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1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VisualBasic语言、专业英语、计算机平面与画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局域网络建设与管理、数据库发与应用、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媒体设计与制作。

材料补充:

一、互联网应用技术培养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

3.掌握局域网体系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熟练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及组网技术。

5.掌握Internet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

6.了解网络管理的机制与方法。

7.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概念,防火墙概念。

8.了解计算机网络环境下,B/S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及基本方法。

二、就业方向:

第2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关键词:Excel作业模板;互联网教学平台;无纸化作业;自动阅卷

中图分类号:TP391.13文献标识码:A

在“备教辅改考”五大教学环节中,在第四位的“改”就是改作业本,这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如何将传统的纸质化作业变为无纸化作业?如何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劳动强度?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和Excel软件的开发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Excel作业模板的工作原理

1.1Excel作业模板的适用题型

常见作业题型有:客观题、主观题、文字题、计算题、简答题、改错题、填空题、论述题、小型论文题等等。其中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之类的客观题是各种作业的基本题型,尤其是在某些职业资格考试中,客观题是唯一的题型。

运用计算机批改作业和评分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和精度高,但是,在丰富多彩的题型面前,计算机无法像人一样思考判断问题,它只能胜任批改具有固定答案的题型,因此,Excel作业模板非常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之类的客观题作业作业。

1.2Excel自动批改作业的工作原理

Excel电子表格具有文字和数字书写功能,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电子“作业本”。

Excel批改作业的工作原理是:在Excel电子表格中划分三个区,即:答题区、答案区和批改作业评分区,在批改作业评分区单元格里,设置IF条件函数将答题单元格内容与答案单元格内容进行对比可以实现批改作业和评分,在Excel电子表格首部统分单元格或每大题首部统分单元格,设置SUM加总函数可以对作业答题得分进行统分。

2Excel作业模板的主要类型

2.1合并式Excel作业模板和分离式Excel作业模板

根据是否将作业题和答题表集成在一个工作表上,可以将Excel作业模板划分为合并式Excel作业模板和分离式Excel作业模板。

合并式Excel作业模板是将作业题与答题表合并设计在一个工作表上(见图1),模板的结构是:表头为学生姓名、密码和统分区,表的纵栏依次排列为题目放置栏、答题栏、评分栏和答案栏四栏,表的横栏是按题的顺序依次排列。

图1:合并式Excel作业模板

上图模板的优点是电子练习题界面与纸质练习题界面相同,可以方便学生做题。

分离式Excel作业模板是将作业题与答题表分别设计在两个工作表上(见图2),模板的结构是:作业题工作表放置作业题,三栏式答题表表头为学生姓名、密码和统分区,表的纵栏依次排列为答题栏、评分栏和答案栏,表的横栏是按题型顺序依次排列。

图2:分离式Excel作业模板

上图模板的优点是作业评分结果一览无遗,可以方便教师初步评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2.2无题Excel作业模板和有题Excel作业模板

根据是否加载了实际作业题和答案,可以将Excel作业模板划分为无题Excel作业模板和有题Excel作业模板。

无题Excel作业模板是指没有加载实际作业题和答案的空Excel作业模板。该模板不能直接投入使用,无题Excel作业模板属于“半成品” 模板。

有题Excel作业模板是指已经加载实际作业题和答案的实Excel作业模板。该模板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有题Excel作业模板属于 “成品” 模板。

3互联网教学平台布置和收集作业的方法

3.1“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的功能选用

互联网教学平台泛指各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教学软件系统,其中:“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 (见图3)又称“网络硬盘”是一种具有文档管理、文档上传、文档下载、短信管理和留言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平台。

图3: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界面

“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为教师专用的一种办公系统,一旦经网络教学管理人员分配账号和授权之后,用户可以自行设置登陆密码,该用户使用密码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和管理此用户名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也可以进行授权范围的其它功能操作。

“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的文档下载和文档上传管理功能比现有门户互联网邮箱功能强大得多,选用“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布置和收集作业是十分理想的工作平台。

3.2系统布置作业的方法

当需要布置作业时,教师对“系统”文件夹中的某个作业文档设置文件提取密码,并通知学生作业文档提密码,即完成作业布置工作。

当学生做作业时,学生只需按教师指定的文档提取密码操作就能在任意一台与互联网教学平网的计算机上下载作业文档(见图4)。

图4: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提取作业界面

3.3系统收集作业的方法

当需要收集作业时,教师对“系统”文件夹中的某个作业文件夹设置文件上传密码,并通知学生作业上传密码,就可以收集作业了。

学生只需按教师指定的文档上传密码操作就能在任意一台与互联网教学平网的计算机上将作业上传至指定的作业文件夹里(见图5)。

图5:网络教学与办公系统上传作业界面

4Excel在无纸化作业中的实际应用

4.1有题Excel作业模板的制作步骤

根据教学大纲作业安排计划,欲将某章某节作业加载到无题Excel作业模板中,其制作步骤(以分离式Excel作业模板为例)如下:

第一步:在答题表参考答案处,按题目顺序依次输入参考答案;

第二部:在答题表作业密码单元格设置将来批改作业的启动密码;

第三步:在答题表中,设置各类小题分值和合计分值;

第四步:启动批改作业密码,调试批改作业和统分功能是否正常;

