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第1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课堂导入;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18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中营造和谐、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科学恰当地设计课堂的导入

优秀的课堂导入,是建立在综合考虑教材特点、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教师执教风格等一系列因素之上的,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奠定很好的情感和认知基础。由于教材中描述的生活情境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很远,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教材的描述相符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就成为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情境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描述,并一步步地融入角色。以《海底世界》为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海底世界的音像资料,并使用诱导性的语言引导他们,多媒体所营造的优美情境加上老师的恰当引导,能够很自然地把小学生导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二、有效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开展教学工作都是教师惯用的教学手段,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启发自主思考,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范畴,构建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演绎课文中的角色人物,转换思维,站在角色的位置对话看问题,然后向大家提问:“你们认为父亲的话有道理吗?你们有什么感想吗?”随后让学生们自由讨论,独立思考,最后同学们就会总结出自己的答案,有的人会说父亲的的话不对,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苹果桃子这样既好看又好吃的人呢?又有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见解,认为父亲说的对,人不能只讲体面,还要做一个有益于别人,像花生一样的人。教师通过提出一个恰当合理的问题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思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内自由思考,发挥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即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能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和作者思想的认识,领悟文章的涵义,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优化有效讲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讲授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讲授。因此在实践中优化课堂讲授、提高讲授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需的。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讲解,有效指导。如当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碰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此时,教师就应停下来,对字、词的意思进行讲解,从而理解句子、文章之意。讲授是最经验便捷的教学方法,讲授不是纯粹“填鸭”“灌输”。有效地讲授必须切合学生的心智,要做到不为讲而讲,要明白讲是为了学生的需要。讲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讲多讲少,何时讲授,何处讲授,讲授什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视学生的需要而定。不在过短的时间内呈现过多的新知识,不花费太长的时间以至于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有效的讲授要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不机械盲目地讲授。

四、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奇心很强且好动,这一阶段的学生多通过色彩、声音等进行感性思维。在课堂中,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也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关键。当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的制作,将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图片和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动态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刺激学生的眼、耳等多种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第2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新时代新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迎来一场新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社会进步的需要。随着我国近几年来新课改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焦点和核心,传统教育的固有弊端被打破,响应新课改的时代号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逐步走向自由化、开放化和活跃化。由于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改革观念贯彻得不够透彻,导致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新课改阅读教学的实质所导致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以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为基础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核心,从上世纪末到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结果,有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学教师也发表了众多与之有关的教学论文,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运用原则、内涵、标准、内容、评价等都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吸收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分析体系。但是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其有效性的分析往往脱离实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前提条件;(2)构建内容充实,知识架构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是关键;(3)在课堂教学中要狠抓落实课堂训练是必要的检验手段;(4)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产生根本性影响。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

语文在我国是一门关乎学生心灵精神的学科,其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其文化精神活跃,给学生的世界观和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成才意义十分深远。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丰富精神内涵的积淀,形成良好的国文功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学作品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为了提高其效用,应新课改的要求。

3.推动新课改的深化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人生趣味。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响应新课改的要求的同时,助推新课改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不断深化。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否高效最终要取决于是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没有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难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体系,让学生充分吸收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知识,拥有基本的语文阅读技巧,能够熟练的掌握阅读方法。

其次,是满足语文的内在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他人的语言表述和感情流露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觉悟,为生活得更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指导。

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1.以学生兴趣为引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兴趣是做好的导师,也是学生最直接的动力来源,兴趣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个人兴趣,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有意愿、有兴趣将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吸收得更好。因为学生认知局限,缺乏阅读经验,因而教师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为学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

2.教师要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教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应该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匙,让学生能够面对不同作者、不同语感、不同情境的文学作品。教授可以通过对具体阅读方法的讲授,加深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至于走弯路、走冤枉路,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

3.开发学生智力,导之以情

第3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语文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为此,本文结合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可靠建议,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一、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意义

(1)促使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因为如果学生没有获得发展,即使教师工作得最累、付出的最多、论文写得最好也是缺乏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的。另外,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首先体现在学生的主动精神上,语文教育要呼吁学生们自主学习,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提高教学效益

语文教学中的效益是指学生的收益。有效教学是一种注重成果的教学,甚至强调教学结果的可铡性,“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的特征。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闻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二、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弊端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

在过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过分强调讲授,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下听讲、做笔记,这一类填鸭式的教育完全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另外,学生本身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存在误解,一味地认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未发现学习知识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师教学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巩固所学知识,会给学生布置大量抄写作业,这些作业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且意义不大,并不能实现精选精炼,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

