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如何评价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阻滞

信用途径是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1998年,为适应市场化进程的变化,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转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在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对调控手段进行改革,调控方式从行政计划控制逐渐转向市场间接调节,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大运用利率手段的力度等。应当说,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改革是成功的,货币政策实施也是成功的。但在实践中,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畅,存在阻滞,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货币政策传导阻碍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实质经济。因为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对于市场风险大、收益难以确定的项目不再盲目投资,也就不愿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贷款;银行机制也逐渐转变,风险意识增强,也不像以前那样重放贷轻收贷。因此,在目前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慎借、银行惜贷的情况较为普遍。

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应该从负面评价多一点,还是从正面的评价多一点,这是目前货币政策传导争论的实质。

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数量指标是否应重新确定

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98年~2001年期间年均增长7.5%,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货币供应量M2增长基本在14%以上,远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动之和。"高增长、低通胀、适度货币供应"构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针对当前物价下降,贷款增长相对过去的高速增长时期的回落,认为货币政策实施不成功,提出当前应放弃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目前这些人之所以持有以上看法,主要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参照衡量的结果。在昔日的短缺经济时代,要求经济快速增长,计划经济内部也存在扩张机制,因此,宏观经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那些年货币供给大起大落,出现过几次高的通货膨胀,总体看,货币供给和物价增长水平都很高,物价平均增长超过0%,有些年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在30%以上。当时一般认为物价波动的合理区间为3%~5%,货币供应量波动的合理区间在23%~25%。。

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年均增长7%~8%,比前些年降下一个阶段,这是由当前经济结构状况决定的。而对于物价变动,根据人民银行统计司的实证分析,物价平稳波动区间为-1.4%~4%,其中0%~4%为物价波动的最优区间。目前消费物价增长在-1%~1%之间波动,这种物价低增长状态基本上是合理的。与之相适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应是平稳的,目前的年均增长13%~15%的调控目标,从实践看,处于既保证了经济增长的需要,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区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是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的。

在物价低位平稳的情况下,是否应调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物价基本上是围绕零增长上下波动。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要考虑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创造条件。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货币政策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亏损企业继续得以喘息,不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会使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失去压力;过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满足经济增长需要,会对就业产生更大的压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安定,最终影响我国战略任务完成,也是行不通的。

取消中介目标时机与条件是否成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实际上是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当前,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佳选择。主要是因为:

首先,西方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甚至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货币与货币替代品之间的转换十分便利,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中央银行已经难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而目前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关系密切,中央银行具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货币供应量是可控、可测的。

其次,从我国现实来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一个有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的真正的债券市场,利率没有市场化,汇率也是"有管理"的,长期执行稳定汇率政策,使汇率变动的弹性很小。而采用利率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稳定的银行体系;要求一国的经济结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能够对货币政策制定和预期目标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框架;也要求中央银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这些条件在中国目前尚不具备。

另外,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依据分析,如果放弃货币供应量,目前我国也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金融工具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标。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有多大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较大发展,但其对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从而对货币政策影响多大,需要研究。

一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我国居民需求的影响有限。股票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有学者实证分析认为,在90年代后期,消费支出对股票净市值的弹性在0.03~0.07之间,且这一效应要在1年~3年的时间实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占家庭资产的比重也远低于市场发达的美国,股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对我国消费的影响要小得多。

二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效应对企业的影响有限。首先,我国股票筹资与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不到10%,数量不大。其次,企业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真正用于实物投资的数量也很低。2002年前7个月企业发行股票筹资用于企业实物投资的比例为13.1%,从1996年~2001年间这一比例基本上在10%左右波动,最高的1998年为14.1%,最低的2000年为5.9%。企业从资本市场中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真正用于实物投资,上市企业的机制仍然存在问题。

另外,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的一块用于证券交易的货币需求,这部分货币与用于实物交易的货币的波动规律不一样,因此要研究它的数量、变化规律,这是货币政策研究所不能忽视的。目前看,其数量不足货币供应量的10%。如何处理增加贷款与防范金融风险关系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势头较好,在苏南、浙江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到位,社会信用环境较好,企业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大大缓解。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企业效益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对贷款项目的审查比较谨慎,贷款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企业喊"贷款难"的声音也相对大一些。

要解决贷款投放中的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应该正确处理好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关系,应该认识到经济不发展,贷款的风险更大。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不应片面强调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降低比率。目前应引导商业银行将经营目标转向利润最大化,在经济发展中消化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

一旦财政政策淡出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财政政策的取向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选择。从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弥补了民间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预期,对保证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银行配合这一政策购买了大量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一是银行持有国债而创造的货币,这一部分大约占货币供应量的10%左右;二是银行部门为国债投资项目发放的配套贷款,带动货币供应增加。另外一块是由于国债资金的使用,使企业资本金增加,以及财政贴息而带动的银行贷款。这三部分加在一起,不低于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20%。

有专家提出,目前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还很大,民间融资仍处于收缩状态,投资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财政政策,因此应慎重考虑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问题。但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出发,货币政策应有应对预案。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已经不低。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的风吹草动都势必会在中国有所反映。外部的不确定性加大,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第2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专论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研究 周肇光

        货币政策研究

        (7)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方式分析与政策建议 杨小蛮 张松

        焦点透视

        (11)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化问题及其前景 熊劼 黄少炳

        (14)如何看待当前投资与消费之间出现的相背离现象 吴琳琳

        城乡结合

        (17)试论省级人民政府强化农村信用社管理实效的路径 邹庆

        外汇管理

        (20)浅析我国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还是“主动升值” 樊士德

        (23)对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探讨 包以文

        法制园地

        (25)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钱芳

        资料

        (27)近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回顾 无

        储蓄探讨

        (28)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原因探析 刘芸 张绪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30)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趋势及竞争策略 李卫卿 叶晴 李慧霞

        (32)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十策 王秀卿

        工作研究

        (34)对坚持与时俱进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杨光钰

        (36)对加强金融统计监测工作的几点浅见 唐彬

        编辑走笔

        (37)“圈地运动”一词的使用不宜泛化——兼析“圈地”与“圈地运动”的不可互见性 肖传钧

        工作研究

        (38)深度参与粮改 加强风险防范——对农发行余庆支行粮改工作的情况反映 邓勇

        国库工作

        (40)提高人员素质 重视机构建设 促进基层国库工作的发展——对毕节地区基层国库建设的思考 吴维旭 刘勇

        (42)对当前县(市)支库岗位设置的几点看法 雷炳匀

        区域经济

        (43)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的资源整合 王瑞华

        邮政储蓄

        (46)我国邮政银行体制及其监管研究 林毅 陈卓 戴海淇 王军

        工作研究

        (49)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 保进“三农”经济发展——人行贵阳中支开展有关工作的情况及建议 段琼

