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教育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构建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的体系化课程
我院二级学院根据各个专业实际和培养目标,利用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在第二课堂开展法治教育。
专业性院校法治教育课程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教法上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上课时要将传统授课方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法律课堂严肃枯燥的教学氛围,营造轻松活泼的情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选择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新观点、新案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法律知识和案例结合在一起,防止教学语言枯燥乏味。二是注重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及时反映这些学科专业的新动态,适当运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回应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在教学中兼顾专业学科的研究进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增加不同观点的争鸣。三是课程考查方式的科学性、灵活性。例如在期末考试采用非书面形式,运用模拟法庭和小组辩论形式完成考试,或者采用书面考查形式,题目由案例讨论、话题论述等题型构成,力求多角度考查学生水平。
二、“校地校企合作基地+专长”凸显法治教育现场感
突破专业性院校的范围限制,校园内外紧密结合拓展教学场所,在专业实践基地或者作品设计环节等完成法学教育,让法律成为“活生生的法”,让学生时刻浸润着法治精神。
专业性院校可以发挥优势,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实际,通过举办主干专业和法治教育相结合的丰富多彩活动来普及法律知识,例如,创作和法治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等,用形象化、生活化的方式更多地开展法治教育。
专业性院校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设立相应的社会实践基地,这些社会实践基地为法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案例,实践基地的导师可以将社会实践和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手把手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并且将课堂中学到的法律理论知识和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结束后进入社会教育阶段,将更多地投身到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中,强化法律保护的意识。
三、增强法治意识,将法律转化为维o学生权益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构建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缺失的现状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
从清华学生刘海洋向熊泼硫酸到马加爵宿舍杀人案,再到药家鑫用弹钢琴的手杀人;从盗窃财物到伤害他人,再到计算机网络犯罪……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并且呈现以下特点:犯罪人数不断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类型多样化,主要有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性犯罪、网络型犯罪;犯罪群体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有普通大专院校的学生,还包括重点高校的学生,不仅有专科、本科生,还有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大学生权利意识薄弱和维权能力不足
权利意识是指特定社会成员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认识、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这样的认知、主张和要求的评价。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初步的权利意识,但权利意识水平不高。很多大学生并不熟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个人生活类和劳动就业类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也较为欠缺。
大学生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上也显得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维权。在投诉渠道的选择上,被侵权大学生48%自认倒霉,24%求助于网站论坛,5%向媒体或维权组织求助,1%到法院,另有18%求助于家长、老师和同学等。被侵权的学生不知道怎么维权,直接导致大部分人放弃维权,维权率仅有10%。或者是采用偏激的手段维权,如大吵大闹等非理性方式。这不仅不利于权益的维护,反倒造成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法治的含义
法治观念起源于西方,第一个对法治进行明确定义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所谓法治,就是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二)何谓法治教育
目前,我国提得较多的概念是“法制教育”。笔者认为,“法制”即“法律与制度”,“法制教育”即“以法律和制度为主要内容,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教会学生知法。从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不仅不知法,而且不会守法和用法,所以仅有法制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治”有“治理、管理、统治”之意,还有“办理、处理”之意,“法治”即“根据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还可以理解为“根据法律制度来办理、处理事务”。“法治教育”即以此为内容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教会学生遵守、服从法制,即守法和用法。
(三)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对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不断发生的原因做一个反思。除了社会外界的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不守法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守法有一个前提是要知法、懂法。对于没有学过法律知识的大学生,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超越了法律的许可范围将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同样,大学生权利意识薄弱和维权能力不足的原因也在于此:不了解法律,就不能判断他人的行为是否是法律禁止的,自己有哪些权利是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维护权益。只有通过学习法律,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
(四)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的本质之一是人才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包括应对社会的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在依法治国的中国,当然不能少了法律能力。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事务,还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事务,都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具备良好的法律能力尤为重要。而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能力的获得,则有赖于高校的法治教育。
三、大学法治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大学法治教育的内容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和法律是我们依法治国的依据。大学法治教育理所当然应以宪法和法律为授课内容,按照法治理念、法律常识、一般性法律知识和专门性法律知识的梯度,有层级、有步骤地安排相应内容。
2.法律能力
大学生要学习法治知识,更要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即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能够自觉认同法律的权威和价值要素,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能够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能够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等。
(二)大学法治教育的方式和措施
1.依法治校的环境
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观念和意识,这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根据学校章程修订与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和运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依法维护和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的手段来调整、规范和解决学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依法治校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法治意识。
2.法律课程的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意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应该按照大学生的年龄和年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梯度、有层级地教授法治理念、法律常识、一般性法律知识和专门性法律知识,并且以理论课结合实践课,形成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
3.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
首先,要选拔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从事法律课程的教学,以保证法治教育的质量。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以进修或培训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养,充实其法律专业知识。再次,要充分重视科研活动的开展,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团队机制,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4.设立法治咨询室
高校要充分重视法治咨询工作,将法治咨询工作纳入学生管理工作的范畴,设立法治咨询室,聘请教师以及政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担任咨询师,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咨询的平台。
5.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大学课堂开设的法律课程学时是有限的,而法治教育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之外,我们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作为法治教育的辅助和补充。例如:开设专题讲座;在特殊的日子,如法制宣传日,利用海报、展板等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法律知识;组织学生走访监狱、旁听法庭审判。
大学法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设计、规划、实施和完善,需要科学细致的规划、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来自高校管理者、教师和政法等相关行业各方力量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张秋.高校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1).
