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

第1篇: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做好明确、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的方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单位(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母婴护理中心、运动队等),健康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及养生调理中心、餐饮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等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检测和营养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聘请行业专家做行业分析并直接带领学生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让他们了解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位选择,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确立适宜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些都是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步骤。

2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指明灯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涉及学生职业的选择、就业方向的明确,这也就暴露出专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学时、学制的局限,医学课程开设远远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的要求。部分医院为专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岗位,即营养配餐员,但是毕业生不满意该岗位薪酬,认为没有晋升空间,因而不愿意应聘。怎样转变观念,这是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明确的。据饶春平[3]的“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显示: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学校、幼儿园等岗位。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因此,为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明确定位问题,我校将医学营养专业调整为临床营养指导、公共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方向,从而对高职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这一行业对懂护理,能进行营养指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婴营养护理中心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婴营养护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调查显示,仅宁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婴营养护理中心配备4至6名母婴营养指导师,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专业营养指导师,所以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母婴营养护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市场乱象横生,质量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婴营养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由自己观察总结的,所以其观念普遍陈旧、缺乏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应针对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拥有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其公共营养模块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母婴营养护理技术,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弥补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欠缺。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专业建设内涵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体,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立足实际,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向,进而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校高职学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因而,要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方面来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找准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要达到“人职匹配”的原则,必须要找到市场与自我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生涯机会的评估,从而对目标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且分析方向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偏差应该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诸如“SWOT分析法”对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评估,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也给具体的职业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2篇: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1美国现阶段医学护理特点 

     1. 1美国对护士执照设置了国家统一的资格认证考试 注册护士 Registered Nurse,简称RN。在美国是一种 专业人员’无论在美国的哪一州’都必须通过该州的专 业执照考试,取得该州颁发的注册护士执照,才能从事 护理工作。各州护士局为了统一全美国的护士水平,避 免各州分别举办不同的执照考试、州与州之间执照换 发,组织了“全国护士局联合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State Board of Nursing,简称“NCSBN”。从 1987年起,统一 举办“全国联合委员会注册护士执照考试’^National Coun¬cil Licensure Examination for Registered Nurses,简称 “NCLEX-RN ”。通过考试后,才能拿到该州颁发的注册 护士执照[1-3]。

1.2美国护理人员等级设为四级,工作内容明确,各级 待遇不等美国护理人员等级分为四级[4,],按照起薪由 低到高分为:助理护士 Nurse Aide;职业操作护士 Licensed Practical Nurse(LPN),加州称为Licensed Vocational Nurse (LVN)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RN)护理医生Nurse Practitioner(NP)。起薪由1.9-9万元/年不等。助理护士相 当于中国的护工,在注册护士指导下从事病人起居和卫 生的护理;职业操作护士相当于中国的护士,在注册护 士的指导下作初级护理工作以及执行注册护士所订的 护理工作计划,例如:打针,给药,收集病人大小便及血 液样本等技术性工作;注册护士相当于中国的护师,是 整个护理工作过程的计划者、控制者。护理医生可从事部分医生的工作,例如病人入院前或初期查体,搜集病史等。

1.3姑息护理理念的形成与壮大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Hospice movement)而产生、发 展起来的。1990年WHO提出:姑息护理是对患病后无法 治愈者的一种积极的、功能整体性的护理。主要是控制 疼痛和其它症状’处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1993年牛津大学在教 科书《姑息医疗》中定义姑息护理为:研究和处理处于活 动期的迁延性的或晚期病患者,对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 有限’照顾的焦点是生命的质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 方式,姑息护理为慢性迁延性疾病、癌症、爱滋病等无法 治愈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通过 控制症状、解除疼痛和不适、支持患者及其家属,提高了 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尊严地、有意义地度过余生,并 平静地接受死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姑息护理在发达国 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当疾病无法治愈时,获得 姑息护理在西方国家已逐渐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任何 人都有减轻疼痛的权利。

1.4美国家庭护理的迅速发展,随着老龄人口的 增加、医疗费用的增长、住院日期的缩短以及医疗保险 制度等的健全和发展。美国家庭护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套针对患者的明确、科学、严密的程 序和措施,成为目前社区护理中相对独立的护理医疗系 统。在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家庭护理通常是指一系列健康保健和社会服 务’即在家庭环境下为残疾患者、慢性病患者或临终患 者提供其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社会帮助、专业治疗和 (或)必要的日常生活协助,以促进其康复和提高生活、 生命质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自理能力较差,多样便捷的家庭护理正成为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有效途 径,而老年人也正是家庭护理的最大受益者。美国老人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首选家庭护理,2000年美国有955200名老年人接受家庭 护理,占所有顾客的70.5%。

