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

第1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一、几何画板运用于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困惑

几何画板在当前的几何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将数学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力不从心,难免会使教师对其产生一些困惑,本文笔者对其进行归纳如下:

1.从几何画板本身来说,对其优点和特点讲述的过多,而对于其具体的性能以及存在的缺陷可能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的困境并没有科学认识,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将做不出来的问题求教于几何画板怎么办?或者可以说,对于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运用几何画板,哪些内容不适合运用几何画板缺乏清晰的认识。

2.通常情况下,在运用几何画板之后,我们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但这种形势下的学习兴趣,难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一种喜新厌旧,当学生习惯于几何画板之后,又有多少学生是发内自身的喜欢数学?如果是这样,怎样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从根本上转化为学生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几何画板本身所具有娱乐性也正是其弊端所在,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这种人机对话,进而使学生养成正确而积极的数学情感,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几何画板是一种动态的几何教学工具,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正是几何画板显著的特点,而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美育功能都显得困难重重,这是对几何画板的一个考验。

4.几何画板能够将枯燥和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和直观,但是如果经常性的利用这些教具来将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对于学生自身的想象力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又会不会产生影响?在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下,学生的思维会产生跳跃,跳过数学思维的过程而直接进行知识点的切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怎样对几何画板的优势进行科学的运用?

5.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应当怎样发挥其优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利用数学实验对其进行充分的运用,仍然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二、提升几何画板运用效率的建议

1.运用几何画板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与辨认

概念的学习是几何学习的基础,其也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构成,因此,在几何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利用几何画板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提供过学习,形成弱抽象、强抽象的思维,这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与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讲解“认识三角形”这一基础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制度和测量功能,对三角形角度以及边长的变化分别组成连续的动态图形,如图1和图2的演示,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从中观察并且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便于学生的理解。

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图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使用图标点击图中的点A ,并进行拖动,就会引三角形的连续变化,进而得到一系列的组图。通过这两组组图,学生便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角度的大小以及边长的变化对于三角形的影响,这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不同三角形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对于不同的三角形有明确的认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运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也能够顺利的实现多面体的教学,根据教学需要能够快速的绘制出立体图形,同时能够对立体图形的不同侧面的展开图进行多方位的展示,使学生对多面体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总的来说,利用几何画板所具有的动态作图功能和测量功能,能够将不同变量的变化过程直观的显示出来,在学生学习和理解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2.利用动态图形变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一种知识的学习会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环境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从中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几何画板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第2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AHT)疗法对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效

果。方法 将30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在放、化疗及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方案:

5次/周,剂量:AHT 20ug/ml,100ml血液,气血比例1 :1。结果 免疫三氧自

体血回输观察组显效116例( 77.3%);部分显效26( 17.3 %);总有效率( 94.6

%)。结论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联合放化疗及西药常规等综合治疗对恶性肿

瘤患者的睡眠、食欲改善方面有一定疗效,并且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 恶性肿瘤 效果观察

三氧是一种活性氧,自然界称作臭氧,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被称作三氧疗法。三氧医学的发展历史已逾一百余年,广泛用于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由于作用机制不明临床效果不稳定。直至最近1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关于医用三氧疗法的系统作用机制才被阐释。在此基础上,伴随三氧设备的发展,三氧疗法逐渐摆脱了补充医学的地位,达到三氧治疗的新境界[1]。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不治之症之一,目前为止仍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为了提高放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科应用德国哈斯乐高端免疫三氧治疗系统,为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治疗,起到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50 例,均为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89例,女性111例;年龄17~68岁。疾病种类:肺癌68 例,胃癌 38例,肝癌72 例,直肠癌31 例,鼻咽癌 38 例,脑瘤 42 例,其他 11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增强免疫力,护肝以及增加靶细胞的敏感性,包括胸腺肽、还原性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根据医生制定的放化疗方案合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免疫三氧治疗,疗程4周,5次/周,治疗剂量:AHT 20ug/ml,100ml,气血比例1:1。所有患者均坚持完成1个月三氧疗程。疗程结束后予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最终疗效。

2.2 疗效评价标准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并记录肿瘤患者睡眠、食欲、精神状况,每项指标都以明显、部分明显、不明显分度,分别记1、2、3分,每项指标积分之和为患者临床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100%。显效为睡眠安稳、精神佳、食欲明显改善;有效为部分改善;无效为治疗前后一致。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3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经去切概率法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护理

4.1 治疗室准备 三氧能引起肺脏代谢改变对呼吸系统有毒性,特别是上呼吸道纤毛细胞对三氧敏感,故治疗室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常规每天用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消毒2次,治疗结束后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等。

4.2 三氧的制备 因三氧本身具有细胞毒性和治疗作用双重性且安全“窗口”很窄,有效浓度范围为20―40ug/ml。【2】浓度过高会造成溶血,浓度过低又会成为“安慰剂”导致治疗无效,因此必须精确三氧浓度。我院引进的德国哈斯乐医用三氧系统能有效的控制三氧浓度从而显示其治疗作用。

4.3 注意仪器的保护 操作时严格按标准程序进行,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尤其是取气喷嘴的清洁保护,操作后及时关闭取气喷嘴,取气口严禁用液体清洗。治疗前后严格检查电源保证氧气瓶、三氧治疗系统各接口连接正确,遵医嘱调至所需的治疗浓度。开机前必须预热30 分钟。

4.4 AHT护理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制度,避免发生输错血或污染血液等差错事故。应选取桡、正中等较粗静脉采血或回输,保证采血迅速防治血液凝固,回输时不宜过快,40一60滴/min为宜,,无不适可逐渐增至80滴/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面色苍白、出汗、胸闷等不适症状。

