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温室效应的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室效应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室效应的表现

第1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电力营销 电价管理 职能电表

中图分类号:D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115-01

引言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用户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办电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智能电网开始建立并推广,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国对智能电网的建设投入了重大的精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在电价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1.1 电力营销工作现状分析

(1)基于行业分类的电价管理模式。在采用传统的电表计量模式下,电力企业往往根据行业进行电价管理,主要包括商业用电、工业供电、农业用电和家庭用电等。其中,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的征收是电力销售的重要赢利点。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的电价相对高于家庭用电,而工商企业的用电量较大,进而用电成本也较高,因此,工商企业的窃电现象频繁发生。(2)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在传统电表计费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用电家庭的需要和收费理念,电力企业退出了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阶梯式电价管理模式是根据用户的用电量来实行不同的登记计费电价,面向对象主要是家庭用户,其本质是由相对比较富裕的家庭分担较高的用电成本。通常情况下,用户的用电量越大,征收的电价相应就越高。然而,不同地区的阶梯电价政策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用户会对电价政策进行比较,进而出现电价政策攀比的现象,不利于全国各地电价政策的实施。(3)电价听证与电价系统公信力的管理。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报价的公信力,我国实行了电价听证制度。电价听证制度是电力企业报价过程中必须经过的法定流程,只有在专家和用户代表对电力企业提出的电价均持同意意见的情况下,电价方可实施。然而,即使电力企业通过了电价听证,用户仍会对电价的增涨感到不满。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为电力企业增加了成本,进而电价政策又为电力企业征收电费带来了难度,在内部成本和外部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日益艰难。

2.智能电表的发展现状

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是用电采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其中的全费控功能是全国用电网采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程难点。随着用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变以往陈旧的人工抄表方式迫在眉睫,建设远程抄表自动化系统取代人工抄表,从根本上解决抄表不到位,误抄,漏抄等现象以及抄表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统计数据慢,报告周期时间长等缺点,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现阶段各个企业均在利用这种技术手段,大面积改装智能电表,实现了用户由原来的先用电,在缴费,到现在的先缴费,后用的使用模式,大大提高了用电智能化,科学化的手段,为家庭以及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3.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市场观念淡薄。电力营销不仅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实现电力企业功能和特征的途径。但是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我国处于垄断经营的状态,电力行业供不应求的用电需要,大大降低了电力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电力工作人员对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意识还比较薄弱。部分企业尽管认识到电力营销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电力企业没有很好的掌握电力营销市场的消费观念,电力用电潜力和营销心理分析匮乏,无法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营销方式,最终形成了极具矛盾的电力市场。(2)电价机制需要完善。价格作为市场经济中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杠杆之一,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管理工作的不够完善,电力企业的电价定价机制还有待提高,缺乏市场调节。并且大多供电企业都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电力定价机制,也部以市场为基准,这些都是成为影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消极因素。(3)电费收缴制度灵活性偏低。电力缴费是电力营销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电费收缴制度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满意程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目前,电力企业的电费收缴制度普遍是机械化的方式,一旦用户出现欠费情况,供电企业通常采用断电的方式,提醒和催促用户缴纳电费。尽管采用断电的手段对于恶意欠费的家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暂时性欠费的企业和用户来讲,则是严重的打击。因此,根据企业和用户的历史缴费记录,采取灵活的缴费制度能够为用电企业,用电用户和供电企业创造共赢的机会。

4.智能电表在电价管理方面的优势

(1)双面通信。智能电表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能够实现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双向通信。通过及时,准确的双向通信,为电力企业赢得更好的效益。一方面,电气企业能够高效的实现电力数据的分析和传输,不仅能够避免传统人工抄表带来的误差,而且还可以动态监控其工作情况,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和用电规律。另一方面,智能用电表能够实时展示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在电费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及时通知和提醒用户缴纳电费。因此,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财政情况,用电需要以及电价政策,合理的调整用电方案和用电习惯。实现透明化的消费。(2)分时电价管理。智能电表支持分时的电价管理,供电企业可以截取任意时间段的电价进行特殊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家庭用电的高峰期集中在下午八点到晚上十二点,而这段时间则是工业用电的低谷,因此,众多家庭用户用电能够享受到用电的实时政策,获得一定的优惠。另外,对于自动化生产的工业企业而言,由于自动化生产主要依赖于机器工作,对人力的需要较少。所以,此类企业更倾向于在用电低谷期进行工作,智能电网的分时电价管理功能倍受用户和企业的关注,是相比传统电表的一个重要优势。(3)扩展了服务空间。电能计算经历了人工抄表、自动抄表的阶段,其中人工抄表是一家一户独立计量,电力公司采用人工作业方式,采集电能表记录用户用电数据。是为了用户提供用电结算信息,同时利用人工录入或手持续终端导入数据的形式,为电力公司自身的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这种数据采集方式在我国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工作深入,以及智能电表的应用,我国电价管理正在迈入高级计量体系统新阶段,通过被管理表和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上级主站。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结算信息,还提高了电力公司人员工作的效率,深化了管理。同时电力公司还将提供可视化,互动化的手段,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化的免费或增值服务。指导用户合理用电,安全用电,降低电力消耗,节能减排。允许用户定制电力,运用电力市场的机制,自由购买电力等。极大的提高了电力公司的服务水平。为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带来的有利的影响。

