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大学语文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育 大学语文 指导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领域的逐渐拓宽,语文教育教学已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于应试教育机制中,而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对外汉语学习工作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压力也日趋加大,在世界“汉语热”浪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母语学习,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高等教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中,要更加明确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素质课程在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应更加得到重视。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学者、某个诗人、某个作家的少数精品的略读,应彻底改变这种浅尝辄止的应付,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课程的重要地位,要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通过课外阅读,实现融汇中外、贯穿古今,真正明确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学习掌握世界文化的精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精选课外阅读作品
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大学阶段对于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层次需求,要认真坚持开卷有益的教育理念,精心筛选课外阅读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要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又能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切实避免学生对作品抵触情绪的产生,要充分肯定学生课外阅读取得的成绩。在阅读作品的安排上,也要结合课内阅读,使之实现对课内阅读知识领域的拓宽和延伸,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在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和推广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便利性和时间的合理性,为保障和提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每个时期确定一个明确的课外阅读主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论文或者其他形式的检查方式,强化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知识面的有效拓展。
大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中,明确不同阶段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经得起历史推敲的经典作品,而且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要同时给予相关作品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作品的思路和脉络,明确自己要选择重点阅读的作品和研究探索的方向。
二、多渠道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知识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获取的知识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升华和跨越,因此,有效提升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就要多渠道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当前语文阅读的方法主要有类型阅读法、统筹阅读法、“四到”阅读法、比较阅读法、集中研读发,在指导大学生课外阅读教育教学时,要明确不同阅读方法中的利弊,帮助学生探求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引路人,“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式思维,在教无定法的理念指导下,帮助学生深化对某个文学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教无定法”的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延伸出不同方式方法对同一部作品的差异性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发现适合古今中外作品的阅读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究新颖的阅读方式方法,推动学生对课外阅读作品的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
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当前我国中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开始了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和创新,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初露端倪。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也可以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进一步改进大学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学生主体资源的有效发掘和运用。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细化某个层面文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由结组和明确选题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性阅读。通过合作式学习,每个小组针对同一个选题进行深入性探究,将唐诗与历史有机整合起来,分析每个历史阶段的唐诗特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各显不同诗人的风格和魅力,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学生对于作品的创新见解和独特思维。
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府,是的发源地,汇聚着全国各地的精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曾明确提出“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他在教育教学中崇尚自然,强调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学府都在彰显特色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探索性研究。对于大学语文课外阅读而言,更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文字是固定不变的,但时代却是发展进步的,时间的流逝会激发出不同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而语文课外阅读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于单一的模式化的认识和理解,应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创设更大的空间去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
例如,在大学语文的课外阅读中,可以将过去相关学者提出的问题和比较个性的观念或者是有待考证的看法和观点提出,然后让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去发现和研究,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曹雪芹的《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由于其不完整的版本,历来为诸多史学家或者文学家所探讨。从清朝到今日,对《红楼梦》的研究经久不衰,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注释,诸多文人和学者毕生致力于对《红楼梦》的研究,甚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红学”。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对《红楼梦》中的某个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红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资源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对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学习和验证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因此,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科学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有效地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实现语言、文学、文化的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的认识品位。在多媒体资源中为学生的学习另辟蹊径,发挥电子版教材信息量大的优势,在视听结合中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特别是学生可以在对某个作品的理解中实现动态的感受,通过观看相关影片或纪录片,将文字与音乐、背景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由于思维理念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对作品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而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有效打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影片等直观教具的使用,学生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之中,进而更加深刻地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革新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范畴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而课外阅读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也决定着大学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为此,革新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积极构建大学语文多元化评估体系,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实现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进步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变化,学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和阅读方式方法也产生了独特的理解。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学校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及时发展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先进大学院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革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进步和创新,并将有特色的观点和理念扩大化,甚至升格为学校的科研课题进行全方位地探索和研究,并将其在评估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科学量化。
由于课外阅读的评估范畴较宽,每个课题的评估工作往往涉及到目标实现程度、内容丰富程度、阅读作品的数量、参考书目的层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会牵涉到很多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不完善,许多阅读课程只能局限于任务的布置和完成方面,而对于其中的创新思维的肯定和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到位。因此,很多新颖的研究课题往往就此中断,课外阅读教学的延伸性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把握,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地彰显。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支持,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充分协调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支持,进而将研究结果拓展到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层面。
总之,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特别是在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升的趋势下,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应加大力度。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学语文自身知识领域的庞大性和教学评估体系的复杂性,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力。因此,要求大学教师要及时明确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学科定位,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持和影响下进一步强化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革新,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协调各级职能部门推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导课外阅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0):36-37.
