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三小”好幼儿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等。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二、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幼儿
笔者班级的幼儿经常会忽略洗手这个环节,于是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试验,我特意把自己的手弄得脏兮兮的,然后端来了一盆干净的水,拿着洗手液,让幼儿观察教师洗手之后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随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刚才还干干净净的水,在洗手之后就便的脏兮兮,黑乎乎。我趁机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不洗手,那些脏兮兮、黑乎乎的细菌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这样,他们就知道了自己以前没洗手是多么的不爱卫生。
经过了这次小试验,我惊奇的发现幼儿们都会认真洗手,可见,幼儿对于日常规则的培养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并不了解常规培养的原因,也并不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常规培养应先从幼儿理解着手,让小朋友自觉履行取代教师的硬性规定。在和幼儿交流中发现,教师建设性的建议往往会让幼儿有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幼儿确认为有同感。这说明评价主题会影响评价效果。
三、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教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比如,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掉得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为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张敬伊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她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掉饭。”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四、由语言指令转化为讨论活动
在本学期初,笔者发现班里有个别孩子有拖着椅子走的习惯,两个小椅子腿着地,手拽着椅子背,椅子腿摩擦地面发出很难听的声音。教师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直接把这件事提出来,当成一次讨论活动,让孩子来讨论“说说怎样爱护小椅子”,孩子们讨论地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不能使劲摇椅子,有的说不能拖着椅子走,等等。我根据孩子们所说的,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了出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认真就眼前环节的重要性提问幼儿,刚才老师这样做对不对。还特意问那些喜欢拖椅子的幼儿,他们都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五、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
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身,例如: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我园都有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家长也配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让家长反应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一、当前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分析
1.小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首先,从家庭生活方面来讲。大多数小学生都不愿意做家务,也不太会做家务事,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对于生活上的事情,严重依赖家长。并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欠缺,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掌握生活中的基本技巧,唯恐孩子多吃苦、多受累。有的小学生非常贪玩,比如将父母给的零用钱,或者买文具的钱,偷偷用来买零食,买玩具。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不遵守纪律,作息无计划,放学后不回家等。
其次,在社会生活方面来讲。很多小学生的社会公德心表现出了不良的苗头,比如随便破坏公共财物,乱写乱画,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农村中的小学生还践踏农作物,随意践踏秧苗,乱拔蔬菜。缺乏安全意识。像五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都会骑电动车,但是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很差,在路上横冲直撞。还有很多小学生装怪异,染奇怪发色,不文雅口头禅时常挂嘴边等。
2.小学生的学习不良行为
首先,小学生学习的态度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小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动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才开始学习,对于做作业抱有抵制的态度,即使是做了也是马虎应付,不求甚解。
其次,小学生特别缺乏吃苦的精神。很多小学生的玩心比较大,在上课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总是在下面或者搞一些小动作,或者和别同学说话。不听老师的讲解,不回答老师的提问,更不愿意花时间理解与钻研。还有的小学生存在严重的不良学习姿势,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太近,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
3. 小学生的心理不良行为
首先,小学生自我认识不成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刚刚开始发育的阶段,也就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大部分的小学生对自己的认知都存在偏差,对自己的优缺点都不了解,更不可能实现自我纠错与自我发展,自控能力较差,不会正确排解不良情绪,经不起挫折,如果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被标签化”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部分小学生因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特殊家庭原因,而被周围的人议论和嘲讽,使自己的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性格走向孤僻、甚至偏执。比如,部分小学生由于被老师或同学贴上“差生”的标签,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什么奖励都没有,还经常受到老师、亲人和同学的批评和职责,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严重的孤独感,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路径探索
1.加强日常管理,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样的一致性,那么学校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说,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家庭方面,父母要做好表率,遵守社会公德,倡导家庭和睦,关心孩子;社会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建立良好的制度,特别是孩子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地方,要加强监管,以社会的榜样影响孩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建立优良的社会环境。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孩子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学校要建立明确的责任负责制度,对孩子的各方面加强监管和教育。其次,要从细节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自觉列队进入教学楼、不爬栏杆、围墙,不说谎话,遇到老师、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学习上,上课不准讲小话,做小动作,认真听讲,作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在生活中,讲究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勤洗澡换衣,勤剪指甲,等等。
