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第1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一、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所包含的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变革货币政策,使之能更加有效地对企业和资本市场相适应。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但是,货币政策并不能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而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股权价格和实体经济的,这就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变革与操作的复杂性。货币政策间接影响资本市场时,资本市场必须首先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一个国家绝大多数企业参与而并非个别企业参与的资本市场;二是相对完善的运作机制与丰富的金融产品;三是经营处于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督与约束,真正意义上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从规模还是成熟程度来看都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譬如,利率变动并不能撬动资本市场运作,但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将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中介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总量转向利率

由于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货币总量目标并不能在短期和中期里为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可靠的数量指导。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货币当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废除了货币总量目标,转而实行通胀目标或利率目标。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利率是最具稳定性的一个经济变量。尽管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人的寿命在延长、经济组织在变迁、金融市场在扩张和深化,利率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

利率具有即时性、可测性和可控性的特点,因而能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佳操作目标。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能够通过资金供求双方不断变化的交易及时地反映出来,利率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能反映着经济的动态。利率的变化也能及时地被中央银行所观察到,而对货币总量却只能作事后的统计。由于市场的深化和资本的全球流动性加大,利率和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将增强,因而中央银行也易于通过改变官方利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使利率向合乎意愿的方向和水平变动。

尽管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或操作目标有其局限性,但作为一个经济分析工具和货币政策的参考变量依然有其重要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废弃了货币总量目标后仍然要定期地公布货币状况统计指标,货币政策制定者仍然密切地监管着货币状况总量和银行放款的发展。一些金融市场的改革远未完成、市场化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国家仍然在实行货币总量目标,如中国(m1和m2)、俄罗斯;韩国和巴西仍然在制定指导性的和相当广义的货币目标。

(二)、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价格水平应包括股票等资产价格在内

虽然货币供应量与一般物价水平间的稳定正相关关系由于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被打破了,但货币供应量与广义价格水平间的正相关关系依然是存在的。当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时,通货膨胀并没有消失,而是从实体经济领域转向资产市场。

股票价格的暴涨,无论其原因是什么,都无疑是受货币供给量的超常增长所推动的。正如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引起实际经济中商品价格膨胀一样,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资产必然引起资产价格的膨胀,这就是为什么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惟独关注消费物价水平是错误的原因,它们需要对资产价格保持密切的关注。在80年代后期,美国迅速的货币增长首先显现在资产价格上,但它却被忽视了,因而通货膨胀被扩散。因此中央银行既要监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也要关注资产价格的走势。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中央银行如何编制广义价格指数。不同构成要素的权重一般与美国的经济结构相一致,消费和生产价格的变动占总指数的权重约4/5,房地产约15%,股票价格为5%。尽管股权价格的权重微不足道,但根据carson总价格指数计算,美国在1997年里广义价格指数已上升了6%。

在动态的角度看,资本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动态比商品和服务市场的价格动态更具不确定性和高波动性,这使测量和会计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从定量的角度来看,不仅各种资产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上的价格变动水平存在差异,而且相对于gdp的比重各不相同;从定性的角度来看,不同资产价格水平的变动对实现经济的影响程序和性质是不同的。因而仅仅以经济结构为基础来确定不同资产价格变动在广义价格指数中的权重并非完全精确和科学。

(三)、研究对股票价格变动的政策反应框架

如果中央银行把股票价格水平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一个构成要素,并对股票价格做出反应,就必须解决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股票的真实价格,即把股票价格变动中基本经济因素支持程度与投机泡沫精确地区分开来。究竟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股票的实际价值在理论界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股票的实际价值就是每股所对应的净资产;另一种观点认为,股票的实际价值就是它能为其持有者带来多大的回报(包括分红和股价回报)。从根本上说,股票的价格反映的是公司当前和预期未来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对其未来预期收益的贴现值。每股净资产与公司盈利能力并不是等同的,它们之间也并不必然是一种线性关系。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的股票也能通过炒作获得资本利得。

股票当前的盈利能可以由市盈率(价格/收益比)来度量,然而,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投资者,从而也影响中央银行政策制定者对股票价格的正确评估。一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影响对当前股票收益的计算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二是股票价格的过高上升降低了公司的相对费用支出,这反过来也容易导致收益报告偏高的会计核算问题更为更重。三是上市公司采用某些会计核算

手段来掩盖公司的劳动力成本或提高当前盈利水平,进行虚假信息披露。其次,当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山现平稳下降时,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却出现持续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从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来看,中央银行应当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从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变动趋势来看,中央银行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如果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指数的下降并不是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引致的,而是由于技术创新、全球性商业竞争和贸易自由化促成的,那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会推动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指数的上升,反而会推动股票等资产价格的进一步攀升,形成更大的经济泡沫。

二、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对传导机制的影响

全面深入地分析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中央银行有效制定的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前提。在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市场操作调控官方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的。

官方利率的变动首先直接传导到其他短期批发贷币市场利率如不同期限的货币市场工具利率。银行根据政策利率的变动来调整其标准货款利率(基准利率),并很快影响可变抵押贷款利率。储蓄存款利率也会随之发生某些变化,以保持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间的合理差额,这个差额不仅仅是对政策利率变动的反应,而且是根据市场变动着的竞争状况而随时变化。

官方利率的变动对长期利率变动方向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长期利率受当前和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平均值的影响。因此,长期利率的变动取决于官方利率变动对未来利率预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最重要的是官方利率变动对长期利率的实际效应,部分的取决于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官方利率的变动间接地影响着资本市场上债券和股票的市场价格。债券的价格与长期利率负相关;因此,长期利率的上升将降低债券的价格。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尤其是通货膨张预期不变),较高的利率也会降低股票的价格。实际上,官方利率的变动是从两个方面来间接影响股票价格动态的,一是通过改变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水平来影响资金供求的结构;二是作为一种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而反映在股票的即期价格之中。

股票价格水平的变动又通过改变居民、企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进一步将贷币政策意图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居民、公司和银行的初始财务状况,包括财务杠杆的程度,资产与负债的构成相对外部融资尤其是银行融资的依赖程度,在货币政能够改变居民、银行和公司的财务状况,并由此影响其投资或消费决策。当股票价格上扬时,一方面,财富扩张效应使居民、公司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增强,从而提高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公司的投资需求和融资能力、银行的放款能力,社会总需求的提高会推开潜在产出水平,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自然失业率;另一方面,通过价格信号机制的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通过产权交易与债权约束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从价格水平的角度来看,股票价格上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可能使消费者扩大消费开支,如果这种总需求超过了社会的潜在生产能力,或者说经济已经接近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推动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上升。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和商业竞争的全球扩展促进了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下降,因而对于传统或成熟产业来说,买方市场的主导地位将是长期趋势。即使是本国相对短缺的商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也会因大量廉价的外国商品涌入而显得相对过剩;传统的引起通货膨胀的供给冲击和石油等初级产品也可能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很难推动一般商品价格的攀升。此外,在—定的分配格局、预算约束和特定时期下;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可能存在一个自然边界。因而股票价格的持续上升未必一定能推动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

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规模。当货币政策能改变居民、公司和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价值时;对总需求的影响主要依赖于资产组合的初始构成。在金融发展处于早期和中期发展阶段的经济中,大多数储蓄是通过国内银行体系来中介的,居民和公司资产组合中的相对较小部分被投资子其价值随市场条件变动的股票中。当资本市场获得重大发展后,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更加多样化,并且股权在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投资者对货币政策行动的敏感性增加,而这种敏感性因资本市场的规模巨大而对经济的影响也相应增强。

2、资本市场内部及其与其他金融市场间的竞争程度。原则上,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加速货币政策冲击的传导。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资金需求者在银行体系之中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增加了资金需求者获得替代融资的途径,由此促进了银行部门内部的竞争程度和各种金融市场的深度。充分发达的、竞争性的资本市场通常比银行主导贷款和存款利率更能对政策利率的变动做出灵活反应。机构投资者和金融的放松管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这种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包含股票和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以及短期票据(它们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能迅速地通过国内证券市场传导扩散。这使得借款人和放款人对最直接受中央银行影响的短期贷币市场利率变动所做出的反应敏感性增加,从而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银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对货币政策行动的调整程度与速度。

3、债务市场与股票市场或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体化程度。当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时,投资者因为制度约束难以对政策利率变动所引致的各种金融工具的成本与收益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而当债务市场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一体化时,资金能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货币政策的传导就更为复杂,也更为迅速。例如,中央银行提高短期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引起居民把其储蓄从股票市场转移到正式的银行存款中。

4、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基本合理地反映了基本经济因素,二是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所有可得信息,包括货币政策意图的信息反映在资本的价格中,而这种新形成的价格信号能影响资源的配置。

5、宏观经济环境和投资的预期。例如,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被投资者预期为它会造成新的通货膨胀,则可能导致长期利率的上升,债券和股票价格的急剧下降,因而资本市场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可能是收缩的,而不是扩张性的。相反,在一个高且不断增强的通胀条件下,一个急剧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有助于恢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降低长期利率,提高债券和股票的价格。

(二)资本市场发展削弱了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效力

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供应量指标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中央银行从1996年起,每年提出贷币供应量达量的调控目标,并通过各种政策调控措施使货币供应量达到预定目标,进而为实现政府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指标不仅为央行高度重视,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是什么原因使原来被金融理论界一直看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效力减退了呢?从笔者所掌握的理论信息看,学者大多从现行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行为、货币流通速度等方面寻求解释。这样做并非没有道理,但人们或许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供应量指标效力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使金融“脱媒”现象愈来愈突出。有关资料表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1993年为0.04:1,20__年则上升到0.11:1。而且毫无疑问,直接融资的比重还将进一步上升。一些优良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解决而不再依赖于银行贷款,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商业银行的优良客户减少,贷款意愿下降,贷款增长幅度趋缓,成为导致货

