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教育事业的日益深入,全国各地的建筑学专业也在逐渐的壮大,建筑学内涵也在不断的深入与丰富。近几年,一座座有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都是建筑学进步的表现。人们对环境保护、增加绿化等科学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社会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与人们生活质量相关的环境方面的要求特别严格,因此风景园林学渗透到了建筑学领域,使得我国的建筑学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2.当前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

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是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门学科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筑与风景需要相互依赖,有风景的地方要有建筑,建筑需要有风景的衬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视风景园林设计。因此,社会对具有建筑专业技能和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院校开展了建筑学专业和园林设计专业。但是,就目前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情况来说,并没有将风景园林学融入到建筑学专业中,由此看来,各个院校中目前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风景园林学重视不足,缺乏风景园林的设计力量

大部分院校中普遍比较重视建筑学,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只重视了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建筑的外形景观,只将风景园林学作为建筑学的一门辅助学科,甚至忽略了风景园林设计学,但是,这样并没有遵循当今相对于建筑来说比较重视周围的风景、环境的现象。尽管有一些院校开设风景园林学相关的课程,也只是偏重自然景观和生态设计,主要针对园林植物学和风景归化设计等方面开设课程,并没有将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是将其看作是两门侧重点不同的学科,然而社会市场中需要的是建筑既要有合理的、舒适的室内结构设计,还要有独特的室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这样在建筑教育中忽视了景观园林设计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市场对建筑的需求。

2.2 建筑学专业对风景园林学的误解

有一些院校对于风景园林学的认识不足,缺乏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经验,错误的认为风景园林就是对植物的研究,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行为来建设园林,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风景园林教育也带来了误区,在这样的教育下,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必然是两门毫无关系的学科,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只热衷于景观建筑,忽视了建筑周边的风景景观建设。只是一心想将单一的建筑设计的多么完美,却使得建筑周围缺少了风景景观的衬托,再高端的建筑,周围没有美好的风景园林景观,在审美观上和舒适度方面也缺少完美感。因此,对于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在观点与概念上的不统一,以及误解,会遏制建筑学与景观园林学的相互渗透和发展。

3.加强建筑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的意义体现

建筑学专业与风景园林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遵循其不同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所以加强建筑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1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风景园林教育的理解

现代的建筑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景观面积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建筑设计并非是对建筑本身的设计,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周边环境和景观视野。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中加强风景园林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风景园林学,帮助学生避开风景园林学就是对古典园林、植物的研究,让学生正确的理解风景园林学的含义和其意义,让学生将建筑与风景园林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实践,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想象范围,扩大了建筑的覆盖范围。

3.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筑学的发展与风景园林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古代的诗歌、书画中就可以看出建筑与风景园林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有山有水、有花有木景观中的建筑会将风景景观体现得的更加生机勃勃,同时,在这样环境中的建筑显得韵味十足。因此,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加强对学生风景园林学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艺术素养,同时锻炼了学生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等综合能力。显而易见,人们都喜欢在环境优雅、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居住或者工作,所以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建筑是否完美的标准。

4.完善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的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要求渐渐的高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要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满意度,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各个院校肩负着培养综合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针对于当前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教育改革策略。

4.1 因材施教,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风景园林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对于设计来说无论是建筑还是风景景观,都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譬如,雏形设计环节、实施设计环节等。对于不同的环节需要掌握不同能力的人才来完成,并不是从建筑设计的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人在参与,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风景园林教学也要针对于不同才华的人,因材施教,将设计拆分成不同的阶段,让学生大胆的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质,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第2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案例中进行合理运用标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园林设计规范进行详细的细分和应用,在应用成本方面对园林设计的内容设备和治理进行合理的应用和人文化总结,在人们对风景园林的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园林设计全部经验总结。以下将针对相关园林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总结性分析,文章将结合致命地产景观设计的流程及成本控制进行解析。

