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药品微生物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品微生物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药品微生物研究

第1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药物;误差影响因素

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管理和规范药品生产企业提出规定,以及相关检测部门提供的一个标准化方法,以促进药品市场化的健康发展和保证药品的临床疗效,造福患者。在工作中充分了解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误差因素,本文对误差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资料

以2010 年4月~2011 年4 月13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检验的药品主要为以下几种药物类型:胶囊、散剂、颗粒剂、片剂和丸剂。胶囊231 种,散剂237种,颗粒剂256、片剂262 种、水丸剂314种

1.2 方法

以药物微生物检验中发生的误差数目和误差率,对1300 种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下药物微生物检验中发生的误差例目及误差率。观察发生误差的影响因素并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1.3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与误差因素观察

以2010 年版《中国药典》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为准,对于无菌室的要求有着严格的规定:微生物限度检验应在无菌室内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3]。在无菌室测定无菌方法是: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琥红琼脂平板各3 个,放置于无菌室内的相应工作台面上,开盖使其暴露30 min,在30~35℃条件下培养细菌48 h。计算霉菌和酵母菌在25~28℃条件下培养72 h 后的菌落数。各板上的菌落数不得超过10 个为宜。在对误差因素分析中,其中单因素122例占29.2%,多因素296 例占70.8%;具体误差影响因素和分布见表1。

1.4 统计学分析

Spass16.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1300种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工作中发现误差例418,误差发生率为32.16%;误差发生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用药中,由于输液剂和注射剂是直接进入血液的,因此必须有严格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对418 例药物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进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应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菌室消毒工作,虽然一些实验用具并不会在检验中用到,但是为了保证整体环境的洁净度,应对无菌室全面进行消毒。室内环境的洁净有利于检验。第二对于微生物限度检验中所有适用的器具要进行彻底灭菌,这些器具都是实验中直接要接触到的,不进行灭菌必然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检验误差的产生。第三防止培养基质量变质、控制培养基的存放时间、谨防供试液制备供试液的污染。第三了解被检测药物性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一些含水的剂型如丸剂应注意防止霉变,阴凉密封存放。一些容易受潮的剂型如散剂、颗粒剂应放在干燥的地方贮存,或者在贮存的地方放一些干燥剂。第四在给菌落进行计数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减少人为误差,消除主观因素对试验造成的影响;不同人对同一药品的菌落计算不能差别很大。以上四点是笔者为消除误差影响因素分析总结的主要因素,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中是较为关键的注意点,可防止误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袁惠德,毛伟利,刘建国,等.对《中国药典》(1990 年版第二增补本)“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修订意见[J].中国药业,2009,33(7):21.

[2]陈万胜.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21.

第2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2006年“齐二药”、“欣弗”事件接连发生,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如何找出影响注射剂安全性的一些关键因素,从药品生产工艺的研发和药品注册审评的源头就严把产品安全关,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对上海市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和除菌工艺的调查结果为切入点,尝试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有关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视,使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1调查结果

对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而言,产品的无菌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非常重要的安全性指标。通常在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可使产品达到无菌的工艺方法有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然而,在对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的检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过滤和湿热灭菌的工艺过程不能足以确保产品的无菌,企业对于如何确保灭菌的有效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此外,原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部分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过滤和灭菌工艺亦有值得商榷之处。

为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GMP部曾于2003年对上海市生产湿热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1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该次调查的药品生产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外资企业,调查的品种既有化学药品,也有中药制剂,制备工艺中包括过滤和湿热灭菌,但除菌过滤后不经湿热灭菌的品种不在该次调查范围内。该调查共涉及154种产品224个规格 (以被调查企业所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品种之和计算,未扣除相同的品种数量),旨在了解这些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企业现行的和经国家批准的过滤和灭菌工艺条件。调查结果如表1至表6所示。

本文从调查的结果入手,重点探讨如何从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上确保小容量注射剂安全性的问题。本文中所述的安全性仅限定在与注射剂产品无菌有关的范围之内,即因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不合理而不能确保产品的无菌,从而造成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损伤。

2调查结果的分析

2.1采用企业现行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使用的灭菌条件是:115.5 ℃暴露30 min、121.5 ℃暴露20 min或126.5 ℃暴露15 min。采用上述灭菌条件,还必须经过验证,证明其F0值不低于8才可认为符合灭菌要求。

该次调查中,采用115.5 ℃暴露30 min以上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有25个品种35个规格,采用121 ℃暴露20 min以上灭菌的产品有12个品种19个规格,采用126.5 ℃暴露15 min以上灭菌的产品有1个品种1个规格(参见表2)。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灭菌条件进行湿热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仅有38个品种55个规格,分别仅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24.68%和24.56%(参见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还要求:由于无菌保证值与污染菌耐热性及污染量有关,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包括除菌过滤等措施)来降低待灭菌产品的微生物污染。

根据上述要求,针对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灭菌条件进行湿热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再进一步考察其除菌过滤的条件,发现其中有20个品种40个规格采用不大于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16.23%和17.86%,而有13个品种15个规格未采用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8.44%和6.70%(参见表3)。

这也就表明,被调查企业中仅有16.23%的小容量注射剂品种和17.86%的规格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条件的基本要求,如果假定企业在除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以外的其他方面,如配液、灌装等,处于理想受控状态,则这部分产品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其余小容量注射剂产品中有112个品种164个规格采用的是100 ℃暴露15~45 min不等的湿热灭菌条件进行灭菌。

采用这样的条件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假如人们对微生物的知识稍加了解就不难判断其安全性如何了。以往的微生物学研究发现,细菌芽孢比其繁殖体具有更强的耐热性。炭疽杆菌的繁殖体在80 ℃只能存活2-3 min,而其芽孢在湿热120 ℃需10 min才能杀灭,肉毒杆菌芽孢在湿热120 ℃可存活4 min,而在100 ℃需330 min才能杀灭。所以要杀灭芽胞,湿热灭菌的温度应大于100 ℃。