[2]杨建成.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44-4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改革方向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38-01
大学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处在一个鸡肋的地位,学校不愿拿出课时来充实它,学生认为到大学了还学语文没有必要,因此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久而久之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越来越没有信心也不愿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笔者一直在高职院校教授大学语文,连续多年接触大量学生,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了解了大部分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他们对大学语文的要求与看法,通过这些了解使笔者认识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将着重论述高职大学语文在课程定位和改革方向上的特殊性和解决办法。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其他类型高校大学语文的区别
高职大学语文和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有着天然的区别,我们要看到这些区别,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知识水平较低,视野不够开阔,尤其对文学不感兴趣;其次,高职院校主要教授学生技能,尤其是工科院校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就造成学生更加主观的认为大学语文没有用,再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普遍缺乏,学生主观认识不到客观又接触不到,他们不知道语文、文学和文化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对此学校和老师是应该负起责任的。
2、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一个合适的定位,这个定位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要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情况。目前大量论文和学术研究都是基于对学科、学术的研究和角度去考虑,而较少考虑或干脆不考虑学生需要和学生接受的因素,这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大学语文,为学生着想才能使大学语文有市场。第一,高职院校应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规划等方面全面提升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这一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积累不够普遍知识水平偏低;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我是来学技能的,学了技能就能找个好工作”。所以学生认为专业课是最重要的,而语文课根本没必要。如果没有人强调语文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学生自己是意识不到的,更别提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的问题了。所以要从学校整体来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第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和自觉,用人文环境取代铺天盖地弥漫在大学生周围的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第三,从课程本身来说,要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要从人文性和工具性持平甚至工具性超过人文性的状态转变过来,变成以人文性为主。真正传授给学生一些他们不知道又迫切想知道的内容,不要一味的追求体系的完整,必要时应该打破体系,成立专题,围绕“语文”这个基点扩充到文学文化的大范围,让学生有一种高层次的体验,心灵得到熏陶视野得到扩展。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定位应着眼在低起点,高层次,重体验,偏人文几个方面。低起点,是要兼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曲高和寡,高层次,是要避免和中学语文重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新颖,突破传统以讲课文为主的形式,注重综合和归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重体验,要改变基础教育一切以考试为主的模式,变填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情境,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起到锻炼思维的目的,偏人文,人文维度是语文教育合平高等学校“育人”根本任务的最高目标。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是侧重语言文字,中学阶段语文教育侧重于语言文学,大学阶段语文教育侧重于语言文化;相对应的语文课程要素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情感。①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把语文当工具的阶段应该过去了。
3、高职大学语文的改革方向――偏重人文性
针对这样的学科定位,在教学改革上也要有所侧重。突出“大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人文性,无疑是改革的重要方向。突出人文性,就是要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联系起来,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需求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明确学生、教材、教师这三个对象及其关系,人文教育要用一个“人”字把三者贯穿起来,赋予他们个性和生命。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体,教育本身就应该具有人文性。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唤醒或激发出来,引起表达、沟通、交流、理解,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对象的文化技能和品味。②在此改革方向的指导下,要把改革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现提供以下方式供参考:
首先,从教授知识逐步向扩大学生视野的方向转变。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小部分时间,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学作I在娱乐全球化的时代,电影也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思考的文化形式,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让他们在娱乐消费中渗透进艺术思想、文化思想,在参与的过程中直观体验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用相当一部分课时来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课堂创设人文教育氛围,引领学生自觉进入教学情境,自主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逐步锻炼一种出口成章、锦心绣口的能力,从而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近几年,大学语文研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局部领域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锐意改革,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说明大学语文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1.教学目的模糊化。这些年来,不仅仅是大学语文,包括中小学语文在内的整个语文学科均为社会诟病。出现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模糊,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工具性的强化都加诸其上;仅对“语文”的理解就很难统一,或日“语言文字”,或日“语言文化”,或日“语言文学”,或日“语言文章”。无论是长期研究语文的专家,还是扎根一线的教师都难明究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形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混乱的局面。
2.教学内容娱乐化与教材编写的经典化。随着大众化时代到来,大学生作为时代急先锋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很多高校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例如,湖北某高校大学语文讲周杰伦;北大教授孔庆东开设了“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讲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讲鲁迅不如讲张爱玲受欢迎。此外,教材的编写加入流行元素的也不少见,罗大佑的歌《现象七十二变》进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尽管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无疑标志着大学语文正接受着时代的洗礼,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正日益娱乐化、通俗化。与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化相反,教材编写篇目的选取却日趋回归经典。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这几年硕果累累,几乎每个学校都出了自己的大学语文教材,当然其中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但这毕竟可以视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更新的尝试。翻看这些不断涌现的教材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几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材之外,绝大多数教材传统经典篇目多,现代流行的大众文化篇目少;中国文学选篇多、外国文学选篇少;中国文学中古代部分多,现当代部分少。
