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

第1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噪音监测;思考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噪音污染对人们的提倡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了城市中,从而导致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城市环境的噪音监测,同时对其噪音污染加强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一.环境保护中的噪音监测

(一)噪音污染来源

通过对环境的监测,发现噪音污染主要有四种来源。具体如下:(1)交通噪音。交通噪音就是各种交通工具发出的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的声音。在交通噪音中,对人们影响最大,受污染范围最广的,就是汽车噪音。汽车拥挤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街小巷都能遇到。并且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车鸣笛连续不断,造成了主要的汽车噪音污染[1]。(2)建筑施工噪音。建筑噪音属于短期的,短暂性的噪音污染,但由于建筑噪音的强度过大,又十分的集中,也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3)工业噪音。工业噪音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主要是工业生产中发出的噪音,像锅炉厂和空压机放空排气声。(4)社会噪音。主要是由社会人群发出噪音,这种噪音大多不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但是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让人的情绪变得暴躁。如电视广播的声音、鞭炮声、门窗的关闭声等。

(二)噪音污染特点

1.噪音污染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的附近区域,及居住、商业和工业的混杂区域。在交通干线的附近区域,呈现出时间性的特点,主要是上下班高峰起和晚间,并且多为交通噪音。

2.以天为考察对象。噪音的高峰期往往集中在一天的早晚的两个高峰期,据监测结果显示,超过正常水平较高的时段为夜里22点——24点,最大会高于平均值14dB。噪音的来源主要和交通的高峰期有关。

3.噪音污染呈现一定的时段性特点。在生活和工作的区域内,19点——23点这一时间段噪音偏高,7点——11点的时间段噪音较低。而道路交通区域和生活、工作区域正好相反。商业中心区域的噪音主要集中13点——19点[2]。噪音的污染与人的出行活动是紧密相关的。

4.由于大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较好,所以工业区的噪音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大城市的道路周边区域的噪音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大城市的车流量比较大,交通主干道区域噪音污染大。

5.午夜12点后,除交通主干道外的生活区,基本上噪音污染较小。

二.环境保护中噪音污染的治理现状

近年来,噪音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国家在对噪音污染的治理,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其中,加强了对建筑施工及工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对社会生活噪音进行改善。限制机动车的鸣笛,禁止火车在城区内鸣笛。对噪音的污染积极的应对和管理。目前,我国噪音污染在经过积极的治理后,出现了一些好转固定噪音源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控制,流动噪音源正逐步被治理,大的噪音污染基本上已被控制,正在向小的噪音源转移[3]。在我国,噪音污染比较严重,噪音影响的强度在增大,范围也渐渐扩大,对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尽管,通过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噪音污染有了好转,但噪音污染依然困扰着人们,依旧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三.环境保护中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和实际的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制定要以城市的发展为目的,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区,做到商业区的分散化,不要让商业区过分的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容易造成中心区域的拥堵,不利于交通的便利,同时增加噪音的污染,把商业区分散,这样就会有效地疏散人流和车流,减小交通噪音和社会人群的噪音。工业区的规划和定位要远离城区中心,尤其要远离居民区,最后是遥遥的相对,此外,工业区的位置要处于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向,如果城市有河流经过,工业地带要在河流的下游,减少污染。居民区尽量远离交通的主干道,减小交通噪音的污染,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的利用树木和花草的绿化,植被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的音量,降低对人们的影响,在道路两侧多植树,道路中间最好要有绿化的隔离带,这样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降低了噪音的污染[4]。

(二)制定相关的噪音污染法律法规,并且要有效的执行,最好是强制执行。对噪音的来源进行控制,是整治噪音污染的重要措施。对噪音的治理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噪音的整治有法可依,能够形成强大的法治保障。规定在交通的主干道,居民区内,禁止机动车的鸣笛,在城区内限制车速,并且在道路的两旁安置声音测试器,增强人们的意识,自觉的遵守秩序,从自身做起,是噪音的来源缩小。对于居民区附近的建筑施工,要有明确的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条例作业。

(三)改良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使用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在居民区楼房建设中,摒弃旧的,隔音效果不好的建筑材料,多用科技含量高的,隔音效果明显的材料。比如,在楼房的墙壁建设中,采取使用空心砖或者泡沫砖,这样就会有效的阻断声音传播的介质,从而,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还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泡沫承重墙,类似泡沫砖的材料,这种泡沫墙的隔音效果好,是新型的高科技材料,如果能够广泛的利用在建设中,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噪音的控制。

(四)加强噪音的科技分析,从噪音的传播的途径上进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声音的传播分为三个阶段,声音源、传播的途径、接受者,声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反射与衍射等,而声音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介质传播,介质就像是导体,让声音从一端到达另一端,有利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多是金属或固体类的东西。而空气可以影响声音的传播,尤其是真空,在真空状态下,声音找不到传播的介质,因此,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声音的传播。所以,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把建筑材料经过科学技术的处理,能够像真空的状态接近,从而,在过程中,阻断声音的传播。

(五)合理的利用声音屏障。声屏障技术在降低噪音的污染中的途径中,最为直接简便。可以在交通的主干道两边修隔音墙,加大声屏障在我国的利用率,同时要对声屏障进行革新换代,降低声屏障的成本,方便声屏障的大范围,广途径的使用。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的抬高,城市化的步伐越走越快,然而,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中,噪音的问题就会日益突出,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度,影响越来越广。因此,要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在城市的规划中要做到合理布局,从全局着想,从整体出发。此外,还要完善噪音控制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在噪音控制上的投入,尤其要加大科技研究。做到减小噪音,减轻污染,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管华.环境噪音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7):158-159

[2]何平.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噪音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81-382

第2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噪音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烦躁、或者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声音。噪音大致分为两大类:家庭噪音和外界噪音。

