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

第1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投资银行 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当今已经无可替代,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投资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的骨干力量,参与并影响着各种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对投资银行的基本认识

投资银行是最典型的投资性金融机构,一般认为,投资银行是在资本市场上为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筹集长期资金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承销、公司购并与资产重组、公司理财、基金管理等业务。其基本特征是综合经营资本市场业务。

美国著名金融专家罗伯特·库恩(Robert Kuhun)依照业务经营范围大小,对投资银行给出了四个层次的不同定义:

广义投资银行:指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证券、国际海上保险以及不动产投资等几乎全部金融活动。

较广义投资银行:指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与经纪、企业融资、兼并收购、咨询服务、资产管理、创业资本等,与第一个定义相比,不包括不动产经纪、保险和抵押业务。

较狭义投资银行:指经营部分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与经纪、企业融资、兼并收购等,与第二个定义相比,不包括创业资本、基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等创新业务。

狭义投资银行:仅限于从事一级市场证券承销和资本筹措、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和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国际上,投资银行的界定存在地域差别,美国称之为投资银行,英国称为商人银行,在我国和日本称之为证券公司,其在各国的业务范围也不尽相同。

二、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资本市场是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资金交易关系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功能:资本资源配置功能、对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以及提供资本资产流动。而投资银行无可争议地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投资银行执行着资本市场的资本资源配置功能。由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日益专业化和社会化,科学技术和产业创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资金所有者(投资者)不可能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了解到投资于何种产业或哪个企业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增值;同时也使得资金需求者(筹资者)尤其是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者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声誉和能力来筹得所需的大量资金。投资银行作为投资者和筹资者的中间人,利用其信用、信息、业务技术和经验,可以快速地把投资者的资金转移到筹资者的手中,形成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投资银行起着资本形成作用。在一级市场上,投资银行是证券发行的主角和关键环节,没有投资银行,证券发行就不可能顺利或根本就不能实现。投资银行对发行人的责任是提供咨询、协助筹资和制定稳定的融资对策;对投资客户的责任则是为它们提供发行人及其证券的全面调查资料,选择可靠的证券,形成投资判断。大多数证券是通过投资银行对外公开发行的。投资银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信誉使得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达成有效的沟通,维持资本市场的有效稳定。

第三,投资银行为资本资产提供风险定价。投资银行在发行新证券中,要根据新证券的内在价值、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或价值水平以及对市场风险的预测来对新发行证券定价,使得新证券能被市场接受。

第四,投资银行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发挥推动作用。投资银行不断将新的证券引入流通市场。扩大了市场的容量,市场的交易品种不断更新,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正如美国金融专家罗伯特·索贝尔曾说:“投资银行是华尔街的心脏,确实也是华尔街之所以存在的最重要原因。”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

三、投资银行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我国投资银行在伴随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我国投资银行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在业务范围、资产规模、风险防范能力等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在金融市场不断开放、证券市场逐步规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投资银行迫切需要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经营能力和为企业服务的质量,以应对国际竞争、谋求效益,推动自身的业务创新和发展。

投资银行的功能是积极发掘潜质企业,通过自身服务增加企业价值,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大发展。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类重要金融中介机构,它的直接融资功能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投资银行通过资产管理、衍生产品交易,可以帮助企业对冲金融风险和增加收益;通过兼并重组和风险投资服务,能够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企业经营机制合理转变的重要时期,它的发展必将对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2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亳州 236820)

摘 要: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本身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所以,近年来,对于对资本市场效率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的探讨不断增多。上市公司会计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也需要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方面。上市公司会计尤其是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增加可以促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关键词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资本市场;有效性;沟通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21-02

一、上市公司会计与资本市场沟通的理论关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放松,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长大,对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的投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参与资本市场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方面有了很大的扩大,市场监管、有效性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显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的。差距比较大的一个方面,就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真实程度。在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民都是十分崇拜个人信用的,所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一般都是相当规范而且真实的。但是,国内由于早期市场的畸形发展,导致资本市场存在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些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是很值得怀疑的。之前发生的红光实业财务造假案例、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例都是影响深远、“广为人知”的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形成挑战的事件。

根据有学者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与资本市场有效性做的实证研究后发现,两者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证券市场越有效率,而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可以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促进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以,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要加强你 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才能够增加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了解,增加公司财务透明度。

