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神经疾病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LEEP术;妊娠;分娩方式
LEEP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新技术,全称为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因其具有保留生育功能的优点而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1]。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LEEP术治疗的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观察分析LEEP术对妊娠、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LEEP术的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同期在我院分娩且孕前未接受任何宫颈手术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6.4±3.4)岁;其中经产妇22例,初产妇18例。对照组40例孕妇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3.6±5.2)岁;其中经产妇26例,初产妇14例。两组孕妇均无产科并发症及和合并症情况,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分娩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之前,均要进行常规检查,例如阴道镜检查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等,发现可疑病变部位要采用阴道镜进行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手术患者选取膀胱截石位,将宫颈充分暴露,对患者的外阴、阴道、宫颈进行消毒。使用干棉球擦拭阴道及宫颈的分泌物,然后用阴道镜辨清移行带范围,并最终确定病变部位。手术仪器选用ACC80型LEEP刀(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仪器公司),依据患者的不同病变性质及范围选用不同型号的锥、环电极,在病灶的外缘30mm~50mm处从左到右进行切割,缓慢的移动电极,切割的深度由患者自身的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10mm~20mm。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为医生进行,切除的组织送至病理学进行检验。术后要叮嘱患者在8周内禁止盆浴、、阴道冲洗和阴道用药等,保持外阴的干燥、清洁。
1.3观察指标
术后定期来院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及阴道流血、宫颈修复的情况;术后每三个月来医院进行阴道镜检查一次;如果第一年的复查效果理想,每年需要再进行1次常规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t和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3.讨论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临床常见的癌前病变,与宫颈浸润癌密切,多发于30~40岁的妇女[2-3]。近年来,CIN的患者显著趋于年轻化,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晚婚晚育的增多,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CIN并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LEEP电切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CIN的新技术,治疗机理是利用LEEP金属丝接触人体组织,在瞬间产生抗吸收电波并产生高温,使细胞内的水分瞬间蒸发而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4]。术后的创面的修复包括基底细胞增殖、储备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细胞的增殖、局部血管的形成等极其复杂的修复过程[5],最后鳞状上皮覆盖创面,恢复到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覆盖[6]。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理想、不需缝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7-8],因而得以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均采用LEEP术治疗,其中有32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率达到80%,妊娠流产2例(6.25%),早产3例(9.38),与对照组的正常妊娠孕妇相比无显著差异,可见LEEP术对于患者的妊娠及妊娠结局并无不良影响。观察组患者在接受LEEP术治疗后, 32例分娩中26例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对照组40例产妇有36例分娩,其中28例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LEEP术并不影响患者术后分娩方式。
综上所述,采用LEEP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确切,不仅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而且术后对于患者的妊娠、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均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资料:
[1] 孙璐璐,曹冬焱,卞美璐等.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CO2激光汽化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31-3034.
[2] 马满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5):286-288.
[3] 李桂梅,肖七秀,陈少玲等.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宫颈环切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3-5.
[4] 万忠艳.LEEP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妊娠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3):274-276.
[5] 丁李,苏涛,吴丹等.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2):215-217.
