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制作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非正规性; 电影; 电视;转型
在非洲的媒介景观中,过去20年尼日利亚录像行业的诞生和发展是最令人振奋的现象之一。瑙莱坞诞生于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它力图建构一种独特的制作和发行模式并在本土和区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将关注瑙莱坞录像制作和发行网络的非正规性、录像本身的特殊形式。
瑙莱坞诞生于尼日利亚胶片电影正消失的时期。然而,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电影产业的制作而言,它所制作的产品介于电影和电视之间。这种独特的融合给那些试图识别瑙莱坞作品的定义特征的学者和批评家带来了一些困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导致瑙莱坞被定义为“二等”电影产业以及一种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特征方面更为有趣的东西,而它作为媒体产品的特殊性却被漠视。瑙莱坞特殊性的定义不能忽略该产业最近所发生的转变。它的制作和发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正规的,它的美学和叙事方式是混杂和变动的。
一、非正规性和尼日利亚录像行业经济
在有关尼日利亚录像行业经济以及西非经济的讨论中,“非正规性”一词被无数次提及。但这一词的用法及定义经常被争论。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珍妮特?路伊特曼强调的,“形容词‘非正规性的’已成为一个描述许多经济事务和经济逻辑的统称”。这一称呼的广泛使用使得定义变得含混不清,甚至自相矛盾。“非正规性”这一特性在瑙莱坞录像行业上的滥用造成了一种特定的现象表达,并通过一些电影节在全球广为流传。根据这一表达,瑙莱坞录像行业就是一个没有受到管制的经济冒险活动,并且该活动是无计划的、非专业的。该行业运作模式的特殊性通常被认为是诸多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偶然结果,并且该行业被认为是一种剥削体制,被“快速致富”这一心态所控制。
当我们谈论“非正规性”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指一些“无管理”或者“非官方”的经济活动。在一般的用法中,“非正规性”已成为“无组织”的同义词,通常和“边缘化”“非法”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对一些“非正规性”的现象进行更为仔细的分析后会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非正规化的经济以及流通网络实际上具有高度组织性,它们通常占据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非洲或后苏联地区),并游走于合法和非法之间。尽管瑙莱坞录像行业的经济结构大体上来说是无管理的,但参与者(制片人、导演、演员、技工、营销人员)之间的关系却是有着很强的组织性的。
瑙莱坞录像从业者是在一种体制的裂纹和裂缝之间活动,他们被迫去适应这一环境,并创造性地对之做出反映。这一体制根本没有预见到他们的存在。瑙莱坞的发展未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政府通常将它视为一个麻烦,而不是尼日利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源。这样一种在间隙中进行的运作模式是瑙莱坞产业经济“非正规性”的构成要素。此外,瑙莱坞产业的经济以及非正规的运作具有一种根茎组织,而正规经济具有一种能够识别组织中心的结构。非正规经济体制以一种分段结构来运转,在这一体制下,相互联系的网络通过许多节点来相互作用并不断转变自己。这一方面突出了瑙莱坞非正规性的另一特征:流动性。瑙莱坞录像行业的经济和结构快速转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状况。这种流动性是一种资源,同时也被看成是一个弱点。瑙莱坞录像行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实际上使得它非常脆弱。在尼日利亚这样的环境之中,版权制度一直以来都无权威性。模仿的电影大行其道,未受到任何的管理,使得该行业的非正规经济陷入一种饱和与瓦解的循环之中,管理的缺失已严重威胁到整个体制的生存。
在尼日利亚媒体环境之中,非正规性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间隙的、分割的、流动的、根茎的、脆弱的经济运作模式,它在尼日利亚的经济之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而非边缘地位。
二、小屏幕电影:定义瑙莱坞媒体模式的特殊性
1992年,肯尼斯?奈布制作出第一部风靡瑙莱坞的电影Living in Bondage并直接将它发行到录像市场。这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被认可,它可以填补电影和电视所留下的鸿沟。之前的媒体体验在这一国家被转化成一种新的形式,并且这一混合产品很好地适应了尼日利亚后结构调整社会和经济的特性。
这一媒体形式的特征是什么呢?发行模式是瑙莱坞的标志。瑙莱坞的录像作品被直接发行到市场。通过这种发行模式,制片人可以给那些对电视节目失望的观众提供本地内容,同时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这些内容,特别是在一个社会不安全感广为传播的时代。
尼日利亚的录像制品在社会的最底层最为流行,底层人民经常买不起正版。因此,当地的影碟出租店、录像厅成为最受欢迎的观看地点。和社区观看中心一样,这些观看地点的观众体验到的是一种公共的,而不是个体的接受,近乎于在电影院看电影。如果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外国电影录像的商业化给影碟出租店和录像厅带来了发展的空间,那么瑙莱坞的录像作品就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观看习惯,并将之变成本地制作内容的主流发行方向。
这种发行模式的非正规性也和尼日利亚电影人独立发行电影的实践有关。在电影胶片时期,电影导演会带上他们的电影到全国各地放映以便更好地防止盗版、控制放映收入。在录像带时代,这种未在电影院放映过就被的策略可以让他们绕开由电视预算危机和电影院瓦解所施加的约束。一方面,这种非正规的发行模式降低了电影作品在媒体市场上的可获得性(一个导演不可能像官方胶片发行商那样去发行自己的电影,一个录像带营销员不可能接触到一个电视频道所能接触到的观众);但另一方面,这成比例地增加了导演和制片人的收入,因为这减少了发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以这种方式,瑙莱坞的录像模式从胶片电影的发行和展映模式中以及尼日利亚的早期电视中借用了一些东西(非正规发行以及公共接受)。但同时它具有一些独特的元素,比如和观众之间具有一种新的时空关系。录像作品可以独立放映,不需受到审查委员会的限制。这种转变可以让瑙莱坞的录像作品绕开后殖民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控制。尽管审查委员会会监控电视以及胶片电影,但它不会去处理这种新媒体模式所产生的问题。
瑙莱坞这种电影和电视的重新组合就是一种“小屏幕电影”。它的制作模式具有可获得性、间隙性和非正规性,它的放映具有集体性,它的材质具有可携带性,它的发行难以管理,偶尔会采用政治手段。
