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

第1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社会责任

1 科技创新及其价值取向

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指科技创新的企业(特别是领导层成员)及科技工作者两大类,其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实践的进程。科技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附加价值,因而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都不会轻易放弃它。我国现有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资源(资金、人力)投入研究开发,从而抑制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想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即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显然,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价值取向的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已经与社会发展日益格格不入,让自然生态价值观介入科技创新活动并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愿望,而且也是一个实际的历史进程。对于科技创新而言,走生态化转向之路正适应了当前的历史发展要求。因此,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既是对社会发展战略转向的积极回应,也是价值观嬗变反映到实践中的必然结果。

今天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因此他们是否能掌握环境知识,具有生态环境意识,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实现。本文限于篇幅,仅将科技创新主体放在大学生层面。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由此,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在教学研究中,把维系生态道德观列入教学的过程中,我国目前高校的相关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是不妥当的。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的不断发展,有赖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生态意识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必须通过教育才会进入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所必须的人类固有因素——一种种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等,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客观化、对象化而积累和继承下来的。这些因素绝对不是通过遗传能传递的 。

2 生态伦理与社会责任

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类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也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稳定性。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然而,尽管环境科学日益发达,环境立法日趋完善,现实生活中却仍旧存在着有法不依、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法律和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范。事实上,道德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伦理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生活状况密切相联。生态伦理是人类生存危机感的反映。道德作为调节人类行为规范的总和,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向自然索取的各种资源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再生和更新能力,人类生产、生活扔给自然的垃圾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消解和自净能力,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开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加强了整体的生态意识,提出了社会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GDP向可持续发展转换;生态伦理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正义作为人的最高尺度和理想准则存在于人的全部活动以及一切关系中,忽视人对自然界的正义关系及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是生态危机的原因之一。

北京动物园曾经发生过5只熊惨遭一名大学生的伤害的事件,原因只是该大学生“想验证一下黑熊是否如书上说的那样嗅觉灵敏。”这虽然是个别人的一种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竟有如此行为令人深思。

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实践也证明,仅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创设、社会秩序的整合,而无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的。社会规范乃至具有最高国家权力意志的法律的约束、调控,充其量只能帮助人们处理特殊境遇道德选择的行为方式问题,它对人的行为约束也只能是短暂的、外在的,它可以强制人在某一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能经常地、自觉地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

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源于其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靠后天教育培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缺乏责任感,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的人,其道德自律也就无从谈起。相反,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唯有形成道德自律意识,才能保证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转贴于

3 社会责任教育

决定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核心因素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要求社会中的个体对每一种行为表现都应当首先考虑到自身之外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这种影响,选择对社会有利的、舍弃对社会有害的,并始终为有利于社会的事而不懈努力。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

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需要在内容、目标上体现以认识为先导,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负责的层次性特点。其中,增强责任认知能力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切入点。如何使学生懂得在大学乃至人生的道路上,根据社会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进行选择,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及应负的各种责任,成为增强责任认知能力的第一要务。

道德是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的产物。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道德责任是道德主体在道义上对其选择的行为的善恶及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我”的责任必须建立在两方面的前提之上:一方面,我必须是某一行为的主人;另一方面,该行为必须是我的行为。两方面相辅相成。前者是我与行为的同一关系,后者是我的意志与行为的同一关系。换言之,具有道德责任这一属性的行为不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建立在我的意志自律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实质在于:行为必须出乎我的意志自由。这意味着,只有当人享有运用自身的意志自由去行动的权利时,人才应对选择的行为负责,而培养责任者正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由于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是在以灌输原则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独立做出责任选择的能力和习惯。加之,当今时代是价值选择多样化的时代,学校如果只鼓励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灌输和积极引导,无疑等同于放任自流。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从而陷入责任虚无的困境。对此,学校、教师都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应该看到我们的德育工作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所谓学生的选择其实只是师长替学生做出的,从而取消了学生的道德责任。这种教育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服从于规则。但是,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服从”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青年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主动自为的积极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力压制和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德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学生。

我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和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有赖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因此,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责任教育应成为重要内容,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的教育。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由于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的了解,尚未具备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形成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道德责任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于提高人的素养,这两个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中提高人的素质是最根本的,是实现生态保护必不可少的主体条件。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最终达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人们只有突破过去只着眼于个别利益的狭隘视角,为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采取共同行动,将保护生态环境、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并上升到伦理自觉。

参考文献

1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3)

2 杜时忠.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0(6)

3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第2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合作教学 教改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45