[6]徐海霞,何莲芝.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4):279-281.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机制
1977年Besedovsky提出体内存在着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假说,使之成为医学生物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很多科学工作者热衷于此研究。依此假设l982年Blaock等在研究了大量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将此跨学科的领域称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或称为神经免疫调节学。这三大系统的调节行动,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此系统平衡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换个角度讲也就是说病因作用于此系统,使此系统平衡失调,就会形成疾病。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反射,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反射,我们平时的吃饭、大小便、呼吸、心跳、出汗都是通过反射来完成的,就连我们的姿势和有意识的运动也是通过反射来完成的,在绝大多数的疾病机制中都有反射机制参加,如各种休克、神经性水肿等,我们临床上遇到的症状和体征也都是由反射引起的,如咳嗽、呕吐、发热、出汗、疼痛等,人体内环境一切内容都受到反射的调节,如血压、pH、渗透压、电解质、体温、本体感觉、前庭感觉、水、激素等等,反射在机体调节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机制,因此有人将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看成是神经反射的一种延续。神经反射在疾病的发生中起了主导作用。
内分泌系统
人体有七大内分泌腺体,分别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它们分泌激素去调节机体代谢,以适应环境,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又一重要调节系统,在疾病的发生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内分泌系统本身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激素的异常是人体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我们的机体一天也离不开激素,细胞如果没有激素的刺激,就不能完成代谢过程,就会表现出惰性,如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呆小病,胰岛素不足引起的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在疾病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人体如没有免疫系统就如同一个培养基,一块死肉,就会很快被微生物分泌的酶分解而腐烂,免疫是机体活命的又一保证,免疫是生命生存斗争的产物,几乎所有疾病都有免疫系统的参与,它分泌免疫因子、免疫激素也参与机体调节。
以上三大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内环境,如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器官和免疫器官的神经支配,这叫直接通路。还有间接通路,如免疫细胞、内分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分泌物的受体,神经细胞膜上也有内分泌激素和免疫因子的受体,免疫反应可以被条件反射引发,这条足以说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关系。神经及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免疫功能,由免疫系统产生的物质,在结构与功能上与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所分泌的激素完全相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有影响,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也有调节作用,另外,免疫系统还是人体的一种感觉系统,它还能感觉到神经系统不能感觉到的细菌、病毒、毒素、异体蛋白等物质的入侵,以及肿瘤细胞、机体抗原性的改变等“自身”变化,这类刺激被认为“非认知性刺激”,B1alock等于1985年在((Immunology Today))中提出免疫系统可以起一种“游动脑”的作用。
细胞机制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些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某些病因如外力、高温等,可直接无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但另一些病因又可直接有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如肝炎病毒侵入肝细胞、疟原虫侵犯红细胞等。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接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细胞膜功能障碍中目前对膜上的各种离子泵(如钠泵即Na+-K+ATP酶、钙泵即Ca2+-Mg2+-ATP酶等)最为重视,当这些担负离子主动转运的泵功能失调时,细胞内外离子失衡,造成细胞内Na+、Ca2+大量积聚、细胞水肿,甚至死亡,这是导致有关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细胞器的功能障碍中尤以线粒体最重要,在有关病因作用下,线粒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辅酶II不能再生,各种酶系统受抑制,特别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统催化过程发生障碍,阻碍丙酮酸脱氢、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抑制葡萄糖、脂肪及酮体进入三羧酸循环,此时因能量不足,造成严重的细胞功能障碍。此外,ATP生成减少还可以明显抑制cAMP酶,影响cAMP生成,使依赖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激素不能发挥其调节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分子机制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老年患者; 漏诊; 误诊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据报道,本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步增高,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国内报道中老年患病率达69.4%~72%[1,2],国外报道70%超过50岁,60岁以上超过30%。由于带状疱疹发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先有神经痛而后出皮疹,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早期也有差异,患者发病初期多就诊于其他科而非皮肤科,常易导致漏诊或误诊,加之老年人伴随疾病较多,带状疱疹早期症状更加多样,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化,如临床医生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及警惕性不够常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增加了并发症尤其是疼痛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风险。国内熊峰等[2]报导在385例患者中未见40岁以下患者发生疼痛遗留神经痛,而早期的确诊并得到有效的治疗是有效预防、减少后遗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李宁[3]报道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带状疱疹发病后是否及时就诊有较为明显的关系,发病一周内就诊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占35.3%,而发病三周以上就诊者则100%发生后遗神经痛[3]。本文对笔者工作中所遇见的漏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与广大的临床医生一起学习分享,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病史资料均来源于我们临床所见病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60~79岁。
