性,将生态保护意识推广到宏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其实是在为地球的未来发展而努力,那么我们的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园。
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以及一些环境系统分析人员,都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努力。他们在研究地球资源的同时,也在倡导人类要为地球的未来发展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也提醒人们,自然生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未来。如果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依然没有节制,那么人类在未来将付出严重代价。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努力以积极的方式来减缓资源枯竭大灾难的到来。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生物的良性循环也会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益。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再造资源的速度。可想而知,在地球上所生存的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所以,生态保护的前提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要以不侵害到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让生物在为人类所利用的同时,还可以自我恢复为底线,以实现地球生物物种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进化与人类的发展相协同,才能够促进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可持续性。然而,目前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巨大。城市是物质的家园,也是精神的归宿。只有居民安居乐业,才能够有闲暇享受现代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已经集中化了的城市,实质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公共设施以及人口过于密化,导致了城市变得比较脆弱起来,任何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瘫痪。那么,就要积极打造宜居城市,让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求。作为城市的主体,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人类的文明,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资源过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城市的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不断地加大。造成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社会的和谐稳定,依赖于宜居城市的塑造,并以此为前提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拯救城市已经失去的自然物质,减缓温室效应。此外,温室效应不仅是城市问题,更是整个地球的问题。人类已经开始发起拯救地球的行动,抵制温室效应。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经明显见效,从各种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自然变化中,就能够体会到人类正在为自然的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有义务让地球的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雯娴.计算机建模及其在空气质量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技,2012,25(5):73-77.
2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严书翰.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夏显泽.“天人合一”:儒家关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2.
5克雷思迪安·阿瑟.温室效应的历史回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6):213-218.
6程东来,钟学斌.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6):86-88.
7刘宏文,夏秀丽.浅析温室效应及控制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3):49-51.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然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可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同时还可通过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和挂图等,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七节中讲到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针对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环境教育的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所以,单纯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环境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扮演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例如:在谈到三峡工程建设时,学生分别扮演各方角色,如: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工程建设地居民等。召开意见听取会,让他们阐述对该工程的看法;政府官员的角色阐述该工程建设的目的;经济学家的角色阐述该工程的收益情况;环境学家的角色阐述这项工程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工程对周围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工程对诸如森林砍伐、耕地侵占等自然环境破坏的后果,工程建设后会产生什么新的环境问题等,并提出避免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当地居民的角色阐述工程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各方发表了意见以后,作为政府官员的角色再提出建设方案的修改意见。最后,教师以仲裁者的身份,客观地分析兴建三峡工程的环境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允许让学生继续以自己的角色立场提出异议,由教师回答。总结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听取和接受不同领域人士的看法,使他们对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看法达成一致的共识,从而也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功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潜在作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识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件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毁城镇,破坏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一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五、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36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和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还普遍较低。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然而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不到保证。因此,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就成了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都正在不断地改善,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但地理课堂的效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备课不充分。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尽管也是高考科目,可学校安排的课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很多教师觉得时间紧,压力大,备课的时候就打算以讲为主,通常只备教材不备学生。课堂上讲授完了,就感觉到放心了,而实际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时间一长,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教学效果自然就跟不上了。
2. 教学方法不符合学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基本杜绝,但另一种极端的教学方式“满堂问”也随之出现了。实践证明,“满堂问”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也不好,学生该有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没形成,该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没养成,该掌握的知识始终不能很好地掌握,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被动地学习,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构建有效课堂的途径
