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古诗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古诗词大多数是简单、易懂的内容,很多的描述就是对景物的阐述和对一些情景画面的描绘,情感上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针对一些景物的描述较多,角度也较多,但是大多数是能够在景物的基础上表达出作者的情怀,特别是有些作品能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喜爱。所以在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针对一些教学上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困难,主要还是要采取一些情景创设的方法,将教学的设计理念融入情景中,融入知识的理解和内涵的掌握上,良好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可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古代诗词的博大精深,尤其是情景创设的教学手段,更是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真正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首先,加入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处于初学的阶段,需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才能深入体会古代诗词的深刻意境,情景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及情绪的特点,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其次,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入情境教学是继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博大精深,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沉淀。古诗词更使艺术的光辉源远流长。通过一定的情景创设,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文化内涵,真真切切地完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情景创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通过意境感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诗句,为学生营造氛围和气氛,本身诗的意境就很美,所以融入一些人物的情感再结合景象,就可以成功打造出诗人独特的意境。通过反复阅读重点段落和句子,营造一定的氛围,例如《登飞来峰》中有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我们要反复审视,从韵律上给予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同时塑造全新的画面形象,通过情景的联想,帮助学生塑造出全新的人物形象,这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最为重要的、创设情景的方法之一。整体回味古诗词的内容,透过情感,感悟古诗中所描绘的美景。通过一定的情景交融才能达到情景创设的根本目的。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感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真正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应用情景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进行句子的积极把握,感悟真实的情感,才能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分析能力,为其之后的语文学习与古诗文鉴赏奠定基础。

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针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在设计的具体策略上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设计上要联系生活,激发兴趣。结合生活的实际经验融入情景中,通过设定的情景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反复朗读融入情境,教学设计上可以营造一定的音乐氛围,营造环境气氛,感受诗人跌宕起伏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诗歌节奏韵律的轻重缓急,感受内在的情感内容。教学上还可以组诗教学,灵活运用好各种教学器材,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意境,老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体悟诗歌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

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切身感受诗人的真实情感,例如,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状况,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如《游子吟》,就可以师生分工合作演绎情景中的角色,使老师和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的意境,这样的情景演绎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意境,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情景创设的手法进行教学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和显而易见的,对诗歌教学更是重要,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更能帮助学生积极地探究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参考文献:

[1]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5):99.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主题鲜明;日常生活;扮演角色;布置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18-01

小学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件极尴尬的事,学生们被老师喊起来后,要么就是扭扭咧咧羞于起齿,要么就是无话可说呆站,总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学生们处于被动状态,是在老师的“强迫”下进行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开口有话可说,有主题可以说,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口语交际的情景创设,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走入一种身临其境的话题中,在身临其境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参与,不自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题,从而达到锻炼交际能力的目的。

一、交际情境的创设:设计主题鲜明的活动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二、交际情境的创设:高度关注日常生活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抢着要发言。

我就抓住时机,用与一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三、交际情境的创设:体会扮演角色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贫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达到口语交际的顺畅。 如教学《长颈鹿请客》一课时,我先让每个孩子戴上头饰扮演去长颈鹿家做客的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课堂成了动物园,成了游戏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教师则把握时机,以“长颈鹿”的角色参与学习。当我戴着长颈鹿头饰,系着花围裙,笑容满面地与孩子们打招呼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喜悦。孩子们落落大方地和“我”问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准备的小菜,此起彼伏的问答声充满课堂。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兴高采烈地说着,快乐之情溢于言表。“长颈鹿,谢谢你的热情招待,下次请到我家来做客,让你也来尝尝我的手艺!”“长颈鹿,请再准备两份青草,我想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行吗?”“长颈鹿,你准备的小菜真好吃,把我的烦恼都赶跑了,谢谢你!”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四、交际情境的创设:巧妙布置作业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情境 课程理念

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授课,教师注重借助灵动的语言将文本内容予以传输,并发挥媒体形象化的效用,由此创设出科学的授课“情境”。所创设的情境没有将语文学习主题凸显出来,通常小学生置身于貌似热闹的情境,但是却忽视了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一、将导向定为新课程三维目标,转变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将整体目标定为,学习语文环节,注重对受教者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的培养,令其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对祖国文化有着强大的自豪感,并为之努力,带着一种积极性投身于对语文文字学习之中。学生积极初冬的参与探究性学习,并将所学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作为小学生能够对汉语拼音进行探究,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等。