Warth研究了细菌最适和最高生长温度与其芽孢耐热性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细菌繁殖体最适生长温度的增高,其芽孢的耐热性就增强。适宜于较高温度(55~67 ℃)生长的微生物,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等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强。因此,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已成为湿热灭菌过度杀灭法的生物指示剂,即通常以是否能杀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标之一来评估灭菌工艺的效果。

100 ℃暴露15~45 min的湿热灭菌条件,其灭菌过程的F0值不能达到8,也不能完全杀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物指示剂。此外,笔者在对生产上述产品的企业进行GMP认证等各类检查中,极少见到有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除用生物指示剂进行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外,还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地对微生物进行严格监控,证明灭菌后无菌保证值不低于设定的标准。大部分企业不知道应如何对这样的湿热灭菌条件进行有效的验证,不清楚检测灭菌前药液中的微生物污染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采用过度杀灭法灭菌的验证方法计算F0值或使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生物指示剂。

因此,这部分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无菌保证值未经有效验证证实可达到6,即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大于10-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分产品的安全性是值得怀疑的。

针对100 ℃暴露15~45 min湿热灭菌的被调查产品,再进一步考察其过滤的条件,发现灭菌前采用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的有70个品种和104个规格,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45.45%和46.43%,而未采用0.22 μ除菌过滤器进行过滤的有42个品种和60个规格,分别占全部被调查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27.27%和26.78%(参见表4)。

这表明,超过1/4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完全不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的基本要求,再加上企业对灭菌工艺验证的不完善,因此,这部分产品严格地说是不安全的。

2.2国内的药品主管部门对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过滤和湿热灭菌条件的控制不严

由于被调查企业中有不少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遗失,无法对被调查的所有产品品种和规格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但仅从已知国家批准的湿热灭菌工艺的128个品种和185个规格的产品来看,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湿热灭菌条件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仅有21个和30个,分别仅占16.41%和16.22%;而采用100 ℃暴露15~45 min湿热灭菌条件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98个和145个之多,分别占76.56%和78.38%;采用其他灭菌条件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5个和6个,分别占3.91%和3.24%;未作明确规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均有4个,分别占3.12%和2.16%(参见表5)。这说明有75%以上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获得国家批准的湿热灭菌条件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推荐的要求。

再从已知国家批准的过滤工艺的128个品种和182个规格的产品来看,使用0.22 μ除菌过滤器或等同的滤器进行过滤的品种和规格分别仅有16个和27个,分别占12.50%和14.84%;使用0.45~1.2 μ的过滤器进行过滤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102个和140个,分别占79.69%和76.92%;未作明确规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分别有10个和15个,分别占7.81%和8.24%(参见表6)。这说明有75%以上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获得国家批准的过滤工艺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除菌过滤的要求。

这样的状况使得GMP检查员即使发现了企业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存在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上的缺陷,也无法制止企业的不合理行为,因为,在未获得药品主管部门正式批准重大工艺改变之前,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已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不得擅自更改,这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也是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的要求。在此,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和矛盾。

2.3出口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比内销的产品在湿热灭菌条件上更严格

该次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家企业同时生产出口和内销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对同一品种和规格,这家企业针对出口和内销的产品分别设定不同的湿热灭菌条件,出口产品的灭菌条件是121 ℃暴露20 min,而内销产品的灭菌条件是100 ℃暴露30 min。

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提示我们:国内对于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已经落后于国际标准,同时,这种国际标准对于国内的企业而言是可以达到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

该次调查还发现,由外国人直接管理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在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的条件上全部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甚至更为严格。例如,有一家合资企业规定的湿热灭菌条件是121℃(F0=24)。这同时也印证了国际上对于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比我们国内更严。

3思考与讨论

通过对该次专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在此提出一些问题予以思考和讨论:

1)为什么会出现为数不少的被调查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工艺的无菌保证程度不足,安全性令人怀疑?究其原因,是落后的、不科学的传统观念在作祟。

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查中,笔者时常发现部分企业人员对于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模糊,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在此进行澄清。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在对“消毒”一词含义的理解上,有两点需要强调: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而并不要求把所有有害微生物全部杀灭。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的概念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灭菌方法通常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化学灭菌法、除菌过滤法和辐射灭菌法等。

由于种种原因,要做到完全无菌是困难的。国际上,一般用无菌保证值来表示物品被灭菌后的无菌状态,其定义为灭菌产品经灭菌后微生物残存概率的负对数值,数值越大,无菌状态越完全,但灭菌后微生物残存的概率不可能为零。按国际标准规定,湿热灭菌法的无菌保证值不得低于6,即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得大于10-6。

消毒和灭菌的定义清楚地说明,对于小容量注射剂产品而言,要达到无菌只能采用灭菌的方法而不是消毒的方法。在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所提到的100 ℃暴露15~45 min的湿热灭菌条件在未经验证证实其无菌保证值可达到6之前,只能视作是消毒。但在企业甚至监督管理部门中,仍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它就是灭菌,长期以来国内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生产都是采用这种传统方法进行“灭菌”,并觉得其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不少产品在待“灭菌”前不进行除菌过滤。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适用除菌过滤的产品应例外,可采取其他的方法。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尽管从理论上讲,100 ℃暴露15~45 min的条件不足以确保无菌,但为什么经过这种“灭菌”处理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都能通过无菌检验?