二、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措施

(一)从上市公司开始,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上市公司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头,也是发生财务造假事件的始作俑者。所以,要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首先就要从上市公司做起。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要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首先公司应该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注明学者科斯的说法,产权不明晰是造成“公地悲剧”的根源,对上市公司也是一样的,产权的不明晰会造成上市公司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就如同改革之前的国企,员工都是混日子,每月按月领薪、生产按照国家指示进行,完全缺乏自主性。所以要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明确产权、建立合理的股权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充满动力的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中,而不是被动的为了上班而上班,这样企业的产出才能提高。当企业的生产有动力,创造的利润也才有保证,当企业本身已经有了足够的利润,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足够的吸引力的时候,企业也就缺乏了财务信息造假的动力,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也就将是必然的事情了。其次,上市公司还应该建立独立董事以及内部审计制度。独立董事对于公司治理有着重要作用,从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首先应该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开始,如果独立董事缺乏其应有的独立性,那么独立董事的存在只能是空有其名而已,根本无法发挥其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独立董事除了要有应有的独立性,还应该在公司治理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否则也是无用的。在独立董事的选取方面,独立董事应该是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能为企业在重大事件、信息披露上真正的起作用,而不是只是摆设,“华而不实”。

(二)从投资者的角度加强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关注以及监督

投资者不太关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或者投资者关注但是没有动力去监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散户较多,分散度较大、投资者专业水平有限,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关注就相对较小。在发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时候单个投资者若想要维权,要求上市公司、券商等相关人员的赔偿,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其只是散户,及时维权成功所得的收益相比较成本来说可能会根本不足以弥补其成本。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就造成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关注。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要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首先,应该改变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缺位这样一种状况,让实际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有动力或者有一个这样的能够帮助中小投资者的组织出现,使得当出现需要维权的时候这个会计信息需求主体有动力去进行申诉,申诉获得的收益能够弥补其付出的成本。另外,应加钱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虽然,很多时候资本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会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在信息方面占有优势,获得的收益总是能够超过中小投资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度的监督远远强于中小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理性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中小投资者的作用。中小投资者就往往会做出很多我们认为“不理性”的行为出来,使得资本市场的价格常常偏离其实际价格,这一点在我国IPO发行时发行价总是会被散户拉得很高可以看出来。所以,加强培育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从监管者的角度加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很多经验以及建设、发展思路都是像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香港地区学习来的,所以监管者的制度建设方面难免有所缺乏。同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相同的制度可能在一个国家是有效的但是到了不同“风情”的另一个国家就失去了它的效用或者说完全发挥了相反的作用。所以,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应该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广泛的吸纳各方包括实务界、理论界的意见,借鉴欧美等会计准则较成熟的国家的经验,同时,还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均衡,制定出一套实用性强,而非夸夸其谈但是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会计制度。同时,还要容易被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所理解,避免以往存在的准则导向问题,注重目标与规则相结合。而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一方面注重资源披露,但是另一方面还有强制披露,两方面相结合。注重现阶段的强制性披露以及强制披露中的诸多细节性项目,适当的扩大强制性披露的范围,只有“有法可依”才能适度的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性问题。

另一方面,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健全。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行业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高质量。目前,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只有《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公司法》等,屈指可数,所以在后续的发展中,加强对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至少从制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保证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披露收到约束,同时,也从法律意义上让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克服以前有些会计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作出规定,就没有办法进行工作开展的局面。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第三方审计的约束,使得审计可以客观公正的出示审计报告,这也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一个重要保障。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上市公司每年都必须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书,如果审计人员不出示无保留意见的审计书就可能被ST的原因。

三、促进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高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减轻行政干预,完善市场机制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最初的发展也是充满了行政干预,公司的上市也是采取行政分配的方式进行。发展极端畸形,最初的很多公司上市都是要么是与政府关系很好的企业或者国企、央企等等,要么是存在很多问题即将面临倒闭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如果倒闭会导致很多人失业,给当地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解决企业倒闭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运用其手中的上市指标,让存在问题的企业上市“圈钱”继续发展,不至于倒闭,比如红光实业就是属于典型的这类型企业。之后,由于企业自身的经营存在诸多问题,及时上市有了钱也不能解决,导致上市之后业绩表现差,当初上市时的财务报表粉饰被揭穿,带来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挑战,以及投资者的损失。所以,要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首先就应该要减轻行政干预,激发市场积极性,提高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让“无形的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的手段只是在市场失效的时候提供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造成主次颠倒。提高另外,完善市场机制也是很重要的。完善的市场机制从形式上保证了市场的有效性,因此,作为市场监管者以及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应该要加强市场机制的建设,借鉴欧美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完善市场机制。

(二)培育理性投资者,减轻市场投机氛围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财富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较多增加,但是居民的投资路径较少,居民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度较高,有较多的资金进入到了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活动。但是,很多的散户投资者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投资活动都已经不是投资活动,而是基于他们自己分析的“投机活动”,使得市场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所以,要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培育理性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当市场的参与者都有足够的理性的时候,资本市场上产品的定价才能是合理的,不至于大幅度、长时间的偏离。同样,资本市场上很重要的IPO时候的“打新”投机活动才会从根本上减少。

四、结论

我国资本市场基本是属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资本市场的效率不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也不够。采取一些措施从上市公司本身、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资本市场投资者、以及市场监管者的角度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对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增加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提高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效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增强上市公司会计与市场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廖小菲,黄悠.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J]. 财会通讯.2012(12)

