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策
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也要将英文文化、英语的语言背景等一并传授给学生,以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在此过程中,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价值,加之高校其他课程对我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被动接受信息和文化的一方,而无法成为主动输出文化和信息的一方,最终造成“中国文化失语”想象。
1.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跨文化的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学习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认同中国文化,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等互动。但目前,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的教育上,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而导致许多大学生扎实的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却不能平等、主动地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更无从谈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掌握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一旦中国文化失语,就意味着中国语言影响力的降低,长此以往将威胁中国文化的地位。因此,积极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2.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对策
2.1树立端正的语言文化观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文化并不应影响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只有树立了端正的语言文化观,才能真正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吸收英语文化、中国文化。为了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高校英语教育中应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以英语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等交流的姿态,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精髓。
2.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于特定文化历史内的人,对其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并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接纳英语文化的同时不断联想、了解、反思本民族文化,进而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对此,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特殊性,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势,并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将中英文化结合在一起。
2.3优化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在英语教育中积极渗透本土文化,应将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纳入高校英语教育大纲,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应一味选择全英美文化的教材,而是应增加、补充包含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对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或日常教学中,一方面应继续将英美文化类的课文或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搜集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等相关的英语文章,并将其作为课文或阅读材料。若现有材料不足,则可组织专家、教师通过编写、翻译等方式丰富中国文化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增加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跨文化交流和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均十分不利,积极剖析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于提升高校英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文化自觉、优化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减少和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具备局良好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陶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216-217.
[2]王德易.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16-17.
[3]赵葵.探析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应对措施[J].教学实践.2016(81):53-56.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 中国文化失语 现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27-01
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也要将英文文化、英语的语言背景等一并传授给学生,以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在此过程中,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并未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价值,加之高校其他课程对我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被动接受信息和文化的一方,而无法成为主动输出文化和信息的一方,最终造成“中国文化失语”想象。
1.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跨文化的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学习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认同中国文化,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等互动。但目前,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的教育上,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而导致许多大学生扎实的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却不能平等、主动地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去,更无从谈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掌握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一旦中国文化失语,就意味着中国语言影响力的降低,长此以往将威胁中国文化的地位。因此,积极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工作的当务之急。
2.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对策
2.1树立端正的语言文化观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文化并不应影响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只有树立了端正的语言文化观,才能真正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吸收英语文化、中国文化。为了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高校英语教育中应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以英语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等交流的姿态,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精髓。
2.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于特定文化历史内的人,对其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并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接纳英语文化的同时不断联想、了解、反思本民族文化,进而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对此,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特殊性,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势,并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将中英文化结合在一起。
2.3优化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在英语教育中积极渗透本土文化,应将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纳入高校英语教育大纲,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应一味选择全英美文化的教材,而是应增加、补充包含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对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或日常教学中,一方面应继续将英美文化类的课文或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搜集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等相关的英语文章,并将其作为课文或阅读材料。若现有材料不足,则可组织专家、教师通过编写、翻译等方式丰富中国文化教学素材,进而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增加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跨文化交流和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均十分不利,积极剖析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于提升高校英语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文化自觉、优化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减少和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具备局良好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陶霄.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失语现象探析[J].山西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216-217.