第2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对话单 地理课堂教学 对话教学

现行地理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校推出对话单教学模式,在编制对话单中,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对话单的编制要贯穿三个学习过程

1.课前对话

课前对话,以“激发兴趣,引导学习”为目的,以发现学生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预习本课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设疑和质疑。

课前对话,从具体内容入手,使内容问题化,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注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知识的冲突,引导学生发现或创设情境,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有所思。编写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把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转化为练习(如填空或选择练习),把基础知识点转化为练习,把新旧知识转化为练习,通过做练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完成练习,解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课堂对话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培养地理素养的主阵地。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主要有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几种形式,师生通过各种对话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如通过生本、师生对话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通过生生对话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自我对话、感悟,提升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3.课后对话

巩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兴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内容:(1)巩固重点知识(复习类作业)。(2)突出知识运用(迁移类作业)。(3)引导学生自学(预习类作业)。

二、地理对话单的编制要采用四种对话形式

1.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主要指学生与文本资料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是获得文本知识的主要来源。但长期以来,我们关注文本、崇拜文本,把文本奉若神明,认为文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阅读不是读者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空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建力填补。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到,读者阅读文本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即一个对话的过程。因而,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应该是一次次对话的过程。

生本对话是学生获得文本信息的主要渠道,教师编制对话单时要明确学生生本对话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明确对话任务,提高对话的实效性。生本对话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地理问题的结论,总结地理事物、现象的相关特点、规律;(2)对相关地理问题的见解;(3)构建地理知识体系;(4)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等。

2.生生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换思想、彼此借鉴、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善于跟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经验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关系。在对话单中可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对话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积极的旁观者(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师生对话

地理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之间基于语言交流基础上的双方精神世界的相互敞开与接纳,是知识与经验系统的相遇与协商,是地理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是由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创造性地理课堂活动。因此,强化地理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让师生对话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编制对话单时留有一定空间,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和空间,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部分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获得,部分知识可以合作获得,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点拨、归纳和讲解后获得。

4.自我对话

在对话单的最后安排学生自我对话,即学习反思,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思考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通过自我对话进一步思考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课堂学习效果,寻找课堂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惑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地理对话单的编制要落实三个教学目标

1.用对话单教学增强高中地理课的魅力

对话单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求知的方法,探索地理现象的成因,总结地理规律,理解人与地的关系。既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又增强高中地理课的魅力。

2.用对话单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学生虽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是他们都有独立意识。他们喜欢接受教师的传授,更喜欢自我体验。因此,用对话单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验证知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3.用对话单教学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决策者,地理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决策思维、决策方向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能力,因此现代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振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那么它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取向有什么区别呢?对于连续性文本,即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课文中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比中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两者阅读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连续性文本,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用什么来达成这个要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检测或监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手段是考试。一句话,为了阅读而学习。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就有了我们国际阅读PISA测试,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到“非线型文本阅读”,应是有其背景的:学习要紧跟信息时代和国际潮流,希望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与课标中对语文课程定性相吻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什么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呢?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实施阅读行动呢?笔者尝试举例来说明(选取样文为例)。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问题一: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什么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二: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问题三: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德结论之处,并说明理由。【能够指出两幅图中,有哪一部分的曲线不是同时上升或下降,并作解释。】

问题四:小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即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则认为他的结论太草率。她说:“在接受这个结论之前,你必须确定在大气层内其他会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维持不变。”请写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个因素。【能够写出一个因素,该因素与太阳发出的能量或辐射有关。】

从这个材料实例中,我们可以厘清以下两点认识:

1.为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随着时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学生阅读的目的不同:在学校,学生为学习知识而阅读,在生活或工作中,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上例中,“温室效应”的文本属于多重文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以图为主,学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或原因,了解温室效应的常识。文本中的主人“小德”就是为了研究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去学习了解,查阅资料,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研究、解释。这样的阅读材料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阅读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表现在阅读取向上,为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或图表的理解和反应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主要的任务要求: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阅读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即怎样去证明、维护自己的观点。因此,它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并通过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使知识能以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

在我们小学阶段,面对当前的文选型教材,以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主,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呢?依据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尝试性建议:

1.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我们的课文,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也可以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再“帮”作者配上自己喜爱的插图,或在书上已有的插图旁边,依据自己的体会对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等等。如《将相和》一文中的插图:

看过这幅图,可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并想象故事内容,根据图中可知的信息,让学生想象描述故事的内容。

2.关注课外的广告图标。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讨论。如:

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

。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什么?“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75%价格”说明这套书

,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

3.整合学科图表材料。语文教学中可适当地引进其他学科中图表材料,让学生阅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第4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灾难片;类型电影;艺术手段

一 灾难片的类型

美国的灾难片大致有这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历史的再现,这种类型是以过去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创作的灾难片。例如《泰坦尼克号》就是以真实的灾难性故事改编创作的电影。影片讲述了1912年,号称“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其处女航的时候,不幸触礁冰山,永远地沉没在太平洋。这类影片再现真实的可怕情景,回顾令人恐惧的历史。

第二种是幻想的自然灾害,这类是立足于事实科学依据,幻想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难。把人类对不断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的假想,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态环境遭到大量破坏,人类的自我反思也成为灾难片的一个创作源泉。电影《后天》就是一部幻想未来自然灾害的代表性作品。以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为依据,预想未来的灾难性后果。

