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第1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时期。孕妇的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更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造成口腔内环境不洁的原因是:妊娠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改变组织反应,若有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的存在,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软组织容易发生炎症,易患妊娠期牙龈炎;由于妊娠和妊娠性呕吐等影响,使口腔经常处于酸性状态,使唾液酸碱度(pH值)稍有下降,容易引起牙腭侧面酸蚀与脱矿,使孕妇易患龋病,孕前已有龋病者在孕后龋病可加重;妊娠期的妇女因生活规律改变,又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以保证自身和胎儿的需求,饮食的摄取次数和数量均有增加,以及偏食等,且常忽略口腔卫生保健,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孕前已患牙龈炎者,牙龈炎症状可加重。而严重牙周病将直接导致或可能导致胎儿早产、低体重儿和脑部先天缺陷儿出生。因为处于妊娠期,体力下降,身体活动减少,日常生活不规则而放松口腔卫生;妊娠早期与后期,由于存在流产或早产的危险,而失去及时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机会,使病情加重,口腔卫生状况更差。有吸烟嗜好的孕妇,牙龈炎的情况一般较重,甚至可出现牙周袋,导致牙齿松动,更易加重牙龈的炎症。而母亲的健康状况、情绪好坏、营养补充都将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对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有以下几点:

孕前期、孕期口腔检查与必要的口腔治疗

由于孕期口腔治疗的安全期很短,因而孕前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保健治疗,以恢复口腔健康。妊娠期前3个月为易发生流产的时期,要避免放射线照射,口腔治疗一般仅处理急症,妊娠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妊娠后3个月则应避免全身麻醉。

妊娠期龋病和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

1.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为预防妊娠期龈炎,定期使用牙线清洁邻面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3.妊娠期的妇女因口腔局部敏感,刷牙易引起呕吐,要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磨毛的保健牙刷。

4.选用含氟牙膏刷牙,预防龋病。

5.注意平衡膳食,选择有利于身体健康和非致龋性食物,少吃甜食,减少零食。

爱护牙齿要从孕妇做起。妊娠期的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发育,为了您和您的小宝宝的身体和口腔健康,请您重视孕期保健。

孕妇的健康行为对胎儿的影响

1.妊娠期妇女要摄取足够的营养,营养是人体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胎儿生长发育,除蛋白质、脂肪、糖类外,矿物质中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与各种维生素也特别重要。孕妇营养不良将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影响其体格、大脑和智力的发育,也使口腔组织发生改变。如牙钙化不全、错颌畸形、唇裂或腭裂等。

2.孕妇吸烟和被动吸烟,除了有害全身健康外(包括口腔健康),还会使胎儿发育畸形。

第2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口腔健康;老年人;高龄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22-02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口腔疾患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更为严重,特别是高龄老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的口腔健康情况,笔者调查了2008年6月参加健康查体的71例80岁以上老干部的口腔检查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局8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71例,均为男性。年龄均大于80岁,平均年龄87.5岁。

2 调查方法

依照全国牙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制定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由我院口腔科医生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及病史询问,详细记录结果。检查项目包括牙体、牙周、口腔粘膜、颌面部、颞颌关节,口腔颌面部第六个部分,其中牙体包括正常牙体、龋齿、牙残根残冠、牙楔状缺损、牙缺失、补牙、活动义齿、金属冠、烤瓷牙、固定义齿;牙周包括正常牙周、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松动等。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查体资料由专人核对并逐一进行逻辑检查,将所有数据编制成Excel电子文件,用SPSS10.0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5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口腔疾病中牙齿缺失率最高,达90.1%,与既往报道一致。其次为牙残根残冠,第三为牙结石,与以往报道不符,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为老干部局离退休人员,知识层次较高,卫生习惯略好,就医条件较好有关,另外也可能与高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存留减少,无牙颌数量增加,牙结石数量减少。

