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历次讲话中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指明方向,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曲、散文、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也蕴涵着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仔细研读、剖析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使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更有助于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也应该是文化的阐释者。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推介和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
2、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包含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对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词语的表层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词语深层意蕴的渴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词语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帮助于学生拓宽传统文化知识,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3、积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精神。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大体相同,但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4、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5、重视课程文本阅读,扩大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量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 中国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根基。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中国化这一课题,是构建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精神家园的必要前提。对于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对于积极的推进中国化,均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中国化的内涵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不仅仅需要地理上的物质家园,更需要一个可以皈依和寄托的精神家园。所谓精神家园“它指的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世界,是个人或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个体的精神家园最终要归属于群体精神家园之中,形成群体共有精神家园,即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群体,其共有精神家园肯定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绵延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且包含着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依托和情感归宿。
(二)中国化的内涵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指出:“所谓具体的,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就是把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只是抽象的空洞的。因此,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有不少学者对中国化的内涵进行过论述,笔者认为,中国化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将的基本原理与与中国的革命、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二是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三是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再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国化的关系
(一)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推进中国化的必要条件
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含着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这两方面。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面,其实是作为外来文化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要实现这种融合,一方面两种文化在某些地方要有相通相容性,而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差异性的部分就必须要求的中国化,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才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家园。当在近代的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它也没能取代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根深蒂固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中国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众化,最终由民众所接受和熟识,并在大多数中国人中确立起认同地位。因此要想实现的中国化,使其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愿自觉的精神指导,那就必须融入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二)中国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其中的精华部分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但是传统文化作为古代社会的产物,肯定还有其落后腐朽的一部分,比如家长制作风,三纲五常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已经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富有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命题和合理观念融入到新的时代文化和精神中去,使传统文化不断进行自身更新和进化,推进传统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因此推进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
三、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推进中国化要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双重价值并存的特点,决定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积极扬弃,批判继承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罗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也不乏腐朽的封建糟粕。作为外来文化的,需要通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积极成分,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就要不断发展自我,实现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据,立足现代社会需要,发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以完善自身。使经过积极扬弃和现代化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实现中国化的坚固基石。
(二)中国化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理论如果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中国化就无从谈起。过去的理论教育往往长篇大论,艰深晦涩,学术性过强,而大众化不足。大众化就是要把这个“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平民化,打破经典理论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况,让它们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简练精确,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在精短的文字中既包含丰富的意蕴,又充分体现思想的深刻性。同时,它极富感染力的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借鉴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在推进中国化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动活泼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三)建立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推动其进程。首先,要把扬弃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中国化的的一部分;其次,社会转型期与多元文化背景下,重视推进并实现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因此,努力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当代中国中国化,需要全面分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问题,积极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一是要充分了解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不断构建中国化的新形态。二是要建立健全渗透和转化机制,把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联,使理论渗入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允熠.中国文化与[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梁永.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陈纪,高永久.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今日中国论坛,2008(5).
[4]欧阳康.融入精神家园——的当代价值与当代命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1).
关键词:企业文化;传统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03-02
一、企业文化及其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重要性已为人所共识。沙因在1984年系统地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即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自此,企业家们开始陆续重视这个虚而又实的软竞争力。1981年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就已经关注企业文化,认为它是影子般的、既虚幻无形,又无法摆脱的企业竞争力因素。其他学者,如帕斯和阿索斯、迪尔和肯尼迪、彼得斯和沃特曼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纷纷发表企业文化方面的论述,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大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受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管理、伦理、价值观等思想,世界各地的华人曾凭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传统文化对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间的关联,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有助于指导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践。
纵览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即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理论和模仿国外的经验,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东西方价值观的很多差异,都是基于不同文化对待外部世界观的基本假设的不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精华,先天性的文化差异并不决定竞争的成败,但东施效颦,注定失败。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构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诸多思想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给予我们以重要的智慧及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华夏族群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观法”及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心的隔阂,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成、相济。中文化的整体性的学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它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强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如儒家强调仁爱、克己让人、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无敌”;儒家主张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推崇差异与兼容,协调“相似”与“相近”,以此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富有弹性的人文旨趣,这是真正健康的世界文化。只有解决好共生问题,实现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才可能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正是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2.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中性智慧。中性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的资源,也可说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处事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成为“中道”、“中庸”、“中和”。中性智慧的精义在于克服两极对立,达到天与人和谐、人与人感应、人与物协调。中性思维在中华文化精神中的重要表现是对“和”的价值追求,表现如下:一是以“和”的理念去认识自然;二是以“和”大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三是把“和”的理念作为一种辩证法。四是以“和”的标准去处世生活。所谓“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关系、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人与人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