1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全球服务贸易是不同国家间交换金融、旅游、运输等重要服务领域的一种贸易形式。基于世界经济发展迅猛,全球服务贸易超越货物贸易的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新兴课程。过往的教学理论中,货物贸易的教材成主体,而“服务贸易”课程只是本专业货物理论的延伸,随着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深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将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设置是让学生系统掌握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相关理论、政策,以及目前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问题,了解并熟悉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措施的研究及其趋向,使学生能在社会的实践中合理应用。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有综合思辨能力,在服贸活动中合理地运用服务贸易的协定、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不足的地方

2.1 课程内容系统不够完整

“国际服务贸易”是新开设且时间较短的课程,内容认识较浅有待深化。如对服贸主要服务类的金融、保险、电信等如何应对贸易壁垒措施的案例涉及较少,热点话题如“服务外包”的形式和特点、发展趋势等在教学中则涉及较少且不够深入,部分教学内容还滞后于现实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学习上学生难以领会相关理论、法规知识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难以有效地将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有机结合并对此有综合性认知。

2.2 课程认知不足缺乏兴趣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学时短,学分少,相比其他专业课要求较低。授教过程中,师生都有懈怠情绪,部分学生对新特点的概念认知模糊没有形成感性认识,产生“能学多少算多少、听不听都无所谓”的想法。比如在讲述服务贸易的理论与政策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未能认知其重要性,认为如果将来不从事服务业对外贸易的工作,学了没有用处,于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沉闷乏味等现象,上课效率较低。

2.3 课程缺少系统的实践性

服务贸易是一门可实操性强的学科,与其他贸易类专业课相比“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缺乏实践教学。如果在教学中,不断地灌输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知识、概念,缺乏相应实践性和模拟操作,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目前服务贸易开设的专业实验多是以商品贸易流程展开的沙盘教学,缺少服务贸易中法规运作及其相关流程操作的实训培养,以至于服务贸易行业缺乏专业实操性的人才。

3 课堂合作式教学方法的尝试

基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部分内容存在未完善的方面,笔者探研并尝试一种课堂“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其呈现为:

3.1 教学中注入与时俱进的元素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门新兴的重要学科,其授教的内容须与时俱进,跟随国际贸易时势的变化。为此教师应全球贸易活动变况,掌握相关理据和数据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课堂中增添与讨论实际经济相关的知识点和关注热议点,如国际服务外包,货币、期货市场等。注入这些新知识量,与实际紧密结合,充实了课堂新机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能动积极性。此外,在其他教学场合可加大推介该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先入为主,认识到“国际服务贸易”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是国际货物贸易的实效补充,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运用合作模式学生自成主体

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是主导学习的主体。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等不同要素互动组合形成的模式是多种教学因素和思维理念碰撞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合作地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实施“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在教程中插入互动的教学辅助模式,见表1 。合作式教学方法:学习布置分组讨论共解疑问演讲例举总结改进等。这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地施教是对现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内容不足方面的改进和补充。

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灵活开展一种教学辅助模式,首先是对不同章节的重要板块每月安排一次合作式的研讨会,学生会被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其次在明确学习任务和合作规则之后,要求学生自行整理、归纳己掌握的知识,通过组内讨论和分享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对于集中的个别难点,由教师进行集中讲解辅导。随后学习小组对归纳的知识进行课件制作和讨论,最后学生可在每月的研讨会上演讲汇报,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推广好的做法,让学生受益。

3.3 “合作”教学模式的案例

“国际服务贸易”课堂中,单一灌输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知识,让学生易厌烦,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负面状况,可开展合作式教学辅助模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特点、调动学生兴趣和能动性。

合作式教学辅助模式,教师需熟悉教材内容,并根据主要理论和知识点,针对性地从网络或书本中搜集和撰写案例,将主要观点与所设计“架构”紧密联系,并采用适当的议题来引导,学生从案例讨论中发现和应用所学知识。如教程中讲到“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这一章节时,可以用家乐福或者普华永道等跨国企业在中国成功经营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开放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授课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前通知学生,使学生提前了解案件,并提供一些与案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查询相关案例背景的方法,可使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同类案例成功与受挫的资料,结合讲授的理论知识、贸易规则,让学生更好地分析案例的细节、摸索出其成败的经验。实践告知;合作式教学辅助模式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能力。

合作式教学辅助模式实施案例分析可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根据学业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等差异,组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生合作小组,并且实行“角色互换、轮流负责”的责任制度,体现学生的责任和能力。如在探讨某种国际服务贸易章节时,在学习小组中选择学生甲作为组长,而在探讨另一种国际服务贸易章节时,则换学生乙作组长领导组织讨论和学习。这样可避免“搭便车”现象,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能力的展现。

