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循环经济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经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环经济研究

第1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循环圈;实现路径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单一,化肥、农药过滥使用,导致土地板结酸碱化、肥力下降;同时,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很大,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废弃污染严重,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农村地下水位日益下降等。在此情况下,农民很难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来提高收入,而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为农业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以更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帮助农民增收。本文以我国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县———河北邱县为例,在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路径。

二、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受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和我国工业及其他社会领域循环经济实践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态农业理论,针对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在进行有效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认识到,只有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消费与流通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污染,才能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及其特征

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周期中,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并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及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四大基本原则,简称“4R准则”:即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Reduce)准则,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化”(Reuse)准则,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无害化”(Recycle)准则和以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的“重组化”(Reorgan-ize)准则。

2.农业循环经济特征

(1)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物质的闭环流动。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相比,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和一次性的。而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2)农业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的朴素农业循环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形式。在我国传统农业中,人畜粪便、作物秸秆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轮作、间作和生物降解等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并不能使我国农业发展发生根本性转变。只有农业小循环与工、商结合,形成生产、消费、资源再利用的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脑体结合的—56—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三、邱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分析

(一)邱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历程

邱县属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是一个总人口只有23万的传统农业小县。2009年,全县GDP超过20亿元,其中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占总量的80%以上,这样一个资源禀赋很低的地区在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几年后,取得了生态和经济的双丰收。邱县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从自发摸索到豁然开朗再到融会贯通的过程。其最初的想法是把资源尽可能多地留在县域内,完成多次增值过程,利用触手可及的生态资源,使资源实现再循环、再利用。从2002年开始,邱县以国家政策退耕还林和污水治理两项基础性工作为起点,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1.就地取材,打造产业链

邱县坚持变粗放式发展为集约式发展,打造了四条循环农业产业链。

第一条链条是“棉花———秸秆发电———工农业生产”链。邱县为充分利用全县皮棉年产量4万吨以上的资源优势,积极增上棉花精深加工项目,形成棉业集群。

同时,充分发挥棉花秸秆的潜能,引进了年发电1.32亿千瓦时的秸秆热电项目。

第二条链条是“棉籽———短绒———棉浆粕”链。该县引进建设了总投资2.2亿元的棉短绒提净加工项目,年加工棉短绒6.75万吨,产值达4亿元。

第三条链条是“种树———林下种植养殖———畜禽粪便还田”链,积极推广林棉、林菌、林鸭、林鸡等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了林下种养与树木生长的良性循环。

第四条链条是“养殖———沼气———农业发展”链。

为实现沼气建设与养殖业、种植业的良性互动,邱县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牲畜粪便建设沼气池,并利用沼液、沼渣发展棉、果、菜等生态农业。

2.废物利用,构建循环圈

邱县在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注重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内部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将同一产业链条的节点企业集中放置,集群发展,实现资源再利用与再转化,使产业链首尾相接,形成闭环。邱县引进建设的总投资13.49亿元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秸秆热电、县城供热、速生基地林四个项目,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

3.补全缺口,激活循环网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河北省南部地区工农业发展的瓶颈,邱县投资1亿元建设了全市首家县级污水处理厂,使90%以上的工业废水得到集中处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水的需求,是整个循环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一环,同时,邱县积极谋划总投资5500万元的中水回用项目,日供中水2万吨,为华林纺织、秸秆热电等用水大户企业提供水源,年可节约地下水54万吨。

通过一系列的项目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邱县农业循环经济框架基本形成,如图1所示。

图1邱县农业循环经济框架

邱县农业循环经济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2009年邱县万元GDP能耗1.110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12%;与2005年相比,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COD削减201吨,削减率11.8%;二氧化硫削减63吨,削减率10.05%;与此同时,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2009年,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增长7.8%;一大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新建与开工,还有效地吸纳了退—57—王玖河王鑫: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邱县为例出的劳动力。截至目前,邱县农业经济链条吸纳就业达到4万余人,占了全县人口的近1/5。

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的路径

(一)一个主导

1.转变思想在发展思路上,领导干部要彻底改变以往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倾向。要树立循环经济意识,在农业经济发展上确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效益提高的基本方向。

2.协调控制

由于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在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借鉴其他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发展循环农业的总体规划,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工作,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

3.宣传教育

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农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好处和典型事例,使农民逐步培养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两个保障

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展区域为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法律法规意识较为淡薄的农村。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广创新型科技是循环农业良好运作的保障。

1.制定相关法律

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

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其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农业生产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实施优惠的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颁布政府奖励政策,奖励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2.推广创新科技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

一方面,要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另一方面,对如何应用诸如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加大研究、创新力度。

(三)三个支柱

1.龙头企业的带动这里所说的龙头企业指那些由农业衍生出来并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如邱县的服装厂和家具厂等,循环经济能否运作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借助于循环经济的特点,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先天优势———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多层价值链的增值,形成了链条的集成效应。因此,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把握市场动向,了解行业趋势,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构建信息平台获取市场信息,与客户进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创建自有品牌。

2.科技人才的参与

循环农业的开展,需要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撑。一方面,可以从外界聘请相关专家,充分利用其循环经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对农业循环经济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与事后总结,降低实施循环农业的风险,提高其运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大自有人才的培养,对于某些高尖端技术以及管理职位,可吸纳本地区的农村大学生,这样既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能为企业注入知识血液。

3.以循环为导向的合作

农业循环经济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循环可大可小。

传统农业生产环节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即为“小循环圈”,如:玉米———秸秆———牲畜饲养———粪便———玉米;

以农业产业为起点,将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放置,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资源再利用、再转化,构成“中循环圈”。通过建设重点项目,补缺短板,盘活链条,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发展后劲,则可形成“大循环圈”,如图2所示。

因此,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农业产业链条之间合作的同时,还应将视野放宽,不能拘泥于县域内部,一个县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够看到其他县区的资源优势,与自身情况形成互补,构建出一个更大的循环网络,对于发展整个区域经济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收集能力,积极与其他地区洽谈、合作,将优势集成化,把循环经济做大做强。

五、总结

农业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出路,这是21世纪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邱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成功为我国众多农业县市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范式。事实证明,只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结合自身情况,吸引外资,补全经济链条,逐步提升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就能够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使我国农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魏少丽.循环经济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18-19.

