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63―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高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高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求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萎缩,使得学生关键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项目教学法被引入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运用此教学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有效尝试,以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我们所分析的文献全都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通过对此库的检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2000年以来职校语文项目化教学研究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和态势。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主要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以“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为主题词,以2000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对知网进行检索,从检索结果来看,近十年来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总计2252篇),中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期到全面发展阶段,呈现出繁荣景象。2008年以来,在职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职校项目化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总计669篇),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反观近十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却不温不火,从文献数量看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小幅度提升(总计294篇),可见该课题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再看职业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则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甚少(总计35篇),远落后于整体研究水平。至于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项目化教学在知网的文献搜索结果为零,将主题词调整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检索所得文献量也不容乐观(总计20篇),这说明目前职校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化教学的还在少数,还需要更多的教学者来“垦荒”。
二、研究课题的定性分析
(一)项目化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
1.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凯兹和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学习的原则。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而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式并无统一标准,它视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项目执行者的情况而定。大体而言,其教学过程分解为五个步骤:资讯 计划 实施 检查 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板块,它是“语文”和“综合活动”的整合。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内容,是一种课型,它更侧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对语言文字的思考为诱因,以学生广泛的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为手段,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聚焦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上,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达到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活动、综合、语文,三者缺一不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培养,代表了目前教学课改的潮流方向。
(二)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现状
项目教学虽然已经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是在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内的成果,而文化基础课有着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体系,所以不能用专业课的项目教学体系对文化课进行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基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变通改造,能为语文教学所用。我们认为,项目化教学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和“综合性”两点上取得契合。首先,活动课强调实践,这与项目教学强调的行动导向不谋而合,都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其次,综合性是指能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项目教学则强调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以上都是项目化教学理论能够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可行性基础。
目前,在职教领域尚未见到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法,所见研究成果都是类似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但我们通过对20篇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的课型开发都已经具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基于教材文本的职校语文课程大致分为两个模块:一是讲授性的常规课,二是实践性的活动课,对于后者可以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如“采访”口语实践课,可以进行项目分解,任务设置,设计量化评估标准。但是对于常规课似乎难以用项目法生搬硬套,这就需要教学者对常规课进行活动项目的二次开发,将常规课改造为活动课,在20篇文献中就有6篇是二次开发,研究者在对常规课的活动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另外在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研究者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了活动课的自主开发,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语文课既生动有趣又有实用价值,这种与专业结合的语文活动课的开发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但是,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学科的实践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所见研究多集中在理念阐释和个案展示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案和类型完整的案例集,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快补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Z].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05).
[3]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4]王菊香.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法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6).
[5]尹喜荣.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6]侯博.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5).
关键词:园林工程;低碳经济;养护;特点;
1.低碳经济简述
由于以往的生产和生活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现在的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减少气体的排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无法从本质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因此减少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成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国家是英国,由于其传统工业过于发达,导致了现在很多环境问题,被称为雾都的伦敦,就是由于在以前的生产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气体,这此废气等有害气体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与别的国家相比,英国更希望能够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面对的问题,因此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后,很快被各个国家所重视,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就对各国的低碳经济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低碳经济的英文为Low―carbon economy,主要是为了在生产和生活中最大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在低碳经济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能源的开发和绿色植物的推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而为了减少目前的温室效应,很多人开始提倡加大绿色植物的培育力度,对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只是工业发展的问题,和日常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这样对低碳经济的理解是片面的,低碳经济应该包括低碳生活的模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少使用纸巾等,越来越多的人用低碳生活来表明,保护全球变暖不仅是工业生产的问题,应该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应该做的,随着我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政府已经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条规,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的废气进行限制,同时倡导人们进行低碳的生活模式,最大程度上减少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2.园林养护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随着低碳经济的普及,人们想到的都是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达到控制温室气体的目的,而很少会有人想去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木上对温室效应进行治理,必须采用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绿色植物在吸收了二氧化碳之后,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而每个人都需要实时的吸入氧气,这样的推广绿色植物,在达到了低碳经济日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的绿色植物,由于大小的不同、品种的不同,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不同,如一万平方米的阔叶林,一年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了14吨,而针叶林相比阔叶林,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多些,由此就可以看出,园林养护对控制温室气体具有多大的效果。