一、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的来源主要由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洗衣机等电器产生。随着每个家庭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视。跟据科学家测定,电视机、组合音响等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而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则应该低于40分贝。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我们儿童,更要提防噪音的干扰,如果长时间受噪音的干扰,就会形成耳聋。

二、外界噪音

外界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市场和人们的大声喧哗等等。

第3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青海油田 试油测试 污染源 环境保护 措施

随着建设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号角的奏响,青海油田在石油储量上下大功夫,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寻找一、二、三级油气后备储量迫。增加油气后备储量必须要有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来支撑,试油气是勘探开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大,试油井次及层数也随之增加, 对环境的污染次数及程度也在增加。故分析试油测试作业中的污染源及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试油是钻井完井后,对油气层进行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试油的目的就是将钻井、综合录井、电测所认识和评价的含油气层,通过射孔、替喷、诱喷等多种方式,使地层的流体(油、气、水)进入井筒,流出地面。在此工艺过程中,将取得产层流体的性质、产量、地层压力及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地层的各种参数,对地层进行评价。

青海油田试油气测试工艺主要的流程是从搬迁、安装-试压-替泥浆、冲砂、探人工井底-洗井-通井、刮削、洗井-井筒试压-射孔、测试-求产-地层改造-求产-压井起钻封堵。

1 试油测试作业过程中的污染源

(1)冲砂过程中的冲砂液是主要污染源。冲砂液如果控制不好,携砂到地面后会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目前冲沙作业施工时,用水泥车泵入的冲沙液经高压水龙带连接进入冲沙管柱,每当加深冲沙管柱时必须要经过换单根油管来实现,此时会有冲砂液从管内喷出,大量冲砂液连同井内返出的油水严重污染井场和工作环境。

(2)起钻时油管内大量油水及管外壁沾附油水。起钻时,有时无法建立油套循环通道,导致油管卸开后,原油从管内流出,泄到井口并流向井场,造成污染;同时在起管时,管外壁沾附原油,管柱出井口后,原油从空中向下淋,对修井机、井架、井口操作环境和井场环境造成污染。

(3)抽汲排液时带出的油水。抽汲时由于抽汲防喷盒密封不严,当液体抽出井口时,液体从空中向下飘落,对修井机、井架、试油一些辅助设备、井口操作环境和井场环境造成污染。

(4)压井液的污染。当前,试油队伍在野外无固定基地,无泥浆站及泥浆回收处理技术。压井完毕后大量泥浆又的无法使用,能使用的也无场地存放。一般情况下排向地面、荒滩,造成地面污染。

(5)发生溢流或井喷时原油喷出地面造成污染。正常施工过程中,因压井液密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压井液进人地层或压不住井,再加之井口防喷措施不利造成井喷。井内原油及水直接喷到地面,导致修井机、井架、试油一些辅助设备、井口操作环境和井场环境及土壤造成污染。

(6)生产生活污染。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所用的油、保养废油、试油用油、固体废弃物以及求产时所排出的原油及地层水等污染物,应处理不大重视,认为油田地大人少,因而将它们长期堆放至地面。长期经雨水冲刷,渗透到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生活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应处理不及时再加上处于季风季节,大量生活垃圾飘向天空,造成污染。

(7)噪音污染。试油测试作业中的噪音主要是由修井机、撬装泵、发电机等产生的,噪音容易使人听觉疲劳,长期在噪音下工作,使人听觉器官的灵敏度下降,甚至耳聋。最重要的是噪音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压抑失去平衡,易引起人体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症状。另外,噪音也极易引起人体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肠胃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噪音不仅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也对人的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它干扰了人们交谈、休息和睡眠,从而使人容易情绪激动,易产生恐惧症和烦恼;同时,噪音分散了人的注意力,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使差错率上升,而且容易引发各种事故。

2 试油测试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

(1)每年、每季度组织试油测试作业施工的人员参加环保培训,熟悉并掌握国家及集团公司的环保法规条例,明确试油测试作业的环保要求,熟练掌握作业环保设施的使用和污染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措施。

(2)作业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编制环保防污染措施,做到“三不施工”:地质方案不清不施工;没有施工设计不施工;没有防喷防漏设施不施工。 对作业设备、管线、阀门等,全面检查和试压,确保不刺不漏。

(3)加强冲沙工艺研究,改变传统的冲砂工艺技术及设备带,实现冲沙作业连续施工; 以防止每次换单根钻杆时造成的污染的同时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目的,争取对冲沙液的重复使用,这样既能节约用水量和车辆费用。

(4)起下油管时使用油管自封封井器。利用油管封井器的胶皮芯子,起管时将油管外表粘附的原油刮在井下,下油管时防止油管外的污物进入油水井,做到既能减少污染环境,又保护了地层;在起油管时保持油套连通,防止油管内的油水落到地面。

(5)在进行抽汲作业时,井口安装先进的气动抽汲防喷盒,气动抽汲防喷盒是在抽汲时用于密封抽汲钢丝绳和井口的一种防止井口污染的专用密封装置,能有效阻止液体的外流现象;排液管线采用双管排液,防止因液体流动不及时而造成的外排现象。

(6)井喷的防治,作业施工前,必须配齐手动半全封封井器、液压半全封封井器和液压万能封井器,这样才能实现对井筒内不同管柱的远、近程井口控制,使防井喷做到万无一失。开工前对防喷器进行试压检验,检查是否灵活好用;试油作业采用油管传输射孔新技术,由原来电缆射孔,改为油管射孔,井口装好封井器,射孔将资料取全后,根据压力显示采取措施,选配适当的压井液压井,从根本上消除井喷溢油事故发生。

(7)生产生活区域放置防渗漏专用垃圾桶,对垃圾实施分类存放,收集集中后定期处理。使用过的废机油等废油品放入专用废油桶中收集,最后进行集中处理,做到原油回收,污水达标排放。作业中产生的天然气当时立即进行充分燃烧处理。