[2]任鹏来,李翠霞.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刍议[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3):28-29.

第2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5R原则 微观基础 制度设计 新循环经济学

一、循环经济主要内容的变化:从“3R”到“5R”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是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产品再利用原则(reuse)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将3R原则发展为四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重组化,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一种依照生态学规律,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思想者节日论坛”上,经过5天的研讨,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念有了新认识,首次提出5R原则,即在原来3R基础上又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ing)和“再修复”(Repair)两个R。

所谓再思考就是,在循环经济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应该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弃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

再修复是说循环体系的建立不仅要达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应该不断修复被人类已经破坏了的生态系统,使得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如建设生态科技园区和循环经济城市等。

我们认为,无论是“3R”、“4R”或是“5R”,都是针对某些不同层次或领域,如管理层面、意识层面或某些行业领域提出的原则,具有合理性,但不能取代“3R”原则的基本性和普遍性。另外,“5R”仍然不够,应该实行经济流程的根本转变,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行订单生产。目前理论界关注的多是末端治理,即对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而没有从深层次思考减量化的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行订单生产,将交换前置,引导供应商和需求商实行定单生产和以需定产,通过信息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将以前的经济流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改变为新的经济流程:虚拟订购――生产――分配――实际交割――消费,这才是真正的减量化原则。当然这一过程的转变还依赖于信息技术、法律制度和社会诚信体制等方面的完善。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

循环经济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外,必须发挥企业和消费者等微观经济单位的积极性,使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成为一个自动的过程。但微观单位讲究的是经济效益,循环利用和低排放只要能带来收益,就不愁没有人干。但如果成本大于收益,无论怎么强调,人们也不会去干。因此,如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例如要加大生产者的责任,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鼓励绿色消费,等等,很值得研究。目前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自然资源的价格制度(其价格到底怎么定,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和建立相应的废弃物交换市场(对价值微不足道或无价值的废弃物如何形成回收市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设计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建设,有人甚至提出了“制度高于技术”的观点,所以,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核算制度、市场制度、环境报告制度、综合评价制度,也是近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核算体系与干部考核指标。

1、国民收入核算:从物质GDP到绿色GDP

现行的国民核算体系SNA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这种核算体系只考虑了通过市场交换的一国生产量,至于自然形成的资源,如空气、水、森林、未开采的矿产等,都不纳入核算范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免费,没有市场价格。这种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生态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等负面效应,因而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为了校正这些缺陷,世界银行推出了绿色GDP核算体系,即在现行物质GDP的基础上对消耗的环境资源进行核算,扣除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由此反映人们从生产中得到的净福利。这种核算体系当然是更科学了。但问题是,绿色GDP如何计算却很成问题。这也是目标国家统计局和理论界重点研究的。一些专家认为,绿色GDP不是统计,而是一种估算,由于其中有很多内容没有市场价格,因而不太可能得出科学的数字。

针对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难于操作性,有人认为,在分散的微循环层次中,许多技术指标倒是可以建立的。如针对企业内部循环利用的技术指标:企业能耗、水耗指标,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即COD等)排放强度;针对工业园区循环利用的技术指标:单位土地面积产值、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工业用水重复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的利用率、集中供热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针对社会循环层面的技术指标(以生态县、市、省为例):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环保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退化土地恢复率、主要河流年水耗量、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等。

2、干部考核:从“地区GDP”崇拜到“幸福指数”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GDP增长率成为衡量中国地方官员政绩和成就的重要标准,其结果是GDP增长了,资源却大量消耗了,环境也被污染了,其中还有些造假数据。现在提出要改变干部政绩的考核指标,中央提出一个新的经济指标:单位GDP能耗。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更进一步,准备计算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当然,单位GDP能耗是客观的,比较容易估算,但也存在问题,如各地的经济结构不同,硬性规定每个地区都要将能耗降低20%,有的地区只要改变一下经济结构就行了,有的地区却达不到。而计算幸福感指数面临的问题更大,因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难以确定,各个城市也无法进行比较,弄得不好,结果可能比GDP增长率为标准更糟。

3、《清洁生产法》:从放任自流到法制社会

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法制建设必不可少。在这方面,已出台或应该出台的法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条例》、《绿色消费鼓励条例》、《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条例》、《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法》等等。

四、新循环经济学

近来,吴季松教授又提出了“新循环经济”的概念。新循环经济学的创新,可以简单总结为在基本经济学问题上从一变二, 从一变三,从二变三,从三变四,老3R变新3R等五个转变。

1、一变二――修复生态系统,创造第二财富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富只有一种:社会财富,即满足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休闲和战争需要的物质产品和基础设施;而新循环经济学认为,还有另一种财富:自然财富,就是人类处于其中的生态系统。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修复和维系生态系统也是创造财富,这也是生产的目的。或者说生产有两个和谐的目的:创造社会财富和修复自然财富。