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卫生较差,牙缺失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龋病和牙周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两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口腔疾患发生率亦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愈加严重,加上食物嵌塞,导致龋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另一方面,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响,使老年人不能及时处理残根牙、拔牙、修复缺牙等。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牙缺失、龋病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老年人的进食,影响生活质量,可引起咀嚼困难、言语受限、疼痛和其他症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交往不便,日常生活受限等。牙齿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饮食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牙周病可因牙齿的松动、脱落,进而导致缺失牙的增加,同时也影响进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某些危重疾病的重要诱因。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

总之,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次调查提示必须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倡导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同时,兼任北京家庭医生协会会长的郑教授认为,当前人们对于益生菌认识比较片面与宣传力度不足有很大关系。事实上,人类利用益生菌的历史很长,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应用,如大家熟知的酸奶、泡菜等,都是利用益生菌的典型例子。医学上利用益生菌对抗有害菌的基本原理而治疗疾病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科学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里,医生曾经用含有益生菌的正常人粪便去治疗肠道疾病。

郑教授认为,伴随着口腔健康一直以来被严重低估,益生菌在口腔中的作用也被严重低估。口腔作为呼吸道及胃肠道的起点,是保卫人体健康的第一道屏障。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口腔细菌滋生能够引发嗓子、鼻腔的病变,进而引起心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数据显示,口腔疾病患者患心血管、败血症、肺部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口腔健康人群。此外,口腔疾病还与老年痴呆、癌症等疾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达97%的成年人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困扰;而刚结束的一项针对儿童的口腔健康调查显示,儿童的龋齿发病率超过50%。这说明全社会对于口腔健康的关注度都不足。在医学院校,同样的情况也在发生,大多数协和医科大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去口腔科,认为口腔科不受医院重视,未来发展前途有限。

在郑教授看来,产生各种口腔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数百种有害菌在口腔中的“肆虐”。有效控制口腔中的细菌,可以通过添加益生菌来实现。益生菌是一个自然的、生物的、环保的解决方案,因为它触及到口腔问题的根本――菌群平衡,在细菌层面健康平衡了,口腔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科学研究发现,口腔中有几百种细菌,这些细菌与我们的口腔是相生相依的。依据这些细菌对人体口腔作用简单被划分为有害菌和有益菌;有害菌是对我们口腔造成危害的细菌,主要以具核梭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为代表,这些有害菌存在我们的口腔并将口腔中残留的食物残渣分解成酸、有害的物质,腐蚀我们的牙齿和牙龈的同时还会释放硫化氢气体,从而带来口臭;有益菌则是对口腔有益处的一类细菌,俗称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则是这一类益生菌的代表,它通过竞争性抑制,来阻碍有害菌的生长,达到口腔菌群平衡,从而解决口臭等口腔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实验报告指出,灭活后的益生菌及其衍生物具有活性益生菌的同等功效。

在了解到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厂商推出了含益生菌的牙膏产品时,郑教授很赞同,认为使用含有益生菌的牙膏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来提升全民族的口腔健康状况。因为刷牙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普及教育,执行效率最高的爱牙护口手段。这应该在世界上来讲,都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而即使是发达国家,还是惯用口气清新剂、漱口水等产品来实现临时性的杀菌、清新口气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益生菌牙膏产品实际上是一个通过简单手段解决百姓实际问题的创新,是对全社会有益的事情,应该积极大力的推广。

第4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1 残根、残冠的主要病因和临床特点

有很多原因可使牙齿硬组织缺损,牙冠的解剖形态不完整。当牙冠硬组织丧失超过1/2时,称为残冠;冠部的硬组织完全丧失或接近全部丧失则为残根。残根残冠产生的主要病因为龋病及其继发病和牙齿损伤是造成残冠、残根的主要原因。残冠残根的临床特点为牙髓状况与患牙牙体、硬组织缺损的程度有关。缺损波及髓腔者将继发牙髓,根尖周疾患。与牙周状况与患牙发病时间的长短有关;患者的咀嚼效率也与残冠,残根患牙的数量有关;残冠、残根还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和发育等,特别是发生在前牙的残冠,残根,其影响更加明显[1]。