2美国医学护理现状

    2.1美国护理教育体系完善.美国的护理教育已 有二百多年的历史。1778年纽约医院开办第一所护士学 校,20世纪初,美国医院院办护校发展到432所,学制从1 年最后定为3年。1916年,纽约教育学院和辛辛那提大学 开设了 4年制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到20 世纪60年代,本科教育渐渐成为美国护理教育的主流。20 世纪50年代护理硕士学位兴起,70年代快速发展。博士学 位护理教育始于1924年。美国现有本科护理教育院校661 所,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367所,博士研究生教育院校323 所。目前美国护士70%以上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美国护理 教育体系[14]有:注册职业护理教育(licensing vocational nursing program)注册护理教育(diploma nursing program) 专科护理教育(associate degree program)本科护理教育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硕士学位护理教育(master,s degree program)博士学位护理教育(doctoral program)护 理继续教育。

2.2美国护理人员短缺,平均年龄较高[11,2]美国护理 大学协会统计资料显示了护士人力资源短缺这一问题 日趋严重。1995-2000年,注册护士考试人数下降26.93%。 1998-2002年,全美申请就读护理专业的本科生下降了 10%。由此导致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美国2000年有 关全国注册护士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注册护士的平均年 龄为43.3岁,30岁以下的护士仅占9.1%。护士短缺带来 工作量增加,病人死亡率增加,工作自我满意度降低和 情感耗竭加剧。

2.3在美国做护士享有多项优待[16,7]美国注册护士 (RN)被归类为Schedule A的行业,所以留美定居可以不 必申请劳工卡,直接办理绿卡申请,而且护士的配偶和 任何不足21岁的子女也将自动获得申请绿卡的资格,即 全家均可以用移民签证进入美国。来美三至五年后可以 成为美国公民。美国法律规定外国护士在美从事护理工 作必须享有与美国本国护士同等的待遇和福利。目前美 国注册护士平均起薪为每h25美元至30美元不等,每周工 作40h,超时为一倍半薪金;节假日为双薪[2]。为保证护理 质量,美国很多州有法律规定禁止强迫护士超时工作。 在美国护士是永远不会失业的职业,最容易找工作或换 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可任意挑选美国各著名城市为工作 地)。

外籍护士赴美以后还可继续深造获得美国硕士或 博士学位,学费是外籍学生的十至二十分之一,并可申 请优惠的联邦政府学生贷款,等毕业有工作五年后才逐 步偿还。外籍学生就读的学费每学分约在300-750美元之 间,若持有绿卡者,则只要每学分10-50美元之间。实际 上,美国大多数医院为了增进护理服务的品质,并留住 优秀人才,都会免费提供护士再去进修,学费完全由医Vol.27 No.2 2010院来支付,每周只需上一天班,照拿与平常一样的薪金 和待遇。

3美国医学护理对中国医学护理前景的启示

     3.1护理学科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截止2006年底,国 家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中国5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 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武汉大学)开展博 士研究生教育,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学制3-4年,毕业授 予护理学博士学位。中国护理教育与美国差距较大,护 理学定位低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以河北省为例:1997年招收河北省第一届护理学本科生 40名;2009年河北医科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开展护理 专业研究生教育,共招收13名。护理学科开设专业局限, 本科护理教育开设护理学、涉外护理学(英语)两个专业。 美国2000年版的护理学科专业有:实践护士与护理(注册 护士培训)、成人健康护理、护理麻醉师、家庭护理、母婴 护理、助产护理、护理科学、儿科护理、精神科护理、外科 护理、护理管理、公共健康护理、护士助理、家庭保健助 理、临床护理专家、危重症护理、职业和环境健康护理。

     3.2道德人文与护理理论实践相结合,完善护理理念 我国护理学科拥有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处 于临床医学下的一个专业,与护理学的发展理念、实践 范畴、职业责任等不相符合,影响了护理学科知识体系 的发展。同时,由于受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高层次人 才培养以科研型为主,在今后的护理工作、研究中应加 强道德人文理念与护理理论实践的融合,以整体的人为 中心。

