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空间设计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商业空间在城市环境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每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商业发展也往往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作为商品经营的空间载体,商业空间的设计及商业氛围的营造一直受到经营者的重视和顾客的关注。商业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设计教学一直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如何协调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实践教学的商业价值,二者应该互通共融,绝不能此消彼长,在环艺专业的教学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社会性与价值需求
在城市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与商业环境产生交往。从你迈出家门的那一步起,路边的商业广告就映入眼帘,各种形式的商业媒体广告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是最直接地体验商业环境的行为,此时商业空间的设计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商业空间设计的舒适与否,氛围营造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购物欲望与休闲心情。在一个令人舒适放松的商业空间环境中,人的购买欲可能会大大增加,无形中创造了消费,提升了购物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加了商家的利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反之如果购物环境令人厌倦,就会打消人们的购买欲,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商业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商家的事情,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顾客及他人的心理,并进而对社会层面产生影响。设计作为一种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其与商业模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秀的设计能直接产生商业价值,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城市生活的延伸和拓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根据人们对商业空间的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多重需求,对商业环境加以利用、调节、充实和发展,并建立一种适合购物且促进其自身综合发展的生活环境空间。
二、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需求
美国著名的城市专家伊里尔·沙里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城市的建筑环境能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商业空间又是城市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空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品位和内涵,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程度。曾几何时,商业环境已经由原来单纯的购物场所转变为具有休闲、娱乐及审美需求的综合性艺术空间。以济南为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型的购物场所仅有泉城路的百货大楼,经四路的人民商场、大观园等几个规模单一的商业体,当时济南的经济发展也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繁荣。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的济南从泺源大街的银座商城到泉城路的恒隆广场,从经四路的万达广场到经十路刚刚落成的银座中心和谐广场,每一个都是综合性的SHOPPING MALL(综合购物中心),功能十分齐全。拿恒隆广场来说,整体建筑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作,由巴拿丹主持设计。恒隆广场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娱乐场所、电影院、酒店、商务办公、餐饮为一体,有17万平方米的商业区及1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体量宏大,为济南市单体商业建筑中面积最大,华北地区档次最高的商业设施、是在全国都可以排在前五位的全方位商业综合体。这些综合购物中心使济南市商业格局彻底改变,也使济南跻身于国内一流的商业城市圈。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现代商业中心极大地提升了济南城市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营造了优美舒适的商业空间,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高层次样板实例,构建了高品位的购物环境和优质的商业氛围。
三、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商业空间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是有一定距离的。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实践性强的课程,需要的设计理论非常具有针对性。对具体的项目就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设计理论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非常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内容体系。我们在商业空间设计的教学中将传统的人文观念、环境美学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时尚导向,并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践案例来验证理论,达到一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的理想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我们不提倡构造脱离社会生活的空中楼阁。即使是虚拟的概念性设计课题,也要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商业空间设计更是如此。当下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业空间设计的教学应该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一方面,商业空间设计本身要求有实践的可行性。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商业空间的限定条件应该越接近实现越好,这就为商业环境的空间营造提供了无限可能。另一方面,设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有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商业空间设计本身的要素,造成设计的庸俗化。在各种纷繁芜杂的城市商业空间中,大到超级市场,小到一间格子铺,都应该有专业设计师为其精心设计、策划,以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购物空间和舒适氛围。商业空间设计不要因规模小而不重视,也不宜因位置偏僻而降低要求。记得前段时间到过江南水乡西塘的一家路边小店藏书阁,不到十平米的空间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设计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内容,把江南的柔媚婉约印在了顾客的心里,让人驻足留恋。只有将设计融入到商业空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才可以说“设计改变生活”。
四、商业空间设计教学的实践技能训练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的类型及范围,设计基础知识、界面材质、色彩、灯光设计等商业空间方面的内容,掌握商业卖场设计、酒店、餐饮及娱乐等专题商业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使学生熟悉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从功能、技术、形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正确表达设计内容,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在具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结合实际案例是最佳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选定的实际项目作模拟训练。第一阶段,拟好设计任务书,做相关内容的市场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结合项目案例作具体分析并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案例进行设计构思、讨论,绘制设计草图等。第二阶段,方案设计可模拟投标方式展开评议、演示文稿、制作标书、方案汇报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直接参与到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中来,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加深其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除了在学校中的专业技能训练外,还可以将学生派往设计单位进行实战演习。可利用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培养解决在实际工程项目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技巧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演变与发展趋势;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建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呈现出多样化、大型化的特点,商业类型作为其中的一类,其设计水平关系到后期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因此,为了保证桥商业类型的设计质量,除了加强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以外,还要对设计水平不断的进行提高,促使商业类型的设计能够在城市用地紧张、人口拥挤的有限条件下得以开展。下文具体论述了现代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空间设计。
