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绪论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材料化学主体内容比较关键的部分,在绪论这章应该让学生尽快对材料化学这门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材料化学的主体内容范围及其地位和作用以及一些学习方法,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化和训练方面有一些了解,同时由于是双语教学,不断渗透英语教学内容仍是主体,所以在绪论内容设计上,逐步导入英文教材内容,用英语表述一些概念,对概念的理解上,采取中英文表述,主要是照顾英文理解较差的学生,同时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对材料化学绪论内容进行设计和实践,以下是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总结,以其今后更好地进行材料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上“重视学”,“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材料概念的导入
1材料的定义有关材料的定义有以下几种:材料是具有结构、光、磁、电的用途的物质(Matterisamaterialwhenthatformofmatterhasstructural,optical,magnetic,orelectricuse)。材料是能为人类社会经济地制造有用器材(或物品)的物质(Matterisamaterialwhenthatformofmattercanbemanufacturedintousefulobjectseconomicallyforthehumansociety)[13]。材料是人类用来制作物件,如用具、工具、元器件、设备设施、系统等的物质。《辞海》给材料下的定义是:经过人类劳动所取得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而经过工业加工的原料如钢材、水泥等则称为材料[14]。这是以往对材料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内容上丰富许多。与时俱进,现在采用英文教材的最新定义,是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英文教材的定义为:材料可广泛定义为可用于解决当前或未来社会需要的任何固态组件和设备(Thetermmaterialmaybebroadlydefinedasanysolid-statecomponentordevicethatmaybeusedtoaddressacurrentorfuturesocietalneed)[15-16]。例如,钉子、木材、涂料等解决我们住房需求的简单建筑材料(Forinstance,simplebuildingmaterialssuchasnails,wood,coatings,etc.addressourneedofshelter)。
2材料的分类材料分类有很多种,现代材料一般分为金属(metals)材料,高分子(polymer)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无机材料如陶瓷(ceramics)、玻璃、水泥、砖瓦等和复合(composites)材料四大类[17]。英文教材将材料分为天然的(natural)和合成的(synthetic)两大类材料。天然的材料分为无机(inorganic)和有机(organic)材料。无机天然材料包括矿物(minerals)、黏土(clays)、砂(sand)、骨(bone)和牙(teeth)。有机天然材料包括木材(wood)、皮革(leather)、糖(sugars)和蛋白质(proteins)。合成的材料包括大块(bulk)、微米(microscale)、纳米(nanoscale)材料。大块(bulk)材料包括非晶态(amorphous)和结晶(crystalline)材料[15-16],这种材料分类更贴近材料化学的定位。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广义上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物理相(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所组成的固体材料。狭义上是指用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晶须、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增强的塑料,金属和陶瓷材料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复合材料定义为由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上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18-19]。
4新材料与功能材料为适应国民经济、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发展,满足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新近出现或研发出来的、或正在发展中、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或更为优异的性能之各种新型材料,均称为新材料。新材料一般具备表征性、先导性、依托性、时间性、优能性和新颖性6个特征[14]。材料通常可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是以强度、刚度、韧性、塑性、耐磨性、硬度等力学性能为其基本特征,用于制造以承受重力或传递应力为主要服役方式之结构构件的材料。功能材料则是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或生物学性能等,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的材料[14,20-21]。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Morton博士提出功能材料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日本材料科技界完善确立,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逐渐被人们接受。功能材料的定义,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国内比较一致的定义,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并被用于非结构用途的高技术材料。这些材料在元件、器件、整机或系统中,可实现对信息与能源的感知、采集、计测、传输、屏蔽、绝缘、吸收、贮存、记忆、处理、控制发射和转换等目的[14]。
5纳米材料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最早认识到纳米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正式把这种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物质的粒径至少有一维在1~100nm之间,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22-27]。组成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在维数上可分为三类:(1)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寸均在纳米尺度内。如原子簇等。(2)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3)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等[24]。在实际应用中,以一个材料的10%质量分数作为阈值来确定其是否为纳米材料,作为化妆品纳米材料的判断指标[28]。材料及其分类的介绍,主要侧重英文教材的定义,让学生记住其英文表达,同时强调材料的应用及最新材料介绍。
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界定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而材料工程是在这些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基础上,对材料结构进行设计和工程化以生产预期性质的系列产品(Thedisciplineofmaterialsscienceinvolvesinvestigatingtherelationshipsthatexistbetweenthestructuresandpropertiesofmaterials.Incontrast,materialsengineeringis,onthebasisofthesestructure-propertycorrelations,designingorengineeringthestructureofamaterialtoproduceapredeterminedsetofproperties)[29]。
材料化学的定义
广义上材料化学学科的定义致力于研究组成材料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的整体宏观结构/物理性质(Thebroadlydefineddisciplineofmaterialschemistryisfocusedonunderstanding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arrangementofatoms,ions,ormoleculescomprisingamaterial,anditsoverallbulkstructural/physicalproperties)。依据这个定义,普通学科如高分子、固体和表面化学都包括在材料化学的研究范围内(Bythisdesignation,commondisciplinessuchaspolymer,solid-state,andsurfacechemistrywouldallbeplacedwithinthescopeofmaterialschemistry)。这个广泛的领域是由研究现有材料的结构/性质,新材料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利用先进的计算法来预测未知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组成的(Thisbroadfieldconsistsofstudyingthestructures/propertiesofexistingmaterials,synthesizingandcharacterizingnewmaterials,andusingadvancedcomputationaltechniquestopredictstructuresandpropertiesofmaterialsthathavenotyetbeenrealized)[15-16]。#p#分页标题#e#
在初中历史科中考考试中,这几年来材料解析试题年年都有,为此,使得这一类题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因为材料解析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处理、历史阐释的文字表达能力。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的文献资料,不要造成“资源浪费”:在历史课的教育教学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用好课本的文献资料,这样才能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