第3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1我国资本市场概述

1.1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中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体制改革,伴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2)第二阶段:1993年~1998年,随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全国性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3)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创业板的开设,股指期货的推出,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流通融通和健康发展阶段。

1.2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1.2.1虽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行政手段仍起重要作用

行政力量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今天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上,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其可以引导与监督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由放任的弊端,但审批程序复杂、管理体制严格也极大地限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由发展,极大地阻碍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1.2.2上市公司发展水平总体有待提高

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机制、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些措施使得上市公司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并向着理想的方向迈进。我们仍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运行机制不协调不健全,质量亟待提高;部分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等违规行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日后不断改进的地方。

1.2.3法律体系虽已建立但仍有待完善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部分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家应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推动资本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引导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3资本市场的作用

1.3.1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资本市场从资本筹集、公司治理、财富增长等方面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为中国经济前行注入了新活力。1.3.2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本市场使少数股东组成的企业成为社会公众公司,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变革,一种观念的革命。企业上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这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全新的阶段。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全球百强企业中甚至十强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这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1.3.3资本市场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任何投资者都希望在投资中获利,中国的投资者更是如此,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实时了解国家政策变化、理性地作出投资决策。

2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现状

2.1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得到有用的信息,为资本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制定科学的决策。信息提供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大多数投资者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影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如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因涉嫌债务违约事件导致股价暴跌并最终停牌,由于在此之前辉山乳业掩盖了其举借大量外债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这使作为债权人的各大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辉山乳业也陷入了诚信危机,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规范和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并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有助于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消除由于信息壁垒造成的负效应,对外呈现出良好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态,投资者通过获悉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变动等业绩信息,使管理层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增加股东财富和社会经济利益。

2.2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为了提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公司编制、披露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谋取私利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如深圳原野、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他们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3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隐瞒部分事实。借口“商业秘密”不便公开等原因对重大事项予以隐瞒,误导投资者,严重威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完善,投资者的信息意识还不强,在重大事项披露方面容易出现疏漏、延迟等违规行为。

3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披露过量和信息披露不足

无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太多,真正相关的信息披露不足,影响投资者预测和决策。如前不久发生的慧球科技“1001项议案”事件,证监会作出的《处罚告知书》指出,慧球科技所披露内容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的情况,尤其是其隐瞒实控人变更的行为更是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无论是信息披露过量还是信息披露不足都会使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遭受损失,这不利于形成公允、透明、对等的资本市场交易。

3.2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滞后性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但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强,披露内容的结构不尽合理,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如辉山乳业因涉嫌债务违约事件导致股价暴跌并最终停牌,由于在此之前辉山乳业掩盖了其举借大量外债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这使作为债权人的各大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辉山乳业也陷入了诚信危机,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3.3监管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现行法规中民事责任规定不明确,而这制约了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保障机制。目前来看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直接责任人的惩罚相对较轻,只有对违规行为处罚及时、严厉,才能使潜在的违规者望而却步。注册会计师如果不依法执业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不公正、不完整,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涉嫌违规操作的注册会计师应与上市公司共同对投资者承担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连带责任,并受到一定惩罚。只有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予以制约,才能为资本市场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经验,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加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有句古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稳步运行的成功经验,积极地“引进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集百家之长才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

4.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从业行为

国家应出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法可依,为资本市场有序运行提供稳步发展的保障,推动资本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但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部分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资本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法可依,切实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4.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在世界财富排行榜中的排名迅速上升,在可喜成绩的背后,我们仍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必须根据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会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应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二是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监督,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财务信息。

4.4加大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明确界定;另一方面,我国应建立企业内外部知情人暗示与投诉的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向企业管理当局、注册会计师或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线索,齐抓共管,共同促进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的完善。

4.5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亟待完善

一是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当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同流合污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时,应与上市公司共同对利益相关者承担连带责任,相应受到严厉的惩罚;二是借鉴国外同行业的管理经验,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建立相关惩戒制度;三是注册会计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职业素养,更好地为会计工作做好服务。

5结语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时期,各个方面不是很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补充与完善,规范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任重而道远。要想解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与监督,会计从业人员要注重道德的培养与道德水平的提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上市公司要廉洁自律规范自身的行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会计信息披露向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积极作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并值得信赖的参考信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

参考文献

[1]马青男.中小板上市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7(01).

[2]鲁敏.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02).

[3]宋永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探析[J].财会月刊,2017(02).

[4]王寒晓.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01).

[5]刘慧萍.非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如何做好重大事项信息披露工作[J].中国商论,2017(04).