2 残冠、残根的临床表现

主要分为①患牙在牙列中出现的位置不定,可以是前牙,也可以是后牙;②患牙的数目不定,可发生在个别牙,也可见多个牙;③患牙的牙体形态,牙髓活力因病因,病程,先前治疗状况而异;④患牙的牙周情况除受损直接,继发刺激外,还受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全身健康等因素影响;⑤患牙的邻牙,对牙合牙的临床表现不全相同。这些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反映出对于残冠、残根的检查和治疗均不能简单化。

3 牙体严重缺损患牙的牙周病因及治疗

牙体严重缺损的患牙往往伴有牙髓、根尖周及牙周病变,为了科学,有效地保存和修复利用,应进行口腔多科学的综合治疗。包括牙体牙,髓,牙周,牙槽外科以及正畸等,以其达到控制病变,修复形态和恢复功能之目的。有些牙周组织疾病是全身疾病的表征或受全身健康的影响,牙周组织的炎症尤其是牙周炎,还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等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也可能造成或加重牙周炎症状的危险因素。所以牙体严重的缺损伴有牙周疾病,又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同时,还应进行全身健康状况的检查和评估,配合对该类患者全身性疾病的系统治疗。对于口腔局部治疗包括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手术,牙周基础治疗主要是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指导,去除局部致病因素如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调牙合治疗,松动牙固定和牙周局部药物治疗等[2]。

当牙体严重缺损的患牙为多根牙,而其中某一个根为进行性,破坏性牙周炎或重度根分歧病时,可采用截根术,保留其余牙根,从而延长该牙在口腔中的保存寿命。

4 残冠残根保存因素

由于残冠残根保存治疗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费时间,费精力,费经费。在这种情况下,残冠、残根是否采用保存修复治疗。患者的主观需求将起重要作用。必须在患者知情,同意,充分了解治疗程序,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积极配合后,进一步制定保留残冠、残根的治疗和修复方案,再按计划实施。同时,要保留残冠、残根其关键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即患牙的感染能够得到控制;残冠、残根治疗后可以再利用;保留残冠、残根的价值和综合效益优于不保留,优于拔除残冠、残根患牙后的义齿修复。如果能达到以上条件,可考虑采取保存修复的序列治疗。反之,患牙的感染难以控制;残冠,残根的支持组织过少,不能再利用;保留残冠、残根的价值和综合效益不优于拔除患牙后义齿修复时,则应拔除。而对患有心衰、心肌梗死、高血压的高龄患者、血液病患者,有过敏史的患者拔牙过程总容易出现意外或术后并发症,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拔除其残冠残根,对下列一些患有全身性疾患的患者拔牙后的缺牙修复和义齿使用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这类患者的残冠、残根也不要轻易拔除:①糖尿病患者的义齿支持与固位问题;②口干症患者的活动义齿固定问题;③精神、神经疾患患者的义齿安全问题;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义齿支持问题;⑤因系统疾患或外伤等造成手功能障碍者的义齿使用问题等[3]。

5 残冠、残根的治疗方案

残冠、残根在临床上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新的疾患,还可与其他口腔疾患甚至某些相关系统并存,该复杂性、多样性提示临床对于残冠、残根的治疗应该“因证制宜”。

对牙体严重缺损且有咬合错乱者其治疗应纳入咬合重建的总体计划。牙体严重缺损同时邻牙有疾患的患者,其治疗应包括邻牙的整体方案:临床上对伴有邻牙缺失的残冠、残根,宜考虑利用残冠、残根为基牙,以完成对邻牙缺牙的修复,对邻牙有严重牙体疾患的残冠残根,宜发挥残冠残根之间相互支持和相互约束的固定作用。伴有炎性疾患的牙体严重缺损的患牙其治疗宜先抗炎后恢复形态。个别牙牙体严重缺损,并且伴有牙髓疾患,根尖周疾患,牙周疾患者,其治疗原则应该是先彻底控制各类感染,再恢复患牙牙体形态。对于确实无保存价值,修复利用有困难或不能治愈的残冠、残根应予以拔除。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保留并修复残冠、残根,主要取决于医务人员。既要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又要有口腔综合知识理论,同时口腔科的设备和材料、器材是否能保障。牙体、牙髓、牙周和牙槽外科,正畸科,修复科有关治疗所需,将直接关系到是否保存患者的残冠残根。

