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个人职业目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职业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职业目标

第1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目标;规格

一、应熟悉规范和标准

机械制图标准及规范;电气原理图标准及规范;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图纸标准及规范。

二、应掌握技能

能够正确识别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上常用机械结构和电气、气动、液压及检测等元器件;能够正确使用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上的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够按照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机械、电气、气路及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元器件的选用、装配与调试;能够对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进行硬件配置、程序设计、并实施控制;能够维护保养典型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系统;能够进行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三、应胜任岗位

自动化生产设备实际操作与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故障诊断及维修;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日常保养及维护。

四、经过培训能转岗到的岗位

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技术革新及改造;自动化生产设备售后技术支持及用户培训。

五、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心理素质;(3)身体素质;(4)文化素质。

2、职业素质

(1)专业素质。具备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可编程控制器及单片机控制,传感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本专业工作领域内常用的工具软件(AUTOCAD,PROE等);具备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使用、调试、维护和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有阅读和应用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交往与适应素质。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3)学习与创新素质。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修,并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实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等。

(4)职场素质。毕业后能够适应职场环境,具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踏实、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态度良好,能够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二)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1)掌握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会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5)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及基本会话的知识;(6)掌握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所需的数学及物理方面的知识。

2、专业知识。(1)掌握机械制图与识图方面的专业知识;(2)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3)掌握电工、电子线路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4)掌握电气控制、传感器、PLC等方面的专业知识;(5)掌握液压与气动方面的专业知识; (6) 掌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行,调试,故障诊断和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

(三)能力结构

1、社会能力。(1)与人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宽广胸怀,尊重他人,诚以待人,能够敏锐发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运用巧妙的方式和对方沟通。(2)与人合作能力。牢固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3)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去努力思考、积极探索,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4)革新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以高超的学习能力,敢于冒险的勇气和敏锐洞察力,坚持不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5)安全保护能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中,明确企业的纪律和规章,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熟悉工作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助救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防护安全隐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6)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情况总结,并在总结中回顾得与失的能力,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总结自我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完善和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2、方法能力。(1)自我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查阅专业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能够快速自学专业领域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技能。(2)信息处理能力。能根据专业领域的需要,运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采集、提炼、加工、整理信息。(3) 实践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及时、正确地处理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积极主动地解决所在岗位的技术难题。

第2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1、封面。封面署上作品名称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扉页个人资料;

2、目录。包括认识自我、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评估调整;

3、 正文。第一章、认识自我。结合相关的人才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自己对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分析;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包括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可以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第四章、评估调整。评估的内容包括职业目标评估、职业路径评估、实施策略评估等;

4、结束语。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 职业生涯 生涯规划评价量表 问题与建议

一、引言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总体勾画,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特点。而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又经历了成长、探索、确立、维持以及退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所处的环境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就要求在漫长的职业道路中要注意审时度势,依据情况变化对规划进行适当的反馈和修正。

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高校毕业生甚至迷失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就业是关系民生的一大热点问题,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国家高度重视这一社会问题,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是为广大的待业人员提供了诸多选择。这样,如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就成为一个复杂又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研究显示,很多人并不是在非常适合于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这对于个人、组织、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鞭策个人努力工作;有助于个人抓住重点,引导个人发挥潜能,增加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很有可能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一生都可能碌碌无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有一个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职业理想。

现在,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都认识到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了规划。然而从我们连续三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或者对职业定位不够准确,或者没有考虑配套的行动方案等等,由此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企业对大学生信任度下降,跳槽频繁,给企业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数据收集、分析及问题

1.分析工具和方法

我们对这150份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将调查的内容分成了五个部分,利用霍兰德性格职业匹配法,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计分评价,设计出职业生涯规划评价分析表。

