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化学的方法和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的方法和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第1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两极的变化

1.在原电池中,要弄清“谁”在负极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谁”在正极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在原电池中根据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还原剂在负极失、升、氧;氧化剂在正极得、降、还。

2.在电解池中,要弄清“谁”在阳极失、升、氧,“谁”在阴极得、降、还。根据阴极和阳极的放电顺序判断:金属阳极或阴离子在阳极失、升、氧:阳离子在阴极得、降、还。

即:阳极:金属阳极(Pt、Au除外)>S>I>Cl>OH>含氧酸根>F。

阴极:Ag>Fe>Cu>H(浓)>Pb>Sn>Fe>Zn>H>Al>Mg>Na>Ca>K。

二、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三个关键问题

1.原电池根据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找出在负极和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电解池根据阴极和阳极的放电情况,找出在阴极和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或离子。

2.考虑对应的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能否和介质反应,如果反应要写反应以后的产物。

3.通过比较电极反应的左边和右边氧原子数目的多少,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按结合氧、提供氧的方法,调平两边的氧原子和氢原子。

(1)结合氧的物质是:HO或H

中性或碱性环境:1 mol HO结合1mol O转化成2mol OH

酸性环境:2 mol H结合1mol O转化成1mol HO

(2)提供氧的物质是:HO或OH

中性或碱性环境:2mol OH提供1molO转化成1 mol HO

酸性环境: 1 mol HO提供1mol O转化成2mol H

4.通过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

三、常见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一)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负极参与反应,正极不参与反应:在这类原电池中,负极的电极材料:失、升、氧,一般为金属;正极本身不参与反应,只起导体的作用,正极周围的离子或分子(如:H、Cu、O、Cl,等等)得、降、还。

例1.写出以Al、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海水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解:还原剂:Al作负极:失、升、氧,对应的氧化产物为:Al与介质海水不反应。

负极:4Al-12e=4Al

氧化剂:O在正极:得、降、还,对应的还原产物为O,需要考虑结合氧的问题,由于反应环境呈弱碱性,所以用6 mol HO结合6mol O生成12mol OH。

正极:3O+12e+6HO=12OH。

2.正极和负极都参与反应:这类电池的两电极材料分别由金属和金属的化合物组成。金属作为负极:失、升、氧。金属的化合物作为正极:得、降、还。

例2.铅蓄电池(放电),负极是Pb,正极是PbO、HSO是电解质,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

解:还原剂:Pb作负极:失、升、氧,对应的氧化产物为:Pb,与介质中的SO反应结合成:PbSO沉淀。负极:Pb-2e+SO=PbSO。

氧化剂:PbO在正极:得、降、还,对应的还原产物为:Pb,与介质中的SO反应结合成:PbSO沉淀。且反应环境呈酸性,所以用4mol H结合2mol O生成2molHO。

正极:PbO+2e+4H+ SO=PbSO+2HO

3.正极和负极都不参与反应:电池的电极材料均为惰性材料,且为同一材料,但在两极周围的物质有差别。负极周围的物质有还原性:失、升、氧,正极周围的物质有氧化性:得、降、还。

例3.氢氧燃料电池,分别以KOH和HSO作电解质溶液。

解:(1)KOH作电解质溶液

还原剂:H在负极;失、升、氧,对应的氧化产物为:H,与反应环境中的OH不能共存,要反应生成HO。负极:2H-4e+4OH=4HO。

氧化剂:O在正极;得、降、还,由于反应环境呈碱性,所以用2mol HO结合2mol O生成4mol OH。正极:O+4e+2HO=4OH。

(2)HSO作电解质溶液

还原剂:H在负极;失、升、氧,对应的氧化产物为;H负极:2H-4e=4H。

氧化剂:O在正极;得、降、还,由于反应环境呈酸性,所以用4mol H结合2mol O生成2mol HO。正极:O+4e+4H=2HO。

练习:甲烷、空气、燃料电池,写出分别以KOH和HSO作电解质溶液的电极反应式。

(二)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阴极和阳极都不参与反应。即为惰性电极,还原性强的离子或者分子在阳极上失、升、氧,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强的离子或者分子在阴极上得、降、还,发生还原反应。

例4.分别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

解:(1)硫酸溶液

根据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水电离出的OH在阳极:失、升、氧,对应的氧化产物为:氧气。阳极:2HO-4e= O+4H

