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第1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述评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 学习与实践. 2014(06)

第2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乡村规划;构成要素;规划内容;

乡村规划以现状农业资源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乡村景观和文化为主体,经济生产与景观观赏相结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合理配置,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巩固拓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切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1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构成要素

1.1 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居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聚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尽可能少破坏原始的村庄形态,在这个基础上,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村庄聚落的风貌和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街道,乡村的公共活动空间,比如广场,公园,户外体育、文化设施场所等等。这些环境是村民生活接触最密切的,优美的景观能给村民带来最直接的积极感受。

1.2 乡村生态性景观

植被、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乡村生态性景观,是乡村的不可建设用地,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植被包括道路绿化走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以及大面积的植被斑块,在保护作为前提下,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将这些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宜人合理的开放空间,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水系指的是河流、湿地等,通过对水系进行生态设计和规划布局,创造出优质灵动的水体景观。

1.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景象上,除了表现农村的生产景象外还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构成是由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农田可以看作一种斑块类型,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让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

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特色产业园、休闲观光园、景观带、农家乐、景观节点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美丽乡村景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乡村自然环境、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有针对性的提出各个乡村适宜的发展线路。

2.1 村落景观

村落,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生态、文化和村落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介于此处是在乡村景观宜游性的表达,将其定义为狭义上的村落景观,即乡村范围内具有较高欣赏价值,能够吸引旅游者,使之获得美的享受的景观资源,如古建筑、古树名木、街道、小品及民俗文化等,这些元素相互组合成不同的景观层次,从而形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核心节点之一。形成村落景观的要素形式多样,若按照其构成物质的基本形态分,则可以得到点、线、面三种基本形态。

1)点

点在村落景观中通常是指比较集中、规模不大的区域。点虽小,但无论在村落布局上还是景观效果上会形成强烈的中心感,具有向心性和标志性,点可以是一栋建筑、一座古桥、一口井,甚至是一棵树,通过一系列的点状空间形成的村落景观是村落外部序列空间的目标点或结束点,是整个乡村外部空间区域的视觉焦点。通过不同节点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村落景观,是“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核心内容。

2)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在形态学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由于线本身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在村落景观营造中,线性空间作为造景艺术的一个基本单元,不仅是决定空间形态的轮廓线,而且还可以刻画和表现村落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其中,道路、水系是乡村中最为常见的线性景观,在连接各景观要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村落景观的各要素都是沿着线性空间展开,通过曲直变化、动静结合,形成优美、丰富的村落景观。

3)面

面是点与线的集合,即点的扩大或线的累加,是景观中分布范围最广、连通性最好的景观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它集合了村落景观诸要素的特征,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乡村的色彩,色彩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区域形式不同,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江南地区传统的乡村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正是与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相统一。

2.2 农业观光园

乡村农业观光园是以休闲、观光为主题,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集休闲游乐、旅游观光、生态建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农业观光园因其广泛的资源,多样的形式等,而吸引大批的游人观光,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使乡村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乡村特有的文化、民俗风情、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在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围绕农业生产,结合休闲旅游和乡村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特征,策划各种参与性活动,并以农产品为出发点,科技为支撑,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营建地域性人文田园景观,突出“绿色旅游”、“体验健康”、“享受自然”、“传承文化”等特色,使主题特色鲜明,构建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浓、充满生机情趣的休闲农业园。

2.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1)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咨询中心、餐饮、超市、医务室、电话充值点、公厕、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指为游客在旅途中应对日常事件、突发事件,增加其逗留时间和消费的设施,此类服务设施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同时又是游客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整体形象。因此,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的措施,根据乡村的游客量、需求量,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游客咨询中心、公厕、超市等,将各种服务设施遍及进行整个村域,构成完整的服务设施系统。

2)旅游标识系统

旅游标识系统主要是反映乡村的景观节点、服务点及道路交通等旅游信息,指导游客能够快速、便捷的找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因此,在乡村入口、道路沿线、重要节点附近设置指示牌、标识牌,增加特色鲜明的景观元素,加强标志性特色,便于游客及时获得相关的导游信息。在标识景观设计中,根据乡村所处的区位、资源、环境,充分运用当地的材料,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设施。

3 结束语

乡村景观规划是一门多领域、多学科相融合的综合体。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下引发了种种矛盾与问题,如何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乡村景观建设问题,处理好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难题。同时,对于现有乡村,如何延续传统村落肌理文脉,使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和谐发展是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8,(05).

[2]邹志平.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研究模式[D]. 复旦大学,2012.

第3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面向未来,郫县的发展无疑已站上一个新的更高起点。要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郫县则必须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制约,清晰、准确地破解以下问号: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利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如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的生态发展之路?

郫县的铿锵回答是:紧紧围绕“水润蜀都、生态郫县”战略定位,努力建设“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美丽郫县”。更加生态是美丽郫县的“貌”,更具品质是美丽郫县的“魂”,更为富庶是美丽郫县的“本”!

