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1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资本市场;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58-05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本要素的主渠道和基本方式。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对农村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农村资本市场有其特定的内涵,一是主要服务于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资本市场;二是指在范围上,建立在农村的资本市场。目前,从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以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好的地区在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同时,农村债券、期货市场等方面也是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容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筹资者和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加上相关的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它们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就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全部内涵。

截至2010年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990.19亿元,同比增长32.7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93个百分点,也远远高于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期21%的增幅;涉农贷款余额比上年末提高了9.6个百分点。2009年,辽宁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沈阳等地推出的五项创新试点业务贷款余额达3.5亿元,支持农户超过2.6万户,有效发挥了示范拉动作用。2010年,辽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更是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但目前县域范围内的资本市场仍存在着市场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金融服务机构缺乏、地方政府融资难等问题,其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农村工业化受阻。

一、辽宁农村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们这里所说农村资本市场宽泛地讲就是农村金融市场,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也基本是以金融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1979年,以恢复农业银行为标志的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改革拉开帷幕。农业银行逐渐由恢复之初的单一银行体制向专业银行体制转换。随后,农村合作信用社被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也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不久之后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变成农业银行领导和监督,独立开展信贷业务的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辽宁逐步形成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辽宁农村金融按照各个银行的不同分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但实际运行并没有按照改革的意图来,在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纷纷逃离农村市场,中国农业银行也逐步撤出了农村市场,农村合作基金会也被关停,非正规金融受到限制。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受其产权、体制和规模限制,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上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2003年8月起,以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启动,作为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1个省份之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确立了省级管理模式。2005年,民间金融逐步规范化,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开始,2007年3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2006年底,我国开始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此时银监会提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试点方案,首次允许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2008年8月辽宁第一家村镇银行——铁岭新星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0年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04家,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42家,其中有36家村镇银行。辽宁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出现多元投资主体并存、多种形式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

在这里需要突出一点,在所研究的农村金融问题当中,除了私人投融资、机构投融资等方面外,还有以政府投融资为主体的财政金融问题,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程在这里不作赘述。

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农村金融发展仍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农村工业化进程。

1.资本市场规模小,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总量的扩张。这里资本市场规模大小我们用金融资产总量指标来衡量,金融资产总量一般是由一个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和构成。(见表1)

表1中,列出了2005年以来,辽宁省44个县(市)金融资产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辽宁省的金融资产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在全省所占的比重是不相适应的,资本规模较小,而且,从2006年到2009年,虽然绝对量在增加,但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在全省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也就是说,虽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改革,但农村金融总量及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而言,发展仍然是十分缓慢的。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

2.企业融资困难,正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服务方式单一,导致民间借贷活跃

2009年第四季度在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对大连208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企业融资方面,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5.2%的企业靠企业或个人储蓄,占74%的企业能从银行贷款,占90.4%的企业从民间借款,占调查企业总数82.7%的企业认为当前最急需的是资金。由于小企业资信等级较低,而且从银行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手续繁琐等问题,贷款难、资金短缺是制约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而从金融供给来看,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目前,创新型的金融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地区设立了村镇银行,在很多地区,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受其规模限制,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业务功能不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的这种单一的市场结构,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和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活跃。

3.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资金外流

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完善,金融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加速了资金从农村流往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往发达地区的趋势。我们可以用存贷差来衡量资金外流趋势(详见图1)。

图1向我们清晰地描述了1990年以来辽宁省县域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情况。除1992-1998年间,有小幅度的贷差外,其余年份都是存差,尤其是近几年,存差不断扩大。存贷差跟农村工业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周期,以及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工业化进入超常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既对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了存量改革,又建立和发展了新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增量发展,两者并重使农村金融供给得到增加。这是造成1992-1998年贷差的主要原因。而1998年之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企业效益不高,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逐步撤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环境的欠缺以及由于银行改革后的逐利性质,使得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外流。

4.城乡存贷差异程度扩大,农村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比重下降,金融对农村工业化支持乏力

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导致城乡金融也存在二元性,并且,近年来,城乡金融差异呈扩大态势。存款差异度由1985年的3.7倍,扩大到2007年的11.63倍,除1985年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贷款差异度都在8~9倍,到了2008年,扩大到14.4倍。①存贷款差异程度,虽然个别年份差异有微小调整,但总体上看差距是在扩大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近些年,我国实施了多项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经济投入和发展,但在金融支持方面却是乏力的。我们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总和的变化来衡量农村贷款情况。(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除1985年农村贷款占比在9%左右外,1986-1989年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都维持在10%左右,是20多年来比重最高的一段时期。1990-1997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农村贷款在全省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2年、1996年变化较大外,都在8%~9%左右波动。1997年-2000年,农村贷款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贷款占比在9%~10%。2000年以来,除2004年、2007年相较前一年有小幅提高外,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在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

5.农村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小,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一方面是股权融资尚未发展。农村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而我国较严厉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使得农村企业很难靠直接上市融资。另一方面债务性融资渠道单一化。债券市场在农村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就是债务融资,而且债务融资的90%以上来源于银行,融资渠道非常单一,这也是非正规金融融资形式在农村存在的原因之一。

6.农村财政性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窄

农村公共(财政)融资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以及较大的正外部性很难内部化等原因,辽宁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融资同全国其他农村地区面临相同的问题,公共(财政)融资困难,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金融机构都对农村公共产品融资缺乏兴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财政分配结构,导致资金更多地倾向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财政投资严重不足,且现有的各种融资方式仍然难以切实满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融资要求。

三、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创新

普遍的农村金融体系成功的一个共性和特点在于:从整体上,能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未来我省应积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整体改革,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及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增加金融网点

自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探索试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弥补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即将迎来多元化的时代。辽宁应充分利用这次改革的契机,推广和创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应注重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相对不足、金融竞争不是很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

2.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农村金融机构应明确各自职能,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侧重支持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农业发展银行侧重服务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扶贫项目等;农村信用社则侧重服务广大农户,增加农户的信贷资金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侧重创新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省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3.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联动机制

通过加大对农信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等措施,制定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资金回流到农村;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地方银行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农村市场。

4.针对农村公共(财政)融资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个别地区的做法,以每年的财政拨款为抵押,撬动更多的资金,尝试建立长期贷款的开发性融资,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或者中央政府可以尝试发行支农特别金融债,引导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由财政部或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由政策性银行发放,由农村信用社,按商业化原则运作,将筹集的资金运用于农村社会事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5.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除基本信贷市场以外的农村债券、股票等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

农村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依托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企业化经营,为农村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影,蔡玉胜.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回顾、借鉴与对策——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4).