[2]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3]梁君等.大学生权利意识及其交易的调查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关毅.法官遴选制度比较(中)[J].法律适用,2002,(5).
关键词:法制教育; 定位; 问题; “多维” 体系
中图分类号:D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052-03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培养知法、守法的新时代文明大学生,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因此,讨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运作及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定位回归
学界对于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的定位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认为“学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指出“‘法制教育’次第于‘道德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1]。甚至强调“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目的,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到埋没”[2]。也有人认为“‘法制教育’性质定位——德育性”,指出“我国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应是‘德育’而非侧重法学知识的‘智育’”;“‘法制教育’内容定位——思想性”,指出“法制教育内容定位只能重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3]。
显然,前一种观点混淆了德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并把法制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忽略了二者内在的联系,与“05方案”中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的初衷也是相悖的。后一种观点中不乏合理性,但如果脱离法律知识来强调“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那只能是空中楼阁。一部分学生并不清楚某个具体行为是否合法,由于对法律程序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缺乏了解,他们并不能利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要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地位需处理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不要将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德育“从广义上看它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态度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或道德规范教育。”[4]“2004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对德育的界定增加了法制教育”[5]。由此可见,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相同,同属德育范畴,并非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是要区分法学教育与法制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法制教育既不同于一般普法教育层面的单纯传授法律知识,也不同于法学教育重在学习法学理论,而在于通过对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6]三是要明确高校法制教育的框架体系。高校法制教育并非仅指某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某个职能部门举办的一两次法制讲座,而是融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商业味越来越浓,法制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应势”的教育形式。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内容上偏重法律知识传授,形式上以学科教学为主。这与形成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实践能力的法制教育目标存在实质上的二元背离现象。如何整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一套全方位的、持续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对于培育新时期文明守法的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和谐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体系的“多维”构建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了法制教育这一基本定位,才能从多个维度去构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体系。
(一)构建制度维度,由“软”变“硬”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使高校法制教育真正做到切实有效,应从制度保障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形成科学合理、客观量化的制度保障。校长坚持“依法治校”,教师坚持“依法执教”,这是法治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有法律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而高校法制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其制度建设大多是虚的,执行起来也是软的,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搭建的花架子。如何才能使法制教育的制度建设由“软”变“硬”呢?