1商业综合体的演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商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商品与服务的行为。而现代的概念是指流通领域中的所有产业,也可称为“商业贸易”。商业综合体是有机地组织各个不同商业功能,其中包含:商品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促使商业空间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原本仅具有购物功能而逐渐朝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商业空间主要呈现出这些特征:整体规模大、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服务功能全面等,是由于城市综合商业空间的出现,避免了对功能生硬的分割,它能够在有限的大空间范围内,保证城市基础功能项目高效运行,最终发挥综合效应。它不仅具有购物的功能,而且是一种集综合性,适应性于一体的复合环境,并融入已有的城市空间。商业综合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重视主题设计;②强调体验感;③休闲娱乐性增强;④停车空间最大化;⑤标志性的造型与外观设计;⑥实现电商与实体店的结合;⑦带动旅游产业。
2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前期任务
2.1前期调研
由于商业综合体与地区经济发展,人文背景,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较大关系,因此在设计前期,充分对市场进行调研尤其重要。具体调研的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①确定目标客户人群,即确定未来哪类人群主要使用该商业综合体,这是设计定位的最初前提。②确定主题模式。例如以餐饮为主题或者以儿童娱乐为主题等。最近几年主题式的商业综合体正在不断被人们所喜爱。主题的设定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商业氛围。③了解区域消费类型,确定功能。④则需了解未来租客对的面积的使用需求。从而确定店铺的面积划分,以及不同规模商业的所占比例。⑤则是对用地周边道路交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各类场地条件的调研。从而确定商业综合的基本流线,主要出入口等。⑥对建筑风格造型的调研,确定未来造型及外观设计的基调。商业建筑的造型与外观设计往往决定了商业的形象与档次。
2.2设计原则
①功能的合理性。购物空间要开阔舒适,不能给人约束感,要能给顾客创造自主挑选舒适感。②要具有标志性的入口,吸引人的广告招牌,橱窗,灯光设计,形成整体统一的视觉传递系统,准确诠释商品,给消费者良好的印象,创造好的商场氛围。③商品的陈列和展示应根据种类的分布合理性,方便性和规律性进行总体的局部设计。④在设备上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有明确的防火区及安全通道以及保持入口通畅,并能设计出方便残疾人出入的安全通道。
3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设计方法
3.1水平商业动线
好的水平动线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形成回路。②既曲折又可达,所谓曲折,是使商业动线尽量穿过较多的店面,使商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又要注意良好的可达性,例如可以结合中庭空间的设计,在视线设计上形成良好的视野。③空间丰富有层次感,有趣的空间可以激发人们购物的热情,带来较好的体验感。水平商业动线主要包括:一字型动线,回字型动线,L型动线,井字形动线,风车型动线,复合型动线。每种动线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分别。具体的选择要结合用地条件,因地制宜。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转弯、交叉或者是添加一些绿化场地、休闲空间等,形成节点。实现空间设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下面以华润万象城为例,如图1。介绍一字型商业动线布局模式以及其成功经验。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华润万象城,用地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域。由于用地条件较为紧张。华润万象城采用了简洁的一字型商业动线。主力店位于中心位置,次要主力店位于平面的四角,如图1所示。看上去流线简单,但其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中心主力店与四角布置次主力店的方式,带动商业人流。极大的增加了商铺价值。同时通过层次错落的中庭空间以及围绕中庭空间布置的垂直交通,丰富了商业空间感受,极大的提高了商业空间的趣味性和整体商业氛围。同时由于其位于城市中心,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交通因素。将地铁引入。而平层停车的设计理念,不仅大量的增加了停车空间。也真正做到了购物便利。
3.2商业业态介绍及一般分布形式
一般商业综合体,主要有四大类商业功能组成,分别是:零售,餐饮,休闲娱乐,辅助服务。其中零售主要包括: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主力店、专卖店、精品店等;餐饮主要包括:大型餐饮、西餐咖啡、酒吧茶室、中式快餐、宴会等;休闲娱乐主要包括:电影院、儿童乐园、健身房、室内冰场、亲子活动室等;最后辅助服务主要包括:银行、咨询服务台、快递、水吧等。
3.3商业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庭及休息区设计
商业氛围则主要依托中庭空间得以提升。在中庭空间中融入艺术特色、娱乐、休息等元素,以便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消费环境。良好的中庭设计可以提升该商业中合体的整体档次,为人们创造舒适购物环境,同时缩短购物中心空间距离,提升商铺价值,带动经济发展。并且商业综合体中,主要垂直交通也是依托中庭进行设计。
3.4货物流线的设计
物流动线设计注重货运车流与购物车流分离开,避开购物者的视线,根据人车分流的前提,设置地下货物通道或地面卸货区。货运车流需设置单独的服务出入口和通道,禁止穿越购物停车场与购物区;物流动线要方便通畅,符合各种货运车辆的行车规范和要求,并尽量避开购物者的视线。除上述内容外,在商业综合体中的空间设计中还要融入诸多服务元素,设计同时要做好不同服务功能的造型,广告,橱窗,路标,引导指示等,这种组合模式相互带动,形成完整的商业空间。
3.5造型与外观设计
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尤其重要,它决定了商业及其周边所有物业的形象从而决定档次。在造型与外观设计上,主要概括为一点:建筑立面具有标志性。让人耳目一新。产生体验期待。具体在造型及外观设计上概括为以下几点:(1)建筑立面逐渐简洁化,强调立面质感。重视材料的表达一直是建筑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正确的材质选择可以极大的提高商业品质。例如广州太古汇,立面石材,稳重大气,配以轻巧的玻璃体量,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较强的时尚感。近年来,商业综合提的立面设计,复杂而色彩化的建筑立面风格已不再是设计的主流趋势。(2)主入口具有标志性。通过体量,材料,灯光,广告位的设计,增强入口的标志性。(3)风格明确,别具一格。(4)结合内部功能进行立面设计,中庭位置开设采光窗。商业综合体的采光设计较为考究,通常很多主力店,或者电影院等,不需要大面积的自然采光。而相比,商业综合体内的公共空间,如中庭,休闲区,或者餐饮区则需要较多的自然采光。因此在立面设计时要考虑采光因素。做到人工采光和自然的结合。这一点在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场地景观要素。
4结束语
综上,商业综合体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带给了人们很大的便利,现代商业综合体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注重的是人们的购物体验。所以在设计时,要也要重点考虑人的心理因素,以及人体工学等的应用。给人们以舒适的购物感受。总之,在进行商业综合体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实现商业服务的综合性、全面性、独特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目标。笔者希望更多有关人士参与到商业综合体中的设计研究当中来,为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楠.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动线空间设计构成分析[J].科技资讯,2014(35):212.
[2]陈凯业.大型商业综合体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44.
[3]孙明,和树勋,季臣臣.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6(01):1~2.