一、教师通过运用文本材料,引发学生多思考,进而使得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兴趣是催化剂,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诚然,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这样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在自己历史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互为促进。可是,初中的学习才刚刚接触材料解析题,使得学生在理解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假如我们急于求成,就会不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恐惧情绪。为此,我们要从初一开始,就要从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对教材材料解析题产生好奇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教给学生解决材料解析题的方法
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要教给学生解决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教材、学习教材上,通过多动脑动手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展示,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逐步让学生掌握材料,再应用材料解析题。一般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找出关键词。关键词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指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等;第二步运用综合所学的知识,将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第三步,我们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沿着教学的思路,通过材料逐步掌握要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评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逐步学会解答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应采取具体的方法,比如说,教学统计表就必须抓住数字变化的规律等。我们在教学上应用课本文献资料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材料,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油画材料;教学;研究
一、油画材料课程对于本科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油画作为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画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前后在我国普及开来,通过当时苏联油画家来华教学和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并以像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国内高校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由此培养了不少优秀油画家,至今已达半个世纪。在这五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的高等美术院校(系)始终是产生艺术家最为重要的圣地,可见高校教育对一个画家培养的重要性。油画材料课程设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知及调配能力外,具备一定的材料相关知识不仅能够让我们在写生与创作过程中以理性和科学的油画技法实践探索,学习传统,创新研究,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的绘画技法语言。
笔者由于在俄罗斯留学的缘故,对于以俄罗斯专业美术院校为主的西方美术教学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国内综合性大学,基本上在美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里很少有把油画材料特别是传统材料来当做专业必修课进行教学与研究,甚至不少院校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建设与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即使是在专业的美术院校,油画材料教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像西方美术院校那样专业而系统的设置,这不能不说是需要我们高校美术工作者需要加强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点。
二、西北民族大学油画材料相关课程设置情况与教学实践
1.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作为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高校美术教育的重点单位,在课程安排上将油画材料以及技法研究等方面的课程归入到专业任意选修课中,提倡各专业学生对油画画种有一个理性的了解与初步的研究。科目主要内容分类有有油画材料制作、油画工具使用、颜料媒介使用、油画技法讲座四个方面。同时设置油画名家介绍、油画流派分析、油画名作欣赏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绘画素养,并对写生和创作实践起到启发与指导作用。鼓励学生在油画材料的不断熟悉运用过程中,掌握油画制作的基本程序,了解油画技法的基本规律,探索适合自己的绘画技法语言。
2.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所讲内容进行课堂示范。理论讲授采用多媒体这种直观教学形式。教学课件内容把西方油画发展史各时期的概况内容作为材料讲授的开始,普及一下美术史的知识,诸如西方蛋彩画、壁画等画种的特点与发展,以及这些画种与油画画种的历史发展关系、相互作用、对比等等,使学生对西方油画有一个全面的条理性认知。通过这种形式的介绍,尤其是欣赏大师作品幻灯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油画材料制作是课程的重点,主要内容以基础材料介绍与制作为主。基础材料又分为基底和底子两部分。基底材料也就是油画依托材料,像木板、木质内框、画布、动物皮、纸张等依托物质;底子材料由底胶和底料组成。理论讲授的同时,课上示范用木质内框绷订油画布。像绷布这种最基本的制作程序在学校里往往都是学生之间传帮带学习,好些不够科学的坏习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养成,老师鲜有示范。我认为一定要从这种小细节就要认真对待,灌输学生一个思想:一幅画从选框绷布就已经开始了。选材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原材料的便捷,根据实际条件来。比如说底胶和底料的使用,动物胶一直在油画史占据着重要作用,如价格昂贵的驴皮胶、兔皮胶,但在国内美术界普遍使用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的情况下,我们也要从实际情况来指导学生制作胶底。作为工业发展的产物,优质白乳胶以及丙烯等材料确实无论使用方法还是成本上都更加适合学生,但我们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讲授,也使不少热爱绘画的同学更加愿意尝试摸索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绘画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物理属性,更加科学的运用这些材料。
油画工具使用和颜料媒介使用也是油画材料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实践、以及对油画名作的分析与鉴赏,使学生对油画的工具使用形成综合了解并予以掌握,尤其是对各种画刀、画笔及颜料的性能、技法效果形成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解颜料、媒介的分类及属性,掌握各种颜料的特性、调和方法与禁忌以及各种油画颜料媒介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油画颜料媒介的使用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为以后的绘画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油画技法讲座的内容是对前面油画简史概述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学习古典和现代油画技法、熟悉油画材料、借鉴大师的油画表现技巧、掌握油画制作的基本程序、了解油画技法的基本规律;同时通过对油画技法传承和创新过程的研究,启发学生不断研究实践,探索适合自己的技法语言。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主要以临摹欧洲油画大师作品为主,并适当安排课堂静物写生这样的内容来相互补充,加强材料了解。作业安排需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比如油画专业学生普遍较其他专业造型能力更强,布置的作业就多为人物肖像间接画法实践;尝试油画传统材料的使用,对传统媒介属性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设计等专业多尝试直接画法的静物写生,加强对油画的了解进而增强个人艺术修养。
三、教学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因为西北民族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同时地处西北,在体制、生源素质、油画材料获取上都相对专业的美术院校存在不小的差距。首先比如说这门课课时偏少,每学年油画材料相关课程只有一周时间,并且容易与其他选修课程时间冲突;安排时间又是在学期末,马上又要面临文化课考试,占用了复习文化课的时间;相比较其他科目,这门课的课外实践作业占得精力与时间都要大不少,所以不少学生宁愿选择更容易拿学分的酱油课。针对这些问题,美术学院已经开始从实际情况入手,在教学大纲上、在时间与课时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的使这一课程真正具备它的教学意义,提高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而不是一门酱油课。另外,油画专业有一些对油画材料有更高要求的学生,渴望尝试更多材料的研究但受制于现实条件等情况,无法满足,这样一类同学实际上已具备进入美院的专业能力。他们对诸如丹培拉技法这样的渴求与了解我们目前也只能局限在理论层面上,毕竟有些材料在国内还没有普及开来,不易获取。从我们能够便于获取的材料入手,鼓励学生进行油画技法的创新,如油画材料与其他绘画材料技法的综合运用目前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在学生平时的创作课时就常灌输这样的观念,即在当代油画创作中,材料技法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为在造型和色彩以外的第三种重要的形式语言,特别在抽象油画中体现得更多。这种思路很大程度来讲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也使学生对油画材料和技法的传统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体现在教学成果上,最明显的就是毕业创作的风格多变、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各专业的毕业创作展览有了新的面貌,一方面在掌握了更多传统材料与媒介后,技法与绘画语言有了一个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其他材料的尝试,也让他们对绘画有了新的感悟和认知。