参考文献

[1] 牛忠英,施生根.残冠残根保存治疗的有关因素.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1):85 86.

第5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都加快了,真正享受“美食”的时间已经被浓缩得所剩无几,吃饭时或狼吞虎咽,或风卷残云。时间虽说节约了点,可这种“凶猛”的进食却让癌细胞有了可乘之机,躲过了唾液这个神奇的“桥头兵”。

据统计,40%的癌症和食物摄入有关,这是因为食物中的一些致癌物质在作祟,包括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这些物质被机体摄入后会刺激、促进细胞突变,从而带来机体癌变。而阻击这些坏物质,唾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被认为是它们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卡。

人的唾液中含有13种消化酶、11种矿物质、9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激素等。其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的解毒功能最强,它们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还能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此外,美国佐治亚大学的试验也表明,在亚硝酸类化合物、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质中加入口腔分泌出的唾液,其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会完全丧失。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用餐节奏不宜太快,“细嚼慢咽”方能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在食物的持续刺激下,让它们和唾液充分混合,并且尽量增长搅拌时间,才能让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从而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

那么,到底应该保持怎样的咀嚼频率呢?专家们通过实验表明,细嚼30秒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如果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就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同时,常含一些生津的食品,如话梅、橄榄、青果等,也能发挥唾液抗癌的作用。如果这么简单的举措就能让人们远离癌症,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影响男性健康的六大因素

男子自身的健康,与父母先天禀赋关系极大。父母的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儿的强健乃至一生的健康水平。若父母身体健康,则其子禀赋充实,身体强健;父母体弱多病、或生育年龄较大,则其子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易患疾病甚至有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此外,父母劳累、疲乏无力,或患病同房,都是影响男性健康的先天不良因素。

除了先天不良因素外,我们要特别注意影响男性健康的后天因素。后天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

1 社会因素: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男人们工作紧张、思想负担重,致使精神疾患、心血管疾病以及阳痿、遗精、低下明显增多。由于男子外出工作机会较多,且多从事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因而更多地成为车祸等不幸事件的牺牲品。

2、情志因素:男子常因七情不节,内伤脏腑,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西医学发现,当男子的大脑皮层处于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全身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稳定,的生精功能以及都很正常。如果精神处于长期压抑、悲观、忧愁状态,大脑皮层以及全身神经、内分泌功能便会失调,的生精功能以及性机能也会发生障碍。

3气候因素:健康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和疫疠之气侵袭机体而为病。如春天多风,常发风温;夏天炎热,多发热病、中暑。实际上,一定的地理环境会导致一定的气候变化。

4、饮食因素:“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饮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饮食因素对男性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饮食不节,饥饱无常,尤其是暴饮暴食。②任凭喜好,饮食偏嗜,影响健康。特别是过嗜烟酒,对健康影响更大。③不知食物性能与身体相宜与否。有些男子不明饮食物的性能是否于体有益,常不加选择,如明明是阳虚之体,却常食寒凉之品等。

5、起居因素。主要表现为:不按时起卧、生活不规律,过劳和过逸等。睡眠对于健康十分重要。但不少男子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更有喜欢“开夜车”、“睡懒觉”者,久而久之,破坏了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健康。

第6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伤残;荣誉军人;牙周病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09-01

Investigation and anlysis of periodontal disease for 200 disabled soldiers

GUO Jie-yu,LI Wen-li.