1.2 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治疗,发现漏诊或误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并进行修正诊断及治疗。
2 结果
13例患者初诊时的症状、主要伴随疾病、初诊疾病及初诊时局部皮疹情况,具体见表1。从表1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主要伴随疾病、初诊疾病的关系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本组达84.6%,临床表现夹杂交错,带状疱疹早期的疼痛症状与所伴随的主要疾病症状容易混淆,导致初诊疾病多种多样,表1中的13例患者初诊疾病的前6例属早期误诊,后7例属早期漏诊。
3 讨论
带状疱疹的诊断一般无需复杂的检查和检测,典型的带状疱疹根据受累部位突然出现神经痛症状和皮疹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可使临床表现多样化而出现不典型表现,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自稳性较差,对疼痛和创伤的敏感反应性下降,反应迟钝,对不适及疼痛定位表述含糊不清或无力表达,合并症和伴随疾病多使诊断难度增加而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熊峰[2]等报道中除中老年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外,近一半患者有疲劳、紧张、精神创伤等因素诱因,部份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因素。
本组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医生认识不足,缺乏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及警惕性。医生只对本专业的知识及疾病认识较多,对本专业以外的疾病认识较少,知识缺乏、无意识主动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导致临床误诊及漏诊。本组病例中就诊时已有9例(69%)出现不典型皮疹,仍未被考虑为带状疱疹,可见医生对本病警惕性不够导致合并疾病后对复杂临床表现不能认识非典型病例。(2)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带状疱疹具有先疼痛后出疹的发病特殊过程或只疼痛不出疹,故早期疼痛症状易与伴随疾病相混淆而误诊或漏诊,在问诊体检时应细致,除考虑疼痛部位的常见多发病、既往疾病外,应注意询问疼痛的特点及性质,并注意所考虑的疾病,当临床出现不能用所考虑的疾病来解释的疼痛时应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及变化及时调整诊断。(3)老年患者因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老年痴呆、认知感觉迟钝等原因不能及时发现自身症状,就诊时不能明确表达病史,加之基础疾病多,伴随疾病症状掩盖或者混淆了带状疱疹症状,容易干扰医生的思维,给带状疱疹早期诊断带来困难,造成误诊及漏诊。(4)询问病史不全面、详细,体格检查不认真细致,仅满足于影像学、心电图、化验等辅助检查诊断结果,临床诊断思路狭窄、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缺乏整体观念,满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受合并病症干扰而对病情缺乏缜密的综合分析,初步诊断及体检后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及反复仔细的体检追踪患者疾病的动态进展等而导致误诊漏诊。应进行局部的反复细致体检,治疗效果不好时及时进行会诊或病例的讨论,而不简单认为是旧病复发,积极寻找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可以避免漏诊的。(5)疾病早期不当治疗的干扰。患者在带状疱疹早期神经痛出现时采取了一些治疗措施改变了疾病应有的特征,就诊时描述症状时片面强调某些症状的因果关系,误导医生错误判断。因此,在问诊中应详细询问用药史,注意观察疗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要重新考虑用药的准确性,再次仔细体检,结合临床调整思路修正诊断。
总之,本组病例提示: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及警惕性,注意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中表现的特殊性,医生应认真细致、详细询问病史,体检时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并对受检部位进行视、触、叩、听等全面的物理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详尽地综合分析是减少和防止带状疱疹误诊、漏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8-380.
[2] 熊峰,宋彪,房思宁.等.带状疱疹385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杂志,2009,8(1):61-623.
[3] 李宁.老年带状疱疹28例分析.广州医药,2008,39(6):52.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有优势, 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精髓,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神经内科;舒适护理;效果
舒适护理是近年来广为应用的一种护理模式,是人性化护理的代表方法。我们对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年龄49岁-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1.2岁,男134例,女66例,其中77例为脑梗塞患者,53例为脑出血患者,32例为颅脑损伤患者,38例为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住院时间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对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后,其满意度、住院平均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神经内科接受的住院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一般都带有肢体偏瘫、失语的临床特征,这类患者在情志上一般都有抑郁、焦虑表现,影响了疾病的康复,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较差。适宜、人性化的护理可以增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舒适是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希望得到的基本需求之一[2]。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其进行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方面全方位的舒适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担忧、抑郁情绪,使患者有一个良好、轻松的心态面对住院期间,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通过对疼痛、各项并发症等的护理,减少了患者身体上的不适感,更进一步使患者情绪稳定,通过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使患者获得了对自身疾病的清晰认识,并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上这些措施,为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丽萍.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运用的探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10. 5 (127):59-60.