2.数据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

本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选取了某高校连续三年即将毕业的本科生15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文科背景的学生66名,理科背景学生84名,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后,这些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设计了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共计150份。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法,更直观地反映出各种现象的集中程度,并最终总结出被调查对象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考虑的因素及出现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专业背景与职业目标基本吻合,文理科存在差异。在调查中,我们特别对被调查对象的专业进行了整理,并将它与职业目标这一项进行了对比研究。就整体来看,目标基本明确的学生占到 了76%,情况比较乐观。但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职业目标的明确程度确有不同。在66个文科专业背景的被调查对象中,目标基本明确以上的占到68%,不明确的有12%;在84个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中,目标基本明确以上的占到了82%,而不明确的只有7%,这个数据表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比文科背景的学生要明确。曾经有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类学生会较多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吻合的职业,他们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表现出更明确的方向定位。

有调查显示,理科专业背景的人员更倾向于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他们在制定职业目标的时候多数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考虑,从而能够制定相对明确的目标。同时,社会现有的职业中,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的职业多偏向理工科,而且人才很匮乏,所以他们的目标也比较明确;文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的就业面相对比较宽泛,比如管理类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的就业选择很多,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很多岗位,因而他们在确定职业目标时就显得比较盲目,没有那么明确的对应性。

(2)职业价值观不明确是普遍问题。职业价值观使人们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对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人们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职业价值观不明确,必然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而陷入迷茫,生活工作都得不到幸福感。

在调查中,职业价值观非常明确、明确以及基本明确的学生占43%,而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没有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等教育中对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匮乏,没有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

(3)兴趣与职业目标匹配度低应该引起关注。我们一般都通过对自己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来认识自我。一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比较感性的认识。有的人通过对自己的评定,以及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的评定来认识自己,这样的认识主观因素比较大,不科学;而有的人通过测评工具来测量自己的性格特点,这样的认识相对比较准确。

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目标选择。在调查中,69%的学生选择的职业目标与自身的兴趣爱好基本吻合或吻合。这一结果反映出:处在职业初期的80后,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将自己的兴趣融入到工作中,他们更愿意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也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就业面狭窄,对环境普遍认识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世界公民,就业已经全球化。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视野狭小,只关注很少几个城市,很少几个行业,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公务员。有着强烈的跟风倾向。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有12000多种职业,我国有7000多种职业。

毫无疑问,就业机会都是由社会组织提供的,这是客观现实,人们不能改变它,但是可以通过对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的分析,充分地了解它,适应它。多数学生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环境,对于想要选择的职业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准备不足,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融入社会,融入角色缓慢。

(5)职业发展措施空洞。目标指明了行动的方向,真正要实现目标,还必须要采取相应可行的行动方案。在调查中,有将近半数的学生都没有明确的行动措施,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仅有目标没有措施,目标也只是空想,有效的措施是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表2 行动措施明确性统计

从上表可知:目标基本明确的114名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有基本明确的行动措施的,而这一指标在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中只占到28%。目标指导行动计划,目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实现,而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任何行为也只能像是没有方向的船只,徒劳无获。只有确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同时制定系统的职业发展措施,才有可能创造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集中分析和探讨,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未能客观地、全面地、清晰地认识自己;二是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三是对就业环境缺乏理性的判断;四是职业目标比较模糊,没有相应的行动措施保障。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当事人一个人的事情,其制定与实施需要个人、学校以及企业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是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处在职业发展初期,这是一个职业探索的阶段,特别需要有益的指引。针对当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未来的路怎么走,最终应该由自己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战略指南,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认真学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首先要剖析自我,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助各种测评工具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劣势;然后,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及就业形势做出准确的理性判断,接受挑战、挖掘机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目标。目标确定后,必须要有相应的行动方案来保证目标的实现,措施必须是可行的,并尽可能地系统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服务于目标。“计划赶不上变化”,在人生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还要对职业目标和行动方案进行评估和适时的修正,以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校担负着教育和指导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职责。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组织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队伍,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推荐等服务工作,普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就业形势有一个较清晰地认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应对就业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3.企事业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场所,应该为这些新生力量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有益的指导。即将毕业的高校本科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适应阶段”,往往会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企业没有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正确的指引,可能就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如果企业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等机会,使其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组织环境,这样能帮助员工在与企业的磨合中不断地成长。只有当个人的职业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才能发挥出员工的才能。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制定和修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组织忠诚度。