首先,完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基础环节。既然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党委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就必不可缺。党委领导不能只是停留在一纸文件上,成立党委书记挂帅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要亲自抓法制教育工作,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党委的常规工作来抓,将法制教育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衔接。这样,法制教育这项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就有了前提保障。
其次,建立具体可行的操作制度是落实法制教育的核心环节。并且通过具体的制度来明确学校党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在法制教育方面应完成的任务及指标,这些指标既要具体,又要可量化。通过任务指标制度化,让操作者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考评者也明确考评的依据,方可确保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
再次,确立法制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是落实法制教育的关键环节。设立法制教育专项经费,统筹安排,确保法制教育的顺利实施。没有经费支撑,法制教育的各项活动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法制教育经费保障还必须制度化,如果经费保障只是现用现申请,或是个别领导的偶然行为,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对专项经费,必须设立专项账户,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合理使用,确保钱用在“刀刃”上。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制度是保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校进行监督检查时,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情况检查一定要“硬”,不要只听汇报,查看文字,更应广泛开展学生访谈,查看法制教育的影像资料等,并将其作为高校办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校内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也必须对各职能部门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进行客观考核,并纳入各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也要改变单纯考核书本知识的现状,应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
(二)构建队伍维度,由“寡”变“众”
不少学校并没把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来抓,而是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替代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这使得全员参与的法制教育工作,变成了少数几位或十几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工作。“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就不能仅仅依靠几位法律课教师,应组建起由学校党委书记牵头,包括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各班学生辅导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内的法制教育队伍。此外,包括理科各学科教师在内的所有任课教师,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工作中,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工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外聘专家、学者或法律工作者作为法制教育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
(三)构建时空维度,由“小”变“大”
一些高校把法制教育局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大学几年时间中,法制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就被压缩在十几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是极为不利的。要使法制教育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对其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从空间上突破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和区域资源,利用学校宣传栏、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模拟法庭、标语、文化墙、雕塑等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在校外,充分利用当地的社区、法庭、监狱、律师事务所等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除了相关课程学习以外,每学期可以利用一至二次主题班会、团会,每学年可开展一次法制报告现场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从时间上延伸到大学生活的始终。
(四)构建载体维度,由“死”变“活”
学科教学中要改变法律知识的呈现载体。“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学生根本出发,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8]。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做出改变。整合教学内容,删除部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远的法律知识,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多用专题式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过去那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案例讨论与体验中去感知、体会、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提升法律素养。
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利用当地法院的庭审、监狱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监狱,收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电视节目,开展模拟庭审等,在生活环境中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信仰。
注重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合。把法制教育活动,与学校开展的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学校纪律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道德教育工具”[9](P117),法律、纪律和道德本质上是一致的,守纪与守法是一脉相承的。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学校的校规、校纪的约束力量,使学生形成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形成一种自觉守法习惯打下基础。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辩论、竞赛、学生活动等,增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学习,形成良好的法律学习环境和氛围。
法制教育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的高校,则更应形成多管齐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综合的、全方位的、持续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1]陈帅,马荣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J].林区教学,2007,(12).
[2]韓世强,陈秀君.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杜伦芳.高校法制教育定位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9,(10).
[4]张念宏.教育教学辞典[K].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5]祖嘉合.略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区分[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6]黄咸强.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7]王晓慧.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一、立足顶层设计,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
(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把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方式上,我们要坚持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尽可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二)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相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我们的认同。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两手抓,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认知。如定期组织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参加革命遗址等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受教育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和体验,感受人生真谛,验证所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任何一个理论被广泛认可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必然从少数先进分子模范人物向大多数人蔓延和扩散拓展,逐渐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用先进带动后进,增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性。
二、把握路径选择,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
(一)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的逻辑起点