[2]乔向红,刘钟钦.辽宁省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0,(3).

[3]王磊荣,王选庆.试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4]刘奇.从土地到金融:农村改革再突破[J].中国发展观察.

[5]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研究,2009,(7).

[6]尹筑嘉.论资本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J].南方金融,2004,(2).

第2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海南金融;发展历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6-0024-04

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以来,海南经济在波折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南金融也潮起潮落,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既有大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有大风险造成的损失,更有大复苏中潜在的机遇。海南省金融业在过去的20年中,所经历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过程,在中国金融史上成为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标本。为借鉴其标本意义,必须厘清和分析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

一、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

笔者认为,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与海南省经济发展是互动的,虽然没有十分清晰的分界线,但从两者的互动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大发展、大风险、大调整、大复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发展阶段

1988年建省办特区后,海南提出了“超常规”发展经济战略,经济决定金融,海南省金融业也顺应这一“超常规”发展战略,成为了全国金融“试验田”。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金融服务实现新的突破。率先推出人民币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券等金融品种,率先实现现汇管理,实行结售汇的外汇留成并成立海南外汇调剂中心,较早推行企业贷款《贷款证》管理制度,较早成立证券交易中心。二是资本市场运作实现新的突破。由于较早获得市场机制筹集建设资金的优惠政策,曾创造过中国资本市场的“两个第一”: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上市和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融资,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资金链条。三是组织机构体系实现新的突破。资本市场的运作引发单一的银行体制和变革,城市信用社、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除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外,外资金融机构3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1家,股份制银行3家,信托投资公司类金融机构20家,城市信用社25家,农村信用社联社19家等。[1]当时海南人曾不无骄傲地对外说,银行的密度全国最高,银行多过了米铺。金融业超常规发展在促进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指导思想和风险意识的偏差,海南省金融业繁荣的背后风险不断累积。

第二阶段:大风险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以疯狂发展的房地产泡沫风险带来了金融的大损失。由于受海南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吸引,海南掀起开发热潮,特别是岛外热钱催热了房地产集中开发,当时人口仅700万人的海南,吸引了5000多家房地产公司云集,炒地皮、炒项目、炒楼盘等不正当房地产经营行为泛滥成灾。从199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出现连续四年急剧膨胀的态势,1990-1993年各年比上年分别增长143%、123%、225%、62%,最高年投资额高达93亿元。[2]在这一过程中,海南出现资金“洼地”效应,大量资金聚集房地产开发,而投资海南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机构投资,其中以银行资金为主,一方面,银行发放大量的房地产开发性贷款和土地贷款;另一方面,银行通过自办公司实体或绕规模贷款投资房地产。由于大量发放贷款,在资金短缺的海南省金融机构中一度出现金融机构资金拆借热。据统计,当时进入海南的资金70%投资了房地产业,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70%来自银行贷款,形成了疯狂发展的房地产泡沫。[3]由于1993年宏观清理整顿和银行清理违纪违规资金的影响,疯狂的房地产泡沫破裂,1994-1997年海南省房地产投资急剧滑落,各年下降幅度为-33%、-35%、-58%、-53%,1997年跌入谷底,全年完成投资不足8亿元。1998年末,在海南空置房、半拉子工程和闲置土地上资金沉淀总量达800多亿元,仅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压资金就有430多亿元,房地产信贷不良率高达80%以上并居高不下。[4]留给银行的,除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就是盘根错节的债务纠纷,海南省金融业违背市场规律的超常规畸型发展风险全面暴发,遭受房地产泡沫的重创,金融运行陷入困境,并由大发展进入大风险、大损失时期,海南成为全国金融的“重灾区”。

第三阶段:大调整阶段

1995年海南省经济跌入谷底,金融业也在大损失中进入大调整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清理、整顿和规范。重点包括:一是调整金融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体制。将国家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一分一脱一剥”为代表,即农发行从农行分家,农村信用联社与农行脱钩,将不良资产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各商业银行采取撤、并、迁调整经营网点,有的还对县域支行实行内部降格,有的甚至整体撤离县域支行。将投资银行重组,作为光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分支机构。将部分信托公司改组为商业银行的分支行,主要以富南、蜀兴、浙琼、华夏、吉亚等信托投资公司改组为海南发展银行的分支行,南华金融公司改组为深发行海口分行;将银行改办的信托公司和证券部与银行脱钩,将无法转让的信托公司和证券部撤销,共有507家信托公司退出市场。启动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二是营造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人行海口中心支行致力于金融安全区建设,省政府建立以自身为主金融机构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机制,净化法治环境,打造诚信海南,完善投资机制,优化服务质量,为金融业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三是处置积压房地产。1998年12月,在中央的支持下,海南开始了处置积压房地产全国试点,海南充分利用了经济特区的优势,进行法律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操作创新,使政府、银行、企业、法院四个轮子一起转,海南500多宗“半拉子”房地产重获生机,不但改变了外界对海南金融高风险区的看法,也带来了国内外资本对海南发展的信心。[5]