1. 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高中地理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宗旨的。因此,要想组织好一堂地理课,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明确哪些内容应该理解,哪些内容应该掌握。只有在准确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环流部分的教学,要理解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大气环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将大气自然的物理学原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表述已经从“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使教学目标更具体,更清晰,更贴近学生实际。这样,降低了不必要的难度,而且有了示意图作为载体,就可以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来说明新知识的地理成因。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新课标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新课标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接着,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这样一步步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若能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例如:学习天气系统时,可引用台风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水循环知识的学习中,可让学生先思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否有科学性错误;在分析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些的合理引导,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教学方法多样化。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已有知识的状况、学生的自学能力、备用教学媒体等客观现状,选择一种或者多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整合,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如在《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节的教学中,笔者采用“案例探究法”,例举当地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某一工厂来探究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而针对“工业与环境”部分的教学,可采用“辩论法”:经过小组分析,推荐代表分别担任“环保局长”、“工厂负责人”、“当地居民”进行辩论;也可直接带领学生去工厂实地考察,了解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总之,教授不同的内容可变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研究法,自学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角色互换法等),让教学动静结合,富有节奏,充满变化,在教法变化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耳、动手,不断刺激不同的兴奋中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必定是反思型教师,所以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师教学反思这一环节。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能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然后运用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能源环境与世界能源问题相比更为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源消耗巨大。以建筑能耗为例,建筑能耗大体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40%,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的1/3,而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污水回水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也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作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加快,我国住宅建设日益扩大。据推测,到2015年,城镇50%以上的建筑将是21世纪内建造的。因此,有效的降低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建筑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环境污染状况
2.1温室效应
目前已发现有30多种气体能够引起温室效应,其中较为主要的有CO2,CH4,O3,CO,N2O、水蒸气、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及氟氯烷等。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几个方面:海平面上升;全球降雨不均衡,有的地区发生洪涝、有些地区发生干旱;影响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天气情况,造成农作物歉收;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大量物种的灭绝,对生物产生多样化影响;全球变暖造成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2.2臭氧层破环
臭氧层能有效地阻止大部分有害紫外光通过,而让可见光通过并达到地球表面,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必要的太阳能。而当前人类的活动正在使臭氧层遭到几乎毁灭性的破坏,人工合成的含有氯、氟的一些物质,尤其以氟利昂和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最大。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增加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概率;过量的阳光造成农作物减产,森林的退化;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环;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2.3酸雨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是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因素的客观反映。对酸雨形成起主要作用的Sox和Nox均来自于天然源和人工源,尤其以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矿物燃料中含氮物质燃烧时产生氮氧化物,以及汽车、飞机的尾气,都产生Nox。
酸雨对农业的影响主要造成土壤酸化,肥力降低;酸雨会造成水体酸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还会造成植物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衰亡;同时,酸雨会危害人体健康,诱发癌症、老年痴呆等疾病,使人患动脉硬化、心梗、肺水肿的概率大大提高。
3建筑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建筑环境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影响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世界1/6净水供应给建筑,建筑消耗掉1/4的木材,消耗掉2/5的材料与能量。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50%,原材料的40%,同时产生了42%的温室气体,50%的水污染,48%固体废弃物,50%的氟氯化合物,同时建筑结构也影响水域、空气质量以及社会群体的结构等较大的范围。
4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
4.1墙体的设计
外墙传热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当前我国大多采用保温节能墙体,分为三类: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中空加芯复合墙体。
其中外保温具有适用范围广、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寿命、减少热桥、扩大使用面积等特点,外保温技术的运用推广得到了很大发展,较为成熟的外保温技术有: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4.2门窗的设计
节能门窗要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夏季能阻止热量进入室内,冬季能阻断室内热量传出室外。目前具有较好效果的节能门窗主要有:塑料门窗、铝木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以及采用发展注胶段热冷桥技术。
5建筑供热系统的节能(以居住建筑为例)
建筑节能包括了两个系统工程,即建筑本身工程节能,和建筑供能系统的节能。而现在许多的“节能建筑”只是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规范节能设计要求,而并不能称其为节能建筑。
建筑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还要有优化的供能系统,两者结合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工程,这个系统能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供能可调性。例如在集中供热住宅中,实行供热热量计量,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调控室温;在有,可在建筑中设置太阳能利用装置,冬季当室内太阳得热能补充室温时,室内可调供热系统就能减少对常规热源的使用。