4.5 心理护理 医用三氧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有的患者持怀疑态度。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介绍本疗法的优点且无不良反应,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 讨论 三氧在体外与离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后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和其他活性氧簇(ROS),再回输体内充当进一步免疫、生化反应的信使和引物,诱导进一步的免疫级瀑反应,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等,进而完成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并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3-5]。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作用机理是通过氧化、诱导、激活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来治疗各种疾病、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特别对放疗、化疗、手术前预激活作用,放、化疗中的增敏、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增加放化疗的疗效,减轻其副作用。适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食道癌、大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骨癌、淋巴瘤、皮肤癌等,能改善化疗后疲劳、睡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神经毒性(指端麻痹)[6]。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三氧”治疗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多种肿瘤的疗效, 还能有效缓解患者因肿瘤疾病消耗所带来的不适,尤其对于患者的睡眠、精神状况、食欲等方面。我科室在引进德国哈斯乐免疫三氧治疗系统后,重点开展了肿瘤性疾病的相关辅助治疗。但是由于国内引进该项新技术时间尚短,缺乏大量的样本研究。我科室通过初步临床观察以及资料收集,发现免疫三氧治疗对肿瘤疾病患者的睡眠、食欲、精神状况有疗效,其中显效116例(77.3%),部分显效26例(17.3%)。能够有效的获得改善睡眠、食欲、精神状况的效果,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仅有一例出现过一过性嘴角麻痹。总之,医用免疫三氧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疗法,具有安全、多作用效应等特点。该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更多学者研究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孔杰.免疫三氧对105例病毒性疾病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6,27(3):258-259.

[2] 郭亚兵,周福元.医用三氧临床应用基础及其在肝炎等疾病治疗中的初步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l(1):4―7.

[3] 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愈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81

[4] Wentworth P,McDunn JE.Evidence for antibody-catalyzed ozone formation in bacterical killing and inflammation [J].Science,2002,298:2195~2199

第3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西方写实绘画从乔托开始

西方写实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公元10世纪前后的一些作品里,已经将人物、动物画得活灵活现,周围的树木、花草也表现得栩栩如生。但是,这些作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画面像一块平板,没有空间感。一直到13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画家,叫乔托・迪邦多内。

乔托出生在佛罗伦萨郊外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常常帮助家里放羊。羊是比较安分的动物,乔托闲来无事,便用石头在地上画羊。通过仔细观察羊群,他发现近处的羊大,远处的羊小,倘若自己在地上画一大一小两只羊,便可以据此分辨出它们的远近。但是,他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

意大利斯科洛文尼教堂中的湿壁画,是乔托存世的最重要的作品。Ρ谏洗笤加40幅壁画都出自他的手笔,讲述的是圣母玛利亚和基督的生平故事。从画中可以看出,乔托的宗教画充满了人间的气味,通过明暗法将人物画出了真实感,两边的建筑物也表现出了立体感。按理说,乔托画到这个程度,离发现几何透视学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接踵而至的一场黑死病,导致整个欧洲半数以上的人口死亡,可谓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绘画创作当然就无从谈起了。

布鲁内斯基发现了几何

透视法

光阴荏苒,100年过去了,欧洲大陆渐渐恢复了生机。佛罗伦萨的首富美第奇家族要在市区建造一些地标性建筑,位于市中心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建筑。但是,由于教堂造得过于雄伟,以至于找不到足够长的材料做牛所以教堂无法封顶竣工。这时,城里小有名气的建筑师布鲁内斯基听说古代罗马帝国的大教堂都是采用拱顶技术,于是便前往罗马考察学习,学成后回到佛罗伦萨。在他的设计和主持下,教堂的平顶被改成拱顶,从而一举成名,使拱顶大教堂成为佛罗伦萨的标志性建筑。

布鲁内斯基后来担任大教堂建筑总管,负责教堂等公共建筑的规划,他的主要工作是把自己的构思先画成草图,然后向投资人进行阐述。他觉得,要想把问题说清楚,只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画出大家都可以看得懂的图纸才行。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画这些图纸呢?

大约在1420年,他通过实验发现了透视规律(“透视”一词源于拉丁动词perspicio,即清楚地看到、仔细看的意思)。好友吉尔贝蒂把布鲁内斯基的实验写在《论画》一书中,使这些方法流传了下来。

弗朗西斯卡把透视理论

付诸实践

布鲁内斯基和吉尔贝蒂都是建筑师,他们建立的透视方法主要与建筑相关,对于如何在绘画中科学地使用透视法则,贡献最大者当属佛罗伦萨数学家、画家弗朗西斯卡。熟练掌握数学和绘画两项技能的他,是数学和艺术发展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在数学方面,他留下3篇论文,还写了一本《绘画透视学》,对各种多面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做了研究。据说,这些研究对后来的投影几何学和解析几何学的创立产生了积极作用。

另外,他的绘画水平也非常了得,《基督受刑》就是他的作品,也是他把透视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范例。这幅画描述的是一个宗教故事:基督被犹大出卖后,被拘送到罗马总督彼拉多那里受审问和鞭苔。画中央古典风格的罗马柱把画一分为二,左边是总督府的内景,几个仆役正在鞭笞基督,坐者应为总督本人;右边是总督府外,有三个人站在那里谈话。弗朗西斯卡利用透视法,构造了一个看起来与真实空间非常相似的三维空间。如果将画中地面和建筑物的线条向远处延伸,将汇聚于同一个“灭点”。据资料记述,弗朗西斯卡在创作的时候,对画中的人物大小、距离远近都做过仔细的计算。他的画,把精确的构图、鲜艳的颜色和明澈的光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马萨乔让透视画法名扬

天下

时间到了1427年春天,佛罗伦萨市政当局要筹建一座新教堂―新圣母教堂,教堂的壁画是它的精神和灵魂,工程的主持者决定邀请一位当时初露头角的青年画家马萨乔来完成。实际上,马萨乔是画家的绰号,他的真实姓名又长又难记,大家反而不记得了。马萨乔的意思是邋里邋遢,因为他创作起来废寝忘食,身上沾满了颜料和泥巴。

这一次,马萨乔画的是《三位一体》,是教堂里最主要的壁画。他知道这个机遇的重要性,所以用巨大的幕布遮住壁画,先秘不示人。当他完工后揭开幕布时,在场的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大家都以为墙壁上被凿出了一个大洞,洞里又筑了壁龛。许多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走到壁画前用手摸一下,才知道墙壁真的是平的。我想,读者们看到这幅壁画时也一定会有同感吧!为什么壁画有这样逼真的立体感呢?道理很简单,因为马萨乔采用了透视画法。

透视器具在艺术家中悄然

流行

透视的方法虽然好,但当时的画匠属于手艺人,大多是文盲,没办法掌握这么难的数学知识。为此,有人想办法研制出一些器具,借助这些器具,画家们可以准确地画出人或物的轮廓。