币供应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下,直接融资规模主要由证监会控制,进入直接融资领域的货币量有多少,其对货币供应量变动究竟有多大影响,中央银行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二是资本市场吸纳了大量货币,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能相应地转化为名义需求的增长。在资本市场没有跻身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时,整个商品世界表现为两极:一极是货币商品,一极是实物商品与服务商品,两极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较为清晰的。而在资本市场面世且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情况下,整个商品世界已经由两极变为三极:一极是货币商品,一极是实物商品与服务商品,一极是金融商品。原来追逐实物商品构成对一般商品需求的货币,现已有很大一部分转入状况不仅导致了货币需求结构的不稳定,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被削弱,而且也使货币供应量与一般商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弱化和变得复杂化,因之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引两者出现背离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将其它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存而不论,则货币供应量应用于证券投资的部分越大,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相关性越低。三是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货币乘数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般说来,制约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现金漏损率、存款倍数、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前两个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当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大高于储蓄利率时,居民的储蓄意愿下降,储蓄存款中的很大一部分会以现金形式漏出银行流人市场。尽管目前普遍推行的存折炒股和“银证通”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现金漏损,但市场发展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无论如何是不应低估的。现金漏损的频率和规模,随市场行情变化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谓存款倍数,是全部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在现行的股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下,居民的投资行为会使,一部分广义货币转化为狭义货币,同时,企业申购新股或在二级市场交易股票时产生的客户保证金问题,又会使——部分狭义货币转化为广义货币。除此之外,两种货币之间还会有其他一些转换渠道。这种转换的频率和规模的不确定性,也使存款倍数的变化方向和发育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兼备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新的金融工具将不断被催生出来,货币供应量的序列将逐步延层次结构也将愈来愈丰富和多样化,这无疑会使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和司控性进—步下降。新股和基金的发行影响着央行的货币供给。1995年以来,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交易所网上定价发行的方式。而在巨额申购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存款。每当有新股发行时,银行企业存款数额大幅度下降,证券公司的同业拆借大量增加。反之,亦然。这种状况给货币供给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是新股发行规模与频率的变化使企业存款流出和流回银行的部分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了狭义货币经常性的,甚至是剧烈的起伏波动。同时,按照央行的现行规定,包括法人机构申购新股资金在内的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是要计人广义货币m2的,而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狭义货币m,的—部分。这部分资金在银行账户与证券公司保证金账户之间的频繁移动,也给准确地计量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带来了困难,从而削弱了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二是证券公司同业拆放规模的变动,直接影响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规模,进而影响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水平的变动。而根据一些专家的回归分析,1998年以来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与广义货币m:呈现明显的逆相关关系。由于证券公司的同业拆放规模难以确切把握,因而其对拆借利率、回购利率以至广义货币m1的最终影响程度有多久,也很难搞清楚。两种后果归结到一点,是加大了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难度。

和新股发行一样,以华安创新基金发行为标志的开放式基金的面世,对货币政策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投资者可以自由申购和赎回的角度看,开放式基金具有与银行活期存款相近的流动性。随着开放式基金发行规模的逐步扩大,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将成为一种经常性的金融交易行为,这种交易行为对银行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的分流效应将愈来愈明显,现金、狭义货币、广义货币等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换位和规模变动出将愈来愈频繁。投资者基金投资需求的变化,有可能导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此外,为了使基金公司有足够的流动性,应对投资者赎回的压力,银行必定要对基金公司发放贷款。不过,受基金公司现金保有量及组合资产的变现能力、投资者的赎回数额、市场行情走势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贷款规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显然,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央行的货币供给。

三、资本市场增加货币政策有效性

资本市场发展拓宽了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导致货币政策的影响对象多样化和实施过程复杂化,现行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效力减退,并因此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实,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这种挑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金融体制转轨使货币政策必然要面对而无法回避的。这种情况也深刻表明,在资本市场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新的金融环境下,货币政策必须与时俱进,即不仅要调控——般商品的交易需求,也应影响金融商品的投资需求;不仅要作用于产品市场,也应影响金融市场;不仅要调控实体经济,也应影响虚拟经济。对于我国的央行来说,在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间接化改革的进程中,尽快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已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金融与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立足我国现实情况,央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是最为紧要的。

(一)、货币政策操作应关注和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对于要不要把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这一问题,历来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现金交易方程式的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就主张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应致力于稳定包括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以及生产、消费和服务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费雪以后的经济学家还进行了编制广义价格指数的实践。持反对观点的人则认为,货币政策应把立足点放在调控消费物价上,而不应干预金融资产的价格,否则就会影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的实现。确实,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把金融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央行有时会面临两难抉择。央行要调控金融资产价格,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要准确判断股价的合理水平,从而才有可能在股价实际水平与其认定的合理水平出现过度偏离,即股市泡沫过大或缩水严重时采取政策调控措施。但正像人们对中国股市合理市盈率水平的认识大相径庭一样,对股价合理水平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很难有—个一致的、公认的客观标准,因此,央行要准确作判断绝非易事。此外,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商品与服务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存在非一致性,有时甚至产生很大程度的背离。从1999年“5.19行情”起动到20__年6月间,物价指数持续走低,但股价却节节升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如果出现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持续下降,而股价指数却持续上升的情况,央行就很难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者中顺利地做出抉择。若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的下降是基于技术、市场竞争等因素而不是货币因素,则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行不仅无助于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反而会刺激股价的进一步上涨,放大市场泡沫。同样,若股价指数的上涨是过度投机所致,则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行在压低股价的同时,亦会削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实体经济产生“杀伤力”,导致抑制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不过,尽管央行把金融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独立调控目标在操作上存在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在这方面没有大的作为。实际上,当股价泡沫程度很高或缩水严重,明显偏离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基本面,且已经对金融与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时,央行还是能够认知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的。因为股价水平不仅是一个数量指标,可以通过股价指数、成交量、换手率等得到反映,同时也是一个状态概念,可以通过市场人气、投资者心态等表现出来。即使一般商品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发生背离,央行也不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其可以通过对两者产生背离原因的分析,找出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巧节并对症下药;对货币政策无法发挥效力的方面,则可以寻求其他政策调控措施的配合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金融资产价格还不宜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但是,可以将其作为辅助的监测指标,纳入货币政策的视野。央行有必要建立与金融资产价格监测相关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市场走向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而实施必要的调控行动。(二)、央行在确定计划年度的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时,应把证券投资需求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

多年来,央行在确定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时,一直严格遵循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具体说来,就是按照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所提示的一定时期内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需要量的关系,以国家确定的计划年度经济增长率、物价变动率为基础,并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可能的变化情况,来确定计划年度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马克思没有考虑证券投资需求对货币需要量的影响,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尚不存在发达的资本市场,对此,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在我国金融生活已发生重要变化,证券投资需求已经现实地成为制约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的情况下,则无论如何不能对这一因素存而不论了。央行应通过对计划年度内资本市场走势的预测,尽可能准确地评估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使确定的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值切近实际,具有较为充分的可行性。

(三)、强化间接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作用

事实上,货币政策影响资本市场也主要是借助于利率工具的作用。“9·11”事件后美国为避免股市大幅下挫,就曾在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前将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央行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短期利率进而影响整个利率结构,合理的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也没有生成,因而利率变动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尚不十分灵敏和充分。所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使利率逐步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提高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传导效应。货币政策还应保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因为这不仅有助于维持金融资产价格和市场的稳定,而且也为进一步提高央行公信力和声誉所必需。此外,应打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割状态,消除资金在两个市场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强化两个市场的沟通与联系,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四)、改善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

第2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上市公司对收缩性资产重组方式的分拆上市需求的日渐强烈,分拆上市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分拆上市的内涵特点入手,以成本收益法对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进行了深刻研究,以便公司管理层考虑实施分拆上市决策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分拆上市 资本市场 动因

日前,证监会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但需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即便在这如此严格的条件下,一批批科技股望风而起,大有欲掀起分拆上市小之势。人们不禁想问,为何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想分一杯分拆上市的“羹”,其动因是什么,市场又为何如此为之而疯狂呢?关于分拆上市的案例在我国已有先例,如联想、同仁堂、TCL等,而理论界关于分拆上市的动因分析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公司业务集中假设、融资假设、信息不对称假设、管理层激励假设、内部资本市场假设和公司控制权假设。但国内也主要是对上述理论进行拓展深化,分析方式上大多数只是对其动机进行单项阐述,并没有对其产生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将以成本收益法对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动因进行全面分析。

一、分拆上市的内涵及其特点

分拆上市(Equity Carve-outs)指的是母公司将完全所有的子公司的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公众。分拆上市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上市是指已上市公司或未上市的集团公司将部分业务或某个全资子公司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是指已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全资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本文讨论的分拆上市是狭义的分拆上市的概念。分拆上市与分立(spin-off)有所区别且各有特点:1.在公司分立中,子公司中所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母公司的股东获得子公司的股份,而在分拆市中子公司的股份会出售给新的股东,母公司在子公司的股份是以母公司法人形式持有,母公司的股东并不直接持有子公司的股份。2.在公司分立中,无论对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不会产生现金流,而在分拆上市中,母公司或者子公司会产生现金流。3.公司分立通常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完全的分离,而分拆上市中母公司通常在子公司中保持一定的股份。

二、上市公司存在着分拆上市的内在动因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扩张冲动,无论是规模性扩张还是多元化经营扩张。但管理效率假说表明,在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负协同效应,存在着一个报酬递减的临界点。公司分拆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重新定位,在确定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使它们更加集中于自身的优势项目,从而为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三、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的积极影响――收益

1.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效益

战略聚焦理论认为将与主业不相关或相关度低的业务分拆出去,可以使管理层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从而带来更好的经营绩效。通过分拆,使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可以从外部筹集资本,资本来源将不再仅限于母公司这一渠道,即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唯一支持,通过出让母公司持有的股权,为子公司引入现金流或资产。公司业务分散化会导致较低的权益价值,而公司业务的核心化将导致较高的权益价值。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核心作用,分拆后母子公司相互独立,且都要受到资本市场的监视,这减少了跨行业子公司的低效率,也减少了分拆前母公司股东无法监视的子公司导致财富减少的活动,更减少了母子公司间由于不相容业务而导致的消极协同作用,因此分拆上市能够更高的的权益价值。分拆上市还有助于实现原上市公司的主业转型。分拆上市的子公司通常都是母公司的优质资产,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而且随着子公司的逐渐壮大,母公司还会不断地注入优良资产,对于那些处于衰退行业的母公司,这种方式为其主业转型的实现提供了一条途径。

2.降低委托成本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管理者与所有者会产生一种委托成本问题,公司管理者往往会依据自身的利益行事,从而造成对所有者利益的损害,这些关乎公司管理的激励与效率问题,需要管理者与所有者建立一种有效契约,尽可能降低委托成本。通过分拆,更好地解决了上市公司中一直困扰我们的委托问题。由于分支机构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偏好的差异,可能导致低效率的内部资本分配和极其差劲的投资决策,所以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内的各个部门难以发挥正面激励作用,导致对分支机构经理激励的弱化。通过分拆上市,子公司变成一个独立的法人,拥有了自己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直接受到资本市场的严密监控,这样使得子公司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当管理者的业绩通过股票市场紧密地与公司业绩联系在一起时,子公司的管理者才能更好地努力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不断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为公司股东创造财富。