(2)教学模式严重落后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过于追求教学进度,未对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学习能力多加考虑,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塞入大量知识,也没有理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与理解。时间一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透彻,学习成绩自然无法提高。另外,教学模式严重落后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使用不当,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并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率的提升。

(3)忽视学的效果

有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仍然满足于教学的任务的完成,盲目地追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程度和效度,以至于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深,不透,更加拉大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

(4)多媒体辅助作用发挥不当

有些语文课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宰,替代了师生的板书和语言。然而,好的板书同样有助干师生的教和学,教师不能完全摈弃板书教学。多媒体和学科教学应当整合在一起,恰当的发挥对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分析

(1)教师精心备课,提高备课有效性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其次,应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教材资源、生活资源和网络资源,要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再次,要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2)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强调的是教师能否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最大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充分学习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积极性,使学生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另外,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语言环境,避免盲目灌输教学知识,而是通过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3)布置有意义的课后练习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尽量少布置重复、枯燥的作业,作业内容应难度适中,作业量也应把握得当。要为学生的学习需求着想,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不再将作业当成负担。比如说,在学习词语的应用时,比起反复抄写,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词语应用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为语文素养的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

(4)教师是倾听者

第4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有效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72-02

在小学时期,让小学生接触古诗词,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它,并且简单地学习它,为以后古诗词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便于教学,同时也是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词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传承下去。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汲取知识的技能,除了把教学中的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下来之外,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古代,因为现在的学习者存在着学习的被动性,不如以前的学习者那么爱学,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呆板地记住一些死的东西,不能活学活用。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为改变学生与教师的传统观念,二为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与学生需要知道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中重点批判对象,在新课标改革下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用于教学中。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手中,一切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在接收教育的同时,应该需要明白教学的重要性,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想要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文明的人才,首先就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想把新型教学方式实施下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成功地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成为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如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性呢?众所周知,小学生都具有对事物的好奇心,还有极强的好胜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各种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从这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课外知识的普及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由于新课标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一些在课堂中教学的教学方法,不得不停用,但是该有的教学还是必不可少的,像通过课外知识的普及,对小学语文诗歌进行有效的教学,还是可以使用在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普及课外知识,主要是教师收集一些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可以涉及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是通过对相关课外知识的掌握,来进一步学习诗歌,像诗歌中作者的人生与写作的背景,都可以与学生分享,使学生能够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的同时,更好地进行教学。

例如,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教师可以介绍写诗的作者辛弃疾,是一位著名的南朝诗词人,在朝数载,一生戎马,抗敌无数,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优秀杰出人才,但是由于当时朝政不太稳定,多次主张不被采纳,颇有怀才不遇之意,最后闲居一世,过着平凡人的生活,故此,他的诗词带有对田园山间喜爱的寓意在内,此首词也是当时辛弃疾在过着田园生活所创,其诗词都是带有山间田野的气息,学生通过对辛弃疾的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诗词的意思也能进行自我揣测,从而,到达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诗歌意境的代入

语文诗歌的教学意义,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与继承这种文学,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不仅需要教会学生诗词的来源,也要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创作,而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创作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去体会创作的意境,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通过诗里面的意思,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的环境背景,是在夜晚的时候,诗人站在皎皎月光下,睹物思人,创下的诗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诗句的意境进行描绘,引导学生进入与诗人同样的佳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别样的诗词。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引入诗歌意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小学语文诗歌的有效教学方法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教学诗歌的时候,也需要运用课外知识与代入诗歌意境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诗歌的有效教学,还是需要采用一些老式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针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首先,制定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语言的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掌握记忆思维能力,获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和方法。其次,方法和过程的目标,在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上设立目标,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语文,锻炼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最后,是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比如,在学习后,学生应当学会感恩、爱国等。

(二)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语言能力的应用和表达,在教学的方式上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演绎语文的学科魅力。此外,还可以采用朗读、背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三)认真落实教学的计划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细化教学的目标。比如,在进行字词的教学时,教学目标应当细致到字、词。字的拼音、字形、字义,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教授学生与这个字相关的词语。还要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分层实施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注重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细致讲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充分使用多媒体,在教学工作结束后,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

(四)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馈

在课堂教学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教师反馈相关的教学信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课后复习时,少布置或者不布置书面作业,需要加强在口语方面的训练,具体形式是朗诵课文、复述课文,或是根据课文讲故事。比如,教师完成《天鹅的故事》教学任务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朋友或父母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总结

