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运输市场竞争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点首先要保证运输的安全性,提前做好各项工作,做好检查工作,确保运输的安全。目前现阶段,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运输中的安全事故也随之发生,这一现象表示了安全管理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如:根据互联网资料显示在2009年期间就有4起列车事故的发生这一事故的发生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由于此现象,建议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对其运输管理的重要性,确保其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一、铁路运输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质条件的丰富,各地区间的往来以及交流更加频繁,由于铁路运输具有高速、运力大、单位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是一些大型的商品运输最便捷最安全的选择。自从上个年代开始,铁路的运营发展已经在我国经历了五次的提速,可见运输的速度也是飞快的发展提升,铁路是最主要的客运方式,运营速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铁路运输事故研究得出结论,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技术设备因素等的交互作用。1.尚未构建起规范的、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的设备也在不断的优化以及创新,运输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铁路的安全管理并没有随着设备的优化而加强管理,对于各种突发事件以及问题没有做好具体的制度管理,没有提前检查与防范,导致了许多隐患的发生。而有的地区,没有认识到运输管理安全主要的工作重心在于定期的检查以及宣传的重要性,没有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只是停留在事故发生后的分析以及定位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没有落实市级工作的核心。此外,管理机制与措施也比较落后,没有办法满足当前运输管理的生产安全的需要。2.铁路设备故障因素近几年,我国对于铁路方面的重要核心在于不断的投入生产力,加快了对铁路的改造更新换代,但是铁路的安全问题并没有有效的相应解决措施,运输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运输期间的高峰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客运的问题,客运站并没有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导致旅客长时间的在车站停留而造成情绪不好的问题,给现场的管理以及维修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对运输的管理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3.火车晚点问题频发在列车行使中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导致晚点,尤其是列车的中间站停留时间过长等问题突出。列车晚点引发了乘客的不满,进而也会对乘客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的威胁。4.对新问题的应对不足近几年,我国的铁路事业飞速发展,因提速引发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需要是在关键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如果不去解决会对乘客的安全产生影响。5.铁路运输能力在运输高峰期间无法满足要求主要的运输高峰期是春运以及双十一等节日,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铁路运输具有十分明确的方向性流向以及严格的时间要求,因为在春运期间一般会超出预想的售票量。由于人流量过多,客运的秩序维护和工作部署都会出现不确定性。

三、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水平在铁路运输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铁路运输的调动工作。由于一直以来铁路运输的需求不平衡的原因,所以很多线路始终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会造成铁路运输紧张情况加剧。所以,要提高铁路调度的水平,首先,要增强铁路建设的措施以及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其次,采用专业化的团队进行运输调度管理,保证在铁路运输中及时收集线路运行时的各类信息,有效的提升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加强控制管理的水平,以确保实现铁路运输的快速运转。2.强化人才管理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才管理机制的优化:第一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第二进行企业内部的调整,做到政企分离,使企业管理更加的精细化。对员工的整体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监督员工做好自身的工作,加强铁路整体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心,重视铁路运输管理的安全性,实施现代化管理机制,激发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人为损失。3.切实强化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铁路运输都是处于自然环境中,有时候一些恶劣的天气也会直接影响到运输的安全性。自然天气的灾害往往是所料未及的,也是铁路运输中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因此要尽可能的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应对。目前,逐渐被应用的措施:比如报警系统以及对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检测每天的环境变化及时预警,从而使各个部门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4.构建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在铁路运输中只要事故发生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其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一旦发生铁路事故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会对铁路事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损害铁路系统的社会形象。根据我国目前的铁路管理措施以及技术创新水平来看,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事故的发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不断地努力创新科技管理手段,构建报警系统以及实时监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其损失。总体来讲,要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主要还是要完善自身组织机制,提升管理手段,构建一种“免疫系统”来有效地应对运输中各类事故的发生。依靠科学方法分析灾害成因,采取系统模型与运行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预控方法,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营。构建铁路安全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御事故的发生。因此,首先要分析铁路生产的特点,对人、环境、设备、管理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精细地研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借鉴其他相关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总结探索,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出事故发生之前的具体征兆,进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措施防御事故的发生。铁路运输部门可以借助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优势互补,共同谋求解决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保障铁路运输的健康发展。

第2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安全意识 重要性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成为时代快速发展的主旋律,在任何时候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都是很有必要的,其可降低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展,保障职工人员的安全、企业财产的安全,为更好的发展铁路运输创造条件。而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是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为此,本文在通过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来探讨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1 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执行铁路运输工作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注重自身的安全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很大帮助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1 危险货物的运输

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石油运输和部分危险品在运输中使用的是专用车辆外,运输设施质量存在问题,操作守则也存在缺陷。有些企业没有重视安全技术性能管理,只在乎企业的生产效益;在源头管理与流动监督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不全面,所以必须及时的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是否完好,并且按照相关的要求及时对运输车辆进行监测和维护。

1.2 实现从单一产品向综合方向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促使铁路交通向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向发展,对于铁路运输系统来说,必须具有准确的调度通信信息系统,为调度人员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解决单一产品存在的弊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将向自动化方向快速发展,不但能通过有线、无线、移动、固定等形式能与GSM、无线集群有效的连接,而且实现了固定和移动终端相互间的互相视频,使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管理系统能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综合方向发展。