3.拓宽融资渠道

分拆上市可以从两个途径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方面,从母公司角度看,通过分拆出让股权可以获得大量IPO 现金。研究结果表明,分拆前母公司的现金流越紧张,其分拆出让的子公司股权比例就越高,因此,改善母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是分拆上市的一个重要动因。而另一方面,从分拆子公司角度看,分拆上市为子公司打开了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其项目投资需求分。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其再融资需求受到业绩、股本规模、政策的各项限制,很难实现再融资功能,分拆上市将提供大量“廉价”资金,从而达到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的目的。分拆上市具有“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这对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来说尤为吸引。

4.提高投资收益

子公司分拆上市后,其股价必然会同步反映,从而推动自身股价的上涨,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将使母公司迅速获得超额资本利得,从而使公司的价值增值,。若一些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一方面可以提振相关主板公司的市场关注度,另一方面实现“高估值”。目前主板公司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5 倍,而创业板市场的市盈率高达85倍。超过3倍的估值差异,意味着超过3倍的价值膨胀区间。“同样带来1元的每股净收益,在创业板可能是85元的股价,主板只有25元。”从主板公司来说,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可以带来巨大的股权投资收益。

5.分散投资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分拆上市使本身置于公司内部的业务单位成为公众公司,业务发展风险由母公司和新的合作伙伴、公众投资者共同承担。从目前全球资本市场分拆上市的发展趋势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已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对其以风险投资形式参与的高成长项目进行分拆上市。这在高科技业务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这些业务在研究、开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很大风险,分拆上市有利于分散这些风险。此外,分拆上市所产生的新的战略投资者往往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将为公司带来先进的管理和充裕的资本,有利于开展国际化经营,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分拆上市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成本

1.市场风险

分拆上市信息一经流传,不论是真是假,公司往往会受到广泛关注,引发过度投机,引起股价大幅度波动,进而引起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审核调查。这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了额外负担,也对公司分拆上市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分拆上市后,市场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重新估计,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各种预期炒作下,公司股价经常会受到攻击,公司将面临较大市场风险。

2.营运成本上升风险

分拆上市需要子公司对市场提供独立的财务报表,而母公司则需披露更加详细的财务信息,这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披露成本,另一方面则加大了内部关联交易成本,公司若要进行资本营运,将缺少了以往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带来的便利。分拆上市后,公司各项资源将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协调各相关利益关系,以使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达到尽可能高的协同效益,分拆上市后,对公司各项业务和资本运营提高了难度,加大了营运成本。

3.并购风险

子公司分拆上市前,母公司管理层对子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分拆上市后,由于分拆上市公司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因此可能会出现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公司股票在二板市场容易纵,市场的投机性会很大。二是公司股票在二板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会比较高。分拆上市后,公司原股权大部分被稀释,容易受到风险投资者恶意收购,公司为防止控制权旁落就必须进行大量资产注入,无形中又增加了反并购成本。

4.经营风险

分拆上市作为公司紧缩的一种主要方式,对公司长期业绩影响是不确定的,能否创造新的价值取决于今后的经营管理和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说大部分参与分拆上市的企业大多数高科技公司。高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需要投资者具有较好的产业知识背景、高超的投资技能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一旦失败,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还会连累其他关联企业,从而为增发新股、配股等后续融资增加难度。分拆上市后,一些企业容易“不务正业”,对新上市业务进行高投资,而疏忽了对原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母公司与子公司现金流量的严重失衡,致使传统核心业务丢失,而新业务的绩效还在长远的“期待”中。分拆上市使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更为复杂,再加上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往往会对企业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好,或者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则上市公司很可能就会有被摘牌危险。

五、总结

综上所述,分拆上市是一把双面刃,有利也有弊,并非一“拆”就灵。一方面分拆上市有利于拓宽企业资本运作的空间,使上市母公司与分拆上市子公司在资产的转让、注入及融资活动等方面更加灵活、便捷,从而有助于公司在两个资本市场之间或同一资本市场、两个市场主体之间的资本运作实现对接,大大扩展企业资产运营活动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分拆上市短期内对于主板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市场对于这类板块的过度炒作可能会加大市场风险,形成新的泡沫,一旦资金转移,将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分拆上市在长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是不确定的,这需要公司管理者对现有经营业务的深知预判,进而重新规划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在这个风险与收益共存的游戏中,始终重视以股权为纽带,做好分拆资产的前景分析,把握好分拆上市的时机,准备好充足的资金渠道,才能使分拆上市企业始终保持强有力的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星,万迪.分拆上市相关研究综述.证券市场导报.2010.2.

第3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区域性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 影响

纵观世界各国,不论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诸如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小企业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值占全国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贡献率越来越高,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经济持续繁荣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百花齐放,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小企业的家数已超过了4000万家,中小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已占我国总量的60%。中小企业在增加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科技创新、扩大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企业制度缺位、产权不清晰、人才引进难、融资难、科技创新不足、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等等。尤其是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和民间资金,融资渠道不透明,直接融资渠道严重不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一)区域性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资本市场是一种市场形式,它是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以及交易规则的综合。区域性资本市场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资本市场是以全球为背景、由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在区域内实行“对内自由、对外保护”政策的资本市场,是世界统一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单位。狭义的区域资本市场是指以一个国家为背景划分的经济区域内形成的资本市场。本文所指的区域资本市场就是基于狭义定义,以我国为整体背景划分的,与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相对应的、为某一区域内部企业服务的地区性的资本市场。

(二)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形成较迟,以浙江为例,经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产权交易所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平台于2010年1月试运营,是我国较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资本市场。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和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8月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指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中小企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以各行政区划分为主,主要包括天津滨江区高新区的全国非上市股权交易市场、浙江省的股权交易中心、浙江温州金融交易中心、以及重庆、河南等地的股权转让中心。区域性资本市场按功能可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及民间借贷登记等。

三、区域性资本性市场的形成发展,正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区域性资本市场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效改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2012年9月,由浙江省政府、上海证交所、温州市政府等发起设立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成立,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新进场挂牌企业50家,加上由产权交易所未上市股份转让平台转入的股份公司19家,共计39家未上市股份公司在股交中心挂牌。由浙江股权托管服务公司托管的企业96家,股权90余亿股,股东15万多户,累计实现股份交易额达15亿元,为2家股份公司募集到私募资金5亿元。同时,经国务院批准的温州金融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2012年3月29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为中小企业及民间资金的规范流动提供了登记和结算场所。区域性资本市场在浙江的实践,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浙江发达的民间资金提供了规范的投资渠道,使得发达的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实现有机结合。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对全国性的资本市场形成了必要补充作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区域性资本市场能促进中小企业明晰产权,优化股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发展动力之一。然而,中小企业成立之初往往产权不清,股权记载的人员与企业实际控制人不符,股本代持现象普遍,有些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带着集体性质的红帽子。中小企业的产权不明确导致了产权不清,产权纠纷时有发生,企业资产归属往往伴随着纠纷隐患,从而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诸多中小企业产权不清的问题,浙江省的股权交易中心对进场企业有着完备的要求,进场企业必需符合进场基本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求进场公司产权清晰,并有完善的推荐商制度,由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机构、券商对拟进场挂牌企业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及进场辅导,按照公司法要求及市场相关规章,理清公司股权、优化资本结构,为公司的正常经济活动及股权转让流通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利于中小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优秀管理团队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产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法人代表、股东、总经理三者兼一身,这在企业发展初期显示了集中经营的优越性,有利于企业最大限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小企业创业者的瓶颈就显现出来了,随着企业的规模发展壮大,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公司经营层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知识水平低下,管理、组织能力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感到力不从心。这时候,创业者就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迫切需要聘请德才兼备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打造高效有力的企业管理团队;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社会信誉度不高,传统管理模式落后,产权不清,无规范有效的和令人信服的激励措施,招聘高端人才难度很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为中小企业引进人才、组建优秀管理团队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通过区域性资本市场,明确清晰了产权,同时可采取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实现有机结合。浙江省的区域性资本市场在国家证监会、浙江省政府及省金融办的统一协调下,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指导性意见,《意见》和《办法》对中小企业参与区域性资本市场交易、信息披露、股份转让等进行了规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接受挂牌公司、私募债券发行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合法规范经营,主营业务明确,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大力鼓励中小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应当对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挂牌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权,挂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本公司股权,制定转让限制规则,切实维护挂牌公司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区域性资本市场关于中小企业股权清晰、信息披露、股份转让的规范,对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中小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优秀管理团队。

(四)区域性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向现代化公司制管理过渡

中小企业在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方面存在短板,企业管理制度缺位、家族式的片面管理、权势管理等等不一而足,有些企业虽然有企业管理制度,但企业所定制度往往与国家相关法规不一致甚至相冲突,在具体实践中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让员工超时劳动不计加班工资、随意克扣员工工资、恶意欠客户货款、故意少缴漏缴国家税收的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键康发展。

区域性资本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参与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企业都有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并有一整套相应的保障措施。浙江区域性资本市场要求把积极培育和发展股份制企业作为股权交易市场的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鼓励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对申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要加强业务指导,帮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提供准入服务;对具备条件的有限公司,要积极引导企业改制为股份有公司。根据资本市场对进场挂牌企业的要求,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推荐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按照有关监管规定,为企业提供进场前的尽职调查、理清产权、促进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向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过渡。

(五)区域性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企业发展就不可能持久。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模式落后、人才引进难、企业融资难、生产经营资金缺乏有效保障,加上许多中小企业创始人知识水平低,创新动力不足。使得诸多中小企业缺乏发展后劲,产品更新换代难度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环境污染严重,从而大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不能解决广大中小企业所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必需依托区域性资本市场,建立现代公司制理结构,使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企业所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打造创新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人才队伍。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积极鼓励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进场挂牌,吸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融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六)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广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积累,本身的资本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依法经营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加上经营发展战略不明确,往往一次转型的失败造成企业的破产。

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根据浙江省政府的要求,浙江省股权交易市场建设要坚持与统一监管的全国性证券市场相对接,努力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重点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鼓励中小企业进场挂牌与托管,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和其他融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多种途径。促进中小企业明晰产权,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公司制管理组织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管理、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了鼓励广大中小企业进入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浙江省政府还拔付专项资金对进场挂牌的前200家企业进行每家20万元的奖励,奖励总额达4亿元。所有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投资平台、创新平台和公共平台。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四、不断发展和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稳定

从全球范围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较早,比较成熟。美国、欧盟都有数量较多的区域性资本市场,如美国有五家区域性证券交易所:芝加哥证券交易所、波士顿证券交易所、辛辛那提证券交易所、太平洋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英国有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斯拉哥、都柏林等地方易市场。

我国的区域性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浙江省作为全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试点地区之一,成立也不到三年时间,在许多政策配套方面及市场本身的功能方面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股权交易的税收政策与全国性资本市场不一致,在股权交易中心股份转让增值不能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股权托管与工商登记的配套尚需完善,股权质押的评估价值难以确定,投资机构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然而,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及各地方根据区域特色和地方实际不断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区域性资本市场在我国必将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区域性资本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性资本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已经或正在对中小企业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促进了中小企业明晰产权和优化股权结构,有利于中小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优秀管理团队,促使中小企业的治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促进广大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竞争环境。随着我国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将提供更加高效持续的资本平台,从而有力地助力中小企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飞,赵文锴.中国经济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第277页.