4.政府和社会既要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还要协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道路。政府有责任出台相关政策,为高校职业生涯指导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平台。同时,应该组织社会力量,建立职业培训机构,组建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队伍,开展更广泛的公益性的职业咨询和指导活动,让更多即将走入职场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

[1] [美]reardon ienzsampsonpeterson《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美] reardon ienzsampsonpeterson《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学生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杨新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4]徐笑君.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5]耶胡迪巴鲁.职业生涯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6]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第4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五步法”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我们应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使大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更加完美,不至于千人一面。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是百花争妍,百家争鸣。笔者认为SWOT分析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大有作为。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分析个人特性的教育方法。在近两年的工作中,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趋向,并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少同学进行分析,并积极进行指导。

一、SWOT分析法的分解与引入。

SWOT分析法(具体是指以下四个因素: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一)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环境威胁和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识别环境中的机会是一回事,拥有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是另外一回事。每个企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笔者认为SWOT分析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大有作为。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分析特性的教育方法。在近两年的工作中,笔者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趋向,并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少同学进行分析,并积极进行指导。SWOT分析步骤如下:

1、确认当前的战略是什么? 即学生的需求及目标趋向。

2、确认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当今各种就业政策及压力。

3、根据企业资源组合情况,确认企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限制。即挖掘学生的优势,寻找适合学每个学生的职业。

4、按照通用矩阵或类似的方式打分评价。即对学生自己总结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分的时候以两个原则为基础: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用同样的办法把所有的劣势分成两组,一组与机会有关,另一组与威胁有关。

5、将结果在SWOT分析图(见图1)上定位或者用SWOT分析表,将刚才的优势和劣势按机会和威胁分别填入表格。

图1.SWOT分析图

6、 战略分析。即根据学生自己所得结论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沟通很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方法探索

现举出一例:学生石XX,女性,来自农村家庭,长相一般,皮肤稍黑,国际商务专业,2011届毕业生。在进入大二时,该生对自身产生了疑惑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将来怎么规划,并一度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导致该生很是缺乏自信。针对这些,我向其介绍SWOT分析法,并让其用该方法分析自身,该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向同学、朋友、家人咨询得到以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生有些自卑,虽然想上进,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人认为比不上别人,所以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一定程度上,与周围环境与同学格格不入。

于是,为了让该生能够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和让她对前途充满信心,将其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修改得到以下结果:

从修改结果中,优点占有优势,而且,很多的缺点稍微努力就可以克服或者转变为优点,并劝其注重内在修养提高,增强本领,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对其中的优点,对其进行了强化,对缺点指导其改进。并将分析结果复印一份,留给其本人,用优点鼓励自己,那些缺点,克服一个就划掉一个。最后,向该生介绍了什么是职业树,怎么样制作自己的职业树,和怎么样浇灌这棵“职业树”(图2),指导其利用职业生涯“五步法”( 见图3)制作三十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连同职业树一起一式两份,她和我每人一份。

图2.职业树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定位、方案设计以及动态调整等。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知己知彼,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

图3. 职业生涯“五步法”

第一步: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自我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客观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等,人才素质测评是全面、科学地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

在客观认识自我方面,我们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

1、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

2、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

3、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4、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

正确自我认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要求必须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列举个人兴趣爱好,还要列出三项成就并作说明,从中可见一斑。

第二步:评估职业机会、知己知彼(职业认知)

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除了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还必须更多地了解各种职业机会,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与职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评估外部事业机会,才能选择可以终生从事的理想职业。

对职业机会的评估需要理性评估,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切忌想当然,对不熟悉的行业和职位不切实际的向往,结果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城中,一入围城马上受到现实冲击,迫不急待又要出城,兜兜转转之间,年已蹉跎,空自消磨。

第三步: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确定目标和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前面两个步骤,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对外部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素质要求有了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符合实际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职业目标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目标的人当中,超过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目标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正确的职业选择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1、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2 、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

5、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职业目标确定后,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此时要做出选择。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主管路线;在具体的岗位方面也需要作出选择,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

