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生态保护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保护策略

第1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1邛海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1入湖河流水质较差,区域水质恶化根据凉山州环境监测站2012年对邛海四个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表1),纳入评价的22项监测指标除CODMn、总氮、总磷、硫化物为Ⅱ类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Ⅰ类标准,总体符合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其中青龙寺、二水厂取水口水质略好于邛海公园、邛海宾馆两个监测点位的水质,邛海宾馆处水质相对最差。由邛海历史监测数据,邛海西北岸的出海口处(海河口)由于距离市区较近,周边居民点、单位较多,湿地退化和水质污染相对严重,其水质整体维持在Ⅲ类,部分时段部分指标甚至达到Ⅳ类,已属中度污染水体,为邛海水质最差区域。官坝河、鹅掌河和小青河为邛海三条主要入湖河流,其中官坝河为邛海流域内最大的水源支流,每年的流入量超过总量的50%,其水质对邛海湖影响较大。从2012年监测数据看(表2),官坝河总氮、总磷含量较高,为Ⅲ至Ⅳ类。而西北岸一些小支流由于距离市区较近、居民点较多,现状污染较重,如土城河、干沟河、缺缺河等小支沟冬季枯水期入湖断面水质较差,对邛海水质影响较大。凉山州环境监测站2012年3月对土城河、壕沟河、干沟河等三条小支流的监测结果显示(表2),其DO、CODcr、BOD5、氨氮、TP、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部分指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综上,邛海水质呈现出整体较好、局部污染较重的趋势,总体水质为Ⅱ类,部分区域和时段总磷、总氮为Ⅲ类;部分入湖河流部分指标劣于V类。区域水质恶化导致部分区域呈现富营养化趋势,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威胁饮用水安全。邛海现状水质类别大概划分如图1。

1.2湿地萎缩,湖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因围海造田、围海造塘、填海造房和水土流失,邛海面积逐年减少。由历年测绘数据看到(表3),邛海面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经历了逐渐减小的变化,最小的2002年仅26.76km2。近2/3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东北岸、北岸和西岸比较突出。湿地萎缩、湖体淤积、水质污染等原因导致湖州草滩生态系统和浅水带生态系统面积大幅度缩减,挺水植物群落大面积消亡,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多种外来物种如紫茎泽兰、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等入侵且生长势强,在局部地区成为群落的优势种,甚至形成单优群落,成为邛海湖州草滩生态系统和浅水带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建的严重威胁。邛海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削弱,稳定性和有序性降低,对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近年来通过实施“三退三还”、湿地恢复与建设等措施,水面面积逐步增加,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中。

1.3面源污染突出,污染负荷大邛海流域以农业人口为主,农田面源和散户畜禽污染大,再加上湖周自迁人口控制难度大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面源污染入湖占流域总负荷的比例COD76.1%,氨氮86.72%,总氮63.99%,总磷67.65%,成为流域污染主要来源(见图2),面源污染控制成为关乎邛海水质安全、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控制因素。

1.4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突出邛海流域各子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量主要分布在官坝河和鹅掌河流域。两流域面积占邛海流域总面积的63%,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71%,其中,官坝河流域面积占邛海流域的45%,水土流失面积占52%;官坝河流域和鹅掌河流域年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整个邛海流域土壤侵蚀量的53.8%和23.08%。中度以上侵蚀面积也主要分布在官坝河流域和鹅掌河流域,分别占到了41%和28%。青河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4713t/km2•a,为流域最高,其次为鹅掌河流域、官坝河流域和龙沟河小流域[5]。水土流失导致邛海湖容减少、湿地锐减,同时还将大量污染物带入湖区,造成水质污染,对流域的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人居环境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是流域主要生态灾害。邛海最大水深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米,淤积成2003年的18m,库容由3.2亿m3变成2.93亿m3。

1.5城市和旅游快速发展,保护压力持续加大邛海位于西昌市城东南约3km,属城市近郊湖泊。随着西昌城市发展,邛海呈现逐渐由城郊湖泊向城市湖泊转变的趋势;西昌旅游业发展迅猛,湖周旅游设施建设需求增加,加重了邛海湖盆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是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

2邛海生态环境保护思路

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以维护高原淡水湖泊水生态健康为目标,以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以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举为基本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人口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调控手段,实施两大策略:策略一:优化湖泊生态结构,构造完备的生态梯度,实施分区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二:完善湖泊生态功能,正确处理城市、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区划

本文根据邛海生态服务功能、区域功能、地形地貌及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需求,将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划分为水源生态涵养区,污染控制及净化区、湖滨生态保育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湖体保护区五大区域(图3)。

3.1水源生态涵养区邛海流域海拔1800m以上区域及邛海西岸泸山涵养林带为水源生态涵养区,该区域为邛海流域的半山区、山区,面积约175.14km2,是湖泊清水产生的源头,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多在该区域产生。水源生态涵养区的主要环境功能是水源涵养,该区域应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功能,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构筑保护邛海水体的第一道防线。

3.2污染控制及净化区水源涵养区产生的清水经地表径流流经农业发展区、人口密集区,清水被应用产生污染。该区域主要由农田区、村落、旅游区域组成,人类密度大、活动频繁,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及干扰较大,是流域内面源污染产生的重要区域。

3.3湖滨生态保育区邛海周边正常蓄水位线(海拔1510.3m)以上陆域至最低蓄水位(海拔1509.30m)水深2m以内的水域之间约500m范围为邛海湖滨生态保育区,面积约为14km2。该区域湖滨带湿地的拦截净化功能被破坏,流域的各种面源污染失去最后一道拦截防线,直接进入邛海,是邛海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3.4饮用水源保护区邛海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和陆域)范围形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该区域根据保护要求实施水源地保护措施,一级保护区以卫生防护为主,防护污染源对取水口的直接冲击。

