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1.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2.内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二是指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它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形成的。
1.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加速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 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实行相应的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1.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二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形成过程 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到20世纪初,亚洲被分割完毕;19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属国。
3.时间与标志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三个部分。
[关键词] 列宁 民粹主义 资本主义观
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基本态度是辩证的。一方面,他们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其内在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清楚揭示了资本主义反人道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与压迫,深刻洞察到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在经典作家那里,资本主义的存在是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是合乎需要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全面论述,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俄译本《资本论》(1872年出版)是《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译本,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是由流亡西欧的俄国民粹主义者翻译完成的。俄国民粹主义者按理来说应该熟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但他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与经典却截然相反。“民粹主义者不只是受到思想的重大影响,他们还发展了自己的思想,明确取代了对资本主义及其历史结局的分析。”[1]P74有关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意义问题,是列宁与俄国民粹主义者争论的重要问题。我们试图透过二者不同的资本主义观,清楚地揭示他们背后世界观的本质区别。
一、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争论
俄国民粹主义是西欧乌托邦式社会主义在俄国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的产物,是俄国知识分子面对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造成的恶果,在俄国这样一个以农民占据大部分人口并且经济落后条件限制下所做出的一种特殊反映。俄国民粹主义者认为,俄国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条件落后,资本主义在俄国还没有真正产生,或者说俄国资本主义仅仅处于萌芽状态。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细胞。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用来交换表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买方的需要。卖者出卖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取得商品的价值。这说明,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赖以进行的基础。“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商品的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2]P165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加工工业和采掘工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分离,农业也成为生产部门,生产商品。一方面用于农业部门内部交换,另一方面用于农业和工业部门相互交换。但是,俄国民粹主义者却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公开断定俄国没有社会分工;即使存在,那也是人为的、由外部输入的结果,而非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列宁所言:“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基础。因此,我国民粹派理论家把这种发展过程说成是人为措施的结果,是‘离开道路’的结果等等,极力抹杀俄国社会分工的事实,或者极力削弱这一事实的意义,是十分自然的。”[2]P166俄国民粹派除了极力否认俄国存在社会分工来证明其俄国资本主义“人为论”的理论外,别无他途。
随着加工工业和采掘工业的分离,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人口增加,农业生产人口减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但是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和可变资本(v)的绝对增加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可变资本减少了, 而在农业中经营一定土地所需的可变资本则绝对减少。也就是说,原来农业人口大部分转向工业生产中去。但是,民粹派对这一事实却视而不见,也不去探讨这一变化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列宁对这一现象有着深入的了解与研究,他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对俄国城市人口增长、中心商业区人口增长有着精确的数据分析支撑。
[关键词] 世界历史 资本 意蕴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观点,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机制的探讨也就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人们以往关注较多的是生产力与交往及其互动关系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和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而对资本的积极作用却关注不够。本文旨在对资本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彰显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历史与资本的本性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的结果。那么,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拼命“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流通时间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限制;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减少=剩余价值的减少:资本价值自行增值过程的障碍或限制。因此,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会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个世界和所有生产方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种统治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民族社会内部,资本把任何劳动都变为雇佣劳动,并打破生产和交换上的一切行会限制和地方限制;另一方面,在国外,资本通过国际竞争来强行传播自己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上所有的生产方式都服从自己。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随着资本的发展,国内市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小,以致成为资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要实现资本的不断增值,资本家必定要突破国内市场而走向国际市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资本的本性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虽然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资本事实上就是这样开创出世界历史的。
资本走向世界,开辟国际市场,最初是由商品流通领域开始的。随着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不断渗透,生产的国际化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并且,生产的国际化最终战胜流通的国际化而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在生产国际化的带动下,各种经济因素也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最终使各国经济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世界市场总体。“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值得指出的是,资本的这种国际化扩张,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日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本已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
资本开创世界历史的冲动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但是,当它这样做的时候,却不自觉地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从“普遍性”的角度看到了资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不光创造出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体系,而且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这就必然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社会发展进程。因此,马克思讲:“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可以说,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还是世界历史的开拓,都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是资本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世界历史与资本的形成、发展
马克思不仅从资本的本性上分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且从资本的形成、发展上考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最早的资本,出现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集中在城市的行会里面。这些城市的资本是自然形成的资本,它体现为住房、手工劳动工具和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袭的主顾,由于交通和交换不发达,资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只好父传子、子传孙。这种资本不同于现代资本,它不是以货币来计算的(用货币来计算,资本体现为哪一种物品都是一样的),而是与所有者的完全固定的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完全不可分割的,因此,它是一种等级资本。这种等级资本,虽说是一种最初级的资本形式,但相对于旧的剥削方式来说,它毕竟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这种等级资本,总起来说,发挥作用的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它产生并生存于等级森严的行会之中,自然首先要受到行会制度的严重束缚,封建割据和行会的种种措施使得它的交往能力极其有限,同外部的交往不多,尤其是同本民族、本国家以外的交往更是微乎其微,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很不密切。所以,等级资本不可能真正打破地方限制而建立起世界性的联系。但它确是朝着世界历史方向走出的第一步。
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商业和生产发生了分离,商人阶级开始形成。“越过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而向前迈出的第一步,是受商人的出现所制约的,商人的资本一开始就是活动的,如果针对当时的情况来讲,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随着商业往来集中在特殊阶级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近郊以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于是在生产和商业之间也产生了相互作用。商人可以根据市场的预期变化来组织生产,因而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生产内部的分工。城市彼此间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到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也引起各个城市间在生产上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商人资本的“活动”性又使交往不断冲破地域的限制,使民族交往、国家交往日益发展起来,“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
