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对证券行业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证券行业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证券行业的看法

第1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证券投资分析;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正从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向规范化和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课程是育人的方案,它与作为育人过程的教学一起成为达到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课程活动体现着人类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因而,课程活动作为先于教学活动的预设育人方案的规划,对于教学的正常运行有先导作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于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正确定位、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职业技术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1.1 课程内容稍显呆板

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几乎都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有些理论似乎不太适用,机械、教条地照搬,甚至会误导学生。特别是,我们现有的教材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国外理论的介绍过于呆板,甚至相互传抄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对价格运动本身的研究做得不够,这急需扭转。另外,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出来。

1.2 教学手段有待改进

证券投资分析教学一直沿用的是“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但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而且这些图表在黑板上画比较困难或根本不可能,结果造成学生听课效率低,教师讲课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局面。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讲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但我国大部分院校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1.3 实习实训环节需要加强

我国目前很多院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金融证券类实验室,部分院校也没将其看作专业教学的正常投入,而是将它主要用于创收。同时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了很多院校的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网络教学资源亟待开发。

2 职业技术院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

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音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工具,再结合现实的证券市场案例加以讲解,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成为参与其中的一份子。例如,在每节课刚开始,让学生来介绍证券市场最近的行情动态,最新发生的事件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由教师作出点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太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及时掌握市场的各种讯息很重要,因此每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既能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锻炼其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2 改革相关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

专业基础模块应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技能模块应包括:证券投资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公司理财、衍生金融工具、证券法律法规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为选修课程。同时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应鼓励证券专业的学生掌握跨专业知识。通过专业辅修模块和第二课堂来扩充知识面辅修的方向,主要包括法学、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同时具备法学、财会、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竞争需要。 同时,编写并选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材。

2.3 明确实训任务,落实实训成果

实训课程的开展应根据每次需要完成的不同任务及其难易程度由长短不同的课时组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目标。根据前文分析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是由软件操作、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K线分析、形态分析、常用指标、综合实战任务模块组成。历经四个环节完成一个任务模块,八个任务模块组成一个实训体系,真正落实通过实训来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的目的。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模拟证券投资交易大赛,让学生在赛中学,以赛代训,综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2.4 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模拟炒股及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手段。 案例分析讨论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双向受益的过程,通过互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作用。模拟炒股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产生切身体会及增强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目前部分证券公司网站和专业财经网站都提供网上模拟炒股的程序,可利用这一条件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图文并茂的讲义。可见,这一教学方法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5 丰富考核方式,动态考查能力

对于该课程的理论考核,应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证券投资分析科目的重点为纲,鼓励学生以证代考,对于那些通过了该科目从业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于其参加理论考试。另外,课程的实训环节在期末总评中应占有一席之地,要动态地考查学生在实训环节中的综合表现。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达到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正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积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尚运生.关于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 于志武.开放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8)

[3] 沈雪达.对证券投资课程建设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

第2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历经严重危机洗礼的中国证券业

中国是否存在金融危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的看法是,中国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就有过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且不说银行业巨大的坏呆账清理和处置,单就证券行业来说,2003年底至2007年8月,我国证券行业就经历了一次大的危机洗礼。

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一批证券公司多年积累的风险呈现集中爆发态势,全行业面临自产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当时的状况十分严峻,一批公司的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行业信用大幅下降,增量资金急剧减少、存量资金不断流失,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部分高风险公司问题的暴露引致债权人严重不安,对证券公司账户甚至客户资产申请查封冻结,个人债权人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证券公司的风险已经严重危及资本市场的安全,并波及社会稳定,情况十分严重。

从2004年8月开始,监管部门采取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的措施,经过为期三年的艰苦努力,到2007年8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圆满结束,各项预定目标按期实现:

一是平稳处置了31家高风险公司,初步建立了证券公司市场退出和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

二是彻底纠正了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保本保底委托理财等违法违规行为,化解了长期积累的巨大风险;

三是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的机构和责任人,严肃了市场纪律;

四是集中改革完善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国债回购、账户清理等一批基础制度,增强了客户资产安全性;

五是积极稳健地推进了证券公司业务发展和有序创新;

六是全面实施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国证券行业脱胎换骨,从生死存亡关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经营理念、内部治理、风控机制发生了深刻显著的可喜变化。全行业彻底摆脱了困扰已久的沉重包袱,基本根治了“散、乱、差”等顽症痼疾,在规范发展、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历史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是历史遗留风险彻底化解,财务实力大幅增强。通过风险处置和整改重组,全行业高达2853亿元的历史遗留风险全部化解,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二是违规现象得以遏制,经营行为总体规范。三是风控机制显著改善,内部管理普遍加强。四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五是公司类型趋向多样,行业格局逐步优化。六是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行业整体形象明显改善。

正是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和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我国证券行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风险控制意识大大增强,以至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证券行业的风险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市场大起大伏过程中,绝大多数公司坚持稳健经营,较好地规避了风险,没有出现大的违规问题,为稳定资本市场发挥了良好作用。

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证券业的五大警示

我国证券行业在2003年以来经历的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的性质、程度和危害的程度虽然有所不同,但与全球金融危机一样,面临的形势严峻紧迫,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代价前所未有,发生的变化与受到的教育深刻显著,给我们留下了以下五方面的深刻警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合规经营是证券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依法合规经营,才能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从而赢得良好的经营环境;只有依法合规经营,才能避免犯重大错误、酿成重大风险,从而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合规不仅是外部强制性要求,更是公司的内在需要、公司价值的源泉。

二、必须准确把握功能定位。证券经纪、资产管理、承销保荐等专业中介服务是证券公司的基本业务,也是证券公司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不以资本市场的中介服务为主业的公司,不成其为证券公司,实践中也难以避免风险失控的恶果。国际、国内证券经营机构失败的教训表明,只有准确把握资本市场中介服务这一基本定位,扬己所长、避己之短,着力搞好中介服务,严格控制自营投资等“买方”业务的规模与结构,才能充分发挥证券公司的功能作用,抵御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与市场同发展、与客户共成长。

三、必须切实加强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证券公司安全运营、持久发展的坚实保障。只有以风险控制为中心,健全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加强内部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和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真正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只有严格控制风险,公司的创新发展才有安全保障,脱离风险控制的创新发展只会带来毁灭性灾难。

四、必须持续强化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公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切实做好成本收益分析,在努力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投入。只有改变盲目投入、高成本运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才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避免陷入有扩张、无成长的恶性循环。

五、必须切实做到资本稳健。资本稳健是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资本市场波动大,证券行业盈利的周期性强,证券公司只有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及时充实资本金,实行稳健的利润分配政策,充分计提各项准备,形成以丰补歉的调节机制,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收入状况的周期性波动,平稳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以上认识,是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经过金融危机后将感受提升为观念、把教训转化为“财富”的深刻警示。事实上,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整个行业近两年多来的规范和创新发展。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中国证券业在行业规模、产业布局、治理结构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行业形态,规范运作水平显著提升,财务状况总体稳健,经受住了市场深幅调整的考验,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充满朝气的新兴行业:

首先,积累了资本实力。多年来,证券公司在上市融资、定向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加公积金和风险准备金等政策支持下,不断充实资本,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加速行业整合和外延式发展。截止2008年末,107家证券公司净资本2887.40亿元,管理客户总资产近5万亿元;证券行业人员近20万人,证券营业部各项业务已经延伸到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其次,打造了基本完整的业务结构和制度保障的服务规范。目前,中国证券业已经形成了保荐上市、证券承销、证券经纪和财务顾问等证券产品供给的各中介业务单元,拥有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基金代销和投资咨询等证券产品需求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全面落实基础性制度建设,实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完善保荐人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的账户报备和监控制度,全面提高证券公司的规范化运作水平,消除了持续性、普遍性的违法违规问题,证券产品的安全性有了基本制度保障。

第三,初步形成了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合规经营的运行机制。按照《公司法》要求,我国证券公司绝大部分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依照公司章程构建相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制衡机制,落实股东、董事、监事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并促使其正确行使权利。2008年7月以来,全行业根据《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探索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目前,各公司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已经形成,合规管理工作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基本落实到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批公司初步树立了全员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基本理念。

第四,构建了分类监管的激励机制和多层次的约束机制。我国的证券监管制度经历了从地方监管到中央监管、从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证券法》出台后,中国证券业监管体系和职责已基本理顺,初步形成一个以中国证监会为核心,由各地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组成的覆盖全国的统一多层次监管架构;基本形成以《证券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证券业监管法规体系和较为完善的自律规则体系,对从业机构与人员的资格准入、行为规范和主要业务环节等实行多层次的制度约束。