        读书园地

        (50)古人读书佳话 无

        基层来稿

        (51)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履行的职责 李昌吉

        (53)对农村信用社发挥服务“三农”作用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曾瑾

        文明监督岗

   &nbs

p;    (54)移花“截”木非小事 肖传钧

        华夏流观

第3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据国务院2011年12月31日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的最近报道,“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完成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又根据工信部2010年测算表明,“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看法”。可见,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当前形势下,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指数持续走低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2年5月末,全国用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2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4.9%,其中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3.19万亿元(含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另外,中央财政近6年累计安排担保专项资金45.38亿元,已累计为28.7万户/次中小企业提供1.24万亿贷款担保服务。14个省建立了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中小微企业的整个融资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是2011年中小微企业发展指数总体走低,呈现下行曲线走势,高点出现在一季度。持续走低的指数说明2011年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国内外环境复杂。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指数持续走低,除一、二季度指数分别达104.1和100.2外,三四季度的指数均未破百,说明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较难 由于中小微企业数量大、覆盖面广、情况又复杂,再加上我国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长期困难,具体成因分析如下:一是信贷融资方式不健全。为了防范金融危机,国有商业银行强化内控机制,采取以抵押为主的信贷策略以保证稳健经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产生的结果是中小微企业往往达不到银行的授信准入标准,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与此同时,贷款担保体系也限制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另外,中小微企业的授信业务多体现为单户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期限短,单户贷款收益低,业务风险大,故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客户,造成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慎贷”。二是我国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阶段相差甚远,融资难问题解决更是难以离开资本市场的发展。三是金融监管不到位。2011年以来,由于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小微企业借贷渠道减少,高利贷成为救命稻草,加之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的监督民间借贷,高利贷泛滥,企业资金链断裂,温州等地的民营企业“跑路”、跳楼状况频繁见诸报端。这些“温州现象”折射出中国金融改革不到位,钱进入实体企业的力度还不够。四是信用体系不健全。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中小微企业自身财务不规范,信用记录缺失,银行通过第三方获得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周期长且成本高。

三、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

目前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针对当前融资模式的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对于专精特新、成长型、高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模式是解决资金缺乏的重要渠道;而对于发展平稳、承担众多就业岗位的制造型中小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应重在提高其贷款覆盖率和满足率,通过培养相应的区域中小金融机构和创新金融产品,改善他们的融资环境;对于大量个体小微企业,重在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典当等各类机构的作用,探索担保等增信方式,拓宽质押范围,创新信用贷款手段。

(一)完善“新三板”市场发展机制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为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项目风险高等因素,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现有的中小板、创业板和集合债等融资方式由于门槛高、覆盖面小等因素,难以满足数百万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新三板”市场是指产业园区类非上市企业的融资市场,服务于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定位于“高科技”、“创新型”企业。2006年1月,我国首先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试点“新三板”市场。“新三板”作为融资创新模式,宽松的市场条件、挂牌时间段、融资效率高,这与创业板差别显著,详见表1。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新三板”市场经过六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八十多家挂牌公司,总股本约30亿股,融资规模达11亿元。调查显示,“新三板”市场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如何扩大覆盖范围。目前国家级高新区正在向着100家发展,再加上几百家的省级高新区,“新三板”的扩容名额还远远满足不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巨大的资金需求,发展相对较慢。二是如何促进“新三板”市场企业转板。要维持“新三板”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目前阶段建立“新三板”与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之间的转板机制非常必要,这样既增加了A股市场的新鲜血液供给,也加强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联系;三是如何完善管理体系。现有“新三板”市场的进入、管理和退出机制还不健全,随着“新三板”市场在国内各高新开发区的推广应用,在监管手段、运营效率等方面将面临新挑战。

为了在全国各地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内推广与发展“新三板”市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定位明确,突出优势。首先应明确“新三板”市场的定位――广大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扎实推进注册制、发挥挂牌程序简洁和挂牌时间段的优势,突出融资功能强的特点,促进其迅速发展,形成与中小板、创业板、中小企业集合债相互补充的融资体系。(2)推行做市商制度,活跃市场。我国可以借鉴NASDQ市场的交易机制做市商制度,利用该制度的核心功能――估值,通过对“新三板”市场企业的价值和股票价格进行专业评估和报价,既能避免股价的非理性波动,也能保护挂牌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发展做市商制度也能吸引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使交易更加活跃,强化“新三板”的融资能力。(3)完善配套政策,逐步解决扩容问题。细化“新三板”市场的发行、持有、交易、转板等环节的配套政策。完善“新三板”市场中企业的动态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转板机制、退出机制等,才能为“新三板”扩大容量提供制度保障。(4)完善转板机制,支持“新三板”挂牌公司做大做强。在“新三板”和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之间建立起畅通的转板渠道。通过“新三板”和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挂牌公司的发展。如果挂牌企业满足挂牌交易时间要求并且达到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可优先考虑其上市。这将大大促进“新三板”的快速发展。(5)提高管理水平,完善上市后服务。提升监督管理方法的灵活性,引导广大高新科技企业逐步适应资本市场的环境。提高公司上市后服务,围绕企业上市后的发展需要,帮助解决高新科技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研发、用地、后续融资等问题,提升其持续创新能力。

(二)发展“市场推动型”中小企业集合债 中小企业集合债是企业信用联合的典型应用,通过“捆绑发债”的运营模式,使用共同的债券名称和统一的发行额度而发行的企业债券。它是一种新型债券融资,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资本市场状况和自身经营、财务情况等因素协商确定在集合债中的份额,它是由银行或者证券机构承销,担保机构进行担保,会计事务所和评级机构的共同参与的新融资模式。中小企业集合债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1)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模式功能。中小企业集合发行企业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里程碑,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开辟了新途径,探索了新模式。中小企业集合债是对已有存量信用资源的挖掘利用,整合了原有宝贵的信用资原,实现了信用聚集效应;中小企业集合债为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与大量的民间资本提供了新的对接渠道;中小企业集合债增加了发债谈判中的信息对称性,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成本和风险,优化了整体利益。

(2)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模式开始于2007年,运行时间短,规模相对有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集合债的发行门槛还是较高,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展;融资担保体系仍不健全且担保难和费用高;融资成本较高。短期内,通过各种政策的协调,发挥出其在集合债初期阶段的促进作用。从长期发展来看,应从全局和长远角度解决中小企业集合债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构建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其深入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合理扩大发债主体。中小企业集合债的门槛过高很难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门槛过低又会使中小企业集群承担高风险。因此应在适当弱化量化指标的同时强化企业的发展潜力因素。在中小企业集合债主体选择时要坚持集群内的企业的行业联系性、地域协作性、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共性,这样既方便资信评级,也提高了发行的针对性。二是构建创新激励体系。实施针对发债企业和担保机构等参与主体的带有创新激励性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各方对中小企业结合债融资模式进行创新。具体建议包括:在集合债发行有效期内,允许发债企业扩大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允许不违反现行法规的其他利息支出在税前列支;发债企业产生的亏损在冲减当年利润后的剩余部分,允许其在结合债发行有效期内进行分批结转,提高发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建议降低集合债发行期内的中小企业所得税率;建立“创新基金”,给中小企业集合债运营过程中的创新行为提供支持。三是建立对集合债中的中小企业的动态管理体系。动态管理体系是在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期内,把经营状况欠佳或者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从集合债中剥离出去,是一套能进能出的体系,这样能够及时化解潜在风险,提高集合债的安全性。四是完善信用增级制度。完善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多层次融资担保体系,首先要完善政府牵头由多家企业组成的联合担保机制和中小企业再次担保的再担保机制。其次对于担保难的问题,可以向给中小企业集合债提供担保的企业给予担保费补助和风险准备金补助,或者直接进行奖励。同时,要重视担保风险的控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核销制度,防止某些企业借担保之名套取信贷资金,向财政转嫁风险。最后对于费用高的问题,建议把一段时期内的一个区域内的集合债的中间费用整体打包,通过专项“中小企业集合债发展基金”直接支付,简化程序,降低协调成本。

