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

第1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三板 转板制度 场外市场建设

随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新三板市场)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调整资本市场结构再次迈出实质性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上市,这标志着我国场外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场外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成熟的证券市场包括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要求、不同证券的流通要求以及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按服务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主板市场,包括沪深主板市场,定位于成熟期、规模较大的企业;第二层次为二板市场,包括深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定位于高成长性、发展期的企业;第三层次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新三板市场(含原STAQ、NET系统公司及退市公司)、区域性的产权交易中心,定位于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我国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缺乏完整的转板制度,仅有的转板实践仅限于三板市场为主板上市公司提供退市渠道。各层次市场之间不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缺乏联动机制。转板制度是指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挂牌企业根据不同市场、不同层次证券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挂牌标准以及自身经营状况,在不重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情况下,自愿申请或被强制要求转换证券交易市场的行为。例如,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准入要求后,可申请转入创业板、中小板市场;反之则由创业板、中小板转至新三板等。转板制度的缺失既不利于满足企业的融资交易需求,也不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升降有序的转板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筛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整个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①

目前,已经有研究者通过建立分离均衡模型来论证建立转板制度对企业、资本市场的重大意义。该分离均衡是动态、联合的,并与企业成长阶段、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成正比。该分离均衡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随着盈利能力增强、规模扩大,或者出现亏损、规模萎缩,企业的等效用曲线将发生变化,此时如果继续停留在原有层次的资本市场,将无法实现该企业的帕累托最优。放大至整个市场,将使全体企业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因此,建立转板制度,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帕累托均衡。②

一、完善转板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有升有降、双向流动的转板制度,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有效解决退市难等问题。具体作用如下:第一,转板制度能够规范公司运作,鼓励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做好业绩。在转板制度下,上市公司如果经营管理不善、股价下跌,将面临降级转板的压力,迫使管理层及股东努力经营、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业绩好、成长性高的新三板挂牌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升板预期将促使股东及管理层勤勉尽责,努力提高经营业绩。第二,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随着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实现挂牌融资,切实解决融资难及股权交易问题。第三,有升有降的转板制度能有效解决当前IPO(首次公开发行)中存在的“三高”(高定价、高市盈、高超募)问题。建立转板制度后,企业上市进程加快,将分散市场资金,有效遏制当前存在的炒作新股现象。同时,新三板扩容后,场外市场挂牌企业将分流部分资金,降低投资资金对场内中小企业IPO的溢价。第四、妥善解决退市难问题,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当上市公司出现业绩亏损达不到所在市场要求时,除目前存在的退市制度外,可转板至较低层次市场解决问题,即转板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较低层次市场的上市成本、监管要求较低,挂牌公司的资格使股票得以继续转让,这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也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从而既帮助企业度过了暂时的难关,又减少了上市企业连续亏损后为保持上市进行报表重组和虚假重组的现象,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③第五,建立转板制度可以节省融资成本和监管成本。在转板制度下,满足目标市场上市条件的公司可直接由原市场转板至新市场。但在目前状况下,由于不同层次市场相互分割,企业需先从原市场退市,再在新市场上市。由三板到创业板、中小板挂牌上市的企业世纪瑞尔、北陆药业、久其软件、粤传媒等均进行了完整的券商保荐和审批上市的流程,这既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也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④第六,建立转板制度是交易所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资本开放的背景下,世界各大交易所都在争夺优质上市资源,竞争非常激烈。但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由于上市定终身、缺乏转板制度,交易所服务上市公司的意识差。建立转板制度后,上市公司可以自由转板,竞争意识会促使交易所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成熟市场转板制度的经验和教训

(一)美国转板制度的经验

在美国资本市场中,NASDAQ市场、场外柜台市场(OTCBB)、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之间建立了转板制度,实行升板自愿、降板强制原则。第一,由下而上的升级转板。优秀的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挂牌公司可直接或通过双重报价升入OTCBB市场;OTCBB挂牌公司符合条件:净资产超过400万美元,税后年利润75万美元或者市值达到5000万美元,股东人数超过300名,股票价格在4美元以上,即可转板到NASDAQ市场;NASDAQ市场挂牌公司可转板至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著名的微软公司曾由OTCBB升板至NASDAQ市场。第二,自上而下的降级转板。NASDAQ挂牌公司股价连续30日低于1美元,经交易所警告后3个月内未升至1美元以上,则摘牌降至OTCBB。OTCBB挂牌公司则降板至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安然公司等前著名公司由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降板至粉红单市场(Pink Sheets)。⑤

(二)香港地区转板制度的教训

香港联交所下设主板和创业板两个市场,其转板制度不完整,仅存在自下而上的升板制,即从创业板升至主板,但主板不会降板至创业板。2003年,由于创业板市场成交量小、交投不活跃,对挂牌企业再融资构成障碍,联交所推出转板制度。转板制度运行初期较为有序,但联交所在2004年修改上市规则、降低主板上市条件,众多创业板挂牌公司转板,导致创业板出现上市公司质量下滑、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创业板市场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三)台湾地区转板制度的教训

台湾地区转板制度的教训在于人为限制转板时间,扰乱了市场正常的秩序。其转板制度规定:上柜公司必须于每年6月底前单独或集中提交转板申请,经交易所审核、董事会通过后,同批次公司集中于当年9月前后登陆证券交易所。交易所每年下半年不受理上柜公司的转板申请。

三、转板制度建设路径

结合成熟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新三板市场转板制度的推出应当循序渐进。首先应完善转板制度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各层次市场的上市规则、监管规则、惩戒制度等。其次,逐步建立转板制度。结合国内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转板制度的设计可以作出如下规定:

升板自愿原则。申请转板的公司应当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三年以上,挂牌期间符合监管要求;公司及高管团队不存在违法违规记录,信息披露及时、完整、准确,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成长性较高,达到转板市场的上市条件。⑥经交易所审核通过后,报证监会审批。新三板公司经主办券商辅导、公开挂牌后,公司运作规范,经营相对稳定,整体质量较好。因此,应当建立IPO绿色通道,加快上市进程。

降板强制原则。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经营不善,不符合所在市场挂牌条件后应强制要求降板。严厉打击报表重组和虚假重组的现象,逐步取消ST制度,严格控制借壳上市,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优良。

在转板制度推出初期,为减少阻力、保证顺利实施,可以先尝试转板审核机制。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满足转板条件的基础上,先由企业向交易所提出申请,交易所进行审查后报证监会审核,经过公开发行审核和新股发行上市两个程序,成为上市公司。对新三板企业IPO申请的审核应当程序减少、时间缩短。一方面是鼓励企业挂牌、推动新三板市场发展壮大的需要;另一方面,新三板企业经公开挂牌后,整体质量优良。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后,监管机构应当逐步做到只接受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的IPO申请,即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须经过新三板挂牌,未经新三板挂牌不得直接上市。同时,逐步由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 减少行政干预。

注释

①参见刘燊:《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转板机制研究》,载《证券法苑》2011年02期。

②参见陈露:《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构建与转板制度——基于分离均衡模型的研究》,载《上海金融》2008年第9期。

③参见郑桂兰:《建立场内场外市场双向转板机制之必要性》,《华夏时报》,2011年03月14日第031版

④参见刘道远:《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语境下证券交易制度研究》,《法学论坛》,2010年1月第1期。

⑤参见刘燊:《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转板机制研究》,《证券法苑》,2011年第五卷,第589-612页。

⑥参见张明喜:《关于建立资本市场转板制度的若干思考》,《上海金融》2010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刘燊.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转板机制研究[J].证券法苑.2011(02).

