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线上教学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1 引言
学校体育承担着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重任,大学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大学公共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使其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为全民健身和实现终身体育做准备。随着体育教学的科学发展,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呈现出科学性、健身性、多样性等特点,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参与健身锻炼的意识和动机。理论意义上大学生的体质应该得到加强,体育成绩得到相应的提高, 但通过对本校普通本科大学生公共体育成绩调查发现, 近年来本校普通本科生的体育成绩不及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针对影响普通本科生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新疆师范大学2011 级学生(除体育学院)四个学期的体育成绩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11 级学生从2011 年到2013年四个学期的体育成绩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期刊”、“万文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 为本文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发放问卷100 份, 体育成绩不及格的男生50 人,女生50 人。
2.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众数、平均数、百分比等标准进行分析,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Excel 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1 级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现状
3.1.1( 公共体育课成绩的评价办法
公共体育课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男生1000 米、女生800 米,50 米、立定跳远)、专项以及考勤分。其中身体素质所占的分值为50 分、专项所占的分值为45 分、考勤所占的分值为5 分。
3.1.2 2011 级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的总体情况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在四个学期中,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共计10435 人,其中不及格的有1638 人,占总人数的16%。
从总体来看,不及格率呈下降趋势,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变化情况,在第二个学期,超过50%的学生参与到校运会开幕式中的三操训练中, 除了平时的体育课以外,大幅度增加了锻炼时间和锻炼次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及格率,但随后的两个学期不及格率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的减少、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等而导致的。
3.2 四个学期公共体育课考评内容不合格情况
体育成绩的评定是由素质、专项及考勤组成的,其中身体素质占总分的50%。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育成绩的及格与否。从表2 中可以看出,有88%的学生因身体素质的不及格而导致了最终体育成绩的不合格。
体育选修课是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运动能力所选择的,再加上平时上课的练习。一般情况下,体育选修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选修课的成绩。但由于学校师资能力和场地设施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体育选修课的不及格。从表2 中可以看出, 专项不及格的占7%。专项的不及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对体育成绩的合格造成了影响。
3.3 影响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因素
3.3.1 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 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爱好的程度对体育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25人喜欢上体育课,有42 人对体育课持一般的态度,有33人不喜欢上体育课。从中可以看出,超出一半地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课。在调查中也了解到,在课堂中如果学生对某个练习动作感兴趣,则会表现出专心听讲、认真观看、积极模仿、勇敢尝试积极练习动作。反之,学生对练习动作不感兴趣、不喜欢,则会表现出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练习动作时懒散、不在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学习体育的态度,态度不端正,一定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3.3.2 学生的选课情况和平时锻炼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在选修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活动量小的体育项目,比如:乒乓球占20%、体育舞蹈占18%、健美操占12%、武术占10%。这些项目都没有太大的活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也就有可能导致在体育成绩的不及格。
此外, 在调查中发现: 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很少,只有23%的学生在业余时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并且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多于女生。不参与锻炼的人数占13%,1-2次的人数占45%,3-4 次的人数占30%, 而五次以上的只占12%。锻炼次数越少、锻炼时间不长,很难达到锻炼效果。
3.3.3学生自身素质和对体育的不重视
在导致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有25%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好,有36%的学生是由于自身不重视而导致体育成绩的不及格。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差,与其他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相比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再加上主观上的不重视、不努力、怕吃苦不愿付出,心理上的满不在乎、浑水摸鱼,最终导致体育成绩的不及格。另外,许多学生形成了一种体育教育不如智力教育的错误观念。这些中学时代养成的不爱运动的习惯、错误观念都带进了大学生活中,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体育成绩的不合格。
3.3.4场地设施、器材不足
从表8中可以看出,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很满意的学生有10%,满意的学生有10%,感到一般的有38%,不满意的有22%,很不满意的有2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超过50%的人对学校场地设施不满意,说明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同时也说明了场地、设备条件与学生数的比例不一致,因此不能保证课的密度、强度和运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
3.3.5教学时数得不到全部落实
教学总时数有时候会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尤其是冬天。另外,新生在刚入学时,要进行入学教育和军训使得时数更少。
3.3.6体育课堂的教学
体育课中,由于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性等身体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每班人数过多,老师不能顾忌到所有的学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有时候老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只适合一部分学生, 不当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学生体育成绩及格与否。
3.3.7社会因素
信息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成为了大学生的必需品。这使得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有些学生为了玩游戏, 上课迟到,甚至旷课,这也可能使得学生的部分体育成绩丢失,从而面临着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危险。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体育成绩不及格率有所上升,但学生总体成绩却在持续下降。女生的不及格率高于男生。
(2)大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从自身来看,一是本身对体育就不感兴趣,二是缺乏锻炼,很少进行运动,三是自身对体育成绩的不重视以及本身身体素质差。
(3)从学校方面来讲,是由于场地设施、器材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锻炼的需求、身体素质和选修专项练习次数和联系时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4)从社会方面来看,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成绩。
4.2 建议
(1)体育成绩是体育教学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体育成绩与学生也戚戚相关。因此,一方面考试内容、标准要尽可能客观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突破传统的考试方法模式。
(2)学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体育成绩,并且要加强身体锻炼,积极参与到运动中。
(3)教师应加强教学教法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改善教学条件,尽可能地争取多的体育教学经费来建造教学必须的场馆和增加器材。
参考文献:
[1]初永和.对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2(2).
