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

第1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一p关于教材目录的变化

教材在目录中将“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的“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改为“物质组成的表示式”。这样一来教材中第87页的小标题“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构成”,也相应的改为“怎样用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这段内容第四十八次印刷的教材先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表示式说起,引出“分子式”的概念;然后再谈及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中并不存在分子,故不用分子式,而用化学式表示这类物质,从而引出化学式的概念。而第五十三次印刷的教材,从宏观角度谈起,所有物质都是由一定的元素组成的。直接引出:国际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然后点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为简便起见,我们在课本上都统一称作化学式,不再使用分子式的叫法。这样编排逻辑严密而简明,学生不易混淆,容易理解接受。

另外,教材目录“学生实验活动记录和报告(专题)……153”改为“学生实验活动记录和报告”。

实验一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153

实验二 氧气实验室制取p性质与物质燃烧的条件………………………………155

实验三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57

这样改变师生不但便于查阅教材,而且掀开教材目录就很清楚明了地知道上册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哪些重要的实验。

二p关于教材“长话短说”的变化

1.教材第18页“长话短说”中增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内容。这样能对“1.3物质的变化”一节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性归纳总结。

2.教材第41页“长话短说”中增加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这里分子的本质概念引得自然,学生容易理解,为今后学习化学知识p解决化学问题奠定基础。

3.教材第70页“长话短说”和78页“长话短说”分别增加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表示形式:A+BAB和ABA+B。这样增加表示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很容易从形式上来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三p关于知识视窗的变化

1.教材第37页“知识视窗”中的标题“空气污染指数怎样读”改为“空气污染指数”。这样一来在原来内容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悬浮颗粒物――PM2.5污染的问题。介绍了PM2.5颗粒的主要来源及严重的危害。增加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引起高度重视,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p保障社会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从而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对防止空气污染起积极作用。

2.教材第75页“知识视窗”关于汽车尾气的转化中有毒气体CO pNO和无毒气体CO2pN2都标注了中文名称。这样标注的目的是学生在未学习化学式之前若不标注物质的中文名称,学生很难知道符号所表示的物质。

3.教材第83页增加了标题为“几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的知识视窗。这样不仅与教材第84页调查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p自然衔接;而且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p二氧化碳灭火器p干粉灭火器”三种类型以及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知道了有关灭火器材。

4.教材第85页“知识视窗”通过列表增加了面粉p煤粉p氢气p天然气p石油气p一氧化碳六种常见易燃物的爆炸极限。这样增强了学生的了解与认识,防止在日常生产p使用和贮存时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p财产损失。

5.教材第131页“知识视窗”中图5~6石墨p金刚石p富勒烯p碳纳米管p石墨烯的结构图扩大后分别在各物质结构图旁标注字母ApBpCpDpE,这样结构图中的字母与图下面物质名称标注的字母一一对应,指示明确,便于阅读。

四、关于教材正文的主要变化

1.教材第33页中上部增加了“图2~5 氮气的特性和用途”。通过增加插图能培养学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维方法。

2.教材第37页上部原有这样一段话:空气污染的危害很多,如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等。2013版将“产生‘温室效应’”删去,细细揣摩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产生‘温室效应’”不属于空气污染的危害。由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能影响环境,导致气候有异常变化。说“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危害实有不妥。

3.教材第41页在“长话短说”的内容下方增加了“图2~12分子聚集构成物质”。增加此插图对“长话短说”中“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各不相同的物质。”这两句话进行补充说明,能直观地看出不同的物质分子构成不同。

4.第四十八次印刷的教材第46页用我国晋朝的炼丹家葛洪在他所著的《抱朴子》中,有关于丹砂变化的记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两个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过程分析归纳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以及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第五十三次印刷的教材第46页用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化学变化;同时结合氧化汞分解示意图来直观地分析归纳: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以及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样编排将抽象的微观世界直观化,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5.教材在第70页“讨论与交流”的内容之后增加了一段文字,引出“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这样便于理解本页教材下面“长话短说”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这句话。同时也为建立本章第三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中所涉及的“燃烧”和“自燃”的概念奠定知识基础。