2、一变三――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大系统,把科学技术大系统视为假定条件,不致力于研究其发展变化,把自然生态系统视为“外部”,解决自然生态问题是外部性问题。而新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然生态也不再是外部,而且要研究三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的和谐关系。

3、二变三――研究资源循环

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有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或称资源)。西方经济学对资本循环有充分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指导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循环也有许多研究和成果,如“8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制”和“退休制”等。但是,西方经济学对短缺自然资源的循环却很少研究。新循环经济学认为,面对当今世界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现状,经济学应着重研究资源循环,对于经济要素形成全面协调的研究。

4、三变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有三个要素:劳动、资本和资源。新循环经济学认为,在今天高科技迅猛发展、高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快的时代,应当加入科学技术这一要素,它在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发展中将成为第一要素,改变人类经济。科学技术也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要保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的和谐。

5、旧3R变新3R――合理需求,可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体系

新循环经济学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有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循环经济著名的清洁生产三原则方面有实质性的发展。

减量化:从传统的、自经济活动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理念,扩展到降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使之合理化。新循环经济学认为,应该满足的是需求而不是“欲望”,把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概念扩展到“知识人”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自然资源供需平衡,人与自然和谐。

再利用:从传统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一物多用的理念,扩展到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废弃物为原料的“再制造”产业、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当代留给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做到代际均衡和谐,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循环:从传统的生产中的废物被利用为生产原料的理念,扩展到把传统工业经济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开放链孤立产业体系,改造为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产业体系。

新循环经济学在以上新3R的基础上创立了“循环经济”方程。由此可见,新循环经济学在“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的三个经济学主要问题上,与传统西方经济学及其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延伸――循环经济都有差异与发展,因此,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学。但这种新的经济学目前还远未成熟,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本文旨在寻找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切入点,以“绿色、高效、低碳”为中心,建立循环经济和政府环境审计的内部联系,实现绿色经济结构下的政府监督职能。

关键词:

循环经济;绩效审计;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循环经济

五中全会指出,随着我国进入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落脚点。过去的若干年,我国GDP增长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一产业结构决定着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此时的循环经济强调最大限度地使用自然资源并带来最高的经济回报。“大”意味着高消耗,这是经济起步阶段的必然选择,然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高消耗这条路不能走太远,既然资源有限且无法再生,经济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持久的、人与自然相平衡的发展道路。从国家一个个五年计划进化演变过程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和法规,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称得上突飞猛进、高速增长,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这些年困扰国民的“PM2.5”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空气污染物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尤其是发展较快的一二线城市,此现象尤为严重。而导致PM2.5指数超标的直接原因就是工业和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显然这与循环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初衷。新时代背景下的循环经济,不仅强调资源高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低碳”。所谓低碳,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十三五”规划把低碳也加入到循环经济的内涵中,这与绿色经济结构相对应,真正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归属于经济学领域,强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如何实现经济性和环保性呢?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就体现出其存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二、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审计主体是政府,这与民间审计相区别,是国家体现其监督职能的工具和手段,其职能内涵依然是“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提到政府绩效审计不得不和国家预算相联系,由于政府经济资源有限,对于不同财政项目支出,国家都会制定相应的预算与之匹配。对于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国家和人民享有完全的知情权,为了保证国家预算使用得合法合规,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在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上进行绩效审计。所谓经济性,就是在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最少的投入,体现资源在初始投入量的“少而精”,这包括在项目中的投入还包括审计活动本身的经济性,只有在保证效果基础上的低消耗,才能体现出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主要强调投入和产出的比值,这个比值是一双变量,分子和分母共同决定比值的大小,效率性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衡量政府合理使用财政拨款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强调预算的合法支出一方面也注重带来的结果是否和投入相匹配甚至实现最优;效果性,这一审计内容更加贴近政府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后的最终结果和预期目标,来评价项目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涵盖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环境领域还包括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而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政府绩效审计与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循环经济之间的联系,找到新经济形势下的政府干预切入点。

三、以循环经济为背景的政府绩效审计

如果把循环经济和政府绩效审计比作两个集合,那么“环保”就是这两个集合的“交集”,政府相对于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外部性,市场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也有缺陷。那就是市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因为资源会自行流向创造更大价值的领域,而创造价值总是与资源消耗同时出现。循环经济体现的是全过程控制,符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高效率和低浪费都要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循环经济的作用体现在市场经济中,那么市场失灵的情况依然存在。此时,政府需要干预市场行为重新配置资源,也就是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体现。只是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增加了公平性和环保性,在保证经济效果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帮助整个市场经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达到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的目标,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环境良性循环,保障民生质量。

四、结论

当前我国已存在一套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与政府绩效审计可以完美结合,经济性可以参考资源的初始投入量进行评价,效率性可以参考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在循环经济中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效果性则可以结合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政府绩效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以此来反映政府干预行为的效果在经济、环保、民生中的体现。在新的经济常态下,政府绩效审计需要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以节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政府的外部行为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发展思路、方向与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5.