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硫酸提供的H在阴极:得、降、还,对应的还原产物为:氢气。阴极:4H+4e= 2H

(2)氢氧化钠溶液

根据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氢氧化钠提供的OH在阳极:失、升、氧,对应的氧化产物为:氧气。阳极:4OH-4e= 2HO+ O。

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水电离出的H在阴极:得、降、还,对应的还原产物为:氢气。阴极:4HO +4e= H+4OH。

2.阳极参与反应,阴极不参与反应。此时阳极为金属,金属阳极失、升、氧,生成对应的金属阳离子;阴极按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如:电解法精炼铜的电极反应式。

(三)研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正极反应还可由原电池反应减去负极反应直接、迅速获得。

阴极反应还可由电解池反应减去阳极反应直接、迅速获得。

2.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由于电解反应就是该原电池反应的逆反应,因此电解(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也必定就是该原电池电极反应的逆反应,故又可迅速写出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与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推得。

第2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讨 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141-02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化学的思想进行培养,将化学的思想融入课程的内容中,会使化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一方面,它能够将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行转变,改变传统的模式;另一方面,它能够使学生将零碎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知识的框架以及结构,能够使知识呈现逻辑化以及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 化学思想的现状

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的思想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研究并解决。

1.教师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化学的思想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对于问题通常是教学生使用固定的模式进行解答,对学生的化学思想没有进行充分的培养。

2.学生没有全面掌握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化学的思想没有全面的掌握。学生对于化学思想相关的知识没有足够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将化学的思想仅作为一种答题技巧。即使是运用化学的思想进行答题,学生也做不到应用自如。

3.学生不能将化学的思想付诸实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掌握的化学思想不能够付诸实践。学生对于掌握的化学思想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化学的思想。

二 培养化学思想的探讨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思想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强化,将化学思想的培养进行有效提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思想,树立科学的思维。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化学的思想进行激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技巧来解决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的思想进行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化学的思想与解题的方法相结合,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得到答案。从理论上分析,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化学的思想是前提。但在实际中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方法,但是依然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师进行指导之后,学生会很快将问题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化学的思想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将知识进行有效的集中,形成完整的框架与知识的体系,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的思想具备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大多数的学生在解题时,通常是:首先,将问题进行大致的了解,对问题中的知识以及解题的方法等进行分析,教师在此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醒,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的思想进行思考分析,检验学生对化学思想的运用能力。其次,在进行分析之后,学生会将解决的方案进行确定,教师在此时进行提醒,使学生运用化学的思想进行解题,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概括归纳,使学生明确化学的思想在实际中的作用。

2.将知识发生的过程进行再现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会很快地遗忘。如果运用再创造的形式,将知识翻新,使学生对知识有自己的见解,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加牢固。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寻找以及发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解进行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

3.在教学过程中将思维的过程进行充分的展示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将化学思想进行阐述,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在接受后,能够将自己的疑问以及见解进行阐述,在阐述疑问的过程中,学生再不断地进行创造以及思考。科学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思维、发现、计算的过程,思维的演变以及结构的优化。在这些过程中,运用化学的思想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学的过程变得容易,同时能够使学生提升创新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创造与发现的方法以及思维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的重点进行转移,将学生发散的思维以及创造作为教学的重点,逻辑的思维以及非逻辑的思维是思维的创造方法。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时,从化学的思想方面进行,要将直观和抽象相结合,在解题过程中,要做到论证与猜想同时存在,在思维方面要进行思维的发散,使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思维。

三 总结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进行培养非常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知识的框架及结构,同时能够使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提高,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 衔接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65-01

高一化学在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历来被广大高中教师所重视。我认为要顺利地解决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以下几点做法收效比较高。

1 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从教学内容上做到有效衔接

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有延续性和前瞻性。如果高中的化学教师对现行初中教材不熟悉,对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势必造成在教授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高中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也做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或者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例如初中化学在化学用语教学上、在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价态、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记忆与书写、常见化学反应与相应现象的表述方面要求不明确、过低或不落实,而高中教学要求的起步知识又相对较高,两者之间必然造成脱节。所以对高一新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复习巩固,明确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等于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前进行了一次基石加固工程。

2 全面了解学生基础,从学法引导上做到有效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2.1 注重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课前就有所了解,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学生当“抄写员”,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重难点,精作笔记。

2.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和学生一起阅读材料,分析归纳,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全部理解,做起作业来更能应付自如,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2.3 指导学生回顾反思