第3篇: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打造健康产业;问题与机遇;发展路径

1大健康产业的内涵

大健康是根据时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

2北湖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在这个大背景下,北湖区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1北湖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

2.1.1改革红利的释放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便是其中一项。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以上。

2.1.2 环境恶化、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为健康产业提供“刚需”

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大.同时人口极度集中、环境污染等造成病毒性疾病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健康事件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空前的压力,亚健康普遍存在,每个人都有着对健康的强烈需求。特别是“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再一次开启了母婴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

2.1.3 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过去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较低,人们收入少,能用于医疗的可支配收人更少。对于人们来说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在健康保健上有太多花销。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需求急剧增加,保健品、用于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医疗器械成了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因此健康产业将逐步成为伴随人们生活的重要消费产业。2015年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万亿人民币,而且每年还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健康产业的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世界任何国家的GDP增长速度。

2.2 北湖区发展大健康产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大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然而北湖区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着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发展大健康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大健康产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逐个突破,稳步发展。

2.2.1对大健康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发展缺乏整体布局

由于健康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兴起和扩大是近几年的事情,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部分党政领导还存在把大健康产业理解为医疗服务的片面认识,部分部门不清楚本单位存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职能职责。

2.2.2大健康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缺乏竞争力

目前北湖区健康产业处于自发成长和起步阶段,产业规模普遍不大。健康产业占GDP比重不大,高品位、优品质、上档次的企业不多,并且健康服务业明显优于健康制造业,虽然在养老服务上面相对健全,但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方面专业化、特色化不明显,在产业布局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产业链,在整体上,这也大大削弱了竞争力。

2.2.3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大,发展缺乏动力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诊所、卫生室、医务室)428个,其中医院26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共227个,村卫生室127个。卫生技术人员62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41人,注册护士2911人。但是从事相关保健技能及咨询指导等专业人才寥寥无几。

3 北湖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路径选择

3.1发挥医疗旅游的优势,延伸 “健康+”产业链

3.1.1以龙女温泉为依托,推动医疗旅游业发展

龙女温泉是北湖区重点旅游项目,将龙女温泉与医疗旅游相结合逐渐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全球医疗旅游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医疗+旅行”成为世界新型旅游产业。博鳌亚洲论坛的关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报告,其中就称,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潜力的医疗旅游服务市场。如:泰国积极推进医疗旅游,并建成了“亚洲健康中心”。

3.1.2 准确定位,养老地产、养生地产、旅游地产发展

北湖区财政近些年较为紧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大背景下,由于之前过于依赖土地财政,严重影响到了北湖区的财政收入。要寻找新的财源就需要重新定位。这些年人们生活理念逐渐转变,“逆城市化”趋势越来越盛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去环境优雅的郊区或类郊区生活居住。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居民购买第二套改善房的意愿是环境优雅的郊区或类郊区。房地产市场进入细分时代,北湖区可以在现有已建房产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重点应在养生、养老、旅游地产方面做足文章。

3.1.3打造北湖健康食品药品品牌

北湖区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很适合中草药的生长,但是北湖区却没有一家中草药精深加工的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和加工,可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充分挖掘北湖丰富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副产品资源,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鼓励企业创建“名、优、精、特”品牌。

3.2 做实医疗器械产业,为大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医疗器械是健康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涉及健康的检验、检测、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都需要通过医疗器械来实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好坏.医疗器械产品的先进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在医疗器械上面,北湖暂为空白,这是与生物产业最好的结合,做实医疗器械产业既能够成为大健康产业拓展的基础平台和依托,又能够推动北湖发展。

3.3 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发展人才保障

第4篇:母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物联网;移动医疗;无线射频识别;无线局域网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49-03

2011年11月28日,工信部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以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以及庞大的机器到机器(PFID)终端市场为产业基础,对物联网的发展全面做了规划,其中智能医疗成为其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在标准化推进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中被专门强调。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并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未来医疗将融入更多的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条码化患者身份管理、诊疗体征自动录入、移动医嘱、移动检验标本管理、移动药物管理、移动病案管理等为医疗服务机构带来的不仅是管理的方便和效率的提升,更是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减少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2011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医生使用iPad和iPhone等查看医疗图像和做出诊断,这是FDA首次允许使用移动设备作为医疗影像诊断的辅助工具。欧洲移动医疗影像诊断服务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普及度比较高,医生可以带着移动超声设备看病,这对活动不便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快捷、方便、易于患者访问是引进移动医疗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最大优势。对于医疗服务提供者来说,节约成本是其采用移动应用程序的关键诱因,医疗机构的战略核心都在于如何不断以更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疗机构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医疗服务机构同时面临着很大的扩容压力,因此优化工作流程,使用能够提供高效、便捷、无差错服务的医疗产品将有助于优化信息服务,提高劳动效率,最终降低组织资源的负担。本文探讨物联网技术特点,尤其是其在移动医疗中的成熟应用,并对现有的移动医疗产品优缺点给出自己的看法。