第4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摘要:甘肃省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其原因归结为甘肃省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研究我省政策性金融运行问题,对我省今后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制定,促进政策性金融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提高政府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应从制度上来规范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发挥其职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制约因素;金融政策

Abstract: the gap with the developed area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gansu province, the reasons boil down to the gansu province financial resource misallocation. Research policy finance operation problem in our province, the policy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future in our province,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y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f financial support, should from the system of standardized policy finance running mechanism, exert its function, improve the social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甘肃省的政策性金融运行状况的分析

一、甘肃省的政策性金融存在不足

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为推动国家政策目标的落实为导向,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看,政策性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推动和支撑作用。但是,我省金融落后的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缺位严重,这与我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不相称的。

(一)银行信贷的投放量不同

在不同地域存贷款存在极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存款大于贷款,而甘肃省地区贷差很少消失。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供给状况反差很大,甘肃省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很旺盛,可是实际的银行信贷投放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缓慢

在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在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后继成立,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迅速发展,但是,在市场运行机制、融资渠道、金融产品创新、相关法律的颁布与实施等方面却在摸索和完善阶段。

(三)外商投资的比例太小

当前,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可是外资在我省和发达地区的分布上极其不均匀,相差很悬殊。

二、制约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的增长水平太低

甘肃省农村金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很薄弱。究其原因是由甘肃省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即经济决定金融,如果经济发展落后,那么金融发展就落后。生产力的发展应该带动消费需求的变化。在生产力发展中,农业产业必须转型和延伸,必须从传统的种植业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和农工商贸相结合,农业投资必须产生超出种植业投资的需求,所以,在资金需求量较大,金融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制约。

(二)金融抑制严重

我省不但经济发展远慢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歪曲,金融资产总量不足,金融流动性差,直接投资比重偏低等。太紧的金融抑制,使我省本就缺稀的资本一来资本在追逐利润的目标下,我省本来就极少的资本却向投资回报率高的东部地区转移。二来无法有效地动员与配置,使资本可能与良好的投资机会相悖离,缺稀的资金在一些部门低效率,而急需资本的部门却得不到发展资金。由此,太紧的金融抑制捆绑了该地区的内部储蓄,而且限制外部资金的流入,提升了我省资金的紧缺状况,大大抑制储蓄向投资转换机制的发展,并且还导致我省资金的大量外流。

(三)金融体制的制约

第一,全国统一的法定准备金制度致使我省货币资金存在东流的趋势。鉴于我省地区的货币信用化水平普遍低于东部,此种情况下中央银行统一的法定准备率,必然导致西部资金的大量外逃,致使我省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大大小于东部地区。第二,鉴于实行利率管制条件下全国统一的存贷利率,在客观上形成对东部地区的“优惠”,我省大量的资金流向东部,致使我省的资金边际利润率低于东部,很大程度上弱化我省地区的资金可得性。

我省的金融体制不能根据统筹发展要求,处理好金融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关系,不能很好对待发展、稳定和改革的关系,金融市场的结构无优化,无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监管的体制也不完善,并且无金融的调控机制,金融企业的改革力度很一般,没有建立起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现代金融体制。

(四)信用缺失造成地方经济萎缩

我省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立法滞后,社会信用观念薄弱,信用中介很少,逃废债行为屡有发生等,严重制约了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一些商业银行甚至推行“零风险”、“终身责任追究制”,挫伤了商行和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部分基层行为规避信贷风险,专司揽存收贷,上存资金成为资金运营的首选,造成资金外流,地方经济“失血”。一些抵押、评估、登记机构收费过高过频,条件设置苛刻。而商业银行为减少不良资产,采取信贷资金集中管制。各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近年对市级机构大幅调低援信额度,县支行流动资金贷款权限几乎全部上收,加之中间环节过多,贷款手续繁琐,使企业获贷能力下降。

(五)资本市场的增长过于缓慢

资本市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和体现市场金融交易关系的制度,对于推进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促进整个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转变具有重要作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区域不均衡性,主要体现为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征。第一是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组织机构不完整,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本身的融资能力不高制约了整个市场的发展。第二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容量很小、债券、股票的发行规模很小。

三、对我省政策性金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建甘肃省金融安全区,保持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

“金融安全”是指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健康有序的运行。创建西部金融安全区的关键,在于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三道防线”。第一。加强法人自律和行业自律,提高我省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建立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培养社会信用意识。信用经济,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是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是金融安全区建设的关键。基层营业网点是金融业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金融机构的细胞,因此基层营业网点,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应作为重中之重。各级金融机构应建立以现代金融制度为核心,以建立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制度、企业授信制度和行业授信制度为突破口。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则应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的作用,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自律管理,各类行业公约。第三,积极有效的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建设金融安全区的根本保证。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应认真落实监管责任。

(二)着力培育非国有投资主体

培育和发展我省非国有投资主体,不仅可以有效地遏止我省资金的外流,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省资本生成问题,最终形成我省的主导力量。然而,我省的非国有经济发展遇到了市场准入难、自身发育不全、非国民待遇等问题的严重困扰。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推进制度创新,需要非国有经济引人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组织制度、形式创新。不解决上述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省非国有经济发展将步履艰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地开发我省,建立市场化融资体制,必须大力培育新的市场投资主体,发展我省非国有经济。