2007年,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工作指引》,全面实施“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的分类监管,按照分类结果分配监管资源,构建了证券行业的分类激励机制。正是这些基础性制度建设,使得中国证券业有可能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形势下面临新的进一步的发展机遇。

一、制度改革的“红利”,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经济持续企稳回升,直接作用于证券产品收益预期,使得证券行业有存量市场的新高机遇。

有人说到2015年,中国人口“红利”就会消失。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新的资本市场,它的特点是新兴加转轨,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和体制。这两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要“调结构”必须要解决体制,也就是说必须坚持改革,因而也就存在着制度性改革的红利,或者说分享改革开发的成果。到2030年,中国经济要再翻两番,必须坚持制度改革。因此,从长远来说,到2030年都是中国证券行业的黄金机遇期。

就目前来说,各种迹象表明,未来一两年,中国证券行业面临经济环境和市场氛围是:一方面,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宏观经济基本面积极向好。另一方面,据央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三季度报告,未来一两年我国发生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这就决定了市场的流动性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资产价格整体上升的趋势有望得到维持,并有不断创出阶段新高的可能,持续产生财富效应和羊群效应,证券行业存量市场有新高机遇。

二、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使得证券行业有了拓展跨境市场的机遇。

一方面,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对外开放已经站在一个新起点,各行各业都内生出国际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中国证券行业也不例外。跨国大型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遭受巨额损失,风险释放和风险处置尚需时日。

另一方面,我国境内证券公司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损失不大,全行业连续三年整体盈利,有抵御境内境外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就说明,今后几年是内资券商“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证券公司对外开放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通过境外参股、控股或设立子公司,承销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和境外企业境内上市,开展QFII和QDII业务,境外与中国证券市场有关的投资咨询业务,服务中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境外投资,赢得跨境业务的拓展机遇。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完善,使得证券行业有不断创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创业板开板和开市,使资本市场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创业板不仅直接产生了保荐上市、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证券投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中介业务,而且从发展来看,创业板又有再造一个市场的潜力。从美国NASDAQ看,从成立到1999年,只经历了28年时间,交易额就超过了纽交所,并成为当时世界上交易最大的市场。

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国际版和国内债券市场的连通,以及QDII的扩展,都将成为证券行业新的发展机遇。股指期货即将成为下一个市场关注的焦点。按照现行的政策设计,证券公司以介绍经纪商(IB)或居间人参与股指期货经纪业务,给券商带来经纪业务增长和基于市场做空机制的投资机会。1986年5月香港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同年香港股市交易量同比增长62.43%,1987年又比1986年增长201.省略

作者简介

第3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CAPM β值 证券市场线(SML)

一、历史回顾

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基于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均衡基础上的预测模型。H.M.Markowitz于1952年建立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12年后,威廉-夏普(William F•Sharpe)、约翰-林特纳(John Lintner)与简-莫辛(Jan Mossin)将其发展成为资产资本模型。它成为了现代金融学的奠基石。该模型对于资产风险及其期望收益率之间给出了精确的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对潜在投资项目估计其收益率的方法,诸如:投资者在分析证券时,极为关心股票在给定风险的前提下其期望收益同其“正常应有”的收益之间的差距;证券一级市场的发行应如何定价等等。

二、CAPM模型在投资决策中的使用

1.对于资产的分类,投资者的选择

可以根据CAPM模型最普通形式中的――期望收益―贝塔关系中的β值的大小判断某资产的风险类型:当β=1时说明该证券或该证券组合具有资本市场上的平均风险,并可以期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当β1时说明该证券或证券组合高于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期望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收益。如此这样,该模型给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选择不同期望收益―风险提供了一套能够使用的工具。

2. 资产合理的“公平定价”

CAPM模型是基于资本资产的均衡收益基础上的预测模型,根据它计算出的预期收益乃是均衡收益。我们可以通过对某资产在均衡时的预期收益与其实际收益的比较发现价值被高估或低估的资产,再根据“低买高卖”原则进行投资。如图表1中所绘出的证券市场线中位于SML线上端的点说明资产的实际期望收益高于均衡收益说明该资产被市场所低估,此时可作出购入该资产的投资决策,反之,位于SML线下端的点说明该资产被高估,此时若仍持有该资产应该做出抛售的投资决策。

三、模型回归与检验

1. CAPM模型的若干假定

由于理论模型简化的需要,因此CAPM模型具有如其他经济学类似的假定,本文的CAPM模型也是基于诸假定上进行的。

⑴ 存在着大量投资者,每个投资者的财富相对于所有投资者的总财富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投资者是价格的接受者,单个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证券交易行为对证券价格不发生影响。

(2)所有投资者都在同一证券持有期计划自己的投资行为。这种行为是短视的,因为它忽视了在持有期结束的时点上发生任何事件的影响,短视行为通常是非最优行为。

(3)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公开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资产。这一假定排除了投资于非交易性资产。此外还假定投资者可以在固定的无风险利率基础上借入或贷出任何额度的资产。

(4)不存在证券交易费用(佣金和服务费用等)及税赋。

(5)所有投资者均是理性的,追求投资资产组合的方差最小化,这意味着他们都采用马克维兹的资产选择模型。

(6)所有投资者对证券的评价和经济局势的看法都一致。这样,投资者关于有价证券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期望是一致的。

2. 具体分析过程

(1)模型的设定

CAPM模型描述的是在均衡状态下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与由β系数所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但是由于以上种种假定的存在使得模型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因此,本文引入误差项以期弥补因模型假定或其余不可抗因素引起的模型未能描述的状态,建立以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最小二乘线性回归进行模型模拟。其中, 为证券i在t时刻的收益率,是证券i在t时刻的超额收益率, 是市场组合i在t时刻的收益率,是市场组合i在t时刻的超额收益率,为待估计参数。

(2)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1年01月――2010年06月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共十年,并且采用月度数据――而不是日度或周度的数据,主要考虑到股票数据的波动性对回归模型的影响,因此以期采用月度数据来适当避免该种影响。

① 样本股的选取:通过通达信炒股软件从市场31个行业中各选出了一支股票复权收盘价,共31支股票。这31支股票基本上涵盖了上证市场中所有的行业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② 市场指数的选取:选取了上证综合指数为市场指数,该指数包含了上证市场中的所有的股票的价格变动,是一种价值加权型指数,这亦符合于CAPM模型中对市场组合的要求。

③ 无风险利率()的选择:无风险利率是指投资者能够进行无风险借贷的利率。常选用一年期短期国债收益率或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或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来替代无风险利率。本文采用一年期银行存款来代替无风险利率――将十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算术平均以后再其以复利形式换算成月度的利率。

④ 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的收益率()的计算:

对于31支个股各自在t时刻的收益率本文采取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市场组合的收益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表示第i支股票在t时刻的复权后的收盘价格,表示在t时刻的上证综指。

(3) CAPM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数据采用Eviews3.1与Excel2007进行处理。

①E()与E()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看出31支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都为正值,且其中就平均水平而言仅有四川长虹(600839)一支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小于市场组合的平均超额收益,其余的30支股票均大于市场组合的平均超额收益,且以包钢稀土 (600111)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最高,四川长虹(600839)这只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最低。

②对系统风险系数β值的分析

从CAPM理论中,β值衡量的是某股票对市场资产组合方差(市场风险)的贡献程度:

β=

β值所衡量的是市场的系统风险,我们用残差的标准差来表示个股的非系统风险值。

从回归的得出的β值中,其平均值为0.966715 ,其中以包钢稀土 (600111)的β值1.423429为最高,*ST伊利 (600887)的β值0.722704最低。在之前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中也是该支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最高,这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且从所有的31支股票的β回归结果来看T检验与F检验都是显著的。其中有16支股票的β>1,有15支股票的β

③对于可决系数R2回归结果的分析

对于回归后的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可决系数R2而言,可以看出其值都不是很理想。其中,以民生银行(600016)的0.593886为最大,以禾嘉股份(600093)的0.221208为最小。我们知道R2表示的是总离差中回归方程所占的解释比例,R2较低也表示了回归方程对现象的解释――系统风险的对风险溢价的影响――只是对风险溢价的部分影响,另一部分的影响因素包含在随机扰动项中。