1 物联网产业基础及移动医疗应用

1.1 无线射频识别

无线射频识别(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当前移动医疗领域热门技术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空间电磁感应或者电磁传播进行通信,在通信链路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传递和数据传输,从而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传感网技术、GPRS技术和RFID走向融合,并辅之相应的软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急救系统正是这一融合的产物,对于推动移动医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使用RFID的优点主要有:监视、跟踪进入高危区域的人员;紧急情况下可以推动限制措施的执行;采用RFID技术的腕带存储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以及药物过敏史等,允许医院管理员对部分数据进行加密,RFID电子标签上的电子编码可对应到数据库中,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尤其是交流困难的患者进行身份的确认,随时随地掌握每一位患者的准确信息;RFID在母婴识别上可以防止母亲抱错婴儿以及在现有管理软件中增加RFID技术,包括腕带、手持读写器、门禁系统等可有效防止婴儿被盗等问题。在药物管理和药品溯源上,可有效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防止药品的管理使用混乱。

1.2 传感器

传感器是物联网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压力、拉力、温度、湿度、重量、流量、转速、光敏、红外传感器等,应用在医学上的传感技术无处不在。使用传感器,可以自动获得患者的体温、心跳、脉搏、呼吸等数据,自动监测患者健康状况并发出预警。个人健康监护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爆发出的种种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尤其关注独居老人或无人照顾的患者的实时监测,家用医学传感设备近年来得到了发展。传感器应用在饮水机以监测老人的活动情况;应用在床铺下以监测人的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应用在佩戴在身上的求助装置,进行紧急情况的呼叫。

1.3 二维码

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二维码与一维条形码相比,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优点。将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技术融合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实现如药物溯源和防伪、用药提醒、远程医疗和实时监护等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二维码应用场景多样化趋势愈发明显。

1.4 无线和移动技术

无线技术使得设计、开发和部署不同性质的移动无线网络成为可能。据统计,全世界仅对无线手持设备交易税收收入就已超越30亿[1]。在未来的几年,无线和移动技术将会实现基于行业特点、位置定位、用户喜好、上下环境等不同因素展开应用,也会被集成到人们的衣物、器械装置、交通工具、库存管理以至于书本、眼镜等繁多的物品中。基于以上应用,无线网络必然在未来的无线健康监护和医疗照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无线和移动网络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要求[2-5]。

在医疗或其他领域中,无线移动网络按照范围从小到大,可分为: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如Bluetooth、ZigBee,RFID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还有范围更广的无线网如celluar/3G和卫星通信网等。这些网络在频率、协议、带宽、接收装置等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由于建筑物或障碍物的存在,会使得不同的网络信号具有不同的衰减度。同样,无线链接方面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如信号稀疏、快慢衰落、多径传输干扰等,这些问题将影响信号收发质量,单位数据量等内容[6]。

WLAN可支持小范围的移动计算,利用射频技术,为有线网络提供了灵活有效的延伸。通过无线网络,利用电脑或PDA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医护数据查询与录入、医生查房、呼叫通信、床边护理、护理监控、患者标识码识别、药物配送以及基于WLAN语音多媒体应用等,支持高速、突发数据业务,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系统的效能,有效突出数字化医院的优势。

WLAN的特点使其在家庭健康监护和护理、生活协助等显得非常适合。首先,WLAN能够覆盖多个房间甚至整层楼房;第二,现有的大量接入点支持,使得WLAN安装方便;第三,无需二次收费,价格低廉;最后,能够支持危险生命体征数据的优先传送。当然,在很多情况下,WLAN也会与其他无线网如cellular/3G网络结合,此时,WLAN被应用于前端监测设施,cellular/3G网络可以连接后台多个卫生保健专家,实现健康监护咨询等[6]。医院使用附WLAN的电子产品取得实时信息,可有效避免对伤患救治的延迟,不必要的人工书写和录入,单据循环的延迟和误诊等。但无线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号干扰的问题,会影响某些医疗仪器的正常工作,在设计和部署时要特别注意。