第2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希望通过这次“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团日活动,树立节约、环保的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节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时间: 2012年4月14日下午

参与人数:34人

一、活动流程

1.2012年4月14日下午召集全班同学到A1—410教室

2.与参与活动的嘉宾沟通交流,大致讲解活动流程和相关事项。

3.在活动开始时播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

4.通过向大家介绍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常来引入低碳生活的理念

5.凭借PPT播放向同学们展示相关图片,提出疑惑,并让同学们畅谈自己低碳生活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做。

6.播放影片《2012》片段,向同学们展示全球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引起同学的深思。

7.展开“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经评分小组投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8.在活动即将结束之时,号召同学在条幅上签名,使得活动成功落幕

二、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播放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

等到下午2点左右,同学们基本就座完毕,看着屏幕陷入沉思。

活动之二:播放PPT引入低碳生活的理念

通过观看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引起来同学们的思考,再凭借PPT中介绍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常来引入低碳生活的理念。并且,从衣食住行方面来提倡低碳生活。减少社会压力。

在观看了一系列图片和文字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又可以做些什么。

活动之三:播放影片《2012》片段

影视巨作《2012》片段的播放,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向同学们展示全球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引起同学的深思,为之后的演讲比赛做好铺垫。

活动之四:展开“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

从刚开始的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开幕宣传片及其气候宣传片的视频到影片《2012》的播放,结合PPT中的低碳理念,展开“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中,参加演讲的同学慷慨激昂,言词震撼人心。演讲环节结束后,评分小组对参赛同学做了详细又深刻的评语及公平的打分,评出“低碳之星”,给予奖励,

活动之五:号召同学在条幅上签名

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在“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的横幅签下自己的名字,同时宣告着此次团日活动完美落幕。

三、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以“今日牵手低碳,明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

2、 密切配合

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辅导员老师的支持与参与,并且调动起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宣传后,也得到其他班级其他院的同学的支持与她们的积极参与。

第3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素材;社会问题素材;化学史料素材;生活经验素材;兴趣

我们正在使用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以下简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可供教师选用的学习情景素材,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具有情景性相一致。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学习情景素材,为学生创造相关主题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换句话说,创设并研究化学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研究并开发这一环节,探讨其内在要素构成,对于当前化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化学实验素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引人注目,极易把教师和学生带进变化纷繁的化学世界。化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化学实验活动,都会形成良好的实验情境氛围。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化学实验素材即教材中重要的实验情境要素。

如在教材第十九页的探究活动通过一组实验创设了“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的学习情景。

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4)在第四支试管中,注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5)在第五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干燥剂氯化钙,铁钉放入后,再在瓶口塞一团棉花,最后塞紧橡皮塞。然后立即、1天后、3天后、1周后分别观察5支试管中的现象与变化。

这个实验可提前一周做,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亲自动手、观察、分析并找出使铁锈蚀的主要因素。可看出学生热情高涨(看到了自己的实验成果),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保护钢铁不受腐蚀的实例,根据对这些实例的探讨,总结出防止钢铁锈蚀的各种方法,并尝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在学生的抢答中,问题不知不觉地一个个被解决了。

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足以突出化学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社会问题素材

通过一些与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关的学习情景素材,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初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引起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教材p117“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是一个较为典型的sts主题。利用这一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可以为学生提供下面的素材:反方:“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融化,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正方:温室效应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工农业的发展有利等。提供与这两种说法相关的图片、资料,然后,利用一组问题创设学习情景:你认为“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影响平衡?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成立几个辩论小组。教师可以为各方辩论员提供相关的素材与证据,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或利用实验等提出问题与论点,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辩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师可适时总结正反双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再讨论下面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火力发电厂厂长,在多发电(意味着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二氧化碳)和控制温室效应(意味着减少经济效益,但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之间,你将如何抉择?