要求学生对每一次考试的每一道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该题的考点,并在试卷上标明该考点是教材的哪部分章节的内容,作好知识的链接,同时,在教材上也可以作上标记。分析错误的原因,现在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题目的理解程度,考试后的收获等等。

2.4 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运用的解题方法是比较基础的,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诱导,能更好地树立学生迎接高中化学学习的信心和激情。比如解计算题,初中化学中主要就是运用按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各物质式量与计量数乘积列方程进行的常规方法计算,而高中化学的计算中还要求学生掌握根据物质的量列比例式、差量法、元素守恒法等解题技巧。

2.5 重视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强化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调动各个感官去感受实验。首先要看,看明白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看老师的规范操作,看明显的和细微的实验现象,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其次要听,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意见,随时记下实验成败的关键点。然后就是问,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能稀里糊涂,问老师、问同学,查找原因直至弄明白为止。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方法上做到有效衔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解决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上,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3.1 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节奏

万事开头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尤为如此。为了使学生不至于在起跑线上就摔倒,进而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开展几堂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强化化学学习中的基本知识点,再逐步进入教学。

3.2 讲清基本知识理论,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当介绍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创设悬念,让学生在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方向和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正式开展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3.3 引导学生联想对比,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概念相当多,且概念之间很容易混淆,如果概念不清,解题时就会模棱两可,凭感觉瞎蒙。因此,对于一些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可采取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中还有许多知识点非常抽象,比如,物质结构部分、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等等。对于这样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可采用多联想,变抽象为形象,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4 教师做好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于初中,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一切知识更加系统富有深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单元小结,让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做好题后回味,即在一道题目解完后,引导学生想想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还应试着改变一下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的命题。长此以往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总之,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衔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处理好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更多的高一学生不怕学化学,愿意学化学,进而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轻松,也才能使教师教得充满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4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 化学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结合这门学科的特点去引导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有助于学生以后化学知识的学习。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应用面非常广泛。这门课程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性,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是刚开设的一门课程,他们感觉特别新鲜,也对化学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慢慢喜欢这门课程。

1 实验教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比如:教师进行制备氧气的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块参与。在验证氧气是否集满的时候,让学生亲自体验,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验证氧气集满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得准确。使学生对氧气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抽象的知识真实化具体化,而且让学生感觉到实验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本上有些实验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2 兴趣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状态,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课堂上的内容。比如,教师讲解如何书写方程式,在配平的时候,教师可以指着黑板,开玩笑说一句:“看我如何变形”。学生听到后会哈哈大笑,使原本平淡无趣的课堂立刻热闹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趣味幽默的语言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交流,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下一步学习工作的开展。学习还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让压力变为动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化学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和化学方程式的比赛,促使学生高效快速的记住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减轻课后学习的负担。教师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了解他们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他们及时复习巩固,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帮助学生分析重难点,梳理一些零碎的知识,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把学生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类,总结每一类化学反应的特点。根据特点去记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减。

3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比如,我们的住房有多彩的装饰,是因为生石灰浸在水中变成了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呈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使墙壁颜色发生变化。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在制作馒头时,要在发好的面中放入碱水。此碱是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面发久后会产生乳酸,乳酸遇碱后马上被综合了,利用了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原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4 信息化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的影片,收集与化学相关的图片,比如:观看居里夫人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家研究成果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科研成果;观看黄河水被污染的图片,酸雨腐蚀建筑物的图片,工厂排放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图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开展教学工作。有一报纸报道: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过分析是因为淀粉易燃,工人在车间内乱丢烟头,引燃了淀粉,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为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在生产面粉的过程当中,应该严禁吸烟、杜绝火燃、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破坏燃烧的条件。通过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5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②同素异形体。③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④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三章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讲解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进行加深、完善: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级时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级时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该从高一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第6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明确学习结构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更好的使用结构化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结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分子构型与组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结构和各种运动的相互影响的化学分支学科,可以深入分析化学反应机理和本质,阐明物质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5]。在这个基础上就有可能不断地运用已知的规律性,设计合成出具有更优性能的新材料。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培养研究生用微观结构的主要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能够用结构化学理论从本质上来解释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果、指导科学研究、解决科研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