[2]陈露.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构建与转板制度——基于分离均衡模型的研究[J].上海金融.2008(9).

[3]郑桂兰.建立场内场外市场双向转板机制之必要性[N].华夏时报.2011-03-14.

[4]刘道远.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语境下证券交易制度研究[J].法学论坛.2010(01).

[5]刘燊.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转板机制研究[J].证券法苑.2011(5).

[6]张明喜.关于建立资本市场转板制度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2010年(01).

第2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创新

一、集成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民营企业必须走集成创新之路

民营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城市大工业的支撑,是企业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层,目前其正处在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提高素质的关键时期。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形势,加快民营企业创新步伐,对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经营知识化的新趋势和新型工业化对企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现实,民营企业创新需要一个全新的战略模式——集成创新。集成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创新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是一种多维的、系统的、整体的创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科技、产权、管理等内容;创新是全方位的,其体系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诸方面;创新主体既包括企业自身,也包括地方政府在内;创新有多个层面,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协同性的特征。总之,只有全方位、系统、持续不断地集成创新,才能谋求民营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本市场是民营企业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平台

资本市场主要是通过发挥其三大基本功能而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对资本资源的配置功能,对资本资产的风险定价功能以及为资本资产提供流动性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微观主体企业为基础的。因此,适应资本市场要求,加快民营企业以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技术进步为内容的集成创新,是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

1.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适应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实现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首要问题。“苏南改制”的经验告诉我们,产权清晰的公司制和私人企业将是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讲求实效。目前可行的办法是逐步引导民营企业朝着产权清晰的、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方向发展。具体做法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条件许可时可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一些规模大的、资产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可推行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改革不是民营企业改革的终点,治理结构改革才是民营企业改制的根本。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企业创业初期采取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组织形式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的确是其决策效率较高、经营机制较灵活、凝聚力较强的体现,因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当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就迫切需要突破自身组织管理模式的束缚,到外界去寻求更大的发展。显然,公司制企业组织方式无疑比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从而使形成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一关系、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也成为必然。

3.加快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是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的关键。同时,创业投资是将资金要素和知识要素结合起来的必要环节,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工具。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在选择优质的投资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和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对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也具有重要价值。

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

(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1.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界定。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指面对质量、规模、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为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根据资产的存在形式,资本市场可以划分为证券资本市场和非证券资本市场。证券资本市场是指证券化的产权交易场所,主要指股票市场。按照不同市场的上市标准的高低不同,可以依次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非证券资本市场指企业资产尚未实现单元化、证券化的企业进行整体性产权交易的场所。它与证券资本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不仅有标准化合约的股权交易,还有非标准化的交易方式,如协议转让、竞价交易、招标转让、合作开发等等。我国近几年在各地广泛兴起的技术产权交易所,就是非证券资本市场的有形场所。

2.我国民营企业呼唤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将促进资本与民营企业的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民营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超常规的思路,即充分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来服务民营企业。但是,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实行严格的上市公司标准,使得民营企业远离资本市场。为了实现民营企业产权的流动性,开发民营企业的市场价值发现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必须打破上市资源的瓶颈约束,建立起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二)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稳步推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主板市场。积极稳妥地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主板市场,对于带动其他民营企业发展具有示范效应,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主板市场股票发行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调节为主的核准制。这一制度的实施为许多质优但攻关能力薄弱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了公平发展的机会,同时对拟上市企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民营企业应抓住机会,创造条件,积极应对。第一,认真研究核准制股票发行程式。拟上市公司要做到业务、资产、人员、结构、财务等五方面的独立、规范改制、有效重组、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等等。第二,选好信誉主承销商。在核准制条件下,信誉主承销商对一家企业的成功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为拟上市企业做好宣传工作。在核准制下,股票发行价格不再由发行人和承销商事先谈判确定,而是由供应方和需求方、投资者共同决定。

2.培育风险资本市场,积极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进入二板市场。我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沪、深股市这两大主板市场和国债市场无法满足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就有必要发展风险资本市场。(1)积极培育一级风险资本市场,为高新技术型民营企业成长提供“孵化器”。第一,加强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新生高新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商务、资金、信息咨询、管理培训与技术交流等相应的服务,发挥“孵化器”功能。第二,拓宽风险资金进入渠道。我国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较充裕,如能促使民间资本从“休眠态”转为“市场态”,风险资金来源将大大增容,也将使风险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第三,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各地应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出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本地创业投资事业发展。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创业投资,使创业投资逐步成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积极探索创业资本退出机制。允许创业投资公司以其注册资本全额对外投资,有效支持民营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2)积极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到二板市场上市。风险资本二板市场是专为民营高科技企业和新兴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筹资途径的一个新市场,是风险资本退出的通道。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根本差异在于其不同的上市标准,其上市对象多为具有潜在成长性的新兴民营高科技企业。各地政府及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应积极组织力量对高科技型民营企业进行挑选,并帮助其在改制、资产重组、明晰产权、理顺关系、宣传推荐等方面作好准备,为创业板市场提供后备资源,使之能够获得上市资格。

3.积极推进区域性资本市场试点工作。(1)从民营企业实际出发,重点培育区域性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大多从事纺织、食品、建材、皮革、造纸、手工艺、机械等传统产业,从事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较少。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民营企业来说,主板市场门槛高、融资成本大,而二板市场门槛虽比主板降低许多,但其有特殊的服务对象,且上市评估费用高昂。因此,民营企业大量上创业板是不现实的。相比较而言,区域性资本市场更适合以从事传统行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第一,我国各地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基础。我国的一些地方早已存在区域性资本市场,但一直处于一定程度的地下状态,没有政策、法规的保护,资金运行成本和风险比较大。随着全国各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制的推进,大量以自然人持股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区域性资本市场的配合。第二,相对于主板和二板市场而言,区域性资本市场的门槛较低,一些在本区域内具有优势的企业易于进入这一市场融通资金,从而为这类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第三,区域性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手段。在投资回报的比率和方式、股票和债券的互相转换、投资者管理权限的设定等方面它都可以进行灵活的设计。第四,融资成本较低廉。在区域性资本市场上,由于市场主体普遍规模较小,企业上市的有关费用将相对低廉。同时由于是区域性的市场,投融资双方更容易相互了解和沟通,中介机构的运营费用和管理部门的监管成本都相对较低。(2)加快政策创新,增强区域资本市场创新的政策推动力。首先,区域资本市场应坚决遵守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遵守国家对于资本市场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其次,发展区域资本市场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和条件下大胆进行政策创新。政策创新体现着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政策创新也体现着政府工作的倾斜。(3)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企业、市场三个方面的协调配套、共同努力。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建立和强化信用制度。信用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要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以信用制度作为市场进入和退出的主要标准,对违约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在区域内建立统一的资信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制度,提高资信的透明度。第三,调整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搞好市场准入与退出、政策适用范围、违规处罚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消除所有制歧视,维护区域内市场公平。