6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
6.1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以后人类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太阳能热利用的两个主要方面在于太阳能热水器与太阳能建筑。
6.2地热的综合利用
(1)空气源热泵是在供热工况下将室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经热泵提高温度送入室内供暖。空气源热泵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空气源热泵的主要缺点是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天气时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其不适用于寒冷地区,在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地区,已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2)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较深地层中未受干扰常年保持的恒温,其远高于冬季的室外温度,又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可以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大大提高。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后对建筑供热,同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储存了冷量,可供夏季使用;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在大地中蓄存热量以供冬季使用。
(3)地表水热泵系统是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而设计的一种空调热泵的形型式。但是,这种地表水热泵系统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这种热泵的换热对水体中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地下耦合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热量的闭路循环的地源热泵系统。它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的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在冬季供热过程中,流体从地下收集热量,再通过系统把热量带到室内;夏季制冷时逆向运行,即从室内带走热量,再通过系统将热量送到地下岩土中。地下耦合热泵系统保持了地下水热泵利用大地作为冷热源的优点,同时又不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传热的介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关键词】 碳排放 信息化 应用
一、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1、什么是碳排放
因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因此常用碳排放来指代温室气体。
碳排放强度:从微观角度分析,某一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衡量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碳排放强度的定义,碳排放强度等于CO2排放量除以行业的经济总值。
2、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现如今的全球变暖问题已越来越吸引全世界的注目,而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而导致的。2007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列世界第一,甚至超过了美国。近年来的碳排放增长有百分之六十多来自中国。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能耗为112.914×1015千焦,CO2排放为8.38144×109吨,其中工业能耗占比为71.3;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双料世界第一,而且工业能耗占比过大。
因此,减少碳排放对于现代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而要想低碳化发展经济,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将碳排放数据信息化当做重点发展方向。
二、如何实现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
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并利用碳排放数据的信息资源,从而降低碳排放,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并生成满足内部和外部监管方的关于环境和能源合规性报告。如图1、图2可看出,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评价、预测,来实现碳排放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以社会责任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数据采集模块
采用设备自动采集、人工输入等多种方式采集碳排放数据,导入数据,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现在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
2、碳排放数据查询统计分析
分析碳排放数据查询:可生成包括能源消耗数据汇总表,各行业、地区能源利用状况以及各企业能耗分类情况列表等表。
碳排放数据统计:统计并分析碳排放情况,以日或月为单位,将煤耗、电耗、油耗、气耗、水耗制作为曲线图,分析走势,归纳总结。
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主要项目:企业能耗总体情况、企业能源消耗单项指标、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企业产值能耗情况、企业水资源消耗情况、企业废弃物排放情况、企业节能状况、能源消费品种构成、能源消费行业构成、能源消费分品种行业构成、产业能源消费结构。
3、单位碳排放水平识别
根据企业上报数据,以国家、省市的限额、能耗标准为指标水平线,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能耗水平识别。
4、碳排放趋势预测与预警
企业碳源指标:统计及分析企业的碳源消耗各项指标,按照碳源数据统计数目。
碳排放趋势预测:统计各时期碳排放规律和近期碳排放状况后,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碳排放趋势进行分析。
企业碳排放超标预警:以各城市的碳排放城市指标为基础,综合评价和分析单位碳排放情况,对超标状况进行分级预警提示、记录及报告。
5、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
结合每个企业上报的碳排放周期数据进行评价,对比并分析数据后,得出可以改进的部分,从而提出关于节能减排等措施。
其他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备份恢复管理等系统平台总统控制单元。
碳排放数据信息系统由于数据的采用是用实地调研,所以具有可信度,而其根据的标准和方法学又符合行业规范和国际惯例,所以能较好地与国际接轨。国内企业一直缺乏碳核查相关知识以及经验,而碳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核查成本,因此此信息系统弥补了在该行业的不足。
三、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可以产生巨大的碳减排效应,促进各行业碳排放减量。
由于碳排放数据库具有排放趋势预测及预警作用,可综合评价和分析单位碳排放情况,对超标情况科进行分级预警提示并记录,因此可以提醒各行业是否超排,从而达到较好的碳减排效益。而其数据库具有的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功能,对企业的碳源提出改进意见,让企业主动做到合理的节能减排。
2、碳排放数据成功建立数据库可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中国碳排放数据库”已基本建成,这种基于实测数据研发的各类数据库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中国碳排放数据库的成功建成提供一个详细的碳排放技术参数,为碳减排、碳交易和国际气候变化的谈判等提供科技支撑。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关大博认为,中国碳排放数据库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示范效应――因为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能源分配与国内相似,因此中国碳排放数据库也可以被他们当做范本。
3、建立碳数据库有助于加速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形成
碳数据库可规范并激励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建立碳数据库不仅可加速统一碳市场,给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实现多年后中国碳排放值到达顶峰的目标。
四、结语
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及应用可帮助企业在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等方面进行科学、正确、全面、细致的管理和分析,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从而最终达成企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信息化对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实现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及应用进行分析,力图为我国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视角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凯民,许德岭,杨昌能,等.利用采场覆岩裂隙研究优化采空区瓦斯抽放参数[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3):366-370.