(三)强化金融支持力度

我省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国家对经济建设的具体要求衡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根源在于政策性金融发展滞后,缺乏切实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我省的经济发展不但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发展差距成拉大趋势。目前,我省经济要取得更大的进展,必须在短期内建立一个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这是实现我省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四)加速培育资本市场

中央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为扩大内需、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为西部地区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投资和筹资的主要场所,它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的代名词。甘肃省的经济的发展始终缺少资本的推动,资本成为甘肃省的一种稀缺资源。西部大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政府财政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提供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资本的来源主要还是要依赖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中长期资金交易关系的总和。作为市场体系的枢纽,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筹集资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重组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高效率运行的主要市场力量。在中央、地方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必须花大力气发展和培育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这些功能,实现我省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我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在我省金融深化过程中,尤其要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提高我省国有企业整体素质。国有企业在我省经济成长的历史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省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竞争力很弱,经营机制不灵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省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具有活力和生机的经营机制。进一步改革政府行为,进行制度创新为我省企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必须彻底改革政府职能,摆脱政府管理企业的传统模式。这就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改行政手段为经济手段以引导国有企业发展;积极引入市场和竞争的机制,放弃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有远见卓识,以法律形式规范经济运行环境,纠正朝令夕改、政出多门的不良行为。同时,要正确选择政府干预市场运行的切人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借助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企业的运行,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提供公共产品应该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切入点。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性金融应发挥更大作用,金融时报,2009 .

第5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资本与产业共舞,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不仅仅在于壮大产业发展规模,还能够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相关专家亦指出,发展初期还需要积极利用外资、民资和金融机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

资本市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2009年9月21日、22日,总理三次主持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就发展相关产业听取多位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他在座谈会上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

在2010年的两会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抢占全球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尽管国家发改委表示相关规划目前仍在制订过程中,但来自高层的频频表态正不断激发资本市场,尤其是活跃在产业前沿的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热情。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称,随着国家对新兴产业战略定位的确立,2009年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总额达18.8亿美元。尤其是在总理召开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后的2009年第四季度,投资额达到6.99亿美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37.2%,环比增长85.6%。资本市场的活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股权融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下,预期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构涌入该领域。

业界专家指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发展成长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更多创新型企业挂牌上市,以及财富效应从量到质的转化,将极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利用资本市场做好“加减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应积极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金融体系,使产业与资本间互相渗透。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健康的金融体系,畅通的融资渠道,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是资本市场。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日本为例,政府通过低息贷款等金融政策,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科技企业可以获得低息贷款,一旦研发失败,只需归还本金,无需支付利息。创业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问题。据了解,创业板市场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它要求企业具有“两高”“六新”的特点,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和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这正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相一致。

资本市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一个“加法”,其“减法”效应同样可为产业沿着科学健康的轨迹前进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认为,对于将兴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业界还很难真正了解,但这类新兴产业的筛选可以交给市场淘汰机制。目前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经济增量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落后产能的淘汰,同样需要资本市场。因此,资本市场对于产业发展的好处绝不仅仅是融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是孵化其成长的“摇篮”。对于传统产业,资本市场将发挥淘汰和改造作用,推动生产工艺的升级和跃迁。

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祁斌认为,一是提高市场效率,包括改进发行体制、引入交易机制、完善并购机制,监控系统性风险等。二是扩展市场边界,如创业板的推出,场外交易市场、债券和股权投资的发展等。

外资利用不可或缺

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提到,中外投资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特征有所不同。2009年本土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投资数量及金额,均超过外资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其中本土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达185个,占总体比重的60.3‰投资金额9.63亿美元,占总体比重的51.3%。外资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案例114个,占总体比重的37.1%;投资金额8.88亿美元,占总体比重的47.3%。这说明,外资利用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还存在成长的空间。

近日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商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商务部外资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分析认为,从这点来看政府对利用外资的总目标已做出了调整。过去三十年,利用外资是帮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今后将转变为帮助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污染大,耗能大的产业,我们将不再鼓励。”

2010年一季度,我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7.7%,达234.4亿美元。自金融危机后,连续半年多来保持增长态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今后还将近一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这其中的重点就是将其引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

专家表示,对于外资创投来说,从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到投资准入再到退出,受到各种限制。随着《意见》的实施,这些限制将慢慢放开,外资创投将享受到实质性利好。随着投资政策日益宽松,外资创投有望加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布局。