继商人资本之后,资本的又一跨越就是工场手工业的出现。相对于商人资本而言,工业资本是一种更高级的资本形式,能满足更大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场手工业一出现,就吸收了大量自然形成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活动资本的数量;同时,它还吸纳了大量力求摆脱行会控制的农民充实自己的劳动力资源,这样,工场手工业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增加和工场手工业的繁荣,各国之间开始了竞争,而且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残酷。这种竞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工场手工业由于其本身的脆弱性,是不能离开保护的:“在国内市场上实行保护关税,在殖民地市场上实行垄断,而在国外市场上则尽量实行差别关税。本国生产的原料(英国的羊毛和亚麻,法国的丝)的加工受到鼓励,国内出产的原料(英国的羊毛)禁止输出,进口原料的(加工)仍受到歧视或压制(如棉花在英国)”。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集中创造了大工业。大工业使竞争走向普遍化,它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这样,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人类开始步入世界历史时代。
综上所述,世界历史是伴随着资本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等级资本到商人资本再到工业资本的形成,既是资本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三、资本与世界市场
伴随着资本从等级资本到商人资本再到工业资本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步阶段。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直接诱发了欧洲商业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逐渐孕育成熟,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开创新的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明确指出:“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资本的现代生活史,是从16世纪现代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出现的时候开始的。”马克思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起步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它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传统的自然经济的过程中形成的。
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殖民地的开发所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一方面促使那些商业和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的商品生产超出本国市场的需求而以各殖民地为消费对象;另一方面引发了这些国家争夺、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并进而达到殖民地的垄断。这个时期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已经在空间上扩展至全球范围,并以宗主国、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为基本格局。在这一阶段,欧洲一些主要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相继爆发了工业革命,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体现工业文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取代以农业文明为主导的自然经济,这不仅意味着欧洲这些工业国家的商品生产能力和输出能力全面增强,而且意味着整个世界市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
至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阶段。1847年欧洲经济危机之后的工商业复苏,是新的工业时代的开端。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交通、通讯技术的变革,使资本的扩张获得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从而真正开始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而“自1867年最近的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显然,这时的世界市场与前一阶段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民族经济,并借助于政治和军事手段打破那些试图闭关锁国的国家的大门。自此,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避开世界市场的牵制,经济全球化虽然尚未达到今天这样的深度和广度,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世界市场标志着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全球化的开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不可能停留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资本的扩张本性决定了它一定要打破一切限制,而“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因此,“一般说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没有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张,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
四、资本与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时代的主体作用
如果说没有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张,就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那么,没有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时代的主体作用,也就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总量,而发达的生产力正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前提。“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第二,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而且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消除了以往各民族之间的孤立隔绝状态,迫使落后国家的民族不自觉地加入了世界历史进程。它在亚洲等落后社会造成“惟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这对于表现不出历史首创精神的落后地区不能不起历史进步作用,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世界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问题即人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已提上历史日程,因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人由对人的依赖状态发展到人的独立性状态。资本主义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在人身上的各种依附关系,人成为人身自由的个人。虽然个人不免受到各种物质关系的制约,尤其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制约,但人的主体价值终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对自然力量的征服而宏扬出来。
第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锻造出将世界历史推向纵深发展的历史主体——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正是这样,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的使命,不自觉地担负起了开创世界历史的历史使命,充当了历史发展的工具,“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即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进入21世纪,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兼并,资本更加集中,少数大资本集团对世界范围内生产经营的控制力越加强大。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控制着技术、生产、原材料、流通等等。
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1:
答: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国内的统治,加剧了政治经济矛盾,加强了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体系。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时,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垄断资本对本国和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由于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同时,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那里具备了进行投资的条件。
随着垄断统治的形成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
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各国垄断组织一方面竭力利用国家政权实行高额关税政策,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持国内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利用倾销政策,冲破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把大量商品输出国外,占据国外市场。各国垄断组织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往往改变斗争方式,求得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共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剥削和掠夺世界各国人民国际垄断同盟,主要采取国际卡特尔的形式,即各国垄断企业之间签定瓜分市场、确定价格、规定商品销售量等的协定,或共同组织统一的销售机构。
在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在政治上结成各种联盟,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激烈斗争。侵占和掠夺殖民地,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已开始。从那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俄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到
1876
年,仅英、俄、法
3
国的殖民地面积就达
4040
万平方公里。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
1876~1914
年间,英、俄、法、德、美、日等
6
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占领了近
250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世界上的殖民地领土达到
6500
万平方公里。英、俄、法
3
国侵占的殖民地领土最多,1914
年,这
3
国的殖民地领土分别为
3350
万平方公里、1740
万平方公里和
1060
万平方公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主要地区是非洲,其次是西亚和东亚。到
1910
年,非洲土地面积的
90.4%,亚洲
的
56.6%,美洲的
27.2%,大洋洲的
100%,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此外,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样,世界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方是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则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强之间在经济实力和世界领土瓜分上的不平衡发展,终于导致了
1914
年爆发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2:
答:
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
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
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
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作用:国家垄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双重的,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
促进作用,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
一、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保证垄断资本家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过程中,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第二,国家对经济有意识的干预、调节,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扩大国内外
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第三,国家通过大量拨款和组
织开发高新技术,兴建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高
级化。第四,国家协调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垄断资本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
关系和矛盾,
使他们的局部的、
暂时的利益服从资产阶级整体的长远利益。
第五,
通过社会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
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总的来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相对
稳定和较快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根本性质,所以不可能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反映
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这表现在:第一,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