[2]宋志刚.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学术探讨,2013(9).
[3]周红律.新疆师范大学大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2010.
[4]徐红秋.浅谈体育课的评价及学生课堂学习评价与体育成绩的评定[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9(6).
教师成长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有领导的关爱、同伴的帮扶、机遇的垂青等,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倪晨瑾老师从1991年至今,长期坚持在体育教学的一线,研究教材、研读儿童:走进儿童世界、追随儿童兴趣、了解儿童心理、启发儿童思维、支持儿童成长。从儿童的笑声中,从儿童的进步中,她感受到教育的神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积累,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活力课堂,每次倪晨瑾老师的课,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让大家分享一种快乐,她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了方向。
一、更新教育理念,支持儿童成长
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倪晨瑾老师坚持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课程改革培训,及时了解最新教育动态、最新教育理念。通过反复的理解和学习,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完善活力课堂。2008年,在南京市体育课堂教学展示中,倪晨瑾老师为了激发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意识,大胆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儿童,让儿童了解,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练习中。儿童积极参与教学、自觉建构运动技能的形成,由教师的传帮带过渡到儿童自我探究、对比、理解、记忆,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尝试得到观摩课的专家、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勇于教学创新,帮扶儿童成长
倪晨瑾老师是一名有教育想法、积极改革、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在省、市教研活动中,她的发言总是能够唤起大家的思考、激励大家的干劲。为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她甘当铺路石,最先启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围绕小学体育校本教材研发这一主题研究,2012年11月她领衔展示了一节教研课——排球扣球教学。本节课有三个创新点:(1)挑战教材。倪晨瑾老师结合学校排球特色,将排球扣球技能学习(高中教学内容)简化引进三年级教学,这种大胆整合教材、改编教材的行动给观摩的体育教师带来新的启迪。(2)探究学习。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更加关注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倪晨瑾老师在教学中帮扶儿童探究、摸索、建构,用儿童的语言去理解总结,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儿童的学习力。(3)创意游戏。在研究、学习美国SPARK课程之后,倪晨瑾老师创设新游戏:让儿童根据音乐的快慢、强弱、情感等因素,用肢体动作表现运动、生活、交通工具等,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共做、全员参与、互动展示,师生陶醉在运动的快乐中。
三、开展适性教育,呵护儿童成长
儿童是活力课堂构建的核心要素,倪晨瑾老师的教学“以生为本”,她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分层要求、分层评价、分层管理,顺应每一个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课上,她细心观察、耐心辅导、赏识推进,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体魄、增强体质、提高心智。课后,她走近需要帮助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让他们缩短跟大家的差距……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倪老师,用问候、拥抱感激她,倪老师动情地说:“我最自豪的时刻,就是在校门口护导时,每一个孩子都热情地向我问好!那一刻,我最幸福!”