1646年出版的《伟大的光影艺术》中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暗箱,它的原理就是小孔成像。在前后箱壁上都开一个孔,孔内安放一枚透镜,外界的景色通过透镜投射到纸屏上,画家就在纸屏的反面描出投影。书中还提到,第一个提出这种设置方法的不是别人,正是列奥纳多・达・芬奇。

第4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绘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38-01

数学对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影响,遍及绘画、建筑、音乐和文学等诸多方面。数学本身,按照英国数学家罗素的看法,“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 ”。 绘画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中的许多绘画作品都融入了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同时数学知识的学习也离不开绘画知识的帮助。二者的关系从以下两方面来谈。

一、绘画中的数学

点、线、面是构成各式各样图形的基本元素,它们既是数学学科中空间与图形研究的对象,也是绘画艺术中体现画家思想的最主要构件。许多绘画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的点、线、面、体、平移、对称等数学知识,还有一些画作中还涉及到了比例、映射、黄金分割等更复杂的知识。 数学知识的融入使绘画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科学。

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幅绘画作品。

1、山村小屋图

这幅图中融入了小学数学中学过的点、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及椭圆等几何图形,这些图形的融入使画面更加丰富。

2、少女、建筑物图

人体,建筑物等的对称,让人赏心悦目,对称是一种美。对称这一知识在小学六年级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3、扇子图

扇形、扇环、圆都是小学六年级所学知识,他们都是对称图形。其中,基于圆的特点,我们赋予了它很多吉祥美好的寓意。圆形在中国象征圆润和谐,表示自然、团圆,意在合家欢乐,还可以象征天衣无缝。

二、数学中的绘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喜欢数学,才能学好数学。那么,怎么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具体,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抽象的数学知识呢?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具体的图形把抽象的知识表示出来。简笔画的应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简笔画是一种通过简单的线条,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它广泛地吸取了多种绘画形式的表现手法,具有速写的简洁性,图案的概括性、漫画的夸张性、卡通的趣味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线条为主,形象、便捷的粉笔画称之为教学简笔画。 教学简笔画可以使静态的过程动态化,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掌握教学简笔画的要领,能很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教材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针对小学生“直观性思维”的认知特征,教学简笔画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用画画激发兴趣

例如,小学的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用一个圆代替动物的头,用两条竖线表示动物的脚,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都能改,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能很轻松的从图中找到解题的方法。

2、用画画突破难点

例如,有一道题是把边长为10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很多学生会脱口而出80厘米,其实答案是错误的。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光凭想象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可以提醒学生画图看一看,学生通过画图很容易发现错的原因。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草图,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图形的直观形象相结合,确实是一种好的方法。

3、用画画体现数学之美

第5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中国画;书法;笔墨

1 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

书法作为华夏民族最早的艺术形态之一,记载了历史文化的印迹。中国汉字是从图画符号慢慢演变过来的,汉字的书写和发展就形成了书法样式。在中国古典艺术形态中,“书法”是指主体在艺术创作中以水墨为媒介,用笔在骨、绢、纸、竹等材质上写文字时留下的痕迹,它不仅是象形符号,也是具有意象的主体间的形式意味。

书法与中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同一文化背景中起源、发展,二者除了表现工具相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笔墨的运用上,“意在笔先”的直觉表现是它们共同的妙悟。两者在用笔上都强调不痴不弱,在用墨上注重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它们在书写上也有着相同和相似之处,都注重节奏、意境等方面。那么,“书画同源”同在哪里,又源自何处呢?

首先,是工具和材料相同。中国画和书法在选用纸张和笔墨上有很多相同之处,特别是毛笔这一工具,在执笔、行笔、运笔上的技法几乎是一样的,在用笔的要求上都是以中锋为主。特别是在文人画出现后,绘画的用笔更加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行草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艺术整体。因此,唐代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书画自古相通,在历史上书画一体的大家有很多,如米芾、董其昌、石涛、、郑板桥等,他们除了在绘画上的成就之外,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因此,无论是精通画还是精通书,能出大家和高水平的都是两者兼顾,书风画意浑然一体者。

书画艺术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渊源。探索中国书画艺术就可发现,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美学思想,书法和中国画的笔墨是相通的,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有不谋而合之处。因此,“书画同源”是书法与中国画最重要的关系。

2 中国画教学中书法课程的作用

书法自古以来就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推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也得幸于它的记载才得以传承。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已不再需要用毛笔写字记录,书法这种传统记载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但在当今艺术领域,书法的鉴赏和学习仍然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书法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书法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前面已经说明书法和中国画借助相同的工具,就连执笔与运腕都差不多,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和意境追求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而书法家更有许多是画者,两者相互作用可使书和画增添许多意趣和生动之处。中国画中的“画”我们也可以说是“写”,那么“写”毛笔字也可以说是“画”,这就充分说明了书法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在文人画里,书法在绘画中的作用已是一种独立的、深刻的,是具有文化符号和精神意义以及审美意义的载体,它体现出一个画家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学识。因此,我们不能轻视书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画专业学生要学习书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书法课程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书法是绘画的有益补充,这些补充主要体现在笔墨技巧上。所以第二个原因就是: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以书法笔法作画,为中国画在笔墨上增添了不少光彩,但近年来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了。20世纪初,中国画的l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推崇西方艺术的一批中国艺术家为了改革创新,就将西方素描和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笔墨服从于造型”的理论,笔墨也因此成了表现明暗光影效果的“工具”。中国画中的笔墨的韵味被逐渐削弱,使中国画造型语言的核心,即“笔墨”边缘化。丢失了笔墨韵味的中国画不仅失去了自身的魅力,也失去了区别于世界其他画种的个性特征。因为中国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如果离开了本土的民族文化,其原有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都将消失,那么中国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此,我们在吸取外来艺术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不改变传统中国画笔墨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自身特点和时代需要的中国画,才能使当代中国画更好地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书法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作用,书法的功底是中国画笔墨的基础。书法中的笔墨情趣与中国画一样都是追求写意性。在中国画教学中,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将书法的笔法墨韵应用进去,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文化品位。书法中的意趣笔墨对学生创作中国画帮助最大,书法的墨趣是中国画的重要元素。由此可见,学生们要想学好中国画,必须苦练书法。目前,要提高中国画的教学质量,就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练习书法,把书法中的优良元素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书法教学是中国画教学最有力的补充,学生们在练习和欣赏书法的同时,其艺术修养、笔墨表现能力、审美能力都将有所提升。