第6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学生;语文;教学策略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正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心研究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投入最少的精力,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满足教学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跳跃程度,注意力更加集中,能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全过程,从而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提高了。那么,如何践行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确定科学而合理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在课时备课时都会确立一定的教学目标,而且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有所区别。目标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指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两类:即时目标和情感目标。即时目标是指在课堂上就应该达成的知识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是考验语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那么制定的目标也会更为科学。教师对知识点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新课标的精神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课堂教学从以前的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而逐步向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而变化,教学目标多了一项情感目标,而且要求在每节课上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却忽视了情感目标,使教学只是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这样,对学生的情感目标没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制定与实施,这样的教学目标就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

对于小学生来说,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他们才能在宽松而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把小游戏也引入到课堂上,通过做游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并在适当的时候也加入到学生的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在游戏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遇到问题时师生一起商量解决,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要尊重,以使课堂气氛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缺一不可。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学习状态,才能显示教学的效率。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从而让知识的传授更加畅通无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重要的还要看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教师恰当的方式能使学生努力参与学习、积极学习。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师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是课堂上的强权者,不能认为自己居高临下,而是要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相同的位置上,师生是共同的学习者。二是教师多层次的互动。我们教师面对的学生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的层次也是存在的,所以要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学的互动要选择时机,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的组织对于教学质量而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监管,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能让每个学生处于教师的视野范围内,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空间管理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要恰当,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给他们指导;学生的座位要安排合理,要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时间管理上,教师要准确把握这有限的40分钟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有效。这样,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损耗就大大降低。在问题行为管理上,教师应该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发生了应该怎么办,使教学控制在良性的轨道上,从而降低挫折水平。如果发生了预测的情况,则可以运用预案及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认真钻研教材,加强课堂管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占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需要四个优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3).

[2]胡传贤.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第7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愉快有效教学

Abstract: about what i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hown much, this is a fact of life. In the practic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promote Chine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ome factors has obtained the general teachers recognition, such as of the personality DouShuSheng,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language training, solid, but for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andard discussion also had not been stopped. What is the language lesson is a good lesson, is a high efficient class, 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class, experts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Some scholars think, always can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ome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the let students learn the light, develop the good teaching i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o a variety of, view a lot. But, experts point of view all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and that 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test whether "effective teaching", the standard of course is that more true than.

Key words: 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ffectiv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认为,一堂课是否能达到有效教学的要求,应该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构建轻松的课堂、创造朴实的课堂、生成有价值的课堂。

一、构建轻松的课堂

单就建构而言,这是当前有效教学在科学规律上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育科学研究上有了一定的突破,这一理论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认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这一点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哲学理论是一致的,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外因起辅助作用。因此,知识的传授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

语文课的意义何在?当然,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知识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语文课更重要的目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一堂课有效与否,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语文课内容所牢牢吸引,在强烈氛围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度过而余兴未了,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课。

轻松的课堂不等于是无秩序的课堂,而是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所以,在构建轻松课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

1.在轻松的课堂上,学生兴趣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的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兴趣,而是全体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需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况,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

2.轻松的课堂不是意味着学生很悠闲,无所事事,轻松只是代

表学生没有压力而是有动力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正是这种高度的参与使他们忘却了疲劳,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而且是高效的。

3.一堂轻松的课因为有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实在,也因为有学生

个性的张扬而变得生动。我们在听课的时候,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老师的教法,而是一些学生出乎常规的回答。我们在称赞别人孩子机灵、思维活跃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为了成绩而把学生教成书呆子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也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入景入境地读,入情入理地说,课堂也就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如果我们能切实把课堂转变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忘记课堂的压抑与束缚,以轻松的姿态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二、创造朴实的课堂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平常”,这种课表现的应该就是平时上课的情景,而不是需要很多人帮助准备,反复演习后才能上的课。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单就一堂课而言,它确实是有效甚至高效的。这些课所贯穿的教育理念上,确实给我们听课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为这一堂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却远远高于平时的课前准备,是平时的教学不可能效仿的。也有的公开课,是对设计的一种反复重演,课堂太完美,老师对课堂的控制、学生的反应、课程的进度,都是完全在掌握之中,没有一点差错。这样的课让人听了,觉得缺乏真实感,使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表现,更看不到成长和进步。