第四步:终生学习、高效行动 (计划、策略、行动)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职业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和更好,个人也是一样(个人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坚持)。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逐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第五部分: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动态反馈调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却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其调整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

职业发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几乎人人都会碰上,对职业人来说,有些是致命的,有些却能走通另一条路。发生这种情况时,最不可取的态度是急于求成,消极对待当前工作。正确的做法是――稳定中求发展。

当然,事在人为,再优秀、再动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建立目标、树立信心,职业生涯规划只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能否成功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谈话之后,该生修订了“三十年职业生涯规划”。一个月左右,该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性格开朗了,班级里的活动参加的多了,还当了校报记者,并且每天下午六点到操场跑步锻炼身体,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在暑假中,该生到山东省潍坊市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且,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很受单位重视,现在已经被单位正式聘用。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善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使大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更加完美,不至于千人一面。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是百花争妍,百家争鸣。

作者简介:

第5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欠缺不无关系。本文借鉴信息系统面向信息的建模方法IDEFI及目标管理方式对职业决策过程进行了流程式设计,并以此为依托,沿着职业决策的基本过程,探讨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分析得出大学生自我决策和管理能力包括职业决策能力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目前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时性、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有效性方面的建议。

一、绪论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职业选择自由使绝大部分毕业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却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容乐观的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就业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全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造成的,另一方面则与当今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不足有着相当的关系。因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1.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指的是从兴趣、特长、性格、价值观、品德,能力等方面深人认识自我。具体包括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人的特长、优缺点、学历和能力、实践的经验,还有智商、情商、性格、生理情况等方面。

1.1兴趣

调查表明,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完美,更充分地展现个人才华。因此兴趣特别是职业兴趣也就成为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认识自我这一环节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毕业生们,常常碰到难以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的困扰。

l.2价值观

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工作稳定性和忠诚感的来源。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只从个人功利主义、实惠性主义出发的思想,以及典型的眼高手低的作风。因此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并将其融人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

1.3个人能力、技能

关于个人能力、技能方面。个人职业能力即自己能做什么是个人职业成就感的来源。目前在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有如下现象:一种是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却眼高手低;另一种却是自信心不强,低估了自己的水平;第三种情况是高估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忽视了职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以上所举的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能力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要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特长、优缺点、技能外,必要的实践的经验还是必不可少,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成功就业作好准备工作。

2.了解社会

了解社会是指通过与亲友、老师、同学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期望,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大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对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外围宏观环境—家庭的期望、社会的需求、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兴衰、政策法律的影响;微观环境—企业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企业的文化、工作岗位的要求等。

2.l对于就业政策和社会环境的认识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引人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大学生可以在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目标和理想选择职业。因此,大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和了解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分析自身条件,把握就业形势,进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

2.2关于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

在就业初期,经常出现大学生不适应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或者工作作风,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要么稚气未脱、动手能力差,要么试用下来并不是企业所需的人才。对此,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岗位时要充分了解应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工作风格是否与自己所拥有的或所期待的一致;另一方面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以缩短适应期,在社会的大坐标中找好自己的定位,毕竟对应聘者某些品质和能力上的要求是大多数企业都共通的。

3.确定职业目标

确定职业目标是指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及实现目标所拥有优势和可能面临的困难。

主要涉及下几个方面:设定该目标的原因;达到目标的途径;达到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达到目标可能得到的助力;达到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

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两种情况,即目标过分高于自身能力和目标过分低于自身能力。在此只把目前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高期望值”的现象及原因作一分析。造成近几年来就业压力较大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相对过剩。如在就业地区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能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工作;在单位类型方面,毕业生们仍然期望进人大企业工作;而在工资待遇方面,仅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可以接受2000元以下的底薪。

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心理怪圈,放不下思想包袱;二是对目前形势的错误估计,高学历和高人才并不能划等号,取得学历只是取得了某种就业的资格,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如何,要视宏观环境、个人的才能等方面而定。

4.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制定实现目标计划是引导大学生在先前已设定的职业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大学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步骤、措施,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长远职业目标与大学学习有机衔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落实目标措施方面:教育、训练的安排;获得发展的安排;排除各种阻力的计划与措施;争取各种助力的计划与措施。