四、总结与展望
油画材料这门课程应当得到我们更高的重视,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显而易见,与其他学科必修科目如色彩学、透视学、艺术解剖学等相比,油画材料课的设置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综合性高等院校是文化艺术教育发展,培养美术专业人才重要的地方,作为高校的美术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拿出最积极的态度,指导学生科学而系统的学习相关专业。努力完善美术教学体系,推进相关艺术课程的建设,为推动国内美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为国家培养新时期的美术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几年来,我校教学工作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大力开展“三段式”校本研训活动。教学中坚持新课程改革与校本研训相结合;新课程改革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校本研训与课题研究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使学校教学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年2月,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工作制度的通知》精神,我校着手进行安排“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和“学校教学评估自查”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评估工作,决定建立长期评估机制,将教学评估作为促进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学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了省、县有关文件,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二小教师教学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将教学评估工作与学校教学检查、教师两评四考工作结合起来,教师教学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晋职、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评估的监督、促进、评价、改进功能。6月份,我校开始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自评。评估情况如下:
一、教师评估
1.评估程序
教师评估的基本流程:学习标准---自我评价---逐项量化---写出自评报告---他人评估---广泛征求意见---校评估组审核---确定评估结果---征求被评估人意见。
2.以教师自评为基础,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
为了公平、公正、真实、全面地对教师进行评估,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在评估中,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自评时由教师逐项对照,实事求是的剖析自己,将自己教学工作情况做“自我描述”,记入《教师教学评估自评表》。学校评估小组,按照教师自评表,逐项核实,依据评估方案量化打分。
3.建立复评制度,发挥评估促进功能
我校规定,教师对自己评估结果不满意或教学中有漏洞的,可申请复评。复评时先由教师提出书面申请,评估小组在2个月后进行复评。复评时,根据当时情况进行打分,标准略高于一次评估。
上学期共对42名专任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其中优秀15人,良好27人,没有不合格教师。教师的有关学习材料、反思材料、教学过程材料已经归档。
二.学校评估
学校评估领导小组,深刻领会《通知》及《标准》的精神实质,对学校的工作逐项进行了自查和评估。学校评估的基本流程:成立评估小组---对照标准---分析现状---征求意见---逐项量化---评估组审核—校长签字---确定结果。我们自评的结果是91分,档次为合格。
下面我们对照评估标准,将学校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大力开展“三段式”校本研训活动,坚持课程改革与校本研训相结合、新课程改革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校本研训与学校教学实际相结合,校本研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学管理
1.管理能力
学校领导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准确把握新动态,捕捉新信息,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先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充实自己,在日常工作琐碎而繁忙的情况下,坚持多渠道搜集素材,广开学习之路。坚决落实教育局关于班子成员听兼课制度,经常深入第一线听课,(上学期校长、主任听课达80余节,副校长、主任兼课4节,达到教育局规定的标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丰富实际管理经验,提升研究能力,有创名牌,干一流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2.管理目标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足开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建立校本研训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每学期开始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按计划督导、落实,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
3.管理机制
(1)教师实行集体备课。学校鼓励大家改革备课方式,创新备课过程,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统一认识,打开思路,使教案真正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料。本学年我校一二年级、科学学科、三至六年级数学学科均实行集体备课,采取大家议论、一人执笔、个体修改、课上创新、课后反思的改革试验,目前看,效果良好。
(2)加强教学过程监控。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的全面监控,进一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学管理,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得失与成败。
(3)加强教研活动管理。教研组每周都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坚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保证时间。二、落实研究内容。三、尽量达到人人参与。四、每次都有记录。五、学校定期开展以“平等参与互动研讨”为核心的校本研训活动,教师将研训活动中的收获、感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上学期进行了以“把课堂有效的还给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活动成果:闫平在市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最高奖)、温新艳获县教师素质大赛特等奖、赵新、包淑霞获县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本学期校本研训活动主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4.教务管理
学校的各个功能室及室内仪器设备都有专人管理,并能充分利用。学校档案资料齐全,有反映教学研究、计划制度、教师评估、等学校教学工作全貌的档案资料。
5.学生管理
目前,我校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1300多人,平均班容量61人,班容量略大。学校经常开展德育实践、体育文艺、科技等课外活动,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规定了作业批改的具体要求。作业批改是日常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利手段。以课后练习题为主,做在作业本上,教师要面批面改。教师结合自己学科特点,开发了许多特色作业,如:语文积累、日记、摘抄,数学调查等,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经常开展体育、文艺活动。利用五一、十月一、儿童节、邓节日举行全校性的歌咏比赛、会操比赛、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参加。平时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时间。
(二)课程管理
我校执行《河北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实施计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从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出发,制定学期课程实施方案,均衡设置课程,要求教师开足开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
1.综合实践活动逐渐规范。上学期我校各年级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能力开展了多项主题实践活动,主要有:三年级“走进花的世界”、“可怕的火灾”,四年级“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调查”、“快乐的蔬菜”,五年级“饮料的调查”,六年级“节约是美德”等。这些主题活动深化了课本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沟通了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调查研究、搜集信息等多种意识和能力。
2.校本课程逐步上位。①按低、中、高年级分别开设《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扩大学生阅读量。②结合教育局《低年级校本课程参考资料》在一、二年级开设故事、诗词、名言、童谣等课程③所有教师开设学科学法指导校本课程。
三、教学条件
1.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68人,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47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16人。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我校为更新教师队伍观念,使教师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定期举行以“平等参与、互动研讨”为核心的“三段式”校本研训活动,在活动中让教师学习、接受、理解新理念,学会运用新理念,学会教学反思,自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装备有多功能厅、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音室、德育活动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功能教室,各种教学仪器均达一类标准,满足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