3.中华传统文化在维持人的身心平衡、注重精神建设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儒家大力提倡求真、行善、崇美,使人类摆脱纯物欲的低级趣味。儒家的“身心和谐”、“义利兼顾”、实现“内在的超越”的思想,在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等方面,或许是一剂良药。技术与精神平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体层面就是身心平衡问题。从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所谓身心平衡的人生观,就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人生观,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将个人道德修养视为通往身心和谐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径选择。儒家主张以修身为本,辅之以道德教化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未来人类生态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当今和未来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自然)人关系是其核心主题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力求探寻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把天人关系视为同源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包括:一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二是强调自然界有普遍规律(天道),人也要服从此规律,阴阳相互作用的规律即性命之理,天(自然界)人尊守同一规律;三是强调人性即天道,人伦原则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四是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境界就是天人和谐。对于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予以借鉴并充分发扬,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生命、仁民爱物的思想。如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环境。二是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化育并进的思想。如庄子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告诫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礼记・中庸》主张“参天地之化育”,就是参与自然创造和养育万物的进化过程,而非以戡天役物的态度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三是倡导放眼未来、为后人造福的思想。
三、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企业文化的措施与途径
1.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智慧和作用。在企业文化构建中,领导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企业文化,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企业。一个品格高尚的企业家,其人格力量就是这个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文化资产;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本身就是这个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素质代表企业素质,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慧眼、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励和鞭策企业家组织和带领全体员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以人文精神为动力的激励机制,能使这个企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一些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确立企业的共有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首先,应当对与本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和排序,从中确定最具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同时,博采本行业、本企业、本民族以及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并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融会成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一套企业理念。其次,要采用具体生动的表达方式或文字或图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加以表达,使之简明、易记。再次,对既定的企业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经常性地进行灌输、宣传和引导。最后,管理层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发贯彻执行,使企业宗旨、价值观、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化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唯有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企业才能确定温度成熟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企业内形成民主、公平和自由的风气。民主自由之风已成社会主流。在企业内倡导民主,必将大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必将非常有利于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骤力及战斗力的形成,民主和自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的尊严有时比生命更重要。因此,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必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尊严,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员工的自尊的需要,而员工的自尊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极为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进而形成企业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只有公平和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骤力和战斗力,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有公正、公正的思想和愿望,更要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民主合理的申诉制度作保证。
4.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互相激发灵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必须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员工之间沟通气氛,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亲合力。还要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员工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尽自己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落实“十”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人格培养相结合,融合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培养少年儿童友善、谦让、诚信、忍耐、忠孝等良好品格,提高他们的文化品质,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小学人格教育理论体系,重塑民族道德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二、研究的意义
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实验,是实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要求。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实验,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实验,是解决学生人格缺陷问题的客观要求。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开展健康人格培养,是历史和现实需要。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传统文化中培养学生人格与校本课程构建的关系,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塑造学生自身健康人格的可行性和可能达成度。
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
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式、方法。
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体系。
四、研究的内容
1.课前――蒙学诵读
每班发放一份诵读材料,贴到班里合适的位置。学生要自行准备诵读材料,做到人手一份。每班选出一名古文领读员,通过培训后带领本班学生进行诵读。
每天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保证学生全员参与。诵读分为四个阶段: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分章节,逐段朗读背诵。连段成篇全文背诵。可以跨年级背诵篇目。
2.课上――书法教育
面向全体,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加强书法教育科研力度。成立“研究组―年级教研组―全校师生”三级研究网络。
落实书法教学内容安排。每班每周一节书法课:一二年级,练习用铅笔写正楷字;三四年级,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五六年级,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逐步提高临摹能力。
3.节日――诗歌创作
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四个传统节日,开展以《春日物语》《夏日欢歌》《秋日雅曲》《冬日清韵》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走进传统文化、走进大自然,看自己所爱看、想自己所乐想、写自己所愿写。
五、研究的结论
1.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拓宽了国家课程的广度。
2.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加深了学生的精神积淀。
3.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
4.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语文学科为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人格教育相融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6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法、佛为主,其中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法、佛形成互补之势。实际上历代皇朝交替使用道家、儒家、法家、佛的治国思想。一个新的皇朝建立时,为了医治战乱的创伤,往往采用道家学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当皇朝已经稳定,经济已经恢复,皇帝便转向儒家,兼用佛家、法家,以此来巩固政权、巩固已经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皇朝末期,矛盾重重,社会大乱,皇帝更多倚重法家,想用严刑峻法来挽回危局。这种互补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基础。
2.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