虽然由于上述探究课题的开放性较大,学生的辩论可能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但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学探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更能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三、化学史料素材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记载、故事、传记、格言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都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会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之中。因此,利用教材中化学科学史实故事及科学事件提供的情景素材着手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兴趣,使之在一定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学习,在良好的精神支配和积极的价值判断及其选择过程中学习,其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学习《空气的组成》时,除了利用化学史料中化学家研究空气组成的试验创设学习情景,介绍拉瓦锡在确定空气组成方面的贡献外,也有必要简单讲一下燃素学说并给予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拉瓦锡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在化学史上曾起作用的“理论”、“假说”,既要看到它的不足、缺点和错误,又要对它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既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也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而像“原子结构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等情景素材可以使学生从有趣的故事中学习到科学家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很明显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这些化学史料对学生进行讲述时,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陡然提高。

四、生活经验素材

这类学习情景素材大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或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事物、现象、用途等方面出发,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认识、了解、理解知识,初步学会课程目标中要求的实验技能。

例如在学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这一素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然后后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 皮蛋有涩味,如何验证它呈酸性还是碱性,在使用前如何除去涩味?

2. 做完实验后剩余的酸性或碱性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怎样处理?

3. 用洗发香波洗净头发后,为什么还要用护发素进行护理?(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ph4.5~5.5)应用这一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凸显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体现中和反应的重要性。这与教师单纯讲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为理解、掌握知识而学习的内部动机,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事实上,各类学习情景素材并非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并非只起一种作用、只有一种价值。它们是彼此联系,互有包容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他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推动着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这是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大钧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第4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只有了解了生态环境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本次调查中,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如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比,造成海洋赤潮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对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白色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沙尘暴、酸雨等问题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被调查的高职学生中,61.85%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56.7%的学生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比,仅有15.46%的学生知道形成海洋赤潮的原因。而上述问题在调查问卷中是以选择题出现的,如果以填空或问答题形式出现,答案的正确率必然还会有所下降。高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等问题的了解程度见表1。由表1可见,高职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但总体而言,他们对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生态道德相关问题了解得不很多。

二、高职学生的生态保护行为状况

本次调查还涉及了高职学生的生态保护行为,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践踏草坪,制止别人践踏草坪,拒绝吃野生动物,拒绝选择过度包装的商品,自备购物袋,过度消费,随手扔垃圾,垃圾分类等问题。受访的高职学生在生态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如表2所示。在这组问题中,对于拒绝吃野生动物这一问题的回答最令人满意,其次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问题,大多数学生做得不错。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施行已逾五载,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自备购物袋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随手扔垃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是很强。这一调查结果表面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表现得不太好的几个问题,其实做起来更简单,但即使是一些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总有很多学生做不好,特别是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如践踏草坪和制止别人践踏草坪等问题,高职学生管自己还较容易一些,约束周围同学就显得非常无力,亦或者是根本不去关心别人的生态保护行为。这些问题也说明高职学生的整体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情况

人们只有意识到生态系统之间密不可分、环环相扣的关系,才能有意识地去保护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意识是行为的基础,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保护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在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和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产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生态保护行为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很难想象,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会产生很好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意识应该是包含促进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的自觉意识,任何忽视环境保护的社会发展和放弃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都不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应有含义。因此本次调查也涉及表3~表5中的一些问题。对表3问题的回答表明,高职学生对现今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环境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对表4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表明,大多数高职学生从过去“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中走了出来,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对表5问题1的回答表明,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尤其是对于生态问题,仅仅有科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对问题2的回答表明,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还没有非常清楚的定位。

四、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5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设置;课例分析

一、课例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传统化学教学沿用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办法,以传统教学理论为基础,将所学知识结构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注重“应试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置化学问题展开教学,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多样化,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既丰富多彩,又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对传统常规教法和“情境创设”教学进行观察比较

遵循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带着这样的疑问,以《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我对以前2009年传统常规教法和2012年“情境创设”教法进行了观察比较。

1.传统常规教法

传统常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往往把教师教学过程看成是预设教案,把学生学习过程看成是学习和理解知识要点。

教学片段一:

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上海版)

教学时间:200年。

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使学生了解温室效应。

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分析。

课堂呈现方式:

传统常规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忠实于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

先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可作制冷剂。

再强调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懂得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支持燃烧,是用来灭火的原理。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多的地方要进行灯火实验。懂得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明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里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