[参考文献]

[1]叶晓凌,靳明.建立适合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j]浙江学刊,2001,(4).

第3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 资本市场 新疆经济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功能

资本市场具有资金融通、分散风险、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四方面功能,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完善有效的制度安排。其中,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不可或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指依据企业质量、规模、风险程度的不同以及为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一般来说,包括主板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二板市场(又称创业板市场)、三板市场(即场外市场)三个层次。 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在我国由理论探讨变为实践。

(二)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中央对新疆经济的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新疆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200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到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再到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举行,新疆经济越来越受到中央以及地方的关注,新疆地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必将为新疆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地方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新疆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构建多层次地方资本市场对于推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新疆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一)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缓慢

截至2011年底,新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37家,其中沪市21家,深市16家。2011年,上市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股权、债权融资236亿元,增长18%,资本市场筹资能力有所提升。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区内企业整体质量不佳,表现为已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弱,上市后备资源不足,从而导致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增速缓慢。

(二)债券融资达到一定规模,但仍处于低位

近三年,新疆上市公司中先后有天富热电、八一钢铁、西部建设、广汇股份通过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本,分别融资2.8亿元、12亿元、4亿元、20亿元。公司债券融资能力有所提升,但融资总额仍然相对不足,既没有较好地满足本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与内地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现状也存在很大反差。

(三)地方产权市场实现一体化,但仍不够成熟

新疆产权市场于2004年成立,2008年12月新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组为新疆产权交易中心,实现了地方产权市场的一体化,区域资源整合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进一步加强。整合前,2004年至2007年,国有产权交易量为100宗,交易额为6.74亿元;整合后,新疆产权交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较好势头,2010年一年的交易量达110宗,交易额为10.84亿元,迈入全国产权交易机构中等水平。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新疆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总交易规模偏小,国有资产的进场率不到40%,竞价率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股权投资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疆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成效显著。股权投资是新形势下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推动企业上市的一支重要力量。2011年是自治区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开局之年,经一年的努力,新疆股权投资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股权投资企业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跃居西部大开发省份第一位,成为西部股权投资类企业最大的聚集地。截止去年11月底,区内股权投资企业已达308家,注册资本总计204亿元,股权投资类企业持有上市公司市值587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近800亿元。“十二五”期间,股权投资企业将成为新疆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新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议

(一)强化地方企业股票市场融资能力

首先,大力支持大中型企业进入主板市场。一方面,支持已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做大做强优势资源龙头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和公司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激励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做好对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对重点培育的拟上市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其次,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进入中小板市场。至2011年末,新疆上中小企业板市场的公司只有8家,与沿海省区存在较大差距。应充分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进入深交所中小板市场。

(二)扩大债券市场融资规模

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对改善新疆资本市场尤其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融资规模的扩大,既需要制度方面的完善,也需要发债主体自身质量的提高。制度层面上,完善监管体制,改革发行制度,健全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发债主体层面上,要建立健全债券市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建立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债券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三)促进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域资源配置、价格发现、融资并购等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适应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它定会成为地方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建议新疆产权市场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身实力: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地方要素市场,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水平,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商业化转型,探索公司制改革模式,保持持续的生命力;资产出售与储备并举,拓展运营空间,推进跨越式发展。

(四)深化地方股权投资市场

新疆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虽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地方股权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深化。建议未来发展思路为:健全服务平台,落实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股权投资企业来我区发展;利用好中央赋予新疆的特殊支持政策,完善促进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我区的办法;积极推动和建立政府引导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集中使用的原则,吸引各类资金投资或参股。

参考文献

[1]全秉中.完善新疆资本市场 推动新疆跨越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2010(05).

第4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三板”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2402

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建设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积极推广“新三板”市场,不仅有助于解决高新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我国高新科技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更能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

1“新三板”市场的概况

“新三板”市场的正名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它是专门为科技园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提供的平台,是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老三板”市场仅仅解决原STAQ系统、NET系统遗留的公司法人股流通问题以及主板市场退市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不同,“新三板”市场旨在为高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并且为创业板市场甚至主板市场培养上市资源。自2006年1月16日科技部条财司、证监会市场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同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以来,“新三板”市场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一个股权流转的平台,为企业融资,提高企业市场声誉,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首批试点企业——世纪瑞尔和中科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逐步健全,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本支持。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3月17日,共有125家企业参与“新三板”试点,已挂牌公司81家。“新三板”已逐步成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顺畅流转的平台、创投与股权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2发展“新三板”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2.1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促进高新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和传统企业不同,一方面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指标因难以符合主板市场融资上市的条件,其规模小、技术更新快、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也不符合主板市场严格规范的运行理念,所以他们很难到主板市场上进行融资。另一方面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因经营的时间短、经营的风险高、经营业绩不稳定,抵押担保能力有限等特点,不符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也使他们很难取得银行的贷款。同时,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缺口不断扩大的难题。如何解决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步骤。“新三板”市场的推出,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开拓了渠道。与主板中小板相比,“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条件很宽松,它没有很“刚性”的财务指标要求,只需要企业存续满两年,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股份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等条件即可。统计显示,截止2011年12月8日,“新三板”市场共有21家新三板公司成功地完成了28次定向增发,定向增发融资额共计14.27亿元,单次最大融资额为2.12亿元,单次最小融资额为780万元,单次平均融资额为5097.61万元。单个公司融资额最大的是中海阳(430065),2010年和2011年分别融资1.125亿元和2.12亿元,共计3.245亿元。

2.2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提供上市资源的需要

目前,我国虽然还没有实施直接的转板机制,即企业在主板、二板、三板之间的不同层次的证券市场流动的制度,但证监会已经为“新三板”市场上高新技术企业转板开通了绿色通道。只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达到一定时间,并且达到拟转板块的相关上市标准,就可以申请转板。绿色通道的开通,为我国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不断输送着优质的上市资源,同时,也为我国建立完善的转板制度,建立起各个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提供了条件。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新三板已经有6家企业成功转板到中小板或创业板。其中,2009年,久其软件(430007)和北陆药业(300016)分别成功实现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2010年,首批挂牌的世纪瑞尔(300150)登陆创业板;2011年,佳讯飞鸿(300213)完成创业板上市,紫光华宇(300271)创业板发审通过;2012年,博晖创新(300318)创业板上市成功。