④对于截距项αi回归结果的分析

我们在之前部分中曾经提到过CAPM模型能够具有对资产合理“公平定价”的功能。在其中,提到过的证券市场线SML证券市场线中位于SML线上端的点说明资产的实际期望收益高于均衡收益说明该资产被市场所低估,此时可作出购入该资产的投资决策,反之,位于SML线下端的点说明该资产被高估,此时若仍持有该资产应该做出抛售的投资决策。其中,实际期望收益与均衡收益之差便为截距项αi。当αi>0时,说明股票位于SML线的上端,价值被市场低估;反之当αi

图2 SML回归图

由上图可以知道,位于SML线以上的股票处于被市场低估的状态,位于SML线以下的股票处于被市场高估的状态,处于β1的区域的则属于高于市场风险的股票。

⑤数据计量经济检验

同时在下文中给出以上数据的相关的计量经济检验DW自相关检验、异方差的White检验和ADF的单位根检验,可以从图3中的DW值的自相关中看到两条红线分别是不存在自相关的DW区域大致为1.70―2.30之间,可以看出31支股票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在图4中关于异方差的White检验中黑线所示是判断异方差的临界值约为5.99,其中有13股票存在异方差问题。在图5中是关于数据序列的平稳性的ADF单位根检验,其中红线为1%的显著性水平下t统计量的临界值为-3.4900,可以看到所以数据序列均在红线值之下(小于-3.4900)――说明数据不存在单位根都是平稳数据。

四、结论

本文对于CAPM模型的一些实证分析虽然在一些方面确实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但是,回归方程存在诸如形式过于简单等等的许多问题,从而导致回归结果中可决系数R2较低,回归方程的解释力不够。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原因,我们在文章开头便指出了CAPM模型是建立在种种假设之下的。但是对于真实的环境之下很多的假设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这亦导致了回归模型所出现的诸多问题。

至于CAPM模型能不能够适用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或者说CAPM模型能否作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是所使用的工具这是个问题。但是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它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是存在者积极的意义的。再则,一个完全符合CAPM模型的市场肯定也是不存在的,但是能够接近CAPM模型所描述的理论效率的市场也正是所有市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对证券营业部的经纪业务来讲,黄煜是很有发言权的,从1999年1月至2001年底,他在北京知春路营业部担任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国泰君安深圳和海南的有关机构工作。知春路营业部成立于1994年,是国泰君安旗下100多家营业部中的老大,有着5600平方米的交易场所,近500个中户交易席位,超过100间的贵宾室。在股市的时候,知春路营业部的客户资产达到100多亿。不仅在国泰君安证券系统内部,就是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来看,知春路营业部的各项经营指标也都是名列前茅。

多年来在营业部的实践告诉黄煜,讨论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券商所处的竞争环境,离开了这个基础去谈问题,无异于“水中捞月”。黄煜说:“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主体是以散户为主,而不是以机构为主。这样一个‘中国特色’决定了交易量非常频繁、周转率高、市场投机气氛浓烈。从趋势上来看,机构客户的比重在加大,股票的活跃程度在降低。除此之外,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交易对象的上市公司则状态不太好,他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换一句话说,就是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而上市公司的质量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生命线。”

现在很多的券商纷纷提出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观点。这种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是很难操作甚至是无法操作的。黄煜说:“东方电子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当时我们的很多研究机构都说东方电子如何如何好,市场走势也还不错,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东方电子是一个大骗局,他是一个假的东西,所有的人都被他们欺骗了。这样的交易对象,使得券商不仅难以提供增值服务,而且还会误导投资者。市场上的股价和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很差,难以通过一种理性的研判给出一个相关的结论,去年的年报出来以后市场的表现是负相关。业绩好的股票股价往下跌,业绩不好的股票股价往上升。市场是一个非理性的市场,难以用一个理性的方法去解决。因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提供增值服务还不太现实。” 二、行业的集中度是一种趋势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趋势,例如行业的集中度趋势。虽然,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营业部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从宏观来看却发现集中度越来越高。1998年的时候,前10家证券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是49%,但是到了2001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60%以上。目前,这种集中度仍然有着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营业部的整合,很多营业部现在或是被兼并,或是被收购。

在以往,由于政策的原因,证券营业部的进入壁垒很高,利润空间很大,只要有了营业部就如同开了印钞机,因而粗放经营是证券营业部的普遍做法,证券公司更多的注意力是扩张营业部,扩张营业部的面积,寻找增量资金,而不是讲注意力放在提高营业部的经营管理,从内涵上下功夫,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现在的形势不同了,传统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营业部必须寻求改进经营的新思路。 三、用CRM改进券商的经营是必由之路

在佣金下调、行业走向集中度的形势下,证券营业部如何改进自己的经营管理呢。黄煜认为:“唯有营销,用营销来整合公司资源,走集约化经营。营销,就要有营销的手段,营销的工具、营销的战略,把这样几个问题理顺,就有可能使营业部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

国泰君安北京知春路营业部是于1998年完成营业场所改造的,那个时候刚刚是证券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处于一种拐点的时期。以往,北京地区开户需要有10万元的保证金,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要了。营业部也从过去的坐商转向行商,开始上门找客户、拉资金。从硬件的环境看,知春路营业部居北京所有营业部之首,当时就用了千兆网,使得交易速度非常快,还举办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到居民小区去开发客户,到街头进行宣传,虽然这是一种低层次的营销,但是通过这种营销手段,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客户资产翻了一倍,最高峰的时候,客户资产超过100个亿。

从5月1日的佣金下调至今已经有1个月的时间,很多营业部甚至使用0佣金的手段吸引客户。但是,国泰君安知春路营业部并没有出现客户大面积的流失,客户的变动基本上和以往保持同样的水平。黄煜说:“通过营销整合资源,实质上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来整合资源,讲营销必须要保证客户资源不要流失,很多营业部只是注意讲客户拉进来,但是忽视了如何将现有客户保留住,结果是一方面客户进来了,另一方面客户又在流失。而争取一个新客户的费用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6倍。知春路营业部就是将客户流失率作为一个指标来考核客户经理。但是营业部数万名的客户量是任何客户经理们用脑子是记不住的,必须要有信息化的系统来帮助客户经理,这个系统就是CRM。”

在营业部的系统里都有这样两个数据库,一个是委托库、一个是成交库,委托库表达的是一种客户交易的一种企图,成交库表达的是这种企图的实现,这两个东西永远是有一个差距在里面的,如何改善和缩小这种差距,能够做的文章很多,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就无法做到。黄煜说:“客户下单委托之后要买这支股票,结果是没有买着,但是为什么没有买着?是不是客户的交易习惯问题?是什么导致这样的行为,如何才能是客户的委托企图得以实现。通过CRM系统找出相关的人群,就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5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可行与必然性

对于筹资者来说,在国际市场上最有可能实现资本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追求资本价值增值有两种风险,即外汇风险和政治性风险,它们目前均被认为是可以应付的,其理论根据就是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这一理论推动了证券市场国际化。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家R.L麦金农和E.S.肖在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状况所得出的“金融二论”(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论)也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证券市场的理论依据。这两个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即所谓的“金融压制”,而要使金融在这些国家发挥作用,必须实施“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核心观点之一便是政府要放弃对金融市场包括对证券市场的过分干预,放松管制。80年代拉美的许多国家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都对证券市场放松了管制,甚至完全放弃了政府干预。事实上,像韩国与日本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和发达国家也都受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采取了金融深化的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证券市场国际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各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区域化合作的现实基础

建立东盟10国和中国的区域金融合作组织和合作机制,构建区域金融合作与安全体系,进行相互间的政策协调,维护区域内经济和金融的安全与稳定,维护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共同利益,是必然的选择。就我国来说,在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的同时,应该顺应这一潮流,着眼于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最终实现区域性统一市场的构建。

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高效率的区域金融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金融体系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区域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能协调和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日益提高,金融体系对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融资效率的提升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区域金融体系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其次,区域金融体系的成长和完善离不开区域证券市场。金融体系决定着一个地区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力和效率提升。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是,金融体系本身可能是一个“整盒”。但实际上,金融体系是由一个个功能模块组成的,当采用拆解金融体系的方法来审视区域金融体系效率的时候,通常会注意到的问题是关于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问题。在金融行业中,国际间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在考虑把多方面发展的金融机构逐步整合,形成一个金融控股体系,由一个统一的管理集团来划分职能部门、协调利益冲突。对国家和地区而言,这样的思路也是有效的。事实表明,国际上各个先进国家宏观金融体系的各个模块正在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模块间的资金流动成为体系内流动的方式来提升融资效率,区域性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合作的前提

