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牙齿保健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年龄增长患龋率也随之增加,给儿童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龋病预防工作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任务,而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自律意识较低,其口腔健康的维护与家长的指导和监督密切相关。为了解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以便针对性进行口腔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南充市市区6 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再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3个班,确定抽取班级的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828人,其中男性866人,女性 962人,平均年龄在36岁,城市户口有1438人,农村户口390人。
1.2 调查方法
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1.3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将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后录入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数进行表达。
2.结果
2.1 人口学特点
实际有效调查问卷1828份,有效率91.4%。在1828名调查对象中,儿童母亲作为填写人的最多,有924名(50.55%),其次为祖父母,有470名(25.71%)。小学学历最多,有570名(31.18%),无业人员位居第二,有501名(27.41%)。
2.2 儿童饮食和刷牙习惯
2.2.1 儿童饮食习惯 调查儿童每日食用碳酸饮料或甜饮料、甜点心、糖果情况,以及睡前吃甜食情况。儿童每日不少于2次进食碳酸饮料的有12.36%,进食甜点心的有16.08%,进食糖果巧克力14.4%;17.56%的儿童经常在睡前吃甜食,仅26.75%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从不睡前吃甜食。
2.2.2 儿童刷牙习惯及方法 调查表明,大部分儿童养成了刷牙习惯,从刷牙情况来看,12.5%的儿童1岁开始刷牙,23.5%采用竖刷法,43.60%的孩子没有固定刷牙方法。
2.3 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 主要调查家长及对含氟牙膏的认知。890(48.69%)名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有778(42.56%)名家长知道含氟牙膏有预防龋病的作用。
2.4 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干预行为
2.4.1 家长帮助孩子刷牙的频数 据调查,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的有476人,经常帮助孩子刷牙的有229人,偶尔帮助孩子刷牙的有785人,从没做过的有338人。
2.4.2 家长检查孩子刷牙效果的频率 17.51%(320/ 1828 )的家长每天检查孩子刷牙效果,14.99%(274/1828)每周检查,41.19%(753/1828 )偶尔检查,26.31%(481/1828)从不检查孩子刷牙效果。
2.5 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关注情况 过去的一年中,28.06%的家长不清楚孩子口腔健康状况。家长带孩子看牙的比例仅占27.74%,出于牙疼或牙齿外伤治疗的原因占55.85%,而对于定期检查牙齿仅占10.18%。
3.讨论
上述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饮食和刷牙习惯较差,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及对孩子的干预行为较差,48.69%的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57.44%的家长不知道氟能预防龋病。因此应加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干预行为及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等,建议如下:
3.1 养成正确的饮食和刷牙习惯
饮食习惯与牙齿健康密切相关[1],研究发现,儿童含糖食品的食用和龋病发生呈正相关[2]。此次调查显示,大多数儿童偏爱含糖食品,每日食用碳酸饮料或甜饮料、甜点心、糖果不少于2次分别占12.36%、16.08%、14.44%,仅26.75%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从不睡前吃甜食。而家长并未认识到甜食对口腔健康的危害性,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过量摄入含糖食品对牙齿健康的危害,控制糖摄取的量和频率,养成吃完甜食刷牙漱口的习惯,平衡膳食,采用糖代品,补充钙、磷制剂,多食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减少龋病发生。
正确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最主要方法之一【3】,调查表明,虽97.43%的儿童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但每日刷牙2次及以上仅占19.69%,且近一半(43.60%)的儿童无固定刷牙方法,开始刷牙时间也较晚。因儿童口腔自洁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家长应每天监督孩子刷牙,采用竖刷法。小孩的模仿力强,家长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养成每天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的习惯。
3.2 加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
调查显示,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的家长占48.69%,对于含氟牙膏的用处,虽42.56%的家长能认识到氟能预防龋齿,但39.28%的家长表示不知道,体现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对此,在制定针对孩子自身牙齿情况的口腔保健计划时,我们应利用大众媒体或在幼儿园开展家长宣讲活动,对含氟牙膏或含氟漱口水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进行宣传,提高含氟制剂的使用率。建议政府广泛在学龄前儿童集中区如幼儿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使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掌握口腔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龋病的早期症状及预防,正确的刷牙方法等。
3.3 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干预行为
经调查,18.49%的家长从不帮助孩子刷牙,26.31%的家长对孩子刷牙后的效果从未进行检查,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口腔保健行为监管不到位的现状;因此可采取利用电视网络对家长的进行口腔保健宣教,帮助孩子刷牙并督促孩子正确刷牙,认识到此举措的重要性。
3.4 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
据调查,72.26%的家长从未带孩子看过牙,定期带孩子检查牙齿的仅占10.18%。学龄前儿童乳牙健康有利于口颌系统正常发育,且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建议家长通过咨询口腔医务人员或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每半年带孩子检查一次牙齿,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政府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制度和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例如各市、区、县等定点口腔医院推行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等有效的个人口腔保健措施。