WLAN与通信协议、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是移动医疗平台的基础。未来医院HIS、EMR、PACS、OA、分诊系统、互联网接入系统、药品管理、人员定位、设备定位、视频监控、IP语音通信、远程医疗和数据采集、交流培训、教育通知等系统的移动互联必将成为数字化医院和智能医疗发展的主题。

2 医院常见产品分析

国内广泛推广移动医疗的医院并不多,第306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等是近几年全院性使用移动医疗较好的医院,但对大多数医院来说,推行移动医疗仅初步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规模使用较少。

移动医疗推车、MCA、PDA、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医疗应用均处于发展阶段(图1)。PDA在执行医嘱、输入入院评估单、生命体征如体温单等方面体现出了方便和快捷等优势,但受屏幕大小所限,不可能大范围使用。移动医疗推车在很多医院中也有使用,进行移动查房,但大体积使其方便性大打折扣。MCA实用价值不高,至今未引起重视。

随着全球的一场“苹果风暴”,IPAD也进入了移动医疗领域,并随着用户的增多和公司不断推陈出新,未来在移动医疗领域一定大有可为。但其在表现出超炫移动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价格偏贵,对于国内很多医院来说“配不起”;很多应用“只读”,输入新信息困难;相对封闭,与其他平台的兼容性差,扩展或推行电子签名等不方便;IPAD诸多应用程序的使用容易让医生在工作中分心;尺寸偏大,不适合放在一个标准的白大褂口袋中;安全性问题和无线信号干扰问题。

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使其在平板电脑领域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开放性使其准入门槛或费用偏低,如果业内出现一支龙头企业或规范标准健全的情况下,能迅速带动行业的兴起。但其同样面临安全性等问题,目前扫描和条码识别是其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制约因素

虽然移动信息化已经走进了部分医院,但仍然存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运作模式不成熟,应用水平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此外还面临成本过高、安全性及隐私问题[7-10]。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智能医疗发展水平及层次较高,电子处方、免费数字手持设备、较高的医疗保险金,均值得国内借鉴和学习。

4 小结

移动医疗对运营商提出了很大的技术挑战,包括大量原始数据要实时通过移动网络传输;稳定可靠、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以及医疗产品对网络的要求;移动医疗设备之间互操作性的要求;如何避免移动设备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干扰等[11]。智能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应对网络的架构、协议的标准、用户接入安全、工程部署、平台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围绕智能医疗应用需求做出最佳的选择。

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方向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由无线移动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并逐步向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定制和提供方向发展。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信用卡电子支付将进一步推动移动医疗尤其是远程医疗的实现。移动医疗不仅能推动医药产业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更是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我国新医改未来三年8 500亿元的总投入中,医疗信息化占了很大的比重,跨国企业、本土企业与专业的医疗信息化方案商抢滩商机,社会大众对于移动通信医疗服务也颇为期待。

[参考文献]

[1] Dekleva S,Shim J,Varshney U,et al. Evolution and emerging issues in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50(6):38-43.

[2] Guest E. M-health:beyond seamless mobility and global wireless healthcare connectivity [J]. IEEE Transaction on IT in Biomedicine,2004,8(4):405-414.

[3] Varshney U. The status and future of 802.11-based WLANs [J]. Computer,2003,36(6):102-105.

[4] Varshney U. Pervasive healthcare and wireless patient monitoring [J]. ACM/Springer Journal on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MONET),2007,12(2-3):113-127.

[5] Varshney U,Sneha S. Patient monitoring using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reliability and power management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6,44(4):49-55.

[6] Varshney U. Pervasive healthcare computing-EMR/HER,wireless and health monitoring [M]. New York:Springer,2009:22.

[7] 边俊士,张伟.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65-166.

[8] 朱超,缑文海,王福义,等.医院体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杂志,2012,24(3):55-57.

[9] 杨昕,陈建明,马斌,等.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医院保障能力建设的思考和做法[J].医药杂志,2011,23(5):59-60.

[10] 杜云霞,李振兴,杨燕飞.基于军队综合信息网的预约会诊-住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药杂志,2011,23(4):127-128.