1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园林设计都成为非常重要的施工标准和应用都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调整和相关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关联。在人们生活的多种丰富状态的刺激上,很多风景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区域的艺术理念和文化气息,同时也反应着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活动意境的追求[1]。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多地区对风景的设定和规划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主体方向。经济成本在风景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集体的艺术理念和应用的观念调整中存在很多生态和社会关系学中的引用标准和规划理念。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管理中通过贵设计、计划、决策等应用的一些成本管理,能够大大减少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的投资和加强工程后期各方面的使用效能。以下将以图形、表格数据的形式对园林景观设计成本管理进行分析。降低风景园林设计的成本不仅能够给城市建设带[2]来实际的经济运算调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园林设计的精简和避免浪费现象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接近自然,对环境设计认识更加普及。以下依据小区景观园林设计案例中的工程费用的部分统计表格来进行展示。

2运用低成本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2.1人本理念的实施原则

在应用的原则中需要人们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具体应用[3]。人们在不断挖掘资源材料的同时能够对应用的过程做具体的人文化标准体验和设定,在设计的阶段性实验过程中,很多应用的人群能够有效的应用人们的生活素材对应用的具体表现体现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应用原理服务方式的具体体验。在理解自然基本规律的同时能够对人们的生存的环境应用中能够对其中的应用影响做具体提提升。如果在这其中违背了自然规律和人文的生活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景观设计的效果和人们对景观园林设计的错误认识。

2.2科学的运用资源和降低成本

在保障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的同时需要对园林设计的应用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应用管理。在专业的设计预算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尽量降低园林设计的预算成本和应用保障。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当地的实地情况和人文景观的筛选,选择应用的观念保障园林设计的风格体现精神,在此基础上确保应用的而资源节能和资金节省。如在控制土地平衡和土方消耗运输成本的过程中能够科学的选择应用材料和设计素材。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完成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效果。

2.3在维护成本中进行优化预算

在很多城市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对应用的过程中对应用的维护资金进行合理的应用和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在参考社会效益的成果应用和生态效益的具体影响中能够很好的应用表现型原理对应用的长远发展做具体的应用规划[4],在这种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具体表现在应用的成果对于效益作的重要因素。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维护策略和实施的具体规范的技术内容需要专业人员对专业的技能和标准能力的提升。

3实施的应用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3.1在景观设计中需要丰富的创新理念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对园林的地形、材料、应用、主体、人文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和总结。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天分。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理论。对园林进行科学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设计师结合专业的设计理念和自身的艺术修养。对整体园林的风格和设计标准做好严格的把关,同时要对工程的数据了然于胸。做到运筹帷幄的整体规划。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优秀的园林作品。

3.2注重景观材料的设计和选择

把握材料的特性和价格是设计师设计出高性价比产品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而应用技术性材料的使用年限,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废气的材料做重复使用和具体规划,在定位选材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园林风景设定的应用角色进行有效的技术性整理。对于应用的生态价值标准和社会价值提升,能够有效的哦对应用的减少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应用价值提升和效益的应用过程可以减少人工的投入和资料的规范提升对资源的保证资源[5]的具体应用环境利用率的最高标准。这样的应用率能够节省很多材料上的资源。

3.3施工工艺的优化设计

在施工工艺上可以加大设计师的想象空间,针对应用的范畴需要设计师对施工艺做明确的分工处理。在多边的生态环境中很多变化,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们的警惕性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对人与自然资源的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应用的重点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中。对于应用的的自然功效能够在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在应用的自然界原理过程中能够对应用的有效园林设计成本构成。在大自然中爆发的神奇力量和应用策略对于哲学的原理能够在应用的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深远意义的影响。

3.4设计低维护成本的景观

在很多风景园林应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功能预测设定和计划应用试验。对于一些常见的社会功能、生态平衡以及审美标准进行完整的应用测量[5],在应用的具体过程中需要园林设计者对园林自身的修复功能进行合理的应用和作用性设定。在标准的各种因素设定的应用同时,能够对城市问题和人员整合应用效果进行规划,对于绿化的应用面积做到完整不流失的规划和种植管理。在健康的应用成果中需要对应用的综合运营成本和城市的综合应用促进城市应用的全面发展。通过种种措施对具体应用进行有效合理利用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低成本预算和应用整理,对应用的具体指导方法和应用意见进行合理的总结。依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经验,逐渐对设计应用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改编和应用测量。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中对园林应用的具体举措,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引用总结做了科学的应用化管理和技术性总结。完成园林风景设计的同时还能对人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引用的作用观点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良和最终的优秀化管理。在大致水平上完成对应用的技术总结和应用策略提升。

参考文献

[1]邹苏颖,戚继忠.论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及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6,11:107~108.