2.加强引导形成榜样力量,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任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是受到周围人不断的深化和赞许而得来的。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和小学生周边的人多多采取赏识教育的手段,多多鼓励孩子优良的、健康的行为,每次当他们做的比较好的时候都要进行及时地表扬和赞许。或者当别人这么做的时候,也要及时的提出表扬,并鼓励孩子去学习,从而形成榜样的力量。特别是处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更应该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道理,使他们由此获得感性的认识,养成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同学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习惯 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发展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行为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曾对学校部分学生的行为、情感、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而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特别是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缺乏认识,总以为“无所谓”,致使学生的行为,尤其是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处于较低水平。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影响形成的,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活泼好动,但是非观念薄弱,对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好坏行为辨别不清,见到什么学什么;他们是非好坏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家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单纯,易于听老师的教育和接受群体良好行为的影响。种种情况说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从小学阶段抓好是关键。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抓好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教育的同时,必须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的设计教育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行”受到教育。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他们的年龄不同,认识水平、理解能力、操作能力也不同,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在培养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为他们所接受。教育方式与方法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改进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简单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逐步内化成自主自觉的行为。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按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要求,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一种勤奋好学、讲文明、懂礼貌、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必须注意教育的网络化。因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单是学校教育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要建立起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以学校为龙头,三方面结合、协调一致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共同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共同完成教育好下一代的光荣任务,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巩固、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德才兼备。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科学的管理与评价
科学的管理与评价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动力,学校少先队、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应实行“三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蓄足后劲。评价过程中,以少先队为龙头,以班级为单位,以周为评价时段,进行集体式评价,每周将成绩公布在校园内,这种评价方式能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班与班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集体的力量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要求,强化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内部、教师内部、学生内部都要搞评价,还要请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自评、互评、总评分别由自己、小组、中队委员进行评价,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意识,给教师、家长提供详实的反馈纪录,形成了家、校教育的紧密合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教育。
从习惯内容的确立,到评价方式的探索,学生是参与者,是执行者,因此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内容认可、接收、仿效的过程,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每日活动都是课程,课程必须生活化、游戏化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其次,要具体,讲明白。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
(二)每日活动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少惩罚
1.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将一些故事《孔融让梨》、《三只蝴蝶》等故事,并在幼儿大脑中留下我也要像蝴蝶、孔融那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友爱谦让的印记,从而使其在自觉不自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受到教育。
2.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三)每日活动中教师的态度要温和,切忌粗暴。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四)每日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合理正当要求
我有一本很大的绘画书,突然“不翼而飞”,我“明察暗访”才发现是本班的一位家境有点困难的小朋友拿的,我问她“你喜欢这本画画书吗?”她点点头,我说“老师就送给你吧!”她高兴地说“老师,我错了,谢谢!我喜欢画画,可妈妈就是不给买,这样我就把画画书带回了家。”我说“孩子,以后你需要什么,给老师说一声,老师会尽量满足你的。”她搂住我的腰说“我能叫您一声老师妈妈吗?”我激动地说“可以,可以。”通过这件事,让我感悟很深,家长和老师要满足孩子的合理正当要求,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这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
(五)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一、深究学生行为的意义