园林的建设和养护能够吸收空气中大量的温室气体,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园林养护中,几乎没有考虑到不同种类的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差异,大多在追求美观和保护稀有树种等,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今天,园林养护的职能已经有所改变,在日常的园林养护中,必须对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在考虑美观和艺术感等。同时,最大程度的提升整个园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这样的园林养护工作在完成了基础
的意愿功能外,也同时完成了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低碳经济下的园林养护工作分析
在园林养护中,除草和植物的整形修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植物生长的初级阶段,植物的高度和杂草相比,没有高出多少,如果植物的周围存在大量的杂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而且除草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提高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肥料的吸收,对植物进行整形和修剪,主要是为了控制植物的成长速度和开花时间,但是随着园林养护的发展,现在的整形和修剪已经变成了美化的作用,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对植物进行整形和修改,会裁剪掉大量树木的叶子,从而极大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如果不对树木进行整形和修剪,又无法很好的控制植物的衰老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适当的整形和修剪,使植物的美化、生长速度、开花时间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达到一个平衡,是目前园林养护工作的一个难题,还需要园林养护工作者,在实际的植物养护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园林养护工作能够更好的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足够的贡献。
除了修剪和除草之外,合理施肥和虫害的防治也是园林养护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园林养护中,为了使树木能够更好的生长,都会根据树木生长的实际情况,判断树木缺乏哪种营养元素,然后针对性的施加一些化肥,这样虽然能够起到很大的施肥作用,但是化肥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肥中的磷元素随着雨水到了河流中,就可能会引起赤潮的发生,这显然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要想从本质上避免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而且通过这两种肥料的使用,土壤比较不容易板结,同时土壤的透气性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园林养护中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传统的方法都是喷洒针对性的农药,但是随着药品使用的增加,很多病虫害都产生了抗药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物的效果,同时喷洒的农药会有一些进入到土壤中,使土质发生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农药的使用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主要从保护环境方面考虑,所以在园林养护中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是一个才良好的选择,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虫害和大敌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生物链,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4.结语
随着低碳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低碳有关的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热门行业,尤其是新能源的开发上,而绿色植物具有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功能目前还没有太多人关注,忽视了绿色植被对于低碳经济的作用,但是各个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采用的通用做法就是限制工业和生活中煤炭资源的使用,同时又要保证本国经济的增长,这样对工业中煤炭资源的限制空间有限,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时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缓慢,这种限制越来越接近工业发展承受的极限,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寻找一些新的方式,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园林养护工作由于对绿色植被的重要作用,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宏达,丛静园林养护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66- 269
[2]杨明,园林养护工作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156.
关键词 气候;玉米;影响;栽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249-01
气候变暖(或称温室效应)、降水分布不均、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等诸多现象是将来气候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势必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尤以种植业为主,这将涉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变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有效应对不利气候条件(低温、干旱等)的影响,玉米栽培模式出现了诸多改进,现针对不利气候变化相适宜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讨论,并详细对其优势进行剖析,为玉米生产稳定增产提供参考。
1 不利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玉米生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且可进一步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气候变化将增加玉米生产的不稳定性,给局部地区玉米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曹铁华等[1]认为玉米产量可分为趋势和气象产量,后者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通常情况下,玉米生育期内降水、积温和日照时数对其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因此,笔者建议应加强抗旱减灾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减少不利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玉米影响因产区而异,温度升高对部分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总体有利,但同时也会导致部分产区玉米生育期和有效灌浆期缩短,极端性天气事件出现概率增加,病虫害暴发几率升高[2]。尚宗波[3]利用玉米生长生理生态学模拟模型,分别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12种气候条件下沈阳地区土壤湿度、玉米发育与生长的变化,进而指出未来气候条件下玉米均产会有所降低,减产幅度在5%~30%,具体表现为:随气候变化,玉米叶和雌穗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数降低,而茎和根生物量则增加。
2 应对不利气候的玉米栽培措施及优势分析
2.1 玉米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该技术通过机械深松蓄水(全面或局部深松,深松整地一般为35~45 cm、中耕深度为20~30 cm、垄作深松为25~30 cm)、节水灌溉(施水方式采用种床开沟施水或种床下开沟施水,旱情较重或砂质土壤施水量60~90 m3/hm2,旱情较轻施水量30~60 m3)、应用保水剂等方式,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用水量,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
2.2 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
其技术要点在于:改传统垄作为大垄双行平作,即改变传统65 cm垄距成为宽行90 cm、窄行40 cm的平作种植,宽行为休耕带,窄行为种植生长带,休耕带与生长带间进行隔年交替。其优势在于:一是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二是苗带平作轮换休闲与根茬还田(秋收后留30~40 cm高茬)相结合,既能防止风包地和雨水侵蚀,又能有效保护土壤有机质;三是田间管理由传统的3次中耕(三铲三趟)改为1次仅对宽行进行深松追肥,减少了作业环节和成本;四是蓄水和保墒能力增强;五是种植密度可增加,实现以密增产。
2.3 玉米垄侧栽培技术
该技术未改变传统垄作习惯,改连年垄台种植为两侧垄邦交替种植,即第1年在一侧垄邦种植,第2年在另一侧垄邦种植,秋季收获后种植带留根茬,翌年经自然腐烂还田。该项技术有降低地表风速、减轻风蚀土壤与扬沙、扬尘的作用,通过土壤少耕、地表微地形改造和覆盖、“少动土”、“少”,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环境及微生物群体分布的目的。
2.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表覆盖1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进而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高科技栽培技术[4]。其主要采取小垄或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或深松旋耕并及时起垄镇压保墒。整地要求平整,结合整地深施底肥(耕翻深度≥25 cm)。杨永川[5]认为该技术还具有明显的保肥、保全苗、减少虫害、促进玉米早熟的作用。
2.5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集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和滴灌灌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其优势在于利于保墒,提高地温,确保土壤水分供给[6]。
3 参考文献
[1] 曹铁华,梁烜赫,刘亚军,等.吉林省气候变化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18(2):142-145.