第4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 县域循环经济 预警系统 综合评价

一、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当今巨大的环境、资源和生态压力下,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方式。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广西2012年出台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基层地域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能起到桥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各县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工业和采掘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有低可持续性。而县域循环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循环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县域域际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讨论也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成果也比较少。为了可持续地监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有效提高广西区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水平,本文在阐述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并基于广西县域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对广西各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广西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政策;二是对未来广西各县的循环经济走势进行预测,预测出未来将成为阻滞各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助于及时调整并改进该因素,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未雨绸缪之效。

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体系构建

1、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设计框架

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的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因此,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的管理调控,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包含:减少物质量投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再循环与再利用,提升废物再循环利用强度;实施环境无害化处置,减小环境污染危害。

本文将在以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预警系统。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就是用来预测某县域经济运行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状态是否偏离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目标原则,以及其偏离的强弱程度,并发出预警信号和提供排警决策的过程。

本文将该系统设计成具有三层预警功能的预警系统,指标预警层、要素预警层及目标预警层。

(1)第一层是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指标预警层)。当某一项指标值极为突出时,无论其他指标值处于何种状态(良好或突显),都对该县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单位GDP污水排放量过大时,造成当地污水处理成本大大增高,提高了各个产业产品成本的同时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即这一指标超标的影响领域涉及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

(2)第二层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子系统(要素预警层)。根据循环经济内涵要求,县域循环经济以实现县域域际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和谐统一为目标,在关注价值流循环的同时,同等关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流循环,即物质投入、产出、利用效率和流动模式。因此,本文在构建预警子系统时全面考察经济、社会、生态状况,并兼顾结果考核及过程考核,即将体现循环经济后果的社会、经济、生态状况和反映循环经济运行过程的节能减排举措综合考量,建立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安全、节能减排三个子系统。

(3)第三层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预警系统(目标预警层)。在各子系统独立预警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对整个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综合预警,监测其运行“轨迹”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整体目标的偏离程度,以评价和预测一定县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

2、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技术处理

(1)县域循环经济预警指标的选取。为使预警系统能简易操作,并能有效地警示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选取独立性较好、循环经济内涵丰富、符合广西县域经济特点的指标构成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还需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主成分性、独立性基本原则和数据易获得性以及便于实际操作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原则,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如下。

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值比重、城镇化率、居民恩格尔系数七个预警指标。其中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反映经济总量和财政状况的指标;第三产业值比重是反映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城镇化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社会生活状况的指标。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选取森林覆盖率、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降水PH值年均值、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五个指标,综合反映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承载能力和耗损状况。

节能减排方面,选取指标要反映区域经济对水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及污染处理处置的能力。选取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耗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个指标反映资源减量投入;选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县城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反映污染减量排放;选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反映废物循环利用状况。

综合指数预警中的指标值并非是指标实际值,而是一个体现指标偏离目标程度的相对值,因此在运行系统数据处理前,还必须确定各指标目标值。其建立是保证预警结果准确性、指导性的关键。主要考虑的是确保指标处在目标参照值时经济生产模式应尽可能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原则。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规划目标是各指标目标值的最好选择,这里目标值采用《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的规划值作为预警目标值(见表1)。

(2)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三个预警子系统分别独立预警县域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利用三个不同方面的因素。当某一县域循环经济数据的全部预警指标进入各个预警子系统时,预警子系统要实现预警功能,主要是解决各要素的预警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对多个预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子系统等权的方法,以体现三者均衡发展的目标。

(3)预警警限、预警警级的设定。解决了各个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预警系统的构建最后要完成的就是对各预警系统的警限和警级进行设定。

预警警限是预警指标、要素子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目标值,预警警级体现了三者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预警警限的设定工作主要是预警指标警限的设定,完成预警指标警限的设定,其它两个指数的警限可直接从各指数的计算法则求得。如上所述,本文采用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的规划值作为预警目标值。

预警警级的设定首先要划定警区,就是要确循环经济警情变量的警度范围。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中,将警区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五个等级,与自然现象的等级划分基本相似。采用预警指标、要素子指数及综合指数三者与期望目标值偏离度作为警区划分临界值。根据如此假设,设定县域循环经济的预警警级图,如图1所示。

三、广西县域循环经济预警系统实证研究

根据综合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综合指数,以及其各子系统的指数。比照划定的警度区间,则可以确定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警度以及其子系统的警度结果(见图2)。

根据系统预警,得出了2005年、2008年以及2011年的循环经济预警各子系统以及总系统预警结果(见图3)。从总系统来看,2005年为中警,2008年为轻警,2011年进入无警区间。预警警度呈现出减轻的良好趋势。

从子系统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由重警逐步过渡到轻警,节能减排由巨警迅速调整至无警,预警程度呈现出减轻的趋势,而生态环境安全一直处于无警区间。从具体指标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内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指标虽有逐步向好,但距离国家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生态环境子系统内部,各指标数据均显示良好,环境的安全性和承载力突出;节能减排子系统内部,反映资源减量投入的单位能耗标准显示从2008年左右有所好转,反映污染减量排放和废物循环利用的指标在2011年明显改善。2007年以来,广西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方案,显著增加资金投入和工作督查力度,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在工业耗水、废物综合利用率方面距离国家标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四、结论

本文从指标预警、要素预警及目标预警三层构建了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并通过对预警警限、预警警级的设定实现了对警情的量化分析,从不同层次对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发现,近五年来生产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进步凸显,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展现了可持续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环境的均衡发展显现。

由于目前广西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很大偏差,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数据的可靠性等许多方面仍需深入探讨,拟进一步研究应着重于评价指标更全面的选择、预警警界的确定方面。

(注: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评价”(06BTJ001)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罗斌: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时代经贸,2007(4).

[2] 刘坚、黄贤金、钟太洋: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四川环境,2006(4).

[3] 田金方、苏: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J].决策参考,2007(4).

[4] 钟太洋、黄贤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6(5).

[5] 严刚: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7(5).