【参考文献】
[1]Arrow P,Raiieb J, Miller M. Brief oral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among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to reduce early childhood dental decay [J].BMC Public Health, 2013,13:2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某小学1 906名小学生为研究样本。所有受试者均有龋齿预防需求。依照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953人以及观察组953人。对照组男性534人,女性419人;年龄7~11岁,平均年龄(8.7±1.5)岁。观察组内,男性533人,女性420人;年龄7~11岁,平均(8.8±1.3)岁。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化龋齿预防,详细流程为:定期对该组受试者开展口腔检查工作、叮嘱青少年儿童平日生活内少吃甜点、每日早晚都要刷牙。当发生龋齿之后及时到口腔科门诊就诊。在此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和家长以及青少年儿童做好沟通,让双方明白龋齿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升其对于疾病的认知度。观察组受试者则接受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应当告知青少年儿童和家长平时生活务必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纠正既往不正确观念;告知青少年儿童家长定期带领儿童前往口腔门诊接受口腔检查的必要性;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口腔知识培训会议,发放与口腔保健相关的宣教资料;告诉家长和青少年儿童应用正确方式刷牙。
1.2.2 调整饮食以及刷牙教育:
医护人员应当为青少年儿童以及家长阐述正确饮食的方法,不要过多进食甜食以及刺激性食物,多摄取高纤维素食品,平日内不要进食零食。建议青少年儿童多进食粗粮、水果、牛奶、蔬菜等。进食后马上漱口,每天刷牙次数必须在2次以上。小儿每次刷牙使用的牙膏量应当在豌豆粒大小,牙膏使用量不要太多也不要过少。禁止横向刷牙,每次刷牙务必彻底。
1.2.3 开展窝沟封闭:
针对于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青少年儿童,应当开展此项工作。于窝沟间隙位置涂抹封闭材料。具置为牙冠咬合面及颊舌面的窝沟点隙,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的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
1.2.4 定期查看青少年儿童牙齿生长情况: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青少年儿童牙齿生长详情,查看牙齿是否存在松动龋坏的不良情况。评价受试者的牙齿松动现象是否因换牙所导致。结合实际情况,评判青少年儿童是否需要拔牙。另外也要观察其牙龈组织详情,告知青少年儿童不要过度吸吮缺损牙龈,以免引发牙龈大量出血,延迟恒牙发育。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3个月分别观察以下指标:干预后龋齿发生情况、干预依从性以及2组受试者以及家长针对于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水平对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则开展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受试者龋齿发生率、干预依从性对比:
干预后,相较于对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龋齿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依从性方面来看,观察组在正确刷牙人数、每日2次刷牙人数以及饭后立即漱口人数明显更多(χ2=15.264,18.526,19.241,P<0.05)。见表1.
2.2 2组学生以及家长对于口腔保健知识掌握度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学生家长以及青少年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更好(t=15.267,13.264,P<0.05)。见表2.
3 讨论
龋齿为一类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和口腔卫生不佳以及定植于口腔内部细菌过度生长有关。由于受到细菌的侵袭,导致龋齿患者牙体受损。近年来,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有所上升[1],青少年儿童为罹患该疾病的好发群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1)相较于成年人而言,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加上很多家长没有在第一时间遵嘱其当成清洁口腔的习惯,饮食不合理,导致青少年儿童口腔中的细菌过度生长。(2)由于青少年儿童处于重要的身体发展阶段,因此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元素。比如说维生素、磷、铁、钙等,而因为上述微量元素没有办法满足受试者身体生长需要,导致青少年儿童牙齿钙化程度偏低,引发有害细菌入侵到牙体组织中,造成龋齿。由此能够看出,利用有效方式全面强化青少年儿童口腔综合保健意义重大。
表1 2组受试者龋齿发生率干预依从性对比
表2 2组学生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掌握度对比
针对于青少年儿童群体而言,如果发生龋齿,不仅会影响乳牙生长,另外也极有可能就此引致牙齿缺失。就此干扰了其自身颌骨正常发育以及咀嚼功能发挥。如果情况严重龋齿疾病,还会对青少年儿童的恒牙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致使恒牙发育异常。现如今,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已然将龋齿和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预防性疾病的管理水平之中。面对这一现状,医护人员有必要利用有效方式对青少年儿童群体开展口腔综合保健,以降低龋齿发生概率,确保其口腔健康[2].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针对于存在龋齿预防需求的人群而言,开展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干预能够明显减少龋齿发生概率,有效提高青少年儿童口腔清洁度水平,降低口腔内细菌滋生度,进而发挥出预防龋齿的成效。此外,通过告知家长龋齿疾病病因的方式,也能够令其指导青少年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养成随时清洁口腔的良好习惯。由此不难看出,实施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有助于降低青少年儿童龋齿发生概率。
青少年儿童群体于牙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配合度偏差,单纯依靠医生治疗口腔疾病无法在根本上降低总体龋齿患病概率。可见,通过有效方式改善青少年儿童口腔卫生,预防龋齿意义重大。在早期,有效评价青少年儿童发生龋齿的风险,开展与之相关的预防工作为当前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利用评价青少年儿童龋齿患病风险评估的方式可以及时知晓受试者患病风险,进而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为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计划[3].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将口腔综合保健应用于预防青少年儿童龋齿方面,能够帮助其养成科学的清洁牙齿习惯,同时也可提升青少年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水平,有效预防龋齿。
总而言之,针对青少年儿童群体而言,为其开展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有助于降低龋齿患病率,可确保青少年儿童口腔清洁度,减少口腔内有害细菌定植率,有助预防龋齿。因此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葛日芳。综合口腔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15):2655 2657.