[2] 何奇瑾,周广胜.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报,2012,32(12):3931-3939.
[3] 尚宗波.全球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春玉米生长的可能影响[J].植物学报,2000,42(3):300-305.
[4] 薛小花,吴改香,陈宁,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种业,2011(8):82-83.
关键词:绿色幕墙 环保节能 动态节能
随着幕墙在建筑中的不断应用,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幕墙的绿色环保和节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各种建筑中,绿色环保幕墙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技术也从实践开始走向成熟。
本文对光电幕墙、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和生态幕墙等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和阐述。
1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应用背景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房屋建筑面积约有10亿平方米,其中的住宅面积约有5到6亿平方米,工业面积约有1亿平方米。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是相同气候发达国家的2至3倍,因建筑门窗幕墙部分不节能的耗能占建筑能耗的40一50%。
据估算,我国每年竣工的幕墙工程的能耗影响巨大,如果不能正确的加以引导与管理,很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消耗常规能源,对能源供应、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可能带来严重的能源、环境与资源问题。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方大公司在国内已经率先研制成功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而且,该产品已在方大集团科技中心大厦工程中得到首次应用.相信类似的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工程将会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
2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简述
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就是具有无污染(或者污染很低)、并具有环保和节约能源功能的幕墙。这是幕墙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应用比较多、研究比较多的有三类:光电幕墙、双层动态节能幕墙,以及生态幕墙。这三类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应用与动态节能技术在后面的论述中详细介绍。
3光电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
光电幕墙的产生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出现能源危机。常规发电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致使他们纷纷推广、实施太阳能利用技术,并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概念.推动了光电技术应用于建筑物的科研和使用,由此光电幕墙开始研发。
光电幕墙设计时。要考虑光电池组、光电板、导线、集成电路、整流器等各因素。还需考虑幕墙传统的安全、防护、密封、装饰等功能。各项指标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使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此外,还要考虑安装方向,安装阳光照射时间长的部位,等等。
3.1光电暮墙
光电幕墙是一种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装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幕墙.它是用光电池、光电板技术,把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关键的技术是太阳能光电池技术。太阳能光电池是利用太阳光的光子能量。使得被照射的电解液或者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移动,从而产生电压.这称为光电效应。光电幕墙代表着幕墙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4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
4.1双层动态节能暮墙
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它是由双层结构组合而成的幕墙,由外层幕墙、内层幕墙、遮阳幕墙、进风幕墙、出风装置组成。内层一般都有能够开启的门窗。在外层幕墙的遮挡下,室外环境再恶劣也能保证内层门窗的正常开启.外层幕墙的进出风口和内层门窗的开启均能控制。内外层之间的热通道。可利用太阳能产生烟囱效应或温室效应,从而做到既保证必要的通风、换气,又能够节约能源。因此。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又被称为热通道幕墙,按通风原理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系统。
4.2双层动态节能幕墙的性能特点
双层动态智能节能幕墙。在幕墙内配有电动闪开内倒窗、平行外开窗、电动遮阳百叶以及电动通风VI;顶部采光顶为钢结构形式,采光顶分为两层布置,上层为电动遮阳百叶系。下层为带有电动滑窗的隐框玻璃幕墙;采光幕墙占到整个幕墙面积的比例较大.易于获取良好的光线。
所以。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在动态节能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它具有的技术性能包括:
1)运用动气热压原理和烟囱效应。让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到室外,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具有绿色的环保功效。
2)它对冬天的“冷处理”和夏天的“热处理”非常合理,具有卓越的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功能。因此具有典型的动态节能性。
3)合理的采光功能,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光线的变化,改善室内环境。
4)卓越的隔声降噪功能,为使用者创造宁静地工作生活环境。
5)技术含量高,构造特殊,具有良好的视觉美感。从上述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节能性。
5生态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
5.1生态幕墙
生态幕墙,它是随着建筑生态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所谓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建筑生态和建筑色彩的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根据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生态和色彩的建筑幕墙称之为生态幕墙,生态幕墙是生态建筑的一种,是生态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以使用的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生物气候缓冲层为重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是健康舒适的生态建筑外围护结构。
生态幕墙,可以在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建立的一个缓冲区域,既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止各种极端气候对室内影响,又可以强化各种微观气候调节的效果,进而满足人们种种舒适的要求,并且能够达到适当节能的目标。生态幕墙建造,超出常规建筑学和建筑工程学的范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幕墙工程师熟悉机械传动原理,了解机械加工、装配以及物理、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相关科学专业的知识,需要多学科的协调,各专业的通力合作。
