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文化的体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贵阳医学院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9)
摘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以人文本”发展城市文化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其中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益于增强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趋势下,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迫切,特别是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理应成为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关键词:体育文化;休闲体育;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42-03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Sports Culture in New Urbanization
SU Jin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Dept., Guiyang Medical School, Guiyang 550009, China)
Abstract: City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s the soul of city. Human orientation is the direction and requirement of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The urban leisure sport culture can enhance the cultural taste of he city, enrich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urban residents have urgent need for spiritual life, especially the leisure sport. The paper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eisure culture, establish urban leisure sports culture and enrich the leisure sports life for the urban residents which should be the guideline and goa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 leisure sport; urban culture
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及其结构体系
1.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演变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从古至今都有,它是与生俱来的。据城市最早的市场交易、军事防御功能来分析,在“市”中就已经具有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如:宗教节庆活动、杂耍、歌舞等具有休闲娱乐的民间活动,这即可成为古代的市井休闲体育活动(文化)。在工业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休闲体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与城市居民生活、学习、工作之余的健身、娱乐方式逐步受到重视并形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在经历了二战以后,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复苏以及“城市病”的出现,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再次被推向,城市旅游特别是城市休闲体育旅游得到了世界广大人民的青睐。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在20世纪的9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
1.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结构体系分析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与休闲体育或者是城市文化和休闲体育文化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第一,从构成要素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既包含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思想、休闲体育规范、休闲体育行为等非物质性要素,而且还包括了休闲体育活动的相关体育设施、环境等物质化的要素。第二,从休闲体育活动的空间场所来分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主要是由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市区或者郊区体育等构成的层次分明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空间。第三,从组织开展情况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主体是多样的,比如有: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个人等,也决定了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享有具有了公益性和有偿服务,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收入的城市居民的需求。第四,从类型结构上来看,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包括各类的休闲体育项目,还包括户外游憩、体育旅游等。
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对城市化转型的作用分析
2.1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丰富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为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与新型城市化是一种包含的关系,甚至可以理解为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因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属于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新型城市化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是其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所形成或积累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其具体包括了居住、交通文化、行业文化、休闲(体育)文化。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其文化的竞争,它是城市的灵魂,更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学角度来看,城市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休闲体育或者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影响着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城市的发展规划,一个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实际上所体现的是该城市的文化品位中某一重要的方面。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是众多文化中独具活力的文化因素之一,是城市文化品位中重要的文化构成体系,它对于突出特色,最大限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能够有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说到竞争力,衡量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硬件设施条件和软件(柔性)条件。城市竞争力也同样如此,城市竞争力一方面是其硬性的城市建筑、产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是其软件(柔性)的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最具活力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一座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展现的是其“休闲时代”的城市发展特色和趋势,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城市硬件设施条件的提升;再者,同样能为广大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家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标准,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提升了城市软(柔性)实力。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去宣传或者营建各类的休闲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其重点是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灌输和休闲体育文化方式的教授及参与休闲体育的自觉力。实践告诉我们,积极、快乐、健康的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生活不但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还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创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竞争力。
3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与规划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和城市居民已逐步进入休闲时代。面对城市居民消费和新型城市化的休闲化发展趋势,如何建设与规划管理好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丰富、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便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1科学合理地开展城市休闲体育业与其空间的发展规划
休闲体育城市的打造其实就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其首要的就是要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在满足其对休闲体育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的基础上来发展规划城市休闲体育。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规划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纲要,必须在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下来发展,以休闲体育文化和现有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实际情况、目标作为基础,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有个性特色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有效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以此最大限度地将城市有关规划和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划进行互动并有效融合。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落实。
