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

第1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心理护理;护理对策

1  高血压的的基本特征及临床表现

1.1 老年人高血压的基本特征

老年人高血压有以下特点:(1)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变动的影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1.2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或仅出现轻微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心悸等症状。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危害越严重。长期重症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和肾功能损害。而脑出血是老年重症高血压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2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 首先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其次是创造良好环境。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再次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敬患者、爱护患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作息时间。部分患者的隐私要保密、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感觉到住院如在家里一样。视患者为亲人、朋友,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理解,对患者不论身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均应同等对待。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

2.2 护理对策 经过多年的经验应从以下各方面着手进行护理:(1) 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但不宜降的过快、过低。有高血脂或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调脂或降糖药物治疗。目前,降压药物的应用仍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发展较慢,需长期服药,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2)药物护理。用药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坚持长期用药,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机体整体的循环调节机能差,加之机体的总体液量减少,治疗时易出现降压过度,要平衡机体内环境。为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剂量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通过观察其反应逐渐加量,2~3个月后收到满意效果即可。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动态变化,其用药时间最好在6:00、14:00、22:00;同时,考虑不同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3)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合理膳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病情、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饮食原则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饮食为宜,高维生素为主。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4)运动作息护理。积极适当参加有氧运动,结合血压的变化及自觉症状,选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运动方式可以采用比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放松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临床经验,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我国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护理工作要从患者的生理、社会与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进膳食结构,防止肥胖,提倡戒酒、戒烟、并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控制高血压,应当进行观念更新和战略转变,树立以预防为主,加强心理护理的观念,把工作重心前移,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加强心理护理为重点,普遍提高人群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惠民. 内科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151.

[2]夏泉源.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02.

第2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特点; 治疗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65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者可因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病残或死亡。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国内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0%以上,具有并发症多而重的特点[1]。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加强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十分重要,也是做好老年人保健工作的基础环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男56例,女64例;年龄61~87岁,平均(73.5±2.3)岁。本组病例中,吸烟史>5年53例,合并糖尿病68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01例,病史≥10年59例。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均参照卫生部2005年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标准[2],即在未服任何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2个读数平均值的结果作为诊断依据。

1.3 治疗方法 在本组病例的治疗中,采取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医护人员特别注意患者的非药物治疗,鼓励患者适当参加有氧运动,饮食注意低脂、低盐,嘱患者减少烟、酒摄入量。在本组病例的药物治疗中,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合理选取1~2种药物进行治疗。本组病例应用的药物以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为主,具体给药情况为:(1)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30~35 mg/次,1次/d。(2)ARB/ACEI:厄贝沙坦80~150 mg/次,1~2次/d;雷米普利2.5~5.5 mg/次,1次/d。(3)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12.5~26.5 mg/次,2~3次/d。(4)利尿剂:双氢克尿噻12.5~25.5 mg/次,2~3次/d。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血压控制范围为,收缩压150~140 mm Hg以下,舒张压90~80 mm Hg以下,检查中未见明显的靶器官损害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情况。(2)有效:患者血压略有下降,为原血压的85%~90%,有靶器官损害以及影响预后的情况。(3)无效:患者血压未见下降[3]。

2 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本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显效69例(57.5%),有效46例(38.3%),无效5例(4.2%),总有效率为95.8%。在本组病例的药物治疗中,因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脑出血、心脏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占2.5%。

3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引起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靶器官,尽量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与死亡风险。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坚持循序渐进、分级达标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与耐受性,合理确定降压标准。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特别强调收缩压达标,而不是过分关注舒张压的变化。在积极降压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血脂、血糖、抗血栓药物的综合管理[4]。