第三种是幻想人为造成的灾难,这类电影是由人类的失误或是有意制造的混乱造成的大规模恐慌。例如著名的灾难电影――《摩天大楼失火记》,讲述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晚会在摩天大楼的顶层举行,而唯利是图的建筑商人为了谋取利益不顾大楼的安全,采用劣质的电线,导致大楼电线因超负荷短路而引起火灾。

二 灾难片的景观塑造

灾难片通常以灾难性场景为欣赏对象,以大规模的死亡或恐慌为创作题材,在大荧幕上呈现大规模的灾难过程的艺术作品。作为典型的商业片类型,好莱坞的灾难电影把各种高超的特技元素融入电影当中,借助新的科技成果,展示了科技发展的独特魅力,也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

灾难性景观的表现效果是灾难片的一大艺术特色,壮观逼真的画面和音乐带给观众一场丰盛的感官盛宴。这也是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一大观赏吸引力。灾难片中的灾难性景观是通过电影艺术家的想象,营造出某种具有美感的虚拟世界。它把可怕的灾难过程巧妙地转换成了欣赏对象,运用电影语言的特征展现灾难到来的场景和人们心理活动的变化,达到了强烈地艺术效果,成为电影创作的一大艺术表现题材。

灾难电影《后天》得到高度的评价,要归功于其大量惊心动魄的灾难奇观。影片由始至终都大篇幅地运用大规模惊心动魄的画面,也是影片的叙事动力所在。影片的开头就展现了完美的艺术手法,一个长镜头从海面的冰块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再到连绵不绝的冰川上面,由俯视到平视到仰视,再到俯视的视觉角度来换,把光滑的海平面、斑驳的冰块,与冰面相接的天空,被阳光染成各种颜色的云彩,广阔的冰川都尽收眼底,这无疑是一场丰富的视觉享受。长镜头把精心设置的景别、色彩、光影、构图的变化以流畅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为影片赋予了意义。在观赏这神奇的南极洲的同时,给人一种大自然广阔神秘,却又让人心生畏惧的感觉。在冰架崩落时,镜头随着冰架裂开的地方延生到远方,一个巨大的裂痕在宽广的冰面上,如同大自然身上的一道深深的伤痕。

在龙卷风来临时,当清洁工从黑暗的大楼里,打开那扇透着光的门时,门外的场面彻底让他惊呆了。门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整栋大楼已经被龙卷风侵蚀得残垣断壁,镜头由近及远,这座城市已经狼狈不堪,如同一片废墟,而庞大的龙卷风像一个精力旺盛的怪兽一般,还在不断地吞噬着洛杉矶。画面中的大楼、龙卷风、天空中都处理成一片灰色调,给人一种压抑、不安的感觉。

另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是在海啸来临时,镜头以自由女神像为中心,三百六十度旋转,只见奔腾不惜的海水向曼哈顿迅速涌去,天空不停地电闪雷鸣。整个画面一片阴冷的蓝色调,海水像一条巨龙一般无情地吞噬着整座城市,人们的恐慌裸的展现。配以急促有力的音乐,让人随之紧张起来,把情节推向。

三 灾难片的叙事特征

(一)对立冲突的叙事模式

灾难电影与类型电影惯例一致的是,对立冲突在电影叙事中的主导地位。灾难片通常是以人与自然或人与科技的矛盾为主要叙事动力。在《后天》中,整个故事是以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叙事的。由温室效应引起的海啸、龙卷风、暴风雪等对人们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与人们的自我救赎之间的矛盾是影片叙事动力。这个矛盾冲突也贯穿影片的始终,这也是灾难片的基本叙事模式。由于灾难片的重点通常在灾难性景观的观赏上,灾难电影的叙事通常都有一定的惯例模式。矛盾也由小到大,把影片推向,最终得到缓和或解决。

除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之外,科学家杰克与副总统之间的矛盾也是影片中重要的戏剧冲突。灾难到来之前,科学家杰克就发表了温室效应即将带来灾难的演说,但副总统却毫不关心,注意力只在经济利益上。他们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灾难到来时的恐慌的情绪,在毫无准备下,龙卷风的袭击,气温急剧下降,增强了影片的叙事张力。

(二)开头与结尾的隐喻和象征

第5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可卡因和其他一些药物的上瘾是由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神经元可塑性的改变引起的。

这项对老鼠的实验提示,腹侧被盖区也许还与药物相关记忆的形成有关。在实验中,反复给予可卡因增强了对老鼠多巴胺神经元的长时效果,这是一种把神经元联系在一起成为更稳固连接的记忆形式。似乎是可卡因诱导了可抑制多巴胺神经元的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减少,从而产生长时增强效果。这些改变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抗癫痫药物乙烯基-GABA能在临床试验中对可卡因上瘾进行治疗。

摘自《自然》2005年10月13日

冰河周期与温室效应

在更新世中期,冰河周期的特征长度从41,000年变成了100,000 年。对于导致这个变化的原因和高、低纬度的作用各自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众说纷纭。

美国加州大学的伊利扎尔德和李重构了130万年前到450,000 年前这段时期的赤道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温度。在更新世中期的变化中,表层海水温度波动的周期性从41,000 年转变为100,000 年,并且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热带的表层海水温度的改变发生在冰面体积的改变之前。他们的推断是,大气的温室效应是这个时期气候周期改变的原因。