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第二,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
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第三,国家干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剩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突破地域限制,进行经济交往,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全球扩展的过程和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增值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灵魂,资本总是要超越自己量的界限。正是资本这种无限的贪欲,决定了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痼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遭遇了过剩,但更深层次的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经济过剩,是产能和资本的过剩。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是资本增值的必然结果,是资本统治下的一个必然性经济难题。给过剩的产品、资本找到市场,顺利实现价值的增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可以为过剩的资本和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给资本家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因而,经济全球化是缓解资本过剩矛盾的重要途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可以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间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从供给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一种跳跃式的扩张能力,“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的跳跃式的扩张的能力。”大工业的扩张能力与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会促使资本扩张力的突然增长,从而激化了市场的供需矛盾,致使危机的爆发。所以,马克思指出:在现代工业周期中,生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和首要原因。而从消费(需求)上说,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制度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与狭隘的消费和市场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从而把劳动者的消费和需求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这必然造成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形成低水平的消费能力和狭小的消费市场,进而产生商品生产与实现的矛盾以及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每个资本家为了各自的私人利益而组织生产,而不顾社会总体均衡,疯狂追逐利润,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时,由于对抗性分配关系的存在以及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作为产品消费主体的劳动群众却作为贫困的一极积累着,劳动群众的贫困与生产的日益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间的矛盾。
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凯恩斯也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对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凯恩斯承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存在,并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根据其分析,在消费领域内,消费增长小于所得增长;社会愈富裕,则所得增长同消费增长之间的差距愈大,消费有效需求愈感不足,有待投资增长去填补这种差距的数额愈大。“就业机会必受总需求量之限制,总需求只有两种来源:现在消费;现在准备未来消费。……已经预先准备好了的未来消费愈大,则愈难找寻更多的未来消费来预先准备,而我们依赖现在消费以作需求之源的程度愈深。不幸所得愈大,则所得与消费之差亦愈大。设无新奇策略,问题将无法解决。”
可见,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决定的。这对矛盾是制度内生的,是无法通过制度自身来加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可以将在国内过剩的产品通过商品输出的形式,在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上实现产品的价值,完成资本循环,实现价值增值,所以,经济全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二、经济全球化可以缓解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之后,资本输出逐渐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其中的原因在于资本相对过剩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资本在垄断资本主义中的“过剩”是相对的,因为,“假如资本主义能发展现在到处都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农业,假如资本主义能提高在技术获得惊人进步的情况下到处是半饥半饱、乞丐一般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那当然就不会有什么过剩资本了。”“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而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其所以有输出资本的必要,是因为在少数国家中资本主义已经‘过度成熟’,‘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在农业不发达和群众贫困的条件下)。”所谓资本过剩就是指资本量对于满足一定的利润率要求来说是过剩的。凯恩斯也认为,“一切资本投资,迟早总要变成负投资,故如何使新的资本投资,常常超过资本负投资,以弥补净所得与消费之罅隙,乃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此问题随资本之增加而愈来愈大……每次我们以增加投资取得今日之均衡,便增加取得明天均衡之困难。”
与资本主义国内资本相对过剩同时存在的另一个经济现实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需求不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造成经济增长减慢的最通常的原因就是投资率趋向下降。在经济上升期中,为了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增加市场份额所需要,各个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创造出过剩的生产能力(闲置的工厂和设备)。当需求的增长减慢或停滞,即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大量企业会出现很多未使用的生产能力和未售出的存货。于是,进一步的投资被抑制了,因为面对相当多的过剩生产能力,企业不愿意再投资――这就是所谓的“过剩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如果资本输往国外,那么,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
资本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能力过度扩张的问题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原因在于资本不断地面对这一事实:投资的主要障碍是投资本身。尽管投资可能很有用,但是它被它的最后产品市场的最终饱和所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剩资本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任何一次经济减速中都发挥了特殊的突出作用。寻求保护它们利润空间的大企业往往通过减少其生产能力的使用而不是减价来保护它们的利润空间,从而加剧了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不足的矛盾。
资本追求增值的本质属性以及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存在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不足的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就是要为资本找到能够获取更高利润率的场所,当这个要求在国内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资本就要迈出国门,开展经济全球化。“对资本来说,……它的本性是要经常地越出自己的界限。资本的合乎目的活动只能是发财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增大或增值。”资本作为无限的贪欲,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断要超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符合资本增值本性的,是缓解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和经济资源,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
竞争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它作为强大的外部力量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间进行的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尽力在无情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保住自己,进而发展和扩大自己。资本家为此往来奔走于全球各地。经济全球化是缓解利润率下降,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指出,在长期内,“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就是起反作用的因素,它可以阻止资本利润率下降,为资本带来更大的价值增值。这是因为“对外贸易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另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化为必要生活资本变得便宜,它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
首先,经济全球化可以帮助资本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资本家通过全球化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从而使不变资本的价格降低。通过世界贸易,资本主义工业国可以进口大量廉价的消费资料,起初是小麦、砂糖,后来是其他食品,如烟草、饮料,纺织品等。这就使劳动力的价值随之降低,进而降低可变资本。此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往往也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的最大资源优势,为实现增值不择手段的资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廉价资源,为了利用这一廉价资源,资本可以动用一切力量,使用任何手段,哪怕是屠刀和枪炮。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可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自由地使用对自己增值最有利的资源,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本增值,缓解利润率下降趋势。
其次,通过经济全球化取得规模经济利益。世界贸易能够促使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越大,产量越多,生产费用也就越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越低,规模效益也就越高。规模效益的获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利润率下降给资本家带来的损失。
再次,通过经济全球化可以取得超额利润。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可以取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高于他国的劳动生产率,一部分来自对市场的垄断。统计资料证明,不发达国家的利润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欠发达国家,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大大小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产品的本国价值要低于劳动生产率低的落后国家。因此,发达国家能以高于本国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这种差额就是资本家的超额利润。“在资本家中间,谁的机器优于中等水平或拥有一定的垄断权,谁就会得到超额利润:在国家中也是如此,哪一国的经济状况优于别的国家,哪一国就能得到超额利润。”由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与经济落后国家的差距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占有这种超额利润。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可通过对世界经济秩序的控制和垄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不等价交换,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这对缓解利润率下降趋势起到了一定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具有对外扩张性。“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其条件是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时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趋势,这些都是受到资本本性所支配的,是资本增值的需要,也是缓解资本生产方式固有矛盾的有效手段。资本的增值本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是实现利润的重要手段,是缓解过剩矛盾的有效途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凯恩斯著;徐毓译.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77.
4、列宁.帝国主义论[A].列宁选集(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
7、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M].人民出版社,1990.