生态建筑与生态幕墙在三维空间中,引入了时间,在功能及美学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称其为“四维建筑”,即静与动,封闭与开放,收敛与张开,空间与时间,使建筑和幕墙更具有鲜明的音乐韵律。改变了传统建筑和幕墙终身不变的形态和色彩,拓宽了建筑和幕墙的新视野和新技术,对现代建筑和幕墙的实践和理论是一种补充和拓展,有着独立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幕墙在德国研发和使用较早,技术成熟得到广泛的发展,典型工程如德国柏林得比斯大厦、法兰克福银行大厦以及美国纽约42大街的新摄影棚、英国建筑研究所办公楼、荷兰戴尔夫特大学图书馆等都属这类幕墙。
5.2生态幕墙的节能与性能特点
生态幕墙是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现,生态幕墙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传统幕墙理念是幕墙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分离,对自然通风考虑不够:而生态设计理念是幕墙与自然生态环境组成统一的有机体。精心设计自然通风。
1 简述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相关内容
1.1 含 义
GIS即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简称,在国际上能够被称作是气体绝缘变电站。其可把一座变电站中包括避雷器以及接地开关、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以及电缆终端、电压互感器、母线、进出线套管等在内的一次设备(其中不含变压器设备)实施合理优化设计,并使之有效组合成一个整体。SF6封闭式组合电器实物图,如图1所示。
1.2 特 点
第一,安全性良好,在接地金属壳中密封着带电部分,不会形成触电危险隐患,SF6气体属于不燃气体,因此其不存在火灾因素;第二,小型化,由于使用具备良好绝缘性能的气体当作灭弧介质与绝缘介质,使得变电站面积得以尽可能缩小;第三,安装周期相对较短些,基于小型化特性,能够在工厂内实施整机装配操作,并进行合格试验,整套向现场运送,大大缩短安装时间,保证可靠性;第四,较好的可靠性能,所有带电部位均是在惰性气体SF6中密封的,从而能够把积尘与盐雾、积雪等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隔离开来,增强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及抗震能力;第五,不会影响外部环境,可屏蔽静电及电磁,不会形成电磁波干扰与噪音等情况。
2 现场交接试验
2.1 外观检查
针对SF6封闭式组合电器外观所实施的检查包括多方面内容,具体来说,为检查是否存在生锈及磨损;管道及连接部件密封性是否良好;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等指示器能够正确显示;高压套管完好程度;螺丝位置能够符合实际出厂需求及螺丝开关紧实程度;参考说明,查看SF6密度计读数与压力表对应数值是否一致;电路接地安全性如何;箱及门能够正常关闭,等。
2.2 气体密封性检测
完成充气24 h之后认真检测气体密封性,纵观可知,组合电器灭弧性能以及绝缘性能的优化获取会受到施工现场填充SF6气体作业质量的直接影响。为充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切实保证SF6气体拥有良好密封性,常用检测方式为基于仪器实施检漏,或者使用抽真空检漏手段。
2.3 气体湿度测量
SF6气体纯度决定着SF6封闭式组合电器性能是否稳定可靠,若气体中水分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基于水分的直接影响,固体分解物呈现半导性质,造成绝缘电阻出现降低情况,气体绝缘特性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应认真测量气体湿度情况。
2.4 气体密度装置和压力表校验
在装置使用进程当中,为保证SF6气体压力值与密度值准确无误,使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旨在便于及时给出确切的分析判断,保障操作合理性,能够基于设备使用标准表实施比对,认真校验压力表与密度装置设施。
2.5 主回路电阻测量
就该装置全部通电部分而言,测试器电阻所得对应值必须充分满足产品技术需求,在此应给予三相阻值平衡度充分关注。通常选用直流压降法针对主回电阻实施测量,指在确保装置通电之后满足具体电阻要求。
2.6 回路绝缘试验
完成装置的安装组合之后应进行有效的耐压试验,旨在保障其拥有良好绝缘性能,其对应的全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短路之后实现接地,通常选用试验方式包括冲击耐压试验跟交流耐压试验等。
3 施工技术分析
结合配置在楼上位置的220 kV SF6封闭式组合电器实例介绍其施工技术应用。运输准备工作,将装置从设备库向变电站现场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便捷路线以及平缓道路,旨在充分保障安全运输,因为安装装置有着较高精度要求,开始安装之前应做好放样工作,针对装置跟主变高压套管具体安装尺寸进行复核;配电室设置在2楼位置,可使用吨位适合的吊车以及汽车装备吊装设备,确保到位安装。
前期安装阶段需清洁厂房,保持安装环境较高清洁度,针对空气含尘量进行严格控制;安装中应保持厂房内较强的干燥度,选择在气温较高且晴朗的天气开展施工作业;由于装置有很高的密闭性要求,需将其年漏气量控制在百分之一范围之内,使装置可实现稳定持久的密封,严格控制密封安装施工工艺,强化装置密闭精度;SF6气体具有微弱毒性,为降低其温室效应,减少其对环境的直接破坏,进而需认真评价SF6气体环境因素,填充气体的时候合理规避其出现泄漏排放现象;待检测装置气密性及气体性能合格之后才可进行充气操作,跟装有SF6气体的高压气管实现连接,排净调压器与气管中的空气,而后将气瓶阀门打开,使得气体缓缓注入装置中,参考表格说明,确定当下充气压力跟实时温度相互关系,进而获得准确充气压力值,注意应保证管路接头严密性,保持充气管路跟设备干净清洁且不存在油污等。
4 结 语
综上所述,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的作用不容忽视,为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务必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交接试验,确认无误后再开始后续施工。此外,在对SF6封闭式组合电器开展安装、施工操作当中,要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对不利用安装的外部环境,如湿度、环境不洁等情况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制定适合的施工方案,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伟.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现场交接试验与施工技术探讨[J].机电信息,2013,(30).
[2] 杨立中,闫杰.SF6封闭式组合电器局部放电典型故障分析[J].山西电 力,2013,(4).
[关键词]城市垃圾 垃圾处理 发展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55-01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构成的特点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高,垃圾中的水分对焚烧处理是非常不利的,若水分较大,必须投入辅助燃料才能保证垃圾焚烧的正常进行;可燃有机物含量比例低,工业化国家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为66~82.9%,而我国仅为22.18~56.2%,这将直接影响垃圾热值的高低;垃圾热值低,一般认为,当垃圾的发热值大3349kJ/kg时,可直接燃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普遍达不到这个标准。因此,燃烧时必须投入辅助燃料,这就增加了垃圾焚烧的成本。
1.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现状
1.2.1混合收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以混合收集为主,混合收集是指各种城市生活垃圾未经任何处理混合在一起收集的方式。该方式简单易行、运行费用低。但是,垃圾的利用价值和有用物资的纯度很低,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总费用。
1.2.2分类收集
目前垃圾分类收集尚在一些大城市进行试点。分类收集是指按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进行分类的收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回收物资的纯度和数量,减少需要处理的垃圾量,有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垃圾分类收集是降低垃圾处理成本、简化处理工艺、实现垃圾综合利用的前提。