[2]景瑞慧.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分析[J].北京农业,2016,06:68.

[3]丁凯.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6,05:317+321.

[4]庞磊,樊佳奇,吴亮.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与相关问题分析[J].河南农业,2016,11:64.

第3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有一些院校对于风景园林学的认识不足,缺乏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经验,错误的认为风景园林就是对植物的研究,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行为来建设园林,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风景园林教育也带来了误区,在这样的教育下,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必然是两门毫无关系的学科,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只热衷于景观建筑,忽视了建筑周边的风景景观建设。只是一心想将单一的建筑设计的多么完美,却使得建筑周围缺少了风景景观的衬托,再高端的建筑,周围没有美好的风景园林景观,在审美观上和舒适度方面也缺少完美感。因此,对于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在观点与概念上的不统一,以及误解,会遏制建筑学与景观园林学的相互渗透和发展。

2.加强建筑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的意义体现

建筑学专业与风景园林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遵循其不同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所以加强建筑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风景园林教育的理解现代的建筑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景观面积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建筑设计并非是对建筑本身的设计,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周边环境和景观视野。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中加强风景园林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风景园林学,帮助学生避开风景园林学就是对古典园林、植物的研究,让学生正确的理解风景园林学的含义和其意义,让学生将建筑与风景园林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实践,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想象范围,扩大了建筑的覆盖范围。

2.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筑学的发展与风景园林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古代的诗歌、书画中就可以看出建筑与风景园林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有山有水、有花有木景观中的建筑会将风景景观体现得的更加生机勃勃,同时,在这样环境中的建筑显得韵味十足。因此,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加强对学生风景园林学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艺术素养,同时锻炼了学生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等综合能力。显而易见,人们都喜欢在环境优雅、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居住或者工作,所以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建筑是否完美的标准。

3.完善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的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要求渐渐的高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要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满意度,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各个院校肩负着培养综合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针对于当前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教育改革策略。

3.1因材施教,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风景园林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对于设计来说无论是建筑还是风景景观,都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譬如,雏形设计环节、实施设计环节等。对于不同的环节需要掌握不同能力的人才来完成,并不是从建筑设计的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人在参与,因此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风景园林教学也要针对于不同才华的人,因材施教,将设计拆分成不同的阶段,让学生大胆的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质,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第4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中国特色;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风景园林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创立到其后的30多年,其教育体系一直比较稳定,变化不是很大。从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风景园林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设计项目数量惊人,实践的范围不断拓展,不同专业的人员纷纷投身这个行业之中,引发了对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急速扩大的市场需求。同时,1999年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推行教育产业化,掀起了各大高校纷纷设置新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的浪潮。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也急剧地扩张了。除了过去传统的几个农林院校和个别的工科院校大量扩招外,原来没有该专业的农林、建筑、艺术、甚至地理学科的院校都设置了相关专业,尽管名称不同,但其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实际上差不太多。1990年,全国设置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院校是21所,到了2006年,全国设置风景园林、园林、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了109所。目前高校数量查阅其他资料)

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繁荣,有着许多泡沫的成份,尽管相对于风景园林行业几十年处在边缘的尴尬地位,这样的景象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但也确实带来了许多问题。 无论是原有风景园林专业还是新增该专业的院校,都没有时间来做好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原有的师资面对翻几番的学生数量显得严重不足,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地增加了,被大量学时搞得疲惫不堪的教师失去了教学的兴趣和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扩招相对应的,教师队伍也出现了急剧的扩大,新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经验不足,仓促上阵,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学。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优良的教学传统被打破了,小班课变成合班课,原本一个老师带十来个学生的设计课现在变成了每个老师带三十几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享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减少了,质量下降了。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体系面对新的行业发展形势表现出许多局限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欠缺,即便是具有悠久传统的专业课程,其内容也比较陈旧,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无论是老课的革新还是新课程的开设却面临学术研究水平低和人才缺乏的瓶颈。 经过十年左右的大发展,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调整,高校大规模扩招行动的结束,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现在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我们终于有时间喘息并坐下来思考它的未来