因此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正确考察要达到目标所需的要素特征及自身优势,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计划。

5.采取行动

采取行动是指在确定职业目标并对完成对实现职业目标的措施设计后,落实所决定的或写简历找工作,或考研,或出国深造,或进行职业培训等一些活动。

6,生涯评估

生涯评估是指引导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父母、同学、朋友,教师的评价(反馈)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评估,修正。

职业决策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循环,可能每次的循环所达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是进步,可能是倒退。因此在生涯评估的过程中心态要平稳,明确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沉迷于一次循环的悲与喜、失与得之间。

三、结论

第6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关键词:教师职业自我 内涵 策略

 

一、教师职业自我的内涵 

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最早由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探讨。coopersmith(1967)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罗森伯格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shavelson提出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层次理论,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即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际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按一定层次多维度的范畴建构。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体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库利则把自我看作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连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因此,自我可看作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什么是教师职业自我?有学者指出,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显然,教师职业自我是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自我意识,是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它的主体是自己,对象也针对于自己,是在专业工作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因此,我们可将教师职业自我界定为: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对自身专业工作的认识与评价,对职业工作起着显著影响的一种教师个体专业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动力系统,对教师职业发展起着维持、导向和调节的作用。 

二、教师职业自我的标准 

1.能够充分挖掘教师的自我潜能,促其发展 

一份有效的教师职业自我必将是能够充分挖掘教师的自我潜能,促其发展的。具体表现在:第一,能够引导教师认识自身的个人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第二,能够引导教师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第三,使教师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第四,引导教师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间的距离;第五,引导教师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与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第六,使教师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① 

2.反映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统一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是教师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教师的发展需求。而教师的发展需求是多样的,其间必然存在合理性的问题,那些与自身客观条件不符的需求不能作为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其次,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离不开对组织需求的分析,如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学校需要的人力资源的类型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只有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个人发展定位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然将教师个人发展需求与组织发展需求统摄其中。 

3.教师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成为职业自我关注的焦点 

教师的职业生涯有“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之分。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职务、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所具备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从教师内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来看,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认可和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否认和收回。与外职业生涯构成因素不同的是,内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一旦取得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够带来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提高内职业生涯而取得的工作成绩带来的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可见,内职业生涯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因此,一份有效的教师职业自我应把“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作为关注的焦点。 

4.教师职业自我的内容具体、可操作,结果可度量 

一份有效的职业自我必须是个体认真思考的结果。因此,职业自我从职业目标的定位、职业策略的拟定、职业发展结果的评估与反馈,

每一环节都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如一开始可以根据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来阐述职业发展目标。第一,s——specific:明确的,明晰的目标便于教师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也便于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评判。第二,m——measurable:可度量的,即目标达成的成果形式,有可能的话最好有确切的数量指标。第三,a——achievable:可实现的,是指我们设计的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目标的制定不能太高,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低,对自身发展而言缺乏挑战性。第四,r——realistic:切实可行的,即指目标的可操作性。第五,t——timeconstrained:时限性,即指目标的实现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限性有利于对目标完成进度的检查和监督,以便更好地规划和调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选择完成各个子目标的、合乎逻辑的、可操作的行动项目,最后对这些行动项目在时间上进行系列性安排,每一项活动都要制定出详细的行动方案,包括内容、策略、所需支持、完成期限、预期结果、对结果的评估与反馈等。

三、教师职业自我的策略 

1.自我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具体包括“自我分析与评价”和“生涯机会评估”两个阶段。第一,“自我分析与评价”阶段,主要是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志向、兴趣、需要、性格、特长、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以及专业发展水平等的分析与思考,其实质是确定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以谋求个人最大的发展。第二,“生涯机会评估”阶段,主要是指分析自己所处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自己发展的影响。学校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场所,学校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学校环境特点(硬环境和软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分析,对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战略的分析,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处地位的分析,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与资源的分析,对获得资源途径的分析,对付出成本与收益的分析等。社会环境是教师发展的大环境,制约着教师发展的进程。社会环境分析主要是指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文化环境的分析。