3.5湖体保护区湖体保护区为邛海水面区域,目前正常蓄水位1510.3m下湖泊面积。该区域是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核心区域,应严格禁止网箱养鱼,限制无序旅游船只进入;通过污染水源涵养区和污染控制净化区等区域的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入湖,使水质稳定达到Ⅱ类,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4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针对水源生态涵养区,污染控制及净化区、湖滨生态保育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湖体保护区五大区域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调控方案,从调控、监管措施和工程建设两方面出发,统筹兼顾,实施“分级、分区、分类、分期”的分区保护控制措施,实现流域经济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动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4.1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邛海人“以湖为生”的产业格局邛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对邛海污染贡献最大;同时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流域的支柱产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应从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出发,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延伸流域环保产业链发展,构建区域环境准入体制,以生态环境保护区划为基础设定禁止准入、限制准入、优化准入3类主体功能区域,通过分区环境管理,实施差别化的资源环境准入和管理政策,改变邛海“以湖为生”的传统经济产业结构。

4.1.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作为流域经济的重要产业,积极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发展全产业链高3期竺美等:邛海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93效生态农业。结合邛海湿地建设,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升花卉种植、大棚蔬菜等生态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将邛海流域内的农地纳入当地无公害基地建设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4.1.2旅游产业调整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上,调整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改变;优化布局旅游区域,划定旅游区、限制旅游区和控制旅游区,实现旅游区域生态化,并通过邛海景区及限制性旅游区的差额收费制度最大限度控制对湖滨保护区和湖体保护区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环境健康,促进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旅游开局如下:旅游区:保持历史旅游区和城市风景区(湿地一、二期),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生态保护提升,实现旅游区域规范化和生态化;禁止旅游区:在生态敏感区、物种重要生境和重要水体保护区(入湖河口、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设置禁止旅游区,除工作及研究人员外不得进入。限制旅游区:在具备生态和环保功能的区域设置限制旅游区,区域内应严格控制进入数,并采取收费制度,以减少游客量。

4.2优化城市布局,留足生态发展空间西昌城市迅速发展,邛海呈现逐渐由城郊湖泊向城市湖泊转变的趋势,优化城市布局已经迫在眉睫。邛海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一退、二调、三保”保护邛海的重大战略决策,优化城市发展布局,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编过程中,突出邛海保护区在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中的核心地位,调整城市发展重心,将原规划的“东拓(邛海湖盆)西进”的城市发展布局调整为东限西进(重点向西发展,限制向东发展),在东部规划预留出20余km2作为生态田园区用地,扩大邛海东北岸湿地恢复面积,增加600~1000m宽的邛海湿地恢复拓展带,留足生态发展空间。目前,结合邛海湿地恢复和面源污染治理规划,坚持“三个结合”(湿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湿地建设与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相结合、湿地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邛海流域已经全面开展湖周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大力度实施“三退三还”,对邛海周边五乡一镇村民9000余户,3万余人实施生态搬迁;湖周乡镇集中规划,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及村落,确保清水入湖。

4.3截污治污,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以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划为基础,针对各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实施污染物三级拦截。针对流域内面源污染突出、污染负荷大的环境问题,实施邛海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环湖截污管网工程,实现环湖生活污水截流处理。实施大兴、大箐、高枧、海南和川兴四乡一镇农村连片整治,减轻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对湖泊水体的污染。针对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实施官坝河、鹅掌河、小青河泥沙治理工程,治理规划水土保持面积3197hm2。针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全面实施规范化饮用水源地建设工程,开展水源地综合整治,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及自动监测系统,保障西昌市饮用水安全。

4.4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安全屏障针对官坝河上游水土流失产生的环境问题,对官坝河上游各小流域进行涵养林保护,主要包括山区坡耕地改梯工程以及封山育林工程。通过涵养林保护工程旨在恢复清水产流区森林植被覆盖率,保育源头清水的产生。实施邛海环湖湿地建设,邛海湿地建设工程分3片6期进行建设。3大片湿地包括西北岸湿地、东北岸湿地、南岸湿地。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四期湿地的建设,建设面积497.25hm2。五期湿地(东北岸)、六期湿地(南岸)将在2014年10月全部完工,建设面积约856hm2。邛海湿地建设从生态和环保功能出发,建设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湖荡湿地、农田水质净化湖滨带等,拦截面源污染;恢复湖滨入湖河口湿地、鸟类栖息地、鱼类种群繁殖区的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和恢复湖滨缓冲区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形成湖泊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为邛海打造一条“净化带”,保证清水的最后入湖。

4.5加强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水平湖泊的保护离不开流域有效的监管,因此按照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在外源控制的同时,应开展全流域环境监管与综合管理。结合邛海环湖湿地建设,建设邛海湿地环境科普基地,完善湿地的环境科普宣教功能,科普基地包含了鸟类科研观测站、珍稀植物研究站等科研设施;在邛海东北岸和南岸建设科研监测点,设置土著鱼类科研观测站、濒危土著鱼类繁殖基地、水质监测站,在小青河和官坝河设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加强湿地的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科技支撑。建设邛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综合考虑污染源,水质安全等多方面地因素,有效地监测区域内水质动态,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从根本保障水环境安全。

5结论

第2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工程概念;工程原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220-01

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和概念、原理,本文提出了利用它来改善、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策略,帮助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结合多方面的学术知识展开的的人工植树造林活动。其特点就是有目的性、科学性、秩序性。他能够通过人为的科学技术利用,改造林木环境,制造一个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仿生森林。

林业生态工程包含了对自然林业的动物、植物和人关系的各项研究,分析其中的生物关系,在人造林中投放自然生物,使其高度接近自然的林业环境,又能够在自然林业环境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它的生态作用,消除或者降低自然林业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