(8)为了减轻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在陆地上宜将营房建在远离井场噪音的地方,对修井机、撬装泵、发电机等安装消音、减震、隔音装置。在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国家电网提供的电能减少柴油机、发电机的使用。

参考文献

第4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水污染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但同时还是一个水污染严重的国家。中国的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水污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损害着我们的健康。

饮用被污染的水或者食用被污染水中的生物导致中毒或者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由于水被污染的情况不同,有的时候含有一些急性毒物,引用这些水会导致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甚至威胁生命,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县的水俣湾地区出现的水俣病,就是由当地含Hg的工业废水造成的。同时有的毒物会在人体内蓄积,等在体内到了一定的量时,才会导致身体发病,但往往到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难治愈了。

饮用被污染的含有细菌病毒的水或者食用其中的生物,会导致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例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等传染病,在我国上海,曾经爆发过2次甲型肝炎,死亡人数不少,就是因为食用了没有熟的毛蚶而导致的,而这些毛蚶则是因为其生活的水体遭受到了粪便和一些生活垃圾污染。

诱发恶性肿瘤。一些有机物质或者金属元素,在进入水中,被水中的生物富集,后来人们食用了,则很容易导致机体出现恶性肿瘤。

利用被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种子等可食用部分往往也会含有那些毒物,长期食用,这些毒物就会在人体内蓄积,导致出现慢性中毒或者诱发恶性肿瘤的症状。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也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一个环境污染因素,尤其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堪忧,每年因为空气污染而导致的疾病或者其他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的加重,有上升的趋势。

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很多,例如烟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也可以导致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等几种情况。

噪音污染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损伤听力。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听力就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第二,干扰睡眠。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三,诱发多种疾病。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第四,影响心理健康。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

目前,我们更多的精力是关注与其他污染,而对噪音污染相对关注较少,其实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很大,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辐射污染

这也包含几种情况,例如光辐射,电磁波辐射等。光辐射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城市中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的钢化玻璃,太阳一照,光被反射的到处都是,很容易影响交通,造成车祸的发生,同时,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在外面作业,遭受这些反射光的照射也很容易造成视力下降、流泪等眼部症状,并会造成头晕、被灼伤等。

电磁辐射首先受影响的是男方,长期受电磁波辐照,有可能使男性数减少,使基因畸形并可能变成不育或者畸胎,据一位研究男性学的教授说:十年前数每毫升一亿多的男性很常见,现在一年也碰不到一个,每毫升六、七千万的就算多了。医学上认为的正常值是每毫升六千万到一亿五千万个,少于每毫升六千万个就很难怀孕,其次是孕妇,有报道说在电脑前一周工作二十小时以上的孕妇生畸形的概率要比普通孕妇高二、三倍,而生女孩的概率大。

第5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字: 环境建设; 城市; 人文 关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劳动人口大量剩余并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作用,彼此促进,相互制约。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更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一、 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1、 中国城市化进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与现有城市的联系,产生了城市化的地域扩散。 1949年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空间现象的城市化也开始了新的进程。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具有起伏波动的特点;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十六大以来,国家从政府角度提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这势必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2、城市化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城市环境中由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生活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即在人类活动中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意识的改变环境,在现阶段,主要是第一种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占绝对优势。

城市环境中,由于工业燃料的运用,产生大量的碳化物,硫化物等。运用制冷工业的发展,氟氯烃化合物的含量也急剧增加。这些气体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气管类疾病。另外,这些气体大部分具有温室效应,往往城市环境中温度较周边郊区温度高,形成城市热岛。排入大气的气体,尤其是酸性气体:硫化物,氮化物和人为尘埃,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酸雨",使城市环境中绿色植物,建筑物蒙受损失,使城市绿化地酸碱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加,它们进入环境后破坏城市市容和旅游景观,影响人的视觉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废塑料制品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并不断累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据统计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垃圾中,废塑料的重量比已上升到8%―10%,但我国其回收率却从1980年的20%下降到1994年的不到10%,其再生利用率也不断下降。

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解决住房问题是当务之急,城市市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可以化为可以增值的财富。尽管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由于其价格,位置等原因,人们对这些住房仍望尘莫及。往往购买地理位置较差的房子,这样就会奔波工作与居住地之间,相应就会对交通造成不良影响,日益拥挤,塞车现象日益严重。在居住区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医疗和社区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城市环境中财富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美化运动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却日益俱增。另人最为忧虑的是,在经济日益增长和环境日益更新的情况下,各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增加: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人数增加,社会道德伦理面临危机,失业隐患几乎笼罩了每个家庭。

人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作用于环境,产生积极与消极双向的影响,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活。

二、 城市问题对人类生活的负面效应

1、城市问题对人产生的生理压力

现代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各种设施和公共实施,但在一些工业城市,特别是高度密集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城市,环境给人的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使居民住区远离工作地点,造成了城市居民的交通"疲劳",大城市居民大约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花在交通上。在中心商业区,行政机关,商店,影剧院等设施越来越集中,致使车辆增多,人群熙攘,拥挤不堪,造成空气污染和流行疾病的蔓延。

居住环境对市民的影响更为严重,人的一生很大一部分时间要在居住的空间度过。因此,居住条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住宅日照量不足造成疾病发生;居住面积小造成家庭成员相互间的矛盾冲突。住宅公共设施缺乏造成居民缺少室外活动条件而影响健康。住宅本身的功能单一,缺乏个性化设计,也使居民产生冷漠感。

城市环境中的噪音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状况,近十年来,在各国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噪音都增加了10-20分贝,其中由于人口密度提高,其喧嚣声增大了二,三倍。因各种音响设备的广泛使用于商业竞争,几乎各商业区和商家都利用了扩音器来招揽顾客。此外,噪音是城市居民产生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的刺激使居民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神经系统的疾病增加。