1.国家体系新概念的建立

显然,孤立的、缺乏有机联系的发展中国家很难独自抵御金融资本全球化的种种风险,“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权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亚洲各国应该加速其开放的、自由的区域主义进程,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的开放型国家体系,逐步减少在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方面的冲突,以区域经济实力作为总准备以迎接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挑战。也就是说,只有在CAFTA形成一个有机国家体系的可能性的前提下,才谈得到亚洲金融区域化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可能不片面坚持经济国家主义,而让渡部分金融决策和监管的权力给一个制度化的、区域化的组织。目前争议较多的是,CAFTA各国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性,是否象欧盟成员国那样具有形成整体性区域联盟的可能。我们认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都是可行的。

2.货币自由兑换和区域化的实现

到证券市场完全完全直接开放阶段,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本项目下的各国货币可自由兑换问题。欧元的诞生,改变了世界货币格局,区域货币逐步取代国别货币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全球化的特征之一,是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在金融领域的具体表现。亚洲金融的区域化,也应顺应这一自然历史进程,加速区域货币协调机制的确立,使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国际收支政策相互协调,并形成制度化的汇率联合浮动机制。欧盟从最初的货币汇率机制到形成欧元大约化费了三十年的时间,亚洲国家应该是有条件从形成某种汇率联合浮动机制最终过渡到区域货币的。至今未能形成亚洲货币协调机制的主要困难恐怕不是源于国家和地区间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的差异性,而是其他政治、社会因素。目前来看,考虑到我国已经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而且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应适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步伐,以更好地适应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外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开拓国际金融业务,按照国际惯例实行规范化管理并扩大、完善国内经营外币业务的国际业务部。通过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为资本的引进和流入提供配套服务、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从而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

统一证券市场构建设想

根据市场一体化构想,首先构筑中国―东盟各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债券能相互自由买卖的制度与系统,同时为使今后同一企业能在各地上市,研究制定统一的上市标准和信息披露标准,共同开发新的金融商品。基本设想是:

1.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合作组成统一市场监管协调委员会

区域化应加速区域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使未来的区域金融资本具有一个稳定有效的区域监管框架。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在统一证券市场监管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各国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统一市场监管协调委员会根据制定的统一监管规则,负责对新成立的统一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香港和台北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参与监管。只要各国意识到在金融资本全球化面前,各自为战的金融体系不能让亚洲免于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必须以同一个声音说话才能在金融霸权面前有足够的底气,鉴于此,金融区域化要求各国让渡部分金融组成一个区域监管机构,对于亚洲各国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2.确立香港交易所的中心地位

香港作为中国统一证券市场的一部分,是世界第股市。同时,香港作为新兴证券市场的典范,资本自由出入国际化程度极高,市场环境优于东京证券交易所,法律监管和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融合,是亚洲主要融资中心。有鉴于此,为节省构建成本,上交所、深交所、台北交易所通过香港交易所的联网进入亚州统一证券市场,实现其证券的国际化交易。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也是国际知名的重要交易所,现在东盟各国的证券交易所可通过与其联网实现国际化交易。

3.建设构想

在这个开放的区域化证券市场中,应该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这个区域应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区域内部金融资本一体化的成果原则上是可供非成员国所共享的,区域金融资本的一体化本身就是金融资本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不存在将全球金融资本与区域金融资本隔离的藩篱;二是不仅要致力于区域内金融资本在整合后的亚洲金融市场的自由流动和扩张,也要致力于减少区域金融板块之间的协调和融合,使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基础重构在一个多极化的区域金融板块之上。

第6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一、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必要性

关于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投资者的心理比较复杂,一方面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股东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担心一旦庞大的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证券市场无法及时消化,会造成股市价格的大幅度回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可是,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看,庞大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变现流通,以至于长期沉淀,既不能有效地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不利于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国有资产结构,盘活和有效利用这些国有资产。

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仅仅限于其所代表的国有资产不能盘活可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它还带来一系列十分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当初开放证券市场,目的是配合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希图通过证券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走出困境,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然而,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规定将上市公司股权分为国有股和法人股,占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将近70%,这部分股权是封闭的,由政府或上市公司主要发起人集中掌握,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不但不会被削弱,反而会因为送配股而增强。上市公司真正可以上市流通的普通股总额一般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左右,且高度分散于广大股民之手,这部分股权高度大众化。上市公司的这一股本结构削弱甚至完全摧毁了股份制的法人治理优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与改制上市前没有实质性区别,因为在股东大会里,无论是实行累积选举法(即不给予多数股票所有者对结果的完全控制权),还是实行直接选举法(即给予多数股票所有者完全控制权的“一股一票”,我国目前使用此法),都不可能动摇国有股、法人股的优势地位。众多分散的小股民既因为各自股本太少而没有联合起来行使监督制约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因为联合的组织成本、监督成本等交易费用过于昂贵而不可能联手与国有股法人股相抗衡。

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份制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并未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因此不可能达到股份制改造的目的,不可能真正取得好的经营绩效,以至设立证券市场的初衷落空。一些企业通过股票上市,从广大股民那里筹集了一大笔资金,企业财务状况暂时好转,长期积累的问题暂时被掩盖,但随着这笔资金的耗尽,企业很快会重新陷入困境。

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效益逐年滑坡趋势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流通时,过度包装,信息披露不真实。其实,纵然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比较严重的过度包装问题,但是,一旦企业上市成功,就会无一例外地从股市上圈到大笔资金,即使原来企业效益和实力(比如财务状况)并不如公开披露出来的好,也会因为平白无故地突然得到这么一大笔不需要还本付息的资金而彻底好转。所以,只要企业上市成功,应该说,无论上市前有多么差,上市以后从财务和管理会计的角度看,起点应该算得上是一个相当好的企业的起点。如果企业能够好好利用从股市上募集到的巨额资金,借着改制上市的机会转变经营机制。踏踏实实加强经营管理,那么即使当初是包装上市的,效益也没有理由出现普遍滑坡的趋势。上市公司效益出现逐年滑坡的趋势,根本原因仍然是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并没有丝毫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并没有因为改制上市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只是单纯为了融资圈钱的需要。

实际上,绝大部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流通,只是凭空虚设一部分所谓流通股公开发行上市,并不是将已经存在的一部分实质性资产出让给(哪怕是溢价出让给)广大股民,企业原来的实质性资产则通过包装折合成庞大的国有股、法人股保留在原来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手中,其中的虚增部分数额十分巨大。企业包装上市,提供虚假信息欺骗投资者本质上属于经济诈骗,是十分错误的行为,也可以说是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彻底予以纠正和惩处,不能因为上市的是国有企业,上市可能“有助于”国有企业脱贫解困就姑息养,破坏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但是,即使如此,倘若没有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规定,国有股、法人股与现在的流通股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或出资方代表也不至于置市场规律于不顾,将计划经济的东西披上股份制的外衣。如果国有股、法人股可流通,那么其持有者必然会积极追求证券市场溢价的好处,即使为了控股,也会改变行为方式,而不仅仅是僵硬地控制企业,这样就不得不遵从市场规律,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者,股价得不到追捧。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国有股、法人股能够上市流通,在市场特性上与现在的流通股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么企业上市时的过度包装和虚假信息披露问题也会得到有效遏制,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才产生或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过度包装、虚假信息披露和过度的投机炒作问题。如果国有股、法人股能够上市流通,就会使我国的证券市场保持合理的股票供给和需求关系,不至于供需过于失衡,股票价格过于偏离其价值,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股市的过度投机和泡沫,规范投资者行为。而且,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会大大增加证券市场的竞争性,如果过度包装,信息披露虚假,即使一时得逞,欺骗了投资者,但是,一旦败露,企业股票价格就会跌落下来,原来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市场价值也回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更低,从而使弄虚作假的企业遭到惩罚,其损失可能要大大高于从过度包装中一次性骗得的收益。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其市场价值也是虚拟的,当然也就不存在市场价值回落风险,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根本就没有这种担忧。

吴敬琏等教授批评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其实,问题的根源依然是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对这部分股票的管理只能继续使用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而国有股、法人股又在证券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流通股的市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附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所以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也只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以至出现我国目前这种用计划经济的行政控制手段来管理在市场经济各类要素市场中市场因素最为活跃的证券市场的怪现象,当然也就不能完全避免不当干预的不良后果,甚至出现政策市的“松紧”恶性循环。如果不是因为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票供给和需求失衡,投资者对企业上市融资就不会是被动的接受者,企业上市融资时就不会不担心甚至撇开证券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发行风险,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监管部门的行政审批和上市额度上,不得不苦练内功,尽力提高自身价值。现在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虽然已经开始朝市场化方向发展,但是,只要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等待上市的企业和券商就有激励继续冒险,过度包装,披露虚假信息,上市成功以后得到的高收益足以填补包装中留下的缺陷,支撑一年以上的会计业绩。