结合相关医学研究资料和临床诊治经验,笔者总结了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血压波动范围相对较大,由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对血压调节的敏感性明显减退,并且受到内外环境、季节的不利影响,导致患者的血压波动范围相对较大,明显高于成年人的正常波动标准。(2)直立性低血压较常见,在诊治中发现,直立性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在降压治疗过程中,随患者年龄的增加,神经代谢紊乱也更加明显[5]。(3)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基础以动脉硬化为主,特别是在收缩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加重。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加大,心排血量降低,容易造成脑、心、脑等重要脏器灌溉不足,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较为常见[6]。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药物与非药物疗法联合应用的意义。非药物治疗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为主,其根本目的是协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与饮食习惯,降低相关病症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明显降低,药物的代谢也较为缓慢,所以,在给予药物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以患者的耐受能力为准,合理降低患者的血压。(2)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期间,应严格执行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患者不得自作主张,擅自增减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且尽量做到在医生指导与监控下服用药物。(3)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防止血压降低过快。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在服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4)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对患者实施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患者血压的波动规律,合理调整用药时间,以平稳地控制患者血压。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中,应结合患者的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选取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97.

[2] 曹丽.欧美高血压防治现状浅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572-1574.

[3] 姚强,钱家麒.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948.

[4] 李爱民,邹培源,陈天佑,等.阳江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现状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8):22-23.

[5] 段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11-12.

第3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原发性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社区人群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能较为有效地控制人群高血压,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对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者划分为老年人,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即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1 min Hg=0.133 kPa)或近两周服降压药血压正常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

2 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增加趋势,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64~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1.9%;2000~2001年,顾东风等对全国12省市人群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64~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8.8%,与1991年相比增加了16.5%。从贵阳市5个社区28 034人的调查来看,65~69岁、75~79岁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2%、52.9%,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农村高血压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城市。

3 老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3.1 年龄与家族史 在美国卫生和营养调查中发现,高血压的流行率从6.7%(20~39岁)升到65.2%(60岁以上),高血压流行率和发生率与家族史相关。

3.2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高盐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中美心血管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显示:超重者(体质指数>25 kg/m2)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体重者的1~3倍,基线时体质指数每增加3 kg/m2,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

4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干预

国内孙瑛研究表明,老年人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控制高血压,也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控制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作,而社区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的方法。任玉霞在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社区对110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了1年社区综合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有明显改善,25.45%的高血压患者从2、3级高血压水平转为1级水平。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呈显著下降,收缩压较干预前下降9.32%,舒张压较干预前下降12.98%。社区干预的方法主要有社区管理、健康教育、进行行为和心理干预、社区护理等。

4.1 社区管理按照王文等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根据初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数量等,采用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自动量化评估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组,分别采取非药物治疗以及一、二和三级管理。将老年人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档案,进行健康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淑清等在北京市宣武区白菜湾社区卫生服务站,对3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连续3年分级规范化管理社区管理,其中男173例、女203例,平均年龄70岁;高血压分级:1级28例,2级156例,3级192例。干预前优良患者占10.1%,干预后上升到84.3%,尚可患者干预前占31.4%,干预后下降到8.8%,不良患者干预前占58.5%,干预后下降到6.9%。杨金友等在江苏省淮安市经过对社区12 627例高血压患者1年的规范管理干预,管理对象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高血压控制率,由1年前的87.09%、64.94%和5.39%,分别上升到100.00%、100.00%和4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Jp

4.2 健康教育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对健康知识特别是高血压知识的掌握也是每一个老年人的迫切愿望和高血压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基础。经过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卫生行为,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水平。

4.3 行为干预林运等对北京市西城区3375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随访研究表明,通过行为干预,控制体重、限盐、体育锻炼对血压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合理膳食饮食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手段,限盐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每人标准日食盐消费量为6 g,马冠生等提倡清淡少盐饮食,这些对于开展我国居民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富含果蔬的饮食可降低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人群遵循这种膳食模式,可以在不服药的前提下使收缩压下降11 mm Hg,舒张压下降6 mm Hg。

4.4 心理干预在广州,程敏锋等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心理干预前评定;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对79例高血压老人追踪心理干预1年半,以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每半年对研究对象进行1次评定。综合性心理干预可帮助老人消除疑虑,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最终能使老人很好地适应与疾病共同生活的现状。同时心理干预帮助控制情绪,放松训练和纠正A型行为,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从而促进血压的稳定,减轻疾病对靶器官的损害,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获益。