由灌输式为主的方法转换为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灌输式方法是一种视受教育者为单纯接受客体的单边教育方式,忽略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种教育方法在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强的今天其教育效果正在弱化。积极建构的民主方法是一种主体维度、建设维度以及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它强调的是“尊重的教育”的人本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大学生群体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建构中的主体性、选择性作用,鼓励反思与追问,倡导独立思考,立足于建设和培育。强调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民主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方法更加符合大学生实际及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构建,为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和封建思想侵袭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由单一整齐的方法向丰富多元的方法体系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体与层次、先进与广泛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因为学生中存在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素质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现实差异,用完全相同的标准要求所有大学生。这必然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性变化,即由过去为追求整齐划一效果而运用的简单教育方法向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设计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转换,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丰富多元的方法向“自下而上”转变,激发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牵引向内在驱动转变,促使其自觉运用科学的价值标准,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二是处理好学生表面物质需求和深层自尊需求的关系,要在尊重学生基本物质需求、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多角度强化人文关怀,唤醒学生对于社会、国家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实现由“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精神跨越;三是处理好现时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关系,既要注重借助鲜活的事实和可操作的方法,在学生成长的时时处处体现价值引导并加以渗透,又要立足长远,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四是处理好个人需求与群体秩序需求的关系,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又要坚持学生个人需求的满足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倡导学生将个人需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结合的教育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层次性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规定我们在融入过程的工作实践中要建立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和教育方式。一方面,要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向全体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一以贯之到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大学生奠定共同的思想价值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根据不同形势和大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专业特征与个体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一是因势施教,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依托广普教育、团体引导、谈心辅导等有效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因群施教,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分化明显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群体的具体特征及特殊需要,总结归纳不同学生群体的基本类型和发展规律,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三是因业施教,构建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教书育人新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四是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教育内容,进行跟踪式培养和专业化辅导,搭建学生与教育者深层次沟通的互动平台,实现一对一针对性教育引导。
(三)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进程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也包括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从施教的角度出发,“融入全过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贯穿教育始终,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通过不同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分阶段教育。以大学本科生为例,可在一年级上学期针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侧重行为养成和典范教育;在一年级下学期侧重生涯规划教育和朋辈互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在二年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侧重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在三年级侧重成长反思教育,引导学生反思成长历程,明晰发展方向;在四年级上学期,侧重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在四年级下学期,侧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感恩国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从受教的角度出发,“融入全过程”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具体实践中,要研究把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接受的基本规律,注重抓住校园文化的熏染感知、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化固化等关键教育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的主观感知内化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自觉意识,引导大学生把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具体的价值行为,将被动、一时的外化行为固化成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
(四)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在教育主体方面,要从体制入手,充分调动 “融入全过程”的全员要素,构建教育教学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工作一体化、学团工作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要抓住核心队伍的关键要素,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政工干部队伍以及一线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认同者、践行者和引领者;在教育客体方面,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包容性,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分层次、分阶段教育模。
三、结合对象特点,突破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难点
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这些大学生带有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在一些道德领域,会出现道德问题,深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和改革过程中,思想观念更新的延时性、新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青年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以及青年的易塑性决定的。我们必须给予“90后”大学生全面、客观、理性的评价,根据他们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突破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难点。
新学期报到第一天,班里男生小奇的头发让全班同学都非常震惊,不仅留得很长,而且烫染过,整个头比别人大了三号,蓬蓬地在头上像朵大蘑菇云,偏在额前又耷拉下来几缕长长的流海,很飘逸的样子,平均每五秒往右甩一次,以示有型。面对同学们的各种惊叹与好奇,他都显得很淡定,仿佛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果然是在班里放了一颗原子弹。
于是在领完书后,我就让他到办公室等我。
隔开这颗大头,我才发现,除了大部分男生按规定剪了干净朴素的学生头外,还有几个也留着自以为“很潮”的发型,或刘海长,或鬓角长,或发尾长,在我这个年纪的老师看来,简直就是头顶一蓬乱草。我想,擒贼先擒“王”,收拾下来小奇,再收拾这几个小“喽”也不迟。
“学校规定男生女生的发型标准在教学楼大厅里,看见没有?”
“看见了。”
“那你的头发为什么没按规定剪?前两天不是发过家校通,要求做好开学准备吗?”
“不想剪。”
“校规是必须遵守的,不剪就不行。”
“头发是我的,就不剪。”
“这样的头发不符合《中学生守则》,也违反校规,你知道吗?”
“知道。”
“你这个样子,哪里还像个学生嘛?放学就去剪了它!”
“不,就不。”
……
思想工作做了两节课,从校规校纪到学生守则,到集体观念,再到公众审美,说得我口干舌燥,而一向温顺比较听话的小奇,却在头发的问题上,一倔到底――不剪。
我彻底无语,只好打电话给他的家长。
对待小奇,不能用常见的方式,应该想点新招。于是,我开始查书,并开始站在他的立场想问题:
1.强剪学生头发是犯法的。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民法规定公民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身体权是指保持人身体的完整性的权利,如头发、指甲的完整性不受他人的侵害,头发是人身体的一部分等。学校强行让学生剪头发的行为是触犯了民法关于公民身体权的有关阐述,而校规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必须隶属于宪法。
2.进入青春期,所有人都会开始注重自己的仪表,尤其看重在异性面前的形象。这是生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个性意识产生,更为主观,想扮大人。
3.我的偶像和很多明星都是长头发,很酷,很有型,好多粉丝。
4.头发长点很容易吸引眼球,引起别人的注意,张扬个性。
5.而长发比较容易打扮成不同发型,是以大多男生爱留成长发。
可是,哪所学校会容忍学生的头发弄成这样子呢?学生留这样的发型有哪些不利影响呢?
1.为了形象,头发太长影响一个人的形象与学校的形象,损害集体利益。
2.一个人太标新立异,破坏大家整体环境的协调,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3.头发长了容易挡住眼睛,影响视力。
4.经常想着头发,没有心思学习。
其实小奇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爱学习、爱集体。于是我找来小奇,说出以下观点:
1.注意仪容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的表现,也是性意识的一种体现,男孩子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本身是对的,但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发型上,或者不仅仅在发型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难道学习好,篮球棒,长跑厉害这些不更加能体现男子汉的风采吗?不更加符合我们这个竞争的时代的要求吗?其实能体现男人风采的方面很多,不仅仅表现在发型这一个方面。当今这个时代更加要求一个男子汉能承担家庭的责任,那么我们从青春期就应该培养自己哪些品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和家庭呢?