结构化学对指导科研实验就重要的作用,但结构化学是一门理论学科,抽象难懂。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习热情,我们把理论教学与科研进行结合,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以致用。用科研促进教学,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用结构化学所学的方法去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教师乐于教育、学生乐于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良好氛围。作为结构化学的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过程进一步理解结构化学在实验中的指导意义,利用结构化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推动科研实验的进展。而我们的科研成果又可以反过来论证结果化学理论的作用,利用科研来提高教师结构化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入一些的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热点,就会使研究生对其有比较直观的了解。能将所学知识与科研实践密切联系,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工作的热情。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必须以结构化学的知识为基础,否则不可能从本质是理解材料的结构特点,不能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合起来。例如,在研发新型发光材料时,我们需要调控材料吸收峰的位置、半峰宽;而在设计太阳能电池的时候需要材料能有更宽的吸收光谱和合适的能级。我们可以使用结构化学方法来达到调控材料性能的目的,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规律来预测一些新颖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大共轭组分的有机大分子,通过分子裁剪来设计材料的结构,进而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可控化设计,调节吸收峰的位置与强度。运用好客观规律,在研究生课题实验的前期摸索阶段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3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

结构化学课程的教学核心是创新思维模式的培育。教师授课时沿着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的路径,并通过引导、启迪、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及创新技巧,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必备的素质基础。结构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呈现的是以演绎为主、类比为辅的思维过程。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出发,推知新颖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推理方法。随着结构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对微观粒子等自然科学理论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与普遍,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创新思维方法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此外,类比创新思维方法在结构化学的学习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德布罗意的物质波与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的类比等。在结构化学教学中,类比思维既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类比思维的模式,学会举一反三,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研究生明确课程中公式的物理意义,学会抽象思维,着力培养研究生的课堂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最终提高我校材料专业方向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率。

4结语

第7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无论化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首先消化老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话。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什么都教,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化学的考试备考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的考试备考策略策略一、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①狠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务必依纲扣本,夯实基础,切莫好高骛远;②加强训练:苦练书写、作图、运算、表达、实验等基本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快速提能。③养成习惯: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纠错、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策略二、专项训练,全面突破

①题型练:对各种考试题型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掌握题型特点和其解题规律。②方法练: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如分析法、综合法、对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③规范练:对主观性试题要加强模板化训练,严格标准,规范过程,一丝不苟。争取解题过程不失分;④提速练:在做对的基础上尽量做快,提高解题速度,追求解题效率;⑤满分练:对一份试卷的作答,可不限定时间,但必须要求满分(作文除外),倒逼自己对不会的问题弄明白。上述各项专练要注意多练基础题、经典题、易错题、创新题,不要一味追求高难题。

策略三、恰当运用“题海战术”

有人认为“题海战术”就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机械地重复练习。从哲学角度讲,量变引发质变;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当的反复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中国自古有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有教育专家认为,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还是要恰当运用“题海战术”,但需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不要追求数量,见题就做。有的高考状元也认为:“题海战术”应因时而宜,因科而宜。

策略四、研究历届考试真题

考试真题最具典型性、规范性和代表性,很值得细做品味、挖掘探究。这不仅仅是分析的深入、理解的提升,更多的是对高考的自信。把近五年(至少三年)的考试真题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反复做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因为有些很顽固的题目,即使做了几遍还可能纠结不清,想搞清楚就必须下大气力,从中找规律、找趋势、找特点,分析其考点分布、命题思路、考查意图、选材特点、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

策略五、落实“日清-周理-月结”

①日清: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不等、不靠、不推、不拖。②周理:周末要把一周内学习的重难疑热点、易错易混点、常错常考点、典型问题、重要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③月结:月考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可用图表方式),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查缺补漏,认真纠错。

策略六、查错析错,四步纠错

考试答卷是演练,考后总结才是提高。每次考后,要分类找出自己卷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分析错因,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思维短板,切实解决“根本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各种问题。错误分类:①粗心大意之错:分明会做,反而做错。②似是而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表述不清楚,答案不严密、不完整、不规范、不确切。③根本不会之错:卷面空白或答非所问。把典型错题记入错题本,拿出下步学习措施。

四步纠错法:①使用错题本,按照“原题+错解+错因+正解+总结”的顺序写进错题本,并注明回望日期;②在回望日期重做该题,要用“不容二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③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变式训练;④与同学交换错题本,汲取他人教训,为我所用。

策略七、“两慢一快”,突破“压轴”

①首先对压轴题要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压轴题要有信心、有勇气,不要见题色变或置之不理,要沉住气,啃骨头,钻到底。压轴题一般是第一问容易(占分不一定少),一定做;第二问中难,尽量做;第三问最难,争取做。