第4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亦可说其是以收缩和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以及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均可导致高血压病。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全身血管造成长期超极限的额外压力,导致血管的脆性损伤,最终引起血管的破裂、堵塞,可以说高血压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更为严重的是高血压还与高血糖、高血粘、高血脂等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损害,导致脏器功能的丧失,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由于快速经济增长、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一亿多人,其中,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占22.4%---71.0%,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发病率增加10%左右。高血压已成为老年人健康长寿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高血压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要使高血压致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社区护理干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对象

本社区高血压患者307例,年龄60到91岁。其中脑血管疾病24例,糖尿病132例,患者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2 干预方法

2.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通过举办防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个体化指导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常用药物、自我监测血压等知识教育,在教育别重视对女性家属的教育,因为,女性的知识行为对家属的行为更有影响。加强对超重和肥胖的干预,向患者宣传控制体重的重要性和方法,降低总热量的摄入,食用低脂、低糖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粗纤维食物。加强体育运动,让患者尽量保持正常的体重指数(BMI)(KG/M2)20-24Kg/m2。

2.2限盐干预: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因为摄入过多食盐会导致纳离子和水在体内储留,使细胞间液和血容量增加,从而便血压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工作(WHO)建议高血压患者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大陈镇是一个海岛镇,盛产海鲜,但是,当地有“咸鱼淡肉”的饮食习惯,因此,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远远超过6克。因此,限盐是限制和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措施。我们要求患者降低食盐量,达到限盐标准。

2.3心理干预:劝告患者保持一颗平常心,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2.4监护指导:指导患者家庭成员学会血压的测量,准确、定期掌握患者的血压的情况,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

2.5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5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 mmHg。这是由于烟叶内的尼古丁烟碱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2.6药物干预:告诉患者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叮嘱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改药,动员家属积极参与督促患者服药。

3结果

通过我们对高血压患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均有很大幅度的掌握,知晓率从原来的26.1%提高到79.0%,服药率从43.6%提高到95.8%。

第5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应用效果;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0.028

高血压所引发的并发症非常多,且情况非常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致残率、病发率以及死亡率正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61%的脑卒中患者、51%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压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水平,收缩压降低2 mm Hg将使冠心病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降低8%与11%[2]。而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良生活方式、身体过于肥胖以及精神过度紧张等等,其中肥胖、不合理饮食、吸烟及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则是国际上公认的危险因素[3-4]。即使现在能够采取服降压药的方法来降低患者的血压,但长时间且大量的服用降压药容易让患者身体出现耐抗性,并且会影响患者的新陈代谢[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5月本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70±6)岁,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59岁;其中22例合并脑动脉硬化,15例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心律失。全部患者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诊断后并发肝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9±5)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71±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加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的时间为12个月。

1.2.1 心理干预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的疾病,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老年患者通常很难坚持服药。一些老年患者家庭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不能得到子女的支持,导致老年患者非常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大、孤独以及抑郁的情况,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老年患者血压的持续上升,部分老年患者甚至放弃服药。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各种心理疏导的方式让老年患者清楚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严重影响,高血压倘若不能接受正规的治疗,不仅会导致患者致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6]。护士应该时常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多参与到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去[7]。

1.2.2 认知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介绍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和治疗原则、目的,说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重要病因,进而可导致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降低血压值并保持在适宜范围可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8]。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宣传,在医院中或者社区中展开各种健康咨询、讲座以及讨论,促进医学知识在老年人身上的普及,向他们讲述相关的高血压以及药物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并以科学的眼光对待,不乱用药,根据宣传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养护。同时,也应该将患者家属作为健康教育对象,以加强家属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认识,并主动监督老人做好日常饮食控制、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和监督其定时服药等。

1.2.3 饮食干预 采取对应的饮食干预策略来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两个危险因素:高盐食品与肥胖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食物要以谷物为主食,必须要限制脂肪的吸收,要多吃豆制品、牛奶、瘦肉以及鱼肉等,蔬菜应该多使用芹菜与青菜,并且要注意植物油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的摄入量,不能吃腌制类的食物。此外,采取逐渐减少盐量的方式,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用的食盐控制在3 g以内[9]。

1.2.4 不良嗜好干预 吸烟会导致患者的体能受到影响,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潜在提升了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风险[10]。护士应该告知老年高血压患者吸烟的危害,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对应的戒烟办法。此外,过度饮酒会导致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等疾病,并且会降低降压药的疗效,护士要指导高血压患者尽量降低饮酒量[11]。