1.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作自七五期间起步以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按清运量统计,综合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50%。目前,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综合利用这四种,其中卫生填埋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从2001年开始到2008年,建设部纳入年度科技计划实施的“建设部环境卫生科技示范工程”共计20项。其中,卫生填埋技术类6项,占30%;焚烧技术类5项,占25%;堆肥技术类1项,占5%;综合处理技术类5项,占25%;其它专项技术类3项,占15%。基本覆盖了我国垃圾处理发展的各个技术类型。
1.3.1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是指利用坑洼地填埋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该方法必须经过科学的选址、严格的场地防护处理和对渗滤液及填埋气体的严格控制。采用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和堆肥处理中的不可堆肥物都需要卫生填埋处置。在卫生填埋场地底部敷设排水管道使渗滤液排出场外进行处理;在垃圾体内部设有导气系统,将导出的填埋气通过燃烧等方式利用;还要在场地周围设截洪沟阻止洪水进入场内。待填埋场封场后尽可能的恢复地貌和维护生态平衡。该技术总的原则是不使掩埋的垃圾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地、空气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卫生填埋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总体投资小、适用于所有类型垃圾。但是,卫生填埋技术也存在许多弊端:填埋场选址需远离市区,这就增大了运费成本;填埋法占用大量土地,且使用后的土地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原来的用途。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2亿t,按垃圾容重0.4t/m,堆高3m计算,填埋占用土地为1.23万hm2。若按10%平均递增率,至2050年,累计占用土地145.3万hm2,相当于国土面积的l‰,耕地面积的1.4%;填埋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等气体,既存在火灾及爆炸隐患,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1.3.2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中进行焚烧,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烧后可使垃圾减容85%以上,减重75%以上,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减量化、无害化的特征。由于受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发展较为缓慢。
自1985年我国深圳市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马丁往复逆推式垃圾焚烧炉设备和整套技术以来,垃圾焚烧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很快。处理能力从2001年的6520t/d提升到2005年的33010t/d;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3%提升到2005年的13%。目前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主要有:直接焚烧法。直接焚烧是高温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热解焚烧法。该技术根据不同垃圾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似性,将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其热能,产生裂解和凝聚反应,形成气、液、固三相产物,达到洁净燃烧的目的。发达国家已由“直接焚烧法”向“热解焚烧法”发展,我国也已将其列入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前沿研究项目。
1.3.3堆肥处理技术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下列多种因素的影响:垃圾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含水率、通风供氧情况、翻拌要求、碳氮比(根据需要添加有机肥)、堆肥温度、pH值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有效促进和控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正常繁衍是整个堆肥处理技术的核心。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堆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和筒式发酵仓堆肥。自然通风静态堆肥,该法是在一块场地上,堆高2~3m,一般上部覆土,场底以混凝土硬化并铺设通风排水沟,腐熟垃圾用铲装机、滚筒筛、皮带机和磁选滚筒等生产堆肥产品,这种方式简单,成本较低,应用最广;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该种方式多为非露天堆场,一次发酵仓要求能容纳10~20天垃圾,室内堆高约215m,设有翻堆和运输通道;筒式发酵仓堆肥即垃圾从仓顶输入,发酵后腐熟料从仓底输出,用高压风机从仓底强制供风。这是一种间歇式动态好氧发酵工艺。
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高,可燃有机物含量比例和热值低的特性决定了很难有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我国必须采用多元化、资源化的方式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3 小结
尽管垃圾处理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但只要合理地应用各种处理技术,充分发乎其优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水平,减轻垃圾后续处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张英民,尚晓博,李开明,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02)
【关键词】 固体燃料 化学链 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社会人口、科技、经济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由能源使用造成的问题也开始不断升级,例如,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由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等。而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迫在眉睫。由此,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热衷研究的一项新型环保技术。
1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基本内容
化学链燃烧技术(CLC)是新型燃烧概念的一个衍生物,该技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便是其燃烧过程可以免能耗自动分离二氧化碳。其原理简述如下:借助氧载体的功能,把传统的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燃烧分成两个部分,即两个气固反应,避免了燃料和空气的直接接触,并借助氧载体的作用把空气中的氧气导入燃料中。CLC系统包含两个流化床反应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而且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固态的氧载体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之间互相循环,二燃料进入燃料反应器后背氧载体氧化,在氧化透彻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为在整个过程中空气的浓度可以维持在一定水平,即没有被稀释,所以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生成物,只需将水蒸气冷凝,便可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n+m)MyOx+CnH2m(2n+m)MyOx-1+mH2O+nCO2。当燃料反应器中的反应结束后,被还原的氧载体被传入空气反应器,再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新的氧载体,反应方程式如下:MyOx-1+1/2O2MyOx。