郫县上风上水、生态良好,但土地空间受制约明显。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奋力推进郫县新一轮发展,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做到“经济提质升位、城市转型升级”;坚持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

为此,郫县将坚持生态立县、科学发展;坚持以生态为统揽,协调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着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家园的实践中干得最主动,走在最前列,抓得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使郫县成为特色鲜明、切实担负起成都卫星城功能的一个重要区域,努力让全县人民过上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打牢生态田园本底 夯实美丽郫县内涵

发挥生态优势。把环境怡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竞争力,使幅员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整个郫县成为一座开敞的自然景区和生态公园,成为旅游消费的好去处、居家创业的首选地。

突出产业特色。让生态化、高端化成为郫县产业的鲜明特征,无污染、占地小、产值大、效益高,基本构建起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生态产业体系。

城乡发展同步。使统筹城乡的机制更加完备,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同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城乡统筹的示范样板。

人文气息浓郁。要让郫县厚重而多样的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具有鲜明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个性,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生活富庶安康。使城乡居民收入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安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和安逸。

为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品质至上、民生为本、‘四化同步’”的发展思路,努力使“绿色GDP”成为各镇各部门的追求,“绿色政绩观”成为各级干部的追求,“绿色生产观”成为广大企业的追求,“绿色消费观”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紧盯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紧扣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大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四大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构建与美丽郫县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体系按照建“大公园、大景区”的要求,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保护好“川西田园”美丽风貌,努力构建“水润蜀都、绿满鹃城、花香郫县”的美丽图景。在强力治污及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必须做到亮水和增绿。

亮水:以境内八条河流为重点,全面实施清淤疏浚、污水截流、生态护岸、环河林带建设等工程,重塑河流朴实自然、水清岸绿的形象,让人可见、可近、可亲,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打理成为流动的风景和带状的公园。

增绿:坚持栽大树、大栽树,多栽树、栽好树,形成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四季有景的优美环境。并采取“见缝植绿”、“拆旧补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打造一批观赏型、游憩型的绿地公园和街头小品,形成“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的景观效果。

实施产业发展提升工程,构建与美丽郫县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立县的核心是生态经济立县,要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思路,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生态化、高端化发展,努力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走出一条综合效益最大化、单位消耗最小化的郫县特色“产业倍增”之路,壮大美丽郫县的产业支撑。在以发展特色优势服务业为突破口,面向成都大市场做“优”服务业的同时,还必须:

做“精”生态都市农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示范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科技总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确保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绿色有机农业面提高到60%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的附加值;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乡村酒店和休闲会所,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休闲度假示范区。

做“强”生态工业。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和“环保、低碳、科技、高端”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平面工业向楼宇工业转变,园区企业从传统加工制造型向科技型、总部型转变;围绕“双百亿”目标,提升发展川菜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豆瓣产业集团化发展,大力推动川菜产品创新发展,打造“研发、生产、流通,加工、配送、销售、体验观光”的完整产业链条,奋力构建引领全省川菜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实施城乡建设提升工程,构建与美丽郫县相适应的生态城镇体系

加快形成现代城市、农村有机融合的城镇体系,努力建好成都最具生态田园特色的卫星城。为此,既要高起点抓好规划设计,又要以快速融入主城区为主线,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努力建设自然美与人文美“两全其美”的美丽郫县;并高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一批美丽城镇、美丽村庄、美丽社区,力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城乡统筹的示范样板。

第4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当我乘坐的飞机即将降落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时候,从窗口极目远眺,芝加哥夏意正浓:青葱的树木和金黄的玉米地几乎覆盖了整片目力所能触及的地方,典型的美国乡村小屋点缀在广袤的农田中。不知是应该惊叹还是怀疑:这和之前所想象的高楼大厦和“高科技”、“繁华”的景象总是感觉有些不太一致。除了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小片区域,其余地方并没有像中国城市一样的高密集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乡村和无边的农田。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印第安纳州独特的城乡构造,但在游历了美国众多州市之后我才发现这样的乡村景色在这片经济发达的土地上非常普遍。广袤的美国大地上仅有约5%的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而其余95%的土地都被这样的农田和乡村所覆盖。越来越多的美国市民选择居住在乡村地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更让农场主成为一个吃香的职业。较国内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快节奏的生活,在美国更能感受到一种自然的郊区化状态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union mills 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小镇。成片的玉米地、分散的居民住宅、遍地的牧场,虽然小镇分布结构简单,但居住条件不仅不比城市差,甚至有很多居所的生活设施超过了城市。在走访了数家普通居民后你不难发现每家每户都有各种高科技农业生产用具,它们有序地排列在农田或庭院里,室内洗碗机、咖啡机、取暖机等现代化电器也是一应俱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乡村广袤的土地,每家每户的居住面积都大为可观。由此可见在“城市化”日渐普遍的今天,相比起城市中较为繁杂的环境、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美国中产阶级开始由城市向郊区搬迁并且倾力于现代化乡村建设。