二、我国风景园林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设计主题有:居住区、商住发展、公司厂房和机构部门、校园、度假旅游胜地、公园、城市广场、交通网络和滨水区域发展等内容。

该专业应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土木工程、场址分析、土地规划过程、生态分析,以及影响设计过程的社会、经济、 法律 、环境和政策的问题。该学科理论建立在人文学科和生态学分析之上,其艺术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其伦理是关爱土地以及居住其中的人。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 政治 、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为培养未来负责环境设计的领头人,学生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三个学科的交叉中受益,并在课程中求得深入全面发展。这些课程有:人类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比较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伦 理学 、森林资源学、地理学、地质学、房屋供给与消费者经济学、 哲学 、社会服务学和社会学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着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 教育 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 自然 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例如,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中国园林设计,一直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可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也顺应了中国的季风型气候。

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 科学 道理,如可选择河流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除此之外,对水源水质也要详加注意。另外,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学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坐北朝南”进行采光。

从根本上说,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三)国学是中国园林之源

传统对于现代而言,文化从来都是有继承性的,如果否认传统,现代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园林教育也是一样,现代园林教育只有在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问里,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专业教育,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教育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历经百年,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国际上一直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专业而独立存在的,在我国,这一学科专业尚处萌芽阶段。积极寻求结合国情的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之路,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敏;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体系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 2009年03期.

第5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整个风景园林的理念,从而提升城市的园林气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园林建设专家设计了不少以非生命物体为表现形式的作品,随着社会文化地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本身的魅力。所以只有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把风景园林设计得更好。

1 植物景观的含义

植物景观的设计当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现了不少好的作品,对以后的风景园林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同时,在这个植物景观大量产生的前提下,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关的内容也复杂多样起来,使得其专业化越来越强。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花样也越来越多元化,在面对这样大跨度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在对待项目的认识过程中应该抛开传统的设计概念,从植物景观的内部思考。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大多局限于植物的景观设计层面,现代风景植物景观应从多个领域,不同的视角来设计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一个风景园林作品的好坏就要看其呈现后的真实效果。目前,风景园林师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缺乏对植物各项指标的认知,以至于影响实际的施工建设,造成建设后的效果与设计相差很远。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在施工中对设计理念的调整很重要。一套完整的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可以解决很多在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开阔植物景观设计层面的思路,明确植物景观设计内容,为园林植物设计师提供一套合理可行性强的工作方法。

3 植物景观的设计内容

3.1 现状分析

指导植物景观立意的关键就是现状分析,对于现状分析的认知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顺利程度,这一阶段分为3部分,即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周边考察。其中,资料收集不仅包括当地气候、地质、土壤等的基本概况,还需要知道与古树名木有关的典故内容等。现场调研主要是搜集园林场地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场地的生态因子,比如已有的植物资源、地形、土壤等。而周边考察除了要了解场地内的基本概况外,还要了解场地所在城市的绿化情况,通过了解周边大环境,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整个规划用地的特征。

3.2 概念及详细规划

要以城市全面规划中的园林植物景观系统为总思想,确定规划中所用地的绿地类型,进一步对规划结构进行分区,进而确定植物景观的规划思路,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的亮点。

3.3 设计方案的步骤

规划方案设计是在概念规划阶段的调整,需要从宏观层面深入到内部的点的设计层面。这需要正确理解规划内容的理念,以植物本身的特色为基础,进行深入设计。

3.4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后进行的又一次深化设计,是对设计方案内容的调整过程,初步设计完整的利用传统园林植物设计原则,在项目实践中,要充分与方案设计相结合。

3.5 施工图设计

植物种植施工、工程施工监理、工程预算和验收的依据就是植物施工图设计。植物设计施工图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整后,需要表明植物的名称、种类等。植物要表明与建筑物周围环境各距离尺寸,对需要特别说明的应配合植物景观的设计图。