【摘要】 适应环境,保持正常,机体是要付出代价的。机体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内在因素、内在关系、自我否定倾向,是机体各个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用辨证的观点去理解机体的内在关系是现代医学的重大缺陷。
【关键词】 内在关系; 自我否定倾向; 辨证分析
Abstract:Human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to remain balanc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t the cost of life.Human body has the physiological incline of self-affirmation and self-denial.The cause of disease is the internal reasons of body,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body,the physiological incline of self-denial and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of body constitution.Modern Western Medicine can't use the dialectic way to analyz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human body,which is 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Intrinsic relations; Incline of self-denial; Cost; Whole; Demand
辨证思维认为,机体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这种把否定(损害)也看成是机体内在因素的命题西医理解不了,中医倒是可能接受,因为中医总是用机体的内在关系去说明机体异常的原因:如阴阳的不平衡、五行的相乘相侮、经络的不通等等。
1 机体是用否定的手段肯定自身的
中医认为,阴阳对立双方的不平衡会导致机体的异常。西医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西医的精确研究表明,机体正是靠对立双方的不平衡来保持正常的。比如天气寒冷,机体的产热功能必须加强,散热功能必须减弱,正是这种对立功能之间的强弱不平衡状态,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才能保持平衡,体温才能保持正常。西医的认识很精确,不过西医观察到的只是机体某个时候的某种状态,如果我们对机体进行整体动态的观察,就会发现机体只能忍受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不平衡状态。比如有人能够冬泳,但不可能长时间进行。机体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候向相反的状态转变,必然受到较大损害。如果说中医看到了不平衡对机体的否定,那么西医则看到了不平衡对机体的肯定。实际上机体是用不平衡来保持平衡的,因而是用否定的手段来肯定自身的,就是说机体适应环境,保持正常是要有所否定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西医缺乏辨证思维,在肯定倾向较大的地方看不到否定,把手段的否定性误以为结果的肯定性。
白细胞吞噬细菌,这是机体的自我肯定;白细胞因吞噬细菌而死亡,这是机体的自我否定,是机体抵抗细菌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有的代价就太大了,比如西医就认为,风湿病、肾小球肾炎与免疫力抵抗链球菌感染有关。虽然对这种疾病的原因充满疑惑,西医却绝对不会把这种变态反应理解为肯定机体的手段。西医缺乏辨证思维,在否定倾向较大的地方看不到肯定。
2 否定是内在关系的必然倾向
西医没有意识到内在关系具有否定倾向有其研究方法上的原因:如果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研究,当然会说各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有用的,因而必须从肯定方面去理解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
西医只从肯定方面、对机体有利方面去理解机体各个结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在关系,即内因)。既然机体没有自我否定倾向,那么机体的疾病就只能是外界环境(外因)中的有害因素造成的。所以西医的疾病观就是好的内因不能抵抗坏的外因而使机体受到损害。在这样的思维支配下,西医在研究疾病时重视外因,重视外因造成的局部损害,重视局部损害对整体的影响。只是在那些没有明显外因的难治之症面前,西医才意识到机体自身确有其导致异常的因素(异常的基因、不良的心理等)。不过西医并没有因此而转向辨证思维,因为西医并没有把否定看成是内在关系的必然倾向。而辨证思维认为,否定和肯定一样,也是内在关系固有的;它存在于生命的全过程,表现在内在关系的各个层次上;否定和肯定这两个倾向之间的力量对比使机体呈现出从健康到疾病的一系列状态;而且肯定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机体的正常、生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而是暂时的;而否定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机体的异常、死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就表明一个机体不管其由遗传得到的基因多么正常,不管其生存的外界环境条件多么良好,内在关系必然的、固有的否定倾向必然导致其由异常、疾病而走向死亡。从古到今,任何个体都毫无例外地死亡了。辨证思维难道不是和现实高度一致吗?西医虽然没有意识到内在关系具有否定倾向,但是西医却经常精确地描述结构及其反应对机体不利的方面:在分子水平上,端粒在不断地缩短;在细胞水平上,细胞在不断地死亡(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在器官或系统水平上,应激反应,各种变态反应等。只是在整体水平上,在“整合与控制”这个关于整体的概念中,看不到整体关系中的否定倾向。这说明西医对整体认识不足。
3 机体在整体水平上同样具有否定倾向