(Hebei Province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05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spitalized disabled soldier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explore the causes. Methods: Doctors-in-charge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examine 200 disabled soldier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enquire and record patients’ oral hygiene behaviors and bad habits. Results: The oral hygiene habit of disabled soldiers is worse. The prevalence rate of periodontitis is 59.5%,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gingivitis is 25.5%. Conclusion: The periodontal disease of hospitalized disabled soldiers is seriou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oral rights for disabled soldiers, and increase the initiative of protecting right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periodontal health level of disabled soldiers goes up radically.

【Key words】Disabled; Soldier; Periodontal disease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包括两大类,即牙龈病和牙周炎。[1]目前,关于牙周病的调查报告,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对伤残荣誉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牙周病发病情况鲜有报道。为了解伤残荣誉军人牙周病现状,进而为探索可行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0名伤残荣誉军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长期住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自愿接受口腔检查,年龄65~75岁,伤残等级1~4级,累计住院时间10年以上的荣誉军人200名,均为男性。其中已排除病情不稳定、有明显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各种原因不能配合口腔检查的患者。

1.2 方法 由口腔科主治医师2名,采用二对一的方法对200名伤残荣誉军人进行牙周病诊查,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调查方法(65-74)》的诊断标准、检查方法、计分标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和不良嗜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吸烟与牙周病的关系 见表1

2.2 口腔卫生行为 200名调查对象中,不刷牙52例(26%),每天刷一次牙130例(65%),每天刷牙两次18例(9%);不刷牙或影响刷牙次数的原因:认为牙齿健康不用刷牙40例(20%),忘了刷牙12例(6%),没养成习惯60例(30%),因身体原因不方便刷牙82例(41%),其他原因6例(3%);刷牙方法:横刷80例(40%),竖刷75例(37.5%),随意刷45例(22.5%)。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伤残荣誉军人的牙周炎患病率为59.5%,牙龈炎的患病率为25.5%,而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65~74组老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22.4%[2],本组调查对象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x2=112,P

由此可见,对伤残荣誉军人加强宣传口腔保健常识、讲解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危害,吸烟对牙周及全身健康的危害,教会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佛刷法,避免横刷法,科学的刷牙方法不仅能有效的去除牙菌斑,还能起到按摩牙龈、促进牙周健康的作用。通过上述方法增强伤残荣誉军人口腔维护意识,提高口腔维护的主动性,方可从根本上提高伤残荣誉军人的牙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焕新 .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

[3] 孟焕新 .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78.

[4] Choi NK.A study on the dental disease of the handicapped,Jouenal of dentistry for children,J Dent child(Chic)2003 Vol.70:153-158.

第7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孕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

女性在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孕妇体内激素变化影响口腔代谢水平。妇女在妊娠期饮食改变造成口腔卫生不良,给口腔内的细菌生长提供繁殖的能量。因此孕期是口腔疾病发生、 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由于在孕前未及时处理口腔病灶(如龋病、残根残冠、智齿等),从而导致在孕中这些病灶感染的急性发作。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口腔病灶感染发作初期未及时治疗,导致颌面部间隙严重感染, 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的发生。本文作者于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集了19例在孕期因颌面部间隙严重感染收入院治疗。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19例孕妇病例年龄在20~35岁,孕期在12~32w,因颌面部间隙严重感染收入院治疗。其中眶下间隙感染3例,颊间隙感染5例,咬肌间隙感染6例下颌下间隙感染3例,口底蜂窝组织炎2例。

1.2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 19病例中入院前3~5d有牙痛病史,随而发现面部相应部位间隙肿胀,剧痛。高热 、畏寒、呼吸困难等。体查:,急性病容,面部相应间隙部位肿胀、发红、压痛明显 ,局部皮温高 ,波动感明显 ,穿刺抽出脓液 ,张口受限 。口腔病灶存在。白细胞升高。