三、录像行业经济的正规化:
新的发行体制及其局限在过去几年中,制作英文片的瑙莱坞录像行业陷入了一个深深的制作危机。该危机或许将瑙莱坞带出录像繁荣的时代,也使瑙莱坞的录像行业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
该转变和尼日利亚电影审查委员会所采用的新发行体制有关。瑙莱坞录像行业经济的非正规结构是该制作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非正规的发行实际上影响到该行业的收益,也就意味着新片的预算会减少,新片的质量会越来越差,观众也就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从而将该行业推向更深的经济混乱之中。
按照这一逻辑,新的体制要求所有的发行商拥有一个许可证,以便监控发行并保护其合法收益。许可证费会根据一个发行商所关注的市场份额(全国的、区域的或本地的)而有所不同,这样就生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经济结构,在这个结构里,一个人想控制的市场份额越大,他所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该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市场规范化,同时可以减少参与其中的人的数量,提高从业者的商业专业化水平。
2007年,该新体制一实施就造成了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影从业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些制片人和市场销售人员申请了许可证,但很多人却并未申请。这样就逐渐破坏了该新体制的效力。
新体制所提出的正规制度和从早期就调节该行业经济的非正规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使得两者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从而将尼日利亚的录像带行业经济带入一个停滞的境地。
四、永不结束的转型:
从小屏幕电影到卫星电视和复合式影院尼日利亚电影审查委员会新发行体制失败后,出现了两个媒体转型主角:南非卫星电视公司Multichoice和尼日利亚连锁电影院Silverbird。
Multichoice 是一家提供数字卫星业务的公司。2003年,它在非洲大陆开播了一个全新的频道“Africa Magic”,该频道播放的电影几乎被尼日利亚电影所占据。尽管瑙莱坞的电影从业者对它的引入颇有微词,但实际上它推动了瑙莱坞电影在国外的流行,并且让瑙莱坞逐渐从原有的发行媒介――录像带中分离出来,将名字写进电视媒介中。
1998年,瑙莱坞的电影开始在电视频道AIT和许多地方频道播放。但所有的这些频道从不支付播放费用。电影制片人期望电视台能播放他们的老影片,但作为回报,电视台应开播栏目来推销他们的新作。这种具有交易性的合作在电视台和瑙莱坞的制片人之间产生了相互怀疑的氛围。这就减缓了瑙莱坞向电视转型的速度。
在这一环境之下,Africa Magic频道的引入逐渐改变了尼日利亚的媒体景观,开创了电影和电视企业合作的先河。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由MNet(Multichoice的姐妹公司)所制作的肥皂剧Tinsel。这一由瑙莱坞明星主演的肥皂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证明了电视作为发行渠道的经济可行性,并让无数瑙莱坞企业家调整自己的方向,转向电视制作。
Multichoice对瑙莱坞转向电视制作的过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Silverbird却对尼日利亚电影文化的重新引入起到了关键作用。2004年,第一家Silverbird复合式影院在拉各斯开业。该影院的门票很贵且只放映外国影片,当它开业时,没有人认为它是瑙莱坞的转折点。之后,众多放映外国电影的复合式影院在尼日利亚开业。瑙莱坞的制片人和营销人员指责这些电影公司忽视了本地的影视产业,而这些影院的老板辩解说,瑙莱坞的技术水平还不适合宽银幕,如果达到了技术水平,他们还是很乐意去放映瑙莱坞电影的。因此,许多制片人开始制作更高预算的电影以达到电影院发行的标准,好的票房成绩让很多制片人相信,回归电影院发行是解决制作危机的有效办法。之后,尼日利亚的高成本电影增多了,出现了尼日利亚电影的“新浪潮”。然而这一“新浪潮”的出现只代表该产业制作的一小部分,它所带来的转型却对录像行业的整体结构有着长远的影响。电影院发行的成功推动许多企业家投入到电影院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新建商业影院,新建社区电影院。这种录像向电影形式的转型在未来的几年中会加速。
[参考文献]
[1] Odukomaiya,S.Television and film drama production and presentation in Nigeria[1900―2002][M].Abeokuta:Link Publication,2005.
[2] Larkin,B.Signal and noise: Media, infrastructure and urban culture in northern Nigeria[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8.
关键词:网络电影;传播;电影
网络电影,也称“网上电影”,顾名思义,是在网上放映的电影。但是,仅仅在网上放映电影,还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2000年5月,据称是全球第一部网络电影《量子计划》出炉。《量子计划》是全部数码制作,片长只有32分钟。2000年5月5日在作全球首映。同年6月,好莱坞全数字影片《405:惊魂时速》上网首映。仅一周时间,便有25万人次下载观看了该片,尤其在与iFilm公司签约之后,《405:惊魂时速》更是创下了100万次下载的空前纪录。iFilm公司程序设计部主任称,《405:惊魂时速》堪称个人制作网络电影的开山之作。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关键词】微电影 传播诉求 特点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95-02
【Abstract】In the digital age, micro film is a new art products in the new technology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the past two years, it has great progress i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that we accumulate some rational thinking and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n micro film.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som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and explores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dema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film, starting from its spread subject claim.