2.3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需要

我国以前单一层次的资本市场使得风险投资退出期延长,大量风险投资沉淀在科技创新项目上,从而导致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科技创新企业未能形成像发达国家一整套良好的价值发现机制、价值推动机制和投资退出机制。“新三板”市场为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提供有序的转让平台,形成了合法、有序的股份退出机制,使得风险投资资金能够大胆进入企业,也能够顺利地退出企业,在积极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的同时,也完善了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

2.4吸引和调动科技人才的需要

对于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而言,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如果仅靠高薪和分红来留住人才,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也无法应对其他企业股权激励的诱惑。因此,企业有必要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而股权激励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股权的流动性和股票价格,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股票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后,将极大地提高其股票的流动性和价格预期,这样股权激励也将对优秀人才更具有吸引力。

2.5完善资本市场结构的需要

根据金融功能观理论,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应具有完整的内在层次结构,具体说来,应该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即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即场外市场。在我国,设立了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已经建立;2009年,创业板的启动,标志着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一大批极具创新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然而,我国现在却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场外市场。我国由产权交易机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股权交易所组成的场外交易市场各个部分间业务大多重合,而且彼此之间交易信息闭塞,无法形成资源共享。“新三板”市场的推出,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在2011年中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同志更是进一步将“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新三板扩容)放在2011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新三板”扩容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全国性场外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就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还很不完善,曾经有经济学家如此形容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比作金字塔,塔顶为主板市场,塔中为二板市场即创业板市场,塔基为三板市场即全国性的场外市场,然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主板市场处在了塔基位置,创业板为塔中,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却仅仅刚刚起步。“新三板”市场的推出与不断发展,将不断增强这“塔基”的力量,从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发展“新三板”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议和意见

3.1建立直接有效的转板机制

完善的资本市场各个不同层次之间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应该各有一个不同的筛选机制,各个筛选机制之间应有一个对接渠道即转板机制,能使企业在满足高一级市场的需求而递进上市或不满足了高一级市场需求而递退下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资本市场市场结构体系。转板制度的建立能减少企业融资的成本和增加企业融资的效率,更符合“新三板”市场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提供上市资源的初衷。然而,如上文所述,我国目前虽然为“新三板”市场转板提供了绿色通道,但是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直接有效的转板机制。目前我国的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及场外交易市场相互独立,不管是在上市条件、还是在交易规则上都缺乏一种递进式的制度安排。这大大降低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

3.2引入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是国际上成熟场外交易市场采用最多的交易制度,在西方资本市场演进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NASDAQ市场和英国的AIM市场的成功,其关键因素是采用了做市商制度作为基本的交易制度。我国“新三板”市场长期以来的意向委托机制和单一的主办券商制是造成目前“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低、流动性差的重要原因,另外,现在在新三板市场上市的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因其经营不稳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使得普通投资者很难用通常的公司估值方法对挂牌公司进行准确的估值和定价,这也就使得投资者无法建立对新三板市场投资的信心,从而导致目前“新三板”市场吸引力不足,交易不活跃。引入做市商制度,一方面专业的“做市商”能有效的解决买卖双方交易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大幅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增强股票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做市商能为高新科技企业准确估值,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活跃“新三板”市场。同时,做市商制度是多对一的关系,即一组做市商为一个上市企业服务,做市商作为最熟知企业情况的投资者,从而能有效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大股东暗中操纵股价的现象;另外,在市场非理性波动时,做市商还能发挥价格发现功能,稳定市场走势,起到平衡市场运行的作用。

3.3在加快“新三板”扩容的同时,积极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机制

2011年初,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同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证监会“2011年工作重点”,将“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亦称“新三板扩容”)作为2011年度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力求将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试点园区范围扩大,让全国范围内的高新园区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到直接融资市场。“新三板扩容”必定会迎来我国场外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对比我国早期尝试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因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所导致的失败,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机制势在必行。也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在“新三板”上市的挂牌条件中,没有“刚性”的财务指标要求,宽松的上市条件使得更需要关注这些高兴技术企业在上市后的发展状况。同时,由于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风险较高,投机性强,因而也需要对其实施更严格的监管,以保证信息的充分披露。而借鉴美国经验,场外证券市场有专门市场监视部门负责实时监控市场活动和反馈监管对市场的影响,我国亦可形成以证监会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头监管模式,对我国的“新三板”市场进行以信息充分披露为主的监管活动,提高应披露的交易和关联交易的披露标准;实施信息实时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效率和及时性等。

参考文献

[1]周茂清,尹中立.“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管理,2011,(2):7577.

[2]胡淑丽.论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功能、主体定位及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7072.

[3]陈丽风.我国“新三板”的现状及其挂牌标准[J].中国证券期货,2011,(11):8.

[4]季节.新三板:资本市场的基石[J].经济导刊,2010,(8):69.

[5]刘文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国际比较与经验总结[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4):1318.

第5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虚拟经济;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20-04

一、天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和现实性

与北京、上海相比,目前天津资本市场发展存在上市公司数量少、盈利能力差、结构不合理、缺乏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等问题。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尽管成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和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但是前者只有7家公司挂牌交易,后者仅有20多家企业(包括外省市企业)挂牌寻求融资。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的企业,由于政策限制,仅能在少量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限制了企业融资规模。另外,由于天津还缺乏企业债市场,而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门槛又相对较高,也使得大多数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

天津市曾提出,增强天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的能力,在上市公司数量和直接融资规模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力争到2010年天津的上市公司总数超过80家,各集团总公司和区县有两家以上上市公司,填补有关行业和区县没有上市公司的空白。但由于国家监管部门调整政策、减缓企业上市融资审批和停止机构设立审批等客观原因,天津市企业上市步伐有所放缓。天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的多层次化的要求

从资金供给方来说,由于风险偏好的不同,投资者也是具有不同层次的。但是,中国仅有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该市场对公司上市和交易的风险标准是统一的,从制度上无法为不同风险偏好者提供足够多种类的投资品种和交易场所。从资金需求方来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规模的、不同风险状况的企业对股权融资的需求不尽相同。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出现了高度集中化的倾向,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排斥一部分融资者而向具有优势的融资者倾斜。特别是在为国企服务的主导思想下,市场必定只会为大企业服务而将众多的中小企业排斥在外。