其实,这些人对无菌检验的局限性缺乏认识。从统计学角度考察,如果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那么,含有少量微生物污染的产品批次也有可能“通过”无菌检验;而且,一批产品的染菌率越低,根据无菌检验的结果来判定整批产品的无菌,其风险就越大。从非统计学角度考察,无菌检验的结果实际上还与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有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培养基能使所有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能生长,所以如果要保证这些微生物适宜地存活和生长,就必须使用多种培养基,但究竟用多少种培养基才合适呢?迄今没有定论。另外,培养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仅凭无菌检验合格的结果就判定整批产品无菌是难以让人完全信服的,只有对灭菌的过程进行有效的验证并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有足够的无菌保证程度和安全性。

针对这些错误的、不科学的传统观念,建议药品主管部门加强宣传与小容量注射剂有关的国内外先进的制药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尽快更新观念,跟上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步伐。

2)正是由于监管部门中有些监管人员也有这些错误的观念,致使在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注册审批中,药品主管部门未对湿热灭菌和除菌过滤等会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因素提出严格的审评要求,设立严格的审评标准。

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FDA还是欧盟都要求注射剂产品的申请人应提交灭菌工艺研究方面的资料。例如,美国FDA的《人用和兽用药品申请时提交灭菌工艺验证文件的指导原则》(1994年)就详细说明了需最终湿热灭菌的药品申报时所需提交的灭菌程序资料,其中包括:对产品及灭菌程序的说明;灭菌程序的热力学确认;灭菌程序的功效;环境的微生物检测;容器-胶塞系统及包装的完好性;细菌内毒素试验及其方法;制订及遵循正式书面规程的证据。

通过要求企业提交上述资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申报企业必须对产品的湿热灭菌事先进行深入、细致、严密的研究,从产品申报之初就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

但在国内,药品主管部门尚未针对注射剂产品的注册申请制定出专门的详细的申报资料要求,也就是说,申报企业未被要求提交注射剂产品灭菌程序的详细资料。纵览2002年10月15日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其5个附件,未发现其中包含这种要求,而这正是对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进行源头监管的一个盲点。

为此,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完善药品监管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内注射剂产品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国外注射剂产品的注册管理要求,确定专门的、详细的注射剂产品申报资料要求,包括需企业提交灭菌程序资料等,设定严格的、科学的、合理的审评标准,并对已有药品批准文号的注射剂品种重新按照新的标准进行审查,推动和促使企业尽快对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研究,改进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

一旦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确定了严格的、科学的、合理的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并经过药品主管部门批准后,GMP的检查就有了合法、合理的依据,也不会在检查过程中陷入合理性与合法性彼此冲突和矛盾的两难境地,GMP检查员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企业对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过程进行有效的验证并严加控制。否则,即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02年底就限期生产小容量注射剂产品的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即使注射剂的GMP认证划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的范围,即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生产注射剂的企业进行GM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小容量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仍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也不可能将GMP认证的工作引向深入,引向更高的层次。

3)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企业应如何确保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如何严格控制其工艺?建议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科学设计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的工艺,针对不同的湿热灭菌方式,制定相应的、必要的控制措施。

湿热灭菌按照验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过度杀灭法、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和生物负载灭菌法。

对于热稳定性强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建议采用过度杀灭湿热灭菌法。该法不管待灭菌的物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耐热性如何,都力求达到无菌保证值为6,通常可用使D121.1℃至少为1 min的微生物数量的对数值最少降低12来证实。只有最耐热的微生物其D121.1℃才会大于0.5~1.0min,耐热性较差的微生物理所当然会被杀灭从而达到更高的无菌保证值。挑战用的微生物的D值和最少降低12个对数值的最低目标是用来计算灭菌时间的,用于计算被灭菌物品的F0值。过度杀灭法不要求对待灭菌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进行日常监控,只要定期进行监控即可。但是,在验证期间应全面检测是否出现耐热细菌芽孢,并与挑战用的微生物比较其耐热性。

例如,欧洲药典中要求的过度杀灭的标准程序是121.1℃暴露15 min,采用这种灭菌程序可以不必使用生物指示剂。但即便是采用过度杀灭法,对小容量注射剂的药液在灌装前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仍然是WHO要求采用的措施之一,而除菌过滤可以有效地达到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目的。

对于只有中等强度热稳定性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可用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该法在无菌保证值达到6时,允许部分生物指示剂未被杀灭,但所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D值应大于待灭菌产品中所含有的普通微生物的D值。在对热稳定性较差的产品进行验证时,使用有耐热性的生物指示剂通常是有必要的,可通过允许生物指示剂的部分存活从而避免被灭菌物品过度受热。这种方法提供了可以与生物负载比较的无菌保证值,尽管仍需使用生物指示剂,但所做的验证比生物负载灭菌法更简单。

例如,如果灭菌前的生物负载不大于100 CFU/个容器,D121.1℃为0.2 min,采用使有耐热性的生物指示剂(D121.1℃为0.5 min)芽孢数量降低4个对数值的湿热灭菌程序可使无菌保证值不小于6。

对于热稳定性差的小容量注射剂产品,可采用生物负载灭菌法。该方法应足以杀灭待灭菌物品上的微生物,又不致于造成产品的降解。生物负载灭菌法是在对产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耐热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般说来,只有生成芽孢的细菌需要测定D值,对产品在80~100 ℃进行热休克处理10~15 min可以剔除不耐热的微生物。一旦已知生物负载的耐热性后,就可以确定灭菌程序,使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不大于10-6。对生物负载灭菌法而言,分离出来的最耐热的微生物应作为生物指示剂,且通常在灭菌前应对每批产品的生物负载进行检测和评估。由于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可达到同样的无菌保证程度而不需要企业自制挑战用的生物指示剂,所以生物负载灭菌法未在制药企业中广泛使用。

除过度杀灭法以外,使用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或生物负载灭菌法都必须制定生物负载监控的计划,并从下列几个方面予以考虑:环境的季节变化、从配液到灭菌的时限(应包括预定的最大时限)、样品的均一性、产品批量的变化,还应测定每个容器或每升产品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根据这些数据,可建立暂时的标准作为内控标准,直至收集到其它数据后再制定最终的警戒限和行动限。生物负载监控的计划还应有明确的取样频率、取样数量、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可接受的标准。

WHO对采用过度杀灭法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药液仍然建议在灌装前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因此用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联合使用)灭菌法或生物负载灭菌法生产的小容量注射剂,其药液在灌装前更应进行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如采用除菌过滤),这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了。

4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都熟悉这样的说法:要是生了病,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这种说法虽是用药的一个基本法则,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注射剂产品的安全性无法彻底放心的心态。