独立院校相比职业院校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高出职业院校的学生;另外,独立院校的教学资源也稍为丰富一些。依托母体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是优势,但是不能一味依赖母体学校,应考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上不能照本宣科。独立院校教学设备的落后与不足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没有设备去支撑教学或者说更好地完成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削弱。此外,学校所在城市行业资源缺乏,室内设计行业混乱,实力参差不齐,能为学生提供的良好就业学习平台较少,学生不能在一个好的设计行业环境中学习,对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工作室与设计专业的互助
为了应对社会的高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应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让设计专任教师开设项目工作室,把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室内公共空间的理论知识,还可把公共空间进行分类,分为办公空间、展示空间、商业空间,分类分阶段进行授课内容,每个阶段空间设计理论知识讲完,相对应地给出实际项目任务供学生做练习,让学生在专业工作室进行课题训练、手绘或者电脑制图,教师负责指导直至课题完成。工作室教学模式仅停留在提供真实课题,学生设计能力稍微差点的也仅仅体现在作业阶段,设计方案不能真正实现。
整个教学过程还有部分实践课程,由两部分组成,课程内实践学时和设计考察实习学时。课程内实践学时设在课程授课过程阶段中,比如讲授完商业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后,要求学生对本地区商业中心的不同商业进行考察,如商业街、专卖店、餐饮店等,对有吸引力的、设计感强的空间进行调研,并整理一份调查报告,从空间功能分区、色彩灯光设计、装饰材料使用、顶立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优秀案例中学习。设计考察实习的范围扩大,在规定实践时间期间到一线城市广州学习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比如去太古汇商业中心,学习高端一线品牌的商业及展示设计等,在不同档次的品牌商业或展示空间中收集资料并整理,为以后的学习和设计提供优秀的案例素材,提供设计灵感。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学环境有限,所以有必要树立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开展校校合作,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创新。
采用校校合作协同育人后,学生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知识的学习中,也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优秀高校的资源以及高校所在环境中的行业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协同育人的效果。
3.协同育人教学探索动态
开展校校协同育人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一致,在突出办学特色的情况下,校校之间制订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详细合适的教学计划,在培养方案中满足各方的教学需求,使各方学生在设计行业中能满足不同优秀资源的外部环境需求,同时也需要双方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接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设计行业的教育,双方共同成为教育主体,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行业负责,对设计行业负责。尝试协同育人毕竟是一个开端,会出现一些弊端。因此,要关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的效果,关注设计行业的发展,关注与设计专业紧密相关的方面,把行业发展的势、动态纳入教学过程或指导教学。把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升级,让学生对实际设计项目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使他们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项目中,并取得一定成效。
重视设计教学的前瞻性,把教学升级,将设计项目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协同育人。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扩展学生知识面并正确引导学生,不盲目参与,让学生少走弯路,培养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商业场所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13.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社区商业起因于居民油盐酱醋茶式的日常消费需求,而又拔高至健康、体育、文化、娱乐、品牌等高层面的消费需求。这是一种有明确定位的消费群体的商业经营。在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观念和对生活享乐要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的整体环境期望值越来越高,其结果之一就是大型居住社区的服务社会化趋向越来越明显。人们的婚、育、寿、丧等聚会,购物、健身、娱乐、会友等活动被逐渐转移到社区空间内进行。也就是说,社区商业场所的整体规划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了社区居民消费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促进邻里交往和社区生活氛围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生机勃勃的社区商业又必将是都市商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1、居住社区商业规划设计原则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在规划的初期,就要考虑其周边的商业环境,以及地理位置与城市的关系,对其进行前期的调研,使其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合理利用城市中已有和规划中的道路、公共交通系统,和周边的商业系统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开放社区商业空间中的餐饮、娱乐、休闲、教育等设施的设置,都应着眼于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以及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这样不但使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而且使社区商业获得充分的客源保证。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及满足、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的需要,这些服务具有综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层次。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而言,社区商业在规模大小、提供的商品类型、服务的商圈范围等各方面都介于区域性商业和邻里型商业之间。