最后介绍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要求掌握温室效应是三大环境危害之一。

总体思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用途等多方面归纳总结学科知识点,注重教材,并要求学生以教材为中心,展开学习。

学生学习效果:

课后练习检测并统计正确率进行分析。

课后练习检测总体正确率为63.4%,我们可以从课后检测看出:学生对于课堂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有一定的知识目标达成度。不过,课后检测正确率仅为63.4%,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分析: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传统常规教法,按照课程标准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中心。从教师教的过程分析,教师过于注重和二氧化碳有关的中考知识点,常规教法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以教为主,先教后学,在课堂中多次强调学习和掌握考点,忽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以书本为中心,不注意发展能力。从学生学的过程分析,依次学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跟随教师学,学围绕教转,听教师讲,答教师问的,抄教师写的,学生忙于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并尽力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对于问题的思考投入与关注程度不深,没有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这个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2.“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创设典型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并利用有效的情境来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科学素养。“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学片段二:

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上海版)

教学时间:2012学年。

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创设学氧化碳的性质的学习情境。

课堂呈现方式:

“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碴,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一是引入谜语,通过对谜底干冰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固态二氧化碳可作制冷剂。二是引入故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狗、猫等动物一走进去,挣扎几分钟就死了,人却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这个洞。迷信的人因此说,洞里面有“屠狗妖”。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异的现象呢?有一天,科学家波曼尔专程来到这个洞,他始终未见“屠狗妖”,却见洞内倒悬着很多种乳石,湿漉漉的石笋上冒着气泡。这一切使波曼尔恍然大悟。接着他在洞内做了两个简单实验,发现了“屠狗妖”的秘密,你想知道吗?三是观看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二氧化碳大量地排放会引起温度的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在分析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问题创设情境。学生实验:在一塑料瓶的二氧化碳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盖紧瓶盖,塑料瓶迅速变瘪。学生经过实验验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瓶内压强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化学原因,所学知识就大彻大悟了。

学生学习效果:

采用和2009年相同的课后练习检测并进行分析:

课后练习检测总体正确率为84.3%,我们可以看出课后检测学生对于课堂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知识目标达成度比较理想。对比200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后检测63.4%的正确率,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大幅度提高。

分析:

创设典型的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学氧化碳的性质:激发学生兴趣的谜语,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创设塑料瓶为什么变瘪的实验现象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典型课堂情境。

谜语既有趣味性又有高度概括力。猜“二氧化碳”谜语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谜语,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农妇不幸身亡,死狗洞屠狗不屠人,这些跌宕起伏的情节需要借助化学知识才能理解,学生的兴趣会因此而加强。故事情境不但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培养了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在一定的化学情境中学习时,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创设情境来学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得更明白,懂得更轻松,掌握得更扎实,用得更自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二氧化碳和生活中相关问题联系起来。

[课例启示]

“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设置化学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猜谜引起学生的投入与关注,当学生对谜语感兴趣,就会越学越觉得有意义,学习兴趣更加强烈。当学生置身于“屠狗洞”故事情节中,就会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创设学习情境,既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及探索新知的精神。

“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逐步引出问题,让学生感觉到二氧化碳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明白二氧化碳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来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更利于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探索、发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由于初三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认识二氧化碳,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现生活情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化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说明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第6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温室效应;能源

近些年来,全球变暖、能源枯竭、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情况日益严重,世界各地方政府和人民都高度重视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1低碳经济的内涵、意义及影响因素

1.1低碳经济的内涵

随着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巨大,同时生产等活动产出的温室气体影响自然环境,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类未来必然会面临能源枯竭以及自然环境愈演愈烈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被提出。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很大区别的经济发展模式,本着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理念进行生产活动,创新新技术、开发新兴能源,通过节能减排来遏制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恶性影响。具体是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积极运用新兴能源,从而避免能源枯竭,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好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

1.2低碳经济的意义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由传统手工生产模式转变为机械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转变,加大了人类对地球能源的消耗。工业生产、人们生活都离不开能源,如石油、煤炭等,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用多少就少多少,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近些年来,“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词汇出现的逐渐频繁[2],温室气体带来的是天气恶劣变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淡水资源大量消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那么未来人类避免会走向灭亡。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迅速,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是对国内资源的不断索取,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在新时期下,只有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低碳经济,才能改善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1.3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