第5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将,综述研究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在 “宇宙飞船理论”(Spaceship Economy)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 ,要靠不断消耗和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 ,肆意破坏环境 ,就会走向毁灭。”随后,1990 年 英 国 环 境 经 济 学 家 皮 尔 斯(D.Pearce)和 特 纳(R.K.Turner)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书中首次严谨而学术的规范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 ,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随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德国与日本也相继对循环经济进行定义。

从此,循环经济的概念被流传至更多国家地区,掀起了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热潮。自从循环经济首次于于 1998 年由翻译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引入中国 ,随后大批学者分别从微观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

在微观方面部分学者研究了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其中,有些分别从法律调控层面和汽车回收工程入手。而另有一些,分别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作用和构建总计达70种循环经济产业化体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后来的微观应用研究做了铺垫与基础。

在宏观方面研究,大部分学者都针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如何运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同时运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规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同时应系统的做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循环,并着重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关键点进行改进以实现经济系统运行最优。而循环经济模式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二、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我国早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循环型农业雏形己经形成,根据农业生产过程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有学者提出了“循环农业”一词。随着循环经济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循环农业进行了定义,大都将其定义为基于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之上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并提出以绿色 GDP 核算体系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随后,宣亚南等进一步指出,“循环型农业”的实质,要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最终,尹昌斌、唐华俊、周颖指出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条延伸和资源节约。并进一步指出循环农业的概念经历了循环型农业、循环节约型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最终演变为循环农业。

随后,学者对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体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指标,发展模式也有不同角度的分类。根据不同组织方式,分为5种发展模式;根据循环规模不同,目的不同分为局部、内部和整体的三种循环;根据不同功能提出了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利用型、能源开发利用型、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型、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型以及观光农业型六种模式。

也有学者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农业的主流模式分地区归纳: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西北地区“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地区生产生活循环链条模式、农业生态园区循环模式以及农工商循环模式。

关于循环农业发展中主体行为,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对循环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有资源、资金限制,法律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缺陷,循环产业链条未形成,农业废弃、环境破坏严重,农民素质、农村管理低等操作性薄弱的问题。

三、总结

自然资源的有限,而人类借发展经济的理由无限制的索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干旱、暴雨、冰冻雪灾;恶劣天气沙尘和雾霾等已危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有名列世界前茅的总量在被平分之后也会微小的令人惊诧,故而,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有效利用资源,在增加经济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而必须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由循环经济发展运用而来,在我国的发展时期较短,理论并不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那样成熟。并且由于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大,农村经济平均水平较低。而传统的“高产出、高消耗、高废弃”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然使原本就质量不高的资源环境遭到了破坏,即使使用先进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不高。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循环农业在我国不同地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全国的循环农业发展并不均衡,仍需进一步的分地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8-9

[2]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J].中国环保产业,2005(5):43-46

[3]徐嵩龄.为循环经济定位[J].产业经济研究,2004(6):60-69

[4]宣亚楠,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27-31

第6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能源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如今,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污染,各种能源的过度消耗等环境问题变得愈来愈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类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长期的企业生产实证明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并不只是取决于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当前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取决于自然资源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等因素。我国能源企业在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和当地生态环境所具有的脆弱性之间构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导致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问题凸显出来。能源企业要想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大局中做出自身的积极贡献,就应当依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与能源开发特色,建立起一个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现代人应对自然资源的不利影响与环境污染所提出的巨大挑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观,以各类资源的高效和循环使用为中心,实施减量、再利用以及资源化方针,以较低的消耗和排放,较高的效率为主要特征的,是一个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对于以往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以及大批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变革。

一、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

能源企业要想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资源配置的优化为中心,以提升生产率与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主要目标,以能源技术的创新以及管理创新为主要推动力,切实健全完善相应措施,从而逐步形成和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保持一致的,真正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运行机制。有鉴于此。能源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要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之原则。所谓减量化主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应当尽可能地降低资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排放量,从而在最大的限度上提升一次能源开采率以及利用率。所谓再利用,就是应当确保各类生产要素能够反复多次地利用,从而尽可能地加长各类设备及物资的利用周期,从而切实减少损耗。所谓资源化,就是应当落实好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的循环形运用,以实现化害为利之目的。

二是要遵循企业通过可持续发展以实现自身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之原则。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应当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产生废弃物,最后又形成再生资源的一种新型精细化企业生产模式,从而让能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之间保持互动、和谐的状态,并且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与环境资源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三是要遵循依靠科技进步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资源利用率之原则。一定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大科技上的投入和技术引进的力度,切实形成以替代型技术、减量化技术、循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共同构建而成的现代生态企业技术体系。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依据资源条件以及生产布局,不断地延长与拓展企业的生产链条,加快各大产业之间的共生与藕合,从而切实发挥出良好的协同效应,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遵循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和紧紧把握政策依据之原则,将市场作为主要导向,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与现代企业制度之要求来强化企业管理。与此同时,一定要坚持把企业建设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相互结合起来,依据循环经济的政策性导向加以合理把握。

二、构建能源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发挥政府部门在加强能源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政府部门在发挥自身积极引领作用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是要不断深化循环经济的机制建设,而且应当细化至十分具体的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艺流程以及技术环节;

其次是要健全完善能源的价格管理机制,按照价值规律以及供求关系之准则,不断提升能源税费以及污染税费的价格,从而采取收取污染税费的办法以支持能源企业应用循环经济,进而提升循环经济条件下所生产产品的价格优势;

再次是应当着力提升排污费的收取标准以及企业违规排污的处罚额度,通过企业污染补偿资金的大幅提升,以促进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让能源企业能够更加自觉地走上清洁生产以及循环再利用道路。