第五步:在答题表中,将参考答案、作业密码文字反白,使字体颜色与白色底色相同,看不见参考答案和作业密码文字;

第六步:在答题表中,设置保护工作表密码完成答题表制作;

第七步:在作业题表中,将A列的列宽调整为页面宽度;

第八步:在作业题工作表A1单元格将word或txt作业文档进行复制粘贴;

第九步:在作业题表中,设置保护工作表密码完成作业题表制作

4.2无纸化作业的工作内容

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和Excel作业模板实施无纸化作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电子题库。此项工作是实现无纸化作业的基础之一,首先需将纸质练习题进行审核和整理,形成客观题题库,再利用Excel作业模板将纸质题库制作成为电子题库。

第二:方法宣传介绍。此项工作是实现无纸化作业的基础之二,无纸化作业尚属于新生事物,开展无纸化作业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无纸化作业的操作要求和操作要领,使学生适应无纸化作业练习方式。

第三:布置、收集和批改Excel“作业本”。 此项工作应该注意两点,其一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布置和收集Excel“作业本”时,需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下载上传文档密码、作业时限要求和Excel“作业本”文档名称的书写要求,其二批改Excel“作业本”时, 可以建立Excel“作业本”备份库和工作库,防止Excel“作业本” 文档丢失。

综上所述,文章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Excel在无纸化作业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和程序。此项作业方式的改革创新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师批改作业的准确性。同时,无纸化作业无需纸张成本,是一种“绿色”环保型“作业本”,广泛运用起来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第3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关键词:DNS;网络攻击;防范技术

1 引言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提供了Internet的底层基础服务,它实现了将网络域名映射为网络IP地址,因此其安全性对整个Internet的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DNS作为当今全球最大、最复杂的分布式层次数据库系统,由于其开放、庞大、复杂的特性以及设计之初对于安全性的考虑不足,再加上人为的攻击和破坏,DNS已面临非常严重的安全威胁。

2 DNS的工作原理

DNS是为了实现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域名与IP地址两者之间进行相互的映射,起到相当于翻译的作用。DNS可分为Server和Client两部分,当Client向Server发出域名的解析请求时,本地的Server先查询自己的数据库是否存在需要的内容,如果有则发送应答数据包并给出相应的结果,否则它将向上一层Server进行查询。如此不断查询,直至找到相应的结果或将查询失败的信息反馈给Client。DNS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Client首先向本地的Server发出查询请求,如要查询解析域名为的IP地址;

(2)本地Server如没有对应的记录,转而向根Server寻求帮助;

(3)根Server返回com域的Server地址;

(4)本地Server向com域的Server发出域名解析请求;

(5)com域的Server返回域的Server地址;

(6)本地Server继续向域的Server发出域名解析请求;

(7)域的Server向本地Server返回域名为的IP地址查询结果;

(8)本地Server向Client成功返回域名的解析结果,并且更新本地Server的缓存记录。

从上述DNS的工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DNS的服务机制具有以下的漏洞和不足:

(1)DNS容易成为暴露用户行为的工具;

(2)Internet的DNS体系无法承受加密带来的开销和技术升级的成本;

(3)迭代查询,对根域与顶级域服务器的依赖非常严重;

(4)DNS主要使用无连接的UDP协议明文传送,很容易被伪造投毒;

(5)明文传输的DNS不具备任何保密性;

(6)DNS服务器具有软件漏洞。

3 常见的DNS攻击

由于DNS已成为了网络攻击的热门目标,因此也成为了互联网网络安全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隐患。网络攻击者们通过攻击DNS达到了利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利用最少的资源,发起最有破坏力的攻击的目标,而且其攻击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绕过严密的安全监控和防护。如在2010年1月,网络攻击者们修改了百度的域名指向,以致百度网站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2011年3月,网络攻击者们利用Bind 9软件出现的漏洞,使得部分DNS服务无法正常解析.com的域名。比较常见的DNS攻击有缓存投毒、DNS欺骗和DDoS攻击等,具体分析如下:

3.1 缓存投毒

缓存投毒是通过控制DNS的缓存服务器,把用户从原本需要访问的网站带到其它的网站,从而实现黑客的目的。缓存投毒实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3.1.1 攻击或控制用户ISP端的DNS缓存服务器的漏洞,将该ISP内的用户访问域名的响应结果改变;

3.1.2 利用权威域名服务器上的漏洞,在用户权威域名服务器同时被当作缓存服务器使用时,就可以实施缓存投毒,将错误的域名纪录存入服务器的缓存当中,使所有使用该服务器的用户得到的都是错误的DNS解析结果。从网络拓扑的角度来看,缓存投毒针对的DNS服务器是最接近用户的服务器,因此对这些服务器的攻击将会直接影响到连接这些服务器的所有用户。

3.2 DNS欺骗

DNS 欺骗是局域网常见的一种DNS攻击方式,是冒充域名服务器进行的一种欺骗行为。网络攻击者在DNS服务器响应之前先将虚假的响应结果交给用户,从而通过欺骗的手段使用户去访问恶意的网站。假设当用户提交给DNS服务器的域名解析请求报文数据包被截获,然后按网络攻击者的意图将一个虚假的IP地址作为应答信息返回给用户,用户就会把这个虚假的IP地址作为他所要的IP地址而进行访问,这样他就会被不知不觉地被欺骗到了网络攻击者想要其访问的那个网站,从而实现了DNS欺骗。