3.教学手段电子化。大众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是以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与当代城市娱乐文化、产业文化相结合,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今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被视为落伍,当前没有进行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的学校越来越少,似乎以信息技术与复制为手段的传播方式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无结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大学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代传媒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确实带来了很多实惠,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动画、声音、图像等资料的重组,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原因分析
1.理论研究的缺失。教学目的不明确源于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不明确。任何人文的任务都可以加在这门课上,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老师不知道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教。而理论研究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如果方向都没有找对,大学语文教师花再大的力气研究教学,都有可能是在原地转圈。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偏低,大学语文边缘化是学界的共识,师资力量不够强大也使大学语文理论研究力量不足,更多老师愿意在专业领域下工夫,而不愿在公共课上花大力气,学校教科研绩效考评对此也缺乏机制保障,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大学语文理论研究的缺失造成当前研究只注重局部,忽视整体性的学科理论建构的局面。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做得都很不够,根本理论建构上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语文的发展方向和生机活力。没有大学语文理论的建构,大学语文的长远发展就只能是个美妙的蓝图。布迪•厄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大学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研究多,但却缺乏理论的指导,这制约了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经典与非经典的两难选择。教材编写缺少科学的序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篇目的选择以及内容的选定上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相关部门也没有明确规定。针对目前语文内容教什么、怎么教,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规定,所以更多的人选取的是熟悉好讲的内容,经典篇目,尤其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就成为大学教材编订中的重头。同经典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可谓是良莠不齐,充斥着低俗媚俗的“快餐文化”“商业文化”,这对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面对大众文化,我ilion何对待经典文学与非经典文学?此外,教学内容的中西结合也是同样难以处理的问题,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占绝对优势,而外国文学多数只是一个装点而已,其篇幅短、数量少,语文教师有Et共睹。这两个教材选篇上的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界对中国传统经典依然抱有很高的期望,重视程度依然很高,但是否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连教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大学生日益“西化”、变得功利化的时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还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维系中国传统经典的传承,困难极大。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局限性导致的结果。大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从中文专业毕业后就从事教学,传统的经典教育、严格的学术训练,练就了他们高雅的文化趣味,他们做教师之后顺理成章地选择经典作教学内容,一方面他们在继承传统经典时有路可循、驾轻就熟;另一方面对难登大雅之堂的非经典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持观望态度,换言之就是对大众文化不是积极地接纳。大学语文老师难有开阔的眼界,也很难不拘泥于原来专业的小圈子,专业背景使其对中国经典情有独钟。这也导致教材出现中国文学居多,尤其是古代文学占绝度优势,外国文学只是装饰的局面。因此,经典与非经典的选择、中外文学的选篇问题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个两难的抉择。
3.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了很大弊端:视觉形象过于泛滥,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学安排缺乏弹性。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朗读相比,它又有与语文学科相悖的地方。语文学科主张情感的体验与交流,这种情感体验与交流不仅仅需要营造氛围,同样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眼神言语交流,朗朗的读书声对于大学语文课堂而言几近绝迹,这是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最适合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方式,却被我们以多媒体朗读代替,体悟体验被视听觉刺激取代。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之精神的生长和充盈。”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精心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朗读被现代化的冷冰冰的人机对话代替。过度依赖现代高科技手段,忽视人脑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将为我们塑造一代又一代只会复制的学生,思想和感悟是无法通过快捷手段来复制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数字化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注重了与时代、与世界接轨,却忽视了自身传统教学资源的继承研究和开发利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多地来源于中学语文,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兴起的互动教学法就是大众化时代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基本都是从国外输入,从建构主义理论到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从探讨交流到互动生成,没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自列强以武力打开我国大门,国人对本民族的东西就丧失了自信。20世纪90年代后,国人对外国理论外国文化的崇尚,说明在深层文化心理上我们依然对自己没有自信。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与研究沿用他国的理论与方法,甚至全盘照抄显然是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是民族语言文化的悲哀。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上,毕竟这些是经过两三千年实践总结的经验结晶,更适合国人的接受心理。
三、解决策略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研究虽然很有成效,但使其更快发展还需做根本上的改革。
1.加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理论建构。这是当前大学语文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整体性理论建构,大学语文的改革将很难走远,继而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当前大学语文局部研究红红火火地展开了,但在关涉整个学科的根本性问题上却还存在太多争议,没有统一思想认识,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语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资源研究。包括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利用,处理好继承传统与融合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效融合,提升母语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母语教学研究的本土化。
一、边缘化生存――大学语文是高校一门独特的公共基础课
大学语文课是除大学英语外执教教师最多,师资力量最巨,学生数量最大,教材种类最杂的公共课程。但细究,两门课的现状很不同:大学英语总体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能,且有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作为测试标准,工具性强;而大学语文没有“达标测试”,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仅限于工具性。文学篇章具有浓厚的审美功能与文化特色,所以语文的教学目的远较工具性复杂和多样。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的独特性体现在:
1.无专业归口
大学语文在诞生初期是怎样的?陈平原说:“一旦需要为新式学堂(包括大学堂)立章程,都只能依据其时的译介略加增删。而西人之学堂章程,即便千差万别,不可能没有文学一科。于是,不被时贤看好的文学教育,由于学堂章程的制订,又悄然复归――虽然只是在字面上。”一个世纪前,京师大学堂等校即在预科开设“经学”“诸子”“词章”与“作文”等课程,又历经1913年、1938年、1943年等几次变革与确认,大学语文成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大一国文”,并有了朱自清、伍叔傥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建国初仍设此课,采用郭绍虞、章靳以编的教材。后来便长期中断。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重开大学语文,一时蔚为风气。当时设定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汉语表达是大学语文课在新时期的主要教学目的。先贤已逝,目光如炬。