此外,小组里案例分析中学生之间持有不同观点,特别是“热点”的问题可在课堂上大家讨论,把问题摆出,让师生和学生之间共同探讨,达到课内课外互动。如在讲授“服务跨国直接投资”的章节时,可运用“印度服务业在吸引外资”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印度的例子来认知对中国服务业FDI的启示,感受到印度的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措施,总结出实施跨国直接投资所实行的战略。又如讲授“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章节时,分别给出韩国和葡萄牙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改革上两个成功与不成功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两个案例比较,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讨论总结出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次序方面的经验。课程讲授中通过穿插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实例的来龙去脉,一方面可让学生对服务贸易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把书本上的服务贸易知识向实践迁移,活学活用。

3.4 课堂改革创新获成效

笔者经过两届学生的课程教学,从步入到实施的实践中学生呈现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辩证学习和应用学习的教学氛围得以空前体现,教改创新的成效表现为:第一,研究表达能力提高。合作式教学,学生研讨前须查阅大量资料,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需领会课程的理论概念和知识运用,参与同组研讨,随后学生制作PPT演讲课件,观点要清晰而简练,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第二,分析思维得到锻炼。在合作式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学研和思考,运用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的经济社会,主动地训练分析思维。第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式教学,是学生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研讨,学生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于是,学生们在团结协作积极地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提纲准备、研讨计划、发言顺序等环节中,不仅体验到合作的优势与效果,而且培养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4 结束语

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系统不完整、认知不足、缺乏实用性等问题。笔者在“国际服务贸易”课堂教学改革中,尝试着一种创新型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可为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深入开展积累一些经验。

参考文献

[1] 梁瑞.与课内教学相融合的课外教学方法探究.中国电力教育,2011(27).

[2] 袁永友.独立学院国贸专业拓展服务贸易方向探讨.对外经贸,2011(12).

第3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力学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建立合理的力学概念模型,为学习结构选型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由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力学概念的普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索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设计,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现行建筑力学教材教学内容,通常是把土木工程专业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材加以删减、精简、浓缩、改写而成际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间存在技术空白,影响建筑师创造力的发挥。现代建筑空间的不断延伸,对建筑师和结构师的默契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师在结构专业的理论深度上可以远远不及结构工程师,但在思考结构的广度上,却应当处于领先地位;建筑师虽然不从事精辟的结构分析,但实际上不可避免地要靠结构知识帮助提高效率。因此,建筑力学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采用发现知识的方法,即假定它的结论还没有得到,把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一知识将要产生的背景上,试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个结论的过程调整为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地、一步一步地产生和获得这一结论的历程。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模仿发现知识的过程,用以代替消极地向头脑输入知识结论的做法,表面上是在重复知识发生的历史,而意义就在这种重复性的模仿之中。只有这种模拟,才能较全面地体会到前人在知识发生过程中的甘苦,必然会有诸多方面素质的熏陶和能力的增长,才能获得比知识结论多得多的东西,才能有创造力的增强。诚然,这种“过程”比“结论”更受重视的做法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相应地讲课与学习也必然更为艰苦。然而,出力、费时、艰苦当中自有学会发现知识的乐趣。知识发生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抓住这一过程才能获得培养创新素质的契机。把握这一契机的关键在于,要告诫学生:如果我们回到了这一结论提出的时代,首先要找到结论。而比证明更重要的是怎样知道这一结论,否则就没有可以去证明的对象。可见,创新的前提首先在于得到结论,证明只是使创新的结果合法化。如果重视了表现历史以发现知识,就不再去抠难题,我们会更加珍惜最基本的东西,天然的、质朴的,表现在习题上也是朴素的、容易的,绝不是刁钻古怪和艰涩难做的。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中学物理讲的是用于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成。三个力呢?四个力呢?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角线,另外一条表示什么?四边形能否简化成三角形?从而引出汇交力系合成与分解的两种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把猜想融汇于讲课的内容之中是完全必要的,以此奉献给学生包含着猜想的完整系统,使他们看到知识发生过程的活生生的历史重演,让他们利用难得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结论中去领悟:怎样做,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创造性的极佳途径。例如力对点之矩,Mo(F)=X*FY-Y*FX,这个公式怎么来的?对不对?作用点A在第二、三、四象限是否成立?F朝左上方、左下方、右下方是否成立?在课堂上,应当与学生们有相互的交流,有信息的反馈,要经常设问、反问乃至提问。有时候,可以叫同学上来于黑板上推导出前人已得出的结论。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问,如果你在那个时代,能不能得到这一结论呢?这样讲,不但是激励和鼓舞他们,而且是用前人的成果来训练学生,使他们产生创造能力。不难看出,这是我们向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课堂中身体力行创新工程。