西医以分析研究为主,因为西医认为:整体是部分之和,只要把分析得到的对部分的认识相加,就得到了对整体的认识。但是整体决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整体的认识,必须(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即对机体进行整体动态的研究才能得到。分析和综合可以互相促进,却不能互相替代。西医虽然也有一定的综合研究,但也是较低水平上的综合研究,并没有达到整体水平,也没有从整体水平上清楚地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所以西医对整体认识不足。这从西医对神经系统的认识不足中可以看出。
神经系统调控着整体,因而代表着整体。对神经系统认识不足,就会对整体认识不足。面对神经系统十分精细的结构和十分复杂的功能,特别是面对神经中枢的每一个瞬间都要综合处理千百万个传入信号这样的情景,以分析研究为主的西医对此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西医放松了一贯的精确认识的要求,转而进行了大胆的猜测(西医的整合与控制概念)。这种只从肯定方面去理解整体的猜测由于符合西医由分析研究得到的认识,使得西医颇为满意。
不过神经系统对整体的控制似乎并不让人满意。比如血管硬化后,血压的升高、心跳的加快很可能造成血管的栓塞、破裂。但是只要骨骼肌功能加强,对血液的需求增加,神经中枢就必然会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这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再说造成血管硬化的一些因素,如偏高的血压、血脂、血糖等,似乎也应该在神经中枢的调控之下吧?甚至连食欲也是由神经中枢调控的。良好的食欲导致的肥胖,正是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的诱因。
笔者在《需求论》[1]中对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进行了逻辑推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神经调控下整体关系具有的必然的否定倾向。理论要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在这之前,我们至少要意识到,西医只认识了结构的功能作用,但是结构还有需求作用;我们不能再对结构的需求作用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不能仅仅只用功能作用去解释各个结构对整体的作用:突然而起的胃疼马上使人四肢无力,这当然不是胃的消化功能造成的,而是胃部的神经感受器传入的疼痛信号造成的,是胃的需求信号造成的。这个需求信号我们感觉到了,更多的需求信号并不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正是这些有感觉和无感觉的需求信号在神经中枢内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神经中枢对需求信号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决定着各个结构的功能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需求变化是功能变化的根据,对需求缺乏认识,对功能的认识就不可能完全正确。既然西医对需求缺乏认识,那么西医对功能的精确认识又能正确到什么程度呢?难怪西医对免疫功能损害正常结构感到迷惑不解,对中医脏腑的某些功能感到迷惑不解。
4 自我否定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西医疾病观的缺陷就是没有认识到内在关系还有否定机体的一面:收缩皮肤血管、降低皮肤温度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自我肯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却对皮肤不利,会损害皮肤。机体在肯定某些部分时必然要否定另一些部分,就是说机体各部分不但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还是相互矛盾、互相损害的。这种自我损害可能是严重的、突发的(如过敏反应);可能是微小的、渐进的;而微小的、渐进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严重的、突发的(如血管的硬化就是一个微小的、渐进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严重的、突发的心脑血管损害)。在那些有明显外因的疾病中,自我损害往往被外因的损害所掩盖并被放大,比如机体对寒冷的反应会降低皮肤温度,而寒冷使皮肤的温度更低,从而造成皮肤的冻伤。在没有明显外因的疾病中,西医虽然已经意识到内因是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片面性思维使其认为,只有异常的部分才会损害机体,于是西医深入到未知的分子水平中去研究异常的基因。研究异常基因是疾病的原因固然不错,但是基因异常的原因又要研究。要提醒西医的是: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才是根本,一切都在关系之中。其实西医已经模糊地感觉到这一点了。比如说西医认识到癌细胞与癌基因有关,但癌基因却是一个正常的基因,细胞的癌变只是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或者说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太弱有关。对立双方的不平衡造成了异常,这多么象中医的阴阳概念。西医只要再迈一步,只要意识到内在关系不但在肯定机体,还在否定机体,西医就转向辨证思维了。
中医重视内因,认为内在关系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当中医用既没有灭菌作用又不能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西医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中医正是通过调整内在关系,调整需求关系,使之否定倾向减弱的手段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的治疗手段有一定的疗效表明,当外界环境基本适合机体生存时,机体的疾病主要是由机体的自我否定倾向造成的,就是说一般疾病都可以象中医那样通过调整内在关系达到治疗目的。当然,中医对内在关系的认识由于缺乏精确的分析研究而显得模糊,猜测的成分颇多,但是其合理的内核却是不容置疑的。西医最辉煌的成就就是用药物来帮助机体抵抗有害微生物,但是现在研究药物的速度都有点赶不上微生物变异的速度,机体也往往深受药物所害,西医疾病观的片面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机体必须生存在环境之中。当我们赞叹机体通过种种奇妙的内在关系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不要忘记为了这些奇妙的变化机体是要付出代价的,生命是要付出代价的。环境越差,代价就越大,生命就越短。如果说对环境的改变医学往往力不从心而更多的是社会的责任,那么医学更应该关注的是机体的内在关系。机体的内在关系远远地比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要复杂许多。内在关系当然在肯定机体,但是其手段却是否定的,机体具有自我否定倾向。人类应研究这些倾向,减少这些倾向,从而减少异常,减少疾病,减少生命的代价,减少医疗的代价。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从中医学说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和认识。