    

对自我发展总体状况的分析也可以概括为swot分析法,即对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进行分析。教师在自我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对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应更多侧重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水平、教学实力和存在的问题;而对威胁和机会的分析,则需要更多地着眼于外部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教师要尽可能对面临的各种机会进行评估,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把握最佳发展机会。 

2.职业目标定位 

职业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即对职业中工作方向做出选择。教师在路线抉择中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是选择向教书育人方向发展,还是向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或是兼而有之。二是能往哪一路线发展。不同的发展路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同,每个教师的客观条件也不同,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必然存在差异。三是可以选择往哪一路线发展。不同发展路线为教师提供的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不同。总之,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需要教师在综合考虑自身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第二,职业目标的选择。职业目标可以从时间和性质两个维度来进行分类:一是从时间上来分,可以把职业发展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二是从性质上来分,可以将其分为内职业生涯目标和外职业生涯目标。内职业生涯目标包括观念目标、工作能力目标、工作成果目标和提高综合素质目标。外职业生涯目标包括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工作环境目标、经济目标等。教师在职业目标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将目标进行组合,可以考虑按时间或功能组合。按时间组合,可以分为并列和连续两种形式。并列是指同时实现两个或多个平行的目标,连续是指将各个目标前后链接起来,后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以前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为基础。按功能组合,可以分为因果和互补两种形式。② 

3.职业发展策略的拟定与实施 

职业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要考虑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方面的条件,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确定达成目标所需的特定的专业发展内容,进而确定完成专业发展任务所要开展的活动。③能够促进教师完成专业发展任务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学历进修、自学理论、撰写反思日记、撰写教学随笔、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课堂观察、听课、校本教研、培训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策略不单单是一个活动项目而已,而应该包含许多活动的组合

。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注意各项活动的整体配合和灵活应用。职业发展策略拟定之后,就要付诸实施,否则再好的职业自我只能是空中楼阁。 

4.职业自我的调整 

教师的职业自我不是一个一次性完成的工作,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的界定是否合适,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动态的调整。因此,要使教师职业自我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教师职业自我进行评估与反馈,修正职业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方案,以适应条件的改变,同时也为下轮职业自我提供依据。成功的职业自我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目标的存在只是为自己的前进指示一个方向,而自己是目标的创造者,所以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更改它,让它更符合自己的理想。④可以说,职业自我的调整过程就是教师个人不断自我认识与反思,不断认识周围环境的过程。 

注释 

第7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2015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是749万,2016年再创新高,达到765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场有效需求降低,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相对普通本科毕业生来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稳中有升,情况比较良好。《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总结了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就业服务科科长李智介绍,该校2016年应届毕业生1500名,初次就业率95%,该校长期以来均维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更倾向于到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省会城市就业。这些数据比较吸引人,但在大基数下,总体形势并不乐观。特别是在考虑到几年后高职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情况时,总体形势会更不容乐观。

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显著原因就是结构性失衡,即大部分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除少部分毕业生外,很少有用人单位能够满足其需求。这些问题都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挑战,所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十分有必要。

二、职业生涯规划价值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职业规划意识;可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就业竞争。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定位。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则需要认识自我,充分分析自身具备的条件,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职业兴趣、个性特点等。认清自我,明确职业定位,才能实现发展目标与计划的统一,为走入社会就业指明方向。

(3)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才有努力的动力与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以及策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规划的运用

职业生涯规划并无定式,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在职业变换中持续增值,适应社会竞争。可采取以下措施。

(1)引导学生自我定位,使每个学生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信自身的实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了解职场,了解岗位的要求,结合个人的职业兴趣,逐步锁定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目标,然后走出独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2)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所以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比较关键。这里涉及择业观的问题,因此,应利用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并结合学生的自我定位,来确定职业目标的可行性。最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设定一个长远目标,然后根据个人能力、兴趣爱好等设定近期目标,循序渐进地向着长远目标奋斗,这是目标分级策略。

(3)建立职业咨询机构。职业的选择十分关键,职业生涯是不可逆的,生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步都十分关键。但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单凭个人不现实,所以有必要建立起职业咨询机构,集合群体智慧,发挥职业咨询的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为个体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尽量避免学生走弯路。

(4)在学生的整个高职院校的生活学习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教育,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教学活动当中渗透职业理想、道德教育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四、结束语

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教育很有必要,而且这是高职学生面对就业时必须做的工作。高职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拥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辅以科学合理的策略,最终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王俊丽.依托“云空间”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内江科技,2015(1):113.