(三)创新与完善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从2008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开始,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1月初,我国已有4282家小额贷款公司。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具有组织发展快、吸引民间资本效率高、贷款时间短周转快、小微企业融资比例高等优势,因此应继续创新完善机制,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破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力军。

(1)小额贷款公司给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专门立法只有《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定位模糊。二是后续资金短缺。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另外受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最高限额的限制和银行贷款利率过高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已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窘境。三是风险控制力弱。由于小额贷款机构刚刚建立,其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风险的防范。四是税收负担过重。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工商企业来纳税,缴纳5.56%的营业税及附加和25%的企业所得税,而财政部门给予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奖励和金融业支农的优惠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均无法获得,这加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负担。

(2)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问题完善对策。一是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随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应尽快为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市场、退出市场和监管环节提供统一规范。二是拓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拓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是保障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可以借鉴浙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小额贷款公司可自主选择若干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鼓励已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不再设上限”,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建立小额信贷基金,这些基金负责批发资金给小额贷款公司。三是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银监会、人民银行可以参考银行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适合小额贷款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要联合地方金融办和工商部门加强引导、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的同时重在使其落到实处。四是加大政策扶持。给予小额贷款机构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人才培训机构或委托职业技术学校定期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给予财政支持,为其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第4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外汇储备 通货膨胀 基础货币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改革前3645亿元到2012年519322亿元,将近143倍的增长,使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经济的高增长也带来了高通胀水平的严重代价,直到现在,我国始终都没有摆脱通货膨胀的困扰。针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一种比较新颖的观点是认为当前通货膨胀属于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多,截止到2013年3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44万亿美元。又由于实行结售汇制度,由中央银行统一实行外汇结算,导致央行释放大量货币流动性,使国内货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并最终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基于这一认识,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

二、相关文献综述

针对我国近十年来的通货膨胀成因,国内学者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刘世锦(2008)认为,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加剧成本推动的压力,所以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孙莉、张萍(2010)则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市场中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交易需要,推高了商品的价格。以上观点都是针对物价上涨的国内因素加以分析的,还有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引起物价上涨的国外因素。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外汇储备这一因素,认为外汇储备可以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物价。张鹏、柳欣(2009)采用实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与物价指数、外汇储备和物价指数分别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杨缅昆(2011)则基于理论和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近年来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多,央行被迫发行的货币促进了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并得出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外汇推动型的结论。

目前关于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的文献几乎都暗含了“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本文在继承相关文献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又结合当前背景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思路进行补充和创新,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对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分析。

三、对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分析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经济紧缩的同时,物价也相应走低。直到2000年以后,我国才基本摆脱改革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开始正常浮动,但从2007年开始我国物价指数又开始上扬,一再高攀,并在2008年达到近十年以来的物价高峰,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甚至达到8.5%。2009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总需求减弱,物价指数急剧下跌,但这并没有改变物价指数上涨的总体走势,从11月份CPI就又开始反弹,到目前为止,物价指数也一直处于高位。

而我国外汇储备自1993实行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持续增加,呈直线上升走势,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汇储备每年平均以29.01%的速度增加。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在外汇储备如此快速积累的同时,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在以前所未有的疯狂态势增长。2000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平均每年增长17.98%,相当于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的2倍。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量的同步增长绝非巧合,而且与当前的通货膨胀也必定存在影响关系。

从通货膨胀的本质来说,就是流通中的货币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必然上涨。近些年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由于国家集中管理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冲销,进而使央行的货币发行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投放的,被动投放的货币量形成市场中过剩的流动性,引发通货膨胀,总结起来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国际贸易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双顺差,而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一直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银行为了持有大量的外币必须保证足够的人民币进行兑换。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多,央行只能靠新发行人民币来保持头寸,这种新增发的人民币就叫做基础货币,也称作基础货币,在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作用下,基础货币被货币乘数无限放大,表现为广义货币量的增加,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货币增加,物价上涨。二是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幅度明显,波动弹性也日益增强,中国政府为了控制这种升值预期,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不断买入外汇,抛出人民币,这种做法不但增导致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而且直接增加了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引发通货膨胀。三是伴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游资纷纷涌入中国,热钱的流入反过来又会刺激外汇储备增加,进而引发通胀压力。很显然,外汇储备的变动确实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虽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冲销由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增加量,进而削弱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但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贸易的不断深化与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外汇储备的量势必会越来越多,央行对冲操作的作用也会不断减小,甚至还会限制到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加剧通货膨胀。所以,有必要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并有效利用外汇储备,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当前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给出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我国汇率制度的缺陷导致汇率的波动不能真正体现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变动,汇率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扭曲。要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严格加强资本金融项目的监督管理,以防国内经济受到国外资本的冲击。

第二,实行“藏汇于民”政策。即按照自愿原则将部分外汇保留在企业和个人手中。将一部分外汇藏于民间,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缩减,从而分散了诸多投资风险,减缓了通胀压力。

第三,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治理。对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仅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很难取得成效。只有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将调整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作为切入点,才能对当前通货膨胀进行标本兼治的治理。

参考文献

[1]杨缅昆.论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J].统计研究,2011.

[2]张鹏.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9.

[3]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

第5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流动性”存在定义上的含混

事实上,在理解“流动性”对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之前,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经济学内涵。人们在媒体文章中常见的“流动性风险”一词,往往存在定义含混的可能性。虽然不够严格,但从最易理解的角度,应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刻画流动性的内涵。

从微观角度看,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交易中迅速变现而免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风险便指相应的资产变现或金融交易余额清算风险,另外在财务管理中,也把缺乏持有资产或交易规模所需的市场资金筹措能力归为流动性风险。

从宏观角度来看,流动性的概念便更加难以琢磨。当我们在谈论流动性过剩时,有人以M1、M2的变化为原则,有人暗指现金变化,有人则只是含混地指某个市场上的可用资金。追根溯源,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具有严格的经济学定义。英国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解释说,流动性过剩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如果为了理解中国宏观经济金融问题,我们倒可以把宏观意义上的流动性演绎为货币与资金的统称,即有获利要求的、用于购买金融资产的所有可用货币与资金。这样直观地看,流动性过剩就意味着这部分货币和资金过多,在金融资产缺乏或其他运用途径不足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资产价格膨胀与金融泡沫,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常与金融危机连在一起

由国际经验来看,宏观意义上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危机,并伴随过度积存的货币资金与大量金融资产被严重高估。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历了日元大幅升值后,从日元到房地产再到股市等,几乎所有资产都被严重高估,因此日本的经济危机和全面资产价值缩水在所难免。而微观意义上的流动性风险,如果过度集中和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例如在亚洲金融风暴当中,韩国、日本的许多金融机构掩盖了大量不良资产,直到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支付危机时监管当局才发现问题,但是已经无可挽救了。

回到中国的情况,对于微观流动性风险,国外经验教训很多可以直接借鉴,但对宏观流动性风险,则虽然有类似的风险显现,但却有不同的发生背景和政策干预路径。

从微观概念来看,流动性高意味着资产变现或融资能力强,也就是资本市场发达和活跃,这与中国现实并不相符。在资本市场落后和融资手段缺乏的背景下,经济主体保障稳定现金流的能力并不强,而部分主体又持续处于流动性困难中。也就是说,除了大银行和部分国企,很多企业主体并没有明显的流动性管理优势。本质上看,这是由于金融资源的供求失衡所造成的,普遍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客观上增加了资本价格的重估和上升压力。微观来看,过剩的短期资金,推动股价和房价上涨,正是表明没有更多的资产来满足获利资金,只有促进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产品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流动性风险被放大的三种可能