如此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得益于有效合理的开发和应用。从大庄园到一家一户为单位的承包土地,耕地得以有效地规划和开发,没有多余的破坏和污染,在大片未经开发的地区,生态仍然保持其原状而没有过多的人为破坏。每家每户都有完善的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均被有效环保地进行分类。美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以法律作为保障的,所有的建设和开发都必须限制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

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年加快。随着城市的拓展,资源的消耗,部分乡村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无论是乡村的景观还是生态,美国的乡村建设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无疑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也是中国最大的民生工程。当下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部分乡镇过分追求表面上的“繁荣”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乡村建设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守住原有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环境美丽、设施完备、教育先进的新型乡村。

首先是在乡村基础建设上。就拿美国城乡实例来说,在这个信息化高科技的时代,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不难发现的是,即使网络早已在城镇当中普及,我国乡村网络建设与城镇的差距还是极为明显的。就我在美国乡村观察的情况来看,几乎每家每户均为包网到户,网络的速度和质量都是非常好的,且价格也比较合理。近几年,我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乡村建设,但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使每一分钱发挥其最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次,美国的教育位居世界前列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使是在美国的乡村学校,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教学上也远远超过我国乡村学校甚至一些城市的学校。我就读的south central jr/sr high school 就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高中部只有两百多人,学校面积也不大。但就是这样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却有着完善的设施,宽敞的运动场地和课外活动场所。棒球场、橄榄球场、游泳池、篮球场……这些设施即使在再小的乡村学校也是极为常见的。学校注重每一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放学后常常有大批学生留在学校进行各个项目的练习。

教育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教育大国,乡村教育无疑是中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当下教育投入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却很难满足乡村教育发展需求。如今在中国的偏远地区,乡村基础设施、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仍与国际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乡村教育水平不高、村民文化素质较低、教育基础设施差、资金投入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乡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较差,收入的差距悬殊,使得大量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地区工作,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问题的关键除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外,还应加强乡村教育宣传,使得社会各界、各级政府和村民进一步提高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合力,构建政府、社会、村民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扎根乡村。

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在当今生态资源日益稀缺的严峻状况下,生态环境和耕地的保护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在我交流所在的印第安纳州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片属于自己家的占地不小的后院,更有部分居民拥有一片自己的树林。这些林子因为居民良好的保护意识和细心地照料生长良好。总结几十年我国的发展历程,一些地区也曾因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没有节制的索取致使许多一派生机的青山绿水变得黯然失色,许多原先丰饶的土地趋向沙漠化。乡村垃圾处理的简单化和居民环保节约意识不强使得部分乡村生活环境令人担忧。党的十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构架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保护生态和耕地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认为在落实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中要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定位,完善村居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同时,积极宣传乡村生态环境与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使乡村居民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才是获得更好居住环境、获得更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5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美丽乡村;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各自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等特色出发,通过“缮民居、强公建、美景观”,着力向宜居、宜业、宜游目标迈进。首先,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通过对农村旧房立面改造和建筑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农村新居,让乡村民居成为一道风景。同时加强基本服务建设,让农民无论是进入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活,都可以共享现代化成果。其次,推进美丽乡村与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最后,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及特色物产,挖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寻找、发现、展示美丽乡村内在美,既美丽于“形”,又魅力于“心”。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为没有门票的景区,通过“细节”塑造由内向外的美,让历史建筑焕彩、让民间故事复活、让龙飞凤舞显灵、让地方剧种走红、让传统美食扬名。美丽乡村关键在于“美”得要像乡村。较之钢筋水泥,乡村的生长见诸田野,充满希望;较之人造园林,乡村的风景演绎大自然之美,天然去雕饰;较之现代知识,乡村里有乡土的箴言,乡村更贴近生命的本真,更懂得自然的谶语。千万不要用城市的视角去美化乡村。此外,注意美的差异性。美因差异而存在,美因传承而久远。美丽乡村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还是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更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日益成为更多的人乐于前往的旅游目的地、流连忘返的心灵休憩地。

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1、产业培育的效果不明显。通过一年的创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完善,村庄面貌进一步美化,农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产业发展上,虽然有一些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村级工业平台、发展家庭工业,有效的推进了建设与发展的互促共进,但还未形成全面性的示范作用,农村产业的发展没有取得质的提升。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工作还处在开展初期,产业的培育还未有明显的成效,这也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点。

2、建设融资的渠道不够宽。当前,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县、镇、村与农民的投入,虽然有一部分民间资本的项目投入和上级部门的项目补助,但所占比例还不高。下步我们还要在拓展融资渠道上下功夫。一是向上争取省市对“三农”项目的财政补助;二是鼓励引导企业与所在村的合作共建,互利互惠;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引导金融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四是盘活农村资源(如土地),实现农村资源的整合优化。

3、品牌经营的力度不够大。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形载体,更是我县今后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和主打品牌。从08年开展以来,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如何利用品牌发展经济方面考虑的不多,力度不太,成效也不明显。