[2]韩复龄.资本运营的财务技巧.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1页.

[3]浙江省金融办关于印发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金融办[2012]71号,第5-6页.

[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2]129号,第2页.

[5]人民法院报,2010年11月19日第一版.

[6]孙飞,赵文锴.中国经济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7]韩复龄.资本运营的财务技巧.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8]葛存山.企业融资运作.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9].中国经济新思考.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10]吴敏等.财富2012.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11]丁敏,进如鹏.日本中小企业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12]尚福林.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第4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分拆;上市公司;财务效益

1 分拆上市的概念

分拆是指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最终出现两家独立的股权结构相同的公司。分拆上市分为广义分拆和狭义分拆。其中,广义上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尚未上市的集团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上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是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

2 分拆上市对于母公司的财务效益

2.1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

由于母公司本身是上市公司,同时又是被分拆公司的控股股东,分拆上市达到了“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同时,母公司由于股本偏大的原因,往往造成股性呆滞,降低了在资本市场的再融资的能力。而通过将专业化的子公司分拆上市、出让股权,母公司可以获得大量IPO现金,达到开辟新融资渠道的目的。此外,母公司借助子公司上市融资,形成母公司与专业化分拆子公司相互增强、共同融资的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分拆上市的地点多选择在海外证券市场或国内创业板,这就为公司打通了通向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并可和风险资本对接。如果母公司业绩欠佳,失去配股资格或增发新股的资格,此时若将效益好的子公司分拆上市,则可重新疏通直接融资的渠道。当分拆公司的股价远远高于母公司的股价时,利用分拆公司配股,可以提高配股价格,在配股数相同的条件下,能募集更多的资金。

2.2 提升母公司的短期业绩,对母公司的股价带来积极的推动

首先,子公司上市后,股价上升,母公司可以获得大量的套现收益,带来短期业绩的改观也会推动股价的上扬,取得股权的二次溢价。

其次,由于母公司的主业更加清晰,有利于投资者对母公司价值的正确评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效率低下带来的误判现象,从而能使股价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的价值。

同时,分拆上市往往给母公司带来巨大的炒作题材,获得更多利益集团的关注,从而推动母公司股价的上涨。子公司分拆上市后,由于公司获得了超额的资本利得,一般会使公司的价值增值。母公司的合理价值应当等于公司在子公司市值中所占权益的市值加上母公司扣除这部分权益后的价值,其股价必然会同步反映。

2.3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由于企业在发行时通常是采用溢价发行的方式,上市公司作为发起人将一同享有这部分的溢价所得。同时,在经过一定期限之后,上市公司还可变现其分拆子公司的股份,从而获得资本增值收益。

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净利润分成。

更重要的是,子公司成功上市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投资所获得的股权投资差额,可摊销期较长,可使母公司在业绩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稳健性。

2.4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

目前证监会已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当前的A股主板市场存在相当一批拥有一家甚至多家盈利状况好、发展潜力大、但与母公司主营业务有明显区别的子公司的上市公司。如果这些上市公司将旗下具有高成长性的子公司分拆到创业板上市,该市场上的投资者愿意投资于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的风险企业,可以让市场更多的资金认识到这些业务资产的亮点,从而赋予资金流入的推动力,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母公司股东投资高新科技的高风险,促进母公司的稳健发展。

3 分拆上市对于子公司的财务效益

分拆上市为子公司打开了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通过分拆,使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可以知己从外部筹集资本,资本来源将不再仅限于母公司这一渠道,即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唯一支持。此外,由于分拆的子公司多为高成长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从而也会带动母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

4 分拆上市的财务必要性、可行性总结

目前, 国内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在境外或国内创业板上市,这主要是由于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境内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上市,既可以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融资格局多元化,又可以满足那些发展前景良好、成长潜力巨大的高科技子公司的持续融资需求,增强发展后劲,并为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退出途径。分拆上市后,公司经营业绩有可能大幅度增长,因为上市公司作为发起人将享有资本增值的溢价收益,有利于实现上市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通过在境外分拆上市,不仅是带来了资金,更使公司国际知名度不断扩大、财务及管理制度逐趋于完善,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拓展境外业务。另外,分拆上市有利于消除企业盲目扩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上市公司对于分拆上市所隐藏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其实,分拆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上市公司达到一定规模,业务基础扎实,将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并有相应的管理创新手段与之配合的情况下,分拆上市才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胡庆平.《对分拆上市的分析与探讨》.《陕西工学院学报》2002年6月 第2期.

[2]马成. 《分拆上市:公司资本运营中的“多赢”战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秦耀林,胡开春.《上市公司缘何频频分拆上市》.《新财经》2005年1月.

第5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问题及对策

一、资本经营概述

1.资本经营概念。广义的资本经营概念是将资本增值作为企业经营最大化目标,并通过优化配置企业资本和企业生产要素,对企业全部资产实施有效的经营活动。而狭义的资本经营是指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等方式来优化企业资产的配置,而这种配置又独立于企业的商品经营,使企业的资本经营效率和效率得到最大化,并使企业资产增值达到最大限度的一种经营方式。

资本经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经营的运作机制以资本为中心;第二,资本经营的运行管理形态主要是价值形态;第三,资本经营更加重视企业资本的使用和支配;第四,资本经营的方式是开放的,流动性较强;第五,资本经营以资本组合方式回避经营风险。

2.资本经营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首先,资本经营可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由于资本经营运作过程中使企业的资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使用和支配,以较少的企业资本调动和支配了更多的社会资本,不但运用企业内部资源优化组合方式使企业资本实现增值,而且还利用兼并等方式实行企业资本的扩张,合理的优化配置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资源,使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资本获得集中。

其次,资本经营有效的推动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演进,在这要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为此,企业应当市场为导向,调整企业自身产业结构,以获取更多市场竞争中的生产权力和发展权力,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具控制力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资本经营可以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由于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取决于企业的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如果企业的资本大部是借入的,则企业的资本结构向“劣化”趋势发展,使企业承担的负债加重,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自有资本有所不足。此时,资本经营则可以推动企业的资本结构向“优化”方面转变,利用股份制作资本经营方式促进长期债务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合理化,分散企业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二、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现状分析

1.资本经营运作平台正在建立当中。受国有资产管理习惯的影响,资本运作的目的被简化为对收益和亏损的观注,忽略了对统一核算的基础分类,国有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者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些企业类别和资产的计算用法,而对于资本运营中那些资产创造了那些利润确很难确切的分辨出来,造成一部分资产闲置或资产运转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

2.资本经营空间较狭窄。资本经营运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企业的资产增值。大部分国有企业多年累积的收入和效益是同步增长的,大量的财务数据还未被开发,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财务数据正迫切的需要经济市场接受,为进步的资本运作提供更多的空间,使国有企业经营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但是,国有企业在政府实施的约束框架中是很难实现的,使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空间变得狭窄。

3.投资经验较少,决策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空间较狭窄,经营管理者的视野也不够开阔,与经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相比,投资经验不那么丰富,在决策新兴的投资项目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法全面分析市场变动给投资来的风险;二是可行性研究习惯用政府“报喜不报忧”的模式;三是由于投资决策者眼界不开阔,使得投资项目规划缺乏系统性,无法做到减缓财政压力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4.资本经营运作常受政府行政过度干预。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投资筹建的企业,长久以来将政府作为企业资本管理的主体,而忽略了资本管理是企业的行为,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政府常常会直接或间接的成为管理的主体。其经营的出发点和目的的不同,造成企业的剩余价值被超限额的压榨,其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某些地方政府的政绩。

5.资本经营相关中介组织不够规范。资本经营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以金融、税务、法律等业务为主,其专业性很强。由于我国酱经营相关中介组织起步较晚,在数量上和从事人员的素质上都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信息风险时常出现。

三、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存在的问题

1.资本运营理念理解不全面,造成投资、筹资等工作效率低下。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将企业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培养和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对资本运营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将筹集资金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将规模经济误认为扩大企业经济规模,将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相分离,再加上投资体制的不合理性,导致国有企业的投资分散,投资效益下降。

2.资本运营主体概念不清晰。从理论上看,资本经营的主体是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制度环境的特殊性,使资本运营的主体概念模糊不清。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时常将政府作为资本运营的主体,将政府的意愿和政府上市额度分配作为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重心,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主要依附政府的支持力度。这种依附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效率,同时,也给牟取私利的经营人员提供了便利。

3.资本运营进程步伐较慢,主要原因在于运营动力不足。资本运营的主要动力还是技术上的创新,他是企业资产的增值直接推动力。目前,我国在新技术上的应用与创新还是不足,重大的技术创新主体并不是企业自身,而是企业以外的研究机构;其次,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造成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方面投资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4.政府实施的资本运营干预工作效率低下,其有效性与公允性有等加强。资本运营的基础性作用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但是,一些个别的企业的组织性与无序的社会生产竞争相矛盾,这就要就政府出面干预其中。虽然,我国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层次重叠、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的情况仍然存在。不但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而且也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的正常运作。

5.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足,使其资本经营发展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从无到有已经经历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资本总量规模较小、资本市场流动性差等问题,使得资本市场上的资源配置功能落后,再加上政府过多的政策干预,使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陷入了困难,削弱了我国国有企业抵抗资本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解决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问题的对策

1.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为资本经营运作铺平道路。资本市场分为证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非证券化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规范的资本市场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前提条件,不但可以促进企业进行经营机制的转换,更能推动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应该向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增加金融投资品种等方面发展;而我国的政府部门也应当规范政府行为,适时的加大监督力度。

2.加快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为国有企业增强资本运作动力。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主要方式,对此,国有企业应该将自身定位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技术创新的受益主体。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济市场的需求,加大技术开发与改造的力度,逐步形成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并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企业的资本经营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该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减少企业筹资所带来的风险,增强企业资本运作的动力。

3.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风险方面的管理。对于外部环境方面而言,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资本经营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政府行为,加强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获取更多的资金融通渠道,加快国有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内部环境方面而言,国有企业则应该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强对信息风险的控制管理,做到对技术风险的组织性防范和策略性防范。

4.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国有企业资本经营效率。我国政府应该转变其观念,不要过多的干涉国有企的经营管理,应该给经营管理主体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该从宏观角度调控市场、优化经济市场中的资本结构和市场中的产业结构,适时、适当的给予国有企业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但这不并意味着政府从此退出了经济市场,而是将政府职能进行了适时的转变,由原来的直接干涉转到促进发展管理职能,从而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效率。

5.在面临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有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即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又能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温美琴.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财会论坛,2013(9).