林业生态工程是介于人工造林和自然林业之间的一种人为仿生工程。通过对河流、土地、生物多样等自然因素的整顿和改造,实现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等多种有利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增加这些包括资源的利用效率,林业生态工程同时还涉及很多的知识面积,他需要复合型的工程人才,不断的壮大工程人才队伍,采集我国林业资源等多种生态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他们的分布规律,找出急待改造和建设的生态林业地区,规划林业生态工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元素,人工制造邱林、山地、河流、平原,并选育树种,通过这一列的措施改善恶劣的生态条件。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他不仅仅是为经济提供了好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它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弥补我们曾经对大自然犯下的错误,延缓地球衰老。要让林业生态工程更好的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就必须理解和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几个基本原理。

(一)系统化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是人工制造一个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它工程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相连的,就好比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林业生态工程中的植物、生物、人工设施等等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少了其中哪一项都是不可行的,都不能称之为林业生态系统。另外,它的生态理论还具有一下两个特点:

1、结构有序。能称之为系统化的工程它的各个组成元素之间一定是有秩序的,同时界限分明。虽然说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高度仿生的人工造林工程,但是,他和自然界中的园林还是有区别的。跟自然界的园林比起来,林业生态系统内的树木、土壤、动物、水都是相对平衡的,而且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很明显的界限,果林就是果林,灌木丛就是灌木从,他们之间不会交叉种植,有着明显的分界线,包括单元内的树木种植都是非常有秩序的,不想自然界中的树木是杂乱无章的,这些元素之间的生存受到人为控制,其发育和死亡非常平衡。

2、整体性。一个林业生态工程肯定是一个生态整体,各个元素之间有着恰当的比列和分工上的联系,也正是如此,它才叫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工程各个元素之间的有着相互作用,一个功能元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功能元素的辩护,就像是蚯蚓与土壤质量相互影响一样,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土壤又是蚯蚓的饲料,他们互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二)综合性原理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环境中,每一个环境因子都是相互定量的,他们相互之间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接受人类的改变。在开展林业生态工程时,工程师会采集各个因子的数据,将它们综合起来,分析他们之间的作用能量,综合考虑每个因子部落对整个林业生态工程的影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因子排列。

(三)食物链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中的食物链受生物本身的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例如植物和太阳的光合作用受太阳的影响,但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它的位置或者加盖遮荫设施改变它的光合作用,从而杀死或者减少植物上的微生物和细菌,植物再被食草动物吃掉,食草动物将其转化为粪便肥料,还给土地,也许还会被食肉动物吃掉,在此过程中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平衡来保护动物不被其他动物吃掉。食物链原理的最大又是就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林业生态工程的持久性。

(四)概念修正原理

林业生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不会是一层不变的,在未来发展当中,生态环境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林业生态的目标和功能也要有所改变,可能是消减一部分功能、强化一部分功能,具体的改变方向要视生态环境的情况而定。因此,在漫长的环境保护道路上,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也会不断地修缮,对各个工程元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会更加的细化,甚至给他增加一些经济价值,例如种植桂皮等树木,林下种植草本中草药,养殖一些珍珠鸟、野鸡之类的动物,鸡吃食中草药,粪便当做草药生长肥料,建立一个生态循环经济系统,赋予其生态经济功能。

三、在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上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生态工程本身就是一个仿生态环境,所以,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一)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林业生态工程会改造一个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改造土质疏松、坡度较大的地方,总之就是改造地质灾害大的地质条件。这就可以治理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加固土层、增加植被覆盖等方式预防大的地质灾害发生,避免因为水土流失带来大的此生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加重环境问题。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和食物链原理肯定了它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在林业生态工程中含有比较完整食物链,通过这些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区域内实现生态平衡,把它的作用延展到更加广阔的范围,促进工程附近一带区域的生态平衡。

(三)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的工作难度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修正概念原理中我们得知:林业工程的各项功能和概念会随着环境的需要而改变,那么,在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道路上,仍然能够得到林业生态系统的帮助,另外由于修正概念原理的前瞻性,工程的建立会指向未来的生态环境状况,预防未来的环境问题,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的工作难度。

四、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发展趋势

党的十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绿色发展理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未来的林业生态工程会逐渐的向生态环境保护靠近,发展循环的林业生态工程,逐步的发挥出各个林业元素之间的作用,把他们的作用放到最大化。

对于林业生态工程来说,未来发展就是要渗透到土地治理、河流治理、林木治理等各个方面,充分的发挥它的系统化原理、综合性原理、食物链原理和概念修正原理的特性,并且延伸出跟多的原理内容,。未来世界,人类会更加关注环境的变化,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开发工程技术,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会有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投入到这一行业当中来,改善未来的生存环境。

结语

森林是调节自然环境、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造森林,是可以很好的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所以,在未来的道路道路上,我们要从科技、人才、资金三个方面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涛; 周琼.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农业与技术,2015/06.

第3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摘要 __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__自然本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以自然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开展森林旅游,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结合连南瑶族风情游,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关键词 生态旅游 开发 __自然保护区

__自然保护区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最南端,属森林和陆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地理位置是东经112°13′36″—112°25′13″,北纬24°18′24″—24°26′06″,东与阳山县相连,南与怀集县接壤,西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毗邻,总面积为11420公顷。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愈来愈高,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也成为生态旅游的主题。__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笔者认为,__自然保护区可在保护好生物资源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同时把生态旅游与连南瑶族风情结合起来,以自然景观为主,开展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景点,以新颖、奇特、有品味来吸引游客。

1.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1.1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__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丰富,保护区内森林茂密、沟谷纵横、奇峰耸立、湖光山色、气象万千,其主峰大磅山海拔达1481米,海拔超过1300米的山峰有14座。天堂山风光秀美,登上天堂顶,草青林茂,山花灿漫,百鸟争鸣;狮头山形似狮子头,附近有一片竹林,竹枝倒生,流传着神奇传说;阿姆山峡谷瀑群飞泻,风景如画;8座库容大小不等的中小型水库,宛若8块明镜镶嵌在群山怀抱的茫茫林海之中。库容最大的__水库,因海拔高,被称为“天湖”,湖边树木葱宠,花香鸟语,山光水色,美丽如画,为旅游避暑胜地。