3 书法课程在中国画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书法课程虽然早已是中国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但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多数学校只上一次书法课,最多四周时间,然后就让学生们自行练习,许多学生学习书法才刚刚入门就草草结束了书法课。由于课程时间短,学生们对书法的认知度也就不够,造成学生对书法的重视度也不够。由于平时练习较少,自然就无法从书法中领悟到用笔的技巧了。另外,大多数给中国画专业上书法课的老师自身并不懂绘画,使学生无法将书法的元素与中国画的元素相互联系起来,造成书法课和中国画之间脱节。现在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书法的笔墨功力,在绘画上就表现出笔力不够,用笔软、绵、飘浮,不敢画写意画,更不敢在画上题款的问题。常常会有学生在画完一幅画后在需要题字时就无法下笔,害怕自己的书法会毁掉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国画作品是需要书法题字来丰富画面的,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养成常练书法的习惯,要能理解和认识到“书画同源”的真正含义。历代中国画都是以“骨法用笔”为作画技法的主要因素,书法又是画国画“骨法用笔”训练的基础,书法和绘画都讲究笔墨,有了好的书法技法,就可以反映到绘画中去。反之,你画得再好,没有像样的书法作题款,画面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中国画重要的特点就是诗、书、画、印的结合,一幅好的中国画必须题款盖印后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所以书法也就成了绘画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习中国画的学生即使不练成书法家也一定要懂书法、学书法,体会书法对绘画的作用,从而将书法的用笔、用墨应用到绘画实践中去。

4 反思书法课程对当今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近30年,中国社会处于重要的转折期。中国画从传统转向现代,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加强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方艺术的精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当今画坛上各种展览占据主流,展览又由中国人物画和重大历史题材或表现当代生活,以及注重形式感的作品为主。在表现形式上多以工笔画为主,就连小写意作品都很稀罕,大写意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造成了展览画种的单一性。

众所周知,在中国画教学中不管是花鸟课还是人物课,都是以工笔和写意这两种表现形式作为主要训练课程。工笔画大都是借鉴西画的造型语言、素描和色彩基础来教学的,学生作画时在造型上可反复修改,构图也可反复校正,然后再慢慢层层分染逐步完成。然而写意画在教学中就没这么轻松,因为写意画需要画者具有较强的笔墨功底,笔墨功夫不是三两天就能学好的。要画好一幅写意画,除了具有较好的笔墨基础外,还要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较高的人文修养,所画之物基本上是笔笔直见基本功,画面的败笔也无从掩饰。所以,学生们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必须要长期努力训练自己的笔墨技巧才能画好。陈传席说过:“画好大写意不但要下功夫还要有文化,否则很难出优秀作品。”当下为什么很难见到以前大师级别的画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很多画家都没有这么深的学问和素养,他们或因生存需要、市场需要,无法进一步潜心修炼,因此也就出不了齐白石、张大千这样的大家了。现今,西方绘画观念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很大,有些教师在教学上过于迷信西方文化,又受当今美术界所谓“重形式,轻笔墨”的观点影响,认为笔墨对于现今重形式和色彩的中国画没有什么用处,导致有些教师在上课时不太注重训练学生的用笔,更不太注意学生们的书法练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现在学生考中国画专业学的是素描、色彩,考进来了后第一学期还是继续学素描。笔者认为,素描画得好对中国画在造型上是有用的,但是书法、诗词等对中国画的影响会更大。书法不学好,中国画的笔墨和格调就上不去。一个人的书法功底有多深,他的绘画水平就有多高。一代宗师吴昌硕、黄宾虹在画画之前,书法和篆刻就已是大师级别的了,我国的历代画家中没有一个书法是不好的。现在全国美展大多数作品都是靠画技作画,这是因为现在的画家多数急功近利,练书法的很少,不知道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练习书法。其实练习书法后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笔墨功力的不一样,因此练习书法也是画好中国画的捷径。

中国绘画,特别是写意画里的笔墨技法大都出自书法的用笔。书法的笔墨如果用得好,所书写的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感和形式感。如果一幅作品中只强调构图和色彩而缺乏笔墨之美,那它注定是空洞和缺乏灵魂的。因此,在中国画教学中书法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正视的课题。

我们应该正视书法课程在中国画教学中不被重视这个问题,认识到书法教学对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性,思考在中国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传统书法艺术的真谛,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格调。有了书法教学作为基础,学生们在作画时笔墨才会应用自如,中国画教学也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书法课程对中国画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池.书法对中国画作用及其教学思考[J].当代教学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5).

[2] 杨娅萍.试论书法教学在中国画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12(7).

第6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摘要】艺术家是人类审美产品的精神创造者,是具有独立人格而又情感丰富的人。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家思想、观念、感情的再现。而其中艺术家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然而以点、线、面等绘画语言所构成的理想画面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所以,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所感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众心灵的内在力量。

【关键词】绘画;造型;情感;构图;点线面

一件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人格的体现,是艺术家思想、观念、感情的再现。《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已明确阐明艺术是生活情感的产物。但一个人怎样才能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也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从而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呢?“观念是没有实体的,通过激情,它转化为具体的事实,转化为生动的创造物。”①艺术正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这种表现不仅仅是表达,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可见的、可想象的知觉统一体,它是艺术家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的、创造的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就是符号意象,它与人类情感是同一的。在这个活动中,艺术家的激情与艺术创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也为其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

一、绘画的造型因素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绘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很多时候我们直接把它称作造型艺术,可见造型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何谓绘画“造型”,“造”就是“画”,“型”就是“画出来的东西”,因此从字面上理解造型就是创造有空间和体积的形象。而艺术形象是需要借助于绘画语言才可能得以显现的,这里涉及的视觉因素有:点、线、形、光、色彩。艺术家们常“借笔墨以写天地”。也就是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艺术作品以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的《杜拉玛尔》,他们画的都是女性题材,但看了这两幅画,我们会说,《蒙娜丽莎》画的是内心喜悦的贵妇人,然而《杜拉玛尔》看来却十分怪异。两幅画之所以会导致不同的反应,是因为这两幅采用了不同形态的意象符号,《蒙娜丽莎》是写实的,而《杜拉玛尔》是变形的。绘画作品里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载体。巴尔扎克说:“艺术的任务不在于摹写自然,而在于反映自然。你不是一个可怜的摹写者啊,你是一个诗人,要不然,一个雕塑家从女人身上脱下一个模子,就可以完成他的工作了”。可见,造型不是追求绝对的准确和逼真为目标的,它的准确和真实是以创造出符合艺术家情感和理想的艺术形象为终极目标的。在对绘画语言的探索中,“形”首当其冲地被列为最根本的因素,基于这样一个概念的前提下,我们以中西方绘画艺术为例,对绘画造型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具体阐述。