(四)校本研训
我校创建了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先导、问题带动、平等参与、互动研讨、实践运用”为模式的三段式校本研训活动。近几年我校的新课程理念培训、学科教学研究、学校教学中的问题均是在校本研训中解决的。在校本研训工作中,我们的整体思路是:以校本研训为龙头坚持“三个结合”,带动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采取系列活动方式,迁移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合作学习理念、民主平等教学理念、互动研讨理念,研究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怎样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师日常工作中去。研训的宗旨是以教师为主体,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每次活动主要流程是:自主定题——理论引领——自主学习——集体备课——课例展示——互动研讨——反思落实——总结提高。每学期6次左右学科主题研训活动,由于活动坚持经常,几年来效果显著。
1.研训计划
学校每年都有研训计划和教师工作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2.组织建设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参加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并将此活动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3.活动效果。(1)开展三段式校本研训活动以来,激发了教师学习、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更新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促进了新老教师共同成长。(2)科研成果显著。近几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的文章明显增加。仅*、*年就在在县、市、省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教学设计达60余篇。(3)全面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跟上改革的步伐;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升。在*学年国办小学的抽考中,我校获第一名;在*、2006学年的抽考中我校也取得较优秀成绩。
五、评价研究
1.教师评价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为目的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实行四项工作考核,作为教师工作考核、任用的依据和标准。并将教学评估与教学过程考核相结合,建立评估、评价一体的教师考评机制。
2.学生评价建立学生评价综合体系,通过单项测试、书面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各科成绩。改革课上评价,分为口头评价、即时评价、评语评价、阶段质量评价四种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家长评价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函,家长在学生手册上,对学生在家中表现给予评价,召开家长会,及时沟通学生学习和成长信息。
一、材料的选择原则
从现代儿童美术课程开发和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儿童艺术创作的材料、资源都可以被开发、改造和利用,这需要开拓思维,拓展材料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如何选择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美学原则
材料的开发和选择是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的基础。不同的材料,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使得单一的艺术理念变得更加广泛。艺术美是作品的生命力,而符合美学原则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好的材料能为儿童自我的表达和展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遵循美学原理来选择材料:
1.质感美 质感就是物体呈现出的外在特性,即材料的质地。材料在质感上的美也就是指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质感美”主要表现为材料的软、硬、轻、重、粗糙、光滑等本质特征,例如,在视觉和触觉感受上:玻璃给人光滑透明,岩石给人粗糙厚重,羽毛给人轻松柔软,金属给人沉重坚硬的感觉,不同的材料会体现出不同的质感美学特征,巧妙利用不同的质感美学特征及与人的视觉和触觉密切相联的特性进行儿童艺术创作,就会产生具有美感的视觉效果。
2.肌理美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肌理,具体包括材料本身的纹理与组织构造,“肌理美”是指物体的纹理美,它是认识物质最直接的媒介,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肌理。美学艺术中的“肌理美”,是指材料本身图案化的肌理在艺术创作中与儿童艺术表现手法融合的产物。它利用不同的材料与表现手法创造出儿童美术作品有的艺术效果,使不同的“肌理美”在组合重构后呈现出特有的视觉感受。但有时“肌理美”在组合重构的过程中也会难以控制,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也会因为表现技法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这反而会给儿童美术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其他材质很难实现的乐趣。
(二)趣味原则
儿童艺术创作动力来源于趣味性,有趣的材料可以激活玩乐感官、丰富美术知识,可以让儿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应遵循新颖、有趣的原则,这样可以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使儿童更加喜欢综合材料艺术创作课程,提升学习的动力。
(三)经济原则
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因为选用的材料较多,所以其在开支上会比传统美术创作的花费要高。因此,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用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可替代的物品,尤其是可循环利用的废旧物品,以降低经济成本。同时利用可循环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让儿童在创作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儿童的创意性。
(四)合理性原则
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因为材料资源的开发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应遵循合理合适的原?t以实现教学目的:(1)选择具有趣味性,简单易学,方便制作,视觉效果强烈的材料;(2)选择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专长的材料。
(五)开放性原则
因为综合材料艺术的选材与传统艺术不同,根据这一特点,首先,教师要通过结合构成、绘画、雕塑,手工等相关学科和教学形式,多采用各种创新教学方法,这样会有利于学生掌握综合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了解发现各种新材料,探索尝试各种新方法,也有益于儿童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
二、材料的选择方法
(一)走入自然
“走入自然”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材料。“自然材料”即是天然存在或自然生成之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体物质。可以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无机物。“自然材料”是很好的天然艺术材料,常常应用在儿童艺术创作中:
1.植物类 蔬菜、鲜花、干花、树叶、树皮、树枝、果实都是常见的植物类材料,是自然界中获取最方便、最容易的材料之一,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如通过拓印肌理,直接拼贴都容易出效果,是最合适的儿童创作的自然材料之一。典型的代表就是《树叶贴画》。
2.动物类 动物类的材料运用也较多,可以采用动物标本,或者依据动物本身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某种艺术思想和创意。虽然利用动物类材料对儿童来说难度较大,但比如儿童绘画中常出现的蛋壳、羽毛、贝壳等材料都是简单合适的自然材料。
3.无机物类 自然界中除了有机物,还有无机物。无机物主要包括金属、石头、沙子、土、水及冰等都是比较适合地创作材料。比较容易学习,其中适合课堂教学的如沙画、泥塑等。
(二)、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就是学会在生活中选择材料。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就是“人工材料”。“人工材料”是人为对天然材料加工所得的材料。人工材料的种类很多,选择范围极广。在教学中可以将其划分为美术材料和非美术材料两类。现在儿童美术材料品种繁多,如针对儿童生产的黏土,刮画纸,扭扭棒,海绵纸,卡纸,荧光笔市场上到处可见,在课堂教学上可以直接作为美术材料运用。非美术材料如日常用品,工业产品等生活物资,只要符合美学,趣味等原则也都可以纳入到选择范围,为艺术创作提供便利。随着美术观念的发展创新,材料的界限常越来越模糊,很多材料都可以运用到儿童艺术创作中。
(三)奇思妙想
关键词:建筑材料;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068-02
近年来,在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培养出了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多,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改的重点。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讲授的内容还是教师个人的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本科教育的模式,并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鉴于此种情况,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此大环境下,作者通过分析研究《建筑材料》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2,3],结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精品(重点)课程建设的改革成果,谈谈对该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建筑材料》是工民建相关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建筑上常用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质、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以及应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同时是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课程。