二、美丽乡村的发展策略——美化方法

1、要跳出三农,走一二三产联动之路。“三农”工作不是两张皮,我们的聚焦点不能停留在狭窄的“农”字上,兴奋点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村”字上,不能搞内循环,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抓“三农”工作。如果就“三农”谈“三农”、就“三农”抓“三农”,必然走进误区。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全县本身就是一个大农村,我们现在抓发展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们要奋斗,说到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三农”工作仅靠内生拉动是缓慢的、有限的,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成效,必须依靠外源带动。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区域化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作为“三农”工作的动力和引擎。在“三农”发展总体趋势把握上,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工”与“农”、“城”与“村”根本不对立、不矛盾,这两者是互融互促的统一体。递铺从一条街发展到现在有一定规模的县城,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农民实现非农化、市民化。山区竹农的富裕,靠的是竹产业的培育、开发和经营。大溪农家乐,起步靠的是天荒坪电站。必须坚定不移抓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分工分业分化,进而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并最终富裕农民;必须坚定不移强城镇,大力培育中心镇、重点镇和中心村,提升产业、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度,促进生产力优化布局。

2、要立足特色,走整体品牌经营之路。从我国的乡村现状来看,我们的“三农”问题,不算穷,也不算富,而是很有特色,农民生活总体小康、农业生产进步明显、农村生态普遍良好。农民收入全省中等偏上,产业发展比较协调,城乡差别比较小,生态特色优势明显。细化到每一个乡镇、行政村,村容、村貌、村风、文化、产业等个性特色也很鲜明。品牌是一个地区产品认知度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我们抓“三农”工作,一定要有经营品牌的思维和理念,把特色放大,让特色铸就品牌,让品牌形成生产力。去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就是一个区域品牌。其中有很多文章可做,如我们的高效生态农业,已经形成了笋、茶、桑、畜禽等多个系列产品,有些还很有名气,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品质问题。另外,我们有些村民间文化、物产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就要研究这些文化品牌树立的问题。还有农家乐、无蚊村、书画村、花卉苗木村、手工艺品村、劳动竞赛体育村等,都大有潜力可挖,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

3、要突出重点,走提升村级经济实力之路。我们要突破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三强”:一要强组织。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从思想、队伍、作风、制度等方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前,要顺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级组织建设的一个大动作,务必要“顺”。要严格依法推进,按照“精干高效”要求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夯实提升村级组织,表现好的要留下来,年轻优秀的要充实进去,真正换出干劲、换出激情,选出凝聚力、选出战斗力,各乡镇党委要加强领导。要抓紧落实关心关爱村干部的工作机制,在生活上关心,如村两委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在职干部工伤医疗保险、长期担任并正常退职村两委主职干部定额补助和村两委主职干部报酬实行县里统筹;在政治上关爱,如继续从优秀村干部中录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各类评先评优要向农村干部适当倾斜等。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完成后,要引导村两委班子对照“双带双创”承诺,进一步理清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路,集中精力落实创建举措。村干部要带头示范,书记抓班子,班子带村组,村组联百姓,百姓齐创业。二要强设施。加大农田水利林业等公共设施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尤其要充分吸取雪灾教训,举一反三,抓好事关农村安全的山塘、水库、道路、防火带等建设。三要强实力。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路子,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职能。村级班子要研究相应办法,增加资产性收入和财产性积累。

4、要调动主体,走共建共享和谐之路。农民主体作用强不强,事关新农村建设得好不好。大家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动农民主体还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民自主创业精神还不强,直接制约着农民增收空间,特别是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中老年农民、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就业难和低收入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依靠农民群众,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业活力,推进广泛充分创业,引导农民由单个领域创业转为广阔空间创业、由一部分人率先创业转为全体全面创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民创业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做好引导、支持、帮扶和服务工作。

三、结语

我们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真诚关心、真情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实施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验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共同打造“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张阳.美丽乡村新模式管理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

第6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一、怎样做到科学规划布局美?

笔者认为要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加快编制全县村庄布局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强与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工业、旅游等各项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配套性和可操作性。

修编完善全县村庄布局规划。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基本指向,首先完成以中心村为重点的全县村庄布局规划修编完善工作,明确县域内中心村、一般村的数量、功能与定点。引导鼓励农民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推动自然村整合撤并和农居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使用的水平。 规划要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分期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分年度编制和完善各个实施村的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各村实际,明确村庄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各项建设内容。着眼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文化,实现村庄功能的相对完整和合理分区,更好地体现乡村特点、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村庄建设规划水平。

二、怎样让村容整洁环境美

笔者认为要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健全机制、突出重点、连线成片,进一步推进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农房改造、农民饮用水工程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抓好农村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旧房改造、平原绿化、村庄亮化等项目建设,提升建设水平,优化农村环境。

推进村庄整治扩面提质。继续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工程,村庄环境整治覆盖面达到90%以上。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实施计划,重点抓好实施村的村庄整治提升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深入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池塘改造、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提升工作。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以增加绿量为重点,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努力打造森林村庄。加强沿线村庄建筑物立面统一色调改造,规范村名村牌设置,清理整治违法建筑物,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一乡一品牌、一路一风景、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综合整治,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充分挖掘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民俗文化等乡村历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精品村。