1.3 提高机车乘务人员的调度能力

科学合理的行车调度与乘务人员对机车线路的了解及乘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从另一个方面讲机车使用效率、内燃机的燃油的消耗量同样与行车调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铁路运输造成十分巨大的压力,这就给铁路部门运输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目前随着我国列车数量的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基本上能满足现代运输能力的需要,但还需要在一定程度拓展空间,以适应人们对运输量大的铁路运输需求。因此,从机车调度系统方面来说,调度人员对机车的运行情况掌握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调度员必须具有早知、早预见的能力,才能为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的保证。

1.4 建立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是预防理论体系在技术层面的延伸,由安全预测技术、安全规划技术、安全设计技术以及安全评价技术组成。其中,安全预测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主要实现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评估。

2 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安全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的工作,这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职工的安全及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并以此来选用适合的对策,改善和调整铁路运输,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2.1 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2.2 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铁路运行安全

铁路运输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当前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对铁路信号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铁路运输效果,及时调整铁路运输中存在的不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得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数字化,这是铁路运输的安全的重要保障。

2.3 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对铁路运输提出厂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使铁路运输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际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3 结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共同的推动下,我国铁路运输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应用于铁路运输中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越来越不适用,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提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对此,应当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比如增强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合理的应用新技术、构建新型铁路运输操作平台等,能够真正意义上强化铁路运输安全,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为更好的发展铁路运输做铺垫。

参考文献:

[1]万树勋.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

[2]束利民.浅谈铁路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建设[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4(06).

第3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本文作者:雷少波工作单位:郑州铁路局办公室

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

1.病毒侵害。只要使用计算机就有可能被病毒侵害。目前,全世界平均每隔20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病毒,制毒周期明显缩短,而且计算机病毒种类以几何数增长,病毒机理和变种不断演变。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破坏程度高等特点,特别是计算机病毒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寄生于其他程序之中,隐蔽性很强。只要带病毒的电脑在运行过程中满足设计者所预定的条件,病毒便突然发作,破坏系统资料,甚至会使信息管理系统瘫痪,重要数据无法访问,甚至丢失。2.黑客攻击。黑客是网络的延伸群体,与网络技术并肩发展,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危害很大,且黑客攻击具有手段多样、作案隐蔽、损失巨大的特点。黑客常常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采用穷举法,借助电脑和简单程序进行非法活动。比如: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阻塞网络通道,盗窃口令和密码等等,甚至在远端控制整个系统使用权,从而制造不安和混乱。如果铁路运输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力防范黑客攻击,确保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3.管理漏洞。目前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为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这是纵向管理的模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层横向管理模式,就是运输企业与非运输企业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部分基层站段的附近,还有很多相关铁路单位,如多经公司、合资公司、公安、军代处等,这些单位与铁路的经营和生产密不可分,很多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都是共享的,但在管理机制上,他们又是自成一体。开放的网络与分立的管理势必产生信息安全的漏洞。

加强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点

1.筑牢安全意识。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信息安全的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当前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隐患,提升对信息系统安全、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专职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新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人员,要从一开始就加强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考核,将信息系统安全纳入企业运输生产安全体系,一并考核,通过制度约束提高大家的信息安全意识。2.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重点要利用以下三方面的技术。一是利用硬件防火墙技术,所有计算机都要安装铁道部统一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利用该设备建立起监控机制,定期观察防火墙日志,做到预先知晓,防患于未然。二是利用软件防火墙技术,在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的同时,充分利用软件病毒防火墙的消息通知和邮件报警功能,建立起病毒防护记录的转发汇总机制,使所有计算机管理部门进行集中查看,群防群治。三是利用终端远程监控技术,统筹采用软、硬件两种终端远程监控方式,利用硬件设备,借助电话线路实现远程环境参数的监控和远程复位充启。3.强化病毒防控。对计算机病毒坚持“预防为主、防杀结合”的原则,采用预防、检测、清除等防治手段进行综合防控治理。首先,要堵塞病毒来源,把病毒拒于千里之外,严禁随意下载软件和非法拷贝文件,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U盘,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其附件。其次,利用杀毒软件对付已侵入的病毒,将其封杀在最小范围,不致危害整个信息系统。再次,安装具有实时监控、报警功能的杀毒软件,并注意对杀毒软件及时进行升级,提高杀毒软件的防控和杀毒能力。4.堵塞管理漏洞。管理的难点在于开放的网络资源管理如何与单独的管理机制相统一。在这方面,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树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一盘棋的观念。运输企业单位与非运输企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必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管理标准。尤其要以运输站段为中心建立网络汇聚点,不仅在技术层面突出网络汇聚点的作用,在管理层面同样要突出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换言之,只要是联网设备,不管是哪个单位的,都要由其依托的网络汇聚点的运输站段一并负责管理。

第4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

1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铁路日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关系日常生活的基础民生设施,更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地位,它的特点是四通八达且又紧密相连。铁路运输调度工作在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运输的安全问题、如何让货物有序的运输、对一些贵重的东西特殊对待且保证安全以及如何提高客户对运输服务的满意度。铁路运输调度还对运输任务完成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铁路运输的一切工作只要与行车组织相关都在运输调度的管理下进行。

2 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经济核算的研究

调度系统是对一个行业的总指挥,铁路系统中的调度系统覆盖的范围比较广,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保障安全快速地完成运输任务,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必须建立经济核算和考核机制。

2.1 原有分析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第一,调度在分析时不够全面。有些调度方式只注重装载、卸货和排列,几乎是从来不涉及运输过程中的盈利还是亏损,调度部门自己也没弄明白而且也无法弄清楚自身对运输部门的指挥能否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第二,在考核时,没有统一的指标且不系统。之前在运输系统中的指标,都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特定制备的,缺少最重要的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在整个运输系统中所有的指标都是单一的针对某一特定的工作或环节而制定的。