第一,注重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行业规划。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规范中又可以从其结构和性质两个方面来考虑:在结构上,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行业大致可以分为城市休闲体育服务业、工业;在性质上,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包括了城市休闲体育事业和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因此,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不但要明确界定其行业界线,努力扶持发展新兴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行业发展,以及较为传统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而且与此同时还要对政府宏观管理行为和市场机制调节行为,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有效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到公共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第二,注重城市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开发及空间的规划。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开展和开发应紧紧基于围绕城市本身固有的休闲体育文化项目来开展,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参与和认同;在开发上可以引进当前社会上较流行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在空间上,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周边山地、公园、社区等公共城所,便于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及管理。
3.2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投资建设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组织开展、设施、活动空间等是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载体,其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组织开展、设施、活动空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想发展好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资金的投入来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大的资源投入渠道中可以借助于有关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如城市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建设、休闲体育技能的教育培训、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其次可以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来承办各种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具体可以通过社会上的非盈利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最后,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与协调有效地对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进行整合。不论是上述哪种资金投入渠道,都必须明确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投入主体和明确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服务主体(或对象)。
3.3建立健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是有力保障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政策和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健全;另一方面又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执行,切实维护、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权力,正确引导、规范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1)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引导方面,要提倡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如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和休闲之间的关系。(2)在参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保障上,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与休息时间、节假日时间、带薪休假制度,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是保障城市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前提条件之一。(3)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空间的保障上,活动空间即活动场所,各类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城市空间可谓是寸土寸金,为此,要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空间。(4)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上,在确保城市居民基础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权益后,大力推进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产业化、社会化,有效形成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供给。(5)在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一切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首要的前提就是安全和合法,杜绝一切危害人生安全和不健康、不合法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
3.4加大对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宣传和休闲体育的教育,形成文化自觉力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宣传和休闲体育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传媒和休闲体育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力。信息和传媒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休闲形式,也是引导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加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有利于城市居民养成正确的休闲体育理念、态度。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只有城市居民充分掌握了相关的体育技能,才能参与到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中来。对于休闲体育教育培训主要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有关组织(包括体育局、俱乐部、民间体育组织等)进行开展和普及。只有当城市居民充分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休闲体育文化项目的技能时,才能形成积极参与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文化自觉力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内驱力。
4结束语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对促进传统城市化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二者是包含和互动的关系;从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角度看城市化的作用和地位是积极的,也是一种新思路、新角度——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为此,促进城市文化的休闲化、城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利于打造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城市文化;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有利于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研究新型城市化中的城市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林生.“文化城市”理念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内涵[J].城市科学,2014(4):18.
[2] 刘少和.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优化研究[J].城市,2014(5):8-10.
[3] 郑华.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2):21-23.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 赵志庆 ,徐苏宁.城市设计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地域文化性;滨水景观;景观带设计
1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原则
1.1 自然优先
自然优先是滨水景观带在设计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很容易被破坏,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当中予以高度重视。滨水区域自身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1]。所以,滨水景观带的设计要顺应地理形势,控制污染程度,使水域的自净能力能够避免污染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滨水景观带位于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处,具有多种功能,提供多种服务。在进行滨水景观带的设计时,也要发挥滨水景观带的水域边缘效应。
1.2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也是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景观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自然环境、天气状况和城市发展状况来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滨水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发挥本地风景特点和文化特征。
1.3 本土化
滨水景观带融入地域文化中,一定要注意本土化,否则就容易显得生硬、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滨水景观带的设计,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人民生活习惯,与当地的地形和植被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成为城市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
2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带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2.1 园林建筑
滨水园林建筑的总体设计要建立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之上,满足滨水景观的各项功能[2]。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淄博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境内,是齐文化的发扬地。淄博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当中的丝绸供应地,大量的丝绸从淄博运往西方各国。所以,淄博存有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港口、仓库和建筑。对这些地区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要到历史遗迹的现场进行考察,在尽量保留历史遗迹原貌的情况下进行改建,保留景观的历史文化特征,在构建园林景观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2.2 节点设计