1.3方法 入院后请妇产科会诊 ,对孕妇及胎儿进行严密监测,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避免用药对胎儿影响。首先在妇产科协助下在局麻下行脓肿切排术,将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这是治疗关键措施。其次根据临床经验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进行抗炎,待药敏试验后按敏感给药,同时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支持对症治疗。预防因疼痛引起流产或早产的发生。治疗中应相有关情况同患者及家属说明清楚,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再次待症状改善后队病灶牙进行系统治疗。

2 结果

19例孕妇通过及时切开排脓、针对性的抗炎治疗以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在妇产科医师协助下,均能治愈。在以后的孕期中定期到妇产科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进行监测。19例患者均能度过孕期,安全生产。未发现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孕期是口腔疾病发生、 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此期体内性激素发生改变,饮食次数和数量增加,牙菌斑形成加快,利于口腔致病菌繁殖,使口腔原有病灶易再发作。炎症初期受 陈旧观念的影响未及时治疗,待症状加重后方来就诊。增加 了治疗的难度。 此期临床治疗必须考虑母体情况和胚胎发育阶段两方面。此间有害药物易致胎儿受损 ,致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功能和行为异常[1]。因此妊娠期用药应权衡利弊 ,尽量减少各种治疗措施对婴儿的不良影响。

3. 2局部治疗主要是对间隙感染有明显波动部位行尽早切开排脓引流术,特别对口底蜂窝组织炎的病例更是高度重视,及时切开排脓或减压,以减少毒素的吸收[2]。术中要在妇产科医师协助下,严密监测孕妇及胎儿的动态,防止并发症发生。疼痛可导致流产和早产的发生,本组病例均采用2%利多卡因局麻下进行,效果良好。术后保持引流通畅 局部清洁 , 促进愈合 。待症状改善后队病灶牙进行系统治疗 。

3.3 全身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 全身抗感染治疗也是治疗中的重要一步,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其中亦包括厌氧菌感染。严格按照妊娠期合理用药原则:,参考妊娠期用药分级制度[3]。入院后先根据临床经验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进行抗炎,待药敏试验后按敏感性给药。同时因疼痛和张口受限 ,患者常进食困难 ,因而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支持对症治疗,保证母体和胎儿充足的营养供给。对于厌氧菌感染用药,应权衡利弊 ,征得家属的签字同意 ,且应注意剂量和疗程 [4]。

3.4 胎儿监测及护胎治疗 入院后 应申请妇产科会诊 ,联合制定治疗计划 ,严密监测胎儿及母体的变化。出院后按常规定期复诊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4 经验教训

孕期是妇女一生中的特殊阶段,此期体内性激素发生了改变,此期因口腔病灶的存在发生口腔颌面部感染使在治疗上变得复杂 ,必须考虑治疗上对母体情况和胎儿发育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口腔卫生保健健应纳入婚前健康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消除传统陈旧观念的影响。大力宣传孕前口腔保健的重要性,防止在孕期发生口腔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对已有的牙龈炎及牙周炎进行洁治;拔除口腔内无法治疗的残根、残冠以及阻生智齿,消除可能发作的炎性病灶。因此,做好孕前的口腔疾病防治,既有利于孕妇自身的健康,又关系到婴儿的健康发育与成长, 有着一举两得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燕燕 ,周世梅. 实用妇产科药物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25.

[2]黎介寿,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M].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85-86.

第8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恰如健康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骨牌。

准妈妈Linda,怀孕前有几颗龋齿,没当回事,孕前体检,也没当回事地省去。生完孩子后,Linda从妇产科转到牙科――满口牙齿松动。最后,不到30岁的Linda拔去所有牙齿,装了满口假牙。

这不是故弄玄虚的编排,而是广州荔湾区口腔医院副院长卢贤欣亲手接诊的病例,尽管这是个较为极端的病例。

不把牙疼当病的中国人,对于“一颗坏牙能毁掉的”想象,很难超出美观、进食的些许不方便、说话漏风――如果刚好是门牙的话――的想象。而从Linda所患的妊娠性牙周病还是能看出点牙齿若是不健康的厉害劲。