在二级市场上,因为股票供需失衡,泡沫本来就很严重,对国家相关政策和管理层监管的松严变动自然会很敏感,政策市的状况也就不奇怪了,加上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法人治理结构无效,投资者不可能对企业经营真正产生影响,长期持有一个企业的股票风险很大,不得不以追求股票价格的短期溢价为主要目标,追逐收益最大化的机构投资者同样也不能免俗。相对于股票内在价值的变动而言,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对信息更为敏感。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特别是内部信息)方面,机构投资者和所谓的大户股民天然具有相对的优势,券商和上市公司都更愿意为他们服务,他们也更有能力获取和利用政策层面的信息。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二级市场混乱局面,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都十分显著,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以中长期投资为主,发挥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二、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保险型制度,社会保险由国家和企业包下来。从1986年起开展了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基本的做法是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将“企业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1995年“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思路被提出。1997年统一了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和个人账户规模,我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起来。

一般论者,特别是证券业和部分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人士,在讨论我国养老金制度时,都认为我国对养老金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并且对现收现付制大加挞伐。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出,1997年以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际并非单纯的现收现付制,而是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混合形态,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属于现收现付模式,而个人账户部分则属于基金积累模式。在养老金给付构成中,基础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为20%,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为20%~30%,可见,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甚至有些稍微偏重基金积累模式。

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以至有些方面呈现出现收现付制的假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明显的制度转轨特征,当初设计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时,并没有对旧体制下的养老保险欠账采取专门措施,而是寄希望于暂时挪用个人账户的资金满足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支付需求。这就造成个人账户的“空账”现象,当我们谈到我国养老保险金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时,一般也没有将个人账户和基本养老金账户区分开来,而是笼统地说是收大于支还是支大于收,本质上是将个人账户和基本养老金账户混为一体,用个人账户的积累弥补基本养老账户的亏空,忽视了个人账户的基金积累性质,暂时掩盖了基本养老金账户的巨额赤字现状。

这种筹资模式符合我国社会保险(主要是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实条件,有其合理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来不及建立个人账户,甚至也没有积累起能够保证基本养老金发放所需的资金,这部分养老金给付只能由国家包下来,但是实践中国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指望依靠现有的社会保险缴费,加上少量财政拨款加以解决。至于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则指望将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时间推移,等到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老人”养老金给付问题自然消失,再腾出力量充实个人账户,实际就是想利用代际之间的时间差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改革思路和做法危机重重,很难实现,而且负面影响很大。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基本养老保险金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和给付彻底分开,真正做到专户管理,不要相互挪用,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应该真正积累起来,保值增值。可是,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妥善解决养老保险金的欠账问题(或者说是养老保险制度中“老人”的全部养老保险金筹措问题,以及“中人”的部分养老保险金筹措问题),放弃动用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错误做法。依靠财政拨款解决养老金欠账问题不太现实,财政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而且因此而增加财政收入同样是增加在职人员的负担,在性质上与挪用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动用存量国有资产。我国存量国有资产超过9万亿元,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盘活。从社会保险金对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出发,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出发,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将所得充实社会养老保险金,特别是满足应该由国家包下来的“老人”养老保险金需求,以及“中人”养老保险金中应该由国家承担的部分对资金的需求,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需资金既主要应由国家负担,同时又不能依靠国家财政,那么资金来源只能是庞大的存量国有资产了。非经营性国有资本和非竞争性领域的国家投资积累要承担带有公共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职责,一般不能进行变现流通,适于变现的国有资本是国家在竞争性领域的大量投资积累。如果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则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会带有很强的保值增值能力,并且因此有条件具备比较强的流动性,很容易通过一部分国有资本变现筹集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需资金。即使只考虑由1000来家国有企业(只占国有企业的极小部分)改制而成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目前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7.8%,如果将这一比重降低到51%,那么就有478亿股可以上市变现,以每股平均价格2.1元计算,则可筹集1003.8亿元资金,如果将这一比重进一步降低到30%,那么就有597.5亿股可以上市变现,以每股平均价格2元计算,则可筹资1195.32亿元,两者合计超过2000亿元,加上其他配套措施,基本可以满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需要。

三、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结合模式

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解决社会保险金资金筹措问题应该和拓宽社会保险金投资渠道,解决社会保险金资金保值增值问题一并考虑。可以考虑将准备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折股之后划入专门成立的社会保险基金,作为保险基金财产,然后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或券商经营,实现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和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具体的做法是逐年划拨一部分国有股、法人股进入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成为社会保险基金的资产,这种特殊的社会保险基金的营运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由基金管理公司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基金持有的国有股、法人股进行变现流通,满足迫在眉睫的养老保险金给付需要,解决应该由国家负担的“老人”全部社会养老保险负担和“中人”的部分社会养老保险负担,并将挪用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填平补齐,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

至于国有股、法人股的价格和折算问题,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实际,国有企业在改制上市的时候,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包装,加上二级市场投机气氛比较重,存在一定的股市泡沫,完全按照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划入社会保险基金和变现流通显然不合理,也会给证券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再综合考虑市盈率因素,在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适当溢价,最后形成国有股、法人股划拨到社会保险基金时的划拨价格。当前我国股市市盈率平均在70倍左右,显然偏高,为了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划入社会保险基金的国有股、法人股应该虚设一个用以计价的市盈率,比如10倍以内,最高不能超过该支股票上市时的发行市盈率。这样,国有股、法人股的划拨价格就等于每股净资产乘以虚设的市盈率。

这样确定的价格与二级市场上的现行价格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会诱使社会保险基金托管人和受托的证券经营机构急于将基金持有的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对证券市场造成太大冲击。为了防止这种可能的市场风险,可以在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步骤上定出严格的时间表,并且在证券市场逐步规范的同时,对划拨到社会保险基金的国有股、法人股进行折股处理。比如按照划拨价格与证券市场现行股价的百分比对国有股、法人股进行折股计算。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实际怎样折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特别是要在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和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维护养老保险金领取者的利益,完全以市盈率很高的二级市场现行价格为基数折股可能就不合适,也许需要稍稍缩小这个基数。这种价格确定方法应该说是经得起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考验的。如果完全按照部分人的设想,给国有股、法人股定价特别低,比如不到流通股价的1/10,不但有违公道,管理层难以接受,而且不利于尽快筹集养老保险金,对证券市场未来发展也不利;如果完全按照另外一部分人的主张,国有股、法人股与流通股同股同价,既会严重打击股市,又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国有股、法人股划拨社会保险基金的流量和时间的选择,可以一次性划拨完成,也可以根据养老保险金给付需要分期分批划拨,从筹集资金,解决养老保险历史欠账角度看并无太大的区别,可是,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期分批划拨可能就不如一次性或较快地完成全部划拨工作好。因为国有股、法人股一旦划拨到由专业人士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虽然一时没有上市流通,也十分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国有企业尽快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目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流于形式的弊端,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成功。

社会上还有一种先变现后划拨的方案,即直接变现方案。这种方案主张直接将国有股、法人股在证券二级市场上变现,所得资金补充养老保险金。与我们这里设计的方案相比,虽然这种方案也考虑通过逐步分批上市来减缓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但是,相比之下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仍然要大一些,而且,这种方案也没有充分考虑利用证券市场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因而付出的代价要高一些,需要更多的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才能满足社会保险的需要。

我们的方案并不仅仅局限于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而是与整个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和完善连在一起,并且通盘考虑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初步解决了养老保险历史欠账以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着手解决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空账问题和保值增值问题。现有的养老金领取者资金给付以10年期计算,由国有股、法人股组成的特殊的社会保险基金可以分10年从容地完成国有股、法人股的变现流通和养老保险资金筹措任务。在这10年期间,这种特殊的社会保险基金所持有的国有股、法人股数量逐年减少,直至基本消失,即使最后仍然持有一部分股票资产,那也纯粹是为了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实施的正常的资产组合策略的结果,已经与特殊的国有股、法人股减持没有关系了。在进行国有股、法人股变现的同时,可以考虑为个人账户养老保险提取一部分资金,归还原来的挪用亏空,解决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然后进一步将原本是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历史欠账和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而成立的特殊的社会保险基金转变为专门为个人账户保险基金服务的养老保险基金。利用证券市场实现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为将来的退休人员(即现在的社会保险体制中的所谓“新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好处创造条件。