【Key words】Micro film Communication demands Characteristic
微电影近两年的发展态势可谓迅猛,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专业影视制作团体、视频网站摩拳擦掌,在投资、制作和平台建设方面似有风暴欲来之势。各类微电影节和微电影大赛对微电影进入公众议题空间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也很好地汇集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思考和促进了创意人才间的交流。
目前大家对微电影的界定不统一,对微电影的定义差异主要集中在片长限定方面,有的学者定义时把微电影限定在十分钟以内,有的限定在五分钟以内。本文所谈的微电影(Micro film),主要指具有电影的制作规格、艺术元素、策划手段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投资成本小,片长超短,在三十分钟以内,主要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宜在移动状态和碎片休闲时段下观看的视频短片。本文根据微电影的最终传播目的和产业模式将现阶段微电影主题分为三大类:商业诉求类、情感诉求类、职业诉求类,着力分析不同传播诉求的微电影的特点和发展完善之处。
一、商业诉求类
商业诉求类微电影的拍摄和传播服务于商业主体的组织文化宣传或产品品牌营销而推出的广告电影,实际上就是将商业卖点和受众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视频广告。如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香奈儿的《秘密情史》,益达的《苦辣酸甜》等。
此类微电影往往投资成本较高,制作精良,故事的主题、场景和企业文化或者产品品牌内涵水融。对观众来说,微电影以情节制胜,它又比普通电影植入营销更加自然合理,它可以围绕企业专门设定情节,当然这些情节也是以满足观众娱乐休闲为目标的,因此微电影可以比较轻松自然地将企业的品牌信息融入到情节当中。[1]将广告商业诉求和电影艺术美感融为一体。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可以和客户协商,共同创造、挖掘开发大家共同的价值观。[2]贾樟柯监制的《爱的联想》系列,“十二邻”、“科学松鼠会”、“多背一公斤”源于联想集团“联想青年公益大赛”的获奖项目。联想品牌本身成为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这就将商业宣传非常自然地交融在作品的艺术性和公益性展示中了。
此类微电影可以摆脱硬广告在传统媒体播出时常遭遇的平台和时段限制,其故事性强的表述特点可以消解观众对广告的本能心理抵触。创意独特、制作精良的广告电影可以将企业或品牌理念浸润在电影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运用电影的悬念、巧合、讽喻等桥段,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让品牌演绎更全面、文化意蕴更深刻,解读元素更生动、丰富,从而俘获观众的注意力和品牌认可,实现品牌营销的目的。另外,微电影在新媒体上的投放费用低,且呈发散式传播,较易形成显著的影响力。再者这种网络链接转发,既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推广了产品的品牌内涵,又搜集了转发评论中对品牌的市场意见回馈。这种评论清晰直观,是一次低成本、高效能的市场调查,为新产品改进、研发汇聚建议和意见。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对真诚面对它的主体的附加馈赠。
品牌营销类微电影往往是知名导演、演员以及专业制作班底参与完成,制作费用不菲,因而对创意的要求非常高;否则就会增加企业通过微电影推广产品和企业文化理念的风险。微电影在品牌营销中的运用不可盲目模仿攀比,一定要找准故事诉求和品牌内涵的结合点,不能让视觉冲击和故事流淹没了观众对品牌理念的领悟。
另外,以城市文化品牌宣传的微电影也开始悄然兴起,很多城市开始利用电影故事和城市特色、地域优势与市容风貌相结合,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城市发展名片。武汉市首部城市宣传微电影《岸边的记忆》,以爱情为主线勾勒武汉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格调,对城市历史、美食、交通等特色体验进行了简洁清新的展示。该片的电影结构和情节设置能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城市形象推广效果极佳。
二、情感诉求类
[关键词] 分类 美国电影 设计 作用
电影是一种在时空转换与变化中的视听艺术。在电影中,服装主要是通过款式造型体现影片及其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民族区域特性;通过服装的色彩表现影片及其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心理变化等人物的内在特性;通过服装面料的外观性能体现人物的地位、身份等社会属性。电影服装艺术源于电影业的兴起,电影作为一种向大众传递文化、艺术与现实的媒介,一百多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电影服装艺术的研究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电影而言,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承载了整部电影的基础,而服装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同时也是人生舞台的道具,在某种程度上能推动电影的发展。影视服饰的发展就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真实写照,服装和演艺活动的完美结合,是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互相渗透和组合,是彼此的延伸和链接,是多学科的重组。它折射出社会历史背景、人文风俗、价值观念和审美力等。
一、概述
服装的种类很多,有实用装、表演装、概念装等,而电影服装是表演装中的一类,必然与影片中人物的年龄、职业、地位、性格等,以及其人物所处的年代、地域、民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往往还和影片的类型、题材有着很大的联系,具有表演装的特性,要根据演员在影片中所处的位置、扮演的角色来设计服装,从而形成了古代的、现代的、现实的、神话般的、本国的、外国的、少数民族的、其他种族的等等极其丰富的服装类型。关于电影服装的定义,目前国内相关文献资料中均有不同,主要有两种:一是《服饰百料辞典》中把电影服装定义为特定电影里的特定演员所穿的特定服装。这种服装是随着电影中大的时代背景、小的特定环境、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二是《世界服饰词典》中电影服装的定义是使电影中主要人物的衣着符合整部作品的环境气氛,并突出主人公的服装。前者主要是对电影服装做了较为全面而整体的定义,但无中心;而后者则侧重于整体中的主要部分,即主要人物的定义,缺乏整体全面的阐述。应将两者定义结合于一起,在全面整体的基础上有重点、有中心地对电影服装艺术加以总体的论述才是最理想的定义。