如果能够在讲课中,在珍惜知识结论的同时,更加珍惜结论的产生过程,那么我们就会把前人丰富的遗产作为丰富的知识素材,借助于它们首先砥砺磨练自己的创新锋芒,不停地表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也会不断地升华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力学基本原理是专业教师长期困惑的问题。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知识建构,启发他们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培养学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构建主义,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建筑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力雄.建筑力学与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4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会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一、引言

《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生不仅是岗位的需求者也应是岗位的提供者;既能满足生存需要,又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的人才需求。作为财会人才教育与培养的主力军――会计本科教育也应适应这一新的要求,以一种全新的教育价值观为导向,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创业的一代新人。

关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在实践方面,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大和上海交大等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并形成了几种典型模式,此后许多其他高校也进行了尝试与改革,但效果并不突出;在研究方面,我国从1992年开始逐渐活跃起来。据吴泽俊(2007)统计,我国创业类教育论文在1992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1992~1997年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就有300多篇,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年均40篇,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大部分论文较为充分地讨论了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模式等,也有部分文献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个案分析。另外,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也逐步为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所重视。但综观国内有限的研究成果,把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创业教育联系起来的文献不多,而且专门研究会计本科创新创业的更少。本文试图结合会计本科专业和学生的特征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来探讨会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涵义

根据吴泽俊(2007)的相关论文归纳:创新教育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为,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创业教育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来理解:广义的为“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狭义的则指“为创办企业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紧密,创新教育使创业教育融入了知识、技能的要求,创业教育则使创新教育变得更具体、更实在。

(二)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1990年,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Plahalad)和哈默(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如多萝西・伦纳德・巴顿(Dorothy Lenard-Barton)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本文的核心竞争力突破了企业的界线,包括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创新创业和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一方面,核心竞争力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具备了优势和个性特征才有可能创新与创业。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特别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现与培养。

三、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会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突出优势、以人为本

会计本科专业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集金融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应用型学科。一方面学校应引导财务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包括学术理论和实践优势、税务、财务管理等各领域优势),增强教师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应充分珍重人的价值和肯定个性的张扬,引导学生合理定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潜能和特长、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现“一元”为中心的多样化原则

构建核心竞争力或突出优势并不表示能力和知识的单一化。对会计本科学生而言应该是“一元”核心能力下的知识和能力多样化格局,即根据学生优势培育生成并确立核心能力和知识,再以核心能力和知识为中心,加强关联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以及通识能力与知识、创新创业能力与知识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能力与知识为杠杆支撑点的能力和知识多样化发展道路;就教师而言,应有自身的核心研究领域或能力,并附有关联知识和能力的支撑。

(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不管是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都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会计本科专业、教师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应与我国就业需求相适应或与国家建设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会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构建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1.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教师是大学的基础与核心,没有创新能力和具竞争优势的教师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生。

首先,会计本科专业教师应面向市场。会计本科专业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与需求市场紧密相连。一方面,会计本科教师的价值观应面向市场,教师应有具有市场竞争的价值观,要有不断更新知识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意识。另一方面,会计本科教师的学术应面向市场。学术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也要服务于社会与市场。学术有了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教师才能面向市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另外,会计本科教师应走向市场。教师应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其次,更新高校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高校应改变统一的会计本科教师的考核体系,对于不同优势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激励教师优势的形成与发挥,引导教师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2.会计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素质中最适合自己、最具有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形成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使大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首先,引导会计本科学生合理定位。学生必须明白大学四年或五年要学到什么?毕业时他应该具备什么?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其次,引导学生充分认知自己和社会。要求大学生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能力,积累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引导学生构筑自己的核心能力与知识。会计本科专业可形成不同的核心能力与知识,如税收、资产评估、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专业外语、企业筹划等都能成为核心知识和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社会需求在某一方面加强学习,通过参加相关考试、各种实践和创业比赛等形式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

首先,要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政策制度和服务平台。创新创业离不开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和平台的提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政府奖励,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三)创造有利的大学环境

首先,树立会计本科学生创新创业新理念,注意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重点。会计本科学生相对其他相关专业来说,总体上学习较认真、踏实和努力,但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需要通过宣传、制度安排和教师引导等方式,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思想,引导会计本科学生和教师价值观和就业观的转变,树立创新创业新理念,形成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其次,发现和培养会计本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提供相应的平台。要有伯乐识才,重视个性化发展,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潜在资源来挖掘与培养,并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平台(如企业策划、项目投资、税收筹划等形式的创业大赛),给学生个性发展予以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再次,注重第一堂课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接受性教育模式,核心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于整个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之中。在教学内容上,会计本科专业应开设《创新创业》、《市场营销》、《保险学》和创新创业政策制度等方面的课程,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增加实践课程的学分;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考核方面,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鼓励“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最后,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除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还应把创新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生考核指标,计入学分。