学生的习惯大多都是自身基于某种预期反复强化的结果,总是在有意无意的表达内心的需求。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对于自身行为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往往对自身行为存在不合理甚至错误的预期,如“操社会”、“讲义气”、“追新潮”等。因此在教育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应该学习和发扬;那些行为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不可取,不可学,要耻论它。用身边的人、事、物教育和引导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从而让学生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尽可能变学生的无意识行为为有意识行为,用社会倡导的行为意义来决定其行为采取与否及其方式选择,力求让学生自觉的设法巩固人们赞许的行为方式或人们期待的行为出现,而防止或消除人们不想见到的行为方式的出现。
二、发挥班级舆论的积极作用
管理的要义在于“借力”,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如此。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意义重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营造一方面可以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可以使不良行为习惯受到消极评价的集体氛围,在集体中形成“好行为――好评价――更好行为”的良性循环,以及“不良行为――消极评价――自纠自改――好行为”的纠改过程,迫使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积极班级舆论,从而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评价导向。正确的班级舆论又成为不可代替的教育资源,使生活于其间的学生自觉卷入和参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提高注意和警觉能力,自觉巩固人们期待的行为方式,摒弃不良行为。
三、心灵沟通,分类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只有师生心灵沟通,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掌握学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找到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源,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从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也只有师生心灵相通,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指导帮助和方案,才能为学生乐意接受,避免学生虚伪的服从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事与愿违。
本人曾接手过一个班级,班级是学校出名的“后进班”。本人接手后,通过深入班级调查,了解到班上有位叫徐杰的学生是一名“调皮王”,在他的带领下,班上一伙同学在一起捣乱,导致班级的形象较差,我决定从徐杰同学入手进行教育塑造。我主动接近徐杰同学,但他对我怀有戒意,经常躲着我。一次,徐杰与其他同学在课间打玩,不小心扭伤了脚,不能走动。学生报告我后,我将他背到医院治疗,通过与之交谈,了解到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跟着奶奶在家,由于奶奶年事已高,对其管理缺乏,加上溺爱,使得徐杰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徐杰脚扭伤后,我经常送他回家,在路上与他进行交流沟通,徐杰其实是一个内心脆弱的孩子,因为父母长期在外,缺乏父母关爱,他常常以恶作剧引起他人的关注,故获得“调皮王”称号。知道了徐杰的真实内心后,我在他的脚不能走动期间每天坚持送他回家,其间时常讨论他之前的一些不良行为的危害,在他脚伤好了后,我也隔三差五对他进行家访,他在我的感化下,逐渐改掉了一些坏毛病,还将班上学生的动向主动向我报告,我掌握了处理班上事务的主动权,避免了很多影响班级声誉的学生事件,班级的班风也逐步得以扭转。看到徐杰同学的转变,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四、相信学生,宽容学生
对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反复抓,抓反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望成为品行端正的人,同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一方面给予适度惩罚,另一方面要有普渡众生的胸怀,时常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不要一棍子打死人,让学生认识到改正不良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之,教师的教育应像小河流水一样持续不断、平静、实在而有力,从而激发学生弃恶扬善的内动力,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五、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摘要: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早期教育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在幼儿教学中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身心健全,成为祖国的未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良好行为;培养方法
美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说过:“给我一批儿童,我可以让他们成为任何人,总统、小偷、科学家、商人、杀人犯……”这句话如此深刻地告诉我们,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那么,为人父母要怎样来进行早期教育呢?简单说来有两点:一是能力的培养,包括动手的能力、动脑的能力;二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可以收获个性,播种个性,就可以收获命运。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是对幼儿身心的严重摧残,无异于拔苗助长,只是昙花一现,过早夭折,更有甚者野蛮粗暴,更是适得其反。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常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人的一生有很多行为习惯,但需要从小就培养,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而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因此,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养的重要一环,为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幼儿时期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还有家庭的教育也相当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要细心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可行的计划,抓住教育时机,让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好习惯的养成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去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
一、以说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教师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今,小学生的零用钱较多,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对此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所以教师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运用榜样人物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我们如果运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就会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小学生经常爱把自己与身边的伙伴进行对比、模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学生中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养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在班级开展评选“文明标兵”、“礼仪之星”等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从集体当中受到教育,从而觉得“我也能行”,这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三、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日常行为习惯教育
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应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我先带领本班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班级开辟“比一比看谁红花多”专栏,定期评比,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等等。我还在班级开展“争做星星少年”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活动中和同学一起制定星星少年评定方法,在全班形成“人人争当星星少年”的局面。