摘自《科学》

2005年10月14日

睡得好,吃辣椒

如果你想要睡得更好,请吃辣椒。辣椒不仅将使你睡得更熟,而且第二天还将感觉思维更敏捷。

在4个星期的时间里,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戴维斯和他的研究小组给25个受试者安排的饮食中每天含有30克剁碎的辣椒。这些志愿者上床2小时后睡着,平均时间比在此之前的4个星期时少20分钟而那时他们的饮食中没有辣椒。他们在睡眠中较少觉醒,而且看起来睡得更熟。这是戴维斯上星期在冲浪者的天堂昆士兰召开的澳洲人睡眠协会会议上报告的。第二天,被试者还报告说感觉思维更敏锐,而且表现得更活跃。研究人员还调查了是辣椒里的哪种成分对睡眠产生影响。

摘自《新科学家》

2005年10月15日

寻访三地寿星

长寿而健康的生活不是偶然的,它从好的基因开始,而且还取决于好的习惯。

据专家说,如果你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将很可能多活10年。近年来,由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部分资助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意大利的撒丁岛,一个人口学家小组发现,一个山村的居民达到100岁的比例惊人的高。在日本的冲绳岛,另一组人口学家调查了地球上最长寿的人群之一。此外在加利福尼亚的洛马林达,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组堪称是美国的长寿寿星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友。

这三个地方的居民拥有很高比率的百岁老人,而且只患部分其他发达国家致人死命的疾病。他们的一生过得更健康。总之,他们提供了三套可供效仿的“最佳习惯”。

第6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resour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 character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points out tha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space is a new kind of resource and gives the specific elaboration on allo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space.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使用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emission space;alloc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246-02

0引言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首,而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气候变暖的根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而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具有了实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京都议定书》还允许工业发达国家改善森林管理增加森林碳汇,部分抵消其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1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安全利用

1989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H・Daly)将资源利用最低安全标准归纳为三条:“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社会使用可再生性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晶的开发速度”。从全球角度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利用应该遵循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判断二氧化碳空间利用的安全性应该首先确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允许值,这个允许值不能够使温室效应继续增强。

假设:现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允许值≤1,则是安全的。反之,则进入不安全状态。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安全利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协调行动。《京都议定书》的实质就是为了能够合理、公平的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要做到合理,一方面涉及到排放空间合理分配问题(具体表现为各国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还应努力避免二氧化碳的“恶意转移”。发达国家为了完成减排义务,通过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而将一些高耗能、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基础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需要这样的基础产业来完成其工业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经济利益的互补,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项目的时候也要考虑本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所有国家都应该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注意发达国家碳排放的“恶意转移”。

2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原则

①人权原则。良好的生态和空气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力,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具有的这种发展权利应该是平等的。从这一基本人权出发,二氧化碳排放权应该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配,人口多的国家应该具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现在国际公约谈判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谈判中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在制定国内有关政策的时候,也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②历史性原则。人权原则从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人人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但是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的工业生产向大气已经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从历史角度讲,美国等发达资本土义国家,经过将近200年的工业化运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此期间这些国家消耗了大量能源,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可以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当今世界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从历史角度讲由于技术落后、生产落后、经济落后,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很少,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必须考虑历史的田素。大量研究和数据说明,工业发达同家应该对温室效应的产生负有主要责任,这个后果现在让全世界所有的人来平均承担,显然也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的公民在继承他们的先人留下的财富的时候,也应该为他们的先人对环境的破坏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在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问题上,对于历史性原则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人权原则得到切实执行的有力保证。③公平原则。公平要考虑历史、现状和未来,也就是说公平要体现历史公平、代际公平并以此决定现状的公平(代内公平)。

西方学者提出代际公平可以简单而又广义地叙述如下:假定当前决策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应该在各代人之间就上述后果进行公平的分配。为了做到代际公平,必须遵循"代际多数规则",即当某项决策涉及到若干代人的利益时,应该由这若干代人中的多数来作出决策。但是在实际决策时,尚未出世的子孙后代是没有发言权的。正因为如此,代际公平原则希望这一原则能够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不取决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特定决策的伦理标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是涉及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在这一资源的利益和分配过程中,代际公平原则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负责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历史公平和代际公平决定了如何处理现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应对温室效应、气候变暖这一全球性生态问题面前,世界各国所持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但是所负的责任在度上、量上都应该有所区别,起码在一定时间内,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要微到"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是当代社会就气候温度进行国际谈判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国际社会能够取得共识和采取共同行动的基础。

3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机制

既然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是稀缺性资源,就必须要进行分配,如果不分配,就会产生挥霍性浪费,从而导致这种资源越来越短缺。

第7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灾难电影《超强台风》 《后天》 比较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03

从汶川地震、冰冻灾害,到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这些震惊全国的灾难正日渐唤起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警惕意识。其实电影人在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些灾难,并日渐创作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灾难电影。它大多是以真实海难、空难、自然灾害为素材,用一种科幻假想中的危机或灾难编织故事。《电影艺术词典》里是这样定义灾难片的:“以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为题材的故事片。其特点是表现人处于极为异常状态下的恐慌心理,以及灾难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并通过特技摄影造成感官刺激和惊悚效果。”[1]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其在电影形态、叙事手段等方面各有侧重,即使同种类型、同种题材的影片,双方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因此,本文选取同为灾难电影的《超强台风》和《后天》来具体阐述。