【关键词】 体育课改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2-02
不可否认,普通中学的体育课改是必须要进行的,因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都不可或缺,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体育改革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而且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课之后能够更加精神饱满的在课堂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在中学时期就开始接触不同种类、不同方式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步入大学的学习很有帮助。让学生在面对大学里面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时,能够不迷茫,可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一、体育课改的现状
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截至到现在成效还是很显著的,不仅初步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一些普通中学,进行户运动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学生成为了体育课改下的最大受益者。不可否认,体育课改的成效已经很显著。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体育课改的形式依然严峻,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二、体育课改的问题
回顾以往的体育课改历程,我们会看到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影响到了体育课程改革,但影响还不是很大。但若是不尽早解决势必影响体育课改的深入与发展,一旦体育课改发展缓慢,问题过多,必将影响到整体的教育进程的推进,影响到全方位课改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问题不解决足矣影响到青少年同学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体育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够良好的解决,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步骤。经过长时间的体育课改的实践来看,体育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跟风,没有定位
目前的课改的基本要求是减负,依据这这一要求,各学校各学科都开始了减负的进程,体育课改位顺应这一潮流,也开始了减负。然而,当前阶段的青少年本身就缺乏体育锻炼,而体育又要减负,也就是减少体育课的时间,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更加的减少,这也就偏离了体育课改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之一基本初衷,偏离了原本的航道。体育课改在实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是盲目的跟从其他学科方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虽然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上,却是有着很大不同。
(二)学校对体育课改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当下,每一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把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升学率上,所以课改的大部分精力,大部分经费都投入到了与考试有关的学科上去,从而导致体育课改无人管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体育课改由于缺乏经费,缺乏指导而无法进行下去。其次,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师的懈怠。学校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更没有领导的定期审查。可想而知,体育课改的效果一定不尽人意,不仅没有达到体育课改的效果,反而使得原本正常的教学指标、教学质量都无法达到。
(三)体育教师素质不够,知识掌握较少
现如今的体育教师有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这也就说明这一类别的体育教师对竞技体育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体育教学更没有一个清晰的观念。并且对于体育常识的掌握更是知之甚少。正是由于体育教师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很少,从而导致了体育课改的无法进一步实施。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老套陈旧,缺乏创新
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依然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口头授课,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育教师一般都采取着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样就使得学生缺乏动脑思考的习惯,更加缺乏动手能力。并且教龄时间越长的教师思想观念越是陈旧,行为动作上越是懒惰,这样就使体育课堂变得乏味无聊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不想学习,不去学习,那么新课改必然难以进行,体育课改也就走向了下坡路。
(五)课改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现如今的体育课改一般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改革必须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实践,总结经验,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在实际的操控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为了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在领导检查的时候做做样子,领导只要一离开校门,体育教学依旧恢复原貌。这样的体育课改根本毫无意义,只不过是应对上级的一种手段而已,是教育的失败。
(六)体育教材的编写同样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编写教材的人往往考虑最多的是教材内容的的完整性、系统性,编写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严丝合缝,具有科学性。是否能够为下一本书的编写打好基础。反而很少思考教材的具体内容,没有考虑到教材的内容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能够让学生受到实惠,能够让学生喜欢。这样一来,认真学习体育的学生就会少之又少,体育课改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二、对深化、体育课改的建议与思考
1. 要想体育课改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必须需要一套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要上级领导部门的定期频繁的检查,还需要不定期的抽查。并且将体育课改的成果作为审核一位校长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迫使校长能够重视体育课改。让每一所学校都能能够在学校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评判机制。这样一来,体育教师就会更加注重体育课改,不会,从而使得可高囊够顺利的进行。
2. 主管教育部门应该对体育课改投放专项资金,增加对体育事业的经费支出。经费的投入增多,学校相应的体育配套设施就会更加的完善。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只要学生热爱体育锻炼,体育课程改革就会变得更加顺利,毕竟体育课改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身体素质良好的中学生。
3.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当前的体育教师的水平无法适应于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所以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并且经常对体育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改变体育教师懒惰的毛病。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对体育教师进行经济上的补助,从而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4. 体育教师是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领路人,作为祖国花园里亲切的园丁,体育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以来却都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这也就使得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全社会去关心去尊重体育教师。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祖国的未来的引路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看不起这样一群高尚的人呢?