关键词:资本;资本属性;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资本的生产方式、运营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及相应制度决定下的资本经营者的精神状况及表现,它是资本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的抽象表达。
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主体间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较早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诚实、守时、勤奋、节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态度,是资本家的“节欲”精神,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1]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促使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在韦伯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赋予不同的内涵。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的统一体。例如,他认为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不是起因于新教,而是因为有宽容等其他的精神动因[2]。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背后的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者“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3]。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分别代表了冒险、投机和革新等精神,其理想特点是企业家和领导者具有“感召力、想象力、交流的天赋、直觉、灵活性和全面主义”[6]。
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和反映是经济伦理和道德。当代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著名学者梅原猛在其合著的《回归哲学》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他们认为,近代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主题而获得了发展,现在,道德、伦理和资本主义明显分离了,剩下的只是赚钱,一些经营者缺少社会责任感。他主张超级大企业必须自我抑制,公正经营,不能和政治权力串通一气危害民众的利益[4]。另一位被认为是儒教资本主义之父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出了“经济道德合一”的思想,则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日本资本主义精神[5]。
与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不同,国内学者、尤其是经济学界主要是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借鉴研究,推崇资本主义所谓企业家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如创新、冒险、敬业、合作等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财富的重要源泉。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假设,可以看出,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理性“经济人”的道德伦理角度分析的。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就是说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就是追逐利润,无论是理性的“节欲”精神、奢侈的消费精神,还是企业家个人的冒险和创业精神、经营意识、理念以及个人魅力,都是“经济人”围绕这一目的的精神表现。从“经济人”角度分析,容易将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自利精神。第二,在斯密看来,交易是出于“把我所需要的给我,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动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私利,否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经济人”必须强调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必须“理性”交易,这就掩盖了“经济人”理的本质。第三,夸大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利他性”。“经济人”在逐利的同时,无意识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被认为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命题。然而,正是这一“‘经济人’的灵魂”的命题最具有蒙蔽性,它把资本主体的动机深深地掩藏起来了。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把它局限在一定的道德伦理等思想范围内,这和较早前马克思从资本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有着本质区别,它看不到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的道德人”,只能把人看做是单向度的“经济的道德人”。这样的分析,也使人无法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所导致的经济与道德的冲突,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分裂的本质。
我们应该看到,在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其内涵、表现形式、组成要素等随着不同主体、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但其背后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它只能是资本及其生产方式的反映。资本及其生产方式不仅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而且是它发展演化的动力。而要说明这一点,就必须从资本范畴及其属性出发,对资本属性与主体精神表现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资本精神是由资本主体表现出来的。
从个体层面上看,它表现为资本主体运用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动机、行为、道德表现等,如经营中的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生活的理性节俭、个人的贪婪、自私等。通过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反映到主体的精神意识领域和行为上。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
首先,资本的一般属性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一般性表现。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具有增殖性、运动性、价值性、竞争性、权力性。“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性。”[7]资本一般性是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它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任何阶段,任何领域。一方面,资本冲破民族、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传统的束缚,使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这种一般性,资本对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动机等产生了冲击。资本与宗教作用,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宗教变革的产物,与文化、道德作用,就是义利统一、理性节俭的意识。资本精神反映在经济观念方面,就是竞争、公平、效益意识,反映在政治观念方面,是民主、法制、平等、自由意识等。尽管资本主体的这些精神表现可能不尽相同,但都是资本生产、运营等活动方式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以资本运营为典型特征的社会,因而,它的资本主体具有资本一般属性决定的精神表现。
其次,资本的特殊性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资本增殖或者说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场”或者经济环境,这个“作用场”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意图、道德表现、不同企业主体的理念和行为都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展开,从而形成了既丰富多元又目的单一的充满悖论的精神现象。第二,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的形式尽管不同,形态不断变化,资本主体的动机却是相同的,但由于资本主体在资本运动中的参与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地位的不同,相应的形成了主体的不同精神。第三,资本归属不同的主体,资本主体精神表现不同。从主体角度看,资本主体精神有个体(包括企业家)、企业组织(包括跨国企业)、社会(包括经济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精神表现;从资本运动过程看,有不同部门、行业、企业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从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看,它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和精神;第四,资本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形态,资本的增殖属性使得它不断冲破束缚自己的各种藩篱,动员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它不仅和不同的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相结合,而且作用于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习俗、心理等不同层面,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社会不同层面的综合精神表现。
再次,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属性的反映表现在发达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中。一方面,它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人们站在了市场经济的同一个平台,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能够迅速发展,资本运营所需的精神能够得以共享认同。另一方面,在世界市场中,经济主体一般都带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的色彩,由于受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经济基础与经济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影响,资本主体精神必然面临着冲突与竞争,各经济主体总是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经济精神,培育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精神的演化发展的三种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投资、金融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这就要求资本主体突破传统思想和特征,具有全球眼光和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要求资本主体更加注重商业伦理、重新定位实现自己动机的手段。所有这些,都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同以往不同的表现。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未变,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未变。资本主义理性的逐利精神带来了什么呢?人们除了拼命的、单调的、运用一切手段赚钱外,更多的人感到生存状况日益艰难,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的道德沦丧等,资本不仅把文明带到了全世界,也把危机与灾难带给全世界。
三、可见,从资本逻辑上讲,资本属性、资本主体精神的内在表现是一致的,从本质上不存在“善”,也不存在“恶”。
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必然逻辑展开和主体精神表现。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却在生产着矛盾。资本主义始终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生产方式的矛盾。
第一,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8]资本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8]。然而,正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资本,却是靠剥夺起家的,“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9]“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9]资本同样带着血和火书写着其发展史。而且,这种文明的悖谬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绝不罢休”[9]。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一方面创造出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表现出这一创造过程主体精神上的虚伪、欺诈和野蛮性的一面。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
第二,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在内的资本主义文明自身的矛盾不断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其文明自身的矛盾却不断深化。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10]:首先,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由早期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文明危机”,引向现在的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在内的综合性、普遍性的危机。其次,社会主体自身的“文明矛盾”更加凸显。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体自身特有的“文明矛盾”或“文明悖论”。再次,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最后,由损害当下文明的矛盾向危及人类文明根基的“生态文明危机”演进。超级秘书网
资本的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9]“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9]资本主义精神及其与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深化和合规律性的演进,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也预示了它的消亡和终将被更高的精神文明形式所取代。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资本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普遍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这一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没有精神追求和使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构建资本精神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其意义比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如资本原始积累更为重大[11]。其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中,要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对资本加以道德伦理限制,始终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要从“社会的道德人”角度,实现最广大人的利益,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最后,对待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不仅是认识问题,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坚持的分析方法而不是西方学者的方法,建构与培育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承接,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包容多样又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等适合本民族、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问题,恰恰正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6.
[2]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97.
[3]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李阁楠.稻盛和夫的新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学论坛,2002,(2).
[5]周见.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3,(4).
