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清相国范文

大清相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清相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大清相国范文

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党支部:

十月的第一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十月十八日是浙江工业大学55周年校庆的日子。十月被称为“金秋十月”真是不为过啊。

金灿灿的向日葵迎来了工大55周年的校庆。在繁忙的学习中,我也亲自去感受了一下校庆的喜庆氛围。穿上统一的服装,做起人浪,喊着口号,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在尽力为校庆添一份光彩。当大家一起为工大55岁生日唱起生日快乐歌的时候,大家都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为母校献上自己的祝福。虽然工大不是我最希望进入的学校,我却深深喜欢留恋上了这个美丽的大学。喜欢坐在图书馆,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风景,这一份惬意,让我很享受,不后悔来到这个学校。55年虽然不长,却是无数多工大学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很荣幸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在这条道路上留下我的脚印。或许,5年后,10年后,我也能像这么多优秀的校友一样,回到工大,感受母校的发展变化,这又该是一种什么感受啊!

我的十月在紧张的教师资格考试备考和各种喜庆的节日中有序紧张地过去了。每走一步,我都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跨得有力而有深度,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对待我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第2篇:大清相国范文

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o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第3篇:大清相国范文

[关键词] 骨盆;骨盆倾斜度;难产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044-02

Mechanism of dystocia due to excessive pelvic inclination and its correction

WANG Chun-xia

(Materu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Chuanying District,Jilin 132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excessive pelvic inclination and mechanism of its correction. Methods:①Pelvic inclination angles were measured with an inclinometer in 90 singleton pregnant women,whose cephalopelvic score is 8,occiput anterior position,and without malformation of pelvis and spin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as inspected throughout delivery. ②Variations of pel vic inclination were also inspected in 90 pregnant women from early pregnancy to antepartum,and to postpartum. Results: Excessive pelvic inclination means > 53 degrees in inclinometer,the prevalence rate was 7.8%.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pendulous abdomen,positive span pubis sign,nonengagement of fetal head,and severe perineum laceration.Conclusion: Excessive pelvic inclination is caused by enlargement of lumbersacral angle. Head pressure axis directing at pubic is not on the same line with the pelvic axis during delivery,which lead to nonengagement of fetal head. Lumber vertebrae bend will change from ventral to dorsal direction on cystlithotomy position,then pelvis move forward and upward with lumbersacral joint as a pivot. Thus small lumbersacral angle and excessive pelvic inclination are corrected,and transvaginal delivery rate and obstetric quality will also be improved.

[Key words] Pelvic; Pelvic inclination; Dystocia

骨盆倾斜度是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所成之角度,非孕时正常骨盆倾斜度为50°~55°,孕晚期由于重力的影响发生重心改变,使骨盆倾斜度增大3°~5°,而大于70°则称为骨盆倾斜度过大[1]。孕妇骨盆倾斜度过大时,成为造成难产的因素。倘若发现及时,处理合理,仍可使难产转化为正常产,使母儿身体健康获得保障。我们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纠正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沿产轴方向下降,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1年10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80例,年龄21~36岁,平均26.3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周,骨盆内测量正常,宫颈成熟度评7~10分,平均8分[2]。均为单胎头位,外测量正常。肛诊骨盆内测量无明显异常,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年龄、孕周、骨盆内测量、宫颈成熟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

1.2.1两组产妇病史、体检、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观察产程及宫缩情况,有宫缩乏力者静滴5%催产素并调节至有效宫缩,详细记录产程并绘制产程图。记录分娩方式、手术助产指征、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

1.2.2诊断标准:①孕产妇腹壁松弛,子宫向前倾斜呈悬垂腹;②背部腰骶椎交界处向内深陷、骶骨上翘;③腹部检查胎头有假骑跨现象;④耻骨联合低;⑤测定产妇骨盆倾斜度,产妇站立时用带量角器的马丁氏外测量器,在测量骶耻外径时,可测得骨盆倾斜度[2]。所选180例产妇骨盆倾斜度均≥70°。

1.2.3试验:干预组90例在第一产程时指导该组孕妇采取半卧式,以纠正骨盆入口的方向有利于胎儿入盆[3]。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双脚踩在产床两边的脚架,对骨盆倾斜度≥75°宫缩时,尽量使双侧髋、膝关节屈,大腿尽可能贴近腹部、外展[4],使耻骨弓上抬,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使胎轴与产轴一致,利于胎头娩出。进入第二产程先露仍在S=0位或S=+1,则使产床倾斜呈斜坡位,双脚踩在脚架上。这样有利于胎头下降。90例产妇不作指导为对照组。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处理,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见表1。

2.2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见表2。干预组78例经阴道分娩,占86.7%,对照组51例经阴道分娩者占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表2 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n(%)]

2.3两组产妇产程比较

干预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8.4±71.3) 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2.6±8.3) mi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98.8±90.9) 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28.9±13.1) min,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均较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3.1预防

骨盆倾斜度过大是由于骨盆的形成和发育成熟过程中,遗传基因的决定性作用和外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长期营养不良缺钙将会导致骨盆结构及倾斜度的变化,加强营养、适当的作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对促进骨盆发育是有益的,在骨盆未发育成熟时不宜穿高跟鞋,分娩前2~4周,分娩第一产程孕妇应尽量采取半卧位,以增加试产时胎头入盆的机会。