[2]刘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4):141-142.

第8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1.“自我管理”理论

管理就是要让人力资源产生生产力。在过去的100年间: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纷纷进入组织工作,员工以工人阶级为主,对于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的考核只需数量为标准,但普通工人式的工作者,其生产力有一个极限,因为人的体力增长是有限的。而如今,知识工作者阶层的崛起,从客观上改变了组织中人员结构和力量的对比,而且知识劳动者本质上不同于体力劳动者,他们拥有“生产资料”——他们的知识,他们的绩效难以衡量,但知识层面上的增长是无限的,因此继续按照管理工人的一套方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管理已经力不从心。在当今知识型社会,如何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自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针对此议题,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来的“自我管理”的管理哲学理论。自我管理理论就是个人,尤其是知识劳动者通过对自身进行有效地管理,使个人的潜力和优势得到最大可能的激发和利用,获取自我发展和职业目标的自我实现。其实质是对自我人生目标的管理。同时,知识劳动者自我管理实践中效能的提升将极大的促进用人组织的竞争力。早期研究的“知识劳动者”这个术语是指企业界、商业界的经理或者执行经理,今天这个术语已经被扩展到大多数白领以及所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管理和规划的职业工作者。

2.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的意义

A.图书馆员自我管理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是自我管理得以凸现和发展的根源。跨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崭新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和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正发生深刻的变革。单一的纸质资源转变成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共存;以图书馆员为主的被动单一服务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站式”主动服务。随着数字化程度的加强,图书馆员的工作内容不断数字化,职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断扩大,对馆员知识结构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具有知识劳动者特质图书馆员群体,如何发挥最大的效能,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适用,馆员的自我管理就成为必然。自我管理就是要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馆员为了获得自我发展,会自愿的认同图书馆的价值观,以更好的姿态为读者服务;会自觉地在岗位上积极努力工作,以赢得他人的肯定;会自发的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以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可见自我管理理论实践中的图书馆员正是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B.图书馆员自我管理是馆员个人发展的需要

人的真正存在不在于他是某种既成固定的东西,而在于他要不断地实现他要成为的某种东西,并不断更新自己,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最高需求,也只有通过自我管理才能实现。然而图书馆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仅是使馆员置于被管理状态,馆员之所以遵守制度或对工作负责起来,是因为管理制度与个人经济利益的直接关系。也就会出现部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前与晋升后,工作态度判若两人,更谈不上主动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个人的发展陷入“阻滞状态”。而自我管理可以唤起馆员个人的主体意识,会自觉的思考自身的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为自身的发展打下了每一根坚实的基石,个人发展的责任完全由馆员自己承担。

3.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A.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组织必须拥有其价值观,个人也要拥有其价值观。图书馆员要实现自我管理,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情报资料为社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文化机构。服务是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价值的体现。馆员个人的价值观与图书馆的价值观虽不必完全相同,但必须相容。“一切为了读者”是每位图书馆员所应具备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为读者服务是馆员个人喜欢、愿意做的工作,为读者服务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但如果馆员的价值观与图书馆的价值观完全不一致,也就是图书馆员这一职业不是个人所热衷的职业,馆员就会表现出消极,不求进取,职业发展也会遭受挫折,也就谈不上为图书馆做贡献。当馆员的价值观与其长处之间存在冲突时,价值观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所以图书馆员自我管理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

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是群居动物,维系人际关系是不能缺少的行动,更是自我管理实践者的一种责任。图书馆中的馆员要是“倚才自傲”,那么他就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管理也不会富有成效。人际关系的构建包括两个方面;注重沟通和团队合作。