第四阶段:大复苏阶段

经过持续多年的调整,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并在调整中推进金融创新,特别是随着大部分金融机构进行股改,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创新金融管理理念,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网络,金融改革效应显现。同时,依托省政府“一省两地”发展规划和实施的“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经济平台,海南省金融业也实现了突破性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明显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业总体上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阶段进入加快创新和发展阶段。至2007年未,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73亿元,比建省之初增长了33倍,各项贷款余额1228.04亿元,比建省之初增长了14倍。[6]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最高时期的80%,下降到15.51%,2007年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净盈利7.27亿元,除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均实现当期盈利。辖内金融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建立,现代化支付系统、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金融预警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都已发挥很好的作用。2005、2006和2007年海南省金融机构存款与GDP之比分别为143%、148.5%、152.3%,海南金融随经济发展逐步成长。[7]同时,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看好海南,一大批国内金融机构已与海南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诺贝尔获得者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也与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在琼中县开展小额信贷试点。2008年3月份,24家外资银行进入海南开展市场调查。海南省金融业正呈现强势的大复苏,可以说海南省金融业迎来了健康发展的春天,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二、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面对海南金融20年,就是面对一种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过程。当这个凤凰浴火中展翅腾起的时候,它闪烁的光芒,其实照亮的是我们的眼睛,凤凰涅是残酷的美,同时也是希望的美。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历程,海南金融化茧成蝶,不断收获着蜕变的美丽,并为全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和启示。

启示之一:须确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金融的发展必须是有效的发展,而有效的发展必须是风险可控的发展。海南省金融业之所以从大发展进入大风险、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急功近利,不能准确把握金融发展规律。近几年来,海南省金融业出现大复苏,主要是因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并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金融工作。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海南金融发展的全过程。

首先,实现有效发展必须统一对金融增长方式的认识。绝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应是带来经济增加值的增长,也就是取得较高回报的同时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发展与增长内涵不一样,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结构没有优化,质量没有提高,这种增长有可能是无效的发展,不但增长难以持续,而且会背上新的包袱。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速度、结构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因此,海南省金融业必须着力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其次,实现有效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风险防控与业务有效发展的关系。风险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辨证关系。风险遍布在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与角落,如若在业务经营中一味回避风险,则发展也将离我们而去;但同时,也不能以发展为理由而忽视风险的存在,“谁忽视了风险,谁将最终承受风险带来的恶果”。因此,必须尊重金融发展规律,尊重客观环境,不能搞无效益的规模扩张,制造历史包袱,牺牲未来的发展。

第三,实现有效发展必须统一对业务经营结构调整的认识。随着金融机构将经济资本增加值考核指标的引入,对贷款或资产规模扩张形成了硬约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资产负债业务收入进入不稳定状态进而影响收益的稳定。新的经营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要求海南金融机构必须及早调整经营结构,确定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全面发展、存贷利差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变。

启示之二:必须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海南省金融业曾经辉煌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多种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建立了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金融组织体系,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但经过大风险、大调整后,许多金融机构退出海南市场,目前,海南省经济的加快发展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与金融体系的单一性和功能缺损矛盾日益突出。

海南特区经济的振兴急需重构和创新金融组织体系,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海南省金融组织体系,一是要借助发展海南特色经济之机,制造条件,积极引进全国性金融机构落户海南,建立地方特色的商业金融机构。二是要利用快速发展的海南优势,吸引外资银行进入海南开设分支机构。三是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通过省内金融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金融管理水平。四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注资改组或改制,对全省农村信用社232家法人社分别进行渐进性重组改造。五是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管理民间金融行为,支持尝试开办县域性的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组织,发展面向不同客户、面向不同市场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以形成海南省更加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架构。

启示之三: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在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海南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先行者,1992年全省上市公司曾高达23家,位居全国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海南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海南资本市场发展与全国背道而驰。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在规模上获得了跳跃性发展,2006年至2007年全国新增A股上市公司近200家,海南却未增加一家,至今,上市公司仅为21家。资本市场发展不足,不仅与大特区的形象不相符,也与海南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不对称。同时,目前海南直接融资比例仅5.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贷需求的增长和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较突出,1995年全省存贷比例为100.1%,而2007年降至65.5%,企业间接增资较为困难,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加快筹资步伐是解决海南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途径募集发展资金,把海南建设成全国资本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8]

启示之四:必须坚持推进金融创新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金融发展离不开机制、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为推进海南省金融业的可持性发展,必须推进金融创新。

一是改进创新环境。要提高政府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切实重视金融发展问题,出台鼓励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措施,改善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要加快推进金融综合化经营进程,适当放松金融管理,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交叉性、复合型金融产品创新;要努力提升创新的监督效率,监管部门要简化创新性业务的审批程序,放手让创新业务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定价。

二是提升创新动力。要完善创新组织体系,加强对金融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研发公关;要增强金融机构分支行机构创新功能,强化基层主体的创新意识,使市场需要能及时反馈给各金融机构总部,激发整体创新热情;要优化创新流程,建立以客户发展、客户需要到业务创新和反馈的一整套操作规范,形成从了解客户到满足客户的完整循环,增强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三是提升创新效率。要坚持金融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金融科技创新带动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努力增强创新效率;要强化敏锐把握市场机会,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产品研发设计,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要进一步推动票据、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要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注意跟踪调查和质量改进,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要加强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建立制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防控风险,加强市场约束、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促进业务规范发展。

启示之五:必须加强合规建设

合规管理被普遍认为是银行抵御风险、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海南省金融业20年发展中的波折,就是因为没有把合规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经营全过程。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海南省金融机构必须尽快建设透彻的“合规管理”,在运营管理的每个细节和环节上始终坚持以是否合规来判断和决策,进而将合规管理的理念浸润到金融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中。

一是抓高层合规。作为各级金融领导干部必须对合规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做到懂合规、知风险,身体力行、带头遵规,亲自抓合规管理工作,真正体现合规从高层做起,进而带动整个员工队伍规范经营、规范管理、规范操作。