2、居住社区商业规划设计
位于市区内的居住社区由于用地比较紧张,规模一般不可能很大,且紧邻城市干道,因此多会选择沿街底商式的布局。另外,多数的高层住宅由于“住得高,看得远”的优势,其底部楼层相对会比较难卖出,因此住宅底层作为商业用途,也可以避免因卖不出去而造成建设资源的浪费。很多高层住宅社区,将裙楼部份整个作为商业使用,这样获得的空间就相对提高了底商式布局的功能适应性。
如位于广州中山大道与天府路交接路口的东方都会广场就是采用底层商场的形式。东方都会广场整体俨然一堵色彩鲜艳的漫画围墙,如出庸笔下的“粉红女郎”,手持红酒,风姿绰约,悠然自得,小资情调。它的商业部分立面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与上面住宅时尚、个性风格的配合,采用步调一致的鲜明色彩和张扬形态达到了整个建筑语言的和谐,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该居住社区的印象。“上街”的宣传口号更强化了该楼盘所针对的销售对尚的年青一代,锁定的目标消费群体非常明确,也就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居住社区特点。
3、居住区商业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有内、外之分,内部空间主要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一般指由建筑实体如墙、屋顶、柱等结构构件围合而成的空间,既包括建筑室内空间,也包括由建筑实体围合而成的内庭院、内街市等,这种空间有一定的封闭性。外部空间则相对与内部空间而言,由建筑实体分隔出来的室外的、属于城市公共部分的空间。
3.1内部空间设计
围合与开敞的变换。在居住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具体设计中可以通过灵活隔断的要素进行设计手法的变换。比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部空间,中间用活动隔墙或隔断进行灵活分隔:推开来、打通后,是一个连成一气的整体空间;迭起来、收拢去,又成了各自独立的几个空间等等,并通过隔断的高度和宽度及闭合关系的变化来适应居民在商业建筑中进行不同活动时的心理变化。
还可以通过室内活动部件、设施和家具来进行灵活分隔。另外,居住区商业室内设计应尽量缩小陈列面积,利用管材、板材和透明材料制作道具,在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方面均强调其通透性、灵活性。为了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居住区商业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空间的限定度小一些,创造活泼、通透、开敞的效果。
3.2竖向高差的变化
高差的设置是处理空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高差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领域,地面标高的变化能突出及改变空间的特征,标明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在大空间内创造二次空间,但在视觉上和空间上保持其连续性。在居住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高差设计手法来实现内部空间的二次划分,达到特殊空间效果。如利用台阶处理地面高低变化,连接高低不同的空间,创造出动人的线造型。还可以讲台阶作为休息设施,特别是在多功能空间和空间有限的地方。还可以利用坡道连接高差不同界面,坡道的优点是更人性化不仅满足无障碍设计也可减缓居民购物的疲劳感,不足之处就是占据空间较大,在居住区集中式商业建筑中要慎用。
3.3外部空间设计
(1)设置商业广场
商业建筑如果位于道路的交汇边沿,那么人流的集结与疏散、车流的导入与疏出、行车的交汇视距与交通安垒,要有适当的缓冲地段。可以利用地面的坡度、抬升或下降,结合人口空间形成入口商业广场。商业广场不仅用于人流集散,也是商业活动的舞台,其气氛轻松、形式活泼自由,可以举行娱乐活动,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功能而成为吸引顾客、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公共空间。
(2)沿街设计
紧临道路而设的居住商业建筑可在沿街的边缘地带平行街道退出属于建筑红线范围之内的“私有”块状或线状空间,它是达成建筑与居住区和城市联系的中介环境,同时也是由公共转入“私有”的过渡性空间。
(3)庭院和屋项花园的设计
还可以在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室外布置绿化庭院,为居民提供空间尺度亲切宜人、景观富有吸引力的空间场所,能吸引并留住顾客。屋顶花园位于裙房或地下部分的屋顶、天台及露台,作为开敞空间和活动场地,创造独特的外部空间景观。人们可以在此欣赏景色,进行消费和休闲活动,同时还可以增加大量的绿化景观。
4、居住社区商业场所发展的必要性
社区商业是综合消费的有效载体。随着城市功能形态的变化和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市场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形态、市民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等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等级的提升带动消费观念的变化,在当代消费文化的大力鼓吹下,以物质消费为主的传统消费观逐渐转变为现代的综合消费观,以家庭为载体的休闲消费、文化消费、娱乐消费、服务消费将成为生活主流,并逐渐向体验消费发展。“消费就是享受生活”的观念得到了普遍认可,在社区内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就必须有新的商业形式来承接,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推动综合型居住消费的发展。
纵观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不管是从消费需求的层次递进,还是从地产开发的理念发展,都清晰地表明了一条循着“卖房子卖家居卖社区环境卖生活、生活方式”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脉络。对于大多集中于市郊的大盘,完善社区商业尤其重要。楼盘规模如此之大,而且又离城区有一定距离, 因此一定要有十分齐全的商业配套,通过社区商业便捷的服务能力、先进的业态组合、优美的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质,才能成为社区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载体,才能有力地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5、结语
目前,对于社区商业场所的研究有在商业操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有具体的场所规划与设计方法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如何通过项目的整体策划,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实现社区商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观念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如何与居住环境及居民行为形成良好的互动等问题,需要设计师们的共同努力,对社区商业场所建设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将居住区商业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王晓.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整体装饰:从装饰上要比我们专业和舍得投资,整体色调一致,春意夏浓,特别装饰效果大气,而我们店面装饰有点小气,不明显;