一、中西电影手法在灾难中的碰撞

1.1 电影形态的差异――真实演绎与科幻想象

中国惯于以人民亲身经历的灾难为蓝本,将人们在抗灾救灾的实践作为表现重点,拍摄了一系列写实性质的“灾难电影”。例如《惊涛骇浪》、《隔离日》、《非典人生》、《极地营救》等。但这些电影以刻画人物为重点,淡化了对灾难场景的再现,故而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电影。

回顾中国的灾难电影,2008年上映的《超强台风》应算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电影。影片使用了大量数字特技和特效镜头,形象逼真地展现了台风疯狂、洪水肆虐的场面。较之之前的“灾难电影”,《超强台风》将灾难来临时的恐怖、紧张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自这部电影开始,中国的灾难电影已初步具有灾难之态势,并逐渐向西方好莱坞灾难电影靠拢。影片以2006年8月10日17级超级台风“桑美”在浙江温州登陆的真实事件为素材,表现了当地在短时间内组织实施百万人员大转移、把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的艰难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抗台斗争的全貌。因具有真实的故事背景,故属于现实灾难片。

相比之下,欧美的灾难电影题材广泛,风格大胆夸张,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加之欧美电影具备高超的数字化技术和拍摄手段,因此欧美灾难电影在形态上以科幻想象为主,所拍摄的电影也以科幻灾难片居多。例如:参照真实自然灾害的《龙卷风》、《完美风暴》,夸大自然灾害的《后天》、《2012 》,以及植入悬疑恐怖元素、充满幻想色彩的《彗星撞地球》、《生化危机》等影片。题材范围由地球到宇宙、从自然现象到生物病毒无所不包。

《后天》自2004年上映后便成为了西方灾难电影的经典巨作。影片科幻而逼真,运用380个特效镜头,真实地展现了由于温室效应,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被冰雪瞬间吞噬的画面。将惊悚、恐怖、紧张三大灾难因素齐聚一堂。通过大胆想象,向人们展现了下着巨型冰雹的东京街头,飓风横扫的夏威夷以及被冰雪瞬间覆盖的纽约市区,令人们陷入无边的恐怖之中而无法自拔。

1.2 影片的叙事手段――以“小”见“大”与“大”中见“小”

不同的电影主题思想决定了电影制作人采取何种叙事手段来讲述故事。衬托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叙事手法之一。或以小衬大,通过小人物的行动彰显大主题;或以大托小,在一个大的故事背景下突出典型人物,进而提炼主题。

《超强台风》虽然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灾难大片,但仍摆脱不了中国主流意识的操控。中国灾难电影在主流文化氛围中始终体现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正面地进行故事创作和灾难形态表达,演绎正统剧情和最终战胜灾难的必然结局。[2]

中国主旋律电影最擅长的叙事手段就是以“小”见“大”。影片通过塑造群像化的小人物来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这一大主题。故事将主要人物锁定在受灾城市的许市长和气象专家陈老师身上,同时也不乏普通市民――小镇长、被困于孤岛的护士、产妇和她的丈夫、渔民、小偷等形形的人物形象,给人以真实饱满之感。通过对这些小人物在灾难中被感化、舍己救人的描绘,旨在突出灾难的真实与恐怖及全民众志成城抗击灾害的决心和魄力这一大的主题。

《后天》将灾难发生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地球,希望唤起全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故事发生在一个广阔的大背景下,镜头由一望无垠的南极推向日本东京,再到美国夏威夷、曼哈顿、纽约等各个城市,最后对准被冰雪包围的图书馆;人物从东京市民到美国各地市民,再到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最后将主要人物形象锁定在了平凡而又极具代表性的一家三口身上:见证灾难的气象专家父亲、坚守岗位的医生母亲和身处灾难围困的学生儿子。通过分别对他们三人行动的表现,展示了灾难发生的全貌,突出了灾难中的人间真情。这种在大背景下侧重雕琢几个精英人物对抗灾难的叙事手段使主题的突出更有力度。

二、中西电影思想主题通过灾难产生共鸣

尽管中西电影由于受到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电影形态和叙事风貌,但在主题思想上却殊途同归,通过灾难产生共鸣。

2.1灾难电影唤醒人们的灾难意识

灾难片的成功实质上是由电影唤起人们的灾难意识。灾难片通过灾难到来唤起人们恐惧紧张的心理,并随着灾难的解除而感受释放,使观众获得自我思考和安全承诺。灾难影片中无法预期而又难以战胜的巨大灾难,强势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使其无路可退,从而催生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心理成熟。无论是《超强台风》中的台风、洪水,还是《后天》由温室效应带来的连锁自然灾难――龙卷风、冰雹、海啸、洪水、冰冻,恐怖的灾难就这样不可抵抗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不得不让人们警钟大奏,灾难意识无形之中出现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

2.2灾难电影具有教育意义: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

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自然规律、恣意妄为的惩罚。灾难电影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不是通过纯粹的说教,而是让观众通过电影银幕体验巨大的灾难冲击力,亲历灾难来临时的恐惧感,让观众自己观察影片人物在遭受灾难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变化。电影以这种极端的手法催人警醒,启发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超强台风》中的台风“蓝鲸”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后天》中人类将陷入第二次冰河时代的危机是由于温室效应造成的。可以说,两场灾难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的恣意妄为以人类生命和文明的消失为代价。电影的主题透过灾难产生共鸣――我们要善待自然。