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指的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一)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产格局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如在低碳经济中,离不开那些清洁能源和新兴可再生资源,这方面资源多,那么低碳经济发展就比较快速且稳定,这方面资源少,那么低碳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同时,资源禀赋还应该包含一个国家的碳汇能力,像一些森林、绿化面积十分大的国家,就能够自己处理、过滤、消除大量温室气体[3]。

(二)低碳技术。低碳技术也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低碳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低碳经济发展速度。一方面体现在对现有能源技术的优化,降低现有能源消耗过程中产出的温室气体,或通过技术来降低消耗量,再或者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另一方面是对新能源的开发技术,如目前较为主流的风力、太阳能等。总之,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支持,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引领全人类走向低碳时代。

(三)低碳产业。过去我国主要产业的生产方式都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而这种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目前,低碳产业和我国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太阳能产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太阳能热水器。

(四)低碳管理。低碳管理具体指的是国家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做出的管理工作,如为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出台的扶持政策,如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应法律法规等。只有通过低碳管理,才能保证低碳经济有条不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使全民养成低碳意识[4]。

2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构建,应该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沿着国家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出满足当前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2.1做好宣传工作,培养全民低碳意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和个人对低碳经济还是不够理解,没有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认为低碳经济和自己无关,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当务之急就需要做好低碳经济的宣传工作,使低碳经济深入人心,从而养成全面低碳经济意识,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思想环境。做好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和个人对低碳经济的了解,还需要让企业及个人找到自身的定位,明确自身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责任于义务,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5]。具体如下:企业方面,一些高耗、高排企业要加速生产模式的转型,加快绿色经营模式的转变。把环保、低碳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定好相应规章制度来约束下属部门、员工的行为。个人方面,要学习低碳经济理念,把低碳经济贯彻到自身生活中,如绿色出门等。还需要养成节俭意识,不浪费水、电等资源,不破坏环境、不乱砍滥伐,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美德并在生活中积极落实。

2.2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能源

目前,煤炭、石油仍然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在这种能源结构下,很难快速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研发新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从而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现代化能源建设,如核电、水电等。(2)政府方面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投资我国各类新型能源研发建设,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3)推进生物技术方面的研发,推动生物燃料技术的发展。(4)做好传统化石能源开采规划,有节制、有条理的开采化石能源。

2.3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速技术创新可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能源利用效率低会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量,造成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数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企业要强加对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引进,这些现代化生产设备有着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6]。

(二)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加强扶持力度。如煤炭、石油这些化石能源的利用技术,要从提高使用效率以及降低排放这两个方面出发。

(三)提高循环利用技术,如再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余热或工业废气、废水,这些东西如果能够利用起来,就可以避免排放到自然界中,提高了经济效益及能源利用率。

2.4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对整体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在过去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过于依赖。而农药、化肥会对土地造成较大的污染,甚至导致土地退化,长久下来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当前形势下,应该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的推广,如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技术等。

(二)加强农业生产中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水资源方面,可以采用现代自动化、数字化的灌溉技术,大大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

(三)减少不正当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活动,如燃烧秸秆,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要改善这一现象,除了颁布相应法律法规进行控制以外,还需要推广各类新型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等[7]。

(四)做好农业生产机械的升级,提高单位生产机械的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单位农田农业机械的使用数量和时间,降低机械对各类能源的使用,从而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3总结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要旋律,我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优化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的意义,降低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想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从意识、能源结构、低碳技术等多个方面出发。加快创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参考文献:

[1]杨颖.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52-56.

[2]金涌,周禹成,胡山鹰等.低碳理念指导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化工学报,2012,63(1):3-8.

[3]朱思斯.中国特色“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2):100-106.

[4]王韶华,于维洋,张伟等.我国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及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9-124.

[5]李春曦,王佳,叶学民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28(4):1-8.

[6]张沈青.低碳经济下物流运行模式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6,(7):92-96.