(四)建立会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首先,组建创新创业联盟或团队。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组成不同的教师创新创业联盟或团队,如财务管理教学研究团、税收筹划团、审计团队和中小企业服务团等,并提供相应资金鼓励各团队创新创业。其次,鼓励教师走出去。学校应当提供时间和机会,创造条件鼓励会计本科教师参与企业咨询、企业上市、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最后,学校请进来。学校可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财务主管、投资分析与理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五)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的评估体系

从宏观环境促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是会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和“方向盘”。教育管理体制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引导高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如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一定时间内的 “创业率”、 “创新绩效”等进行评价,以此来判断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这样各高校将以评价体系作为行动的指南,更新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式、活动内容与形式、校园氛围、设备条件、师资评价标准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胜利.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5):60-62.

[2] 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5):18-22.

[3] 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29):189-190.

[4] 王海燕.基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3):51-53.

[5] 邓雯莎.“核心竞争力”理念下的成人高校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6-17.

[6] 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300-317.

第5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更新,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医疗卫生在发展进程中,逐渐由以往传统的模式向预防、保健和主动式的服务方向转变,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本文关于《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现实研究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医学教育中,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就当前《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而言,《预防医学》在课堂中的教学存在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对《预防医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教授时,仍采用以教材为主的理论满堂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1]。教师只是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转化到多媒体课件中,使本身是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过程中,无法与实际的操纵情况进行结合,只能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对其进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相对较差

在《预防医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应对相应的预防知识有较为熟悉的理解,才能够加深学生对《预防医学》内容的学习。目前《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也体现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差[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课程不是十分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将相关的预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搭配也不够合理,通常是理论性课程较多,而实践教学内容较少,致使非预防学专业的学生无法对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实践,影响学生对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二、《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一)加强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在分析《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过中,首先非预防医学专业要加强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视,对当前非预防医学专业中学生普遍存在对《预防医学》课程忽视学习的情况,反复强调《预防医学》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使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要性,并了解未来在医学临床中的医生,不仅要具有能够在临床中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技术手段,同时也要具有能够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和保健的能力[3]。另外,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视过程中,也要鼓励非预防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向家人和亲友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的重要性。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分析《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过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发展。一方面,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采用现代化先进设备展开教学,通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将《预防医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运用多媒体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比如通过小视频展开对相关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在转变教学方法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转变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项目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渐加深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并在教学中加强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由此提升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

在医学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于当前《预防医学》课程教师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4]。一方面,非预防医学专业在对相关教师聘用过程中,要聘请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经验丰富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师,在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要对《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促进《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发展。

结语:

就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而言,《预防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十分重要,能够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关于《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研究,主要从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相对较差两方面,对《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强对预防医学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等方面,研究《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前存在相应教学问题的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晓,贺莉萍,李军,等.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05(04):69-70.

[2]李雨U,崔念,潘晓放,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的初步优化与改革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03):35-36.

第6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44-02

[作者简介]严复雷(1975-),男,甘肃武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与政策。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12xn0028)”、“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1sjz152)的研究成果之一。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西南科技大学2012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特色逐步凝练。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1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形成了目前使用的2009(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学分达到365个,占总学分的221% 。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的提高,直接保证了实践育人理念的执行。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课程类实验、专业认识实习、学年论文、学术报告、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保证实践教学规范运行。

2增加实践创新学分,突出工科院校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由工科学院开设,任课教师也是工科专业教师,把工科理论与实践融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实践教学更加丰富。

二、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平台,夯实实践教学体系基座

1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完整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于学校平台层面上的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等实践教学;基于经济学平台的实验教学,例如统计学课程实验、会计学课程实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基于专业平台的技能实验教学,例如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实验、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等;基于专业特点的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充分考虑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工科背景,又以专业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验项目类型集中在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开展基于实验项目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亲历完整的研究、设计、实现的实践过程,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实验项目中,演示性实验比重不到10%,绝大部分实验都是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例如《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中,任课教师实盘操作,要求学生虚拟操作,选择在开市时间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把证券交易理论与实际交易紧紧结合,突出了实验的真实与仿真特点,学生兴趣浓厚,实验课堂教学效果好。在《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实验课程教学中,指导教师首先把实验背景和主要交易信息告知学生,然后布置实验任务,规定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并及时提交课堂作业,下堂课时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再进行下一步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升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图1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执行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至今已有五年,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参加工程训练,了解机械制造、水泥陶艺制造流程、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分析测试等工科实验,为他们将来创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在创新实践课程中,创新学理论与当今成功的创业实践案例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电子实训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电工产品等的了解,专业兴趣明显提高,对学校的正面评价也增多。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特别是全国性的各类竞赛,这对于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例如每年一度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国贸专业的学生与工科类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组,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把公司设立、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和产品科技创新等内容不仅用专业术语写出来,而且要向评委进行专业陈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广度和深度