3.重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由来久远。而以理论形态去呈现则在先秦儒、道、法、墨诸主要学派中,尤其是深受儒家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经世思潮的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历史经验,重视直觉顿悟和整体思维,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实践理性注重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行动哲学,尤重道德功利主义。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深得人心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实践理性学术传统在实践中的积极效应。据考证,实事求是原意是一种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它所奉行的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信条对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人生价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统的重经验的思维方式,影响和阻碍了中国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4.厚德载物的文化兼容精神与强大的生命力。“兼收并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中也讲“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意即要人们以大地般宽广的胸襟承载万事万物,顺承天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以汉族文明为主,吸收本国各民族文明以及外国文明而形成的。汉唐时汲取外来文化的气魄十分博大,显现出强大的汉唐雄风。近代中国在中西方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将西学中的优秀成分加以吸纳、摄取、涵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1919年的以后,经过对多种思潮的百家争鸣,推求比较,中国革命选择了指导思想,仅仅二三十年时间,中国人就走完了欧洲花了三四百年时间才走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历程。从而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文明正是因为既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主体,又能从别的民族的文化中选择、吸收其优秀的部分而极富生命力,历经5000年不衰。
5.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境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愫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不知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多少志士仁人!从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格言至今仍闪烁熠熠光华,无一不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写照。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前高校教师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落不应只归因于大学生本身,更应该归因于社会因素。由于传统文化一般很难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与一些应用性强的知识相比,传统文化知识看似无用,因此也容易被冷落。另外,社会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只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分配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让他们认识其重要性,其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的素质的提高。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民族素质的现代化。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以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而民族素质的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人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受到海外文化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他们所看重的就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突出的人文精神。当今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力。而创造力从哪里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通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显然哲学就可以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都是不同的哲学体系,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教授也曾说“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的演变与哲学思想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想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哲学。”惟有继承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和发展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好好学习它,在思想观念上重建起传统文化的框架。科学思想是具有一个内在规律的系统,思想的发展必然形成一定的逻辑构架,同时也构建起一定的观念体系。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并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学研究具有的指导意义。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并且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和性格,进而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精神生活领域,成为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因为受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随着西方文化观念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传播蔓延,慢慢被人们所忽略,这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新焕发光彩,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康完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周易大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人们精神的修养境界。
二是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中国传统观念中非常强调“内圣外王”,认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是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对以农业传统为主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而且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融合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致可以将这种精神概括为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一是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与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二是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现。
三是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孔子曰“逝者如斯夫”,道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充分反映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作为主体的人需要把握这种发展变化,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四是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人们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修炼,强调道德规范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下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法观念对于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正是这样,才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品格。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起到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因此,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如果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提高其有效性,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现实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为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实用主义的短视倾向,过度地关注个人利益,对集体和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科学思考、科学定位、科学目标、科学奋斗”,立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本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求实”是一种态度和作风,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拥有求实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力求成功,最后也必然成功。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求实”就是大学的精神所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中坚力量,“求实”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养。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要建立在大学生对学科发展深入了解、对自己优势的准确把握上,而不能什么热搞什么,纯粹地追风,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也就是说,大学生要能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随大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旦认准了方向,就要全力以赴,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做,不投机取巧,使自己的任何一个结论都要经得起实验的、理论的推敲和检验。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把这种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具有整个民族的这种精神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昂扬振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精神,对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重视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以“和”为贵,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当前一段时间人们的道德状况和社会的道德风气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实践证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不仅仅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还要加强法制建设,更要加强道德建设。要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良心,一方面要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靠道德修养,要靠每一个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在这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合理内核,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这种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何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甚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倡导以“和”为内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增强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而言之,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联系国情,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时代精神充分运用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袁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09):197-199.
[2]汪洪.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6,(06):72-74.
[3]黄劲刚.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8,(04):48-50.
[4]曲洪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与现实,2004,(06):114-116.
[5]王金剑.浅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06):89-90.
[6]初文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学习,2003,(07):34-35.