第7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一、转变教学理念,变课堂模式为自主性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源泉,问题的答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学方式己经持续了上千年了。但是,在我们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中,瞬息万变,新鲜的事物和思想正在不断地涌现,人们的知识和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已不能简单地复述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的是一个多维的思考头脑,以及敢于向教师或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质疑的勇气。也许,作为一个初中生还并不能真正明白“批判性接受”的内涵,但是我想,作为一种学习素养,我们应当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老师在讲台前讲述内容,黑板上书写板书;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这样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学生不能及时地找出自己理解上的误差,只知道老师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并没有真正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过,因此在练习中,有很多的基础知识的得分率都不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改常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思考,任何一位同学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打断教师的教学,向其教学内容提出质疑。当然,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事件,应当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如果是一个简单而明了的问题,本人就会当即举出一个反例,让学生自己发掘错误的原因;如果遇到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就应当正视之,并且请教其他教师及参考书籍,要尽力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专业知识,还可以学习到一种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掌握他们的理解水平和考虑的方向,获取新的知识,调整教学进度,实现教学相长。

二、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自主性知识的学习

化学是一门至初三才开设的学科。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初级的化学知识,培养以后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授课时,适宜用启发式教育,通过学生自己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解释一些自然界中的现象。比如,在“空气氧气”这一章的学习中,就有关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现象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科普小知识,要求学生去查阅一些课外资料,来解答“为什么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大气的臭氧层空洞是怎样形成的?”等一系列的有意义问题。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也是现在提倡的情景教育的特点。运用现实掌握一些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作为一个路标,为学生指明一个思考方向。这样,既避免了知识的灌输,又防止学生走弯路,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三、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长期以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机械地接收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条件,

丧失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针对这种现象,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

第8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化学;作用;应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对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渗透与融入,通过案例作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可以将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化学教学当中。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深入研究,找出其关键所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

1.炒热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对书本知识进行“翻译”,学生在座位上对教师所“翻译”的重点进行记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毫无生气,更无法激起学生兴趣,导致课堂氛围较差,难以取得可靠的教学效果。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入化学教学,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兴趣,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等,如此就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不仅如此,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能够形成较为深入的互动,使得课堂整体“教”与“学”的环境得到优化。

2.直观展现知识

化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看来都是比较枯燥的,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对相关知识形成直观认识,造成学习困难。而传统局限于书本的教学方式,对知识的展示也比较笼统,对于理解力稍差的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明白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案例教学法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际案例中,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明确其中关键所在,进而直观认识到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在案例选择、案例设计上加强对学生的考量,如此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而通过教学案例,学生能够认识到其中包含的教师所要教学的重点,以此反向对教师形成了解,如此就实现了深层次的师生互动。不仅如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成为联系师生的纽带,为师生沟通构建桥梁。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1.选择合适的案例

要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案例选材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确保案例选材科学合理,才能使其成为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载体,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优良的作用。在进行案例选材时,首先需要保证所选案例与所要教学的化学知识形成统一对接,即案例能够对相关化学知识形成全面有效的渗透和反映,通过该案例就能够得出全部相关的化学知识。其次,案例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案例素材,这样才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最后,需要对案例进行精心编排,将其和书本知识有效统一起来,成为良好的教学载体。比如,在教学氯气的相关知识,其水化物具有褪色的功能,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生活中漂洗染色衣物的案例,设计这样一个案例:将氯气分别通过干燥染色衣物和湿润染色衣物,观察其现象变化,并阐述其中原理。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学生首先需要对现象进行观察,即明确氯气的性质,还有分析其中原理,即明确氯气使衣物褪色的化学反应。

2.教学中案例的巧妙运用

要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案例,一般可以从三个环节入手,即课前、课中和课后。在课前运用案例,主要目的是引入教学,即通过案例所表现的相关内容,将所要教学的化学知识引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中运用案例,主要是在教学书本知识之后,通过实际案例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课后运用案例,主要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毒害气体时,教师可以围绕酸雨、温室效应等话题设置教学案例,在课前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危害进行阐述,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在讲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之后,通过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形成对这些气体的性质进行补充分析。最后,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加强巩固。