在沟通方面,馆员要意识到沟通需要技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我们应该用别人使用的语言来与别人进行交流。例如:馆员在与人沟通时,要考虑受话人的感情、价值观、期望和观念等因素。这尤其体现在管理岗位的馆员与下一级馆员的沟通。上级在信息时,下级享有了解决策现实、需优先解决的问题的知情权。上级的除了信息外还应有理解和尊重。在图书馆,馆员的职位越高,承担沟通的责任也就越大,因为他们的决策正确性、决策实施的有效性取决于良好的沟通。

有效地沟通使团队合作成为可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采购、分编、检索、流通、阅览等功能)的实现实际上是由知识结构和技能不同的馆员组成的团队完成。图书馆工作离不开团队合作,团队合作需要馆员以团队任务为重,以全馆的整体利益为重,注重贡献。馆员间的交流需强化,部门间的界限需弱化,以谦恭的态度与人交流,营造愉快的团队工作氛围。若每一位馆员能以此作为,假以时日图书馆团队合作精神必会蔚然成风。

C.职业生涯自我管理

第9篇:个人职业目标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开展

一、职教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与个人相互结合,在对某一个人关于职业生涯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进行分析、测定以及研究的基础上,对个人的爱好、兴趣、特长以及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确定自身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大学生毕业后,对他们实施的是分配制度,学校和国家决定着学生的职业和去向,所以无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因此,对他们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教师要对新生进行职教,使学生能全面意识到职教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并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对未来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及知识尽快了解并掌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大学新生在学习方面,化被动为主动,避免盲目性的学习。而且,对大学新生进行职教,可以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实施有科学的策略,在学习中少走很多弯路,并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大学新生进行职教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教的开展

1.确定职业目标

大学校园里,教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位学生对自己每一学期的职业规划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在大一学习阶段,除了对专业知识掌握之外,要给自己订个人目标,并初步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设定。很多人在订立自身的职业目标时,经常忽略了自身年龄以及多种因素产生的影响,总是把目标定得过于单一,或者过高。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追求什么,而对于职业目标的确定,也不是订立后就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能力以及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分阶段订立。

2.对专业知识进行培养

可以说,大学生涯这个时期,也是对职业生涯探索的一个时

期。大学新生从高中向大学校园迈进,他们在报考所选修的专业知识时,其实很多新生对本专业的内容并不是很了解,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充满盲目性,因此,大学教师在对新生进行职教时,首先要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了解,并能建立起强烈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知识的浓厚的兴趣。最后,还可以请专业相关人员讲解本行业的就业前景,或者请本专业毕业

生进行交流,探讨经验。

3.进行个体的自我定位

大学新生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首先要使学生对自己的个

性特征充分了解。新生在进行自我定位时,要全面地分析并了解自己。因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只有先对自己进行充分认识,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选择,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新生对自身进行自我定位,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大学新生首先要对自己的性格、技能、兴趣、特长,甚至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进行深切了解,才能制订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教师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要对这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短处,扬长避短,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

三、在进行学业规划时,要把职业规划作为导向

那么,什么是学业规划呢?简单地说,就是对学什么专业、怎样学、以及何时学等一些问题进行的决策。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对自身的特点进行深切了解,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深入研究,从而确定自己学业的发展目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科学的学业发展计划。可以说,职业规划、学业规划都属于个人发展规划,不过学业规划是以职业规划作为基础的,反过来,职业规划则是学业规划的升华。对大学新生而言,在对学业规划进行制订的时候,要把职业规划作为导向。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学业规划,与高中时代的学业规划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主要是以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为目标,而这里所说的学业规划,是对大学生而言的,与职业规划联系密切。在大学校园里,虽然专业众多,且各个专业的特点互不相同,但面临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以实现就业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目标,所以,职业规划不仅仅是对大四学生而言的,还是大学的整个阶段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大学新生制订出学业规划,并且这个学业规划要以职

业规划为导向。

总之,在入学教育中对大学新生进行职教,不仅可以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意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进入职业角色。大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专业意识,确定职业目标,使学生能够朝成功的就业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笑君.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