民资或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崭新舞台

自2005年2月24日“非公经济36条”颁布出台5年之后,日前国务院再度《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意见指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这是对民营资本放开投资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政策。可以预见,民资若能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加快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新36条”中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业内人士分析,这使得新能源领域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的最佳落脚点。从长期投资看,新能源发电领域是民间资本进入的重要方向。当前很多民营企业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等领域早有渗入,且在设备制造、技术开发方面已具备较高能力。上海永宣创司总裁冯涛表示,公司正在关注无锡的一家掌握秸秆发电技术的企业,其设备主要出口欧洲、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市场却由于种种因素还无法推广。“新能源发电一直是创投资金所关注的,发展新能源产业将带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其中。”仔细分析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和光伏发电领域可以发现,前十几强的制造商都是民营企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目前我国已有十几家民营新能源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规模达到几百亿元人民币。他同时指出,尽管有“新36条”的政策支持,但民间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仍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巨大压力。“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较低,分到民营企业的投入更少,创新投入将主要依靠民营企业自己完成。”

金融机构为中小高科技企业保驾护航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在题为《强化创新基金引导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基金培育和壮大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0年来,由创新基金支持的无锡尚德、“龙芯”CPU、浙大中控、陕西航天动力、开米股份、中航(保定)惠腾风电、点击科技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从2万家增长到15万家。同时,创新基金始终坚持明确的产业扶持导向,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环境、高技术服务业以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重点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金融机构的支持应当成为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

第6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赌场,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赌场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赌场、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2、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赌场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赌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赌场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赌场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赌场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3、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赌场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赌场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赌场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赌场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赌场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赌场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赌场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赌场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7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低效率和普遍大面积亏损问题十分突出,尽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攻坚战已取得胜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国有企业脱困的基础并不牢靠,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些深层次、核心问题尚未被全面解决。因此,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

1.资本市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优化资本资源的高效配置

1.1完善融资功能,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高负债率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是指资本市场作为联系和沟通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纽带,实现社会闲散资金直接向筹集企业集中,即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去的功能(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l994)。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可以拓宽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直接融资增加自有资本,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1.2完善监控功能,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外部市场监控资本市场可发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对经理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监控的重要功能。股份公司多元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但一般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董事会全权代表股东行使监控权,即选择和监督经理人员的权利;经理人员拥有企业日常的经营决策权。

1.3完善流动,促进企业产权重组,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性调整资本市场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为出资者提供基本的流动性便利,以解决出资者可能遇到的流动性不足问题。这一点在股票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就是资本市场的流动。当然,流动是建立在资本市场界定产权功能基础之上的。流动的发挥对于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特别是监控机制的运作、对于投资者风险的控制和分散、对于企业产权的重组,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重组乃至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性调整。

2.国有企业改革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完善与创新

2.1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

2.1.1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尽管融资功能被过分重视以至于扭曲为“圈钱”,但我们仍然要重视利用这一功能,为高负债又急需发展资金的国有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与提高全社会资本资源配置效率这两大目标并不矛盾,是可以有机地协调在一起的。

2.1.2完善资本市场的监控功能,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监控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企业存在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的,而后者又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所在。因此,建立并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解决国有股的产权主体问题,真正确立一个能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持股主体;第二,改变股权过度集中的状态,在国有企业中引入共培育其他经济成分的产权主体,逐步减持国有股,放弃对个人持股的限制,逐步让比国家更有效率的自然人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第三,逐步统一分割的资本市场,解决国有股最终全部流通的问题,完善所有者的控制权。

2.1.3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国有企业重组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结构性调整。首先,逐步使凝滞的国有股权在减持的基础上流动起来,这既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也是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要鼓励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采用兼并、收购、租赁、托管、联合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和资本经营,实现全新意义上的规模集中,从客观上起到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培育战略性产业,进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逐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和产业群;第三,在对国有企业上市改造特别是重组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投资银行体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银行不是一般的商业银行,它的重要功能是为企业上市提供服务,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活动,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配置资本资源作用的发挥。

2.2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

2.2.1制度创新。其核心是全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办,让市场自主地决定进入和退出、扩张与收缩、分化与组合等问题,切实让市场成为稀缺的资本资源最合理、最充分、最有效配置的场所。当然,有关市场健康发展的金融制度、公司制度、会计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也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意。

2.2.2组织创新。首先,要健全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行业的自律性 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作用,统一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协调各部门的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机构的权威性,从组织上保障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其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塑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研究、制定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战略,对业已存在的产权交易中心、证券交易中心等各种初级、原始形态的场外交易市场进行整顿,将其纳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以形成覆盖全国的多层次交易网络体系,满足市场上不同主体的需要。

2.2.3结构创新。在债券市场上,加大企业债券的发行力度,推动国债的品种、期限、利率 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在股票市场中,改变畸形的股权结构,逐步解决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转让的问题;改变单一的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在内 的各种机构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的行业、区域和规模结构;调整券商的经营结构等等。

2.2.4工具创新。工具的创新意味着业务的创新,业务的创新意味着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在这方面我国资本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如开放式国债投资基金、零息债券、可换股债券等;资产证券化;债券期货、期权、股票指数期货、期权等各类衍生金融工具;国有股减持与流通;增发新股;股票回购;兼并收购等等,都是大有可为的创新领域。

【参考文献】

[1]葛兆强:《资本经营的现实误区及其矫正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16期.