第三,对成本的控制不够强势。虽然整个运输过程中都需要成本,但并不是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值得去压缩,而运输成本却是最有压缩空间的一个环节。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在机动车辆上的成本就在不停的变化。能够在每一辆机车上取得最高的效益,这是铁路部门对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然而之前的考核机制却没有注意减少成本以及对成本进行考核。

2.2 建立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奖惩机制

第一,建立单车效益核算体系。所谓单车效益核算体系就是将全局一天内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可变成本及各项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一辆运用车简称为单车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每辆运用车装车=装车次数/运用车数;(2)每辆运用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用车数;(3)每辆运用车收入=货运收入/运用车数;(4)每台运用机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使用机车台数。

第二,建立调度经济核算相匹配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想深入开展调度部门的模拟盈亏和单车效益核算必须有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作保证,为此还必须实施一套对调度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

要想调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改变和更新的是领导们的思想,指挥者有了质的变化,那些被领导者和团队才会有大的提升。新制定的核算考核系统给传统方式的经济考核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运输组织在现实的工作中不只在某一个环节上有要求,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效益也有要求,与此同时这种要求又对每一个员工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这会大大的加强调度部门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自从有了此考核机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客货营销融为一体,增加了工效挂钩的透明度和考核力度。从经济核算中也能够直接看到每班或某一台机器甚至某一个员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使我们在工作中真正的做到了奖励优秀的集体和个人以及对做的不好的给以相应的惩罚,这大大刺激了运输部门所有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激情,实现了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

最后,把每一个任务具体到了某一个人,这样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白了自己该负的责任。调度系统在运输行业的地位很重要,具有总揽大局的作用,对整个局面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3 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思考

时代在变化,科技的更新推动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进入第“十二五”后,经济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铁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原有的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为此,作者对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3.1 建立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

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就是将铁道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统一调度的各个方面联系和综合起来的协调管理机构。成立这样的统一机构有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可以把联动机的各部分利益不再分散凝成一个整体。传统管理对联动机运转多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忽视了个体利益的存在,因而,在某一方受益的同时,客观上又挫伤了另一方的积极性,造成了运转的低效率。

其次,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有利于联动机运转效率的全面提高。由于确立并形成了联动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大效益管理成果与各利益主体息息相关,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路风、效益各管理结合部都将得到全面重视并分别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3.2 构建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我国的铁路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它的速度却是惊人的,现在已处于国际水平。而在我国铁路的发展中一直都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在运输生产中我们要做好全方位的保护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若想保证这些安全关键是做好管理,只有做好管理才能使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即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全时空的三维安全管理模式。

3.3 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第一,当今不仅是科技化的社会,更是信息化的社会。离开了信息化很多工作都不能快速的完成,信息化也成了调度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员劳动强度,减少结合部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

第5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是石油企业在石油运输过程中进行的相关监督和管理行为,对运输过程中的监督控制、风险评估,沟通交流等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良好的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才能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及时排除危险,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更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石油工程的运输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着运输人员和周边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关系着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石油工程的运输安全进行管理。

2石油工程运输的主要途径

石油工程运输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管道、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这些运输途径都有自身的特点,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2.1管道运输

石油工程的运输途径中陆地运输主要是管道运输。它的特点是运输量大、运输快捷安全、经济高效,并且运输成本低、能耗少。管道的直径为0.72m,每年运输的原油量能够达到2000万吨,相当于一条铁路运输的原油量,但是耗能仅为铁路损耗的1/7,足以看出它的能耗小。除此之外,管道运输是封闭运输,受气候的影响小,运行稳定安全,它受地形的限制也比较小,可以取捷径,并且不会产生废液和废渣,对环境污染少。

2.2海运

我国石油多数需要进口,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需要用到海运。海运的特点是运输量大、运输能力强、运输成本较低等,我国石油进口的国家为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而这些石油的运输多数采用游轮运输,它占到整个石油运输量的一半以上,但是运输的线路主要靠赫尔木兹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路线相对较单一,如果这些线路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我国的石油运输造成影响。

2.3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运输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运输量,但是这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量小、运输成本高,在管道运输和海上运输受到阻碍时才会使用这种运输方式。同时,当某些地区出现石油短缺时,可以迅速弥补,保证石油的供应。我国石油工程主要的铁路运输线路有泛亚铁路和中俄铁路,它能够减轻管道运输和海上运输的风险,运输更安全。

2.4公路运输

目前,随着公路的发展,石油运输也出现了公路运输,石油的公路运输用到油罐车,它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原油、汽油、柴油等的专用汽车。公路运输的特点是装卸比较方便,能缩短装卸时间,加快车辆的周转速度,因此装卸的速度大大提高;公路运输中使用油罐车能够大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其安全;能进行散装石油,节约包装用的材料,降低了石油运输的成本。

3石油工程运输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3.1石油泄漏问题严重

石油运输多数采用海上运输,而每年由于石油泄漏到海洋中造成的损失占石油总量0.5%,足以见得石油泄漏造成的损失之大。发生石油泄漏,主要是由于石油在海运时容易发生海难,这是人为不可控的因素,控制起来比较困难。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洋环境受到污染,如影响海洋中的鱼类、靠潜水捕鱼的鸟类的生存等。如果石油泄漏发生在浅水岸,会影响珊瑚、幼鱼、贝类、海草等,造成很严重的危害。