对于养老保险金进人证券市场,目前社会上存在若干十分流行的错误看法。为了论证养老保险金进入证券市场的必要性,有的人提出养老保险金入市不但可以实现保值增值,而且可以利用证券市场筹资,即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运作解决社会保险金的历史欠账问题。这种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完善,系统性风险很大,容量也有限,根本无力满足庞大的社会保险金的筹资需求,将养老保险负担转嫁给股民也不公平。每年抽出大笔资金满足养老金给付需要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将来我国证券市场比较成熟了,也只能作为基金积累式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场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是依靠证券市场为社会保险事业筹资的。我国养老保险中属于现收现付性质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部分如果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本来就不应该有太多的结余资金,否则就失去了现收现付性质,增加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负担,而且,即使有少量资金结余,也应该以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十分强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国库券形式持有,以满足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给付需要。真正能够投入证券市场的只有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因为它属于基金积累式的,而且资金筹集与给付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差,不但有条件进行各种投资组合,客观上也需要保值增值,但是现在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处于空账状态,严格地说养老保险是没有多余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

当然,一旦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历史欠账问题和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真正积累起来,那么个人养老保险基金将十分庞大,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人口与劳动力状况,恐怕要形成能够与银行存款和证券市场资金相提并论的第三股资金力量。那时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也会十分显著。解决社会保险金保值增值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社会保险金的商业化运营,其中社会保险金进入证券市场是重要内容。目前在社会保险金积累比较少,证券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社会保险金进入证券市场应以间接方式为主,可以考虑允许社会保险金以一定比例投资封闭式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将来也可以允许社会保险金以一定比例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甚至少量进入房地产市场。随着社会保险金的积累,特别是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充实和积累,需要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从效率角度考虑,没有必要专门成立新的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社会保险金进入证券市场应该以委托给专业基金管理公司为主,投资实物资产应该以委托给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为主。

在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解决社会保险金资金筹措问题上,也可以首先借助国有投资公司的力量,在通盘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的大背景下考虑养老保险金的筹措问题。国有股、法人股规模十分庞大,除了满足社会保险金筹资需要之外可能仍然绰绰有余。将国有股、法人股交由国有投资公司经营,由国有投资公司选择受托的证券经营机构进行国有股、法人股的变现流通,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四、结论性评论

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涉及面很广,既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又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如果不将国有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结合起来,单纯考虑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而且实际也很难行得通。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工作应该加紧进行,并且要优先保证社会保险金的需要,不能挪用。要将这件事做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采取许多配套措施。

第7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老鼠仓 基金 危害 对策

一、“老鼠仓”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中国证券市场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晚得多,基金这一机构投资者则出现得更晚。1998年,中国才出现了基金,当初只有封闭式基金。2002年,才有 了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生不逢时,它诞生于中国的证券熊市,人们对证券投资处于低潮,更谈不上去投资基金。基金的规模、基金的投资回报,以及基金的投资 热度都非常小,所以,当时“老鼠仓”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也没有多少诱惑,即便存在“老鼠仓”,由于它的影响相对较小,加之投资者及媒体也不是十分关注,所以 “老鼠仓”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时间进行到2006年,由于中国大牛市的出现,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只基金大的上百亿),人们投资热情的高涨, 对基金的关注度提高,基金经理在面对如此难遇的大牛市,一方面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另一方面则是严格的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冒着 巨大的法律风险大建“老鼠仓”,以获取暴利。

“老鼠仓”这个概念,是人们的一种习惯的叫法,在不同的领域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但是,本文中 的“老鼠仓”,是特指证券市场中基金经理的一种违规行为。有观点认为,所谓“老鼠仓”,是指基金经理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的资金在低 价位买入该股票,等到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个人的持股率先卖出获利,而机构和散户的资金可能因此被套牢。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基本上反映了“老鼠 仓”的本质,但这个表述不太全面。“老鼠仓”,应该是指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员在使用公募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事先用其个人的资金在低价位买入该股票,在该 股票被拉到一定价位后,再把其持有的股票先行卖出以获取利益,从而可能使该基金的资金或散户的资金被套牢的一种行为。根据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老鼠仓” 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第一,建立“老鼠仓”的主体是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员。在我国,根据基金资金的来源不同,可以把基金分为公募基金 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是指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和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是社会公众,基金的信息如基金公司的基本情况、基金经理的基本情 况、投资风格、基金持仓情况、基金年度报告,以及财务报告都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受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特殊保护。私募基金,是指非公开地向少 数或有专门投资经验、不需政府特别保护的特定投资者筹集货币资金并以基金方式运作的集合投资制度。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是特定的个别投资者,基金公司,以及 基金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是不向社会公众公开,并且不需要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特殊保护的基金。在这里,“老鼠仓”的主体特指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员,不包括私募 基金的管理人员,因为公募基金是以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公信力为基础的,这种基金的设立要经过政府的审批,这种审批体现了政府公信力。另外,这里的管理人员 不仅指基金经理,而且也包括基金公司的其他相关人员,如总经理、研究员、投资总监、交易员等高管人员。因为,他们也有条件了解基金的交易情况和具体策略。

第二,低价位买入股票的行为与基金将要拉升该股票的行为具有相关性。一方面是建立“老鼠仓”的主体在相对低价位买入了其建仓的或将要建仓的 股票,也就是先于公有资金建仓某只股票。这里有两个条件,其一是在相对低价位建仓,其二是建仓的这只股票必须是将用公有资金建他或拉升。如果不是在相对低 价位建仓,也就很难证明行为主体有谋利之意图;如果建仓的股票不是将用公有资金建仓或拉升的话,也很难被称之为“老鼠仓”。另一方面,“老鼠仓”的行为主 体将利用自己管理某只基金之职务上的便利,动用公有资金去拉升这只股票,也就是在其用自有资金建仓后,用公有资金去建仓或拉升这只股票,然后在股票被拉升 到一定高度时,借助供求关系原理,自有的那部分股票开始抛售,并从中获利。以上两个方面必须具有关联性,“老鼠仓”的成立,是以行为主体先进入某只股票, 然后用公有资金拉升,二者具有一致性,是成立“老鼠仓”的客观要件。

第三,在高价位卖出其持有的股票,并从中获利。建立“老鼠仓”的主体在主观上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行为主体在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后,在高价位抛售用自有资金买入的股票,获取巨额利益,这是建立“老鼠仓”行为主体的主观要件。

二、“老鼠仓”之危害

1.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基金投资者把自己的钱投入到基金公司,委托基金公司去理财,作为基金公 司及其人应该为投资者利益考虑,尽职尽责地去科学、理性的投资,如果基金公司及其管理人建立“老鼠仓”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考虑的则不是 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而首先是自己的利益,在这两种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根据人性自私的弱点,通常会放弃投资者的利益,而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老 鼠仓”建立的结果必然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比如,在成长先锋基金“老鼠仓”事件中,根据晨星基金数据中心对106只股票型基金的回报率排名,上投摩根成长先 锋排第 45位。截至2007年5月15日,成长先锋的单位净值为1.9867元。与众多竞争对手相比,这一业绩只算平平。与上投摩根公司的另外3只基金相比,成 长先锋更是业绩最差,一直垫底。

2.损害了基金公司的利益

基金公司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就在于其完善的管理和信赖 制度,管理规范,公众信赖程度高的基金公司必然会不断发展壮大。可以想像,一个充满着“老鼠仓”的基金公司,社会公众能会有对它的信任,而把自己的资金交 给他们去经营?长此下去,“老鼠仓”必然也损害基金公司自身的利益。

3.损害了基金行业的利益

个别基金公司的“老鼠仓”行为,会使社会公众对整个基金行业丧失信心,因为这种社会公众对“老鼠仓”的看法会具有很强的传递效果,最终会危及到整个基金行业的生存。

4.损害了证券市场和国家经济秩序

从微观到宏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目前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与稳定,原因很多,其中基金市场的确立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一个国家 的证券市场如果只是散户投资者的话,且不说证券市场的规模有限,并且也不利于市场的成熟与稳定,大凡成熟的市场都是有首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存在,而基金公司 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基金行业的稳定关系到证券市场的稳定,基金的发展关系到证券市场与整个国民经济 的发展。“老鼠仓”事件从局部来看可能只属于一个个案,但是,从整体来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和国家整个经济秩序的发展与稳定。