关键词:口腔保健 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 调查研究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46-01
为了解我省郴州永兴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日常口腔健康行为及态度,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提供依据,现就本次调查结果及健康教育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当地的居民45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3~10日。利用居民的空闲时间进行随机整体抽样问卷,年龄0~7岁、8~12岁、50岁至今,总体分儿童与成人两张问卷。
1.2 方法
问卷内容结合群众所关心的口腔问题及其他文献进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口腔检查(龋齿、牙龈、牙异常等情况);口腔保健行为(刷牙方法、刷牙次数、持续时间、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和对自身口腔状况的了解程度。所有调查对象均按照WHO制定的《口腔卫生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调查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1)儿童几岁开始刷牙。
根据调查永兴地区儿童刷牙起始时间为5~6岁的比率达到50%,而据口腔检查结果,龋齿病率达到85%,儿童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刷牙。养成每天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软垢,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这需要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儿童从几岁开始刷牙比较好呢?目前,对于儿童刷牙的时间,应强调早。乳牙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生长,家长应该在乳牙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用湿纱巾定期清洁牙面。在一岁半左右会长出第一乳磨牙,家长就可以开始帮孩子刷牙了,牙膏可以含少量的氟化物。家长在这个时期帮孩子刷牙时可以使用套在手指上的专用小牙刷,这样对于诱导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简便,更够更好地完成刷牙。家长可以在孩子2~3岁的时候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刷牙,兵进行督促。一般在6岁以后,经过训练的儿童都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所欠缺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家长仍要进行必要的监督。
(2)是否做过窝沟封闭。
据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永兴地区做过涡沟封闭的儿童为0,而且知道有窝沟封闭的家长为0,窝沟封闭是最佳的对儿童牙齿的保护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蛀牙的出现。
(3)每天刷牙的次数。
据调查数据显示,51%紧早晚各刷一次,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三次牙、每次都在饭后3 min刷、每次刷牙3 min。因为饭后3 min正是口腔齿缝间细菌开始活动并对牙齿产生危害的时刻,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比较合适的刷牙的时间应该是起床后刷一次及睡觉前刷一次,因为大部分人中午由于上学或者工作几乎没有空闲刷牙,建议在午饭后用水漱口,而工薪阶层能做到的当然是午饭后也刷一次,每次刷三分钟,并能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时间不多不少,保护牙齿最好。
(4)口腔保健产品的推广情况。
功效性牙膏、漱口水、美白牙贴、止痛含漱液、牙线等功能性口腔保健产品在永兴地区的使用率为0,刷牙虽然是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但有报道单纯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别是难以消除邻面菌斑。所以,应该加快口腔保健产品的应用推广,尤其是牙线的使用推广,使用牙线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大大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为此,美国衰老学专家迈克尔・罗伊森更指出,坚持每天使用牙线,能让你多活6.4年。
(5)口腔服务设施的利用。
调查发现,55.8%的当地居民因为牙疼而就医,仅有1%的是做定期检查,4.3%的接受预防性措施,这说明目前农村居民是被动就诊口腔科,未能充分利用口腔服务设施。郴州永兴地区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76.2%,媒体是传播健康信息的主渠道,应组织口腔专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科学引导大众的口腔健康行为。
2 讨论
2.1 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郴州永兴当地居民口腔健康有关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口腔保健缺乏积极态度,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大多数居民不能定期口腔检查,不能正确掌握刷牙时间和方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牙石、菌斑、通过问诊调查及统计学分析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口腔健康知识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得,从这些渠道获得的相关知识一般较为肤浅,缺乏连贯性与针对性,有时还较片面,并缺乏实际的指导,对于口腔健康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够重视。第二农村地区相比城区医疗条件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牙龈出血、菌斑、龋病的患病率较高,而龋面充填构成比却较低。
2.2 对策
(1)发展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网。
(2)人力资源开发:用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各种口腔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者,乡村医生;为各省及农村地区举办牙防专业人员培训试点班;编写各种教材,参考书等。
(3)利用墙壁板报和学校学报的形式在校园中宣传。
将口腔健康宣传知识和图片制成生动活泼的墙壁板报形式或在学报中开辟专栏,可使居民在赶集以及学生在业余时间,不经意中学到口腔保健知识。
3 结论
这次调研结果显示儿童口腔疾病问题最大最常见的就是龋齿,其次就是牙齿发育异常的情况,成人中最常见的口腔问题是牙周病,有必要对农村地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宣教,使他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并组织定期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普遍提高农村居民口腔健康意识,不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口腔保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成年人群体中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红,姜广水.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口[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181-1183.