(二)有利于提供优化准入机制和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从非证券资本市场到证券资本市场,从场外市场到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入市标准逐步严格,企业素质也呈阶梯式上升,这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市场筛选机制。一方面,在下一级市场上挂牌交易的企业经过培育,将会有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从而进入上一级市场交易;另一方面,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已不符合某一层次挂牌标准的企业,则通过退出机制,退出到下一级市场交易。这样形成一种优胜劣汰机制,既有利于保证挂牌公司的质量与其所在市场层次相对应,又能促进上市公司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三)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吸引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额度,从而降低金融风险。而且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规模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会逐步形成风险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子市场,风险承担主体呈现多元化,有利于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基于增量突破的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分析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经济效率即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通过尽量改进各个目标,一直达到某一程度,此时任何一个目标的改进要以恶化其它目标为代价。这一状态,就称为帕累托最优。借鉴帕累托最优概念,可以从有效利用初始金融要素资源可能性的角度提供一种评价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资源配置绩效的思路:即当不再有其他的组织金融产品创新和虚拟经济发展对财富再分配的方式使一部分消费者的福利改进却同时又不降低其他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则该配置就是有效地利用了全部金融资源并且充分发挥了金融创新的技术能力,从而表明其运行结果是最优的。

假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包含了家庭金融、公司金融、政府金融和涉外金融等m个消费者(i=2,…,m),N个金融机构(h=1,…,N),s种金融产品(k=1,…,s)和n种初始金融要素(j=2,…,n)。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达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必要条件是:(1)反映交换的需求驱动下的现代金融的效率,即对任意两个消费导向需求驱动下的任何两种金融创新产品(X和Y)对于消费者(A和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AXY=MRSBXY;(2)代表生产的供给驱动下的传统金融的效率,即任意两种金融要素投入品(X和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两个金融机构而言,边际替代率相等:MRTAXY=MRTBXY;(3)生产与交换的效率。即在(1)与(2)中的任意两种金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MRSAXY=MRSBXY = MRTXY。

虽然上述分析较为理想化,但实际上制度经济学所提出的有效率制度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允许那些创造了利润的人分享利润。而适度规模的虚拟经济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形成了一种机制上的激励。在这一机制的激励下,人们将具有尽量接近上述“边际度量”的欲望,于是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在渐进意义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效率。而这个以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平均度量”不断逼近竞争均衡下“边际度量”的过程就是所谓“市场化过程”。实际上,正是那些看到了金融创新机会的人想要占有未来利润的冲动推动着金融市场体系在微观层面上不断逼近上述两两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处处相等的效率条件。

(二)以实现“渠道通畅”和“层次递进”作为拓展增量空间的基本目标

天津金融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与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由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现代化的金融工具、结构合理的金融组织、层次递进的金融市场、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序竞争的金融环境所共同组成的,能够满足融资者和投资者多元化需求,与国际化标准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郭庆平,2008)。对此,建议是以实现自身金融市场体系的“渠道通畅”和“层次递进”为基本目标,在空间维度上贯通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相互传导,在时间维度上加强即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联系,在结构维度上力争先行突破实现特色市场发展的层析递进。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基础上,沿着“定价交易中心后台服务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脉络分析金融集聚的空间结构效应(“金融支点金融增长级金融中心”),不难发现从处于金融发展的近期规划着手,通过探讨引导金融支点集聚、强化金融中心城区的服务业功能并且培育服务职能分工体系、进而促进内外圈层金融产业整合和垂直分工、引导外圈多个自立性子区域金融产业功能的集聚与发展、培育更为均衡的城市金融网络并采取更加集权的金融行政区划结构,将有助于挖掘提高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的金融绩效的具体途径。

(三)新金融资本的整合与实体经济产业组织优化

实现天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运用传统的金融方式加以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快金融创新,特别是在第二产业的产业链中,有一些环节可以进一步剥离,需要在探索产业链“工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的过程中强化金融服务功能。

1.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的金融创新支持。一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无论是交易所市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几乎全部都是高信用级别的产品,品种和收益率都相差不大,市场单一,而高收益的企业债、信用差异大的产品都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开放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低评级、高收益债券市场,可以帮助不同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且对于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债券市场,满足不同投资风格的机构需求者具有重要意义。

2.大型制造业行业的融资租赁的金融创新支持。在制造业领域,将设计、研发、销售剥离出来,让它们各自专业分工、独立发展,从而培育出新的第三产业。通过开展融资租赁方式实现金融支持与每个环节紧密结合。

3.股权投资基金促进产融结合的金融创新支持。以金融为媒介,资本和产权为纽带,鼓励实体经济相关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并购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承接大型项目建设,促进产融结合。建立和完善实体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能源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向相关领域的新项目、新技术上,促进产业优化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

三、以产业银行和并购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配套支持

(一)产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1.政府应以产业与金融结合为出发点,建立基于产业的、由政府支持的商业化运营法人主体,创建产业银行,打通社会产业资金流通渠道。产业银行作为独立的运营主体,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融合的产物。它通过科学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机制,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与商业运营模式,有利于扶植产业发展。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赋予产业银行充分的金融职能,放宽产业银行对外融资渠道,让其充分发挥行业内特有的把控能力,产业银行就一定能焕发出特有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产业银行需要政府支持,共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产业银行的建立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政府有责任与产业银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如成立 “中小企业基金”、 “行业基金”,与产业银行共同承担可能产生的呆坏账损失。按目前核心企业的坏账率水平估算,产业银行的坏账损失应该在万分之一左右,如产生一万倍的杠杆效应,政府投入的资金所能发挥的社会效应将无法估量。

3.政府应促进核心企业与金融体系的战略性合作。在这一模式下,实体经济产业的核心企业可与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具体实践中,金融机构可尝试向航空产业的核心企业专项投入用于解决行业中小企业融资的低息贷款,借助核心企业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优势,实现资金投放的最大社会效益。同时,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共享信用客户评价系统并及时更新行业中小企业经营变化情况,能使得银行主动构建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新型信用评价体系。

(二)并购贷款的推行对策

1.降低并购贷款的准入门槛。经济下行或低谷时期,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行业内公司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现金流短缺,资产价值被低估,从而产生了并购套利机会――低价收购的资产在经济上行和行业高峰期将释放出巨大的盈利能力和潜在的市场价值,并在未来较长时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周期性行业中企业抵御周期、甚至利用周期的能力,主要来源于对金融战略的运用,要求并购企业必须具备充足的金融资源或再融资能力,而这恰恰是有并购意向的企业在这一波经济下行环境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可以说,企业并购贷款的放行正恰逢其时。