电影服装与一般的生活服装一样,有很多品种,也可以依照不同标准,有很多分类方法。可以按影片人物的各种属性分类:按人物性别可分为男装、女装;按人物年龄可分为老年装、中年装、青年装、少年装、儿童装等;按人物职业身份可分为军人装、律师装、法官装等;按人物、角色在影片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人物装、次要人物装、群众演员服装、道具装等。还可以按影片叙述的时间来分类:古代电影中有远古、上古、中古服装;近代电影中有17、18、19世纪的服装;现代电影中的服装可以分为20世纪、I战时期、II战时期的服装;当代电影中流行的服装;未来时代尚未产生的服装。还可以按影片类型分为喜剧片服装、动作片服装、歌舞片服装、战争片服装等。
二、服装艺术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
美国电影是伴随电影放映机的诞生共同成长的,美国电影史是一部较完整的电影史,其电影服装的发展史也是较为完整的。上世纪从30年代起,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好莱坞则更是群星云集、人才辈出的世界电影文化中心,是制造明星的梦幻工厂,是导演、设计师等艺术家施展才华的地方。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更是电影界的盛事,全世界的影迷都为之倾倒。其中的最佳电影服装设计奖更是每一位电影服装设计师梦寐以求的辉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1.起步阶段
这个时期主要是解决电影的硬件技术,电影中的服装设计有些无足轻重。演员们的衣橱里仅有一些适用于当天拍摄的简单服装,也就是说,演员们要为演出而自备服装。在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影片中,演员莉莲・吉斯的服装,是由其母亲为她设计并且亲自缝制的。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片人进行了精细的分工,布景、美工、服装、特技、录音等部门常年雇佣各行专家。至此,美国电影才开始确定了电影服装的种类,设置了电影服装设计的专职人员。
2.辉煌时期
电影成为新的产业以后,美国电影中的服装开始有了重要的地位。为了建立明星制,培养观众喜欢的演员,电影制片公司让他们穿上富有魅力的服装。在各公司的制作费用中都开始包括巨额服装费用,设置服装部。制定这种组织机构的先驱者是制片人兼导演撒西尔・内得米尔,早在1920年他就提出电影成功与否是与明星及服装分不开的。
从1930年起,电影成了活动的服饰杂志,引起了世界女性的注意。这时期明星与服装已有了密切的关系,然而,尽管美国电影和好莱坞制作人已逐渐认识到了服装艺术对塑造电影人物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此时奥斯卡的光环仍未照耀到明星的服装上。
3.第二个辉煌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电影经历了困顿和低谷之后,出现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由旧好莱坞走向新好莱坞,迎来了第二个辉煌时期。旧好莱坞的经典模式逐渐由新生代的导演所开创的新好莱坞类型模式所取代,其影片的类型和题材也随之转变。
此时设计师更着重以服装造型来刻画人物内在心理、气质性格等,电影圈中的明星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无论她们是在银幕内、还是银幕外,都倍受人们的关注,无论她们在影片中的服装和饰品,还是生活中的穿着或打扮也都成为了人们竞相摹仿的对象,服装艺术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发展。
三、服装艺术在中国电影中的应用
我国的电影事业近年来在人物服装造型方面已有很大进步,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其中之一就是最佳服装设计提名。此外,随着我国影视业的不断发展,电影中的服装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79届奥斯卡提名揭晓《满城尽带黄金甲》入围服装设计奖,打败了《追梦女郎》、《绝代艳后》及《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等强劲对手,当选“历史类最佳电影”。《黄金甲》被称为华语史上最昂贵最华丽的电影,群众演员都不放过,衣衫的华丽和面料的质感,就足以想象了。
在我国,“瑰秀旗袍红颜俏”形容的是过去旗袍女子的如花妙颜,旗袍是中国女性的经典服饰,在中国电影中应用广泛。电影《花样年华》以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其中的旗袍就是代表往年情怀的一场旧梦,张曼玉身着20多套玲珑多彩的旗袍,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女人的优雅气质。在幽暗的灯光下,当张曼玉不断变换着旗袍的颜色和款式时,人们仿佛看到一个东方美人的古典气质。开始的那几套较为艳丽的花旗袍,使主题应然而出。旗袍紧紧包裹着女人的曲线,张曼玉那高高瘦瘦的身段,摇曳生姿,但又小心翼翼,就像旗袍衣领下掩藏住的那段白晰的项颈,坚守自己固有的姿态,而又不为人知。人人都记住了在苏丽珍、周幕云之间那一段没有启齿的爱情,那些在邻舍的麻将声中隐去的火焰种子,于是无法忘记在旗袍的衬托下苏丽珍的腰肢所散发的诱惑,忘不了在婉转镜头之下、怀旧场景前,随着精美旗袍的来去而逐渐淡出的花样年华,也断然不会遗忘在旗袍的光焰下绽放的那段令人不舍的爱情。
四、电影中服装艺术作用
电影圈与时装业越来越频繁地交往着。尽管电影服装设计与时装设计有较大区别,但艺术总是息息相通的。基于电影服装设计的挑战性,越来越多的知名服装设计师被吸引加盟到电影制作中来,他们与电影演员一起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着装观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首屈一指的电影服装大师阿玛尼,不仅在服装领域里创建了自己的帝国,而且迄今为止已担任了60多部电影的服装设计师,成为好莱坞银幕上下都辉煌的设计师。明星、时装界、电影圈的交互作用为我们创造着艺术与时尚,也为商家提供了无限商机。