3.3 DDoS攻击

DDoS攻击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

3.3.1 针对DNS的服务器软件,利用其软件程序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DNS服务器崩溃或拒绝提供服务;

3.3.2 利用DNS服务器作为中间的“攻击放大服务器”,去攻击其它互联网上的主机或服务器,导致被攻击的主机或服务器拒绝服务。

4 常见DNS攻击的防范方法

4.1 缓存投毒的防范方法

4.1.1 必须及时更新DNS的数据,重建DNS的缓存,根据DNS服务器的性能和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将服务器缓存记录的TTL值适当减少,以防止缓存中毒;

4.1.2 将UDP端口随机化,在UDP端口的范围内随机选择使用端口,而不是固定使用53端口,这样可以使端口号和ID号的组合空间扩大到6万多倍 ,从而有效降低缓存投毒的命中率;

4.1.3 设置静态的DNS映射表,对动态DNS的更新进行限制,达到保护少数重要网站不受攻击的目的。

4.2 DNS欺骗的防范方法

4.2.1 防范由于ARP欺骗而引起的DNS欺骗,由于这种DNS欺骗是以ARP欺骗为基础的,所以可以通过将网关路由器的MAC地址和IP地址进行绑定以达到避免此类欺骗的目的;

4.2.2 在DNS欺骗中,客户端会收到一个合法的应答包和一个欺骗的应答包。欺骗应答包为了能尽量快地返回给客户端,它的报文结构比合法应答包简单,甚至只有一个应答域,而没有授权域和附加域。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监听DNS的应答包,按照一定的算法,鉴别出合法和欺骗两种应答包,进而避免DNS的欺骗攻击;

4.2.3 对DNS服务器做适当的安全配置和安全管理,限制DNS服务器作出应答的IP地址的范围,安装最新版的软件,关闭服务器的递归功能等;

4.2.4 个别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服务可以直接用IP地址进行访问,从而绕开DNS服务,这样全部针对DNS的攻击就都可以避免了。

4.3 DDoS攻击的防范方法

对于DDoS攻击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防范措施:取消DNS服务器中允许查询网址的递回功能;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对重要的DNS服务器做冗余备份;安装相应的防火墙,对高DNS流量的请求进行限制和过滤。

4.4 除了上述防范攻击的方法之外,也应对DNS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保证DNS的安全性,具体如下:

4.4.1 使用最新版本的DNS服务器软件,并且还要随着新漏洞的出现,不断升级或安装相应的补丁程序;

4.4.2 通过交叉检验功能,服务器反向查询已得到的IP地址所对应的主机名,再用该主机名查询DNS系统对应于该主机名的IP地址,判断两者是否一致,从而判定用户的合法性;

4.4.3 安装防火墙,将DNS服务器分为内部、外部服务器,并且进行隔离。内部服务器只提供内部网络域名的解析,外部服务器提供外部用户的查询,并处理内网服务器提交的解析请求;

4.4.4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用户对DNS服务器的访问;

4.4.5 对区域传送进行限制,防止网络攻击者通过正常的查询命令获得详尽的的网络内部信息。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当前DNS的现状,阐述了DNS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的DNS缓存投毒、DNS欺骗、DDoS攻击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给出了防范这些攻击的方法,对于提高DNS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中,DNS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更进一步提高DNS的主动、智能安全防御能力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孔政,姜秀柱.DNS欺骗原理及其防御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2).

第4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一、前言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上信息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其资源内容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已经成为知识、信息的集合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工具。在Internet网上进行浏览和检索,就好比进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而这个图书馆里的书刊、杂志、广告、新闻及各种形式的文献信息全都没有规律地排放着,没有一个中心目录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正是因为Internet资源既丰富又分散且处于无序状态,使得人们在网上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并非易事。这时为满足人众信息检索的需求,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搜索引擎是指使用某些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网络上的信息,然后对收集的网页进行标引,建立一个可供查询的大型数据库。

二、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搜索引擎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搜索结果,它搜索的通常是预先整理好的网页索引数据库。搜索引擎,不能真正理解网页上的内容,它只能机械的匹配网页上的文字。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通常指的是收集了互联网上几千万到几十亿个网页并对网页中的每一个文字(即关键词)进行索引,建立索引数据库的全文搜索引擎。当用户查找某个关键词的时候,所有在页面内容中包含了该关键词的网页都将作为搜索结果被搜出来。在经过复杂的算法进行排序后,这些结果将按照与搜索关键词的相关度高低,依次排列。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可以看作三步: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

1.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

利用能够从互联网上自动收集网页的爬虫系统程序(或者称为机器人程序),自动访问互联网,沿着任何网页中的所有URL爬到其它网页,重复这一过程,并把爬过的所有网页收集回来。

2.建立索引数据库

由分析索引系统程序对收集回来的网页进行分析,提取相关网页信息(包括网页所在URL,编码类型,页面内容包含的所有关键词,关键词位置,生成时间,大小,与其它网页的链接关系等),根据一定的相关度算法进行大量复杂计算,得到每一个网页针对页面文字中及超链中每一个关键词的相关度(或重要性),然后用这些相关信息建立网页索引数据库。