2.越是流行越是潮的头型越容易过时,一过时就真的看上去很老土。我找了一些五六十年代所谓“时兴”的发型的图片,与他一起边看边笑。笑声中,我让他接受我的第一个观点。
3.小奇妈妈是军医大的老师,爱清洁的小奇每天都会洗头。我仔细询问他起床弄头发的整个过程,如果顺利得一个小时左右。而小奇爱学习、爱集体,是真心不愿迟到的,所以,这样长的头发打理起来会很伤脑筋。
4.流行的头型只有这一款吗?这是唯一适合你的一款头型吗?我找来一些男生的流行短发发型照片,心平气和地跟小奇一起讨论,征求他的意见以后带他去了学校附近的一间理发屋,请理发师傅看看小奇的脸型适合什么发型,在那些短发照片中选中一款,并一再承诺,如果不好看,他可以带着帽子上学,结果,修剪一新的小奇一进班里,就赢得了全班的惊呼与掌声,还特别有女生由衷地说:“真好看!”
一、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教学方法改革始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讨论过程中,深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课堂教学方法还是有诸多亟待改进方面。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
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职院校受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但教学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的惯性在走,教师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传输教学”,即“传递―接受”的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使命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的弊端。年复一年,教学内容依旧,教学方法如故。广为倡导的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协同式教学(学生参与式自主学习)等在实践中难以落实或者运用不当。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思维不活跃,课堂气氛沉闷,潜能得不到发挥,创造力被扼杀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落实不够
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自己原本已经熟悉和习惯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相比较以前的以教师及书本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照本宣科的传输教学来说,现今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难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对此,由于不少教师本身带有某些“先天不足”,比如: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理论水平低、能力欠缺等;或者是未勤于学习和潜心钻研,对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把握不准,不能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深化、提炼和升华,从而使教学方法改革只流于形式。教学方法改革进展缓慢,没有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适应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
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企业、院校共同设计教学方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就是打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满堂灌的模式,进行“以岗位素能培养为中心、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营销专业为例,理论课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主要采取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实践课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教学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课程采取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同时融入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角色转换式、团队竞赛式等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准职业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调查显示,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有针对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习兴趣、发挥非智力因素,增进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三、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期待
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创新为重的教育价值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生活在过去”。教师不应该只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而应变为学习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着;应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好教、易教,而是为了好学、爱学,要兼顾人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效果。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本身是一种创新过程,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改革。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为中心,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绩效与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等。此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还要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二)立足课堂,积极做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并不容易。教师要着力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问题情景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科学的、“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重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积极做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在教的方面,重视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从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的方面着重研究如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积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自主探究,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教改活动,注重实用性。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及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此外,鼓励专业教师开展以讲座方式的教学学习活动,选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提供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语言功能;交际能力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际,学习任何语言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某种场合下运用这种语言得体地表达意义。