[2]王庆彤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

第6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1资本结构相关概念解析

1.1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专指长期资本结构。本文所论述的是广义的资本结构。

1.2资本结构优化

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使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

2我国体育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

2.1股权结构不合理

2.1.1股权过于集中。目前在我国股票市场平均股权集中度达到60.39%,远超过美国和日本。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为43.9%(加权平均值),其中有38.3%的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这说明我国的股权结构一直十分集中。股权的过度集中,一方面使中小股东由于受到了与会股东最小持股数量的限制而无权参加股东大会,不能行使自己的表决权,从而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助长了大股东操纵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另一方面,大股东公司中的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使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违背了现代公司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股权分散化的要求,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2.1.2以国家股、法人股为主体的非流通股比重大。从历年总股本结构来看,股权结构呈现着国家股占绝对优势、流通股比例低的状况。由于体育公司同作为投资者的国家产权关系不清,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具有不确定性。“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债务结构复杂

随着体育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其债务资本变得日益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债务资本的组成方面,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财政性负债。财政性负债是由于政府行为而形成的应由财政承担的各类债务,对于体育企业来说,这些负债是被动性举债,其债务承担主体应该是政府,而不是体育企业。第二,体育企业经营性亏损造成的负债。在资本金困难的情况下,体育企业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只有靠负债筹集资金,资本越少,债务资本就越大,造成资本结构越不合理的恶性循环。第三,具有社会普遍性的负债。众所周知,三角债从形成到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其已经成为体育企业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2.3体育企业自有资本比例不当

体育企业自有资本(又称实收资本或股本)筹集的资金占体育企业总资产的比例的高低,反映着体育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体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资金中依靠内源性融资的程度,反映着体育企业的积累情况。我国体育企业自有资本比率普遍较低,这主要源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本金制度残缺,而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国家拨补体育企业资本金受国家财力的客观限制,另一方面国家的某些改革举措又加剧了体育企业资本金的下降。

2.4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由于股权融资的市场负信号效应,国外上市公司一般把它作为最后的融资选择,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将股权融资作为首选的融资方式。可见,我国体育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的决策时,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其优化问题,而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获得资金的问题。

3调整和优化我国体育企业资本结构的方法

3.1逐步降低非流通股比例,完善体育企业股权结构

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必须要改变现有的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提高公众持股比例,直至最终实现发行股票的全流通。就当前的市场条件,减持国有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进行国有股的回购,股票回购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公开市场回购和现金要约回购;二是将国有股转为优先股,将部分国家股转换为具有债和股双重性质的优先股,使国有股股东只有优先的获益权而没有投票管理权;三是卖给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并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转让或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卖给大股东。

3.2体育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无论是债务重组、资本运营还是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性补充资本金,要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必须通过体育企业的具体经营来实现。在目前国有体育企业内部管理欠缺规范化、制度化,外部缺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体育企业经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3.2.1明确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成份还是建立公司制。体育企业要加快现代体育企业制度的建立,尽快建立健全“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体育企业制度,进行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公司改制。

3.2.2外部市场治理结构存在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体育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与制衡,通过法人持股和法人相互持股,调整所有制结构,强化经营者的权利。

3.3加强资本运营

3.3.1资本结构应立足于体育企业所处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低、经营风险大、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不可以过多举债。因为对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的体育企业而言,在确(下转第206页)(上接第179页)定资本结构尤其是债务结构时,必须考虑自身现金流的稳定性。

3.3.2资本结构的优化应结合体育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要以降低体育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体育企业获利能力为目的。

3.3.3体育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需能带动资本结构的优化。现代体育企业增长模式的转变迫使体育企业更加关注资本运行的质量,优化资本结构也应该要降低财务风险。

3.3.4资本运作要注意体育企业风险的适应性。体育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盈利目标、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和组合,不仅要考虑增加体育企业的价值,也要关注体育企业风险的适度性。通过不同的组合,使资本结构保持一定的弹性,从而以较低的风险获得较大的资本增值和盈利。

3.4矫正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强化资本市场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

要改变我国资本市场简单的功能定位,全面发挥资本市场优化社会资金资源配置的功能,就必须在资本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以满足体育企业需求为原动力的资本市场,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各项规则对体育企业融资行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一是要完善证券发行制度,实行真正的核准制,让体育企业依靠自身的信用和实际经营状况决定融资方式,安排融资结构;二是建立严格的会计考核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改善以利润为中心的效益会计核算体系,力图全面、准确地反映体育企业经营业绩;三是优化政策,鼓励发展体育企业债券市场,发挥债券融资的激励机制、信号传递功能以及破产和控制机制,迫使体育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改善融资结构。

4结论

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体育企业的价值,有利于体育企业合理安排所有权与控制权,有利于合理解决治理结构问题,有利于降低体育企业破产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企业资本结构越来越对体育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要想真正解决我国国有体育企业资本结构失衡问题,必须结合转轨经济这个逻辑出发点和既定的历史现实,根据中国的具体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根据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加以权衡和考虑,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长德.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4.

第7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结果、状况直接涉及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影响一国内外均衡。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各国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金融市场由管制到开放的过程。许多国家实践表明资本市场过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潜在和积家的矛质在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彻底地爆发出来,酿成经济危机。在实施渐进式改革和开放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中,实际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路径:设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领城、规模—逐步增强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场性—逐步实现涉外金融交易向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转变。

一、涉外金融交易的界定

构成金融交易的基础要素有三个:筹资人、投资人、交易货币。一般意义上,一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与一国建立(与国际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在概念上具有等价意义。当一国金融市场未完全开放时,客观地存在“涉外金融交易”概念,涉外金融交易既与国内金融交易不同,也与国际金融交易不同。

关于什么是国际金融交易,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可被称为“市场论”,其划分标准是资金是否跨境流动;另一种观点可被称为“要素论”,划分标准是金融交易活动中是否存在“涉外因素”。而“市场论”认为国际金融交易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可以下图表示。

在上图中,①属于国内金融交易,②③④属于国际金融交易。“涉外因素论”认为,将构成金融交易的基础要素:筹资人、投资人、货币进行组合,可产生以下几个不同的结果:

1.投资人以其本国货币贷款给其本国居民;

2.投资人以外国货币贷款给其本国居民;

3.投资人以其本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4.投资人以外国货币(第三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5.投资人以外国货币(筹资人国货币)贷款给非本国居民;

第1种情况是100%的国内金融交易,但若担保人为境外机构,或资金被用于国际贸易,这种交易可能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交易。

第3、4、5种情况,无论按“市场论”或“要素论”的标准,都是国际金融交易。

第2种情况,按“市场论”应为国内金融交易,按“要素论”应为国际金融交易。在我国现行规章制度管理下,这类交易被称为“涉外金融交易”中的“外汇贷款,’(外汇贷款属于“涉外贷款”,涉外贷款包括:外汇贷款、对外商投资企业贷款、外贸贷款)。

此外,还有人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出发,以交易结果是否引起国际收支变动乃至是否影响一国外债而判断是属国内金融交易或属国际金融交易。笔者认为,应该将涉外金融交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在上述五种组合中,除第1种以外,其余四类都应界定为广义的涉外金融交易(广义的金融交易包含国际金融交易);界定狭义的涉外金融交易标准应是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国家金融管制。在2、3、4、5种组合列中凡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调节机制的金融交易应定义为国际金融交易;凡以国家金融管制为主要调节机制的金融交易应定义为涉外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中的国际金融交易和涉外金融交易是极其复杂的金融交易,其交易结果、状况直接涉及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深层次地影响一国内外均衡。因此,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中,各国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金融市场由管制到开放的过程。

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路径

如果将金融市场“对外完全开放”和“对外完全不开放”作为一数轴的两端,在“完全不开放”端点附近,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金融交易大部分属于涉外金融交易,相应的金融交易处于国家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之中;当向另一端移动时,意味着出现了国际金融交易与涉外金融交易的替代,国家金融管制趋于放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开放都是必需面对的重大间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过快开放资本市场导致的金融经济体系的波动成为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墨西哥于1993年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1994年彻底开放资本市场,允许51家外国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进人。

资本市场的过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中潜在和积累的矛盾在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彻底地爆发出来,酿成1994年12月的经济危机。韩国的情形与此类似,1996年为了加人oECD,被迫接受金融自由化要求,接受允许企业自由借款的条款。一年之后的1997年,韩国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卷人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作为延迟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另一类范例,同样值得关注。日本1964年承担IMF第8条款开放经常账户义务,1984年对《外汇及其外贸管理法》进行修改,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这一过程用了20年时间。并且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限制外资进人,以及对国内金融机构进行保护的措施。对于金融市场的过度保护,使得金融体系始终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可能是导致日本经济近年来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综观各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都存在着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因为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这样在一国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双重目标统筹协调问题:实现金融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为此,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强化管制,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控制金融产品的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采取的做法。这种做法会导致金融业竞争力低下,实质上是以牺牲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代价。并且由于强化金融管制产生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当金融市场开放后,往往长期聚集起来的金融风险在出现导火索时骤然爆发了。另一种做法是:放松管制,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这种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休克式和渐进式。前一种方式往往导致一国出现若干年国民经济的衰退,社会和政治领域经历较长的动荡和混乱,社会发展在历史的轨道上转向。后一方式现在得到较广泛的认可,认为在这种方式下,在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过程中,由于金融风险会不断暴露和释放出来,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能力均得以逐步提高,从而有利于金融安全。当然,这种方式由于金融市场开放历时较长,可能使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增加。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国内机构保护过多,会使金融体系缺乏竞争力,日本就是例证。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放松金融管制的顺序、路径和节奏。