三、结语
现如今体育课改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影响着体育课改是否能够进一步推行下去。体育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关系着每一位的身心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如何解决普通中学体育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普通中学的体育课改不仅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事情,更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对体育课改足够的重视,体育课改才会进一步的推进,才能使课改真正的落到实处,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体育课改中受到实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一名有知识有理想的人。
[ 参 考 文 献 ]
关键词: 错觉 体育课堂 错觉利用
错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事物的知觉都是正确的,但由于心理的特殊性,对物体的知觉有出现差错的时候,这种差错,并不是变态心理现象,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能体会到错觉的存在,也或多或少地利用错觉现象教学,有的错觉对学生学练有利,应加以利用,而有的错觉有弊,则应及时调节。
一、错觉的利用
1.高度错觉的利用。在体育课上练习跳高时,利用同样的高度,如果将横杆两端跳高架的距离适当增大,由于宽度和高度发生了变化,学生就会产生高度在降低的错觉。或者,同样的高度,跳高架的距离不增加,而把横杆改为橡皮筋,海绵包加高或适当加高沙坑的沙面高度,学生就会产生高度变低的错觉。同理,在室内学练跳高,受室内环境对比的影响,同样的高度,学生会觉得比室外的高。鉴于这些原因,在跳高测验时,教师如把以上三个因素适时分析并加以利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远度错觉的利用。在跳远练习时,助跑道加宽并增加起跳区范围,或干脆在沙坑适宜的地方拉一条高度适中的彩带,由于主观视觉经验的定势影响,学生会产生沙坑在缩小变短的错觉。同样,练习实心球或铅球时,如果在以往练习只画的两条平行线中间添上一条斜线,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斜线上用醒目的颜色标出相应的分值,学生就会认为原来的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大大缩短,投掷的欲望和信心大增,成绩很快提高。
3.距离错觉的利用。学生沿无尽头的跑道一圈圈地练习长跑,感到单调乏味,如果教师变换练习方法和形式,比如:利用小场地做各种各样的队形变换跑、改变各种姿势跑,或让学生在篮球场上跑出各种新奇的几何图形,或在自然地形中进行越野跑、校园里进行定性跑等,由于多变的新因刺激,再加上外界宽广的环境对比,同样的距离,学生会觉得短了许多。同样,在练习一定时间快速跑后,学生产生疲劳现象,总是觉得原来的距离好似变长,这时教师及时采取分几段距离多级往返跑或异程升降接力赛跑,跑的是同样的距离,学生却觉得距离变短了。
4.时间错觉的利用。一节体育课,如果教师强行灌练,练习方法单一,组织形式呆板,缺少新的刺激因素,学生需要得不到满足,注意力已涣散到较低水平,就会觉得一节课的时间特别长。为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多从学生出发研究考虑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安插符合学生需求的有兴趣、易兴奋的因素,学生就会感到练习时间变短了,如:学生屈臂悬吊在单杠上感到极为难受,都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特别是一些力量较差学生进行测验时,如教师按常规正确读秒计时,效果反而不好。相反,如果教师在计时刚开始,适度读秒快一点,造成时间过得真快、目标即将实现的假象。在计时中间阶段,教师用些时间,进行语言激励学生,既分散学生对疲劳的注意,又趁机延时补偿时间。此法屡试多获成功,教师应用权威讲解、激励评价,对一些学生鼓励、暗示,同样能起到调节的作用,从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教学指导艺术化的目的。
5.重量错觉的利用。平时让学生用铁质铅球练习,测验时换用同重量但体积明显小的铅质铅球进行,以往的经验告诉学生,小的总比大的轻,如果能再把这些铅质铅球涂成白色,经验又会告诉学生,白的物体总觉得比黑的要轻些。这一视觉之形影响肌肉之重的形重错觉,会使学生觉得这些测验用球,比平时练习用球既小又轻,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错觉成绩。
二、相关建议
1.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和调适错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整体教学观,善于把握运用来自教学主客体等各方面的信息,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及各个环节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利用对学生能产生积极作用的错觉,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育心、育智、育体的理想教学效果。
2.在利用和调适错觉时,必须注意在一定错觉范围内加以利用,并使学生难以察觉,如超过学生能忍受的错觉限度,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失去对教师的信赖,也达不到调适错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尔娜,王向阳,蒋丽君.心理错觉在景区规划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6).