在创造朴实课堂的过程中,教法应灵活简便,同时,媒体的适度运用是关键。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有效的课堂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或者说方法越新越好。如果方法用得太多,容易喧宾夺主,把最主要的东西湮没了。教学方法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保证实用。

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去掉让人眼花缭乱的修饰,回归真实,这才应该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的方向。

三、生成有价值的课堂

生成,这个词代表着课堂教学是需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的,这是当前有效教学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完全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而教学也不再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强调课程要通过教师、学生双方行为、思维的相互作用,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堂的“创生”、“动态生成”、“改造”。

所以,在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时候,考核标准应该进行改革,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而应在此基础上更应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动态的的、变化的过程,一个充满着情感、审美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复杂多变的探险过程。

我们经常说语文教学要教出语文味来,要能体现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语文味该如何教出来?语文的教学价值怎样体现?这诸多问题,目前一线教师非常关注而且极力想在操作层面上弄明白。语文课程的性质弄明白了,语文该教什么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第8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现在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仍旧不能依据新课标开展教学,仍旧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表现为填鸭、灌输、包揽一切,缺乏启发、引导、激励等方法,这样,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不揣浅陋,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粗浅看法。

一、制订科学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关涉教学内容,关涉教学程序,关涉教学效果。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愿景。科学制订三维目标,要做到:(1)要正确理解其内涵,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三个维度的统一,它们只有协作整合、相互转化才能达成教学的优质与高效。(2)三维目标的行为动词不能含糊其辞,应该以“说出”“找出”“学会”等明明白白地表述,而不能以“了解”“体会”“认识”“熟悉”“关注”等含糊不清地表述。(3)行为主体不能混乱,不能一会儿一个“培养什么(教师主体),一会儿一个“找出什么(学生主体)”等。据此,制订《少年闰土》教学目标时,笔者定为:(1)学会扭、胯、厨、套、猬、畜、窜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堂背诵第一自然段。(3)与同学交流: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你对闰土的印象如何?(4)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5)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抄写下来,再体会。

上述五个目标:(1)(2)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3)(4)(5)关注的是“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设定,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二、品读教学内容,等待“质”的飞跃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要深入钻研文本。在研读文本时,既要关注整篇,又要关注各段,甚至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要反复咀嚼,仔细品味。例如,《童年的发现》整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先是梦中飞行;引出为什么会梦中飞行及老师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文本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五年级的学生如何理解,教师如何理解,能不能找到师生都能理解的交点?这是难摘的“桃子”,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做到学生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秉持这一教学理念,我对这一教学内容如此设定:有时,学生的“情不自禁的笑声”或其他异常现象,不一定就是一种“不怀好意”,也许学生的“笑”或其他异常现象就潜藏着一种科学的发现。同时,文本提醒我们,在推进教学内容过程中,对“突发事件”教师要有一个等待的环节,等待学生的解释,课堂教学或许能带来“质”的飞跃。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

三维目标及教学内容确立后,重在教学中落实了,兹拟三点:

1.创设课堂情境。学生的思维是由提出问题开始再由解决问题发展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例如,笔者在执教《诗经・采薇(节选)》这一课时,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提问,这里有什么景?表达什么情?学生兴味盎然,小组讨论后,达成共识:主人公很忧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当年离开家乡时,正是春天,柳丝低拂;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重回故乡,却是雨雪迷鞯亩天了。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行路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就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鉴赏文本时获得“快乐丰收”的体验。

2.预设与生成齐飞。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是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弹性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融合。例如,某教师执教《惊弓之鸟》有一段对话:

师:如果魏王不用箭,只拉一下弓,能否把那只大雁射下来?

生1:不能。魏王不是射箭能手。

师:不是射箭能手,就不能吗?

生2:能,因为那只大雁受过箭伤。

师:受过箭伤的大雁,魏王不用箭,只拉一下弓,也能射下来。有依据吗?