3.2油管爆炸问题时有发生

在我国石油管道运输是比较普遍的运输,这种运输虽然安全性比较好,但是油管爆炸的事情时有发生。如2010年,发生在大连的中石油石油管道爆炸,造成大连海域污染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在爆炸的储油罐附近还有将近20个储油罐,如果引起其他的储油罐爆炸,则后果不堪设想。2013年,青岛市黄岛区的油管发生爆炸,造成了大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周围居民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可见油管爆炸问题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3.3安全监督制度不完善

石油工程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石油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到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运输过程中没有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对于安全管理只是做表面工作。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石油工程运输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石油运输过程的安全监督制度,造成监管实施不利;其次,安全监管制度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因此他们不会主动对安全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3.4安全管理的思想比较陈旧,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运输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造成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思想比较陈旧,安全意识不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石油运输的基层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石油安全的认识不够,造成他们对安全管理制度不理解;其次,石油运输的管理人员不能积极开展安全管理,造成管理工作的延误;第三,公司没有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造成他们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4提高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的策略

4.1开发新型的石油运输路线

随着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运输的石油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开发新型的石油运输路线,向多通道、多方向和多运输方式发展,建立完善的石油进口体系。因此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加强石油通道的建设,建立更多的石油运输通道,以提高石油运输的效率,并提高运输通道的安全性能,以安全畅通地运输石油。

4.2健全石油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由于石油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健全石油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性。首先,石油企业应该认真分析石油工程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对现场的设备进行规范、出现紧急状况时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等。除此之外,还要有专门的监督评审小组,对石油工程运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定,以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实施,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运输人员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4.3提高运输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为了保证石油能够被顺利运输到目的地,需要加强运输人员的专业技能,特别是他们对安全问题的处理意识和处理能力。首先,要定期对运输人员进行石油安全运输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制度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提高运输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不仅能使运输过程更加安全可靠,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5结束语

第6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126-02

1 引 言

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资金压力明显增加,一方面大规模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运输工作量的增长、物价水平和职工工资的提高也增加了企业的刚性资金需求。有限的资源以及严峻的资金形势对企业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将从铁路运输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拓展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以求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发挥资金集中的规模优势,提升资金管理效益。

2 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资金既是维持企业运转的血脉,也是企业加强监控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控制点,管好资金是搞好企业经营的基础。然而,铁路运输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强化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

2.1 资金集中管理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抓住了资金管理就等于牵住了预算管理的“牛鼻子”,用资金流来反映和控制预算执行过程已成为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强化预算管理的一种普遍做法。

2.2 资金集中管理有助于实现对大额资金流向的控制

通过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将专项资金流入和大额资金流出控制在路局层面,能够有助于加强资金的统筹管理,将资金资源用于刚性、急需的生产项目,同时可以调控重点支出项目的债务结构,提升对主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此外,通过加强内部支付流程控制,有助于严肃财经纪律,提升企业管理者对运输生产经营的总体控制力和规划性,为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提供保障。

2.3 资金集中管理有助于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一体化

由于铁路内部各单位情况各异,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会发生一部分单位资金短缺,而另一部分单位资金出现结余的现象。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帮助部分资金短缺的单位偿付重点的大项生产资金,从而降低财务费用,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还有助于优化铁路运输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商业信誉,促进了铁路运输企业一体化发展。

3 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逐步认识到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制定了一些制度和办法。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还主要停留在执行铁道部政策的层面,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很好地发挥。

3.1 资金集中管理形式大于实质

虽然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意识已日益增强,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铁路运输企业还只是被动执行或贯彻铁道部对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规定,并没有领会资金集中管理的实质,没有将资金集中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铁路局更多的是关注哪些项目需要集中支付;哪些项目可以站段支付;资金集中支付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流程进行,而忽略了运用集中支付的规模优势最大程度地获取资金效益这一重要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去思考如何通过资金集中管理统筹资金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2 资金集中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理念较公路运输企业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思路不开阔、方法不灵活。同时,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的文件和办法,大多只是简单界定了资金集中支付的权限和基本流程,没有对资金集中管理中涉及效益分析和方案选择等重点环节进行指导,资金集中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单位也都是结合本单位实际逐步摸索,对于如何运用资金集中管理手段,从哪些方面来创造企业效益,还缺乏宏观的概念,也导致部分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

4 拓展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思路

提高资金集中管理效率除了提高各级核算单位的思想认识外,重点应进一步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建议在现有框架的基础上,从拓展结算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4.1 拓展资金结算方式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使用较为广泛的资金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银行汇款、支票、商业汇票等。各种结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在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应分析不同结算方式的特点,拓展新的管理手段。

(1)从资金流入的角度来看。现金、银行汇款和支票等结算方式应用较为普遍,在此不作赘述。商业汇票是站段在拓展其他业务收入过程中经常会收到的银行结算票据。根据铁路行业资金安全管理的要求,收到汇票不得背书转让,这就意味着除非提前贴现,否则站段将持有商业汇票直至到期,这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建议:一是考虑到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风险很小,建议取消对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限制,以提高站段资金的流动性。二是考虑建立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商业汇票融资制度,当站段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站段可以凭借收到的汇票向铁路局提出融资需求,由铁路局先行增拨该笔资金供站段周转,待汇票到期承兑时,由铁路局在正常的运营拨款中扣减该笔款项。通过这一方式,可有效缓解站段的资金压力,也能够促进站段提高资金规划和管理的能力。