②认真审题:审题要慢,利用“六字法”。a.摆(摆出已知条件,标明关键词语)。b.提(提炼题干重点)。画(画出示意图)。c.挖(挖掘隐含条件)。d.导(由已知导出未知)。e.联(建立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③规范解题:从“格式、书写、表述、作图、步骤、结论”六个方面规范。若解题过程需要列出方程,务必使用常规方法和分步列式。运算求解过程要慢,书写要快。

策略八、密切关注新闻热点

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的新闻热点,可作为多学科命题的背景材料。“时政热点”不再是政治学科的特权,“科技创新”也不再是数理学科的专利,这也同时贴近了“文理不分”的新模式。例如,2018年全国卷1语文试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给出的材料中,介绍了属于自然科学的“量子通信”和被誉为“量子之父”的潘建伟教授。那么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港珠澳大桥开通”等等都有可能作为2019高考的命题素材。

策略九、回归调整,查缺补漏

考前两周务必做到:①回归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②查缺补漏,注重通性通法,记牢吃透会用;③跳出题海,不在死攻难题,不在拘泥细节;④看错题本,做到类错不犯,熟悉高考阅卷规则;⑤考前交流,和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或心理方面的沟通,扬长避短;⑥调整心态和生物钟,进入考试状态。

策略十、考场高分技巧

①做题合理排序——向顺序要分。先易后难,一次做对,不怕大题得分少,就怕小题失分多;②科学分配时间——向速度要分。要速度,更要准度,做题不搞“加速度”,不钻“牛角尖”;③细节决定成败——向步骤要分。注重细节,淡化技巧,步步"踩"住得分点;④强化解题格式——向规范要分。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能力;⑤沉着认真细致——向心态要分。不紧张,不畏惧,难题面前人人平等,人难我难不怕难,人易我易不大意。

高二化学提分六大技巧第一,要看考试说明。考试说明里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考哪些核心知识,看看自己在哪一个知识块还有问题,重点去抓它。另外一个看点样题,就是题型示例。

第二,要看教材。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各区县所用教材都是人教版,编写非常规范。命题专家会在教材当中选取一些核心内容,甚至会将讨论内容和实验内容放到高考题中。

第三,看经典题。首先要训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尤其是找到精品题型进行训练。??高三化学短时间内快速地提分有诀窍吗???备考这件事其实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不过专家有一些备考的建议可以给学生们:

第四,做到知己知彼。搞清楚自己在哪一个知识板块上学得比较好,哪一个知识板块上有问题,依据问题梳理核心知识。

第五,及时复习反馈。针对问题所在,先整理知识然后做训练题,找到自己知识有问题的那块做专项训练。京翰教育提示,我们的目的不是在于多做题,而是把题做会。

第六,训练做题规范。要想得分高做题必须规范化。北京这几年二卷给分点大约有平均28个,其中大约有一半题目是让同学们书写化学用语,包括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等。即便是考生懂了,如果书写不规范,考试中仍然要被扣分。

如何学好化学改进化学比改进物理容易得多。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他们在高中学习化学的方式也不一样。对于一些在初中不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在高中学习化学可能会更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初中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然后才能在高中学习化学。

第8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在长期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高中生习惯教师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认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轻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记忆能力轻视理解能力,注重模仿能力轻视创造能力.这种教学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化学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化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学习化学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加强化学知识的应用以及进行创新才是最终的目标.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要开展自主学习,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化学知识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自主学习最大的改变就是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能够构建学习的环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个性化的发展.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善于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化学知识,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只有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让我学习转变成为我要学习,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主学习环境.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使用良好的方法,兴趣作为第一要素,让学生明确化学的自主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营造良好的自主课堂环境

1.创设化学情境,启发学生质疑

在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引导着学生不断地发现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努力解决化学问题.尤其是在高中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着学生积极的质疑.创设情境可以是生产生活实际的情境也可以是化学实验的情景.在创设情境时,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化学基础之上,能够让他们通过一定的学习,掌握化学的教学内容.在创设自学情境时,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铺垫,第二,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思维上引起强烈的冲突,可以是现有知识和新情境之间的冲突,也有可能是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情景的冲突,还有可能是学生认知需求和新情境的冲突.在情境的冲突之下,学生才会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例如在学习氯气性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军开启了6000只预先埋伏好的压缩氯气钢瓶,英法士兵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过来之后,拼命的挣扎但是最终慢慢的倒下,这是第一次化学战争.学生就会产生疑问,黄绿色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它具有哪些性质?