[2]陶文英.试论体育教学中情绪的调节与控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3]张思思.浅析视错觉图形在招贴海报设计中的应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知识化,就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就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中职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希望可以改善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 问题 方法 内容
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化,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由于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求都有了较大的变动,这就对于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问题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许多老师仅仅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与教学效果挂钩,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失去了自觉性,这对于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人才竞争中保持活力是不利的。而且僵化的体育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单一
首先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对体育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要求也不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得过且过,上体育课时依旧是传统式教学,对课堂内容创新不重视,经常是“自由式、放羊式”的课堂教学。这些表现出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体育教学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随意的体育课既没有规范的体育动作,也元丰富的教学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必定失去兴趣,长此以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3、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性
与时俱进才能够保持中职院校教学的发展和活力,一味的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脱离实际,学生毕业以后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许多中职院校的体育老师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不能够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体育教学是很不利的。
4、现有的成绩考核方式不够人性化
许多中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成绩考核的时候按照学生在该项目的时间、完成量进行打分,看似十分公平,却失去了合理性。一些身体条件差或者由于肥胖等其他原因造成学生已经经过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成绩依旧不能够达到标准。依据现有的考核标准只能够判定学生不合格,这样就抹杀了学生的努力成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严重影响了学生努力进步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反感和畏惧。
二、改善中职体育教学可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期望对改善中职体育教学,增进学生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乐学和会学
中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并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制定学习指标,而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放松学习的压力以及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打好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中体味到学习是一种精神需要,感到锻炼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的轻松、愉快。如,在教急行跳远这个项目时,教师可以首先测定每一个学生的最好成绩,然后以每人最好成绩的80%一90%的成绩作为目标,比赛正确完成跳远动作的能力.由于目标比自己最高成绩低,便于学生反复练习。由于留有一定速度与力量余地,这样才学生体会到掌握运动技术的喜悦,从而强化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为了能使学生通过自我验证,体验到成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远度的练习场地,由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跳过的地点,并随时进行调整。这样,一些以前的失败者南于在多次跳过的较近远度后,在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鼓舞下,逐渐消除恐惧心理,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进而,南易到难。由近及远,成绩逐步上升。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了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我们要探究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例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
3、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利于目标的实现。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教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剑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困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调整和完善现有的考核方式
在对于学生的体育考核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隐形成果,诸如努力、实践、探索等能力的分数。对于学生要采取鼓励政策,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的积极性。进而使得中职院校的体育考核机制更加人性化和客观公正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自主学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8-0077-02[ZW(N]
[作者简介]李强(1978―),男,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桂林市象山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高级。
一、开展自主学练的基本设想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学习评价,都要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但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学生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抗学习、在运动中体验学习的环境,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独立观察、分析、思考、判断、检验的机会,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大多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强行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形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呆板局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而自主学练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养成创造性思维。
二、实施自主学练的基本途径
(一)布置新颖的场地、器械,调动学生自主学练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在活动中有参与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新颖的体育教学场地、器械布置等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运动的欲望。如在教学单脚起跳、用头或手触悬挂物时,笔者在空中悬挂了一些水果模型,让学生有跳的冲动,这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技术指导,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节省了讲解时间,增加了锻炼机会,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好习惯