从宏观概念看,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背后,隐含了金融体系中可用货币和资金的过度聚集,其背后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储蓄率过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怪圈、外部金融冲击这三个问题。

首先,在宏观流动性问题上,过高的储蓄率是直接或间接导致相关风险的主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高储蓄率在支持了高投资的同时,剩余储蓄则通过经常项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和劳务输出去,一种可能的结果,就是高顺差导致较高外汇占款,进而货币供应量增大,宏观流动性出现过剩。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底,外汇占款达82874.24亿,相当于最大口径银行体系存差的80%左右。由此看来,解决高储蓄问题,很可能是缓解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具体而言,无非一是降低高储蓄,二是增加消费。在储蓄的3个组成部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中,居民储蓄率增幅已有所下降,但企业和政府储蓄却高居不下,尤其是政府收入的“超经济增长”令人担忧。据统计,2004年,中国企业的储蓄率高达GDP的20%,较美国、法国等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与日本差不多。2005年,我国政府储蓄占GDP的6%左右;而同期法国只有0.3%,印度为1.5%,美国与日本均为负数,美国为-0.9%、日本为-2.2%。某种意义上说,采取有效措施,适当降低企业和政府储蓄,能够从源头上解决一些宏观流动性过剩。当然,最终消费的低迷也成为困扰我们的另一环节,一种有益思路是政府财政应该在维持适度购买性支出的同时,需要大量增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

其次,从银行体系来说,传统的信贷扩张怪圈,则使得宏观流动性过剩风险被进一步放大。这种流动性过剩,更多的是来自金融体系的内部矛盾,是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与实体经济资金结构性匮乏并存的悖论。由于整个金融体制的限制,中国银行业整体产品单一、同质性强,中间业务很不发达。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获取收益,而上市银行扩张能直接迅速地带来规模效益,因此增加贷款、大力进行网点建设就成了上市银行的当然选择。在依赖于净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下,过高的资本储备既会带来经营压力,也带来资本浪费,要摆脱这两者,银行只能重新陷入贷款增长的怪圈。最终表现,就是宏观流动性过剩,转化为信贷和投资的高增长,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增长的负面因素。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一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业务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从而割断宏观流动性过剩与信贷扩张之间的关联。二是促进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和制度改革,通过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分工与合作,使资金流入众多急需流动性支持的经济部门。

最后,就是开放条件下的外部金融冲击问题。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时代,无论在产生宏观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中谁是因谁是果,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以及汇率改革所带来的外部冲击,都是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直接来源。美国“9・11”事件后全球进入低利率政策时期,在刺激经济复速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流动性。此后各国长期的加息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但由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也造成流动性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再分配问题。

针对宏观流动性过剩应对症下药

在中国对外金融开放日益加深的如今,外部流动性的输入也需要加以重视,并需要更灵活的政策应对。此外,汇率改革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也是复杂的,人民币升值或许具有某种货币政策紧缩性效应,进而控制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引发外部流动性输入的可能。对此,汇率、资本管制和利率改革对流动性的影响,更可能是复杂而彼此矛盾的。在解决宏观流动性问题上,恐怕运用相关政策作为中介目标需要更加慎重。

由此可见,流动性概念在微观和宏观概念标准上似乎并不一致。我们所指的国内流动性过剩更多是宏观意义上的,而且是某种结构性过剩。就微观标准来看,或许更多体现出流动性不足的特征。然而,二者的共同点,大概都意味着有获利要求的货币和资金过多,在可赢利的资产缺乏或其他运用途径不足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与金融泡沫,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因此,除了重视针对宏观流动性过剩的措施之外,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和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也是重要的政策着力点。

第6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通货膨胀,字面意思就是“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增长速度太快”。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就是为了紧缩流通中的货币。虽然如此,宏观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钱还是太多了。

到底是钱太多了还是钱太少了?

中国社科院的金融学专家李杨指出,这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流动性过剩,源自内在经济机制失衡。过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基本含义就是失衡。在货币流通失衡的情况下,有些人感觉钱太多有些人感觉钱太少。一种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书定义的观点是,本轮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胀。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是说不是货币普遍贬值,而是一部分商品大幅度涨价;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出现意外增加。成本上升既有合理因素,又有意外冲击,比如原油暴涨和家畜疫病流行等。

意识到生活成本在增长,为什么没有个什么著名经济学家提提增加工薪族基本工资这个事情呢?倒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变成“御用文人”不替百姓说话了,那是偏见。因为,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恶化的环节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工资水平如果跟着普遍上涨,它必然会进一步加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失控。所谓恶性通货膨胀,可以达到月环比50%,那是任何人不愿意看到的灾难性后果。再比如,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愈演愈烈,欧美各央行都在减息撒钱,可谁敢说中国人民银行也应该跟进呢?人行就是必须死死勒紧“缰绳”不敢松,因为每个月的CPI指数显示中国的通胀像一匹跑起来了的快马,正在galloping(疾驰)。

问题是谁来承担通货膨胀之痛?

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冲击,首先影响的是利润率。价格是指导“生产什么商品”的信号,信号混乱会使最审慎的厂商变成投机分子,有可能破产也有可能暴富。一般而言,温和的通货膨胀率与利润率成正比,因为利润来自剩余产品的价值,生产产品的原料、辅料、燃料,以及工资和租金,都是事前约定或已经预付结清了的。

商品的价格,具有信号的功能。虽然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总要实行价格管制,但价格管制是治标不治本的。拐点本来是数学里的词汇,近年来学界商界也经常用。但是房价的拐点在哪里?猪肉价格的拐点在哪里?石油价格的拐点在哪里?具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承受极限在哪里?虽然很多人的新年寄语是“价格不再上涨”,但妄下断言是十分危险的。或者说,与其望梅止渴,不如认真考虑大家如何面对通胀如何忍受通胀如何熬过通胀。

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必然带来这样的分配关系: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润、土地得到租金。三者当中主导生产和分配的是资本,资本决定技术、工具、生产条件,资本承担的风险最大,获得的分配份额也最大。因此,工资要在商品出售之前预付,租金要在使用之前利用法律文书约定,利润则表现为最后的剩余索取权。虽然说按照三要素的边际贡献率进行分配能够得到最优资源配置的理论多多少少有点儿“势力”,但解释力还是相当好的。无论如何,工资不是化解通货膨胀的唯一源泉。

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偏低吗?