2.利用化学实验,鼓励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体现非常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进行开放性的化学实验.最常见的就是在现在的化学教材要求中,选择一部分能够进行讲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操作设计,观察以及结果记录部分,在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让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因此教师要合理地编排实验的步骤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为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着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通过化学实验自主学习时,能够产生强烈的成功喜悦感,这也是其他的教学模式不能代替的.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钠和氧气在燃烧之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之后让学生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这样学生就会脑、耳、鼻、口、眼一起作用,充分地观察化学实验的现象,自主地进行探究,询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进入到自主学习中来.

3.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个性,教师在开展自主学习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着学生培养自身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具有个性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化学自主学习,教师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引导着学生进步.教师可以让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开展探究性化学自主学习

1.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类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掌握良好的科学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真实的化学视频: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在化学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洒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之上,他发现紫色的花瓣竟然出现了红色,波义尔就对这个化学现象进行多种假设之后,找到了紫罗兰花瓣遇到盐酸变红的原因.

2.积极地进行探究性的课外课程

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拓展延伸.在课外进行自主教学的内容不能居于教材,也不能在老师视野之中进行,而是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日常生活.例如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白色污染的现状以及在碘盐中碘的含量测定.这些亲身参与的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掌握化学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学生自己发现化学探究问题之后,教师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化学的自主研究.因此教师要认真地分析本地区可以涉及到的化学自主学习知识,带领着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社会生活中,探究化学和生活的实际关系,加强化学的应用水平.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教师还要使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尽量采取鼓励其的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自主学习的科学意义,加深对化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9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生物化学 绪论 学习兴趣

一、注重绪论教学,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一般院校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通常至少安排40~50个课时,鉴于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繁多,学习难度较大,课时安排时间有限,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有些老师甚至直接忽略绪论部分的讲解,这么做是非常不好的。

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知识体系,也需要多年专业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教材的通读和钻研,最新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课件的用心制作。这样,对于绪论的讲解才能生动清晰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学好学会生物化学的信心。

二、由浅入深介绍生物化学定义,让学生理解学科特点性质

许多学生上完了生物化学课程,还不理解这么课程到底是讲的什么,所以说对于生物化学的概念讲解至关重要。把“生物化学”的概念讲清楚了,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理解本门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出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又称生命的化学。然后再从概念为出发点提出几个问题,如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哪些?是运用什么原理和方法、在哪个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课程和我们学习过的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角度有何不一样?什么叫做生命?生物化学为什么又被叫做生命的化学?最后让学生经过讨论、发言回答,教师解答,从多层次和多角度,由浅入深的介绍生物化学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生物化学究竟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三、介绍生物化学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总体可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叙述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第二阶段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物质代谢途径以及相关调控;第三个阶段就是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研究对象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其相关调控。总而言之,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物质代谢调控,以及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讲述生物化学的发展史,要密切围绕这部分学习内容,并且尽多地融入相关科学家的事迹介绍,把他们去的这些科学成果的经过、趣闻给予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这样比起蜻蜓点水式枯燥讲解课本内容,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课理论课程具有抽象难懂、反应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所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很必要的。生物化学学习方法一般有目录法、图示法、比喻法等。例如在糖的代谢这一章节,利用图示法讲解效果很不错,对于代谢过程,列表法很清晰的对比出三条途径的代谢起始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和关键酶、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代谢分支点以及调节因素。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的记忆可以通过编顺口溜“一两色素本来淡些”。用“一、二、三、四”来总结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特点,也就是“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二次脱羧,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其对应的三个关键酶,四次脱氢”。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尽可能避免走弯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五、重视并积极改进绪论教学

绪论部分不仅要介绍给学生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主要研究对象,还要简述学科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发展道路的曲折,而激起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绪论这一章节,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还集趣味与育人为一体,对整门课程来说,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要想把绪论讲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控,与此同时,也要运用合适的讲课技巧,这样传授知识的时候才能够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才能更加吸引和打动学生;才可以去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概念、特点、学习方法等,学好生物化学课程,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张俊河,张煜.详尽与简略讲授绪论对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5):529-530.

[2]严冬梅,李敏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948-949.

[3]姜立,马文丽.浅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