3.2改变骨盆倾斜度、避免难产的机制

由于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活动,骨盆实际上是一个恒定的整体。腰骶关节活动度很大,腰椎也可以向前、后、左、右方向弯曲。膀胱截石位时,腰椎由腹侧弯曲变为背侧弯曲,屈腿以髋关节带动骨盆,以腰骶关节为枢纽向前上方移动,两者共同作用,缩小了腰骶角,使耻骨上移,坐骨结节间径向前移、骶骨翘度缩小、骨盆向前向上移动、骨盆轴上端向骶岬靠近。另外,宫缩时圆韧带将子宫向前牵引,因此胎轴压力线下端也向骶岬靠近。这样上下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胎轴压力线与骨盆轴尽可能地在一条直线上,胎头能充分利用骨盆空间沿骨盆轴下降。骨盆出口平面前三角恢复正常,助产人员能有效保护会阴、避免裂伤。

第一产程取半卧位,由于力学的关系,耻骨弓上移,骶骨位置不变,形成整个骨盆以骶骨为定点逆时针上移,降低骨盆倾斜度,使假骑跨于耻骨联合的胎头因产力、重力及羊水作用的合力降至耻骨联合下,有利于胎头入盆及下降。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双脚踩于产床脚架上,使骨盆入口平面与垂直平面所成的角度减少,同时使耻骨弓上移,可改善骨盆径线,提供宽大的分娩空间。双侧髋膝关节屈曲,使大腿尽可能贴近腹部并外展,最大程度纠正骨盆倾斜度。加上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的协同作用使胎头进一步下降,充斥盆腔,紧压子宫下段及宫颈部,反射性的加强宫缩促使宫颈扩张,先露下降及内旋转,临床上可见短期内产妇会阴膨隆,松弛,胎儿可顺利地经阴道分娩。

3.3骨盆倾斜度过大对产妇的影响

骨盆倾斜度过大时,骶骨常向前上、耻骨弓向后下移位,耻骨联合较低,骨盆有效前后径缩短,使产轴与正常产轴方向形成不同程度夹角,从理论上讲临产后各有效产力形成合力,作用于产轴,通过其传递使宫口开大,而且当产轴与胎轴一致时,分娩所受阻力最小,胎儿可顺利娩出。而骨盆倾斜度过大者,由于异常的产轴与胎轴形成夹角,因而使产力发生分解,使有效产力减小,分娩所受阻力增大,致宫口扩张缓慢及不对称扩张(常表现为宫颈前唇增厚、水肿),产程延长;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胎头显著下降、俯曲、内旋,这需要有效产力。而此时因产道阻力增大,有效力减小,不仅使上述分娩机制不能顺利完成,而且使产妇消耗大量的产力,加重难产的因素。当胎头娩出时,由于耻骨联合的压低,胎头需要充分俯曲,利用骨盆出口后三角,而此时因会阴体压低更接近产床平面,使保护会阴不得力,易使会阴裂伤或会阴切口延长,加重产妇损伤。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认为在产程中采用改变的方法纠正骨盆倾斜度,可有效地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0.

[2]杨锡蒂.骨盆倾斜度异常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4):197.

[3]单家治.提高阴道分娩质量[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6):323.

[4]田永杰,单家治,赵兴波,等.胎轴与头位难产关系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1):677.

第4篇:大清相国范文

关键词:美国农业部;大豆;季末库存

一、引言

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美国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年度总产量和消费量、季末库存水平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美国农业部的公开信息服务,相对其他农业大国而言,是非常全面、及时的。由于美国在主要农产品市场中重要地位,美国农业部的月度报告对全球农产品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大豆是中国进口量最多的农产品,研究国际大豆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选择美国农业部的油籽月度报告(含大豆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美国农业部对大豆季末库存预估的预测性能,探索预测误差的规律性。

国外基于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的研究主要是分析USDA报告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影响,而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USDA报告的研究。所以本文选择“分析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对大豆季末库存预估的预测性能,探索预测误差的规律性”作为研究内容是比较具有新意的。

二、数据收集

为了分析USDA对大豆季末库存预估的预测性能,我们从USDA定期的《油籽:市场与贸易》报告中收集关于大豆季末库存的每月预估值。

(一)美国农业部油籽月度报告

USDA每月10号前后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关于全球油籽市场的报告,报告名为《油籽:世界市场与贸易》。USDA油籽报告中关于大豆的内容主要有:世界大豆总产量以及主要大豆生产国的产量预估;全球以及主要大豆出口国/进口国的出口/进口预估;对主要大豆压榨国的大豆压榨量预估;全球以及大豆主产国大豆季末库存预估。

一个大豆市场年度从9月1日开始,到次年8月31日截止。对于某一个大豆市场年度而言,USDA早在该市场年度到来之前的几个月就开始该市场年度大豆季末库存的预估值,最早预估月份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提前。本文统一只从一个市场年度到来之前的7月报告中收集该市场年度最早的季末库存预估值,并从后续月度报告中收集季末库存的后续预估值。在一个大豆市场年度结束后,USDA还会在后续报告中继续调整该市场年度的库存估计值,但后续月份对季末库存预估修改的幅度会越来越小。为研究方便,我们以一个大豆市场年度结束后次年1月报告对该市场年度大豆季末库存估计值作为最终估计值。这样,针对每一个特定的大豆市场年度,总共需要搜集19份油籽月度报告对该市场年度大豆季末库存的预估值(或估计值)。