1.2.5 用药干预 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素质方面较差,所以护士要指导患者选择药效比较温和的药品。在用药初期要使用较小的剂量,然后注意患者的血压情况,再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加减,并且要注意不能随便停止药物治疗。治疗不能急功近利,要防止血压下降过低导致脏器供血受到影响。当患者合并有其他的疾病,护士要询问患者的病史,并且要注意患者使用的药品是否存在互相作用[12]。

1.2.6 运动干预 要积极鼓舞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运动,让老年人选择自身爱好的运动方法,例如降压体操、气功、跳舞、太极拳以及散步等,让老年人养成坚持运动50 min以上的良好习惯,不限制具体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让老年人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控制血压,还能够获得减肥的效果[13]。

1.2.7 血压检测指导 家庭回访或电话访问:在接受护理干预1周后对患者进行电话访问,每2周入户访问1次,入户访问检查患者对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通过邻里、亲戚、家属和患者本人调查患者饮酒、吸烟和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情况,每位患者均做好详细记录;在对患者进行入户访问时由专职护士监测血压。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向患者介绍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应该强调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根据相关规定,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 Hg,下降到90 mm Hg的是显效;(2)舒张压下降不超过10 mm Hg的为有效;(3)血压下降达不到以上水平的为无效[1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2%(P

3 讨论

最近几年以来,老年高血压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老年高血压具有发生率高、并且并发症多的特点,因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较低,许多患者无法获得持续的治疗,致使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反复无常,非常容易并发脑卒中等并发症[15-16]。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寻找一种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质,对于降低国内社会的医疗负担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对患者使用降压药的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本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老年高血压患者所存在的饮食不当、情绪波动大、心理异常以及不良嗜好无法纠正等行为[17]。所以,本文所提出的护理干预主要是从不良嗜好干预、心理干预以及饮食控制这3个地方入手,在这个基础之上,辅以运动干预与用药干预的策略,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大量的实践证实[18],护理干预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且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有降低。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的治疗措施,不但要给予降压药,还必须给予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并且还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患者战胜高血压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韦素惠,黄凤珍,叶小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5(2):74-75.

[2]李娟,李文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85-86.

[3]靳永萍,刘社娟,莫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2(4):76-77.

[4]蔡金辉,成守珍,许碧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J].全科护理,2008,9(33):52-53.

[5]黄丽霞,吴秋霞,张秋娟,等.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22(3):79-80.

[6]陈希萍,李子萍,潘杰,等.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6):55-56.

[7]周爱惠.依托电子健康档案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6):34-35.

[8]任秀兰.高血压病护理进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8(9):37-38.

[9]黎加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1,2(7):44-45.

[10]冯翠艳,张平.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0,16(9):69-70.

[11]王改生,牛桂芬,侯银萍.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3):61-62.

[12]李桂娟.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J].首都医药,2009,16(10):25-26.

[13]温育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0,11(7):31-32.

[14]朱建玲,姚伟琼,陈树丹,等.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原医刊,2006,33(2):51-52.

[15]陈务贤,郑梅,李宏,等.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6,22(11):44-45.

[16]林运,左惠娟,冯春荣,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及血压控制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2):32-33.

[17] Vik S A,Maxwell C J,Hogan D B.Measurement, correlates, and health outcome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seniors[J].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04,38(2):35-36.

第6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调控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1 前言

老年人群是高血压人群的高发人群,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组成人群,该群体高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同时造成其器官退化,其中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等表现更为明显。主动脉不能够在心脏射血时较为完全的膨胀,其动脉当中骤增的血容量无法得到应有的缓冲,从而导致收缩期血压的增高。老年人这一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当发现其患有高血压这一疾病之后,除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其生活饮食对其病情的控制与治疗起着更为基础、更为关键的作用。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为60例,年龄均为55~70岁,其中男30例,女30例。