最后是要继续加大制定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力度。要依据循环经济发展之要求,全面修订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其中应当对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相应的规定,并且还要对清洁生产以及资源回收、利用、再利用等实现强制性要求。具体到各个能源领域,应当着重在可再生能源企业、电力企业、煤炭企业、石油企业的开发利用以及节能等方面制定或者重修有关法律法规,并且加入和循环经济相适应,能够加快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规定。

(二)企业管理层必须深入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层应当抛弃对于循环经济所持有的片面观点,也就是觉得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完成上级布置的行政任务,觉得循环经济的作用只能是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因而觉得只有解决发展与生产等问题之后,才能再触及到循环经济。有鉴于此,企业应当全面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努力追求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多种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形成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能够保持统一的循环经济工作策略。同时,能源企业管理层以及广大职工应当切实深化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断提升资源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在战略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并且运用全局视野以把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强化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自觉性以及责任感,把自身具体行动融入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

(三)企业应当积极导入和推广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能源企业应当建立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依据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与外部性特点,形成能源企业的循环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对循环经济进行投入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外部性要高于内部性的项目,这一项目的企业效益要高于其投入的成本,从而让企业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也就能够促进其积极参与其中。政府部门可运用鼓励、表彰以及培育市场等多种方式对此类项目进行培养。对于循环经济的投入属于难以创造出良好经济效益的项目,也就是外部性要小于内部性的项目。因为在经济效益上并不显著,企业缺少足够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还可运用命令、指令以及计划来加以监督,并且和适当地补偿以及税收优惠等各种方式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面对处于两者间的企业循环经济项目,这一项目虽然较为普遍,但是在经济效益上并不够稳定,政府的补偿以及税收政策激励上的效率比较差。对此类项目,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引导,运用合理的价格机制,让产品与服务体现到循环经济的投入成本当中,让企业能够真正地有利可图,促进能源企业积极发展此类项目。

(四)企业要以技术升级与创新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

技术升级与技术创新可以说是促进能源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动力。技术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够打破能源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限制、价格限制与再利用障碍,从而更好地推动能源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技术升级与技术创新,不仅费用非常高,而且技术上的要求也相当高,企业要想方设法更好地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全面解决影响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主要有资源节约、再利用以及环境无害化等技术,其中包括了能源的开采、冶炼、中间环节产品制造、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利用等全过程之中的循环体系,同时还涵盖了引入技术创新联盟以及生产联盟,从而发挥出合作生产之优势。

(五)立足改进管理运用集约经营以实现企业的扩能与挖潜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促使能源企业控制消耗与提升效率,而且还能依据我国能源供给的整体紧张形势,同时也需能源企业在最大的限度上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所产生的需求。充足的能源供应是确保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能源企业不仅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而且还是资源密集型企业,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现代企业制度之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优化管理来健全完善各类要素的配置体系,不断推进企业的现代化和集约化经营,深入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确保更加稳定地增产和增收,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能源需求。

(六)改进企业的产业结构以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步伐

我国能源企业一定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式、高消耗、低效率发展模式,全力巩固产业调整和改进。以电力能源企业为例,应当努力推进高参数与大容量电力机组之建设,强化大型发电机组之建设,推动核电与风电等新能源建设。当然,煤、电、气等各类能源企业均应运用产业一体化经营,强化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战略合作,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入探讨当前我国能源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备极为深刻的理论价值以及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并且加以发展与完善,从而健全完善我国能源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进企业的循环经济技术研究,这些均有待于下一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2]周宏春.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J]. 煤炭经济研究,2006(1).

[3]何华兵. 中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 中国矿业,2006(5).

第7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蒙阴县

一、蒙阴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蒙阴县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加强小流域治理。2002年以来,全县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修梯田49万亩,完成新造林24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林1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0.2%。二是培育生态农业。通过推广果品套袋、配方施肥等科学管理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建成无公害果品示范基地30万亩,12个果品品牌获准使用无公害标志。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新建20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畜牧养殖与环保的同步发展,全县畜禽存栏总量达到950万头(只)。三是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实施沼气国债项目,全县沼气用户发展到2.68万户,户均年节约1500元;推广利用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全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用户达到2万余户;大力发展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满足农户照明和小动力生产需要,全县已发展小型风力发电机组30余台。

二、蒙阴县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自然资源的制约

1、土地资源的制约

蒙阴县由于主要是山区,可耕地面积十分有限且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在这有限的耕地中,土壤质量下降和土壤退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理化性状被破坏。建国以来,全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耕地后备资源也相当匮乏,但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且数量上不断增加,所以人地矛盾显得突出。蒙阴土地资源的污染较严重,由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塑料薄膜和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使得当地土地资源出现不同程度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另外,由于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部分地区出现较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同样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水资源的限制

蒙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缺水现象严重,并且随着蒙阴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量也在加大。由于地处北温带,属于比较典型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7、8月份,全年的降水量分布十分不均匀。春旱现象十分严重,由于蒙阴农业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在农业灌溉方面,部分地区依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如果某一年春天出现降水量不足的情况,将对该年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所以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发展蒙阴循环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业技术的制约

1、农业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全县广大地区仍然采用较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很多地区仍以人力劳动为主。比如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水资源。另外,由于蒙阴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为崎岖,不利于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同时也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发展。目前蒙阴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科研资源力量比较分散,缺乏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农业大型企业,农业科研成果作用不够明显。

2、农业技术推广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较低。由于目前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存在,且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农业技术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少,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与科研成果脱节都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没有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另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能做到紧密联系农户,在农业技术指导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有关农业技术方面发展的文化建设滞后,例如,在国内不少地区,都有针对农民的图书设施建设,既有助于农业技术发展,又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而就目前看来,蒙阴这方面做得还很少。