(二)数据收集过程

全球大豆季末库存,是一个市场年度结束后可以转入下一市场年度的大豆供应数量,是对一个市场年度全球大豆供应紧张程度的集中反映。

本文研究对全球和美国、巴西和阿根廷3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季末库存预估进行了收集,时间上包括1998/1999、1999/2000、…、2006/2007和2007/2008共计10个市场年度。

数据收集过程针对每一市场年度分别进行,下面以2007/2008市场年度的数据收集过程进行举例说明。首先从USDA官方网站(usda.gov)下载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期间19份月度报告。从报告中获得USDA对全球、美国、巴西和阿根廷2007/2008大豆市场年度的季末库存预估,并将这些预估值整理记录在一个表格中(见表1的左侧部分数据)。其他9个市场年度的数据收集整理如此类似。

三、统计分析与讨论

(一)季末库存预估性能的统计结果

本文统计分析中,每一个季末库存预估值的性能用该预估值与最终估计值的比值来表示。例如,USDA在2007年7月报告中对2007/2008市场年度全球大豆季末库存的预估是222054千吨,而在2009年1月报告中对2007/2008市场年度全球大豆季末库存的最终估计值是233201千吨(见表1)。这样2007年7月报告对2007/2008市场年度全球大豆季末库存的预估性能就等于0.95。表1的右侧部分是USDA对2007/2008市场年度大豆季末库存预估值的预估性能。

类似地,其他9个市场年度的大豆季末库存预估性能评价值也可用同样方法计算得到。为了从平均意义上探索USDA对大豆季末库存预估误差的规律性,我们对1998/1999到2007/2008的10个市场年度的季末库存预估性能,按照全球、美国、巴西和阿根廷4个地区类别分别计算平均值,结果见表2。

(二)分析与讨论

表2中USDA对全球大豆季末库存的平均预估性能在所有报告月份几乎都是小于1的,这说明USDA对全球大豆季末库存有明显的低估倾向。从低估的幅度上来看,大豆市场年度开始之前的7月和8月以及前半个市场年度的9月到2月报告对大豆季末库存的预估相对最终季末库存估计平均低估从10个百分点左右逐渐减少至4个百分点左右,而这8个报告月份总体平均低估7-8个百分点。但是,后半个市场年度的3月到8月仅低估3-4个百分点,而市场年度结束后的估计值与最终估计值基本持平。

具体到美国、巴西和阿根廷3个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USDA对美国大豆季末库存倾向于高估,但对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季末库存倾向于低估。在一个市场年度的早期报告月份,USDA对美国大豆季末库存预估相对最终估计值平均高估15-30个百分点;后期报告月份预估值则逐渐接近最终估计值。此外,USDA对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季末库存预估在早期报告月份相对最终估计值低估幅度通常达10个百分点以上,后期报告月份则逐渐接近最终估计值。

USDA在公开市场报告中低估全球大豆季末库存,就会使全球大豆市场参与者高估大豆供应的紧张程度,进而抬高大豆现货和期货价格。这样,最为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的美国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大豆销售利益。美国农业部倾向于低估全球大豆库存的公开市场报告,难以排除通过低估全球大豆库存进而获取超额大豆出口利益的主观动机。此外,在收获后美国大豆销售的主要月份(每年9月到次年2月),USDA对全球大豆季末库存低估的幅度远远高于南美大豆销售的主要月份(每年3月到8月),这尤其有利于美国大豆获得更好的销售价格,并尽量避免与南美大豆的销售竞争。

USDA报告低估全球大豆季末库存有利于美国大豆获得更多利益的同时,对作为世界大豆进口大国的中国则尤其不利。作为全球大豆进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不利格局?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控制在美国大豆销售核心季节(9月至次年2月)对美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尽量使更多的美国大豆在南美大豆销售的核心季节(3-8月)销售。这样,美国大豆和南美大豆就会在相同时间上形成更强烈的销售竞争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有利于中国的大豆市场格局。为了达到控制美国大豆销售核心季节进口美国大豆进口量的目的,中国需要保持足够数量的大豆储备。

四、结论

在对USDA大豆季末库存预估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USDA对全球大豆季末库存存在明显的低估倾向。USDA对全球大豆季末库存的低估在美国大豆销售的核心季节尤其强烈(达到7-8%左右),从而明显有利于美国大豆获得更多的超额利益,同时则对作为大豆进口大国的中国尤其不利。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中国应该主动建立足够的大豆储备,在美国大豆销售核心季节尽量减少对其的进口数量。

参考文献:

1、D.R.Sanders,M.R.Manfred.Multiple Horizons and Information in USDA Production Forecasts[J].Agribusiness,2008(1).

2、O.Isengildina-Massa et al.Impact of WASDE Reports on Implied Volatility in Corn and Soybean Markets[J].Agribusiness,2008(4).

3、O.Isengildina,S.H.Irwin,and D.L.Good.Are Revisions to USDA Crop Production Forecasts Smoothed?[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4).