2.2 治疗方法

2.2.1 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宜食食物

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食米饭、粥类、面类以及软豆类食物等。蛋白质摄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食牛、猪的瘦肉、白肉鱼等脂肪少的食品、蛋类、牛奶及牛奶制品类,豆腐等大豆制品等。脂肪摄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食植物油、色拉酱等食品。维生素、矿物质摄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食菠菜、白菜、胡萝卜等蔬菜,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蘑菇、香菇等菌类食品,但要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食物时需要将其煮熟或者煮软或者制为酱状再食用。除以上食物种类之外,其他类食品也有许多,如较为清淡的红茶、酵母乳饮料等。

2.2.2 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忌食物

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忌番薯等易产生腹气的食品,忌干豆类食品等。蛋白质摄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如牛的五花肉、猪的五花肉、排骨、金枪鱼等,忌香肠等加工食品。脂肪摄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忌生猪油、动物油等。维生素、矿物质摄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忌玉米、竹笋等纤维较硬的蔬菜、葱、芹菜等刺激性较强的蔬菜。除以上食物种类之外,应忌的其他类食品也有许多,如辣椒、芥末、咖啡等香辛料、碳酸饮料以及咸菜、酱菜等盐渍食品。

2.2.3 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基本原则

总体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清淡要少酸。老年高血压患者要食用脂肪含量低、食盐含量低的食物,如平时在烹调时要尽量少放油脂,且尽可能的用植物油而避免用动物油,对食用大量油进行煎、炸的食物则更应该进行杜绝,以防过多不必要的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从而为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每日食盐量要进行尽可能精确的控制,一般一日内5克、6克为宜,对咸菜、酱菜等食品进行坚决杜绝,必要时可用酱油代替食盐。

除食物类别需注意之外,食物的量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过度饮酒与过度饮食这两个问题。过度饮酒,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也对其身体有着一定的害处,而对于本身就已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更是需要注意,其肝脏解毒功能较差,易引起肝硬化等疾病。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消化机能同样在不断减退,饮食过多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消化不良,不仅容易导致胃肠炎等疾病,而且容易导致膈肌位置上移,影响心肺功能的作用,降低心脑供血减少,从而容易导致中风。

3 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饮食指导与饮食调控,60例患者当中,55例已逐渐了解了相关的饮食知识,其中49例已基本养成了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其血压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控制。

4 讨论

老年人群是高血压人群的高发人群,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组成人群。老年人这一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当发现其患有高血压这一疾病之后,除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其生活饮食对其病情的控制与治疗起着更为基础、更为关键的作用。总体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清淡要少酸。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蛋白质摄取、脂肪摄取等都有一定的适宜与禁忌,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控,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这些常识与知识,然后接下来的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按照这些常识与知识与进行合理饮食、健康饮食,对应该吃的、可以吃的要吃,对不应该吃的、不可以吃的则不能吃,除食物类别需注意之外,食物的量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过度饮酒与过度饮食这两个问题。从而在日常饮食上对自身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护理。经过两个月的饮食指导与饮食调控,60例患者当中,55例已逐渐了解了相关的饮食知识,其中49例已基本养成了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其血压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控制。可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要想对自身的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除药物治疗以为,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属都要重视这一问题,并尽可能地去做,从而使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加健康,这不仅有益于其血压的控制,而且还有利于其他疾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李志洁.不可忽视高血压饮食食谱心血管病昂之知识.2008(10).

[2] 崔晓.高血压饮食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

[3] 章萍,刘珊珊,张建华.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的现状与对策.国际护理学杂质.2006(11).

第7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跌倒;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52-01

跌倒(Falls)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1],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2],在我国,目前有老年人约有1.3亿,每年有2000万老年人至少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人民币[3]。在美国,跌倒已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六大原因[1]。高血压患者是老年人中的特殊人 群,因疾病本身或并发症等原因,使他们跌倒的机率比正常人高了4倍,成为易跌倒的高危者。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9月住院高血压患者262例,年龄60-92岁,符合我国目前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准入标准”,患者发生跌倒事件10例,发生率3.82%。患者不听劝告私自外出,被车或人碰跌2起;夜间自行打开护栏坠床2起;服用安眠药物自行入厕无人扶持或扶持不当跌倒2起;床铺太高未坐稳而跌倒2起;洗澡时间长、体力不支跌倒1起;称体重陪人扶持不当跌倒1起,其中1例造成左下股骨折,1例造成头皮裂伤,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造成疼痛不适及心理恐惧。本科从2011年1月-9月对所有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与2010年度相比,跌倒发生率下降了30%,取得满意效果。