[2]王德易.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16-17.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文化弘扬;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07-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面对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以及资源经济全球化的配置之中,由于英语所具备的独特性质,使其更加具有优势。而与其相比较的汉语,虽然我们拥有众多的使用者,但由于使用的范围不够广阔,因而导致了汉语使用者在进行国际的交流沟通之中,不得不选择使用英语。那么,由于人们的选择,从而导致学习英语的人数就相应的上升,这样很多人由于功利心,趋利性的原因就更加完全性的向英语方向的学习靠拢。不同的重视程度,在一方面就加剧了我们面对英语与中文时选择上的偏差,而这个偏差就相应地产生了在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现象。在众多的实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母语文化在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尤为严重。
二、分析原因
(一)教师和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的意识不够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给学生灌输更多的外国文化,老师经常会谈起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并告知学生要正确理解他国的礼节以免造成误解和冲突,但是学生很少听到老师说起母语文化用英语的正确表达,也不常听到有教师特意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此外,这跟一些教师的个人水平也有关系,因为许多老师可能也并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其在讲课时也自然会尽量避开这一方面的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除了老师,学生对母语文化也未足够重视。由于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英语是全世界最普遍用语这一现象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一种盲目的状态,怀着“英语好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学英语。但是对自己从小用到大的母语却了解甚少。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去了解学习母语文化,有一大部分人也只是偶尔去了解,可见学生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去提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将母语文化上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二)学习者可获得的母语文化资源偏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文化在国外发展迅速,孔子学院在国外遍地开花。然而,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便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真正的拥有者和传播者的中国人,很多却早已忘记甚至摒弃中华文化,更不用说弘扬和发展了。最让人头疼的便是,我国的很多学者,虽然知识渊博,但如果让他们用英语去传播中华文化时,很多人却只能哑口无言,因为他们就算知道中文含义却未必能用英语流畅的解释,因为像这类传统文学经典的外文版在我们接触的范围内并不常见。再者,母语文化资料多以文言文见多,现今的学生文化水平和知识积累达不到这个水平,加之文言文枯燥繁琐,不少学生对祖宗留下的东西天生的带一种排斥感,导致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在学生中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三)应试教育使得英语教学的功利性明显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很多学校都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因此,学生们从小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听、说、读、写的技能掌握和练习上,但这些措施却仅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已,学生在交流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再者,在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还是无法摆脱四、六级考试的影响,考试的通过与否仍是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这样一来,很多人还是会把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看作是学习英语的全部,以至于学生们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些方面。而我们的母语文化内容在考试中则长期无用武之地,长此以往,学生们会觉得母语的学习并没有那么重要,渐渐就忽视甚至无视了母语文化的学习。由此,学生自然更不会在意英语课堂上老师对母语文化的渗透,况且,很多老师也没有意识到这方面,所以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也就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渗透。因此,功利性太过现实是学习者忽略母语文化学习的一个毋庸置疑的原因。
三、外语教学中对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
(一)增加大学英语教材及课程中母语文化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跨文化交际;本土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26-03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外,同时应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文化教学已得到大学英语教育者的普遍认同。但遗憾的是,众多教学和科研中,文化教学成了“目的语文化教学”,中国的本土文化却未受到重视甚至缺失。从丛(2000)在其文中写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种“文化失语症”现象是与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的,对学习者全方位的素质培养是一种妨碍,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西方文化统治,甚至是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体现。
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是否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如何以及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定位,今后在教学中应采取何种策略,将是本调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2年4月-5月在河南省的五所高等理工类院校(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和安阳工学院)展开。在以上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课题组分别从各校随机抽取50名大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测试试卷和学生问卷的调查,之所以选择大二学生,是因为经过近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较高、动力较大、投入也较多,整体来说,英语的表达能力处于上升期,对其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本调查尽量做到兼顾文理和性别因素,每所高校的男女生比例和文理科专业比例为1:1。并从所调查的五所高校分别随机选取2名同学(1男1女)参加访谈。
教师问卷调查了此五所高校的45名大学英语教师(男教师15名,女教师30名),为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受试者年龄和教龄跨度比较大,有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有执教二三十载的老教师。
(二)研究目的
英语学习过程中,如过分重视英语文化的导入,而因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略本土文化的输入,就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所以,本课题试图调查受试者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态度,以期能更好定位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三)研究问题
本调研主要研究:1、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能力如何?是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2、他们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方面有何问题?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3、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如何看待此问题和当前的文化教学现状?
(四)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有测试试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以及半结构化的学生访谈。试卷包括30道中国文化概念,涉及饮食、传统节日、河南的风景名胜和中国哲学概念四个方面,测试随堂进行,要求学生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在一个小时内独立完成。问卷(包括学生和教师)与访谈主要是为了调查受试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与学中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当前文化教学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测试结果分析