据上述内容可知,CLC的整个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分离是无需消耗能量的,而且氧载体的再氧化也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氮氧化物的生成,生成的其他物质基本都是氮气和剩余的氧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直接排放。
2 CLC的研究进展
随着CLC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将研究的重心集中在了这四个方面:(1)氧载体的选择和制作;(2)燃烧反应器的设计和制作;(3)反应过程的具体分析和数据模拟;(4)化学链燃烧技术的更新和扩展。
2.1 氧载体的研究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在氧载体的实际使用中,使用较多的当属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被还原的氧载体通过空气反应器再氧化时,可为燃料反应器提供晶格氧的同时将空气反应器中产生的热能 传送到燃料反应器中,供化学反应使用。由此可知,氧载体的性能的好坏是整个CLC系统的重中之重,其性能可概括为这五点:(1)反应速率和气体的选择性能;(2)氧化传热能力;(3)抗烧结、结团、碎裂的物理性能;(4)无毒性,是否为环保材料;(5)价格是否低廉,生产成本是否合理等。一般情况下,在氧载体的使用过程中,可在其中添加惰性载体和活性金属氧化物,借此来提高它的总体性能。
2.2 反应器的研究
2001年,有学者提出一个新型的反应器模型:高速提升管制成的空气反应器和低速鼓泡的流化床充当的燃料反应器相互串联组成。这种系统解决了流化床之间的漏气问题,并实现了氧载体的循环使用,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支持,更成为许多研究人员设计反应器的基础。还有学者提出了另一种燃烧装置,这种装置可细分为四个结构:空气反应器、燃料反应器和旋风分离器以及提升管。根据多次实验证实,该种装置的使用更为稳定合理,且运行中内部基本不出问题,问题多为外部因素造成,如进料。还有学者提出了圆锥形石英管反应器,分为两部分:上面作为分离区,防止固体物质流失;下面作为反应区,进行固体燃料时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在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反应中添加氢气,可降低固体燃料的气化程度,以此来提高碳的转化程度。
2.3 化学链的更新
众多的实验表明,化学链重整的相关技术是科学可行的,而且合理的重整可以极大的提高到96%-100%。从基本原理来看,化学链气化的相关操作基本可以用于固体燃料的的气化,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固体燃料的气化,即化学链气化技术。而在CLC的基础上发展产生而来的化学链制氢技术也对CLC的发展研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3 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CLC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和前进,但其中仍然不乏问题的出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学者们更加细致长久的探讨研究。例如:(1)就反应机理而言,氧载体是固体,再与固体燃料反应,这种反应的是实质究竟是何种反应,是固体与固体之间的直接反应,还是有中间过程的反应,又或者是两者结合一同发生或者分部发生,而不同的反应部分又有哪些环节不同等。(2)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还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和优化,以期获得更加稳定、直观的数据以供研究,固体燃料的转化率和二氧化碳的生成率也还需要深入的研究。(3)氧载体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将研制或发现反应活性更强、价格便宜且环保的氧载体作为研究的关键之一。研究也不能仅限于金属氧化物,要扩展到其他类型的物质,例如以CaSO4为主的非金属类物质的氧载体。
4 结语
CLC与传统的燃烧方式相比较而言,CLC更易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大多是以煤为主,固体燃料化学链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对该技术的认知和使用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包括反应器、氧载体的内部因素和进料、空气等其他外部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玉如,苏亚欣,马晓峰.化学链燃烧技术研究进展[J].能源与环境,2005(2).
[2]卢玲玲,王树众,姜峰,胡昕.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现代化工,2007(8).
关键词:绿色幕墙环保节能动态节能
随着幕墙在建筑中的不断应用,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幕墙的绿色环保和节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各种建筑中,绿色环保幕墙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技术也从实践开始走向成熟。
本文对光电幕墙、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和生态幕墙等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和阐述。
1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应用背景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房屋建筑面积约有10亿平方米,其中的住宅面积约有5到6亿平方米,工业面积约有1亿平方米。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是相同气候发达国家的2至3倍,因建筑门窗幕墙部分不节能的耗能占建筑能耗的40一50%。
据估算,我国每年竣工的幕墙工程的能耗影响巨大,如果不能正确的加以引导与管理,很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消耗常规能源,对能源供应、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可能带来严重的能源、环境与资源问题。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方大公司在国内已经率先研制成功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而且,该产品已在方大集团科技中心大厦工程中得到首次应用.相信类似的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工程将会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
2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简述
绿色环保节能幕墙。就是具有无污染(或者污染很低)、并具有环保和节约能源功能的幕墙。这是幕墙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应用比较多、研究比较多的有三类:光电幕墙、双层动态节能幕墙,以及生态幕墙。这三类绿色环保节能幕墙的应用与动态节能技术在后面的论述中详细介绍。
3光电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
光电幕墙的产生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出现能源危机。常规发电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致使他们纷纷推广、实施太阳能利用技术,并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概念.推动了光电技术应用于建筑物的科研和使用,由此光电幕墙开始研发。