一、课程目标及教学思路
《建筑材料》课程总体目标是在掌握常用材料技术性质、特性、应用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具有对材料进行检测、验收的基本理论和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为从事材料检测、验收、施工等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验基础。为此,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及多次修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课程标准的经历,将《建筑材料》课程总体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大块。1.知识目标a.无机胶凝材料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b.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c.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配合比确定、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d.砂浆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配合比确定、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e.钢材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f.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g.其他材料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质检方法、选用及保管。2.能力目标a.能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工程质量要求不同,合理选用建筑材料。b.能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c.能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试件制作、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测、材料质量评价。d.能正确合理地填写、阅读材料质量检测报告单。e.能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确定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并填写配合比通知书。因此,教师的教学思路应该与以往教学方式完全不同,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做到理论知识少讲、够用就行,增大实践教学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完全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
针对建筑大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教学内容应各类材料的质量检测及工程应用作为重点,同时应酌情加入一些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4]。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来工作进入工作岗位,能应用建筑材料相关知识去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教材存在普遍问题,传统建筑材料水泥、普通混凝土、钢材等常用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占有的篇幅很大,出现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教材对此都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达到及时更新。那么就需要校企合作,在教学内容上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做到在讲授传统材料的同时,也要涉及工程中应用较普遍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其一可以使学生们了解更新的材料咨询,毕业再工地上若涉及新材料、新产品,让学生也能很快上手工作;其二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均以理论讲述为主导,试验操作为辅助。建筑材料类别比较多,知识点较分散,逻辑关系也不强,计算理论难懂[5],这使得刚走进大学学习的同学对于学习方法不得要领,导致学生对该课程感觉枯燥,缺乏学习兴趣。深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教学方法不当起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作者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提出了以下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将“做”安排在“学”的过程中,利用校内“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实训室进行教学,边学边做,实现学做合一;二是将“做”穿插在“情境引领”教学设计中的“X+1”模式中,即当完成一个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后,即停课进行该学习情境的仿真实训,实现大的“学工交替”循环。针对情境化教学提出贯穿理论和实训教学过程的工学交替“八步教学法”。第一步:创设情境,通过引入典型工程案例、创设问题等多手段创建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步:明确任务。让学生明确每个学习情境下的具体学习目标,以及完成该学习目标后应达到的岗位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学习目标与岗位技能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步:知识准备。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教学或者理实一体化教室来完成这一教与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需要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准备工作。第四步:实训计划。由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训计划,并结合实训指导书将实训要求下达给学习小组。第五步:操作决策。操作决策主要是学习小组的组长根据实训计划分解安排每个学习组员的实训岗位分工和工作职能。这一环节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岗位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六步:动手实践。各学习小组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老师下达的实训计划。该环节即检验了各小组知识准备的情况,同时也锻炼学习成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七步:三方评估。通过每个学习小组的自评、各个学习小组间的互评、教师最终的点评对学习质量检查,完成学习成果的检测。第八步:问题反馈。每完成一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小组和教师对此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协助分析,找出问题,纠正不足。整个学习过程可以逐步提高学习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场地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需要将授课地点从普通教室移至建筑材料实训室。首先,对于每类建筑材料学生都会有直观认识。其次,在讲解材料性质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比如讲解石灰的特性时,可以演示石灰加水后的放热和体积膨胀的特点后,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最后,针对高职教育的能力要求特点,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建筑材料》需要培养学生的材料检测能力,这就需要建筑材料实训室发挥教学作用,为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提供场所。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是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因此,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为主的三方评价机制,即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结合工学结合的“八步教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分组形式进行,在完成每个学习情境学习过程后,都需要由学生自己和组长对组员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占20%),然后由专任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训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过程性评价(专任教师占20%,实训指导教师占20%),最后再结合期末笔试成绩(40%)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课程的总评成绩(百分制)。六、结束语以高职教育的特点为主导,对《建筑材料》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改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虽然简单的一次教学模式改革不能取到青云直上的教学效果,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摸索过程,需要所有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共同努力,才能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向前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Z].北京:教育部,2006.