城市的滨水区域,多数都呈现开放或者半开放的状态,由众多或隐秘或开放的节点所组成。这些节点的设计与道路设计、亲水空间设计、广场设计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滨水景观设计来说也是如此。滨水景观附近的主管道可以设计为混凝土路面,满足大量行人和交通工具的通行需要,维持交通的正常秩序;而另一些次要的小道,可以采用毛石材料,设计成符合当地特色纹理图案,形成本地风格鲜明的滨水景观带。
2.3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滨海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人民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设计景观小品时,要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选取当地的材料。另外,景观小品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当地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突出当地的文化风貌。以淄博地区而言,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齐国名相管仲、唐朝的房玄龄、清代的蒲松龄等等。景观小品就可以采用名人雕像的方式,在底部列上该人物的生平介绍,让当地人民了解本地的文化内涵,增加人民的文化自豪感。淄博当地具有丰富矿产资源,比如煤、铁、铝土矿、耐火黏土等。在设计景观小品时,可以就近选择材料,减少运输花费的成本,
2.4 植物规划
植物在构建城市景观,美化城市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离不开植物的规划布置。在滨水景观带布置植物,不仅能够体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且还能够维持、改善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植物的布置要注意植物数量和植物种类的搭配。如果植物布置过多,不仅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影响各自的生长,还会让景观看起来很凌乱,削减了滨水景观带的整体美感。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物主要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为主,具体种类有旱柳、垂柳、云杉、牡丹、丁香、牵牛、一串红、万寿菊等[3]。在布置景观时,主要利用的也是这些种类的植物。
3 结语
随着时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各个城市要注意城市景观的建设。对于滨水城市而言,要妥善利用滨水的地理优势,遵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引,在滨水景观的设计当中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 周佳诚.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绿色科技,2016(3)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 功能 路径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建设取得了可持续地进步和发展。但是,在这些进步和发展背后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严峻,其中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不仅没有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根本改善,反而有差距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城乡经济社会之间,也体现在城乡文化之问。
而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对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别,进而统筹城乡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城乡文化政策的一致性、文化资源的互补性、文化发展的互动性、文化权利的平等性。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还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生活在农村区域的居民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都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胜利成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这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最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巨大的挑战,它不仅囊括了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包涵了农村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统一协调地向前推进。
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应积极加快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步伐,着手开展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进农村的联谊活动,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农村,进而拉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并且,应发挥出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功能,打造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进步的新文化产生,就无法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构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路径。
当前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长期稳定的组织保障系统
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不力,除了经费原因以外,还体现在管理制度“缺失”:首先,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模式严重滞后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自上而下”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上级主管部门自然而然对农村居民区域内的文化建设需求缺乏真实了解,其合法的文化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其次,在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农村中的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组织系统尚未建立。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对于多数地方政府而言,加快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相反,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仅仅看成一种“软规定”,农村中的各类文化权益保障组织系统几乎没有构建,加之文化建设的“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且不能短期见效,各级政府也就“无心”构建文化权益保障组织系统。因此造成上级政府的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无法得到实际地贯彻和落实。总之,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在管理体制和权益保障组织系统等“缺失”已经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缺乏,农村文化人才不足
在“十”报告,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力度,增强农村文化发展的活力,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表明,在当前,重点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我国在城乡建设上长期以来受“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分割”局面,即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是截然不同的两套机制,二者在政策、资源、发展方向等呈现不同趋势。并且,多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未重视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反哺”机制,因此,在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援助机制一直没有正式建立。虽然近几年也有一些高校暑期自发成立的“三下乡”服务队,但是其服务形式不具有持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农村各方面建设的作用很有限。此外,我国农村文化人才十分缺乏。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条件差、待遇低、机会少,制约了农村的文化人才引进,而现阶段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量大,人才供需失衡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三)思想观念落后,忽视农村文化发展
据《2009年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仅占全部公共开支的0.35%左右,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它们通常将公共财政的1%左右投入到公共文化的开支中。而在我国,这些公共资源经过“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能实际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源又有多少,其投入比例也就不难想象。城乡文化之间的投入差距之间加大了城乡文化发展差距。除此之外,导致城乡文化之间的差距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传统观念影响,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形成的“重城轻农”的思想意识,“重城市文化建设,轻乡村文化建设,注重农村经济投入,轻农村文化发展”,未能树立良好的城乡文化协调发展观。这样难免会使农村文化建设陷入一个死循环,农村文化落后的面貌也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四)城乡文化统一市场尚未形成,文化资源整合度和文化成果共享度较低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乡文化的统一市场成长缓慢,城乡文化资源相对分散,文化资源的整合度和文化成果的共享度都比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混乱,大量低俗文化产品充斥农村。如盗版影碟流行、低俗文化娱乐场所众多、无证经营的游戏室和黑网吧泛滥等等。这些都与相对良好的城市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文化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利用率低。由于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农村的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馆非常简陋,甚至有些偏远农村还没有基本的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文化成果在城乡之间共享度很低,城市的先进文化受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的限制,难以在农村立足,而优良的农村文化也难以在城市传播。