而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并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改的要求,因为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而且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和展示自己,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改善了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以及英语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来探讨该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交际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也称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以交际功能为大纲,以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法体系。它强调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相互沟通思想的能力;注重学习主体,关注学生活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终使学生在不同场合的交际过程中能灵活恰当地运用语言执行各项任务,比如获得信息、解决问题、人际交往等。例如,当请他人帮忙拿行李时,有同学可能会说:“please, you take the luggage.”此句话语法结构上无误,但表达欠礼貌,通常只适用于无需拘礼的好朋友之间,对于非密友之间,换为“could you please take the luggage for me ?”则更得体礼貌,对方更乐意帮忙。又如,催促服务员上菜时说“waiter, be quick! we’re very hungry”显得粗鲁没教养,较得体的表达应当是“waiter, could you please speed things up? we’ve been waiting for a long time.”可见,掌握一门语言不仅要掌握这门语言的知识和形式,又要懂得在某种场合下使用某种形式是否得体适当,这也是交际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语言功能交际活动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是先给出语法规则,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学生在孤立的语言形式中难以真正吸收语法知识。而交际教学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促使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环境中发现语法、提高语法意识、掌握语法规则。掌握正确的语法结构会提高语言的准确度,而准确度的提高又会促进语言的流利性。此外,掌握语音和词汇的各种规则,也同样为高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各种语言功能交际活动,鼓励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依靠已有的语言知识体系去实现有效交际,并更好地巩固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交际扎实根基。
1、听说活动
掌握语音和词汇是交际的起点,可以通过猜词活动来实现目标。教师借助投影向学生展示新学的单词,其中一同学在讲台上背向投影,其他同学都面向投影轮流描述和解释所展示的单词,讲台上的同学需猜出单词的意义和拼写。如展示“metro”时,同学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方式,如“it’s a transport under the ground/it’s a transportation, we can take it in guangzhou/it is a train under the ground. what do people in paris usually call it?”猜词的同学可能会提及“underground/subway/tube”等,而在同学们的一再提醒下,最终猜出“metro”。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在活跃的氛围里积极地思考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既温习并巩固已学词汇及它们的发音,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听力理解能力。此外,我们也可提供机会给学生进行简短对话活动,这看似简单又无新意的活动其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与人交际总会在某种氛围中进行,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助于交际的进行,这就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而进行简短对话可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形式和技巧。
2、读写活动
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不只是听说能力,它还包括读写能力的训练。我们在阅读时,其实是和作者在交流;在写作时,其实是和读者交流。教师可通过描述活动或互通电子邮件的方式来为目标服务。例如给出具体话题或图片,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书面描述,并把他们的作品贴到课室的学习园地上,借助这些作品来实现作者与读者间的交流,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并相互促进。当然描述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会如何以句型和段落的形式来运用目标语,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电子邮件是一种较新型的交际手段,可安排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互通邮件。
(二)社会交往活动
当课堂上的交际活动接近课外的现实社会交往活动时,语言就真正发挥了它的功能。这些社会交往活动可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介绍朋友、约会、用餐等;也可以是他们不熟悉但将来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如电话预约、建立业务关系、业务往来等。教师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具体可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进行,比如教师发给学生预先准备好的信息提示卡片,让他们扮演卡片上的人物进行交际,由于只看到自己的相关信息,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这种交际就具有现实中的不可确定因素,当然学生可通过自己的信息猜测对方的情况,这为交际的进行减少了困难。例如以下ab交际者的角色信息:
a: you are a secretary of a company. you make a phone call to a hotel to book a business suite for one week for your boss. and you ask about the price and the services the hotel offers. finally you book one.
b: you are a receptionist in a hotel. you receive a call from a client. at first, the room the client requires is not available. you recommend another room to him/her.
根据所给信息,ab交际者都很清楚要进行电话预定客房的交谈,在交际中会注意如何使用电话用语、客房预订的常见句型等。其中,b是提供服务者,他更应注意语言的使用是否礼貌,比如在登记订房客人的姓名时使用“what’s your name?”这虽然是询问名字时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但使用在这场合中就显得语气粗鲁,没素养,客人对他甚至对该酒店的服务都会产生怀疑,而使用“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才显得体,语言的得体可促使双方交流更顺利愉快,客人对酒店服务才感到放心。因此,交际的成功不仅要看所运用的语言是否符合语言的结构形式,也要看所用语言是否得体、可被接受。
在交际课堂环境下,交际教学法还要求学生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仿真的语言学习环境,如进行英语戏剧表演。该活动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小组少至四五人,多至十人左右,学生在指定的戏剧主题范围内自行选择或创作戏剧脚本,教师结合学生所创作的或收集到的背景信息进行讲解,指导他们共同分析剧情和人物形象,探讨如何解决人物冲突等,安排他们课外进行排练,课堂上进行表演,并拍录下来。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句的运用、人物的表情动作、交流的技巧等方面;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并不代表该活动完全结束了,还应进行一些后续活动,如播放原版英语戏剧或所拍录下来的视频,让学生讨论,进行视听练习等。英语戏剧不仅有助于活跃英语学习氛围和促使创造性使用语言,还可提升语言的运用和交际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交际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立足于各院校英语教学的客观实际情况,要结合教材及课程设置,应该将它与其它教学法相结合,根据实际有所侧重,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通过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曹晓丽,刘小甜.对中国外语交际教学法的浅析[j].科技信息,2008,(22).