3.6 施工现场的配合

由于施工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就不能保证与设计理念相一致,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设计师在施工现场进行配合。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还不影响设计师的设计初衷非常重要。另外,在施工过程前、中、后的阶段,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如果一时忽略了植物的养护工作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4 结语

随着都市主义景观的设计风格不断的变幻、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大量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规模的设计项目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思路和程序十分重要。只有采用合理的设计原则、方法和程序,才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的工作进度,进而可以很好地控制设计项目的实施效果,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各种设计需求。

参考文献

第6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摘要:围绕风景园林专业名称与内涵的争论已有时日,一些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或者自立门户的主张及做法,已经对风景园林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分析与思考。就是否有必要将“风景园林”更名为“景观规划”、怎样看待“景观规划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大力保护和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从而为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Abstract:The arguments and debates about the denomination and context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ve lasted a long time. Some ideas, which used a sec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replace the main strea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 led this sect to independency, have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have caused confu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and consider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is sect. In this paper the phenomen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renew the nam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ow to trea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landscape architect” and how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it is proposed to maintain and innovate greatly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th unique features, and to make Chines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in this field.

1、引 言

随着国外新学说和新观念的引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又开始对风景园林名称及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风景园林的名称已经过时,应该用“景观规划”(又称为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学或景观学等,主要是根据对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理解翻译而来,缩写为LA)来取代。这种讨论本是学术争鸣的好事,它可以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风景园林”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探索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的发展道路。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倡导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的学者,对于学术上的分歧没有坚持科学的精神,以讨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是通过媒体宣传、分解队伍、另立门派的形式来进行。这些做法在客观上已经超出了学术探讨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专业教育、职业定位和设计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无助于解决认识上和学术上的分歧,而且还有害于园林事业、学科(专业)和学术的健康发展。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2 、“风景园林”更名必要性之辨对于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名称与内涵之争由来已久

“风景园林”是目前中国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主流和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门学科(专业)和一种职业的称谓。其原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有社会约定俗成的共识。为与国际同行进行对等交流,其英文名称采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无可厚非。因为就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来说,均与LA是极其相近或相似的。之所以不说其是相同的,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存在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差距则是指在发展阶段方面的。而正是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和差距的问题上引发了这场新的争论,当然其中也包括对LA的理解与翻译。以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景观学派(即认为自己是真正LA的代表,和那些支持和赞赏这些主张的学者)通过利用媒体、出版物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且已初步在社会上和风景园林设计市场上形成了一股势力,大有与传统、与风景园林相脱离之势,此种现象令人忧虑。

2.1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概念比较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究竟存在着多大本质上的区别呢?我们不妨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对关于风景园林的解释,这里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有关论述:“园林学(即风景园林——笔者注)是研究如何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1]”它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等。大地景物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的步骤包括自然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保护或开发原则、政策的制订;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大地景物的单体规划内容有风景名胜区规划、国家公园的规划、休养胜地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游览部分的规划等。这些工作中也要应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知识。[1]”该辞条是20世纪80年代由已故中国现代园林学的奠基者之一——汪菊渊先生主持撰写的,之所以强调时间是为了说明当时风景园林学界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对传统风景园林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景观规划的解释,我们先看一下国内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述:“景观设计学(即景观规划——笔者注)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2]”它的“主要专业方向包括:国土与区域规划;新城镇与社区规划设计;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校园与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综合地产开发规划设计;风景与遗产地规划设计;户外游憩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与城市管理。[3]”它的解释主要是参考了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成立于1899年)的有关资料①。我们再看一下欧洲风景园林院校理事会(ECLAS)的解释:“风景园林既是一种社会职业活动,又是一门学科专业,它包括在城市与乡村、地方与地区范围内从事的景观规划、管理和设计活动。它所关注的是基于当代及后代福祉的景观及相关价值的保护与提升。”它所“关注的领域包括从国家公园到户外空间的具体设计;它关注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园与花园的研究、保护和重建工作;它参与城市开放空间与废弃土地恢复的管理工作;它通过利用从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的技术手段到大地艺术的方法来创造新的空间;它致力于景观资源的评价和环境影响研究的前期准备;它参与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和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改善。②”