空气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随着各类车辆的增加,所有居民住宅都无法逃脱汽车尾气的污染,车辆来往频繁的街道居民常感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浑身无力,这些状况在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身上更为明显,据世界银行《1999年世纪发展报告》中数据:仅中国的4个城市:重庆,北京,上海,沈阳,每年有1万人因接触悬浮颗粒而过早死亡,空气污染对人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了高达数亿个工作日的丧失,与此相关的经济损失进数十亿美元。据我国部分城市统计,市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郊区高2。4倍,肺癌发病率比郊区高7。3倍。

城市环境中对人健康危害较大而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的地面及土壤的污染。由于有害物质在建筑物和树木上沉淀堆积,以及病原微生物所造成土壤及地面污染,使城市区域内土地表层也遭到严重污染。而土壤的污染会按着土壤――农作物(水)――人的顺序进入人的体内。在工业城市污染区,人的发病率大大高于非工业城市。

2、 城市问题对人产生的心理压力

城市环境对人有巨大的积极影响,这点可以从城市与农村人在文化程度,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环境中,人的季节性生产特点使农民一年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在城市中,即使休息日,各项活动也有时间性,这就是城市公共场所大大小小的钟表日益增多,而失去个人特点。由于交通运输,学习,电视的娱乐节目,商店的营业等都有统一的时间性特点,这些构成了城市的节奏,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要适应这种时间性,而使自己个人的时间服从于群体。第二,日益增多的脑力工作者工作特点与城市环境中时间性特征形成矛盾,脑力劳动者往往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失去了界线。工作日的延长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勤劳,爱好和责任感。脑力劳动者常常从事于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创造上顿悟和成果发表之前,需要有长时间的表面看来似乎是毫无成效的紧张思考,而这种劳动没有严格的时间的概念和固定的节奏,往往以几星期,几个月,几年为单位计算,而不适合以小时为单位计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从事各种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将日益增多。城市环境如何适应脑力劳动者阶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仍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此外,由于环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生理压力,加上工作节奏和劳动就业竞争的增加,使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在城市人群中,人们更多地注意生理健康的问题,而忽略了由于各种压力及环境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强调人类生产,生活应以人为核心的人文思想,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环境建设需要强调以人为本

城市的发展是由人的基本需要所推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人们的动机和效果发生错位,城市环境与人的需要往往处于冲突和矛盾状态之中。城市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偏离人的需要轨道。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出发点和理念一直是经济效益至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基本需要。从对世界城市化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状况的认真检察中使我们深切感到:城市环境与人的基本需要必须同步发展。现代城市环境在为人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往往是弊大于利的,比如住宅分布的不合理也对人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住宅大多分布于公路两旁,主要是从交通方便角度考虑,但是从对人的影响来看,其结论是弊大于利,除了噪音,空气污染对对人有严重影响之外,还因远离绿地等自然环境,使人无法缓解由于工作紧张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此外,住宅紧邻公路,必然缺少室外活动场所。

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不仅要有物质的而且也要有精神的,而现代城市环境导致人们普遍有"心理疲劳症",其原因是受过度的信息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宣传渠道的多元化和宣传方式的公开化,给人们的求知,生活和娱乐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随着一些不健康的报刊和录相制品的出现,城市环境中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污染"源,它对人的危害绝不低于物质污染。

要使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应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与城市环境共生。

四、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构想

为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关键,不公要强调视觉美化,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城市环境建设是为人类服务的应建设舒适,美观,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益于人类健康为宗旨。但在实际城市环境建设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了美化城市,忽视了生态效益,忽视了人与环境的共生,城市环境建设应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

1、根治城市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汽车尾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对汽车尾气排放问题,首先,对在用机动车严格报废制度,禁止到期机动车改头换面继续使用,增强在用机动车年检,季检中环境指标的监测和管理,并加强日常抽检力度;保证机动车尾气达标率的实现;应通过加强维修和保养,合在用车达到尾气排泄标准。其次,对于新生产的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应严格执行国家不同情况下,不同污染物的排泄指标,完善监测,监督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单车技术水平最后积极报导,推广使用高标号汽油,无铅汽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少污染燃料。在污水排放系统中加强中水回用技术设备,污水处理药剂材料等,开发研制废水资源化设备。

2、 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要兼顾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主体绿化以乔木,灌木为主,不仅给城市居民视觉美的享受,绿化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防风,涵养水源,减少噪音的作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小区

人的大部分时间是要在居住区内渡过的,因此在社区内要不公美化居住环境,应建立一些休闲广场,娱乐场所,体育锻炼设施,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4、 加强城市交通系统及城市管网系统建设

为促进城市环境系统有序发展,建立短距离,高效率的系统,节省时间与资源,使人类生产生活更方便,更快捷。

5、改善住宅建设结构与设计

城市的住宅环境不公要保护人体器官不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应当保证住宅中人体所必需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并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此外,特别是室内装饰材料要无毒无害。

第6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污染;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跟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接踵而来,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级的消费,都带给了紧张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更重的压力。

(一)大气的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发,后者更甚,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死带来的。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业:工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2、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多又集中性强,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对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3、各种喷雾剂,新增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气污染(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城市化日渐加快,相伴相生的工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迅速,这些发展就导致了更多空气污染。当污染物: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被排入大气中后,空气的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破环。

(二)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点:

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废水是生活排出的;3、农业中用的化肥、农药,通过雨水进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据相关环境部门调查,我国城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亿吨。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国不适合鱼类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严重污染的已达到了90%,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40%的水已不适合饮用,甚至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导致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祸首。

(三)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另外,也包括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物。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后才能丢弃,否则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固体污弃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废弃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废物,但如果转换一定条件,废弃物也能变为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就是利用废物的这个双重性,使固体废物减量、无害化,并且变成资源。对于不能利用和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

(四)噪声污染

噪声一般可分为高、低两种。一般而言,低强度的噪声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强度的噪声则会对人体有害,使人疲劳,情绪低落,甚至引发疾病。高强度噪声,无论是对人的听觉、视觉、智力还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伤害。高强度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文体娱乐场所所带来的喧闹声等。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发展为城市污染的严重灾害之一。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数量的猛增。