[6][法]塞巴斯蒂安·巴杰安.新“资本主义精神”[J].杨松,译.与现实,20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4-835.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组织形式逐渐由单一企业组织形式向集团形式转变。企业集团的发展适应了社会生产高度集中发展的客观需要。生产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追求价值(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对企业联合提出了要求。企业联合或企业规模的扩张必然引起某种程度的垄断。按照垄断的发展程度即企业联合的范围和程度,联合企业或垄断组织按其垄断程度和范围,由低到高可依次分为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混合联合公司等形式。在前三种组织形式中,各参与企业仍保持法律上的独立性,不存在统一的法人;对于后三种组织形式而言,联合企业(垄断组织)本身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参加者在法律上和产销经营上通常失去了独立性(或者各参加者仅保持法律形式上的独立,实际上完全从属于联合企业,联合企业通过拥有股权或合同等其它方式,实现对各加入者的实际控制)。在后三种形态下,企业联合实际上采取了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
因此可以说,企业集团是企业联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集团是企业联合的高级形态,它以某一拥有较高控制力的企业为核心,通过分立、合并、参股等形式,以产权联接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将多个具有不同经济联系的企业纳入麾下,从而形成的一个大规模、多组织形式和多层次结构的企业联合体。从垄断组织形式的角度,企业集团可分为托拉斯、康采恩和混合联合公司。这3种形态的企业集团在形成上存在着时间的先后,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及随世界市场的开发和统一而来的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集团的演进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企业集团从无到有也取得了迅速发展。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演化与西方国家相比,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根据企业的长期投资和相对收入比重,可将我国的企业集团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Keun.L and D.hahn,1999):1)投资控股公司(pure holding Co);2)经营投资公司(business holding Co);3)经营开发公司(hybrid holding Co);4) 经营发展公司(parent holding Co)。这四种企业集团类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其中:长期投资比=母公司(集团公司本级)长期投资/母公司总资产(集团公司本级);相对收入比(即营业收入比重)=A/B,A=母公司经营性收入/集团公司总收入,B=(母公司资产-长期投资)/(集团公司总资产-集团对外长期投资)。这4种类型的公司(企业集团)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按企业集团垄断联合的范围和程度划分的集团类型,是时间纵向历程上的划分;将企业集团按其表现形式和实际运行结果划分的集团类型,则是同一时间横向截面上的分类。从时间维度上讲,当企业集团发展到最高阶段——混合联合公司时,以上4种类型的企业集团都可能出现。由于我国企业集团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有自发出现又有行政推动的结果。因此,不同类型的公司间有无组织上的优势,相互间关系及其演进规律如何,就成了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二、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
经理资本主义强调企业家精神对现代工商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经济增长依赖企业家精神,缺乏对他们的保护(对债权人和股东的过分保护)可能会损害企业家的冒险精神(FFG,2001)。美国著名的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教授(1977)指出:以管理层级制代替市场调节的多单位现代工商企业的存在,乃是现代社会的现象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完善,分工和专业化的相互促进,使得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与交换,成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对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所需的高额流量所需的协调工作,需要专业的经营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这就造成了社会对企业家阶层的客观需要。经营管理型的企业家队伍对于企业集团的稳定和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另一种类型的企业家(创业型企业家),则对社会创新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张军,2001)。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言,管理型企业家是更重要的。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多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任何行业中一线生产人员的比重都趋于下降,协调通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市场间高通过流量工作的经理人员却大量增加,并且在现代工商企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使经理人员努力工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以及分配给经理人员部分剩余索取权(如股票期权)的激励形式等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得到大发展。企业所有者(股东)日益且越来越普遍地将企业看作是一个其取得收入来源的场所,而并不是其工作的场所,即越来越多地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在规模和多元化方面越发展,其协调高额流量所需的技能也就越来越专业化,专业化技能的要求使得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具专业性和职业化。当经理变成职业经理并且越来越职业化时,企业的管理就和它的所有权分割了开来。企业的所有者也就将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和未来的计划工作交由职业经理来负责。职业经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中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职业经理的职业冲动本能(使自己服务企业的利润成长、规模扩大以及获得成功)构成了企业持续成长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企业的不断成长。现代企业的这种发展模式,钱德勒(1977)称之为经理资本主义,并指出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种历史趋势。
与经理资本主义相对的是家族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家族资本主义是指企业的创建者及其家族对企业保持直接控制的企业。家族资本主义往往集中在可通过内源融资实现持续成长的行业里面。这些行业里企业仅靠内部经营产生的资金,就可以实现企业的成长。这可能是由于该行业市场竞争不激烈,或市场规模扩张不快,或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使得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很小,因此家族及企业创始人一直能保持对企业的控制,并保持了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随着支薪经理的职业化和对经营管理技能要求的提高,企业创建人或其家族也越来越地开始聘用非本家族人员担任经理,从事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独立分布的客观状况,使得家族资本主义也朝着经理资本主义发展。当然,家族成员本身也可成为职业的、专职的高薪主管,且在家族内外人员拥有相差不多才能的情况下,家族成员更会成为经营者。金融资本主义则大多存在于依赖外部融资实现成长行业的企业当中。在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里面,为企业融通资金的金融家,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很大影响。这些金融家通过担任董事或直接派驻经理等各种方式,直接控制了企业,故而称金融资本主义。随着支薪经理的职业化,金融资本主义也日益向着经理资本主义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中,杠杆收购在公司融资领域和公司治理领域两个方面使西方国家经济发生了重大革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调整、管理权变更等行为的频繁发生,改变了一般企业对企业债务、治理机制和公司价值的看法:金融结构对公司价值有很大影响,对公司的价值创造很重要;管理层收购使经理利益和股东利益紧密结合等。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并购行为被认为能有效克服经理资本主义下,公司治理机制中广泛存在的委托——问题,通过使经理利益和所有者利益的结合使经理行为能充分符合股东的利益。这样,资本市场的发展给金融资本主义带来了新兴活力,带来了金融资本主义的复兴,称之为新金融资本主义。但是,新金融资本注意并没有改变经理资本主义的领导地位,新金融资本主义只是改进了经理型公司的治理机制。在新金融资本主义的影响下,经理的报酬开始更多地与股权的绩效相挂钩。
经理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和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也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状况提供了一项微观解释基础。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特点是法人相互持股,控制企业股权的主要是法人(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公司)。据有关方面在1990年对日本410家公司的统计,企业集团内法人之间持股的比例甚高,内部持股占总股份的30%-90%,金融机构持股占总股份的46%。日本公司间法人交叉持股的状况,使得股票流动性低。法人股东的持股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持股的目的不在于获得股票投资收益,更不在于获得波动收益,而在于加强企业间关系,增强双方间的业务合作。因此,法人持股较少投机性,即使公司经营不佳,也不轻易出售股票。日本公司的这种股份结构,使得持股人(金融家和外部法人公司)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甚为关心,持股人通常直接支配着企业的日常经营。因此,日本的资本主义较多的是金融资本主义和家族(法人)资本主义。日本这种非经理资本主义的状况,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企业面临的市场较宽时,可以生存和发展;当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日本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时,其劣势就会显现。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正是经理资本主义胜过金融资本主义和家族资本主义的表现。