三、防范“老鼠仓”之对策

产生“老鼠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防范“老鼠仓”也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在制度设计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取“疏”与“堵”相结合的方式。我国目前对 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股票是严格禁止的,对于投资基金也基本上不允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人性的要求,基金从业人员相对而言属于高收入人群,他们一方面 有着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他们从事的又是资本行业,对于资本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回报,他们非常的了解,如果法律与制度禁止他们去自己投资,不可避免地会产产 诸如“老鼠仓”这样的现象。与其严格堵截,还不如放开并加以规范。

第8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欺诈发行,一个如同恶魔般的阴影成为2013开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国内首个IPO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出炉,“*ST大地欺诈发行案”已然成为了A股财务造假的经典案例,其为试图寻找成功“捷径”的人敲响了警钟。

欺诈上市的典型

本来蛇年春节,大家都离开了股市、欢度假期,市场进入了难得的平静期。但2月7日的一条消息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昆明市中院对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大地)欺诈发行股票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公司犯欺诈发行股票罪、伪造金融票证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处罚金1040万元,原董事长何学葵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抽丝剥茧,导致*ST大地被查的原因错综复杂,虚增收入、粉饰报表、伪造银行单据……可以说,每一个违法行为都是致命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西南的这颗新星快速陨落。

*ST大地有两次IPO闯关经历。2006年11月17日*ST大地第一次闯关IPO以失败告终,但是到了2007年10月31日,*ST大地却顶着“云南省最大的绿化苗木种植企业”的亮丽光环在中小板上市了。按理说,一般公司上市,准备时间皆需经年累月,但*ST大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重新整理申报材料,到通过发行申请可谓是“光速”。不难看出,发审委委员在其中有不可推卸的违规违法行为。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在2009年8月云南证监局的检查中,证监局发现其在业绩、资产和关联方交易等方面存在重大虚假信息披露。此后,*ST大地及相关当事人通过虚增资产和收入、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欺诈上市以及在上市后继续虚增收入粉饰报表的劣迹才被揭开。

“ST大地不是国内首例,A股还有很多其他的‘大地’们没有曝光。”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鲁桂华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IPO欺诈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并非偶然;大股东通过和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窃取财富的现象也非偶然。”近两年被查实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不断在增加,从胜景山河到万福生科、江苏三友、联信永益,再加上诸多涉及财务问题被证监会定性为“虚假陈述”的案例,加入到财务造假阵营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扩张。

一个行业的问题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没有保荐人和发审委等相关机构的配合,企业造假是无法完成的。

鲁桂华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上市公司大股东、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发审委都有可能基于同一利益诉求而相互串通,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例如“*ST大地”一案,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多种群体博弈其中,除了发行人及其高管外,中介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司法部门等纷纷卷入。

“如今,IPO欺诈发行不单是某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问题’。”对金融证券市场有多年研究的鲁桂华教授,此言非虚。

目前,在国内企业纷纷筹谋上市的资本大道上,已经形成了一条极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投行,先是利用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向往,劝说企业上市以赚取投行费用,再利用企业想多融资的愿望对其业绩进行包装,为这些企业上市之后一旦因为业绩原因遭致投资者集体诉讼埋下伏笔。此外,企业为实现IPO,不惜一切代价在此过程中对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给予利益诱惑,如担任*ST大地保荐人的联合证券在IPO成功后收取了1200万元的高额承销及保荐费用。

事实上,在查处欺诈上市问题上,无论是《证券法》还是《刑法》都存在巨大的短板。表面看来,批准制比核准制的控制程度更高。每一个上市申请都要经过证监会的上市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然而,评审实际只不过是进行形式审查,而根本无法做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把关。看似严丝合缝的安排,实际上同时弱化了保荐人制度和上市前审查制度。监管机构去做的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原本该负起主要责任的保荐人显得无足轻重。上市的关键变成了保荐人和发审委之间的博弈,只要过了这一关,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圈钱”大道了。这就难以避免投行的各种公关行为的发生,在审核层面的腐败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公开秘密。

“运动式”改革无法拯救原罪

为治顽疾,必用猛药。原罪当前,政府监管机构已无犹豫余地。

记者注意到,最近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强调,证监会要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政监管、诚信监管等多种手段,依法依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进一步遏制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坚决打击欺诈上市、恶意造假等违法行为,并加强对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姚刚的话透露出了诸多信息。比如,将围绕IPO 再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重点检查虚构交易、现金收付等,力求挤出财务水分,充分披露在审企业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针对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拉开了检查的序幕,将对拟在A股上市的企业进行史上最严厉的“自查、复查、抽查”(简称“三查”)工作。据记者了解,“三查”工作将主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由于预期未来对信息披露的违规成本将加大,目前各家投行均严阵以待,而此次“三查”工作的执行效力已初露端倪。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13年1月31日,IPO在审的企业数量由年初的791家降至782家,其中有16家企业选择终止审查,主动退出漫长的IPO排队行列。

对此,鲁桂华却认为,“证监会‘运动式’的改革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这效果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能解决资本市场本质的问题。”

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A股市场普遍存在高估现象,很多股票估值严重扭曲,动不动几十倍的市盈率;其次,A股市场假利润与真利润卖一个价,虚构的利润与真实的利润都能卖到同等价格。比如,市盈率为100倍的话,1元钱的真利润能卖100元,1元钱的假利润也能卖100元。换言之,A股市场并不能区分真的利润和假的利润。在这种背景下,要抑制原罪,寄希望于行业自查的行为,显然不甚靠谱。”

第9篇:对证券行业的看法范文

在第三方存管逐渐上线推广的过程中,类似王先生的遭遇并不罕见,有个专用词汇来描述这种状态,叫做“单边账”,遇到单边账的情况出现,股民的资金账户通常被暂时冻结,当天无法再进行银证转账,直到晚上银行与券商清算完毕,才能解冻。

其实,单边账只是第三方存管引发的问题之一。在第三方存管的新模式之下,券商和银行都面临着新的业务环境,初看并不惹眼的第三方存管却带来了银证互通互联、信息交换、业务流程衔接等一系列问题,数据流向和数量都产生了巨变,由此也产生了连锁反应。从更实质的角度来看,银行由证券交易的边缘地带向核心地带迁移,双方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第三方存管开始考问银证双方的配合和互联能力,处于磨合之中的银行和券商将要解决诸多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将提升整个行业的业务水平,而处理不当会产生一连串的麻烦。

银证转账:

成为压力中心

第三方存管的实现得益于银行与券商近几年推行的业务处理大集中,但大集中后对系统的压力也同时集中,银证转账一旦出错,产生诸如“单边账”等问题时,目前还缺乏一套有效的纠错机制来保证客户能够及时解冻资金,重新转账。

对银行而言,核心业务系统是重点维护的对象,对券商而言,交易系统是重中之重,银证转账系统对两者而言都属于系统。但在“总对总,一对多”的第三方存管模式之下,的银证转账系统同样能对证券交易产生大影响,甚至会把巨大的压力转移到核心业务系统上来。

在第三方存管的模式之下,从客户的角度而言,感觉不到银证转账有什么变化,但其背后的数据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分对分”的模式改变为“总对总”的转账处理模式,即原来是券商的营业部与所在地商业银行的分行进行转账处理,第三方存管之下,全面转变为券商总部(少数券商是区域数据中心)与银行总部之间的账务处理和通信往来。

“第三方存管的实现,得益于银行和券商大集中的实现,即使少数没有完成全国大集中的券商,也实现区域的集中处理,这使得第三方存管能够快速推行。”

但集中的风险在于系统压力也会非常集中。单边账的问题在第三方存管上线之前的银证转账中也存在,主要是由于通信问题、或者核心系统故障导致的转账信息没有正确和完整地传递,造成了客户资金在银行端与券商端的不同差异。类似股民王先生的遭遇就是表现症状之一。在证券行情火爆,投资者蜂拥下达交易指令时,会对券商的交易系统,双方的银证转账系统都会造成巨大压力,这个时候也最容易产生单边账。对于每一家券商和银行而言,都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家券商同时与多家银行进行银证转账的业务处理,银行也要面对同样的情况,由于国内的券商公司数量更多,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这样的大银行要同时与七八十家券商进行实时业务处理。