[2]邵勋:《试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运营》,(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16期.

第8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大国崛起;金融问题;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美国在短短的二百年里不论在经济还是在科技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与逐渐成熟。如今,作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极的中国,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强劲影响力日益彰显,本世纪前50年,是中国发展、崛起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探讨美国崛起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分析我国在崛起中将会遇到的金融问题。

二、美国崛起带来的启示

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28.7%,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一年,美国则刚刚渡过了荒蛮战乱的时代,百废待兴。而在此前3年的一天,也就是1817年2月25日,在纽约曼哈顿岛南端的一个经纪人办公室里,28名经纪人齐聚一堂,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这就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短短的80年,沧海桑田,攻守轮回,令今天的人们唏嘘不已。在中国,十九世纪早期的清朝,虽然国力仍然强盛,但闭关锁国的国策,加之腐朽落后的体制,已使其走向衰败成为必然。而当人们走近历史的深处,会不无惊讶地发现,1817年那个似乎毫不起眼的纽约的股票交易委员会,竟然是一粒光明的火种。今天,当我们来探究美国经济起飞背后的驱动力时,没有人能够否认,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其他的体制创新,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今天全球各个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博弈背后是大国的博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博弈对大国博弈的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历史翻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残酷的一页,进入到现代经济竞争的时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的又一轮起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在旺盛的民用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了二三十年。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因为民用需求趋于饱和而进入了滞胀阶段。无独有偶,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但是,随后硅谷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使得美国走出了滞胀困境。而欧洲和日本等国今天还未能走出低增长的困境。在这一切的背后,华尔街功不可没。

令全世界最为瞩目的是,在过去的30年中,从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制药、网络、纳米等所有的高科技产业无一不从美国兴起,并引领美国经济实现了成功转型。而欧洲和日本在高科技领域只能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依靠模仿拼命追赶。在新经济的潮流中,这些国家被美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美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形成的强大的发现和推动机制。欧洲银行协会主席、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沃特在访华时指出:“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来看,世界正在逐步走向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欧洲已经落后。中国不要学习欧洲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而要尽快学习资本市场的模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欧洲在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并非由于欧洲科技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欧洲在风险投资方面落后于美国10年。”

所以,今天美国经济的强大,并不在于它的GDP总值位居世界第一,或它在高科技产业的一些领域独占鳌头,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强大的发现筛选机制和资源调配能力。

三、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金融问题分析

今天的中国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均GDP和美国相比仍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成熟的、良性的资本市场是促使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实现生态平衡的关键;同时,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历史给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提供的深刻启示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并追赶发达国家的大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基本国策,必须放在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得更远,需要全面思考大国崛起之金融市场发展战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对市场的问题我们就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第一个问题: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必将伴随着大国崛起而崛起,并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2007年A股市场已经恢复了融资功能,尽管融资额创了历史新高,高于过去几大牛市顶部年度融资额之和,但目前它还仍只是“恢复”阶段。这个市场还没有健康、强大到“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资金血液”那种程度。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放到2020年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上来看,那么我们就会看得更为清楚:大国的崛起,必将需要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做支撑;同时,一个健康、强大的金融市场的崛起,特别是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的崛起,必将为大国的崛起插上一双闪亮的翅膀。如果没有强大的金融市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将要延滞许久。

第二个问题:关于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发展问题。主要是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债券市场、股指期货、外汇市场。此外,还有银行、保险、投行、利率市场、楼市,等等。这些实际上已经构成或即将构成中国金融市场的体系。

我们可以判断,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发展问题,将是今后十几年中国金融工作需要完成的战略任务,它们也将是中国政府建立强大的金融市场的努力方向。这是一项基础工作。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必将在促进中国崛起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国家的崛起,也必将需要强大的金融市场做支撑。那么对投资人来说,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立,将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品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老百姓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也意味着在将来的投资领域会有更多元的投资风格出现。

第9篇: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调整;资本市场;影响

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货币供给量,分析银行利率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对探讨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数量联系,对于央行如何实施货币政策,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资本市场,使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建立在更为科学的量化基础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基本涵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等。

资本市场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它是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市场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且与一国的货币政策关系密切。

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既有直接的影响,又有间接的影响。所谓直接的影响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如通过利率的调整方式,改变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资金的流动,导致资本市场的波动。所谓间接的影响,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影响实质经济增长,亦即影响资本市场的“基本面”,从而对股票价格形成影响。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进而反映在股票的即期价格中。在通常情况下,资本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价格本身并不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目标,但中央银行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或多或少地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