三、企业集团受经理资本主义影响的演变趋势
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雇佣劳动这一日常经济现象。资本雇佣劳动的原因在于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不对称分布、资本对劳动有关经营能力信息显示的优势以及经营者对经营成果的重要影响(张维迎,1995)。相反,经理资本主义正是资本雇佣劳动这一内在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集团类型的演进,同样也必需遵循经理资本主义发展这一终极标的。因此,哪种集团类型更符合经理资本主义、更适合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集团类型组织形式的竞争中,该集团类型就会胜出。其它类型的组织形式,最终会朝着这一形式转变。下面依次就目前我国存在的4种企业集团类型与经理资本主义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投资控股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具有高长期投资比和低相对收入比重组合。这类公司集团本部自身经营业务较小,公司总部常设置有独立的控制机构,专门负责对集团整体运行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这种类型企业集团内核心企业和公司集团的领导班子是分开设置的,集团和核心企业“两套班子、两块牌子”。投资控股公司的控制机构(母公司)通过股权联系实现对集团内所属企业的控制。一般说来,所有权控制是诸多控制方式中,控制力最强的一种手段。由于总公司本级无多少经营业务,控制机构对于下属公司经营状况的关切度特别高。这种高强度的关心常常导致总公司对下属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因此,除了融资行为对企业集团影响特别巨大的行业,独立的控制机构专门集中于融资行为而较少直接控制下属经营之外,其它行业中企业集团实行这种类型的组织形式,通常和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不符,现实经济中的表现就是极有可能爆发母子公司间的冲突和危机。如同为全球饮料界两大巨头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从它们在中国投资策略的市场表现看,百事可乐由于过分强调通过股权优势实现对合资企业的更多控制,其内外关系处理和市场表现,与可口可乐相比,就大相径庭,要逊色得多。
2.经营投资公司。经营投资公司长期投资比和相对收入比重的组合特征是双高。该类型企业集团集团公司本部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这类公司同常是集团控制机构和核心企业合二为一,即总公司和核心企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企业集团的领导班子和职能机构依托于核心企业,不存在于核心企业之外的集团领导班子和职能机构。由于总公司控制机构本身兼有本级经营业务,因此总公司对下属公司会较多地关心最终投资结果,而较少直接插手所控制企业的经营。另外,经营投资公司常常出于生产性目的而建立,即核心企业为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和控制销售渠道,而向上、向下进行合并或投资参股和控股。而投资控股公司通常是防御性的,即集团公司控制不同企业是为了控制市场,压抑过度竞争,因而母公司对所属公司的干预动机也较强。可见,经营投资公司这种集团类型的发展,较好地符合了经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投资策略的成功(相比于百事可乐),从另一个方面讲,也是经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3.经营开发公司。这种类型企业集团长期投资比例和相对收入比重的组合特征是双低。出于这种矛盾组合的原因,如不考虑会计记录上的差错(即假设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排除人为干扰和有意调整记录的行为,如出于回避“对外长期投资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的法律规定等),则这种类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企业集团刚处于组建期,核心企业或总公司本级业务经营尚未正常开展。或者集团调整了经营方向,由原来投资巨大、经营回收期长的行业开始向“短、平、快”的行业、项目转移,且这些“速效”项目开始产生收益。因此,该类型的企业集团只能是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状态,随着集团经营的进展,它必定会转变,必定会向其它集团组织形式转变。
4.经营发展公司。经营发展公司营业比和投资比的组合特征是较高的相对收入比重和较低的长期投资比。该类型企业集团总公司的营业收入比重基本与投资一致。与经营投资公司相似,这类公司的集团控制机构和核心企业通常是合二为一的。经营投资公司高投资比的同时却拥有高营业比重,其原因是投资不构成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因而被投资企业的收入并不并入集团公司报表,否则就只能是投资收益不佳这样一种可能,而此种情况下,集团公司是不可能持久的。可见,经营发展公司低比重投资通常也支配着被投资公司。经营发展公司的控制班子同样由于身兼核心企业(总公司本级经营单位)的经营任务,所以通常也较少对子公司直接干预,故而也符合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经营发展公司通常还涉及多元化经营,即相关公司为了获得公司集团的品牌和声誉,通常加入某一集团,而集团也仅在有损集团整体利益时,才对加入企业实施影响和控制,这样非相关企业在经营上保持有较大独立性,不至由于规模过大而引起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控制和激励的严重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4种类型的企业集团中,经营开发公司是不稳定的,其它3种不同的集团类型都适应了不同情况下,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在企业集团相对专业化或相关多元化的情况下,即企业发展行业相对集中且关联程度较高时,采用经营投资公司的集团组织形式,将有助于获得成功。当企业集团实行多元化发展道路时,经营发展公司的集团组织形式将是较佳选择。当集团内部的资金安排和财务交往更为重要时,类似混合联合公司的投资控股公司组织形态将是必然选择。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资本积聚和多元化发展,资本流动和财务安排在集团内的重要性会上升。因此,投资控股公司是企业集团发展到大型规模化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与西方国家企业集团类型发展的历程相似。
四、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上,由于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公司治理结构。经理资本主义发展隐含的一个前提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即不存在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造成的激励等“委托——”问题。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助于经理资本主义发展。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完善,将影响经理资本主义优势的发挥。正是由于当前国内外广泛而普遍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影响了当前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进而影响了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演变。
2.市场环境。钱德勒(1977)指出,经理资本主义之所以在美国首先兴起,是由于美国市场的巨大和同质性,且发展迅速。迅速发展的、同质的、高度开放的市场,不仅促进了大量生产、集中分配和大量销售经营模式的兴起,而且促进了经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克恩和哈南(Keun.L and D.hahn,1999)在比较了中韩企业集团差异后指出,由于韩国企业集团面临的市场压力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因政府的保护国内市场对韩国企业的影响几乎不产生任何压力,伴随国际市场的扩张,韩国企业集团可以较多地实行多元化;中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压力较大,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其经营的难度要大得多,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中国企业集团更多地采用了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因此,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集团类型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
3.政策法律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直接影响了企业集团类型的选择。各国有关反垄断的相关规定,对企业长期投资的限制,行业准入的管理等等,都直接约束着企业的经营行为,直接影响了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和形态。政策法律环境因素还通过影响一国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通过影响一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和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情况,间接影响了集团类型演进和发展。
本文主要以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视角,全面探析了天职观与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主要探讨了天职观对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及兴起的影响。最先阐述了天职观的由来及发展过程,接着研究了天职观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联系,分别从精神、物质以及政治的维度进行巧妙的分析。通过以上的论述,笔者亦颇有感悟,遂就自我视角,对天职观念进行进一步解读,将文章的主旨进一步升华,由此得出结论并给予现今国内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一、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天职观”之解读
(一)“天职观”的由来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主要探讨了一个民族精神文化气质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期间的因果存在与发展脉络大致为:欧洲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其核心内容为将基督教徒对上帝的“因行称义”转变为“因信称义”,即教徒与上帝的沟通、神圣感应无须历经教阶制度和繁文缛节,只要心中有上帝的存在,信仰便自在心中;而如何获得上帝的荣耀,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赚钱,认为“个人有增加自己的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违犯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责任”;赚钱是一种美德,能力的体现,这便为天职观。天职观是新教伦理的本质内涵,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构成基础。