以往,我国金融监管较多地倾向于不断强化管制,金融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育,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在实施渐进式改革和开放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在金融市场开放中,实际上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路径:设立涉外金融交易—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的领域、规模—逐步增强涉外金融交易的市场性。这实际上是使涉外金融交易成为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一个操作平台(尽管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这一路径是在为了解决当时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而形成的)。根据中国的承诺,加人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大幅度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外资金融机构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外部的金融市场动荡将如何影响我国金融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取决于国内金融机构能否抵御激烈的外部竞争和外来冲击。又由于任何金融开放都是一种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因此,总结分析以往的金融开放路径,探讨如何为今后的金融开放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操作平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外汇体制改革:从涉外金融交易向国际金融交易转变的制度演进案例分析

中国自1978年一2002年,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48.73%。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这20年推动中国出口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严格按照中央计划部门制定的进出口计划经营。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计划时,首先开列一份必须进口的物品清单,然后根据所需款额,找出国内能够出口以换取这笔外汇的物资。由于当时汇率对外贸水平和进出口货种的影响甚微,当局遂参照旅游业、华侨汇款等少数非贸易性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以制订汇率。主要根据中国一篮子消费品与世界各大城市的相对价格而做出。由于中国不少消费品定价偏低,因而大大高估了人民币。

998年,中国决定开放经济、拓展外贸。随着外贸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和企业,汇率由原来制订外贸计划时的会计手段,变成推动进出口决策的重要信号。最初出台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抵消汇率偏高而对出口的抑制。其后,为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家对汇率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

第一,逐步下调官方汇率,以抵消出口成本上涨的影响。

第二,实施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保留部分外汇收人,以满足自身进口需要。

第三,开放外汇调剂中心,让出口企业可把外汇留成以较为有利的汇率折换成人民币。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国家以贬值为基本措施,来刺激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一次贬值是1981年1月,以2.8元人民币对1美元为内部结算价(创汇成本)。制订内部结算价时,管理当局以赚取1美元外汇的平均成本为基数,在此水平上追加10%的“利润”率。这次贬值是中国外汇政策的一个转折点:主要根据创汇成本,而非国内消费品相对于海外的价格而制订汇率水平。1983年到1993年期间,由于创汇成本在这期间内不断上涨,当局不断下调汇率,使出口较为有利可图。这期间,人民币先后六次贬值,幅度由9.6%到44.9%不等,官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2.8:1调到5.32:1。19叫年1月1日汇率并轨,官方汇率更一举下调到8.7:l水平。当年,出口、旅游和外来直接投资增幅分别高达31.9%、56.4%和22.7%。外汇储备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增长114.5%和42.6%,1998年5月达到1409亿美元。由于外汇供应增加,官方汇率逐步轻微上调。1998年4月后,官方汇率大约处于8.28元人民币对1美元的水平。贬值基本上是在市场“倒逼”下实施的,因此,贬值在一定角度上可看成是对管制的放松。

出口企业自1978年起获准留成外汇。其后,留成的比例显著提高。1979年规定,地方政府的出口如果超越前一年的水平,获准留成超出部分的40%。1985年,获准的外汇留成已不少于出口总额的25%。1991年,留成更可高达出口总额的30%,但中央政府保留权利,必要时得以调剂价收购企业30%的外汇收人(1994年统一汇价后,留成制度便被撤销)。留成制度实施后不久,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获准将外汇配额转售给需要外汇作进口用的单位。这一来,企业与企业也就能够在市场上兑换外汇。持有配额的单位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其外汇留成,拓展出口的积极性更高。除了用来进口产品设备,出口单位还可以以高于官方的汇率换取留成的利润。留成制度扩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规模,引人了市场机制。如同留成制度,外汇调剂市场事实上也逐步加大了涉外金融交易规模;逐步加人和加大市场的机制。

1950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率先开办外汇调剂服务。有关业务迅即扩至内地12个大城市。早期的交易价是3.08元人民币对l美元。1985年,深圳设立第一家官方的外汇调剂中心。翌年,上海和北京跟进。再一年后,同类中心扩大至天津。在1985年到1987年,外汇调剂中心只对中外合资企业提供服务,国内企业不得参与。1987年,国内的轻工业公司、工艺品公司和服装业也获准在调节市场上出售留成。1988年4月,所有国内企业都获准在调剂中心上出售留成。外汇管制放宽后,外汇中心的数目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1992年12月底,全国有100多家调剂中心,交易额达到250亿美元。在1994年的改革中,全国性的银行同业外汇市场取代了调剂中心,并实施外汇结售制度。出口企业所有外汇收人按规定一律须出售给指定的银行。对进口企业而言,企业只要向当局授权的银行出示进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机构签发的付款通知,即可换取外汇。

以上措施,从一个角度看,实际上起到了逐步放松对涉外金融交易的严厉管制。1994年以来,最根本的变革也许是撤销调剂市场,在国内设立统一的全国性银行同业外汇市场。

在新制度下,国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外经贸部实施的行政控制来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和经常账差额,而非借着对经常账的来往实施外汇管制。在新的制度下,汇率不仅影响进出口,还通过各种市场和机制间的联系,对经济造成广泛的影响。因此,制订汇率不再只是贸易和经常账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各种不同利益团体的平衡、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广泛的问题。由于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制订汇率时,也就不能只是为了促进出口。事实上,经过1994年的改革,中国基本上不再以创汇成本来制订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到1997年,中国的一般物价水平涨幅约50%,创汇成本也显著上升,但由于外汇供应增长,人民币汇率反而轻微上扬。人民币升值,加上出口成本上升,降低了出口的盈利性。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加大,中国经济对内和对外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汇率的影响扩散到外贸以外的部门。中国利用汇率政策以促进出口的自由度因而有所下降。1996年以后,出口增长幅度一波三折,19%年出口只增长了1.5%,1997年出口上升20.9%,1998年,出口升幅较1997年大幅回落,1999年抬升,2000年大幅上升,2001年又大幅回落。虽然出口部门力促人民币贬值,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内外均衡,仍然保持汇率稳定。2002年初,国家进一步改革、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外汇指定银行周转金额度,降低进口企业设立外汇账户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口企业售汇自主意愿。前不久,金融管理当局又批准四大国有银行开展外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至此,在经常账户项下,人民币与外汇间的兑换(交易),在市场机制对管制的替代过程中,不断向市场化方向演变,现在离进出口企业完全意愿结售汇越来越近。

笔者认为经常项下外汇市场的开放,客观地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比较成功的。资本市场的开放应遵循着这一基本思路:在逐步加大涉外金融交易规模和逐步放松对涉外金融交易的管制中,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参考资料

第8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机制框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引言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他强调了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熊彼特认为发明创造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或者至多表现为实验品,而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利用那些原理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这种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才是技术创新。

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离不开创新。技术革命、经济增长理论与创新理论结合完美的诠释了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其中包括多次技术创新浪潮,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带来相应的产业变革,强有力地印证了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科技创新与之带来的产业变革。

现有的创新研究中涌现出许多探究创新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创新模型,这些模型给出了创新发生的主要构成和角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市场需求等,以及这些角色间的交互关系,这些共同描述了对创新过程的理解。

而对创新过程内在机理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模型的完善,也需要依靠应用框架从实践层面进行解释。我国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都显示出需要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理解创新的意义,以及从实践层面释放创新活力并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不仅需要概念模型的完善,同时也需要从应用层面对概念模型进行分析,阐述在我国现实情景下,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社会中的实现过程。

本文基于对现有研究中创新模型的理解,对创新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框架,清晰地刻画技术、金融、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示科学、技术、市场、金融、创业等角色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为创新模型在现实中的应用提供理论解释。

一、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构造

(一)文献回顾。创新过程公认的复杂性不仅使得其很难被管理、阐述和研究,也给开发一个一般化的创新模型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创新模型基于线性思想,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科学研究及其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这一过程起始于R&D,经过生产和销售最终将某项新技术产品引入市场。后续研究跨越了线性思想的局限性,强调了交互作用的重要性,指出从认识到创新是通过科学基础、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发生的,是创新研究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对这些活动之间作用关系的阐述形成了目前创新模型的基础,因而有了创新的网络模型、交互作用模型、环形模型等作为线性模型的替代。

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Carlota Perez(2002)在著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描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当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金融市场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时,技术进步才能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Callon等(1994)提出的技术经济网络(TEN)描述了构成创新的四种角色:科学、技术、市场和金融,其中金融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技术经济网络为从宏观角度理解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而简单的方法。

熊彼特认为,企业是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水平,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的作用贯穿于从技术观念的创新到创新成果的实施、创新成果的扩散这一整个过程。在Berhout等(2010)提出的环形创新模型(CIM)中,企业家和创业活动被置于模型的中心,被认为是整个环形创新结构的统领,重新强调了企业家和创业活动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构成。本文基于对现有研究中对创新过程的理解,提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如图1所示。从应用层面分析技术、金融、创业、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示在企业家的带动作用和金融的支持下,科技成果经过资产化和证券化的过程逐步推动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以及过程中多种角色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机制。(图1)

可以从角色和过程两个方面理解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主要构成。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中,从角色构成的方面理解,首先依然可见构成创新模型的主要角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市场、金融支持及企业家创业行为等)在机制框架中的体现,即机制框架主要的角色构成与现有研究中创新的概念模型表达的内容基本一致,能够展示创新系统的角色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在实践层面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从框架对过程的描述方面理解,该应用框架首先依旧清晰给出了创新过程从科学探索到完成市场上的商业化的基本线性过程,这是对创新基本的过程描述,也是许多创新模型最初的思想。但在该机制框架中,路径由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构成,表明了创新的过程并非单一的线性过程,多样的反馈作用也存在于创新的全过程中,即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使用正向和反馈路径,全面给出了创新过程中的活动和化。

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主要概念

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中,扩展出了如金融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科学技术市场等模块,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如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化和证券化等。主要内容包括:

(一)金融和金融创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谓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在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

(二)科学技术市场。科学技术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技术市场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进行技术商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它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技术交易会、技术商店等。从广义的角度定义,技术市场是指技g商品的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三)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自主创新面临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应用研究开发成技术,这时对应的企业处于种子期;第二,技术资产的商品化,对应企业的初创期;第三,技术产业化,对应企业的扩张期。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因此如何将资本和创新有效结合,是推动创新的核心问题。国际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自主创新产权、股权的转移与融资,实现高风险的分散与承担,发展资本市场是实现创新与资本结合的必由之路。

(四)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升级。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和产业创新的演变过程可细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特性阶段三个发展过程:在流动阶段,某产业产品处于生命周期早期,创新需求来源于用户、顾问或者其他外界因素,面临风险较大,生产该类产品有多家企业并存,主导设计还未形成,该类产品在技术和商业上都处在试验-改进-试验的阶段;在转换阶段,某产业产品经过市场激烈竞争、企业不断的试验和改进创新后,初步形成被市场商业化而认同标准的主导设计;在特性阶段,某类产品在商家激烈的竞争中,经不断的改进创新后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流程等方面已形成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商家在规模、批量较大生产情况下获得丰厚收益,此时市场竞争焦点转移到企业以工艺创新来降低成本上。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通过新技术扩散和普及,带来投资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