(2)从资金流出的角度来看。铁路运输企业应结合供应商情况和自身资金结构,从拓展结算方式的多样性入手,合理运用多种结算方式的组合,实现偿债时间和债务结构的优化。对于零星的资金支付,可以采用现金、银行存款、支票等基本结算方式。对于提供垄断产品且对资金偿付要求高的供应商,可以采用银行汇款支付或者银行汇款和汇票组合的结算方式。针对站段无法人资格,不能以商业汇票结算的问题,当供应商有意向接受商业汇票时,可以由路局与供应商协商具体的结算方式,达成协议后,将站段对该供应商(可以是多个站段)的债务上转路局,并开具汇票办理支付。

4.2 完善资金支付的权限和流程

(1)资金集中支付权限。铁道部财务司的《指导意见》中,对于铁道部、铁路局资金集中支付项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指出实行资金集中支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强化资金支付对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约束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确定资金集中支付的权限应重在强化预算管理和提高资金效率。

一方面,应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数量来划分管理权限,对基层单位议价能力不强、供应商集中以及会影响运输生产运行的款项尽量采用集中支付,既能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运输生产的正常开展,又能发挥资金规模优势,争取商业信用,创造资金价值。

另一方面,对于正常的预算内资金支付应尽可能由基层单位安排支付,既能通过控制资金总量来限制单位的预算外支付行为,又能促进各单位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根据两个原则,建议在《指导意见》的框架下,将由铁道部指定且供应商集中的动车组配件等铁路专用物资采购纳入集中支付范围,将铁路局集中实施的专项整治和大项物资采购纳入集中支付范围,而将外包工程和外购劳务纳入站段支付范围,以限制站段超预算实施外包工程和外购劳务。

(2)资金集中支付的重点环节如下。一是对需定期支付的水电费、社保资金、公积金等资金集中支付项目,到期及时足额支付,确保运输生产和职工利益。

二是对集中招标采购项目,在招标采购及谈判阶段,尽量向供应商争取付款优惠条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对于线上料、柴油等日常大额资金流动事项,应在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往来关系的基础上,争取一定的信用额度(即债务规模),长期占用一部分资金。

四是对于其他资金集中支付事项,应设定一个合理的付款周期或灵活运用资金结算方式,在付款周期内合理占用资金。

4.3 加强资金动态监控

铁路运输企业加强对各下属单位资金的动态监控。发现月末资金结余较大的,应结合其生产规模,及时分析存量资金结构和来源。对于其他业务收入超收或债权集中回收而增加的资金,可在与单位沟通以后适当延迟拨付该单位运营资金,将资金资源留在路局统一安排使用,待单位存量资金消耗后,再逐步返还未拨付资金,既保证单位预算内资金足额供给,又统筹了资金资源,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属于运营资金拨付过大的单位,应重新审核资金预算和支出预算,按照其运输生产正常需求调整预算,发挥资金协控支出的职能。

5 结 论

资金集中管理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其重点是管理,而不是简单的集中。无论是铁道部还是铁路运输企业,若将资金管理权过多集中于上级管理层面,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不可避免会削弱下级单位的资金管理能力和积极性。在开展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制定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平衡各方关系,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设计管理流程和权限分工,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莉娜.刍议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新模式[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3).

第7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石家庄客运段乘务统计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 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是在过去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前铁路形势的发展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中合理成分的发展,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本文紧密结合现场实际,较为细致的论述了安全风险三要素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 安全风险;管理;标准

1 概述

在2014 年底召开的全路安全工作会议上,盛光祖部长作出了继续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其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通过继续实施安全风险管理,进一步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生产。这标志着铁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已经从过去的依靠“人盯人,人管人”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依靠规章制度,科学管理的集约型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从过去的在发生安全问题后再分析再研究对策这一滞后型的安全管理模式向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前就积极介入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积极型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是铁路安全管理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2 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对铁路行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从而控制和处理这些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铁路安全、顺利的运行。它要求各个岗位的每一名干部都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依靠规章制度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每一名职工在作业中都能够自觉落实作业标准,真正把自己当成现代企业的主人,成为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的引领者和建设者。铁路运输作为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个高速运转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它的安全度既是管理水平和各种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乘客的根本需求,如何通过一些可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风险的出现,是确保铁路稳定发展的基础。

3 实现安全风险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素

3.1 加强安全风险意识的教育,是安全风险控制的基础环节要把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就必须加强对每一名职工的安全风险教育,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严格落实作业标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上来,发挥制度对每一名职工的约束力,提高每一名职工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一是把安全风险责任落实细化到班组和岗位上,增强广大职工保安全的风险意识,形成全员共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从职工的思想入手,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作为客运系统的业务指导科室首先要把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及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等相关知识,利用派班员例会、专题会、学习会等形式向派班员讲清楚、讲透彻,使每一名派班员都能够深刻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含义及主要内容,认清客运职工在我段安全生产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

二是利用派班室以及外口公寓的橱窗、板报等地方采取多形式,全方位地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并对上级组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进行明示,为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就是‘饭碗’,安全就是生命”的深刻理解。

三是各个车队利用学习会、班组评比会等形式向职工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运转职工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是天、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广大运转职工能够自觉地去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在作业中认真执行各项标准化制度。

四是利用到职工家里进行家访、外口公寓座谈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与职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让职工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点、风险源有一个基本的识别与研判。

3.2 加强安全风险的考核检查,是安全风险控制的必要保障

安全风险管理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对本系统安全风险的关键项目、关键位置、关键时间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让每一名职工都清楚自己在安全管理控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做到自控、互控、他控。