第5篇:大清相国范文

一、对作品风格及内涵认识不够

歌唱是艺术化的音乐语言,是旋律与诗词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与纯音乐最大的不同在于,纯音乐是以描绘意境为主,让听众随着音符的变更感受作品的灵魂,而歌唱则往往是一个具体的影像,它所要表达的内容是真切而实在的。一首好的声乐作品的演唱,应该是歌唱者用心去体会歌曲作品,并通过演唱来表达和诠释作品的真正灵魂。吉赛尔・布雷勒认为,“音乐表演不是物质的实现,而是精神作用促使这一实现的产生。”表演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忠实于自己演出的作品。演唱者必须赋予演唱以个人的想象,只有演唱者的临场演唱深入意境,将自己投入到作品角色当中,才能给演唱以准确的情感表达。在演唱过程中,有些演唱者往往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想揣度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每一位演唱者的文化阅历都不同,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难以做到对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因而就容易导致歌唱者所演绎出来的歌曲的情感与歌曲作品本身的要求有相当的出入与冲突,使歌曲中包含的感情不能得到恰到好处的抒发。①这无论对于歌唱者自身还是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来讲,都是尴尬的。笔者认为,在演绎一首歌曲作品之前,演唱者应首先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大背景下的音乐总体的特征,以及了解作曲家的总体创作风格及民族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来做进一步分析。只有先把案头工作做好,才能在表现歌曲作品时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地诠释歌曲。只有对作品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够有条件进行二度创作,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

二、演唱者在表现作品时受到能力的限制

技巧在声乐学科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演唱者要想完美地表现一首声乐作品,在提高自身文化涵养的同时,更要努力提高演和唱的技巧,并对各种技巧有全面的掌握。在一部声乐作品中,无论歌曲采用何种写法,是AAB、ABA还是ABAC,在不同的阶段,就会运用到不同声区的声音来表现感情,这就对歌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在高、中、低不同的声区自如地转换和运用,一定要拥有良好的声音表现力,才能使整部作品的声音过渡把握得自然有度。此外,诠释一首声乐作品,唱和演是同等重要的。在形体表演方面,演唱者要努力把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通过表演去准确、细腻地传达给观众。比如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老师在《白蛇传》的断桥一折戏中,面对着跪求原谅的许仙,先是用兰花指指了一下许仙的额头,许仙稍往后倒了一下,然后又关切地扶了一把,而又轻轻推开了,这样一推、一扶,再一推,就将当时白娘子心中又爱又恨的感情表演得淋漓尽致,而这些细节的表演,都是演员通过自己的理解、揣摩,并精确地表现出来。在声乐演唱中,也只有仔细品味、细腻表演,才能将歌曲很好地完成,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可以说,声乐演唱,总体上就是灵活运用发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来完美表现作品的。然而有些演唱者,不考虑自己所能掌握的技巧范围,也不考虑“人体乐器”脆弱的一面,不加节制地乱唱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力所不能及的歌曲,只顾得一时痛快,谈不上有情感的表现和艺术加工。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是完成一部声乐作品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声乐学习的开始,首先要明白歌唱艺术的原则:艺术表现第一,技巧第二。完美的舞台声乐表演是追求的目标,而演唱技巧(不管是发声技巧还是形体表演技巧)都是为了舞台声乐表演这一综合性的艺术服务的,因此,在艺术表现与技术发生冲突时,舞台艺术表演是第一位的,演唱技巧是第二位的,演唱技巧必须服从于舞台艺术表演。

三、舞台表演上的心理素质较差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自信,一个自信的演唱者,首先是对自身的演唱能力在心理上的一种自我肯定,这样才能从容地应对演出现场出现的一切意外情况,比如话筒、音响、不小心的一个破音,还有来自观众的心理干扰等都容易打乱演唱者全身心地演绎作品,不能以最佳的状态去演唱。也有些演唱者在上台前,总考虑歌曲的高音能否上得去,伴奏是否合得上,唱完了听众会不会鼓掌等,没有全神贯注地考虑歌曲的完整表现,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气氛。演唱者应首先端正心态,抛开一切杂念,以最轻松的心态上场,自己提前酝酿,创造情境,逐步进入角色。此外,作为一名专业演唱者应多参加各种实践演出,培养自身的舞台感觉。当然,要想在舞台上坦然自若,是需要一定的舞台经验积累的,这是每位声乐学习者都要亲历的成长过程。能够在舞台上将自身交给艺术,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艺术表演中,才能声情并茂地演绎好一首歌曲。“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者而言,就是将自己内心领悟到的作品中的印象、认识、感情、感想、愿望,以旋律和歌词为载体,通过自己的声音进行阐述和倾诉,是一种经过再创造后信息的输出。”②

总之,发声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的核心。演唱者不仅要有好的声音,还要有准确的、恰如其分的情感表现。演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必须去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对歌词的内容、曲风、节奏、速度、旋律线的起伏、曲式及歌曲的创作背景等有所了解,通过分析和处理去增强演唱时的形象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

注释:

①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4).