生3:魏王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听到弦响,以为是箭又射过来了,心里很害怕,拼命往上飞,伤口裂开,飞不动了,就会掉下来。

……

这样,教师从学生的认识出发,触摸文本,亲近文本,鼓励学生以文本为依托,参与对话之中。他利用自己的精心预设,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地学习,自主地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悟作者的用意,让学生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巧妙练习,深化课堂。课堂练习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能使学生记忆犹新,永久难忘。例如,教学《伯牙绝弦》训练:“绝”字由“糸、刀、卩(跪坐的人形)”三个偏旁组成,怎么会意的?对理解全文有什么帮助?学生讨论后,有的答道:“人用刀将一束丝全部斩断。”有的答道:“我好像看到伯牙依然斩断所有琴弦的情景。”有的答道:“我体会到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震撼人心的悲痛心情。”就这样,巧妙练习一个“绝”字,深化了课堂教学。因为它落实了文本的知识点,抓住了精练点,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动性,实现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总之,科学制订三维目标,认真研磨文本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注重预设与生成,巧于练习等,这是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第9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起始教学 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文字进行交流,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形成自身的一种能力,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因此,语文课的方法环节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每一节课堂,尤其阅读教学起始课的有效性,如何怎样上更能培养学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始课的诸多问题存在是教师对语文课及课程标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定位造成的。其实,认真审视起始课,它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习与探究兴趣的第一步;是带领学生感知文章脉络、整体把握的关键;是组织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扫除浅层文字障碍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好起始课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做好铺垫,为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能力奠基,还能为接下来学习语文味的阅读课的精彩蓄积力量。

一、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那么如何上好起始课才最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呢?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作为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只有学生学会了”才算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我想这个理念应该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题。起始课的教学目标,不但要体现课程目标和文本的学习特征,正确处理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关系,还要遵从学生的阅读规律,合理地制定学习内容,关注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课堂教学时会关注 “学生学没学会、没学会时我该怎样调整教学”。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年段、文本、学情等,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学习目标,因人而异。各班的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及获取新知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如果该班学生整体识字水平较高,课外阅读量大,获取新知及自学能力较强,就不要把字词教学作为主要目标,不妨提出稍高的要求。反之,则以字词教学为主,允许有一个“逐渐逼近”的过程,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情也不尽相同,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可以分层进行,让不同的学生“吃好”“吃饱”。

2.学习目标,因年段而异。低年级学生由于掌握的语文知识比较少,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多数都是集中识字,字词识记的量也比较大,往往是教学目标的重点。中高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水平提升,视野不断拓宽,花在字词教学上的功夫则减少,重点应放在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的“篇章”教学,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目标,随“学情”变。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和课堂实际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与学生的交流往往会产生知识的碰撞,产生各种各样的“火花”,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并在偶然生成中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二、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1.巧设预习,提高实效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

从目前教学现状看,学生的预习能力相对比较肤浅。究其原因,一是教布置时随意性大,缺乏及时反馈交流。二是学生只借助《全解》,渠道单一,敷衍了事。鉴于此,我觉得教师指导很关键。低年级开始布置预习,由于刚接触,此环节应放在课内,并提出明确要求,逐步指导。如读通课文“怎样读”,圈画生字“怎样圈”,理解词语“到哪找”等。随着预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能力的提高,此环节便可放在课外,要求也更高。除了完成低年级预习任务外,还应涉及质疑问难,思考课后练习,写读书感受等。课堂上,教师再适时检查反馈,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如此坚持不懈,便可培养良好自学能力。同时,通过预习,简化一些教学环节,课堂上便可抽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读书、感知课文内容,甚至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品读感悟的内容。

2.电教引入,激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起始课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能否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主动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投入学习,至关重要。为此,课始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根据文本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视频再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伊始,教师放一段影片《唐山大地震》中富有视觉听觉都富有感染力的视频片段,让没有经历过地震现场的学生们在感官上获得震憾,在心灵上获得呼唤,从而去体会文本,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3.不遗余力,抓好初读

《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指出: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每个学段的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是“能用”。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初读指导还应有层次。第一步要求学生借助生字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需要的时间较长,可以放在课前预习。课上要再给时间练读后检查,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将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带进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比如《只听半句》这是一首儿童诗,内容非常简单,学生特别容易理解,难就难在怎样把这类相同句式的儿童诗歌读出韵律、读出变化、读出节奏、读出趣味,所以本课侧重点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例如:“天热了……”等4个带省略号的句子时,师示范时会读得慢而清楚,省略号后稍作停顿。这无形中渗透了标点符号的作用,理解了标点符号的作用其实也就了解了这个小男孩儿的特点。而小男孩儿说的“知道了,知道了” ,四个句式形式上完全相同,但是我们要读出不同的变化,有的快,有的慢,有的轻,有的缓。这样的初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具体要求的指引下,学生在课文中走了几个来回。从读通课文到纵观全篇,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

总之,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场合,给学生“创”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把握好小学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优化环节,步步落实,求新求变,才能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实现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