[2] 黄炳香,刘长友,程庆英,等.基于瓦斯抽放的顶板冒落规律模拟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5(11):2200-2207.
[3] 周福宝,李金海,昃摇玺,等.煤层瓦斯抽放钻孔的二次封孔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38(8):764-768.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保护意识 培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很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曾经碧波荡漾的湖泊成了臭水沟,鱼虾嬉戏的河流已难见它们的踪影,黄河断流、长江洪水,北方的沙尘暴等,其后果是触目惊心的。因此,提高民族的环境意识,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国家、民族的栋梁,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中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那么化学教育应怎样渗透环保教育?
1 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关环保的知识很多,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在进行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这些内容,举出一些实例,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明白做好环保的重要性。
1.1 高中化学第一册内容中,有关“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后,可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主要污染物: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为冰箱致冷剂的“氟氯烃”等。它们来源于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氟氯烃来自于致冷剂的大量使用。氮的氧化物及氟氯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自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剂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层中臭氧减少,从而形成了“臭氧层空洞”。而氮、硫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的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经过光化学反应便形成“光化学烟雾”。
案例: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此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这种烟雾。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直到1958年才发现,这一事件是由于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气污染造成的。这些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吨汽油,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和400吨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受阳光作用,酿成了危害人类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目前,由于我国内地汽车油耗量高,污染控制水平低,使得汽车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大城市臭氧浓度严重超标,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
地球上空离地面25km~50km处存在着一层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层,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其波长为200~300μm范围的,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癌症、眼科疾病、皮肤病及一些无名病不断发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紫外线辐射。
措施:调整能源结构,限制超高速飞机的飞行是非常重要的,超高速飞机的飞行高度在20km以上,它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尤为严重。氟氯代烷是致冷剂的主要成份,限制使用氟氯代烷,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致冷剂,是当今制冷工业发展的方向。据报道,新型的无卤制冷剂已经合成,并开始用于工业生产。
1.2 高一课本《硫和硫的化合物》这一章,可以介绍酸雨的有关知识
酸雨的主要成份:硫酸H2SO4、硝酸HNO3、有机酸等。
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燃烧,硫酸、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它们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即为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的繁殖和生育,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电信电缆的腐蚀,我国农业遭受酸雨危害每年损失达15亿元。
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生产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SO2、H2S、NO2、NO等废气为了不使其扩散到空气中去,应用什么方法进行回收?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酸性物质应用碱液吸收,碱性物质用酸液吸收,有毒物质如H2S可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H2S通入CuSO4)溶液,转化为CuS沉淀。并根据具体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气体中毒,减少SO2气体排放。
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利。
1.3 在讲到碳族元素这一章,应向学生介绍有关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危害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我们称为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氮的氧化物、氟氯代烷等。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氟氯代烷。