本调查共收到250份有效试卷,课题组根据有效性、可取性与准确性原则对试卷进行了分类和评定,总体表现如下:
可以看出,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能力较薄弱,只有不到1/3的样本给出了可取的答案,不足1/5的样本给出了较准确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省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确实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通过对比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文理科)样本的表现,发现女生样本在三个指标上表现得普遍比男生好,文科类专业比理科类好,但区别性并不大,说明这是一个总体现象。表2-表6显示了不同类型和各类型内文化概念的有效性、可取性与准确性。
从以上各表可以看出,样本在不同类型文化概念、即使是同一类型内部的不同概念上的表现相差甚远。大部分同学在风俗传统方面完成较好,“春节”和“中秋节”两个概念正确率最高,分别为80%和78%。尽管如此,“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的准确率都不足20%,其中“重阳节”最低,仅为2.4%。究其原因,不难让人考虑到如今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对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起源和传统熟记于心,而对本土的传统节日却不甚敏感,用英语表达就更困难了。样本在哲学观点和政治词汇方面表现最差,“中庸之道”的准确率仅为3%,“廉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准确率分别为2.4%和1.2%。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两类词汇离我们日常生活较远,但是样本在食物和名胜古迹方面的表现也同样差强人意,这也表明“文化失语症”是样本的总体表现。学了八年之久英语的大学生却无法用英语表达日常生活事物,这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深思。
(二)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均显示:教师和学生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和课堂上增加中国本土文化内容的教学持肯定态度。
问卷调查中85%的同学认为自己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原因主要是词汇量不够,虽然很喜欢本土文化,却不会用英语表达,而且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内容;3%的同学表示自己想过要提高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还会主动查字典和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平时缺乏交流展示的机会,不久就会淡忘这些表达。参加访谈的10位同学均表示导致自己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能力低的原因是词汇量不够,在课本里很少有涉及此类内容的单词,而且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也很少补充这些内容;9位同学认为非常想学习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介绍,希望老师能在教学中多补充,但同时他们认为平时课程学习负担很重,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其它内容,而且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本土文化的内容;只有1位同学表示没有必要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
教师问卷中受试的45位教师都建议学校设置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把本土文化知识加入英语教材,并表示自己也曾尝试在英语课堂上补充中英文化对比的内容,但由于课时限制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扩展,且考试中不会涉及这些内容,所以会选择性地舍弃,因此有必要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纳入测试要求中。40%的教师还认为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也是导致无法及时补充中国文化内容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议在教师培训课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
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十分感兴趣,也很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之下,表达力却不容乐观,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让人担忧。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肩负着向国人介绍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同时向世界传播我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责任。加强其本土文化素养,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是十分紧迫、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改善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一)教材中补充中国本土文化元素
目前,教材仍是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合理的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编排对学生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非常重要。虽然教学大纲中明确表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有关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几乎是空白。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本土文化输入,教材中不但要涵盖英美文化元素,更要系统适度地添加中国的本土文化元素,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文化意识。笔者建议在现行教材中添加介绍中国本土文化(传统食物、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哲学观点和政治体制等)章节,每章节后附加中英文化对比,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尤其是阅读教材中,不妨引入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材料,如: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华裔作家(谭恩美、严歌苓、哈金等)的优秀作品和华人的英语作品(如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等)。听力教材中可以补充CCTV英语频道和BBC World News中关于中国的报道。(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仅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观念,将语言和文化视为一个整体并将之贯穿于英语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妨学习国外以学生为主的方法,如:学生课下根据老师布置的文化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Seminar专题讨论;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补充中西文化对比内容,如:对比Halloween和中国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Valentine’s Day和中国的七夕节等,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本土文化自豪感。
(三)开设有关中国本土文化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理工类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掌握的程度令人汗颜,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过于偏重英语教育而轻视甚至忽视本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并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从课程设置入手来改变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河南省理工类院校基本都开设了有关英美文化概况和英美文学赏析的相关课程,笔者建议增设中国文化概览、中西文化对比、中国优秀作品赏析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融入中国本土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辩证文化意识的需要。大学英语课堂不但要让学生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也要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欣赏绚丽多彩、优秀的中国本土文化,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担当起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播者角色。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中国新闻网.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全文)[EB/OL].
[3]肖龙福,肖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4]罗苏秦,李璇.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6).