二、造型中的情感因素

(一)造型元素中的点线面

绘画中的情感表达需要依赖绘画的艺术语言来实现,而点、线、面除了是造型的基础要素外,也是情感表达的基本媒介之一,点、线、面的形式特征和审美属性,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画家就是把握和运用了这些语言的形式特征,来表现他的创作内容,抒发其思想情感。物象可缩形为点,作为点状的形象在画面结构中,可以引发人们视觉的偏移和注意。点既有单纯、凝练、稳定的特点,又能给人以一种积聚性的视觉心理作用。线是绘画中最重要的造型语言,是传递审美情感的物质媒介。线的形态种类很多,在绘画中影响画面表现力的线,主要有粗细线、长短线、直线、曲线等形态。线的不同形态予以人不同的心理联想。面的形态和视觉感受比起点线要复杂,几何形的面具有明快、理性、秩序的性格,方形的面予以人坚实、稳定的感觉,圆形的面具有圆滑活泼的感觉,有机形的面具有淳朴的视觉特征,不规则的面具有复合形的特征。例如:《哭泣的女人》一画中,就是应用一些不规则的块面、线条来搭配、排列、组合,形成一幅忧愁的女人的面孔。他就是通过这种紧张的块面、线条的组合来传达他对于战争的焦虑不安。

(二)人物造型与情感

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②美术作品的好坏不等于人物造型的美与丑,人物造型的美与丑只代表着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的最真实的反应,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具体体现。19 世纪下半叶,法国雕塑家罗丹所塑造的人物就最具有代表性。他在雕塑中追求运动感,以及形体表现的凹凸变化与光影关系,追求作品的内在生命力以及雕塑的戏剧性和文学性,着重强调个人的感受。在著名雕塑作品《加莱义民》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看上去是简单的一座人像的上半身,双手抱头沉思,其实不然,这是以一种痛苦的身姿来展示人物内心的剧烈震动,这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忠实表达。

(三)构图造型与情感

“构图不仅使画面成为一个整体,还是画面元素的一种内在联系方式,构图能在艺术作品中变化视觉形象元素。要创作一幅完整而协调的绘画作品,心中有强烈而敏感的构图观念是至关重要的。”③绘画作品不是把画面元素进行简单的数学排列组合,获得一种情感是构图的重要价值体现。没有情感的作品是空乏的,也是容易被遗忘的。但是现实中强调构图的形式主义者和注重情感表达的人本主义者常常将作品的构图与情感矛盾化。事实上构图与情感的表达是成功作品的必要因素。

(四)艺术家与情感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托尔斯泰说:“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④人的情感创造了艺术,反过来,艺术又创造了人的情感。或者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丰富了人的生活,细腻升华了人的情感。亚里士多德谈到感知时,就已提到“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⑤,雨果说:“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人有两个宇宙,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宇宙,它是人的内宇宙。在内宇宙里,心灵有着自己的逻辑,而外宇宙是心灵的投影和象征。苏珊·朗格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家的丰富情感需要表达,而艺术创作能使艺术家的情感得到宣泄。这种宣泄一方面构成了绘画作品的真正中心,而另一方面,绘画创作中艺术家首先要入乎其内,所谓入乎其内,就是艺术家要进入自己创造的艺术天地,成为体验主体,再由体验主体转化为认识主体,把自我表现转化为认识对象,将生活情感升华为人类情感。并通过绘画语言中“形”这个最根本的因素表达出来,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因而以点、线、面等绘画语言所构成的理想画面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所以,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

注释:

①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②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③ 张锦.新语言:视觉造型的语言表现[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④段宝林.西方古典作家谈艺术创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第7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从表面上看,西方绘画史是一个流动的历史。时代的更迭,历史的流变,艺术家的换代,使不同时期的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就绘画本体而言,其发展则有自身整体、连续、系统的状态,包括绘画活动中艺术家所秉承的审美品性、作品传达的内在趣味和外在技巧。这种系统性甚至延伸到西方绘画发展的历史“躯干”中成为艺术的“灵魂”。西方传统绘画与其他绘画相比较,除了工具材料的差别,其根本区分在于绘画中使用的方法,即“明暗法”与“透视法”,这两种方法的独创,成为保证其系统性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美术史提供的材料,追溯西方绘画明暗法和透视法产生的缘由。

20世纪西方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谈到希腊哲学对艺术的认识:“希腊的哲学家们把艺术叫作‘自然的模仿’,从那时起,他们的后继者就一直忙于对这个定义加以肯定、否定或限定。……那时,艺术家的目标不是制作一种“写真”,而是追求造物行动本身。”这种“以达到一种完美的‘模仿’为目标”对“幻象”[1]世界的追求,从绘画的角度看,运用的关键技巧就是而今被西方学者称为的“明暗造型法”(chiaroscuro)[2]和“远景短缩法”(foreshorttening)[3]。可以这么说,这两项法则也成为西方古典绘画技术的根本核心。

“明暗造型法”的发展,从初始到成熟非一日之功。大约公元前五百年之前的古希腊经历过一段“古风时期”,主要仿效古埃及艺术模式,描摹形象不见明暗光影。随着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与哲学在人们中间觉醒,希腊人逐渐改变既定模式。绘画中开始出现“明暗造型法”的雏形,人们对物象上的“明暗光影”有所感知,并运用技巧去描摹物象由光影所产生的明暗变化以确认它的存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绘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伊斯兰人的记录中才获取重返古典的信心,从而将其推向极致。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佛罗伦萨画家乔托・迪・邦多纳。乔托的画大都取材于圣经故事,最大特点是明显改变了中世纪绘画的图解性质,而注重对宗教故事的情节性描述。他通过强化明暗光影的描摹来表现“空间感”,给画面造成一种幻境,使观众看画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致引导内心进入圣殿。正是乔托这样的先辈大师恢复了古希腊的传统,再次发现在平面上制造立体“幻像”的方法,使其社会基础和心理共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兴起。这也印证了西方绘画偏爱的这种“幻象”,起源于古希腊艺术的叙事意图,随千年嬗变而步入情景之中。贡布里希在提到希腊艺术的时候谈到这种他称为错觉主义艺术的技法,就是运用透视和明暗造型法创造一个逼真的场景。“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叙事的意图和写实主义的图画之间持续存在着这种相互的作用。”[4]