所以,施教者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将导向定为三维目标,将科学多彩的施教情境创设出来。传统的授课通常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实施“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不过科学的授课不可以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形式,学生也不能依托模仿及死记硬背,科学的授课情境需要彰显受教者的主体地位,用重学取代以往的重教,侧重学以致用,帮助小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常依据自身兴趣而定,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便会带着自主性,全心投入到教师的授课当中,在课堂中真正扮演主体角色。小学语文授课环节,教师借助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表演情境创设出来,就会令学生参与到授课互动之中。比方说讲授《夜莺的歌声》环节,授课重点包括体味小夜莺的品质,对祖国更加热爱,对法西斯的暴行有更为深刻的解读;此外还包含和上下文进行联系进而体味句子内涵,把握文段中重要句子的内涵,感觉小夜莺所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品质,其为文章授课重心。由于当今的小学生要感知那段遥远的历史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仅仅依托讲读来感知文本,存在很多难度。所以,笔者尝试将文本交予受教者,借助电视剧方式自己投入到故事的编排及扮演之中,对段落的划分集中于第一课时,教师予以引导,令受教者明晰文章共有多少段落间的空行,通过点数空行继而明晰段落数量。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空行不就是为了便于段落的划分吗?大家是不是可以和电视剧联系在一起,想一下种段落岂不是和切换镜头有联系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纷纷举手谈到,文章中的段落和电视剧中的一集很相似。之后师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之中,将文章段落顺利划分出来。

以本节课为例,笔者把握住了受教者的心理特征,将学生对文章解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令受教者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乐学的意义,进而在角色扮演之中水到渠成的把握文章中主人公的形象和品质特征,令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对文本进行阅读,令其知识面不断延展,进而将语文授课效能水平不断提高。

三、多样化的情境设计,创设多样学习方式

1.创设调动积极性的游戏情境

小学生具备玩的天性。他们乐于参与游戏之中,施教者就可以将和其知识构成相关的情境创设出来,该情境应当力求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彰显其主体地位,令受教者主动将所学知识等运用到对知识的解读当中,令其思维得以激活,引导受教者进行探究,提升学习效能。

讲授《小稻秧脱险记》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形式进行朗诵。笔者为了学生更好的进行角色扮演,制作了相应的脸谱,这样学生们就带着一种兴奋的之情积极参与到角色扮演之中,进而形象化的进行朗读,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参与表演朗读的学生都能饱含感情并积极的投入其中,这样的游戏氛围之中,令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也令其得到了更多沟通的机会。

2.创设有趣生动的故事情境

作为小学生都乐于置身故事情境中。而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好玩、蕴含趣味的事物。所以,择取并呈现学习素材和安排学习活动应当关注受教者的实际生活情境,注重趣味特征,令其在内心对语文有一种喜爱之感,进而更乐于走进语文学科。小学低年级学生更乐于接受故事化的情境。施教者将文本中的内容预设成精简的小故事,令其仿佛置身其中,令授课趣味性不断增强,从而将受教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自觉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

综上所述,将科学的情境创设于小学语文授课环节,可以将小学生的探究情趣激发出来,进而将自身的情感活动和认知相联系,令其置身于和谐生动的氛围中,探究文本内容。

参考文献: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耗能较高,效率较低

以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来进行教学。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进行语文教学,但是教师当中的大部分都缺乏创新能力,即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所制作的课件都采用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现,语文的语言表达、信息呈现、交互操作方面都达不到理想化的效果。甚至有的教师将语文课本知识照搬,利用幻灯片形式将其展现出来。而有些内容精美的课件,由于时间上花费过多,对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出现了耗能较高,但是效率较低的现象。

(二)画蛇添足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都是一些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比如《登鹤雀楼》《东方明珠》等课文,讲述的都是祖国文化风情方面的内容。教材内涵较为丰富,除了将其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或者是利用视频的方式来展现之外,同时还要学生加强感受和体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进行亲身体验祖国的文化风情。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用理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是依靠幻灯片将课本中的文化风情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过于集中电子板书,忽视了在朗读当中,学生所得到的内在感悟,这样会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往往会出现画蛇添足情况。

(三)缺乏师生情感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加强直观性的感受。但是如果在这方面利用不当,很容易使得教学关系发生改变,由之前的“人与人”转向为“人与机”、“机-人-机”关系。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弱化了互动环节,同时也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会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奠定信息技术的地位

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引用信息技术,要掌握好辅原则、效率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额以及互动性原则。把信息技术当成一个辅助技术,促进教学的优化,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而不应当本末倒置,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讲《蒲公英》这一课文时,蒲公英是一种植物,而且是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学习这一课文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加深对蒲公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课本内容,要对课文知识当中的丰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互动进行综合考虑。展示有关蒲公英的图画、相关课件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所看到的蒲公英,然后对照课件中作者的描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避免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地位并不是喧宾夺主的,也不是语文教学当中必不可好的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作为一种辅的教学手段存在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氛围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氛围,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创设情境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充分理解,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激发,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一开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动态技术,设置教学情境。不能敷衍简单的导入情感,而是应当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氛围。