关键词:初中化学;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51-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网络化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不再完全适应现在的网络时代的要求,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便成为我们教师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我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怎样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谈一些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生动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客观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形象演示变化多端的化学现象,动态演示结构精巧的化学仪器装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操作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空气本来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学生往往认为是空瓶,而用另一种也是无色的气体通入瓶中把瓶里的空气挤出来,从而集满一瓶另外的气体。这整个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显然过于抽象了。因此有必要使之具体化、直观化,可用计算机对这个过程进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用不同颜色的块表示这两种气体(空气和另一种需收集的气体),通过块的移动显示一种气体如何把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赶出来,其直观性是很强的。又如,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三类晶体的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熔沸点高低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块离子晶体中的离子如何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分子晶体中的分子又如何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成为单个的分子。在画面上显示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要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束缚困难得多,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离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熔沸点高的原因。 借助计算软件进行拆分、组合、旋转、着色等操作,动态展示氯化钠、金刚石、石墨晶体及原子的结构、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行为,溶液中溶解和结晶中的微观过程,逼真模拟各类化学反应,更是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又如 :在做“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运用多媒体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可以创设教学情景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兴趣。新课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所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状态。
在教学 “燃烧和灭火”时,用几张代表性图片:做饭、取暖、炼铁、火炬……或一段视频:燃烧的用途等引入课题,学生联想生活中燃烧现象,继而提出问题: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经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后,ppt展示上海11、15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大火的图片场景,提出新问题: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火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放映一段火灾逃生的视频,让学生从中找出片中都采取了哪些逃生的办法。让学生亲历其中,得到体验,便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教学“温室效应”时,不是直接、枯燥无味的讲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将形象生动的图片:茂密的森林、生机勃勃的地球、土地沙漠化、森林被销毁,婉转动听的声音:地球之声,学生身临其境的视频: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后果,渲染气氛,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刺激”调动每一根神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运用多媒体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最易被学生接受,能使学生从事物的现象中找出规律,形成正确的概念,因此合乎实际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对人获取知识极为重要。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而合乎实际的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促进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化学概念中关于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等微粒,肉眼看不到,感性材料也很少,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很抽象,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一定困难。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录像、投影、动画等把这些粒子变成形象的“实体”,使学生在和谐、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感知教材,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有效的素材,促进了大脑皮层各种联系的形成。如在《物质的微观构成》这一章中,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解释,我们用计算机先模拟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书画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图,并将学生书写的结果投影出来,加以讨论更正,给学生一种真实的体验,成功的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重点,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环保教育 绿色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实验。但目前高中化学实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例如SO■,NO,NO■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苯与溴单质反应,苯与浓硝酸反应等,这些实验对老师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药品用量,化学仪器,实验后的废液、废气大量增加,造成的浪费和污染也愈加严重。因此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尽量做无害的实验,无害化处理实验的废弃物,实现零排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加强环保教育,培养绿色化学意识。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只有从观念上进行“革命”,才能理解,从而才有可能真正重视绿色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化学实验的新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从不同角度体现绿色化学教学,将绿色化学带给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内容还很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对教材的再次开发和利用,挖掘教材中的隐含因素,例如:在讲硫和硫的化合物中的酸雨危害、大气污染与防治等;硅和硅酸盐工业中传统建筑材料的危害及为何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温室效应的利弊等;氮族元素中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造成富营氧化而形成赤潮等;几种重要金属中,铝对人体的危害与应用、废弃物的污染与分类处理等;用绿色化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通过渗透绿色化学教育,让学生经常了解、关注身边的、国内外的环境热点,从而增强学生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防治污染、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环保习惯。
3.优点
反应现象明显,无污染,装置(一)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装置(二)微型化,对生成有毒气体的实验很适用。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达到了环保要求,保障了人体的安全和健康。
(三)通过化学习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习题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使学生在习题中了解科技动态,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融合“绿色化学”的习题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例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都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在下列组合中对应的化合物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B.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
C.酸雨:二氧化碳
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
二、将常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
“微”即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减少实验用品的用量。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采用微型化学仪器。即在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化学实验,必须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实验中可以把集气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微型化。如: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实验,药品种类多(纸片,火柴棍,胆矾,稀硫酸,浓硫酸),分量大,改在点滴板上进行(见苏教版化学(1)实验报告册第24页),并且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实验结果放大,既减少药品消耗及废物污染,又缩短实验时间,现象非常明显。二是采用微量化学药品。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将一块滤纸裁成两半,取一半平放在玻璃板上,用NaCl酚酞试液充分浸润,分别用旧2号电池芯、铁钉作阳阴极并轻轻将电极相向卷在其中,并接通电源。通电2分钟后,立即打开裹有碳棒的一端滤纸,滴入一滴碘化钾淀粉溶液,滤纸变蓝,证明阳板有氯气生成,再打开另一端,发现滤纸变红,证明阴极有NaOH生成。实验改进后与课本上的实验比较药品用量少两极产物检验简单,现象直观,节省时间。
由此看出: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一样,可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但它们的药品用量是常规实验的1/3~1/5左右。既节省了药品的用量,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它是在绿色化学思想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实验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的改革和发展。
【摘 要】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学科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化学观念,让学生明白化学源于生活,还必将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善于把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学好化学课,还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有非常大的好处。在本文中,笔者以苏教版高中《化学2》为例,谈了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化学素养;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教学一定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着眼未来,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又占有什么位置呢?笔者提出,化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种,我们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化学思维、化学观念来对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或者现象进行科学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化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化学思维方式。通过三年的高中化学学习,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化学理论等,还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一、《化学2》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往往都会忽略《化学2》的教学。对那些非选修化学的学生来讲,他们只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就可以了,而学业水平测试中关于《化学2》的知识相对比较少并且非常简单;而对那些选修化学的学生来讲,《化学2》中包括的主要内容在其他选修教材中的讲解更加详细,例如关于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点,在《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教材中的解释就非常深刻,这是《化学2》所无法相比的,所以《化学2》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正是因为这些,许多化学教师都不怎么重视《化学2》的教学,有的教师只是泛泛而教,有的学校由于文理分科比较早,干脆就不讲这本书了,为的就是挪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内容。