2.拓展并购贷款的业务范围。根据央行颁布的《指引》对并购对象的规定,可以将企业分为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并购可以分为四种类型:a)优势企业之间的并购;b)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c)劣势企业并购优势企业;d)劣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前两种并购是目前政策鼓励和支持的,也是各家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第三种形式风险较大,需要慎重对待;第四种应该从发展客户的角度考虑,对这种客户是否支持,需判断可行性。但是如果后两种并购业务发展的顺利的话,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团结和谐是十分有益的,对于商业银行和企业也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3.拓宽贷款的发放对象。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下,由于销售不畅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现象日益增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并购贷款也寄予了较大的期望。关于房地产贷款,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指出,“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的贷款只能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发放”,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有关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没有具体说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否发放并购贷款或者搭桥贷款,如果可以再保税区试行对房地产企业的并购贷款,将能够味房地产企业的整合,规范市场起到重大的作用。

四、金融风险防范的重点措施

(一)完善金融监管,加强市场自律

伴随天津金融创新不断深入,需要监管部门积极的鼓励和配合,有效规范金融创新活动,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水平。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构建有助于创新发展的法制环境。对于金融创新活动处于初步阶段这样一个事实,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准入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基本原则是“区分风险,允许探索,加强管理、逐步理顺”。要区分金融创新内容的风险状况,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新产品、新的组织形式,给与他们试验的机会。监管部门的风险防范要体现到新业务的具体流程中去,通过沟通、协调,揭示其中的风险,及时纠正,实现创新和防范风险的良性循环。市场既是竞争的场所,同时也可以实现一个自然的监督机制。因为市场本身就从不间断地对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进行着监督。所以各经济体都日益强调市场约束。如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实施、2001年《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以及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使市场约束受到高度重视。各国监管当局正采取各种方法将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具体措施上包括加强市场信息披露、注重信用评级等,通过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市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发挥市场制约作用。此外,金融业自律也是市场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

从手段上看,需要建立由董事会、高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健全的组织机构、恰当的职责分离,明确划分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对业务经营活动计划、执行和控制的适当机构,在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间设定明确的辖属和报告关系,建立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对越权行为予以严厉处罚;通过机构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内部控制,督促稳健的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其次,要加强内部信息的透明度,强化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外界的监督。针对基层分支机构管理薄弱环节的问题,应集中资金管理权、贷款审批权,进而强化金融企业统一法人制度。针对开发商信贷和住房消费信贷等方面的风险问题,应完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贷款三查等信贷管理制度,落实问责制。

(三)深化金融创新支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面对当前天津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风险不断向银行集中的问题,可以借助私募股权基金、OTC市场以及债券融资“三大法宝”加以解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政府债券融资的潜力很大。此外,依托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与天津OTC市场的优势,可以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从长期来看,也将有助于改变我国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局面。此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以及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必须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例如,可以与国外金融衍生交易自律组织签订关于金融衍生市场信息互享的谅解备忘录,或者与国外政府签订相关合作监管的协议,还可以参与国际监管组织并且参照其标准制定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相关规则,从而达到全面有效监管的目的,进而提高我国在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是防范滨海新区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运用区域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应用模型,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做到预警及时、判断准确。做好金融稳定监测评估数据库数据采集、加工分析和风险预警工作,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分析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第6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融资策略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3.3%,企业研发人员占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的71.0%。可见,企业尤其是我国的5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根基之所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创新企业数量众多,资金需求巨大

2004~2006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创新活动的有8.6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2008年仅全国54个高新区企业总数为52632家,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行业分析看,开展创新活动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是医药、仪器仪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而这些行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如一个一类新药的研发费用可能高达数亿元。

(二)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

在上述全国54个高新区5万多家企业中,按营业总收入规模分类,其中:营业收入大于1亿元的占11.4%,1000万-1亿元的占29.1%,500万-1000万元的占10.5%,500万元以下的占49%。可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相对来说更加活跃,这也是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三)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少

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可见,企业资金是创新经费的主要来源,但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自身投入能力明显不足。

二、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发展创业投资和完善资本市场退出机制的需要。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引入创业投资者,首先必须提供一个能使股权实现流通转让的场所。我国除主板市场之外缺乏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等有利于实现股票的社会化流通平台,并且主板市场中国家股、法人股、转配股和内部职工股等非流通股份大致相当于流通股的两倍,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安排不仅导致主板市场缺乏必备的流动性,资本的自由进出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建立一个全国性市场和地区性市场、场内交易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才能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要。比如,对于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主板、中小板的相关条件,可选择登陆主板、中小板。中小板相对于创业板而言,对行业限制较小,更适合于创新能力一般、业务规模较大的传统行业。企业登陆主板市场,将是企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极为有利。对于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可将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分拆在创业板单独上市,进一步提升融资能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用的意义。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解决资金短缺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完善外部环境,吸引民间资本

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反映我国转轨经济特定阶段的特征。外部环境的改变其实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因此须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制定相应政策三方面来改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形成包括立法保护、统一规划、财政支持、优惠政策、技术商品化等方面的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吸引风险资金、明晰产权,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科技产业。

(二)建立私募融资制度,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企业目前主要通过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及政府拨款来获得发展所需资金,融资渠道狭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私募融资制度,是面向特定投资者、在特定范围内发行股权或债务,并且其股权或债务主要在场外市场交易的融资制度,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建立私募融资制度能够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促进以非上市企业产权和债务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民间资本丰富,并且具有较强的投资意愿。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完善保障体系,引导民间资源为高新技术企业输血。

(三)发展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

融资租赁把金融、贸易、生产三者紧密结合,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有效叠加,这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出租人提供的是金融服务,而不是单纯的租借服务。因此,融资服务属于准金融业务可以由金融机构经营,但也可以由非金融机构经营。我国应放松金融管制,更大限度地允许融资租赁的发展,这对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提高企业自身实力

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需要完善法规政策、拓展融资途径,还需要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从成立起就应该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从组织架构、战略目标、内部控制设计等方面入手,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化企业运作模式。公司自身完善不仅可以提高信用等级,还可以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四、结束语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不仅与外部环境相关,还与企业内部特征相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运用系统的观点,从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到企业自身发展运作模式全局考虑。笔者认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和扩大融资渠道,是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短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锡亮.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瓶颈的最佳途径[J].价值工程,2010.