2高危因素分析

2.1内在原因

主要指能影响任何系统的功能,以致机体稳定性降低的因素。高血压患者对心、脑、肾等全身器官均造成严重影响,引起各种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变高发生率构成了意外跌倒发生明显增多的病理学基础。

2.2外在原因

主要指影响活动的环境因素。如夜间灯光昏暗、地面光滑、鞋码不合适、鞋底不防滑、坐椅或床铺太高或太低等,引起跌倒。老年高血压患者,退行性变化较明显,且由于年老体弱,适应性差,常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对外界变化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最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被物品拌倒、在室内地面潮湿而滑倒、冬季路面湿滑、穿着不适当鞋袜也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2.3药物不良反应

大量或多种药物混杂作用可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并随药物种类的增加呈倍数增长。高血压患者因服用降压药、安眠药等药物不当,易影响血流灌注和氧的供应不足,容易导致头昏、头痛、无力,甚至体力不支而发生跌倒。

3护理

3.1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高危患者的交接班流程、跌倒的应急预案、防跌倒健康宣教制度等,规范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标准,高危跌倒患者的预防措施及落实程序。每3个月集合全体质量管理成员,对各项制度进行评价并不断完善。

3.2提高护士对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防备能力

组织全科护士系统学习跌倒的原因、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自制意外跌倒评估表,评估表的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有无跌倒史、意识状态、活动状态、身体平衡性、步态、合作程度、与疾病相关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症状等。在实际工作中对跌倒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宣教到位,及时除去各种不利因素。质量控制组长随时深入病房检查健康宣教的落实情况、患者自我防范技巧的掌握情况等,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3.3合理应用药物

严密观察药物反应,对于口服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的患者,嘱其遵医嘱使用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有需求及时呼叫护士。同时,指导患者不要乱用药,擅自增减药物。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自己有哪些跌倒的倾向因素,给予预见性的指导,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

3.4提高患者及陪护对跌倒的重视程度

从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患者不听劝告私自外出或独自入厕,因陪护未及时陪同扶持造成跌倒有5起。针对这一现象,本科着重对老年患者、家属及陪护工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跌倒的危害性,采取口头、书面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教会患者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如生活起居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适时使用拐杖,保持稳妥的坐姿、卧姿,外出活动勿单独进行,需结伴同行或陪护扶持等。

3.5避免诱因

向病人阐明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急症,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绪平和、轻松、稳定,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平时多与患者交流,主动询问患者所需,并及时解决。

3.6改善住院环境、消防安全隐患

配备夜间照明,注意及时清除走廊的各种障碍物,注意各通道畅通,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清洁地面的同时放置醒目标记牌进一步提醒,在浴室地面上放置防滑垫,在走廊及浴室安装安全扶手,并贴上慎防跌倒的醒目标识。加强防护措施,对于个别高危跌倒患者在其床头悬挂“慎防跌倒”的醒目标识,以强调关注;可在楼梯口设椅凳,以备患者行走时可以短暂休息;南风天加强地面的吸水、干燥工作, 走廊两头放“慎防跌倒”的醒目标识,并加强防跌倒宣教。

3.7指导安全运动

日常活动量对跌倒的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活动量的增加能改善老年人的肌力、协调性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随着活动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患者发生跌倒的机会。因此,要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170减去年龄,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至5次,每次持续30至60分钟。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4小结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日益增多。预防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跌倒,关键在于全面的护理评估,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提供便利措施,使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逢祥.因跌倒所致骨折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15(1):19。

第8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脉压差

高血压在我国患病人数达1.1亿左右,尤其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已成为老年人死亡致残最严重的疾病[1]。脉压差增大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大于50mmHg,(1mmhg=0.133kPa),多见于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壁弹性减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者。脉压差增加是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是脉压差增加的高危人群,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状况,使血压不稳,血压波动增加,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增加。本文通过帮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规律服药等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脉压差增大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老年脉压差增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平均(74.76±11.52)岁。病程:25~324个月,平均87.65个月。