依赖于理性认知能力的进化,“光影明暗”的表现在文艺复兴的艺术实践中逐渐登峰造极,在此历史进程中必须一提的另一位杰出人物是尼德兰画家杨・凡・艾克。有观点认为他是绘画领域“高技术”的代表――油画的发明者,假如这样的记载是可靠的。油画的诞生使西方绘画中的“明暗造型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油画运用亚麻仁油或核桃油调和颜料,既易融合又色层丰富,用以表现细微的光影明暗与色彩变化,远胜于此前的“蛋胶”[5]画法。对物体立体感与质感的描绘,显然也更胜一筹。细加分析则不难发现,《阿尔诺菲尼的订婚》虽并未运用科学透视法,但画面营造的“幻像”魔力让人在空间与镜像的错觉中深感迷惑,凡・艾克运用油画技法实现了超真描绘。

正如前文试图说明的,西方绘画偏爱这种“幻象”或许是起源于古希腊艺术的叙事意图。至中世纪后期乔托时代,将“明暗造型法”用于对宗教故事的情节性描摹的做法,恢复和创新了古典的传统。随着油画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描绘“光影明暗”的艺术实践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高峰。西方传统绘画如欲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获得“仿真”的艺术效果,比“明暗法”起更大作用的技术就是“透视法”。如果没有一种更科学、精致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三维空间关系,就不可能产生古典绘画后来的伟大实践,严格遵循这一法则的古典绘画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经典写实范例,也显示出可被认识、可以传授的学院特征。

“远景短缩法”(foreshorttening) ,即一种原始的“透视”[6]法则,在古代希腊绘画例如庞贝壁画上就有出现。“远景短缩法”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科学的“透视”方法。就这一点贡布里希有过详细论述:“连希腊化时期的艺术家也还不懂得我们所说的透视法则。……当时艺术家是把远处的东西画得小,把近处的东西或重要的东西画得大,可是远去的物体有规律地缩小这条法则,古典文化时代还没有采用。”[7]真正发现并创立“透视法”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佛罗伦萨建筑家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正是这位大师对三维空间表达方法的创造,把解决透视问题的数学方法传授给艺术家们。德国文艺复兴巨匠丢勒在1525年编辑的关于透视法和比例的教科书中收录了画家研究短缩法原理的木版画,可以想象如获至宝的艺术家们为提高作品的幻真水平多么苦心钻研。

在艺术领域中应用“透视”理论,其原理在于明确认定作画者(或观画者)的眼睛(视点)在画幅上所处的“一点”的位置,以这一“视点”为中心投射出去的“视线”呈一个锥体,但必须申明在认识上假定“视点”处于物象正中,又与其平行,并且依锥形轨迹的递缩又集中到远处的一点,此点与“视点”重合,西方透视学中称之为“灭点”(“灭点”的概念出现较晚,之前一般被称为“中心点”)。最初将“透视”理论运用于绘画实践的是与布鲁内莱斯基同时代的画家马萨乔,他在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教堂所作的湿壁画《圣三位一体》,是第一幅运用透视方法画成的作品。看看贡布里希是如何形容这幅作品的意义的,“这幅壁画揭幕时好像是墙上挖了一个洞穴,不难想象佛罗伦萨人必定会是多么惊愕。但是被这座新建筑加上了边框的人物形象简单而伟大,大概更使他们震惊。……虽然马萨乔的艺术不如人们司空见惯的绘画悦目,它却更为真实,更为动人”。[8]“透视法”使西方“幻觉”绘画的写实形式高度实现,同时,西方绘画因为“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所要求的叙事功能不断促进着“写实”手法。于是,“明暗法”与“透视法”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变幻的立场

那么,“明暗法”的出现是绘画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绘画空间的探索必然导致“透视法”的出现吗?绘画图像是否可以有多种呈现范式?

潘诺夫斯基的《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9]――被称作20世纪从艺术史和哲学角度探讨透视法的传奇文本――暗示了理解透视形式的复杂性。他认为透视法作为绘画领域的实用传统,所有直线汇聚于一个共同灭点的图像是“无限自身的一个具体的象征”,可以称作一种“象征形式”。不妨说一定程度上透视是某种世界观的反映,西方绘画发展焦点透视即固定视点,实属依赖于人本主义世界观的建立,欲将一个混沌、无序的世界归纳、梳理成一个有序空间或可说宇宙秩序的理想世界。站在毕达哥拉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进入理智的时代,古希腊是一个典型,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全面发展,几何学、数学的高度进步都与此相关。

相较古希腊文明,中国文化也有其古老的传统,但对应于14―17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国画的繁盛时期大致应该是北宋时期(960―1127)。此期中国的木构建筑也发展到高峰,按梁思成先生的评价,是进入了“醇和时期”。其涵盖多种形式的文化描绘同时达到了复杂的理性高度,对非理性世界的表达愿望同样达到自觉的追求,这也可解释图像范式及其背后的文化涵义。两种文化涵义反应了两种世界观:西方人文精神是科学、理性的指导,中国人文思想不以实证为基础,着重于诗性思维的发展,形成了又一种文化形象的典型。

中国绘画发展至两宋时期,绘画的工具材料及作画场域发生改变,纸张、绢布更广泛地应用,使过去的壁画、挂轴形式渐弱,卷轴形式盛行。无论是描绘还是观赏,随着卷轴的展开,视点缓缓移动,产生了与壁画、挂画“静”的欣赏方式相对应的“动”的新的视觉观看方式。形式技法的变化,使山水画理论出现了新的趋向,中国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10],是北宋时期画家郭熙绘画经验的总结,其中论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被看作是构成中国散点透视观的“三远”理论,被宗白华先生称作“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11]。此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游观精神”,逐渐成为后世中国画家讨论山水画的创作手法、绘画视点、空间关系及观看方式等的重要法则。