[2]蔡丽朋.建筑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赵华玮.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吴伟东,舒志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09(10):115-118.
1 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新能源材料课程专业性和社会应用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能源技术科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并且时代性强,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善于综合各种专业知识,又要注意实践动手性,同时还得关注社会在新材料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最新的新材料方法和技术。新能源材料课程目前在各大高校材料院系都有开设,教师们对教学形式和方法也作出了很大的变革和改动,但从目前的形式看,新能源材料的教学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1.1 课程内容基本以书本为主,而绝大部分书本知识均是已经很成熟或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新速度很快,课程教学如果单纯以上面内容为主,教学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体现不出新的概念,跟不上社会科技的发展。
1.2 教学形式跟不上教学内容的时代节奏。内容体现了创新、先进、科技,但是教学形式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很多只是单纯的把黑布板书转移到PPT上面,没有真正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缺少现代化教学特点。
1.3 授课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室,缺乏实践性。新能源材料设计到诸多新材料制作的新方法新技术,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因此,实践课堂的缺乏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缺乏本质的把握,缺乏技术的创造性。
2 新能源教学课程改革探讨
2.1 整理课程内容,构建课程资源库。因为新能源材料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跟社会热点接触比较广,而书本教程内容难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准备课程教学内容时,在书本内容上要创新,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教师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包括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基本技能、工厂加工视频、前言专题、热点问题分析等等,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多接触社会科技的发展,关注新材料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同时,利用网络的视频资源,多让学生接触新材料的加工制作技术,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开拓学习视界和思维模式。
2.2 利用现代化教学,建立网络空间课堂。现代教学方式非常多样,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捷途径,但目前教学比较局限课堂上的PPT讲解,没有真正利用起互联网等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整合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视频、作业、微课等等,通过网络课堂进行沟通和讨论,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网络空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共享的网络空间课堂,可以集合各大高校的资源,包括实验室资源以及师资力量资源;网络空间可以集合各种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资源,邀请专家们给同学们讲解实践经验,可以参与企业相关项目讨论和研究,链接相关工厂、企业主页,掌握新能源材料产业化经典案例,实时了解材料生产制备整个流程,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以链接到国内大型正极材料公司网址:当升科技,北大先行,湖南杉杉,湖南瑞翔,天津巴莫,深圳天骄等等,或者国际正极材料领导品牌,了解这些企业主要产品工艺流程,材料基本性能基础上,还可实时掌控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2.3 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接触最前沿科技。高校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代表着社会热点技术问题,和最新科技关联较近,学生可以尽量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增强对社会前沿科技的了解,提升自己的创新动手能力。老师可以把科研课题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分配给学生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在科研上面的人力起源,另外学生也能从中学习更多的实践经验。科研项目设计到的高端实验设备较多,同时涉及到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设备里面充分学习各种高端设备的操作方法,增强科技见识,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已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创造更多的新技术和方法,积累项目实验经验,开拓自己的专业视野。
2.4 建立课程专业实习,进入工厂实践基地。学校可以积极联系当地材料类企业,或者和实习基地关联,在新能源材料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基地课程专业见习,时间为一天,让学生进入企业生产车间,观摩企业材料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体验工厂生产实际,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规范、发展前景以及加工制作的生产水平。学生还可以趁这个机会跟企业的工程师们交流,学习他们的现场经验,请他们介绍工厂材料制备和加工的方法、工艺,了解生产加工的设备以及新方法,积累行业生产经验,和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新能源材料以及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了解。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好!很感谢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关爱,感谢同行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今天,我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英语教学工作经验,感到万分的荣幸,也让我汗颜。就如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写到 “ 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小学英语教学日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已成为发展趋势,今年小学升中学的毕业测试中更要检测英语学科,由此可见,英语学科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近两年我一直兼任本校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深感肩上的重任,也让我觉得压力重重。 下面,我就自己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以未的体会,淡淡自己的感想与做法。
— 学情概况 `
本校学生英语基础整体不好,我担任毕业班这几年以来虽每次考试都在前面,但整体还不是很理想,这届六年级学生是最差的一级,就目前情况而言,种种原因使得我无法保证今年还能考出以往的成绩,学生也许是由于压力较大总体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加之好多优秀的学生都转入县城继续教育,面对这种情况那么各位领导所制定的制度又如何授予?我想无论结果怎样,毕竟我们毕业班的每个老师尽力了,我们用心付出了。
二 坚定信念。对教好学生有所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从素质教育角度说。我们要面问全体学生,期望他们都有所学。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看,我们应坚信他们都是可塑之材。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这一时期,儿童脑力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完成。脑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动能也日趋完善。儿童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智力发展非常迅速,因此,这一时期的正常教育与良好环境格外重要.儿童前期智力的基本特征是:感性经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并逐步过度到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思维具有可逆性,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个究竟;有很强的记忆力,特别机械记忆的能力;善于想象等,针对学生这些智力发展特点,我们作为教师,有理由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的,增强自己教好他们的自信心。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因则。
我们农村缺少英语的学习环境,更缺乏英语学习资源与英语教学资料,所以我跟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的.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也制约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固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主动地, ` 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都有所学。
四 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第一、 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习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
第二、 打下较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
第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尊定初步的基础.