实现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农村文化管理服务体制,建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党和国家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工作(曹锦扬,2009)。同其他工作一样,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设工作必须加强领导与管理。只有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才能切实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由于旧有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决策体制已严重不适应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很有必要对文化领导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着手打造“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落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由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不是“临时行为”而是长期战略,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渐把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中,作为个人和单位“创佳争优”的条件之一,进一步落实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建设法制化和制度化,从组织上保障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农村文化发展对口援助机制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加快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而要走出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困境,就必须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外部引进工作。其主要措施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其工资待遇,改善其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能动性,留住农村现有的文化人才:其次,各地政府加快做好高校毕业生人才向农村的“输送”工作,鼓励毕业大学生扎根农村,奉献基层,助农村文化建设一臂之力。要尽快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改善,除了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和挖掘之外,还要继续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援助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援助政策,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三下乡”活动,通过积极构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对口支援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帮扶计划,建立健全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对口援助机制,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援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实现。
(三)提高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多元文化资金投入机制
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导,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的投入,切实保证城乡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根本举措和有力保障(刘文俭,2005)。各地政府应建立市、县(区)、乡(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地方政策以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措施切实有效的执行。要实现政府公共财政在文化建设中得以充分应用,可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刚性化,依照教育和卫生的相关政策,把城乡人均公共文化享受的额度制度化,并严格予以落实。针对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远远低于城市的情况,逐步提高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的比例。同时,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使各级政府官员解放思想,切实改变“重投入轻效果、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文化建设,轻农村文化建设”等传统观念,在各级政府官员中贯彻“文化发展也是生产力”的先进理念,提高自身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另外,在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倾斜的同时,应积极吸收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来;各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多元文化资金投入机制,扩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四)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成果共享机制
合理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市场的双向对接和互动。在坚持城乡文化建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科学地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城乡文化统一市场。另外,可以通过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税收优惠”等市场化政策与现代交通、电子通讯等现代化手段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双向对接,并将“两资源”与“两市场”交叉结合起来,既将“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相结合,共同建立健全城乡文化资源双向交流机制和文化成果共享机制,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城市现代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使城市居民接受农村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促进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双向流动。实现文化成果的城乡共享,这也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政策,积极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保证农村文化市场的和谐稳定,进而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一、游戏呈现
游戏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做游戏,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游戏过程中学习数学,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在数学活动课上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
个体活动游戏就是让每个学生单独参与游戏,通过自己的亲自活动和观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完“认识米、厘米”后,可让学生用准备好的米尺,量自己和同桌的身高,然后使学生发现“我的身高只有121 厘米,我同桌的身高125厘米,同桌比我高4 厘米;我的脚长19 厘米,同桌的脚长22 厘米,我比同桌的脚短3 厘米。”
2.集体合作游戏
集体合作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当中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上“统计”活动课时,结合学生要戴安全帽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安全帽的同学和没戴安全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小组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师生互动游戏
师生互动游戏可以使教师及时深入了解学生在游戏中时刻发生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比如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做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利用现在电视上非常流行的问答游戏,让教师与学生像电视上做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
二、情景呈现
让学生在情景中实践、感知,加深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连的关系,切身去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情景演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呈现方式。
1.模拟生活场景进行演示
如“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运算”这部分知识,笔者根据生活实际中买东西时经常要接触的“付整找零”的活动设计一个生活情景:我校处于山区,茶叶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许多学生都有卖茶的经历,每次卖茶叶时都会遇到多拿要退还的情况。首先安排4 名学生,2 名扮演采茶人并卖给另外2 名收茶叶的同学。其次出示两组题目15+19 和20-18,然后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演示。在付钱过程中诱导学生探索、掌握“15+19=15+20-1,120-18=120-20+2”的简算算理,促进学生生活经验正迁移,从而把经验提炼成数学知识,补充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直接利用现实场景进行演示
比如教五年级《步测和目测》时,先在校内让学生测出自己的平均步长,然后利用学校与杭州生态园较近的优势,将学生带到生态园的入口,从入口用均匀的步子走到校园门口,记下步数,最后算出生态园入口到校门口的路程。通过这个小小的步测演示,不但让学生理解步测的方便和实用,也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将书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领域,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他们感受到通过实践得到成果的喜悦。
三、实践呈现
在教学中,合理处理教材,适度引入一些生活实践操作的开放题,设置疑问或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和讨论而得出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
例如,学生学了分数乘法知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生态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 元,10 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 元,购买5 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我们班有37 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投入本组讨论,多角度地计算和比较,并从中选取本组人员认为合理的方法。
四、故事呈现
1.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故事中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手,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最小公倍数”一课时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在越山村有个天井浜,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人承包了鱼塘。那年,他们从4月1 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妻子说:“我连续打3 天要休息一天。”丈夫说:“我连续打5 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亲戚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看他们,拉拉家常,叙叙旧,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夫妻俩,你会帮他选一选吗?