第8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温室效应;海水盐度;陆地自然带;化石燃料;地球年龄;自然环境整体性

一、温室效应

问题1: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中,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刻意回避了与温室效应相关的内容。为什么?据《辞海》“大气保温效应”词条介绍,大气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透入大气低层,并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大气层的作用。因可使大气温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故称大气保温效应。20世纪初期前,人们曾误认为玻璃温室(不经人工加热的花房)保温机制与大气保温机制相同,因而将它称为“温室效应”。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伍德(RobertWilliamsWood)分别用岩盐(对长短波辐射都透明,不会截留长波辐射)和玻璃(有透过短波辐射而截留长波辐射的能力)做成温室(花房)试验,结果两个温室内的温度一样高。这表明温室的保温作用,主要不是它是否阻截或吸收长波辐射,而是玻璃或岩盐壁阻止室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据研究,这种阻止空气在室内外热交换作用,比大气保温气体吸收长波辐射致暖作用大3~4倍[1]。综上所述,温室效应与大气保温效应的意义并不相同,请地理老师们在教学中加以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二、海水盐度

问题2: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前半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后半句话该如何解释呢?需要注意的是,该段正文阐述的是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高纬度海区表层海水的盐度偏低,与该海区结冰、融冰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海水结冰,主要是纯水的冻结,会将盐分大部排出冰外[2]。海冰密度比海水小,它总是浮在海面上,融冰过程可稀释表层海水盐度。问题3:从本节教材中的“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看出,60°N比60°S处的盐度低,而从“大西洋表面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看出,60°N比60°S处的盐度高。两幅图的表达完全相反,是不是图像绘制有误?为什么?教材中的两幅图没有问题,均参照《海洋科学导论》中的相关图像绘制。第一,需要注意的是,两幅图表示的空间尺度不一样,“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是针对全球海洋各纬度的平均状况而言的,而“大西洋表面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是针对大西洋各纬度的平均状况而言的。第二,大西洋东北部盐度较高,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挟带高盐水输送的结果。第三,全球海洋的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就平均盐度而言,北大西洋最高,南大西洋、南太平洋次之,北太平洋最低。其形成原因是:大西洋沿岸无高大山脉,北大西洋蒸发的水汽经东北信风带入北太平洋释放于巴拿马湾一带;南太平洋东海岸的安第斯山脉,使由南太平洋西风带所挟带的大量水汽上升凝结,释放于太平洋东部的智利沿岸;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的干燥气流,则加强了南大西洋的蒸发作用[3]。

三、陆地自然带

问题4: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及新西兰南、北二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湘教版教材中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这些地区的自然带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什么?澳大利亚东部湿润山地地区是该国主要森林分布区,北部为热带雨林,南部为亚热带潮湿森林。从海岸到海拔1000~1200米的东坡布满森林,山脉西坡降水较少,林地稀疏。山地上部生长的树木较矮小,海拔1600~1900米的地段,森林变为曲树群落和矮生灌丛。塔斯马尼亚岛主要是森林植被,以常绿树种占优势,特别是喜湿的桉树和常绿栎树。新西兰北岛北部为亚热带森林,由一些松、棕榈、月桂树等组成;北岛西部丘陵地和南岛山地西坡是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区,是由红松、黑松等针叶树和假山毛榉等树组成的温带混交林。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新西兰森林面积广大,占全境土地面积的2/3。由于大量砍伐,很多林地辟为牧场,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由于人类活动,新西兰的自然植被已有很大改变。北岛中部和南岛一些地方多人造林,人工牧场和草地主要集中在北岛[4]。上述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发育的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不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从非地带性因素进行分析。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的特征,是在纬度位置与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气压和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冬季并不寒冷,7月份,除东南部山区在0℃以下外,纬度最高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中部为8℃,其他地区均高于8℃。因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森林冬季不落叶,发育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新西兰地处34°S~47°S,冬季并不寒冷,7月均温北部为11℃,南部为5℃,山区为-2℃,再加上上面所说的新西兰的自然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有很大改变,因而,地图将新西兰大部分地区划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只在纬度较高的南岛划出两小片区域,分别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因:纬度较高,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和温带草原带(原因:地处背风坡,受燥热的焚风影响)。

四、化石燃料

问题5:“化石燃料”是一个常用术语,但仔细推敲,真害怕学生提问啊,难道说这些燃料是由化石演变而形成的,应该怎么向学生解释这个术语呢?我们应该从“化石”的原义来理解这个术语,“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原义是“掘出物”,代表所有从地下或地表掘出的东西。从其原义来解释,逻辑上说得通,就不用害怕学生提问了。又如,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了解“气候”一词的原义,教学时就可以准确把握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的“地球形状与气候”的编写思路,否则,就有可能将知识盲目加深,将高中地理知识下放到初中阶段来讲解。从这个术语切入,建议扼要讲点学科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的课堂更富哲理性。人类对化石本质的认识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之前,人们对化石形成的原因以及化石的涵义争论不休。随着博物学的发展,生物形成的化石与其他类型的掘出物之间的区别愈来愈明显。直到19世纪初,“化石”一词才被限于代表古生物的遗体及其活动的遗迹。“化石”概念的嬗变,反映了早期古生物学在概念方面的一大进步。地层层序这一概念与人类对时间和地球历史的认识紧密相连。地层的排列顺序反映岩石形成的时间顺序,为地层中的化石材料提供了“时间矢量”,化石进而为重建地球史和生物进化提供了时间尺度。对化石与地层层序的认识,必然涉及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质时代的更替,即生物的进化。在神创论统治西方学术思想的漫长岁月中,进化概念的发展和传播更是扣人心弦。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诞生,使化石和进化这两个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古生物学带来理论框架的革新。进化的概念使古生物学不再限于对化石的描述与比较,也不再仅仅作为确定地层年代的工具。古生物学从此获得自身发展的独立使命,成为20世纪兴起的进化生物学的重要支柱[5]。