第6篇:大清相国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但人们并未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提高得到悠闲度日的机会,相反,人们感到生活、工作节奏日渐加快,万事交织让人疲于应付。而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十余年来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从人格、自我意识、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等相关因素进行阐释,最后归纳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的技巧,以期为大学生时间管理训练提供事实依据。

一、时间管理倾向概念与结构

国外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首先是Britton、Maean、Tesser等人对时间管理及时间管理行为的研究。[1] Britton和Glynn将时间的管理与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资源相类比,正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对其处理信息资源的管理,人类也可以对自身有限的信息处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Britton和Glynn将时间管理清楚地分为三个大的板块,分别是宏观水平成分、中间水平成分和微观水平成分。后来Britton和Tesser在研究时间管理实践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时编制了《时间管理量表》,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三因素构成学说:第一因素是短程规划,包括了各种各样需要计划在短期内的项目,第二因素是时间态度,第三是长期规划。Macean等在研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相关的学术表现力时编制了《时间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对时间管理的研究包含了四个因子, 即设置目标和优先级、机制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自觉控制以及混乱倾向。

2001年,黄希庭、张志杰等人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及其三维理论模型,即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稳定的态度及观念;时间监控观是指个体规划及利用时间的观念和能力,主要体现在各种外显活动中,包括设置目标、制订计划和优先级、对时间的有效配置及反馈性;时间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掌控及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能力的估计。[2][3]他们还编制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此后我国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各项研究基本都建立在上述理论构架及量表的基础上。

自黄希庭、张志杰等人从心理学范畴将时间管理倾向引入国内,我国虽然涌现出了大量与此有关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都建立在上述理论构架的基础上,而且着重于其相关性的研究,缺乏实验性的研究,并且研究方式比较单一,多为开放式问卷调查,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使用相同的量表,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的量表。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结构,自黄希庭的三维结论之后,并未出现新的结构模型。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学者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特点是:时间价值感强,但时间监控观弱,时间效能感低。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黄希庭等人早年就发现了时间管理倾向与A型人格、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等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后来学者还发现自我和谐、自我意识、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因素皆可以对时间管理倾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人格

时间管理倾向与个体的人格类型及人格特质密切相关。我国关于人格类型对时间管理倾向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A型人格上,仅有少量研究关注于整体人格特质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缺乏较为主流人格量表的运用。

众多研究发现,A型人格的大学生的总分及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B型人格, A型者在时间的利用及管理上明显优于B型者。饶国靖等人对中学生的研究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研究结果。[4]张锋进一步发现,A 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以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作为中介。[5]

孙圣涛和姚誉羚运用Y-G性格测验及青少年时间管理量表进行调查后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抑郁性、神经质、自卑感、循环性、主观性、思维外向性、非合作性等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与攻击性、支配性、一般活动性、社会外向性等人格特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6]赵小云及郭成利用青少年时间管理量表及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对66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人格中的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和谨慎性与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宜人性、开放性和谨慎性有明显预测作用。[7]可见,拥有积极向上人格特质的个体对时间的认识及态度更为端正,也更擅长安排及利用时间。

目前还未见探讨大五人格模型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性的研究,但依然可以推测比较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对时间管理倾向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因为具备积极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而多项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时间管理的积极影响较为显著。[8][9][10][11]

2.自我意识

(1)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以“自我价值判断与体验”为核心成分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张志杰等人对1387名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自我价值感各维度与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时间效能感的相关性最高。[11]这一结论,在汪玉兰等对医学生的研究中被验证,经回归分析汪玉兰还发现自我价值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相互存在显著的回归效应,即时间管理倾向及自我价值感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12]可见,自我价值感是时间管理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自我价值感越高的大学生越善于统筹和利用时间。

(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王娟对110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地对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进行预测。[13]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而言,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好地对时间进行管理及利用。[14]

(3)自我和谐。自我和谐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性,它由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两个维度构成。多项研究显示:时间价值感的高低与自我和谐无显著关系,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自我和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呈负相关关 系;与自我灵活性呈正相关关系。[15][16]并且陈和平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时间效能感对与自我刻板性、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灵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见,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越强,自我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越低、自我内部的一致性越高就越善于管理和利用时间。

3.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一般性看法。这一连续谱的一极为内控型, 另一极为外控型。多项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源也是影响个体时间管理倾向的又一重要因素,越是内控的大学生越擅长于统筹时间[17]。阮良昆[18]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张锋发现,A 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其中间接效应是以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作为中介。

4.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多项对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避免失败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个体所具有的成就动机越强烈,其更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而且在时间的利用及管理上表现得更为优秀,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心也就越强。聂玉玲对高三学生及杨静对初中生的研究很好地证明了上述观点。[19]

5.应对方式

孙圣涛对大学生及中学生分别进行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与赵维燕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在面对应激事件时, 越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 时间管理得越好。龚艺华的研究还发现应对方式与时间监控观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其次是时间效能感,最后是时间价值感。

6.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张志杰等人对1387名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之间皆是正相关关系,消极情绪反之,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时间效能感是其最好的预测指标。李儒林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

7.心理健康

时间管理倾向必然会受到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秦启文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中的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三个因子与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总症状指数及上述三个因子上,时间管理高分者及低分者之间明显存在差异。[8]牟丽霞等人对浙江省的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在忧郁、敌对、躯体化这三个因子上,时间管理倾向高低分学生有明显差异,其中又以敌对最为明显。在刘玲玲的研究中,无论是在心理健康的所有因子还是总分上,时间管理高低分者皆存在显著差异。尽管上述三位学者所研究的取样地区和群体各不相同,但是都共同揭示了一个现象,即心理健康状态越好的大学生,其对时间的管理及运用也就越优秀。这说明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时间管理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众研究一致认为上述因素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大多研究就止步于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缺乏进一步关系的实证与实验研究,例如 这些因素对时间管理的倾向的影响程 度有多深,现实生活中如何从这些影 响因素入手去加强个体的时间管理技能训练,等等。