2.数学问题融入童话中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可采用讲童话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等各种形状的新房子,边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住在怎样的新房子里。
五、多媒体呈现
计算机具有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有目的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或问题情景,让学生去思考,大胆地提出假设,并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想办法,设计方案,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关键词 休闲生活 休闲消费 休闲时代
1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特征
1.1休闲消费的水平
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需要的结构是根据个人支付能力的等级的前后有机排列的,在条件有限时,人们会倾向于购买生存需要的商品。随收入的增加,在满足基本需要后,会在消费的偏好下满足高层次的需求。
我国社区产业经济是与大众体育蓬勃发展有关。首先工业时代的社会压力,使人们承受着心理的紧张和压力;其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身体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亚健康和精神类疾病的困扰越来越频繁,大众将目光投向大众体育,而社区体育产业就是源于这种大众体育。
社区体育商品应该要符合人的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在社区体育产业经济中不能依据消费人群准确定位体育商品,进而影响社区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
1.2休闲消费的结构
休闲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休闲消费过程中的多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构成比例或关系,它反映了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质量变化状况以及构成合理化的程度的标志。休闲消费结构的划分,可以分为休闲实物性消费和休闲劳务性消费。
由于休闲消费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启示效果,在传媒发达的大中城市对休闲消费的方式有相似性。例如休闲实物性消费是指人们购买的与休闲活动相关的休闲物质消费资料的行为,在西安、北京、武汉、杭州、沈阳、南京、广州的7个城市居民的4000份问卷中前六位的分别是户外休闲运动装备、运动健身运动器材及服装、上网手机或电脑、电视、文化休闲期刊杂志,显示出这些实物性消费有较强的代表性。
而休闲劳务性消费是指人们购买的各类休闲服务消费资料的行为,它又分为观赏类休闲和参与性休闲消费。观赏类休闲消费主要体现在电影、电视的休闲观赏、体育赛事的观赏消费、及文艺演出的观赏消费、博物馆、展览会的观赏性消费。在问卷中,所涉及的观赏类休闲方式基本上也较为一致,体现了大众的认同感。
1.3休闲消费的城市社会属性
休闲时代的到来和大众对休闲消费的观念改变,使得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以其独有的优势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休闲消费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可以说相当一段时期对休闲消费及休闲经济的开发只是对这一资源的浅度开发,而对于目前休闲消费的爆发式增长提醒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社会属性持续对这一资源的进行深度开发。
同时休闲消费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休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生活,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是城市和谐建设和发展的必要环节。
因此,无论是从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从城市区域稳定发展,休闲消费的发展给城市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城市社区休闲经济发展的对策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从长远来看,社区体育休闲管理营销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知识的专门人才;从体育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来看,对于高级体育经营人才已经建立了各种培养模式,做到了学科的交叉培养。我国的不少高等院校也开始了这类尝试,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就是基于体育场馆、场地管理模式下的高级经营人才培养。开设有体育产业经济,体育场地的策划与管理、体育的运营与管理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社区基层的体育产业发展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区体育经济产业也会向国外一样出现更多的职业经理人。
2.2社区体育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的改进
通过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带动,推进当地的社区体育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当然在技术层面还应注重采用科学的方式实施社区体育经济的产业化运作,要遵循社区体育经济规律来科学评判市场规模的大小;评判消费者的偏好;做好消费者对体育产品价格的预期,制定相关体育商品的价格,通过商品化、实体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区体育经济产业。
利用先进管理技术提升社区体育经济发展,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社区体育经济产业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网上预约最大化的利用了场馆和场地资源,网络销售平台突破了社区的地缘限制,会员卡式消费大大提升了社区体育经济的效率。
3结语
社区体育休闲产业经济面临机遇与挑战,但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在中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的今天,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策为社区休闲经济带来了机遇;人们观念的转变及“休闲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众多的消费人群,消费者的聚集是市场形成与发展必要条件,社区休闲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
关键词:配电线路;电缆;施工技术
【分类号】:TM75
1.架空电力线路存在的问题
①影响市容。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从居住小区到街道两旁,
大多都是电杆矗立,各类电线错综复杂、乱如蛛网、凌乱不堪,与现代化城乡极不相称。
②高、低压线路采用架空形式,管理起来极为不便,而且极易出
现私自搭火、窃电等现象。造成大量电线损失,直接损失了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
③安全性差。街道两旁的架空线路常常因为树枝生长过快而遭受