【关键词】 儿童牙颌畸形;预防;治疗
牙颌畸形是现代儿童好发的一种牙病,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许多因素都可引起牙颌畸形,如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牙齿发育异常,口腔卫生不良习惯,全身性疾病以及遗传等因素[1]。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850例儿童进行牙科检查分析,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对850例儿童进行了牙科检查,检查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的共75例,畸形的种类很多,分别为:前牙反颌10例,牙间隙宽15例,深复颌8例,前牙拥挤13例,个别牙扭转错位25例,开颌4例;轻度畸形,外观影响不大,可不需矫正:严重畸形,不但影响外观,也影响饮食,这必须通过矫正恢复其正常形态。临床应抓住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方法,矫正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2 矫正方法 前牙反颌:也就是常说的地包天,治疗时间在儿童的上下中切牙萌出后越早治疗越好,治疗的最佳时间是7岁左右。因为此时下颌前伸不太明显,下颌骨未充分发育,这个时候进行矫正效果最佳;牙间隙宽:常见的有上颌中切牙间隙宽,矫治的最佳年龄在7岁左右;深复颌:上牙覆盖下牙过多,导致面部的下三分之一缩短,矫治比较复杂,比较适合在9岁左右进行,此阶段儿童可以较好配合治疗;前牙拥挤:矫治不宜过早,应在前磨牙牙萌出后再进行,可以增加牙齿间间隙来容纳不规则的牙齿,适当减去多余的牙,也可以采用扩弓的方法,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此法矫治的年龄在12岁左右;个别牙扭转错位:此牙齿畸形的矫治可以在任何年龄进行,如发现错位、扭转牙时就可以进行;开颌:治疗原则是越早越好,开颌会造成儿童咀嚼食物不烂,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造成儿童的营养不良,同时对肠道功能以及外形美观都造成影响。
2 讨论
2.1 儿童牙颌畸形的原因分析
2.1.1 胎儿因素 胎儿在子宫内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如因各种疾病的影响或子宫大小及胎位的变化,对胎儿造成异常压力而压迫胎儿颜面部某相应的畸形;胎儿在生长过程中,下颌突、中腭突、上颌突等融合、上下颌骨以及牙胚形成骨化形成中,如果出现障碍就容易发生多种发育障碍以及畸形。
2.1.2 在乳、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乳牙滞留:常造成错位萌出或萌出受阻;乳牙早失:对于儿童来讲,乳牙不仅是其咀嚼器官,同时对保持正常的颌间关系、促进颌骨发育、保持牙弓的完整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由于损伤、龋齿等原因致使乳牙早失,时间一长就很可能造成程度不同的畸形。其余原因还有恒牙早萌等。
2.1.3 不良习惯 吮指习惯:容易造成上腭高拱,水平开颌;舌习惯:通常发生于恒牙萌出期,由于萌牙部位的牙龈的轻度炎症,导致有发痒感,因此儿童喜欢用舌头去舔。如果在萌牙长出后,仍然习惯用舌头去舔,就会形成前牙开颌;咬唇习惯:一般以咬下唇为比较多见,会由于上前牙的舌侧面过多地受力,时间长就很容易使上牙向外倾斜生长。另外还有偏侧咀嚼、下颌前伸、口呼吸等。
1.1.4 全身因素和局部疾病因素 如传染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因素、维生素缺乏、颜面肥大症等,均可影响患儿的颜面部发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改变,粗食减少,细食增多,导致咀嚼运动相对减弱减少,使颌骨、牙槽、牙齿等咀嚼器官发生不平衡退化而形成畸形。
2.2 牙颌畸形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2.2.1 牙颌畸形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妨碍发育:儿童期,身体各器官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前牙反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前方,阻碍了上牙弓的发育,也限制了上颌前部的发育,从而造成面骨发育不良,面中部凹陷,形成颜面畸形;有损健康:牙齿拥挤时,既不易自洁,也很难刷干净。牙齿间积存的食物残渣不易彻底清除,这就为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影响功能:前牙主要的功能是切割食物、辅助发音。若前牙不整齐,开合时,上下牙齿对不齐,就削弱了牙齿切割食物的能力。牙粒不齐,也会影响发音,使说话、唱歌都受到影响;排列不整齐的牙齿咬合时,易造成创伤而危害牙齿、牙龈的健康。反合、开合严重时,咀嚼面积减少,咀嚼功能相应地降低,吃东西嚼不烂,又会增加胃肠负担,可引起胃肠道疾病,妨碍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颜面畸形容易给患儿心理带来障碍。
2.2.2 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及治疗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期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普查,发现牙颌畸形者,给予早期矫治;建立健全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普及保健知识,以引起社会、家长及儿童对早期矫治的重视、支持与合作。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闭嘴、正确发音、用鼻子呼吸、交替使用两侧的后牙咀嚼。要了解患儿的心理活动,耐心细致的对儿童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有严重的不良习惯且难以自行纠正的或者已经形成牙颌畸形的要及早进行治疗。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幼儿体检;营养;生长发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35―02
为探讨五华区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变化规律,将2009―2012年幼儿园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集体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保证幼儿园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2012年3~5月份对五华区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结果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报表,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仪器进行检查。
1.2 方法和诊断标准 体重、身高的评价均参照《WHO标准0~7岁儿童体重和身高参考值及评价标准》[1],其中体重、身高中位数即达均值:X-1s≤WA≤X+1s、 X-1s≤HA ≤X+1s;体重低下:WAX -2s;发育迟缓:HAX -2s;肥胖:WHX +2s;消瘦:WHX -2s;贫血:Hb110gL;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视力筛查:采用德国进口HEINE检影镜、标准视力E字表。
1.3常规全身体检(内、外科、血常规十八项分析检查)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儿童体重、身高达标情况 体重、身高达均值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百分比,体重、身高达均值率自2009年的41.4%、49.6%上升到2012年的43.85%、47.64%,与国内其他文献一致[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2.2 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 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发病率逐年下降,自2009年的4.07%、4.84%、4.15%下降到2012年的3.17%、3.52%、1.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龋齿、视力筛查检出情况 2009―2012年资料显示,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5.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18.98%左右,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