第3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关键词] 生物测定;药理;药品

药品是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安全和疗效。药品检测方法和检测水平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不断改进提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使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面对生命科学中复杂的分离分析任务,发展了色谱分析方法。结构分析、价态分析、晶体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又促进了光谱分析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仪器分析迅速发展,为药物检测提供各种非常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1]。生物测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发展前景令我们从事药品生物测定工作者所关注。

1 药品生物的特点与业务范围

1.1 药品生物测定的定义与特点 药品生物测定(简称生测)是利用药品(或药品中的有害杂质)对生物(或离体器官及组织)所引起的反应来测定药品的含量或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生测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与医疗要求基本一致,能直接反映药品的效果或毒副作用,这是其他物理学方法或化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因此,目前各国药典仍大都采用这一方法。

生测法的缺点是检验周期长,微生物有生长繁殖过程,动物有生理代谢过程,观察分析时间一般在2~7天,有些试验会更长。影响因素多,有生物差异性,也有系统操作误差和环境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用品用具、动物质量、仪器设备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2]。所以,以生测主检的品种在中国药典中逐版减少。

1.2 药品生物测定的业务范围 中国药典是法定的药品标准,它将药品质量控制项目归为四类: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生测的业务主要涉及到中西药品的检查类和含量类。

其中作为药品安全性检查项目最多,包括: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异常毒性、安全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过敏物质、刺激性、溶血、降压物质、微生物限度等。含量(或效价)测定包括: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胰岛素、硫酸鱼精蛋白、缩宫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升压素等生物检定法。

2 药品生物测定的现状

由于现代化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药品生物测定的品种和范围,方法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1 品种和范围的变化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最初大部分抗生素用微生物法测定含量。随着制药工业发展,提纯方法不断改进,有效组分更加明确,许多品种检测方法不断改为仪器测定和化学测定。例如: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约219个抗生素品种,其中有15个原料药及其制剂从1995年版的化学法和微生物法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使该法达到97种,微生物法仅有24个,其中9个品种是新增加的。有人预计本世纪初,HPLC法会发展成为中国药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仪器分析法[3]。规定取消抗生素过期检验,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的业务工作量更是明显减少。

药品注射剂的热源检查。1942年美国首先将家兔法收入药典,相继世界各国药典均规定用该法。中国药典从1953年开始收载。自1973年以来,鲎试剂被证明是一种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存在的灵敏试剂。用鲎试剂要比家兔试验迅速、经济,所需样品量少,操作过程工作量小,每天可进行许多样品检测。1980年美国药典20版首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85年USP21版收载5种注射用水及40种放射性药品。1991年11月执行的USP22版第五增补版公布了185种药品删除家兔法,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1995年USP23版注射剂的热源项几乎都被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制备鲎试剂,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3年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该法,但未涉及任何品种,1995年中国药典二部正式收载,并规定了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和二十多种放射性药品并删除热源检查,以内毒素代替。2000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扩大到68种。预计2005年版中国药典还要继续增加品种,热源项都将被内毒素代替。动物试验改为生化试验。

2.2 实验动物 生测离不开实验动物,在实验中,为了减少生物差异,提高动物反应敏感性,以最少的动物达到最满意的结果。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件》,对实验动物的饲管、管理、使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实行达标认证制度,严格管理。按微生物控制程度把实验动物分为四级: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5]。一般动物实验必须达到清洁动物标准,种系清楚,不杂乱,无规定指出的疾病。动物级别越高,饲养管理条件越严,设施投资越大。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的活试剂,既要有纯度,也要有数量,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符合要求才能使用。(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实验,进行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的使用。)

2.3 药品生物测定在方法上的改进与变化 为了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实验误差,近年来生测方面也研制并投入使用了部分仪器设备,如:抗生素抑菌圈测定仪、微机热原测温仪、集菌仪、细菌数测定仪等,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药品生物测定的发展趋势

生测作为经典方法沿用至今,表明它有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特点,在药品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老产品改为其他方法控制质量,也会不断有新产品离不开生测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尽量克服它的不足,开拓新的业务范围。

3.1 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量大 为了控制药品染菌限度,1975年美国药典19版首载微生物限度检查,1980年英国药典收载,我国在1990年由卫生部颁布了药品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1995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6]。2000年版中国药典按剂型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标准,执行范围除注射剂和中药饮片外几乎包括中西药的所有制剂和原料。该项检查成为药典品种适用最多的检查项目,占当前地市级药品检验所生测室业务工作量的80%以上。在这项检查中,有大量的业务技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改进试验条件,使数据准确,探讨快速检测的新方法。药包材的检查,国家药监局已经试行标准,业务范围将更加扩大,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努力探讨研究的新领域。

3.2 药品生物测定在中药开发中的作用 我国是中药王国,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920种,其中中成药398种。有含量测定的157种,仅占总数的17%,中药成分多,杂质和干扰物质很多。复方制剂,尤其大复方制剂专属性的检出处方中所含药材很困难,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做。中成药中的杂质如重金属、残留农药等达到一定水平会产生毒副作用,影响药物安全性[7]。要让中药制剂打进国际市场,我们在检查类的控制项目和含量类的方法探讨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生物测定可以在毒理、药理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逐步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制剂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新药研制开发与安全性评价 新药研制开发是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在获得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后,研究开发组织者要在生物医学领域进行药物评价研究,首先必须组织药理学、毒理学、病理学、兽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按药物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进行管理。组织药理、毒理(包括一般毒理和特殊毒理)、病理、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药物分析、临床化学、实验动物、生物统计、质量保证等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阶段

做出评价[8]。生测在这方面可以参

加开发研究或进行技术指导。

药物动力学研究,通常需要从动物体液或组织器官匀浆中分离、鉴定和检测代谢后的原粉及其他代谢产物。但是,将服药动物按指定时间间隔处死,测定随时间变化的血药浓度,不仅动物用量大,而且常因动物个体差异无法得到可靠结果,也无法在同一动物重复实验确证。处死动物的代谢产物也只能反映被处死时的结果,无法了解药物代谢的全过程。有学者报道,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可在活的动物不同部位重复取样,用微柱液相色谱[9]或毛细管电泳[10]进行分析,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11]。

自动进取样装置和计算机工作站应用于药理实验的探讨,使药品生物测定趋向微量、灵敏、专属、简便、快速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药品生物测定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的检测专业,现代仪器的大量使用,不仅不会影响其发展,而是如虎添翼,让药品生物测定展示出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倪坤义,田颂九,丁丽霞.21世纪药物分析学的发展趋势.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798.