二、防治污染的举措

(一)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当在维持现有城市的能源与交通状况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广,影响大的最严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规划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业布局;2、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3、绿化造林

(二)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每个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异,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节约用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实在不能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划分区域用水,在污染严重区域开办废水处理基地,尝试多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净化水,严格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三)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计划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填埋,另一种就是焚烧。虽说目前,我国填埋生活垃圾已经发展到稳步推进的阶段,但实施填埋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土地资源,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填埋场的污染和浪费,变填埋气体为资源。焚烧垃圾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东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就决定了焚烧处理会慢慢演变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四)综合整治和规划噪声污染

目前来讲,噪音污染控制技术上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因为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数量较多,这就要求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综合权衡来防止噪音问题。具体方法可包括: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处理好噪音,可以采用隔声、减振、吸声、消声等技术进行城市治理,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在一些特殊地方可适当的放宽要求(比如库房或少有人去的车间和空旷的地方),妥善减少该建设区域的绿化水平,适当减少城市噪声。

总之,城市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依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发展的象征和标治。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城市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等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解决。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运用科学的现代环境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寻找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真正做到保护好环境,扼制污染,真正做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统一、协调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亮 ;黄万金;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6期

第7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绿化带;空间结构;道路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TU985.1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17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reen Space Structure on the Diffusion of the Pollutant in the Road Green Belt

SONG Ke1, LIANG Fahui1, YANG Yanfang1, ZHANG Yuanyuan1, ZHANG Mengyao1, ZHANG Chao2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2.Tianjin Shuofang Gree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The vehicle exhaust pollutant diffusion regularity was studi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pavement and the pavement green space. Combined within green space structure in the north side of road, three sample points were chosen, which was a green space, a half green space and a compact green space. The paper measured dust concentration, noise and the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sampl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rom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pavement, the green space could reduce dust pollution and CO2 concentration, and could increase the minimum noise, but the compact green space could increase the dust pollution and CO2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 the largest noise, and a half green space was between the two. From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pavement green space, in the green space the dust and CO2 concentration were the smallest and minimum noise was increased, but in compact green space the dust and CO2 concentration were the biggest, and the largest noise was increased, and a half green space was between the two.

Key words: green belts; spatial structure; road pollutant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使城市道路的环境质量日趋下降[1]。而城市道路不仅仅是机动车辆的通道,也是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通道,道路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2],所以,如何解决道路污染问题目前备受关注。

植物具有吸附粉尘、降低噪音、吸收部分有害气体的作用,因此,道路绿化带可以作为消减交通污染源的重要方法之一[3],许多研究表明,道路绿化带可有效地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4-6]。因此,道路绿化带的植物种植量越来越多,群落层次也越来越丰富,但针对人行道上的环境质量与绿化带结构关系的研究较少。

本试验以天津市复康路绿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不同绿化带空间结构下汽车尾气污染物对人行道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绿化带空间结构内部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在道路绿化带植物配置模式上,既能考虑行人的健康问题又能更好地利用植物净化作用提供设计依据。

1 样地选择和方法

1.1 道路样地的选择

天津市复康路位于南开区,是天津市中环线上的主要交通路段。本试验道路样地起于红旗路交口,止于卫津路交口,该段道路长约2.1 km,双向8车道,有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4 m。这一段道路上坐落着南开大学,是天津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周围有居住区、图书馆、学校、医院和商业,因此,公交车车次较多,人流量及非机动车流量较大,道路交通繁忙。道路北侧绿地宽度在10~17 m,植物配置形式和植物种类选择等在市区内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测量方法

根据复康路道路北侧绿化带的空间结构选择3处样点,即通透型绿地、半通透型绿地和紧密型绿地,其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每种类型的绿地选择2处测量点,一处为人行道中间的点,一处为距离绿地7 m处的点。每个点在垂直高度上选0.5,1.0,1.5 m处3个点。对照选择在同向道路样地旁无绿化种植的空旷场地。

于2016年5月30日8:00―10:00(无风或微风,风速在1.0 m・s-1以内,温度为28.1~29.1 ℃,湿度为42%~45%,车辆集中经过时车流量为90~110辆・min-1)进行测量。在选定好的样点上,使用手持粉尘仪、二氧化碳仪、噪音仪及风速仪等在0.5,1.0,1.5 m处分别测量,每个测量点测量3次,结果取其平均值。同一样点上不同高度的测量值相加取平均值,即为这一样点污染物的浓度值。

1.3 数据分析

试验所有数据利用Excel 2007进行整理、分析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绿化带空间结构对粉尘浓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从人行道中间的粉尘浓度来看,通透型的人行道粉尘浓度最低,为43.88 mg・m-3,且低于对照,而半通透型和紧密型的都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是48.91,51.87 mg・m-3。从绿地内的粉尘浓度来看,通透型绿地粉尘浓度与对照相差不大,为46.68 mg・m-3;而半通透型和紧密型的绿地都高于对照,分别是51.83,55.53 mg・m-3。

植物具有滞尘作用[7],同时也具有阻挡作用,而粉尘扩散的速度和距离与风的作用密切相关。通透型的人行道上粉尘浓度最低,主要是由于通透型的绿化带内部空间较为开阔,和对照环境比较相似,便于风的扩散,使人行道内的粉尘量迅速减少,同时加上植物的吸附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粉尘量。而半通透型和紧密型绿地植物多、层次丰富、空间封闭削弱了风的扩散能力,并且此时植物的阻挡作用占主体,造成人行道上粉尘浓度的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绿地通透度的减小,人行道上的粉尘浓度逐渐增加。因此,从人行道的粉尘浓度变化规律来看,粉尘浓度是由于风的扩散作用与植物的阻挡、吸附作用共同导致的,通透型风的扩散作用占主体作用,而紧密型植物的阻挡作用占主体作用,半通透型介于二者之间。