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按照“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农民自愿”的原则,以自然村撤并、整村搬迁和“空心村”改造为重点,科学规划,细化方案,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继续稳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努力破解农民建房难问题,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居住条件。推进宅基地复垦工作,拓展发展空间。探索宅基地流转机制,把下山移民与中心镇、中心村培育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宅基地流转到中心镇购房换房落户,到中心村建房落户,促进农村人口集聚。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继续深入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农村河沟池塘整治工程、农村电气化工程等项目建设,配套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村内河沟、池塘得到全面治理。统筹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农村服务配套功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从人员、制度、职责、经费等方面入手,强化村庄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逐步建立完善“财政补助、乡镇村配套、村民适当缴费”的筹资机制。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和队伍,强化督查考核,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业功能区所在乡镇(街道)探索建立乡镇(街道)物业公司,配备专门的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和义务监督员,建立相应的管理、收费机制,推进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市场化、物业化管理。推进工业功能区污水、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整治,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污染达标排放。在南部山区乡镇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三、如何推进创业增收生活美

要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的要求,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料加工,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深入实施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加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阳春雨”等品牌建设。加强农村养殖业污染整治,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加快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围绕“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目标,积极发展温泉养生、休闲养生、理疗养生、茶饮养生、运动养生等十大养生产业,建设国际养生产业基地。努力推进旅游与农业、生态、文化等的融合,充分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充分发挥农村生态优势,开展步行健身、自行车游和自驾车游等生态休闲绿道建设,把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丰富乡村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水平。

着力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依托工业功能区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能力。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超市经济,推进“农超对接”,健全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网络,提升我县超市竞争力。

四、怎样推进乡风文明素质美

要按照“乡风文明素质美”的要求,统筹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民群众素质。

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农村标准化文化活动场所,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培育文化特色村。继续实施农村广电服务均等化工程。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纳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升农民群众文明素质。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推进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村民的行为。积极开展文明清洁户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怎样提高综合改革增活力

要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协调推进农村配套改革,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权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森林资源流转。

第7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乡村养老;城乡一体化;

1、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对发挥乡村养老功能,开辟新的养老空间,打造适合养老的新型乡村社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调朔⑾郑“空巢”是最大的问题,子女外出,只有年老的父母独自生活。乡村中医疗设施卫生仅仅能满足卖药看普通病症,如何赡养老人,不只是在物质上满足他们,或许一堆的钱财也解决不了晚年内心的孤独。1898 年,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出版,在书中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这个理论把城市的高效率、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环境清新、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摆脱当时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老年宜居城市,在本质上应是现代田园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首次前瞻性地将健康、生态这些词与城市建设相互联系,它实质上是当下建设老年宜居城市的理论雏形。田园城市,其特征有3个,即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

2、乡村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满足了老年人对养老自然环境的需求,农家院落、乡村公共空间、一样的熟人社会,满足了老年人聚会交往和情感需要;乡村中的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拥有很深的情感,所以提倡乡村养老院的建设,即满足了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需要,同时兼顾了他们的情感所需,是保持一个理想健康的重要条件。村落养老模式对城市和乡村均有影响。首先,乡村环境自然怡人,可以吸引城里老年人进乡村养老缓解了城市的压力。随着部分老年人的进村养老,可不同程度缓解城市住房、交通和医疗等方面R力;其次,乡村养老建设,可以组团式建设医疗站,以临近的乡村成团,引入城市中高水平的医疗人员与设施,他们凭借着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文化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可带动乡村医疗发展,成为支持和帮助乡村养老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城乡一体化乡村养老院的建设,解决了乡村空壳化和宅基地的闲置问题,不仅减缓或在一定程度阻止了乡村的衰败,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乡村养老的实现可架起城市和乡村沟通的桥梁,促进城乡文明结合。但是应该看到,城乡结合部诸如村落基础设施、卫生环境、医疗条件、宅基地制度等乡村环境,还存在很多不能适应老人养老需求的方面,规划发展乡村养老院,在乡村环境的奠定下,如何让乡村养老院环境更加贴近自然,让城市老人以及乡村老人都有家的感觉。

3、乡村养老院景观的建设要从各方面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性,所以设计研究景观规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3.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逐渐下降,在较为复杂的室外空间中可能会感到不适,所以静思与参与空间较多。有时为了方便管理,室外空间过于开敞,但整体养老院对外又过于封闭,而乡村养老院景观应当打破这一封闭体系,乡村中车流较少,所以养老院景观环境应与外部有所呼应,又要在各方面的保障中做到最佳,无障碍系统是室外景观重要保证之一。无障碍的设计就是针对老年人机体能力下降,保证他们可以正常的活动。