光电幕墙设计时。要考虑光电池组、光电板、导线、集成电路、整流器等各因素。还需考虑幕墙传统的安全、防护、密封、装饰等功能。各项指标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使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此外,还要考虑安装方向,安装阳光照射时间长的部位,等等。
3.1光电暮墙
光电幕墙是一种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装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幕墙.它是用光电池、光电板技术,把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关键的技术是太阳能光电池技术。太阳能光电池是利用太阳光的光子能量。使得被照射的电解液或者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移动,从而产生电压.这称为光电效应。光电幕墙代表着幕墙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4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
4.1双层动态节能暮墙
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它是由双层结构组合而成的幕墙,由外层幕墙、内层幕墙、遮阳幕墙、进风幕墙、出风装置组成。内层一般都有能够开启的门窗。在外层幕墙的遮挡下,室外环境再恶劣也能保证内层门窗的正常开启.外层幕墙的进出风口和内层门窗的开启均能控制。内外层之间的热通道。可利用太阳能产生烟囱效应或温室效应,从而做到既保证必要的通风、换气,又能够节约能源。因此。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又被称为热通道幕墙,按通风原理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系统。
4.2双层动态节能幕墙的性能特点
双层动态智能节能幕墙。在幕墙内配有电动闪开内倒窗、平行外开窗、电动遮阳百叶以及电动通风VI;顶部采光顶为钢结构形式,采光顶分为两层布置,上层为电动遮阳百叶系。下层为带有电动滑窗的隐框玻璃幕墙;采光幕墙占到整个幕墙面积的比例较大.易于获取良好的光线。
所以。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在动态节能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它具有的技术性能包括:
1)运用动气热压原理和烟囱效应。让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到室外,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具有绿色的环保功效。
2)它对冬天的“冷处理”和夏天的“热处理”非常合理,具有卓越的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功能。因此具有典型的动态节能性。
3)合理的采光功能,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整光线的变化,改善室内环境。
4)卓越的隔声降噪功能,为使用者创造宁静地工作生活环境。
5)技术含量高,构造特殊,具有良好的视觉美感。从上述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双层动态节能幕墙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节能性。
5生态幕墙及其动态节能技术
5.1生态幕墙
生态幕墙,它是随着建筑生态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所谓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建筑生态和建筑色彩的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根据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够改变生态和色彩的建筑幕墙称之为生态幕墙,生态幕墙是生态建筑的一种,是生态护结构的建筑。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以使用的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生物气候缓冲层为重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是健康舒适的生态建筑护结构。
生态幕墙,可以在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建立的一个缓冲区域,既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止各种极端气候对室内影响,又可以强化各种微观气候调节的效果,进而满足人们种种舒适的要求,并且能够达到适当节能的目标。生态幕墙建造,超出常规建筑学和建筑工程学的范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幕墙工程师熟悉机械传动原理,了解机械加工、装配以及物理、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相关科学专业的知识,需要多学科的协调,各专业的通力合作。
生态建筑与生态幕墙在三维空间中,引入了时间,在功能及美学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称其为“四维建筑”,即静与动,封闭与开放,收敛与张开,空间与时间,使建筑和幕墙更具有鲜明的音乐韵律。改变了传统建筑和幕墙终身不变的形态和色彩,拓宽了建筑和幕墙的新视野和新技术,对现代建筑和幕墙的实践和理论是一种补充和拓展,有着独立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幕墙在德国研发和使用较早,技术成熟得到广泛的发展,典型工程如德国柏林得比斯大厦、法兰克福银行大厦以及美国纽约42大街的新摄影棚、英国建筑研究所办公楼、荷兰戴尔夫特大学图书馆等都属这类幕墙。
生态幕墙是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现,生态幕墙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传统幕墙理念是幕墙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分离,对自然通风考虑不够:而生态设计理念是幕墙与自然生态环境组成统一的有机体。精心设计自然通风。
2)传统幕墙是没有或很少考虑有效的资源,能源再生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生态是必须考虑节能,资源重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能量。
一、考题例析
例1 (2014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30题)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图1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小,所以东南地区产生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区多,因此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态势。与东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分布较多。
第(2)题,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冶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开发区污染最轻。
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冶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工业污染严重。
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防止土壤污染加剧,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等。
【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例2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40题)图2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污染的变化特点为呈“W”形变化,其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行分析。
第(2)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人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二、考点归纳