3.在索引数据库中搜索排序

当用户输入关键词搜索后,由搜索系统程序从网页索引数据库中找到符合该关键词的所有相关网页。因为所有相关网页针对于该关键词的相关度早已算好,所以只需按照现成的相关度数值排序,相关度越高,排名越靠前。最后,由页面生成系统将搜索结果的链接地址和页而内容摘要等内容组织起来返回给用户。

由于Web信息会频繁更新,例如,新闻网页通常每天就要更新,有的网页更新周期可能是一周或几个月,这种频繁更新,会导致数据库内信息的过时。因此,需要更新网页索引数据库,以反映出网页文字的更新情况,增加新的网页信息,去除死链接,并根据网页文字和链接关系的变化重新排序。这样,网页的具体文字变化情况就会反映到用户查询的结果中。

三、检索技巧

1.科学选择关键词。由于搜索引擎智能化程度的影响,它只能在现存的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关键词,因此,这种匹配相对比较盲目,我们在选择关键词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搜索效果。

2.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查询。如果查找的是一个词组或多个汉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用双引号括起来,这样得到的结果最少、最精确。

3.使用加号(+)、减号(-)限定查找。很多搜索引擎都支持在搜索词前冠以加号(+)限定搜索结果中必须包含的词汇,用减号(-)限定搜索结果不能包含的词汇。

4.灵活运用使用通配符。很多搜索引擎支持通配符号,如“*”代表一连串字符,“?”代表单个字符。

5.使用逻辑词辅助查找。比较大的搜索引擎都支持使用逻辑词进行更复杂的搜索界定,常用的有:AND (和)、OR (或)、NOT(否)及NEAR(两个单词的靠近程度),恰当应用它们可以使搜索结果非常精确。另外,也可以使用括号将搜索词分别组合,如(新闻OR足球)AND(米卢)NoT(“新闻”OR足球)

6.有针对性地选择搜索引擎。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得到的结果常常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设计目的和发展走向存在着许多的不同,比如:Download.com是针对软件类的搜索引擎,可搜寻大量的自由软件和共享软件。驱动之家主要是提供查找驱动程序及硬件厂商信息。

7.使用元词检索。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支持“元词”(metawords)功能,用户把元词放在关键词的前面,就可以告诉搜索引擎你想要检索的内容具有哪些明确的特征。例如,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title:清华大学”,就可以查到网页标题中带有清华大学的网页。其他元词还包括:image,用于检索图片;link,用于检索链接到某个选定网站的页面;URL,用于检索地址中带有某个关键词的网页。

8.细化查询。许多搜索引擎都提供了对搜索结果进行细化与再查询的功能,如有的搜索引擎在结果中有”查询类似网页”的按钮,还有一些则可以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新一轮的查询。

9.尽可能将搜索范围限制在特定的领域里。比如在yahoo中文网站中,你要查找的是与电脑相关的知识,那么你没有必要让搜索引擎在休闲与运动、健康与医药、艺术与人文等其他分类中查找。你可以进入“电脑与因特网”这一类,选中“检索此目录下的网站”。然后再开始搜索。

四、结束语

要完成一个有效的搜索,首先要确定要检索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抽取适当的关键词。为避免可能出现搜索结果的冗余性,要尽可能限制查询范围,正确构造检索式。同时要使用逻辑条件限制及模糊或精确查询的功能保证能真正检索到我们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来源:《商情》杂志 编选:)

参考文献:

[1]符绍宏,雷菊霞.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关键词:机械原理教学 互联网 网格化

机械原理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机械原理课程教与学的效果,对培养学生对机械进一步的兴趣和动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也层出不穷。董惠敏等提出将机械原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进行了基于网络的机械原理自主学习模式和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探索值得关注。孔建益等提出了通过机械原理理论与实践教学所要培养的学生的五种基本知识与技能和机械原理教学的五个关键环节紧密结合,构建一个新的教学体系。朱孙科等提出了从注重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与教材选择、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统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笔者也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机械原理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等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机械原理课程有理论计算、设计分析、实践操作等多个环节。传统教学主要以单一的教材和课堂知识传授为中心,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所培养出的学生能系统掌握基础知识,但主要是被动接受相关知识,视野狭窄,思维容易僵化,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或者技术的革命,而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再到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如珍妮纺纱机从一项新技术到改变纺织行业,并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互联网也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将互联网有机引入课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互联网可以说正发生在当今社会上的一次革命,颠覆了我们传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学生可以不用去教室上课,却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在线学习和寻找答案。同时,现在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维活跃、多数人不愿按部就班,而机械原理课程相对枯燥难学,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适应时展,改革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则是本文阐述的重点。笔者经过多年机械原理的教学工作,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一、拥抱互联网技术,积极改革机械原理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由于传统观念,师生互动相对较少。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但通过互联网技术,则可以弥补教与学的诸多不足。下面为笔者部分思考与建议。

1.利用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促进学生的学习。现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不少低头族的出现,学生也尤为如此。现在学生不听课的时候往往是安静地低头看手机,网络聊天。虽然很多大学禁止带手机进入课堂,但效果并不明显。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这个工具,让其变为学生上课时的学习工具则有助于师生的课堂教学。笔者上课时曾尝试建立微信群,加入上课的同学,并将部分重要讲课录音放在微信上。引起了学生的热切关注,他们发现可以重复听自己漏掉的知识点。通过不断的微信,让学生把关注点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QQ等工具,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互动交流。课堂外,老师可以提前把课堂作业,答案,典型机构等在网上,让学生可充分利用手机学习,在群中互动,回答部分学生的问题,也可让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学生通过群信息获得答案。