1.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盲目地练习,应给学生讲清道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笔者让一个学生拿一个篮球,另一个学生拿一块砖头,然后让两个学生站在一条线上,向同一个方向同时滚动篮球和砖头,让学生观察。两个学生轮流滚动篮球和砖头,反复向前滚动三次,然后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篮球滚动的距离远,砖头滚动的距离近。”笔者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圆的篮球与地面的摩擦力小,容易滚动;方的砖头与地面的摩擦力大,滚动的距离就短。”笔者又问:“既然圆的东西容易滚动,那么我们在做前滚翻时身体应成什么形状?”学生很快一致地回答:“应该和球一样团成球形。”这时学生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前滚翻的概念,然后再合理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讲解要领,之后教师再做示范。这样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能够在动脑思考中练习体育项目。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发现、探索。然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不少体育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强调“权威型”的教学情境,强调严格管理、整齐划一与学生绝对服从,强调依靠制度、纪律来约束学生的教学机制,这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多用商讨、鼓励、建议的语言,少用命令、指派、批评的语言,以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兴奋的状态下进行练习。如在训练高抬腿原地跑时,教学要求学生一次连续高抬腿原地跑30次。笔者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与大家商量:“一次坚持跑30步,大家能坚持吗?”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要跑50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跑20次可以吗?”我说:“可以,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能,测一下最多能跑多少步,跑不动了就自己停下来。”商量的语气反而激发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3.自主创编动作,增强主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让学生对教材进行改造创编,这样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小学生对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渴望掌握更多的游戏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创编游戏。如用废旧塑料瓶让学生创编游戏,学生经过思考,在塑料瓶中装满水,创编了保龄球投远比赛、运货接力等游戏。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而且帮助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为其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简化技术动作,体验成功喜悦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练,让学生示范表演,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总结对方的优点,使每一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和多种练习方法,感受到群体的力量与相互合作的乐趣,使其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布置课外实践,提高自主学练能力
课外实践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根据课堂需要,课外可以安排一些素质练习,让学生进行游戏的编排、体育器材的制作等,如让学生用泡沫制作简单的体育器材等。这些小制作既为体育课增添了色彩,又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本文论述了部分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制作和教学应用及实证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拓展研究,以探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促进的机制,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关于篮球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研究有很多,但结合双语教学的课件制作研究较少,其中有关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训练方面的双语多媒体课件的研究还是个空白。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我们考虑如何在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课堂教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本文是通过对部分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制作和教学应用进行研究,以其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与提高,促进学生在学习篮球战术基础配合中提高英语水平,并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应用与理论指导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篮球突分、夹击战术基础配合的双语多媒体课件制作。
2、研究方法
多途径检索体育多媒体课件研究文献、双语课件制作文献、体育双语教学课件文献。
走访专家,以便更好地为课件制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撑。
运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件结构设计理论指导,以教学设计理论、篮球战术教学的认知理论、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理论、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制活动变化规律、篮球运动技能开放与对抗性理论、战术教学与训练原理和方法、双语教学理论为课件内容与方法设计制作的理论指导。
课件开发与制作遵循科学性、教学性、高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
(1)课件类型。此课件为教师演示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学生可根据需要在个人电脑上或学校的教学网络中自己进行内容的预习、学习和复习。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课件的演示来进行战术基础配合的讲解示范和纠错;通过优秀运动员典型精彩视频的示范来了解战术环节、技战术动作全过程;通过课件中的中英文声音、文字的播放来学习专业英语。
(2)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课件基本内容框架为:篮球突分与夹击配合的概念及主要形式、方法和要点、运用时机及特点、组织教学训练方法、练习方法与手段、典型战例,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组织教学和训练建议等。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和要求,不同的内容框架采用不同的媒体内容,并有中英文对照。例如在突分、夹击配合的方法和要点中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内容为主,在练习与训练方法中主要以视频媒体为主。对某一战术配合环节可进行中英文字说明、视频演示和图片显示,从而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课件对学生的刺激,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 课件的结构与界面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对于节点主要考虑根据学习者特点及认知规律来选择节点大小,尽量减少冗余信息;一次只显示一个节点信息;对根节点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进行设计,使知识内容层次清晰。
在链的设计上,为了清楚体现各节点之间的层次、归属关系,反映各节点间的逻辑联系,本课件主要采用线性链。
在设计网络时主要考虑课件主模块和子模块之间、知识单元之间、知识点之间以及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跳转关系。
在人机交互设计上主要采用常用的按钮、热字热区和按键的人机交互方式。力求使课件的交互系统友好、灵活和透明,让学习者能清楚地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在系统的不同部分采用了相似格式和人机操作方式,使学习者避免重复学习和记忆的烦恼。
2、课件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1)素材分析。课件的主要功能是辅助篮球战术教学,表现形式是文字、图片、视音频、动态交互的多媒体集成,并能以网页的形式通过网络浏览器呈现。使用以教师课堂播放演示为主,学生课下联网自主选择学习为辅。
为方便课件制作过程,确保课件表现功能的实现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软件开发平台为公认的交互性能最强的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 ware。
(2)课件的集成。各种多媒体素材制作完成后,需要根据上述的教学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理论对它们进行编辑合成,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本课件的集成利用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 ware、PowerPoint、Director、方正奥思等来完成。这些多媒体创作工具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这使得课件制作者不用学习复杂的编程语言就可以调度各种多媒体信息和设计用户界面等,从而摆脱了繁琐的底层设计工作,将注意力集中于课件的设计和创意,不仅大大简化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过程,而且大大提高了课件的质量。
以采用Author ware来制作为例。所需各种素材准备好后,就可以在Author ware软件下开始制作了启动Author ware,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篮球突分、夹击基础配合战术的双语多媒体课件”,在属性面板中将文件大小设定为1024×768,保存此文件。选择“插入”“媒体”“flash movie”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浏览”,导入flash 影片,在流程线上加入一个等待图标,在属性面板中选择响应的方式为“单击鼠标”。在等待图标下加入一个擦除图标,擦除上面的flash文件。在擦除图标下加入一个显示图标,双击图标,在里面插入准备后的图片。在擦除图标下加入一个交互图标,在交互图标的右侧插入3个群组图标,分别命名为“突分配合”,“夹击配合”和 “退出”。将“突分配合”和“夹击配合”的响应方式定义为热区域,然后在其中插入准备好的内容,在“退出”图标内加入一个计算图标,在里面输入程序“quit()”,将准备好的资料全部插入以后,选择“文件”“”“打包”,选择运用平台为“Windows xp,NT和98”,勾选所有选项即可。
三、课件的教学验证性实验
通过实验采用同组前后测试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实验,以验证在教学中应用本课件的教学效果。以本院09级体育专业2班2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2学时的本课件部分内容的教学,并进行课件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由两名副教授对学生的英语、突分和夹击战术基础配合水平进行实验前后的测试,以实证本课件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和英语教学的效果。