一是加强对派班室日常作业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我段派班室身处行车指挥的中枢岗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岗位,在上级领导和职工之间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口。只有派班员严格把关自觉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从源头上不出问题,派班员要对出乘前的客运班组进行命令、电报及领导指示的传达以及酒精测试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酒精测试工作作为保证职工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一项措施,上级领导和我科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同时为防止在测酒测试工作中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派班室的酒精测试系统进行了电脑化管理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保证了对出、退乘职工100%的酒精测试制度的严格执行。

二是针对客运职工作业特点,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人员检查、明查与暗访检查和重点时段与非重点时段检查相结合的措施对现场作业中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各项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在现场工作中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

三是针对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检查和指导,在每年的春运、暑运、汛期以及新老兵运输开始之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同时主管业务科室联系各车队共同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并对行车备品进行一次全范围的安全检查,对不合格的行车备品及时进行更换。在进入汛期前及时印发我段所担当乘务区段的《防洪地段一览表》,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够对所担当乘务区段的防洪危险处所做到心中有数。

第8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精细管理”,就是运用精细的思想,消除企业管理活动中那些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和流程,以最小的浪费、最低的支出创造最大的价值。简单的讲,精细管理就是细分,就是细化、就是具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铁路运输生产具有联合生产、工序作业并串行共存的的技术经济特征,多要素投入、多产品产出,因此调度指挥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及时完成运输产品供给,需要协调车、机、工、电、辆等多工种作业等。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铁路运输作业规范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铁路运输管理亟需向更高层次的精细化管理进行转变,这使得精细管理在铁路生产中不仅适用,而且必要。

二、铁路运输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意义

1. 精细管理是重塑铁路微观组织单元的重要工具

精细管理产生于规模化大生产过程的有效协作的需求,也是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的有效管理技术。精细管理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准时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简单化等,并以准时化为最典型特征。精细管理在生产无形产品的交通运输服务业中更加实用,能够实现企业微观组织单元结构的优化,运输资源投入的节约,运输产品产出的增加,以及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随着精细管理的推进,铁路运输资源得以整合,铁路运输组织得以优化,铁路运输生产流程得以梳理,铁路运输企业能够更敏捷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把更大规模的客货空间位移生产活动建立在节约型运输企业基础之上,这也为产业层次和宏观层次强度更大的制度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精细管理是有助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益,提高服务质量

铁路精细管理能够减少和降低运输产品生产过程的无效环节,改善运输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现重量、速度和密度的有机统一。通过组织始发直达列车、大编组以及优化运行图和日常调度指挥,精细管理可以提高线路通过密度、提高货车静载重、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同时减少机外停时等无效浪费环节。

铁路运输生产系统十分复杂,单一作业内部或多种作业间的关系复杂,组成的生产链条长,铁路复杂生产系统中任何一点产生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打乱按图行车的运输生产。铁路运输生产会遇到环境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生产系统复杂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人为不确定性等诸多不确定性,只有通过精细管理规范铁路运输生产过程,降低或消除各种不确定性,提高运输生产的准时化生产水平。精细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缩短从顾客需求产生到实现的过程时间,大大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3. 精细管理可以更好实现运输生产的网络经济性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经济学中两个基本经济现象。运输业作为一个提供极端多样化产品的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密不可分。因此,只有通过精细管理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同构效应提高其经济效益。

4. 精细管理是运输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

铁路是大联动机,其运输生产过程是由车、机、工、电、辆等多工种、多环节协作完成,具有设备众多、种类繁多、布局纵横、职工岗位独立分散等特点,为了实现各工种、各环节的协同动作,必须做到严格有效的过程控制。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安全管理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只有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每一个作业环节,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实施精细管理,就是要把安全风险管理贯彻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安全风险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确定风险控制重点,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抓好安全风险的日常监控。

三、铁路运输实施精细管理的三个要点

1.在生产体系中突出调度指挥机构的核心作用

由于铁路运输提供的是客货位移服务,其产品不能存储和调拨;同时,铁路运输复杂和庞大的生产系统又分布在广大的地理空间上。因此,运输生产效率的获得必须通过对空间和时间上的精准控制去实现,这使得铁路运输相比其他制造类企业更加依赖于生产调度指挥的过程控制。

表1 运输生产精细管理系统结构及目标

系统分类 子系统 子系统目标

运输组织指挥系统 调度指挥子系统 零切换时间浪费(各环节之间有机衔接,杜绝结合部的无效时间)、零停滞的运输计划、行车指挥、列车编组、客货运输组织(各项工作计划、安排、作业合理、标准,杜绝工作过程中的无效时间)。

车站组织子系统

运力保障系统 机车检修子系统 零故障、零不良、零停滞的机车(无故障、无隐患,杜绝无效劳动时间);提供优质的机车牵引动力。

机车运用子系统

设备维护系统 工务设备维护子系统 零故障、零不良的线桥、道岔设备(无故障、无隐患、安全畅通);提供优质的线桥、道岔设备。

电务设备维护子系统 零故障、零不良的信号设备(无故障、无隐患、安全畅通);提供优质的信号设备。

车辆设备维护子系统 零故障、零不良、零停滞的客车、货车(无故障、无隐患、安全优质);提供优质、运行安全的客车、货车车辆

行车辅助系统 供电子系统 零故障、零不良的供电、供水设备(无故障、无隐患、安全可靠);为运输提供优质的水电服务

供水子系统

2. 在管理结构上突出站区的基础推动作用

车站是铁路系统各种生产要素、专业组织以及作业关系发生交汇和连接的关键位置,是运输组织中最基础的生产单元。由于传统的站区联劳协作制度,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沟通上,相互间没有制约,生产指挥缺少权威性,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为克服站区内各单位间接合部不畅、浪费严重等运输组织中的顽症,建立站区“一体化联动机制”,以所在车站为核心,各有关单位按照安全、正点、低成本、高效益地组织开行列车为统一目标,协调一致行动的生产组织模式,将站区这一区域性概念转变成实质性的管理单元。