1.2动植物景观资源丰富

__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绚丽多姿。据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调查,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93科,615属1182种,其中蕨类植物26科39属66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160科566属1104种。在这些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珍稀濒危植物20种。众多的植物种类构成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森林景观,具有典型的森林美和大自然美,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森林将区内的山、林、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秀丽山水画卷,成为森林科普旅游中别具一格的风景资源。

__自然保护区不仅山青水秀,众多的野生动物也为游人增添许多迥然不同的情趣。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初步调查,区内鸟类有30目76科33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豹、黄腹角雉、蟒蛇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穿山甲、黄喉貂、水獭、小灵猫、蛇雕、燕隼、虎纹蛙等35种。众多的野生动物构成了天然动物园。

1.3人文景观

1.3.1瑶族风情:牛塘林场是瑶民聚居点,自然环境优美,有许多美好而又神奇的佳话和传说,瑶族在节日、服饰、饮食、婚姻家庭、丧葬、礼节及文化娱乐方面都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可给生态旅游活动增添异彩。

1.3.2革命胜迹

解放前,__是游击队活动的革命根据地,是革命英烈浴血奋战的地方,荣获“游击根据地村”的称号。

1.4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

连南位于我省的西北部,距广州250多公里,自清连一级公路通车后,从广州乘车到连南只需3个小时左右。随着连南瑶本文原创网站为文秘站网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族风情游的开发与发展,省内旅游者,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旅游者纷至沓来,观赏连南瑶山风光,感受连南瑶族风俗风情。自1997年以来,连南旅游客源市场基本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游客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__年,来自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旅游者达12万人。

1.5保护区周边景点

保护区周边景点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组成部分,主要景点有:

1.5.1石羊坑温泉:位于南寨镇石羊坑,泉水常喷流,含炭酸等,常年水温57℃左右,常浴不但能消除疲劳,还可以治疗皮肤病、风湿病、神经痛等,亦有防癌抗癌作用。

1.5.2吊尾风洞:位于寨南镇吊尾处,是一个奇特的石灰岩溶洞,洞口宽60米,清风拂拂,大热天气,在洞口吹上几分钟,即可全身清凉透,特别爽快。该景点主要是供游人吹风解暑,享受“自然空调”的乐趣。

2.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设想

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以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特色、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旅游与连南瑶族风情游结合起来,以自然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开发成具有观光游览、度假休憩、科普观光等多功能的生态旅游区。

2.1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开发多种森林旅游主题产品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主体,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利用,进而开发设计出丰富的森林旅游主题产品。

2.1.1以森林保健为主题 __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优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含有极为丰富的空气阴离子(是带有负电荷的原子,也称负离子)。这种空气阴离子,除使人感到精神舒畅外,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降低血压、治疗神经衰弱、肺气肿、冠心病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可在保护区内选择适宜地点,修建一些相应的场馆设施,辅以标志说明,配备专门的培训人员辅导游客练习。主要项目包括:静养场、森林浴场、康健步道、负离子呼吸区、森林健康医院、森林疗养所等。

2.1.2以科普观光为主题 __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研究、珍稀物种研究的良好基地。因此,可与各大研究所、高校、中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开展科学考察、参观、学习旅游。

2.1.3以水上游憩为主题 目前,水上游憩正风靡全球,吸引了无数的水上游憩活动爱好者,许多游客到森林中去旅游就是为了参加水上活动。__自然保护区内有8座大小不等的中小型水库,可开发人们喜爱的水上游憩活动如旅游钓鱼、划船、漂流等项目。

2.1.4以探险猎奇为主题 __自然保护区优越的自然环境里森林茂密,地势复杂,沟谷纵横,奇峰耸立。可开辟丛林溪道探险、攀崖、涉水等线路,组织探险寻宝、寻古访幽,探访奇妙无穷的植物世界(如狮头山竹林竹枝倒生现象等),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活动。

2.1.5以娱乐休闲为主题 规划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野营地、小木屋、树上旅馆等,通过开展林中野战、露营、登山、飞瀑戏水、共渡爱河等活动,设计轻松休闲的游览线路,让游客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优美,尽情享受森林幽静迷人的夜晚。

2.2 结合连南瑶族风情游,开发文化生态旅游

连南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可结合连南瑶族风情游,将__自然保护区作为连南瑶族风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以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满足游客的欲望。此外,可收集当年游击队活动的有关材料,增加保护区的革命色彩,以此吸引游客。

3.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议

3.1 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

开发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必须在科学严谨的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首先,要遵循生态学原理,科学选择开发项目,合理规划工程布局;其次,根据旅游设施、设备和场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其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风格。

3.2 注重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协调发展

__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应立足保护好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应当保护好保护区的环境,做到协调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设施应当适度,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还应当对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倡导开展适当的游乐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条例等,把现有的森林动植物及地形地貌保护好。

3.3 加强旅游区的经营管理

搞好生态旅游区的经营,要注重经济与生态、社会效益,并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努力目的。要开拓和扩大客源市场,通过开展客源市场调研,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分析客源流动的规律和变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要通过摄制电视片、风光片、报纸宣传等宣传方式,以及根据连南瑶族风情加工手工艺品,如雕刻工艺品、山水风景的手绢、手袋等旅游系列产品,做好生态旅游区的宣传工作。在搞好生态旅游经营的同时,要做好管理工作。要做好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配套开发、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要;对旅游资源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发,遵循“分级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提高服务质量,制订旅游区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拟建广东连南__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__。

2.连南瑶族自治县旅游局.欣欣向荣的“瑶族风情旅游”,20__。

StrategyOnEcotourismDevelopmentInBanDongNatureSanctuaryLuiJianHui

(ForestryBureauofLiaanCounty,Liaan,513300)