2.建立互动型机械原理课程网站。课程网站上图文并茂,并配上机构动画和部分重要的知识点讲解录像,可极大丰富学生的自学手段。除课程基本理论教学外,还配上常见问题解答、典型问题分析。为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还可将学生较好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放在网上并不断更新,让学生有“我也行”的信心和动力。

3.教材中融入互联网技术。现在创新型教材层出不穷,已有部分机械原理教材对一些典型的机构或知识要点的讲解设置了二维码,学生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观看相关的机构动作或腰带讲解,这也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国内已有类似的机械原理教科书出现,这对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将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将产生一定的冲击和调整。

4.结合互联网上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作为一门传统课程,知识点多数在网上可以查到,和机械原理密切相关的机构、机械产品在网上更容易查询。课程讲解中,如涉及军事科技热点问题,可引入炮塔、雷达等武器装备,通过动画讲解连杆机构。在网上看到一款新车,则引导讲解内燃机结构、换挡齿轮箱、差速器工作原理,让学生加深对齿轮机构的感性,并让同学课后上网查询齿轮机构的实物照片,齿轮机构在多种机械中应用。然后再讲解齿轮机构的参数、术语和计算等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有感官认识和觉得课程并不空洞,贴近实际,能学以致用,对所学知识理解相对深刻,进而强化学习动力。

二、结合网络,建立网格化的教学模式

机械原理课程主要有三大机构,即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三大机构间有联系,但又相互独立。机械原理教学有几个关键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作业和创新设计。通过这几个关键环节又要培养的学生的几种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如何评定学生是否达到相应的能力,这里提出结合网络,构建网格节点化机械原理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开放性、各节点密切关联的新型机械原理教学和测评模式。图1为一个教学模式网格,将教学关键环节和学生的几个能力培养交叉,形成网格节点。对每个节点进行分阶段教学和考核。下面加以详述。

图1 网格化教学模式初步模型的建立

1.建立机械原理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网上自测体系。围绕机械原理三大机构,建立机械原理教学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如建立构件、基本杆组、机构、机器的知识体系,以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为核心,拓宽知识领域,融入前沿知识。增加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如学校科研项目,或者学生设计成果等实物机构,通过实例(实物)引入当前机构研究的热点内容。在机械原理教学网络中引入三大机构基础知识自测题库,包括选择、判断、问答、分析等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操作进行自我测评,并及时提交。老师利用网络数据分析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实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不以单纯的抽象机构为对象,而是以生产实际中常用机构为对象来说明机构的组成、运动分析和设计过程。如工程训练中心的车床传动系统、牛头刨床传动机构及生活中常见的体育运动器材等机构,都可以让学生作为测绘及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素材。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类机械结构设计竞赛,通过网络视频和现场观看等手段让学生参观科研设备,引导部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如让学生参观摆式波浪能装置、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装置。笔者所在团队有意识指导学生参与水下清洗机构的设计,通过实例讲解和让部分同学直接参与设计制作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通过网络培养分析计算能力。采用传统的图解法和解析法并重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其一,图解法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掌握理解,而解析法精度相对较高,更贴近工程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如将JYCS-Ⅱ型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稍加改进,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让学生不一定非得到实验室,直接可以用自己的电脑进行设计测试分析。这一方面减少了老师的劳动强度,同时又提高了实验软件的利用率。

图2 机构运动方案测试分析系统

4.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机构创新设计能力。课堂讲授中融入基本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如型综合创造技法、机构的组合原理与创新方法、机构的演化变异原理与创新方法、机构运动方案与创新设计方法以及创新机构示例分析等。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网上丰富的奇思妙想机械设计资料,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自己动手,采用机构拼装试验台,将创新理论和创新技法融入实验教学当中,充分利用机构组合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开发机构创新、运动仿真分析等一系列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实验。同时,将典型的创新案例放置课堂上讲解分析,让学生在动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创新兴趣,最终培养学生全面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建立网络化的网格节点型机械原理测评模型

围绕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及凸轮机构等主要教学内容建立网格节点化课程教学模型,针对每个环节,每个节点设置网上测评系统。在对一个环节讲解完毕后,利用网络测试题库,让学生进行各个网格节点的测评,通过网络进行结果分析,综合各个关键环节,形成教学的整体测评分析报告。根据结果,即可让老师实时找出教学中哪些环或能力培养上的缺失或不足。对学生而言,也可以清楚自己在哪些知识节点还没掌握,并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这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设计和查漏补缺,有效促进机械原理的教学工作。

四、结束语

为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本课题探索,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努力,笔者所在团队已经初步建立了网上学习平台,包含网上课件、网上测评题库、相关的创新机构网络链接。正在完善《机械原理》教学效果测评机制。初步教学试验表明,这一方面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老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参考文献

[1]董惠敏,钱峰,高媛,王德伦.基于网络的机械原理自主学习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3-136

[2]孔建益,侯宇,杨金堂,廖汉元,李佳.“五横五纵”矩阵型机械原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01-104