2.4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
3讨论及对策
3.1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管理及保健人员的配备,每年对幼儿园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培训,各幼儿园均提供每日二餐一点或二餐二点的伙食,全部开展了膳食营养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从各方面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儿园,因为办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克扣儿童伙食费的现象,使部分幼儿园存在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幼儿园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
3.2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现将其问题及对策简要阐述如下:
3.2.1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保健措施:增强体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经常通风。确实体弱的儿童可适当时要药物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3.2.2超重与肥胖: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每餐主食过多,经常吃油炸食品,甜食,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量少,使得能量消耗过少,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是导致肥胖的另一原因。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对预防儿童肥胖有重要作用。
3.2.3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 预防儿童潜在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重在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解决偏食和挑食问题,做到膳食多样化。适当让孩子多吃一些含铁、含维生素C/A和叶酸多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菠菜、蛋黄、猪肝和豆类等,另外要注意做到一日三餐有规律,防治消化道疾病,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
3.3屈光异常和龋齿:儿童视力异常可能与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父母对眼保健知识的缺乏以及托幼机构对眼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而且视力异常主要由远视、散光构成屈光不正主要类型,先天性、儿童早期的远视或散光,于发育期间未经矫治,易形成弱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眼屈光由远视向正视变化,远视的患病率逐年减少,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单纯性近视人数不断增多与现代文明发展,多媒体的高速发展,视觉负担加重有关,与视觉环境不佳有关,甚至与饮食有关。因此,应抓住学龄前这段时间,对弱视患儿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加强幼儿园视觉环境的改良及儿童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减少视力障碍的发生。儿童龋齿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5.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做好口腔保健起到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关键是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它不仅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有益,而且也对儿童的全身健康有益。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儿童的口腔保健,不仅仅与口腔本身状况有关,而且还与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定期口腔检查就是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口腔有问题的情况下,定期让口腔医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而不是已经发现有问题才去就医。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儿逐年下降而肥胖儿逐年升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 可能与膳食的搭配、均衡的营养及与儿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同时,肥胖儿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现在有部分的家长陷入一个误区,片面强调营养和过度喂养,同时户外活动少、过度保护以及不良的饮食行为,导致肥胖儿的数量不断增长。幼儿园保健状况有待改进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质量直接影响着集体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提供儿童均衡的膳食营养,加强儿童的体格锻炼,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遵义市5岁儿童;龋病;家庭口腔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29-02
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龋病,至5~8岁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5岁组儿童在此区间内。对幼儿而言,口腔健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的影响,儿童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本调查报告依托于2009年遵义市社会发展重点科研项目《遵义市青少年儿童口腔卫生适宜技术研究》,对遵义市 5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工作将遵义市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区域划分为 14 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取一个居民社区或者村附近的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调查对象为遵义市5岁组儿童1722名,其居住时间超过 6 个月,同时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检查及调查问卷均合格者纳入调查队列,计1688份,合格率为98%,其中男887名,女801名。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主要调查儿童乳牙患龋的情况;二是口腔健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及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态度等[3]。