二是抓制度建设。合规经营能否得以落实以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便捷,制度运转得是否顺畅、灵活、高效。因而,金融机构要从强化风险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的角度出发,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及时进行修订、废止,要确保所有业务都纳入制度管理范畴,制度控制要渗透到各项业务的所有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留任何死角,统一全行的各项业务操作,确保业务管理制度化,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是抓制度落实。当前,金融机构合规管理面临的趋势正由“以部门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对制度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的业务流程管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要求,相应的新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流程为中心的合规管理要求合规建立在持续测试和验证的基础上,以确保各项业务每个环节的操作和管理都有明确的合规操作指引,真正将合规管理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传导给每一位员工,使员工能够高效、严格地执行制度。

启示之六:必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这是资金按市场原则自由流动规律的结果。金融生态好,商业评级就高,在资金调度、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就会产生倾斜,就会有更多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反之,资金流入就会减少,并引发资金外流,削弱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海南省金融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遭受重创,成为金融的高风险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近几年来,由于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海南金融业重新走上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当前,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快转变观念,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转变和优化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搭建政银对话平台和银企沟通平台,努力改善金融生存与发展的经济环境。

首先,政府应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支持金融部门改革和发展,为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自觉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支持银行依法维护债权,坚决打击不良企业的逃废债行为。要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法规,没有健全的法制环境。

其次,司法机构要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惩戒制度,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从而改善司法环境,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要继续推进“信用海南”建设,将信用体系建设列为海南软环境建设工程之一,深入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对全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确保实现“质”的转变。要建立全省金融综合业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各类信用信息采集。建立全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评价。

参考文献:

[1][3]王俊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J].今日海南,2008,(3).

[2][4][5]林克昌.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八年奋战结硕果[J].海南经贸,2008,(2).

[6]王丽娅.海南省金融业发展存在的的问题与机遇[C].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8年4月.

第3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资本市场 审计 影响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资本市场主要是通过证券信用方式融通资金,利用证券交易活动引导资金流动,并通过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来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系统。资本市场的功能按照其发展逻辑可以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较短,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资本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应运而生。

资本市场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助推剂的作用。反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资本市场,无论是超前或是滞后,都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二、资本市场发展与审计的关系

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由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结构,能够为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的筹资主体,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帮助他们快速融通资金,提高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如此,资本市场的发展依然面对许多问题与挑战。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股市是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说法并未实现,这并不是资本市场的常态。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诸多弊端。

三、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审计质量不过关。

根据我国监管制度的规定,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报,招股说明书等财务信息都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出具审计报告。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会计信息审计中扮演重要角色。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信息,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然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却并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近年来爆出了大量因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造假的行为而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如“紫鑫药业”就是通过注册虚假的关联公司,进行了大量虚买虚卖,来做大公司业绩。而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至于没有发现该重大舞弊行为。

(二)资本市场的审计寻租行为。

审计舞弊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寻租行为。而寻租行为的产生是由我国产权制度和上市公司法律规范缺陷导致的。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资本市场审计寻租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企业想要获得上市资格,以及通过增发股票再融资来实现收益,资本市场四两拨千斤的筹资功能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诱惑,导致企业为了争夺资本市场的资源而进行寻租活动。为了通过政府的严格审查和控制,企业采取的途径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过招股说明书和申报材料陈述虚假信息,隐瞒重大事件,从而达到欺骗政府部门和投资者的目的。第二,利用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漏洞,尤其是不健全的资本市场退市机制。部分公司运用资本运作的手段利用市场中的“壳资源”来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比如进行反向购买。第三,直接向部分政府官员贿赂已到达寻租的目的。站在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讲,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独立审计部门之间的竞争深入人心。而且我国审计市场主要是买方市场,审计需求严重不足,再加上事务所还要面临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并不完善,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就导致了审计寻租现象的出现,这是从市场经济下资本市场宏观供求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的。其次,从法律制度来讲,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中虽然较多的涉及到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但是法律中涉及的有关审计责任的条文有很多存在矛盾,以致在实际中标准不一,难以把握;另外,法律中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处罚较轻,往往只限于罚款和吊销执照,而且针对一些严重的问题也并未形成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这就无意中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违法违规的成本,让他们更敢于冒险。

四、提高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要维护资本市场的效率,还在于将违规者绳之以法,以警世人,通过严厉的惩戒来提高违规者和潜在违规者的违规成本。相关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是我国审计信任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与很多法律规定一样,仅仅是一种消极的惩戒制度,但其所起的积极作用却不可估量。