为什么经过30年的发展,大学语文仍无明晰的教学目的定位?因为是公共课,难免,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会将它上成降低要求的专业课。“公共”成为谁都能对该教学目的置喙插足的“论坛”。教学目标定位由各专业老师从自己角度进行理解与阐释,在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审美功能与交际功能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中文专业的细分等复杂现状远非大学语文在雏形年代所始料能及。“大学语文”只从“大学国文”改了一字,而它的外界生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了高等院校的必修课,遂令此课的教学目的成了聚讼纷纷的公共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2.与其他公共课都不同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异于大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等,教学以掌握其中规律、逻辑并能解答或应用于实际命题为主,难易程度呈阶梯式上升;大学英语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日趋成为“宠儿”。在大学里,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远胜于学习母语。用葛兰西的话来说,英语是一种“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这种状况对非英语国家有人来讲是一种无奈,因为近一百年来各学术领域中很多重要的书,都是用英文撰写的……我们必须正视英语文化是一种文化霸权这项令人不甚愉快的现实状况,而努力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语文能力”;“两课”拥有“钦定”地位,大学语文这种“民间行为”课程的地位远不能与之相比较。所以,既无考核标准,又乏实际功用,更无权威地位的大学语文,只成了有识之士的坚守。
3.与域外母语教育比较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中很独特的一门课,西方没有完全与之相同的专门课程,而是把这门课的任务分解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诸课程中。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的通识课程基本上以“经――史”互相渗透为构架,阅读西方经典名著是通识课程的中心。但目前国内,大学语文界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情况缺乏了解,总体上调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人进行了个案关注。可喜的是,陈洪透露说,接下去将赴日本、美国、欧洲等调查母语教育的情况。
总之,由有识之士忧心并远虑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而开设的大学语文,既无考核教学效果的标准,又无立竿见影的现实功用,更无域外同类课程的比对参照,从处于“民间”的危机状态终于走到国家教委规定的必修课,在中国高校是门十分独特的公共基础课。
二、以理念出发的教材林立,定位不一
大学语文的性质、任务到底是什么?目前国内主要的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四种:一种意见认为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的文学课;二是补中学语文的课;三是语言文化课;四是人文素质课。从教材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有:
1.工具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不该由此定位。“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大学语文而言。”
2.人文性定位。代表的如徐中玉的《大学语文》(第八、九版)。这本教材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散篇集成方式,采取了按文本主题词加文选集成单元的模式。全书共分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情、咏史怀古、写景记游和论学品艺等12个单元。另外,夏中义的《大学新语文》教材,用新的高校语文教育思路,突破文选传统,强调“精神成人”。
3.文化专题。如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大学语文新型通用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温儒敏说:我们也进行了《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材的改革。北大是开《大学语文》的,七八个学院都在开,每年我们都派五六个老师去讲《大学语文》。而且我主编了一套《高等语文》,它的教学模式跟以前的模式不太一样。定位主要是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4.文学史。这类教材是主流,历史久、数量多。如丁帆、王步高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的《大学语文》(普及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徐中玉、钱谷融的《大学语文》(本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这些教材在大学语文界使用广泛。教学内容方面,王步高等2004年统计显示大学语文教学“以古代文学、文化知识为主”的占80.73%,“以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为主”的占14.68%,以“专题讲座为主”的占8.26%,“以体裁为主”的占15.6%,以“史带篇为主”的占33.03%。所以文学史为主的讲解还是占最高比例的。
5.母语主题。如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李瑞山的《语文素养高级读本》。这个主题的教材相对较少,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将此主题拓宽拓深。
丁帆在《新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中说:我们试图本着“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的原则来制定编辑理念、整合框架结构、划分单元设置和遴选典范文章。在具体教学中以上主题未必以单一面目出现,一般将上述各项进行组合。
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是谁?现有教材与概念重建主义的看法正好相反。所以浙江省大学语文学会的会长彭万隆说:“关于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好统一,最后也不要统一,因为学生是不一样的。”
三、教材繁多,因与利益挂钩使课程定位呈“战国”状态
改革开放后,诸多高校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教材需求应势而涨。教材的编写寓含了课程目的,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对课程定位的思考晚于现实的发展速度。几年下来,与该课面临的生存危机相反,教材的种类和数量呈雨后春笋之势发展。这其中,相互抄袭、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非建立在一定教学科研成果之上的教材占不少比重。而落后教材的使用更使大学语文成为“高四语文”而日渐走向了边缘化。2007年由教育部在湖南召开的大学语文教学会议上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全国大学语文教材一共有1402种。这两年又陆续出版不少。各校在大学语文教学目的上各有主张,他们各执利益的一端,互不妥协,呈战国之势。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战国”态势未尝不是个好现象。它反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有众多教师参与了大学语文教学,并进行着多维度的思考,它们是各校多年实践与探索的结晶。但如果争议过多,结论迟迟未能统一,会对该课程的总体建设起负面作用。所以,基于教材发行量而隐含的利益纷争是教学定位难以趋同的深层次原因。
四、作为课程主体的学生千差万别,大学语文的定位在全国范围内难以统一
我国已处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目前国内将高校分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等几类。各高校办学目的千差万别,要求大学生具备的人文素养也标准不一,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但求统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有削足适履的意味。
因材施教是古训。课程理论的概念重建主义者派认为“Currereg”一词所代表的课程的重点不在外部和目标,而在内部与体验。在教育上,提升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意识比获取客观知识更为重要,学生是意义的负载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教学应是师生交互作用,共同完成价值创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谋求全国统一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会弱化对教育主体――学生的关注。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与探索看,它正处于变动、混乱与开放的系统中。课程定位介入了权力、并由权力塑造了课程话语权,夹杂着商业利益,所以致使至今,大学语文都处在被建构的过程之中。而这其中,教育的主体――学生基本缺席。统一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基于封闭性思维,而概念重建主义认为在教育上,提升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意识比获取客观知识更为重要,学生是意义的负载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教学应是师生交互作用,共同完成价值创造的过程。后现代课程要求创造探索的氛围,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接纳多重观点、问题和解释。课程变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不再是确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流变的过程。引用陈洪会长的话:“它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也比较成熟,但是作为一种学科来说,我认为它的附着性还是大于它的自主性。所以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对它加深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王步高.《大学语文序言》.1999年7月
3.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4.桑哲.《关注语文核心关注教学改革――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现代语文》.2006年第4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9-0253-01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具有特殊性,既要具备体育相关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文科功底,以此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以及满足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从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素质入手,重点研究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待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实行和验证。
一、具备相应的体育素养
(一)身体素养