干扰,如果巡线不到位,没有及时修剪枝叶,就会留下安全隐患,当遇到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就会出现树枝碰线,发生线路遭雷击事件,从而影响供电安全,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因此,必须对城市电网进行电缆化改造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城市配电网电缆化改造施工技术
2.1设备选型
①高压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YJY22-8.7/10)较好,低压电缆选用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 (VV22);
②高、低压电缆分接箱宜选用电缆分接箱作为电缆线路连接与分接的电气设备在电缆线路的节点位置安装用于分配电能。具有肘型头可带电插拔,操作方便;体积小,造型美观;免维护,安全、经济等优点。
2.2电缆沟、并排水等前期工作
①在预定电缆前,必须要严格检查铺设电缆的通道,查看通道是否符合施工的条件,根据结果从而对电缆的铺设方案进行确定,同时确定好所使用电缆的长度,进行电缆牵引头的制作。
②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对电缆的排管进行疏通工作,预防堵塞,如果电缆排管出现堵塞,就会造成积水,积水对电缆质量安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妨碍施工顺利进展。
③在进行电缆铺设前,一定要认真观察电缆井、沟排水后的水位情况,务必要使水位控制在电缆铺设的位置下,防止电缆在铺设过程中进水,影响施工质量。
2.3具体施工
①电缆施工要点:电缆蛇形敷设于电缆沟中、托放在上下两层支架,应在上层支架敷高压电缆,在下层支架敷低压电缆。
②电缆分接箱施工:高压电缆分接箱安装在电缆沟上,用砖砌其底座,接地与电缆沟接地相联结。还有必须要为当地后期发展所致负荷加大和区域间联络的需要考虑,在各分接箱要预留备用分支接头和主接头。变压器低压侧用低压主干电缆引至低压电缆分接箱,再由分接箱引出低压分支电缆到用户。
2.4施工工艺
①在进行电缆敷设工作时,要注意防范弯曲过度损伤和扭伤电缆,电缆弯曲的曲率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一定要大于10,不然就会造成损伤,留下安全隐患。
②电缆在穿过道路、铁路、引出地面以上2m,人易接触的明露部分等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处所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如穿镀锌钢管保护)。
③要检查高压电缆分接箱安装是否平稳、密封与接地是否良好,所有分接箱内部外露部分保证好绝缘措施,电缆头与母线排接触必须良好。
④在分接箱安装处及电缆搭火处必须预留有方便施工的接地铜排。在架空高、低压线路电缆化改造后,受外界因素 (如雷电、风害、人为故障等)的影响小,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且电缆沟敷设电缆工程隐蔽,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了市容影响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而且维修电缆线路的工程量也大幅度减少,远小于架空电力线路维修工作量,为企业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5竣工验收
①在工程竣工后要进行验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对于在工程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提出并要求工程施工方进行整改,在施工方进行整改后,要继续查看是否还存在质量问题,如果不存在问题,就可以进行试验了,试验合格就可以结束验收了,投入运行了。
②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一定要按照图纸进行,如果有修改地方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更正,并将各种验收时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制作出验收报告并存档。
3.施工人员在改造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1严格按照安装工艺施工
凭经验、不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及要求施工是现场工人较常见的一个问题,电缆敷设及附件安装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3.2要求在施工中注意环境对安装质量的影响
现场施工中没有注意环境的要求是工人在电缆安装中另一个较常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施工人员在细雨蒙蒙的环境中进行10KV电缆中间头安装。
在室外制做电缆终端和中间头时,要切记观察空气湿度,不同电压下操作时空气湿度要求不同。当湿度条件不满足工作条件时可以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使局部去湿从而创造合适的操作条件,否则会给电缆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特别是 66KV 及以上高压电缆附件施工时,必须搭建合适操作工棚以杜绝杂志渗入绝缘,要严格控制操作环境温度于 10~30℃之间。
3.3注意密封的要求
目前电缆线路绝大多数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具有卓越的热、机械性能,优异的电气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它具有电场分布均匀,没有切向应力,重量轻,载流量大且结构简单、重量轻、敷设不受落差限制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 6-500KV 各电压等级的电缆线路中。
正是由于交联电缆有如此众多的优点,一些现场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交联电缆并不怕水,因而不注意在施工中的密封防水问题,从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安全运行。
如果在施工中使电缆绝缘中含有微水,那么有在水分和电场共存的状态下,使某些缺陷在绝缘层中呈现树枝状伸展,最终导致绝缘击穿。所以水树枝老化是交联电缆各种老化中最严重的老化,因此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密封,以减少水树枝形成的机会,延长电缆线路的使用年限。
3.4注意细节的要求
现场一些工人在制作电缆头时不注意操作细节要求也是造成电缆头质量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在安装10KV交联热宿电缆头时,当半导电层剥去后,需清擦绝缘层表面以除去半导电颗粒,要求从高电位端往低电位端单方向清擦,不能往复清擦; 又如中间头在安装接续管进行导线连接时,要求把绝缘层削成30mm长的锥体,并保留5mm半导层,以利于改善断口电场分布。但现场一些工人往往忽略这些要求,随意操作,使电缆的安装质量受到影响,埋下事故的隐患。这些施工细节问题降低了电缆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也是我们在施工中应该作为一个重点而强调的。
4.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用电安全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配电网的电缆化改造将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更趋成熟,但在电缆线路在配网中的敷设还是有很多方面因素和条件需要注意的。施工人员还应不断加强学习,总结实践经验,充分掌握国内外动态,进一步地做好电缆线路施工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小青.城市电网建设及低压配电网改造[J].广东科技,2011(14).