第4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贵州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有42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居全国前十位,矿产储量排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20种,截至2012年,贵州省矿业生产总值达917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支撑了省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后期加以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和阻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矿山结构不够合理、开采方式粗放落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等方面。

2.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将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将造成资源的损毁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枯竭,还引起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才能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破坏植被、地形地貌

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易造成地形地貌和植被破坏。贵州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地形地貌上,高坡陡,落差大,因此矿区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山体撕裂、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有的甚至使植被和原生地形地貌面目全非。对矿山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砂石矿、铝土矿和卡林型金矿、煤矿,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都比较严重。

2.1.2 破坏地下水均衡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许多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和农田,同时以直接渗入方式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周围地区的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一些矿井由于排水,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使原本使用地下水的厂矿、村庄、城镇发生水荒。如在全省的煤矿、磷矿、铅锌矿、铝土矿、汞矿等矿山开采区,尤其以煤矿开采区较为严重,如毕节市纳雍、织金等各县煤矿区和铅锌矿区;遵义市桐梓,仁怀市的煤矿区。这些矿区的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地下含水层,导致泉井干枯,水田变成旱地。

2.1.3 诱发各类次生地质灾害

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复杂且地质环境脆弱,由于采矿而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多而频繁。在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一些地区乱采滥挖以及落后的采矿方式,造成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改变了地质结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引起地表下沉、山体开裂、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诱发各类地质灾害。如前所述,贵州矿山地质灾害在煤矿山分布最多,常见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其次是地裂缝、崩塌滑坡等,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遵义市等地。矿山开采活动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已日趋严重,极大地危及到生态环境平衡和附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策略

2.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一些法律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和矿业形势。法律滞后致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需要健全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确保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法可依。同时,根据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环境保护问题,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2.2.2 依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监管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矿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监管。(1)严格规划管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以转变全省的矿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矿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矿山规模和集中度;(2)加强对矿产开采过程的监管,在矿山开采的全过程严格勘查、开采审批登记、进行地质环境评估、矿山企业资质条件审查、监督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建设等。

2.2.3 综合利用资源、减少三废排放

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和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采用数字矿山开发技术、天井掘进新方法、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等先进的技术进行矿产开采。(2)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提升主要矿产资源的就地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3)采用一定的回收技术,对“三废”进行回收处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废弃物闭路循环和再资源化。(4)合理引进部分矿产资源,减少劣势矿产资源和对本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矿产资源开采,保护本土的生态环境。

3.结语

第5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控制线;流域

前言

党的十报告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明确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宏观背景下,解读威海"生态立市"及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内涵,开展威海市区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旨在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助力威海生态文明建设。

一、规划背景

自2005年以来,威海对市区山地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陆续编制了《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市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山体保护与利用规划》等一系列生态规划,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生态系统的联系性和完整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从2005年和2013年的用地规模变化情况来看,园地、林地大幅度减少;从地貌特征来看,市区内仍有零星用地沿里口山、棉花山主要山体上的微小谷地、山麓建设,城市扩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发生剧烈变化的风险。虽然威海对山体、海岸带、河流水系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但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尽合理、资源环境先天不足,局部存在着建设用地逐渐向生态核心区侵入的现象,市区部分水体湿地也出现了萎缩、消失,对生态区域产生了直接影响。

二、规划特色

(一)以划定框限生态本底的"生态控制线"为落脚点

生态控制线是整个城市的生态底线,是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本次研究以"反规划"为途径,通过保护战略性的各项生态要素,科学划定市区生态控制线,尤其是划定生态控制线内的生态控制区,将其作为不可突破的刚性边界来框限城市的用地蔓延。另外,还针对生态线内的各项关键性要素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以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采取"山地-中间带-海岸带"的"三明治"研究结构

威海生态系统主要由山地、山-海中间带、海岸带三个具有不同资源特征的生态子系统组成,三个子系统生态循环过程差异较大,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管控。

研究采取"山地-中间带-海岸带"的"三明治"结构,对三个系统进行分类管制,制定针对各系统的管制策略和实施政策。山地生态系统通过划定生态控制边界,进行内部分区管制;海岸带保护则以生态基本控制线为基础,同时结合线性分段保护,划分具体的带状地域,进行管制;对山-海中间带进行分区管制,尤其是加强山海之间的生态保护与游憩廊道的建立,真正实现山海之间的融合。

(三)采用GIS软件进行空间要素叠加

本次研究不是笼统地将所有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都保护起来,而是通过影响因子分析及GIS软件叠加分析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找出影响城市生态质量与格局的最基本部分,结合现场踏勘,最终科学地确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具体分为五步:选择评价因子、分析生态因子、划定评价单元、综合生态评价、确定生态控制线的范围。

主要的数据来源于高精度遥感影像以及细致的现场踏勘。我们统计对城市扩张可能的影响区域以及对保持城市生态安全最重要区域的每一寸土地,将调研结果与GIS数据对比,进行人工修正,以确保生态控制线边界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四)基于流域统筹的理念进行管制单元划分

流域是以分水岭为界限的一个由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系所覆盖的区域,以及由该水系构成的集水区。或者说,地面上以分水岭为界之区域称为流域。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威海"山-海"生态系统中分布有大量的小流域,研究基于流域统筹的理念,以小流域为管制单元,对其内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污染治理、植被修复等活动进行分区、分类调控和引导,提出生态管制措施,以有效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四、规划核心

运用市域--市区层次推进的研究思路,首先构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从优化山-海-城动态过程的角度入手,构建市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制定"分区"的管控策略,划定市区基本生态控制线。

(一)构建市域整体生态格局

市域整体生态安全格局的控制包含两个主要策略:划定市域生态保护指导范围和统筹40个流域管制单元。

1、 市域生态保护指导范围的划定

市域生态保护线是宏观层面上的生态底线,通过对市域生态敏感度的综合分析而划定,是判断市区各类生态资源的重要度、辨识关键生态节点的重要基础。

对景观生态的6个构成要素进行专项评价,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地质灾害、植被保护、城乡建设和水源保护。根据各个要素的资源重要性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程度的不同,构建敏感度分级指标表,通过综合判断决策,综合评价威海市域景观生态敏感度,最终划定市域生态保护线范围。