关键词: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策略;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青少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只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指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仍存在如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及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日益增多。但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通过哪些具体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值得多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从文化遗产层面看,包括有重要传承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规范文化层面看,包括传统节日习俗、中华传统美德、隆礼重法等;从认知文化层面看,包括汉字汉语、古代文学、书画艺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等。
二、小W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阶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德艺双修的特性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它是固守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文化安全的中流砥柱。
三、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
1. 明确方向,去芜存精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其中小学阶段的重点在于培育和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所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诵读原文,又要去粗取精,要精心筛选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中华精神和现代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立德”为方向,在诵读经典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从传统和现代等多个角度开展讨论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2. 内容分明,形式多样
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的生命负责的高度,不能只限于读、背和说教,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由浅入深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引领学生去感悟一场场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3. 注重传承,着眼未来
优秀传统文化要“古为今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公民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塑造出既具有传统精神又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公民,以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华复兴的历史重任。
4. 既要会学,更重会用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培养“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如此才能达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1. 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校园环境是特色学校的外显形式,也是特色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底色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古典蕴味,寓传统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环境之中,让优美的环境承载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比如以礼、孝、仁、智、信、义等为主题;以名言名句、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等为内容;以宣传栏、书画作品、文化墙、楹联牌匾等为形式分别在学校各区域进行文化布置;等等。这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 与课程体系建构结合
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如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书法课、经典阅读课等。还可以考虑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体、美、品德等课程进行整合,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3. 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
围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能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比如举办民俗节、风筝节、剪纸节、武术节、粽子节、月饼节、陶艺节、朗诵节、书法节、美术节等;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琴棋书画才艺比赛等,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孩子之心、外显于孩子之行。
4. 与学生特长培养结合
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活动,由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家长意愿,在琴、棋、书、画、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中,选取一两项作为本班特色建设项目,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培训学习,形成“班班有特色”;同时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一定个性特长的苗子,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形成“社团满校园”的良好局面。
5. 与师资力量培训结合
教师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起着骨干、主导和示范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以特色建设为指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分层提出要求,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聘请专业人员培训、座谈交流、讲座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各个层面去解读、揭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搭建培养全校高素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平台。
6. 与教育实践创新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仅拘泥诵读等常规形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要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努力开创新的举措和新的形式。如以历史典故为脚本,创新编排舞台剧,让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一年级新生中举行开笔礼,参与活动学生统一着汉服,行古礼,完成一系列庄严隆重的仪式,作为人生历程重要时期的纪念;编排活动操,将经典与课间操结合,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等。
7. 与学生综合评价结合
要保持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建立一个恰当的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建立三阶六段九级的优秀传统文化评价体系,三段分为“小学士”“小硕士”及“小博士”,分别对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应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六段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内容,并将每个学年的内容分为九个级别,学生完成相应级别的学习,学校授予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励,用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8. 与家长学校工作结合
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家长学校”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提倡亲子诵读,不断转变家长观念和意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措施
1. 思想落实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学习,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2. 组织落实
建立二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网络,做到层层落实、分工负责。
一级网络: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制订有关规划、方案、制度等;负责相关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宣传报道等工作,整合学校资源、形成合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级网络:组建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抽调优秀语文教师专职负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工作,负责指导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组织文化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工作、负责指导班级活动等。
3. 内容落实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普及是指学生全员参与;提高是指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借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4. 阵地落实
课堂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把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学校利用课堂主阵地进行相关教育;全力打造好“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及校园、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等的阵地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要充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5. 经费落实
学校每年要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人员培训、材料购买等,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总体来说,我国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兴未艾,今后相关教育的重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和路径,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塘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03-26.
[2] 王 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中学课堂 读语文出版社《论语》选修教材[J]. 人民教育, 2007(5).
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该深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增强其时效性,实现传统文化价值。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及两重性
(一)传统文化之内涵:
“传统文化”作为大概念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组合而成。纵向的“传”指时间上的延续性,而横向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统”。“文化”一词在古代原意曰“文治教化”,《周易.贲卦》(《彖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的最原始提法。《辞海》对“文化”的界定:“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是说“广义”上文化指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广泛方面。而“狭义”文化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观念、意识等的总和。一般我们研究的主要指“狭义”上的文化。总结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植根于中华大地,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重道德与讲修养统一的“四统一”的特点。传统中国文化“儒”“道”“佛”三家并存,秦汉以后出现的全国大一统局面促进民族国家间沟通交流,经过“和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为多元统一的世界文化。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以“圣贤”作为理想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崇高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几千年兴衰变迁积淀的传统文化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其消极腐朽的一面。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的继承,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应该结合时展要求赋予其科学时代内涵,体现当代价值。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凝聚海内外炎黄祖孙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深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历史使命感,时刻铭记历史胸怀祖国。
(二)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崇尚道德是传统文化首要价值取向,古人强调“舍生取义”,把道德素质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因素和最起码的素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培养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
内容模块的设计是为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而服务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文化感情和基本文化认知;初中阶段是提高文化认同;高中阶段是增强文化自信;大学阶段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把这些教育目标进行归纳,可以用形成文化自觉来概括。展开来讲,就是使受教育者熟知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精神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具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使其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四大模块和三大重点内容。四大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熟知中华文化的精要,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主要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人生,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文化与中国发展”内容模块主是使学生在了解多种文化,在主动赞赏和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为他人所理解;“文化与世界”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积极开展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华文化积极参与到世界新的多元文化体系建构之中。三大重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能够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做出整体性的理解,以达到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和尊重自然的状态和境界;“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夯实才能、才华和才干的人格修养基础。当然,不应苛求所有课程都能够承担这些教育任务,也不能要求相关课程把所有内容模块都纳入其中,而是应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模块,加以提炼和提升。三大重点内容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并没有涵养所有的教育内容,不同课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设定教育内容。就《基础》课而言,它作为一门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可以选择“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和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