虽有文章提及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也有应用“远景短缩”原则认识并自觉运用“焦点透视”的尝试,但总体来看,中国画忽视且有意排拒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宏观立场是存在的。沙利文曾分析过中国画家的心理:“坚持要表现真实自然的中国画家,怎么会对西方人所理解的透视法的基本规则如此无知呢?答案是他刻意回避了它,并出于同样的原因避免使用阴影……他认为,为什么我们要限制自己呢?如果我们有办法来描绘我们知道就在那里的事物,为什么还只画那些我们看到的呢?”[12]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中,确实不存在一种不断寻索“再现”物象以达到“幻象”的描绘方法。宗白华先生在《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13]一文中曾提到,清代画家邹一桂对西洋画如是评语:“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宗先生认为:“邹一桂说西洋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自然是一种成见。西画未尝不注重笔触,未尝不讲究意境。然而邹一桂说出中西画的主要差别点而指出西洋透视法的三个主要画法。”其中提到的“光影透视法”,指由于物体受光,显出明暗阴阳、圆浑带光的体积,衬托烘染出立体空间,大抵就是讲西方绘画中逼真描摹“光影明暗”的造型法。而中国绘画中“笔法”是主体,区别于“西画注重光色渲染,笔触往往隐没于形象的写实里”。这不得不说是“气韵生动”高于“物象真实”的“变幻”立场。

三、结语

潘诺夫斯基的方法,认为透视法必然是与同一时代认识论或者自然哲学的进展相同步的艺术表达,不仅仅是一种再现视觉现实的方法,而且是代表着更大的文化差异的象征形式。中西绘画发展的差异当然归结于文化差异,从中也旁证了中国文化精神孕育出的是另一种范式。

不同的图像范式以及视觉经验,实际上是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不同的世界观,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场域中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化的有关图像范式的争论中,有没有一种全球化标准的图像范式?或者说所谓全球化的图像范式是否仍然是西方文化精神主导的图像范式。西方与非西方的图像范式在当代的艺术里并存、竞争与融合之根基是文化的交融,经验的认知背后仍然是对于自我与他者的界定,而多元化的图像范式才是文化现代化的结果。

注 释:

[1][4]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载:“幻象”(illusion)的概念,原是西方人创造的文艺批评中习用的专门术语,以指用独特手法表现的艺术形象,它十分酷似真实物象,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本文引用“幻象”一词,出自《艺术与错觉》中的:“我在本书各章中,自定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我们的惊奇感,再次为人类竟能用形,线,影,色呈现那些被我们称为“图画”(picture)的视觉显示的神秘幻象而感到惊奇。”参见[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明暗造型法(chiaroscuro),又称明暗对照法,巴尔迪努奇用这个术语描述纯色调的单色画,画面效果主要依靠明暗之间的层次渐变。毕勒在《绘画教程纲要》里将此词定义为“有助于配置明暗的艺术”,就总体效果来说,它要使眼睛感到和谐与满足。

[3]远景短缩法(foreshorttening),指当物体离开眼睛或视点远去时物体体积的缩小。按照透视法惯例,被画平面内的物体不需短缩,在被画平面前面的物体――即处于眼睛和被画平面之间――要扩大,被画平面后面的物体要短缩,短缩法在古代艺术例如庞贝壁画上已有使用,但它在文艺复兴时才发展成一种科学的透视方法。

[5]西方绘画的“坦培拉”tempera技法,或说“蛋胶画”。是十五世纪末叶以前最常用的技法。此法是将醋水均匀地拌以新鲜蛋黄调和色粉画在涂好石膏底的画板上,画面即产生一层速干的涂料薄膜,此表层薄膜坚韧耐久,缺点是因为涂料表面快干,难作修改。

[6]“透视”,它的完整名称应是“焦点透视”或“集合透视”,也有人称之为“中心透视”。所谓“焦点”或“中心”,是指作画者(或观画者)的眼睛在空间中所处的某一“点”,这一点可称为“视点”,人透过这一“视点”去观察外界物象,会呈现出有规则的“近大远小”的特征,这就是最基本的“透视”现象。

[7][8][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9]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vsky,1892――1968),西方美术史学家,发展出图像学理论,将视觉符号视作文化的象征。其研究著作包括:《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1927)、《图像学研究》(1939)、《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1951)、《视觉艺术的含义》(1955)等。

[10]《林泉高致》,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六篇,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林泉高致》存世的古版本有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等。

第8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油画创作;意象语言;探索思考;教学

油画课程中油画创作中意象语言的运用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非常具有科学性、专业性的专业课,一直以来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的运用都是油画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我们能够意识到,目前很多院校的美术专业都很看重对学生在油画创作中意象语言运用的培养,但是,在我国经历了十几年的专业性油画教学之后,原有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学生在油画创作中的需求。我们应意识到,学校开展油画课程,不但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绘画表现的技巧和规律,也不是为了让学生在创作上仍停留在临摹自然物象的基础上,而是应该让学生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学会灵活的运用意象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所以,学校安排油画教学课程的时候,应该加入意象语言运用的课程。本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学会运用意象语言,以及解决创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绘画教学中意象语言的基本特点

中西方绘画各有不同的理念和思想,中国的传统绘画中,道家的自然观对传统绘画的影响不仅仅是要求画家在作画时能够顺应自然规律,将自然神韵准确把握,还要求体现除了自然物象以外的精神境界:如宁静、平淡、素朴等特点。然而中国的传统绘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就包涵这种人文情怀和精神品格。南齐时期的绘画理论家就提出“六法”理论,此理论一直被后来的评论家、画家推崇,也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绘画理论,即传移模写,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因物象形,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对于油画创作教学过程中意象语言的表达就应该结合色彩、塑造、色调、构图等表现手法,使用传统的线条、笔墨、图示等表现形式进行表达。

二、油画创作教学的特点

在油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油画创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在油画创作中能够运用意象语言。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使用意象语言就是创作者对个人所要表达的现实更加意境化,是作者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构思和意向物化的一个过程。油画创作是一项艺术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象语言的运用,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绘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不论是色彩搭配的协调性还是整体的理解能力都需要运用到意象语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设置有关意象语言如何运用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运用意象语言来表达自己作品含义的能力。接下来列举一些师生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观察、联想、记忆