比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一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有关动画片,作为创设情境的情感来源,因为小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在情境课堂当中导入动画片,能够有利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动画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亲近这一课。由此可见,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抓住学生情感特点,让学生学习的精力集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也为此创设了教学条件。

(三)突破重点难点,拓展语文知识

信息技术其特点具有交互性、直观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解决语文内容中一些难以直观表达出来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小学生对古文字的认识与了解基础不强,很难理解诗词当中的字词用法,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难点的诗词,直观的阐述出来,直观展现出作者的写作的目的以及用途,或者是用过播放轻音乐来渲染诗词氛围,使得学生情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每节课都需要使用的,而是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时候。比如, 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无法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抽象、难以直观展现出来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思想感情,让学生亲切的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好,并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总结: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新课程 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得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便捷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均友.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111-112.

[2]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36-237.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管理 课程资源开发

一、引言

为了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是教师以及研究者们孜孜不断的追求和奋斗方向。本文通过介绍有效教学理念,组织并且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由来已久,夸美纽斯、杜威、加涅和加德纳等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尤其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后来B. Rosenshine &N. Furst(1973)发现9类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影响,但是D.Medley(1979)提出有效性首先指教师拥有某些人格特征或品质特点[2]。而G.D.Borich(2000)又提出了10种影响因素[3]。国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多从实践层面上进行,少见有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多因素影响的研究,因此本文有意于增加这方面研究。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内容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和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活动”。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学生获取语文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形成语文思维的主要渠道,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上课前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就是要备好小学语文课。小学生在他们儿童时期所经历的生活经验,如对于爸爸妈妈的认识,对友情、亲情的体验等为他们形成语文概念奠定了基础。因此,小学生语文教学设计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设计。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工作,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情境主要包括小学语文的语言、各种图表、各式图像、形象的实物材料、卡通式的人物动作甚至人际关系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来营造具体、形象、生动的语文学习。创设好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后,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提问和讲授。提问和讲授是教师引导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有效提问具有启发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开放性,为了达到这些,教师可以采取问题情境化、分解提问和择机而问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要选准时机,合理把握讲授的内容难度和数量,尊重小学生的注意力规律,语言要注意节奏,最好富有感染力。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好充分发挥这一效应,引导小学生对成功学习语文的强烈期望。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不仅包括有效的课堂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更依赖于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可以协调好课堂中的各种因素,使他们密切配合,从而相互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需要通过建构课堂环境,安排规定的教学场所和合理的学习时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和行为,难易适中并且张弛有度,有效利用各种课堂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四)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就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开发的各种语文教学材料以及语文课程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材料、教学录像带和多媒体光盘、计算机及网络以及小学教学报刊、杂志等。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需要从学科发展和人文渗透来充分利用以上资源。课堂教学要渗透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让小学生感受语文发展历程,从而体会其创新思想。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判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标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全体小学生发展语文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应尽最大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充分做好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使它们都具有有效性。但是如何使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具有人文性等具体策略仍然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2]李光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0(1l):49-55.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完成,这在无形中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新课程标准实行后,语文教学模式有了相应的变化,语文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郑成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直接讲课的传统模式,可以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郑成功的故事或资料,学生在简单了解郑成功的事迹之后,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授课,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扩充。因此,为了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标准,语文教师扩充了语文教学内容,使教材成了教学中的参考工具。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草原的真实面貌,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舍笔下“人美、景美、文美”的场面,并且也在无形中丰富了关于“草原”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3.促进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设计环节中,教师只注重课上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课前设计与课后设计,这在无形中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也更多的目光投到课前设计与课后设计中,从而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合理化。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课上的教学设计,同时还应注重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设计,以便实现“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1.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学。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不是通过记忆复杂的公式与符号,而是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克隆之谜》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

3.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个性化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以促进整体的发展为核心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应注重不同学生性格间的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讲解语文知识时要渗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4.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适时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结合在一起。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是由抽象的数字符号组成的,它所阐述的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的感悟。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传授的只是枯燥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腻烦的心理,同时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体地位,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98-01

小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呢?