2、商品摆布、特卖货区布置:几个店面商品以夏款为主,各品牌货品要比我们上的早、全,如阿迪达斯、耐克、真维斯、ABC童装等;特卖区布置井然有序,商品有层次、明显,各种明示牌多而明显,如"买一赠一""零码处理区""今日特价款""XX特惠折扣"等,都一目了然,吸引人买的感觉,而我们的商品不够丰满,活动折扣简单不明显;
3、品牌及细节:超市类商场以休闲类品牌和折扣店形式为主,商品突出丰满、价低、聚人气;百货类商场:高端、品牌多,货品全而丰富,客单价高;家电类较突出,品牌全、专区专卖、明示抢眼,品牌厅面积大,色系分类清楚、能显出品牌档次,而我们由于面积限制,正挂少、侧挂多给人以太杂太满的感觉。
以上通过学习结合我们有限的条件,需要及时整改以下几方面:
1、要求各柜组,要及时将夏季新款陈列到位,夏款少的柜组及时沟通;
2、品牌促销活动明示牌要精致,货品要丰满,促销花车需更换;
3、卫生上要求柜组清理彻底,也希望客服要求和监督公共区域卫生人员;
4、品牌组合上近两个月再次考察品牌,对业绩差的品牌进行更换,争取签合同前到位。
店面设计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XXXX年XX月XX、XX日
二:调研地点:
XX新街口XX商场、XX商场、XX商场、XX商场、XX商城等。
三、调研目的: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实习和调研,对各种类型的专卖店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调研内容:
考察商场各专卖店(服装店、鞋店、包店、珠宝店等)的空间设计。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商场店内装修设计都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原先简单的室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在设计师们要做的不仅是从色彩,材料,总体预算上为人们考虑,而且更要在室内空间使用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设计。
随着多元性的时代,风格、个性等特别显得突出,有研究的必要。风格和个性看来比较抽象,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捉摸,例如室内色彩,有的喜欢强烈的色块,有的喜欢淡雅,用线脚纹饰。又例如有的喜欢在照明、光和色方面有更多的表现;有的喜欢作更多的细部装饰。XX商场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要考虑的要素:专卖店形象设计是品牌展示的灵魂。品牌时代,专卖店是其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专卖店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品牌的传播和产品的销售。一个优秀的专卖店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要求整洁、美观以外,还要能够很好的传达给顾客相关的销售信息,能最大限度的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形成购买的行为。 专卖店往往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其设计也与销售的商品有很大关系,并体现出较强文化内涵。
服装品牌风格,店面的风格:
在进行服装专卖店设计时,根据服装品牌风格、色彩等特征的不同,对卖场环境做出相应的设计,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形成丰富的变化效果。不同款式、不同品牌的服饰有不同的装饰风格,设计时要赋予时装店自己的个性,在顾客心目中突出形象。在装修时要根据不同的服饰种类来选择地板装饰材料和颜色及地板图形设计。比如女装卖场要有女人味,卖场的线条要流畅、纤细,带有柔和气息;
而男装则以深沉、粗矿的线条为主,突出阳刚之气;
童装店可以采用不规则图案,可在地板上铺设一些卡通图案,显得天真与活泼。
专卖店的招牌应避免不常用的字。招牌的目的在于使人清楚明白,故弄玄虚只会招致顾客的反感。
橱窗是专卖店的眼睛,店面这张脸是否迷人,这只眼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橱窗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走在任何一个商业之都的商业街,都有无数的人在橱窗前观望、欣赏,他们拥挤着、议论着,像是在欣赏一幅传世名画。
商场出入口的设置:
在商场设计中第一关便是出入口的设置,招牌漂亮只能吸引顾客的目光,而入口开阔才能吸引顾客进店。入口选择的好坏是决定商店客流量的关键。商店的出入口设计应考虑商店规模、客流量大小、经营商品的特点、所处地理位置及安全管理等因素,既要便于顾客出入,又要便于商店管理。
店面的布置:
店面的布置最好留有依季节变化而进行调整的余地,使顾客不断产生新鲜和新奇的感觉,激发他们不断来消费的愿望.一般来说,专卖店的格局只能延续3个月时间,每月变化已成为专卖店经营者的促销手段之一。
店内的灯光效果:
室内灯光设计5∶3∶1三种光源的黄金定律。这 套“5∶3∶1灯的黄金定律”,所谓“5”是指光亮度最强的集中性光线,如投射灯;“3”是指给人柔和感觉的辅助式光源;“1”则是提供整个房间最基本照明的光源。集中式光源:集中式光源的灯光为直射灯,以集中直射的光线照射在某一限定区域内,让您能更清楚。不同的光源打在物品上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灯具,以配合店内的整体设计。
地面的设计:
地面设计与灯光照明色调要统一,避免灯光照射地面材料上的反光对商品色彩的干扰。有些服饰专卖店通过灯光的多功能光色,使顾客对店内装饰和服饰产生神秘感。
店内的陈列:
一个专卖店的空间设计不需要很多的附加装饰物,其本身的商品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将商品进行不同的陈列摆放,对其稍加设计便可营造出理想的效果。
陈列架和悬挂的衣服互有衬托
舒适的购物环境:
当一个逛了一整天街的消费者,进入一个专卖店时,这时她最需要的就是一张沙发或者一把椅子,能够供她休息。因此,店内的休息设施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组合,也会营造出很有价值的营业空间,既达到了供消费者休息的功用,又取得了一定的设计美感。
五、调研体会:
关键词:购物行为 商业建筑 性别差异 人性化设计
1. 前言
虽然目前网络购物日益兴起,但是商场购物仍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女性已经成为商场的主要顾客。国内的商场建筑空间环境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宽敞明亮购物空间环境给购物者带来了新的感受,但是设计师在商业建筑设计中过多的强调室内大空间环境和商场的外部形象,没有对人们行为心理的需求给与充分的重视。尤其是两性的购物行为方式有着根本的差距。男性的购物行为特点是单纯性和目的性强。而女性在购物中不仅仅考虑商品的材质和价格,最主要的还是享受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同时女性对于装饰色彩、灯光照明、空气质量、地面材料、指示标志、方向感、私密性等方面与男性有较大的差别。
本文通过对北京和沈阳两座城市部分购物商场的调研,通过资料调研、实地观察、具体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对商场导购人员、管理人员、顾客等进行了调研,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剖析了购物行为的差异性,目的在于使经营者和商业建筑设计师对两性顾客的心理行为需求有科学系统的认知,在商业建筑中找到性别空间设计的最佳方式,为顾客创造出适合不同性别需要的空间环境。使未来的商业空间环境更加人性化。