[2]李卫萍.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探讨[J].科学之友,2011(14).
[论文摘要]《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它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亲属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家庭形态。
称谓,正如戴昭铭所说:“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亲属称谓之丰富完备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尔雅》中的《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得专著,所收古代亲属间称谓语二百有余,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其中多数称谓语今天已不复使用,有的词义发生了变化,也有一部分已演化为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在今天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亲属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婚姻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变化,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所传承的汉文化信息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尔雅·释亲》中直系亲属以男性祖先为主.女性为辅,体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我们最早阐述亲属称谓的历史文献《尔雅·释亲》中曾记载了五代亲属的称谓:“父为考(父亲称为考),母为姚(母亲成为批)。父之考为王父(父亲的父亲称王父,即祖父),父之姚为王母(父亲的母亲称王母,即祖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祖父的父亲称曾祖王父,即曾祖父),王父之姚为曾祖王母(祖父的母亲称曾祖王母,即曾祖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父的父亲称为高祖王父,即高祖父),曾祖王父之姚为高祖王母(曾祖父的母亲称为高祖王母,即高祖母)。”“考”和“姚”是对已逝的父母的称谓,“考”的含义是成,即一生的德行已完成;“姚”配也。指与考相配。这说明在经过母系社会进人到父系氏族社会之后,母亲—女性的地位已显然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是男尊女卑观念在称谓上的早期体现。
“夫—妻”本是表明配偶关系的基本称谓,但“妻”在汉语的亲属称谓等级中并无相应的位置,《释亲》以“夫”“妻”分类,并立有“妻党”一节,但却无夫妻的解释,这或许同样是由封建社会中妻的地位所决定的。在封建社会中,“妻”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以“夫为妻纲”为宗旨的“七出之条”,头条便是“无后”。可见“妻”直至养育儿女之后,才有可能取得正式合法的地位。而有了儿女便升格为“母”,在亲属中的等级地位也立即会有质的变化—特别是有了儿子之后,母亲—女性的家庭、宗族地位才为稳固。
《尔雅·释亲》据传记载的是周代的亲属称谓词,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其中的多数称谓词语时至今日仍在沿用。《尔雅·释亲》是亲属称谓研究的奠基之作,此后的有关著作大多在此基础上加以调整、补充,深人引发。由此可见,《释亲》中的称谓词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间的复杂关系:周代社会是父系社会,以男J胜祖先为核心,父系称谓以同姓为标志;此后的一夫多妻制,又因财产的继承权问题而必须确定嫡庶、妻妾的不同地位,母系称谓则愈发复杂化了。这对封建家庭女性称谓体系一直维系了几千年。
二、《尔雅·释亲》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家庭形态
《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母之昂弟为舅”。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姑舅。但在《尔雅·释亲》又云: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为姑”。夫称“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从这样的称呼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姑舅”相当于今天的“公婆”。“妻之父为外舅”古人为了和指公婆的舅姑有所区别,就在妻子父母的称谓前加上“外”。即男子称岳父为“外舅”,岳母为“外姑”,妇人称公公为“舅”,婆婆为“姑”。把公婆称舅姑、岳父岳母称为外舅外姑,据考证是源于人类母系氏族时期的族外群婚制,不同血缘的两个氏族之间的男子互相婚配到对方去延续生命,“出嫁”的男子还是自己氏族的成员,而所生子女却归属女方,这样当下一代的男子再互相“出嫁”到对方去的时候,就有了对上一代“舅姑”的称谓。只是当时的舅姑不只指公婆,还兼指岳父岳母,因为互配的男女双方是群体的兄妹关系。当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确立之后,民间婚姻习俗还崇尚亲上加亲的“姑舅交表婚”,即男子娶舅舅的女儿或姑母的女儿为妻,于是舅当然被称为岳父(外舅),姑母则是岳母(外姑);女子亦以舅舅的儿子或姑母的儿子为夫,于是舅当然被称为公公(舅),姑母则是婆婆(姑)了。这种交表婚制直到现在一些偏边农村还存在。姑舅即“公婆”的亲属称谓在古代诗文中很常见,如唐朱庆徐《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唐杜甫《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嶂。”“姑舅”相当于“公婆”的称谓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曾存在一种特殊的家庭制度。随着这种家庭制度的取消,这种文化现象也载入了历史史册。
三、《尔雅·释亲》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婚姻制度
亲属称谓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作为亲属关系的起点和纽带的婚姻制度。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的蒙昧时期实行群婚制,野蛮时期实行对偶婚制,文明时期实行的则是一夫一妻制。而在从群婚到偶婚的过渡时期,大约还有伴侣婚制和交表婚制。《尔雅·释亲》作为我国研究亲属称谓的开始,它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际亲疏关系,系统的记录了先秦时期的亲属称谓制度。据此,我们可隐约窥见这种上古婚姻制度发展演变的轨迹及与之相应的婚姻家庭形态。
《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姐,后生为娣”故郭璞《尔雅注》云:“同出,谓俱嫁事一夫。”意即共夫的姊妹互称“娣拟”,即女子同嫁一个丈夫,年长的女子称谓“姐”,年幼的女子称谓“娣”;古代兄弟之妻也可以互称“女以娣”。《释亲》又云“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姐妇”,意为兄长的妻子称弟弟的妻子为娣妇,弟弟的妻子称兄长的妻子为姐妇。可见,“娣姐”实有两层不同的含义:(1)共事一夫姊妹间的互称;(2)兄弟之妻间的互称。从表面来看,二者差距较大,但结合我国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形态的发展来理解,就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一脉相承关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城市规划管理很好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相对滞后,以至于不能满足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普通老百姓对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也缺少对城市规划的支持和参与,由此城市规划的管理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其他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探索解决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思路。