一、挖掘课文情感,创设课堂气氛

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所选课文都是经典作品,文章语句优美、感情真挚,通过课堂情景的创设,更利于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创设气氛。有感情朗读对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感情是有深刻感悟的,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会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作者的心情、文章的意境,欣赏美、产生美。在课文讲解中,让学生加入讨论也是增加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兴趣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争论的故事》一文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兄弟俩为什么没有抓到大雁,兄弟俩的争论是否有理等,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思想去理解文章。

二、对话交流,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因为语言意境是一个需要参与进去、一同进行构造的一种意境创设方式,一同进入到它所要展现的视角,通过和你直接构建的一问一答,来来往往对话,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是因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感知活动,学生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又因为语文这门学科是非常奇妙的,它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不是老师单方面进行传授就可以,语文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地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课本之间的对话。它很容易让师生之间产生共振和谐,师生之间的对话一般都呈现一种真诚同等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学生自然就容易放松下来,就会跟着老师走。例如,我们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老师播放一段轻音乐,然后让所有的学生都闭上眼睛,细细地慢慢地读出课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静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假想我们现在就身处在这桂林山水之间,眼前是一幅绿油油的美景,湖水是绿色的,山坡是绿色的,周围的一切都是绿色的,我们乘着小舟在这湖面上前行。在这种联想情境的通感下,可以收获许多意外的惊喜。

三、创设表演情境

情境教学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来认真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故事当中的主人公来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故事主人公的心理特点。这种方法尤其体现在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当中,小学语文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往往能够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举个例子来说,《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故事加以改编,把它写成剧本,再将课文讲述的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全部展现出来。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对人物的个性和特征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不仅能够将这种体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还能够更加容易看懂这个故事的发展线索。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

在现阶段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能够通过图文、声像这种形象的方式将语文知识展现在学生们面前,给学生一种动态的感官效果。除此之外,这种方式还不会被时空条件所束缚,更多地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发生的各个片段,给学生一种动静结合的感受,而不是以前的那些枯燥、乏味、沉闷、静止的文字。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求知欲更强,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语文课本内容的情境中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小学生在学习《春晓》这一首古诗时,对古诗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很容易去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是照片的方式来理解其中的意义,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也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整体教学效率不高,不仅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更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因此,应重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通过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分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的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在乐中求知,在兴趣中探索,既学得主动、扎实,又学得轻松、愉快,还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艳芳.“三维一体”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由情感目标谈学生的学习情趣[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1)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教育;意义;对策

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但也不能忽视人文性。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不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2.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从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来看,无论是对“五爱”情感、“三种”意识、“五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对良好的意志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性格的塑造,有许多方面与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德育目标,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

二、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2.讲析理解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且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3.情感熏陶法。教师讲授课文应该以与课文语境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利用一些艺术手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效果。讲授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收到了良好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教师身着灰色西装,神情悲哀而庄重。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

4.榜样学习法。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我不能失信》等课文进行诚信的教育。通过《赵州桥》等课文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5.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6.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7.教师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道德教育是格外关键的,是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教育发展日趋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重中之重。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宗旨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生的长远进步和成长是新课改的核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办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转变传统观念,让学生主动把握学习的自。按照新课改的内容,课程的设计、目标等方面都有必要作调整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施需要因地适宜而不是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改进教学模式。新课改无疑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小学语文教师也面临着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并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应该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角度入手。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在促进小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提高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等。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采用“填鸭式”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形式,并未全面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小学教学中,语数英三大课程受到了重视,所谓音乐、牢记、常识等副课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有不少主课老师无条件占用副科教学的时间,这不仅造成了教学上主课时间和投入过剩,失去了副课的调节,而且学生容易形成厌学情绪,违背了劳逸结合的办学原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跟风采用花样百出的教学形式,大大忽视了其内涵,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严重下降,课外教学内容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长足进步和发展,这和新课改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一)重视小学生语文思维模式的改进。

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这意味着现代教学应该以联系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审视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内容扩展到其他学科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框架,但凡有利于学习的方式都应该被吸收。学生的思维可以全面地发散,在学习过程中便可以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上鼓励小学生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坚持扩展学习,促进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以多元角度理解学生的言行,并配合鼓励性质的语言,以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提倡合作学习方式。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合作学习有机统一,比如教师在讲授《》一文时,可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在课外搜集关于二万五千里的资料,并在课下组织讨论。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规定合作时限。此外,可以指定小组成员,方便课内外合作学习。

(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课堂是教授小学语文的主要途径,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和兴趣融为一体,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陈述知识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基本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考虑运用竞答式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在学习时形成主动讨论和探索的热情,并创造他们交流看法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一定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摇篮。若失去了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情境都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索性和趣味性是一个有效学习情境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被大大激发。因此,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