3.2 空间处理上应当以开敞和半开敞空间为主,针对老年人视力下降,养老院中标识设计以简单的形体和鲜艳的颜色为主,夜间照明灯具多用亮度较高的。针对老人的活动能力下降,应在养老院建筑外,开敞空间中做活动设施,尽量丰富老年人活动空间,乡村养老院的建设,可以设立一些生态菜园,让老人参与其中,略显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心镜。针对老年人安全设计,尽量以坡道和平路为主,老年人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差,所以在设计道路及铺装时,以凿毛石材为主,避免下雨滑倒。

3.3乡村养老院的建设,重点是在医疗设施及室外环境上,而老年人住宅则不必过多,选址本身在村落聚集地,考虑到老人对自己屋舍的留恋,从精神层次上,可以让临近独住老人回到自己的屋舍,而有年事以高,身缠疾病的孤寡老人,行动能力弱可以住在养老院内,方便医护人员的照看。

3.4养老院属于集体居住形式,户外景观环境的目标就是要为老人创造有家庭感的居住的室外延续空间,让老人们觉得在室外活动像是在自家的花园庭院里一样安全舒心。乡村养老院中的老人大都来自于临近的乡村,熟人空间会让老人更容易接受,但除了开敞与半开敞空g的建设,还要设一些小的私密空间,主要是为了针对性格较为孤僻的老人,给她们可以静思独处的空间,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如果有一个可以自己控制的户外空间换来宜人的阳光、空气、花草,改变一下生活气氛是很理想的。因此在养老院的户外空间设计中提供一些个人的具有私密性的空间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私密空间的建设不能太过于偏僻,以动带不动,以乐带悲。而且一改原来乡村附近的养老收容所模式,不是给老年人一个大操场,而是让他们晚年有自己家的同时可以过更高品质的生活。

养老院绿化的配置,在乡村本身倚靠天然的环境优势,养老院中的植物选择,多以功能性植物为主,例如晚香玉、除虫菊、薄荷、龙柏等可以驱蚊虫,除功能性植物外,另设观赏性植物,鸟语花林。部分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进行户外观赏,则要考虑建筑周边的室外绿化空间,可以很巧妙的在室内也能感受四季之变。

第8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做好顶层设计,突出特色小镇战略性定位

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对我省特色小镇的定位、规划原则、建设要求、入选标准、筛选程序、扶持策略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为形成“百镇不同面,镇镇有特色”的发展格局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让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新律动。

在通盘谋划全省特色小镇建设时,必须突出战略性。特色小镇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是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上新水平的重要抓手。从先进地区及我省的实践看,特色小镇建设既加快了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又大大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既创造了有效供给,又拉动了城乡需求;既促进了一产、二产发展,又带动了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特色小镇建设顶层设计,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体现特色小镇建设对加快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进而制定出体现创意、富有特色、操作性强的规划。

植根于特色产业,突出产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综观国内外的特色小镇建设,紧紧依托当地“特而强”的产业是一个普遍性规律。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就源于浙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30多年的发展实践。所以,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必须抓住产业这一核心要素,以富有特色和潜力的产业作为谋划发展的基石和起点,依托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大数据、健康、旅游、商贸物流等自身优势产业,以及酿酒、中药、石雕、陶瓷、皮毛等历史传统产业来发展。

文化是小镇独具特色的灵魂。要挖掘每个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核”,将文化基因植入当地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进文化与产业有机融合,让特色小镇传承历史文化,承载现实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简而言之,特色小镇绝不应当是对国内外典型的照抄照搬,而应是具有“独特气质、河北内涵”,集“产、城、人、文”于一体的复合载体。这就要求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舍近求远、崇洋,没有产业基础生搬硬套;二是选择性“失明”,以为当地无特色可寻。对于特色要有准确把握,山水风光、风俗人情、土特产品、独特经济、个性产业、人文历史等,皆可成为小镇的特色。

提升聚合效应,突出形态上的“小而美”

特色小镇不是单纯的行政地域划分和行政区划单元,不是传统的工业、旅游等产业功能区块,也不是“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而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所以,特色小镇建设应多在提升聚合效应上下功夫。

特色小镇要突出“小而美”的形态特征。一是“骨架小”——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二是“颜值高”——所有特色小镇都要有魅力,有吸引力。比如浙江的龙泉青瓷小镇建筑低密度、低容积率,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让回归自然、田园生活不再遥远;诸暨大唐袜艺小镇则现代感十足,以天然石材为主基调的小镇简洁现代,建筑物由一条名叫“美丽街”的沥青小道联接为有机整体。

遵循“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突出品质打造

特色小镇创建不宜采用审批制,而应遵循“宽进严定”的创建路径。不能按照地域分配,而是严格按照既定标准选定,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宽进”指只要符合产业特色明显、规划清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投资主体明确、项目具体可行、投资达到一定额度等硬性标准均可申报;而“严定”则是在坚持分行业确定名单,并充分考虑历史传统产业特殊性的前提下,根据实地调研进一步排序,严格确定入围名单。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要紧扣自身的优势产业和历史传统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绝不能“千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理清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突出政策创新