1.2方法 在门诊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调查目的,取得配合和认可。通过查阅门诊病历,收集临床资料,筛选出高血压合并脉压差增大患者60人。详细登记患者健康档案资料,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服药、饮食、运动等情况,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每月利用患者就诊时间进行面对面、有针对性的宣教,记录血压、临床症状、新发心肌梗塞、脑梗塞、死亡发生情况,共12个月。

1.2.1血压控制标准符合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定的原发性高血压标准[2]。脉压差诊断标准:脉压差>50mmHg。血压测量:静坐15min以上。采用诊室坐位,右上臂肱动脉,台式水银血压计,手测法,测2次取平均值。计算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①培训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测血压的方法,做到四定,即:定血压计、定部位、定、定时间,每次做详细记录,便于医生调整药物。②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拳、拄拐慢行,坐位时穴位按摩等放松心情,改善血压波动。③指导调整降压药物剂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一般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对低于110/60mmhg者嘱应将降压药物减量而非突然停药,否则会造成血压反弹,引起患者恐惧;对血压超过150/90mmhg者进行安慰,不要紧张,保证休息,及时复诊调量。④饮食指导:根据个人体质合胃口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要清淡少油易消化,多食含钾、钙食物,易少量多餐。⑤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嘱咐患者按时服药、规律生活,将联系电话留给患者,有问题及时联系,以克服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比较 见表1。

2.2脉压差 干预前68±4.3 mmhg ,干预后 67±5.0mmhg;P>0.05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有头晕症状患者:干预前81.67%,干预后45%;P

2.3观察期间所有患者无新发脑梗塞、心肌梗死,无死亡病例。

3结论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无论高血压人群还是正常血压人群,脉压差增大都是主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大的标志之一[3]。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尤其重要,一方面依据医生给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督促患者定时服药和测血压并了解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指导患者了解更多的有关高血压病预防知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根据个体差异指导患者做一些适合自身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穴位按摩等达到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的作用。本文通过对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脉压差增大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到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新发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脉压差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张顼,李楠.老年人高血压420例临床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1999,7(2):59-61.

第9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1材料与制作

取我们日常工作中所用的一次性口罩;把它面罩的部分掏空,留四边备用

2使用方法

① 按照护理操作规范进行胃管置管后,确定胃管在胃内;②把准备好的四边条,取一边叩与耳廓的白色弹力条对摺,用双套结套于胃管上,再把蓝色边条扣与患者的耳廓。注意保持物品的清洁,及时更换。

3优点

①常规胃管留置的固定采取的都是用白色的宽带进行固定(图1),易造成患者耳廓皮肤的破损及宽带打结处的受压感;而使用了口罩改良的固定带后上述的情况都得到了解决。②使用了口罩改良的固定带(图2)后,患者面颊处的异物感消失,让患者没有负重感,舒适度增加。③让患者的形象得到维护。④经临床使用两年,180位老年患者倍受欢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图1白色宽带固定法

图2医用口罩固定法

参考文献

[1]王文海.ICU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9):112-113.

・中医中药・

高血压基本治疗浅论乌兰其其格内蒙古正蓝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027200)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8-0063-01

1高血压概述

目前,高血压仍然定义为血压升高超过正常标准值,也就是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且持续存在,就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三期。高血压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是一种慢性甚至达到终身并。如果查明原因的高血压就是继发性高血压。临床上一般均为原发性高血压,而非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分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药物,第二方面是非药物,如康复运动、合理饮食、心理调节等。可以这么说,高血压治疗是综合性的。在非药物治疗达不到效果时则用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一般适用对象是高血压二级或二级以上(血压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以下几种:①利尿剂,如噻嗪类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吲达帕胺;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⑥α受体阻滞剂;⑦其他降血压药物,有扩血管药物、中枢降压药物及我国自己生产的中药制剂。降压药物治疗中,一定要从个体化、长效化、联合用药三个方面决定治疗原则。治疗细节上要充分考虑道季节、时间性。合并其他疾病时,针对病种采取联合用药。处理好高血压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