我国工资水平偏低是个比较普遍的看法。直观地看,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但是,从经济学的深层角度来看则不然。首先平均工资较低主要是因为廉价劳动力较多,简单劳动价值较低。其次,因为人际关系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本市场不完善,致使很多岗位聘用了资质不足的人,不称职不尽职者多了我们又怎么能做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呢?所以,与其说我国的工资水平低,不如说我国的人力资本市场不健全,工资制度不完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推定,任何改进工资制度的措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工资指数化是一种应对通货膨胀的先进制度,值得借鉴。

资本在决定进入或退出某个生产领域的时候,必须首先计算成本收益比率以及这个比率实现的概率,因而租金具有“分割平均利润”的色彩,级差地租只是说明租金在本质上没有投入的约束,仅仅取决于其天然的或者垄断的独特性而已。经济学中纯粹的“租”仅限于土地或政治权力等无需投入资本而获得的资源;与常见的设备租赁合同设定的固定支付金额等相差很远。所以,工资、利润、租金这个分类方法才是完整的、清晰的。研究表明,利润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虽然工资也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远低于利润;呈现下降趋势的是租金,以致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纯粹的租金了,而是泛指事先约定固定支付金额的所有收入。在“寻租”这个反腐倡廉的专用词中才能找得到其原始含义。租金的衰亡,是因为这个凭借天然垄断地位获取的分配份额对经济发展几乎没有积极作用。

假如通货膨胀伤及利润,那么有两个效应:一个是萧条,国民经济受到相同程度的破坏;另一个是优胜劣汰。每个周期的重新洗牌都会淘汰一批老的厂商,为新厂商的进入扫除障碍。假如通货膨胀伤及工资,那么受害人数非常多。假如通货膨胀伤及租金,迫使依靠租金生活的人群自食其力,那么在新的经济周期中资本的辖区就会更加广阔。但是,假如通货膨胀后面不是萧条也不是新的周期,假如一个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粘在一起,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现代以不兑换纸币为主流的经济社会,低于3%的通货膨胀是被普遍接受的正常状态。不涨,或者反而下跌,则很不正常,也很少见。不兑现纸币在市面流通凭借的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不仅包括国库里储备的黄金白银,还包括天经地义的收税权和极其便捷的印钞能力。为了多搞点社会福利或者少征点税,再或者悄悄增加一点儿公务员的收入,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就成了孪生兄弟,如影随形。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很多国家就这么其乐融融地过了很多年。指数化工资制度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欧美很多地方在很多行业都实行了制度性的指数化的工资制度。

指数化工资是什么意思?

工资指数化,就是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人的工资要随着CPI的增长同步或逐步调整。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是大众日常生活必需消费的那一篮子东西的价格。劳动力的存续和再生产都与这个篮子密不可分。可以说,工资指数化是保证工资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最有效途径,是消除工薪族大众对突如其来的意外通货膨胀恐慌心理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是促进合理消费的制度保障。其实当年也有人尝试过其他办法,但最终只有指数化工资得到最广泛的认可,留存至今。

工资水平应该不断提高的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的,在我国传统的深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工资制度中,也有类似条文,当然一般都加上企业利润增长率等限制条件。但是,目前我们必须考虑倡导指数化工资,即“长工资”只考虑CPI不考虑企业利润率。通货膨胀的成本必须由资本利润来化解,可以挤压垄断者租金的分配份额,但绝不能向劳动工资转嫁。这个概念在开始阶段,可能比新出台的劳动法还软弱无力,将来某个时候,这个概念甚至有不合时宜之嫌。但是目前,我们已经到了需要讨论指数化工资制度的时候了。

当然,工资指数化或任何形式的工资增长,都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两害相权取其轻。

指数化工资到底有多大作用?

首先,工资指数化显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工种所有工作岗位。简单地说,计件工资或分包加工,混同了劳动合同和交易合同的属性,只能依赖当事人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更宽泛地说,如果企业管理层实行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年薪制,则与我们讨论的指数化无关;更不必说跨国公司CEO们的激励性股票期权或退休保险。可见,指数化工资不会涉及到每一个人,只是一个局部性应对通货膨胀的手段,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反过来,对通胀的压力也是要大打折扣的。至于因此影响预期的后果,则是非常复杂的,更不好断言。

其次,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我国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失业率压力。在岗者的竞争压力也会不断增加,关于工资的讨价还价的余地更加窘迫。如此必然影响就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进而损害大局和长远利益。没有强大的自利性行业工会组织,自然减少了很多麻烦,但也使得很多必要的制衡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虽然飞行员绝食抗议的案例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在人力资本市场也没有绝迹。

再者,本轮通胀的成因不是源于中央财政出现赤字或巨额财政透支。说句大白话,不是人民币黄了,而是有些东西的价格增长速度失控了。比如农产品,在农民那里成本没有多少,但是在流通环节,信息不畅导致的浪费、运输途中关卡收费、地方政府保护的地区垄断等,都远远超过其直接生产成本。一方面是超市里市民买不起的天价蔬菜,一方面是烂在菜地里不值得采收的劳动果实。今年的香菜烂在地里,明年他自然不敢再种。流通体制、工商管理体制、交通运输体制的种种阻碍,严重地影响了市场正常发挥其功能。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货币政策失效,就是财政政策的效果也得要打些折扣,比如猪肉短缺之后十万火急下发的母猪补贴,天知道都贴到了哪些猪的身上。再比如住宅价格,如果没有地方政府见利忘义助纣为虐,怎么会有那些空手套白狼的房地产开发商大发不义之财?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反映出的是经济结构的深层问题,调整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通胀离结束或者拐点还远着呢,如何减轻通胀带来的普遍焦虑,倒是迫在眉睫了。

第7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本文内容由以下机构作者提供:

联合证券:刘国宏 申银万国:冯宇蒋建蓉 海通证券:张冬云 天相投顾:朱礼旭仇彦英 国元证券:郑 长江证券:张凡

增强市场信心,提振消费意愿

联合证券认为,总体来看,《办法》是绝对的利好。首先,为国有股“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开出了现实的良方,对于缓解短期市场IPO启动的压力、增强投资者信心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其次,《办法》的实施将为充实社保基金账户提供可靠的保障,使中国政府“保民生”的实力得到增强,使居民对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增强,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向消费拉动转型。另外,将对微观治理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调整,“国进民退”态势或将因此获得改变的契机,部分行业、领域“国退民进”坚冰将融。

为国有股“大小非”问题的解决投石问路、探求长效机制,国有股“减持”将有法可依。尽管市场确信大比例的国有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被“减持”,但规模庞大的国有股一直是悬在中国资本市场头上的“德谟克利斯之剑”。《办法》明确了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给出了确定的政策,部分国有股划拨充实社保基金终于一锤定音。这已为国有股“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开出了现实的良方,使部分国有股“减持”将有法可依。

有利于缓解新股发行压力,增强当前投资者的市场信心。数据显示,A股共有33家拟上市公司在2008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拟发行股本总计达144亿股,计划募集资金722亿元。除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如中国建筑首发规模120亿股之外,其余企业总计拟发行股本不过几十亿股,在当前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宏观环境下,并不存在所谓的较大扩容压力。

根据静态潜在资金供给测算,共同基金、保险机构、券商、QFII、散户资金这五项资金来源的数据分析,潜在资金供给上限为1.2万亿。而从资金需求来看,限售股解禁、创业板、主板IPO开闸的进程资金需求规模为1.2亿元。整体来看,下半年资金供求相对平衡。

但是,在宏观经济仍在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复苏途中,投资者的信心依然脆弱。尤其是,今年是“大小非”解禁的高峰,全年解禁的大小非市值超过3万亿,是去年的8倍,部分投资者对此的心理压力还是较大的。