2. 时间差异
根据统计样本,两性的商场购物频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两性购物频率基本相似(其中“购物”意指到商场而非实际购物)。两性购物的频率多集中在1次/周和1次/月,而在2-3天购物一次的选择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而在一年购物一次的选项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选择到商场选货物型号网上购物的约占20%。
受到消费地区,商品的性质、季节和消费者个人的影响,一般消费者购物的时间在城市消费者周末消费是平时的2倍左右,购物高峰一般在本市工资发放的当天或者发放的本周之内,城乡购买高峰多在节假日,对于季节的变换多在自然季节到来之前的购买。平常日的购买时间高峰在上午9:00――下午6:00,所以商场的购物时间较为集中,可见商场在规模上,商场的内外部交通流线上都应给予充分的考虑。两性在购买时间段上没有较大的差异。
两性在商场内的购物时间上有显著性的差异,女性的购物时间多数在2-4小时内而男性的购物时间多在0.5-2小时,女性在购物时挑选商品的时间是男性的几倍。在购物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疲劳,男性的购物疲劳时间均值在1.5小时,而女性的购物疲劳时间在3.6小时,疲劳后男性多选择休息或者迅速离开;而女性多选择休息一会和去吃饭然后继续购物,所以女性在商场内的活动丰富停留的时间也是男性的几倍。
3. 地点差异
购买场所的选择更与消费者的个人习惯,所要购买的东西,购物场所的交通情况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男性多选择超级市场或者网上购物,去商店多数是陪女性,或者购买大件的电器产品。一般职业女性多选择去大型的商业综合店或者精品店,以及超级市场去购买,而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条件较差的女性择多选择地摊、早市和夜市。超市的购买模式能够更多地吸引男性购物,同时也相应地减轻了妇女的劳动。
4. 行为差异
女性的购买方式具有有经常性、选择性和考查性三种特点,女性天生热爱采集所以购买活动是经常性的。同时女性购物的目的一般不是很明确,多数女性把商场看作是休闲娱乐的场所,把购物活动看成是人生的乐趣。而男性的购买方式特点为需要性、明确性,多数男性认为逛商场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在商场内两性的行走模式不尽相同,女性的行走步频较慢而且是边走边看,走走停停,一般不会做选择性的行走,她的行走路线会随着柜台的摆放所移动,行进的过程中视线停留在离她较近的商品上。女性在逛商场时喜欢结伴而行,一般是两个或者三个,四个以上就很少。女性的购物过程包含三个阶段,由开始进入商场的第一个到第一次休息饮食,再次出现第二次购物,然后在小憩之后,再出现第三次,最后买到合适的商品满意而归,所以女性在商场内的停留模式和活动影响了商业环境的布局。而男性进入商场以后,步频较快,视线飞速的扫射柜台,一般只作短暂性的停留,然后直奔所购买的商品的区域。男性在商场中停留的时间较短,在商场中极易感到疲劳,疲劳后的行为模式受到购物同行者的影响。如果是单独购物,一般选择迅速的离开;如果是陪同女性逛商场,则多数选择进门后直奔休息区,在那里等待;或者是边陪同女性,边休息,情绪极为烦躁不安。女性如果和异性一同购物,她的行为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如男子的情绪、步频。据我们在商场内的大量跟踪调研,发现这时女性的行走频率明显加大,购物时间也大大的缩短,男性的烦躁不安的情绪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购物心情。依据调查样本中人们对商场中指示系统位置的喜爱程度统计,结果显示,53.8%的人喜欢空中指示系统,17.6%的人喜欢地面指示系统,28.6%的人选择了随便,所以商场指示标志应该位于半空中,而不是地面上。
5. 结论
通过研究两性在购物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可以为商业建筑设计提供新的设计依据。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商业建筑内应提供宽敞的行走距离,提供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休息区域,提供男性休息等候的区域,针对女性购物时注意力过于集中,又习惯于穿高跟鞋的特点,商业建筑内的地面材质应该采用光洁耐磨防滑材料,不要用地面的高差变化来分隔空间。通过研究购物行为模式,重视差异,重视个性的终极目的在于重视人性的不同需求,尊重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创造出适应不同性别差异的空间形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为商业建筑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殷宝宁.台北市公有零售市场政策与妇女:[学位论文]台北:台北建筑与城乡研究所,1994
[2]李道增. 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87
【关键词】购物公园 城市客厅
一、项目概况
本案总用地面积为21258.55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20966.69 m2,建筑密度45%,容积率≤1.31。整个地块总体呈矩形,中间有部分保留建筑,整体呈现凹凸状,长283米,南北进深约104米。
二、基地环境分析
通过对项目基地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以下几点是本案设计的依据及出发点:
2.1优势分析
1)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基地位于城市级商业街虹桥路商业延续面的端头,地理位置优越,从城市空间和
城市商业架构角度分析,都需要将此处作为重要的城市节点来处理。
2) “玉海文化”历史承载
基地内及周边均有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基地东南侧为利济医学堂及玉海楼,为本项目带来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基地南
侧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它承载了地方文化的内
涵,体现了瑞安文化的精华。
2.2现存问题
1)基地东、北侧两条护城河河道过宽,使得基地与外部商业环境被阻隔开,交通
不顺畅,人流导入距离过长。
2)基地内古建筑位置均在基地外侧,人流将聚集在商业街区外部,难以将人流带
入基地内部。
2.3项目机遇
1)城市现有商业形态单一,有望形成差异化互补
虹桥路城市级商业街作为瑞安市较大的商业集中区域,商业形态以沿街店铺、商
场和住宅底商等为主。形态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市民对于高品质、多体验的商业形态
模式的需求。
2)城市开放空间缺乏,需建立复合型城市节点
通过现状调研发现,城市现存的文化建筑多分布零散,鲜有集中、有特色的城市
级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主要轴线的交叉点,有必要形成重要的城市节点。
3)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
项目有天然的旅游文化亮点,把握契机,可树立极具瑞安特色的城市标志。将玉
海商业文化广场建成温州人必到之地,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三、设计目标
3.1设计核心问题
通过对项目的整体调研和前期分析,我们总结了四大核心问题作为本次设计关键:
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基地潜能?
如何规避风险,应对消极因素?
项目城市贡献最大化?
项目自身价值最大化?