电影服装来源于生活服装,同时也经常渗透影响着生活服装。电影中的角色穿着电影服装,在摄像机面前扮演着人生百态,他们演绎的正是在观看电影的每一位观众生活中发生的事,既然演员扮演的是不同生活中的人和事,那么演员的服装自然也是不同于电影服装,是根据银幕剧作所规定的情景所设计的服装,它是具有剧作因素的生活的服装。典型的人物服装,是受到一定时间、空间等因素制约的。因此,尽管电影中所刻画的大多数人物是身着日常生活服装,但这与现实中的社会人所穿的日常生活装是有一定差异的。电影服装是塑造一个成功角色的主要构成部分,它通过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电影内容。在电影中,服装是决定一个角色外在的常用手段。因此,电影可以说是观众生活的一面镜子,电影服装也正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后的生活服装。
参考文献:
[1]潘健华:演艺服装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李达义:好莱坞电影梦工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3]刘冬云:影视服装设计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04(6)
2010年年底,一部追忆逝去青春,重拾梦想的微电影《老男孩》一夜之间在网络爆红。这部只有43分钟的“微电影”自上线以来便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席卷了整个网络。其过亿的点击量掀起了一股微电影的浪潮。2012年5月,蔡明亮的微电影《行者》在65届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进行展映,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也首次开设了微电影奖项。
微电影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微电影概念诞生后短短两年间,从网络草根的自娱自乐到知名导演的参与制作,全国掀起了“全民微电影”的风暴。
随着微电影的流行,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商开始利用微电影进行推广传播。微电影迅速地,成为时下最热的广告营销手段之一。那么,微电影的魔力到底在哪?它的流行奇迹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为此,记者采访了著名微电影制片人、导演&微微网CEO雷荣祖老师。
什么是微电影
《企业商学院》: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微电影”,但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它的准确定义,也有人说微电影就是一种草根艺术,难登大雅之堂?您怎么看?
雷荣祖:微电影是一个“娱乐快餐品”。无论什么电影,它都属于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是一个娱乐的产品。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电影作品,当作自己娱乐身心的一种方式,但空出来许多碎片化的时间无法消费。基于互联网媒体下的传播特性以短见长的微电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也不足为奇。微电影就以10~20分钟的优势时长,完整的情节故事,高标准的制作内容,填补了观众的一个视频观影诉求。这就是微电影的定义。
网络视频在互联网上经历了一个时代,由恶搞起家,DV时代的孵化,情景剧下的催生,才得到了微电影这样的宝贝。微电影应该是赋予电影产业精神的文化产品,并非草根艺术。从创作端来考虑,也是国内青年导演及创作者的希望。这些就需要媒体或播放平台的审视,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微电影作品,其主题能真实反映社会现状,与读者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微电影≠网络短片
《企业商学院》:很多人会习惯把微电影叫作“小短片”或者就是“广告营销”这样对吗?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微电影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根本区别在哪?
雷荣祖:如何理解微电影,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片子的长短来讲叫“小短片”也没什么错误,但要把微电影等同于网络短片,实有不妥。虽然微电影放低了电影拍摄的门槛,却没有放低其制作的水准。当专业的微电影制作机构纷纷出来后,从编剧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力求专业化,这时,微电影便从随性的个人自拍渐渐上升到电影层次。
从营销角度来讲,微电影在营销圈子中,属于影视娱乐营销。从制作端的角度来讲,我们更认同微电影“电影级”的手法。微电影也是新媒体下的产物,与传统广告相比而言,更加的人性化,较适合于目标受众进行情感沟通。微电影为什么会“火”起来
《企业商学院》:微电影为什么会红起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热爱电影事业的年轻人投身于制作这种小成本独立拍片的行列?微电影营销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品牌商尝试和采用?
雷荣祖:互联网5.4亿的网民,视频应用已经超过了搜索应用的使用频次,大概4亿的网民在互联网上用自己的时间消费着视频内容。微电影以优质的内容为核心,“火”是必然。而投身这个行业的人也都是带着影视梦想在前进。至于微电影营销,这么多人在观影,睿智的品牌方怎么会错过一次娱乐营销的机会。
而且微电影接触的都是80后和90后年轻群体,也自然会成为各品牌商家非常看重的营销目标受众。
如何打造微电影,是一门学问
《企业商学院》:如何打造微电影,让微电影既好看又具商业价值?我想这不仅是你们这样的微电影制作公司,还有很多想进行“微投”的企业们都关心的话题了。
雷荣祖:无论什么形式的电影,都要考虑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受众。微电影的受众是比较微妙的一个问题,商业化的微电影,说到底是在用巧妙的娱乐来影响消费者购买。所以,只有先选择好受众,微电影的制作以及推广方式才会相应匹配。
不论是微电影植入,还是制作,首先项目主控方要对品牌理念有深度的了解。其主要负责人员,必须非常明白通过该内容的制作,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要塑造的品牌形象是什么,要达到的传播目的是什么,在沟通的角度和方向上,都要能够很好地把握。
微电影营销的关键:内容+制作+传播
《企业商学院》: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去选择微电影营销的新型方式来进行传播,那么,微电影是如何成功传递品牌价值呢?