第9篇: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范文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受自然环境影响,传统村落的分布体现出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较多,西部较少的特点。自然环境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南北方虽然都是传统农业社会,但地理、气候、地质不同,南方要么地处沿河地带,临江而建,多石木结合,以石夯基、以木建房、以瓦遮挡,多一、二层厅堂式住宅,顺水流向依势而建,形成错落有致、水乡如画的村落景致;而丘陵地带则傍山靠地,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多吊脚楼和富有民族风情的村寨。北方传统村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和北京,历史上,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带是农耕文明最昌盛的地方,即使是今天,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在三产中仍占据约1/3的比重。传统村落必有其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山西和北京所代表的北方村落特点,它们形成了中原风格的传统村落,孕育了传统村落里的文化。目前,对中原的村落研究少之又少。虽然中原的村落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不及江南的诗情画意,从北方来讲,则少了几分家族式聚居氛围,但通过研究,从中能看出中原传统村落对中原璀璨文化的承载是以不同于南北两种风格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当前对传统村落保护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传递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解、方式方法都存在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一)损毁的速度快于保护的速度。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目前还在减少。如果不对传统村落保护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设计方案、法规制度,别说是没有被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也会因为保护措施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消失。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指村落建筑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蚀等自然现象造成的部分损毁或全部损毁,属于传统村落消失的不可控因素。传统村落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环境:一种地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文化交流频繁之地;还有一种散落在相对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人口流动性小、文化交流稀疏。前者从自然性角度考察,损毁的可能性极小,而后者则因地势地形、经济条件限制导致村落容貌自然性恶化,后期不能及时修补,不少自然村落悄悄地消失了。但相对于自然性损毁,社会性损毁的破坏力度远不止此。之所以用社会性损毁而不是“人为”性损毁,是在将传统村落视作一个微型社会,在其与村落外的大社会碰撞时做出的选择这一角度界定的。包含当前学者关注的几大问题:1.村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导致村落消失这种现象在偏远(山区内陆的传统村落)村落普遍存在,青壮劳力离开土地,留下妇孺老弱守着村落。外出人员的离去,既切断了与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连接,也切断了他们乡愁的根,对失去农耕后续力量的传统村落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毁灭。2.自然村落合并导致村落消失一份来自《2016年山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山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96—2013年,山东省城市建成区外乡数量从1022个减至89个,行政村数量从8.3万个减至6.5万个,自然村数量从9.8万个减至8.6万个,许多村庄呈现“空心化”态势。比较小的几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大的行政村,几个小的行政村合并成更大的行政村,如此既能节省管理成本,又为农村扶贫脱贫提供自然条件。在合并自然村时若不注意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而盲目合并,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3.现实生活迫使村落居民迁出导致村落消失村落原居民迁出村落,并非出于本意,但又迫于生计不得不迁,迁出后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却无法保留住原有的生活样态而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空壳”化,使其成为一种展示品。然而,被记住的乡愁恰恰是嵌入当时那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并滋润着原居民,并非从外部强行灌输,这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极易采取的便捷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旅游开发,观光采摘,再辅以各种名目的采摘节、娱乐节就是在做留住乡愁的大文章。这给人们留下一个现实困境:如何保持村落居民物质与精神两种财富的平衡?(二)保护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而保护不当等人为破坏行为则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一种情况是对传统村落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执行实施,缺乏科学的判断和衡量,一味“求新”,搞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建筑拆除而后兴建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美其名曰“古镇”“古村”。设计者茫然不顾南北地域差别,一律沿用江南白墙黛瓦、花园庭院。另一种情况则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违规开发村落,搞成“千村一面”的旅游景点,将原居民整体迁出村落,另选地址安居,甚至租用原居民住回原村落,扮演着以往的角色。村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被打破,继而形成的历史性的村落也难逃其掌,尽随“落花流水去”。(三)缺乏专业人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目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成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各省纷纷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挂牌明示。而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不少地方的政府为了追求GDP与开发商合作,盲目对传统村落乱开发、滥开发,而政府把管理权让渡于开发商不再过问,只管收税。到头来,开发商怎么开发、如何保护都不是政府关心的问题,受害的是传统村落。专业人士参与的保护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式保护,而是具有研究性质的保护,目前这一块仍是短板。(四)各省关于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不够健全。2014年4月25日,国家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防止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修建性破坏现象,高屋建瓴的指明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向、尺度、惩罚、监督等细节,确保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然而,全国传统村落分布范围广、历史跨度大,具备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省份和地市应尽快制定适合本省、本市的法律法规,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五)传统村落居民对传统村落的认识有待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于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城务工人员更希望留在城市。许多打工子弟乃至他们的下一代,已在城市扎根,脱离农耕文明时间与定居村落的意愿成正比。对于留守村落的居民而言,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现有生活水平是最紧要的事情。然而,村落的现有建筑、文化等却成了他们达成诉求的障碍,他们不关心传统村落问题,不关注保护问题。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存留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风传承、家族荣誉、个人理想等人文精神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正是村落里走出来的人世世代代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兼顾保护与管理,实现“乡村记忆”的美好愿景。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