形成:由于人类对能源的消耗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浓度升高,CO2含量增高,能阻碍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就像给地球罩上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升高大约0.6℃,全球变暖可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1/3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范围内,海平面升高无疑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由于气温升高,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干旱区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引起沙尘暴等。学习到这里,可以让学生思考CO2气体产生的原理,提出采取何种措施防止温室效应。
措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节约能源,减少用煤、石油等燃料,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并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严禁损害树木,破坏植被。
当然,环境污染还包括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涉及到,要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 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及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过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
3 结合课外活动,加强环保教育
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调查身边的污染问题,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如到工厂进行污水排放监测及污水处理情况,到河、湖测定水的污染程度。通过参观调查,对一些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如节水、节电、收集废电池,充分燃烧煤气、液化气,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乱倒污水,坚决与污染环境行为做斗争,保护好自己周围的环境。
4 结合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有关法规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能源、海洋、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贯穿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自觉抵制环境污染,为人类创建一个美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化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 中国科学院. 环境科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哥本哈根――4万美元补贴计划,能否让司机跟上电动汽车时代的脚步?丹麦正在研究建设充电站的妙法。
在最有应用前景的发明中,电动汽车正是典型的“哈姆雷特”――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且在丹麦使用的电动汽车仅占少数。现在丹麦最大的动力研发公司正与硅谷方面正进行一项耗资1亿美元的合作――致力于建成像加油站一样,几分钟之内给车充电的配套网络设施。
同时丹麦政府也从税收中拨款,为每辆电动汽车补贴至少4万美元,并且在哥本哈根提供免费车位。
但即使是丹麦这类最有环保意识的国家中,怀疑的声音也依然存在,消费者们是否买账还是个未知数。“为自己的爱车充电――对消费者们来说,是个心理障碍。”奥尔堡综合大学教授Henrik Lund表示,“这很冒险。”
总部设在硅谷的Better Place公司,现在正为丹麦、以色列等国提供服务。目前它正在进行2个核心测试――电力发动机与蓄电池怎样才能取代使用了1个多世纪的传统汽油引擎。
这项实验也超越丹麦国界,囊括了550万人口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因为丹麦的计划并不局限于仅仅“搬走内燃机”而已。
Better Place公司的合作者Dong Energy(丹麦最大的公益事业公司)正在改建电网,它也希望能用上已为国家提供了20%能源的风能。作为电力汽车的补充能源。
Better Place公司与丹麦电网系统的合作之后,电动汽车可以在夜间用电低峰期利用风能充电。给汽车充电也能充分利用公益事业公司的额外能源,且有助于电动交通工具中碳排放量的进一步研究。
“我们的风力利用率不错。”Better Phce公司创始人、首席行政官Shai Agassi表示,“但如果有大堆电池有待充电,就会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
丹麦人在他们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时候,就很推崇他们的“电动汽车计划”,欲与与会各国达成一致以对抗全球温室效应。“我们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成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及其他新科技的测试实验基地。”丹麦交通部长Lars Barfoed说,“作为气候峰会的主办方。我们更有责任感,也更想让世界看看我们能做什么。”
因为历史上汽油、柴油汽车的温室效应作用,知名企业家、软件巨头SAP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Agassi将公司大打道德牌。但迄今为止,结果却仅有“言语上的贡献”。
2009年1月,Agassi承诺,到了2010年丹麦将会有10万个充电网点遍布公路。但期限将至。没有Beccer Place关联公司的汽车投入使用。且建好的充电点只有55个。
根据Beccer Place公司的说法,2011年将是他们的“处女秀”,气候峰会中这家公司也对电动汽车做了公路测试。除了充电点,Better Place公司也需要比充汽油更快的自动化电池更换技术、及相关充电网点支持。
由于电池的最大行驶距离只有100英里,电池转换站必不可少。充电要花去5个小时,所以在途中直接更换电池可以大大增加行驶距离及方便性。
消费者们必须向汽车公司买电动汽车,向BetterPlace公司买电池,为驱车几英里付费――长途行车有赖于当地充电站和电池转换站的多寡。
但即便是Better Place的当地支持者,也担心耗资1百万美元建立电池转换站是否现实?毕竟电池转换站存储那么多不同厂商的蓄电池难度很大。
“我对这种基础设施建设表示怀疑。”哥本哈根科技与环境局长说,“如果电动汽车厂商各行其道、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就难以执行。”
迄今为止,只有一家制造商――雷诺-日产联盟同意与Agassi的电池转换站合作,与更多的汽车厂商合作变得逐渐棘手起来。混合动力车的领军者丰田公司,其欧洲部资深副总Graham Srnith时外宣称:“与Better Place合作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丹麦交通部长Bafloed表示,如果和雷诺的合作会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怎样?竞争会导向何方?