2.仪式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会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的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
3.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精力旺盛,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学校活动空间较大,他们在奔跑中极容易发生突然事件。学校将此也是作为重要工作狠抓、严抓。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必须对学生的安全尽责。对此,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班会课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养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二是课间我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不良行为即时纠正,再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监督、制止任何违背常规的行为。我们班级的侧墙上一直张贴着“比一比,谁最棒”的评价表格,根据我在班级内部制定的一套奖励措施,每周为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对应的五角星。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学生已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四、携手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构建良好环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此,我利用每天两次送孩子放学的机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觉得,要想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目的,仅凭学校的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仅凭学生家长的言传身教也还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思考之余,我们试着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行为特征,从以下几方面着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把问题化解于萌芽之中,以便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三字经》中就极其准确而又通俗地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意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就是说人刚刚出生时,头脑之中没有任何信息储存,无所谓善恶,是以为“本善”。当人一旦融入社会,并在社会大潮中成长发展之后,其善恶分化便显而易见了。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父母都能以身垂范,孝敬老人,待人诚恳,彬彬有礼,处事大度,行为高雅,仪态端庄;那么,孩子就会得到最初良好行为习惯的启蒙,适龄入学之后,在一个具有良好道德规范和校风的学习成长环境里学习;并且能够在家和学校以外的社会上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是美好且高尚的。试想,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会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并有一对生活情趣低俗的父母;而且在一个校风不正的学校里读书;更兼在社会上所接触非人。那么,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能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统一认识,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积累经验,寻求方法
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摆正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共同努力,以求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多最广的还是他们的同龄人,身边的人和事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最好榜样。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可让学生学习的榜样。要知道,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养,以身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些细节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学生。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说话的腔调,就连书写的字体等等都有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永久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时刻检点自身的行为,以求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形象。同样的,每一位家长也应该力求如此,这样循序渐进地把行为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区间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会尽快养成。
三、采取措施,把握效果
依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来达到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例如,可以结合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体验,并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使他们身临其境,就会激发他们感情的共鸣。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像看一些爱国教育影片、开展主题教育班队会等。如果待到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再改正,难度就会增大,所以我们应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关键词:智障儿童;培养习惯;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10-02
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如果说习惯能为一般儿童的教育打下必要的基础,那么对于智障儿童则更为重要。智障儿童智力迟钝,能力低下,反应缓慢,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水平比较差。良好的习惯能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利用,并能促进他们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通过教育使他们能自立于社会,能自食其力,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这是我们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我通过近几年的特教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一、全面了解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不良行为,制定培养目标
1.观察了解。全面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能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是对我们特殊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只有较好地了解学生,我们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我刚刚来特校接班时,我班共有11名智障儿童,他们的年龄从十一二岁到二十几岁的都有。从他们智残的原因和类型看,有唐氏综合症患儿1名,属重度,有严重语言障碍;听障1名,有严重语言障碍;婴幼时由高烧引起抽搐而智力下降的3名,其中一名有严重语言障碍;视障2名;脑瘫儿1名;由于出生时难产导致智力低2名,都存在严重语言障碍。而他们的父母多为农民,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好,文化程度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简单粗暴,或者怜惜溺爱,或者放任不管,所以不少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较顽固的不良行为。有的不尊敬长辈,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有的个人卫生差,在家没有做过一点家务;有的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打人骂人。