三、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

对时间管理的干预及训练,国外很多大学很早以前就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训练课程,如早在1994年Weinstein 等人就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建立起一套训练课程,滑铁卢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也开设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课程。

黄希庭、张志杰等人从心理学的范畴将时间管理倾向引进国内并在进行本土化研究中验证了Alexander在研究时间管理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即时间管理训练具有加强时间感知控制以及降低压力的作用,并且效果尤为显著。[11]

1.干预及训练的理论研究

杨艳玲提出想要增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①开设时间管理技能训练课;②对大学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③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循序渐进,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的“软着陆”。

尹志丽认为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技能训练关键有两个,一是大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及督促,比如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强化时间观念及提高时间利用率,时间管理训练课程及团体心理辅导亦是十分可行的手段。

2.干预及训练的实践

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的实验性研究,主要是建立团体辅导及开设时间管理培训课程。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进行了时间管理方面的团体辅导实验,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表现在提高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方面,即对个体设置目标、制订计划、分配时间等时间管理技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得到明显提高。

尽管,我国现阶段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有客观实验数据说明其可行有效,但并未在现实中推广。绝大多数高校都只是开展一些关于人生目标、职业规划的宏观讲座,缺乏对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系统操作性训练。

我国近十余年才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时间管理进行研究。时间管理倾向这一概念的提出及一系列相关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时间的规划及利用进行了新的诠释,为时间管理的干预及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长时间以来,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基础及结构方面的研究并未有新突破,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丰富,尽管视角较为宽泛,但并未系统地提出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虽然我国学者已通过实验证明了干预及训练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并未推广实施。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更是能促进其人格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和家庭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结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对新结构进行探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实验性研究,而不是停留在相关性研究的层面,扩大研究的年龄范围并且开发具有年龄针对性的量表。将时间管理的理论用于实践才能够体现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狄 敏,黄希庭,张永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A型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4,12(2):154-155.

[4]饶国靖,黄希庭,罗春明,等.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5):337.

[5]张 峰,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6-9.

[6]孙圣涛,姚誉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 186-188.

[7]赵小云,郭 成.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人格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30-35.

[8]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360.

[9]牟丽霞,王 丽.浙江省高师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61-63.

[10]刘玲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11]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

[12]汪玉兰,邹 枫,朱晓菲.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

[13]王 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焦虑的关系研究: [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4]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

[15]陈和平,陈永进,魏昌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

[16]强 健,马子媛.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

[17]周 静,王卫红,李 丹.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1-309.

第7篇:大清相国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国家政策

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680万人。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大学生求职与企业人才招聘不止进行一次,但是对于企业对毕业生的选择和大学生毕业后第一次择业的一系列工作活动来说,却是符合项目的特征,即一次性,渐进性,多目标性,生命周期性。为系统地、全面地看清毕业生就业情况萎缩与社会人才需求增大的矛盾,运用项目管理过程思想将这一矛盾阶段化、细节化,分析各方内在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相关应用理论、经验知识和真实数据资料探索解决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1.基于项目管理的国内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统计数字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已经占全国企业总数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此外,目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这充分表明,没有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1]。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找对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加强企业竞争力,延长企业生命力恰恰成为制约企业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1.1.1 人才需求量大,需求层次广

中小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期,用人比较灵活,随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除了基础部门的行政运营人员,还有营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这类高级知识性人才,同时也大量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人才存在如此大的缺口需求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选拔对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1.1.2 认同企业文化,忠于为企业服务

中小型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的、稳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企业价值文化,只有当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高度认同,才能保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技术、资源等有限的不良因素影响下,企业员工坚持个人价值与企业理念相契合,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个人潜力也得到最大发挥。

1.1.3 具备一定能力,有较强可塑性

近年来,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相对于“学历”更看重“学力”。当然,员工自身的基本能力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包括:问题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等。然而,不是每一个应聘人员都具备较强的能力,一旦加入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企业现在选拔人才注重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经“雕琢”后能变成“璞玉”的能力,一种能随着环境变化自己不断改进的能力。

1.1.4 有良好的信用背景,诚实信用

如今,诚实信用不仅是个人自身信用状况的表现,也是社会各方对员工的考察点。特别是涉及到企业资金项目的财会人员、销售人员、出纳人员之前的信用情况,有无挪用、侵占企业资产、收取不当回扣等不良记录。应聘人员学历、资格证书有无假冒等,有时如果企业不慎重审查会给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1.1.5 拥有创新思维,具备创造能力

面对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与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出口不景气以及严峻的资金短缺等形势,原来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廉价原材料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可行,科技创新和品牌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所以,中小企业应以“创新”为主导,有意识地选拔培养一批拥有创新思维,具备一定创造能力的新员工,这势必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1.2 中小型企业在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三四年,中小企业招聘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未进行成本估计;岗位需求分析不具体;招聘基础工作薄弱;招聘岗位诠释不全;员工录用机制不规范;员工缺乏专业培训;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激励措施不给力等。