雷荣祖:商业微电影有两种品牌传达的方式,一则品牌理念精神传达,一则有品牌植入元素宣传。根据品牌方面现阶段的情况可以进行分析更适用于哪种情况。
微电影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内容+制作+传播”的路线。因此,一个好的微电影营销必然至少具备了以下三点当中的某一点。
第一是内容。优质的内容是微电影成功的核心。在微电影的表现上,一定是潜移默化地把品牌和产品的精神带出来。
第二是制作。专业化的制作也是关键。有了好的内容、创意,需要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去包装这些内容,以便达到更好的可视化效果。
第三是传播。微电影的成功最后靠的一定是传播。如果没有很好的引爆点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就算是佳作也很有可能被迅速淹没。所以永远不要相信一部拥有好的内容的微电影,会自己传播出去。内容营销、情感营销是微电影的主要形式。
《企业商学院》:您能为我们举个微电影营销做得非常成功的案例吗?
雷荣祖:微电影与品牌宣传相结合的案例很多,已经成为一种营销手段。以桔子水晶酒店为例,艾瑞网是这么报道这次十二星座微电影营销的,“一部微电影火了一个酒店”,整个营销到现在为止,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破亿,口碑营销的效果在不断扩大。伴随着与新浪微博病毒营销的配合,微电影为桔子酒店带来了入住率100%的增长。
微电影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黄义达献上最新动人音乐诗篇……
距离推出上一张专辑《专属密码》已经一年八个月。有人说隔了那么久,是因为黄义达写不出歌来。听见这样的“关心”,Yida用微笑嘲讽自己:“那个时候一坐下来,一天随便写也能写出10首8首,曾几何时写不出歌来了?写歌可是我的命耶!”为了写歌做音乐,Yida可以整天足不出户,24小时坐在电脑前研究新的音乐软体和新的乐器音色效果,饿了随便吃泡面或面包果腹也不以为意,对黄义达来说,歌,只有写太多,没有写不出来的时候。
熟悉Yida的人都知道,他的音乐都是有情境、有故事的,就像大家第一次听到他的作品:《地下铁》电影主题曲。那旋律就像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的名称:“无法定义”。曲风无法定义,却绝对令人印象深刻,绝对黄义达,让人不自觉地深深刻进脑海里。第二张专辑中与莫文蔚合唱的《Set Me Free》又是电影《机战未来》的中文版主题曲,一度让影迷惊艳。
黄义达一直想做的,其实就是电影配乐。他创作的歌曲,每一首都像一部迷你电影。他在歌曲里尝试不同的音色、效果、曲风、编曲方式,外人看来没有规则可循,但是对他自己来说,只是在测试自己的极限,不断用更新、更特别的声音来描绘脑海里一部部电影。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营销
从2010年开始,充满草根气质的微型电影开始登堂入室:去年底在网络上一夜走红的微电影《老男孩》,背后是雪佛兰的冠名,姜文执导的《看球记》是与佳能合作,而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和莫文蔚主演的《66号公路》,则是凯迪拉克的定制作品——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微电影”的概念应运而生。微电影凭借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更为优越的表现形式,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品牌营销新阵地。
关于微电影,尚无专业文献对其进行描述,相关网络资料把其定义为: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1]而商业定制的微电影以其精良的制作和大牌明星的加盟等优势,借助于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日渐成为了微电影市场的主流导向,成为新媒体品牌营销的一枝独秀。
一、微电影品牌营销迎来“春天”的原因
1、新媒体拓宽了新渠道
当前,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快速发展,微电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消遣娱乐道德方式,其播放平台主要是新媒体,使人们观看更加方便快捷,不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媒体也越来越呈现出移动性、互动性、个性化的特点,3G、多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也让更多受众接触到网络媒体,增加了微电影的传播覆盖面。随着微电影传播的升级,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会越加密切,甚至和消费者达成互动,让消费者决定故事的走向,促进该品牌产业的赢销。
2、交互性主动传播,受众参与性强
具有很强购买力的年轻网民很多,微电影凭借其创意微电影凭借其创意一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情节好的,甚至可能产生网友的自发传播,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观众在欣赏观看的同时进行转发和分享,实现快速扩散的病毒营销效果。相比较于传统的广告形式,通过微电影进行的品牌传播不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抵触。
3、内容营销逐渐被重视
如果一定要说微电影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那只能说消费者创造了这个需求。微电影是一种相对柔和、寻求观众共鸣的营销方式。微电影传播的目的与普通的广告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不旨在宣传产品本身的设计或性能,而是分享一个故事,展现一种生活情趣与状态,缔造一个梦想,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以此达到赢销的目的。但是在微电影的创作中,要平衡好商业和内容的关系。除了唯美的画面、精致的构图,动人的音乐和语言,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真实,还有在真实基础上建构出来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依靠着朴素真实的内容一节节缔造起来的,由此构成了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建构的理想主义的品牌形象。
二、微电影营销发展策略
1、凭借短小精悍的故事与企业文化实现完美对接
随着微电影的火爆传播,要使影片从众多短片中脱颖而出,当然要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取胜,才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既然要以故事取胜,就不能停留在过去传统电视广告和影视剧的层面,更是要关注消费者内心需求,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微电影的作用是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价值、精神,通过企业的LOGO直接或间接地向观众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然而,光有简洁精悍的故事情节还不够,微电影内容还应该与企业文化气质相符合,将生活的细节作为故事的引线,让观众在看的时候,自己对号入座,不仅巧妙地宣传了产品,还恰到好处的引出了生命的本质意义。微电影是在电影的基础上发展和成长的,一定程度上还要符合电影制作的原则,内容尽量选取吸引眼球的故事。同时也要意识到微电影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微电影的内容。
2、发展多种营销渠道,打造立体网络传播模式
和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制作周期短、成本低、投放快,最重要的是无票房回收压力,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一些新媒体—3G手机、移动电视、IPAD等。受众媒体逐渐碎片化,打通各个营销渠道对微电影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互联网、手机网网民逐渐增多,由此可见未来新媒体平台播放将对传统的电视媒体、院线媒体产生强烈的冲击,微电影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抓住各自的优势,展开交叉立体传播,将电影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有效结合在一起。