二、实施策略
知识只有应用于现实之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才有意义。知识是离不开其知识环境的,因此学习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定的知识环境中进行。当知识融汇在情境之中时就不再是枯燥的方程式、化学原理了,就变得有意义了,这样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也就更有利于学生把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看到和自己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情境时,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学习的热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从生活中选取恰当的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呢?笔者以《化学2》为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注重素材的生活性
化学教师可以选取原电池来作为例子。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进步,原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或者用到电池,比如用于照明的普通干电池、电动车使用的蓄电池、小电子产品使用的纽扣电池、笔记本、平板电脑等使用的锂电池、户外宿营使用的蓄电池等等。化学教师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各种电池,并且让学生来对各种电池的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无汞电池与碱性电池的区别以及优缺点,废旧电池对我们生活的危害,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对各种电池电量的优势、劣势等进行分析等等。这样的化学课,就会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现实意义非常强,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注重素材的实用性
在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还可以从生活出发,举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例如从2011年5月1日开始,我国加强了对酒驾、醉驾行为的处罚。那么,相关部门是怎样来对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进行检验呢?在《化学2》中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检测方法及图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呼气式酒精检测仪。这样,学生们就更能够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了。
(三)注重素材的趣味性
在开始教学前,化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音乐贺卡,上课时先让学生听贺卡中美妙的音乐,然后轻轻取出电池,音乐就停止了。这时,化学教师再换上自己制作的苹果电池,音乐再次响起。他们一定好奇苹果怎么可以发电呢?然后教师再一次换其他的水果,如橘子、西红柿、鸭梨等等,音乐一样可以发出。这样的导入方式,就会激发起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特别好奇“水果怎么可以发电呢?”学生有了极大的好奇心,纷纷投入思考与实践当中。此时,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以及电子、离子等相关知识,然后再结合课堂的水果贺卡实验来分析原因,学生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掌握得也更加牢固。课后,学生们纷纷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来进行电池设计,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注重素材与环保的衔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工业垃圾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出了警告。而这些关于环保的素材,我们化学教师必须予以恰当的运用。由于各地频频发生污染事件,很多学生都觉得化学的发展就是环境污染的根源,认为化学罪不可恕。所以,我们必须转变学生这种片面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利用化学知识也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环境问题,如利用CO2制造的可降解塑料不但能够减少白色污染,还能够减轻温室效应等。
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还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把化学学宽、学广、学活,真正地掌握化学这门科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韬.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J].学周刊.2013(08)
[2]陈伟.调整教学顺序,有效完成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J].西藏教育.2012(08)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就必须改革化学课堂教学,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只有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具有独立人格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得以实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堂中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内部唤醒状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首先要满足学生基本的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等基本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以学生的差异发展为起点,无论哪所学校、哪个班级都有数量不等的后进生或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的探究问题,课堂的达标练习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途径。对于这个问题,课堂上我总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主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去探究、适合自己的题目去完成,不论是探究性的问题,还是巩固性的练习,在设计知识点时总是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学生总是感觉不到问题很难,这样让学生轻松地学会学习,当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能解决其中的一步或一个问题时,总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而且我还会说:“你的答案或思维已经接近了我们探究的最难问题的答案了。”因此使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只有让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二、课堂中以重视实验教学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师在课堂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只有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培养出探究型人才。
在课堂上,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的探究方案,尽量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师当助手,让他们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如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做“碳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让学生充分讨论此实验应如何操作才会使实验的现象最明显,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和探究,班内的学生分为了两部分,设计出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将点燃的木炭快速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反应现象一定很明显;二是将其缓缓的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反应现象一定更明显,两部分同学争论不休,这时我让他们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实验比试,其他同学当评委,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将木炭由口部缓缓地深入集气瓶的底部,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实验中学生学会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学到了新的知识,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构建了新的学习模式,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三、课堂中以社会热点问题,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材,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如何把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课堂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的新的学习模式,真正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如:“温室效应”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使得当代人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能否有效防止地球变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如何做呢?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一方面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不滥砍滥伐,另一方面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约用电,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四、课堂中以学生总结归纳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经过探究、自学,学生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家都会积极参与每节课的总结和概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一开始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后,学习后边的知识点时,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比如在学习几种常见的酸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试验、并指导学生亲自到实验室去实践,最终得出结论,然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性试验,学生不但总结出酸的通性,同时还讨论出并非所有的酸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也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这样自然记住了金属活动顺序表。这样每一个知识点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效率地完成了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的主动,师生间配合默契,取得了学习的最优效果。
五、课堂中以学生感悟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感悟、教师点拨,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每节课完成教学目标之后,我总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想一想:一是你对这节课的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想得到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其他学生自愿起来帮助解释这个问题,如果解释不到位或解释不全面,再由周围同学补充或小组讨论解决,最后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的疑点消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思维、学习方法方面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好的想法想告诉同学们?这样让同学相互交流好的学习方法与记忆技巧,通过交流共同进步。
总之,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学中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生命的自由生长,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处理好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造就新一代合格的新人。
参考文献:
[1]乔建中.课堂教学心理学.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06.