2 张治锬.抗生素药品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20.

3 田颂九,丁丽霞,田洁.国内外药典中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简述.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81.

4 吴伟洪.鲎与鲎试验法论文汇编(三).厦门鲎试剂厂,1996,18.

5 施新猷.医学实验动物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2.

6 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

7 李真,龚培力,曾繁典.药物杂质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7(6):452.

8 刘昌孝.美国新药研究开展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概况.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1):785.

9 Chen AQ,Lunte CE.Microdialysis sampling coupled on-line to fast microbor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1995,691(1-2):29.

第4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医疗机构的贯彻实施,医院领导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呈良好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寻求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本文对我院收集的41 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来源于2006年我院药剂科收集并呈报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41例。

1.2 方法

2006年度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按性别、年龄、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资料

在 41例的报告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1.277 8∶1)。在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中,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为92岁。

2.2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种类

按照药品的作用、用途分类,对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进行分类统计(表1)。

2.3 不良反应涉及的抗微生物药品种类

从表1可以看出,许多药物都会引起不良反应,其中以抗微生物药病例报告居多,占总报告数的46.35%。对不良反应涉及的抗微生物药品种类及构成比进行的分类统计见表2。

注:由于有些病例报告同时涉及两个药品,故大于总数19

2.4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

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见表3。

*有些病例的药品不良反应同时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所以总计例数为46例

2.5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不良反应的例数及其构成比

各种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下:静脉滴注14例(34.15%);口服26例(63.42%);肌内注射1例(2.44%)。

2.6 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

不良反应的结果有治愈、好转、后遗症及死亡等情况。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病例在停用可疑药品并接受对症治疗后会有好转或治愈,只有极少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后遗症甚至死亡。对本组41例报告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见表4。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从统计数据来看,4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高于男性。因为我院为老年护理医院,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品代谢速率慢、血浆蛋白含量低等,同时还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较高,而且一旦发生,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再加上原患疾病的影响,往往使病程延长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考虑年龄因素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加强对老年病人的用药监护。

3.2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在41例不良反应中,14例是由静脉滴注引起(占34.15%),26例由口服引起(占63.42%),1例由肌注引起。这可能与老年人用药习惯有关。尽管口服占的比例比静脉滴注高,但是不应忽视静脉滴注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因为静脉给药可使药品直接进入人体,且静脉给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的直接诱因较多,如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因此在临床上应引起充分重视[1]。

3.3 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在4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有19例,占总数的46.35%。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有过敏反应、高热、头痛等全身性损害,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损害,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损害,还有肝酶升高等。抗微生物药品的多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与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1]。41例不良反应病例涉及抗微生物药品以喹诺酮类、抗结核病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为主。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品的使用频率高、剂量大有关。大量使用抗菌药品,使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在此提醒广大的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情况出现。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第5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检查非规定制剂及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真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1]。但具有抑菌成分的药品由于其抑菌活性的干扰,常规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药品中污染微生物的情况,必须先消除供试品中的抑菌活性,再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并必须对所采取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以确认抑菌活性的消除和检查方法的可靠性。具有抑菌作用的药品,每个品种抑菌效果不同,因此适合各个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也不同。

1材料

1.1菌种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 10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1], 黑曲霉(Asperg illus niger)[CMCC(F) 98003],由广东生物研究所提供,菌种代数均为第3代。

1.2培养基及试剂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1%吐温80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营养肉汤、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虎红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剂、PDP琼脂培养基、三氯甲烷、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和革兰氏染色剂。

1.3样品硝酸咪康唑搽剂,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6950,成分:硝酸咪康唑、玫瑰麝香香精、乙醇、二甲基亚砜。

2方法与结果

2.1菌液制备[1]

2.1.1取经37 ℃ 培养18~24 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埃希菌的肉汤培养物1 mL,加入9 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并制成每1 mL中含菌数50~100 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

2.1.2取经25 ℃培养18~24 h的白色念珠菌液体培养物1 mL,加入9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并制成每1 mL中含菌数50~100 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

2.1.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7 d,加入3~5 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含孢子数50~100 cfu的孢子悬液,做活菌计数。

2.2供试液的制备[2]取本品10 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 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2.3验证方法

①试验组:取供试液10 mL到薄膜过滤器中,用无菌的0.1%吐温80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冲洗3次,每次100 mL, 并在最后1次冲洗液中加入1 mL的试验菌液(50~100 cfu/mL)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预先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虎红培养基平板上,置30~35 ℃培养48 h或23~28 ℃培养72 h。记录菌落数。试验组的菌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100%。

②菌液组:在过滤器中预先加入大约20 mL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再吸取1 mL的试验菌液(50~100 cfu/mL)到过滤器中,过滤。再用100 mL无菌的0.1%吐温80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1次,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预先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虎红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培养方法同试验组。

2.3.2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①试验组:取供试液10 mL到薄膜过滤器中, 用无菌的0.1%吐温80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100 mL, 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50~100 cfu的试验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时,试验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冲洗后取出滤膜放入预先制备好的相应培养基中,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法检查。

②阴性菌对照组:方法同试验组,试验菌改为50~100 cfu阴性对照菌(2个控制菌验证的阴性对照菌均为大肠埃希菌)。

③菌液组 :在过滤器中预先加入约20 mL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在吸取50~100 cfu试验菌到薄膜过滤器中,用100 mL 0.1%吐温80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1次。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预先制备好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置(36±1)℃培养48 h,记录活菌数。

3讨 论

硝酸咪康唑搽剂为广谱抗真菌药,主要含有硝酸咪康唑、乙醇和二甲基亚砜等成分,对皮肤癣菌、念珠菌等有抗菌作用,对某些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对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其方法应通过验证,以确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已被消除而保证检查方法的可靠性。从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研究可见,选用薄膜过滤法联用0.1%吐温80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冲洗剂来检查本品的细菌数、真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有效,在细菌总数、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实验中,试验菌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实验,试验组呈阳性反应,阴性菌对照组呈阴性反应。本文结果可为同类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XIJ.