问卷调查表明,双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应用到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学效果明显,切合教学实际。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文研制的篮球突分、夹击战术基础配合双语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界面友好、开放性和实用性强,体现了篮球战术教学实践性与英语专业知识趣味性丰富表现的较佳知识组合。利用本课件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战术教学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能力和水平,也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2、建议
制作篮球突分、夹击战术基础配合双语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于教学,是对篮球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建议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拓展研究,以探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促进的机制,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耿岳.掷标枪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3] 于红霞,何志波等.体育院校的新课题——体育双语师资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
[4] 刘卫东.高校公体篮球课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
[5] 孔军.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一、如何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4、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课间十分钟也在跳,学生只要一见到我,就拿着跳绳跑到我跟前,让我数数,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5、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我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开始部分(宣布课的要求)准备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结束部分(放松)的四阶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课的开始,我将课堂喻作大森林,带着学生在动物世界里自由地玩耍,模仿动物作各种动作、学习飞行(引导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飞机场内练习掷纸飞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飞机怎样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学生基本掌握飞行方法后,要求学生将飞机搂成纸球,比一比谁掷得远(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最后,学生在乐曲声中欢快地结束活动(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目前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体育教师兼职人员较多,一些学校往往安排部分无法胜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任体育教学,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改的顺利进行。国家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周开设3-4节体育课,由于师资的缺乏,无法按要求安排课程。
2、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负责学校的“两操”工作和学生课余训练,每周还得任12-16课时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都是最高的,而相当部分学校在教师发展和业务提高上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3、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4、落实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套。《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学校和教师以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对特定场地和器材的依赖。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
关键词:武术 高职高专 武术教学
前 言:武术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文化负载量。如何把这一宝贵财富保留下来使之源源流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进行教学和普及。在当代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它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点,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本人通过武术在当今的高职高专教学中存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略抒浅见如下。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职高专武术教学著作和论文,了解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发展特点及现状,为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提出改革意见奠定理论基础。
1.2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的说明高职高专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3 调查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高职高专武术赛调查问卷。针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学生及相关专家、学者发放问卷,为论证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实证。
2 结果分析
2.1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就其文化内涵而言,武术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体现了武术是一种“技”、“艺”、“术”的文化,是围绕”武”而发展的特定技艺和技能。随着武术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它的领域已经涉及到教育、文艺等方面。它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快节奏形势下,通过武术的练习,可增强人体自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高效率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武术在追求形体、姿态、动作的同时,特别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即在套路演练的技术上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演练中表现出来的强烈动感、均衡的态势、恰当的节奏及和谐的韵律、深蕴的意境,无一不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武术演练的风格和技击特性在“神”“气”“韵”的联系巧妙的表现出来于虚实结合,实中求虚的美学特征。武术的技术动作在表现技术攻防含意时是以一种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威武而不野蛮,委婉而不失刚健.柔和而不显松懈,给人一种含蓄而又生动的武术技艺之美感,也就是刚柔相济的审美体验。
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
2.2武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发挥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 普遍存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武术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此,应充分地利用武术的这一特点在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广泛社会价值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健康文明的锻炼方式,更是一项很好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大学生选择武术作为健身之道,有利于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有利于拼搏精神的意识培养,有利于爱国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高专加强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加深对武术运动的健身养身内涵的理解,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提高了人类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推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促进了大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了正确体态,塑造了健美体形,焕发了青春活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通过表演、比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以及高职高专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弘扬了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因而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