2.2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差异认知通过以上对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在“城市规划”方面国内风景园林的主流学派与景观学派存在一些不同之外,就整体和大的方面而言,中外学者对两者的解释是基本相同的。而在“城市规划”(包括新城镇和新开发区规划等)领域(这也是某些景观学派学者对风景园林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作为的大小,或者说活动空间的大小,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则不是风景园林界自身所能决定的,而是受制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分工和专业设置等诸多因素的。至于在微观和实际方面上的差异,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种情形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所属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中恐怕也不仅限于中国一家。

第7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社会出现风景园林热,当然有其原因: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与加速推进,人们对景观的强烈需求正无限扩大。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中国更是如此。

被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奥姆斯特德早就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感受到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他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成为景观设计发展中的里程碑式建筑。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覆盖了大面积的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纽约的“绿肺”。

在韩国,20世纪60年代,首尔市填埋了清溪川的河道,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架起了一座日通行量可达16.8万辆车次的高架桥,直通城市中心。但在2003年,首尔市政府决定重建清溪川。重建耗资3.6亿美元,拆除高架桥,恢复通水,绿化河岸。经过重建,长达5.8公里的清溪川成了一条在城市里蜿蜒穿行的美丽河流,并于2005年10月对公众开放,3个月内就接待了1000万名游客。如今的清溪川正逐渐成为野生生物的乐园,而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也越来越多。

同样,在国内,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高层决策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宜居城市、园林优先”的理念,正被更多的城市建设当局、社会公众所认同。追求清新宜人的居住与工作环境早已成社会潮流,甚至不少地方都将城市居住环境当作生产力加以大力发展。

在此背景下,社会上风景园林热持续升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规模也谈得上是与日俱增。有统计显示,全国有地市级园林管理局近700个,园林规划和设计公司1200家以上,物业服务公司、花卉市场、苗圃花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无不直接导致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

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应该是目前中国风景园林建设成就最高、产业做得最好、市场化程度也最高的地区。据一项调查称,目前上海园林设计总体从业人员应该不下五六百人,但能称为设计师的也就10多位。另据了解,园林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近600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万人。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纷纷开设此专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只有5所,目前已有150所以上,加上专科层次的院校,更是多不胜数。

不过,风景园林热让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至今,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可以说,风景园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就足以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仅仅看见市场升温而“怦然心动”,恐怕有失冷静与理性。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不像建筑设计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至少要给植物生长的时间。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也像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一样,需要成长的时间,必须坚决摒弃一哄而起。”有景观设计师如此感慨。

现实的情形是,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理解可能有些急功近利、过于简单、甚至就是被市场的热情轻易“感染”了。所以,不少地方都不顾自身自然地理条件,斥巨资一味追求所谓高水平、高层次风景园林效果,也出现了将深山里的大树挖来栽在城里、照搬别处的做法引种彩叶植物、大规模铺设人工草坪以提高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现象。其实,这些做法很不科学、不节约,需要冷静反思。

说白了,一段时期以来,风景园林行业内“跟风”现象严重。

风景园林切忌简单模拟、盲目类比。别以为栽几棵树、种几棵草就是景观设计了,也别以为只要弄些新品种就不愁卖不出去。实际上,作为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一个高门槛专业,风景园林既需要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设计能力,也需要系统、扎实的与园林相关的各种社会综合知识。

第8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1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产生背景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概念的提出.起因是全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和传统石化能源的日趋短缺,人类自1750年前后进人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工业生产、加工制造l交通建设等各领域大量燃烧和使用一坎性能潭(石化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生并排放出大量以二餐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迅速变暖。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及环境事件在全球额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同时,全球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石油价格持续攀升.人们越来越担心世界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能耗行业发展迅猛.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生卷学原理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界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倡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进一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等原则.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由此可见,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不可或缺性与能源短缺的社会现实.已经成为一组亟待调和的矛盾。随着低碳经济概念应运而生的低碳理念.为解决这些矛盾带来了曙光”。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有望威为建设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环境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成为本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