在券商营业部与银行分行之间进行“分对分”银证转账和清算的模式之下,通信压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营业部与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因此通信压力不大,而且系统风险只影响某一地、一个营业部投资者的资金,但在总对总的模式之下,转账的压力集中到总部,各地的营业部和分行只是作为一个通信转发的渠道,而不作具体的处理,由此给券商和银行的IT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对于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和券商交易系统来说,银证转账系统的确只是一个系统,很多银行一开始也把银证转账作为“边缘业务”,投入的设备配置相对不高,但像转账这类需要频繁调用银行后台数据库的业务操作,很可能把压力由传导到核心。去年8月,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在股市行情火爆、基金申购踊跃、转账频繁等众多压力之下系统接近崩溃,系统处理能力连续三天不能恢复正常,不仅导致了上述中间业务处理的基本瘫痪,而且累及许多基本业务的处理断断续续。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出了银行与券商差异的实质: 银行是把风险管理作为第一位,效率相对没有券商那么重视,银证转账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说只是小问题,因为客户的资金并没有丢失,只是暂时不能使用,客户损失的是投资机会,而不是本金。所以,这样的问题一般都不会列入优先处理的范畴内。

“银证转账造成的单边账需要券商和银行各自查系统,如果双方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重发机制和冲正机制,那么快速恢复客户资金的正常状态很难,你不可能要求银行和券商的工作人员每一次都要靠手工操作来恢复某个资金账户的状态,这在工作流程上也比较麻烦。”一位券商业务人员道出了单边账处理的实情。

其实,出现单边账从理论上来说不难解决,但当单边账数量巨大,以及银证双方没有明确的处理规则约定时就很难办。目前,银行与券商还缺乏一套有效的纠错机制,保证客户资金账户的冲正,资金能够在交易时间内解冻并重新正常转账。

清算:

交互流程下的难题

随着第三方存管的大面积上线,清算这个原来最平稳的后台业务成为银证双方业务上最大的交互点,也被券商和银行公认为最头痛的问题来源。

为了起到“管住资金”的作用,银行通过第三方存管大量介入了清算环节,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的清算形成了银行与券商步步串联的结算新流程,这对券商和银行来说都要有所适应。新流程的磨合期显然会带来许多矛盾,许多细节与习惯的冲突让券商与银行疲于应付。尽管银行与券商都进行了很多改变,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仍然需要加强配合,建立一个新的标准化流程才能保证清算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方存管之下的清算在流程上比以前更为复杂,尤其是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同时数据量的增大也加大了通信的压力,有时候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就会产生双方的账务差异,还需要重复劳动。而银证双方由于业务习惯和规定上的不同,让双方在清算上会产生一些不同的理解而导致无法平账。例如,对资金的状态判定习惯的不同就影响到数量计算的不同,资金要计算到小数点后几位,四舍五入的原则最后都对资金余额产生影响。这种业务上的差异一部分会体现在工作人员处理上,另一部分会包含在清算业务系统软件中。

现实中的情况是,国内上百家的券商要与十几家银行进行第三方存管的清算,清算系统的接口开发缺乏标准化,业务表达语言同样缺乏标准化,尽管像工行、建行这样强势的大银行在同时面对70家,甚至更多需要清算的券商时也不得不考虑每家的不同习惯。同样,券商也有苦水,要跟十几家银行进行清算,每家银行都是强势的,清算系统的开发非常困难。

清算的难题其实是跨行业信息交换和业务规范落后的问题,券商与中国登记结算公司之间的清算是按照后者的标准来做的,所以效率和质量都能够有所保证,而目前第三方存管清算在标准化上的缺失急需两个行业的管理部门坐到一起统一出台相关的解决办法。2007年以来,许多券商的清算部门都增加人手,“我们最担心的是,如果清算做不完,第二天没法开门营业怎么办”。

技术:

后援也有隐情

在第三方存管实施的过程中,IT技术扮演了一个支持后援的角色,在银证转账和清算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由于第三方存管是银证双方的事,技术也成了双方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

短板之争

为了实现第三方存管系统上线运行,银行和券商都不同程度地对自身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

券商的投入通常包括: 相关软件系统的升级和购买、集成厂商开发费用、银行托管年费等,如果银行要求专线接入或购买安全加密设备的话,还要增加投入。

有些券商抱怨: “很多银行与我们互联都是平均负担费用,比如两条通信带宽,各付一条的钱,但工行却要求我们承担所有的费用。”

在银行方面,除了购买相应硬件设备、修改清算系统之外,在软件中还加入了流量管理、异常情况的控制机制。

对于自身的系统建设,券商、银行都不遗余力。而有意思的是,当双方IT系统对接,并在应用中出现问题之后,他们却都在抱怨对方的系统是短板。

“银行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远不如券商,当双方对接之后肯定会出现IT瓶颈,但是我们感觉这个瓶颈可能是在银行端。”某券商说道: “据我们了解,有的银行第三方存管系统只是采用他们的边缘产品,甚至用很低端的PC服务器。”

对于券商的这些观点,某大银行却有不同看法: “按照科学研究角度来讲,PC服务器也是分档次,分种类的。现在的PC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相当于以前小型机水平,处理能力很强,用来做报文转换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银行的系统都会经过双方约定的系统压力测试。而且,各大银行经过多年磨打锤炼,无论在系统机制,还是开发力量方面都逐渐成熟。而技术研发源于企业需求,前两年股市低迷,券商的技术力量投入必定有限。而且有的券商急于上线,第三方存管系统建设并不完善。”

为了应对大量的通信压力,券商与银行的互联通道也有采用第三方平台作为中介的方式,例如,深圳证券通信公司提供的金融数据交换平台。而目前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要求必须采用银证直连,不经过第三方通信平台。

不过,通过第三方平台互联的方式得到了中小规模券商和银行的欢迎。“把通信前置机放在第三方更易于券商日常管理维护,同时券商端的接口技术和业务测试关节相对比较简单。更重要的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可以团结券商的力量,增强话语权,加大与银行的谈判实力。”某券商工程师谈到。

但是在业务量较大时,第三方的通信平台同样不能避免压力,可能成为系统流畅运行的“瓶颈”。在有些银行看来,允许第三方平台接入无疑是增加了自身系统风险。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时,也增加了故障排查点,不利于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

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困扰券商的最大难题――通信不通畅问题仍不能有效解决。通信问题并非因为线路带宽不够,而是在于线路的稳定性。第三方通信平台也一定是架构在中国网通或中国电信的基础线路之上,同样要面临峰值压力。“我们的钱已经花得够多了,并与银行建了专线专网,通信依然不畅,看来只能搬到银行隔壁了。”某券商无奈地表示通信故障频发与自己无关。

标准之困

“现在我们感觉压力大就是我们的第三方存管系统要跟十家银行对接,而每家银行的业务模式、接口完全不一样,一个系统要适应多加银行,搞得我们很乱。”某证券公司说。

据了解,人民银行曾颁发了一个系统接口标准,但由于出台时间较晚,工行、建行,以及动作快的银行已经完成系统开发,因而没有参照统一的接口标准。而商业银行表示: 按照该标准二次改造系统并不现实,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测试,还可能影响银行其他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一些银行表示: “证券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上百家券商之间的接口程序各不相同。为了在短时间内确保第三方存管系统上线,银行基本上要求券商在系统建设时以银行标准为主。但是各个银行系统及业务模式不尽相同,导致系统接口差异。”也有一些银行认为,券商与银行在系统开发前对一些技术指标是有协议约定的,但由于开发商素质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开发规范、标准的理解或有不同,最后造成了接口产品的差异。

而有些技术争议的产生是由于业务处理而造成的。例如,券商系统中的客户银行账号―有的银行提供的是客户的管理账户号,有的银行提供存款卡号。“数据不同则接口不同,晚上对账清算相当麻烦。”某券商说道。

其实银行的抱怨也不少。比如,银行重发未成功交易的指令在有些券商端系统中会被理解成银行端发起两笔交易。银行人士认为: “可能有两个原因,如果不是因为开发商没有银行行业的经验,对开发规范不理解; 那就是券商前期系统测试不严谨。”

其实,银行与券商的种种争议都是由于在具体实施中标准和规范缺失而造成的,就例如账户冲正这种常用的处理机制,如果没有两个行业的管理部门共同磋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规范就很难解决。

链接

第三方存管概念

三方为投资者、券商、银行。

“第三方存管”被写入新的《证券法》中。《证券法》112条中指出: “证券公司承担清算和交收责任。”139条中指出: “证券公司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应当存放在商业银行,以每个客户的名义单独立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