这一系列问题之所以较为突出且没有根本性改变,是由于中小企业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企业受规模、资金、工作环境等的制约,家族管理模式下的任人唯亲现象也就相当普遍,同时,缺乏良好的就业平台、公平竞争的机会、人才培养的引导、地方政府的支持,使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保留方面举步维艰。

1.3 中小型企业人才招聘体系分析

将企业员工招聘进行项目化管理可以更系统、清晰地分析出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求,使招聘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结合相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才招聘项目化分解体系图如下(见图1):

图1 人才招聘项目化分解体系图

1.3.1 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要求招聘的总体规划必须符合企业文化,招聘成果有利于企业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是关系到招聘工作实际性操作的基础。

1.3.1.1 相关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可分为内部信息分析和外部信息分析。内部信息分析主要是与企业相关方面的评定与估计,如公司的地理位置、办公条件、工资水平、盈利水平、负债情况、发展前景等。外部信息分析则是对公司控制之外的国家政策、人才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加以考虑。

第8篇:大清相国范文

【关键词】 认知行为; 团体辅导; 大学生; 情绪管理

近年来,在高校频发各类大学生伤人和自伤事件,起因多是由于情绪对照不良而引发的应激冲动行为。但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干预普遍不足,并未将其列入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现今教育管理部门所规划的心理辅导任务,仅就目前高校发生暴力事件进行补救,而在预防环节上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忽视大学生心理个性的塑造,二是过多关注了补救性教育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提出,正适应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现状,亦符合了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是完备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推进,应本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科学制定符合大学生心理文化的学习方案,使其逐渐成为高校正规心理教育中的一个所属分支,为更好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认知行为取向互动团体辅导(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CBIGT)可以定义为是一种将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理论有机结合的对生气情绪起到有效降低的技术策略,并融合系统化心理干预技术的辅导取向[1]。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手段已经逐渐应用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2]。对于大学生的自杀、自残、他杀等极端行为亦有良好的趋化作用[3-5]。目前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亦证明了它的显著效果和现实意义[6-7],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方案对团员情绪管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自我化的管理手段、系统处理情绪问题、认知行为互动的有效结合等一系列的方式与方法,成就了一套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然成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合理化的团体辅导措施。本次实验,通过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训练对于减少和对照大学生生气情绪的发生起到显著的干预效果,包括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等技术指标上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为自我认定情绪管理不善,易冲动,并自愿接受团体辅导有强烈的改变愿望的个体。通过使用大学生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测评及与学生的一对一面谈,最终确定42名大学生被试,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试验组成员参与团体训练,对照组成员不参与团体训练;两组成员在年龄、性别、专业、前测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来参加面试的大学生均接受前测、后测和追踪测量。参与本研究的成员信息见表1。

1.2 研究工具

1.2.1 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 研究者依据高校的教育特点以及大学生的语言习惯,逐条修正了STAXI(Sa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Scale)量表。该量表包括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3个分量表。通过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lph系数分析度量表的信度。经过修订后的系数值分别为: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分量表分别为0.86、0.78、0.81,总量表的系数为0.82。

1.2.2 非理性信念量表 参照杨清艳等[8]编制的非理性信念量表(Irrational Beliefs Scale,IBS)。其研究内容以患者组和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4个层面内容: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低挫折耐受和概括化评论。情绪障碍是当代大学生中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障碍等负性情绪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密切,这一结论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9]。

1.2.3 团体录音 在征得所有试验成员同意后,使用专业的录音笔,对在团体训练过程中的所有有声文字进行声音记录。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将其转化为书面稿件,用以记录和分析每个团队成员在团体实践过程中的改变。

1.2.4 团体回馈表 由团体训练小组成员自行编制,在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回收,内容主要包括团体会序、团体活动、团体内容以及活动有感和愿望等团体活动信息。

1.2.5 形成自我量化报告 用于测量被试生气状况的自我测评报告。报告以优化大学生情绪管理作为目标,通过团体训练和参团人员的具体情况拟定了情绪对照、生气管理、减压学习能力等3个方面的内容,采用Likert 7点量表进行自我量化。其中的数字“1”代表为负性的不符合,数字“7”表示为正性的最符合。

1.2.6 自我质性报告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填写开放性问卷调查,由课题组进行总结、分析和梳理,并结合团体录音、团体观察记录表、团体回馈表等信息,分析团体成员生气状态下的具体表现形式。最终精简为两个维度的基本信息: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

1.3 CBIGT方案

1.3.1 带领者 (1)主要带领者:在该研究中担任多重角色。负责团体训练的前期准备、活动方案的设计、各种量表的形成,活动的组织实施,全局性的保证团体训练整体的顺利进行。(2)协同带领者:是团体训练项目中的协助者。伴随各类活动项目的进展,负责收集团体成员的反馈信息与建设性意见,整理分析各类量化表格,协助主要带领者完成团体训练活动。

1.3.2 团体活动方案 通过文献分析及现状调查[10-12],以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为框架,融入Novaco的生气对照模式与自我管理技巧,设计该项团体辅导方案。试验组通过4期共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生气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每次活动时间为120 min。见表2。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 该项研究的评估效果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体成员在接受训练干预前和后的问卷测试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团队成员的自我量化报告、以及组员的自我质性报告。研究过程包括三个时间点:前测,辅导项目进行前,对面试人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自测,自我量化报告的形成;后测,辅导项目结束后,团体成员进行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自测,形成自我量化报告和自我质性报告;追踪测量,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六周,团体成员继续填写评估问卷及自我量化报告。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分析