(二)“天职观”的发展历程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可谓是西方理性主义发展精神要素的重要转折点,其主要包括两个分支,即德国的路德宗与北欧的加尔文宗。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初期,认为职业即从事生产劳动获得财富的世俗行为它只是人体自身的事情,无所谓好坏,在道德上属中性范畴。此后,随着其宗教改革运动不断深化并抨击天主教徒对“福音书的曲解”,认为天主教徒寄幸福于来世的思想是消极、逃避的,应将履行职业劳动看作是信仰上帝的一种外部表现,提出追求现世的财富积累。诚然,这种思想的转变难能可贵,但也仅是从形式上获得教会的认可,并没有形成职业观念与资本主义精神。其后,北欧的加尔文对基督教进行了进一步改革,使其形成职业观念。加尔文宗的宗教改革究其根本为世俗禁欲主义,提出“预定论”思想,即将教徒划分为弃民与选民。认为一个人现时的成功与否,主要通过商业竞争来体现,基督教徒的社会活动完全是为了荣耀上帝。天职在道德上是善的体现,是获得上帝恩宠,成为选民的唯一手段。因此,教徒只有拼命工作,方可获得上帝恩宠进而成为“选民”。社会各阶层包括资本家、工人都将生活重心搁置到生产当中来。如此行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蓬勃、有序的发展。对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精神内涵,笔者给予充分肯定,因其将人之本性与教规教条合理结合,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用狂热的宗教信仰为资本主义商业意识提供精神支持,这种宗教领域的精神原动力从很大程度上为资本主义大发展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且加尔文所言的“禁欲主义”并非纯粹的无为,而是在合理的维度内惜时、节俭、谨慎,体现为制度化、效率化的管理,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天职观念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关联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兴业兴趣与人们在世俗经济活动上的成功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教在教义内在机理方面不同于天主教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宗教虔诚、苦修来世、禁欲主义的教规教条基础上,新教伦理却在各个维度体现了积极进取、艰苦创业、井然有序的资本主义精神它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大繁荣。究其根本,天职观念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往往不仅仅只体现在精神层面,在物质、政治维度也会有所体现。
(一)精神维度
以“天职观”为核心内容的新教伦理与以惜时、勤奋、信誉、节俭、公正为主要构成的资本主义精神在精神维度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讲也可称之为相互作用的关系。新教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导向,一种心理驱动力的支撑为资本主义的世俗经济活动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使资本主义精神得到道德认同感;而资本主义精神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所衍生出的系统、合理、体制化管理亦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运营的平稳进行。除此之外,韦伯提出,新教徒认为资本的积累是顺从上帝的意愿,而不合理地浪费挥霍,会使上帝对其恩宠丧失。
(二)物质维度
新教伦理中天职观的本质概念“以赚钱为美德”并非享受现世物质快乐,而是一种更具特殊性质的“禁欲主义”,即禁止无计划、无条理、过度的经济行为;并不是禁止经济行为,而是在理性维度内进行系统安排、井井有条、格式化管理、合理预算的经济行为。这种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不仅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合理、有说服力的道德能量和心理驱动力,在经济发展、运营管理方面也起着实际作用:严谨、理性、条理分明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经济运行、企业管理中的生产效率;合理地运用资源、精确资本投入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在现代市场经济秩序中,只要干得合法,赚钱就是职业美德和能力的结果与表现。众所周知,韦伯在世界学术范围内并不仅仅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更是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在更宏观的领域里广泛地影响着学术、社会等各个领域。正因为韦伯将各个学术领域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方能提出具有独具特色的见解。正是因为宗教改革所产生的独特的新教伦理,才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方可蓬勃发展,出现譬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各种经济概念。
(三)政治维度
天职观念在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存在的合法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个阶级,包括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本家与工人。资本所有者通过经营获取财富从而得到荣耀;工人阶级认为成为资本家理想的工人便可完成世俗活动的使命。天职观念渗入至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使剥削与被剥削合理化,变为道德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三、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关系的质疑
(一)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究竟为何
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联系,马克斯?韦伯更多的是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加以探讨的。他认为,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促成了新教诞生,新教通过“因信称义”的核心思想形成了一大批积极入世,欲通过世俗经济活动来成为上帝“选民”的新教徒,在意识形态中形成“天职观”;这种积极入世、禁欲主义的精神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变现为惜时、诚实、节俭、理性等各种美德,这些德行逐渐演化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气质,即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在观念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然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个最重要的中心点便是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我们所能接受的便是,促进资本主义真正得以发展的是工业革命、新兴技术、生产力的大发展。笔者认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来看,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发展使阶级关系不断深化,资产阶级兴起,涌现出一大批资本家。资本所有者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从事资本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为与获得更多的利润目标相适应,形成一些美德,即资本主义精神。由此,笔者认为,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并非始源于宗教改革,而是在存在、物质层面,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息息相关。
(二)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方法论的质疑
韦伯在探讨“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前因后果中,仅从“宗教”这一维度出发,将线索主题完全归结于“新教徒”,忽视了非新教徒这一主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及理性主义精神的萌芽是一脉相承的,16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也从很大程度上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一定的催化作用。深刻的文学作品、绚丽的艺术工艺、扬弃的政治观点、走在时代思想前列的哲学作品……人们开始重视生活,凸显自身的生活才智,反对消极避世、无为的生活态度。而韦伯从很大程度上将西欧资本主义这些精神完全归结于“新教徒”,归结于宗教改革,忽视了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道德、政治、艺术、客观因素对于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影响。
四、“天职观”对当代中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20世纪中后期,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进下,政府降低了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迫使大学不得不调整自身的角色职能,通过在周围环境中寻求其他的资源以降低对政府的依赖,帮助自身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国外学者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将大学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而无可避免地参与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特点的活动称为“学术资本主义”[1]。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探索大学呈现的新特点,深入了解这些特点,分析其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术资本主义——大学创业教育的孕育土壤
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知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在学科、专业和学术网络中流动的模式,成为了需要被转换成产品或服务的原材料。大学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工厂”,拥有丰富的可转让知识,市场化的活动使得这些知识在校内外有了更广泛的流动,形成了新的知识流。大学将知识以专利的方式转让,或成立公司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与服务,以此获得资本利益的过程,正是大学参与创业活动的过程。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大学不再是闭门造车的“象牙塔”,而是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将学术原则与学术资本主义精神相结合,更多的走进市场,参与市场活动,像企业一样运作,为大学师生营造创业氛围。大学教师也开始了由“学者”向“创业者”角色的转变,成为大学创业活动的先行者。笔者认为,在大学受学术资本主义影响的同时,创业教育已经出现并显示了学术资本主义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学术资本主义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组织源泉,是大学创业教育的孕育土壤。