1.3 调查标准
本调查的依据是《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别采用《口腔健康检查表》和《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2]。
1.4 质量控制
组织调查和数据录入人员培训并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 值控制在0.89~0.95范围。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双录入方式,双录入完毕后对数据库核对并纠错。
1.5 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结果使用 SPSS(1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频数或百分比,使用t检验和χ 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乳牙患龋情况
患龋率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0,P0.05),充填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6,P>0.05)。
2.2 儿童家庭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2.2.1口腔健康行为
2.2.2口腔健康知识
2.2.3口腔健康知识来源
口腔健康知识来源:电视广播26.5%,报刊杂志17.3%,家人朋友11.3%,医院宣传13.3%,医护人员讲解15.6%,社会宣传5.7%,幼儿园宣教7.2%,孕妇学校宣教0.9%,以上都没有2.4%。
3 讨论
3.1 患龋状况
3.1.1 患龋状况结果显示,乳牙患龋率为 42.09%,龋均 1.53。与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低于全国及西部平均水平。这可能与贵州经济水平、人群好食辣而不好食甜味食品的饮食习惯以及贵州是非蔗糖生产大省 ,人均消耗蔗糖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有关[3]。
3.1.2 患龋率男性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0,P
3.1.3 充填率为3.14%,表示遵义市5岁年龄组儿童有超过95%的乳牙龋齿尚未得到治疗。说明儿童龋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家长和儿童对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引起相应的机构重视。
3.2 儿童家庭口腔健康情况
3.2.1 口腔健康行为:有研究表明3岁前开始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2次,并且家长监督和帮助刷牙可降低儿童患龋风险[5,6]。含氟牙膏可减少20%~35%的龋齿发病率,含氟牙膏在工业发达国家中的使用率高达90%[7]。儿童龋病的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必须在口腔中滞留足够的时间[8]。
此次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家长不能做到帮助和监督孩子刷牙,含氟牙膏使用率较低,仅为11.2%,有半数以上儿童睡前进食含糖食品。提示应加强家长正确刷牙和维护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加强家长含氟牙膏防龋知识,控制儿童睡前进食含糖食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饮食习惯。
3.2.2 口腔保健知识:家长认为乳牙坏了不用治疗不正确,认为应该治疗的为69.4%,但仍有21.2%的家长选择不知道。选择牙齿好坏与自己保护关系密切的为79.7%,但仍有16.9%选择不正确。选择口腔健康对孩子生活很重要的为95.8%。不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儿童龋齿的为72.2%,仅有11%选择正确。
在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上未患龋者父母回答正确率均高于患龋者,父母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的认知对孩子是否患龋有一定的影响[9]。而家长对窝沟封闭防龋知识认知仅有11%选择正确,说明家长们对窝沟封闭认识不足。大量资料表明,在乳牙和恒牙列中,龋病的好发牙均为磨牙,而磨牙咬合面的窝沟用牙刷不易刷到裂隙窄长的窝沟底部,因此是致龋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滞留的场所。窝沟封闭后,隔绝了口腔环境中致龋因素,能有效、高质量的预防龋病的发生,而且副作用少,儿童易于接受[10]。
3.2.3 口腔保健知识来源:家长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其次为报刊,通过医生宣传、学校社区宣教获取相关知识的较少,提示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的健康教育比较薄弱,有待重视提高。比如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儿童将知识带回,在家长会上进行口腔健康知识交流,定期在社区举办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可以为前来咨询、就诊的儿童家长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发放宣传册方便学习。
总之家庭是儿童养成各种习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只有父母参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才会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1]。所以应在儿童龋病预防工作中首先加强对家长的口腔保健常识教育,提高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 高艳霞,冯希平.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 2004, 13 (1): 65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
[3] 张 剑,刘建国,张绍伟.贵州省 5 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28-2531.
[4]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
[5] 孙立新.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J].山东医药, 2001, 41(17):58-59.
[6] 周长沙,钱学治.大学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59-60.
[7] Wittenberg RL.Oral health for a health life[J].J Public Health Dent,1994,54(4):231―233.
[8]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47.
[9] 刘建萍,杨俊,欧晓艳.江西省5岁儿童患龋状况及其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与龋患的关系[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108-111.
[10] 缪颖,姜智敏,李瑞虹.窝沟封闭技术在预防儿童龋病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07,1(3): 25-03
[11] 葛敏.浅谈含氟牙膏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J].牙膏工业,2004,(3):26.