图1 站区生产组织的基本结构

3. 在运输组织上突出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的拉动作用

货物列车是铁路运输的中间产品,按照运输组织方式的不同,货物列车可以分为始发直达列车、技术直达列车、基地直达列车、区段列车、小运转列车和摘挂列车,根据产品的运输效率和运输组织成本来分析,始发直达列车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质产品,因此组织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是按照铁路运输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体现集约化经营、低浪费、高效率的运输组织模式,其开行越多,运输生产中的无效与低效作业就越少,运输效率就越高,支出成本也就越低。把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作为拉动运输组织向精益化迈进的重要手段,并将着力点由车流组织前移到货流组织、货源组织,重新调整货运资源布局,拉动吸引区内货源有序流动,实现货流集中化;采取分线分流、按线上货、按线承认、整线装车的方法,确定了定点、定线、定时间、定内容、定钩数以及点对点的始发直达列车组织模型,带动作业流程、岗位设置、劳动组织等各生产要素的基础性变革,可以从根本上拉动了运输组织的优化完善。

图2运输产品的分类

四、铁路运输企业落实精细管理的基本要求

1.强化管理基础的精细。

抓好精细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结合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劳动组织变革带来的基础性变化,在管理要素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对路局、站段各个层面的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进行细化完善,全面梳理各系统的管理制度、责任标准和业务流程,确保体系更完备、运作更规范、措施更具体、标准更科学,真正实现责权利对等。

一是要细化目标和任务。从路局机关到站段的各个层面,都要对目标、任务、计划、指令进行细化分解,真正做到目标任务项目化、指标化、数量化、精确化,做到事事有目标、人人有指标、项项有考核,形成管理的闭环。

二是要细分职能和岗位。顺应生产力布局调整、劳动组织变革等基础性改革的现实要求,以矩阵式、扁平化为目标,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路局、站段各层面的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做到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要细化制度和流程。努力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适应提速带来的全新变化和更高要求,全面梳理和细化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在细化完善的基础上,将各项制度、流程作为推进路局管理的“重要依据”,作为规范干部职工行为的“基本准则”。

四是要细化定额管理。定额通常也被称之为“标准成本”,是编制计划和预算的依据,也是进行核算、薪酬分配和成本控制的基础。定额核定要以优化的生产业务流程为基础,依据不同的支出内容和方法准确测定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支出额度,按照先进消耗定额开展对标、定标工作,剔除定额内容的不合理因素,将定额控制在路局目标以内,从而建立起先进的定额体系。

2.强化管理过程的精细。

充分发挥路局各部门、基层各站段的职能作用,结合各自不同定位,细化控制重点,完善控制措施,抓好管理过程的精细控制。

一是要深化运输组织精益生产。结合运输资源整合、劳动组织改革、作业方式变化和精益生产制的实践,坚持不停顿改进的原则,完善精益生产指标体系,促使各部门、各系统不断优化作业组织,实施跨系统、跨工种的“大流程”再造;充分体现精益生产的持续拉动作用,推动劳动组织重构,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全面提高通道综合利用效率、机车运用效率、客车车底利用率、货车周转率,最大限度地挖掘路局内部潜力,释放运输生产力。

二是要加强安全工作精细管理。在完善生产指挥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以调度指挥为核心的“安全信息传递-突况处理-安全关键卡控”这一控制流程;对现场反馈的大量真实信息进行认真统计、细分,不仅要对突出问题进行及时处置,更应该从细小问题累计分析中找准问题症结,找准问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制定针对性措施并抓好落实。

三是要加强经营过程精细控制。细化方针目标,摒弃和修订既有生产指标中粗放的、重叠的、无效的、缺乏针对性的考核项点,按照资源管理和配置权限分层、分级、分站段对各项指标进行细分,探索构建全新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

3.强化考核评价的精细。

一是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实施办法,规范业绩考核工作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注重经营结果和质量,加强经营过程的控制和优化;要积极探索实施站段多经脱钩后站段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体现责任、风险、收益的对等;要完善工效挂钩和“一体化”分配激励机制,实现调控手段有力、导向作用明显、挂钩指标贴切、分配关系合理、促进精益生产和精细管理的目标。

二是要加强管理细分考核。要明确细分的最终落脚点,在细分的基础上,对现场反映出来的一系列违章违纪和安全问题,都要分析查找管理层的责任。要通过细分找关键点、薄弱点、问题点,找各部门的责任,找管理层的责任,明确我们应该补强哪些工作,应该细化哪些责任,应该完善哪些措施,切实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地暴露、及时地发现、及时地收集、及时地整改提高,实现对现场的有效直管。

五、结论

将精细管理技术引入铁路运输生产领域,是铁路运输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也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益的重要管理技术。实施精细管理,首先要对运输生产系统进行分类,建立各子系统的精益生产管理目标,突出调度指挥系统在运输生产中的指挥协调作用,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站区管理模式,实现各项作业间的区位协作,第三要细化产品管理,以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为运输组织的核心产品,细化组织的各个环节,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益导向,进而改善运输组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伊迪丝.彭罗斯 企业成长论[M] 1959 赵晓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 彼得・德鲁克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 1973