[3]朱孙科,罗天洪,钟厉,赵树恩.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4:20-21

第6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RFID) 企业 设备物料 应用

绪言:本文从介绍射频识别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开始;而后简述其在物料管理中的优点和实际应用等。最终总结认为:射频识别技术是企业进行智能化设备物料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设备物料管理发展的方向。

“物联网”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在企业的设备及物料管理中,射频识别技术、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处理技术、声光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对提高设备及仓储管理的效率提供了实现条件和技术条件。射频识别技术随着成本的降低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在城市交通、身份识别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与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存储数据量大、保密性好、反应时间短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管理等领域,成为当前主要IT热点技术之一。

最基本的RFID由三部分组成,标签、阅读器、管理软件。但为了将读取的数据传输、保存和处理,通常RFID还包括两个辅助部分,中间传输部件和计算机系统。

RFID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阅读器工作有效区域时,就可以根据电感耦合原理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原理在标签天线两端产生感应电势差,并在标签芯片通路中形成微弱电流,如果电流强度超过阈值,将激活RFID标签芯片电路,对标签芯片中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微控制器还可以加入密码或防碰撞算法等复杂功能。阅读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通过天线进入射频模块中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形,最后从中解调出返回信息,完成对RFID标签的识别或读/写操作。

二、RFID在企业设备、物料管理方面的优点及应用

在设备物料管理中,RFID的应用将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使设备物料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科学高效。这是因为各企业在用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而且分散度较大,另外加上企业仓库设备及重要材料,数量更是庞大,在管理上也就产生了诸多不便,比如设备盘点、物资材料的查找及出入库的管理等,这使得RF识别产品成为实现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

RF ID纳入企业的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1、系统功能齐全丰富:具有自动识别、智能控制、报警提示、信息记录、数据通信以及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同时,具备扩展方便,升级容易的特性。

2、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系统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并具备数据备份、数据恢复能力。

3、实现设备出入库不停顿快速出入库:运用射频识别--远距离快速识别的技术优势,通过设备信息自动识别、数据库资料比对,可实时监控设备位置状态信息;

4、可以对重要场所设备的状况进行在线监控,实时查看设备的动态。

5、利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操作使用方便简捷:用户界面直观、形象;操作步骤简单明了;

6、系统数据安全保密:在网络级、系统级和数据库级设有访问权限控制;可具备检查用户合法身份和使用权限的能力;

在设备物料管理系统中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电子标签 、读卡器、管理软件、数据库。其基本工作过程为: 读卡器将与设备对应的电子标签信息(也就是设备信息)读入,然后通过管理软件操作相应设备管理数据库,对读入信息进入查询、定位、分析等处理。

这一系统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设备在进入使用或进入仓库前都须加RFID电子标签,然后在数据库中建立有相应设备项目的相应资料,以灭火器为例,我们就可以先在数据库中创建载明灭火器的种类采购日期、投用日期、检验时间、有效期等信息,并分配给确定的RFID卡。然后将其加贴或者吊挂在灭火器上,那么入库时,仓库门口的读卡器就直接对灭火器进行了登记,出库时也同样会对它出库的时间等信息记录,若把灭火器用在它的服务场所,则服务场所的读卡器也会确认它在使用场所相应信息,如果有调换或移动,这些信息同样会通过读卡器记录并最终在软件后台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存贮。这样加有RFID的这个灭火器在出入库及转移过程以及现场使用中的信息就得以全面掌握,如果我们要查询这一灭火器的相应情况、流转过程等,通过软件操作数据库就可以一目了然---对于其它种类的设备及物料的管理同样如此。另外通过Wi-Fi及支持移动网络的智能终端,还可通过互联网解决设备物料远程管理的问题。

结束语

RFID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上述应用的只是其应用在设备物料管控方面,它还可以用于便携式数据采集、人员、物资定位、智能控制等。 在“物联、互联”等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RFID技术,可以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类虚拟及现实存在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其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相信随着相应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罗华群,谢新文.网络化RFID关键技术浅析[EB/OL].(2010-03-02).http://.

第7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45-02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大环境下,IT领域中各项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例如应用于各领域的智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这些新兴技术又都与计算机硬件紧密联系,于是社会对当前的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几部门联合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培养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和“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等三点目标,同时强调方案实施的关键是大量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由此可见,时代的发展方向正要求对计算机硬件课程进行调整,势必会引领计算机的软硬件课程的协同发展,开展新一轮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现状

(一)计算机硬件课程设置现状

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可见,软件类课程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硬件类课程则相对较少。笔者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类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为例,将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课程整理在表1当中。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不同,课程会放在不同学期进行授课。

表1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设置

(二)计算机专业现有培养模式的特点

通过长期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在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的调查和研究[1-3],笔者发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很普遍。所谓“欺软怕硬”,是指学生对软件类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掌握情况要远远好于硬件类课程。由此形成了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对软件类题目趋之若鹜,而硬件类题目则无人问津的局面。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同时借鉴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经验[4-5],笔者认为目前的局面是由现有的培养模式决定的,其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想法可以快速实现并验证,因此大多数学生更喜欢软件。2.相较于软件类课程,硬件类课程内容显得较枯燥。3.不同的硬件课程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不便于学生贯通式地掌握系统化知识。4.硬件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与实际开发有较大区别,实验技能往往无法直接用于实际项目开发。5.教学实验设备无法为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撑,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热情不高。6.实验室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维护各种硬件实验设备。