作者简介:
王晓明(1986-),女,吉林吉林,硕士,研究方向:口腔公共卫生
基金项目:
遵义市社会发展重点科研项目(遵市科合社重字[2009]2号)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0~6岁儿童300名,其中进行口腔干预保健的有167名,未进行口腔干预保健的有133名。
1.2方法正确指导儿童家长在小儿出牙后如何做好小儿的系统口腔保健,并向家长宣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2结果(表1)
3讨论
有关幼儿龋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国内外报道较多,吕昌惠等[1]报道影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的主要因素有儿童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儿童出生时的状况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与本次调查的结果相一致。
3.1口腔清洁维护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科学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儿童应养成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家长随时对婴幼儿口腔卫生及牙齿发育生长情况进行监护,尤其是父母亲有龋齿者更应该加强防护,避免唾液交叉传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2注意合理饮食儿童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物质的食物,以增强抵御龋齿的能力。
3.3合理使用氟化物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2]。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在一些低氟地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在饮水中加氟。这是群体预防龋齿病的较好办法。②尽可能地摄取含氟食物。例如,包心菜的含氟量较高。饮茶也是增加氟素来源的良好途径。③使用氟化泡沫。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防龋剂,优点是口味好,以最小的氟含量达到最大的氟吸收,使用起来也比较卫生,容易操作。④局部涂氟。这种方法适应于刚萌出的牙齿,常用的为0.5%~20%氟化钠水溶液,或75%的氟化钠甘油糊剂及氟凝胶、氟离子透入等,但这种方法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应用。
3.4窝沟封闭剂的应用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从而可以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一些医疗单位采取窝沟封闭防龋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3]。
3.5免疫制剂的应用经过多年来的研发及探索,以及对口腔免疫系统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高效免疫活性的抗致龋菌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和防龋疫苗将逐渐走向临床。免疫制剂的应用大大加强了抑制口腔致病菌,增强机体防龋的能力。
3.6加强母亲的孕期保健龋齿的发生其实从牙齿的生长发育之初就开始了。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以及用药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牙齿发育。孕妇应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尤其在妊娠中、后期,应加服一些钙制剂,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乳制品、胡萝卜、番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此外,母亲在孕期应避免服用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免胎儿牙齿发黄、变脆。
儿童龋齿要用综合措施防治,定期复诊,早发现早治疗。好的牙齿才能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吕昌惠,王海欣.唐山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71.
[2]马宏.氟化物对口腔微生物的生物学作用[J].北口腔医学,1998,6(3):17.
关键词:口腔健康;发病原因;防治对策;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622-02
1 口腔概述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
2 我国口腔健康情况现状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据调查,我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只龋齿以上,全国约有20多亿只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
3 影响口腔不良的主要因素
3.1 个人因素: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教育和卫生条件的影响,城市人群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使用氟化物预防龋齿的措施和清洁牙齿等的口腔预防保健行为、正确刷牙方法的掌握率、定期更换牙刷率、早晚刷牙率和含氟牙膏使用率均高于农村。个人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其口腔保健行为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如选用牙线、保健牙刷、可选择的口腔诊所、可选择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接受口腔保健知识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导致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口腔健康行为明显优于经济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
3.2 牙科畏惧症: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表现出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引起恐惧的原因除了牙科治疗本身外,也包括患者对牙科治疗以外因素的畏惧,例如害怕在治疗过程中传染乙肝或艾滋病等其他疾病。调查表明,不规则牙科就诊里的患者约有41%是由牙科畏惧引起的;同时,不规则就诊的人群较规则就诊的人群更畏惧口腔医生。由于对牙科诊疗过程不了解或在以往治疗过程中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患者产生牙科畏惧症。牙科畏惧症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和有吸烟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更惧怕到口腔科就诊,因为这类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较差,通常会产生自卑心理而抗拒到口腔科就诊。
3.3 家庭和学校的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越好,其子女的就诊率、使用牙线的频率和龋齿充填率也就越高。由于儿童时期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均较强,所以具有良好口腔健康行为的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口腔健康行为也有较大影响。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受家庭的影响较小,在此阶段学校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和改善口腔保健行为有显著作用。在学校直接开展的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如使用氟化物含漱和集中进行窝沟封闭等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口腔医学院的学生经过5年的专业学习,其口腔保健行为、态度、刷牙率以及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的频率都有显著提高。这些学生由于系统地了解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疾病的后果以及未来职业的原因,均会自觉地采取正确的口腔健康措施。