航海医学已有较长历史,航海心理学尚处于幼年阶段或正在起步,两者密切相关,共同的任务是保障和徒进海员的健康。后者是从心理学方向着手,即以心理学的知识、技能、方法及成果运用于航海医学,成为航海医学重要的支柱及最具特色的部分。
由于医学的系统论思想,心身相关与统一的见解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不但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疾病的理解也不仅仅局限于从生物医学统计常模可观察到的偏离,而更加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及影响。另一方面,因传染病、流行病的日益得到控制,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中风、心脏病与癌症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但在海员这个特殊职业群体中更常见的却是环境、心理因素所致的各种心身障碍或疾病。主要有:(1)从精神神经性反应(Psychoneuroticreaction)到各种神经症(焦虑、抑郁、疑病等),尤以性神经症具有特征性;(2)心理与人格变态及适应不良(maladjustment)行为如酗酒、吸毒等,甚至精神病也非罕见;(3)心身疾病(psyehosomatiedisease),是由心理因素引起,以植物神经支配的内脏器官为表现的躯体病,在海员中常见。鉴于上述特点,航海医学的研究应该跳出“陆上框框”及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移到航海心理学方向的特色上来;重点研究海上环境以及心理压力对海员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例如:海上环境对海员心理影响的诸般因素,海土工作的心理负担,海员中常见或普遍的心理问题,海员的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海员心理健康的促进,海员职业的心理筛选等,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船上生活孤独(缺乏社交,远离亲友),清一色的男性群体,等级森严,特殊的值班制度,有限的空间,不变的伙伴,单调、刻板的主作与生活,噪声、振动、颠簸及海上潜在的危险……等,是造成海员心理压力的周知因素,寻找适合国情的解决办法,必需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到船上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修订,人际关系的魂善,教育与训练,甚至船舶的设计与设施,都要求尽多地符合心理学的原则,并注意到个体在群体中的特点。
航海医学的基础研究也无法与心理学分开,个体生理、生化的改变无不与心理活动或变化相关。“望梅生津而止渴”是古人运用心理一生理反应而达到目的的生动事例。心理应激(stress)也可致不可逆转的生理变化,有了病理学的改变,即成为心身疾病,也称心理一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disease)。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著《内经》中强调“七情失调可引起阴阳失衡,血气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而患病”。20年代,Cannon发现持久强烈的情绪变化,使下丘脑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激素而产生生理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病理变化。近乎同期,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以后,贝柯夫又提出了“皮层一内脏相关学说”。这些都精辟地描述了心理变化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致病及心身相关或心理、生理的交相作用。30年代Salye的应激(stress)学说,强调了应激源(stressor),除了生物、理化因素之外,还有心理、杜会因素。此后,许多学者对应激的概念模型、中介机理、心理与生理反应,及对健康与疾病的一关系等作了广泛研究。70年代心身疾病学说应运而生。当前对心身疾病的研究着重在:(1)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对疾病发生与变化的关系和规律;(2)情绪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3)个性与行为类型对疾病好发的“靶的”倾向;(4)运用高级心理机能(认识、思维等)来控制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身保健的目的,如脑电和肌电生物反馈(biofeedhack)的应用。海员是一个面对多种应激源、承受较多心理压力的群体,研究应激对海员心理、生理的影响及健康、疾病的作用,来防治海员心身疾病,是航海医学研究的必须和重点。
帕金森病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约有78.5%的病人从未前往医院就诊。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设想一下,当你的双腿颤抖着,不能如常人一般行走;当你用颤抖的手端起饭碗,“筷子会围绕着饭碗跳舞”,饭菜汤水呛噎得你涕泪齐下……那时,哀痛和无助,会一起涌上心头。这就是帕金森病,一个慢慢地、经年累月侵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行医近30年,诊治过的帕金森病人数以万计,请陈生弟教授来解读帕金森病,相信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记者:帕金森病是一种怎样的病?