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图3。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如图4。
【误区警示】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表1)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与乡村主要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2)。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3)。
4.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如表4)
【方法技巧】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和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成因。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随意排放有害物质等。另外,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问题要准确、全面。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学生在回答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遗漏。
(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等。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三、命题预测
高考对环境问题的考查集中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不同区域某一环境问题的统计图表、文字数据等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以当前我国或世界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结合重大工程考查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联系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将特别关注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及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选择题、综合题并重。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及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对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四、强化训练
(原创)图5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5中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2.图5中a、b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的共同成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
C.经济发展水平高,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
D.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3.图5中a、b两地区生态建设的共同措施是( )
①改良红壤,治理中低产田②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④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改编)图6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下列关于粤赣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了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B.可发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而无一害
C.穿越巫山山脉,有利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7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图7中甲、乙对应的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6.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南水北调②退耕还林③治沙治水④节约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改编)表5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7~8题。
7.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
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B.Ⅳ类、Ⅰ类、Ⅱ类、Ⅲ类
C.Ⅱ类、Ⅰ类、Ⅳ类、Ⅲ类
D.Ⅱ类、Ⅳ类、Ⅰ类、Ⅲ类
8.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海南
B.浙江
C.山西
D.吉林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13年3月4日起,北京等地严重的灰霾天气,令公众对PM2.5的关注急剧升温。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表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去解决PM2.5的问题,全世界都少有先例。”
材料二 大气中PM2.5主要来源示意图(图8)。
(1)我国城市大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美国城市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将面临哪些困难。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a地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轮荒);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开矿。
2.A b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a、b两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D a、b两地多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4.A从图示及其名称上可以看出,粤赣运河就是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A项正确;运河建成后,可以发展航运、养殖等,但是对沿线土壤、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B项错误;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因此该运河应该穿越南岭,C项错误;运河会占用沿线大量土地,但是也会带动当地农业、航运、养殖、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因此会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5.D大水漫灌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会导致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该地区降水总量少且蒸发旺盛,加之工农业用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
6.D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区域调水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7.D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广东酸雨、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四川水土流失、酸雨问题较严重,可得出D选项正确。
8.C M省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寒潮,综合选项中的各省份,山西省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