植物滞尘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8],因降雨、内部风环境、污染程度以及植物生长时期等不同而有所变化。当植物滞尘量趋于饱和时,致使植物的吸附作用小于阻挡作用,造成粉尘在植物密集处出现了富集。通透型的绿地内部便于风的扩散,不会形成过强的阻挡作用,因而粉尘在绿地内不会聚集,粉尘浓度最低,同时也说明通透型的绿地不利于固定粉尘,大部分的粉尘将会扩散到其他地方;而半通透型和紧密型绿地更多的是表现为阻挡作用,在相对无风或风速很小的环境内密集。因此,随着通透度的减小,绿地内部的粉尘量逐渐增加,同时说明绿地类型越紧密越有利于固定大量的粉尘,只有少部分粉尘会扩散到其他地方。

由以上分析可得,通透型的绿化带空间结构能有效地减少人行道上粉尘浓度,半通透型和紧密型能有效地控制粉尘传播的范围。

2.2 不同绿化带空间结构对噪音的影响

由图2可知,从人行道中间的噪音来看,各个类型的人行道噪音均高于对照,且随着通透度的减小,人行道上的噪音逐渐增加,其中通透型的人行道噪音最低,为61.40 dB,而紧密型的人行道噪音最大,为66.37 dB。

从绿地内的噪音来看,各类绿地类型内部的噪音均低于对照,且随着通透度的减小,绿地内部的噪音逐渐减小,其中紧密型的绿地内减少的最明显,比对照减少了5%。

风同样影响噪音的传播,顺风时传播远,逆风时传播近,遇到阻碍时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植物可以降低噪音,因为在声音传播路径上丰富的枝叶对声波进行反射、绕射和吸收,降低了声波所携带的声能[9],但由于植物对噪音在反射方向和吸收等方面的不同,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噪音通过人行道一侧的植物阻碍,会形成反射,阻碍程度越大,反射越明显。因此,随着绿地通透度的减小,人行道上的噪音会增加。而进入绿地内部,各个方向的阻碍使噪音更多地被吸收,因此,紧密型绿地的噪音明显比其他类型的噪音要低。

由以上分析可得,通透型的绿化带空间结构能有效地减少人行道上的噪音,而紧密型的绿化带空间结构能有效地降低绿地内的噪音。

2.3 不同绿化带空间结构对CO2浓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从人行道中间的CO2浓度来看,通透型和半通透型的人行道CO2浓度均远远低于对照,其中,通透型的CO2浓度最低,为57.22 mg・kg-1,半通透为105.11 mg・kg-1,而紧密型人行道CO2浓度与对照差异不大,为272.78 mg・kg-1。从绿地内的CO2浓度来看,通透型和半通透型绿地内CO2浓度均远远低于对照,其中,通透型的CO2浓度最低,为46.66 mg・kg-1,半通透为128.67 mg・kg-1;而紧密型绿地人行道CO2浓度与对照差异不大,为279.67 mg・kg-1。

CO2浓度变化相对比较复杂,既受到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10]。对照为硬质铺装裸地,没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因而,CO2含量较高,即使是有风的环境,CO2浓度也很高,说明环境中的CO2浓度比较高;而通透型和半通透型环境内,CO2受到光合作用的影响,含量较低,其中,通透型最低;但是紧密型的CO2浓度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紧密型的绿量与通透型和半通透型的绿量相比较低;通透型和半通透型的乔木以高大的杨树为主,高度为15 m以上,冠大荫浓,生长旺盛,而紧密型的乔木主要以白腊为主,高度在5 m以上,二者在绿量上有明显的区别,因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量不同。另一方面可能与CO2 的富集有关。通透型的植物少、层次单一、空间开阔,便于CO2的扩散,而紧密型的绿化带空间结构的植物多、层次丰富、空间较封闭,利于阻挡与降低风速,也会在一定空间内造成CO2 的富集。

由以上分析可得,通透型的绿化带空间结构能有效地减少CO2的浓度。

3 结 论

本研究从人行道和人行道绿地2个方面研究了道路绿化带不同空间结构对汽车尾气污染物扩散的规律,通过实地样点的测量,结果表明,从人行道环境质量上来看,通透型能降低粉尘和CO2污染浓度,噪音增加量最小;紧密型反而增加了粉尘和CO2的污染,同时噪音增大量最大,而半通透型介于二者之间;从人行道绿地内环境质量上来看,通透型绿地内部粉尘和CO2的富集量最小,噪音的增加量最小;紧密型绿地内部粉尘和CO2的富集量最大,噪音的增加量最大,而半通透型介于二者之间。因此,今后在进行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的绿地空间结构对道路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从人类的健康角度出发,合理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形式。

参考文献:

[1]吕波.济南市机动车对城市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 范武波, 陈军辉, 钱骏, 等. 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 中国环境管理, 2016(1): 110-113.

[3]李新宇,赵松婷,李延明,等.北京市不同主干道绿地群落对大气PM2.5浓度消减作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4):615-621.

[4] 张新献, 古润泽, 陈自新,等. 北京城市居住区绿地的滞尘效益[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4): 14-19.

[5]张明丽,胡永红,秦俊.城市植物群落的减噪效果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5(2):25-28.

[6]王琳琳,郑国华.不同公园植物群落的减噪效果及影响因子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63-69.

[7]戴希刚,张振,曾长立,等.武汉市主城区绿化植物滞尘效应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9):2279-2282, 2286.

[8]廖莉团,苏欣,李小龙,等.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益及滞尘影响因素研究概述[J].森林工程,2014,30(2):21-24, 28.