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硬件课程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其核心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在分析了目前市场上的各种“互联网+智能硬件”后,笔者认为对计算机硬件课程发展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个体化向网络化的转变

目前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基本都是面向个体化设备的,无论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侧重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还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着重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指令系统各部分的设计和组成,抑或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关注的CPU工作原理和常用外设与主机的连接方法等,无一例外是在单一设备上进行。而“互联网+”所倚重的物联网、云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则需要网络化设备进行分布式的协同工作。这是传统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在教学和实验环节中比较欠缺的。

(二)功能化向智能化的转变

学习了计算机硬件课程后,学生大多能熟悉和了解对于实现特定功能的硬件系统的开发流程。但是目前的“互联网+智能硬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实现某个或某几个简单的功能,而是更多地强调可以进行“随机应变”的智能化属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硬件类课程,还需要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广泛的涉猎。

(三)低成本至高性价比的转变

在以往的硬件_发中,特别是在对价格较敏感的某些应用领域,开发者往往更重视对硬件成本的控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芯片及相关的外设和传感器的价格不断降低,如今人们对成本的要求已经不像以往那么严苛了,人们往往更注重性能或者说是性价比的提升。目前的硬件课程中介绍的芯片大都是很久以前的产品,如何使课程与时俱进是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第8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关键词】自备铁路;列车;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无论是列车的行车密度还是运行速度都比以前大为提高。同一时刻在路网上行驶的列车对数也显著增加。能够及时的监控每对列车所处的位置和该列车的运行状态,如行驶速度,所处位置的里程坐标,距前方信号机的距离等信息。进而对列车进行指挥和控制,对于提高整个路网的运输效率以及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就越发显得重要。

实现上述目的由一系列装置所组成的系统,称作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我国目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用的是CTCS系统。它主要由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如下:

(1)线路的空闲状态检测;

(2)列车完整性检测;

(3)列车运行授权;

(4)指示列车安全运行速度;

(5)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由于企业铁路与国家干线铁路相比,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行车速度、列车密度以及区间长度都要相对小得多。所以要实现上述功能所需的信息量也就少得多。系统专用性强,功能强大而且自成体系(即不与外界系统发生联系)的CTCS系统设备众多,资金投入巨大。显然不是企业自备铁路能够承担的。为此,我们根据企业铁路自身的特点和依托现有的调度监控系统,开发了一套适合企业自备铁路特点的列车控制系统,也就是CTCS的简化版简称LDJ系统。以此来达到对列车运行进行监控的目的。下面就这一系统的设备构成和工作原理论述如下。

1.本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机车上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我们采用的是LKJ2000型)简称-运记所采集机车运行的各种数据和线路参数如列车速度、列车实时里程坐标等做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无线公网为车-地间的传输通道,地面设备对接收到的各种数据加以处理后,通过监控显示器和调度大屏幕将列车的运行情况以区间运行图和列车运行曲线图的形式分别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列车的监控。其中区间运行图显示整个路网区间的构成和各区间是否有车占用,运行列车(机车)的车次编号。列车运行曲线图显示某次列车(机车)运行的实时状态和各种数据,如运行速度、里程坐标、所处位置线路的曲线半径、坡度和限制速度等参数。

2.本系统工作流程和设备组成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运记LKJ2000型)--车载设备―无线网络(公网)--地面设备―调度大屏幕。其中,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和调度大屏幕为既有设备,无线网络为公网设施即依托电信GSM/GPRS移动网络和Internet互联网。

2.1 车载设备

列车运行监控主机(LDJ)和数据发射天线。监控主机负责采集运记所输出的各种数据并进行解码,存储并通过数据发射天线发送出去。

2.2 地面设备

由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系统工具和客户端五个部分组成。数据处理服务器:负责接收无线网络传递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输送到通讯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里。通讯服务器:负责对数据服务器传来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并及时转发到客户端,同时与数据服务器进行通讯,保存实时数据。存储服务器:保存数据服务器传来的数据,以便客户端进行回放和查询。系统管理工具:负责对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客户端:用于实时查询运行列车的相关信息,以便实现对列车运行和机车工况的监控。

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要求

3.1 车载设备的安装

车载设备主要由LDJ主机、设备接口和GPRS天线组成。其连接如图1所示。

其中LDJ车载主机与运记之间采用RS485通讯,LDJ主机实时接收和解码列车运行信息。

3.2 地面设备之间采用以太网方式连接,星型拓扑结构

使用TCP/IP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服务器采用双网卡结构,主网卡通过ADSL宽带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互联网,副卡通过以太网连接通讯服务器和查询终端。通讯服务器需要一个固定局域网IP地址,并且与数据服务器处于同一网段保证通讯畅通,局域网内传输速率不低于10M/秒。数据库服务器;与其它组件处于同一局域网网段,传输速率不低于10M/秒。客户端;其与通讯服务器处于同一局域网网段能够与之顺畅通讯,传输速率不低于10M/秒。系统软件的安装环境(含数据服务器软件、通讯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1)Intel.PIII.800以上CPU;(2)内存.512m以上;(3)Windows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4)与通讯服务器共处一个网段,能够互联互通。以上设备的安装采用标准机柜方式组装,根据场地(机房)情况适当安放。