Agassi表示,公司不愿意与他们合作并不是个大障碍,同时他也对该计划的指责进行反击。“每一种产业的主流观点都会说‘永不改变’。”他说,“主机供应商甚至说人们不再需要个人电脑。”
丹麦Better Plac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任微软前主管的Jena Moberg也承认这项工作的挑战性。理论归理论,迄今仅有少数基础设施就位。“我相信汽车制造商希冀电动交通工具的量产――这只是时间问题。”Moberg也表示,“存储不同种类电池是一项挑战,但我们可以用设计巧妙的电池转换站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也为2011年的雷诺做好了准备。”他补充道。
对丹麦而言,电动汽车的最大优势来自可能是宽松的税收政策。丹麦对购置普通新车征收200%的惩罚性税,因此在丹麦需要花6万美元买的新车,在美国只需2万美元。再过25年,电动汽车就可以免除现行的新车购置税,但如今丹麦已注册的电动汽车数目有限。还只有497辆。
【关键词】幕墙设计;方法;研究
1.当前玻璃幕墙设计存在的问题
幕墙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机制,不利于幕墙工程建设与幕墙技术的进步。幕墙设计依附于施工单位依赖于施工单位,设计为施工服务设计为施工“让路” 已是不争的事实,幕墙工程的质量安全在目前没有专业幕墙监理的前况下让人堪忧。幕墙招标过程中, 残酷的市场竞争与低价的市场取向往往使技术含量最低的幕墙产品占尽优势,幕墙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与开发失去了应有的动力。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对相当规模的幕墙工程采用专项设计、专项监理。幕墙招标时采取设计与施工分开招标的方式, 由幕墙设计中标单位与建筑设计单位配合完成幕墙的设计工作并对幕墙技术负责,并规定设计中标单位不得参与施工投标,以利于施工招标的公正性。适时制定相关法规,促进幕墙设计与施工的分离。幕墙设计限于结构与构造设计,缺少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与贯彻。建筑设计由原来的“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要求发展到“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更高级的要求,对幕墙设计的认识发展也应从“制作图设计”“幕墙结构设计”发展到“建筑幕墙设计”。即幕墙设计应有整个建筑的大局观念。幕墙设计需将建筑外观、建筑功能、建筑效能有效地联系起来。这一问题,是幕墙设计水平的问题,对幕墙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去提高。
2.国内外玻璃幕墙设计发展现状
图表设计法图表设计法是指根据风压(或体型系数, 风速)及玻璃面积, 直接由设计图表查出某一类玻璃厚度的设计方法; 而这些设计图表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玻璃在侧压作用下的破坏实验综合制定的。美国和英国几家著名的玻璃公司都各自提出了本公司的玻璃设计图表。美国建筑法,澳大利亚建筑法规闭和加拿大建筑规范也都采用了简单方便的图表设计法。
最大应力理论设计法以薄板的大变形理论应力分析(在均布的, 静压力作用下)为依据假定玻璃表面任何一处达到极限拉应力时即达破坏, 依据这一理论的设计方法称为最大应力理论设计法。PPG公司利用有限元的分析结果1979年推出了以最大应力理论为基础的玻璃设计图表,其结果与上述以往的图表有较大的不同, 但未被美国建筑法规所采纳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大变形薄板玻璃在均布侧向静压力作用下的应力进行了分析,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已能利用电算快速运算并经实验论证,可适用于密封条或无密封条; 有衬垫或无衬垫的简支和弹性支承的单层和多层矩形和圆形平板玻璃。
3.玻璃幕墙节能设计的发展方向
利用遮阳系统与幕墙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节能。2010年3月,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对两种建筑物表面设计做了比较:“具有外遮阳设置的建筑物一次能源消耗比安装了隔热玻璃的建筑物少40%,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能耗。”所谓遮阳系统,即俗称的百叶窗,但又与家用的普通百叶有所不同,首先它的材质为釉面烤漆工艺辊涂的铝镁合金,此外它由电机驱动,并与所匹配的控制系统及可探测室外气象状况的探测器进行联动,通过阳光和温度的变化来实现遮阳系统的完全自动化,减少了室内冷热负载和人造光的能耗,从而实现了楼宇最优化的采光和节能效果。方面实现节能通过计算发现,无论是遮阳系统与双层通道幕墙(下文将提到)还是单层幕墙户外安装进行搭配使用时,整体幕墙系统的热工性能均处于优良水平。
利用双层通道幕墙产生的温室效应进行节能双层幕墙的应用在我国某些大型项目中已经存在,但并不十分广泛。温室效应在此处是指双层幕墙结构形成的热屏蔽。在冬季,双层幕墙通道能阻止室内的热量流向室外,夏季它能阻止室外的热量流向室内,使室内处在较为稳定的热环境下。双层通道幕墙的温室效应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在温度较高的夏天,用户将双层幕墙通道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全部打开,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空气将在通道中上升。与此同时,处在运动过程中的空气就会将热量带出通道,使得内层幕墙处于较低的温度环境中,从而阻止了热量由室外流入室内;其二是在低温的冬季,用户将双层幕墙通道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全部关闭,通道中空气不再运动处于静止状态,阳光照射下,通道中的空气温度将有很大的提升,这就使内层幕墙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中,从而阻止了热量由室内流出室外;其三是由于双层幕墙的传热系数比单层幕墙的要低很多,这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室内外环境热量的交换。