(五)科技成果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从广义上,资产证券化应该是一种资产价值标准化表述的过程,就是资产证券化后使得原来的资产的经济特性从自然固化状态(流动性差的状态)分离出来转变成容易可分割、组合的有价证券,增加其流动性的过程,是资产价值形态的转变。科技成果证券化是广义上的资产证券化,既包括科技成果入股企业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入股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定价等股权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也包括利用能产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科技成果(如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主要是债券)的债权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

三、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

本文所提出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中,存在着两条路径:“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同时存在于该模型中,打破了传统线性思想的局限性,更准确地阐述了技术、金融、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角色和主体在正反路径中发挥的作用。

(一)正向路径。正向路径中,以科技成果的产生直到产业化作为这一路径的主线,如下所示:科技成果的产生科技成果资产化科技成果证券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在这条路径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市场实体在相应的市场环境中参与。

科技成果一般产生于企业和科研机构(如大学),是一种智力产物,是人类为了探索自然和社会奥妙及规律,为解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通过调查、观察、试验或辩证的思维活动,所取得的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的结果。科技成果一般不能直接在市场上交易和转化,在交易和转化之前需进行科技成果评估。科技成果评估就是对成果水平和效果的评价,以服务于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和技术交易为目的,是一种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行为。评估后的科技成果就可以在科学技术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时的科技成果已经变成技术资产,具有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资产化。

企业在技术市场上获得技术资产,由企业家对包括技术等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投资前景的科技项目。在这一阶段,产品已基本成型,关键技术已基本解决,企业需要更大规模的产业化资金,由于产品尚未批量性生产,市场认同低,技术风险也未完全释放,因此银行资本支持有限,又不符合上主板市场的条件,科技项目的证券化将为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在科技项目的证券化过程中,创业投资可以通过普通股或优先股,或可转换证券或股票期权等其他复合工具进行对企业的投资,企业也可以以科技成果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通过科技成果的证券化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还可以获得专业的管理支持以及有效地分担各种风险,大大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当然,在正向路径的各个阶段分别有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主要的融资方式有自有资金和股权性融资(如风险投资、政策性资金投入等)以及债券性融资(如发行债券、更大的长期借款额度、融资租赁等)等。企业家和创业活动在正向路径中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企业的发展都发挥着促进作用,这样的作用除了体现为将技术要素整合为创业项目,也体现为在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的过程中,企业家起到“开关控制”作用。企业家的创业行为能够全面整合创新的外部资源,引导并获得金融市场的资金支持,最终达到对创新的催化和带动。

当一个行业的主导设计形成时,主导设计为消费者所接受,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进入了一个稳定期,此时可认为科技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而当一种技术达到其物理极限时,整个产业将进入衰退期,为了继续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主导设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二)反向路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中还存在反向路径,反向路径中主要存在四种反馈机制:

1、经济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反馈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投资资金规模的扩大以及金融中介之间竞争的激烈,导致固定成本和金融中介单位成本的下降,这能激励个体积极参与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金融活动,金融系统得以更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促进国民收入增加,从而提供给金融市场的资金量也随着增加,经济发展形成的财富效应还会形成足够的正向激励推动金融创新,增加金融市场的活力。

2、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市场的反馈作用。经济不断发展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成功的,这将增加技术研发主体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收益率,从而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类似正向路径,企业家在这个反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开关控制”作用,创新的成功能够刺激企业发展,企业因此有意继续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对此加大投入,这个过程依然依靠企业家进行主导和控制,企业家的创业行为会促使其决策加大研发投入,这是创业对科学研究的反向促进作用,也是企业家对创新的内部资源的整合,这个过程与外部资源整合一起共同对创新形成催化和带动。同时,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使得政府对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经济发展对企业及企业家的反馈作用。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的销售收入也不断增加,企业收入的增加带来的熊彼特租金会促进企业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新一轮的发展。同样,经济发展带来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将会给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补贴。

4、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及产业升级的反馈作用。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及产业升级的反馈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通过金融市场、政府及企业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首先,经济的发展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收益,以上三者必有足够的激励动用各种资源及政策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当经济增长乏力,各要素成本增加,产品市场面临萎缩时,政府将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为了长远的发展,企业必将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四、结语

本文提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框架,从一个非常实用的角度展现了科技、金融、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新的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科技成果的资产化和证券化,进而活跃资本市场,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机制框架的分析,同时也可知:需要强调企业家在创新中的重要性,建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项目的决策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需要依靠企业家角色,对基础研究的利用和技术的转化离不开企业家的带动;创新离不开科技金融,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科技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主导产业不断转型轮换的重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何畏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邵云飞,唐小我,陈光.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3]Berkhout G,Hartmann D,Trott P.Connect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with market needs using a cyclic innovation model[J].R&D Management,2010.40.5.

[4]x园园,梅姝娥,仲伟俊.基于创新过程观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

[5]陈劲.创新管理及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2013.6.

[6]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资本市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范文

要研究投资银行,首先必须先了解一下资本市场,因为投资银行是伴随资本市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没有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不会又投资银行业今天的辉煌。反过来理解,如果没有广大投资银行家在资本市场上的精彩表演,国际资本市场也不会象今天这样耀眼。

1.1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分类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概念,资本市场着眼于从长期限上对融资活动进行划分,它通常指的是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是提供一种有效地将资金从储蓄者(同时又是证券持有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即企业或政府部门,它们同时又是证券发行者)手中的市场机制。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几乎已经覆盖了全部金融市场。

我们可以将资本市场进行分类。从宏观上来分,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储蓄市场、证券市场(又可分为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长期信贷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债券市场、其他金融衍生品种市场等。其中证券市场与债券市场又形成了资本市场的核心。

1.2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1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行使资源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由四个部门组成,即企业、政府、家庭和国外部门。家庭部门一般来说是收支盈余部门,企业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额部门。盈余部门一般要将其剩余资金进行储蓄,而收支差额部门要对盈余部门举债,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这种转化,曾经有过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计划经济性质决定的中央计划配置方式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资本市场配置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实践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

1.2.2资本市场还起到资本资产风险定价的功能

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来指导增量资本资源的积累与存量资本资源的调整。风险定价具体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2.3资本市场还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

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提供资本资产的流动。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称为资本市场的流动。流动性越高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就越高。流动性的高低,往往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1.3资本市场的主体

资本市场的主体通常被称为市场参与者,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发行和购买金融工具的市场参与者一般包括居民家庭、企业、中央政府及其、地方政府以及境外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一般包括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发展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国公司以及境外个人投资者。

参与资本市场的服务企业分为金融中介企业和非金融企业,其中金融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所有参与者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般主要提供以下传统金融服务:

1.金融中介功能。发行各种金融工具;

2.客户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

3.自身进行金融资产交易,为其客户设计新类型的金融资产并将其销售给其他资本参与者;

4.投资咨询服务;

5.资产管理服务。

1.4中国的资本市场

1.4.1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经历了不太长的时间,作为其标志的中国证券市场是从1981年发行国库券开始的。后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证券交易体系开始走向规范。1992年,成立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委员会,相继颁布了一批证券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至此,中国资本市场才初具框架。

中国的证券市场体系经过了10年的风雨,在这10年中,中国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起到的关键的作用。从证券市场来看,1991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仅有上市公司14家,市价总值109.19亿元。而到了2000年12月,投资者开户数目已经达到5800多万户,境内上市公司有1200多家,累计筹集资金将近5000亿元。另外,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市值已达到4.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0.5%上升到51%。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亚洲甚至世界新兴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1.4.2中国资本市场的不足

与国际上先期工业化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相比较,中国现行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与问题。简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本市场总量规模偏小,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大约1/10,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国家的银行偿贷间接融资与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大约为1:1。

另外,资本市场内在结构不尽合理。例如,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大部分市值是被不能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而占据,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的比例大约为50%、30%、20%。流动性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大量的非流通股的存在,大大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流动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第三,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运行秩序不很规范。由于法律环境、制度、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发展一直处于不很规范的状态,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缺陷导致了诸如虚假财务报表,虚假上市、基金黑幕、大户操纵股价等一系列违规现象出现;由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只注重筹资而淡化经营、出现了一批垃圾股。由于市场的退出机制不完善,致使市场投机气氛强烈,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公司股票价值的情况比比皆是。

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存在以上缺陷,但是这些问题总的来讲是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其他国家在发展初期或多或少都曾经出现过这些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发展中的资本市场,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其中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二投资银行理论概述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当中,投资银行应当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可以这样讲,没有投资银行的努力和创新就没有国际资本市场今日的繁荣。

2.1投资银行的定义

投资银行这个名字其实名不副实,它主要从事同证券相关的业务但并不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美国著名金融投资专家罗伯特·库恩根据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趋势曾经对投资银行下过如下四个定义:

(1)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银行,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这是对投资银行的最广义的定义,它不仅包括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甚至还包括保险公司和不动产公司。

(2)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这是对投资银行的第二广义的定义。因此,证券包销、公司资本金筹措、兼并与收购,咨询服务、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及证券私募发行等都应当属于投资银行业务。而不动产经纪、保险、抵押等则不属于投资银行业务。

(3)更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仅包括某些资本市场业务,例如证券包销,兼并收购等,另外的资本市场业务,例如基金管理、风险投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工具的创新等则应该排除在外。

(4)最狭义也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的定义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募集资本和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当作是投资银行。这一定义排除了当前世界各国投资银行所现实经营着的许多业务,因而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国际投资银行界普遍认为,以上第二个观点最符合美国和现代世界投资银行的现实状况,目前是投资银行的最佳定义。

2.2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简史

在国际投资银行发展历史当中,英国和美国的投资银行发展历程是最具特点的,其他国家投资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参照和模仿了它们模式,以下是欧美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2.2.1欧洲商人银行的发展

投资银行萌芽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的商人银行。早在商业银行发展以前,一些欧洲商人就开始为他们自身和其他商人的短期债务进行融资,这一般是通过承兑贸易商人们的汇票对贸易商进行资金融通。由于这些金融业务是由商人提供的,因而这类银行就被称为商人银行。

欧洲的工业革命,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帮助公司筹集股本金,进行资产管理,协助公司融资,以及投资顾问等。20世纪以后,商人银行业务中的证券承销、证券自营、债券交易等业务的比重有所增大,而商人银行积极参与证券市场业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欧洲的商人银行业务中,英国是最发达的,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仅次于美国,另外德国、瑞士等国的商人银行也比较发达。