4.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

4.1 车载设备

能够适应内燃电力机车的安装使用;环境温度-25-+70c;震动和电磁兼容等指标符合TB3021-2001标准。

4.2 地面设备

能够适应调度中心机房安装环境;环境温度0-+45c;供电电源AC220V+20%.相对湿度不大于85%。其它环境指标符合有关计算机房标准。

4.3 系统安装的移动公网要求

本系统采用GPRS作为列车运行时车-地之间信息传递通道,因此系统最低安装要求GPRS网络覆盖率95%。沿线GPRS静态信道2个以上。系统安装的外网要求,外网接入带宽不低于2M。最好有固定IP地址。

5.注意事项

由于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公网接收数据,因此数据处理服务器需要能够直接连接互联网,需要一个固定的公网IP,才能够保证稳定连续接收数据。另外车载设备与机车要进行绑定,并且选定该机车的图标,通讯服务器只接受处理已经绑定机车的运行数据。在列车运行时,通过区间运行图能够根据不同的机车图标来区分机车和大致确定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

6.结论

第9篇:互联网的基本工作原理范文

手机信号屏蔽器又称手机信号阻断器、手机信号干扰器、会议保密器等,其工作原理是对手机通信赖以生存的无线网络实施同频电磁干扰,使网络无法正常通信,从而达到干扰目的。手机屏蔽器的滥用造成公众通信干扰投诉增加,社会反响强烈,正常的通信秩序受到极大影响。为了加强屏蔽器使用管理,我们对其工作原理和管理办法进行了探究。

2、 手机屏蔽器工作原理

手机屏蔽器一般由电源、电子扫描控制单元、分段射频模块单元、放大器单元、发射天线单元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一般由锯齿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扫描信号经过倒相器倒相后,进入压控振荡器调制在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上,再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和稳压管控制功率,放大后的扫频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向空中发射。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手机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联系,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数据和声音的传输。手机进行通信时是通过上行频率与基站联系,然后将信号转到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实现通话。在待机状态下,手机通过BCH广播控制信道与基站联系,一旦有通话需求,首先通过BCH向MSC请示,MSC根据小区内信道的状况分配给手机业务信道,从而使手机从BCH上跳转到业务信道上实现通话。手机信号屏蔽器则根据上述原理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

3、手机屏蔽器使用现状和干扰分析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屏蔽器种类繁多,发射功率、干扰频段、覆盖范围各有不同,尤其一些“三无”产品做工粗糙,发射指标差,射频单元没有分段控制,上下行频率一并干扰。经过对各类手机屏蔽器技术指标实际测试和了解,屏蔽器根据技术指标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功率单信道屏蔽器,发射功率约为1瓦,干扰范围几米至几十米;另一类是小功率多信道手机屏蔽器,单机发射功率5-10瓦,每信道发射功率1-5瓦,屏蔽范围几米至几十米;第三类为大功率或超大功率屏蔽器,一般为特殊行业专用,譬如公安、司法专用屏蔽器,功率从几十瓦到一百几十瓦不等,既有单信道也有多信道。

要实现手机信号干扰器对移动网络实施干扰,必须确保干扰器发出的信号场强远大于实施干扰区域移动信号BCH的场强,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近,BCH场强也越强,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小,反之,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远,BCH场强也越弱,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大。由此可见,在一定发射功率内,干扰范围取决于干扰区域内的BCH场强,无论是多大功率的屏蔽器,只要发射功率是定值,随着距离增加,干扰信号强度会逐步衰减,从而丧失干扰能力,也就是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但在近几年处理的屏蔽器干扰案例中,往往是一使用屏蔽器就会造成大面积干扰,原因何在?

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是针对只干扰移动通信下行频段的屏蔽器而言,而对上、下行频段均干扰的屏蔽器并不适用。上行信号的干扰直接造成移动基站系统信噪比恶化,通信质量下降。也就是说,上行干扰器影响所干扰区域周边多少个基站的工作指标,就造成这些基站所覆盖的多大区域干扰,从而形成大面积干扰。下面对其原因以GSM系统进行简要分析:(略去)

在接续、切换、通话过程中,系统分别通过SD、FACCH、SACCH信令来建立并保持话音信道的通畅。如果干扰过大、误码率过高,影响信令消息的判决,系统无法正常解析信令,就会将错误信令丢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话。所以在用户起呼阶段,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无法接通,影响无线接通率指标;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掉话,影响系统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指标。同时在通话过程中,干扰影响到话音信道,误码率提高,会导致话音质量差,出现杂音、断断续续、单通等现象,统计指标表现为训练比特误码率高,MOS值降低。

4、手机屏蔽器干扰实例

20__年01月15日、16日国家研究生考试期间,唐山市各考场均开启了上行干扰器。 经统计,覆盖考点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存在强上行干扰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这些小区均存在严重的5级上行质差,导致这些小区的KPI数据明显恶化。

综上说明,上行干扰器对覆盖考点的多数基站小区网络KPI指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了大面积干扰。

5、 管理办法

20XX年国家保密局、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对干扰器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及测试方法、安装使用进行明确规范,但有些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仍然随意私购、私装,干扰器干扰正常移动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