3、研究观众细分市场, 注重微电影品牌开发多样化
微电影品牌意识建立的关键应该是树立以“观众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 将“消费者研究”真正融入到微电影的精神之中。我们可以用人口学的(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 、心理学的( 价值观、文化取向) 和行为学的( 消费行为模式、一般行为特征) 指标来定义或者标示出不同消费者群的特点。消费者对微电影产品的消费心理与某些消费品也有些共同之处。如同样消费烟草, 不同人消费烟草的动力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个烟草的品牌, 到底是要通吃还是主打中间的某一群人? 我们可以把抽烟分成三种人, 一种人抽烟他是为了自我放松, 他希望通过抽烟来减轻压力;第二种抽烟为了表现自我, 新生代抽烟群体里这个因素的作用很大;第三种抽烟是注重社交型, 就是为了社会交际。
同样, 微电影消费行为也可能包含多种消费需要和习惯上有很大区别的群体, 因此在他们中间找到某个特定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就很有必要。虽然很多人想通吃市场, 但实际上并不可能成立, 每一种消费群看微电影的动机和需求不同, 没有一部片子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果它期望这样做, 往往会形不成品牌,只能在市场竞争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形成一时的“从众效应”而已, 而无法通过品牌效应形成具有消费忠实度的观众群落。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 应该将产品的物化功能与文化内涵联系起来, 并籍广告、公关、促销等传播手段, 将目标对象心中最珍贵的、最难以忘怀的那部分情感, 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 其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描述出来。赋予产品这些消费者喜欢的内涵和意义, 建立目标对象对品牌的联想。
微电影作为广告与电影跨界的产物,彻底的拜托了枯燥乏味的传播方式,淡化了广告的外在特征,消解了受众的抵触心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受众传达广告诉求,潜移默化间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电影将会成为每个企业都必备的营销手段,在企业的产品营销以及品牌战略传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诚然,微电影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发现探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6):9-13.
【关键词】微电影;发展现状;产业化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04-01
随着微博等信息分享平台的兴起,在网络上分享自制短剧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出于个性化的需求,人们逐渐开始不再满足于大荧幕与大制作所带来的感官体验,而是向具有个性化订制特征的“微”事物表露出兴趣,这标志着新时代媒体环境中,“微”时代的到来。
一、微电影发展现状
(一)现状分析。微电影从兴起到大热,其发展时间较短,然而其影响力却日益扩大。胡戈在2006年,对电影《无极》进行重新剪辑,创作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一网络短剧。可以看作是微电影的雏形。而由吴彦祖所主演的广告《一触即发》,则是真正意义上,可以以微电影命名与定义的影片。其具有时间短、真人拍摄、情节与人物设置简单等微电影特征。由于微电影的制作周期短,资金投入少,情节简单容易掌控,具有亲民的特质,使得一些专业或业余影视爱好者,自己开始拍摄电影,并将所拍摄好的影片向网络上传。依托网络的强大传播效果,使得微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得以广泛流行。也令一些专业人士产生了兴趣,参与到微电影拍摄中,从而使得微电影拍摄呈现组织化与专业化特点。
(二)趋势分析。微电影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内容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整的讲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故事。从而失去了影院上映的机会,无法如同电影一般获得巨额收益。另外,如今的微电影为了盈利,只能采取广告植入的方式。在短期来看虽然能够支撑起微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大量的广告植入,会使观众逐渐失去对微电影的兴趣与期待,从而降低微电影的影响力,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微电影的拍摄还缺乏专业技术,许多微电影制作者,虽然有良好的创意与剧本,然而其拍摄设备与摄影水平、后期处理水平有限,无法为观众呈现出高品质的视觉体验。因此,为了微电影事业能够获得长足发展,所以迫切的需要引入专业技术与设备。另外,要强化品牌意识。微电影制作以品牌的形式呈现则会使该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通过品牌信誉的积攒,能够使观众忠诚度提高,从而坐拥微电影的受众群体,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微电影发展的另外一项重要趋势,就是商业化。传统影视剧中,广告植入的形式多为硬性置入,使得观众对广告反感并产生不满的情绪。而微电影时代的广告植入,多为软性广告。将广告信息与微电影剧情有机结合,在吸引观众兴趣的同时,也起到广告宣传的效果。
二、微电影产业化路径分析
(一)自身定位。微电影的自身定位,从兴起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由于微电影近年来与商业广告的合作频繁,导致一部分人认为微电影属于广告的加长版。而微电影制作与爱好者则认为,微电影,顾名思义,应该是一种微缩版的电影。由于在微电影中保持剧情与广告置入的平衡极为困难,使得广告植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微电影。而一旦微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在大量广告植入下流失了观众,则其暂时性的商业收益都无法获得,所以未来微电影的发展,应当以电影艺术作为自身定位,这样才能不伤根本。
(二)内容创新。微电影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这一艺术形式能够承载人们大量的创意。因此,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是微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随着微电影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微电影种类的日渐齐全,但在剧本创意方面却陷入停滞状态。而商业化的批量生产,更局限了微电影制作者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热情。所以未来微电影的发展方向,应该逐渐转向剧本内容的创新与完善,以及拍摄形式的多样化,从生活中挖掘出具有独特性的人物和事件,提高微电影的艺术价值。
(三)产业链条。为了提高微电影的制作效率,拓展微电影的创收渠道,可以从微电影制作过程以及衍生的相关产品两个角度出发,形成全产业链条,使得微单影制作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获利,从而建立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既能提高微电影的质量,又能提高收益。
三、总结
微电影是一种电影的微缩版,不同于过去的DV短篇,它试图通过有限的时间,将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目前,微电影还处于萌生与发展的状态,其未来能够发展到何种地步,值得人们期待。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微电影未来的产业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为微电影制作者提供借鉴与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利平.微电影产业化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4,35(1):20-22.