五 教学内容方面 。
基于以上新的教学理念,学生观以及英语学科和教育目的的认识,我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方面,做了如下的探索。
第一、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小学阶段设置英语并不是一种摆设,而是具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的.除了从小使学生对英语 ,建立起一个基本认识,从音、形等方面对英语有个初步了解外,主要是为中学阶段的学习打基础.这个基础并不完全圃于语音知识本身,更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就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点。当然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如何面对在即将到来的毕业测试中,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开始学习英语,就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世界.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学生在学习中采取何种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种语言的喜恶程度。我们知道,对某些事物的喜与恶并不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这种情感的差异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受到世界的感染逐步形成的,我们也知道孩子阶段,特别是小学生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设置英语课,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以后学习英语的主要基础。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应该是每个英语老师思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长期兴趣第一步是:让学生喜欢你。如果他们对老师有好感,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主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动夫学这门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爱的亲密朋友。比如:当我在教学中遇到不懂单词中文的意思时,就会蹲下身来,对学生说:我们比比看,谁最先找到这个单词的意思,谁就是老师。每个孩子的自尊心,个性都是很强的,都想当老师,于是积极翻找着词典,随后小手如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在查找过程中,既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工具书查找资料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也有不懂的时候,我也要当当老师。这时我与学生是平等的,融洽的。
在这一点上,孩子们让我感到骄傲,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只要你有一颗真诚平等的心,孩子们会敞开心扉接纳你,信任你,并不会笑你的不足之处。因为我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就对学生们真诚地道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跟他们一样,刚入门的!真心地希望能与同学们在这一年的英语教学中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就这样,我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抱着词典,与学生们在课堂上一起,努力学习着,并没有不懂装懂,也没有老师的架子与面子。所以,学生真心地接纳了我,允许我暂时的错误,也允许我及时的纠正。固而,我的英语课堂总是其乐融融的,不时会有“老师,这个词应该这样读?这个单词是这样写的”这样声音的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保持满满的。这就是我班成绩能保持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其次,教师得教的有“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的,自制能力较差,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那么老师们便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度为有意注意,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游戏,对话情境等教学活动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特别高,改变了由于长时间的听课带来的沉闷气氛,从而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我是初次担任英语教学,对于一些教学环节游戏,活动课还不是很熟悉,很了解。但通过上次去福州听课后,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很大,但对于今后的英语教学技巧,教学组织工作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借鉴!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对于有进步或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真诚和恰到好处的表扬,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且对于有些学习成绩不好,但他的英语书写很棒,或者他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语感较好的,我都对他进行适时表扬,使他们在得到赞赏的同时,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音知识并使他们掌握,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兴趣,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 ,在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
大家都知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能听能说,英语就算活了。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的能力。因此,学好发音是不可缺乏的第一步。发音没有认真学好,不仅英语说不好,连朗读都有困难,这样就很难学得活和学得牢,也很难尝到学习英语的甜头。一开头学好语音,学英语的方法对,路子宽,以后收效会越来越大的。
因此,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我就渗透语音教学,不论是会话中的词,会话后的词,还是字母,都给出音标,按音标教给学生发育,强调发音要领,持之以恒。这时,以模仿和利用音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从中使学生形成音标学习英语的意识和一定的技能。
接着,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系统学习音标知识,并应用音标知识和技能去学习词汇。“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要求学生记笔记,即课本会话中单词的音标,课后学生自己练习时若忘记某个词的发音,自己根据音标拼读出来,这一点在教学中我经常强调,我也认为非常重要。同时我鼓励学生学查字典,自己遇到生字,自己去查,去拼,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单词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特别是课本会话中的单词,这一点尤其重要,这是训练学生听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主要手段。
单词的认读,记忆也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我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据音标拼读,看清单词字母组成,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而后让学生在每天记忆为最佳时段,让学生自行认读,比如早读课前20分钟,到指定负责的同学那里进行对话。一人说中文,一人说单词并拼读字母,而后交换角色,加读单词记忆,最后,采取定期听写,随机复习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单词记忆。
第三 ,课文中重点句型的操练。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首先应染让学生理解句子的中文意义,以及与中文表述的明显区别。然后,渗透语法知识点的教学,最后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反复操练,使学生掌握句型的特点,并且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总之,句型的操练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在情理之中学会课文的重点。
六.对待学生方面与时间安排方面
对于刚接触英语教学又面临毕业测试双重压力的我来说,英语教学工作困难重重,学生基础薄弱,英语知识点又多,学生的单词量积累又少,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头再来。时间短,教学量大,任务重,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完成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毕业班英语老师的共同难题。
一个人的力量与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于是,我分析了本级的学生特点,女同学和个别男同学对于英语学习特感兴趣,积极性较高,程度也较好,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接受比较快,因而我就专门培养了四,五个主力同学,担任英语小老师,专门帮助那些对于单词认读,句子朗读有困难的学困生,进行“一对一,一对二”帮扶,同时,检查其他中等程度的同学掌握新授课的记忆与巩固情况。这样,既大大减少了我的工作量让我有更多的精力来备课,也进一步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展开比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利用早晚各腾出的20分钟,有时辅导作业,检查他们完成活动用书情况,有时让程度好的学生领读课文单词,有时帮助学困生补缺补差,有时操练一些重点句型,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七.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的教学,我也时常感受到工作中存在颇多的问题,亟待我认真地对待,及时地改进。反思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形式虽有所变化,但还是较单一,死板,主要还是老师单纯讲解,学生听答,那些“优秀生”听得进去,做得下来,而有的学困生就无法达到要求了。
2.有些教学方案无法全面,完全实施。由于时间,精力和个体水平的有限,导致教学水平无法真正提高。
3.学生智力,能力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提高的。
4.学生没有一定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说是自制力较差)
八.英语教学工作的改进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情况,今后,我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英语的学习,完善我的教学方案,提高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0-02