2对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认识及概念试界定

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我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正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城市的迅速扩张和人13的大量聚莫使得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本应十分“低碳化”的风景园林日益趋向“高碳化”——过度遍求城市功能的硬质铺装被大量使用;需要不断恪剪、维护和灌溉的“精致”园林遍布城市;频繁的城市更新缩短了园林景观的平均使用寿命等…如此现实条件下,怎样能够在保证风景园林基本功能的同时维持其“低碳化”的本质将成为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方兴未艾。通过综台已有的少量研究.针对“低碳”的基本要求.本文试从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可持续风景园林规划等相关学科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从以下4方面思考其发展路径:1)降低风景园林营造中的能源消耗;2)增强植物配置的碳汇功能;3)脏重风景园林资源的循环利用;4)减少风景西林的养护管理消耗。

3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

3 1 降低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能源消耗

在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风景园林建设领域(特别是城市中的风景园林)的高能耗现象越来越突出,它们贯穿在从园林材料的生产到园私的施工以及后期运行、拆除、更新等各个阶段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可望从操作层面上切实降低能源消耗。1)通过罩地或就近选择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由此带来总体能源消耗的减少;2)通过选择。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来减少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例如减少钢材玻璃水泥的用量:3)鼓励促进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能等)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厦其产品在风景园林中的推广应月(例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来照明等):4)以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延长哥林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能源消耗总量5拒绝仅仅为所谓景观效果而设计高耗能(如大面积的玻璃墙、易散热的薄墙体、不必要的太空间等)的建筑或构筑物。

4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要则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与普通园林营造的最大差别在于.它需要计算并控制、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探讨其主要规则:设计材料施工项目维护和更新。

4 1减少园林建设的碳足迹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会留下相关的碳足迹:所开的车、拥有的住房和士地、采暖的方式、吃的食物等。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一些可以方便地测算出个人碳足迹的软件.并且同时提供抵消这些碳足迹的方案。充分理解风景园林营建过程中的碳足迹,风景园林项目的每一个要素在它们的执行和维护阶段都存在相应碳足迹.因此项目的发展应该经过严格的碳评估以控制其碳排放量——该评估不但应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还需持续到项目实施之后的跟踪测量。以确定这些项目既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又没有过量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从而确保该项目将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符台“低碳”的要求。

4 2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

园林设计师影响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友好”(Carbon—f riendly)的材料.其衡量标准是着重考虑材抖的碳成本(Carbon Cost),园林材料的碳威本包括其生长、剃造、收获采掘、运输等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自耗的能源和产生的废物等碳成本较低的材料就是碳友好的材料。但即使是相同的材料.它们的碳威本也有可能不同——因为它们的磋足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美国水泥的碳足迹肯定与中国水泥不同。因此.园林材料的地方性也应该作为“碳友好”的选择条件之一。

4 3控制园林施工中的碳排放

在园林工程施工的早期往往需要大量使用高耗石化能源的如果风景园林师尽量选择在有可能减少机械作业的场所建设园林景观,就会有效减少上述问题.从而降低风景园林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并减少大型机械作业对于土壤和植物本身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4 4降低园林维护的碳成本

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手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对风景园林管理的规划都将影响风景园林维护所需的碳成本。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是持续生长和变化的.但城市的园林空间(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为了满足特定的城市功能和美学要求.经常需要将它们保持在某种特定状态下,因此通常要运用灌焉、施肥、修剪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养护.由此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设计师可以用草地来替换人工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立体绿化、多用乔木、选择适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种等.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减少维护园林绿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时又可以保持园林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4 5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是指园林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不被移除和更新。作为风景园林师.其工作的重要准则之一就是要关注生态环境。因此.设计师不能只热衷于创造空间和形态过于个人化的。产品”,而是在人口增长、社区成长、艺术风格和物理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创造生态友好、具有灵活性、可以有效应对变化的“长寿”的园林景观来控制和降低碳排放,使作品成为真正“低碳”的风景园林。