2.1.1 试验组前后测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结果比较 试验组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和非理性信念4个维度的后测值与前测值比较显著降低(P

2.1.2 两组情境-特质生气表达量表的结果比较 两组前测中情境生气等4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试验组4个维度的测评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 自我量化报告 试验组中情绪对照、减压学习能力和生气管理,与前测结果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自我质性报告 由组员不定式的开放问题组成,问卷于团体训练结束后下发,并要求团队成员在1周之内填写完整并统一上交。问题经过辅导团队成员编码后总结归纳为:(1)生气情绪管理行为的正向改变。21名训练成员中认知上的改变有18名,占85.7%;应对方式上的改变有17名,占81.0%。团队成员提高了对于生气情绪的认知能力以及处理事件发生与生气情绪反应之间的变化关系。(2)认知行为精神学习的改变。能够成为自己的治疗者从开始的3名,增加到9名;能够具体的应用认知行为技巧的人数从开始的1人增加到13名。

3 讨论

大学生处于认知发展、调整的成熟阶段[13],对于突然发生的状况及紧急情况大多处理缺少应有的镇定情绪及合适的处理技巧。往往对于生气情绪无法有效化解,亦或压力情绪管理不当[14],甚至表现出因控制偏差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国内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的研究发展尚浅,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研究手段和干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训练在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中的辅导效果,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学习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15]。

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前测中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非理性信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了生气情绪管理的团体化训练之后,大学生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与前测值相比,后测值均明显降低(P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情绪管理水平有显著效果,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情绪对照、减压学习、生气管理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情绪控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团体训练中学习的辅导技巧,能够让个体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个人问题的处理中,在未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环境下,期待着这项技术能成为提高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6):187-195.

[2]李丽.团体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未来与发展,2013,8(1):85-87.

[3]梁瑛楠,杨丽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1010-1012.

[4]郑小方,陈华莲.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64-66.

[5]郭文斌,张剑,冯小瑜,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研[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50-153.

[6] Duo Chen,Zhang J M,Shen L L,et al.Interner Add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9,17(5):151-152.

[7] Gni S,Wu X C.A study on 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active group therapy on academic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17(5):512-514.

[8]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等.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62-568.

[9] Solomon A,Arnow B A,Gotlib I H,et al.Individualized measurement of irrational beliefs in remitted depressive[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3,59(4):439-455.

[10]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11]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1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2-163.

[13] Rose S D.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

[14]魏鹏程.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5):167-169.

第9篇:大清相国范文

文/马元庆

“我妈最近老怀疑保姆偷她东西,是怎么回事?”李女士满是担忧地说。因为70多岁的母亲疑心太大,她家里已经换了3个保姆。

心理医生说,疑心变重,是一种特别常见的老年人心态。年纪大了,多数人耳背眼花,影响信息获取,因此,容易主观臆测、听信只言片语。

其次,老人生活圈子变小,关注度也狭窄,听到家人背着自己说事,就以为是议论自己,有时儿女无心说了一句不顺耳的话,也会胡思乱想等。老人要消除多疑心态,可扩大生活圈子,多与儿女、他人交谈,多看新闻,了解时事。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过分多疑,不仅需要儿女的充分理解和精心呵护,还要谨防“心病”的可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年痴呆,这样的老人除了记忆力不好,还会经常伴有妄想,比如怕别人偷自己东西、怕别人伤害自己等。如果老人总是处于这种“怀疑”中,应该及时到精神或心理门诊就诊。经过治疗,病情往往能明显缓解。

功能性胃肠病要多倾诉

文/商志伟

中老年人常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症状,但又检查不出别的毛病,这种情况称为功能性胃肠病。在这类人中,有超过60%的患者是因为不良的心理因素所导致,多倾诉是有效缓解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

生活中的压力,性格内向,突发的不良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功能性胃肠病。这时,及时有效的倾诉就显得尤为重要。倾诉实际上是在倾倒自己的心理垃圾,为心灵减压。也有人把倾诉比喻成大坝内的蓄水,如果超过警戒水位了,必须要泄洪,否则就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灾难。可以选择一位让你信得过的“听众”,比如自己的家人、好朋友,或者心理医生,把自己心灵的角落勇敢地敞开,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否失态,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笑话自己。倾诉除了要有合适的“听众”,也要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唠叨,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肩痛:心理压力过大

文/宋崇升

一些肩背部疼痛的患者,经过很多检查,一般不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的病变,开始用止痛药的时候有效,渐渐地疗效又不明显了。几番周折后才去精神科就诊,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肩背部疼痛往往能够得到缓解。这个患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男性居多,而性格也多以含蓄内敛或隐忍压抑者居多。

为你支招: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承受压力而又无法表达,就成为一种负性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疏通,就会转化为躯体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慢性疼痛。特别是没有原因的疼痛,与其说是躯体症状,不如说是一种“报警”信息。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否有一些没有实现的愿望和没有宣泄的情绪。

多想想自己“拥有的”

文/杨司佼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