第6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关键词]口服抗菌感染药;利用分析

口服抗感染药物以其方便、快捷、经济而受到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青睐,成为在临床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数最高的药品,因其绝大多数为医保品种目录,在各类承担医保的医院使用率更高。而近年来抗感染药物及各类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最近印度等地出现的超级细菌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临床合理使用各类抗生素不仅关系到患者个体的健康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整个世界的环境利益。我们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药物日均费用(DDDc)、用药频数(DDDs)、平均治疗日数(ATD)等指标[1-2]对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口服抗感染药物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促进临床更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1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的门诊抗感染药物处方共计6685份进行分析,设计抗感染药物利用调查表,每张处方需要统计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用量、使用时间、价格等内容。将抽取出的处方按照上述表格内容逐项填写,最后总计出各种抗感染药物的用药人数、用药量、用药天数及金额,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下列指标:1限定日剂量(DDD)依次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以确定;2用药频数(DDDs)=用药量/DDD、药物日均费用(DDDC)=金额/DDDs、DUI=DDDs/用药天数、ATD=DDDs/实际用药人数。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抗感染药物即成为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且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感染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有利于救治严重感染及提高感染治疗水平。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日益广泛,抗菌药物的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及耐药菌株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3]。因此,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成为了每个医务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医院亦应建立建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本组资料中,DUI小于1的药品有11种,大于1的有4种,等于1的无,这说明门诊用口服抗感染药的药量普遍偏低,但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采用ATD值衡量用药合理性则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大于4.5的药品有2种,小于3.0的有12种。大多数药物的ATD值明显低于药品本身所规定的疗程日数,显示抗感染药物用药不合理[4]。当然这一情况的出现与门诊接诊特点有关。但是抗菌药物量和疗程较药品本身规定的量和疗程低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疗程和其产生耐药性有很大的关系,微生物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及生长发育周期,用药剂量以及用药疗程的确定是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周期来制定的,如果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擅自减少用量及使用疗程,会让微生物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再次繁殖使患者病情复发,同时给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提供机会。因此,临床医生要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教育患者一定要按照用量和疗程服用抗感染药物,切不可症状缓解就停止服药,以免造成微生物感染的复发及增加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几率。

参考文献:

[1]马嘉,陈盛新,裘雪友,等.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6-708.

[2]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217.

第7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关键词】微生物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而且也为学生深入学习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所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培养优秀生命科学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2]。以往我校开设的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显微镜技术、微生物染色技术等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由于这些传统的实验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准备,课堂上只是很机械地模仿和验证,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为了改善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笔者在完成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后,尝试开设了自主设计实验。所谓自主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独立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设法解决。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了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开展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自主设计实验的实施过程

1.1学生分组、选题

根据学生的学号和实验座次进行分组,每组3~5人[4]。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确定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在这个环节,教师应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指导,既保证所选择的实验项目不能过大过难,超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能过小过于简单,难以达到“设计性”实验的目的。选题的一般原则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有利于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实用化,有利于启发学生探究学科理论。

1.2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

每个小组在确定实验项目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文献等,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完成实验设计后,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室中利用多媒体向全班同学展示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使每个同学了解各个组的实验内容、原理和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1.3实验操作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方案,独立进行实验。微生物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染色剂、药品等较多,且一般要进行微生物培养,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科学安排实验时间,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同时在使用公共仪器设备和药品等方面与其他组及时沟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实验进程。在实验中出现意外或遇到困难,尽量独立地处理、解决,必要时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实验的同时,小组成员要做好各项实验的原始记录,已备出现问题时查找原因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

1.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对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并按照科研论文的要求和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如时间允许,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内进行论文答辩。

1.5考核评价

自主设计性实验考核评价应该对学生的设计思路、操作能力、综合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做重点考察。在实验之前就应该向学生公布考评要求,考评指标要量化。

2、开设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自主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的设计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自主设计性实验持续时间往往比较长,且不同组同学的实验时间一般不同,很多实验可能会安排到周末或晚上。所以,为了保证自主设计实验的教学效果,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要求实验教师跟踪每一组学生的实验进程,这要比普通的实验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自主设计性实验时间较长,同时同学们还要兼顾其他课程,所以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这就要求实验室必须向学生完全开放。实验室的开放提高了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的利用率[5],但也提高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

第三,在学生分组时,尽量避免自愿分组。自愿分组往往会出现学习好的一组、关系好的一组、被剩下的一组等现象,导致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差较大,实验效果参差不齐。所以,应采用按座次分组的原则,如每一排4个同学为一组,实现了不同学习成绩的同学随机搭配,同时规定自己的物品放自己的实验台上,实现实验用品的科学管理,避免了物品被误用等混乱现象。

第四,自主设计性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但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不动手不动脑只作旁观者,更有个别学生钻了自主设计实验难以考勤的空子干脆不来实验。这些都背离了开展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初衷。因此,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实验过程评价体系。

尽管自主设计性实验在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我校多年的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我们今后将继续开展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尝试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秀梨.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1-128

[2]程彦伟,韩亚伟等.对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河南教育.2009,(9):52-53

[3]夏帆,余知和.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24-1026

[4]张鸿雁,孙冬梅等.设计性实验思想在《微生物生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69-270

[5]毛露甜,王绍芬.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做法与体会.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614-616