[2]林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

第7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资本市场如何丰富制度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指出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制度产品单一的问题,提出未来应当设计多元化的制度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制度空间。

关键词:资本市场 多元化 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期,企业群体的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结构和制度安排主要服务于各行业中业绩稳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而科技型企业由于规模小、业绩波动大等原因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在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需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制度产品,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体系的问题

(一)上市财务标准单一

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设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衷是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制度安排不能满足已经发生变化的企业群体需求。虽然资本市场陆续推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相应的制度安排与主板市场差异不大。如中小板市场和主板市场一样都只有1套上市财务标准,且完全一致,只是在股本规模上有所区别;创业板市场虽然有2套上市财务标准,且差异性不大(具体的标准详见表1)。

相比之下,美国资本市场则提供了多元化的制度产品。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NYSE)有5套上市标准(其中盈利能力有2套标准,市值和现金流1套标准,市值和权益1套标准,市值和收入1套标准。)(见表2),企业只要达到其中任意一套标准即可登录纽交所。这5套标准分别从企业盈利能力、市值、现金流、收入等方面提出了要求。NASDAQ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NASDAQ全球精选市场、NASDAQ全球市场和NASDAQ资本市场。其中,2007年调整后的NASDAQ全球精选市场和NASDAQ全球市场分别有4套不同的上市财务标准,NASDAQ资本市场有3套不同的上市财务标准。

多元化的上市标准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需求。如大型公益性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但是其市值可能很高,这类企业可以通过达到市值和权益标准而成功上市;高科技型企业由于轻资产的特征使得其现金流和市值可能很小,若盈利能力强,则可以通过达到盈利标准而实现上市。

(二)退市标准缺位

退市问题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顽疾,到目前为止,各个层次市场始终没有像美国、英国等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那样有明确量化的退市标准。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的退市标准相同,只有1套(见表3),其中都是定性指标,只有一项三年连续亏损为实质性指标,但是该指标很容易规避,这使得退市在我国很容易规避。创业板市场的退市问题目前仍在研究中,尚未出台具体的退市标准。NYSE和NASDAQ市场包含多套企业退市和摘牌标准。例如,NYSE市场从盈利、现金流和市值三个方面规定了持续上市条件(见表4)。

丰富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产品的建议

现有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与新兴科技型中小企业表现出的特征和制度诉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学习美国资本市场的规章,并以此对我国现有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作相应调整。

(一)从现金流、规模、盈利等不同视角建立多元化的上市标准

针对不同类别或层次的企业设计灵活多样的上市标准,解决上市标准的“大一统”、“高门槛”的问题。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改变了原有以传统产业企业为主的企业群体结构,而这类企业与传统行业企业规模和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多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因此,资本市场应该在现有的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从企业盈利能力、市值、现金流、收入等方面各提出1套上市标准,以利于支持不同类型和不同成长阶段企业达到上市标准。实践证明,美国的多样化上市标准为范围更广的公司提供了上市机会和成长空间,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选择相应企业,进一步促进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从时间和资本视角构建多层次的退市标准

美国资本市场退市标准规定了很多量化标准,并同时采用时间和资本的双重标准,比我国单纯采用时间标准更为科学、全面,也更具操作性,并且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因素。同时,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规定的退市条件存在明显的缺陷:上市公司只要三年之中不是连续亏损,就可避免退市。换句话说。只要亏二年,盈一年,哪怕以后继续亏损,也可以保留上市资格,目前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已不占少数。一般而言,年度之间利润调节并非难事,特别是在公司面临退市的情况下,不论业务重组,还是账面重组,持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完全有可能借助于非经常性的盈利来逃避退市机制的约束,因而退市机制往往会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相比之下,美国资本市场中关于上市公司退市标准相当完备,涉及面相当齐全,把股东人数、市值、现金流、股票交易量、公司业绩等因素都纳入退市标准。因此,完善我国现有的退市标准是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借鉴美国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是自我创新的基础也是改革的必经之路。

结论

资本市场制度体系需要覆盖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国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每个层次市场中的多套上市(挂牌)标准和退市(摘牌)标准充分体现出其制度的多元化,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简单的制度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国伴随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推出,资本市场服务的目标群体也在发生变化,但是相应的制度安排的差异性不大,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服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存量企业群体日益增加的实际需求,因此,资本市场制度也应该做到“法移”,即为满足企业对资本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制度应该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

第8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信息不对称 资本市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5%,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与同时,有超过65%的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本地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1]。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性,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更甚。所以研究并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因素

(一)规模小,缺少必要的抵押品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司的员工和专利技术,但人力资源不可变,专利技术又具有极强的专用性,缺少变现途径,使得这两项关键资源难以成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因此中小企业总是处于银行信贷配给的不利地位,许多具有发展机会中小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

(二)内部管理系统不完善或缺失导致信息不透明

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往往缺少专业的财务,这有可能导致账务混乱、资金使用缺乏规划等问题,使得发展前景被糟糕的财务状况掩盖。另一方面,企业大规模的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如果公司没有请专人管理、评估这些资产,将会引起企业资产披露不全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扩大企业与出资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出资方的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融资机会或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因素

(一)大型企业占用银行资金

大型企业具有规模大、抵押品多的优势,受到银行的青睐,从而以低息获得充足的贷款。于是,一些大型企业利用自身融资优势,进行委托贷款业务,通过低息贷款,高息放款的方式,获取利差。这本应该是资源再分配的好事,但是由于委托贷款的利率可以自行确定,大型企业利用有歧视性的利率,控制资金流向。据研究显示,大型企业向亲属企业与向第三方企业发放贷款的利率差异达到3%-4%[2]。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放款方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放款方通过高利率补偿信息缺失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大型企业从资金配给和歧视性利率两方面,削减了中小企业的可融资规模,增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机构的不完善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指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股权交易市场。国外完善的资本市场结构,普遍是主板到股权转让平台融资量逐渐递增的正三角模式,这种模式,为市场中处于底层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渠道,帮助其缓解融资困难。但是国内的资本市场结构,呈现出不正常的倒三角式,这意味着市场中主要的资本被在主板中上市的且资金较为充足的大型企业占有,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则由于交易门槛高或底层市场交易冷淡等问题,没有获得所需的资金。

(三)基于缓解信息不对称角度的应对措施

1、建立政策性地域中小银行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盈利,如果将扶持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责任交由商业银行承担,在无法弥补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很难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势必会导致信贷配给和歧视性利率等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本地区中小企业设立政策性的非盈利专业银行,以弥补贷款缺口。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是规模小、频率高,地域性中小银行,科层结构简单、审批环节少,能够快速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长期互动关系[3],这种关系拓宽了银行获取企业内部信息的渠道,大大降低了银企间信息不透明度,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增加融资额度,加快放款速度。这样不仅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降低银行收款的风险,实现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2、将电子商务模式引入银行融资

大型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信息沟通的渠道,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模式为银企间的信息沟通建立了便捷的通道。首先,电子商务平台能够采集记录在其中交易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包括日常往来账项以及企业信用情况,为中小企业建立详实的信用档案。通过这些信用档案,银行便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贷款合约,从而有效的弱化违约风险,并降低审查成本。

其次,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贷款企业的违约成本将大大增加。一旦企业出现违约,相关信息就会登记入企业的信用档案,银行将及时的调整对该企业的贷款规划,如调低额度、提高利率、缩短期限等,这些惩罚将切实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使企业不敢违约。