身体是事业的根本,在体育院校这个大环境中,利用好体育资源,在空闲时间里有目的地参与体育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进一步接触体育、了解体育。在以后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更能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和发展方向。
(二)体育知识素养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专业和体育很好地结合,有计划地翻看体育书籍,深入体育专业课堂听课,博采众长,互通有无。并能将所学融入大学语文课堂,必要时在讨论环节让学生结合专业谈感想,这样更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语文是大学培养专门体育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样更能促进大学语文与生理课、运动解剖学等专业课教育的配合,渗透专业知识素养。根据专业特点大胆融合,保留学生上课需要的基本文学和文化知识,其知识面应当本着博学和宽泛的原则,体现博专二者有机的结合和统一。为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突出,能胜任运动健康服务领域工作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明显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体育应用型人才作出较大的贡献。
二、具备丰富的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课的魅力,就是教师本人的魅力,这个魅力包括很多种,更多的是人格与学识魅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学者视野、诗人激情。一个真正有学问与情趣的教师,无论在课堂上怎么发挥,都会是一场生动的有感染力的课,而这种感染力又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向学生传授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运用中华民族的瑰宝——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专业思想、观点、方法及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博学多才,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
(一)文学素养定义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而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其实素养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成你气质的一部分,所谓人格和气质可以狭义的理解成就是一种习惯!文学的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可以先选择一些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然后按照他教给你的办法,yulu.cc养成一种习惯。
(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建构的重要性
2005年后,高少芹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文章《语文教师当代文学素养初探》,王红霞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上发表文章《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潘辛毅在《中国成人教育》上发表文章《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看法和见解,这些都为笔者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大学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在教师指引下,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可以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热爱语文,使大学语文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如中国的基本文化精神“中庸之道”“厚德载物”“乐天知足”等,在教学中结合这些内容,可以提升学生自我道德修养,有效应对外来事物。
四、时时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备课时,除了对教材的钻研与挖掘越来越深外,在课堂上更应该不断创新,将课文的深刻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地感悟课文内容,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为达到这个课堂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交流式等方法,形成一个和谐有创造力的课堂。
新形势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应该从体育素养、人格魅力、文学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四方面入手培养。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以自身素养为载体,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手段相结合,全面提高体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实现体育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虽然语文教学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目前语文教学、科研发展仍然处于逐步“边缘化”的不利境地,大学语文教师在高校的地位也亟待提高。21世纪社会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加强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亦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质更是我国体育事业未来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沈姝媛
参考文献: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何谓情境教学法呢?赵敏、高兴茹、吴萍(2015)在《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真实或准真实的情形和景象,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将情境教学法简单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营造的一种情形与景象,利用这种情形和景象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呢?下面,简要论述如下:
(一)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情境顾名思义是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了充分调动同学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大学语文课堂中适当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互动性。例如执教苏轼的《定风波》时,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查找与苏轼相关的资料,诸如苏轼的生平及他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等。然后,要求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对《定风波》进行简单学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写作手法在词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体验到苏轼不怕挫折的坚韧品格。对于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将来必定要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也必将要学会与人合作。基于此种情况,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基于此种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有效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多媒体情境对大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例如执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首先播放这样一个多媒体画面,然后配上婉转悠扬的音乐。在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当中,教师说:“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这似乎正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看到这个画面之后,你们心中有何感想呢?”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可以随意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同学们的所感所想,教师即可以顺利实现新课导入,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真切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即是戴望舒的《雨巷》。”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多媒体情境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难,仅需要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并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即可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设计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精美课件。
(三)创设诗词情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都拥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对于诗词也大都较为热爱。基于大学生的这一典型特点,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创设诗词情境,让学生在温婉优美的诗词中进一步增添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李商隐的《锦瑟》时,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诗词:“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然后提问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诗词中所提及到的‘温李’是指哪两人吗?”问题提出之后,有同学说是指温庭筠、李商隐二人。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朦胧、幽渺、内涵多重。同学们有了这一认识之后,在学习《锦瑟》这首诗歌时即可以更好的理解其内涵,激发同学们学习《锦瑟》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诗歌情境不可以滥用,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运用。只有诗歌情境符合教学主题,方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效。