(三)农业生产建设资金的制约

由于长久以来我国采取的是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农业相对发展滞后,近年来由于工业已具有一定水平,我国开始提出工业反哺农业,但各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个地区生产建设资金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由于蒙阴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所以经济整体水平不高。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农业的补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补贴总量很大,而具体到各个地方的时候量就变得十分渺小了,对于各地区农村生产建设资金的实际帮助是十分有限的。由于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蒙阴全县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农业上的规模效益。所以,从这方面看,蒙阴在农业生产建设资金方面短缺的问题将会阻碍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蒙阴县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1、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目前,以土地和水资源为主的农业资源问题严重阻碍了蒙阴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就变的十分迫切。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性生产资料,保护耕地是稳定农业生产的必要措施,国家目前出台了多项保护耕地的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保护法》。此外,蒙阴目前水资源的季节性缺乏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使水资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费,使水质不致污染,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增加关于农村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财政应该在预算中安排专门的支出计划,以确保农村循环经济建设资金的正常支付,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好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于蒙阴县来说,县财政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做出贡献的乡镇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当地企业参与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中去。对于主动发展循环经济的农户给予补贴,如兴建沼气池的农户给予适当比例的补助,这样有助于促进当地农民的生产建设积极性,同时也为政府节省了开支。

3、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

蒙阴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项目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应合力健全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循环生产技术的推广。政府、协会、龙头企业还应合力通过农业循环生产技术培训,培养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此外,政府要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对如何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要切实加大研究、创新力度,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二)农户可以采取的措施

二池三改庭院生态模式是根据农户家庭圈养牛羊现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秸秆,如玉米秆、麦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将青贮氨化池、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建设。在蒙阴现存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种植物的秸秆存在就地焚烧现象,或者被当作木柴燃烧,不仅浪费资源,也严重破坏了环境。而家畜的粪便也得不到卫生的处理。当引入了上述二池三改庭院生态模式之后,种植物秸秆与家畜粪便由污染物转化为有效资源。在该模式中,秸秆经过化学处理与动物粪便发酵之后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可以当作农田肥料,沼气可以满足农户炊事照明之用,不仅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产生很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池三改庭院生态模式只是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循环经济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农户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陶爱祥.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成果的述评[J].经济问题,2007(5).

2、顾树华.能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

第8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下,必须让企业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职责,而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概述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引导人们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中“末端治理”的思想和忽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强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2.环境成本控制。由于视角、标准不同,国内外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内容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环境成本又称为环境降级成本,既包含为保护环境而实际已支付的价值,又包含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支付的价值。环境成本要求企业不仅仅要补偿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而且要充分补偿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环境成本控制则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企业对生产经营各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二、循环经济下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将环境成本控制视作赢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和各项环境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企业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将彻底被终结,企业终将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多地体现为对环境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有效保护。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将促使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生态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可能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运用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可使企业在追逐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可行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认识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循环经济的提出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构建,从上市公司被要求披露环境信息到各地生态工业园、循环城市的建设,大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成本控制在循环经济中的实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随着环境会计和成本控制理论及实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也将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由于我国在污染治理方面一直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导致多数企业采用的都是基于末端治理的环境成本控制,这是一种被动的事后控制。而且,由于缺乏独立的环境成本控制考核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再受到专业技术水平、短期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制约,多数企业并没有认真地考虑环境治理问题,很少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更没有考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资源的循环与高效利用,甚至把环境成本转嫁给政府和社会公众,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2.环境成本控制范围狭窄,仅限于内部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按照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以及企业是否承担相关费用为标准,可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主要是企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所产生的成本。目前,迫于环保法规的压力和实际操作的困难,大多数企业只考虑内部环境成本,而忽视外部环境成本,使得企业成本费用没有得以完整体现。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外部环境成本最终都要内化到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去。3.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由于目前环境会计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我国也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及制度出台,关于环境成本的核算存在许多困难。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对环境收入、支出的核算并没有单独入账,而是将其隐藏在其他成本费用中。例如:将排污费、绿化费等环境成本费用反映在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对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和责令停业的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等等,使得环境成本信息的重要性、明晰性不能得以体现,从而不便于进行环境成本控制。4.环境成本控制方式和方法落后。目前,企业更多地是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来管理环境问题,主要采取事后控制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动机是应对政府环境管制,控制措施通常是在问题出现后被动采取的,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投资损失和运营成本,而且增加了企业环境恢复成本和资源再生成本,严重影响了环境成本控制的效果。就环境成本控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等,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将原有的成本控制方法在环境成本控制中加以应用,其适用性还有待考究,也缺乏创新性。5.环境成本控制主体缺失。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职工只是产品的生产者,与成本控制没有什么关系,导致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淡漠,浪费现象严重。成本控制失去如此庞大的管理群体,自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其实,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并不只是企业,而应是包括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在内的多元化的控制主体,应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人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控制成效。6.缺乏独立的环境成本控制考核体系。目前,我国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在企业业绩评价中也没有包括环境绩效评价,环境成本控制的好坏并不会影响企业的业绩评价,环境负面信息也未达到影响企业形象,甚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程度。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只会越来越差,经营者很难真正关心环境问题,不会主动从环境保护角度去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导致环境成本控制效率不高。7.环境信息披露不完整且缺乏可比性。环境信息的披露目前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愿,大部分企业只对环境信息的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披露,导致信息披露内容不全。而且,已披露的信息大多也只报喜不报忧,多数强调企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对企业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却很少披露。另外,不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否、披露多少、披露方式等均不同,使得环境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四、循环经济下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