文化是“历史性的存在”,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即是要保护村落的历史。如果说建筑物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历史文化要素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既要保护生命线更要保护灵魂。如此才能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一)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如表所示,领导干部决策层更希望对乡村建设做科学的调查、预判和设计方案,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具备科学的规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首先要吃透城镇化的主旨、目的,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市、本乡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兼顾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好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一种特色,是开启特色小镇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的便利之门。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防止保护措施的雷同,比如美丽乡村建设的“千村一面”。政协代表冯骥才提出不少传统村落因为“空巢化”和“全面旅游化”变得面目全非,正朝着“千村一面”的雷同化方向发展。这里的雷同不是村落历史景观的雷同,而是村落保护的措施雷同,为增加收入、展示历史文化,统统趋向于搞旅游开发。这里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1.村落经济来源是否困难无以为继的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搞旅游,但不意味着所有方式的旅游都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有些低端旅游只会破坏村落的文化和环境。2.旅游是否是唯一的来源诚然,旅游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快方式,也是最佳宣传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方式呢?社会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空巢化”问题的是否有交集?传统村落保护能否成为解决农村“空巢化”和社会养老的一种可行途径呢?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下最现实、最直观、最具体的载体,利用好传统村落“历史性存在”的价值主体应是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之一,对“留住乡愁”“乡村记忆”都是最鲜活的实践。3.是否所有“节庆”都有文化乡村旅游热衷于打各种“节庆”的牌子招揽游客,于是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相亲节”“花卉展览节”“美食节”等纷纷亮相。直观下,这些似乎都是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但深层的却是缺乏对文化的真切认识和真情实感。文化不是需要深层次的挖掘。(二)健全完善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传统村落顾名思义因传统得名,这些村落经历无数风雨,具有浓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由于村落建筑(自然景观)取材和设计与现念存在一定差别,如何妥善保护、维修和管理是研究传统村落的前提,即自然生态环境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目前为止,大部分省份还未意识到本省的传统村落的意义和价值,未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在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乃至农村发展的趋势中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最基本的法律条文。首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条文中需明确传统村落的归属。化解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是其中最棘手的问题,需要从法律上给予澄清,以现实的物质或精神手段给予解决。其次,制定严明的奖惩规则,对保护有力者施以褒奖,对破坏者进行严惩。破坏行为包括对有形和无形文化的破坏两种。再次,综合平衡招商引资项目,拒绝对传统村落的人为破坏。让古村落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得到善存,精神形态的文化得到传承。最后,严格落实国家四部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尽快落地成法。各地市尽快拿出本地市的法律条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统筹解决修缮资金难的问题。传统村落的维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传统村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都是历史遗存的,一旦损毁,修缮资金不是小数目。况且缺乏专业的工匠从事修缮事宜。另外也要注意,不少传统村落大多闭塞、落后,居民掏钱自行修缮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也有学者反驳现在保护思维中的“亮化、绿化、硬化、白化”,在这方面投钱反而是舍本逐末,还不如保持原有的风貌,还原农耕生产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延续传统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修缮资金的浪费。(四)加大技术人才的梯级队伍培养。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有形无形中,有形的需要专业工匠进行维护,而现在的青壮年热衷于脱离农村入住城市,现有的工匠手艺传承成了文化传承的难题。非物质文化传承同样面临尴尬局面,传统的酿酒、打磨、雕刻等手艺在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照下,日薄西山。传统酿酒方式,纯手工加工工艺的丧失就是传统生活的丧失,传统文化又从何谈起?加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刻不容缓,更要注重梯级队伍的培养,做到上传下达,代代相传。(五)传统村落管理的创新思路。从管理模式上看,大部分采用招标旅游公司开发,未开发旅游的也在酝酿旅游产业。诚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需要借助旅游的方式,向外界宣传,让游人通过参观、体验的方式带走传统文化。但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村落管理权和资金支配权,应属于开发公司与村落居民一起管理,而不是全部交由开发公司。让居民参与,一是提高居民参与保护的意识,二是挽留居民增进对村落的依赖,三是对开发公司的开发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四是对投入与收入资金有支配权。针对传统村落的“空巢化”和“亮宝式”现象,应广泛征询社会意见,激发社会合力,使社会群众由看客变为参与者,这其中更要注重听取原居民对村落保护管理的意见。本地政府应起到统筹、规划、监督作用,发挥史料馆、文化站的作用。目前山东省枣庄市各村还不具备编纂村志的能力,只在各区统一编纂村名志。下一步应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尽快组织人手编纂村志。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村的简介、村名由来、何时建村、是否搬迁、村中姓氏;建筑样式、年代、村中景观(河、湖、溪、水库、沟渠、山、林、庙、寺、学校以及医疗);经济来源,靠什么维持生计、生产方式;文化,村中名人贤士,高学历人士,人口流动等。把村落由来和变迁一一记录成册,以便研究和管理。传统村落蕴含着和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交往艺术,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等,人们到传统村落感受的不仅仅是乡愁,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作者:王桂娟 徐铁权 单位:枣庄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周斌.缙云河阳古村落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