3.2解决方案
通过基地环境分析,在设计中如何发挥长处,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我们的首要问
题,设计之初我们确立了明确的设计目标,即以基地特有的文化资源为载体,将历史
建筑、园林水景、商业活动、宗教体验等多种元素进行整合,将此处打造成为多元、
复合、立体的“城市公园”,以此吸纳人气、带活商业,并以全新的建筑语汇诠释古城
镇生活的行为模式和场所精神。
3.3城市公园的定义
1)它是活力24小时的高体验场所
它是一座公园,但非传统意义的公园。购物、美食、娱乐、旅游......这里应有
尽有。设计中将自然融入建筑,用体验创造场所。人们可以欣赏园林美景、草坪灌木、
喷泉水景,24小时徜徉在这座小尺度的城市公园所带来的无尽体验当中。
2)它是提升城市号召力的形象名片
这座公园在对市民开放、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的同时,其本土化的观
光旅游文化特色将可以吸纳更多的人气,承载了城市客厅的功能,逐渐吸引世界眼球,
使玉海商业文化广场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和聚会的场所。
四、设计方法
4.1人文景观资源与绿化景观一体化设计,创造文化底蕴深厚的入口空间节点。
本项目毗邻玉海楼,基地内部有利济医学堂,另有四处名人故宅,有丰富的旅游
亮点。在入口开放空间的处理上,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情与景在相互映
衬下熠熠生辉,突出入力。我们将整个商业广场的主入口面向东北角打开,将人
流直接导向商业内部的同时,突出了主入口形象面的标志性。
4.2尊重文脉,打造融入瑞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形象。
在公园路沿街,以及基地西南、东
南角立面都采用了古典建筑风格的设计手法。使用玉海楼如意山墙形式,并结合形体
的进退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天际轮廓线。而北濠河沿岸以及主入口的建筑造型,通过
现代简洁的体块穿插手法结合当地传统的多边形窗格表皮,体现了新时代的建筑特征,
提升了整个建筑群体的视觉品质和空间感受。
4.3通过多维度商业空间设计,提供“多元化、时间性消费”的购物体验场所。
尊重街巷尺度肌理,同时对商业内街两侧建筑界面进行空中退台,形成丰富的沿
街景观视廊和宜人的街区尺度,体现“小尺度、大文化”的商业内街氛围。屋顶花园、
室外平台的设计能将人气导向高区,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出门逛公园、进门逛商场”
的多维度购物体验与乐趣。另一方面,开放的商业空间也和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成为
对市民开放、为市民提供休息、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
五、 总体设计
一.总体布局
地块整体功能是集餐饮、娱乐、购物、旅游、文化等于一体的商业广场,结合保
护建筑的分布,将地块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地块东部为传统文化游览区,包括利济医
学堂、名人旧宅保护建筑以及飞云阁广场等景点的古建风貌建筑群;地块西北角是以
教堂和关帝庙为主的宗教活动体验区;沿基地北侧地块通过滨河休闲购物体验区将东
西两大游览景点串联起来;地块中部为精品购物步行街,结合广场绿化、名人雕塑等
营造出文化购物的氛围;沿公园路底层商铺为拆迁安置店面为主的传统购物区。
二.交通流线
2.1步行系统
本项目以步行系统为主,东西向的主要步行流线――精品购物步行街、次要步行
流线――滨河休闲街和公园路步行街以及南北向支巷三部分组成。整个商业步行流线
由地块东北侧的主入口导入,并在步行街的重要节点设广场。
2.2车行系统
基地内地面交通为全步行系统,车辆由北侧车行桥和大沙堤路北侧入口进入地下
停车库,周边道路上设置临时停车位及出租车侯车位。
三.绿化景观
根据项目特点将基地内的利济医学堂和名人故宅建筑群特有的宅院景观与基地外
部的玉海楼、湖滨公园景观纳入进来一并考虑,结合飞云阁广场、商业街主入口广场,
将此处设计为自然、人文、商业活动为一体的公园,强调出公园景观的独特性与体验
性。
四.空间形态
整个建筑空间被设计成内向型空间形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商业活动。沿公园路
强调连续完整的建筑界面,而在基地北侧强调沿河的空间渗透性。在内部,主街将多
个连续的空间节点串联起来,形成变化有致的空间体验效果。
六、建筑单体设计
一.商业设计
1.1商业分布
商业街区首层至二层结合步行街布置商铺,三层为餐饮;地下一层部分是以精品
零售店铺为主的商业步行街。首层沿公园路、大沙堤路设置68间拆迁安置店面。
1.2商业动线
商业主流线平行于公园路。主街采用多首层模式,二层局部设有外廊连接各店铺,
并有自动扶梯和观光电梯结合室外楼梯将人流导向商业二、三层和地下一层。
考虑商业的功能和
流线,下沉式广场可以直接将人导入地下商业空间。
二.立面设计
公园路商业建筑立面设计采用中式古典模式,以3.3 米跨为单元,采用协调的
比例处理柱与窗的关系,同时整合空调和广告的位置,形成一体化的立面。山墙形式
使用玉海楼如意山墙形式,强调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特色。材料以灰砖贴面、米色石
材、仿木质铝板等为主。
商业广场内街及沿河立面造型,通过现代简洁的体块穿插手法结合当地传统的多
实际空间和设计的过程以及品牌意识的可行性结合阶段。理论的深入和调研考察的开展加上学生实地观察测量空间使方案不再停留在课堂的虚拟命题的不确定上,真实准确,成果的逐步呈现。真实课题的实现和成功是有众多限定条件存在的,如预算、工艺、营销、品牌推广等。而品牌的形象和塑造,即CI系统的主导,BI系统的规范,VI系统的直观表现在现代的商业空间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VI视觉形象系统对设计的控制基本等同于品牌整体形象在实体界面上的具体表现。
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收集或设计一套该品牌的视觉形象系统,对于品牌和标识和色彩系统进行重点把握,标识规格大小尺寸,色彩的RGB,CMYK系统的数字确定,展柜展台的规格大小。在诸多限制中预算控制成为学生实践的练习重点。把预算报价,制作工艺和设计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教学中虚拟项目设计的不足,让学生以严谨的踏实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和自我创作能力的激发,并结合当前的真实课题做合理合适的“真”设计,实现相对的创新的“好”设计,摈弃以往脱离实际意义上妄自最求设计上的“新,奇,异”。
在要求递交设计方案的同时要求学生把设计的报价和施工工艺过程也同步制作,这样才能让设计不再停留在图纸上。项目施工过程和设计实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式教学,并不是把真命题教学化,而是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项目的实现过程中去,从设计构想到项目最终的完工。在施工阶段,学生需要结合最终的设计定稿,施工图,预算表等观察和了解真正的施工过程。不但包括工艺,施工机械,施工流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保证,还包括施工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掌握,累积经验。这样才能真正让理论知识从书本上立起来,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进一步获得知识,这样循环往复才能真正从学校走出去。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分组分阶段去到项目施工点,每次组织都需要学生进行图文记录,发现问题找到答案。递交设计笔记,成为教学成果的一部分。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情境项目;行动导向;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1-03
一、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特点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分成五大部分:
①造型设计基础概述;②造型设计基础的形态研究;③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三大构成形态;④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⑤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这是一门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链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形态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对形态的整体感知,锻炼其对形态的塑造能力。
二、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构成学科的历史及重要性,熟悉三大构成的发展趋势,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内涵,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与造型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家庭、办公、酒店、商业等典型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思维技巧,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发挥创造能力,为设计创出更宽的道路,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学会用构成规律来培养对事物的审美自觉性,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的艺术修养和创意水平,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设计公司和企业中的装饰工程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岗位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素养,具有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独立获取新知识,活学活用。
三、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思路
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①打破传统观念,确立科学全面的思维模式;②着眼形态,培养立体感觉,掌握形式美法则的规律;③增强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提高造型技巧。打破传统的分开教学模式,使构成课程的各部分学科间的衔接和联系更合理密切,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课程内容也以技法训练为主,忽略了对造型本质的研究与探讨。实现课程社会化和实用化,及时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