五、地球年龄

问题6: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推算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有学生问过这个问题,被我敷衍过去了。为什么教材的表述要强调一个“约”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学科思想史的角度来阐释。20世纪中叶,哈勃(E.P.Hubble)根据对宇宙的观测,提出宇宙年龄的问题。哈勃计算的宇宙年龄约为20亿年,但当时一批地质学家都声称地球年龄为30亿~4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年龄老于宇宙年龄。这样,地质学家与天文学家之间的争论也就不可避免。这一争论直到1956年克莱尔帕特森(ClairePatterson)通过陨石的Pb-Pb等时线法测定了后来得到公认的45.5亿年的地球年龄而告结束。帕特森的工作是建立在地球与陨石有一致的年龄的基础之上的[6]。然而,关于地球年龄的讨论仍然没有结束。这一讨论集中在当年帕特森“地球年龄”的假设前提上,人们置疑陨石年龄是否等于地球年龄。很显然,帕特森的“地球年龄”是一个间接年龄。随着同位素测试精度的提高,以及陨石年代学的大量研究,重新怀疑帕特森的“地球年龄”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讨论地球形成的精确年龄,直接涉及对地球成因的认识以及地球的演化模型,否则,地球系统科学,尤其是当代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对地球化学演化的任何讨论,都将建立在一个极不稳固的基础之上[7]。

六、外星文明

问题7: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阅读栏目“探索宇宙中的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学生对诸如此类问题饶有兴趣,能否谈谈这句话背后的相关知识?在银河系中存在多少个具有文明的星球?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于1961年提出一个公式,以一连串的可能性的乘积来计算银河系中现存的能够进行星际通信的具有先进文明的星球的数目,公式为:其中,R*表示银河系中平均每年新诞生的恒星数目;Fp表示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在全部恒星中所占的比例;Ne表示在这些行星系统中平均说来具备生命起源和进化条件的行星的数目;Fl表示在满足这些条件的行星中实际诞生了生命的行星的比例;Fi表示从一般生命进化到智慧生命的概率;Fc表示智慧生命拥有星际通信能力的比例;L代表文明的平均寿命(年)。德雷克根据这个公式预言在银河系中有104个有星际交流能力的文明星球[8]。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取如下数值:计算得到N=106,即在银河系中存在100万个恒星,其行星系统中有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存在[9]。对于这种估算,科学家们有不同的意见。美国天文学家麦凯尔哈特认为,方程式中的预测值太多,不可靠;如果银河系以内还有其他的发达文明存在,那么它们早就把银河系殖民化了,我们不可能至今仍未发现它们。这表明,在银河系内除地球之外没有其他的发达文明存在,但是,银河系外可能有其他文明存在。苏联修克罗斯基认为,如果其他文明的星球拥有核武器,就会因核战争而灭亡,因此,发达文明的寿命非常短暂,银河系除地球之外可能没有其他文明存在。

七、自然环境整体性

问题8: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东北地区。在高考复习中,需要打通初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即运用高中所学的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来分析初中所学的地理事象的成因,否则,初高中地理就会变成“两张皮”,导致复习效率低下。运用高中所学的整体性原理,如何分析东北地区冷湿特征的成因?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季寒冷,高纬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对位置也有明显作用。它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1000米的蒙古高原,源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气流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东北地区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南面濒临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这给东北地区带来了较多的雨量和较长的雨季。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东北地区有着大面积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与它的气候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夏征家,陈至立.辞海(缩印本)(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3]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刘德生,蒋长瑜,贾旺尧,等.世界自然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第9篇:温室效应的表现范文

一、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范畴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可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它涉及到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经济模式的表现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形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二种形态是零排放;第三种形态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三种低碳形态的条件是经济的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点:其一,要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要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为核心,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工程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社会系统。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它要求认识并尊重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既密切联,又有所区别。节约资源是环境友好的基本前提,环境友好的行为又能促进和涵盖资源节约。

二、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理论范畴,它们有区别,更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和特殊性表现在内涵不同,着重点不同。“两型”社会是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和谐,由此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着眼的,这是一个内涵宽阔,富有人生观、自然观含义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范畴,它侧重解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问题,要求人类的社会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注意资源节约,提倡资源的闭路循环使用,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低碳经济则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概念,它是一种经济形态,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它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具体而言,它着眼于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强调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节能减排,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尽量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

虽然如此,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这两个范畴又有着共性和内在联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都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两者都要求人类活动减少cOz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友好;第三,两者都具有社会性。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强调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充分发掘生产领域和生活消费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奏效。而“两型”社会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其社会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社会性方面二者又具有共同性。第四,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