在油画创作教学设置的基础课程的时候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记忆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三种基本能力才能在表达意象语言的过程中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才可以对事物的敏感度超出平常人,才能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寄托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二)感觉、创作、精神

在已经奠定的对世界的观察、创作、联想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在创作教学中重点强调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灵感进行创作,把自己创作的绘画作品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把自己的感情都投入到作品上,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三、意象语言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使用

灵活运用意象语言是绘画创作过程中必备的技能,而且在上文已经描述了油画创作教学的主要特点,对事物需要有非常强的联想能力和观察记忆能力,同时能够感受和理解已有的资料和信息,教师在油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记忆、联想和观察能力放在第一位,下面来介绍意象语言在油画创作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使用。

(一)联想能力与整合能力的使用

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创作的时候,会注意到大多数学生在观察画的时候,会注意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通常会将一幅画分成多个区域,学生会将几个区域的画分开来进行完成,然后再将这些不同的区域整合到一起,最后就是我们眼里所看见的绘画作品。这些行为就是缺乏整合能力和想象力。

另外,意境的营造也是油画创作联想和整合的体现,营造意境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构图就是句法和语法,是构成文章的框架;色彩表达出的物象就是构成句子的词素;使用的色调和笔就是文章的修辞,使整片文章更具有色彩,意境语言的运用更好地阐释联想能力和整合能力。

(二)用心感受,融入事物

在油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时一般会发现它的美,也懂得怎样绘画表述能够达到它的美,然而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都不能够人化和深入接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现实中的事物在绘画中营造一种意境,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教师们应该多让学生与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主动积极的走近大自然,在触觉和视觉上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绘画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

(三)画面的布局和组织

油画的布局最重要的是图画的编排和组织。中国人对油画除了时空的理解外,主要是靠自己的心境。“心境”两个字自始至终都渗透在文人的情怀中,绘画中的景象也都是心境的真实写照。这种四处游目、来回移动的观看方式正好满足了表现的需要,即使偶尔会遗留一片空白也引人遐想。有时候在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留白,这种视觉图式给观赏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油画的创作教学中视觉图式的讲解也非常重要,底面留白和扁平的印象带来的通常是视觉上的一种团块的印象,一般出现的是图画由一整块或几块将人或者其他的物象聚集在一起的板块构成。这种的构图方式也直接形成了图画上的反衬效果,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将这一部分作为重点为学生进行讲解。

(四)教师带学生进行写生活动

写生课程对学生来说,是进行油画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课,这是学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练习意象语言的运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活动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学生能够顺着自己的感觉和情感去寻找很多灵感来进行创作。结合大自然带来的灵感,将材料进行整合,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增加自己的艺术感知力,最终将意象语言更加完美的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出来。

第9篇:数学在绘画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

我认为,小学美术教学创新在于以人为本,培养一切潜质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的出路在于――以德育为根本,充分发挥自身形式和材料的丰富性,与其它学科――音乐、语文、数学等相连接,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生活实践相结合,即走一条“大综合”之路。这样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而同时与学生人格、所学所知及现实生活协同发展出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素质。

一、小学美术教学创新以德育为基

美育和德育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但由审美情感派生的审美判断则可以成为两者密不可分的连接点。我们知道,审美欣赏是艺术范畴内的活动,而审美判断则更大程度上要属于偷道德范畴内的活动,但判断者的主观意识是要受长期审美欣赏形成的展主理积淀所左右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反映了审美的水准。

先生是近代极为重视美育的大教育家,他在他的《教育大辞书》“美育”条目中就有过透彻的分析:“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在教育科学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先生上述论述至今仍没有失去其理论价值和对当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也就是要帮助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美”不等于“真”和“善”,但是,不真、不善的事物从本质上看是不美的。审美情感的培养本身就是求真、求善,能够按照美的法则改造生活、改造世界的人,也一定能塑造自身真、善、美的心灵。因此,德育,在今天更应被作为小学美术创新的基础而加以提倡。而且,不但是小学美术创新,也是所有科目创新教学必须首先重视的根基。

二、小学美术教学创新须发掘内部资源

现代的小学美术可资运用的美术资源与美术形式极大丰富,我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对之充分加以利用。具体说来,除传统的美术形式之外,低学龄段的剪纸、中学龄段的泥塑、高龄学段的立体构成均形成特色,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入艺术活动课堂,如:麦杆、棉壳、废旧材料、黏土等。现代社会被称为“读图时代”,各种简略、鲜明、个性的图文已充斥我们的耳目,学生能接触到的图像信息很丰富。我们可以引入各种流行艺术通俗的表现方式,特别是大部分同学热衷卡通艺术,现在的孩子看名著名篇的少了,读卡通、议卡通、模仿卡通绘画的多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借鉴、整合、容纳、发展的态度,一定能带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引导,同时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小学美术创新与姐妹艺术融合

美术与音乐可以说是小学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似乎是两种殊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但音乐与美术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音乐中抽象的旋律与美术中组成具体可见形象的线条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正因为如此,抽象派的美术作品十分的接近于音乐,作品中的点、线、面仿佛都是在向人们歌唱,如康定斯基的《作曲》和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其次,从物理学角度来说,音乐中的声音和美术中的色彩都是一种波动,即声波和光波。尽管这个推测还不足以将音乐色彩与美术色彩一一对应起来,但人们依然依靠感觉在它们之间设下某种对应关系,如明朗、暗淡等等。

美术活动能引发儿童的创造力。而音乐凭借着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音响,能直接迅速地通过听觉作用于儿童的大脑,引起情绪共鸣,发展审美情感,培养创造能力。同时,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让音乐走进美术课堂,可以使美术课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四、小学美术教学创新与其他科目结合

首先,古人对诗、书、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历代人们所称道。从这里可以看出,诗的意境和画是融为一体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来自于文学作品,自古以来就是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一个艺术整体。

其次,小学美术教学能与数学学科相互渗透。美术中蕴藏着数学。绘画艺术中将三维现实世界在二维平面上的真实再现,艺术家们依据几何学方法研究出了科学的透视理论,透视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几何原理应用于绘画的数学透视法。现代艺术风格丰富多样,许多艺术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绘画。

五、小学美术创新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