2.制定习惯培养目标。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进行分类,从文明礼仪、卫生劳动、遵守纪律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如下:(1)文明礼仪: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见到老师与客人会主动问好,走时会再见,在路上遇到客人会让路。见到同学也会互相问候,与同学相处时会使用文明用语,能做到不打架,不骂人,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会说谢谢,防碍了他人会说对不起,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会说不客气,别人对你说对不起时,你会说没关系。遇到他人有困难会主动帮助。(2)劳动卫生:个人卫生做到衣服干净整洁,每天认真地洗脸、脖子、手和脚,能做到有鼻涕及时擦。自己的物品会摆放整齐,能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喝水后并摆放整齐。能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脸,用后能挂好。能认真做值日,搞好班级及担当区的卫生,并保持干净。在生活区内,每日能把床铺整理好,把自己的卫生用具摆放整齐。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遵守纪律:能做到在班级内不随便下坐,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学习。在课上能认真听讲,能做到不随便说话。有事能举手请示老师,然后再去做。下课时能站队下楼,上下楼能靠右行,能做到不拥挤,不追逐、打闹,不说话,不逗留。能做到不摸墙,不蹭墙,不乱动楼内摆放及粘贴的物品。放学时,能做到走路不散队,听指挥。集会时,能快速站好队,能做到不喧哗,不乱动,认真听。
二、注重实践、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针对智障儿童发展水平和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控能力和言语调节功能有限的状况,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还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习惯成自然,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1.在培养劳动卫生习惯方面,首先创设良好的氛围,与学生谈心明理。让学生知道只有我们把班级校园的卫生打扫干净,在里面生活学习才舒心。而后,给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教会学生劳动。我们班的很多学生来学校之前根本不会拖地,更不会扫地。庞洁拿扫帚扫地时,扫帚不沾地,腰不弯,一看根本什么都扫不起来;郭旭东拿拖布拖地时,也是东一下,西一下的;让郭佳美擦窗台也只是擦中间一小点,对转角处根本不予以理会。我就亲自教他们值日,带领他们值日。利用技能训练课时间反复地教他们扫地、拖地、擦窗台。遇到学生不懂时,我就手把手地教。几周过去了,庞洁终于能弯下腰,扫帚能接触到地面,扫起一些比较大一点的垃圾;郭旭东能独立完成拖走廊,郭佳美也学会了如何来擦窗台。学生们学会了劳动,我就建立了值日制度,明确学生的分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种类的劳动,如:扫室内地面、扫室外地面、拖地、擦窗台、摆桌椅等。让学生每天早晨来到班级第一件事就是按值日分工进行值日,并在午会上总结值日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些活动,引入竞争机制,树立榜样。如:评比“优秀值日生”“我是最讲卫生的孩子”等一系列的活动。有了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充满了活力,积极参与。每次被评上“优秀值日生”的和“最讲卫生的孩子”的学生,我都给予表扬,在卫生劳动评比栏粘贴小五星。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处处都表现得很好,他叫胡玉飞,最后他成为我班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们争着抢着跟他学习。有了这个榜样,我们班无论是担当区卫生还是个人卫生都相当优秀,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经过两年的实践训练,班上11名智障儿童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不但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按时值日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卫生清扫的劳动技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2.在培养他们遵守纪律方面,根据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上课铃都响了,可学生们仍有的在乱写乱画,有的在交头接耳,还有的在吃喝。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就必须从课前抓起。所以开始时,我就提前两分钟到达教室,提醒督促他们必须在课前准备好上课的学习用品,再三声明上课铃声响后就要停止喝水、交谈、去厕所。经过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有了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意识。这样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有意识的到教室门口站一会儿,提醒那些忘记做好课前准备的学生。目前学生在上课前都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就开始进行下一个训练,有计划的定期定向的训练,如这一周,我们进行上下楼靠右行的训练,下个周我们进行在操扬上做有意义活动的训练等。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班晨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总结,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进步行为,为其在纪律评比栏中粘贴小五星,让他们在表扬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长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协调好各科任教师与生活教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班主任协调好各科任教师与生活教师,让各科任教师和生活教师知道这些孩子在进行哪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协助我们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与训练。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在不在一个样,使习惯的培养不断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与家长密切配合。往往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学生刚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假期就来临了,学生就回到家里接受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这样孩子的好习惯就不在了,坏的习惯又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身上。鉴于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就要及地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与家长很好的沟通,让家长知道他们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多么大,也让家长知道孩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实践证明,智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不是自发的,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有计划的,有目的地示范和艰苦细致的教育。良好的习惯能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利用,促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使教育和教学获得成功,就须加强培养智障儿童的良好习惯,使他们通过教育训练完善他们的人格,在良好的习惯中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适应生活的能力,顺利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晓玲.儿童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矫正[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银春鸣.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