2、 流域管制单元的划定

通过计算,将市域划分为40个"山-海"小流域,将每个小流域进而细分为山、海、山-海中间带三个部分,结合综合生态敏感度分析,分别提出引导措施。

以第15个流域为例,对其中的三个分区分别提出如下的引导措施:

山地区--加强植被建设,防治土壤侵蚀;保护上游水源涵养林,保障香水河及其支流的水源安全。

山-海中间带--严格保护南北向生态走廊用地,保障山海之间的生物迁徙;控制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强度,减轻对下游近海水质的影响。

海岸带--保护滨海滩涂湿地,并加强植被建设,减轻海潮等灾害对城镇的威胁;加强河口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拦截上游流失的水土,避免港口淤积。

(二)制定市区"分区"的管控策略

威海市区生态格局的核心价值一是保护资源,二是服务于城市人居环境。为实现核心价值,规划主要研究5个方面的生态过程:海潮雨洪的发生、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扩散、市民游憩活动、水资源流动、生物迁徙。首先将以上方式分别对应的城市安全、污染防治、市民游憩、水文循环、生物迁徙五个过程进行分析,指定限制性要素和限制性区域。以市域流域单元的统筹为基础,整合市区的五个分项生态格局,最后以分区为单位提出市区生态管制措施。

(三)划定市区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是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底线,其主要功能即框限城市增长边界,从城乡结构、形态与功能的角度出发,引导城镇空间合理有序拓展,遏制城乡用地无序蔓延,实现城乡发展的健康可持续。

第6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四川 生态保护与建设 资金渠道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37-02

四川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仍有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区域由于投入不足,仅能维持基本的人员经费,已无力开展更多保护工作,保护成效难以保障。二是仍有相当多的生态热点区域没有被得到有效保护。除保护区覆盖的区域以外,仍有相当多的区域是大熊猫等关键栖息地和走廊带,这些区域对于关键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划定了2000多个保护小区,然而这些区域仍然面临着没有投入的局面,很多保护小区与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矛盾突出,面临着盗砍盗伐、打猎挖药等人为活动的严重威胁。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还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四川已涌现出很多社会企业、组织、个人对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了极大关注,这为保护建设拓展资金渠道带来契机。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

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前提,提高人民经济生活水平与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息息相关。示范区内都包含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提供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

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立足于充分挖掘当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地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的在于更加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城镇居民与农村社区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十提出了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顺序上把尊重自然作为第一,顺应自然也放在保护自然之前,这是针对我国生态保护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实施各种生态工程项目,尤其是很多生态工程建设因资金而申请,为项目而项目,甚至因盲目上马实施项目违背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灾难的问题。为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渠道应建立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甚至在某些领域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

二、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渠道拓展的主要方向

生态保护与建设进一步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化和社会化主体投入和参与积极性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1.进一步开放保护社会主体参与和投入机制。深入落实十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号召全社会参与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使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资源得到合理而配置,通过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体参与和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渠道和平台,全面降低社会主体参与和投入保护建设的门槛。初步形成促进社会主体参与和投入保护建设的规范机制和政策环境。使得企业、组织和个人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有渠道参与和有机会享受税收抵扣或减免、贷款担保或贴息等相关政策优惠。

2.创新生态有偿服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树立生态有偿服务理念,根据生态特点,理顺生态服务提供者和享受者关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有效推动排碳、排污、水资源利用等环境产权交易。依托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创新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发展生态环保、节能产业保障生态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构建生态保护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节能环保产业以其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经济辐射效应和社会生态效益,日益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点培育和大力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能够改变传统生态保护主要靠“输血”维持的现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4.创新金融衍生品开发。构建和强化生态金融体系,在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下,开发生态资产证券化及各类保险、担保、抵押、融资机制等生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利用金融工具、手段促进生态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体现生态价值。

三、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拓展资金渠道的主要措施

1.建立保护区多元化的投入和建设的创新平台和机制。对投入不足的保护区(尤其是市、县级保护区)和具有较高生态保护价值的非保护区类型保护地,建立合作创新交流平台,采用委托管理、公益信托、公私协力三种方式探索新的生态保护模式,在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科学的生态监测体系、有效的保护管理方法、带动周边社区友好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搭建平台,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生态保护事业,推动创新保护工作落地。

2.制定社会参与生态保护指导文件细则。由于社会主体参与形式多样、灵活性大,需要明确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推动社会力量有序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当中。一是针对社会主体参与保护建设,在省级层面制定社会主体参与指导文件,并根据各保护具体情况制定细则。二是保护适时对外公布生态保护资金、技术以及采购社会服务的需求信息与合作意愿,采用委员会推荐、招投标等多样化形式,稳定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合作伙伴。三是对参与保护建设社会主体进行建立档案,定期跟踪其参与保护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

3.率先打造一批创新生态保护模式的保护地示范点。基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开展试点,在合作模式、投入机制等领域建立全国性示范。一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各选取一个有代表的市或县,根据保护目标任务,共计建立3个示范点。二是创新生态保护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社会企业、组织等开展合作,总结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经验,为其它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借鉴。三是定期开展保护建设经验交流会,将示范点保护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复制和推广。

4.改善生态环保、节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环保、节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论证保护环保节能产业布局,制定率先建成以生态环保、节能产业为主导产业建设目标。二是制定具体的土地、税费、价格制定等优惠政策,每年吸引一家节能环保龙头企业或组织进行投资、建设,吸纳就业,创造绿色价值。

5.提振节能环保产业消费市场需求。建立政策引导,颁发环境认证标识,完善环境友好产品认证制度。加大对环境污染产品和服务的整治和处罚力度。进一步推广落实高效节能补贴,提高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积极性。在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市场采购方面制定细则,率先公开采购节能环保产品。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入节能环保产业。支持金融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信用记录好、生产管理规范的企业的担保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提升生态环保、节能产业的经济活力。