3.4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改善可提高个体的经济水平,增加个体可选择的口腔保健设施、口腔治疗和预防措施,使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选择治疗口腔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口腔科的就诊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善可以直接增加国家对口腔健康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口腔健康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直接扩大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人群范围,增加人群对于保健和预防知识的了解,从而使人群的卫生行为得到改善,提高预防措施的使用率。
4 口腔疾病健康预防与保健
4.1 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保健
(1)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一生中不断的、彻底地 清除牙菌斑。
(2)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氟。
(3)使用窝沟封闭技术,预防窝沟龋。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合理的进糖原则。
(5)掌握对牙龈炎的自我察觉,早期进行治疗。
(6)不吸烟,少饮酒,维护口腔健康。
(7)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
4.2 牙齿意外伤害的预防
(1)上下前牙位于牙弓前线突出部分,在颌面部创伤中,最易遭受损伤,要注意保护。
(2)严禁儿童在马路玩耍。
(3)人人在遵守交通法规,保证个人和他人安全。
(4)骑摩托车时要戴头盔。
(5)学生上体育课时要服从老师的指导,避免摔伤。
(6)工厂要设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工人要注意安全、正确操作, 避免自我伤害。
(7)要讲文明,做文明人,不要打架斗殴。
(8)牙齿外伤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4.3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牙齿损伤。
(1)细嚼慢咽,避免碎骨、砂粒等损害牙齿。
(2)不要用牙齿打开瓶盖,或吱硬物。预防牙齿劈裂、磨耗或牙 周膜损伤。
4.4 要寻求正规治疗,不要相信游医。
游医没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和起码的职业道德,其“行医”的目的是为了骗取钱财。因此,他们不仅不能治病人的牙病,反而会给病人的牙齿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我们应该相信科学,有牙病应到正规齐 医院寻求合理的治疗,而不应轻信游医。社会也应为广大患者提供方便,使有牙病的人能得到合理的治疗。
总结:总之,根据我国的国情,广大亿万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我国预防龋病的首先措施。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及其它促进活动,使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那么我国龋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口腔修复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
[2] 巩传学.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与齿发生的临床初步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8;33:186
[3] 刘大维等.变形链球菌CY1与食物因素对动物实验性龋的影响.中华口腔杂志 1999;17:212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患龋;涂氟;窝沟封闭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98―02
龋齿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很高「1。儿童龋病与其饮食、卫生等生活习惯有关,家长对口腔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他们的行为及态度都直接关系和影响孩子的口腔状况、孩子口腔健康行为养成,因此家长防龋认知意识与儿童龋病的发病和防龋措施的落实也有密切的关系「2。为了了解鄂西北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防龋措施和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策略。本课题组特对鄂西北地区十堰和襄阳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家长防龋认知意识做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十堰和襄阳各三所幼儿园3~5岁儿童796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其中十堰476名,襄阳320名。
1.2 方法
1.2.1 口腔临床检查 经过老师的指导,按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龋病的调查标准进行儿童乳牙龋病情况检查,由我们实践队的成员对孩子们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龋齿数量进行登记统计。
1.2.2 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儿童是否做过相关龋齿防治工作(使用涂氟和做窝沟封闭)以及家长对防龋技术的了解程度(涂氟和窝沟封闭)和预防龋齿的方法等。对受检查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询问,然后回收问卷,本次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756份,有效份数742份。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十堰和襄阳两地学龄前儿童患龋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2 结果
2.1 儿童患龋情况
十堰市学龄前儿童3~5岁的患龋率分别是52.83%、61.26%、48.19%;襄阳市的3~5岁的患龋率分别是38.53%、58.30%、46.38%,且有龋填充率分别为5.46%和7.65%均较低。
2.2 两地家长对防龋技术的了解情况
2.2.1 对涂氟防龋齿的了解状况
2.2.2 对窝沟封闭技术防龋齿的了解状况
2.3 家长对预防龋齿所采用的方法
3 讨论
3.1 据结果显示,十堰和襄阳两地儿童的患龋率总体还比较高,在3~5岁的儿童中,4岁孩子的患龋率最高,3岁孩子次之,5岁儿童较低,这之所以与前人调查显示的结果有出入,主要是由于随着防龋工作的开展,如涂氟或进行窝沟封闭,儿童龋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结果还是不容乐观,况且有龋填充率很低,反映了家长防龋意识极度匮乏现象,也说明龋齿的防治工还任重道远。
3.2大部分家长对儿童龋病的高发病率没有足够的意识,甚至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不用保护的错误思想,导致了儿童龋病高发的现象。本研究中十堰学龄前儿童家长对涂氟防龋和窝沟封闭技术了解情况大体上比襄阳要好一点,但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相对核心的预防龋齿方法,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这方面还是襄阳的家长认知意识高,这也是造成十堰儿童患龋率高于襄阳的重要因素。总体看来鄂西北学龄前儿童家长的防龋认知意识不是很高,有待提升。
3.3 干预措施:
3.3.1 加大宣传力度,推广防龋技术的应用,采用涂氟技术,由于氟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解除蛋白质和细菌对牙釉质的吸附,降低牙釉质的自由能;降低牙釉质表面的溶解度,促进再矿化等「3。所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免费涂氟,能有效减少龋齿的发生。采用窝沟封闭技术,窝沟封闭是在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齿(牙合)面、颊面、舌面的点隙沟裂处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的侵蚀「4,达到预防龋齿的的一种有效方法。
3.3.2 争强对患龋率高的地区的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打造新型口腔技术人才,加大基层卫生机构的口腔人员配备,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放眼当前本科生紧张的就业形势,往基层医院输送口腔人才,也成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同时也填补了基层的缺口,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解光明.种植牙知多少.医药与保健,2004,(9):11
[2] 冯蕲秋,沈庆平,米君国.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2009,29(12):65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