(二)重构审计委托关系。

第一,通过股东大会选举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或由独立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外的第四方作为审计委托人, 而将所有者和管理者所从属的企业作为被审计人, 从而恢复审计人超然于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的独立地位。第二,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成立一个专门部门( 如社会审计监管机构)。该部门专门负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任务, 通过公开竞聘, 综合考虑会计师事务所信誉、承担业务能力、责任感等因素, 为被审计单位选择适当的会计师事务所, 与其签订审计协议书, 明确审计责任和任务。同时该部门还应该负责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减少或避免违规审计现象的发生。如发现违规现象, 该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罚, 严重者取消其营业资格, 情节特别严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而这又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有着良好的执业质量,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则取决于事务所的执业能力和执业的独立性。而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粉饰问题之所以未能发现,并不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能力太差,往往是它的独立性太弱,这表现为事务所在鉴证业务方面不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报表审计。因此,要提高审计执业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第4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当代绍兴民营企业的成长呈现出现代企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征。绍兴形成了以纺织印染、黄酒生产、机械制造、化工原料、医药产品、厨电产品、铜加工以及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区域化民营企业产业集群。2008年全年全市38个块状经济有企业5.64万家,职工76.87万人,总资产2502.46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11个,同比增加2个。其中:绍兴县的纺织业块状经济1092亿元和纺丝业块状经济105亿元,诸暨市的五金制造业块状经济455亿元、袜业块状经济331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261亿元、铝塑管材块状经济213亿元和珍珠业块状经济166亿元,上虞市化工块状经济140亿元,新昌县轴承业块状经济130亿元,嵊州市领带块状经济143亿元、机电块状经济10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嵊州逐步形成了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企业。全市现有领带服装生产企业17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电器厨具生产企业5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机械电机企业1000多家,年销售收入90亿元。嵊州先后被命名为“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纺织之都”“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和“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大唐袜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历经创业、茁壮成长、迅速提升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集袜业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轻纺原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袜业机械及配件市场、联托运市场、袜子销售市场等五大市场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构成了纺丝、回弹、织袜、绣花和染整等前后道配套的专业分工协作、产业集聚度高的产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浙江省21世纪最具成长性的十大国际性产业集聚区之一,举世闻名的“国际袜都”。1980年,山下湖有近400户农户大胆从外地引进技术,开始小规模人工养蚌育珠。80年代初普及到山下湖全镇95%以上的农户,年产珍珠达20多吨。1983年后,珍珠繁育、养殖、加工一条龙逐渐形成。1996年后,珍珠养殖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之路。到2008年,诸暨山下湖镇淡水珍珠养殖面积突破40万亩,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0%、全国总产量的80%。

店口五金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店口铜加工产业开始兴盛发展。90年代初,随着中国南方五金城的建成,店口实现了由镇到城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全镇拥有工业企业4018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100多家,超亿元企业21家,上市企业2家,海亮和盾安分别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制造业500强。绍兴市是建筑大市,多年来,建筑业产值、利税和创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等指标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十以来,我市建筑企业飞速发展,高资质企业不断增加。大型骨干企业生产规模、市场份额增长较快,其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至2010年年底,绍兴全市从事建筑业的民营企业有780家,其中包括17家特级企业,113家一级企业。全市建筑业总产值3243.16亿元(含建筑企业在外地的施工产值)。据绍兴市基本单位名录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底,注册地在绍兴的1683家建筑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27.1万人。诸暨市环保装备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2001年11月,诸暨环保装备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正式在牌头镇建立,2002年12月,被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2006年,由菲达集团牵头,浙江大学、省环保产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建立省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地累计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已基本形成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咨询服务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十一五以来绍兴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盾安集团、精功集团、卧龙集团、万丰奥特集团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资本运作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高新制造业的升级发展。新昌制药厂与新和成作为绍兴民营制药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企业产能扩大与产品研发走在国内制药行业前列。在节能环保领域,作为上市公司的菲达集团也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第三产业发展异军突起,重点商贸项目推介会红火开展,各种节会活动规模逐年扩大,服务业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绍兴地区396个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商品交易额1767.06亿元,其中有42个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5个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中国轻纺城在2010年的交易额达438.64亿元。

二、绍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绍兴地区民营企业上市的上市过程开端于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的改制。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改制过程当中,绍兴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一些企业实现了借壳上市、借船出海。1997年,绍兴轻纺城成为全国现代企业改制的试点企业。同年绍兴著名的制药企业震元堂与黄酒名企古越龙山成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2000年以来,绍兴民营企业特别是杨汛桥地区的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资本市场。浙江玻璃、宝业集团等实现在香港主板上市。2004年底,绍兴板块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异军突起,卧龙科技、菲达环保、浙江龙盛成功成为上市企业。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块的开设为新和成、精工科技、盾安环境、京新药业和三花股份开辟了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路。2008年绍兴地区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目与市值在浙江省各个地级市中居首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二位。中国资本市场上绍兴民营企业表现活跃,并购重组活动频繁。2010年绍兴上市公司数目发展到41家,包含11家境外上市公司。2011年底,绍兴共有上市公司49家,全年上市公司融资额90.86亿元,其中新增的7家上市公司首发融资额为51.43亿元。2012年资本市场上绍兴板块上市公司达52家,绍兴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三的资本强市。2012年绍兴板块上市公司在绍兴规模以上企业中贡献了20%的净利润和38%的地方税收,成为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当代绍兴人经济发展经验与特征

第5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股权风险溢价;门限自回归模型;-P多重结构型断点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8-2670(204)06-0024-3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一种通过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其资源配置能力,而价格机制的扭曲将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证券市场最基本的作用之一即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其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实现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创造流动性、分散和降低市场风险等功能的前提条件。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运作良好的证券市场应在市场价格这个指挥棒下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证券市场综合了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各类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都应该能够在证券市场上得到体现。所以,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反之,一个扭曲的证券市场不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不到晴雨表的功能,而且不能合理地实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造成的是资源的浪费以及资源的扭曲配置。

纵观我国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历史沿革,可发现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直观反映为A股上市企业数量高速增加;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A股开户数量一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的增势。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源于大规模的制度推进,其在建立之初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筹措资金,而并不是为了促进资源在普通民众和企业间进行有效的分配。所以,从市场设立的初衷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张,决策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提出发展市场的思路应回归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功能[ZW(DY]见国务院[2004]3号文件《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尚福林2009年在中国金融论坛的发言《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功能》。[ZW)]。在发展思路出现重大转变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合理、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配置,既是我们调整思路、深化改革所必须了解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针对现存不足,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先决条件。

股权风险溢价,是以股票为代表的股权风险资产收益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差额。从现代微观金融的基本原理来看,风险溢价的内涵是投资者投资于风险资产所要求的超额回报,这一超额回报源自风险。由于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同样直接源自风险与收益原理,由此,研究该机制的一个合理切入点即是股权风险溢价。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设立以来的股权风险溢价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寄希望于以一个较为前沿的视角透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通过定量研究明确我国市场的特征,为定位那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奠定实证研究基础。

二、我国股权风险溢价的测算

[DZ(]