3、完善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比于银行,投资人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而非还本付息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正好符合投资人的需求。同时,投资人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有效的管理方式,规范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缩小信息不对称。所以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为此,首先要做的,是降低二板市场的准入门槛,创新交易机制,从而将二板与主板分离,建立一个真正的二板市场,以发挥其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

其次,要建立统一、完善、高效的企业上升和退出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的不同层级间的互动,让优秀的企业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市场,获得更大规模的融资,而让发展不好的企业降级到低级市场或退出市场,将有限的资本资源重分配给优质企业。

最后,要为市场中的企业提供完善的综合服务机构,帮助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规范了市场。

三、结束语

信息不对称,是抑制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所以针对这一个根源,建立与中小企业紧密相关的政策性地域中小银行,利用电子商务模式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规范和发展底层资本市场都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郭田勇,李贤文.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 金融论坛,2006,04:49-53

第9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范文

第一,发展不平衡,直接融资的发展滞后于间接融资。从央行1996年提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以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与融资体系完善的目标,但迄今为止直接融资比重上升的幅度依然不大,银行信贷依然是中国融资体系中不可撼动的主要方式。2010年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大约是1∶3,即在企业的资金来源里,直接融资占25%,这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这造成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缺乏弹性,风险过分积聚在银行系统。第二,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缺少有效的途径。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当能够同时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股份交易服务,在市场规模上体现为“金字塔”结构。我国的资本市场开办至今,虽然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含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多种股份交易平台,但主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很多,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数量很少,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我国的企业结构在数量上从来就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第三,运作效率低下,资源配置的功能没有有效发挥。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遭遇了流动性过剩问题,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这除了供给方面的原因外,资本市场的效率低下,资产配置功能无法发挥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资金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的话,那么这些资金不仅不能帮助实体经济发展,还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催升资产价格,引起资产泡沫。

二、私募股权投资的价值

私募股权(privateequity),是指非上市公司或私人公司股权,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公众股权(pub-licequity)。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是指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的一种投资方式,它将知识、能力、渠道和经验输送给企业的管理者和劳动者,优化了被投资企业的货币与人力资本的配置和组合。

(一)基于微观视角的PE的价值

PE解决了企业在吸引外部投资时遇到的三个问题:

1.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系统地阐述了问题。他们指出当管理者只拥有(或没有)公司股份的一小部分时,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便存在了问题(a-gencyproblem)。PE追求高额回报以弥补承担的高风险,在控制和激励管理者方面设计了很多有效的协议条款和措施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议清晰地划分了投资者、管理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通过对PE基金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来对管理者实现强激励强约束的对称。

2.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专业化的金融中介,PE基金通过投资之前的尽职调查和投资后的监控措施,全面全程实时动态地对受资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调研,分析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前景,把握企业成长发展的市场机遇,规避企业的内外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3.机会主义行为。Hart(1985)指出由于合同的不完备性,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起草一份包括各种不确定性情况的合同几乎不可能。即使起草了一份近乎完美的合同,外部投资者对这种合同的验证和举证也是非常困难。这将会导致经理人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机会主义行为。PE基金发展了一系列的独特工具来防止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如投资项目筛选、可转换证券、分期投入以及投资后的监控措施等。PE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些独特性,化解了公众企业资本运营中权责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多种内在缺陷,构建了企业内生平衡的激励约束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二)PE对弥补资本市场缺陷的重要作用

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给PE提供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PE对弥补资本市场的缺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解决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PE基金为企业进行融资,实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大力发展PE可以优化我国的融资结构,有效地在市场基础层面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弹性和活力。中小企业通过PE融资,不仅可以得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以从PE融资中获得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建立起适应市场需要的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成长,提升企业的价值。

2.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问题,促进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PE与资本市场之间是相互辅助、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市场规模上体现为“金字塔”结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为处于产业化初期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使中小型企业获得做大做强的资金支持,是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落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步。大力发展PE,能够带动我国的民间资本投资于不同行业各个阶段的中小企业,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3.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大量的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造成了过剩的流动性。大力发展PE,可以将过剩的流动性引入实体经济,将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使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PE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机制,不断地发现并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建议

PE基金对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

PE基金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公司型、有限合伙型、契约型。由于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规范,PE基金的募集和设立需要按照其组织形式援引各自的法律规定。如公司制的需要援引《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合伙型的需要援引《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由于这些法律或者规定并非针对PE的特点专门制定,制约了PE的发展空间。例如,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要求公司在成立初期存在相对较大的现金头寸,税后利益分配的限制也不符合PE基本运作的需要,而股东的优先购买权限制了股权转让的灵活性。因此,制定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完善系统的PE基础性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尽快出台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明确监管思路和监管方向

政府监管的目的应该是极大地减少各种经济行为的外部性,保护公众的利益,极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我国新修订的《证券法》《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对于设立不同形式的PE基金公司的人数作出了限制,但是对投资者资格的规定不够明确。美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值得借鉴,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只是为了解决市场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监管重点是对投资者人数及投资者资格的规范,而对其投资范围、投资对象、运作模式未作过多的限制。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具有一定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把他们的资金聚集起来,投资于未上市的股权,外部性很低,相应的法规完全可以约束双方的关系,因此不需要过多的限制。所以在PE基金监管方面,一是明确监管内容,要通过制度建设对投资者的数量和质量制定统一的标准,引入合格的投资者;二是明确监管部门,由一个单独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提高监管效率;三是坚持适度监管的原则,减少行政干预,政府的职责在于让所有的市场主体按照国家的规定来披露信息,而风险要由市场主体自行承担。只有这样,PE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资本市场才能够更加健康。

(三)加强产业扶持和政策引导

要促进PE的健康发展,为资本市场培育优质的上市资源,政府一方面要适当放开投资者的限制,如进一步放开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权利,允许和鼓励民营资本的积极介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采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PE以此为风向标,寻找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例如,美国政府为了鼓励高科技企业发展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曾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刺激了创新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了PE对相关公司的投资和扶持,PE退出后获得高额回报,也帮助企业实现了商业价值。在我国,针对私PE基金的税收问题,一方面是要避免双重征税,在这方面有限合伙型的PE基金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降低了纳税负担;另一方面是要对符合政策引导方向的PE基金适度地降低税率加以鼓励和支持。例如,可以针对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在政府认可的高新技术产业的PE基金,给予一定的税率优惠。通过这样的政策可以有效引导金融资本的投向,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四)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保证PE资本循环的基础,PE的发展要进入良性循环,就必须完善PE的退出机制,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我国PE过多地依赖公开上市退出,很多PE主要集中于即将上市的企业,这实际上不能充分发挥PE基金价值发现的功能。为此,我们需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还未达到公开上市条件的企业股权也能够流动起来。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有几千万家,真正容量更大的,门槛也比较低的,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是场外市场,这也是目前资本市场迫切需要完善的地方。2011年证监会在积极地推动新三板的扩容工作,国务院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三板有望成为未来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