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快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并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选择。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依靠省部共建的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较为齐全,管理规范,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既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开展,也可以利用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开展个性化的实验课程。经济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大约有10个,例如交通银行绵阳分行、国信证券绵阳营业部、绵阳海关、绵阳出口加工区等,这些基地既可以供学生实习参观,又可以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实训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拓宽了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五、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1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转

建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学校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学院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经济系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必须保证实践学时符合课程学分规定要求,二是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关图片、文字等佐证材料,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通过规章制度保证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师生投身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学院在实验课程工作量计算上予以适当增加,经济系对于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或毕业实习予以工作量之外的额外津贴。对学生来讲,创新实践学分的加分制度较为灵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激发师生愿意从事实践教学活动。

3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过程

学校和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在开学第一周上交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验课程PPT等文件,填写实验课程申请表或校外实习申请表,学院教学办根据教师申请,统筹兼顾,安排出本学期实验室教学课程表,上报学校教务处。学院实验中心为实验课程提供软件安装、调试等技术保障。学校、学院教学督导组根据实验课表安排,随机抽查实验教学情况,全方位掌握实验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2(5)82-88

第7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Economics Curriculum which Takes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s the Goal

YUAN Li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way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 theory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develops, and how to better use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employer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students'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capabilities, to meet market demands, train applied talents, we recommend that economic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works on the building un4der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discipline i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emphasizing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Key words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objects; teaching methods and ways; professional ability

0 引言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经济平台课程中的工程经济学,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技术问题,它为后续课程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效果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确立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具有项目经理和注册造价师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工程管理专业的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可能会有多种选择:狭义的工程管理、工程咨询、造价管理、工程监理以及考研,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工程经济学的运用,对工程与经济结合的理解以及领悟则是他们执业的首要要求。在我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是必考的、通用的一门基础课。为了学生从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必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我们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应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组成,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

2 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及学习兴趣,根据本科教育特点及教学时数,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思想上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

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选用优秀教材,以教科书内容为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

在课程讲授上,具体教学内容参考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及国家新的规程、规范,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把握求职竞争的先机;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对课程主线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归纳、总结形成讨论题,以讨论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课程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表及案例资料的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以保证课程讲授条理清晰、信息量大;而公式的推导、推理过程等一般采用板书方式,以便学生主动思考,参与推导过程,帮助加深理解。总之,本课程的讲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具体授课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

3 制定与提升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应确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组成,组织对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进行编写,集中力量将教师多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整理、简化、编制成适应学生设计的工程背景资料,建立课程设计选题资料库;力争使学生进入一个开放式的工程实际情景中,学会从设计题目入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及数据处理,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前期决策中核心问题的综合能力。

4 注重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环节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本课程从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重点讲授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较为抽象的工程经济原理用具体案例表示出来,以加强现实感,便于基本知识点的贯通和综合应用;在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课程设计等有指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训练,为学生在随后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从事相关的专业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加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横向科研项目的辅助研究工作,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点、独立分析实际问题、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5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建立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将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教案、电子课件、经典例题、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及背景资料库等教学资源上网,并通过答疑、E-MAIL进行讨论和意见反馈,有助于解决学生预习、复习、自学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缩短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同学们的疑问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在教学网站上提供系列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网站供学生阅读。

教学资源上网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以及由于课堂信息量大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一定困难等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健康发展的机制。

6 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在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优化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学生出口状况及教学计划形成自己的特色,将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1)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组织论证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以达到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把握求职竞争的先机。

(2)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特点,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课程主线进行重新设计,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3)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上习题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网上答疑等)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建立多层次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教研项目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袁丽,冯静.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1):301.

[2] 曾淑君.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3(2):129-130.