关键词:教学方法;方法论;语文教育
对于长期以来的语文“知识中心说”王尚文教授提出“语感论”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重点是语感,王荣生教授提出“内容论”认为教学方式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手段应该被大力发扬。
刘永康教授的“方法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教学方法论是以教学活动中各种教学方法与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性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已有教学方法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教学对象的各种复杂关系,以构建和解决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之间的新型关系和相应的新理论基础为核心任务”[1] 王尚文、王荣生和刘永康三位教授分别从语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语感论”、“内容论”和“方法论”。其研究成果已形成语文教学论的一个有机而较为完整的整体。
一、语文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1.辩证法思想
语文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体的哲学方法论为其可靠的基础,“方法论”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学术界一般把“方法论”总结为三个分类: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讨论科学对象、理论和方法的关系,一般方法论属于一种共同性学科的方法,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方法之间,科学方法论是一定的科学研究对象决定的,研究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语文教育“方法论”涉及多种关系,如师生关系、语言与思维关系、导学与自学关系、课内与课外关系、继承与创新关系、智力与非智力关系、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
2.教育学理论
语文教育“方法论”继承了孔子、老子和《学记》的教育思想,针对传统语文“少慢差费”的弊端,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
3.心理学理论
语文教育“方法论”有鲜明的心理学特征,注重根据一般心理认知规律,去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法的本质就是学法,要以学定教,即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二、语文教育“方法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价值。
1、从克服原型启发式的局限性中去突破与超越原状启发式原型启发式主张并实施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亦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研究西方方法论时,刘教授发现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些缺陷,如我国古代的原型启发式教育理论,其合理性表现在着眼于引发矛盾,开启思路,诱导教学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都体现了这些精神。孔子的“克己”、“自律”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这种儒家的人本思想与西方那种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大相径庭,这种人本思想给启发式原则若干束缚,把启发式局限在仅仅是引导学生领悟已有的知识上面,从根本上说即不鼓励学生去发前人所未发,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索,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墨守陈规,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这与发展的现代科学教育观是相违背的。刘永康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人本主义、发现法、接受美学等西方方法论均能启发学生以积极的求异思维为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弥补以求同思维为特征的我国传统的原型启发式教学的缺陷。”[2]
2、语文教育“方法论”的本土化、民族化就是把外来思想文化与本民族思想文化有机结合、相互融通,是本土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同化和顺应,面对西方各类方法,要反对两种倾向(盲目崇拜的、失语症、和孤芳自赏的封闭症,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引入了对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十余种理论,包括建构主义、格式塔理论、模糊理论、纲要信号等,尤其是心理学(格式塔)语言学(符号学)和美学(接受美学)方法引入阅读教学的文本分析,大大拓展了文本理解的视阈,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化静态为动态,化单一为丰富,化枯燥为生动。
我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各国的文化教育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西方方法论必须与我国教育改革实际结合,尤其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实现西方方法的本土化和民族法。实际上,西方的很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话语系统中都能找到踪影,格式塔整体性强调的是“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一个事物的性质不决定于任何一个部分,而依赖于整体,这个从该事物整体中产生的性质,即所谓格式塔质”[3]
三、语文教育#方法论、拓展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视野。
20世纪50年代以来,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消极影响是明显的,它不仅没有弥补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缺陷,反而淡化甚至取消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严重扭曲了我国的语文教学,导致重讲练轻诵读,重肢解轻整体,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刘永康语文教育“方法论”全面调整原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地有选择地移植西方近现代方法论中对语文教学有启迪作用的科学理论,与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相结合,使之逐步民族化、本土化。对语文学科文本解读的贡献。《语文教学探赜索隐》一书中“符号论美学与语文教学”、“纲要信号与语文教学”、“模糊理论与语文教学”紧扣汉语母语特点,提供了大量破解文本含义的方法。如在“符号论美学与语文教学”一章,训练学生破译汉语符号的“本文”提供了切合母语特点的方法,注意语言符号的变异性,把握语境,注意背景;理解句子的组合原则;认识“本文”的结构及表现手法。
语文教育学经历了经验描述期、历史转型期,至今已发展为一门渐成规模的理论学科教育学,由于方法论教学的原理是建立在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学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作者认为,方法论教学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启发功能很强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与教育方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21世纪的教育教学都要现代化,现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方法论教学法就很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澍;柳海民. 从唯方法论主义到问题与方法论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教育学方法论研究的知识论立场探寻[J]. 教育研究, 2011(1):39-44.