陈教授: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2%。
人体约有几百亿个脑细胞,这些脑细胞主要承担并执行不同的功能。在人体中脑黑质存在一类多巴胺能细胞,它能特异性地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而它的功能就是调节人体的随意运动。帕金森病就是源于这类多巴胺能细胞的退化和变性,也就是这类细胞逐渐丢失和死亡。所以帕金森病主要表现就是运动障碍,常见症状有肢体静止性震颤(典型者表现为“搓丸样”运动),肌肉强直和动作缓慢;患者运动逐渐减少并变得僵硬。随着疾病发展,患者逐渐丧失日常劳动和生活能力。
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明朗,但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约有不足10%的帕金森病人是有家族史的,他们的发病年龄一般较早,有帕金森家族史的病人其后代患帕金森病的概率也较正常人高。研究发现,人体中有七个基因的突变与帕金森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其余90%以上的患者没有家族史,为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环境因素在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中所占的比重似乎更大。环境毒素能够破坏杀伤多巴胺能细胞,多种农业毒素如鱼藤酮、百草枯、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及多种重金属如锰能够引起人类帕金森病症状。生活习惯与帕金森病发病也存在一定关系,多喝咖啡和绿茶有可能减少患帕金森病的概率,而肥胖、高脂肪饮食则概率增高。此外,年龄衰老也是帕金森病发病因素之一。
记者:帕金森病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陈教授:虽然帕金森病在很长的时间内并不致命,但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肢体变得僵硬不灵活,行动越发迟缓,步伐变得困难,原来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变得越发难以完成,最终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卧病在床,而这一过程可以长达数十年。疾病过程中,患者心态会逐渐失衡以至于失去生存的勇气,这来源于其社会适应性的下降及心态逐渐偏离正常人群的轨迹。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生抑郁的比例明显较正常人群高,达30%~40%。
记者: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
陈教授:尽管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但多数患者最早期症状并无特异性。有些患者抱怨一只胳膊活动不灵活,摆动减少;走路没力气;手不自主颤抖等等,这些症状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往往容易被忽视。
随着疾病进展,多数患者出现震颤,震颤是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的最早期表现之一。这种震颤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肢体乃至头部。一侧上肢的震颤多是静止性的,即在手静止的时候发生,而且有特征性的如“搓丸样”动作。如果出现单侧肢体震颤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早期帕金森病的可能。帕金森病早期表现还有肢体强直,与震颤一样,强直也多从一侧上肢或下肢开始,可以与震颤合并出现,患者会因此抱怨手脚活动不灵活,无法完成精细活动,疼痛,“抽筋”等。伴随疾病进展,帕金森病人还会逐渐出现运动迟缓,运动减少,姿势与平衡障碍等症状,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声音单调低沉,行走困难,转身困难,容易跌倒等,这些多提示疾病已进入中期。
其实“震颤”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在神经科中另有一种称为“良性特发性震颤”的疾病,如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以引起震颤。所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肢体震颤和强直,活动不灵活,尤其是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神经科就诊。
记者 :78.5%的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是什么原因?
陈教授:患者未能及时就诊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源于患者本身的疏忽。前面我们已述及帕金森病最早期的症状多不具备特异性,如胳膊痛、痉挛、行走无力,或是腿脚活动不灵活;加上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对帕金森病的知识有限,认识不够,警惕性较低,常作为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而延误就诊时间,直到出现较为明显的震颤或运动减少,运动迟缓,强直,甚至极少数患者直到丧失日常生活能力方来就诊,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另一方面,帕金森病是神经专科疾病,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它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患者。
记者:帕金森病治疗关键是什么?