二、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

(一)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资本市场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销售债券等手段来调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储备,从而调整货币供应量。从经济学的原理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到资本市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货币供应量影响货币的边际收益。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益会减少,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的收益就会增加,而促使人们去购买股票,引起股票价格上涨。

2、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会导致边际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引发更多的投资支出,导致更多的产出和伴随而来的更大公司利润,公司经营业绩的良好,又会刺激投资者购买股票,从而促使股价的提高。由于股票的价格等于按利率贴现的预期收益流量,与利率成反比,这样也会提高利率的预期收益现值,从而进一步促使股票价格上涨。

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效应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将货币看作资产的一种,货币与股票等其他资产一起共同组成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理性投资者为达到投资效用最大化,总是不断调整组合中各种资产的比例以形成均衡。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快于正常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会打破原有资产组合的均衡。此时,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会增加,而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会通过在货币和股票持有量之间的相互替代来形成新的均衡,其结果是促使新增加的部分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寻求高收益,导致股市价格的上涨。

(二)利率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利率的调整必然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利率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

第一,利率变动造成的资产组合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就会对股票和储蓄以及债券之间做出选择,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通过资产重新组合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

第二,利率调整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估值水平。贷款利率提高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贷款利率下调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上升。

利率传导途径应该是在较长的一个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的,这主要是利率调整与股价变动之间通常有一个时滞效应。因为利率下调首先引起储蓄分流,增加股市的资金供给,更多的资金追逐同样多的股票,才能引起股价上涨,利率下调到股价上涨之间有一个过程。另外,利率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同样需要一个生产和销售的资本运转过程,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要从长期来把握。

(三)资金管理政策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银行等金融机构掌握有大量的资金,其资金的动用受到中央银行的调控和监管。因此中央银行资金管理政策的松紧以及资金管理水平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入资本市场的银行资金数量的多寡,进而影响资本市场金融价格的稳定,甚至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如在资金管理政策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问题。企业可能从银行获得资金后,将信贷资金转移给关联企业,隐蔽地进入股市,或以委托的形式流入股市,引发股市泡沫。

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发展及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的供需总量,中央银行对控制货币总量并对经济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日趋减弱,这种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加大,间接融资的规模需求逐步减小,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加强,居民资金大量流入股市,该部分资金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使以往单纯依靠银行信贷供应资金的机制减弱。

2、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和迅速发展,金融衍生品种创新层出不穷,货币替代的程度不断加强,货币流通速度极不稳定,导致国内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动态地发生变化货币需求与其他宏观金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趋弱从货币供给量看,货币量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尤其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因素日益加强该影响因素如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存款人的存款额、借款人的借款额、制度性约束等。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和逐渐发展,资本市场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即便一直被视为“银行依赖者”的中小企业,也将可在二级市场上低成本融资。由于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一条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增加经济主体行为选择更加多样化间接化,有可能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相反,致使货币政策渠道更加复杂并具有不可测控性。

(三)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在资本市场得到极大发展后,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因为在市场经济国家公开市场上,国债的风险低、流动性强、规模大,又是其他货币市场资产定价和中央银行确定名义利率的重要基准。此外较之其他工具在操作上更富有弹性、更为市场化和更具自主性。尽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更多地依重于信贷指导性计划、利率手段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不太发达,但毕竟已经开始运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我国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阻碍因素

(一)资本市场发展规模偏小

大规模、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变化,同时也能够将这种对中央银行调控措施做出的敏感反应,通过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传递到现实经济金融中去。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规模仍然偏小,从而资本市场对经济金融影响程度有限,由此使通过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限制。

(二)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低

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利率(收益率)缺乏内在联系,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是优先发展了能够为经济增长筹集资金的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优先于货币市场。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依赖于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要高于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只有当这两个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一体化时,各个市场的资金价格才能及时地引导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调控目标。

(三)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合理

首先,市场体系结构不合理。由于受到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限制,在市场体系方面出现了将资本市场股市化的倾向,即重视股票市场发展,轻视非证券化资本市场发展;其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市场密体(即信用工具)种类结构,资本价格结构,交易方式结构等也存在诸多不合理。资本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导致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定价效率(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从而货币政策效应受到制约

五、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一是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结构,进一步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使其逐步发展为存款机构之间调节短期头寸的主要场所。二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从引导和规范我国商业信用入手,培育和发展规范化的商业票据市场,为扩大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创造市场运作条件。三是增加短期国债品种,加快培育完善的短期国债和外汇市场。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载体。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渐开放,外国资本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汇率对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和货币供应的影响增大。四是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等替代资产经过后也将充实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中。五是加快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间的融合,最终建成集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国债市场于一体的统一的货币市场。六是开辟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沟通渠道。

(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逐步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

经济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削弱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同时也提高了中央银行进行调控的难度和成本。近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先后放弃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转而实行利率目标。使用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不但稳定,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我国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充分发挥利率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将市场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加强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调整资本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