第8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前言:如今,医院的医疗水平随着我国医院各种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医务工作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正呈现日益向好的态势,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不容忽视,而且正变得日益严峻,那就是医院的关于感染方面的检测问题,医院作为病人进进出出的公共场所,而且大的医院的每天的人流量很多,如果对病人以及病人家属之间造成了相互之间的传染,这样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对病人家属来说,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所以,这样的情况对于医院的感染检测方面就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那么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从医院的发展以及如今面临的情况来说,现在的各个医院都会面临许多难题值得思考,而且有些问题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都解释困难,如近就有这样的一个人们关注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做好医院的感染检测工作,虽然,各大医院的管理者也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而且在工作中也对这一工作进行了强调和安排,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运用传统的医院感染检测方法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医院的检测工作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医院偶尔还是会出现病毒传染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呢,有一种现代的医院感染检测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并且通过临床微生物学进行医院感染检测是已经被证明了的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感染检测方式,它的出现对于医院的感染检测工作可以说是效果明显,下面,我们就深刻的解剖临床微生物学,具体的来阐释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内容和作用,以供大家参考。

1.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和特点

临床微生物学作为现在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医学中也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牧俅参⑸物学的本质上来说,临床微生物学具体又包括细菌学、真菌学以及病毒学等,但是无论是具体到哪门学科,临床微生物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外形、生命组成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等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然后通过总结的规律,利用其微生物的特点,用来对感染性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所以说,临床微生物学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和运用构成了一个纽带的作用,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是注入了新的力量。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运用和发挥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学如今已被各个医院认识并把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已实际的应用于医院的感染检测中,那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对与医院的感染检测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而且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又是在感染检测的那个环节发挥作用呢,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使得这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2.1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病原体诊断上的作用

当前,我国开始愈加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而且也有研究发现,临床微生物学对于病原体的诊断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临床治疗时,包括药物的抗菌素和各种激素等,在给病人治疗结束时,由于当时的卫生处理的不到位,或者说从治疗本身上来讲,为病人注入抗菌药品的方法不对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抗菌药品没有被彻底的处理掉,这样就为医院的感染埋下了隐患,所以从传统的病原体诊断方式来说,这种方法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而通过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因为这种方式从源头上着手医院感染的检测,所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医院的感染检测提供源头上的支持,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没有成熟,但是以后运用临床微生物学进行病原体的检测,是大势所趋,有一种现代医学的方式方法。

2.2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检测细胞耐药性时发挥的作用

经过对医院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的多收医院存在这样一种乱象,病人在通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胞在耐药性方面的检测时,存在诸多解释不了的情况,这样对于病人的合理治疗又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因此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对于病人恢复健康很重要,但是正是由于医生在抗药性方面没有把握好,所以目前的这种问题如果从传统的角度去解决,实际上是困难重重的,因此,利用临床微生物学进行检测,倒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决办法,临床微生物学进行检验,可以从病人的组织细胞出发,及时准确的找到病原体的病变结果,然后再对病原体分析其病变的原因,从而有效的解决细胞在耐药性方面的错误判断,对于病人恢复健康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从而行之有效的进行治疗,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2.3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检测医务人员感染情况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医院的感染群体中,不只是局限于病人的传染途径,医务人员也有传染的可能,因为长期和病人进行接触,所以有些病原体通过空气或者其他途径附上了医务人员的物品中,从一个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有一个科室经常会出现医院感染病毒的情况,后来才知道,是病毒通过科室里医务人的办公桌为传染途径的,因此,利用临床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各个科室进行细致的检验是很有必要的,从而从传播途径上有效的遏制这一传播源的滋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总结

通过上文的叙述和说明,我们不难发现,临床微生物学在医院感染检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临床微生物学不仅在病原体的诊断上还是在细胞耐药性的判断包括及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上都可以利用其特点,有效的对医院感染的各个方面进行检验和判断,所以临床微生物检验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对他们的健康都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所以,相信在不仅的将来,当我国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成熟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加以利用,保障人们身体的健康,保障医院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吕爽. 探讨医院感染检测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效果[J]. 生物技术世界,2016,(02):82.

[2]黄婧.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应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5):7189-7190.

[3]孙院红,罗冲,青小鹤. 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应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87-4788.

[4]何艳菊.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判断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4.

[5]殷海燕,郑伦和,段秋林. 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5):1061-1063.

第9篇:药品微生物研究范文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其方法验证的主要特点在于检验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为:(1)能繁殖的活细胞生物。该活细胞处于不稳定状态,可随存放时间延长而亡,也可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而检测条件的状况不一可使其生长情况各异,因而常出现同批样品在不同条件下检测,有不同的结果。但在保存条件相对稳定时,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在标准化的条件下操作结果仍可予与正确评估。(2)不确定性。药品受微生物的污染,其种类可以多样,污染情况依生产、设备、原料、管理、剂型等条件而定,非药品本身固有。被污染批次中的不合格品是一个随机变量。(3)分布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源于污染源的复杂性,如原辅料污染,工艺污染,空间污染和操作人员污染。再者,微生物具有簇团性,簇团大小,紧密程度是可遗传的,簇团的分散性差异极大,该特点无疑强化了不均匀性。

除了上述检验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外,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其方法验证程序繁琐,检验周期长,干扰因素多,容易造成检验结果误差,现将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 标准菌株的选择和保存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

实验中的对照菌株必须为标准菌株,其生物学特性应典型稳定,其细胞群应具有相似性和合适的培养,储存条件。如形态变异、菌落变异、耐药性变异或受损等均可使平板中细菌呈丛集、分散不均或死亡。2005版药典[1]要求所用标准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五代。

实验中所用对照菌均为无芽孢杆菌,以菌液状态存活的时间都不长。有研究表明[2],分别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备的不同浓度菌液,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在3天内活菌数下降约40%,5天内下降约70%,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稀释液结果无明显差异(冰箱4℃保藏)。建议采用新鲜培养物。

2 不同供试液制备方法造成的实验误差

应按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液,制备供试液时,力求均匀分散。测定结果与匀质方式及条件极为有关。如有菌,分散充分时菌落生长数多,反之则少。通常药品都有一定的pH值,分散度不同导致供试液不同的pH值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可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应按药典首选匀浆仪法,并注意转速和时间,确保制备均匀的供试液。转速4000 r/min,时间2分钟。试验证明[3],对8批水丸分别用匀浆仪和振荡器处理后,测定细菌数,其结果后者比前者少一半,经统计学t检验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