在重启IPO之前出台《办法》,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有助于一次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反映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深谋远虑以及对当前市场复苏的呵护之情、维护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坚定决心。这对于缓解短期市场IPO启动的压力、改变投资者对“大小非”的看法,增强投资者信心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促进超级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从市场发展来看,国有股“大小非”这个包袱应该交给一个需要长期投资,也必须长期投资的大基金来接棒。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投资机构,奉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投资理念。从实践操作来看,股改后的国有股股权较为清晰,从操作层面看较为容易。此次国有股转持政策利好社保基金,符合社保基金长期持有国有股符合其奉行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这为解决大小非解禁这样一个困扰我们证券市场的一个长期问题打开了“豁口”,把部分国有股直接划拨给社保基金不仅完全符合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并且直接划转的国有股权降低了社保基金的投资成本和风险,更有利于社保基金规模的壮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一个规模巨大、奉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超级机构投资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无疑是长期利好。这对于全流通市场环境而言,更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长期市场信心。

有利于充实社保基金实力,缓解全国社保的资金压力,提升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晚,社会保障体系“欠账”太多,但目前社保账户的缴费严重不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需要支持建设的时刻。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仅5000多亿元,远远不足以应付老龄化浪潮的到来。《办法》体现了我国以国有资产补充社保体系、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的决心。此前在市场讨论的国有股划转方案,市场一直担心此举一定涉及到很多利益纠纷、难以实施,但中央这次以“一刀切”的方式去做,手段凌厉坚决,表明了中央以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决心空前。

社保资金的缺口有各种版本,一种口径是10万亿,目前A股市值也仅有大约18万亿,可划转的资金将远远小于1.8万亿,所以这一政策不会在短时期内立刻做实社保账户。不过,以后只要有国有公司上市,就会有新的股份可以划转,只要资本市场的容量继续扩大,社保这一块就会越做越好。这在一定程度将上缓解全国社保账户的资金压力,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充实社保基金资金来源提供了市场基础。

使中国政府“保民生”的实力得到增强,有利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我们一直期待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投资和出口在经济中的比例。但近年来我国投资大幅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再鼓励消费,而消费却增长却难以提振,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是现阶段中国重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重工业化意味着资本化,相应的,劳动力报酬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会降低,制约了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老百姓不得不把大部分的钱存起来以求“自保”。

《办法》为我国今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覆盖面提供了支持,这是增加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向消费拉动转型。从国际提升社保拉动消费的案例看,日本在1970年开始大力发展社保体系,到1975年左右效果非常明显,居民储蓄率降低,消费率上升。目前看来,《办法》将有利于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拉动我国居民消费增长。

将对微观治理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调整,“国进民退”或将改变,“国退民进”坚冰将融的可能性增大。10%的国有股权从国有股东手中划转到社保基金账户,相当于降低了原国有股股东的控股地位,公司股权分散化。国有股目前还不清楚社保是否拥有投票权,不过在禁售期之后,社保如果出售这部分股权,国有股比例降低。由于涉及国有公司数量庞大,131家上市公司还涉及地方利益,主要是中央和省级层面的(含计划单列市),这也是一次重要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调整。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因此,一部分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可能因此会“控股权”不稳定,或将对微观治理层面产生巨大的利益调整,由此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发生改变。

当然,某些垄断格局行业或领域的“国进民退”或将改变,这也为政府一直推进的“国退民进”提供了突破的可能。在部分领域降低国有股东的发言权的同时,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转持”而非“减持”,一字之差蕴含深意

申银万国认为,关于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方案,从2000年社保基金成立时就已开始考虑。2001年6月开始实施的最初方案是进行国有股减持。本次公布的《办法》采用“转持”而非“减持”国有股来充实社保基金的举动,与当年完全不同。8年前市场之所以会反应剧烈,是因为当时的市场是股权分置的市场,在非流通问题还没解决的情况下提国有股减持,挑动了市场最敏感的神经。8年后再提10%股份划转社保的问题,市场条件已今非昔比。一方面,这次以“转持”来代替“减持”;另一方面,股权分置问题已基本妥善解决,非流通股被限售股所代替,市场很清楚限售股终有一天都是要流通的。因此,原先的流通和减持一步走变成现在的先流通后减持分两步走,效果将明显不同。划转至社保基金的国有股只有当持有到期后才可以在二级市场转让,不会即时增加当前市场的供给压力。

《办法》有利于减轻当前市场对限售股解禁问题的担忧,但只是将解禁时间延长,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新老划断后至《办法》公布前IPO的10%的国有股份的禁售期延长了三年。由于“转持”的目的,最终是要充实社保基金、弥补社保基金的资金缺口,因此“转持”最终是要通过“减持”来变现的,只是在“减持”的时间上有较大的推延而已,三年之后依然存在被抛售的可能。

《办法》出台构成市场短期利好。一方面,体现了管理层呵护市场的态度。尽管在IPO重启上管理层选择从融资额较低的中小板开始,但如中国建筑等大型的IPO仍是投资者不可避免的心中担忧。因此管理层在重启IPO后很快推出国有股转持办法,表明维护市场稳定依然是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尽管《办法》没有根本解决限售股解禁问题,但毫无疑议,当下市场上的部分供给压力因禁售期延长从而得到减轻。市场的信心和乐观情绪有望在这一利好的刺激下继续升温。

相比短期利好来说,我们更看重《办法》推出,是政府完善养老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行动;其中是否也体现出在经济趋于稳定后,政策取向对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结构性问题的转移。过去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划拨和国有企业境外上市获得的国有股转持收入。无论从社保基金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角度,还是从对所有上市国有企业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国有企业境内上市要将10%股份划转社保基金都是势在必行。本次将境内上市的国有股部分划转至社保基金,将使其获得进一步充实。同时根据《办法》规定,对于转持股份社保基金以发行价入账,因此未来社保基金出售这部分股份时将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养老资金的充实有利于未来养老机制的完善,社会保障的提升必然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行为。这对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而言,或许将不再是政府一厢情愿的口号。

为解决A股限售股问题带来新思路

海通证券认为,《办法》的颁布并正式施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在A股市场新股IPO再度重启之际,管理层出台这项利好,或许有意通过此举对冲新股IPO重启可能对短期A股运行趋势造成的阶段性冲击。

其二,《办法》的颁布,为进一步地更好解决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问题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如果未来管理层能够针对股改新老划断之前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流通问题出台类似措施,将非常有利于A股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并可能对投资者信心构成显著正面的重大潜在利好。

其三,《办法》的颁布,为进一步地更好解决A股市场限售股解禁问题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如果未来管理层能够针对股改新老划断之前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流通问题出台类似措施,将非常有利于A股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并可能对投资者信心构成显著正面的重大潜在利好。

殊途同归效果各异

天相投顾认为,本次国有股转持对市场影响有限,而且也不改变当前市场震荡向上的基本运行趋势;3年后市场面对国有股减持的冲击,将更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盈利等基本面因素,供给冲击退居其次。

本次国有股转持对市场影响有限。与8年前国有股减持终结“5.19行情”相反,本次国有股转持对市场影响有限,而且也不改变当前市场震荡向上的基本运行趋势,有可能刺激行情进一步加速上扬。3年后市场面对国有股减持的冲击,将更取决于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等基本面因素。

国有股转持社保:同样的目的,不一样的约束。就本次国有股转持和2001年国有股减持的目的而言,国有股减持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实社保基金。但不同的是,本次充实社保的需求,就广度和深度而言,而非2001年充实社保的需求所能企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有望增强市场对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复苏的信心。