1.行业企业调研,实施学习领域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调研,建筑装饰设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家庭、办公、餐饮、娱乐以及其他行业的专门化设计等,结合行业需求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归纳出家庭、办公、酒店、商业四类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从职业能力分析角度分别涉及到了室内墙面造型设计、室内色彩搭配、室内家居设计以及室内灯具设计。
2.课程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造型设计概述、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综合构成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我们把这种传统课程知识的排序看成一个并行体系,然后通过解构和重构,得到一个以行动课程能力排序的串行体系,主要包括:家居空间造型设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酒店空间造型设计和商业空间造型设计四个情境教学。
3.开发适合的载体,实现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与知识迁移。结合真实的工程项目,寻找适合教学开发的项目,以此为载体进行开发。
4.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形成逐步细化的梯队,逐层落实。①家居空间造型设计。以电视主题墙设计和玄关造型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解为六个项目:中式风格设计、田园风格设计、欧式风格设计、简约风格设计、日式风格设计、地中海风格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风格元素;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②办公空间造型设计。以公司LOGO墙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电脑公司形象墙设计、装饰公司形象墙设计、4S店形象墙设计、银行形象墙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企业文化;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③酒店空间造型设计。以快捷酒店总服务台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总服务台背景墙设计、总服务台插花设计、总服务台柜台设计、总服务台灯具设计。将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④商业空间造型设计。以专卖店橱窗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五个项目:女装店橱窗设计、商务男装店橱窗设计、珠宝店橱窗设计、童装店橱窗设计、婚纱店橱窗设计。以商业建筑门头设计为载体,将情境分为四个项目:中式餐厅门头设计、门头设计、茶叶店门头设计、4S店门头设计。项目细化为八个任务:确定主题,了解不同空间的要求;完成草图设计;确定方案;完善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写出设计说明;用PPT完成设计作品;排序、打印、装订成册;制作模型。
5.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的各项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师资配置、教学条件等。
四、造型设计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总结
1.教学条件。①课程教学团队。任课教师至少两名,其中主讲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辅导教师一般为来自企业的资深设计师,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②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校内开设造型设计工作室,主要有广告雕刻机、磨光机、木工机床、电脑、多功能翻板椅、投影机、演示台等设备。一次可容纳50人,一个班级,分组教学。校外实训基地为可提供真实工作岗位和任务的顶岗型装饰公司,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习计划,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由实训基地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且实施过程考核。
2.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体现理实一体化的工学结合特色。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创办,采用学校监督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目的是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与企业任务结合的工作室为平台,企业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借鉴企业的运作流程,并适时引入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项目教学。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创设“工作小组”,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完成教学评价。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盲目被动接受者,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受动感与依附感,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配合,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能动、自主地选择,并尝试主动去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与调整。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工作小组的讨论、质疑、探索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更科学全面的思考、学会了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实现了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由于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了学生面对校园向社会过渡过程中“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转变,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实践来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3.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情境教学法,每个项目情境由1~2个载体来支撑,每个载体分解为若干个案例作为子项目,每个项目都由六个步骤来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其中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能力培养、工作方法以及完成时间上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资讯阶段,主要是布置任务,学生做必要的理论培训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②计划阶段,将学生以工作小组形式划分,分组调研,搜集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并获得参考资料和设计资源,在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填写学生记录手册,拟定工作计划。③决策阶段,学生在课堂可以采用PPT演示各自的小组分工情况、信息采集、初期草图构思等内容,然后小组互相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判断,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④实施阶段,以工作室实训基地为辅提供基本的素材、设备,在主讲教师与企业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设计方案合理调配资源动手操作,完成工作任务。⑤检查阶段,启发学生以各自小组为单位内部开展讨论,独立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解决问题。⑥评价阶段,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实施修改。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主讲教师和企业辅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使学生通过努力自主解决问题。在项目情境教学法中,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配合启发式、讨论式、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保证教学执行效果。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等手段丰富表现技巧与效果,提高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4.考核与评价。突出职业素质的教育与评价,实施多元化学业评价机制改革,用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让企业优秀人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订,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评价部分,及时发现不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参加企业实训过程中,由企业负责实施考评。积极参加国内院校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代评。学生实训采用“小组分工”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阶段都会有教师评价和信息反馈的节点,目的是将考试考核的重点分解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现过程考核。随堂任务考核占的比例为70%,整个情境的整体评价占的比例为30%。整体评价分为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态度评价两部分。
参考文献:
[1]陆红阳.现代设计元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2]肖勇.芬兰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吴国荣.色彩与视觉思维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7.
[4]卢春生.建筑造型分析与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