5国外低碳景观营造的探索

新西兰著名景观设计师克雷格·波考克(Craig Pocock)为2010年艾勒斯利(EIlerslie)国际花卉展所做的设计——Pool Hire.对“低碳景观营造”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设计师重点考虑了景观对于气候和环境将会造成的影响.认真研究每一个主要设计构件l材料的来源,分析它们如何在设计中运行并在展览结束后将去往何方。设计师通过系统的研究与规划,有效地降低了#景观在营造、维护过程中所需能耗和二复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低碳景观营造”的目的。首先.设计师所选取的多是已成型或通过回收再利用的。“碳友好”的材料。

第9篇: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摘 要】本文根据本校定位和新旧校区分段办学特点,突出农业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改革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的综合性与实践的重要性,依托本校优势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合作教育,提高园林专业人才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2JK339);2014年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2011年,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在此背景下,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风景园林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并探讨农业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极为必要。

1 普通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设置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逐步由农林类院校发展到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各高校对园林学科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1]。

长期以来我国学科划分将风景园林放在不同领域中,学科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的分离,造成了学术界和行业界的迷失、偏差。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使专业覆盖面更广、业内分工更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提高,面向产业、面向领域,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目前,全国设置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有180多所,分别分布在农业院校、工科院校、美术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性院校里,如何在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基础条件,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来说是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基础条件、学科特点不同,故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立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不同层次与行业细分的专业人才。

2 风景园林学学科设置研究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不足,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而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01年成立了风景园林专业[2]。2011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这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表明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和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刘滨谊认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当务之急需要二级学科的基本建设,他提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目前下设的5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宋建军等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资源学与景观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工程技术等四个方向进行调整[5];林广思对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各教育层面进行划分,设置园林专业[6]。周进建议加快学科建设,完善技术、专业资质标准等,通过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两大核心技术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7]。总之都是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

3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改革目标与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和应用的结合,以培养个性发展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制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时,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社会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另一方面要针对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设立自己的特色专业,才能使该专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一个提升,培养有特色的相关人才,促进园林行业的更好发展。作为农林类院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出不同于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形成农林与人文有机结合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时展的趋势所然。

我校园林专业多年办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学科与行业优势,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前一个“2”指学生利用白云新校区完善的基础实验条件,完成本科前两年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学习;后一个“2”指学生在海珠旧校区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及校企合作的园林公司等,与社会紧密接触,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模式,完成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教学,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合格人才走向社会。

3.2 制定出合理的“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1)分析农林类院校学科特点,突出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优势,研究风景园林课程与农科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和综合性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途径。风景园林多学科理论综合特点导致其培养过程中的多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问题复杂。

(2)按“2+2”模式完善和健全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探索高效、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林学、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体系。在此培养模式中,前一个“2”实现“厚基础”目标,即重点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学习;后一个“2”实现“宽口径”目标,即专业内涵的外延与扩展;并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实现“强实践”的目标。

(3)随着园林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把握通与专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在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创新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4)围绕产业化现代园林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基础、实践创新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制订突出现代园林产业和岭南园林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特色鲜明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3.3 注重实践环节,建立教学与生产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地方区域园林产业,以教师科研助手为手段,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互动的学生课外科技体系和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参与互动、进行试验、开展行动研究,并最终形成一个教学应用模式。

(1)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将实践教学融于社会经济建设当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创新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克服理论(下转第52页)(上接第16页)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素质。

(2)校企合作培养。以“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推广、合作发展”为宗旨,组建若干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学校与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发挥产学研各方在人才、技术、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让企业真正地全程参与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校企加强科研合作和新技术开发,以研促教,通过研发过程中结合创新项目、毕业设计、兴趣小组,科研小团队等相关工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3)进一步完善“四平台、四层次、三阶梯”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四年八期不断线,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循序渐进。大一、大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大三专业技能训练,大四产业技能与创新的能力训练。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4)通过开展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公益活动、参观、竞赛、文体竞技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拓展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基本方法、工具的掌握,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4 结语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将创造性思维方法引进教学,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提高能力的原则,坚持以“基础厚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建立注重职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的“2+2”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春华.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2):1618-2616.

[2]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3.

[3]张启翔.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

[4]刘滨谊.对于风景园林学5个二级学科的认识理解[J].风景园林,2011(4).

[5]宋建军.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调适:基于风景园林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6]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