1.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变消极被动控制为积极主动控制。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法律法规日益严格以及环境会计不断发展,人们会意识到以牺牲资源与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危害巨大,社会对企业的评价将更多地关注产品是否绿色,生产经营是否环保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企业为了提高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争取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必然关注环境问题,对待环境成本控制的态度将由现在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2.扩大环境成本控制范围,推进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从时空范围上,拓展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容。时间上,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向上追溯至原材料采购,向下延伸至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及其处置;空间上,既包括内部环境成本,又包括外部环境成本,不断加强对外部环境成本的核算与计量研究,将外部环境成本逐步内部化到企业的产品成本中。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致力于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3.完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树立源头控制的理念,建立超前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将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扩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事前侧重产品工艺生态设计,事中侧重清洁生产,事后则主要体现为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环境成本控制的目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谋求利润最大化而降低产品成本,而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谋求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4.改进环境成本控制方式与方法。以环境保护为立足点,从生态效率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控制范围从新产品设计开发到废弃物再循环利用,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控制的重心由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具体方法上,积极探索更加适合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例如可以将作业成本法与生命周期法有机结合,在运用生命周期法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的基础上,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环境成本的分配等。5.明确环境成本控制主体。一方面,形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内的多方参与的控制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作用,加大处罚力度,对污染不治理或治理不力的企业处以巨额罚款或被市场所淘汰,提倡绿色消费,使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积极制定财政、税收与金融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人人参与环境成本控制工作。6.建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评价机制。建立一套高效的环境成本控制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尤为关键。借助评价机制可以发现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环境成本控制的效率。7.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及其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指南、制度等有关法规,为企业全面核算环境成本、充分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依据。8.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向有利于环境“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加大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企业的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和废弃资源的再回收,推行清洁生产,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总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综合性工作,应从多方入手,积极响应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艳丽 单位:武汉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银华.基于问卷调查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研究[J].会计之友,2013(2)

第9篇:循环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水循环;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

1、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指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影响自然水系统的各种主要行为。社会水循环概念提供了一个将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影响自然水系统的各种主要行为有机综合在一起的理论框架,并为科学定义水资源管理之概念提供了理论工具。

目前,人类正面临越来越多主要来自社会经济系统的水问题,这一客观形势正推动水科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关注水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运动过程。开展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出于两个背景: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淡水供给,二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及其它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有学者中肯地指出: “水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又一次重大转折,进入了水资源水文学发展阶段,从此水文学不仅要研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平衡和变化,还要扩展到人类社会之中,研究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循环、平衡和变化”。

2、可持续水资源和水资源安全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而水资源循环转化的系统性和水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纽带作用,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包括多个方面和层次:水资源的发电、航运、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等各种用途的综合管理,强调生态保护前提下的水资源需求管理和优化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持续发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见于《世界保护战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并有众多定义。[1]其基本思想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2]它的核心是资源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前提是每一发展阶段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管理已成为国内外与水资源有关的所有机构的共识。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水管理研究所等都在大力推行水资源综合管理。

水资源安全及淡水供给安全,定义为“以可承受的价格为生活、生产和生态提供足够安全的水”。近二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外源环境污染直接排放、转换、迁移进入水生态环境,已使我国主要淡水水系的部分流域或近海水域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失衡现象。水体环境污染物失衡及灾害已成为制约社会和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安全的实质是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由于很多地区常规水资源量有限而开发程度很高,增加供给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水资源需求管理成为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之一。[3]

3、水资源社会经济研究

水资源的经济研究以水资源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学原理在水资源经济实践中运用,论述水资源、水经济、水环境、水文明等各种水问题,由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工作在目前中国来讲是非常必要的,对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性,是未来水资源发展中的指引方向。[4]

3.1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只是由于这一支柱长期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隐性”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探索这一国民经济的“有形化”问题。这就要求经济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通过社会市场化的经济思路,把使用中严重背离水资源“价值规律“的现象加以改正和消除,最终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手段完成对水资源的改造,形成水资源的良好经济脉络系统。[5]

3.2 水价制度与改革研究

水资源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关系到水资源的方方面面,但最核心最直接的还是水价改革问题。这是因为水价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又涉及到水利的投入、运营管理和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尽管中国水利在水价改革上遇到诸多问题:全国水价发展不平衡、水价形成机制不尽完善等,但我们仍然在以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水价改革力度,理顺机制,推行科学的水价分类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效益。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增加地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开辟第二水源。这里主要是水资源质量的提高,城市的高速发展使生活工业污水量不断的增加,如何把这些水资源二次利用好的课题越来越突出。现在日本和美国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均超过80%,而我国不超过40%,较低的利用率使的本已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尤其在国家出现大旱情况下,节水及提高重复水资源利用率的话题更是尤为迫切,也更有现实意义。[6]

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最终把水资源的总量搞上去,这是进行水资源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3.4 水资源市场配置规律研究

水资源的市场经济化以社会为主体,不仅是纯经济、纯水资源的问题,更是在社会发展中如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水资源经济资本化经营效率,紧密的联系社会,达到合理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中国社会经济水循环研究展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使生态保持平衡已成为焦点问题。关于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的问题人们正在做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而所有的行动告诉我们,面对当今水资源多方问题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逐步达到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化,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M].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文华.开创生态农业新纪元[N].人民日报,2002-03-23.

[3]甘泓,王浩.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的重要内容[J].中国水利,2002(10):66-68.

[4]王春元.水资源经济学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