2.2.2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研究全球的投资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美国的投资银行,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始于19世纪,但它真正连贯的历史应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

(1)《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以前的投资银行。

1929年以前,美国政府规定发行新证券的公司必须有中介人,而银行不能直接从事证券发行与承销,这种业务只能通过银行控股的证券业附属机构来进行。这一时期,所有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从事证券(主要是公司债券)业务,这一阶段投资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混业经营,投资银行大多由商业银行所控制。由于混业经营,商业银行频频涉足于证券市场、参与证券投机,当时证券市场出现了大量违法行为例如:虚售(WashSales)、垄断(Corners)、大进大出(Churning)、联手操纵(Pools)等。这一切都为1929---1933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埋下了祸根。

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下跌了82.5%,从892亿美元下跌到156亿美元。美国的银行界也受到了巨大冲击,1930-1933年美国共有7763家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被用法律条文加以规范,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开始分业经营。许多大银行将两种业务分离开来,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例如,摩根银行便分裂为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和J.P摩根。有些银行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经营方向。例如,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成为专门的商业银行,而所罗门兄弟公司(SolomonBrother)、美里尔·林奇(MerrillLynch)和高盛(Gold-manSachs)等则选择了投资银行业务。

(2)70年资银行业务的拓宽。

在《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颁布以后,美国的投资银行业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到1975年,美国政府取消了固定佣金制,各投资银行为竞争需要纷纷向客户提供佣金低廉的经纪人服务,并且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利率期货与期权交易。这些交易工具为投资银行抵御市场不确定性冲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投资银行掌握了回避市场风险的新工具后,将其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如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这种业务使得抵押保证证券市场迅速崛起。

(3)80年代以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

80年代美国为了放松对市场和机构的管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如1980年颁布的《存款机构放松管制机构法》以及1989年颁布的《金融机构重组、复兴和强化法》,1983年实施了"证券交易委员会415条款"(SECRule415),这些对投资银行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投资银行业在80--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结束后,美国的利率开始从历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发行股票与债券充斥市场,出现了不够投资级的垃圾债券(JunkBond)。大量垃圾债券的发行给投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并影响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历程。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尤其是到了90年代,国际上投资银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是国际型大型投资银行机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银行重组大量出现、高科技发展带来投资银行业务的革命、创新业务大量涌现等等。

2.3投资银行的内部环境

2.3.1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从组织形态上来看,国际投资银行一般由两种形态:一种是合伙人制;另一种是股份公司制。其中绝大多数国际投资银行采用的是后者。

投资银行的合伙人制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的承兑贸易商号。这些家族经营的企业一代一代的继承,慢慢的由开始的独资性质变为数个继承人按份共有,成为合伙企业形式。早期的投资银行都采用了合伙人制。在世界上,比利时、丹麦等国的投资银行仅限于合伙人制,德国、荷兰的法律虽允许股份制,但其投资银行也只采用合伙人制。在美国的六大投资银行中,只有高盛仍采用合伙人制。到现在高盛已经有将近200个合伙人。

19世纪50年代,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公司立法开始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趋于完善。投资银行以合伙人制向股份公司制组织形态过度。现代国际投资银行普遍采用股份制。美林于1971年完成了全部改制过程,1986年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也由合伙人制改为股份制。在新加坡、巴西等国现在只允许投资银行采用股份只形态,合伙制则被禁止。

2.3.2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各国对两者的处理也各不相同。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是分业经营模式,而德国则采用混业经营模式。

1933年通过的《格林斯一斯蒂格尔法》在法律上确定了美国分业经营的基本模式。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管理。保证了美国金融与经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持续发展。二战后,美国将其经济与金融体制移植到了日本,1948年日本《证券交易法》规定银行和信托机构不得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类业务应该由证券公司从事,日本的证券公司其实就是专业投资银行。由于美国投资银行业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许多国家在制定投资银行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上都沿用了美国模式。

混业经营在欧洲国家是比较多的,除德国以外,瑞士、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都采用了混业经营模式,又称全能银行制度(UniversalBankingSystem)。混业经营使得银行能够便利地进入各种金融市场,在这一点上混业有着分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混业经营的风险较大,需要更加健全的银行体制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的支持。

2.4投资银行业务

2.4.1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

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就是投资银行协助企业、公司和个人客户筹集资金,并且帮助客户交易证券。

(1).证券承销业务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原始的业务之一,最早的投资银行的业务收益主要就来自与证券的承销。在承销的过程中,投资银行起了极为关键的媒介作用。投资银行承销的证券范围很广,它不仅承销本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所发行的债券,各种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外国政府与外国公司发行的证券,甚至还承销国际金融机构,例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等发行的证券。证券的承销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投资银行承销证券由四种方式:(1)包销。(2)投标方式。(3)尽力推销。(4)赞助推销。投资银行的承销收益主要来自差价或叫毛利差额(Grossspreed)和佣金(Commission)。

(2).证券交易

投资银行参与二级市场证券交易主要有三个原因,同样,他们在二级市场扮演着做市商、经纪商、交易商的角色:

第一,在完成证券承销以后,投资银行有义务为该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以保持该种证券的流动性和价格稳定。一般在证券上市以后,承销商总是尽量使其市价稳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就是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上的做市商业务。

另外,投资银行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指令,促成客户所希望的交易,并据此收取一定的佣金,这就是投资银行的经纪收入。

第三,投资银行本身拥有大量的资产,并接受客户委托管理着大量的资产,只有通过选择、买入和管理证券组合,投资银行才能获得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另外,投资银行还在二级市场进行风险套利、无风险套利等业务活动。

(3).兼并收购业务

投资银行所支持的收购兼并活动,在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上都是最富有戏剧性,最引人入胜的。投资银行在收购和兼并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它不仅为猎手公司服务,也在为猎物公司服务:

首先,投资银行替猎手公司服务。替其物色收购对象,并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收购建议.提出令猎物公司的董事或大股东满意的收购条款和一个令人信服的收购财务计划,帮助猎手公司进行财务安排,以促成交易的完成。

投资银行同样也为猎物公司服务:判断猎手公司的收购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如果对方是敌意收购,则与猎物公司制定出防范被收购的策略,如果判断对方是非敌意收购,那么投资银行便以猎物公司的立场向猎手公司提出收购建议,并向猎物公司提出收购建议是否公平与合理及应否接纳对方建议的意见。

2.4.2投资银行的创新业务与延伸业务

随着投资银行竞争的逐渐加大,仅靠传统业务已经很难维持投资银行迅猛发展的需要,投资银行作为最活跃的金融部门,从70年代以来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既活跃了资本市场,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为自己赚了巨额收益。

(1).财务顾问

财务顾问就是投资银行作为客户的金融顾问或经营管理顾问提供咨询,策划或运作,一般可分为三类:其一是按照公司、个人或政府的要求,对某个行业、某种产品、某种证券或某个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较为全面的、长期的决策参考资料。其二是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发生突变,使某些公司、企业遇到困难时,投资银行往往主动地或被邀请向有关公司、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应变措施,诸如重新制定发展战略、重建财务制度、出售转让子公司等,化解这些公司、企业在突变事件中带来的压力与困难。其三是在公司兼并和收购的过程中,投资银行作为,帮助咨询,策划直到参与实际运作。从目前情况看,投资银行在第三类业务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以项目的财产权益作借款保证责任的一种融资方式.从理论上讲,项目融资的贷款方主要看融资项目有无偿债能力,评估和保证的范围以项目为限。因此,一旦贷款发生风险,贷款方只能以项目的财产或收益作为追索的对象,不涉及其他财产和收益即要求项目公司、项目公司的股东或第三方(包括供应商、项目产品的购买者、政府机构等)做出某种保证或承诺,但这种保证和承诺仅仅停留在投资者将不会放弃投资项目,承诺某种支持或保证项目的收益的层次上。贷款方并不要求借款人提供金融机构提供的还款保证,更无须出具政府担保。借款方将项目资产和收益均抵押给贷款方。

由于项目融资无金融机构担保,也无政府担保,全靠项目投资者的信用和项目本身的前景,这样,仅从市场角度看起来不错的项目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投资银行的介入将有利于增加项目的可靠性,有利于争取到信用级别较高的投资者参加。运用项目融资的方式要订立一套严谨的合同来转移和分散风险,投资银行有各种专业人才,通晓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惯例,能够尽力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使合同得以顺利执行。投资银行还可以运用自己的各种渠道,为项目寻找合适的贷款人,也能为贷款方找到好项目。

(3).基金管理

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的投资者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操作,所得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投资工具。投资基金实行的是一种集合投资制度,集资的主要方式是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受益券,从而将分散的小额资金汇集为一较大的基金,然后加以投资运作。投资基金是一种复杂的投资制度。它强调分权,制衡。由于认购和赎回机制不同,投资基金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两大类。投资基金是发达国家投资者常用的投资方式,投资银行作为发起人或基金经理人活跃在此领域。

(4).资产证券化

1970年由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担保发行的第一批公开交易的住宅抵押贷款债券可视为资产证券化的先驱。进入9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开始从美国向世界扩张,从国内资金市场向国际资金市场延伸,由在岸市场向离岸市场扩展。所谓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与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筹资步同的新型融资方式。传统的证券融资方式是企业以自身产权为清偿基础,企业对债券本息及股票权益的偿付以公司全部法定财产为界。资产证券化虽然也采取证券的形式,但证券的发行依据不是公司全部法定财产而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一部分资产,证券权益的偿还不是以公司财产为基础,而是仅以被证券化的资产为限。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与持有人在证券到期时可获得本金和利息的偿付,证券偿付资金来源于担保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量。如果担保资产违约拒付,资产证券的清偿也仅限于被证券化资产的数额,而金融资产的发起人或购买者无超过该资产限额的清偿义务。

(5).证券网上交易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线经纪和网上交易给传统的证券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证券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有报告预测网上证券交易商的资产从1999到2003年将增长7倍以上,从4150亿美元到30000亿美元。许多大型国际投资银行纷纷进入证券网上交易领域,并且出现了专门经营网上交易的经纪商。

(6)风险投资(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称创业投资,是由职业投资人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

风险投资公司曾为诸如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思科、太阳系统、联邦速递等公司提供了最初启动资本,这些公司都已在各自的行业中成为领先者。虽然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只有20年的时间,但国外的投资银行已经把它培育成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因为创业投资的大力帮助,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以迅猛的速度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

以上简单介绍了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和部分的创新业务,其实在现代国际资本市场当中,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已经是日新月异,新的业务品种在不断的涌现,创新业务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