事实上,多位牙科专家,如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佳洁士口腔护理专家冯希平博导,卢贤欣院长都提到,一颗牙齿出了问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对整个口腔环境乃至全身器官的影响。恰如健康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骨牌。

牙齿缺失

影响记忆力

瑞典科学家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缺牙的人的记忆力比牙齿健全的人要差得多,缺牙也是老年人易患失忆症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对1962名年龄在35至90岁的志愿者进行跟踪调查,在对牙齿健全者记忆力和牙齿被拔除、使用假牙者的记忆力进行比较发现,在教育、年龄、疾病史等因素全部相似的情况下,牙齿健全者的记忆力明显比缺牙的人要好得多。可能是因为牙齿有很多神经与大脑相连,当牙齿被拔除时,这些神经相应消失了。

影响发音功能

缺牙较多时,特别是前牙缺失或全部牙齿缺失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发音障碍,说话既费力又不清楚。因为舌尖失去了原有的发音定位标志,气流经过的路线中少了一道控制的关口,故发音不清楚、不准确,听起来就像漏风一样。

可致胃肠功能紊乱

当个别牙齿缺失或牙列缺失后,咀嚼效率随之降低或丧失,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胃肠系统的负担随之加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严重者机体可出现消化系统的疾病。

第9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儿童;龋齿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89-02

龋齿是最常见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口腔疾病,在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为了掌握我市城区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寻找儿童时期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我站与2010年6月对城区三所幼儿园562名3-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在调查前我们对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意了诊断标准和记录 方法。

1 调查情况

2-6岁年龄组共计662人,龋齿230人,患病率40.93%。4岁半以上至5岁办调查188人,患龋75人,患龋率为39.89%,5岁半以上至6岁调查194人,患龋94人,患龋率48.45%,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逐渐增高。但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2 病因分析

2.1 龋齿与口腔卫生习惯 根据有无刷牙习惯,我们将200名儿童分为两组,进行龋齿发病情况分析对比。发现100名无龋儿童中,经常刷牙的59人占59%,不经常刷牙的41人占41%。100名有龋齿组儿童中,经常刷牙的35人占35%;不经常刷牙的65名占65%。两组差异显著,说明龋齿发病与不刷牙有密切关系。

2.2 龋齿与甜食习惯 通过两组儿童饮食习惯情况的调查发现甜食对龋齿发病有很大的关系。无龋齿组100名儿童中,喜欢吃甜食的42人占42%,不喜欢吃甜食的59人占59%。有龋齿组100名儿童中,喜欢吃甜食的65人占65%,不喜欢吃甜食的35人占35%。两组差异显著,说明喜欢吃甜食的儿童龋齿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喜欢吃甜食的儿童。

2.3 龋齿与其它因素 龋齿发病除了与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外,与下列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如钙 、磷 、维生素D和B、蛋白质、氨基酸缺乏引起营养不良,使牙齿发育不好,导致龋齿。同时与母亲妊娠期、小儿哺乳期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也有关。

3 讨论

3.1 龋齿在儿童保健中,虽被划分为缺点,不属于疾病范围,但却发病率高,危害大,如引起牙髓炎等,影响小儿全身健康。

3.2 牙齿是摄取和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之一,是食物消化吸收的第一步,患龋齿后食物不能很好咀嚼,直接影响食物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3.3 预防儿童时期口腔保健的重点是预防龋齿的形成和早期治疗。根据龋吃的发病分析,认为有效的预防小儿龋齿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3.1 建立健全儿童龋齿防治组织,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中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定期对儿童龋齿普查普治。

3.3.2 在妇幼保健队伍中,培训口腔专业技术人员,有效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3.3.3 采取多种形式,对儿童家长、幼儿教师和儿童进行防龋齿知识及宣传。

3.3.4 加强儿童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岁以内的小儿要漱口,尤其是食后和睡前。3岁以后的小儿,就应坚持早晚刷牙,并适用保健牙刷,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