3 培养基的影响

培养基是培养检测微生物的营养物,其质量的好坏,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通过对电炉直火加热融化培养基及用剩余培养基包扎冷藏后融化再使用的阳性对照实验[5],发现这两种操作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达21%和18%。多次反复加热培养基,可使其中糖、微生物和氨基酸受破坏,影响质量。而pH值的改变影响更为严重,因各种微生物皆有其适宜生长繁殖的pH值。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的pH是偏酸性的,而细菌和放线菌的培养基的pH为中性或微碱性的注皿时温度应控制在45℃,过高细菌易受损或致死。注皿量约15 ml,厚度约4 mm,薄水分易散失,不利于微生物生长,过厚需氧菌不利于生长。

一些选择性培养基加入胆盐作为抑菌剂,抑制革兰阳性菌,使革兰阴性菌能良好生长,但有试验发现[6],胆盐用量过大对大肠埃希菌也有抑制作用,且当加菌量较大时,革兰阳性菌也能生长。针对金黄葡萄球菌能耐高盐而其他菌无此特性,对卵黄高盐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作了测试[7]。结果,试验浓度均不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生长,其菌落数未见明显差异。而一些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品[8],可将增菌液由胆盐乳糖改为硫乙醇酸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88%,大大高于胆盐乳糖25%的检出率。应注意大肠埃希菌MUG培养基其pH值灭菌后不得过7.4,否则pH值偏高,MUG自行分解,产生荧光。

一般情况下[9],湿热灭菌时,含有糖分的培养基温度需控制在115 ℃ 15~20分钟,不含糖分的培养基温度需控制在121 ℃15~20分钟。虎红培养基灭菌温度在10℃以内的改变,可造成检验结果判断错误[10]。

干粉培养基,易吸潮,如存放不当出现凝块,则其凝固性较差,应避免使用。试验用培养基,需经过质量鉴定,用已知典型反应菌株进行测试,其灵敏度及特征性反应应符合要求。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应在2~20 ℃避光保存,但不得冻结,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周。分离平板在使用前应置36 ℃温箱内倒置孵育1~2小时,使其表面温暖湿润,利于分离。培养基最好现用现配。

4 计数、观察的误差

当细菌生长小而密集时,极易发生计数误差。菌落计数时应仔细观察,必要时借助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以排除药渣,培养基沉淀物和小气泡等的干扰。如仍难区别,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菌落蔓延生长成片或发生重叠影响计数。药典规定菌落如蔓延生长成片,不宜计数。这是由于平皿表面湿度过大,有利于动力菌泳动,促使菌落蔓延。某些剂型如密丸、水丸最易成片状菌。防止的方法有: 0.001%TTC琼脂法、开盖干燥法或换陶瓦盖法[11]。

不同的培养时间对计数结果的影响。样品经24小时培养后,细小菌落容易漏掉,培养48小时后,菌落变大且有很多新生菌落,培养72小时后,菌落数增加不多,但菌落明显变大。如细菌平皿有混杂的霉菌,因其生长旺盛,影响细菌的观察计数。而霉菌在培养72小时后蔓延重叠生长严重,应于培养48小时后观察标记,并且观察时应轻拿轻放,忽反复翻转,以免早期形成的孢子散落在平皿的其他部位,又萌生新的菌落,导致计数误差。

控制菌生化反应均需按照规定的试验要求进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三糖铁琼脂斜面反应的时间应在(24±2)小时,时间过长过短,都可能出现错误结果判断。所以应在规定的培养环境下,严格遵守培养时间,以便真实的反映计数结果。

5 设备及人员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使用的都是恒温培养箱,但大多数的培养腔内都没有内置电扇,这样便带来温度差异/分层,这种差异带来的结果变化是显著的。

玻璃仪器、容量仪器须效验,保证取样量的一致性,特别在阳性菌加入时显得更为重要。

所用器械应洗涤干净,不残留酸碱及抑菌物质。对实验所用器具根据材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或消毒剂擦拭灭菌,且灭菌时间和温度均有明确规定[1]。有实验[12]对市售的12批75%酒精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其中9批检出微生物,经革兰染色为阳性芽孢杆菌。经考证该浓度的乙醇均为供应商采用自制纯化水稀释高浓度医用乙醇而成。由于75%乙醇本身含有细菌,作为消毒剂就会成为新的微生物污染源,建议采用0.2 μm的疏水滤膜过滤,棉球湿热灭菌。

操作环境不合要求也会带来误差,应定期检查无菌室的空气是否符合规定。严格无菌操作,操作马虎、随便易造成供试品再污染及已污染微生物的繁殖或死亡,从而不能真实反映试验结果。

6 抽样、取样误差

微生物污染的不均匀性,势必影响试验结果[13]。遵循随机原则的概率抽样可以保证抽选出代表性较高的样本,使样品具有代表性,保证样本推论总体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5.71.

[2] 张玉兰,林宣伟.几种微生物检查法阳性对照菌液存活时间的探讨[J].中药材,2003,26(12):883.

[3] 杨秋菲,杨 欣.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几个关键环节的控制[J].西北药学杂志,2004,19(1):29.

[4] 肖 莉.论述微生物限度检查中供试液的细匀程度对细菌数测定的影响[J].中国药师,2002,5(12):734.

[5] 付春华.卫生学检查中培养基的灵敏度[J].中成药,1995,17(10):14.

[6] 赵建英. 微生物检查用培养基中胆盐的选择[J]. 西北药学杂志,2001,16(1):27.

[7] 朱房玲. 卵黄高盐培养基的改进[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27.

[8] 项崇梅,张莉敏.提高诺氟沙星中大肠杆菌检出率的方法[J].西北药学杂志,2001,16(3):100.

[9] 郑均镛,王光宝.药品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43.

[10] 古 明. 培养基灭菌温度对菌检结果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3):125.

[11] 郭艳丰,任安民.滤纸片和陶瓦盖细菌数测定的比较实验[J].中成药,1994,16(5):52.

[12] 高卫胜,王炳和.薄膜过滤法对75%乙醇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J].中草药,2002,2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