陈教授: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阻断帕金森病的发展。帕金森病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耐心的随访与评估,不断依照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药物种类和用量,这并非易事。
当前的治疗目的是控制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早期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有可能延缓疾病进展。所以,帕金森病治疗关键是强调药物治疗为主,多种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采用“个体化”、“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原则,以最小剂量、最少的用药达到较满意地控制患者症状的目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强调辅助治疗的重要性,如心理治疗,鼓励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保持良好的心态;日常功能锻炼很重要,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这对延缓运动功能恶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或是药物副作用大而不能耐受的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治疗(DBS)与脑深部核团毁损治疗,术后辅以康复治疗,可使病人获得进一步的疗效。帕金森病人只要经过合理的治疗,都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可以从事一定的工作。
结束我的采访,出于职业的习惯,脱口而出问陈教授“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陈生弟教授儒雅地微笑着:“其实作为神经科医生,最希望的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得到早期明确的诊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能够康复。我时刻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托。”
我们应该由衷地感谢,感谢这些“生命的守护者”,为了每一个生命的健康和尊严!
(陈生弟教授每周三上午有特约专家门诊,以及不固定的特需专家门诊)
陈生弟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神经科主任、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关键词: 七情学说 怒致病 心理应激 综述
1 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
1.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七情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应激理论则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
1.2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 病理机制的相通性 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 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利用和人类情绪变化极其相似、具有丰富表情和行为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造模,为中医情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运用心理应激方法研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具有创伤性少的优点,既克服了之前中医证候动物中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偏差,又能与中医传统的情志、劳倦、饮食等致病因素相吻合,特别是情志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动物模型的复制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中医学的证候特点要求就更加困难。因此,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复制情志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
3 问题与展望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研究“气”和“气机”的内涵,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1]。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应激反应会有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在明确所采用的应激模型的基本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对怒所致疾病的辨证及治疗的量化、标准化。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或具有精神性障碍的人群中进行属于中医肝病证候的调查,寻找中医肝病证候在此类病症中的分布规律,并借助于中医体质理论,在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揭示证候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动物模型方面,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同时由于情绪反应是复杂的,导致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可能像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那样对七情与五脏的相关性作出严密的区分,所以如何在实验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特定病理变化,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它不仅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而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对健康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论文 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
1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因郁致病,即因七情因素引起的脏腑疾病,不包括癫狂等精神病。为了便于国内外交流,笔者采用中西医对照的形式加以说明。根据临床实践和国内外资料,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为8大类较为合理。
1.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 、慢性胃炎(胃痞) 、胃神经症(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 、肠神经症(泄泻) 、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 、慢性胆囊炎(胆胀) 、慢性胰腺炎(腹痛) 、食道神经证(梅核气) 等。
1.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 、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 、冠心病(胸痹) 、心律失常(心悸) 、心脏神经症(胸痹) 、心因性晕厥(厥证) 等。
1.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 、神经性咳嗽(干咳) 等。
1.4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 、癫痫(痫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 、紧张性头痛(头痛) 等。
1.5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 、甲亢(瘿病) 、肥胖证(痰病) 、心因性多饮(消渴) 等。
1.6 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 、过敏性膀胱炎(淋证) 、尿道综合征(淋证) 、原发性障碍(阳痿、)等。
1.7 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痹证) 、全身肌肉痛(痹证) 、书写痉挛(振颤) 、局部性肌痉挛(振颤) 等。
1.8 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 、肝癌(胁痛) 、肠癌(便血) 、食道癌(噎嗝) 等。
2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器官反应。关于病因的认识《, 内经》的正(内因) 、邪(外因)学说与西方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和饮食劳逸等,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理论基础的建立――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身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认为,人可以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偏性,即两种不同的气质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又认为,人的精神情绪、心理活动对躯体内脏会产生影响, 既“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因此刚、柔二性由肝(中医认为肝主情绪) 所主。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而致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的肝旺证候,称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而致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为柔证。心身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肝的疏泄失调而引起的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之治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具体方法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疏肝法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言“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形成刚柔的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笔者近10 多年来,把中医的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种,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和药枕浴足疗法。中医心身疾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别重要,重点在于改善病人的情绪,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医心身疾病的预防分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人方面,应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社会方面,应建立支持系统,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援助,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