6.加强与环境产权交易机构的合作。环境产权交易是未来推动环境治理市场化的重要手段,率先开展环境交易示范具有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一是寻求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等国家级环境交易所,以及中国环境交易机构间合作联盟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支持环境交易市场的建立。二是制定污染排放交易制度,结合环境承载力,根据污染排放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给予污染排放许可证和总量限额。三是打造实时环境质量监测和信息平台,及时公布环境产权交易供需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俊,于爱水.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生态保护策略[J].绿色科技,2016(4)

[2] 杨艳.浅议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

[3] 周生贤.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J].西部大开发,2014(12)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1130)

第7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规划原则 空间管制开发控制生态保护项目准入开发管理

海岛及其周围海域是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大国的重要基石,具有重要的战略、经济、科研和生态价值,有些海岛还是天文点、全球卫星定位控制点,它们的保护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因此在开发海岛的过程中必须以国家海洋权益不受损害为基本前提,加强对海岛开发的监管力度,保证海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海岛开发利用活动的逐步增多,问题逐渐显露, 包括海岛法律制度不健全、开发建设缺乏规范、海岛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一综合管理等。现就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总结如下:

1、规划原则

1.1先保护,后开发原则。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加强对海岛旅游资源的管理与科学利用,确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序位,坚持先保护,后开发,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护开发机制,保障海岛生态 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1.2重点保护,适度开发原则。合理确定岛屿重点保护区域和可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开发量,在环境容量许可的条件下适度开发。

1.3多自然发展、少人为改造原则。以海岛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根据岛屿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开发方式。坚持以保护为主,维护海岛的自然属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海岛自然发展演变与人为开发之间的关系。

1.4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无居民海岛的合理使用,适度集中,统筹布局 保障各类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各区的海岛开发,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提出规划海岛开发与保护的重点任务, 保障海岛可持续利用。

1.5以人为本原则。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放在中心位置,统筹人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和谐发展。

2、空间管制

根据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空间资源的不同特征,可分为不适宜开发区、适宜开发区、较适宜 开发区、基本适宜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五个类型的区域。

2.1限制开发区域:就规划区而言主要指生态核心保护区。这些区域应该确定为严禁开发,进行重点保护。

2.2不适宜开发区:就规划区而言主要指海岛绿地系统、生态景观区和宗教区。这些区域应 该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进行重点控制。

2.3基本适宜开发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应当根据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划分控制 等级,科学合理地引导区域内开发建设行为,应尽量避免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

2.4较适宜开发区:这部分用地应该有控制的进行建设,对其空间拓展方向等实施有效的引 导,以备未来和城区进行空间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2.5适宜开发区:海岛未来发展控制区内由规划用地界限划定的地域,该区以三产业发展为 主。

3、海岛开发控制策略

3.1法律控制

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实行: 第一,建立起以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规划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制度。 第二,依法整治海岛。 第三,强化法律责任。

3.2行政控制

建立独立的行政单位,对三岛旅游区进行监管与控制。建立完善的行政审核体系与标准,定期 对三岛进行环境评测,一边及时对三岛旅游区进行各方面的控制。与此同时,应给予法律与上级行 政上的支持,对违反,破坏海岛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治。

3.3 经济控制

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家基本建设预算对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补偿,增加对生态建设的财政激励力 度,增加对生态保护区、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保护工作进展迅速的项目或区域的补助和奖 励;其二,完善生态公益事业的补偿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加水资源保护及自然资源保护 的补贴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分级分类补偿,简化管理程序,降低管理成本,筹措资金;其三,在大气、水、固体废物和生态保护方面,要引入新的经济手段,如排污权交易、生态补 偿等,与行政管理控制手段一起,共同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

4、海岛生态系统保护策略

4.1 生态底线开发

无论是海岛前期的总体规划还是后期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都应遵循"保护优先,适度开发" 的原则,遵循海岛发展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好海岛的生态安全底线。杜绝不顾海岛生态环境承受能 力,甚至以牺牲海岛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的开发模式。

4.2维护岛屿海洋动力学稳定性

充分考虑大浪、风暴潮、挡沙堤的建设等影响海岛泥沙淤积和岸线变动的主要因素,委托专业部门进行实验及评估,为后续建设及保护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为设计与施工提供合理建议。

4.3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开发强度日益增大,部分岛屿的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生物 多样性程度有所降低。应加强对岛上动植物,尤 其是珍稀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应加强对岛上重要生境如湿地等的保护,保 证物种生存条件不因开发活动而退化甚至丧失。

5、项目的准入及开发管理

5.1项目准入:岛屿开发应从强化项目审批入手,设立项目准入门槛,成立项目评审小组对每一个项目都要从总体规 划、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方向、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审, 有任何一项未达标的项目,一律不予落户,尽量减少岛屿开发利用中短期行为的发生。

第8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保护;发展;城镇规划;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1 现状概况

某县县域总面积约1761.5平方公里,拥有36个乡镇,49万人口。由于区位偏远、自然条件制约,某是一个土地匮乏、城镇分散、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多山地区城镇。

2 规划思路与方法创新

基于某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以及自身较低的发展水平和众多发展条件的制约,规划提出“生态优先、城乡统筹、交通引导、轴群发展、山地特色”的新思路。

2.1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强调区域划分与规划控制

某县属于生态区,县域有四大水系流域,占县域总面积的89%。位于西北部的水系占县域面积的49%,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饮用水源区。基于某县的生态优势和保护要求,规划强调县域内的整体规划,以此一级区域为单元对地域空间进行分区控制,重点强调以生态及水源保护为主的“西北生态保育区”和以产业及旅游开发为主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的协调与控制。针对此区域的资源和特色不同,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加强此区域间的协作分工。西北生态保育区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区内的城镇规模,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乡镇建议拆迁合并,重点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集中布置在东南经济发展区的产业基地内,与西北生态保育区通过自然山体形成有效分离,实现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协调共生。