4.玻璃幕墙的设计及其原则
4.1玻璃幕墙材料的选用
玻璃幕墙应选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有关节能和环保要求的玻璃幕墙材料。玻璃幕墙用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尚无相应标准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幕墙常用材料主要分饰面材料、骨架材料、密封材料、五金件等。幕墙玻璃应选用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宜采用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夹丝玻璃、防火玻璃等,应符合《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GB15763.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 部分:
钢化玻璃》GB15763.2―2009、《中空玻璃》GB/T11944、《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2009的要求。玻璃的公称厚度应经过强度和刚度验算后确定,单片玻璃、中空玻璃的任一片玻璃厚度不宜小于6mm。
4.2幕墙骨架的选用
幕墙骨架采用钢材或铝合金型材。除不锈钢及耐候钢外,金属材料和金属零配件应进行无机富锌涂料处理、表面热浸镀锌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铝合金材料应进行粉末喷涂、表面阳极氧化、电泳涂漆或氟碳漆喷涂处理。钢材表面应具有抗腐蚀能力,并采用避免双金属的接触腐蚀。主要受力构件和连接件不宜采用壁厚小于4mm的钢板、壁厚小于3mm钢管、尺寸小于L45mm×4mm和L56mm×36mm×4mm的角钢以及壁厚小于2mm的冷成型薄壁型钢。铝合金型材主要受力构件和连接件的要求应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中相应的规定。支承防火玻璃的金属骨架不宜采用铝型材,应采用钢结构。防火试验表明,铝型材在高温下会迅速熔化,会使玻璃失去支承而坍落,使防火墙、防火带失效;而钢型材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不会软化。
4.3幕墙密封材料的选用
隐框和半隐框的玻璃幕墙,其玻璃与型材的黏结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全玻璃幕墙和点支撑幕墙采用镀膜玻璃时,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黏结。玻璃幕墙采用的密封材料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4.4玻璃幕墙五金件的选用
玻璃幕墙采用的五金配件、锚固件、连接件等材料的承载力、使用寿命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使用要求,除不锈钢外,均应做防腐处理。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试验在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苏州市现代农业(水稻)示范区(31°33′N,120°37′E)进行,该区位于阳澄湖低洼湖荡平原,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5℃,降水量为1042mm,日照2130h,太阳辐射4.94×105J?cm-2,无霜期242d,主要实行水稻-冬小麦两熟种植制度。试验开始于2007年11月冬小麦生长季,稻田土壤类型属乌栅土,试验前0~2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3.3%,全氮1.9g?kg-1,速效氮113.2mg?kg-1,速效磷7.1mg?kg-1,速效钾101.4mg?kg-1,pH6.3,土壤容重1.2g?cm-3。试验设秸秆还田(稻麦秸秆周年全量还田)和秸秆不还田(自然留茬,茬高约10cm)2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为60(5m×12m)m2。小麦播种和水稻移栽前均采用旋耕(旋耕机旋地1遍,耕深10~12cm)翻地。麦季供试品种扬麦16号于2009年11月16日播种、2010年的6月3日收获,播种量150kg?hm-2,各处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相同,氮肥(尿素,含N46.4%)、磷肥(过磷酸钙,含P2O512%)和钾肥(氯化钾,含K2O60%)用量分别为N210kg?hm-2、P2O590kg?hm-2、K2O90kg?hm-2,氮肥按基肥∶拔节肥∶孕穗肥=4∶3∶3施用,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作基肥和拔节肥施用,每次50%。基肥的施用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拔节肥和孕穗肥分别为2010年的3月4日和4月5日。供试水稻品种为杂交粳稻常优1号,2010年5月25日播种,6月13日机械插秧移栽(移栽规格为行距30cm、株距13.3cm,每穴3苗),11月16日收获。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分别为N240kg?hm-2、P2O5120kg?hm-2、K2O120kg?hm-2,氮肥按基肥∶分蘖肥∶长粗肥∶穗肥=3∶3∶2∶2施用,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作基肥和长粗肥施用,每次50%,追肥分别于6月20日、7月16日、7月23日施用。水稻生长期间水分管理采用前期浅水(移栽至7月25日)、中期烤田(7月26日至8月9日)、后期干湿交替(8月10日至收获前15d)的管理模式,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一般高产大田。