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城市规划是作为其中的一项最基本依据,其不仅是确保开发经营活动得以协调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同时还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然而,随着国家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推动了城市建设与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此,相应的也给城市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城市规划管理涌现出更多的新问题。本文简述了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 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总称。是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已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行政审查、批准、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否符合已批准的规划,以及城市内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活动。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成果的质量把关、申报和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的规划逐渐偏离了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而趋向于科技和经济两个方向,城市中发展着的群体开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必须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
3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3.1 管理机构不统一
全国各设市城市在当前尽管都有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然而因其归属部门各不相同,例如,有的与建委平行,有的却从属于建委;有的进行直属分局设置,有的却是非直属分局设置,这样就致使城市规划在行政级别、人员编制以及职责范围、管理权限等上,差别较大。对于规划主管部门的名称,更是各式各样,例如,规划局、规划国土局、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局等,这样就致使外商找不到规划主管部门这一现象常有发生。此外,城市的规划、国土、建设三者难以协调这是其关键所在,既包括体制不顺的因素,也包括利益界定不清的因素。
3.2 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公众监督
当前,在我国多数城市,其城市规划决策,领导者通常才是决策者,书记、市(县)长、四套班子及几个规划专家才拥有决策权,二城市规划决策就是通过这些少数人闭门造车出来的结果。而规划师和公众仅仅只是执行和贯彻决策的人。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城市规划上,其自由裁量权过大,规划主管部门不仅是规划管理者,还是规划编制单位的上级和规划的决策方。这种决策主体的错位,加上没有公众的监督,就很容易产生腐败等问题,从而致使城市规划决策与城市规划目标不相符,最终使城市脱离良性的发展轨道。
3.3 城市规划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低
在我国多数城市,对于经济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提高,其更注重前者。主要表现在:在工业用地方面,其比例偏高,在公共绿地及公共配套设施用地方面,其比例却偏低;对于马路和广场过分追求大;在城市路网结构中,主次干道的用地比例太高,而支路用地却严重不足,城市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就是因为路网结构不合理所造成。
4 城市规划管理的解决措施
4.1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详细体系
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两者的总体规划,使两者合一,尽快实现“一张规划图、城乡全覆盖”的目标。根据各省市的建设要求统筹编制好总体规划目标和可操作计划,建立起市、县、镇一条线的总体规划。具体可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六大类。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确定城乡边界,避免出现边界重复或不重合情况的发生。
4.2 加强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群众的守法意识
首先,由政府开办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对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对贯彻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城市规划等决策和处理违法建设问题时能严格依法办事,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确保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其次,采取多种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规划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在自身的利益受到不法开发商侵犯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用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
4.3 将权利集中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要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规划编制权和规划管理权必须集中在市一级的权威部门,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只有市一级规划局才能授权个人建房规划管理审批权和限额面积之内的建筑工程规划审批权,以及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章法,按章执法,秉公办事。
4.4 建立规划委员会,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区域管治,应当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委员会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原则,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总人数应为单数,应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通过上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据法律法规对规划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有利于强化层级监督,防止由于权力集中导致错误决策的发生。
4.5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市民参与的程度还处于低层次上。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监督城市规划管理,完善利于公众参与的机制是前提,同时还要将官员、专家与公众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建立起来。要将公众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将开放的公众参与制度以及一个互动的城市规划体系建立起来,对于城市规划,相应管理部门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方式加强与社会上的各个团体之间的合作,通过规划展览、市民咨询的方式,来征求市民的意见,并在方案修改中要将合理的意见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