一、通过实验装置、仪器选择,强化探究能力的考查
初中三大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是课标规定的核心知识,已是中考试题中必备的一道大餐。2007年对气体制备和性质的考查更多的体现在自主探究上。
例1 (2007年甘肃兰州市)
39.(19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萧森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在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写出白色粉末与无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命题意图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检验方法及实验室制法。
思路分析初中所学常见气体中,由白色粉末与无色液体反应可制取的气体只能是CO2,白色粉末为碳酸盐(一般为碳酸钙),无色液体为稀盐酸;检验C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CO2。对于(3),涉及的是CO2具体实验室制法,根据反应的性质(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因为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另外制取O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或H2(用锌粒和稀盐酸)也可选用装置A。若选用F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C导入;对于(4),要使气球变大,则应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部气压,而利用碱液如NaOH与CO2反应可以达到目的。对CO2的功过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如它可用来灭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干冰可作致冷剂等,而二氧化碳则又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参考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CO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CO2。
(3)①a长颈漏斗;b集气瓶。②A、E;O2或H2。③c。
(4)①NaOH,CO2与NaOH溶液反应,使烧瓶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空气通过导管进入气球,使气球涨大;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二、通过信息给予,突出考查化学实验设计和反思、评价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习化学最有魅力的一招。传统的实验题势必被新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的迎新试题所取代,在过程中把真实处理的第一手资料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判断、筛选出有用信息,再创新设计实验方案,或联系实际作出客观评价。
例2(2007年江西)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设计实验和反思归纳的能力。
思路分析猜想不能胡思乱想,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依据上。由于镁条是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熟知的氧化镁外,夹杂的少量淡黄色固体肯定也是镁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反应的缘故。再通过题供资料信息,便可得出这种固体是Mg3N2。由此可以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即从初中课本中“通常讲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到燃烧概念外延的重新审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不活泼的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参考答案查阅资料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氮气(或N2)。
实验探究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反思与评价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三、关注过程与方法,在开放中重视对探究方法的提炼
试题源于课堂,注意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特别注重对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的挖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学习方法、提炼学习方法、应用学习方法,方法的提炼和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为学生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3(2007年湖北宜昌市)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
实验现象:。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 (I)、(IV)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
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
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我能写出实验三中方案2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 ,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命题意图关注过程,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通过探究提炼方法。
思路分析实验一,将两个小烧杯罩在一个大烧杯里,通过B烧杯中酚酞的变红,说明A烧杯中的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去了。实验二,通过验证水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色,来证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了新物质,且该物质是一种酸,实验(Ⅱ)、(Ⅲ)起对照作用。实验三,方案通过瓶子变瘪的程度,证明二氧化碳不仅仅是溶于水,而且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案2则通过证明碳酸钠的存在,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前者从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后者从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参考答案
实验一B烧杯中的无色酞酚溶液变红
实验二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B
实验三
CO2+2NaOH=Na2CO3+H2O(或Na2CO3+2HCl=
2NaCl+H2O+CO2或BaCl2+Na2CO3=BaCO3+2NaCl或Ca(OH)2+Na2CO3==CaCO3+2NaOH或 CaCl2+
Na2CO3=CaCO3+2NaCl或Ba(NO3)2+Na2CO3=BaCO3+2NaNO3……)
【说明:所写步骤、现象要匹配,所写化学方程式要与上述方案相关。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方案1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