二、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下大学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1.学术资本——大学创业教育的优势资本。学术资本指个人所具备的学识、才干、技能和资历,是由教育、知识、能力和学术经验等积淀而成的典型的文化资本[2]。创业教育是在知识和知识创新成为资本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将高校知识,技术产品进行扩展以延伸大学服务功能,利用其学术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由此看来,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的“知识资本”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资本”基础。“知识资本化”的过程改变了大学的角色,使大学与市场的对话日趋频繁,知识不再是高居于象牙塔中的“纯知识”,知识资本通过在大学和市场间的流动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新的知识流推动了大学的创业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的教育。在新的知识流网络下,知识成为大学参与创业行为的最重要资本,很多高校开始把创业教育整合到大学课程体系,提供创业专业知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把自我获得的知识视为资本资源,并积极把握机会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创业做准备。在学术资本化的过程中,大学应充分利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新知识流,敏锐地把握机会,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对知识经济价值的有效利用,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
2.教师角色转变——大学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学术资本主义不再以传统的学术逻辑为根基,而是以市场逻辑为依据全面衡量、要求和评价大学和大学教师。这就要求身处其中的大学教师开始由“学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学术成为了其创业资本,通过专利成果的转让和企业任职等方式参与创业活动。这一角色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大学创业教育,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帮助学生参与其学术成果的创造和转让过程,使学生深入体会学术创业过程。(2)为创业教育提供外部信息网络支持。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下的大学教师很多在企业担任顾问等职位,对于市场化的参与更丰富,对于市场导向的把握也更准确,这对于高校学术的创业指导更能提出实际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外部信息网络。(3)有利于增加校企合作机会,营造大学创业氛围。对教师而言,大学不止是单纯的学术组织,也是创业的营利性机构,高校可以通过校办企业聘请大学教师,为教师开展校企项目,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和环境。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师的身份转换,高校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科研人员这一创业先行者身份及其所持有的学术资本,在继承大学学术自由与自治的传统上,致力于学术发展,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支持和师资力量。
3.组织多样化——大学创业教育的组织保障。组织的多样化主要是从大学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两个方面阐述。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大学与市场的界限日趋模糊,大学越来越像是一个混合的、复杂的经济组织。为协调大学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促进师生的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纷纷建立了相应的间隙组织,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创业教育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企业孵化器等组织机构在大学应运而生,对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创业教育中心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全过程提供咨询和服务;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高校师生的专利和许可方面的事务管理;技术转移中心帮助师生有效地把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企业孵化器为还是雏形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从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3]。另一方面,作为学术资本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外中介组织则通过协调大学、非营利部门和私有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大学创业教育构建了完善的社会网络,建立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协作互动机制,促进了知识生产和应用,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例如基金会等机构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助大学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开发创业教育课程,推动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社会上一些中小企业也参与到大学创业教育,为有创业需要和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人咨询,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三、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下大学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1.学术传统的坚守。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这与学术资本主义中追求学术资本化、利益化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却对追求学术自由的大学传统提出了挑战。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大学不能一味以追求资本而进行创业教育,更要学术自守。大学的永恒使命是创造纯粹知识,追求公共性利益而非私人收益。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要认清自身定位,将有限的资源用在为核心使命服务的行动上,坚守高等教育的底线,遵循大学自身发展逻辑,超越公司文化中的大学,走进知识社会中的大学,而不要成为企业化的大学。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下,大学重要的是接纳学术资本化作为一种趋势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优势,确定“学术”与“资本”的界限,不能一味追求资本利益。要秉承“应用研究不能代替基础研究,职业训练不能代替通识教育,科学专利不能代替公共传播”[4]的信念,对学生进行超越经济价值的创业教育。
2.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要完成创业教育内容,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就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这也是保证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参与学术资本主义的教师是大学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并没有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一方面,这些教师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活动实践参与创业教育,缺乏充实完善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体系,在学校层面,创业教育课程还未纳入到全体教师的培养规划中,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和创业教育知识的培养是大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下,应用学科比基础学科更多的参与到市场,为创业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大学教师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在创业教育中融合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加强学科对话,交流创业教育经验,是大学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另一挑战。
3.校内外组织协调管理,避免“企业化”倾向。在学术资本主义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化的市场活动,大学内外部出现了协调各部门的间隙组织和中介组织,大学变成了日益复杂的经济体,其管理也开始呈现行政化和企业化特点。这要求参与市场管理的高校职能部门引进校外专业管理人才并提升其相应的管理能力,以期能促进各组织的合作与发展。同时,大学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其教育使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认清大学和企业界之间的界限,根据大学自身发展规律组织各部门关系,避免成为一味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大学,从而保证大学创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学术资本主义这一现象或浪潮已经不可避免的对高校,教师、学生,甚至整个学术界造成舆论影响,某种程度上,学术资本主义为大学创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学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学术资本主义为创业教育提供的学术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大学如何在坚守传统大学理念的同时,适应自身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角色转变,规避资本化的利益导向,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协调各组织部门关系,实现创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大学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