[3] 彼得・德鲁克 管理实践[M] 1954

[4] 荣朝和 论运输企业提供完整运输产品的重要性――兼论铁路企业重组的方向[J],铁道财会,2001年8期,

[5]汪丁丁:新经济的制度特征是什么[Z],2000

[6] 北京交通大学课题组:《乌鲁木齐运输资源整合与组织优化研究――铁路运输精益生产的探索与初步总结》[R],2007

第9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 包装安全管理 运输包装性能试验

中图分类号:U2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143-02

1 引言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品种繁多,性质各异,而且每年都会增加新品种,这些都对运输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危险货物运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安全,降低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而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无论是保护产品质量、方便装卸储运,或是提高运输工具装在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危险货物及危险货物包装的含义

2005年交通部实施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中规定,危险货物是指在铁路运输中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危险货物包装,是指以保障运输、储存安全为主要目的,根据危险货物性质、特点,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专门设计制造的包装物、容器和采取的防护技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所谓的危险货物包装,就是指使用适当的材料或者容器,并采用一定的技术,对危险货物加以保护且便于装卸、运输、储存的工具和方法。

3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现状

我国危险货物的运输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来完成的,全路每年共计近1.8亿吨。占全路运输总量9%的危险货物可涉及9大类、10 000多个品种,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近年来,由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引发的运输火灾、爆炸事故和毒气泄漏等事故频繁发生,影响极为恶劣,其中包装破损、液体泄漏及货物污染等状况发生时,还会发生许多的连锁反应。危险货物具有性质活泼、稳定性差等固有的物理性特点,在运输过程中,极易由于受到外界条件(如光热、撞击、摩擦等)的影响,而引发腐蚀、燃烧爆炸、中毒、放射线辐射等严重事故,不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使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后果要比一般的交通事故严重得多。

诱发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包装破损引起的事故,行车事故,以及运输管理漏洞等各种因素组合恶化引发事故。通过分析近来年发生在我国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可以看出包装已经成为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4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近几年来发生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总结存在于运输包装环节的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4.1 包装质量差

负责危险货物包装环节的部分单位和托运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违反相关包装规定,使用成本较低、质量较差的包装材料来包装危险货物,使得原本就极具危险性的货物更加具有安全隐患的威胁。例如,许多单位和托运人重复使用需要淘汰的旧包装和安全系数较低的再生材料的包装。

4.2 包装检测不到位

为了确定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性,铁路危险货物的包装必须要经过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才能进入运输环节,但是由于包装检测网点较少加大了检测工作的难度。而且包装检测还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抽检、准运和承运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另外,包装检测环节缺少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同一批货物运输包装参差不齐,送检包装和实际用于运输的包装质量不同,这些都给铁路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

4.3 包装标志、标识不全

由于部分托运人没有认识到包装标识、标志的重要性或者没有掌握包装标识、标志的使用方法和规定,导致按规定应该印制或者粘贴在危险货物件表面的标识、标志不全或者混乱。这给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还可能会加剧危险后果。

4.4 包装封口不严密

危险货物必须按照气体、液体和固体的不同分类的要求进行封口包装,但是由于生产厂家操作不规范,或者贪图省事,使得包装封口不够严密,极容易造成危险货物在搬运和装卸过程中的泄露、洒落等,也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4.5 其他因素导致的包装不良

除去上述包装质量差,检测不到位,包装标志标识不完整,包装封口不合格等,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因素使得不良危险货物包装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危险货物储存时间超过一定期限,包装强度开始削弱,极容易造成包装破裂、渗漏;搬运过程中的装卸操作工艺不规范导致包件破、漏、渗等等。

4.6 与集装箱相匹配的危险货物包装种类少

目前,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中,我国尚未有针对集装箱运输的专用包装,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还是沿用整车危险货物运输同样的包装,这并没有与集装箱运输要求相匹配。

5 改善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5.1 严格把关包装检验检测环节

一方面要有专业的检测机构对包装进行检测,增加铁路危险货物包装检测网点,以满足铁路运输需求。另一方面,需完善包装抽检、准运和承运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做到严格要求。确保实际运输包装是送检验检测合格的包装,保证同一批货物包装质量统一合格。

5.2 确保包装本身合格

确保包装质量合格、包装设计合理、标志标识齐全,同时要严格做好包装封口工作,确保封口严密。危险货物的包装、容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由符合资质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专业的检验检测机检验、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5.3 尽量减少人的误操作

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加强规章准则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教育、培训、考核为一体的管理体系。

5.4 维持物的安全状态

危险货物运输的包装要综合运用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网络、物流等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监控、监管和调控能力,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运输管理,全面提升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面,要积极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共组,建设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人才队伍,培养危险货物运输专业人才,是解决危险货物包装安全管理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时要严格执行资格认证,对危险货物托运人与承运人进行资质认证。大力发展适用于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的包装,可以开发利用新型的包装材料,更新和采取有效的危险货物运输方法,积极推进经济的、适合用于集装箱运输的危险货物包装,切实有效地推动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6 结论

威胁着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的问题和影响包装失效的危险因素都很多,且难以量化。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管理,要做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安全管理,从根本上还是要从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执法的严明,管理的完善,培训教育的重视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 王晓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性综合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

[4] 李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