“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三、低碳经济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突破口的机理

(1)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的生产模式

当前世界由于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全球能源枯竭、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等生态恶化的严重问题,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世界科学家们经认真研究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办法是减少能源消耗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前者要求我们节约能源,而后者要求我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起来,即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低碳经济能在生产领域形成节能减排的有效生产模式。第一,低碳经济可以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它不仅要求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而且要求大大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改变过去单一的碳基能源结构,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由此,减少CO2的排放和温室效应。第二,低碳经济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的转换

环节,发展并推广高效清洁煤炭发电技术、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节省能源。包括提高工业能效,建筑能效、交通能效等。第三,低碳经济要求大力开发低碳和无碳技术,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甚至实现无CO2的排放,极大的减少温室效应。第四、低碳经济要求在经济过程的出口增加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增加地球的绿色面积,吸收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2,减轻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在生产领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省资源,大大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它可以形成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生产方式。

(2)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的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不仅重视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而且还重视生活消费领域的节能减排,要求建设低碳社会。在当代由于人口剧增,生活消费方面节能减排关系重大。尤其是当前社会上盛行着的奢侈消费、“便利”消费、“面子”消费等高碳消费现象,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与“两型”社会建设格格不入。

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切实转变生活消费价值观,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摒弃浪费型的高能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克服奢侈消费、“面子”消费、“便利”消费等陋习,树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可持续消费观,使低能耗、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渐蔚为社会风气。在耗能巨大的人们行的方面,鼓励人们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少排放污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例如,大力推广使用自行车、地铁、轻轨、公共汽车、铁路、水运等交通工具;发挥信息化优势,尽量在线处理人们交往的各种事务,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在住的方面,提倡住宅采用低碳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的厨房系统,使人们居住实现生态化,既舒适实用,又节约能源。在衣着方面,限制高能耗的纤维产品,提倡可再生植物纤维做原料的衣物,使人们衣着既时尚美观、有利于人体健康,又减少能源的消费。在食的方面,提倡节能烹调方式和烹调工艺,限制高能耗的食品,禁止豪华筵席、浪费性消费,提倡低能耗的营养丰富的消费产品和消费结构。在商务和公共服务方面,宾馆、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要厉行节水节电,合理控制空调的制冷、制热温度,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娱乐健身方面,歌舞厅灯光照明、音响、空调等要适度,提倡回归大自然的室外娱乐健身运动,尽量减少耗能高的室内娱乐健身器材。

总之,低碳经济能促使全民转变生活消费观念,反对浪费型、高耗能、高排放的生活消费方式,提倡节约能源和资源,实行低排放的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这完全符合要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在生活消费方面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形成“两型”的生活消费方式。

(3)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

传统工业化对自然资源高强度、掠夺性的开发使用,已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据有关文献,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50年左右耗尽。斯特恩的研究以及IPCC的评估报告警示人类放任的行为已经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环境,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GDP的5%~20%;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斯凡特・阿累利乌斯也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CO2)浓度将达到550PPM,它将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间的微妙平衡。由此可见,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传统发展模式,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寻求新的文明形态,向生态文明过渡。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低碳经济”能成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能推进能源经济革命改变能源结构,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碳基能源经济,由于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因此,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低碳经济不仅着力推进化石能源的排放低碳化,而且,可通过大力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构建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了节约能源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工业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与结构创新,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能源强度,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可改变社会消费模式,实现人类生活消费方式向生态文明变革。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生活消费模式为根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向低碳转型,更需要引导大众的生活消费理念和方式向低碳转变,使低碳社会消费模式成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的一个基本途径。这就要求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念,使社会消费实现低碳、低排放,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上述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可促使人类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工业文明发展为生态文明,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完全符合“两

型”社会与环境友好的要求,低碳经济在这个方面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重大举措。

(4)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社会和谐

“两型”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是当代社会生产力科学发展的标志。它不仅要求发展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而且要求发展社会文明,并注重三者的协调发展。为此,其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即注重综合效益,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谐。

要实现“两型”社会发展的上述客观要求,在当展低碳经济是重要切入点。低碳经济具有经济增长、节能减排、扩大就业三重效益,能有效的获得“两型”社会要求的综合效益。低碳经济能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效应,其保护生态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建筑领域能耗及其温室气体排放和废物产生量占总能耗及相应排放量的30%~40%,如果用好现有的建筑节能技术,就可以使建筑能耗降低80%,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形成许多新兴行业和新的增长点,仅从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开发太阳能、光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沼气等二次能源方面来看,由此就可以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并可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面,提高就业率。例如,联合国新闻称,2005年中国仅太阳能产业雇员就已超过15万人。可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发展低碳经济对克服经济下滑,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节篚减排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事实胜于雄辩,在世界上,英国是最早推广低碳经济的国家,他们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社会各界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使英国朝着低碳经济乃至低碳社会型国家的道路前进,经济方面也获得了良性有序的发展。在国内,河北的保定是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该市采取了节约能源、新能源推广应用和碳排放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加速了经济发展。据河北省2008年年初公布的经济发展报告,该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地方一般财政增速,双双第一次冲上河北省第一的位置,其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增速更是高达40%。在国际金融危机不利的情况下仍实现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由上述国内外推行低碳经济的案例来看。低碳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见,低碳发展能带来综合的经济效益,既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又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这又完全符合“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