第8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育;模式;波普艺术

一、波普艺术的概述

波普艺术即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为新写实主义。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在当时成为风靡整个世界的流行性元素,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具有超强影响力的良性发展。鼎盛时期是50年代的美国,波普艺术快速发展,使得艺术生活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简称“POP”,意即是“流行性的艺术、通俗性的艺术”。另外,“POP ART”,即是指一种大众化、商品化、即时性和片刻行的艺术等,是一种流行波普与实际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形态和精神面貌。

(一)波普艺术的产生

波普艺术出现在1952~1955年间,由伦敦的一所独立者社团首创的。波普艺术是指将具有额外负担的物品作为创作的载体,传递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含义。这种创作载体蕴含有深刻的涵义和价值,使得波普艺术能够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精神享用和灵魂共鸣。简而言之,起始的波普艺术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是慢慢发展的艺术市场上具有独特风格艺术的一个前身。波普艺术从60年代开始,就密切结合文化思想和艺术设计,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波普艺术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具有的反叛性心里很难马上被群众接受。但是波普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包含有大量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方便了大众化吸收和接受波普艺术。英国是反应波普艺术风格最集中、最强烈的的国家之一,许多人认为波普艺术能够引起大众化的共鸣。因此,波普艺术和文化就慢慢的演变成为了大众化艺术和文化。其中,波普艺术慢慢带动了波普运动的产生,这是一个聚集大部分文化知识分子的运动,大肆鼓动和鼓舞青年知识分子在艺术的设计形式、设计方案上提供自己独到的思维模式,并将其艺术的形态和意识思想植入到青年知识分子的心中。这场运动波及的范围较广,包含有英国的波普设计,虽然英国的现代化元素落后于其他的参与国家,但是英国的波普设计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前卫性思想和风格迥异的设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地追捧和国际方面的注意和重视,使之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和引领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

(二) 波普艺术及运动的含义

从波普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我们既看到了与传统艺术的不同也同样感受到了现代受众对这种反叛性的设计思想的接受与热爱。包豪斯教育模式波及范围广泛且深厚,波普运动亦是一种以反现代主义的一场运动,它主要反对的是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中国现代化设计为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波普艺术慢慢的波及整个世界,慢慢的主战场变为美国,导致美国的大众文化成为引起这场波普运动的思想主根源。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而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沃霍尔。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虽然有人认为画面带来的是一种特有呆板效果。但是对于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的二维平面设计来说,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宣传效果,像某个标志性的图像就可以像梦露的这个经典图像一样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无孔不入的占据视觉欣赏者的每个心里角落,而符号的宣传效果也达到了圆满的成功。

二、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当今平面设计

波普艺术对未来设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知道作用,将波普艺术大量的引入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中来,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二维平面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从实际的理论出发,并从不同方面对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探讨和设计。

(一)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当今平面设计实例

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家6月上旬旋风般地访问了法国,说是“旋风”,不是因为行程紧凑,而是他所到之处,的确刮起了“奥巴马旋风”,不仅引来大批粉丝尖叫,而且还带动了另一项产业——奥巴马的肖像画和纪念品在网上大卖。

在现代政治波普艺术史上,奥巴马的肖像画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章。从奥巴马宣布竞选总统开始,他那板刷头、招风耳的造型就频频出现在宣传画册、广告招贴、T恤衫、咖啡杯等各种载体上,成为一种时髦的大众政治文化。如今,在奥巴马入主白宫半年后,这种时尚不仅没有退潮,反而进一步蔓延到了欧洲。

(二)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当今平面设计特点

波普艺术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二维平面图纸的设计,即指表现形式笔触。表现性笔触是指利用粉笔、毛笔、铅笔、油画笔、排笔等操作工具在图纸手上面设计和画图线条和图形。这种手绘的设计图不可重复,且能显示出个人的技巧和修养,以及绘制时的心情和精神。波普艺术在20世纪的发展中,艺术家约翰斯·伊顿非常重视笔触和人的心理联系,靳棣强责将水墨笔触对宣纸的渗化设计,彰显效果。这些设计均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具有传统书法和水墨画的悠远历史中,中国的波普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也开始大放光彩,大力的影响着平面设计的发展。

例如二维平面设计中的招贴设计,招贴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平面设计重要范畴。也是现代社会广告宣传的重要方式之一。招贴的发展与功能决定了它始终是追随着社会流行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风格与美学特征总是反应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社会大众审美趣味。在培养学生进行招贴设计之前,影响招贴设计的各种艺术手段中,绘画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平面设计历史上,欧洲早期的木刻版招贴,是直接由艺术家设计木刻版画印刷,到工艺美术、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设计,招贴则大都是艺术家按设计需要的形象描绘在石版上印制,色彩绚丽,设计生动。在视觉和意识形态方面受到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运动影响的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的招贴都是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对社会各种流行符号的认识与了解,培养学生对社会各种视觉符号的写实性描绘。二战后的波兰、前苏联、中国、古巴招贴以及美国图钉设计流派强调设计与艺术表现相结合,打破了艺术与设计的对力和隔阂,招贴成为一种形式作为艺术家艺术探索和观念表达的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观念形象平面设计的艺术影响因素主要为现代绘画运动的各种风格,如西方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通过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平面视觉的形象不再是图解的,而是具有现代主义内容的象征性、表现性的风格通过平面设计,把象征的、抽象的、绘画图形的形象进行新的按排和布局,达到设计的观念传达目的。

三、小结

波普艺术最具有创作特性的发展是对商业社会发展中的符号设计。同样在平面设计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和表达形式。这种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特别且持久影响力的艺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样一种波普艺术设计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中无法取代的部分,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种产物,并对当今平面设计中运用起着重要的关键性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殿军.波普艺术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关系[J],设计与人文,2010(12).