三、结语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后果;解决方法
今天在高职院校中,关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呼声不断加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肯定,认为毕业生光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个人素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承载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任务的语文课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其地位是非常尴尬的。本文将以一所高职院校为例,从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及解决方式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一)在院校层面上,以四川某高职院校为例,在全院17个教学系部中,仅有2个招收文科及文理科学生兼收的系部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科目,但也只安排了共计48个课时,其余的15个教学系部根本就没有将《大学语文》课程列为必修课,仅仅把《大学语文》列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与否。这使得《大学语文》在整个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极为尴尬,不仅远远不能与专业科目相比,就是与同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数学课程相比,也是远远不如的:院校内所有学生都要进行至少180个课时的《大学英语》课程和至少144个课时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说,《大学语文》在整个课程开设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了整个院校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提升的不够重视。
(二)在学生层面上,在高职院校,特别是在本文列举的某一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学生自身的学习选择或者说学习时间,大都给予了专业课程,这体现在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大学语文》往往不是其第一选择,很多选修班级报不满人数,而被迫削减。这一方面固然是院校学习课程的安排,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学生自己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与热情。作者通过与班级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看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日后无论如何也是够用了,在大学里不用再花时间去学习《大学语文》了;另一种是觉得《大学语文》课程太无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不到乐趣,学习完后也没有什么成果,对自己今后的择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觉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很“虚”,没有实际的作用。
(三)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层面上,也以前文所述院校为例,由于受课时数少的限制,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上有较多局限,只能有少量的课堂作文练习,再选择一些经典篇目与学生共同赏析,其他方面的内容则无法顾及。这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很单一,基本以教师个人的讲解为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偏于沉闷,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欠缺。另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基本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与其他科目很少有着联系性,考试方式也是传统的一纸试卷,在训练实践能力、联系实际方面,确实有着不小的缺陷。
二、教学现状导致的后果
(一)正是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上的情况,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院校文化气氛的淡薄。亦以前文所述某高职院校为例,该院校一直以来很注重校园文化的培养,每年都要以院系名义,举行大大小小的文化节、运动会、学术讲座、学生竞赛、社团活动,等等,力求在学院内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但是这些所有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相关,其他的诸如辩论会、读书会等活动又与《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没有紧密的直接联系,这使得《大学语文》科目在整个院校内,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堂外也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学生很难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在“大环境”中亦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大学语文》课程上。
(二)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不受重视,也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不满意。亦以上文所述的某高职院校为例,学生由于在大学学习生涯中过于忽视对个人素质与修养的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欠缺明显。这个短板从在校园求职的时候就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最明显的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不足,不论是回答问题时的仪态仪表还是语言的选择、组织,甚至是对普通话的掌握,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进入工作单位以后,需要个人的人文素质来支撑的“软实力”,无论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还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毕业生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使得学生在工作以后,遇到的专业技能以外的阻力加大,妨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办法
基于以上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地位的根本之道,是课程本身的求新求变。这需要调整课程重点,不仅仅局限在名家经典篇目的赏析,还要根据学生步入社会和进入工作单位后的能力欠缺,增加更多的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这大体可以分为在两方面的加强:
(一)在课程的设置上,《大学语文》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应用文写作、表达与沟通方面的内容。这方面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两个个人能力:写和说。写,是写最具有实际需要的公文以及日常事务文书,包括:通知、请示、报告、函、留言条、请假条、欠条、借条、领条、收条、证明信、介绍信、申请书等一系列应用文。这类文章不同于语文课上的作文,注重的是对学生写作基本格式、基本要求的指导,以防学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出现因没有接触过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规范,而不知道该如何写作的情况。说,是练习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倾听别人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团队,能够更有团队协作能力,能更好地与人交流相处。这些写和说的能力,虽然不是专业“硬实力”,但是其在学生工作中,所能产生的巨大价值,确是不亚于专业能力的,而且在生活中,也会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二)在课程的练习环节,可以增加面试求职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求职技巧,加大大学生礼仪姿态的训练,为学生打磨好一块“敲门砖”。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可以模拟面试求职的全部完整环节,从进入面试房间到离开,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到的细节,应遵守的礼仪,力求全方面地给学生以直观的呈现。另外在面试时适当的语音、语速,得体的姿态、距离以及语言运用上的技巧、规范与误区,都可以用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加以了解。这将是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有用的教学内容。当然,《大学语文》课程若加强了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练习、礼仪姿态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必然会占去一定量的课时,会导致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经典篇目赏析以及课堂作文练习的时间进一步减少,会削弱课程的“文学性”属性,在学生的审美意趣的培养、美学欣赏的体验方面会更加不足,但《大学语文》课程在现今,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结合时代的需求,主动求新求变,在课程学习目标上不仅要有文学、美学的体现,而是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功能性、实用性的增强,要承载起提升学生整体个人形象的作用,从学生个人素养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看、读、写、说”能力,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走出自己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金红华.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5):112-113.
[2]葛雅萍.高职语文教育的困窘与创新教育的尝试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7:64-65
[3]赵娇.高职语文教育应用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9:89-91.