3.实验案例的引入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案例,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论证,确保学生深入理解。比如,在教学氧气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将氧气制备实验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然后再增加实验环节,验证氧气性质。如此,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案例中对氧气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教学需求,化学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的作用加强认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做好案例选择、案例应用以及实验案例导入等方面的工作,切实将案例教学法渗透到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第9篇:温室效应的简单理解范文

关键词:农村高中;地理教学;就地取材

学习地理可看作是在谈“地”说“理”,参悟地之道理。新课标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日常教学中,可从农村学生生活着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尝试去解释、探究,努力实践因地制宜思想,通过就地取材方式谈“地”说“理”,让地理学科“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自制学具明地球之理

高中地理中,“地球的运动”是最具规律、最需掌握技巧的部分之一。其中,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是重要的载体和考查方式。如何把握地球运动规律?如何准确判读光照图?除常规讲授、画图、多媒体等手段外,“耳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可与学生一起就地取材自制学具。

制作原理:光照图中,光线与晨昏线始终保持垂直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的“回归运动”;同时,若始终保持同一侧视视角,晨昏线相对于地轴也周期性的做着“钟摆运动”。

材料准备:废旧硬纸板一块,透明塑料薄板一块,印钮一枚,圆规、量角器、剪刀、胶水。

制作步骤:第一步是将硬纸板和透明塑料薄板取等大的圆形。透明塑料板留一处拇指大小的突出边缘,画上小红太阳表示太阳直射点;连接太阳直射点和圆心,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在光线上加箭头;画一条与光线垂直的直径表示晨昏线,标上直角符号;将太阳直射点对面的半圆画上阴影表示夜半球;均匀画4条平行于太阳直射点光线的箭头表示太阳光线组。

第二步是将废旧硬纸板圆形用白纸覆盖、美化,画一条直径表示赤道,然后用量角器取23.5°、66.5°,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黑色虚线),再画10°N、40°N两条代表性纬线(红线),以备日后学习、理解使用。

第三步是将两个等大的圆形板重叠,透明板在上,取圆心处用印钮固定,在硬纸板上太阳直射点一侧的南北回归线边缘加上障碍物,以防太阳直射点“越界”。

第四步是校准、美化,完成学具制作。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能更了解光照图中纬线的由来,各种线、面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晨昏线的“钟摆运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升探索欲与动手能力;学具在手,可随时随地研究、分析地球运动,既形象又便利,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对地球运动知识和规律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习趣味,提高学习兴趣与能力。

二、切身感受析自然之理

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科的精髓,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是其它学科无法媲美的。曾当过地理教师的说过:“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位于长三角农村的我们有着得天独厚亲近自然的条件,充分利用好身边资源,对自然地理的学习与感受、理解将更胜一筹。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重难点之一。晚自习前,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带到村广场比赛:放飞孔明灯,看谁能放飞上天,谁的能飞更高更远。经过十来分钟的努力,5个小组放飞成功。回到教室后,学生仍情绪不减,笔者自然而然引导学生分析孔明灯放飞成功与否的原因。最终,学生分析探究出原理: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冷却收缩会下沉。如此,学生学习理解热力环流过程就相对形象、简单,更能触类旁通地促进对热力环流实例“城郊风”、“山谷风”、“海陆风”等的理解与应用。

笔者所在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理论上夏季高温多雨,但实际感觉是每年夏季前后天气变化较大: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阴雨连绵,7、8月盛夏三伏天炎热干燥,而后时常又狂风暴雨。以此贴身体会到的情境引入新课并引导学生理解,在大的气候背景下,影响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的天气系统”,最后,通过学习,学生归纳总结: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阴雨连绵即梅雨是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7、8月伏旱是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狂风暴雨的台风是热带气旋,能降温解暑。

“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锋面还非常适合每年秋冬的第一学期学习。因为秋冬时节明显受到冷锋过境的影响:气温下降,天气恶劣,冷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差异非常明显。所以,可以结合当天天气状况,利用锋面图等工具,请学生做“天气预报员”,分析当天天气的成因并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这样,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灵。

三、亲身体验悟环境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