减持方式:一字之差,效果各异。从本次国有股转持与2001年国有股减持的内容对比来看,两者之间唯一关键的差别在于国有股减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本次国有股减持采用了“切香肠”的方式,将以前轻车熟路用过的股权分置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国有股减持,实现“权利与流通分置”,即先把国有股股权划转给社保基金,仅实现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转移,再通过锁定三年的方式,减轻划转期间对市场的冲击和市场的疑虑,这样既实现了国有股的转持给社保基金,又减轻了市场的压力,可谓“一举二得”。而2001年的方式太直接,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力和股权分置下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人为的“权益割裂”,造成双方的利益对立,最终在市场的压力下草草收场作罢。

但三年之后呢?虽然从短期来看,国有股股权通过划转的方式实现了国有股的部分减持,而且通过自我锁定3年的方式缓解了国有股减持对市场的冲击。从本质上来看,政府通过国有股的划转,成功地将一个大个头的“大非”,变成了两个中等个头的“大非”。但3年后这些国有股如何处置将由社保基金来决定,而由一个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来如何处置国有股权,实现了从政府指令减持到市场自我决定这一角色的过渡转换,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政府减持国有股遭遇的市场压力。这一角色的转换,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也给政府稳定市场提供了操作空间。因为,如果市场信心脆弱,政府可以通过让社保基金禁售的方式稳定市场,而如果市场出现疯癫状态,就让社保基金“出山”减持,挤压市场泡沫,让市场重归理性。从这一角度出发,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权,对市场的长期稳定而言有正面的效果。

减持的市场环境:今非昔比。从市场环境来看,现在的二级市场成交量大约是8年前的21.5倍,成交金额是8年前的14.5倍。假定按照6月19日的市场条件一次性减持,由于应转持股份占6月19日成交量的37.3%,转持市值占6月19日成交金额的27.97%,因此,即使这些应转持股份一次性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

硬币的正反两面

国元证券认为,国有股划转带来双方面的效应。

正面效应:国有股划转意在充实社保,是拉动内需政策的一个步骤。扩大内需是在国际经济衰退期的最大对策,但由于社保缺口巨大,居民为养老、医疗、失业等远期支付担忧,导致即期消费下降,储蓄率上升。而充实社保,把更多的中国公民纳入社保范围,提高社保覆盖面,有利于打消居民后顾之忧,在消费中降低远期消费比例,提高即期消费的意愿。

新老划断至今的股票划转后多锁定3年,但不包含日后的新股。《办法》第十三条,转由社保基金会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国有股,社保基金会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

对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至本办法颁布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转持的股份,社保基金会在承继原国有股东的法定和自愿承诺禁售期基础上,再将禁售期延长三年。新老划断后的第一单是2006年6月19日登陆中小板的中工国际,按“锁一爬二”的时间推算,这些股票在2009年6月后都将进入大非全流通时期,而这些股票一旦转给社保基金,则会多锁定3年,无疑会增加市场的信心。不过对于现在发行的新股,办法中只说要继承禁售义务,并未提多锁定3年,这意味着老股和新股都可能在3年后才迎来社保减持,3年内市场几乎没有影响。

第8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无形资产 商誉减值测试 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范围不断扩大,在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问题

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处理方面,及时吸收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既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体现了国际趋同。我国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亦有不尽完善之处。

1.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加大了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难度

(1)尽管新准则对“研究”与“开发”进行区分并明确其含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的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2)新准则列出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五个条件,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但是这些条件和标准的表述比较抽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加大了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难度。

2.可能采用新的盈余管理手段

(1)新准则未对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如何处理做出规定,那么,企业可能自主选择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调节利润,如在赢利较大的年度,将后续支出费用化,减少当年利润,达到避税的目的;在赢利较小的年度,将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无形资产价值,以提高当期业绩。

(2)企业内部研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准则所规定的五个条件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因而,企业只需“合理”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就决定了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从而给操纵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可乘之机。

(3)在新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限于直线法,并且对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调节利润。

3.对策建议

(1)明确列举出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建议仿效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列举出我国目前经济环境下存在的无形资产的方式适用性将更好。在我国逐渐成熟的无形资产也越来越多,主要应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租赁权、特许权、电子计算机软件、网址和域名等。若按以上列举的方式明示,将更具操作性,不使无形资产流于账外,降低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程度。另外,也可将土地使用权独立于无形资产单列,专门研究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摊销等问题也会更有助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运营。

(2)研究和开发。有关研发支出的处理,可以采取一种变通的方法:①在研发过程中设置“在建无形工程”科目,用来归集研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若企业研发成功,则连同申请注册费、聘律师费一并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完成资本化的会计处理;②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个会计期末,设置一个与“在建无形工程”相对应的备抵账户“研发失败准备”科目,以避免将来研发失败对当期利润造成巨大影响;③若研发失败,则将研发过程中在“在建无形工程”科目归集的费用扣减已计提的“研发失败准备”账户后的余额计入当期费用。

这种处理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减少主观判断,有效控制通过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模糊划分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其次,符合真实性原则,使账面价值与实际相一致;再次,杜绝企业将失败了的开发支出也“合理”地予以资本化的可能性。

(3)无形资产的费用摊销应区别处理。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一律计入管理费用不尽合理,这是因为,企业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具有多样性,有的是用于产品生产,有的是服务于经营管理,还有的是为了出租给他人使用。由于持有目的不同,受益对象不同,其摊销费用列支渠道也应有所不同。用于产品生产的,其摊销费用理所当然地构成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用于经营管理的,其摊销费用应由行政管理费用负担,计入管理费用;用于出租给他人使用的,其摊销费用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这样分别处理,更符合成本费用分配的“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

二、关于商誉减值测试的问题

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各国会计界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中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资产,但不予摊销,即视合并商誉为一种永久性资产;二是不仅将商誉确认为资产,而且在未来受益期内做系统合理的摊销,即视商誉为一种可摊销资产;三是立即调整股东权益,视商誉为一种权益抵销项目。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界定商誉为一项资产,每年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确定其价值的变动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和FASB颁布的第142号会计准则 (SFAS142)《商誉和无形资产》中的规定类似,对商誉不必进行摊销,而是每年必须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值测试。其合理性体现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的减值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商誉的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现存商誉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信息;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利润操控。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也必然的存在一些潜在问题:由于商誉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要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而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范围的大小圈定直接影响商誉减值损失的计算结果;减值测试有一定的复杂性,执行难度较大,比如企业在对商誉进行分配后,发生报告结构变化,有些部分合并或取消等原因,就要对商誉进行重新分配并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工作量很大,而且得出的结果也未必准确,但是却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但是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和计量确认的操作过程中却缺乏详尽的指导和解释。所以这一方法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因为商誉的减值测试是与企业报告体系结合起来考虑的,越小的报告层次,越难得到资产组的公允价值,而且层次划分的越细,对资产组的公允价值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按照怎样合理的方法将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我国准则却没有详尽的指导,并且我国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商誉减值的准确性更难计算。