第9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由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及以上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以及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一般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中文基础和外语基础,具有较高中外文化交流素质,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外事、外贸等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文人才。根据专业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划分为三类:中文专业类竞赛、外语类竞赛和综合类竞赛。在专业类竞赛下又可细分为三类:专业基本素养类,即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素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征文、演讲、辩论等;专业实践技能类,即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教师模拟大赛、专业实践展评大赛等;专业才艺类,即与培养具有一定中华才艺基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比赛,如戏剧竞演等比赛。而综合类竞赛主要指学术类比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如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实践能力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平台,不但是理论知识转换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锻炼和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专业实践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起着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讲授,更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创造性解决系列难题。当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面对同台竞技的激烈比拼时,更能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锻炼和养成学生创新思维。

系列学科竞赛,尤其是参与综合类创新创业类学术竞赛,学生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地提炼所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将知识能力转换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在历经多次高水平竞赛沉淀积累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显著提高。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一般多是以学生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通力配合,为同一目标努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包容,合理分工,产生最优的团队效益,通力合作,取得最佳成绩。整个备赛过程,是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对学生团队意识一次很好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演练。

学科竞赛的比赛内容一般高于课堂要求,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需要学生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实战演练,把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提能力。

(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学科竞赛所营造的竞争氛围,特别是到省市级以上竞赛与各高校优秀学生的交流比拼,参赛学生通过冲刺备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磨砺自身意志品质,不断超越自己,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一)当前竞赛组织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实效。但在组织学科竞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面不够广泛;第二,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参赛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竞赛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五,竞赛师资建设需更进一步推动。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路径探索。

根据学科竞赛组织存在的问题,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六年来我们主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1.完善竞赛相关机制建设,构建系列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文化引领”与“制度引领”激励机制。“文化引领”,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友交流分享会、家校互动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扩大学生参与比例,深植竞赛文化。“制度引领”,完善相关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规章制度;专门设立“学术创新奖”称号,对参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和团队予以表彰;对指导学科竞赛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予以表彰。第二,建立科研中心理论保障机制。专门成立相应的院系竞赛科创中心,以院系学科竞赛师资建设、学科竞赛理论研究、学生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生涯导航为工作核心,保障竞赛组织的有力推进。

2.着力专?I竞赛体系建设,构建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层级多类别的学科竞赛体系。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竞赛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竞赛体系;以专业特点为依据,组织不同类别的竞赛,尤其注重精心组织系列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院系层面已形成专业实践展评大赛、对外汉语教师模拟选拔赛、汉语菁英中文综合技能大赛、成语英雄、诗词大会、辩论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计划大赛等十余项常态开展的品牌竞赛。

3.着力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构建三类实训实践平台。

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理念为指导,构建以专业实训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的学科竞赛培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凝练升级。目前,专业实训室2个,中介语语料库分析实验室和基于多语种优势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实训实践实验室,在建实验室5个;实习基地方23个,其中国内实习实践基地13个,海外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专业学生社团6个,有戏剧社、文学社、汉服社、方言社、京昆社、汉语国际教育协会等社团。三类实践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

4.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参赛提供师资保障。

在师资上,着力加强院系学科竞赛导师团建设,将学科竞赛师资建设纳入院系师资发展规划。以专兼结合的形式,选聘在学科竞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老师担任导师,选派优秀老师参加竞赛指导相关培训。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保障教师竞赛指导工作量认定。

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经验探索

(一)将CDIO理念融入创新??践能力培养。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研究。这种“做中学”理念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能力目标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创新型实践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核心理念,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着力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

实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一对一精细化开展工作,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才。根据学生特点,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精心辅导学生;学生竞赛中心生涯咨询室一对一接待来访学生。坚持一对一指导学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确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中,注重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课外活动开展中,注重依托学校外语特色,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月”、“游走的世界交流会”等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五、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成效

六年来,实践证明我们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竞赛获奖和创新创业类成果丰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其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最后,得益于竞赛体系培养良好创新思维和突出创新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特征明显,自主创业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