1.2CH4和N2O采集与分析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冬小麦和水稻生长期间进行CH4和N2O排放的观测。CH4和N2O气体采用静态箱法测定,静态箱底横截面积为0.25m2(0.5m×0.5m),采样箱由PVC材质制成,采样箱外部包有海绵和铝箔纸,防止太阳照射导致箱内温度变化过大。每小区固定采样底座3个,底座上部有5cm深的凹槽,测定时加水密封,采样箱内顶部装有12V小风扇以充分混匀箱内气体,箱体中部安装抽气孔,采样时按0、10、20min的时间间隔用50mL注射器抽取箱内气体,来回抽动3次以完全混匀气体,抽出50mL保存于气体采样袋后迅速带回实验室分析。冬小麦生长季每周采气1次(春节假日除外),水稻自移栽后第3d起每周采气2次,烤田期间2d1次,抽穗后每周1次,采样时间在上午8:00—10:00。CH4和N2O气体浓度由经改装的Agilent7890A气相色谱测定,CH4检测器为FID,检测温度300℃,柱温60℃,载气为99.999%高纯氮气,流速30mL?min-1;N2O检测器为ECD,检测温度300℃,柱温60℃,载气为99.999%高纯氩甲烷气(95%氩气+5%甲烷),流速40mL?min-1。气体排放通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F为气体排放通量(mg?m-2?h-1或μg?m-2?h-1);ρ为标准状态下气体的密度(kg?m-3);h是采样箱的净高度(m);dc/dt为单位时间内采样箱内气体的浓度变化率;273为气态方程常数;T为采样过程中采样箱内的平均温度(℃)。
1.3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供试土样分别于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水稻收获后采集,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在田间按蛇形采样法每小区随机采集9点,采样深度为0~20cm,土样充分混匀后拣去植物残根和石砾等,经风干、磨碎过筛,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SOC)计算公式如下:SOC=conc×ρb×A×T[17-18]式中:conc为土壤有机碳含量(g?kg-1);ρb为土壤容重(g?cm-3);A为面积(hm2);T为土壤深度,本研究为0.2m。相应的,土壤碳固定(SOCS)计算公式为:SOCS=SOC2010年11月-SOC2009年11月
1.4农田净增温潜势的计算全球增温潜势(GWP)是用于定量衡量不同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相对影响,本研究中,农田净增温潜势以农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增温潜势与土壤固碳减缓全球变暖贡献的差值来表示[13]。在100a时间尺度上,单位质量CH4和N2O的GWP分别为CO2的25倍和298倍[1],农田净增温潜势GWP(kgCO2-equivalent?hm-2)计算公式如下:GWP=25×CH4+298×N2O-SOCS×44/12试验数据处理和作图采用MicrosoftExcelforWindows2007完成,试验结果均以每次测得的3次重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表示,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秸秆还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下小麦生长期间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见图1。可以看出,麦季的CH4排放通量较低,并且多次出现负值,秸秆不还田处理的CH4排放通量在-76.0~150μgCH4?m-2?h-1之间,秸秆还田处理的CH4排放通量在-50.3~154μgCH4?m-2?h-1之间,负值的出现可能是大气扩散进入土壤的CH4被甲烷氧化菌还原的量大于土壤自身排放量。麦季CH4平均排放通量秸秆不还田处理大于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20.0、16.6μgCH4?m-2?h-1(表1)。稻季CH4排放通量较高(图2),水稻移栽后土壤处于淹水状态,CH4排放通量不断增加,两个处理的CH4排放通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排放趋势,排放峰值出现在7月5日,秸秆不还田处理的CH4排放高峰为30.3mgCH4?m-2?h-1,秸秆还田处理为131mgCH4?m-2?h-1,烤田(7月26日—8月9日)后CH4排放通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直至水稻收获。秸秆还田处理的稻季CH4平均排放通量为10.5mgCH4?m-2?h-1,明显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的4.13mgCH4?m-2?h-1(表1)。从CH4累积排放量来看(表1),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处理的CH4排放主要集中在稻季,累积排放量分别占周年排放总量的100%和99%。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处理CH4麦季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80、0.96kgCH4?hm-2,差异达显着水平。两个处理的CH4稻季累积排放量和周年排放总量存在极显着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394、394kgCH4?hm-2,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为155、156kgCH4?hm-2,秸秆还田比不还田增加CH4周年排放总量238kgCH4?hm-2,增排幅度为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