因此,笔者认为在借鉴国际准则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结合实际,对商誉在不超过10年的期限内进行摊销,同时定期对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进行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测试。这种做法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便于操作,更符合我国现行情况。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首先应确定资产组,确认商誉的测试范围。其次对于测试时间,由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每年一次测试效果不大,应根据需要进行测试。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第一,法律和经营环境发生不利于企业经营的重大调整。第二,出现未曾预料的强大的市场竞争情况。第三,关键人才流失。第四,减值测试单元内的营业分部或很重要的部分很可能要被出售或处置。第五,减值测试单元内的一个重要资产集合面临大幅度减值。第六,减值测试单元的附属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商誉减值损失。如果减值测试单元内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应首先进行非商誉资产的减值测试并确认其减值损失,之后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三、关于公允价值引入的问题

新准则规定有关资产、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并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客观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及时反映市场价值的变动。公允价值引入,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要和中国会计的发展方向。但是,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善。

1.存在的不足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方式,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缺乏对公允性作明确的界定,而公平交易与自愿行为在市场交易中也难界定,于是公允价值会因评估方式不同而不同。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因此对公允价值在市场非充分条件下计量时由于过多涉及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会导致公允价值很容易成为新准则下会计操纵的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新会计准则,之所以容易成为企业粉饰经营业绩的工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相关交易大胆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应受到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也应相应制定制约和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

2.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的全面运用最终仍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职业道德建设等系统工程来解决,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当前具体操作来说,笔者认为应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广公允价值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合理运用,公允价值是否真正公允,必须解决人为操纵问题。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先天不足,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因此,关键的措施是尽量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

其次,要培育发展对公允价值可靠性验证的机构。发展对公允价值可靠性验证的机构,能够使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得到更好的效果。要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监督、处罚措施。要保障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意识,完善市场法规,严格市场监管。中介机构应该加大对会计报告的审核责任,包括中国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财政部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等。

最后,要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因此,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第9篇:对当前资本市场的看法范文

在大盘持续下跌中,上海有关机构新近对27家基金公司进行了一番调查,主题是“未来上涨的契机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23人认为在于经济基本面,16人认为在于政策面,仅有5人认为在于资金面。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再度成为左右基金经理信心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有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市场扭转颓势,依靠的也是境内外宏观经济出现新的拐点。值得关注的是,有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期待政策面有所变化,给予市场明确的信号。基金经理们普遍期待的政策包括印花税下调、融资融券推出和股指期货时间表等等。

对于市场目前的走势以及投资策略,各家机构的看法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歧。

通胀是首要风险

3月18日,央行决定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遏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紧缩政策再次现身。

浦银安盛基金研究总监汪姿表示,本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本在市场预料之中。目前虽然面临美国次债危机和年初国内的冰雪灾害因素,但通货膨胀仍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风险,政府短期内不会改变从紧货币政策。从中期来看,通胀可能始终存在,因此股票资产仍然是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不要由于市场的调整就改变这一想法。

汪姿指出,通货膨胀对于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会是不同的。总体上看,当前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仅为21倍,面对中国经济不可阻挡的高成长,股票市场正日益体现出其值得投资的一面。虽然目前中小盘股仍有不少估值偏高,部分可能还有“腰斩”的危险,但大盘蓝筹股基本已经处在底部区域。

与此同时,汪姿建议,由于目前市场仍处于反复探底的过程中,为使自己的资产组合更加稳健,即使近期仍有加息可能,以及宏观调控收缩银根等风险,固定收益类资产仍然不失为一个值得配置的组合。在当前总体宏观环境下,投资人应调整投资组合,前期90%以上股票性资产的组合,可调整为60%股票性资产和40%固定收益类资产。

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典认为,尽管短期市场波动剧烈,但对市场中期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来看,整体市场上涨的概率远大于下跌的概率,机会远大于风险。针对当前的市场,杨典认为新基金的投资策略还是会保持比较高的股票仓位,除非市场非理性暴涨,否则将一直重仓股票。而行业方面则会保持适度的均衡,重点将选择具有成长前景又具有估值吸引力的优秀上市公司。

杨典在记者采访中表示,他个人认为,始自2005年后期的牛市至今并没有结束,此次调整,是本轮牛市最大级别的一轮调整,他对后市仍有信心。同时杨典认为,本轮牛市相较2001年前的那轮牛市要复杂得多。就很多个股而言,回调幅度超过50%,已经像是熊市了,且个股之间的情况相差甚远。所以杨典提醒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手中股票的估值情况,如果是估值没有支撑的个股,投资者可能会不幸在牛市中碰上“结构性熊市”。

关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对于近期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上投摩根认为,由于目前抑制通胀为政府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一系列紧缩政策会不会导致经济增速严重放缓是投研团队所关注的方向。

上投摩根认为,目前来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起的作用相对比较稳定。从今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中看,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2%,但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约为12.9%,仍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但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看出口和投资的拉动。从2月份外贸数据来看,出口商品总额增速明显下降,其中虽然有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但在一系列出口政策变化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下,出口增速下滑似乎并不偶然。再看投资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但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会加大财政投入,总体上投资保持平稳的可能性较大。

概括起来看,如果外部环境恶化、外部需求下滑的趋势延续,消费和投资这样的内部需求就要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复杂的因素还有待观察。

同时上投摩根认为,从行业上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只有少数行业,比如上游资源性行业和下游防御性行业等受到的影响较小,处于产业链中间的制造业受到的压力将会是最大的,但并不是说此类行业完全失去了吸引力。例如受政策驱动影响较大的行业,比如基础建设等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中依然会出现深跌之后的投资机会。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净利润率很高的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受到的紧缩影响会明显小于那些同行业中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低成本、低价格、成本转嫁能力差的公司。

上投摩根认为,从长期来看,判断市场走势更应该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否还能延续,若动力还在,则目前只是一个对于前期过快增速的一个修正,市场的急跌还是比较“情绪化”的,一些优势企业已经显现出了投资机会。在调控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应仔细甄别各个行业、各个公司所面对的不同情况,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看法凸显分歧

随着市场调整幅度的加剧,各家机构对市场看法的分歧也日渐突出。

对于近期的暴跌,市场弥漫恐慌气氛,而看法乐观的基金公司却不在少数。富国基金认为,最坏的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中国经济仍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对于后市的乐观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第一,去年的单边牛市中,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泡沫,市场有调整的需求,目前经过调整,泡沫得到挤压,市场估值日趋合理水平,大盘蓝筹板块已缺少继续杀跌的动力。第二,“两会”对今年国内经济增长和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提出了明确目标,相信一系列有效措施能推动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增长,保持国内经济的长期向好。第三,外部经济衰退和国内的高物价趋势很难长期并存。从2月份的贸易数据看,外贸顺差的平衡将带来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富国基金表示,公司无意判断市场的底部,但对市场中长期仍有充分的信心。

东吴基金认为,前期A股市场受美国次债、国内雪灾以及紧缩政策预期等影响,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投资者情绪受到了较大影响是导致此轮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此次调整更多的是一轮正常的技术性调整,也是市场自身涨跌规律的内在需要,市场的很多机会是跌出来的,目前的点位将是投资者进行战略性建仓的良机。

同时也有相当基金经理对后市态度暧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市场已经显现处于结构性熊市的特征,肯定不是牛市了。尤其是前几天的暴跌,表现为一个技术性的暴跌,是大盘沿下降通道下行的自然结果,短期底部已经出现,估计此后会有一波反弹,之后还要下探,中期底部需要等反弹结束才能确认。

基金动态

华宝兴业QDll基金发行

华宝兴业旗下首只QDll产品――海外中国成长股票型基金于3月24日发行。该基金主要投资于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在全球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追求资本长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