[2]史兴庆.微电影的产业化探析[J].传媒,2014,11(08):
[关键词] 手机电影 必然性 手机电影时代
如今的手机早已不单单是通讯工具,随着3G时代的到来,这种“带着体温的媒体”在具备了短信、语音、彩铃、WAP、网络社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基础上不断与其他媒介相联合。继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新的应用方式之后,手机又与电影联了姻,这使得电影家族中又出现了新的成员,它的名字叫“手机电影”。
所谓“手机电影”,目前没有官方定义。有的人将其称之为“大号活动彩信”;有的则认为“手机电影”是一个旧酒装新瓶的概念。概括来说,目前较为流行的含义主要有两种。其一,通过网络付费方式传输到手机中进行观赏的影片,即将普通电影的剪辑片断通过格式转换成能在手机或网络上传播的影像或专为手机拍摄的电影。这是目前媒体宣传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其二,则是由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陈廖宇老师提出的手机电影新概念,他认为“真正的‘手机电影’则是一种新的拍电影的方式,它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用手机作为主要工具拍摄与制作的电影,当然它一定还能在手机上传播与观看。”O1此时,我们且不论这两种定义孰是孰非,自2005年6月“手机电影”在中国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到现在,仅从百度和谷歌的搜索结果来看,我们就会隐隐约约地感到一个电影的全新时代正在酝酿之中。无论是用手机来看电影还是用手机来拍电影,我们都必须承认,手机选择了电影作为自己功能的扩展,电影也选择了手机作为自己新的展示舞台是具有必然性的。但是笔者认为前者所提的手机电影还是属于传统电影的范畴,因此本文探讨的着重点主要落在“手机新概念”上。
首先,技术的进步是手机和电影合流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使得手机功能日益强大,从最开始的短信、语音到后来的彩信、彩铃和拍照,各种最新应用层出不穷。当今,高端手机越来越普及,据最新的官方统计,中国手机高端用户高达2000万,可以观赏电影的手机型号也超过2000款,并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上升。仅仅几年前,当人们还拿着“大砖头手机”时,我们怎敢预想到短短几年间手机就可以观看图片和视频,这个年代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随着3G网络的即将开通,手机的影像功能更能得到空前加强。可以说,正是这些高科技的发展才使手机电影有了应用的可能性。不仅如此,盈利也会成为手机电影发展的加速器,目前,手机的点播付费、拆账经营的模式己被市场各个环节所接受,手机巨大的市场潜力、成熟的商业模式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使得手机电影制作人能有所获。有学者认为“手机电影绝对是迄今为止成本最低、生产周期最快的电影产品。因此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的驱动下,用手机拍电影很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尽管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手机电影比较粗糙,其发展尚在萌芽之中,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手机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摄像、剪辑等拍摄电影的基本功能,手机已经初步具备了从制作到传播再到接收的基本条件。
其次,手机电影的产生除了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和经济现象以外,同时还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延续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长期以来,人们那种高昂的政治热情、崇高的文化理想、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逐渐让位于世俗人生、日常实践和对物质欲望的当下满足,内心的空虚、精神的空场迫使人们对自身价值重新定位。此时,随时拿起手机拍摄自己的所悟、所感,并与他人分享,符合人们更加注重追求影视文化消费的日常化和个人化的趋势,符合大众倾向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关注生活、关照自身的潮流,它实现了人们从宏伟理想、英雄主义向世俗平常、个人关注和自我天地的倾向转移。如果说BLOG是用文字表达大众心声的话,那么可以预计,手机电影就是凭借影像打破“中心”,破除话语垄断,以视听形象的方式与传统对抗。在后现代文化盛行的今天,当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逐渐让位于世俗文化、娱乐文化的时候,当卡拉OK替代了古典音乐,迪斯科替代了芭蕾舞,通俗文学替代了严肃文学之时,谁敢保证电影还将永远站在高峰,只是小部分人的专利呢?张元、娄烨、贾樟柯等许多导演都是玩DV玩出了名气,谁能断定将来不会有导演是从拍手机电影起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