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及城乡发展对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此区域进一步细分,建立包括规划管制、区域与通道管制、项目选址管制的网络化空间管制分区体系,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网络系统。

2.2 以生态承载能力为条件,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

通过生态容量法、生态足迹等方法科学测定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县域人口、城乡发展的规模容量,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生态容量和规模需求的双向协调,保障城市稳定、持续发展。县域人口由45万增长到规划期末49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9.6平方公里增加到规划期末的31.4平方公里。规划为了避免遍地开花的发展方式,保护县域整体生态环境,提出“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指标投放到中心城区,吸引各种要素向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心集聚,规划城镇人口为12万人,约占县域人口的1/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1.85平方公里。同时,在交通区位和用地条件良好的地区培育此中心城市,积极打造旅游服务中心。严格控制西北生态保育区内的城乡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偏远与不具发展潜力的小型村镇建议拆迁合并。

2.3 以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形成“轴群式”城镇空间布局

从协调区域发展角度提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新省道、省道及高速公路某支线等发展廊道的轴向联系和中心集聚功能,通过方案比选和优化,以“轴群式”的布局模式,规划形成“一主一次,两轴四片”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城市为核心,以城镇为次中心,以省道构成的交通走廊为发展主轴、高速公路某支线交通廊道为发展次轴联系西部、北部、南部和东部四大片区的城镇组群。中心城市为主的西部片区以综合功能为主;组合城镇为次中心的东部片区,发展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度假功能为主。

各城镇组群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半径,提倡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体现“点—线—面”有机集中的发展思路。

2.4 以资源禀赋为前提,实行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结合某县域资源禀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规划提出“旅游主业化、工业集聚化、农业生态化”的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

首先,规划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树立旅游精品名牌,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加快旅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延伸旅游半径,快速提升某县生态旅游业形象和影响力,成为更大范围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旅游先导作用,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主导产业。

其次,发挥省道改造带来的区位优势,在对县域环境影响较小的东南经济发展区着重建设产业基地,把沿省道产业带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最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沿省道形成茶叶种植基地、经济林果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经济农业、生态效益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现代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型,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乡村发展民俗文化型、乡村度假型、农园观光型的农家乐休闲产业。

2.5 与山区地形相结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

受地形条件影响,某对外没有高等级公路,县域内部缺乏快速联系通道,道路等级低。规划结合山区地形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三个层次的“一高三纵三横多连”的等级公路网框架体系。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某支线的建设,构筑对外快速交通走廊。以新省道及省道为主骨架,多条树枝状城镇道路连接线快速、便捷地连接各乡镇,强化公共交通优先,构建一体化城乡道路网,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6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山地城市特色

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及人文环境,规划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依据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避免“摊大饼”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破坏山城特色,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选择山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各城镇结合地形条件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分片式、带状式或组团式的分散布局形态。规划在城镇风貌、街道空间、建筑高度、传统材料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形成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

3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莱斯特 R 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林

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第9篇:生态保护策略范文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现代农业;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2-2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将稳产和增产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这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4.8倍。但是过分强调产出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破环了水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以提出保护水生态有针对性的对策。

1 现代农业发展忽视水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1.1 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如长江中下游由于人为因素,湖泊消亡1000余个,面积减少了约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500亿立方米(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2.2倍)。

在农村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处置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包括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中国水源统计公报》,我国污染水质(IV类、V类和劣V类)的水河长占41.4%;污染水质的湖泊占41.6%;不达标水库占监测水库总数的18.8%;在对8个省地下水质监测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监测井占72.1%。可以说,当前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

1.2 农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江河湖泊及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蓄纳雨水和上游来水,防止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而当发生干旱时又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短期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但伴随着水环境恶化,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土地的产出量。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及过度消耗,将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难以为继。因此,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吃饱”向“吃好”转变。所谓“吃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但是水环境的恶化既危胁农产品的安全,也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隐患很多,而水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广州日报》今年的一项调查,有超九成的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表示担心。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只有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下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4 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体现在水质、水量和季节性缺水等方面。据统计,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使得中国农村1.8亿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还有近1.2亿的中国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在饮用问题水;由于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使得农村人口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652%上升到2007年的0.0841%,且显著高于同期城市这一比例0.0572%。

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2 农村水生态保护的困境

2.1 政策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三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环境投入、城乡规划、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农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可以说,城市扩张和落后工业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落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生态化。

具体而言,农村环保配套设施极不完善。越来越规模化的农村聚居点,使得对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地、环境与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有机联系,使得农村聚居点中的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不到位。据国家环保部2007年对全国83个村的抽样调查,95%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8%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路、村内外池塘等。

2.2 经济模式的制约

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水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小农生产模式得到恢复,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没有提高耕地生产力和防控农业污染的利益驱动力。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沟渠清淤疏浚等公共事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水生态的保护。

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布局不够合理。80年代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镇企业的布局不但造成占工业污染物50%以上的排放总量,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危胁生态安全。

2.3 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

一方面,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创收为目标,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反而期望从售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中获利。另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的农资综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往往没有选择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据估计,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推动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可持续了,需要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循环农业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3.2 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民自觉提高运用农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动植物的营养平衡规律和过程,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及其吸收能力,精确进行肥料、饲料的投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退田还湖和湖滨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利用畜粪、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加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需求和污染。

3.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补偿政策以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但是至今尚未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传统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在此,需要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职责,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向制度化发展。

3.4 多元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

水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在政府、市场和农户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协同治理的机制。首先,政府应在制度安全上尽力消除由于城乡分治造成的农村生态保护的弱势地位,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保设施的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水生态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要激发农户自主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帮助农民成为自觉保护水生态的重要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2] 龚琦,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2011,(8):39-44.

[3] 雷玉桃.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