[4]李淑芬.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发的建构与培养[J].职教论坛,2013,32:47-49.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大学语文;教学;运用
如何进行行而有效的人文教育,这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使学生学习已经越来越功利化,单纯的去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的越来越少,大多数都是在为了以后的职业或者各类考试。而大学语文既不属于考试范畴,也不会为学生职业增加多少砝码,因此这个地位的教学是很尴尬。但是作为文科教师,他本身的职业责任就在于提升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面对这种尴尬的场景,他需要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目前比较有效的大学教育方式是学导式教学,所以本文展开对学导式教学在大学语文中应用的探索。本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首先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点。其次是教师在学导式教学中的作用,最后讨论学导式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一、了解大学生身心特点与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由于一些大学语文教师,过于注重灌输式的教学,使大学语文失去了这种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大学教育是自学与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凭借自己的喜好与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与课外实践。所以,教师如果按照中学的教学方式,势必会让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失去兴趣,导致对人文学科的厌倦。
大学语文在学校属于普及性的教育,科班出身的中文系学生一般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是除去中文系以外的专业,理工科、经济、外语等需要在他们专业之外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也是国家教育部规定,学生需要在大学进行一定的人文教育。
大学生身心发展与中学生不同,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他有相当的经验知道自己的喜好与大致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划能力。大学生对课堂的要求不是教师运用技巧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希望在课堂上锻炼自己,为将来的前途做铺垫。并且大学生喜欢被教师当做朋友式的对待,而不是听话的小学生。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开放与宽容,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与基本的为人素质。
另外一个方面是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也不够。由于高考属于文理分开的小综合,这就导致理科学生在高中时代对文科有了疏远,所以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讲是陌生而不受重视的。这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的教学改善,学校注重人文教育将文史哲作为必修课,这可以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重视。国外的大学一般在入学的一两年进行的都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文学和哲学的培养,这对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很大影响。所以,不能从短期的功利角度去看待文科教育,它是一种看不见的资产,学习它是终身受益。
二、大学语文教师在学导式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师要了解学导式教学的内容,它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他们学习的导向。所以,这种学导式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积极性,也要求教师主动运用有效的方式,去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大学语文的学习。
第一,教师备课充分,学导使教学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而是掌握要有分寸。其实学导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充分做好教学设计,有些老师认为这就是放羊式教学,不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其实学导式教学更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运用什么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先秦文学那块,《论语》、《庄子》、《道德经》等这些都是基本的教学任务,单凭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恐怕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用一些学生平时遇到的人生问题,这些古代的哲人是怎么解决的。他们面对功利世俗是如何应对的。用这些作用引起学生注意的线,然后给他们布置相关的参考书,进一步研读他们的思想。
第二,学生着手准备查资料等事宜之后,教师并不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由发挥。而要去检查,去了解学生在资料中获得了什么。比如教师布置学生去阅读《史记》的一些故事,学生或许刚开始被老师的故事吸引了,所以才去看《史记》,当他们亲自阅读的时候,遇到很多阻碍。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疑惑进行疏导,然后指导学生去查阅那些书籍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的存在不是事必躬亲的灌输,而是指导学生阅读,减少他们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不是帮助他们阅读资料。
三、学导式教学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刚才我们探讨了教师、学生分别在学导使教学中的心态,职责等问题。其实最关键的环节在于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和学生兼具以上两者的思想,那么课堂教学很容易顺利进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最大作用的还是在于教师的方法。
1、注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不要以为大学生就可以很耐心的听一些理论的堆叠,其实他们更倾向于教师语言的趣味性与知识相结合,并且可以从中获得某些人生感悟。文科的学习本来就是对人生的感悟。教师只需要将课本与生活,结合起来,抓住学生此时阶段的兴趣点,就可以进行一些教学设计。
2、注重学生自己的实践
例如一个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大家有了分歧,教师可以进行分组,然后布置下去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证明自己的论点。这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其他能力,比如辩论、演讲或者是研究。一些大学语文课程要求进行简单的田野调察,教师可以对田野调查的方法做一些简单的介绍。鼓励学生去自由组合,去调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教师做一个指导辅的工作。当学生把自己课题资料拿回来之后,教师应该在此时讲给学生一些分析方法,做课题整理资料甚至是如何组成自己的观点。这些虽然是普通的田野调察,但是如果认真对待,对于学生以后市场调查能力,社会分析能力都有一定帮助。学生在调查、分析之后,教师鼓励各小组进行演讲发言,其余小组作为专家评定。如此以来一堂生动的大学语文将会使学生热情高涨。
3、注重成果验收
如果教师把引导、指导都做好了,不去检验最后的成果,这样也不利于教师总结经验,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理科学生一般不喜欢书写,不喜欢总结,但是总结确实对学习,对生活都有益处。教师应该在每堂课上进行阶段总结,学生动笔写出自己最近的感悟或者是对某些人文问题的看法。这些文字都代表学生在近一些阶段的人文思想。无论学生以什么的方式写,写出一些什么,都能体现他对社会、对自身、对待生活甚至未来的某种素质是否在提高。
四、总结
学导式教学是大学阶段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科目,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程设计。注意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思考的能力,用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开梅.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恩师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高竞艳.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和教学现状的思考[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04).
[3]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29).
[4]张成,陈谦.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5]郝春生.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6,(01).
[6]杨丽宏.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大学语文课的地位发生很大改变,显得可有可无。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职业要求,大学语文是否还有用?我们现在开设的“实用语文”是否够用?大学语文怎样改革才能使高职学生够用?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唯一出路。行动导向教学法既能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又能体现它的综合力,是目前高职教育探索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状;对策;行动导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升格为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无论从教育规模还是教育体系都有很大改变。对各个高职院校而言,升格意味着发展空间的提升,办学层次提高了,学生学历文凭提高了,于招生于就业都是有利的,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本身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与教育体系的改变,高职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语文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的重点基础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大学语文到底怎么了?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现状如何?在高职发展过程中究竟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诸多应该引起我们高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关注一:高职语文是否有用?