第6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在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和寻求更高附加值的同时,位于浙江宁海的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却在不断地深入这一领域,在做精、做强的同时谋求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探索志清实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志清实业的发展脱离了中国制造一贯的思维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民主管理和文化强企的新路,而创始人陈志清的创业之路,则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一个反证。

领先一步天地宽

和浙江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一样,陈志清在浙江宁海的一个农村艰难起步。当过大队长的陈志清,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敏锐地意识到个人发展的商业机会,1984年,靠好不容易凑齐的2000元资本起家,开始加工阀门配件,第一年就赚了一万多块钱。但当时做这种配件的门槛很低,第二年开始就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企业做这一产品,使得利润急剧下降。此时陈志清清醒地认识到,靠这种低附加值的加工势必会引发同质化竞争,企业要长久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别人难以替代的经营模式。这种思考促使陈志清开始寻求新的产品,而新产品的核心就是做别人没法做的东西,这就要求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因子。

一个机遇摆在面前。当时北京一家煤气用具厂在宁海寻找加工单位,生产引进日本图纸的燃气热水器的水气联动阀,而宁海的几家工厂都没有开发成功。陈志清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北京这家企业的经办人和宁海的人,同时了解到广东万家乐、沈阳百乐门的燃气热水器生产厂家也非常需要这个产品,他就向个人高利借款10万元,利用当地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休息时间,请他们编制工艺卡片,寻找开发铜铸造厂家,并生产出300套产品样品。产品经过厂家试用后得到了高度认可,此时陈志清将该产品的开发过程坦诚地告诉厂家,并向厂家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支付开发费3万元;第二,借款10万元作为前期的生产费用。厂家被陈志清这种创业精神所打动,答应陈志清的要求。陈志清在创业转折中又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靠胆魄与真诚赢得客户和市场。合同顺利签下后陈志清的企业迅速在阀门业确定了位置,陈志清一方面扩大生产,一方面积极地开拓市场,在大雪纷飞的东北和西北甚至穿着单衬衣跑业务,在1996年下半年通过关系买到摊位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并从1997年开始志清阀门用自有品牌出口欧美国家。

如今志清实业在国内阀门业是领军企业,同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三民管理”与人本管理

大多数人对民营企业管理的印象是混乱和任人唯亲的,这些痼疾陈志清多年前就有清醒的认识,陈志清对于企业管理理解的核心是人本管理。这种人本管理提倡的是一种人企和谐、人企共进的发展理念。陈志清认为企业和谐的最重要评判标准是员工的幸福指数,只有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带给他们的幸福感,才能真正地体现人本管理的内涵,这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陈志清从创业开始就重视员工的发展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在2000年,志清实业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对计时员工严格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还出台“婚、丧、产、探亲、生日、旅游假”等一系列的亲情制度,给员工办理“五险一金”等福利制度。这些在其他民营企业看来是一种负担,而陈志清却将其上升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并深入到企业管理中。

而对于公司重大决策的管理,陈志清则采取更务实、更民主的管理办法,推行“三民管理”制度,企业提倡民主管理、建立工会,在企业重大制度出台时,都要广泛征求中层和基层员工的意见,收集各种建议以修订制度,同时每月上旬将公司上月各项收支情况进行公布,让每个员工了解公司运营情况,接受员工监督。这种民主管理的形式让人联想到国有企业,而志清则通过民主管理凝聚人心,员工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的亲情,感受到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一分子。民主让企业内的精英不断涌现:志清队伍中拥有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市劳动模范、宁波市首席工人等。

2007年,浙江省政府表彰授予全省99家企业“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称号,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宁波宁海县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陈志清用实践证明企业和谐乃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之根本。用共创共享的理念把大家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

资本市场求未来

历经25年的发展,志清实业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阀门制造业的领军企业。自1996年起企业先后获得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ISO14001/OHSAS18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压力管道元件安全体系认证,2005年ERP正式上线运行,2006年通过浙江省二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浙江省清洁生产标准验收,并被评为2006年度宁波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产品认证方面,自1998年起先后通过美国和加拿大UL及CSA认证、美国FM、UPC及ACS认证、欧盟CE认证。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阀门制造商之一。公司在5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志清”商标,并于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2007年4月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推荐出口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信誉,被客户认定为可信任品牌。

宁波志清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志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都是志清实业的控股公司。而关于志清的未来发展陈志清已经认识到,志清实业正处于向上一层迈进的战略突破期,而这个突破是基于多年发展的积淀和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7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垃圾债券,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融资

垃圾债券也称为高风险债券,是由BB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美国市场是垃圾债的主要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垃圾债之王”米尔肯为代表的一批投资家,利用垃圾债调动天量市场资金。1982年,米尔肯开始通过“垃圾债券”形式发放较大比例的贷款来兼并企业,即杠杆收购。在我国,信用评级低的公司,大多是通过民间借贷、银行借款获得资金,并未发行垃圾债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资本市场暴露出了诸多缺陷。债券市场上,投资品种缺乏、市场残缺、缺乏竞争,使得垃圾债券的需求呼之欲出。在今年3月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我国今年上半年可能推出垃圾债券,垃圾债券在我国推出开始胎动。

就美国而言,垃圾债券带来了四大好处:垃圾债券市场将公司的融资渠道从单一的商业银行扩展到公开市场;垃圾债券市场将商业银行的风险,转移到普通的投资大众身上;垃圾债券市场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更能迎合变化的市场需求;垃圾债券使融资企业获得了发行长期固定利率债务的机会。

而在我国,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垃圾债券的推出对我们资本市场可能有以下影响:

一、拓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主要有筹集资金、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分散风险四大功能。然而,中小企业在我国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融资困难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商业银行,股市和债券市场相对比例不大。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发展垃圾债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从美国和欧洲的垃圾债券的发展历程来看,垃圾债券最初就是由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垃圾债券市场的兴起和繁荣将公司的融资渠道从较为单一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扩大到了公开市场,尤其是各类机构投资者。