第8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噪声 噪声污染 噪声控制

噪声污染的定义

因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引起各种不需要的声音,超过了人类所能允许的程度,以致危害人或动物健康的现象。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中进行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我们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妙的音乐对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的分类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低频噪声 (1000Hz)。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声等。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有人为造成的,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噪声的来源

1.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

2.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3.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4.社会噪声 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5.家庭生活噪声包括: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等工作发出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

1.损害听力。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

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 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 使人的视力减弱。

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

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5.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6.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在噪声环境下,儿童的智力发育缓慢。有人做过调查,吵闹环境下儿童发育比安静环境中的低20%。

7.对动物的影响

强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脱落,不下蛋,甚至内出血,最终死亡。

8.对建筑物的影响

强大的早上足以砖瓦破碎房屋开裂。

噪声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控制噪声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噪声的控制

传声途径的控制。1、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2、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同。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3、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4、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热能等。5、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接收者的防护。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危害,可采取下述防护措施:1、佩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防声盔等。2、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3、根据听力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人的听觉灵敏度是有差别的。

控制措施的选择。合理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根据噪声控制费用、噪声容许标准、劳动生产效率等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的。在一个车间,如果噪声源是一台或少数几台机器,而车间里工人较多,一般可采用隔声罩、降噪效果为10~30分贝;如果车间里工人少,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用护耳器,降噪效果为20~40分贝;如果车间里噪声源多而分散,工人又多,一般可采取吸声降噪措施,降噪效果为3~15分贝;如果工人不多,可用护耳器,或者设置供工人操作用的隔声间。机器振动产生噪声辐射,一般采取减振或隔振措施,降噪效果为5~25分贝。如机械运转使厂房的地面或墙壁振动而产生噪声辐射,可采用隔振机座或阻尼措施。

噪声控制范围。城市区域民用建筑、空调机房、车库、展馆、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医院、写字楼等环境为可控制范围。

1.消除噪声源

(1)改进结构。例如,选用发生小的材料制造机件,采取精密的结构形式或传动方式都能降低噪声。

(2)改进生产工艺,选用低噪声设备。

(3)提高机械加工和装配精度,减少机械摩擦和振动,降低噪声。

(4)降低高压高速气流的压差和流速,改变喷出口形状。

2.消弱噪声源

采用吸声、隔声、减振、安装消声器等措施。

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控制,(2)在传播途径中控制,(3)在人耳处控制。

(1)源头控制 在源头控制声音的发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加装隔音罩,减少额外工作等.

(2)传播途径 将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拦截下来.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道路旁种树,安装隔音板.

(3)在人耳处 如在耳朵上塞上棉花,最被动的一种方法.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噪声污染由声源、传声途经和受主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因此控制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必须着重把这前两个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

1.机动车辆噪声源的控制

机动车辆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发动机噪声、车轮与路面摩擦噪声、车体振动噪声、喇叭噪声和制动噪声等。

声源是降低和消除噪声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在技术上,可通过改善发动机性能和附加发动机隔罩以降低发动机噪声,安装高效的气缸排放口消声器降低气体排放噪声,改善齿轮箱、转动轴、冷却风扇、轮胎、刹车部件的性能质量来降低传动、滚动、制动等噪声。

在管理上,重新制定更加严格的机动车噪声标准,控制高声功率级车辆进城(如控制手扶拖拉机进城);研究开发低噪声车辆,促使汽车制造商在控制车辆本身噪声上增加投入。

2.道路交通噪声传播途经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城区道路布局

改善路网布局,分流车辆,降低车流量,以达到降噪目的,在同样运输量时,单行线改为双行线,噪声可减少2-5分贝。在道路交叉路口采用立体交叉结构,以减少车辆的停车和加速次数,可明显降低噪声。在同样的交通流量下,立体交叉处的噪声比一般交叉路口的噪声低5-10分贝。

(2)采用低噪声路面

通过优化路面材料、结构构造、粗糙度。如利用多孔面层材料代替常规的混凝土和沥青铺装路面,来降低车辆的行驶噪声。

(3)道路主干线两侧设置声屏障

在超标路段的道路两侧采用专门设计的配合吸声型屏障,以减弱反射声能及绕射声能,阻断声波的传播,以降低噪声,也是有效控制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一种治理措施。

(4)实行城区绿地降噪

城区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减少噪声污染。在道路主干道朝干道侧种上厚草地、矮生树或厚密有观赏价值的灌木丛,既可绿化街景,又可减弱声反射、增加噪声衰减量。

(5)合理城区规划,控制交通噪声。

影响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的重要因素是城区交通状况,合理地进行城区规划和建设是控制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按噪声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让居住区远离交通干线;合理布局临街建筑的房间;利用商店等公共场所做临街建筑,隔离噪声;增加临街建筑的窗户隔声效果等等。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个人防护,工业安全与防尘[J],2000.4

[2]陈慧敏.环境噪声污染浅析,科技咨询导报[J],2007.11

[3]谢娟.工程机械噪声污染与控制,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J],2008.1

[4]黄其柏.噪声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华中科技大学,2007.3

[5]林照暖.城市建设施工噪声污染现状与对策探讨,海峡科学,2011.7

[6]刘峰.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及其对策,城乡环境科技[J],2004.5

[7]张忠.城乡环境噪声污染及防治对策,中国环境管理[J],2004.3

[8]卢晓铭.环境噪声管理的六大难题,沿海环境[J],2000.4

[9]武博.噪声污染危害与控制,黑龙江环境通报[J],2004.2

[10]岳秀萍.城市噪声污染与控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4.5

第9篇:噪音污染对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噪音控制 选煤厂 技术改进 振动筛

中图分类号:TD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43-01

能够使人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的、降低工作效率的声音都被称作噪音。噪音主要包括机械性噪音、电磁噪音和流体噪音三大类。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噪音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污染。选煤厂是煤炭企业产生噪音的源头之一,大部分的选煤厂噪音远远超过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噪音排放标准。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噪音控制当然也在这个范围之内。为了保护噪声源附近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噪音进行控制。