语文课的重要性在中小学似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不论课时或是师资,语文课都占尽优势。但到了高职院校,在很多人眼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有可无。首先,从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大学语文缺乏权威性和实效性。同样是基础课,教育部对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有目标、教材与课时的明确要求,对大学英语,则有检验英语水平的四六级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发放四六级合格证书,很多学校把它当作硬性指标,以此来衡量学校的英语教育水平,学生也认为取得它可以加重求职的砝码,因此,政治课与英语课的重要地位与中小学并无二致。相比之下,语文的境遇就不同了。它缺乏国家权威的衡量标准,没有大学语文的水平考试,更没有国家统一发放并且认可的合格证书,学生学好学坏影响不大,其次,从高职学生的角度而言,大学语文缺乏实用性与趣味性。笔者曾经担任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其中针对医学专业的记叙文、消息、通讯、文言文等占到一半,尤其是一些医古文,没有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入了解,有些病症与疗法已非常难懂。常常一个文言医学术语要反复解释学生才能弄懂。通常,医古文还篇幅较长,教师讲起来费力,学生听起来无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很少会再用到,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没有需求做支撑,学生自然对大学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另外,“从小学到中学,学了12年语文了,还要学吗?”是很多高职学生的心声,把大学语文看成是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也使得很多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学习。尽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但对于讲求实用与时效的高职教育而言,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
语文课到了高职阶段真的该砍或该减了吗?对于语文的重要性,科学家的看法则更为长远。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华罗庚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衡量语文的作用,可谓高屋建瓴、引人深思。“行之不远,存之不久”正是教育大师对一些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的深深忧虑,大学语文对学生心智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忽视语文教育,会是怎样的后果呢?“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它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科学巨匠站在另一个的角度阐述了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平衡发展、和谐共存的问题,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我们各级教育者的最高目标。
关注二:“实用”是否“够用”?
通常,在以就业为衡量办学质量高低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专业课、基础课安排统统向实用性看齐,这种作法本无可厚非,毕竟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实用性”是社会对它的要求,也是它固有的特色。
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情况是,由于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课时锐减。在很多高职院校,仅有少数管理类和艺术类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而其他专业则以开设公共关系等课程代替大学语文,以此来突出来实用性与专业性,殊不知,这恰恰是一种本末倒置。我认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有调查显示“就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门类而言,工学(49.54%)……开设接近或者超过一半,在经济学(59.65%)……开设接近或者超过2/3”不设大学语文的专业很多。关于课时变化,“58%的学校减少。……一般开设一个学期”。不少高职院校里,《大学语文》变成了《实用语文》,《实用语文》实则开成了《实用文体写作》,其主要针对高职学生以后的职业要求选择写作训练内容,诸如日常事务文书、机关事务文书、专业应用文等等,其间穿插少量的口语训练,这实属高职语文课时大幅压缩下的无奈之举。尽管消息、合同、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在学生步入职场后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与当下强调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时代需求相比,“实用”是否“够用”?“实用”与“够用”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否能够满足合格高职学生对于语文的希翼和要求?
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来讲,高职教育是其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就等于直接面对着就业,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一切改革都应指向专业、就业、职业。结合专业需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基本技能,也是应对职业发展、职业变革的基本保证。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应围绕这“三业”进行。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衡量高职语文教育的得失,我们看到仅强调实用性的大学语文课程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了,围绕着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要求,大学语文更应担负起培养学生技能性的教育任务,开创务实、创新、够用的新型高职语文教育体系。
关注三:怎样才能“够用”?
高职语文教育怎样改革才能彰显时代精神,满足现时代高职学生的需求? 我们需要对高职语文重新定位。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生源的关系,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缺乏有效的系统的语文训练。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差不小,与升格前的中专学校相比,生源质量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就高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在语文知识与技能方面水平的下降。写,错字连篇;说,辞不达意;读,难解深意。尽管如此,语文课还是被看成可有可无的课程。针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有责任对学生初、高中语文知识进行概括、梳理和提高,彰显高职语文的基础性、人文性功能。
但仅仅这些显然是不够的。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大学语文实际上承载着“基础”与“技能”的双重责任,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基础课”,“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又是一门技能课,培养各行各业都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每个求职者终身的关键技能,它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项职业技能。可以说,语文课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更不能是当下的《实用文体写作》,高职语文课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应该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技能课程,在高职教育中,高职语文是连接学生各门专业课的桥梁,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才能够用。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高职语文目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教材需要改革,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需要改革。
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语文的作用,使得它既具工具性,又体现综合力呢?近年来高职教育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经过教者大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德国的高职教育改革成果已越来越多地引用在我们国内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它以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为中心,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工作团队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和职业模拟演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综合力,包括职业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以期达到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目标。目前,我们在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常用到的教学法是项目引导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全新的教学模式自然改变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偏见,这种既注重锻炼综合能力,又加强职业演练的教法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解决了长期困扰传统语文教学的两大难题,一是毫无生气的被动学习,二是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总设计师与引导者的角色。而相对于传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师应熟知自己学生所学专业、就业方向、职业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项目,把知识、能力目标贯彻其中。项目既要难易适中,又要切合学生专业实际;其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又要密切关注、检查、监督每一个活动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再次,鉴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师应创造机会,加强合作环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则是未来职业的体验者与项目的执行者。而相对于传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任务研讨、制定方案、任务分配、沟通合作、自我评估、交流总结等等都需要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亲力亲为”,而不是以往的“袖手旁观”,每一步的态度表现、完成情况都会在分段评价与总评中量化体现,自评与他评的结合,基本上屏蔽了评价体系的盲区,更全面、更透明地展现出来。
这样,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了传统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也更好地体现了它与高职教育职业要求相结合的综合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2006-09-13(1).
[2] 张春泉.做学术研究先学好语文[N] .人民日报,2008-12-25(4).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2.
[4] [5]王步高 张申平 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 [J].中国大学教学,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