独立学院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的本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独立学院体现了高等教育和大众化阶段的需求,同时也适应了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求。自2008年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出台以来,独立学院便迅速发展,形成一定规模。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作为独立学院,其培养目标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作为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出与市场对接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材料力学作为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对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材料力学是其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的必要工具,也是学习后续众多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石。
一、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课程设置。材料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它包括杆件受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的强度与刚度、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等内容。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土木专业学生完成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分析和计算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体系。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每一章节都会出现新概念与计算公式。在学习完基本变形下的强度与刚度计算后,再引入构件组合变形下的内力计算、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计算。但是材料力学整个内容体系完整而有条理,脉络分明。教师应首先对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掌握透彻,对整个内容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图。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群体。独立学院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学习上大多数学生与母体学校相比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基本知识储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心态上,很多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他们整体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能力及自理和自我调控能力比较欠缺,自觉性差。在课堂表现上大多数学生在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复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较差。且部分学生迟到、旷课,作业抄袭,因此其考试不及格率,补考与重修率都较高。
同时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开阔,见识较广,对社会认识相对较为深入,内在潜力大。多才多艺,有着表现自己和展示个人能力的欲望。大部分学生怀有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和不甘于人下的人生目标。但在“自主学习”的大学氛围里,容易放松学习,他们需要教师的时刻提醒以及严格要求和管理。
(二)教师群体。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但大多数独立学院授课教师及课程体系、采用教材和教法与母体学校基本相同。我们看到的现状是,教师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内容进度与母体学校完全一致,有的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上课不点名,课堂纪律不约束,对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学生不闻不问。因此面对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基础不尽相同的学生,我们采用相同的教学教育方法,则学生听得表情木然,提不出问题,教师的激励得不到响应,上课激情骤减,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大多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对教学和科研以外的工作不重视,平时很少与学生交流讨论。
三、课程教学设想
为培养出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要求的合格人才,这给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提出思考:我们该怎样在有限学时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怎样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怎样利用已有条件让学生扎实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结合多年来个人的力学课程教学经验和他人教学成果,对独立学院土木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讲好绪论与基本概念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绪论中,阐述材料力学的任务、发展概况、可变形固体性质、四种基本变形以及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概念。根据不同专业,比如对于土木专业,可以以大型桥梁,大型建筑物的压杆为例,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介绍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初步了解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第一次接触材料力学就能产生浓厚的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对后序章节内容便能轻松接受并解决。
(二)组织基于问题式的课程教学。材料力学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每章节都有新的概念与公式推导,比较抽象。材料力学是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教学中会辅之以实践性教学环节。而如今教学学时数压缩至56学时,为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方法,教学方法单一且枯燥,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内容虽然是讲完了,但重点不突出,工程实例不能动手解决。
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理论分析或公式推导的内容则可以少讲或弱化,而加强对理论的实际应用,如各种强度条件与强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基于问题式的教学在弯曲变形中的具体体现,可从房屋的房梁的力学模型出发,受到什么外力,产生怎样的基本变形,从而对梁的内力计算,应力计算,变形计算一一引出,并得到梁的强度与刚度条件,完成梁弯曲变形的教学内容。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提倡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常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索、探寻和自我解决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使学生脑子开动起来,让学生勤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
以5-6人为一组,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以集体的力量影响个人。每一章讲完后,让他们及时复习,进行归纳小结。并将工程实例或生活小常识等具体问题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材料力学知识去解释去思考,做成小报告形式。例如,为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拉伸与压缩性能相同的建筑钢等塑性材料制成的梁受弯曲为主的变形,工字形、正方形、矩形、圆形和环形等截面,哪些更为合理;同样是矩形截面,为什么竖放比横放合理;厂房建筑中常用鱼腹梁、阳台梁为什么采用变截面?而对受压杆件考虑其稳定性问题时,方形为什么比矩形截面合理?这些小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材料力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材料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当然不同的章节可能学习方法不同,教师进行及时指导。比如基本变形构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的计算,以多做题为主来熟练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对于梁弯曲的位移计算,书中已列出简单载荷作用下梁的挠度和转角计算,有表可查,因而积分法这种复杂的计算可以少讲、少做。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平时教学中,作为主讲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无故请假,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他们,不冷嘲热讽。对学习认真,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多表扬和鼓励,而对于学习表现不佳的学生,应主动与其交流,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平时多关心他们,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会因老师的言传身教而主动学习好材料力学课程。
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控力,他们需要教师来严格要求与严格管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点名、随机提问多提要求,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已学知识,逐步培养出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同时课余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校级材料力学精品课程网站这样的网络平台实现师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动。
(五)改进成绩评价方法。在材料力学课程成绩评价上,宜采用整学期全过程考核方式。每一种基本变形或一个完整内容结束后进行小考,学生平时要上交学习与思考小结,结合平时作业情况、出勤率及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在材料力学实验前的预习报告、实验中的动手能力与实验后的报告撰写情况,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期末考试试题则重点考查基本概念及学生应用力学知识的能力。将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一起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从而使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