1 噪音对人体危害

噪音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够造成很大的危害。从生理上来讲,噪音造成的伤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损害听力,使人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听力;二是损害视力,由于听觉与视觉联系紧密,噪音能够通过神经系统多人体的视觉造成损害;三是损坏心血管系统,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四是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神经衰弱等疾病;五是影响睡眠,导致人体疲劳。

从心理上讲,噪音导致睡眠质量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进而会演变成心情烦躁、脾气暴躁和情绪不稳等症状,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症。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心身疾病。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为:破坏人体神经,使血管产生痉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衰老期的到来。由此可见,控制噪音源,减弱噪音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2 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和噪音源

振动筛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振器的水平振动、垂直振动和倾斜振动,把能量传到筛网上,筛分水煤浆。在煤炭企业的洗选车间,振动筛主要负责煤炭的分级、脱介、脱泥和脱水等工作,在煤矿的筛选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振动筛的噪声主要是由筛箱和轴承产生的。筛机的机械运动产生振动,筛板做上下回复运动、煤炭筛板上的摩擦、碰撞和运动等都有很大的噪音产生,这些噪音远远超过噪音排放的标准。

3 振动筛技术改进对噪声的控制

振动筛主要是通过筛框、支撑弹簧、筛板和激振器等部位辐射噪音,振动筛的振幅、频率、运行状态和结构等因素都能影响噪音的大小。目前控制振动筛的噪声主要是通过隔声、吸声、消声和减振的等手段的综合使用,达到控制目的。

3.1 振动筛的结构改造

(1)筛箱的改造。

振动筛中,承受物料和物料的筛分脱水过程都离不开筛板的工作。目前,普遍使用的筛板是钢制的,噪声很大,耐磨性也很差。如果将筛板的材质改成聚氨酯或者橡胶,不仅具有缓冲性能,冲击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降低。聚氨酯和橡胶制成的筛板具有耐水性和耐磨性,使用寿命也强于钢制的筛板。在选煤机工作时,煤尘颗粒与筛板碰撞,引起筛板的高速振动,从而辐射出噪音。筛板材质更换以后,煤尘与筛板的碰撞由煤尘与钢板的碰撞变成了煤尘与柔性板的碰撞,噪声能够得到明显缓解。同时,对筛板定期检查,对松动的固件进行加固处理,也能避免额外的振动,减少噪音。这种方法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弹簧的改进。

目前使用的振动筛弹簧的材质也是钢,激振器与筛体刚性连接时筛体振动能量的频域很宽,造成的冲击碰撞很大,产生的噪音肯定很大。如果用橡胶制成的弹簧代替原有的弹簧,并且在振动筛中增加阻尼弹簧,就能够减小频域上的振动能量,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这种工艺已经被应用到实际中,效果良好。

振动筛是通过四个单独的橡胶弹簧制成起来的,噪声与负荷都很大。如果将两个弹簧通过一块水平板连接起来,支撑方式就变成了四点双弹簧,激振力的接触面积增加,噪音就得到缓解。

(3)齿轮的替代。

使用柔性材质制成的辐板齿轮代替原来振动筛中的钢齿轮。柔性齿轮由齿圈和轮毂组成,通过键和橡胶的连接传递载荷,利用橡胶弹性体传递扭矩,吸收齿轮啮入、啮出所造成的振动,减少噪声的产生。

3.2 振动筛技术改进

(1)筛网的开孔率。

经过滚筒筛筛除过的煤浆中仍然存有大颗粒物质,需要通过低压煤浆送到振动筛中继续筛除。振动筛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大颗粒从煤浆中分离出来,防止大颗粒进入煤浆槽,避免由于大颗粒沉积塌落在煤浆泵的入口处,造成选煤系统的故障。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发现,与筛孔直径大小相似的颗粒非常容易导致成筛孔堵塞,水煤浆也非常容易粘在筛网上,若是煤浆的黏度过高或者筛分工作没有及时进行,水分损失,干料就会在筛网的附近变成团,使得筛网的筛分效率变低。

如果是上下层结构的筛网,可以将上层筛板的开孔率从45%提升至60%,下层筛网的开孔率比之原先减少25%~50%,这样振动筛的振动就变成了交错振动,物料的流动速度就会加快,并且料层变得非常薄,杂物就和煤层分开来。这种改进就解决了上下层筛板孔被煤浆堵塞的问题,并且还能够使煤粉的处理量增加,振动筛的筛分效果得到增强,筛网的耐磨性和强度也增加。另外,物料层变薄、流动速度增加,振动筛的振动能力减小,振动噪音自然减少。

(2)调整频率与振幅。

振动筛的宽带特征一般呈现低频或者中频状态。由于振幅较小,不能给煤浆足够的加速度,就会导致煤浆在筛网上粘结。如果将振动筛的振幅提高,增大6 mm左右,就能够改进后的大振幅振动筛在处理细粒径煤浆时效果明显,振动筛的缓冲性能加强,并且有良好的减噪效果。

(3)轴承。

轴承是振动筛中重要的元件之一,其噪声强度受精密和安装状况的影响。轴承与基座之间由于振动和冲击而产生的声音是噪音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在轴承与基座之间增加一个特殊隔振环的方法到达减弱噪音的目的。隔振环可以将医院有的刚性联接转变成高频激振力的传输,减弱自身的振动,并且使筛板更加紧固,使得机械振动体和基体的硬连体制造的噪音得到控制,在根源上解决轴承噪音的问题。

4 结语

对选煤厂振动筛的噪音进行改造,不仅是工业生产需要的,也符合社会的节能减排要求。实践证明,这些改造方法是很使用的,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倩萍.选煤厂浓缩机电气改造优化控制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3(3):6-69.

[2] 赵春莲,王泽南.关于洗煤厂降低噪音的时间及探讨[J].煤,2008(12):41-45.

[3] 李红元,张晨,杨晶.浅谈重介选煤厂自动化控制设计[J].华章,2012(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