对于我国而言,垃圾债券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得中小企业以较低的门槛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其次,这种高收益的债券可以有效的实现中小企业的杠杆经营,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垃圾债券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最后,与垃圾债券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可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二、为杠杆收购提供了资金来源,推动企业并购重组

垃圾债券的出现,为企业的收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得杠杆收购的运用成为可能。在垃圾债券出现以前,资本市场的并购通常都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垃圾债券出现以后,为“蛇吞大象”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一般来说, 根据资料显示常见的杠杆收购大约有60% 左右的高等级的贷款或者是债券, 大约有25%到30%的次级债券或者是债务, 有10%到15%的股权。发行垃圾债券所获得的资金除可运用于杠杆收购以外,还可以运用于控制权争夺、接管和企业重组业务中,如公司股东或管理层可通过垃圾债券融得的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改变公司股权结构,从而夺回对公司的控制权。正是由于垃圾债券的盛行,为公司的并购和重组等提供了迅捷的资金来源,增加了公司收购、兼并和重组的范围,加速了企业竞争,促进企业革新,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三、促进金融机构竞争,繁荣证券市场

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往往是伴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对本国金融体系不断进行变革,而这种变革往往以放松金融管制和倡导自由金融市场为核心内容。事实上,金融管制放松的结果一方面带来了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同时,通过垃圾债券的发行一方面分担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将原本风险较大的对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的贷款风险通过发行垃圾债券的方式分担给了大众;另一方面,由于垃圾债券在公开市场上交易时,决定利率的是投资大众,而商业银行依据自身的信用分析制定利率,垃圾债券市场融资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加灵活地适用市场需求,同时对商业银行也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和冲击,促进商业银行的不断革新不断进步。可以说,在垃圾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的竞争、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

一般来讲,公司债发行会涉及到很多公共投资者,风险会被分散到很多人身上。从这个角度讲,债券市场比银行贷款能够分散更多的风险。所以,如果存在发达的债券市场,企业就可以转向该市场来满足长期的投资需求,相应的降低了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同时,企业发行长期债券,减少了向银行借短期外债的压力,货币的不匹配就减少,从而降低银行危机的可能。

五、有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资本市场具有较大规模是保障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前提之一,显然,只有股票、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数量都有很大规模的市场才有可能满足效率原则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在股权融资方面已有显著进展,较低风险的主板、中小板与较高风险的创业板市场并存,同时还有场外交易的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但在债权融资方面,缺乏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的的债券品种,不仅难以满足多层次融资主体和投资者的需求,而且市场自身也因缺乏层次难以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定价和交易功能因此受到制约。

参考文献:

第8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一、日本商社产融结合实践概述

产融结合作为一种不断完善的企业发展模式,长久以来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企业集团的认可。在对这一模式的认识上,国内外都有着比较统一的意见。

(1)产融结合的界定。对于产融结合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其一,就是产融结合的主体。所谓产指的是产业资本,即实体企业等非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与实体资本。所谓融指的是金融资本,即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与虚拟资本。其二,就是产融结合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产业资本将所属的资本转入金融机构下;另一种就是金融资本通过人事、参控股等方式来有意识地对产业进行管控。其三,是产融结合的目标。[1]产融结合最根本的要求和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共同资本的增值。产业与金融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二者的高效组合与优势互补。

(2)产融结合模式的主要类型。对于产融结合来说,不同的划分依据,就会形成不同的划分类型。依据产融结合所处的市场环境和产融结合的主要推动力量,可以将产融结合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其一是市场主导型,欧美国家大多是以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为引导来推动整个产融结合的发展。其二是银行主导型,日德等国家的产融结合模式,大都是在大银行的主导和推动下形成的。其三是政府主导型,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特别强的国家来说,所采用的大多是借助法律或者政策来大力推动产业与资本的融合。

(3)日本商社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日本商社的产融结合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刻历史轨迹的。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也产生了多次自我变革。1)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是日本产融的初期发展阶段。为了振兴经济和增强自身实力,许多大银行开始通过购买股票等形式,对产业企业进行控股,而产业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也开始借助银行力量进行资本整合,这就是最初的产融结合模式。2)到了60年代,是日本产融结合发展的另一个起点。此时,大量外来资本涌入日本市场,为了抵御外来资本的侵袭,日本本土企业大量进行互相控股。日本每个企业集团内部开始形成了一种叫主银行的机构,它的出现,实现了对集团内部资金的管控,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银企关系。3)90年代至今,日本商社产融结合发展几经变革,不断完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在此时,政府在整个产融结合模式的发展和改革之路上,起到了巨大作用。政府在这个时期,要求产融结合过程中,要降低银企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控股比率,要对系列融资关系进行弱化,要设立专门的金融公司进行监督和风险管控等。这为整个日本产融结合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

二、日本商社产融结合模式的特征分析

日本商社的产融结合模式,有着普通产融结合所共有的特征,但也具有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征。

(1)市场环境的特征。从市场环境来说,对国内运行环境依赖高,对国际环境适应性差。因为整个日本的产融结合,都是在国内大型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主导下形成,而且其中政府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种历史基因就导致日本产融结合的本土化,严重依赖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无法在国际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和资本运作优势。

(2)运行主体的特征。就主体来说,商社产融结合过程中,一直起到推动作用的除了政府就是大银行。大银行为了实现资本的更高效利用和不断增值,它主导了整个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不断融合,是整个日本商社产融结合进程中,最基本的推动力量。

(3)运行方式的特征。从运行方式来说,间接融资为主,公司治理结构以银行为导向。在产融结合过程中,银行为主导,它们也就采用了大量手段去实现对产业企业的管控。[3]这些手段包括参股、控股、持股等资本运作方式,也包括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企业管理手段。这实现了银企的高度融合,实现了大银行对企业的监管,但也进一步加剧了日本企业对银行的高度依赖,影响了产业企业的自主经营。