第一阶段:职业生涯进入期(0-4年)
处于职业生涯进入期的教师的特点在于:他们要完成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新鲜感,也具有较高的热情。此外,刚毕业入职的年轻教师,容易产生怀有较高的职业理想,而当发现职业理想与现实存在距离的时候,容易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产生动摇。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使教师熟知职业道德规范,并逐步在实践中体认职业道德规范。同时,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注重保持或坚定教师的职业信心,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目标,培养职业责任感。此时,教师还处于依从性道德学习阶段。“依从性道德学习是社会规范的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是一种非理性学习,属于社会价值内化的初级阶段。”(王丽娟,2003:19)教师职业道德还是作为外在于教师的规定性条文,还没有内化成教师对职业的信念。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注重采取恰当的方式,比如年轻教师与年长的优秀教师的交流探讨,使年轻教师从年长的优秀教师中感受到人格魅力和教师职业的魅力,从而使年轻教师增强对教师职业的信心,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师德建设中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灌输。
第二阶段:职业发展期(5-16年)
经过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经过较长时期的教学实践后,教师进入了职业发展期。此阶段教师的特点在于:教师逐步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与技巧;对学生与班级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工作热情高涨,并注重通过工作达到自我实现;教师的职业信念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还有待继续提高。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在于:首先,除了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外,应注重增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要求的主旨和内涵的领悟,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同。道德规范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同与内化,才能成为教师行动的道德指引。而由于教师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感受与体认,这成为教师职业道德被教师内化的基础。其次,要使教师自觉、灵活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道德实践能力。因此,师德建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而不是单纯讲授各种规范条文。例如,通过结合教师职业实践中的案例,生动活泼地使教师认识到,实践中应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至于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并不是通过师德教育就能完全传授,而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敏感性与主动性。再次,处于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信念与职业期待。师德建设应注重增强教师的专业判断能力,使教师的职业信念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阶段:职业重新评估期(17-21年)
经过近20年教育教学工作,多数教师已步入中年期。此阶段教师的特点在于:教师对人生、对社会、对职业、对师德的种种思考,导致教师对职业道德进行重新评估。教师重新评估会导致两种结果:部分教师可能会对职业重新作出选择,从事其他职业;而部分教师,经过重新评估,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坚定选择教师职业。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在于:首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该关注教师的怀疑与退缩心理与行为。针对教师的各种疑虑与动摇,增强教师的专业信心与专业能力。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仅仅是向教师传递职业道德规范,也应是一个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针对教师在职业评估期对于师德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等方面的思考,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共同探讨合理、可行的师德规范,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通过双向的沟通与建构,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融入教师经过实践而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与完善,促使师德规范成为能被教师认可的、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规范,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第四阶段:职业稳定期(22-27年)
经过对职业的重新评估,一部分教师对职业重新作出了选择,从事其他职业。而继续坚定选择教师职业的教师,其职业生涯进入了稳定期。此阶段教师的特点在于:经过前一阶段对职业和对自我的重新审视,教师的职业信念得到坚定,对学生、同事、家长的专业责任达到较高的水平。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职业中,以积极的措施应对职业退缩心理,并重视专业发展。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部分教师职业生涯的稳定期成为了职业生涯的高原期,这造成部分教师求稳,只做分内事情,而不追求专业发展。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引导教师保持职业道德稳定性,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道德实践方面,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机智,即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践行职业道德;应注重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并提供宽松的时间与氛围,创造条件鼓励这些教师与其他教师就教学策略、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重新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处于职业生涯高原期的教师的职业热情。
第五阶段:职业退出期(从教28年-退休)
这是教师准备离开职业生涯的时期,此阶段教师的特点在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心理上开始为退休做准备,对待职业的热情渐渐消退,尽管多数教师仍能恪尽职守,但职业期待较低,对待职业中的创新与改革持保守态度。
尽管处于职业退出期的教师即将退出职业生涯,但他们的职业道德状态对于学校的风气以及其他教师的师德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因而针对这些教师的师德建设仍然不能忽视。此时的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在于:首先,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调动教师保持对职业的积极性,而不是因为教师即将退出职业生涯而忽视他们的专业发展。其次,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处于职业退出期的教师与中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交流。由于多数处于职业退出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已经达到信奉性道德学习阶段,对道德认同和内化程度高于中青年教师。通过这些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的交流,既能发挥老教师的余热,使老教师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又能以老带新,促进中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成长。
教师职业生涯的五个阶段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都非常重要,各个阶段的师德建设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其中,尤其应注重职业生涯进入期以及职业重新评估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因为职业生涯进入期关系到年轻教师的职业目标、职业态度、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的确立,是将一个懵懂的新手引入职业生涯的关键期。而教师职业评估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转折期,它是教师在心理、态度、情感、信念等方面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能否做出合理的调适与选择,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前进方向。总之,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进行师德建设,将考虑到不同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需求,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