2.3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武术作为一门国粹,在国家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各类高职高专在体育教学中将武术列入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时效,而且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理应在高职高专中受到重视。但由于武术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解,影响学生对武术课学习的兴趣,制约了武术教学的效果。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得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就这方面的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2.3.1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低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认识水平较低,通过对300名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196名、女104名)和400名非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284名、女116名)采取问卷调查。
如(表一)
表一 选修课学生和非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概念的认识的统计表
武术的概念 选修课学生 非选修课学生
武术就是套路 48.7%(252人) 61.5%(492人)
武术就是技击 17.7%(106人) 14.0%(112人)
武术包括套路和技击 33.6%(201人) 24.5%(196人)
中华武术虽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从调查的大学生结果看,他们对武术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关心也不够, 尤其是把武术理解为套路的学生占比重最大,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武术是套路和技击的结合。这说明传统的武术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对武术课认识水平不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由此我们应该加强武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知道武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武术文化,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
2.3.2武术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套路与技击是中华武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先有技击后有套路,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编排成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仿攻防组合动作,它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而技击是把套路中的攻防动作拆解开来,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从逻辑学角度来看,套路和技击是处于交叉的关系,套路和技击都有武术的属性———动作的攻防特征,但各自也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技击重实用,以克敌至胜为目的;而套路重动作的艺术性,以表现高、难、美、新为最高追求。
我们在当前的高职高专课中,往往把套路和技击二者选其一而丢弃另一方;或者重套路、轻技击;要不就是忽略了武术运动的属性———攻防特征。根据人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攻防特征,学生便丧失了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2.3.3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实事求是地说,每年从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人才十分有限,能在教学第一线上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迅速普及,和师资极度缺乏形成极大的矛盾,于是大量非专业武术教师补充进来,但是其自身水平并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据了解,高等院校90%的体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多数是通过普修课学到的武术技能;多数学校在上课前由一名武术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能者为师;虽然有少数的武术专业教师,但是兼职情况严重,责任心不强,上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这也是学生对武术越来越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
3 高职高专开展武术课的对策
3.1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
在学生选课前或者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教师要大力宣传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可通过电视节目、广播、网络等,使每位学生真正了解武术的历史特点和作用,了解习武的意义。教师宣传时要全面、合理,要在全面宣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不同的重心倾斜,比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于攻防实用性,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武术“强身健体,终身锻炼”的功能。在加强对武术作用舆论宣传的同时,体育老师还应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宣传武术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结果就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身心需要,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样武术课的教学就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3.2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
武术运动的内容由由套路和技击组成的,在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调技击和套路相结合的教学顺序;由于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所以武术课堂教学应把技击和套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进程中二者所占的比例要有一定的顺序安排,也就是让技击在教学进程中所占百分比由大变小,而套路百分比则由小变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逐渐理解武术运动,再过渡到对武术运动健与美的追求。
3.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武术业务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武术教学质量。要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武术教学活动, 前提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师资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拓展武术教学的渠道。所以提高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对于高职高专来说,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训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建立师资培训与考核制度,使其成为体育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第二,配备更多的武术专业教师,发挥他们武术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学校武术发展的主力军。第三, 从管理上积极推行岗位津贴制度、教师聘任制等人事改革措施,积极推动高职高专体育。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上要创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迎合时代的需求。教师要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加强学习,注重交流与沟通,拓宽知识面。此外,学生选项的多样化,要求教师专业面要宽,至少要能带两种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等方式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由于扩招引起的高水平体育教师不足和青年教师居多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通过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指导和培训青年教师的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
结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为了进一步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我们应做到第一,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第二,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第三,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展望新世纪,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职高专体育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武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并用科学原理与方法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丽、王新雷.对大学生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4).
[2]刘 鲲.探讨高校的武术教学[J].池州师专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