(4)生产效益的特征。从产生效益来说,资本吸收转化率高,但无法重组存量资产。产融结合最基本和最原始的要求就是实现资本的增值。但并不是资本融合程度越高,银企联系越紧密所带来的效益就越高。日本的产融结合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提升了资本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但是,也增加了未融合资本的重组难度,影响了企业运行效率。

(5)风险控制的特征。从风险控制来说,微观经济风险小,宏观经济风险大。日本商社的产融结合模式,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联系高度紧密,从微观上看,企业和银行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实现彼此利益最大化。但是,从宏观上看,银企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不断夸大资本的实际效益,增加整个大环境的经济风险。

三、产融模式对中国国企发展的借鉴

(1)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日本产融结合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影响了企业的自主经营。中国国有企业在过往发展过程中,获得了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避免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增强资本实力,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提升自主经营能力,掌握经营和发展的主动权。

(2)因地因时制宜选择产融模式。对于企业产融结合来说,模式不只有一种,手段和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每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本实力,设立金融业务板块,并取得金融业务的大部分牌照。例如,中石油集团、华润集团、五矿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从过往实践来看,产融结合的效果还不是太理想。中国国有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取长补短,在发展中不断进取,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之路。

(3)设计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风险控制应该是产融结合过程中,始终应该被关注的问题。如果无法做好风险控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诸多问题,还有可能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健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在实业和金融业之间设立防火墙机制,是应对产融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重要途径。

(4)建立良好市场环境。资本的高速运转需要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严格高压的市场环境是不利于资本市场效率提升的。在产融结合过程中,建立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给予资本运作足够的市场活力和自主权利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放松对整个资本市场风险的管控。[4]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除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资本运作还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在日本商社产融模式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国政府应该借鉴这些有益经验,推动产融结合的进程。作为国有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为自身带来更长远的发展。

四、结束语

第9篇: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创始人 价值实现途径 风险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一)研究背景

创业板GEM是地位仅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在国外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创业板推出之前,中国主导的市场是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主板市场只接纳成熟的、形成足够规模的企业。而中小板市场主要服务于达到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刚刚诞生的创业板则定位于服务成长型创业企业,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股权完成资金需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与成熟企业相比,创业板上市企业具有如下特点:高成长性;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人力资本作用突出;较强的股权融资依赖性;很高的经营风险。

然而成立之初的创业板也如同其他新事物一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的“三高”问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额);成为巨大的“造富机器”;高管离职现象严重;存在对市场不利的“解禁风潮”;严重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成长性不好,业绩不容乐观;市场机制有待于完善。

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在153家上市公司中,超过90%的上市公司是2008年重新认证的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吸纳了一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环保行业等五大主要行业,这些企业占创业板企业总数的67%。已上市企业共筹资1167.5亿元,总市值7365亿元。(新经济周刊 1-2/2011)

从2009年以来,创业板从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其初衷——创业,而是逐渐转向“创富”。创业板自推出以来,由其财富效应带来了近千名的亿万富翁和近万名的千万富翁。虽然设立像创业板这样市场的国家有很多,然而成功的例子却少之又少,其中最成功的当属美国的NASDAQ市场。如今,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创业板距离美国的NASDAQ市场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创业板自成立以来,不断地涌现出很多问题,从发行“三高”到使用超募资金,从高管辞职到业绩退化,这让我们在其严重膨胀的利润之下看到了潜在的问题。例如,发生在2009年的创业板企业高管辞职风潮绝对不是单纯的偶然,创业板的创始人为自己创造了高额的回报,然而这回报背后的泡沫化程度却是相当惊人的,巨大的泡沫化产生的回报诱惑着创始人,导致他们在创业板企业上市,股价扩大数倍后变卖股份或资产,以赢得高额报酬。也有的创始人发现公司的业绩一直不佳,股价却在不断增长,害怕企业利润的泡沫破灭后不堪设想的结果,最终选择了离场。这虽然可能只是部分创始人的行为,但是它道出了一种潜在的风险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认为创业板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本文将在先前专家学者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二)文献回顾

回顾创业板的发展历程,美国的NASDAQ无疑是创业板市场的典范。中国的创业板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准备期,于2009年正式推出并运行,但是比起美国的NASDAQ,中国的创业板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借鉴和学习。

1、发展历程的回顾

(1)对美国NASDAQ发展历程的回顾:陈德锦和蔡莉(2003)指出:自从1971年在华盛顿成立以来,NASDAQ就一直卓然领先,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股票市场。1982年纳斯达克通过设立分层次市场,将标准较高的优质公司聚集在一起形成全国性市场,由于市场监管加强,透明度也随之加强,市场形象得以不断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对企业的吸引力和NASDAQ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其结果是,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功能和地位迅速提高。1990年NASDAQ从小盘股市场中又分离出场外柜台市场,并为小盘股市场设立了挂牌标准,形成了以全国市场、小盘股市场和场外柜台市场组成的美国创业板市场体系。1998年,NASDAQ与美国证券交易所成功合并,使它成为按交易额排列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徐良平(2007)指出:2000年后,NASDAQ谨慎提高市场准入标准,拉开了全国市场和小型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之间的差距。2006年7月,实施更高的上市标准,形成全球精选市场,使原来两个层次的市场结构演变为三个层次的市场结构。

(2)中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1998年12月,国家纪委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开始了创业板的研究和推进历程,之后,创业板在正式推出之前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准备阶段。2009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在深圳举行创业板启动仪式。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同时预示着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步入一个更发达的阶段。到2010年12月底,已经有153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市场运行状况较为稳定。

(3)其他海外的市场:德国创业板市场创立于1997年3月,主要吸纳高科技、特别是网络股,被称为“德国版的纳斯达克”。但由于监管不力,被迫于2003年6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